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平原(精选12篇)
江汉平原 篇1
摘要:江汉平原一带自古就有“民歌之乡”的美称, 深厚的楚文化底蕴以及特殊的地理位置, 使得江汉平原民歌受到中原文化以及南方文化风俗的熏陶, 并同外界文化与当地的风土人情进行了有机结合, 产生了具有特色的江汉平原民歌。文章主要以楚乐的韵律特点即楚宫、楚乐的创新精神以及楚乐的地区交融性三个方面对江汉平原地区民歌特征进行浅析。
关键词:江汉平原,民歌,楚乐,区域特征
1 楚乐遗韵———楚宫
以荆州为中心的江汉平原, 是楚文化的发祥地, 虽然以音乐为政治文化体制的楚国早已不复存在, 但位于楚中心地区的江汉平原, 其民歌在继承荆楚音乐浓郁楚味基础上, 兼收并蓄周邻四方文化因素, 逐渐形成自身音乐特色。荆楚音乐的音阶音调结构多样, 主要以“宫”音、“羽”音为主, 又称“楚宫”、“楚羽”, 以下以“楚宫”为例。
“楚宫”是指以宫为基音的大小三度音程结构的三音腔, 相当于西洋音乐的大三和弦结构, 其在中国音调体系中很独特。中国音乐的音调 (新疆除外) 主要有四种结构:“Do, Mi, Sol”, “La, Do, Mi”, “Sol, Do, Re”, “La, Do, Re”, 即武汉音乐学院杨匡民教授命名的“大、小、宽、窄”声韵, 其中大声韵即“楚宫”。这四类音调结构在中国的分布情况是:宽声韵主要分布于北方;窄声韵分布于南方各地, 如巴、蜀和南楚一带;小声韵分布于湖南和川、鄂偏北地区。而“楚宫”则以南北交界的江汉平原地区为主, 在华南山地的苗、瑶、彝等少数民族的民歌中也有运用, 是由于“楚宫”音调随三苗集体南迁到华南山地而保存至今。
由此可见, “楚宫”音调在江汉平原地区分布集中而数量较多, 其分布格局与苗族迁移史相吻合。荆楚自古是南北文化交汇的复合型文化, 其特色正在于, 既充分继承了南方土著文化的传统, 又吸收了北方中原文化的因子, 由此形成既有鲜明南方地域特色又有北方文化气息的文化形态。“楚宫”音调从音乐形态学角度的分析可知:特性音程分别是纯四度、小三度的北音和南音, 与特性音程是大三度的“楚宫”相差一个大二度, 从而形成一个南北音的自然过渡。“楚宫”音调相当于南方音调, 北方音调分别增、缩了半个音。童忠良先生在研究曾候乙编钟的论文中指出:“全部编钟的孪生鼓音均为三度音程, 在大小三度音程中, 大三度又具有特殊的地位, 从总体来看, 由小三度重叠所构成的清浊循环是依附于甫曾循环而存在的。”足可以说明, “楚宫”音调的特性大三度音程, 在战国时期的楚国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 而“楚宫”音调则是荆楚人民所创造的独特音调。这样的音调旋法, 因为宽音程和有棱角的旋律线, 使旋律显得跳荡, 曲情显得明朗活泼刚劲。见谱例:
江陵扬歌《崔咚崔》
《崔咚崔》这首民歌前八小节都是“Do, Mi, Sol”行腔的“宫”调式, 后面十小节却逐渐变成了以“Do, Mi, Sol”行腔的“徵”调式。在这首曲子中“Do”和“Sol”都出现了27次, 最后还是落到了“Sol”音上。此曲是典型的运用“楚宫”音调旋法成歌, 整个曲子的音调和曲情单纯统一, 体现了“楚宫”的特性。
2 楚乐灵魂———创新
楚乐的形式错综繁复而不注重质朴平淡, 求新奇而不循规蹈矩, 体现出楚人的创新精神。以下从江汉平原民歌的结构形式以及在音乐终止方式两个方面来分析楚乐富于创新的特点。
2.1 繁复多变的结构形式
江汉平原地区民歌形式的错综繁复在音乐结构上不仅与北方音乐有显著的不同, 而且也不同于湖北其它地区的音乐。
江汉平原民歌结构复杂的一个因素是词体句式的多样变化。如流行于荆州地区的民歌《喇叭调》, 其歌词用两种不同句式作对比, 如:七言与五言、杂言与齐言。在演唱过程中, 用独唱与合唱的不同形式构成对比, 又以完整地唱“歌头”与打散穿插唱“叶子”形成新的变化, 使音乐结构表现得很复杂, 体现出江汉平原地区人民对变化美感的追求。
2.2 异调终止式
江汉平原位于楚国的中心地区, 其民歌风格也受楚乐的影响, 体现在曲调终止式上。比如, 有很多曲调的终止不导向主音, 而是导向一个从属音而煞, 由此另辟蹊径, 造成一种奇诡的终止感。例如流行于江汉平原地区的《车水情歌》, 全歌共十一个句逗, 其中八个“徵”音作结, 两个以“宫”音作结, “徵”音的主音性很明显, 但在最后的终止式中, 却通“Mi, Do, Re”三音环绕旋法导向“商”音作结, 此“商”音一次也没出现, 令人意外的是, 其成为全歌的煞音。
3 楚乐特征———交融
武汉音乐学院刘正维教授在《湖北民间音乐的交融性特征》一文中指出:“湖北民间音乐必然形成以下两大特色: (1) 北方的、南方的、东边的、西部的, 以及汉族的和其他兄弟民族的音乐特征, 都不同程度地集中到湖北地区, 由此形成了大量不同特征的物理性交融的音乐。因此, 其具备了周边邻省的音乐特征; (2) 经过年长月久的碰撞与化学性交融, 湖北地区的音乐又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征。由此可见, 其他地区有的, 湖北地区很多都有;而其有的, 在豫北、皖东、赣中、湘中、川中、陕中就不一定有了。”由此可见, 湖北民间音乐是一种吸纳、接受外来音乐文化形态的音乐文化, 其本体所含有的大量音乐元素都有外来音乐文化介入的痕迹。
湖北民歌专家杨匡民教授说过:“如果周游湖北各地, 聆听当地的音乐, 就可感到其色彩十分丰富, 或具南方韵味, 或带北方风味, 或有西南巴蜀色彩, 或染下江东吴音韵, 境物变迁, 音乐亦异其趣。真是五光十色, 绚丽缤纷”。杨匡民教授将湖北民歌按旋律划分成三种类型五个色彩区, 各个区域的方言声调和民歌旋律各具特点, 但又有一定的交融性。湖北各地区所有音乐品种的色彩大致如此。如江汉平原地区 (鄂中南, 并列型色彩区) 音调以“宽声韵”、“楚宫”和“小声韵”等三种单独行腔或互相交替, 音乐色彩丰富。其音乐的丰富多彩, 并非偶然所致, 而是与特定的文化氛围相关, 它浓缩地体现了江汉平原地区音乐色彩的特点。例如:将潜江民歌《越想越心伤》和陕北民歌《脚夫调》相比较可以得出:首先, 湖北与陕西是南北文化的代表, 其间有土地接壤。众所周知, 陕西民歌偏重跳进, 而湖北民歌本身应当偏重级进, 在此曲中, 陕西民歌的诸多特征反映到了湖北民歌的旋律上;其次, 从结构上来看, 上述两首民歌的结构皆以两个乐节构成, 再加上旋律形态基本相同。因此我们可以认为, 湖北江汉民歌与陕西民歌之间发生了文化上交融。
江汉平原民歌歌唱的内容非常丰富, 从政治时事、民族历史、天文地理、农事常识到风土人情、道德礼教等。民歌的音乐形式以短小精干为主, 大多使用乐段为基本结构单位。江汉平原地区民歌大多采用单乐段的反复而构成分节歌的结构形式在民歌中占有很大的比, 其音调大多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又与方言结合紧密, 整个音乐在表现形式上很生活化, 形式灵活、生动, 善于变化, 对各种不同的内容、唱词、演唱场合与条件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江汉平原地区民歌还涉及天文地理, 民俗风情, 信息容量很大, 这使得人们在演唱和欣赏江汉平原地区民歌时, 一方面得到美的愉悦, 同时也接受了知识的教育。
总而言之, 江汉平原的民歌是在楚韵的基础上不断吸纳、接受外来音乐文化形态的音乐文化, 其本体所含有的大量音乐元素都有外来音乐文化介入的痕迹。在当今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下, 文化多元化和一体化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中国传统音乐在西方音乐的大量通入下, 遇到了空前的挑战。而江汉平原地区的民歌在这种冲击下, 在吸收外来音乐的同时还保留着传统的民族文化, 是我们传统音乐学习的榜样。
参考文献
[1]杨匡民.民歌旋律地方色彩的形成与色彩区的划分[J].中国音乐学, 1987 (1) .
[2]蒲亨强.Do、Mi、Sol三音列新论[J].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1987 (3) .
江汉平原 篇2
江汉平原降水变化趋势的气候分析
利用江汉平原1958年~各气象站点降水量资料,对近47年来江汉平原降水量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江汉平原绝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变化表现为明显的增加趋势,降水倾向率为5.7~78.9 mm/10a.江汉平原平均年降水量则呈明显的`增加趋势,年降水量以39.9mm/10a的速率增加,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增幅较大.平原夏、冬季降水均呈增加趋势,春、秋季降水则呈减少趋势.另外,60年代和70年代旱年较多,而80年代以来涝年较多,且有增加的趋势.
