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意识

2024-09-28

控制意识(精选9篇)

控制意识 篇1

一、什么是文化工业

在讨论文化工业以前, 先界定一下本文讨论的文化的定义。在美国人类学家阿尔弗雷德·克洛依伯和克莱德·克拉克洪在1952年出版的《文化:概念和定义批判分析》一书中将文化的各种概念划为了9个大类:哲学的文化概念、艺术的文化概念、教育的文化概念、心理学的文化概念、历史的文化概念、人类学的文化概念、社会学的文化概念、生物和生态学的文化概念。

本文中文化的定义比较倾向于考古学和人类学的视角。文化从考古学的角度来看, 可以指同一历史时期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这个定义是从历史的文化概念来看的。从人类学的文化视角来理解则可以发现, “文化或文明, 从其广泛的民族意义上说, 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 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人作为社会会成为所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陆扬和王毅在《文化研究导论》一书中把“复杂的综合体”理解为“一个特定社会或社群的一切活动, 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 一切外在的和内在的活动, 而成为信仰、信念、知识、法律、礼仪系统、伦理乃至情感和行为模式的总和。”

然而, 就在文化定义众说纷纭的时候, 文化研究对传统的文化形成了挑战。在传统的观点里, 文化概念主要定义在文学、艺术及美学方面, 他的特征是创造力。文化研究中发现, 这是受传统的精英意识影响产生的, 其中蕴含了阶级压迫, 传统的文化将社会分为了有文化的精英分子和没有文化的普通劳动者。

在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批判中, 文化一分为二:一面是抵制商业化的高雅精英文化;另一面则是追随商品交换法则的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不等于文化工业, 但却是文化工业的出生地。在法兰克福学派眼中后现代社会中文化已经丧失了批判功能, 文化已经不能通过抵制工具理性来彰显真理, 堕落为商品法则的傀儡。

“文化工业”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 不同于以往任何时期的文化形态, 是与大众的利益根本对立的。“文化工业”则是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标准化、模式化的制作完成的, 采用现代大工业生产的方式生产出来的。大众通俗文化是自然天成的, 体现着大众趣味的多样化。“文化工业”是在资本驱使之下所进行的文化生产, 通过不断改变享乐的活动和装潢, 使大众在五光十色、琳琅满目的诱惑中放弃思想, 大众在轻松的享乐中所体验到的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感情联系”。当文化的命运变而由资本来决定、文化的兴衰存亡系于投资意向的时候, 人们从中处处可以感受到资本这只无形之手在背后的操纵作用——“欢笑在娱乐工业中成了骗取幸福的工具”。

文化工业是指文化行业利用现代化的制作和传播手段, 对文化符号进行大规模的流水线复制, 使传统的文化走下了神坛, 成为每一个人都可以消费的商品。大量成为商品的文化符号充斥人们的视野, 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 让人们陷入无止境的追求里面。

在精神的符号上, 各种粗制滥造的流行音乐听来还不如田间地头的农民在逢年过节时的敲敲打打;大量以获利为目的充斥着商业元素的连续剧和电影在迎合消费者胃口的同时, 却促使了消费者的堕落, 文化商品成为了文化娼妓, 只要有利可图就有求必应。文学上, 名人出书、先锋文艺之类的噱头在大众传媒的推波助澜下更是一切为了钱。早已不复曾经一生立一言而终, 却青史留名的真知灼见。

从物质上的符号来说, 例如一套成本价只有500元人民币/平方米的乡间小楼, 在被冠上了诸多文化符号和意义概念之后, 成为了1.2万元人民币/平方米的郊外别墅。一块瑞士的手表从计时功能延伸出了无数的意义。手表在现代生活中, 时间的功能被淡化, 取而代之逐渐成为主要吸引力, 而让顾客趋之若鹜的是时间或者说表的内在品质以及其所代表的时尚元素。企业的策划对品牌形象、顾客认可价值度以及顾客分类、购买力变化做详尽的分析论述, 从全方位将消费者包围。通过广告彰显商品具有的内在品质。正是这些被加冕上的各种概念给人民描绘出了一个理想的生活状态。

二、从意识形态的产生看文化工业的控制

(一) 人们认识世界的起点是感觉——意识来自于感觉

人自出生以后, 就开始接触外部世界, 外部世界的种种都会在人身上引起各种各样的反应, 感觉引导着我们认识世界。意识是人在实践过程中逐步感受环境形成。在马克思的著作中, 其认为意识的产生经历了长期、复杂的发展过程。恩格斯指出:“物质从自身中发展出了能思维的人脑, 这对机械论来说, 是纯粹偶然的事件, 虽然在这件事情发生之处是一步一步的必然决定了的。但是事实上, 进一步发展出能思维的生物, 是物质的本性, 因而这是在具备了条件的任何情况下都必然要发生的。”

意识的基础是客观世界, 他的源泉和内容来自对客观世界的感受。意识不是人的头脑中生而有之的, 只有当客观世界的事物和现象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 并通过神经中枢传达大脑才会产生意识。意识现象是由客观世界引起的。意识形态的调控作用, 主要表现为他的导向和调节作用。控制和调节个人、社会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意识形态的重要社会功能。

在商业社会中, 人们被成为商品的文化符号包围, 陷入对物质无止境的追逐, 其意识已经被商品符号所重塑。

(二) 统治意识形态的普遍化

马克思的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 关于统治阶级意识形态进行了这样的论述:“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 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 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 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 因此, 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 一般的是受统治阶级支配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 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因而, 这就是那些使一个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各种关系的表现, 因而这也就是这个阶级的统治思想。”

实际上, 统治阶级的思想并不是铁板一块, 内部的争论和来自外部的冲击是一直存在的。控制物质生产的阶级同样可以一定程度上控制精神生产, 但是这种控制并不是滴水不漏的。马克思在研究中就充分地认识到统治内部思想的重重矛盾和利益分歧, 而导致的物质资源、思想和文化上的严重冲突。“这就出现一个现象, 统治阶级的思想越来越抽象而普遍化。也就是说每一个取代旧阶级的新阶级,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 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 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的形式, 但是在抽象化和普遍化的表象下, 实质永远是分歧而不是统一。”这种普遍化在资产阶级的后工业时代中则表现为文化工业, 一种隐藏在商品和符号背后的意识形态。

人们所追求的是资产阶级用已经沦为商业傀儡的文化符号描绘的一个不切实际的美好未来。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和统治思想很狡猾地隐藏在了这些消费符号的背后。文化工业从全方位包围着人们, 表面上看是为人们贴身制作, 实际上这是在表面个性的虚像下用统一标准、整齐划一的形式灌输统治阶级标准化的思想和意识形态。

三、文化工业的实质

文化工业的实质就是一种巧加包装的塑造意识形态的手段。文化工业将经济、政治、文化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控制体系后, 人类理性沦为压抑人、统治人的工具理性和技术理性;文化工业与市场结合, 艺术和文化从属于商品的属性、资本的逻辑;文化工业在大众传媒和日益精巧的技术的协同下, 携带着意识形态把商品形象转变为文化符号, 大量生产并将这种标准化、模式化的文化符号加以普遍化, 以刺激公众的消费欲望, 从幕后控制流行的习俗风尚, 逐渐改变社会价值观念, 进而将影响渗入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构成。

文化工业一方面掩盖物质化的社会中已经异化的人性和统治之间的矛盾, 一方面大批量的生产千篇一律的各类消费符号, 让人们在自以为充满个性化的时候被纳入一种统一的形式。人们最终被淹没在平面化的生活方式、时尚化的消费行为以及肤浅化的审美趣味之中, 彻底丧失掉自己的个性。曾经具有唯一性的艺术创造, 在现代科技的发展下已经失去了光环。例如摄影作品, 一张底片冲洗出无数的成片, 哪一张才是正版?对艺术品大规模的复制使得精英文化中唯一性的特征消失了。这个本身就是一个矛盾。

人是有真正的需要的, 如创造的需要、独立的需要、自由的需要, 实现自我和完善自我的需要。文化工业为人们创造了一种虚假的需要并将之满足, 用大量的商品符号来刺激人们产生消费的欲望, 而使得人们忽略了自身真正的需要。人们没有意识到他们自身真正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资产阶级正是通过把这种虚假的需要施加在人们身上, 使得他们的欲望被刺激放大, 看似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但是实际上造成了人性的压抑和痛苦, 因为这种需要并不是人的本性。资产阶级通过这种虚假的需要从实际中限制了人们的创造力和辨别力。流行的广告、商品、流行音乐等都可以归入虚假需要的类型, 在大众传媒全方位的轰炸下, 任何一个社会中的人都无处可逃, 陷入一种无止境的追逐。

