筹资风险应对措施

2024-09-17

筹资风险应对措施(共5篇)

筹资风险应对措施 篇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 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所面临的来自于各方面的压力日益增大, 企业若想谋求进一步的发展壮大, 不被市场所淘汰, 必须因地制宜的进行市场分析, 适时地扩大市场规模, 坚持对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 及时地更新其产品及相应的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 以及有计划的在资本市场对同行业或跨行业的其他企业进行理性的投资、收购或并购等等。由此可知,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的行为无一例外的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 所以就决定了企业必须适时地进行筹资才能满足其发展的种种需要, 这对有效的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 长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十分有利的。

但是, 企业在进行必要的筹资时会遭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 具体来讲这些风险就是指因企业所进行的筹集资金行为而给其自身的财务成果所带来的种种不确定性。由于企业在筹集资金时会产生一定的资金成本, 若这部分资金成本高于所筹集资金带来的经济效益便会使得企业所进行的筹资行为变得毫无意义, 因此企业在具体筹资时, 一定要将筹资成本与投资收益进行相应的对比, 以便理性的对投资行为进行最客观的决策, 这对于减少企业在筹资和投资行为中的失误, 提高企业的筹资投资水平及效益, 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企业在筹资行过程中所产生的风险进行具体分析, 指出企业在筹资过程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及不足, 并据此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策略。

一、企业对筹资风险的控制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1、筹资方式的选择

目前在我国, 可供企业选择的筹资方式有很多, 这其中包括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发行股票、融资租赁和商业信用等等。不同的筹资方式有着不同的优点和缺点, 企业在进行筹资时要注意把握, 具体分析, 理性决策, 综合使用。例如, 银行贷款和发行债券都属于负债筹资的方式, 其资金成本较固定, 需要在固定的时间内偿还固定的利息及本金, 这给企业在还本付息时带来了一定的资金压力。此外, 出资方为了保证其资金在到期时被安全偿还, 往往还会对所贷资金的使用上附带有一定的限制条件, 因此就影响了企业对所筹资金的有效利用。一般而言上述这两种筹资方式可筹集到的资金较多, 而且其利息可以在税前扣除, 因此具有一定的减税作用, 这也是企业通常都选择这两种筹资方式作为其主要筹资方式的原因。而发行股票则属于一种权益筹资的方式, 它的优点是在不增加企业负债的情况下便可筹集到大量的资金, 从而减少了企业的资金成本, 但是该筹资方式对于企业的决策层有效的掌控自己的企业不利, 在严重时可因自身拥有的股份较少从而失去了对本企业的控股权。另外, 权益筹资往往需要企业上市, 这使得大部分中小企业不能使用权益筹资的方式。对于融资租赁和商业信用这两种筹资方式, 企业往往对前者一般不进行使用, 而后者所能筹集的资金较少, 因此这两种筹资方式并不属于企业的主要筹资方式。综上所述, 由于不同的筹资方式具有不同的优缺点, 所以一些企业往往因为筹资方式的多样化而在选择时对其缺乏必要的了解, 导致企业的资金成本过高, 减少了企业的应得利润, 并且影响企业正常的资金周转从而导致了较大筹资风险的产生。

2、资本结构的架构

目前在我国的大部分企业中, 通常的筹资方式都是选择负债筹资, 而在负债筹资中又以银行贷款方式为多, 这在规模较小的中小企业中尤为明显。而大中型企业中有一部分虽然也采用了上市发行股票这种权益筹资的方式, 但是其主要的筹资方式也往往是选择负债筹资, 并也以银行贷款方式为最多。因此, 我国的企业在资本结构上往往是负债部分较多, 而权益部分较少, 这无疑就极大的增加了企业的风险, 减少了企业的偿付能力及合理运用资金的能力。从理论上说, 企业通过负债筹资的方式所得的资金越多, 其资产负债率就越高, 相应的其财务杠杆利益就越大, 因此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也就越大。另一方面, 某些未上市的企业往往会通过上市发行股票来筹集资金, 而那些已经上市的企业也会通过增发股票的方式来筹集所需的资金, 所以使用权益方式筹集资金已经成为了即将或已经上市的公司主要的筹资手段之一。但是, 这些企业在使用权益方式筹集资金时往往也会蕴藏着一定的风险, 这其中包括到期给股东分配利润或股利, 以及企业的经营及控制权受到大股东的影响等等。总之, 目前我国的大多数企业在使用各种筹资方式进行必要的资金筹资时, 往往缺乏对自身资本结构的判断, 缺乏对使用某种筹资方式后会对自身资本结构造成何种影响的判断, 也就是在筹资之前缺乏对其进行必要的筹资决策分析。此外, 企业应综合利用各种筹资手段, 极力避免筹资方式单一化所造成企业风险的无端增加, 但就目前看来大多数企业往往很难做到这一点, 这也就造成了企业的资本结构往往出现其不合理的现象。