作 者:许素 吴宜进 周勇 XU Su WU Yijin ZHOU Yong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武汉,430079刊 名: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年,卷(期):41(3)分类号:P426.6 P46关键词:江汉平原 降水 趋势变化 倾向率
江汉平原 篇3
【关键词】江汉平原;“薯—薯—大豆”种植模式;高效;应用;马铃薯;大豆
江汉平原位于长江中游、湖北省的中南部,其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具有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和发展优势。随着社会转型,农民种田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科学种田引导农户从传统单一种植模式向多元高效种植模式转变、从传统粮棉油种植向经济效益型种植转变。随着马铃薯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逐年增强,通过近几年试验示范,“秋马铃薯—冬马铃薯—大豆”种植模式在潜江市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收益,一年三收,效益可观,累计种植面积达171hm2,为农民提高产量和节约种植成本提供了理论指导和依据。
1 种植模式
选择地势高爽、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涝能排水、旱能灌溉、中性或微酸性的轻砂性土壤,于8月下旬施足底肥,翻耕整田、碎细耙平、深沟高垄,在8月底晴天下午4点后播种,12月上中旬收获;秋马铃薯收获后,施足底肥,与秋薯同样标准耕整大田,于12月下旬播种冬马铃薯,5月上中旬收获;冬种马铃薯收获后,立即耕整大田,精耕细作、整平耙碎,于5月中旬播种大豆,8月中旬收获。
2 高效栽培技术
2.1 秋马铃薯的稻草覆盖栽培技术
2.1.1 茬口安排
8月中旬收获大豆后,于8月下旬施足底肥,翻耕整田、碎细耙平,形成深沟高垄,于28~30日播种。
2.1.2 品种选择
选用生育期短、膨大快、休眠期短、抗病性强的早熟脱毒品种东农303。种薯大小以30g左右为宜,提倡整薯播种。
2.1.3 适时育芽
用10mg/kg九二〇液浸种10min后,提起晾干。用50%多菌灵300倍液在干净稻草上均匀喷雾,做成3cm厚育芽床,然后在上面摆上种薯,摆一层种薯盖一层草,如此两层,最上面同样盖3cm草,育芽期间要保持芽床湿润透气。5~7d后扒开稻草检查,捡出芽长1cm以上的种薯,摊放在室内散射光下炼芽待播。
2.1.4 合理施肥
毎667㎡施45%含量的复合肥75kg和硫酸钾20kg,另用辛硫磷拌毒土撒施,以防地下害虫。
2.1.5 适时播种
于8月底晴天下午4点后播种。播种时要重施底肥、增施磷钾肥,用清粪水淋窝,实行浅窝薄盖。播种后要保持行垄的湿润度,以利于出苗。
2.1.6 科学垄作
齐苗后要及时中耕除草,垄宽80cm,双行错窝种植,667㎡播6000穴。
2.1.7 降温保湿
适度盖草8cm,稻草可起到遮光保湿的作用。
2.1.8 预防减灾
开好三沟,预防病虫害,适时化调。于11月中下旬及时收获。
2.2 冬马铃薯的高效栽培技术
2.2.1 茬口安排
秋马铃薯收获后,施底肥,与秋马铃薯同样标准耕整大田,于12月下旬播种,5月上中旬即可收获。
2.2.2 品种选择
与秋马铃薯品种一样,选择东农303,提倡整薯带芽播种。
2.2.3 合理施肥
施足底肥,将土壤进行药剂处理,耕整同上。
2.2.4 适时播种
适宜播期为12月下旬,应选择晴朗天气播种,播种深度为10cm、密度5000~5500穴。播后覆膜前喷施除草剂,毎667㎡用都尔100ml,对水50kg均匀喷雾,进行封闭。
2.2.5 覆膜保温
喷施除草剂后,用地膜覆盖垄面以保温保湿,用土将膜边压实,以防风吹开。
2.2.6 田间管理
气温稳定在10℃以上、幼苗顶膜时,破膜引苗;苗期封行出现旺长时,毎667㎡用50%多效唑50g,对水40kg喷施2次,控旺促进薯块膨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病虫害。
2.2.7 适时收获
5月上中旬可收获。
2.3 大豆的高效栽培技术
2.3.1 茬口安排
冬种马铃薯收获后,立即耕整大田,精耕细作,整平耙碎,于5月中旬播种。
2.3.2 品种选择
选用适合江汉平原的早熟品种——鄂豆4号、鄂豆8号、荆豆3号等。
2.3.3 施足底肥
要想大豆获得好的产量,应毎667㎡施45%含氯复合肥30~40kg,连同防治地下害虫的药物拌和均匀,一次性深施作为底肥。
2.3.4 合理密植
肥力高的土壤,毎667㎡定苗1.5万株左右;肥力低的土壤,毎667㎡定苗2万株左右。
2.3.5 适宜播期
冬马铃薯收获后,应尽量早播大豆,适宜播期为5月中旬。
2.3.6 叶面喷肥
中后期主要施叶面肥,毎667㎡用多氨液肥花前、花期、鼓粒期喷3遍。开花前期,根据苗情长势每667㎡用0.05%~0.1%浓度的钼酸铵溶液50kg+磷酸二氢钾150g+尿素100g喷雾,每隔7d用1次,连续使用2次,以促结荚增粒重。
2.3.7 抗逆减灾
高标准开好三沟,适时防治病虫草害。大豆苗期极易发生立枯病、根腐病和白绢病。用种前选用50%多菌灵WP500g或50%福美双WP400g,对水2kg搅拌溶解,然后均匀拌种100kg,晾干后即可播种。大豆盛花期再用托布津防治1遍,可有效控制霜霉病和炭疽病的发生。
2.3.8 适时收获
选择8月中旬的晴天收获。
3 效益分析
4 讨论
江汉平原 篇4
关键词:水禽产业,现状,对策,江汉平原
江汉平原地处长江中游、湖北省中南部,含荆州、松滋、公安、石首、监利、仙桃、洪湖、潜江、天门、汉川、云梦、应城、当阳、枝江、武汉等15个县市区,总面积为31.034km2,水域面积广阔,水生生物资源丰富,滨湖地区滩涂草场面积大约80000hm2,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供给区,发展水禽养殖的自然环境和资源基础得天独厚[1,2,3]。21世纪以来,江汉平原水禽养殖规模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是湖北省最重要的水禽养殖区,养殖量一直占全省养殖量的70%以上,特别是蛋鸭养殖总量一直保持在全国第三、第四的水平。其水禽肉制品加工和水禽蛋制品加工在全国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水禽再制品出口量占全国的1/7。出现了“周黑鸭”、“精武”、“小胡鸭”、“神丹”、“鱼米香”等著名水禽品牌,以及神丹公司,九珠蛋业等著名的龙头企业,形成了集种禽繁育、饲料加工、养殖生产、食品加工等完整的水禽发展产业链。水禽养殖业已经取代家禽业成为江汉平原农户增收的重要养殖品种。
然而,随着“两型”社会的发展要求和市场的变化,江汉平原水禽产业发展正面临环境污染、养殖面积萎缩、养殖成本逐年增高、劳动力匮乏、产业安全等一系列问题的困扰和影响。本文利用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的经济学调研团队2011-2012年对江汉平原全部15个区县156户养殖规模在1000只/批的规模养殖户的产业调研数据、湖北省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资料和湖北省畜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相关内容,结合江汉平原水禽产业的发展现状、趋势,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江汉平原水禽产业的产业战略和发展重点。
1 江汉平原水禽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1.1 养殖量持续增长,产业优势凸显
江汉平原水禽产业以蛋鸭养殖为主,肉鸭养殖为辅,鹅的养殖量相对较少。其中,蛋鸭养殖品种包括荆江鸭、山麻鸭及绍兴鸭及配套系(江南1号、江南2号、青壳Ⅱ号)等,肉鸭养殖以樱桃谷鸭为主,鹅的养殖主要以朗德鹅、四川白鹅为主。2000-2010年10年间(图1),江汉平原区水禽出栏量由最初的1432万羽迅猛发展到8312万羽,始终保持湖北省水禽养殖量的绝对优势地位。除2008年前后受水禽疫病影响,养殖比例在湖北省有所下降外,江汉平原水禽养殖量基本保持年均18%的增长速度,成为湖北省水禽养殖量增长最快的区域,为湖北省最重要的水禽养殖区。2010年养殖量更是占湖北省水禽养殖量的82%以上。截止2010年底,江汉平原肉鸭出栏6734.96万羽,蛋鸭出栏1803.2万羽,鹅出栏259.6万羽,水禽总产值达到52.7亿元,占湖北省水禽产值的85%,湖北省畜牧业总产值的9%,湖北省农业总产值的3%。水禽养殖收入对江汉平原农户的收入贡献率达到30%以上。水禽产业已经成为江汉平原农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粗放型的养殖模式仍然是江汉平原水禽养殖的主要方式
江汉平原养殖户目前采用的主要养殖模式是(表1):以地面平养(占32%)和网上平养(占30%)为主;渔鸭混养(20%)和稻鸭共作(占10%)兼而有之;设施养殖基本很少采用(占5%)。足见,当前广大养殖户所采用的养殖方式依旧是投入少,门槛低,养殖成本相对较低的地面平养,网上平养等水禽圈养模式和传统的渔鸭混养模式。这三种养殖方式占整个江汉平原水禽养殖模式的7成以上。可以说:江汉平原目前水禽养殖的模式仍旧是传统的粗放型养殖。水禽产业发展中暴露的环境污染,资源约束,食品安全等问题不断凸显,粗放型的逐水而居、圈舍放养模式已经难以符合产业和市场发展的需要[5]。随着市场对低碳、环保、高品质产品消费理念的追逐,探索发展低成本,高效益,土地占用少,环境友好型的健康养殖模式,已经成为江汉平原水禽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1.3 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
调查显示:目前江汉平原水禽养殖主要的生产方式为“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一体化经营模式,超过85%的养殖户加入了这种生产模式。其特点是:企业通过(1)与农户签订生产契约,(2)向农户提供资本融资服务,(3)向农户提供流动资本,(4)企业全部出资农户生产管理等4种方式,与养殖户建立合作养殖关系。农户和企业通过生产资金或者生产所需资材的合作,链接生产和市场,逐步整合分散的农户养殖,实现了水禽养殖家庭经营的协作化和专门化。一方面,企业通过契约生产的方式,向农户提供统一的原材料供应和技术指导,保证了生产资料的稳定和持续,降低了生产成本。部分龙头企业更是通过自建养殖基地和养殖场等方式,辐射带动广大符合条件的农户进入水禽养殖行业。一方面,农户通过契约生产可以获得相对稳定的需求市场,同时减少资金投入,降低了市场风险。这种一体化经营模式在节约交易费用、节约管理费用、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市场风险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带动和辐射了江汉平原大约130万农村劳动力从事水禽养殖及相关产业的生产。
1.4 以生产环节为中心的产业发展模式
江汉平原水禽产业以食品加工、种禽繁育等生产环节为中心,带动水禽产业区域性发展。逐渐形成了以肉鸭、蛋鸭和鹅养殖为中心的三个不同的水禽养殖主要区域。一是以“周黑鸭”、“精武鸭脖”、“香飘飘”等知名肉鸭特色产品加工为中心,带动了武汉及其周边“1+8”城市圈为中心的肉鸭养殖加工产业的发展。到2011年,这一区域的肉鸭加工能力超过1.3亿只,江汉平原目前的肉鸭养殖也主要集中在这一区域。同时,与水禽产业相关的种禽繁育、饲料加工、机械制造,食品加工、包装等一系列相关产业发展也集聚在这一地区。二是以鸭蛋制品加工为中心,带动洪湖、仙桃、潜江、监利、荆门、沙洋、京山、荆州、石首等江汉平原腹地的蛋鸭养殖产业的发展。依据我们的产业统计,这一地域集中了大小1217家蛋品加工厂(及作坊),年加工能力达到50亿枚以上。除能消化湖北自己的鲜蛋外,每年还能吸纳江西、广东、浙江等“外地蛋”10亿枚左右。成为著名的鲜蛋加工基地。三是以肉鹅养殖和鹅肥肝生产加工为中心形成的种、草、养、加工为一体的鹅业生产加工,其分布主要在公安、松滋、石首、天门、仙桃、孝感等区域。这一区域养殖户通过龙头企业带动的方式,引进外地鹅种,采用林下种草等方式养殖和加工生产鹅肉及鹅肥肝。截止2011年,鹅肥肝产量超过2000t。