文化工业在这里成为一个很耐人寻味的双刃剑, 一方面, 他的确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 但是, 另一方面他又把项圈隐藏其中, 犹如一个制作精巧的陷阱。充斥于都市的商业广告, 引导着人们的购物趋向, 并从精神上塑造着人们关于完美生活的构想。在《管子·牧民》里有句话是“仓廪实则知礼节, 衣食足则知荣辱”。司马迁在写《史记·货殖列传》时引用了管仲的这一段话:“仓廪实而知礼节, 衣食足而知荣辱”。在如今的社会形势下, 再次关注管仲这段有关经济基础与意识形态的论述, 读来却有别样的味道——吃饱了饭就别再做刁民。

四、总结

人类在思想启蒙以后, 却陷入了工具理性的误区。人终究是人。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之间的论争看似已经水火不容, 但是现代主义的思想和后现代主义的思想都值得借鉴的。在物质文明空前丰富的今天, 人不应该陷入工具理性误区。殊不知当你以为你是完全理性的时候就已经进入了误区。

正如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先驱葛兰西为我们揭示了, 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 暴力的统治越来越让位于这种意识形态的控制。阿尔都塞指出, 传播机构、学校以及各种党派组织, 甚至包括家庭, 都是生产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 以强制的但又是无意识的方式将统治阶级所需的思想和意识输入人们的思想, 从而使人们只能在一个限定的层面思考问题。

后现代社会中, 文化工业营造了一派歌舞升平的盛世景象, 人人只要努力都可以得到公平的结果。然而这是一场彻底的白日梦, 所谓的公平是资产阶级用来麻痹群众的借口。绝大部分平民都无法通过努力工作来获得资产阶级现在所掌握的生产资料。潜台词是, 你可以开公司, 但是前提是你必须有一定的资本, 你有资本吗?没有, 所以你只能一辈子打工。这就是文化工业提供的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虚假快乐, 他是用未来可能得到的快乐骗走了人们从事更有价值活动的潜能。

控制意识 篇2

编号:版本/修订:

1.0 目的制订本程序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在职员工满足教育、培训、技能、经验、能力、意识要求,应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培训,以开发员工的潜能,提升人力资源的素

质。

2.0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新进员工、在职员工、临时员工能力意识培训。

3.0相关文件

3.1《质量体系文件编号方法》

4.0职责

4.1综合管理部确定本公司之在职员工及待入职员工所需的能力、意识、培训要

求。

4.2综合管理部制定本公司之培训计划。

4.3综合管理部协调有关之内部及外部培训。

4.4综合管理部保留有关之培训记录及统一存档。

4.5 综合管理部保留员工之入职记录并统一存档。

4.6综合管理部制定本公司岗位之入职要求,执行有关之入职培训,并制定本公

司之绩效考核制度。

4.7运营部负责组织安全培训;负责固定资产、设施和工作环境的管理。

5.0 工作程序

5.1培训需求

5.1.1各部门应识别从事影响质量活动的人员之能力要求,分别对新员工、在岗

员工、转岗员工、各类专业人员、特殊工种人员,根据他们的岗位职责,各部门

在每年末向综合管理部提交《员工学习培训申请表》。

5.1.2综合管理部根据《员工学习培训申请表》的相关要求及公司的经营计

划进行《培训计划》的编制,并报公司领导批准后组织实施。

5.1.3各部门临时性培训需求,个人可直接填报或部门可直接填报《员工学习培

训申请表》至综合管理部,并报公司领导批准后组织实施。

5.2培训方式

5.2.1公司内部培训;

5.2.2委托外部组织做内训;

5.2.3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公司外的培训。

5.3培训内容

5.3.1对公司所有员工进行公司基本管理制度培训;所有与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

作的人员、可能受到安全、职业病危害的所有人员均要经过培训。使其掌握管理

体系的要求、方法和技术,以提高管理水平和专业技能,工作中实际的和潜在的重大危害的影响,应急准备与响应职责和作用。

5.3.2对中层以上管理层进行管理知识的深入培训。

5.3.3对特殊工种与验证人员进行专业岗位及管理基本知识的培训;应按专业要求进行外部统一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5.3.4质量验证人员,如内审员等应参加相应专业资格培训,取得资格证书才能上岗。

5.3.5对职工的职业健康安全教育要求:了解安全法律法规、安全技术知识、预防和应急措施、劳动保护措施。

5.3.6对职工的质量教育要求:了解质量法律法规、满足顾客要求的重要性、质量方针目标、岗位操作规程、质量管理技术、统计技术等。

5.3.7新员工培训:新员工进公司后,从综合管理部领取《新员工岗前培训流程表》,按表内培训流程进行培训。

5.3.7.1公司基础教育,包括公司简介、员工纪律、方针和目标、安全环保意识、相关法律法规、管理体系标准基础知识等等的培训,在进公司一个月内,由综合管理部或各部门组织进行;

5.3.7.2对新员工在每个站实习培训时,都应进行安全三级教育(公司、部门、班组),改变工艺和变换岗位教育、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包括安全活动日、安全会议、事故现场会、粘贴画、宣传标语及标志等由运营部组织按《职工培训教育制度》进行;

5.3.7.3部门基础教育,学习本部门工作的主要内容,由所在部门负责人组织进行;

5.3.7.4岗位技能培训,学习生产作业指导书、所用设备的性能、操作步骤、安全事项等,由所在岗位技术负责人组织进行,并进行书面考核及实际操作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

5.3.8在岗人员培训:按培训计划,对在岗员工进行全面的岗位技能培训和考核。

5.3.9工程技术人员培训:各类工程技术人员是技术更新的主力军,应创造条件使他们的知识不断丰富,由主管技术的负责人安排组织培训或外送培训。

5.3.10转岗人员培训(见新员工培训)

5.3.11由管理者代表组织,各职能部门配合,通过开会、媒体宣传、上课等方式对本公司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可能受到安全、职业病危害的所有人员进行质量、安全意识的培训,使所有员工都意识到所从事活动的相关性和重要性,偏离规定的运行程序的潜在后果,以及如何为实现质量、安全目标做出贡献。

5.4准备与实施

5.4.1综合管理部或运营部在培训实施前确定培训时间、培训教师等内容。

5.4.2参加培训之员工必须在《员工培训考勤表》上签到。

5.4.3培训如需发放教材资料的,培训前将资料发放给受训员工,并填写《培训资料发放登记表》。

5.4.4考核、资格认可与培训有效性评价。

5.4.4.1对于公司内部培训,能够组织培训评估的,培训结束后,由学员填写《培训评估表》,调查培训效果;

5.4.4.2综合管理部或运营部根据培训内容的重要程度等实际情况确定是否组织相应的考核,评价的方法可采用:理论考试、操作考试、业绩评定、岗位评价、定期考核等。

5.4.5对内审人员等验证性人员必须取得相关机构颁发的证书后方可上岗。

5.4.6对仓储质量有影响的特殊工种岗位员工由运营部负责牵头,委外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并到期复训。

5.4.7运营部保持安全培训记录,综合管理部保持其他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的适当记录,建立培训台帐。

6.0相关文件和记录

《员工学习培训申请表》

《培训计划》

《员工培训考勤表》

《培训资料发放登记表》

《培训评估表》

控制意识 篇3

公众不仅仅指社会大众,还包括社会各部门,即与烟草业无隶属关系的公立和私立机构以及非政府组织。公众意识是指公众的控烟意识,也就是公众的控烟信念和态度,包括公众了解烟草危害和无烟生产和生活的好处,以及依法获得与公约目标有关的关于烟草业的信息;对卫生工作者、社区工作者、行政管理人员等制定和实施烟控培训及宣传规划;了解烟草生产的不利健康、经济、环境后果的信息;与烟草业无关的公立和私立机构及非政府组织等在制定和实施部门间烟草控制规划和战略方面的参与和意识等。

无论是在家庭中,还是在工作场所,或在社会上,都可以观察到许多人的不良生活方式与习惯并非由于缺少知识,而是由于信念认同上的偏差。比如他明知吸烟有害健康,但他还是一根接一根地吸烟,以为癌症只会发生在别人身上,而不会降临到他的头上。这就涉及到行为学中的知信行模式问题。“知信行”模式,是有关行为改变的较成熟模式。 知(知识和学习)是基础,信(信念和态度)是动力;行(行为改变过程)是目标。但是,要使群众从接受知识、转化信念、直至改变行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关键在于信念的确立和态度的改变。信念是人们对自己生活中应遵循的原则和理想的信仰,通常和情感、意志融合在一起而支配人的行动,它深刻而稳重,是知信行模式中的关键环节[2]。知、信、行三者间虽具因果关系,但并没有必然性,在知识学习以后,如果没有信念和坚决转变态度作为前提,实现行为转变的目标照样会失败。因此,仅仅认为吸烟有害并不够,因为他们会存在侥幸心理,只有当吸烟危害根植于其意识当中转变成一种信念,即形成一种意识时,吸烟者才有可能去戒烟,非吸烟者才会免受吸烟的危害。