3、银行贷款的控制

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 其通常采用的筹资方式以负债筹资为多, 而在负债筹资中又以银行贷款为最多, 所以银行贷款在长期以来已经成为了我国企业筹集资金的最主要的手段。但是, 目前我国企业在使用银行贷款方式筹集资金时往往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是贷款的规模过大, 其二是贷款的利息率偏高。就前者而言, 企业从银行中所贷的资金过多, 超出了自身的偿付能力, 便会给自身的还款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例如, 某些企业由于进行大项目投资的需要, 往往会从银行举借大量的贷款, 然后用所投资项目的到期收益来偿还其贷款, 但是由于贷款数额巨大, 通常会超出企业自身的支付能力, 倘若一旦所投资项目的收益率未达到预期或不是很理想, 便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资金压力。此外, 由于这些项目多是属于固定资产类的投资, 其投资期较长, 产生收益往往需要大量的时间, 从而就在无形中大大的增加了企业所承担的风险。而就后者而言, 银行贷款的利息率决定了该项筹资的资金成本, 利息率越高, 企业筹资所产生的资金成本就越大, 企业的付息压力也就越大, 其风险也就会随之增高。例如, 目前许多企业在进行项目筹资时, 往往缺乏具体的规划与分析, 比较盲目和随意, 对所投资项目的收益率与银行贷款所产生的资金成本缺乏相应的对比, 从而也就形成了资金成本和借款费用的高额化, 给企业的还本付息造成了巨大的资金压力, 极大地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4、商业信用的利用

在企业的日常经营中, 不可避免的会与许多企业或单位有着各种各样的业务往来, 其中包括企业的供应商和销售商等等。这些企业由于日常交易的原因, 往往会形成许多的往来款项, 这便被称为商业信用。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商业信用的优势来减少自身的资金成本, 这是因为虽然这些往来的款项数额不大且期限较短, 但是在一个固定的时间内会形成一个较稳定的现金流, 由于此现金流的资金成本往往很低甚至为零, 便成为企业可利用的资金, 也就具有了与所筹资金相同的效应。但是, 由于对往来企业的资信评估不够或缺乏了解而采用了信用期限较长的收款策略, 便会使大量的应收账款到期无法收回, 从而就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流动资金压力, 降低了企业的短期偿付能力。如果企业对应收账款缺乏有效的催收措施, 便会使大量的应收账款形成坏账, 增加了企业的资金损失, 这种现象在我国的某些企业中非常普遍。例如, 某些企业对往来款项缺乏必要的控制, 对长期以来形成的应收款项缺乏必要的催收, 从而形成了大量的坏账, 使企业的不良资产增加, 并使企业总资产的收益率下降, 给企业正常经营的维持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严重时会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漩涡之中, 甚至导致企业最后被迫申请破产或重组。因此, 总的说来我国企业对商业信用的利用上呈显不足, 缺乏对往来企业进行有效的资信评价以及缺乏对应收款项的催收措施, 从而形成企业在商业信用利用上的低效率。

此外, 由于目前金融市场的多样性和波动性, 企业通过金融市场融资必然会受到其不断波动的影响, 汇率、利率等筹资因素的不断变化会影响到资金的供求情况, 增加了企业的筹资风险。当企业采取短期贷款的方式来进行必要的筹资时, 如果遇到金融紧缩或借款利息率大幅上升的情况, 就会引起企业的利息费用大幅增加, 致使企业的当期利润明显下降。再者, 企业如果通过国外市场进行融资时, 必然会受到汇率波动的影响, 汇率的波动会使企业所筹集的资金与实际不符, 假若所筹集资金因为汇率波动的原因出现缩水, 也会大大增加企业的财务费用, 极大地增加了企业的筹资风险。

二、企业筹资风险控制中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1、提高风险控制理念的认识

就目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言, 由于企业在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具有极大的自主性, 所以企业作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和经济实体, 必须独立的承担其各种风险或损失。在进行必要的筹资时, 若遭遇由于外部环境或内部环境所出现的变化而导致的预期效果与实际结果相偏离的情况也是在所难免的。如果企业平时缺乏对风险进行防范与控制的理念, 在面临风险时处置不力, 必然会招致巨大的损失。因此, 企业应在日常的经营或财务活动中充分树立风险防范和控制的理念, 认真分析企业所处的宏观环境及其变化, 使企业在生产经营和财务管理活动中能够保持灵活的适应能力;同时, 企业还应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 配置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 健全相应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 强化企业在财务管理中的各项工作, 并在合理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的基础上, 不断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使企业可以做到有效的估测风险, 预防风险, 应对风险, 处理风险。

2、优化企业自身的资本结构

所谓最佳资本结构即指在企业可接受的用负债比例表示的最大筹资风险以内, 使所有的资金成本达到最低时的资本结构。确定最佳资本结构的关键就是如何确定适当的负债数额以保持其合理的负债比率, 从而能够实现风险与代价的最优组合。当某个企业只存在有权益资本而没有债务资本时, 虽然其筹资风险为零, 但是相对的资金成本却较高, 而且无法获得因债务经营而带来的财务杠杆利益, 其收益也不能实现最大化;换言之, 如果该企业的债务资本过多, 则企业的总体资金成本虽然可以降低, 收益也会随之相应提高, 但是有可能会因此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 从而也就导致了筹资风险的增大。总之, 企业为了达到一个最佳的资本结构, 应适时的调整其资本结构中权益资本与债务资本的比例关系, 当资产利润率上升时, 调高其负债比率, 以便提高财务杠杆系数, 充分发挥财务杠杆效益;当资产利润率下降时, 应适时的调低其负债比率, 以便达到对风险进行防范的目的。