1.5 养殖成本逐年推高,收益震荡走低,水禽养殖进入高成本阶段
近几年来,受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提高、市场波动等因素的影响,江汉平原水禽养殖成本逐年走高,利润率却越来越小,水禽产业进入了高成本阶段。依据我们的产业调查(图2),从2005年到2011年7年间,江汉平原水禽养殖的成本从10元/只增加到40元/只,成本增长了4倍。而养殖收益却在震荡走低。2005年水禽养殖的投入回报率是50%,2008年水禽养殖效益最高,其投入回报率达到了70%。之后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水禽养殖成本急剧增长,养殖收益却不断下滑,水禽养殖的收益率一直在10%左右。尽管水禽养殖的收益在减少,但是每年10%的收益率仍然对广大农户具有极强的吸引力,水禽养殖量依然保持较高增长速度。
2 江汉平原水禽产业存在的问题
2.1 产业发展缺少必要的政策扶持和监管,不利于产业的扩张
江汉平原水禽产业发展迅猛,但政府扶植政策滞后,政府产业投入和引导措施不到位等问题,一直是困扰产业发展的“瓶颈”。第一,政府对水禽产业重视程度不够,水禽产业发展政策滞后,没有专门针对水禽产业的相关配套政策和相关产业扶持、补贴措施。这与水禽产业已经取得的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是不相符合的。多年来水禽产业的发展一直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产业发展举步维艰,严重制约和限制了产业的发展壮大。第二,政府对水禽产业的投入缺乏必要的监管,致使资产流失现象严重。在我们调研的仙桃、京山、监利、武汉等地均发生过政府向企业和养殖户提供资金和土地的扶持,但这些本该用于水禽产业的资本最后却从水禽产业流失的现象,且比例较大。因缺乏必要的监管且这些资本多为无偿投资,往往会被农户和企业视为不在意资产,使之对其不珍惜,当发生市场波动和产品价格下跌时,他们极易退出,因为政府无偿投入的资金使他们进入产业的门槛大大降低,以致他们撤出产业时根本不顾及固定资产的投入损失和回收问题。
2.2 无序的进入和退出生产行为,造成产业波动巨大,不利于产业的稳定
农产品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需求弹性小,供给弹性大。供给和需求之间不大的缺口极易导致产品价格的大幅度变化,掉进蛛网波动的陷阱里。养殖户得到的可能是放大了的供求失衡的信息,进而导致过度调整行为的出现,如突击的添栏或是空栏行为。这种一哄而上和一哄而下的众数效应造成市场剧烈波动,威胁产业的稳定发展。多年来江汉平原水禽养殖的生产行为依旧源自于当地的养殖传统,通过血缘和地缘关系的缔结来发展生产。造成生产的随意性大,机会主义行为和“搭便车”现象十分严重,致使水禽养殖市场秩序紊乱,且形成15个月~30个月一个周期的周期性的产业波动。产业低谷期和高峰期的产品价格差距甚至能突破200%-300%。2011年11月份起江汉平原再次进入新一轮的水禽产业低谷期,养殖户在经历长大5个月的持续亏损后,开始大量空栏。截止2012年5月我们调研的监利县、仙桃市超过60%的圈舍是空的,仍然在养殖的农户平均每只每月亏损8元。这是本世纪以来江汉平原水禽产业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产业亏损,产业进入低谷期。其原因就是2010年水禽市场行情达到顶点,2011年养殖户盲目跟风,致使养殖量倍数增加、原材料等价格飞涨,而市场价格却一落千丈。这种周期性的产品价格和产量的骤然变化,致使相当部分的水禽加工龙头企业不敢也不愿意扩大生产经营,致使产能增长缓慢,企业发展受到影响。同时,市场价格的波动也严重挫伤了专业水禽养殖户的积极性,不利于产业的稳定和扩张。市场一体化背景下,水禽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联系将会越来越紧密,产业波动的诱因也越来越多,且呈常态化。探索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的水禽产业发展模式,应对产业波动,构建合理的产业波动预警机制以引导养殖户理性的养殖生产,是需要全行业去认真思考的问题。
2.3 生产技术相对滞后,行业管理规范不健全,不利于产业生产力的开发
江汉平原水禽产业化发展的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在产前的种禽繁育和饲料生产与加工、产中的饲养管理与防疫、及产后的食品加工与销售等四个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种禽繁育的主要问题是:(1)种质资源紊乱,品种质量落后,本地优质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力度欠缺。江汉平原养殖户在养殖中的保种和自繁现象普遍,经过多年的混杂育种,水禽品种的血统已经杂乱不纯。江汉平原地方品种荆江麻鸭的养殖与保护也日渐萎缩,2011年统计的养殖量已经不足总量的10%,这对产业生产力的开发是不利的。(2)种禽繁育场分布不均衡,种禽供给能力无法满足产业发展需求。据产业调查,江汉平原区域内的种禽繁育主要集中在监利县,很多地区根本就没有相应的种禽繁育产业环节,超过16%的养殖户种禽购买的往返距离超过600km,这对水禽幼体的成活率及生长影响巨大。且江汉平原区域内的种禽供给缺口达到15%,这对养殖规模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2)饲料生产与加工环节的主要问题是:(1)生产标准不统一,饲料质量不稳定,自配料现象泛滥。江汉平原水禽饲料的加工一直都是以龙头企业自己生产为主,然后供给养殖基地或是有契约关系的养殖户。各家使用各家的配方,生产标准不统一且质量不稳定。稻区的养殖户更是习惯使用自配料养殖水禽,自配料养殖比例达到69%。这既不符合产业化发展的要求,也不利于产业的安全。(2)滥用抗生素、生长促进剂等现象严重。依据产业调查,80%的养殖户有使用生长促进剂等行为,46%的养殖户有加量使用抗生素的习惯,用量超过标准用量的2-10倍。这种现象给食品加工业带来巨大的安全压力。江汉平原水禽产业正处在扩张升级的关键时期,绝不能受到产业质量安全问题的冲击。
(3)饲养管理与防疫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养殖户疫病防治意识淡漠,不防疫行为比较普遍。调查显示:35%的农户总认为水禽易饲养、抗病力强,因而重饲养、轻防疫,24%的农户甚至不防疫。这种侥幸的防疫心理已经对农户的收益造成了不小的损失。(2)对产业利润的片面追逐等多重原因,为了防止疫苗注射时出现应激反应影响效益而不防疫。这种现象多出现在具有一定规模且养殖密度大的养殖基地。我们调研的仙桃市一家大型养殖场就曾经因为养殖密度过大、不防疫等原因,最近3年内2次爆发大的疫情,现在这家养殖场已经停产。(3)水禽运输中消毒、杀毒工作不到位,对输入性疫病的防控和监管能力欠缺,也缺乏必要的法规制度的约束。(4)水禽产业的疫病防控体系本身发展不完全,一条龙式的防疫技术管理服务与监控体系没有形成。
(4)产品加工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产品初加工能力过剩,深加工能力欠缺。目前江汉平原水禽产品的加工集中在“白条鸭”系列和加工型熟食等初级加工环节。而鸭绒、鸭蛋白等水禽副产品的处理和深加工能力欠缺,市场开拓能力弱,产品附加值开发不完全。(2)产品同质现象严重,行业内竞争消耗巨大。江汉平原目前已经形成的“小胡鸭”、“周黑鸭”、“精武鸭脖”等比较著名的水禽品牌。虽然这些品牌的产品风味各异,特色鲜明,但传递给消费市场的信息却是同质的鸭及其相关的熟食。造成行业内竞争压力巨大,产业内消耗太多,产业的发展前景并不乐观。
3 江汉平原水禽产业发展的策略选择与建议
3.1 江汉平原水禽产业发展的策略
江汉平原水禽产业发展的策略应该是:(1)进攻性发展战略。江汉平原水禽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区位优势和市场占有率不断增强。其未来的发展应该是面向市场继续进行进攻性产业发展战略。继续稳步有序的扩张水禽产业的发展规模,促使江汉平原水禽产业资源的进一步合理开发与利用,获取江汉平原水禽产业更大的产业地位。(2)低碳健康养殖型发展战略。江汉平原目前的水禽养殖方式和饲养管理水平环境污染大、对食品安全的威胁也大,已经不适应“两型”社会发展和市场消费的需求了,必须尽快向低碳环保健康养殖模式转型,否则直接威胁产业的安全。(3)技术优先型发展。通过规范的技术示范和产业技术升级改造,改变当前农户生产中的不规范行为,通过技术升级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
3.2 江汉平原产业发展的建议
(1)依据江汉平原水禽产业现状,出台专门针对水禽产业发展的政策与扶持计划,因地制宜的探讨适宜水禽产业的养殖补贴与扶持措施。以创新的方式,解决水禽产业发展中的用地问题、融资问题、养殖风险保障问题、养殖补贴问题、产业链调整问题等产业发展的问题,把握水禽产业发展的宏观方向。
(2)建立市场信息与流通服务平台,为产业提供经营性信息服务。利用建设江汉平原农贸集散中心(位于仙桃市境内)的契机,依托江汉平原区水禽产业发展的有利形势,借助全区便利的水、路交通网络,建立水禽产品销售集散中心,跟踪发布产业市场信息,服务产业的发展,实现效益最大化。
(3)改变现有的粗放型养殖模式,推行健康环保的生态型养殖模式。针对江汉平原产业现状适时推行稻鸭共作及渔鸭混养的健康养殖模式,逐级淘汰地面平养等占地广,污染大的养殖方式。采用稻田放养水禽,每公顷放养60-75只,其饲料成本为地面平养成本的12%,且能达到生态环境友好、产品质量高的效果,迎合了市场对低碳环保高质产品追求的消费理念。江汉平原稻区面积超过50万hm2,按照10%的比例每公顷投放75只,养殖规模就可以达到350万羽,是未来江汉平原水禽养殖的重要方式之一[6]。除此,季节性稻鸭赶田和渔鸭混养等生态养殖模式的比例也要增加。江汉平原水禽养殖模式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低成本,高效益,土地占用少,环境友好型的健康养殖模式。
(4)发展标准化、规模化水禽养殖,引导农户专门化、一体化、规模化养殖。变养殖户为标准化规模养殖户,提高水禽养殖准入和退出门槛,稳定水禽养殖户规模,确保养殖的规模效益。标准化养殖水禽后,养殖户们固定投入势必增加,水禽养殖投入必然产生一定的资产专用性。准入门槛的提高,势必会遴选出以水禽养殖为职业的,规模化标准化的水禽养殖户。以此来缓解江汉平原多年来水禽产业频繁波动的现状,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5)加强良种繁育体系的建设和地方种质资源的保护,提升种禽生产力。在适宜的地区扩建3-4个种禽繁育中心。支持荆江麻鸭、山麻鸭等优质本地品种的开发和保护。建设江汉平原乃至湖北省的水禽育种保护开发联动机制,通过保种、选育等提升区域内整体的种禽供给和繁育能力。
(6)加大水禽产品深加工能力的技术开发和研发。包括设备的研发,产品差异化研发,产品市场分级、品牌营销等产品市场的研发与定位。加大羽绒制品、水禽血液等副产品的研发和建设力度,通过技术优势合理延长产业链,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湖北省统计局.湖北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局出版社,1999-2008.