研究显示,所处的社会环境会给公众带来不同的暗示,有可能使其吸烟或不吸烟。反之,公众对烟草危害的意识也影响社会的控烟环境,影响国家控烟计划执行的成败。以波兰为例,20世纪70年代波兰是世界上烟草消费量最高的国家之一,在成年男性中,吸烟似乎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65%~75%的人每天吸烟,女性吸烟人数比男性少,但也在一直上升,高达30%。原因之一是波兰在1981~1982年烟草实行定量配给制度,即所有职员,无论是否吸烟,都要接受烟草配额,其后果是1981~1982年共增加了100万烟民,导致了肺癌等与吸烟相关疾病和伤残发生率、死亡率的增加。此后波兰医学界开始提供有力的医学证据,列举波兰因吸烟造成的早逝数量,起草并通过了控烟提案,发出清晰的吸烟危害警告及各种警语,改变了公众对吸烟的态度。20世纪90年代,在波兰某些社区,无烟和戒烟成为时尚,吸烟不再被社会所接受,吸烟率有了实质性的下降,1998年成年男性吸烟率下降到39%, 成年女性吸烟率不到20%,随后波兰人的肺癌等与吸烟相关疾病和伤残发生率、死亡率也明显下降。可见公众控烟意识的形成,有利于社会控烟环境的营造,直接影响国家控烟计划的成败。

交流与合作是公众获得控烟信息、形成控烟意识的重要途径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控烟成功经验及研究成果,建立全球伙伴关系,引领国内公众控烟意识,是国家控烟计划成功的催化剂。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烟草依赖正式列为一种疾病或障碍,确认烟草是目前对人类健康的最大威胁。自1988年确定了每年的"世界无烟日",于2003年制定并通过了《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引领着全球烟形势。国际上已有许多国家通过令人信服的研究和证据倡导控烟政策并获得成功,国家政府、组织及部门之间可通过交流与合作,对比其他国家的关注点,借用他们的资料,学习他们的经验,避免失误,从他人的行动中获得勇气和信心。例如加拿大在控烟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全球交流工作给加拿大带来了许多帮助,加拿大人不仅学到了其他国家有效的控烟措施,而且在向别国提供自身成功经验的同时巩固了国内继续进步的控烟措施和思想,从而为加拿大控烟取得突破性的成就提供了帮助。

教育、培训是培养公众控烟意识的重要手段

(1)教育和培训的对象:首先针对重点人群渚如卫生工作者、社区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媒体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决策者、行政管理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进行有关烟草控制的有效适宜的培训或宣传教育,发展和培育他们对烟草控制的责任心,鼓励和帮助他们成为控烟的表率,以带动全社会控烟氛围。如果卫生专业人员能作不吸烟的楷模,则他们有关烟草的专业观点就更易于被病人、决策者和政策制定者知晓和接受。而窗口行业的公务人员带头不吸烟将发挥良好影响力和示范作用,也是政府的控烟措施得以认真落实的有力保障[4]。

(2)教育和培训的内容:包括有关烟草消费和接触烟草烟雾对健康的危害,其中包括成瘾性和被动吸烟的危害;戒烟和无烟生活方式的益处;根据国家法律获得与本公约目标有关的关于烟草业的广泛信息,包括揭示烟草业和成瘾品经销商的类似性、烟草业在反对减少烟草使用政策上的不良作用;以及烟草生产和消费对健康、经济和环境的不利后果等。

(3)教育和培训的方法:应建立在国际国内多部门组成控烟联盟和网络的基础上,实行分级培训,同时利用大众传媒宣传控烟知识和有关法律法规,把控烟与疾病预防控制、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结合起来。

中國控烟环境显示中国控烟必须立足于公众控烟意识的培养

烟草消费在我国已有400多年的历史[4],敬烟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交手段。无烟不成宴席和办事先递烟的陋习、在公共场所吸烟的不文明行为、及公款消费烟草的腐败现象普遍存在。在某些贫困地区,烟草种植被作为脱贫致富的手段而得到地方政府重点扶持。大部分人深受二手烟危害却无可奈何。此外,中国医生、教师、公务人员中的吸烟率也很高,由于他们处于社会窗口行业,其行为的负面影响很大。因此中国控烟必须立足于中国公众控烟意识的培养,倡导中国公民的控烟意识,营造中国全社会的控烟环境,最终取得中国控烟的成功。

参考文献

1 刘铁男,熊必琳.烟草经济与烟草控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115~352

2 沈志谦,主编.预防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01~202

3姜垣,主译.控烟政策成功与挫折,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1, 88~111

广播节目主持人的自我控制意识 篇4

广播节目中, 主持人的精神状态是节目主持成功与否的关键。良好的状态能使主持人注意力集中、精神振奋, 以一种主动、审慎的态度, 为即将和正在播出的节目营造自信的氛围, 为节目的安全播出奠定基础。

有时, 主持人由于某些原因, 导致状态不佳, 话筒前易紧张、懈怠、过度兴奋等, 产生干扰主持的杂念, 甚至在节目中出现失误。这就需要主持人具有良好的自我控制意识, 及时作出心理和生理调整, 或者在主持节目前做一些必要的准备来保持良好的主持状态。比如有些电台主持人会在主持节目前化妆, 让自己以饱满自信的状态进入直播室。这些看似平常的细节, 恰是主持人自我控制意识的一种手段。

二、自我控制意识影响情感的适当表达

主持人在节目中表现如何, 受到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 如话题的选择、听众的互动、与嘉宾或其他主持人的配合等。在一些参与性强的节目中, 对于一些问题的看法、观点, 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听众与主持人的观点不可能完全一样, 有分歧是正常的。如果主持人不理智, 以高人一等者自居, 自恃自己掌握话语权而与听众争执不下, 非要辩出个丁丁卯卯、是是非非, 不仅会损害主持人的形象和魅力, 更使媒体失去公信力。如果主持人具备良好的自我控制意识, 善于及时发现并克制自己不应表现的情感, 会给听众留下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良好印象。

三、自我控制意识平衡节目的内在节奏

不同类型的节目有着不同的行进节奏。从播放栏目曲到说完结束语, 整个节目的进程和节奏都靠主持人来完成, 尤其是直播节目, 主持人对节目行进节奏把握恰当与否, 直接影响节目的传播效果。这就要求主持人既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有的内容, 还要兼顾到节目的起伏和节奏, 让节目美起来、好听起来, 否则有可能出现没有变化感的四平八稳, 或者是不留缝隙的你追我赶, 使得整档节目失去章法, 让听众无所适从。

徐州音乐台《音乐早餐》是一档收听率较高的早间音乐节目, 主持人认真研究听众在早晨起居活动的时间分配, 在恰当的时间说恰当的话, 播节奏和风格适宜的歌曲。这种做好案头功课的做法也是主持人自我控制意识的一种表现, 使得主持人能够适时调整节目的行进节奏。

四、自我控制意识形成个性化主持风格

控制意识 篇5

有关内部控制含义的论述, 主要有以下几种:1.柯氏会计辞典把内部牵制定义为, “为提供有效的组织和经营, 并防止错误和其他非法业务发生而制定的业务流程”;2.美国会计师协会在专门报告中指出, “内部控制包括组织的计划和企业为了保护资产, 检查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提高经营效率, 以及促使遵循既定的管理方针等所采用的所有方法和措施”;3.COSO委员会在专门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中指出, “内部控制是受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职员的影响, 旨在取得经营效果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遵循适当的法律等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一种过程”。从以上含义中, 可以发现:内部控制所包含的范围越来越广泛, 其内容越来越丰富;同时, 内部控制从内容的侧重点和形式上都打上了审计专业或行业的烙印, 被定义在与财务审计密切联系的“保证和防护政策、程序、过程”这样一个狭窄的范围内。实际上, 随着管理理论与实践和审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内部控制的含义也应当不断发展与完善。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 可以把企业系统要素之间为了达到系统目标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称为内部控制;从契约论的角度, 可以把内部控制看成是为了取得低交易成本、弥补企业这个契约的不完备性而在企业内部建立的一个控制机制。

(二) 我国内部控制的现状

我国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基本上可用几句话来概括:国有企业的比小型企业的写得好, 但执行得不够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单位的比国有小型企业的好些;上市公司、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的比国有企业执行得好些。

国有企业内控制度最突出的问题是有章不循、违章不究, 循与不循、究与不究都是以法人代表的意志为转移;国有企业内控制度最薄弱的环节, 一是货币资金, 二是采购业务, 而且资金使用的随意性、采购业务中弄虚作假、吃“回扣”等现象较为严重。而非公有制经济在内控制度建设上虽然一般没有国有企业搞得好, 但他们的老板却自觉地去实施内部控制, 因为他们有着明晰的产权。

(三) 我国内部控制制度现状的成因分析

1. 产权不明晰。

国有企业没有非公有企业的内控制度执行得好, 从根本上讲, 是产权不明晰所致。国有企业产权主体缺位、权责不清, 加强内部控制的受益主体不明确。而在非公有企业, 特别是民营企业产权明确、权责清楚, 加强内部控制的受益主体也很明确。因此, 对这些企业, 无需法律、法规的强制, 无需行政干预, 私人老板自然会加强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