3、努力提高其资产的流动性

由于企业的偿债能力直接取决于其债务总额及资产的流动性, 所以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经营和生产的需要来决定其流动资产的规模, 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其所拥有资产的流动性。因此, 企业可采取相应的措施加速资金的周转速度, 努力降低资金的占用额, 在提高产销率的基础上尽力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企业还应尽力降低其应收账款的数量, 对长期拖欠的应收款项加强催收, 以提高企业的利润及盈利水平。企业在安排其流动资产结构的过程中, 不仅要确定理想的现金余额, 还要提高其资产的质量, 并通过现金到期债务比、现金债务总额比及现金流动负债比等比率或指标来分析、研究具体的筹资方案, 以充分提高企业防范风险、应对风险的能力。总之, 企业通过提高其资产的流动性, 可以充分的提高其自身的偿付能力, 从而达到有效的防范财务风险, 保障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开展, 以及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的目的。

4、设立财务风险的预警体系

从风险防范的角度说, 企业为了有效的防范与控制其财务风险, 应根据自身情况建立一套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通过该体系可对财务风险进行实时的预测与控制, 对事态发展的形式、状态进行监测, 对财务风险的临界点进行定量化测算, 以便及时对可能发生的或已经发生却与预期不符的情况进行合理化反映。企业可根据其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身的风险规避方案, 并可通过确定其合理的筹资结构来分散风险, 充分利用财务杠杆原理来控制负债比率, 从而达到有效地防范或控制财务风险的目的。除此之外, 企业还可通过资金成本的相互比较来选择资金成本最小的融资组合, 通过进行现金流量分析来保证偿还债务所需资金的充足, 通过控制经营风险来减少其筹资风险, 使企业按市场需要组织生产经营, 及时调整产品结构, 不断提高企业的盈利水乎, 避免由于决策失误而造成财务危机的发生, 尽量把财务风险减少到最低的限度。

筹资风险应对措施 篇2

关键词:筹资,筹资风险,原因分析,应对策略

筹资风险又称为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筹资活动中由于宏观经济环境、资金供需市场的变化,在筹资来源结构、品种结构、期限结构等因素上给企业带来的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的差异。

1 企业筹资风险

企业筹资是指以企业为主体,根据其生产经营、对外投资和资本结构等方面的需要,通过金融市场,运用筹资的手段,经济而有效地筹措和集中资本的活动。从财务管理角度来看,企业资金的来源有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两类,资本分为债权资本和股权资本两类。因而企业筹资风险可以分为股权筹资和负债筹资风险两类。

2 企业筹资风险的原因分析

2.1 资本结构的不确定性

资本结构是企业筹资决策的核心,指企业各种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包括资本筹资方式、筹资金额、债务期限等。

(1)筹资方式包括向银行借款、发行债券、发行股票、民间借贷等多种方式。融资方式不同,给企业带来的风险也会不同。当企业的融资方式不符合企业自身所需要的融资方式时,便会引起资不抵债,债务到期难以还本付息,产生财务风险。

(2)筹资金额即指融资金额的多少。融资金额的多少要综合考量投资项目的现实加以评定。大体来看,企业经营良好的时候,负债比率相对较高。企业经营不好或是遇到瓶颈的时候,负债比率相对较低。

(3)债务期限指债务到期时的还款期限或是伴有商业折扣的提前还款期限。不合理的债务期限,使债务到期时有可能会发生资金周转困难,从而难以还债。

2.2 企业经营活动的盈亏

投资要以资金为依托,而筹资是企业进行投资经营的出发点。负债筹资作为企业筹资的两大主要筹资方式之一,相对于股权筹资,负债筹资一般需付出更高的债务代价。企业想要弥补这一代价,必须要还本付息,还本付息的资金最终依赖于企业的经济收益。如果企业在进行投资活动时,盲目投资,就容易造成存货积压,资金周转困难的局面。现代社会,企业彼此之间普遍存在着商业信用往来。企业资信评估不够全面,便会造成应收账款死账。企业急于摆脱存货积压局面会想方设法试图把积存产品销售出去,这样就容易忽略对客户信用等级的评估,从而形成大量应收账款。多个产品周期之后则易形成恶性循环,产生大量收不回来的坏账。经营活动过程中,即使形成了不必要的应收账款,如果企业能及时选择正确的投资决策,合理产销产品,取得一定盈利,有了收益,就不会为债务压力所累;如果企业长期经营管理不善,日渐亏损,那么企业就难以按期还本付息,企业承受着来自偿还债务方面的压力,形成负债筹资风险。

2.3 财务杠杆形成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

财务杠杆亦称筹资杠杆,是指企业在筹资活动中对资本成本固定的债权资本的利用。企业利用财务杠杆会对股权资本收益产生一定的影响,有可能给股权资本的所有者带来额外的收益即财务杠杆利益,但也有可能造成一定的损失即遭受财务风险,这是由财务杠杆系数的测算造成的。财务杠杆系数(DFL)=每股盈余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一利息支出)。