[2]王志宏,宋明结,李仁东,等.江汉平原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特征与驱动力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20(4):416-421.
[3]李仁东,程学军,隋晓丽.江汉平原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J].地理研究,2003,22(4):423-431.
[4]胡定寰.国际养鸡产业一体化经营的比较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1998(2):76-79.
[5]国家水禽产业技术研发中心.水禽产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J].中国禽业导刊,2009,26(12):18-19.
[6]http://www.hbagri.gov.cn/tabid/64/InfoID/31025/frtid/62/Default.aspx.湖北省畜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江汉平原 篇5
基于GIS的江汉平原湖区农业用地适宜性评价
土地适宜性评价是土地资源规划与管理的重要内容,是确定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的前提.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中,土地适宜性评价主要是通过对土地的评分来确定其相对于某种用途的.适宜程度,其过程一般包括选取评价因素,单因素评价,多因素乘权叠加即多因素综合评价.相对于传统的纯数值评价方法,基于GIS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将数值计算和图形处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具有简洁、直观、易操作和快速等特点.运用GIS工具,对地处江汉平原湖区的监利县主要农作物(水稻、小麦、棉花、豆类、油菜等)进行了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GIS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支持这一评价过程.
作 者:李蓉蓉 王学雷 LI Rong-rong WANG Xue-lei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武汉,430077 刊 名: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年,卷(期): 34(2) 分类号:F301.2 关键词:农业用地 适宜性评价 GIS平原风雪夜 篇6
深夜11点多,独轮车声吱吱呀呀响起来,愈来愈迫近,母亲说,你父亲回来了,快去接,我跑出院门,见父亲推着独轮车已经来到胡同口上。
喝过菜汤,暖过肚子,父亲对母亲说:“我还得推一趟。这回买了500斤煤,一次推不回来,剩下的堆在南桥口,夜里不推别人就弄走了。”
母亲说:“让泉儿跟你一块去吧。”
我推空车出门去,父亲在后面跟着。南桥口离家五里路,若在白日,这段路不当回事的;可这回是夜间,眼皮好像粘住一样。感觉到脖颈里星星点点的凉,手一摸是水,知道下雪了,风也饿狼似地吼起来。
大平原上夜间下雪气势阔大,暴风雪只有到了大平原上才得以横扫一切地逞强。
雪原反射出晶莹的清光,近处的树木、草丛,都看得清楚,但在心理上却感到更冷,好似雪把剩余的一点热量都反射到九霄云外。走过一段路,父亲要我坐上车盘。但坐着不动更冷,只好又跳下来走路。
到了南桥口,父亲停下车子,在一个凸起的坟头样的东西上扒掉雪下面露出煤来。用麻袋装了两袋子,大概200多斤,抬到车盘上,父亲便驾起车把推行,我在前面用一根麻绳拉,是顺河堤往回走。偶尔回头看去,见父亲的身体总是不停摇摆,以便维持独轮车平衡。
独轮车不好推,原因是独轮不稳,推车人左一脚右一脚地走,好比船家左一篙右一篙地撑,车头便左一下右一下地摆;而且车轮从辐条到轮箍全由木制,轮箍由几块弧形合成,用久了结合处会出现缝隙,轮子不再圆整,每转一圈就跳一下,砸得土路上起一排小坑。
由此显现出驾驭的难处,推车人既要将车把提起,同时又要维持车盘的平衡,然后才是将车子推向前方。
走过一段路,父亲说歇歇吧。我回转跟父亲坐在一起,用毛巾给父亲擦汗。父亲头上热气腾腾,头皮上汗水淋漓,头发梢则硬起扎手,原来是边出汗边结冰的。父亲的衬衣也湿透了,濡湿了棉衣里子,他敞开怀,只一小会儿,棉衣里子就结成冰,铁样的硬,指甲敲上去发出冷冷的金属声响。父亲说不敢久坐,接着又一起推拉。我再三要替父亲推一会儿,他答应了。
当我驾起车把,才知道那两麻袋煤不好推。我两手冻得麻木,根本握不牢车把,更难保持平衡,在前面拉车的父亲感觉到车子不稳,要我放下,就在放下的刹那间,车子一歪头从河堤滑下堤坡,我使劲让车子停下,却给车子拉下坡,急得父亲大喝:松手,快松手!
我如梦初醒,刚松手,车子同煤就箭一般地冲向河心。车子终于给一棵大树挡住了,两麻袋煤却窜到激流里。父亲吃力地将车子拖到岸上,重重叹了口气,说:“没啥,下回就会了。”
为了表示负疚,我请父亲坐车,我推着。那场雪下得很大,50年代经常有那么暴烈的雪。轮子在路上轧出痕印,走不多远便被白雪掩埋,大地上依旧纯白无痕,回归原始太初般的混沌一气,像根本没发生过什么一样。回到家里,父亲说煤给人弄走了,其余不再说。
那夜的故事,至今也只是我们父子知道。先前因为我的逃学父亲打过我,我暗中记仇,但自那夜之后,这一切都冰释雪消了。
如今,那河堤已经垫高加宽,铺上石子柏油,汽油拖拉机如飞地往来,当年的故事掩埋其下。我固执地认为,汽车的轮印是那年隆冬辙痕的延长。如今父亲已是风烛残年,行将长伴泥土,一个活的历史证人就要去另一个世界。
父母给了我的童年数不清的磨劫,却没有给我吃牛奶巧克力,我知道他们没有这些,因而并不怨恨;相反,在他们为生计奔波之时,我在一旁尽己所能地出过力,这便自小知道物品来之不易,一生中不敢暴殄天物。
他们无力给我物质享受,却给了我丰富的精神营养,也给了我自食其力的机会,对于我,这就够了。自己种树结的果子,那滋味才分外香甜。
(宝泉文原载《讲义》杂志)
江汉平原 篇7
1江汉平原部分县市取样区域土壤主要属性测试结果统计分析
1.1土壤碱解氮测试结果统计分析
对6县市取样区21071个土样碱解氮测试值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土壤碱解氮平均值为115mg·kg-1, 为轻度缺乏, 算术平均值标准偏差为38.2, 变异较大。6县市取样区土壤碱解氮含量水平总体主要集中在50~150之间, 即主要表现为中度缺乏或轻度缺乏, 该两级别的样点数占总样点数的80.6%, 面积占总面积的81.5%, 点数比例与面积比例基本相当。严重缺乏和丰富的均占较少比例, 点数比例分别为2.4%和2.3%。各县市间则存在一定得差异, 但基本表现一致。具体详见表1。
1.2土壤有效磷测试结果统计分析
6县市取样区土壤有效磷含量2.1~59.7mg·kg-1, 算术平均值为12.7mg·kg-1, 为轻度缺乏, 算术平均值标准偏差为7.40, 为算术平均值的58.3%, 变异较大。土壤有效磷含量水平总体主要集中在6~18之间, 即主要表现为中度缺乏或轻度缺乏, 该两级别的样点数占总样点数的74.6%, 面积占总面积的73.1%, 点数比例与面积比例基本相当。各县市间则差异较大, 监利湖区严重缺磷面积较大, 当阳、应城、孝昌潜在缺乏和丰富的面积均占20%以上。具体详见表2。
1.3土壤速效钾测试结果统计分析
6县市取样区土壤速效钾含量9~369 mg·kg-1, 算术平均值为96 mg·kg-1, 为中度缺乏, 算术平均值标准偏差为50.38, 为算术平均值的52.4%, 变异较大。土壤速效钾含量水平总体主要集中在9~180之间, 即主要表现为严重缺乏或中度缺乏或轻度缺乏, 该三级别的样点数占总样点数的93.1%, 面积占总面积的92.9%, 点数比例与面积比例基本相当。各县市间则存在一定得差异, 但基本表现为一致。潜在缺乏和丰富的面积仅当阳和应城分别占11.2%和12.3%, 其它都在10%以下。监利和团风严重缺钾面积较大, 分别43.7%和47.7%。具体详见表3。
1.4土壤有机质测试结果统计分析
6县市取样区土壤有机质含量2.56~49.91g·kg-1, 算术平均值为23.79g·kg-1, 为轻度缺乏, 算术平均值标准偏差为8.43, 为算术平均值的35.4%, 变异较大。土壤有机质含量水平总体主要集中在10~30之间, 即主要表现为中度缺乏或轻度缺乏, 该两级别的样点数占总样点数的74.7%, 面积占总面积的73.6%, 点数比例与面积比例基本相当。各县市间则差异较大, 潜在缺乏和丰富的面积当阳、应城和孝昌分别占21.6%、54.0%和31.8%, 其它都在15%以下。具体详见表4。
1.5土壤pH值测试结果统计分析
6县市取样区土壤pH值为4.0~9.6, 算术平均值为6.1, 为偏酸性, 算术平均值标准偏差为0.7, 为算术平均值的11.5%, 变异较小。取样区土壤pH值含量水平总体主要集中在4.0~7.5之间, 即主要表现为偏酸性或适中, 该两级别的样点数分别占总样点数的54.6%和21.6%, 面积占总面积49.0%和28.1%, 点数比例与面积比例基本相当。各县市间则差异较大, 孝南、孝昌酸性较重和偏酸性的面积均占90%以上, 监利酸碱性适中的面积占83.3%, 碱性较重的基本没有。具体详见表5。
2结论
(1) 区域耕地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水平, 均以中度缺乏至轻度缺乏为主, 所占面积比例分别为81.5%、73.1%和73.6%, 平均含量分别为115mg·kg-1、12.7mg·kg-1、23.79g·kg-1, 均为轻度缺乏。
(2) 区域土壤速效钾缺乏普遍且严重, 严重缺钾、中度缺钾和轻度缺钾面积所占比例分别为22.1%、54.7%和16.1%, 平均含量为96mg·kg-1, 为中度缺乏。
(3) 区域耕地土壤pH值含量水平总体主要集中在4.0~7.5之间, 酸性较重和偏酸性田块所占面积比例分别为18.4%和49.0%, 酸碱适中 (或适宜) 的面积仅占28.1%, 平均pH值为6.1, 为偏酸性。
3对策和建议
3.1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提高化肥利用效率
肥料施用现状是有机肥、钾肥、微肥施用不足, 化学氮肥施用过量, 大量元素肥料施用比例不平衡, 投肥品种不合理。针对存在的不合理施肥习惯和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应在施肥技术上进行改进和革新, 稳施氮肥, 适施磷肥, 增施钾肥。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推广应用, 实行平衡施肥, 合理利用与管理耕地土壤, 达到耕地土壤养分协调、均衡供给。
3.2发展有机肥料, 培肥耕地地力
通过“种、养、积、造、还”即种好绿肥, 养畜 (禽) 积肥, 积造农家肥和秸杆还田, 增施有机肥料。推广应用土肥实用新技术, 如秸杆还田技术、绿肥高产种植与应用技术、沼渣沼液应用技术、商品有机肥生产与应用技术等。
3.3平衡施用硫、硅中量元素肥料
在平衡施用氮、磷、钾三要素养分的基础上, 应考虑硫、硅肥的推荐施用。
3.4平衡施用硼、锌微量元素肥料
应进一步加强硼、锌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棉花、油菜、果蔬类蔬菜、果树等作物是对缺硼非常敏感的作物, 应注重硼肥的施用。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应注重锌肥的施用。
3.5遏止土壤酸化趋势
因化肥的大量施用, 有机肥少施或不施, 土壤酸碱缓冲能力下降, 土壤酸化趋势明显, 严重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应增施有机肥料, 施用生理碱性肥料, 对酸化严重的土壤可用石灰调节PH值和补充钙。
参考文献
[1]白由路、杨俐苹, 我国农业中的测土配方施肥.土壤肥料, 2006, (2) :3-7.