2. 风险意识差, 内部压力不足。

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 企业间竞争越来越激烈, 企业经营风险不断提高。然而, 从我国企业的现状来看, 企业的风险意识并没有提到应有的高度, 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卖方市场的水平, 更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3. 没有形成法制制约的大环境。

由于我国还没有真正形成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大环境, 因此, 在一个企业也就很难形成有章必循, 违章必究的局面。

4. 内控机制不健全, 控制乏力。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活动中最大的一个薄弱环节就是考核奖惩机制不够健全、有效。计划可能是好的, 但由于没有认真地去考核、去检查, 而只是搞形式、走过场, 其执行效果往往很差。无论制度多么先进、多么完备, 在没有有效控制、考核的情况下, 都很难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而且整个内部控制的过程必须施以恰当的监督, 并通过监督活动在必要时对其加以修正。由于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的问题,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很薄弱, 管理控制的方法不够先进, 内部审计机构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5. 人员素质低。

内部控制制度的加强必然会增加贪污舞弊、侵吞资产、弄虚作假的难度。这样就会触及那些私心重的法人代表和某些员工的利益, 遭到他们的抵制。还有一些法制观念淡薄的国有企业的“老板”, 对于约束自己的内控制度很反感, 另有一些国企法人代表业务素质低, 不懂内部控制制度为何物, 就更谈不上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了。

(四) 加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防范意识

内部控制必须是有效的, 否则根本达不到内部控制的目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企业的内部控制政策和措施没有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的地方;二是指在设计完整、合理的基础上, 控制应具有的可操作性, 即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能够得到贯彻执行并发挥作用, 实现其为提高经营效率效果、提供可靠财务报告和遵循法律法规提供合理保证的目标。有效性是内部控制的精髓, 是以其完整性与合理性为基础, 完整性与合理性则以其有效性为目的。为了使内部控制真正有效, 至少应做到以下几点:

1.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必须真正实现产权明晰、权责清楚、管理科学、政企分开, 从产权制度上保证内部控制建设制度化。

2. 加强法制建设。

在增强普法教育的同时, 要注重法人代表的法制教育, 真正提高其法制观念, 使其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

3. 尽快制定相关的注册会计师职业标准, 使有据可依。

注册会计师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价, 应该执行哪些评价程序, 评价意见的可依据程度如何, 遵循哪些标准, 应该在什么情况下承担责任, 承担什么责任, 都是必须要慎重解决的问题。为了避免过大的期望差距和不必要的纠纷。

4. 加强研究, 丰富理论, 建立标准, 示范指导。

内部控制理论落后, 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管理体制的需要, 也是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薄弱的原因之一。因此, 管理、审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应当积极开展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 丰富和发展传统内部控制理论, 使我国企业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5. 加强企业内部审计。

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涉及到企业运行过程方方面面的体系, 内部控制的执行与否、执行效果如何, 能否适应新情况、需要做哪些改进等, 都需要进行跟踪, 而这种跟踪是不能仅仅通过规范制度要求的定期的信息披露来完成的, 而是需要企业自身不断加强监督, 一方面可以保证企业的良好运转, 另一方面也可以监督管理当局责任义务的履行情况。当然, 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能否实现, 关键在于内部审计部门设置的合理性和独立性能否得到保证。

6. 充分发挥财政部门的作用。

财政部门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 应当充当基本内控制度制定者和裁判者角色, 发挥引导、督查和处罚三大作用。

7. 尽快制定配套的法规、制度来规范企业的内部控制标准。

为了改善企业内部控制普遍薄弱的难题, 应该在规范公司治理结构的同时来规范公司的内部控制, 并明确管理当局对企业内部控制应承担的责任, 使其真正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而不是仅仅为了达到上市筹集资金或维持上市资格所做的一种形式上的包装。正如只有制定出会计原则和具体准则后, 才能以相应的规范为依据来判断企业报表信息的公允性、真实性一样, 也只有制定出企业内部控制的规范以后, 注册会计师才有了判断企业内部控制完整、合理的标准。

8. 加强关键岗位及人员的监督约束机制。

为了加强企业岗位及人员监督约束机制, 企业应制订适当的规章制度、业务流程、核算和统筹, 使得企业内部控制集中、简便、高效, 员工职责清晰, 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细化和岗位职责的恰当分离, 对关键岗位人员给予适当的授权授信。

摘要:许多重大的案件都与会计不遵守规章制度, 违规操作密切相关。文章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内涵及当前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现进行了分析, 就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防范意识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内部控制,风险防范意识,企业

参考文献

[1]朱文元.完善财务内控制度的必要性及措施[J].四川会计, 2001, (07) .

[2]王开田, 娄权.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会计控制[J].四川会计, 2001, (10) .

[3]万重.怎样健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J].四川会计, 2001, (04) .

控制意识 篇6

1 科技项目管理现状

1.1 科技项目的特点

1.1.1 科技项目管理具有创新性

科技项目与其他类型项目的本质区别在于科技项目具有创新性。创新性是一种具有探索性、独创性、新颖性、实践性的人类活动。这里的创新性不仅指项目阶段或可交付成果具有创新性,还包括对科技项目管理的创新。任何项目的管理都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和方法可供参考,必须寻求一种新的项目管理思路,通过管理创新去实现对具体项目的有效管理。

1.1.2 科技项目管理具有高风险性和不确定性

科技项目管理另一个显著特点是科技项目具有高风险性和不确定性。科技项目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贯穿于科技项目的各个阶段。科技项目管理的高风险性和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项目的可变性。科技活动是一种创造和创新活动,在实际研发过程中,有些项目由于研发方向失误或受研究条件限制,不但没有实现预设的科技目标,反而进展缓慢,甚至于失败。由于研究过程中遇到新的问题而需要重新变更研究内容等现象时有发生。因此,科技活动无论时间进度还是成本预算以及质量都较难把握,执行中有许多未知因素,结果往往难以预料和不可预见。

(2)技术的不确定性。技术的不确定性指的是技术本身的因素。技术不成熟作为科研的不利因素,已被国外众多学者的实证研究所验证。当一项未成熟的技术应用于科研时,会加大科研的工作量和难度,增加科研失败的比例。另外,当我们拥有先进技术的同时,不一定对所运行的科研项目产生良好的效果,因为有些先进的技术并不具有运作的可行性。

(3)评估标准的不确定性。评估一般项目的基本标准,是看项目是否在预定时间和预算成本内达到合同所要求的质量要求,大部分产品可根据其所具有的特性直接定量评估;但科技活动所涉及的指标和成果多为定性的不易量化,也正是由于它相对于其他项目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及其评价指标不易量化造成评估体系不易规范,使得我们不能直接把对一般产品的评估标准和方法套用到科技项目成果中去。

1.1.3 科技项目管理具有明确指向性

科技项目管理的内容是具体的,具有明确的针对性,而不是宽泛的。科技项目管理的明确指向性贯穿于论证、立项及实施的整个过程中,旨在解决某个具体的技术问题或某个行业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问题,从而有效实现科技项目预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2 科技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1.2.1 立项前期可行性论证不足

项目可行性论证的重点是先进性、可行性、可靠性、适应性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目前科技项目论证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立项评审的公正性有待提高。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科技项目管理也延用行政管理体制,造成科技项目的评审单位与监管单位一体化,而科技管理部门的人员有限,不足以有效管理诸多科技项目,容易滋生腐败现象,影响科技项目立项的公平及公正。

(2)可行性论证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科技项目的发起人一般为政府机构,承担方可能是企业或科研机构等,由于社会分工不同,导致人了解信息的渠道不同,容易造成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在科技项目立项阶段的可行性论证过程中,这种信息不对称现象更明显。在项目的招标、投标过程中,投标单位可能会隐瞒或造假某些信息,而这些信息在项目指南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在当时没有任何明显的影响,但是在项目实施周期中,问题可能就会暴露出来,导致项目失败的风险增大或周期延长,而这些风险承担方都可以归咎于自然原因,逃避该承担的责任,导致项目存在一定的道德风险,而这些事前项目管理者是无法控制的。

1.2.2 实施过程缺乏有效的动态监测机制

目前我国科技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明显的“两头大,中间小”的问题。“两头大”是指在项目前期立项和后期成果验收阶段花大力气,而“中间小”则是指在项目实施整个过程中的监督管理不到位,未能对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经费投入情况、项目实施进度了解不细,项目实施单位存在任意改动攻关目标、不按合同要求使用科技经费、不能按合同要求期限结题等情况。

1.2.3 缺乏有效的验收评价机制

由于科技管理部门的人员及资源有限,对科技项目的验收难以给出专业性意见,而且验收小组的专家多数是为了完成验收工作而临时组织起来的,缺乏对项目的全面了解,在评价过程中难以提出针对性问题,影响评价结果。另外,不同的专家对于科技项目验收评价的标准及指标存在倾向性差异,也会影响评价结果的公正性。