从财务杠杆系数公式中可以看出,当企业利息支出不变时,增加息税前利润(EBIT),财务杠杆系数会降低,对权益资本收益变动的影响就会变小,相应筹资风险程度亦越低,财务风险就会降低;相反,减少息税前利润(EBIT),财务杠杆系数会上升,对权益资本变动的影响就会变大,相应筹资风险程度亦越高,则会带来财务风险上升。

2.4 企业信誉道德的优劣

在市场经济中,各种欺诈、违约、投机取巧等现象称为道德风险。一旦企业的信誉道德注上了污点符号,一方面商业信用交易额会显著减少,以致形成高负债,这便是一种常见的财务风险;另一方面,企业的信用降低,股份制企业发行的股票也会受其影响,股票价格会随之有所跌落,这便会形成股权筹资风险。

3 企业关于筹资风险的应对策略

3.1 合理确定财务结构、筹资规模,控制负债经营风险

在资本结构中,若负债的比例过大,即过度负债经营,会使依赖于外界的因素过多,加大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生产经营环节稍有脱节,资金回收不及时,资金成本大幅度增加,降低企业经营利润,削弱企业活力,应把握好负债经营的“度”。要合理确定债务资金与自有资金、短期资金与长期资金的比例关系,并随着企业生产的变化而变化,使企业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管理过程中。合理确定企业一定时期所需筹集资金的数额是企业筹资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一方面要筹集到足够的资金以满足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还要注意筹集的资金又不能过多,防止产生资金的配置风险,出现资金的闲置,增加企业的债务负担。从根本上讲,适度举债是企业发展的必要途径,但必须以自有资金为基础,如资本结构中债务资本过大,必然恶性循环。另外企业的筹资方式应该遵循先内部融资,再通过股票和债券为主的外部融资,这样能更好地降低筹资风险。从股权筹资和负债筹资的比较来看,负债筹资资本成本低,利息税前支付,所以偿还风险相对较大;而股权筹资则偿还风险较小,不存在还本付息,风险只在于使用效益的不确定上,但资金成本就相对较高。所以根据企业自身经济活动的周期和企业的股票行市选择合适的筹资方式对于企业筹资风险降低有重要作用。

3.2 确定合理的筹资结构,科学决策

企业筹集的资金,由于来源、方式、期限或成本的不同,其筹资风险也不同。企业全部资金来源通常可分为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长期资金和短期资金、内部筹资和外部筹资、直接筹资和间接筹资。应将负债经营资产收益率与债务资本成本率进行对比,只有前者大于后者,才能保证本息到期归还,实现财务杠杆收益;根据组合风险分散理论,多元化筹资可以有效地分散企业的筹资风险,单一化筹资是不现实的,也可能是非常危险的或成本很高的。筹资结构的确定就是要使筹资组合中各筹资方式所占比例能将筹资风险最小化同时又使加权资金成本最小化。

3.3 加强财务监控机制,防范金融风险

近几年,中央反复强调要加强金融监控,并加大了监管力度,但金融风险似有增无减。主要是重视了外部环境的制约,而对内控制度的建设抓得不够。由于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要防范金融风险,建立内控机制,必须强调发挥财务的管理和监督职能,健全财务监控机制。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财会部门除了自觉搞好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建设以外,还必须通过特有的核算和监督手段,去调节、制约整个企业的营运过程,使之沿着健康的轨道运行。积极参与到企业管理中去,使财会人员的理财意识不仅仅限于传统的“增收节支”,要增强理财技能,对目前急需研究解决的资源配置、资产重组、优化资本结构、缓解债务负担、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等问题,要深刻理解和认识,这必然影响到金融风险的及时化解和消除。即企业应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有效运行,以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3.4 树立信誉意识,完善信用评估

负债经营要求企业有良好的信誉作依托,只有有了良好的信誉,才能使企业更好地筹集资金以为自身发展。所以企业要树立信誉意识,即重视企业自身的信誉形象。杜绝各种欺诈、违约、投机取巧的道德风险行为,尽量避免逾期不还款的现象出现。另外对于与自身有往来的企业,当测评其信用有所减低时,就应适当控制与其的商业信用往来,以降低不必要的应收账款,减少款帐准备。信誉是企业的自身要求,而信用是企业对对方的要求,此二者有机的统一于市场经济体制之下,相互作用,则会在完善经济体制上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化成.财务管理教学案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刘俊彦.筹资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筹资风险应对措施 篇3

一、负债融资利弊

1. 负债融资能给企业带来的正面影响

(1) 相对于股权融资来说, 负债融资通过增加利息支出获取相应的所得税利益, 从而增进股东财富;

(2) 负债融资与股权融资相比, 融资成本低、融资速度较快、并且方式也较为隐蔽, 有利于企业控制权的保持;

(3) 负债融资可以带来财务杠杆效应。在财务风险可控情况下, 高财务杠杆比率可以提高管理者的激励动机, 促使其创造足够的利润支付高额的利息;