[2]高祥照、马常宝、陈守伦, 我国农业发展与化肥使用趋势分析, 化肥工业, 2003, (3) :3-5.
江汉平原 篇8
石首市地处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的结合处, 地理位置为东经112°14′~112°48′, 北纬29°31′~29°57′之间。该地区由于其拥有大面积洲滩地, 是湖北省血吸虫病流行的重灾区。2014年度起石首市成为湖北省“兴林抑螺”试点工作地区, 并取得显著成效。2015—2016年度, 完成试点面积66.67hm2, 投资80.29万元。
2 血防林综合效益评价及估算
根据江汉平原地区经济收入、生态环境、社会人力成本等因素, 运用频度分析法进行评价分析。针对本年度66.67hm2的血防林造林面积, 设定一级评价指标3个, 二级评价指标7个 (详见表1) 。
2.1 蓄水效益
采用林木蓄水总量和单位水价来确定, 对蓄水总量计算有水量平衡法、土壤蓄水量法和年径流量法三种, 结合本年造林面积采用水量平衡法, 其公式如下:
V为蓄水效益;Y为血防林蓄水总量 (m3) , R为年均降水量 (mm/a) , E为年均蒸发量 (mm/a) , A为本年度血防林的面积 (hm2) , P为当地每m3单位水价 (元/m3) 。经调查石首市年均降水量R为1 300mm/a, 年均蒸发量E为700mm/a, 本年度血防林面积为66.7hm2, 当地每m3单位水价为2.5元/m3, 石首市本年度血防林蓄水效益V=10.00万元。
2.2 净化大气, 吸收有毒气体效益
采用“面积-吸收能力”法, 计算公式:
Qi代表血防林对各种有毒、有害气体的单位面积吸收量 (kg/hm2) , Pi代表对应的各种有毒有害气体的单位治理费用 (元/kg) , S代表的是血防林面积 (hm2) 。根据有关资料, 不同类型林木对SO2的吸收能力不同, 其中阔叶林为88.65kg/hm2;针叶林为215.6kg/hm2, 林木对氟化物的吸收能力约为0.5kg/hm2, 对氮氧化物的吸收能力约为6kg/hm2。另外, 二氧化硫、氟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收费标准分别为1.2元/kg、0.69元/kg和1.34元/kg。据此计算出石首市本年度血防林吸收有毒有害气体效益为, Z=10.32万元。
2.3 生物多样性效益
采取“支付意愿法”对石首市血防林生物多样性效益 (U) 进行评价, 其公式如下:U=K*S
U代表生物多样性效益, K (元/hm2·a) 代表单位面积血防林年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效益, S (hm2) 代表石首血防林面积为66.7hm2。根据全球社会对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支付意愿K为112美元/hm2·a, 按照当前汇率水平697元/hm2·a, 石首市本年度血防林蓄水效益U=4.65万元。
2.4 木材效益
采用“市场价值法”对石首市血防林木材效益进行评价, 其公式如下:V=Q*P
V代表石首市血防林的木材生产效益 (元) , Q代表石首市血防林总出材量 (m3) , P代表木材市场价格 (元/m3) 。
以10年为一个周期计算石首市血防林的年均木材效益, 10年近熟林出材量约8m3/667m2, 石首市本年度血防林面积66.7hm2, 总出材量为8 000m3, 木材市场价格以500元/m3计算, 则10年总木材效益为400.0万元, 分摊到每一年, 得出石首市血防林年均木材效益为40.0万元。
2.5 林下经济效益
在评价石首市血防林带来的林下经济效益时, 结合调查数据进行评价, 其公式如下:U=Q*S
U代表血防林的林下经济效益 (元) , Q代表单位面积平均经营效益 (元/667m2) , S代表开展林下经营的面积 (亩) 。林下经营面积以血防林总面积的1/5计算, 单位面积经营效益按照800元/667m2计算, 则估算出石首市血防林建设每年的林下经济效益U=16.0万元。
2.6 抑螺防病效益
结合石首市本年度血防林实况, 从节约灭螺费用和减少血吸虫病治疗费用两个方面对抑螺防病效益进行评价。
1) 节约灭螺费用。根据林业部门和市血防站统计, 血防林建设区通过营造抑螺防病林, 每年每公顷可以节约灭螺药物费用1 600元, 加上人工成本, 石首市本年度血防林面积为66.7hm2, 则每年可节约灭螺费用13.34万元。
2) 减少血吸虫病治疗费用。其评价公式为:V=Q*P
V表示减少的血吸虫病治疗费用 (元) , Q表示石首市血防林建设后每年减少的患血吸虫病人数 (人) , P表示患者人均治疗费用 (元/人) 。
根据石首市血防站资料, 2015年度有血吸虫流行村189个, 流行村人口34.16万人, 血吸虫病平均感染率以5.0%计, 约17 080人。血防林建设后, 感染率降低到2.13%。则本年度减少血吸虫病患者人数为9 804人, 患者人均治疗费用为600元/人, 石首市每年可减少治疗费用为588.24万元。
经综合每年节约灭螺费用和减少血吸虫病治疗费用, 总的抑螺防病效益为601.58万元。
2.7 提高就业效益
在评价本年度提高就业效益时, 采用以下评价公式:U=Q*I*P
U表示因石首市血防林建设提高就业效益 (元) , Q表示血防林建设直接增加的就业人数 (人) , I代表增值系数, P表示就业人员的年均收入 (元/人) 。由相关资料统计, 石首市血防林建设每年直接增加就业1 950人, 增值系数为2.2, 就业人员年平均收入按照石首市2015年农村人口年均纯收入11 070万元/年计算, 则石首市血防林建设创造就业效益为2 313.63万元。
3 林业血防林综合效益评价结果与分析
从综合效益的结构组成来看, 各类效益价值量存在较大差异 (详见表2) , 生态效益价值量仅为24.97万元, 占综合效益的0.93%, 所占比重最小。经济效益价值量达56.0万元, 占综合效益的1.87%。社会效益所占比重最大, 价值量为2 915.21万元, 占比达到97.2%。此结构反映了社会效益是血防林林业经营的最终目的, 血防林建设除了提供一般林木生态服务功能外, 更重要作用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三大效益分开来看, 生态效益中贡献最大的为涵养水源效益和净化大气效益, 而保护生物多样性效益相对较小;经济效益中主要是木材效益, 是林下经济效益的3倍, 林下经济效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社会效益中就业效益最高, 说明血防林建设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相关产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江汉平原 篇9
农户是水资源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生态损害最直接的受害者,在市场经济驱使下农户又通过大量施用化肥以期提高产量,造成一个恶性循环。农户采用科学施肥技术提高肥料使用率,不仅能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减少化肥施用的负外部性。然而,农户没有污染减排动机,甚至许多农户并不知道化肥会污染环境。此时,分析农户化肥施用决策及意愿具有重要意义。
1 理论假说
前期成果主要从市场环境、个人特征和公共政策3类因子入手来研究农户施肥行为。张红宇等检验了化肥价格、农产品价格、预期收益和市场环境因素对农户化肥施用决策的影响。鲁柏祥等分析了农户文化素质、农户对化肥施用是否过量和化肥施用是否有污染的认识、是否接受过农业推广站提供的施肥指导、农户对待风险的态度等因素的影响[4,5]。
除个人特征、公共政策因素外,还考察家庭禀赋类因素对化肥施用决策的影响,具体包括以下因素。
1)户主年龄。众多学者研究都发现年轻的农户更倾向于采用具有现代技术特征的可持续农业技术。
2)受教育程度。教育对生产者开展环境友好型生产有促进作用,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农户往往环保意识越强,理性施用化肥、农药的可能性更高[6,7]。
3)家庭农业劳动力比例。施有机肥、采用科学水肥技术是一项劳动密集型技术,假设家庭农业劳动力比例增加会使农户科学施肥、施有机肥来替代化肥。
4)家庭经营规模。经营规模与农户采用先进的技术、科学的生产手段之间存在着正向关系。张云华等得出农户耕地规模是影响农户采用无公害及绿色农药的重要因素的结论。
5)耕地细碎化。以农户为单元的家庭承包经营,使土地出现了细碎化。李海鹏认为地块零碎,农户无法规模化地利用土地,并依据土地质量情况来针对性的施用化肥和农药,往往凭主观经验判断施肥量,造成化肥投入超量和土壤养分比例失调。
6)耕地离家距离。在农户的意识中化肥与绿肥具有高度的替代性,耕地距离农户住处越远,施用绿肥不方便,倾向于施用化肥来替代绿肥。
7)技术培训。农户所获取的新技术信息基本上来自于农技推广人员,假设农技人员指导先进技术的次数越多,会影响农户的施肥决策。
8)生产经验。农户的生产经验难以量化,假定从事农业生产的年限越长,经验越丰富。生产经验对化肥施用量的影响方向不确定,一是代代相传的乡土知识不一定符合“科学理性”标准,但农民不肯轻易放弃;二是生产经验越丰富的农民,切身感受到了超量施肥对环境的负面效应,更有可能施用绿肥或科学施肥。
9)农户意愿。反映农户对科学施肥重要性的意识,调查区内农户目前普遍使用的是传统施肥方法,通过询问农户将来是否愿意采用科学施肥技术来判断。
2 数据、模型与变量
2.1 调查点的选取和数据收集
数据来自2008年暑期在湖北江汉平原的农户调查,采取分层抽样方法在荆州、洪湖、东西湖3个地区抽取了9个乡镇27个村的250个农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35份,回收率为94%。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农户家庭的基本情况、农业生产固定资产、2007年和2008年化肥施用情况、购买化肥和种子的品牌、价格以及农户施肥的基本观点和态度。
2.2 模型建立