1.2.4 对项目参与人员及组织的考核不充分

项目验收及成果转化阶段主要考察评价项目硬性的方面(即技术指标、经济指标等完成情况),而对于项目软性方面(如项目参与人员及组织)缺乏有效的评价和考核,只是从发表论文数量等内容来衡量工作,没有建立有效的科技人员信用管理机制,无法为以后承担其他科技项目提供参考。

2 完善科技项目管理的对策

针对科技项目的特殊性和现阶段我国科技项目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结合多年项目管理经验认为,将项目管理中的风险管理技术方法应用到科技管理中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制定风险管理计划和策略,在科技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不断控制风险,从而达到减少或规避风险的目标。

项目风险管理属于软科学研究的范畴,是一门跨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系统化管理科学。它是一项根据项目环境和设定的目标,以一定的技术手段对可能影响项目的不确定性进行预测、识别、分析评估和有效管理,以增加积极风险的概率和影响,降低消极风险影响的动态的综合性管理活动。

项目管理是一个系统、动态的过程,强调整体管理和各知识领域相互配合的过程化管理,而风险管理是项目管理的延伸。下面分别从科技管理的项目立项、项目实施、项目验收三大阶段来分析风险管理的活动内容。

2.1 立项阶段的风险管理

科技项目的立项管理是项目管理的关键,主要包括3个方面内容,即组织、评审项目建议书,进行项目可行性论证和签订项目合同。在科技项目立项阶段,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是进行风险识别和风险定性分析,识别的主要任务是判断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是否合理以及找出项目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影响项目目标的风险因素,为项目是否可行提供决策参考依据;而风险定性分析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各风险因素的判断和比较,排列出它们对项目目标影响程度的顺序,以使科技管理人员有重点地加强对未来项目执行过程中风险因素的管理,保证项目各项计划顺利制订与执行。

2.2 实施阶段的风险管理

科技项目的实施管理是保证项目质量的重要环节,这一阶段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制订科技项目计划、对科技项目进行跟踪管理、对项目的实施过程实行进展评估。针对科技项目管理部门人员有限、平时日常工作比较繁忙等不利因素,可以考虑在科技项目实施过程中引入第三方监理制的方法。

“监理”一词最早出现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领域,是指独立于项目双方的第三方。作为监管专业化指导机构,监理受项目法人委托,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文件、规范和监理合同、项目合同,对项目实施全方位监督管理。随着项目管理理念的扩大,监理的范围外延也不仅局限在工程建设领域,科技项目管理中也可应用监理制。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如果项目按照预期计划进展,监理方只需要对日常工作进行监管,提供阶段性的监理报告,定期召开项目协调会议,将承担方的问题反馈给项目主管方,再将主管方的新需求传达给项目承担方,在此过程中,起到信息传递及沟通的桥梁作用。管理应向主管方提供阶段性的验收报告,如果报告合理并且符合要求,即可顺利进入下一阶段的实施。如果报告不能通过审核,则三方应立即举行应急会议,共同分析原因。此时,监理方应从独立专业的视角提出改进办法与措施,并且督促承担方实施改进措施,及时检查改正效果并且对比原计划进行变更,以避免同样问题重复发生,提高监管效率。监理过程中,监理方的一系列活动能够形成一个闭环的反馈系统,使得项目计划得到层层改进和完善,保证项目顺利执行。

2.3 验收阶段的风险管理

科技项目验收管理包括检查项目合同考核指标的达标情况、评估项目的组织与管理、确认和评价项目成果。科技项目验收阶段的风险管理主要依据项目合同计划,识别项目验收交付的风险,评估风险管理策略的有效性以及项目最终的社会、经济等效果的满意程度。这一阶段的风险管理活动主要包括以下3个内容。

(1)对项目交付目标的风险管理。通过风险管理为已经出现的项目目标偏差(如时间、费用等)找到最接近或可能超过的目标。

(2)对科技管理全过程风险管理的审查。通过对科技管理全过程进行审查,处理项目过程中的风险承担责任问题,建立风险数据资料库,为未来项目的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3)对项目完成后可能出现的风险制订风险管理计划,以便项目能持续、可靠地实现最终目标。

3 结语

科技项目管理是系统地进行组织、计划、协调、管理的经营活动。建立完善的科技项目管理机制,为揭示自然规律、孕育科技发展中的重大突破,以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都起着积极的作用。由于科技项目管理过程存在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可采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步改善”的办法,通过实施科技项目全过程风险管理,全面有效地控制科技项目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使风险降到可接受的程度,从而增强科技项目的活力和效益。

摘要:为解决科技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分析科技项目自身特点及其风险的基础上,文章阐述了完善科技项目管理机制的必要性,并分别从科技项目管理的立项、实施、验收三大阶段阐述项目风险管理的工作内容及引入第三方监理制的意义和方法。

关键词:科技项目,项目管理,风险管理,第三方监理

参考文献

[1]张欣莉.项目风险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16-18.

[2]黄锦成,杨颂阳,阮付贤.我国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监控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 005(2):91-94.

控制意识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4月~2015年5月在本院妇产科选取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的30名女性护理人员, 年龄21~46岁;工龄1~30年;职称分布:初级19名, 中级11名;学历分布:中专3名, 大专12名, 本科15名;从2014年5月份开始, 被研究对象接受干预, 干预前调查时间是2013年4月~2014年4月, 干预后调查时间是2014年5月~2015年5月。

1.2 方法

研究对象的工作状况全部由感染监控小组成员、产科的护士长进行观察, 观察具有隐蔽性。研究对象需要接受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意识的评定;采用闭卷考核的方式来考察被研究人员对感染知识的掌握情况。然后科内相关研究人员对收集到的详细数据进行归纳总结, 然后根据数据所反映的现实状况制定相应、合理的干预。具体的干预方法是:通过面对面讲授、阅读讲义和网络知识传授和自我检测等多样化方式培训研究对象, 相关内容主要包括无菌操作标准、标准预防、卫生相关知识及个人防护知识等。由医院感染科组织, 采取笔试及现场随机提问的方式对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知识进行考核;分析妇产科患者及管理方法的特征、国家级医院感染的规范和要求, 产科不同岗位的医务人员讨论制定适用于本院的感染控制标准。

1.3 效果评价

对感染知识掌握程度的评分标准进行闭卷考核, 分为3个等级:优秀≥80分、合格60~69分、不合格<60分。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意识及平时工作表现综合评定分为3个等级:较强≥80分、一般60~79分、较差<60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 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干预前后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知识掌握程度

与干预前比较, 被研究人员在干预后对医院感染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增强, 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干预前后医务人员感染预防控制意识比较

与干预前相比, 医务人员在干预后对预防控制的意识明显增强, 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干预前比较, Z=-3.026, P<0.05

注:与干预前比较, Z=-3.813, P<0.05

2.3 干预对母婴感染率的影响

干预前出院2041例, 感染38例, 感染率1.86%;干预后出院2107例, 感染11例, 感染率0.52%。对医务人员进行干预后母婴感染发病率明显降低,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小结

感染在医院住院治疗中很常见, 产妇和新生儿作为妇产科中感染弱势群体更容易被感染, 这一问题应该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近几年的研究表明, 在医院不同的科室, 预防干预对降低感染发生率具有重大意义[3,4]。本研究结果表明妇产科内对护理人员进行综合干预措施, 一方面能够增强护理人员在医院感染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的基础上提高预防、控制的意识, 另一方面又可以提供更优质的护理工作, 降低母婴感染率, 各个医院应当根据医院自身情况, 同时依据本研究, 对妇产科医务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 提高其预防、控制意识, 给母婴提供一个更加安全、卫生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李华, 赛晓丽, 王瑞云, 等.优质干预模式对母婴感染影响的探讨.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4, 24 (9) :2299-2300, 2303.

[2]陈蒋琴, 唐洁.健康教育在阻断乙肝病毒母婴感染中的作用.医学信息, 2014 (24) :172.

[3]袁晓明, 王杏茶, 赵立双, 等.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相关分析与研究.护士进修杂志, 2011, 26 (21) :2004-2006.