2. 负债融资给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

(1) 负债融资方式与股权融资相比, 不足之处是, 当企业陷入财务危机或者企业的战略不具竞争优势时, 还款的压力会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

(2) 过度负债经营, 而不考虑公司的资本结构, 将会导致财务危机, 增加企业的压力, 因为本金和利息的支付是企业必须履行的合同义务。一旦出现经营风险而不能偿还到期债务时, 企业将招受灭顶之灾;

(3) 负债融资使企业增加了巨额负债的同时, 也可能会消耗企业大量的自有资本, 从而使企业错失良好的投资机会, 降低了获利能力, 增加了财务风险。

二、偿债能力分析

企业偿债能力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的重要标志, 是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承受能力或保证程度, 企业有无支付现金的能力和偿还债务能力, 是企业能否生存和健康发展的关键, 偿债能力包括短期债务偿还能力和长期债务偿还能力。

1. 短期偿债能力是企业以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现金保证程度

如果企业不能偿还到期短期债务, 企业将不仅不能获得有利的采购机会, 而且还可能导致破产。

短期偿债能力评价的主要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以及现金流量与当期债务比等。

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流动比率越高, 表明流动资产超过流动负债的营运资金越多, 短期偿债能力越强;速动比率是企业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速动比率过低, 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存在问题;如果比率过高, 说明企业拥有过多的货币性资产而失去了一些有利的投资机会;现金流量与当期债务比。该比率是表明企业用经营净流量偿还本期到期债务的能力, 其比率越高, 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2. 长期偿债能力主要取决于企业的资本结构和获利能力, 企业在进行资本结构决策时, 重点要考虑公司偿债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

长期偿债能力评价的主要指标有: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以及利息偿付倍数等。

资产负债率是指企业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之比。对于债权人资产负债率越低越好, 其债务人偿还能力越强;产权比率是指企业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总额的比率。该比率反映企业的财务结构状况, 产权比率越低, 财务风险越小, 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利息偿付倍数, 即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之比。该比率越高, 通常表示企业不能偿付债务利息的可能性就越小, 这意味着长期偿债能力也越强。

三、筹资风险防范措施

筹资风险是指筹资活动中由于筹资战略规划而引起的收益变动的风险。筹资风险要受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双重影响, 如果企业投资决策失误, 无法尽快地收回资金偿还本息, 或者由于企业经营管理不善, 长期亏损, 不能按期支付债务本息, 这样可能使企业信誉受损, 不能有效再去筹集资金, 导致陷入财务风险。

企业在进行筹资战略选择时, 要根据最优资本结构的要求, 合理权衡负债融资和权益融资比率, 权衡融资收益与融资风险的关系。企业融资战略选择应遵循的原则是:融资低成本原则、融资规模合理原则、融资结构合理原则、融资时机最佳原则、融资风险可控原则。

融资战略应与企业战略相匹配并支持企业投资增长的需要。为此, 企业必须在筹资实施新项目时, 先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 对投资规模和投资方式等做出恰当安排, 确保投资规模与企业发展需要相适应, 尽量地避免筹资的盲目性, 减少筹资的风险。企业应尽量避免因过度投资扩张而引起的过度借款, 而使企业面临较大的偿付风险, 因为, 合理的融资战略并非一味从属企业投资战略及投资规划, 它要求从企业整体上把握财务风险的“可控性”和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企业应加强融资目标、融资过程的控制, 搞好融资危机管理, 即搞好融资风险评估、财务风险预警和应对、提高抵御风险机制。

企业应当制定合理的偿债计划, 增强偿债意识, 以维护企业的良好形象。

结束语:负债经营是现代企业主要主要经营手段之一, 企业运用负债筹资, 就必须承担筹资风险。企业在正确认识筹资风险的基础上, 必须掌握筹资风险的防范措施, 充分利用财务杠杆效应, 争取最大利润。同时, 把握负债筹资的“尺度”, 最大地避免财务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 使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健康持久地发展。

摘要:企业的投资及经济增长离不开融资, 融资是企业发展的产物。企业融资方式分为权益融资和负债融资两大类, 企业增长一方面依赖于内部留存融资增长, 另一方面依赖于外部融资—尤其是负债融资。企业只凭自有资金, 而不运用负债很难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然而, 负债融资不仅要支付固定的利息, 还要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 如果融资后, 企业经济效益不佳, 无法偿还到期债务时, 则会让企业陷于财务危机甚至破产境界。因此, 企业必须重视债务的偿还能力, 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以降低筹资风险。

关键词:负债融资利弊,偿债能力,筹资风险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李曦.浅析企业负债筹资风险的降低[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 (10) :28-29.