运用回归模型来检验理论假说中各因素对化肥施用量的影响程度,拟构建双对数模型。调查中发现,许多农户出于风险规避的目的不愿直接减少化肥投入,但对于能稳定产出水平且利用率高的科学施肥技术认同,表示未来愿意采用。可见,直接让农民减少化肥施用量的可行性相对较低,而诱导其采纳科学施肥技术似乎更为可行。为了度量农户存在科学施肥意愿时各自变量对化肥施用决策的影响,引入表示农户意愿的虚拟变量D,当农户在将来愿意采纳科学施肥技术时该变量取1,否则该变量取0,将该虚拟变量与各变量交叉相乘,模型(变量定义和取值),如表1所示。
式(1)中ln Y、ln X1、ln X2、ln X4、ln X5、ln X6、ln X8分别为氮肥施用量、年龄、受教育年限、经营规模、耕地细碎化、耕地离家距离、生产经验的对数形式,a1、a2、a4、a5、a6、a7、a8度量的是各自的弹性。a3是半弹性,之所以没有取对数是因为X3家庭农业劳动力比例是一个比率,其估计值相当于惯常的弹性。X7代表技术培训。农户不具有科学施肥意愿时,方程为
具有科学施肥意愿时,方程为
如果δ0,δ1,…,δ8有一个或多个显著不为零,则表明在科学施肥意愿下农户化肥施用影响因素方程有结构性变化。
根据上述理论假设,对实证分析中的一些指标的影响趋势进行相应的假设,“+”表示自变量数值越大,化肥施用量越多,具有正效应;“-”表示自变量数值越大,化肥施用量越少,具有负效应,如表2所示。
3 实证结果及解释
模型(1)验证所使用数据均来自入户调查问卷。由于异方差问题在横截面数据中较为常见(Gujarati,2000),使用WLS估计,估计结果中R2为0.887,F值等于107.647,回归方程有统计意义,估计结果,如表3所示。
注:1)括号中为t值,*、**、***表示显著性水平为20%、5%、1%;2)表中第①部分为各解释变量的估计系数及显著性水平,第②部分中,D=0表示不具备科学施肥意愿下的回归结果,D=1表示科学施肥意愿下的回归结果,以(教育)为例,当D=0时,系数为-0.035,当D=1时,系数为-0.035-0.079=-0.114。系数不显著的,未列出,以“-”表示。
根据表3的回归结果,将农户化肥施用的影响因素归纳如下:教育对减少化肥施用量有明显的作用。户主年龄越大越不可能减少化肥施用量。仅当农户有科学施肥意愿时,生产经验越丰富越倾向于减少化肥投入量。家庭禀赋中,经营规模、耕地细碎化程度和农业劳动力比例都是影响化肥施用量的重要变量。在江汉平原地区,绿色农业、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随着家庭经营规模扩大、耕地细碎化程度降低,鉴于经济收益,农户也难以降低化肥施用量。家庭中农业劳动力比例越高,往往会因为依赖农业收益维持生存而产生短视行为,增加化肥施用。分析发现技术培训的作用非常明显,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增加农民获得科学施肥技术培训的机会,以便提高肥效以降低污染。当农户存在科学施肥意愿时,耕地细碎化程度和生产经验对氮肥施用的影响趋势与不存在此意愿时正好相反,符合预期假设,耕地细碎化程度越低、生产经验增长都会促使农户降低化肥施用量。
4 结论
湖北地处我国中部地区,农村经济个体的思想意识较为落后,被调查区域种植品种以传统的粮食和经济作物为主,农户大多采用分散经营模式,绿色农业、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向农户普及科学施肥意识尤其重要,当农户具备科学施肥意识时,家庭经营规模、农业劳动力比例、耕地细碎化等禀赋类要素才能成为影响农户施肥决策的显著因素。要减缓该地区化肥对水体污染的影响,管理部门首先要加快强化农民的科学施肥意识,结果农技部门的技术培训渠道,在农户中普及科学施肥的技术方法。
参考文献
[1]HUANG J K,ROZELLE S.Environmental stress and grainyields in China[J].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Economics,1995,77:337-369.
[2]ZHU Z L,CHEN D L.Nitrogen fertilizer use in China-contributions to food production,impacts on the environmentstrategies[J].Nutrient Cycling Agroecosystems,2002,63(2):117-127.
[3]曹志洪.施肥与大气环境质量:论施肥对环境的影响(1)[J].土壤,2003,35(4):265-270.
[4]鲁柏祥,蒋文华,史清华.浙江农户农药施用效率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0(5):62-70.
[5]马骥,蔡晓羽.农户降低氮肥施用量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华北平原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07(9):9-17.
[6]BOSCH D,COOK Z,FUGLIE K.Voluntary versus mandatoryagricultural policies toprotect water quality:adoption of nitrogentesting in nebraska[J].Review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1995(17):13-24.
江汉平原 篇10
Y村在行政上隶属于江汉平原的H市C镇, 是有一个拥有512户、2400人的普通湖区村庄。Y村及所属地区具有类似江南地区的比较发达的水网系统:H市处于四湖交接之地, 素有“百湖之市”、“水乡泽国”之称;C镇有南北两大水系和四个泵站;Y村境内则有两条河流、无数纵横交错的沟渠及两个大堤。理论上讲, 这个自然条件优越的村庄应该 “旱涝保收”, 然而调研发现, 该村的水利状况却处于极端恶化状态, 主要表现在:①河道和沟渠严重淤塞, 基本丧失灌溉、排涝和运输功能。河道和沟渠里长满了篙草、水花生, 淤泥已将一些沟渠填平, 致使该村陷入“旱不得三天, 雨不得三天”的“望天收”状况。农民不再能正常使用船来运输化肥、粮食作物及其他物品, 转而依赖人工运输, 遂沦为“肩挑背磨”的状态。②在水利恶化的情况下, 农民不得不延迟耕作或季节性抛荒。全村能够进行冬播的田大概有2000多亩, 而实际冬播的面积只占了20%-30%。由于没有排灌通畅的沟渠, 大片田地根本无法耕种, 冬天只好任其荒芜。即使勉强种上冬小麦或者油菜, 产量也很低。到了少雨甚至无雨的春夏时节, 农民只好等下雨之后再育秧和插秧, 大大影响了稻谷的产量。③村内河水污染严重, 呈现出“有水皆脏”、“有水皆臭”的局面, 环境卫生和用水安全令人担忧。基于水质变差的事实和对“血吸虫病”、结石病等的恐惧, 村民不敢像以前那样使用河水。
为了更深入挖掘水利困局的形成机理, 在调研中, 我们尤为关注水利的“起点”或者说基础问题, 即该村水利的开发、建设与使用的历史过程。Y村在水利上的大动作主要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 据老干部回忆, 那时基层干部的威望很高, 挑堤、开河、挖沟是其最重要的职能, 村里纵横交错的河道和沟渠都是群众当时开挖出来的。峰河于1972年10月动工开挖, 耗时一冬一春;高河于1973年开挖, 耗时一冬。这两条人工河道是村庄水利的“大动脉”。在国家的直接控制和动员之下, 村民使用扁担、铁箩等最简单的劳动工具以战天斗地的革命热情开挖这两条人工河以及纵横交错的大小沟渠。此后, 每年春耕之前挖沟洗渠成为一种习惯, 一个公社每年大约要挖200多万方土。水利条件的改善给当地民众带来了至今都引以为傲的辉煌成果:当时村里有4000多亩田, 1500亩可以种双季稻, 早、晚稻大约产700斤/亩。从1976年起, 该村400户农民每年要上交400万斤粮食, 达到了“户献万斤粮”, 遂成为远近闻名的先进村。正是集体时期国家强大的动员能力, 将“马铃薯”似的个体小农全部动员起来, 开创了乡村水利建设史上的辉煌。国家对水利的重视和投人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促进了这一时期农田水利事业的迅速发展。[1]正是集体时代兴修的水利为后来的几十年提供了可以“吃”的“老本”。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民, 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但未对集体所有、公共受益的农田水利进行相应的改革。农民兴修水利的积极性开始减退, 投工投劳大幅减少, 加上国家财政体制改革, 国家对农田水利的投入也大幅减少, 全国农田水利建设进入低潮。为扭转这种状况, 国家制定了农民参加农田水利建设的“义务工与劳动积累工”制度, 农民投工投劳兴修水利数量增加, 促进了农田水利的发展。[2]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 受经济和技术条件制约, 水利建设主要以人力为主。那时劳动力的流动相对较少, 因而便于组织。90年代是一个过渡期, 这期间发生了很多变化, 水利建设的质量明显降低。随着国家改革开放与政策的松动, 人们关于水利建设的观念也逐渐淡化。农民收入来源的多元化, 很多人外出打工, 水利对农民收入的直接影响明显下降。为此, 水利“由谁负责”的问题日益突出。新世纪以来尤其是税费改革之后, 水利状况不适应生产发展的矛盾变得更加突出。
二、多方参与主体的行动困境
研究发现, 国家、基层政府以及农民等主体在参与农田水利建设时都存在各自的行动困境, 是当前水利困局形成的重要机制。
1.国家参与水利——“渐行渐远”
建国后的相当一段时期, 水利建设主要是通过制度内国家财政拨款与制度外乡村社会内部筹资完成的, 国家与其控制和动员下的农民共同促进了农田水利建设事业的发展, 其中国家介入的特征极其明显。家庭联产承包后, 国家全能主义色彩逐渐消退, 国家权力逐步撤出乡村社会, 其控制和主导下的乡村公共服务机制也逐渐瓦解。国家退出对水利的投资、管理、组织, 在水利参与上“渐行渐远”, 正是国家的缺位最终导致了农田水利建设严重萎缩的糟糕局面, [3]使得农田水利不仅没有发展, 连公社时期的大型水利设施也逐渐荒废。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逐渐依赖于基层政府和村庄社会本身, 主要依靠“三提五统”和“两工”的筹资集劳方式来维持。而随着改革进程中国家对乡村社会“资源汲取”功能的逐渐弱化, 其在农村公共品供给上的退出痕迹更加明显, “税费改革前国家担负了过少农村公共品供给的责任, 即农村公共品供给严重依赖于农民出资出劳的农民负担”。[4]税费改革后国家对农政策的一个明显转变是从对农村的“资源汲取”转为“反哺农村”, 实施多项惠农政策, 大力进行新农村建设, 但国家对水利的投入主要用于大江大河的治理, 用于农村水利的很少。