控制意识 篇8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院消毒供应中心38例工作人员, 男25例, 女13例, 年龄29~50岁, 平均年龄 (32.3±3.8) 岁, 工龄10月~26年, 平均工龄 (12.9±3.2) 年。其中中专13例, 大专19例, 本科及其以上6例。

1.2 方法

1.2.1 调查方式

采取该院专门针对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设计的调查表 (主要内容包括:一般内容如年龄、工作年限等, 医院感染知识) , 由专人对消毒工作人员进行仔细询问并准确填写, 对全部供应中心人员的感染意识进行统计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工作的监督、宣传教育。统计两次调查结果差异, 进行有效分析。

1.2.2 管理方法

①医院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将医疗中职业感染的危险性告知工作人员, 使其能够熟练掌握职业感染的相关知识, 重视预防职业感染, 强化其防护意识, 从而有效减少职业感染的发生。②优化消毒中心工作环境, 在消毒中心安装空气净化调节设备及空调, 工作人员工作结束后湿扫地面, 用紫外线对室内消毒2次/d;设立对外创口, 严禁外来人员进入消毒供应中心。严格工作及防护流程, 并监督工作人员规范执行, 将包装区、无菌区、办公区、污染区等严格区分, 并设置专用器具, 保证物流、人流及气流的有序进行, 严禁逆流。③工作人员在下收清点污物及清洗污染物品时, 要严格按照规定措施进行预防:穿好口罩、工作服、橡胶手套及圆帽等, 严禁裸手接触污染器械, 清点完毕后及时脱去手套, 并使用消毒剂清洗双手;需要双手进行清洗时, 需佩戴防水围裙、眼罩、袖套, 穿防护鞋、戴双层手套等, 清洗操作必须在水面下进行, 清洗特殊类物品时需要先浸泡在清洗。消毒供应中心锐器损伤也是常见的感染之一, 因此中心人员要熟练掌握各类器械的操作技术, 在刀片、针头及其他锐利器械的分离及清点时要采用辅助工具, 严禁徒手操作, 同时对于各类医疗废物要正确合理处理。若不慎被锐器所伤, 要及时采取有效地处理措施, 并进行登记并上报, 从而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对于较为严重者需要专科就诊处理并定期进行追踪检查。④仪器外面设置醒目的提示标识, 同时可使用防烫手套, 减少烫伤。由专人不定期对科室的设备、仪器进行检修及普查, 及时更新设备, 在进行超声清洗时要加盖隔音, 减少噪声污染。工作人员在使用化学试剂进行清洗消毒时, 要严格规范操作, 并妥善保管各类化学溶剂, 定时开窗透气, 减少化学消毒剂对人体的影响。在进行消毒时若除锈剂、润滑剂等不慎进入眼睛, 要立即采用洗眼器进行清洗, 并及时送往专科进行处理。

1.3 统计方法

该研究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感染意识

采取有效措施前, 工作人员感染意识优10例 (26.3%) , 良13 (34.2%) , 差15 (39.5%) , 优良率为60.5%;采取有效措施后,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感染意识优18例 (47.4%) , 良16 (42.1%) , 差4 (10.5%) , 优良率为89.5%;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这意义 (P<0.05) 。

2.2 感染控制情况

采取措施前, 消毒中心工作人员共发生刀片或剪刀割伤25次, 容器边缘割伤13次, 化学制剂损伤5例, 共43次;实施管理措施后, 共发生刀片或剪刀割伤5次, 容器边缘割伤3次, 化学制剂损伤5例, 共9次, 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消毒供应中心是为各科室服务的中心, 是医院实现无菌操作, 减少院内交叉感染的重要途径。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在日常灭菌、消毒及清洗过程中, 接触各类剪刀、刺针等锐器, 同时与各类化学消毒液剂接触较多, 工作风险较大。临床研究中, 锐器损伤发生率最高, 造成这一现象有多种原因:使用医疗器械的科室为能对使用过的器械进行初步处理, 常将各类器械混合放置, 如缝合针容易留在持针钳上, 导致工作人员在分类及清点时容易被刺伤, 另一方面, 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不强, 工作时不能集中注意力等也是导致被锐器刺伤的重要原因。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 通过实施有效的管理措施,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感染意识相较措施实施前有明显提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感染发生情况明显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由此可知, 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 同时工作人员提高自身防范意识, 有助于减少感染事件的发生, 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

摘要:目的 针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存在的职业危险, 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工作人员的感染意识, 探讨感染控制效果。方法2010年7月—2011年7月对该院消毒供应中心38例工作人员进行调查, 采取填写问卷的方式对1年内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感染意识的优良程度、感染例数进行调查, 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管理, 并采取相同问卷对2011年10月—2012年10月38例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进行调查, 对比前后感染意识及感染率发生变化。结果 消毒中心人员感染意识相较采取措施之前明显增强, 人员感染发生率亦有明显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采取有效管理宣传措施, 有助于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感染意识, 降低感染发生率, 值得推广。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感染意识,感染效果

参考文献

[1]陶莉芬.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风险及职业防护[J].临床医学工程, 2012, 19 (10) :1836-1837.

[2]陶华, 李高亮.人性化管理模式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感染意识及感染控制效果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 23 (10) :2430-2431, 2469.

控制意识 篇9

公司治理结构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如果狭义地理解, 是指有关公司董事会的功能、结构、董事长或经理权利及监督方面制度安排。广义理解, 还应包括公司的各项收益分配激励机制、经理聘选与人事管理制度、财务制度、公司管理机构、企业战略发展决策管理系统、企业文化和一切与企业高层管理控制有关的其他制度。布莱尔认为是“一种法律、文化和控制性的有机整合, 这一整合决定上市公司可以做什么, 谁来控制它们, 这种控制是如何进行的, 他们从事的活动所产生的风险与回报是如何分配的。”经过近十年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 我国公司制企业大量涌现, 并出现了一大批像海尔集团那样经营卓越的公司。但治理不良的公司也不在少数。主要问题体现在:第一, 内部人控制:管理权=控制权。该种控制形式表现为企业内部人员取得企业控制权的相当大部分, 并以此来侵蚀作为“外部人”股东的合法权益。该内部人员或以经理人员为主, 或以企业职工为主, 或是经理人员与职工合谋。其实, “内部人控制”有其合理性的一面, 因为他们实际上掌握企业实际情况, 能够作出科学管理决策;但由于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目标的不一致、信息不对称, 导致经营者可能会作出有损所有者利益的行为, 经济学家是从委托代理角度来提出“内部人控制”失控问题解决思路的结果是收效甚微。问题的实质在于没有人承认人力资本对剩余的要求权, 而能体现人力资本产权与非人力资本产权平等的机制在企业内部建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第二, 完全无控制:“联合政府”的尴尬。股权多元化的上市公司由于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 整个企业出现多极权利中心, 互相不买账, 出现股东之间的股权之争。这些争夺归根到底是股东之间的利益之争, 但根本没有估计企业的主体地位, 把企业作为争夺的战场, 企业控制权全权呈现随机游走状态, 企业管理名存实亡。该状况存在的原因就是没有正确界定非人力资本所有者于人力资本所有者各自权利范围, 出现企业管理真空。第三, 完全控制:所有权=控制权。由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完全控制企业, 在企业规模小, 经营范围窄情况下可能会实现经营的高效率。然而在规模较大, 资本多来源于社会资本的企业, 若由所有者直接取得企业控制权, 就会失去专业化分工的高效率, 结果是非人力资本投资回报预期不能实现。从人力资本性质和特征角度而言, 就是忽略人力资本作为一种生产要素 (主要体现为管理才能) 的重要性。因此可以说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完全控制企业是一种低效率经营。尽管在公司制建立过程中都依据外部规则建立了公司治理结构, 上述三个问题的出现原因集中体现在内部控制机制的欠缺。因为董事人力资本所有者群体与经理人力资本所有者群体的合作性竞争的博弈关系存在, 公司治理与企业管理之间存在潜在冲突, 这种潜在冲突的协调需要两者之间合理制度安排, 内部控制机制具有内生性整合作用。该机制要实现协调各方利益, 尤其是股东、债权人组织外部相关者同组织内部管理者之间利益冲突, 使得在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时也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本文在分析“股东至上”与“共同治理”两种思想基础上, 结合人力资本性质及特征提出“双元治理模式, ”在此基础上, 通过理清内部控制理论发展脉络提出内部控制管理体系。