筹资风险应对措施 篇4

近年来,房地产企业迎来了中国城镇化建设和房地产行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时期,这对房地产企业而言是十分难得的机遇。当前,房地产企业依旧面临巨大的资金需求。房地产企业为了筹集资金,在进行企业投融资的过程中,存在许多的问题和风险,制约了企业的融资效率提升,造成企业巨大的融资成本,给房地产企业的健康发展带来巨大的危害和隐患。同时,由于国家对于房地产行业进行调控,从融资、税收方面对房地产发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挤压”,这就使得房地产市场受到了诸多的制约。本文通过对当前房地产企业的债务融资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房地产企业如何应对债务融资所存在的风险,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和财务风险防范控制系统,探索多元化的房地产开发融资渠道,促进房地产企业的持续经营和发展壮大。

一、房地产企业融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融资渠道单一

近年来,房地产企业的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是银行贷款和其他借款,银行贷款多是具有短期贷款行政,商业银行的贷款多是中短期的贷款,但是房地产项目开发多是长期经营,周期性较长,因此,房地产企业缺乏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严重制约了企业融资能力,带来巨大的流动性风险。近年来,随着政府货币政策的收紧,对房地产企业债务融资的监管力度加大,传统的债务融资渠道变得十分艰难。过多地依赖于银行贷款借贷融资,导致房地产企业的市场化融资程度低,房地产企业对资本市场的利用程度不够,难以满足房地产企业融资能力的提升和建设规模的扩大的需求。导致房地产企业缺乏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

(二)融资结构不合理

融资结构是反映企业的债务和股权之间的比例关系,融资结构对企业的偿债能力和再融资能力具有很大的决定权。通常而言,企业的负债率不应该高于50%,企业的长期负债与短期负债也应该达到一个合理可控的比例。但是,目前房地产企业的负债率已经高达60%以上,严重超过合理线,另外,企业的长期负债造成企业的财务成本不断增加。财务成本的不断增加严重制约了房地产企业的发展能力提升。融资结构的不合理,给房地产企业造成巨大的财务风险。

(三)中小房地产企业非正规融资渠道占据主导地位

在房地产行业当中,中小房地产企业由于缺乏资信级别,企业缺乏抵押资产,企业的融资成本过高等因素,制约了企业的银行贷款的活动。许多中小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方式转向民间借贷,采用许多非正规的融资渠道获得企业的建设资金。非正规渠道一般是通过小贷公司、民间借贷、短期拆借等方式,通过高额利息来维持企业运转。但很明显,房地产开发项目往往都持续数月,大的项目或者还会持续数年。短期的资金来源是不能与长期的资金需求匹配的,否则带来的风险极大。非正规的融资渠道占据企业的主导地位,给企业的融资带来巨大的风险,一旦房地产存在滞销情况,会带来企业资金的周转问题,造成资金链断裂,使企业出现资不抵债的严重财务问题。

(四)融资受调控与政策影响较大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和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前些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过热”的现象,国家出台了多项支持房地产发展的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无论是开发贷款,还是个人按揭贷款,均受到了一些限制。这样给房地产企业的资金安排带来了很多限制,而这些政策方面的风险是企业难以预见和控制的。房地产业是一个资金高度密集型行业,开发一个房地产项目需要大量的资金,其投资资金数额巨大、投资回收期长的特点决定了在其发展过程中必须得到金融业的支持才能有持续健康的发展。这种政策上的风险,给很多开发企业特别是中小房地产企业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

二、房地产企业债务融资风险规避的思考

(一)拓展融资渠道

近年来,中国在房地产企业的投融资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尝试多元化投资形式,推动房地产企业的投融资的市场化操作,吸引资本进入房地产建设投资领域,拓宽房地产开发的筹资渠道,吸引战略投资者加大房地产开发的投资,积极吸引包括境外资本在内的各类社会资本,实现中国房地产企业的融资的多元化。如充分利用银行贷款、债券融资、房地产产业投资基金、房地产信托、上市融资、租赁融资等。目前一些具有实力的开发商在境外上市,也是拓展融资渠道的重要思路。

(二)科学合理地安排融资结构

房地产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无论其资金多雄厚,其资金终究是有限的。因此,企业必须进行科学的财务管理,积极地采取负债经营的方式,利用好财务杠杆,扩大企业的投资规模,但是企业在进行负债经营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企业的财务风险。房地产项目投资具有投资期限长、投资规模大、投资回报率等特点。房地产企业的融资多属于长期债务,因此,企业必须对自身的资产负债结构进行充分的衡量,保证企业的财务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利用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指标,科学的衡量自身的偿债能力以及再借债能力。当前,房地产企业的负债占资产的比例高达60%以上,企业的负债比例过高,对企业的经营和投资具有巨大风险隐患。企业在利用自有资本金的同时,利用部分资本金用于偿还企业贷款的本息。其次,企业可以利用债务重组的方式进行资产的偿还债务,当前,中国房地产企业的投资规模十分巨大,房地产企业可以在保证自身偿还能力前提下,通过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合理的调整企业的融资结构,促进房地产企业的融资风险的降低。

(三)强化房地产企业债务融资的风险意识

房地产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债务融资的不断增加,给房地产企业带来巨大的融资风险。房地产事业的快速发展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的,因此,房地产企业的发展必须应对内外部环境的复杂变化,保证房地产建设成果与预期目标的相一致。当前房地产建设投资规模扩大和技术要求越来越高,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技术风险以及安全隐患。因此,房地产企业在债务融资的过程中必须提高风险意识,对企业融资的风险进行科学的评估,正确地看待债务融资风险,理性地预防风险的发生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融资风险,从而有效地提高债务融资的正效应,降低债务融资的负效应。