2.基层政府参与水利——“心有余而力不足”
人民公社体制解体之后, 基层政府逐渐担负起组织农民、提供公共产品以及“汲取资源”的重任。改革初期由于历史惯性, 基层还能在水利建设的组织、动员上发挥重要作用, 但随后情况发生了极大变化。尤其在农业税费日益严重的时期, 为完成任务, 基层政府常常举债垫付税款。但随着负担的加重, 从农民那里追收税费的难度越来越大, 导致其债务越发沉重。目前Y村欠外债200多万元, 虽然农户欠村里100多万, 但由于政策的变化, 农户的拖欠款已无从收取。Y村集体收入仅靠289亩村级鱼塘——每年6万元的承包租金, 这相对于村级组织的开销无疑是杯水车薪。遇到修路或者其它一些项目, 还需要拿出一些配套资金, 根本没有多余的资金和足够的精力在水利上有所作为。 “三提五统”和“两工”的取消对基层政府的统筹能力更是“釜底抽薪”。上级财政转移支付只能确保基层机构的正常运转以及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正常需要, 而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等公共品的投入只能“兼顾”。在实际中, 这种兼顾往往是不够的。[5]另外基层水利管理机构在改革过程中日渐弱化也直接影响水利建设。加之水利管理机构经历了一个逐渐膨胀和精简的过程, 更加使得工作人员思想搞涣散, 导致水利规划和管理陷入“有钱就干, 不拨钱就不干”的境地。
3.农民参与水利—— 在观望中“得过且过”
随着打工经济的兴起, 青壮年劳动力逐渐脱离村庄, 脱离农业生产, 直接减少了水利建设可用的劳动力。随后农村税费改革中“两工”的取消, 以及“一事一议”的筹资筹劳政策的出台, 农民对参与水利建设的理解发生了很大变化。有的村民片面地认为, “两工”的取消就意味着今后不用出钱出力搞农田水利建设了, [6]“一事一议”制度的前提——“村民自愿、村民受益、量力而行”, 更强化了农民的这种认识。另外调研发现, 每户村民都有一本关于投入与产出的明细帐, 这明确反映了现代“理性小农”的特质。一亩小麦的投入情况:一组复合肥55元, 尿素20元, 种子50元, 整地80元, 共计205元 (不算收割的费用) 。在当地, 由于水利条件差, 小麦产量很低, 每亩收获300斤, 算0.9元/斤, 才270元。如果加上劳动力的耗费, 种小麦的收益为负数, 因此该地区小麦种植很少。而一亩水稻的投入:复合肥30斤, 60元, 钾肥30元, 种子60元, 农药15元, 整地80元, 抽水40元, 收割100元, 插秧100元, 排灌47元, 运费20元, 共计582元。按一般的产量一亩田收获1400斤, 算0.9元/斤, 共计1260元。似乎有几百元的纯收入, 但农民都是以劳动换钱, 正如他们自己认为的那样——种植粮食还不如打工。如今村内的雇工价格达到了80-100元/天, 一个农民做几天小工, 几乎就能赚到1亩田一年的收入。可见, 农民收入来源的多样化和农业投入回报效益低制约了农民参与水利建设的积极性。
三、合作治理模式的探索与突破
针对水利困境, 乡村社会逐渐摸索出了一种突破水利难题的新模式, 即“以林养渠, 林水结合”的模式。这种模式实际上是乡镇和村组以清洗沟渠为条件, 与公司签订合同, 并将沟渠两边的闲置空间作为一种资源, 允许公司清洗沟渠后在沟渠两边栽树。Y村最早使用这种方式解决水利建设难题。2008年冬, 村委会与苍信公司签订了合同, 由苍信公司出资18万元清洗了1条长约3公里的沟渠, 随后公司在沟渠两边栽了5000多棵白杨树。合同规定栽树期限是15年, 白杨树7~8年就可以成材, 因此在合同期限内可以栽两批。若按1棵树价值40元计算, 公司就可以获得20万元, 两批就可以获得40万元。除去洗沟、购买树苗和管理的成本, 公司可以稳稳地赢利。沟渠挖通之后, 河床降低了, 河面加宽了, 既可以排水, 又可以行船, 沟渠两边的土地和鱼塘也有了灌溉和排涝的保障, 农民从中得到了实惠。因此, 这是一种“双赢”的模式。然而这种模式在运行过程中已经出现了不少矛盾和问题, 其中最主要的是公司与农户之间存在利益纠葛。清洗沟渠挖出的泥土会压坏青苗, 直接损害农户的收益。四五年后树长大了, 还会长期影响到沟渠两边的庄稼, 导致作物减产。如果在鱼塘边栽树, 通风不畅会引起翻塘。2008年冬公司清洗了沟渠, 2009年栽树时就有农户强烈反对, 六组的韩某甚至将刚栽的上百棵的树苗拔掉, 给公司造成了损失。当公司补栽的时候, 很多农民坚决反对, 双方不得不进行协商。在公司与农户的博弈中, 不仅过程艰难, 而且结果对双方来讲都不甚理想。
虽然公司涉入打破了水利建设长期以来的窘境, 但这种模式如何持续下去, 也存在诸多易变因素。国家政策的支持、公司的意愿和实力、基层政府和村级组织的配合以及农民的合作都是这种模式得以顺利运作的关键。笔者在该村及其他许多地区看到了一种由国家、基层政府和村级组织、民间力量、农民等多元主体合作参与包括水利建设在内的村庄公共事业的模式。这种模式中, 国家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 地方政府和村级组织进行具体组织、协调和资金配套, 民间力量筹集资金和组织建设, 农民积极主动参与。Y村2008年和2009年修的连户路就属于这种模式, 而且各方都比较满意, 与公司涉入相比, 该模式更为稳妥, 也不会留下后患。
由于任何单一的参与主体都存在自身的行动困境和局限, 最为现实而有效的途经是探索多方合作参与水利建设的模式。至关重要的是要提升各类主体参与水利的责任意识:国家的介入是破解水利困境的重要前提。“国家介入的关键是提供一种组织资源, 在当前日益市场化、农民日趋理性化的农村, 这种组织资源可能是农民低成本合作所急需的”。[7]基层政府和村级组织要对乡村社会和民众负责, 要执行好国家制定的各项政策, 并代表乡村民众的利益与市场主体进行交涉, 与社会力量进行配合。只有在基层政权和村级组织的统筹下, 市场投资主体和民间社会力量才会有投资的动力和安全感, 而分散的个体农民也才能告别“一盘散沙”的局面, 从而动员和组织起来参与到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水利建设中。以赢利为目的的企业和非赢利性的社会力量要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规章, 在不损害其他主体尤其是农民的利益的前提下介入乡村公共品的提供, 并按照市场的运行规则获取利益。乡村社会要加强村民自治和民主表达机制建设, 要更新观念、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包括水利在内的新农村建设中。只有明确多元参与主体各自的责任、平衡好各方利益和风险的分摊机制, 才能真正重建乡村水利, 改变水利衰败的困难局面。
参考文献
(1) 李文, 柯阳鹏.新中国前30年的农田水利设施供路[J].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9, (02) .
(2) 张春园, 李代鑫.关于加强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的思考[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9 (07) .
(3) 罗兴佐, 刘书文.市场失灵与政府缺位——农田水利的双重困境[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5, (06) .
(4) 贺雪峰, 罗兴佐.农村公共品供给:税费改革前后的比较与评述[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08, (05) .
(5) 陆昂, 李郁芳.从农田水利建设投入看当前农村公共品供给困境[J].农村经济, 2007, (11) .
(6) 王树宝, 陈文顺.“一事一议”政策与农田水利建设[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7, (11) .
平原故事(组诗) 篇11
张羊羊,1979年生于江苏武进,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习作散见《钟山》《散文》《山花》《十月》《天涯》等。有诗集《马兰谣》,散文集《庭院》等出版。
绿手帕
织这一块绿手帕
用了千万条田垄
它长着N32度E120度
东部中国的样子
绣上禾苗、桑树
以及所有活过的草木
绣上瓦片、烟囱
以及织它的人的坟包
绣上小布鞋和我
小得总也长不大的爱
露水把它洗得那么洁净
风又轻轻把它吹干
如果星星揉一揉眼
萤火虫提满了往事
婆婆纳
婆婆捏了根针线
在黄昏的头发上磨两下
穿过厚实的布鞋底
她戴上月光
这副老花眼镜
针脚韭菜畦般匀称
——汉语醇厚的酒酿
让我把一朵花的名字
读醉成中国老故事
每一年春风都会吹醒我
去看看那些蓝盈盈的
永远长不大的女儿
她们总给我好天气的心情
她们原谅了我的过错
她们微笑,仿佛
三十多年前镰刀划过的伤口
从未发生
圆
一个圆的起点
从妈妈遇见我开始
我出生的地方
卷心菜裹着青虫温润的卵
朴树有鸟窝那样的好心肠
公鸡喊来露珠
鱼儿吐出夕阳
铁环唱过的童年
像第二个韵母般有趣
一个圆的起点
也从妈妈不认识我开始
她会不会像另一些妈妈
在某一天
一遍遍问孩子的名字
湖 畔
南窗的光线
速写着枯荣
一枚蝴蝶收留的时光
足以让我的朗读
起承转折,足以
让我的眼眶霜降
我不该对俗世
爱恨交加
不该存放坏脾气的闪电
湖鸥拂过水面
我心宁静
每遇到悲伤
我总选择小角度的转身
微笑会扑面而来
那里曾有一只蚂蚁
让我成为了骄傲的骑士
惭 愧
多年以后,我后悔于
使用汉语的吝啬
在稻秧面前
我忽视了稗草的青春
在屋檐下
我瞥过了杉树上的养育
多年以后,我看着
竹篮肚里的笋儿
想起了装满母鸡
粉红色欢叫的草堆
以及一只没有发声的羔儿边
母羊的泪水
被我省略的东西太多了
它们模糊,昏暗
隐身于光阴的牙齿
而我,在找一盏灰旧的油灯
握一支铅笔
托腮,想妈妈年轻的脸
描述她的一根眉毛
我可以写上千言万语
马兰悲歌
当我想起马兰的青春
在星空般的田野闪亮
仿佛故乡寄回
一封失而复得的信
那些芬芳的字迹
又让我想起
所有种粮食又酿好酒的