二、双元治理模式和内部控制理论发展脉络

(一) 双元治理模式

公司治理结构研究存在“股东至上”与“共同治理”两种思想。 (1) 股东中心主义。长期以来, 国外学术界占主导地位的观点是资本雇佣劳动, 股东是公司的所有者。但其面对的挑战基于以下现实:第一, 大量文献认为公司治理的理论分析框架是组织中存在代理问题并且合约不完全。然而, 委托—代理理论难以说明现代公司股东与经理关系并依此构建公司治理模式。对于少数股东控股的企业有较强理解力, 对于经理式现代公司 (股权高度分散而公司决策权为经理所控制的现代公司) , 股东不仅没有控制经理的权利, 而且对公司的经营决策权以及对经理的监督不断弱化, 这与委托代理关系严重背离, 但现代公司制企业仍然有效率。第二, 公司法将股东大会规定为权利机构, 并选举和更换董事, 董事会和监事会从属于股东大会, 对股东大会负责。这一立法模式本身无可厚非, 但其有效性须建立在股东大会名副其实和董事会职权正确划分基础上。事实却是股东大会有“流于形式”的世界性趋势, 我国出现了高级管理人员决定董事任免资格的情况。第三, 公司法第126条从几个方面赋予监事会对董事、经理违法违章行为和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的监督权, 也缺少监事会对董事会行为的有效制约措施, 根本性问题在于缺少积极方面的职权赋予, 造成监事会实际上形同虚设。那么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是什么? (2) 董事中心主义。考察美国公司的发展史, 在20世纪初就已经完成了从“股东中心主义”向“董事中心主义”的转移, 这是一种世界性潮流, 其背后有深刻的社会经济因素。这种潮流是否会对构建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体系 (分析框架) 指明方向 (即新的理论起点) ?可以从现代企业理论变迁角度进行总结性探究。现代企业理论主要成就在于:其一对经济不确定性的认识从而导致对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契约不完备的认识, 并进一步引起对市场和企业 (内部计划) 制度的重新评价和制度安排 (主要是经济行为人之间产权关系安排) 的讨论;其二是对人力资本性质和特征不断发现。从科斯用交易费用理论发现企业的存在并认为企业内部权威计划安排的交易费用低于市场的自由交换交易费用。曹正汉 (1997) 认为企业存在的充分条件不是交易费用, 而是企业这个组织制度对不确定性市场风险的协调解决, 是人力资本管理才能的专业化带来的不可替代的制度安排。张五常用生产要素 (企业) 契约代替商品交易 (市场) 契约的企业性质分析, 提出了两种契约差别就是特殊的人力资本。杨小凯和黄有光 (2000) 认为对交易费用极高的管理知识的间接定价和间接交易是企业存在的本质。“间接定价理论”直接聚焦于一种最特殊的人力资本——管理才能, 用“老板剩余权”间接定价管理知识的理论突出了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特殊性并由此主张企业家剩余支配权。斯蒂格勒茨和阿尔钦对信息费用和信息不完全以及信息不对称的强调导致现代企业理论重点是:在一个存在交易费用并且信息不完全、信息分布不对称的经济状态中, 企业内的人力资本应该组成一个什么样的制度安排以获得高效率。杨瑞龙 (1996) 认为资源在用于特定用途之后, 很难再移作他用的性质, 具备这种性质的资产称为专用性资产, 人力资本明显体现这种专用性。阿尔钦和德姆塞茨提出的“团队生产理论指出了人力资本的企业内生产 (分工) 合作的特征。起源于莱本斯坦因和弗郎茨的“X非效率”和“X效率”理论是企业内人力资本合作形成“无形资源”理论的起源。该理论主要阐述了人力资源管理与激励。从上述现代企业理论变迁不难得出结论:市场里的企业, 即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 (周其仁) 。进而可以推论:“股东中心主义”向“人力资本中心论”的转移。 (3) 双元治理模式的基本特征。现代经济中的权利基本上一直是对稀缺生产要素的所有权。“财务资本中心论”适应于产业革命时代, 随着科学技术与生产水平日益提高, 人力资本成为当代最重要生产要素之一。由此导致“双元治理模式”的提出。其基本特征可描述为:非人力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共同拥有剩余控制权和剩余收益权, 就公司治理结构的构建而言, 在保障非人力资本所有者权利的基础上, 以董事会人力资本所有者为核心设置公司治理机制;拥有人力资本特征的董事群体来行使公司经营决策权, 拥有人力资本的经理阶层来具体执行管理职能, 从而形成董事人力资本所有者群体与经理阶层人力资本所有者群体合作博弈。上述“双元治理模式”应成为现代企业内部控制机制设计的思想基础。

(二) 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及启示

内部控制的思想产生于18世纪产业革命以后, 是企业大规模化和资本大众化的结果。 (1) 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到20世纪初期, 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股份公司规模日益扩大, 所有权与经营权进一步分离, 逐步形成了一些组织、调节、制约和监督生产经营活动的方法, 为防范和揭露错误与弊端, 逐步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最早提及内部控制的专业文献是1929年美国会计师协会和联邦储备委员会 (FRB) 修订发布的《会计报表的验证》 (Verification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最早定义内部控制的是1936年在上述基础上再次修订发布的《独立公共会计师对会计报表的审查》 (Examination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by Independent Public Accoutants) , 该公告将内部控制定义为:“为了保护公司现金和其他资产的安全、检查帐薄纪录准确性而在公司内部采用的各种手段和方法。”194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将内部控制定义为:“所谓内部控制既是企业为了保证财产的安全完整, 检查会计资料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以及促进企业贯彻既定的经营方针, 所实际的总体规划及所采用的与总体规划相适应的一切方法和措施。”20世纪50年代以后, 世界市场竞争的加剧, 促使内部控制扩大到企业内部各个领域, 内容也愈加丰富。1963年美国审计程序委员会在其发布的“审计程序第三十二号文件”中, 对内部控制的定义作了进一步的说明, 并首次将内部控制划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1994年《内部控制结构》将内部控制定义为:“内部控制是这样一个整体系统。由管理者建立的、旨在以一种有序的和有效的方式进行公司的业务, 确保其与管理政策的规章的一致, 保护资产, 尽量确保纪录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2) 启示。从对内部控制发展进程的简单回顾中不难看出:第一, 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贯穿于内部控制发展的主线。内部控制理论历经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机制等不同阶段, 不断丰富和发展。从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进程看, 内部控制与会计存在着天然的血缘关系。早期的内部控制思想是以帐薄之间的核对、帐薄纪录与财产的一致性以及会计报表数据可靠性为其核心内容。“会计系统建立在内部控制程序基础之上从而保证会计数据的可靠性。另一方面, 内部控制程序利用会计数据保证资产的安全、监督各部门的业务。”在美国, “对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作出报告尽管并不是强制性的, 但是, 上市公司的管理部门有时也对此作出报告。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增强其企业报告 (特别是财务报告) 的可信度, 并且公开解释会计责任的履行情况。”内部控制管理报告到目前虽无统一的格式和内容, 但以下内容是必须包括其中的:内部控制机制的构成;内部审计、独立审计以及审计委员会的角色;独特的内部控制程序。从内部控制的演变过程不难看出, 对内部控制加倍关注并适时对内部控制的定义进行修改者为注册会计师, 原因在于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告的验证离不开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内部控制概念的演进和审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是相辅相承的。从现代审计方法论的进化看, 从账目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基础审计的发展脉搏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人们对内部控制认识深化所致。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认识的深刻以及定义的不断完善虽然在推动审计方法论进步的同时, 促进了注册会计师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 但是, 内部控制的发展从未离开会计信息真实性这一中心。第二, 内部控制目标呈多元化趋势。从内部控制的目标和内容的演进进程看,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控制已不是传统的查弊和纠错的, 其内容涉及到企业治理机构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 成为公司控制权结构的具体体现。这一点与企业组织形式的演化及企业治理机构的发展不谋而合。在剩余索取者和最终决策者同为一个人的业主制企业 (独资企业) 中不存在着现代意义的内部控制制度或内部控制机制, 虽然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也是合一的, 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从理论上讲也可以做到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统一 (除国有独资企业外, 两个股东即可成立有限责任公司, 五个股东即可成立股份有限公司) , 由股东共同管理企业并作出最终决策, 但这时的“一”指的是由若干名合伙人或股东构成的整体, 而非个人, 因而存在着共有产权问题;例外, 公司制企业出现后, 在股东为数不多的情况下, 尽管从理论上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可以是合一的, 但股东的剩余索取权以出资额为基础, 其控制权实际上很难以股份比例划分, 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分离, 代理问题和搭便车现象产生。内部控制随之产生, 但其职能仅表现为保护资产和查弊纠错。19世纪末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 美国分别经历第一次、第二次兼并浪潮。第二次的兼并浪潮以及同期出现的大量股票公开上市公司, 其目的是为了筹集资本。但是, 公司规模不断扩大, 股权进一步分散, 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分离以及管理阶层的形成, 公司治理结构提到人们的议事日程。与业主制和合伙制企业不同, 公司作为法人拥有巨大的权利, 公司权利的合法性和权威性的基础是信任和公司治理中的制衡机制 (Mechanism of Check and Balance) 。伯利和米恩思在1932年所著《现代股份公司与私有财产》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公司治理 (corporate governance) ”。在公司制下, 传统的以保护资产和查纠错为内容的内部控制显然不能满足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分离的需要。内部控制结构应运而生, 作为内部控制结构的内部控制, 其职责不仅包括保证财产的安全完整, 检查会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还将促进企业贯彻既定的经营方针以及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纳入其中。这是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提出的要求。正如COSO委员会在《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中所指出的那样: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 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一个健全的、高效的内部控制机制是公司高质量运行的‘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Vital Ingredient) ”。“当翻开股票公开上市公司年度报告, 如果报告中某一部分是管理当局对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讲述, 该公司就找到了与股东———现有的和现在的———交流的结合点并向他们转达了这样的信息:公司已采取了一系列策略和政策以确保这个公司‘处于控制之下’。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将内部控制管理报告作为‘良好的公司治理实践’包括在年度报告内。”