房地产企业在加强投融资改革,推动多元化融资方案的过程中,企业应该加强对资本市场、法律和政策环境以及风险环境的充分认识,积极适应内外部的环境的变化,因为这些会给房地产企业经营带来巨大的市场风险。因此,房地产企业在进行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同时,应该注重企业财务风险分析预警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从而对防范和控制房地产企业的融资风险发挥关键作用。首先,企业应该建立和完善融资风险控制流程。加强对房地产企业投资、借贷、担保等重大财务事项的审批程序,建立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对融资风险的识别、评价以及监督,建立有效的融资风险处理机制,对企业的融资风险进行专项审计。其次,构建房地产企业融资风险预警的指标体系,对房地产企业的资产和融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提高风险的预警和控制,从而消除企业融资风险。再次,企业应该实施全局性的融资风险控制体系,加强对企业的融资风险和财务风险的分析预警,建立融资信息和项目业务信息的一体化,保证企业筹资管理的规范化和高效化,促进企业资金管理和控制的有效性,加强对房地产企业资金的全面管理和监督,提高融资效率。

(四)推进投融资改革,实施多元化融资方案

为了降低房地产企业的债务融资的风险,房地产企业应该科学部署推进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实施多元化的企业融资方案,有效地吸纳多方资金,实施房地产企业融资的方式多元化,采用多种融资工具的有效组合,从而有效地改革房地产企业的资本结构,提高企业的融资效率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在房地产开发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企业应该结合项目具体情况,混合搭配多种融资方案,通过改善房地产企业的投融资环境,积极培育适合房地产企业进行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的市场化融资主体,进而推动房地产企业融资效率的提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实施多元化融资方案,能够有效规避企业融资风险。

结束语

筹资风险应对措施 篇5

一、筹资风险的主要特征

化工企业的持续稳定运行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支持, 因此筹资活动对于其来说意义重大。同时, 化工企业处于一个具有极高风险性的行业中, 经营活动中充满了不确定性, 其筹资活动也具有较高的风险性。筹资风险是由于筹资活动的不确定性因素给筹资者带来的风险, 有可能是因为所筹资金运用失败造成的, 也有可是因为筹资渠道不确定所引发的, 还可能是因为筹资成本过高造成的。筹资风险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 客观性。导致企业发生筹资风险的因素是客观存在的, 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 只要使用了外源资金, 就必然存在着筹资风险。企业的内外部环境中总会存在着一些难以预料的因素, 尤其是像化工行业这样风险性极高的行业, 所面临的不可控因素更多, 所以筹资风险是无法消除的。

第二, 不确定性。筹资风险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是必然存在的, 但是风险发生的具体时间、空间, 以及影响程度却是不确定的, 具有一定的潜在性。因为有太多不确定因素的存在, 在一般情况下, 企业很难准确计算出筹资风险发生的概率。在评价筹资风险大小时, 一方面要采用合理的数理统计方法, 另一方面也要依靠管理人员的专业判断和估计。

第三, 可控性。虽然筹资风险具有不确定性, 但它的发生还是具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遵循。企业可以根据以往的统计资料和相关信息, 采用科学的技术方法, 就可以有效预测可能产生的筹资风险的发生时间、范围和程度, 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和控制, 减轻或避免损失的发生。

二、上市公司筹资风险形成原因分析

(一) 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是由企业息税前利润的不确定性所引发的, 不同于筹资风险, 但对筹资风险有着一定的影响。经营风险是企业经营活动本身所固有的风险, 只要企业进行经营活动, 就会存在经营风险。当企业采用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这两种方式进行筹资时, 股东收益的波动性会比较明显, 所承担的风险会大于经营风险, 其差额就是筹资风险。企业的部分收益将用于还本付息。如果企业处于长期亏损运营状态, 一方面会增加企业偿还债务的压力, 另一方面也会对企业信誉造成不良影响, 不利于企业下一步筹集资金的进行, 这将会对化工企业造成较大的筹资压力。

(二) 金融风险

金融市场的波动, 比如利率、汇率的变动等, 都会引发企业产生筹资风险。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国外金融市场逐步对国内开放, 化工企业有时会通过筹借外币来筹集资金, 这时就会面对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在借款期间, 如果借入的外币升值, 到还本付息的时候, 企业偿还的本息的实际价值将会高于借入时的价值, 使得企业运营成本上升, 收益减少。当企业采用短期贷款方式进行筹资的时候, 如果遇到银行贷款紧缩, 短期借款利息率会大幅度上升, 这将会导致企业财务费用剧增, 利润下降。

(三) 投资风险

在资金充足的时候, 企业也会选择将筹集到的资金用于投资。然而,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体制下, 企业的投资收益也充满了不确定性, 由于投资决策失误, 企业的投资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 不能按期收回资金, 导致企业无法按时归还所借资金, 从而产生筹资风险。