亲爱的人
我愧对你们的抚养
我以为能种出茂盛的字
地雷般
守护你们的土地
与我的粮食和酒
我种下的却是
一颗又一颗的哑雷
当我再也看不见了
安心回到你们身边
才会感觉没有人认识我
但,总有一天我会羞愧地死去
请种下我深爱的马兰
她灿烂的微笑
像一枚小小的悲伤
这里没有内容
路过的人请不要张望
绵 延
我会数那些
陆续飞过的麻雀
但愿,还有喜鹊
还有白头翁……
它们在明亮的风里
连绵不息
宛如一弯洁净的溪流
但愿细细的雨
耐心地感化坚硬
还我松软的土路
听凭裸露砖瓦的指引
我不断收获
各种花与果
各种草与树
我在烟囱边
找回绿绿的祖先
但愿这些
像落日磅礴的永生
在未来永存
但愿这些
像一个新生的孩子
拯救大地上两个老人
悲苦和绝望的心灵
女儿国
二二可以得一,得二
还可以得三甚至更多
我把数字睡成漂亮的孕妇
在这个王国
早朝就是清点我的公主
水仙,桃花,石榴,紫薇
我还是一个爱花的裁缝
选取女儿的裙子
把她们的名字写下了
已是一本美好的诗集
她们听得懂知了的银色情歌
她们听得懂——
荇菜唱诗经
扁豆读离骚
她们有多少吻我就有多少额头
一个夏天的设计
那时,布谷声里
已没有什么可多猜想
在这样一个夏天
最好是暮晚时分
小学毕业照里的合影
走了下来
三个好朋友
加上写这首诗的人
他们眉毛白了
脸上挂满了面条
一张小木桌上
仿佛坐着四个秋天
他们眼里再看不见乌云
有的系错了纽扣
闻闻嚼不动的老蚕豆
一壶米酒就是关心的天气
他们骨质疏松
却说起爬过的树掏过的鸟窝
唯有笑声没有变老
连知了的后代听见了
也会想起男高音的祖父
老妻们在菜园浇水
修剪着葡萄枝
落日下的农作物
像她们引以为豪的儿女
有一天
我安然睡去的那天
不再是那满满街道的填充物
我一定抱着一本诗集
那定也是我最钟爱的一本
装满了透明的落日的心
如果,我已经完成了
为人子、为人父的重要
请入殓师静静地走开
让我像每一位默送过的老人一样
长着他们的清贫
如果问我有什么愿望
那么,我的祖国
请给我小小一片有点土味的地方
可以长些青草
可以走来羊群
平原公路排水问题探讨 篇12
关键词:平原公路,道路排水,统计,探讨
1 研究背景
某公路东西走向,所经过地段均为平原,全长141.6 km,设计速度80 km/h,整体路基宽度为18m,双向4车道。全线有停车区、服务区、各类桥梁、涵洞,并配备有完善的交通、通讯系统等设施。该公路路面排水在填方段主要是通过路面拦水槽和急流槽将路面雨水排至路堤边沟;挖方段和反坡路段主要是通过集水井、窨井和横向排水管将路面雨水排至边沟,边沟主要采用现浇混凝土排水沟。该公路只有个别段落排水可以通过排水沟引至河流排除之外,其它大部分均排至蒸发池。
本文所提出的排水问题主要是将路面、路基和边坡地表水通过一定的方式在较短的时间内排出路基之外,最终汇集于公路之外的蒸发池内。其目的是不影响路面行车舒适和安全,以及不影响路堤和上边坡的安全稳定性。
2 公路排水的重要性
2.1 能够确保行车的舒适与安全
公路路面的排水是否顺畅,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决定了公路的服务水平。如果排水不畅,在下雨时公路路面上就会有一定的积水,积水达到一定的量则会增大车辆在高速公路上行车的阻力,对行车速度有较大的阻碍;雨后如果路面积水未能及时排除,也严重影响着行车速度。同时,如果排水不畅,对雨中行车的安全性也带来一定的挑战,排水不畅将影响公路上行车制动效果,并且路面有雨水的话可能会导致路面抗滑能力降低,不利于驾驶人雨天行驶。相反,排水顺畅则能保证驾驶人即使雨天行驶也能够保证安全与舒适行驶。
2.2 能够确保路堤和道路结构安全
由于水具有流动性,使其稍有缝隙就可能从表面渗入,进而影响着路面、路堤和结构物等的安全性。主要表现在:路面如果排水不畅,雨水长期积存于路面上,难免会导致雨水从路面渗入到中面层、下面层,甚至渗入到底基层,久而久之就使得各层之间产生分离现象。结构物顶部的路面如果排水不畅,雨水则会通过上面层渗入到桥面铺装层,时间久了则会使得路面破损现象产生。
路堤边坡排水不畅,则可能影响着路基边坡的稳定性,如果雨水通过边坡渗入到路基基底则可能导致路基局部沉陷现象的产生;上边坡如果排水不畅,当储水量达到一定程度,则可能导致上边坡失稳,甚至产生泥石流涌到路面上,严重影响着公路安全服务能力。结构物排水不畅主要是桥台部位和锥坡,该处排水不畅可能导致部分雨水渗入台背位置或者锥坡内,最终产生台背下沉或者锥坡局部沉陷。
3 公路排水系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作者对所研究的公路在开通运行后的三个月内,主要是下雨期间(降雨量达到60 mm以上的降雨)以及雨后在公路上对公路排水问题进行排查统计。通过排查统计发现,路面、路基、结构物和附属物等都凸显出来不同的问题。
3.1 路面排水存在的问题
该公路填方路段采用的是预制拦水槽将路面水汇集于拦水槽内,然后通过间隔50 m的现浇混凝土急流槽将水排至路堤边沟内。通过对该项目排查统计发现南北半幅填方段均存在着大量路段拦水槽积水以及部分段落排水不畅的现象。还存在由于局部段落土路肩填土高度不足或者未压实,导致边坡冲刷严重,特别是急流槽两侧多处出现冲沟,造成边坡冲刷、积水,最终产生了局部段落排水沟积淤严重的现象。另外,还有少许急流槽上端入口标高高于拦水槽标高,使路面水无法排入急流槽。挖方路段和反坡段落路面排水采用的是集水井结合窨井,然后通过横向排水管将水排至挖方段排水边沟内,进而再通过排水边沟将水排至蒸发池内。这类段落的主要问题为部分集水井、窨井容易被路面杂物及灰尘所堵塞,最终致使排水不畅,反坡段落路面积水较多。
3.2 路基排水存在的问题
该项目路基排水边沟采用的是混凝土边沟,通过对路基排水针对实际情况进行排查出的问题主要体现于:(1)部分排水沟段落排水不畅,主要原因为局部排水沟过长,使得排水沟内的雨水难以及时排出,另外还存在部分排水沟坡度过小难以及时将雨水排至蒸发池。(2)部分排水沟与板式通道交接部位难以形成闭合,部分排水沟的雨水直接排至板式通道内,使得大量板式通道内积水严重,给当地村民的出行带来一定的困难。(3)个别段落排水沟内积存了从路基边坡上冲刷而下的泥土,使得部分排水段落难以将雨水排至蒸发池内。(4)局部排水沟由于上边坡含水的土压力过大,使得部分排水沟侧墙倒塌,使雨水大量积存于倒塌部位。
3.3 结构物排水存在的问题
结构物排水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上跨线桥排水管所排出的水未能很好的排到路基边沟内,未能与排水边沟闭合;另外桥台部位护面墙内渗水现象较为普遍,使得部分护面墙损坏。(2)主线桥存在着泄水孔遭泥土堵塞的现象,致使部分桥面紧急停车带,甚至是三四车道都有积水。(3)桥台部位、锥坡处的排水沟不够完善,使得桥台部位雨水无法及时排除,甚至雨水渗入到锥坡内,致使大量浆砌片石锥坡沉陷。(4)涵洞通道排水问题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通道内普遍积水现象严重,大部分都是由于通道内标高低于两侧被交线,使得雨水大量聚积到通道内;另外,还存在部分排水边沟无法与通道内排水边沟有效衔接。
3.4 排水附属物存在的问题
此处所指的排水附属物主要是蒸发池,并且该项目由于地域特征,使得蒸发池成为其汇集雨水的最重要目的地。通过对该项目蒸发池进行统计发现,普遍存在着蒸发池储水量难以满足双向四车道雨水汇集的要求,一旦降雨量过大,就会存在着蒸发池溢出,甚至水倒流的现象。
4 针对公路排水问题采取的措施
4.1 合理设置急流槽
对于拦水槽积水的现象,应在适当的部位增设急流槽,特别是结构物、桥梁端部,原设计为间隔50 m的急流槽如果难以满足及时排水的需求,应合理增设,以便于下雨期间和雨后能够保证路面没有积水。对于急流槽排水不畅的现状应根据实际情况,找出原因进行合理解决;对于局部冲刷较为严重的段落,应该在发现后及时修复,避免路面悬空和路基损坏。对于集水井、窨井堵塞的情况,应及时进行清理,确保横向排水管的畅通,避免反坡段落积水。
4.2 增设蒸发池
针对排水沟排水段落过长的情况,应在合适的部位增设蒸发池,确保排水沟内的雨水不积存。对于排水坡度过小的情况,可以进行局部优化,在排水沟底部采用砂浆抹面的形式来确保排水坡度。将排水沟与板式通道内的排水沟进行有效的衔接,以便排水沟内的雨水能够通过板式通道排水沟将雨水排出,避免板式通道内存在积水的现象产生。
对于排水沟内积淤及杂物堵塞的现象,应结合养护单位进行定期清理。对于排水沟侧墙倒塌的现象,应及时对边坡进行休整,并对边沟进行及时修复,确保在二次下雨时排水不受影响。
4.3 增设排水管道
对于上跨线桥排水管所排出的水未能很好的排到路基边沟内的问题,应采取增设PVC排水管或者混凝土引沟的形式将雨水排至路堤边沟内。对于桥台护面墙渗水的现象应查找原因,分析出雨水是如何进入护面墙内的,进而根据问题所在进行处理,并且对损坏的护面墙应及时修复,避免新的问题产生。
对于泄水孔遭泥土堵塞的现象,应安排专人进行定期养护,确保桥面水能够及时排出。桥台部位、锥坡处的排水沟应完善并确保美观,避免桥台台背遭雨水渗入。对于涵洞两端需要朝同一方向排水的,可增设暗管涵或者倒虹吸的方式,来达到排水的畅通;对于通道内积水问题应在通道内增设与公路方向垂直的排水沟,将水引至蒸发池或者就近河流,避免通道内雨水散排。
5 结语
总之,不同的公路在路面排水、路基、桥梁排水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设计和施工工艺,并最终形成一个整体的排水系统,但都必须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并且排水问题是一项关乎公路服务水平和行车舒适性的重点,做好公路排水问题将有助于提高公路服务水平以及增长公路使用年限,并且能够有效降低后期维护保养的费用。因此,不论是公路建设方,还是设计方、施工方以及运营养护单位,都应该高度重视公路排水问题。并针对不同的公路项目所存在的具体问题开展行之有效的措施,确保公路能够为广大使用者提供良好的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J TJ018-17,交通部公路排水设计规范[S].
[2]李世艺.高速公路路基排水系统的设计及施工[J].现代企业文化,2010(5).
【江汉平原】推荐阅读:
诗经·大雅——《江汉》07-29
江汉油田实习报告09-28
江汉大学考研招生简章07-12
平原时期05-15
平原地区08-10
平原绿化07-16
平原绿化技术07-25
山东平原论文09-03
平原森林城市09-08
关中平原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