三、现代企业的组织框架与内部控制体系构建

(一) 现代企业的组织框架

由人力资本性质和特征作为分析框架, 可能发现非人力资本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共同拥有企业所有权是最优的, 所以预期要建立的企业控制机制外部体现为市场规划与企业社会价值的功能控制, 对内则体现为不同要素所有者 (主要是非人力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 相互竞争或相互博弈的结果。内部控制机制若完全偏向于董事会或经理阶层都会导致控制权配置偏差:偏向于董事会则必然要求股东大会名副其实和董事会职权正确划分, 但事实却是股东大会有“流于形式”的世界性趋势和股东大会与董事会职权划分不清, 并且可能出现控股股东权力更大而做出不利于中小股东的事。偏向于经理阶层, 则更会强化“内部人控制”, 出现经理阶层职权膨胀的结果, 严重的会导致经理阶层凌驾于董事会之上甚至决定董事会命运的状况普遍化。制度设计目标就是要实现协调各方的利益。现代企业的组织框架见 (图1) 所示。

(二) 双元治理模式下控制机制的要素构建

本文认为, 依照“双元治理模式”, 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的核心是董事会中董事人力资本所有者群体与总经理人力资本所有者群体之间合作性竞争博弈。而稽察特派员制度是外在于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 强化了对国有企业的行政控制, 不构成内部控制机制的一个因素。因此, 双元治理模式下控制机制的要素构建应有以下环节: (1) 董事会的构成及职权范围 (其中关键是对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之间权利配置作出明确的原则上规定) ; (2) 董事制度, 包括董事选择标准、责任、义务、职权等 (其中明确董事剩余索取权及实现机制是关键) ; (3) 监事会的构成及职权范围 (其中明确监事会的权利是关键) ; (4) 诉讼制度 (指当有权代表公司的机关或个人怠于通过诉讼追究给公司利益造成损坏的董事、监事或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责任以维护公司利益时, 符合法定条件的股东可以代表公司提起诉讼) ; (5) 业务控制 (科学界定各业务的职权范围是关键) ; (6) 会计控制 (按一定程序对会计控制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是关键) 。

(三) 内部控制结构的目标及内容构成

美国注册会计师David M.Willis和Susan S.Lightle最近在《内部控制管理报告》中对内部控制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 其中关于内部控制的目标及内容构成的调查不难看出内部控制结构的最新发展。根据General Electric等78家公司的调查结果, 可以发现内部控制的目标及内容构成如 (表1) 所示, 即作为公司治理中控制权合约安排的内部控制无论在目标上还是在内容构成上都远远超出了传统的内部控制制度;“人本主义”作为构建内部控制机制的信条已越来越多地被企业接受, 道德品行并不单纯只是内部控制的环境因素, 也日益成为内部控制机制的有机组成部分。

(四) 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策略综上所述, 依据双元治理模式, 构建内部控制体系承待加强的工作如下:

(1) 强化内部审计。公司治理结构有效运作与发挥作用主要取决于内部控制机制。内部控制的建设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健全的机构, 机构设置是内部控制机制产生作用的硬件要素;二是各内部机构间、各经办人员间的科学分工与牵制, 这是内部控制机制产生作用的软件要素。公司制企业中由股东大会 (权利机构) 、董事会 (决策机构) 、监事会 (监督机构) 、总经理 (日常管理机构) 这四个法定刚性机构的组成为内部控制机构的建立、职责分工与制约提供了基本的组织框架。但内部控制机制的良好运行, 还必须在这一法定组织框架下设立满足企业监控需要的职能机构。例如, 目前有些上市公司中依据自身经营特点设立了审计委员会、价格委员会、薪酬委员会等委员会就是完善内部控制机制的有益尝试。机构设置因单位的经营特点和经营规模而异, 很难找到一个万能的通用模式, 例如设立价格委员会的企业大都是规模很大、采用集中采购模式且采购价格变动幅度较大的企业, 这些企业设立价格委员会能够有效加强采购环节的价格监督与控制。再比如, 对于规模很大、技术含量很高、高知人员云集的企业会设立报酬计划, 并加大执行中透明度和监控力度。但是健全内部审计机构是目前企业建立内部控制机构过程中普遍必须关注的问题。内部审计的作用在于监督企业经营业务符合内部控制结构的要求、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提供完善内部控制、纠正错弊的建议。《公司法》和《审计法》均未对内部审计做出法律规定, 《会计法》虽提出了内部审计方面的法律要求, 但未对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作出具体规定。因此, 目前企业中关于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情况不一, 有些上市公司同时设立审计委员会和审计部, 大部分企业只设立审计部, 其定位有如下几种情况:由监事会领导;由董事会领导;接受总会计师或主管财务副总经理领导。关于内部审计, 目前需解决的问题有以下两个: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与内部审计机构的定位。关于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 是只设置审计部, 还是同时设立审计委员会和审计部, 在董事长和总经理同为一人的情况下不存在此问题。审计部既是对董事长负责, 也是对总经理负责。但随着规范的企业制度的实施, 董事长和总经理在人员上必须分离的情况下, 这一问题就提到了议事日程。如果只设置审计部并将其置于总经理的领导之下, 董事会对总经理的领导就缺乏监控措施, 产生的问题是加剧内部人控制, 同时也无法保证《会计法》“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这一条落实到实处。审计委员会和审计部的设置及定位如 (图2) 。监事会、审计委员会、审计部分别对股东大会、董事会和总经理负责, 同时监事会、审计委员会和审计部间存在着业务指导关系。对于规模不大、业务活动不太复杂的公司, 也可只设审计部而不设审计委员会, 但此种情况下的审计部应对董事会负责并在业务上受监事会的指导。之所以选择这种制度安排, 原因在于, 在公司治理的制约机制中, 董事会是决策机构, 这一机构肩负着公司管理行为合法性和可信性之责。从我国公司治理实践看, 审计部对董事会负责 (而不是对总经理负责) 这一安排, 能有效减轻董事会职权弱化、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的局面。另外, 在业务上接受监事会指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对董事会的制衡。

(2) 强化预算控制。内部控制机制已不满足传统意义上的查弊纠错和保护资产安全, 其目标已延伸到提高效率和效益、保证管理政策和目标的实现。预算控制已成为内部控制的重要方式。预算管理是将企业的目标及其资源的配制方式以预算方式加以量化, 并使之得以实现的企业内部控制活动或过程的总称。预算管理由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与控制、预算考评等环节构成。在一个信息无成本、信息可观察、计算能力无限的理想企业环境中, 企业最高决策者可以适时制定出最优方案并通过内部控制保证方案不折不扣地得到贯彻, 在这种情况下预算没有多大作用。预算之所以成为内部控制的重要方式, 原因就在于由复杂的层级结构组成的企业中信息不对称而引起企业目标在各层级间的分解以及决策权在各层级间的分享。按现行公司治理机构的规定, 预算方案的制定权在董事会, 组织实施权在总经理。但在公司实践中, 大多数企业的预算由总经理组织编制, 报董事会批准后实施的, 由于信息不对称, 董事会不可能对预算提出实质性意见, 预算管理中董事会职权弱化的现象十分突出, 滋生预算管理中的内部人控制。针对上述问题, 应该在董事会下设预算委员会, 具体负责预算的制定、实施过程中的监控等工作, 只有这样, 才能使预算制定权真正掌握在董事会手中。

(3) 加强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建设。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者是员工, 激励和约束的对象也是企业的员工, 员工的道德水准和价值观念长期被认为是内部控制环境的重要因素, 要求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要考虑与员工道德水准和价值观念的承接性, 实践表明, 这种基于环境现状而构建内部控制机制的做法是被动的, 故此, 越来越多的公司将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建设直接纳入内部控制机制的内容。七份报告设计为保证符合道德标准而建立的检查程序。如International Paper Co.的内部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针对企业道德行为而制定的道德方案 (Ethics Program) 和立足于长远的政策, 包括开通“顺从热线”报告可能违反法规和公司政策的行为并建立道德与企业惯例办公室。为了保证每个人都能持续地理解统驭企业实践的内部控制机制和政策, Merck公司制定了一个持续的针对关键管理人员和财会人员的“管理受托方案” (Management Stewardship Program) , 督促他们履行企业道德惯例, 从而在企业运营中按照较高的道德标准来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就我国目前公司治理的现状而言, 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建设焦点应放在针对各岗位的操守标准而建立行为规范与准则体系。

参考文献

[1]王开国、宗兆昌:《论人力资本性质与特征的理论渊源及其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

[2]陈躬林:《委托代理难以说明现代公司的股东与经理关系》, 《经济学动态》1999年第4期。

[3][美]马克.J.洛:《美国公司财务的政治根源——强管理者弱所有者》, 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版。

上一篇:产业人口下一篇:基于用户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