(四) 资本结构

资本结构通常是指长期的股权资本与债权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一般情况下, 债务资本成本低于权益资本成本。当债务资本的比例提高时, 企业综合资本成本将会降低, 但是高的负债比例会增加企业偿债风险。当企业所负担的债务处于长期严重超载的状况下时, 会侵蚀企业自身的权益资本, 严重的将会使企业处于实施破产处置的境地。如果减少负债比重, 资金总成本就会上升, 可能会降低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 导致盈利风险上升。

(五) 负债结构

负债结构包括负债的规模、负债的期限结构以及负债的利息率。负债结构是指企业所拥有的长短期负债的相对比重。近几年, 我国上市公司的长期负债不断减少, 长期负债率不断下降。与长期负债率下降相对应的是流动负债比率不断上升, 然而较高的流动负债比率会增大企业的还款压力和还款风险;但较高的长期负债比率同样会增加企业的财务杠杆即筹资风险。企业资金成本的大小取决于利息率水平的高低。负债的利息率越高, 企业所负担的财务费用就越多, 偿债压力越大, 所面临的风险也就越大。在负债规模一定时, 如果长期债务与短期债务的比例不合理, 还款期限过于集中, 将会使企业在债务到期日承担过重的还债压力, 导致资金周转不灵, 影响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

三、防范上市公司筹资风险的有效措施

(一) 树立风险理念, 建立防范机制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商品生产和经营者, 必须独立承担风险, 化工行业也不例外。作为一个具有极高风险性的企业, 化工企业必须树立风险意识。企业在进行经营活动时, 不可能对所有环境、因素的变化都了如指掌, 实际结果与预计结果出现偏离是难以避免的。企业应正确认识风险, 明确风险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 必须正确承认风险, 科学估测风险, 有效防范风险。为有效防范风险, 企业应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预防机制, 及时的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和防范, 制定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风险规避方案, 通过合理的筹资结构来分散风险, 及时调整产品结构, 不断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 避免由于决策失误造成财务危机, 把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建立财务预警机制, 随时监控企业的筹资风险, 把风险水平降到最低点。

(二) 选择合理的融资策略

可以采用先内后外的融资策略。企业如有资金需求, 应按照先内后外、先债后股的融资顺序。内源融资是指企业内部通过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而形成的资金来源和产生留存收益而增加的资金来源。自有资本充足与否体现了企业盈利能力的强弱和获取现金能力的高低。自有资本越充足, 企业的财务基础越稳固, 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就越强。自有资本多, 也可增加企业筹资的弹性。当企业面临较好的投资机会而外部融资的约束条件又比较苛刻时, 若有充足的自有资本就不会因此而丧失良好的投资机会。

(三) 保持合理的负债比率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 目前我国企业资产负债普遍过高, 一般在70%左右, 有的在80%以上。企业进行负债经营时, 虽然会获得财务杠杆利益, 但同时也会承担由负债带来的筹资风险损失。为了有效避免筹资风险, 企业一定要做到适度负债经营, 补充自有流动资本, 降低资产负债率, 增强抵御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

(四)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企业应加强资金使用意识, 把资金管理作为重点, 确保投资效益, 实现资金结构优化, 减少企业收不抵支的可能性和破产风险。现金是企业资产中流动性最强的资产, 现金持有量过多会失去这部分现金的投资机会, 增加资金的机会成本;而现金持有量过少则势必会对企业的正常支出造成影响。因此, 企业必须合理预测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现金需求和支付情况, 以确定合理的现金储备。同时, 企业还应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应收账款不仅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和使用效率, 还可能造成企业资产无法收回而形成坏账损失。因此, 企业应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 通过建立稳定的信用政策、确定客户的资信等级、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确定合理的应收账款比例、建立销售责任制等措施, 减少应收账款方面的资金占用风险。

(五) 加大对利率、汇率走势的研究力度

当利率处于高水平时或处于由高向低过渡时期, 应尽量少筹资, 对必须筹措的资金, 应尽量采取浮动利率的计息方式。当利率处于低水平时, 筹资较为有利, 但应避免筹资过度。当筹资不利时, 应尽量少筹资或只筹措经营急需的短期资金。当利率处于由低向高过渡时期, 应根据资金需求量筹措长期资金, 尽量采用固定利率的计息方式来保持较低的资金成本。另外, 因经济全球化, 资金在国际间自由流动, 国际间的经济交往日益增多, 汇率变动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企业应根据汇率的变动情况及时调整筹资方案。对于筹集外币带来的风险, 应从预测汇率变动的趋势入手, 制定外汇风险管理战略, 通过其内在规律找出汇率变动的趋势, 采取有效的措施防范筹资风险。并且在预测汇率变动的同时, 还应在筹资战略上和具体筹资的过程中做出防范风险的安排。

(六) 做好筹资活动的财务分析

企业筹集资金的目的是为了投资的需要, 而投资又是为了获得利润。在整个筹资过程结束后, 企业必然要对本次筹资运作的全过程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主要是分析企业各种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各种财务比率, 重点应放在对财务报表的分析上, 为更好的有效的进行筹资活动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继红.利用国外金融市场融资的主要筹资风险及其规避[J].发展, 2010, (04) .

[2]刘光红.降低企业筹资风险探究[J].财政监督, 2009, (06) .

上一篇:声辐射器下一篇:档案鉴定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