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机制

2024-11-03

司法机制(通用12篇)

司法机制 篇1

一、引言

近年来, 民意对刑事司法的影响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的法治焦点之一, 有关报道经常见诸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然而, 这些报道通常都是基于新闻人的视角对个案的描述, 感性认识的成分相对较多。当法院遵循无罪推定的原则和疑罪从无的办案方式作出刑事裁判, 释放证据不足的犯罪嫌疑人, 进行刑事诉讼程序外的分流时, 而一部分民众却无法与司法裁判机关达成共识, 要求司法裁判机关按照他们所谓的“内心确信”去办案。无辜的人如果被卷入到汹涌的民愤中, 会成为冤案的受害人。因此, 研究刑事司法的民意应对机制, 对于提高刑事司法的应对民意的能力和水平、预防冤假错案、提高执法公信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民意对刑事司法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 佘某案件

从刑事司法实务来看, “民意”多表现为一种在刑事案件被害人周边的生活环境中形成的“代表被害人的民意”, 这种被害方的民意一旦进行到刑事司法程序中, 会对刑事裁判产生误导。刑事司法机关遵循无罪推定的原则侦破案件, 但不能剥夺被害方“合理怀疑”的权利。除了刑讯逼供, 在佘某“杀妻”一案中, 民意对刑事司法的影响过程如下:“被害人张某的娘家亲属怀疑佘某杀妻, 并通过多重方法方对司法机关施加压力, 客观上对冤案的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在张某失踪3天后, 其三哥张某某就到派出所报案, 并提出佘某可能因其妻患上精神病而杀妻的怀疑。在公安机关发现了一具无名女尸后, 张家亲属认为很可能就是张某, 张佘两家遂反目成仇。假如当初那具无名女尸的身份没有被错认, 也许冤案不会发生。后来在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发现此案的疑点要求重审时, 张家亲属多次上访, 并组织220名群众签名上书, 要求对“杀人犯”佘某从速处决” (1) 。普通民众并不熟知刑事司法部门的法律属性和办案程序, 由于不清楚刑事司法部门的法律属性和诉讼流程, 部分民众会形成自己内心确定的一个“事实”, 并要求刑事司法机关最终的裁判结果符合他们确信的事实, 刑事案件在这种不理智、汹涌的民意的推动下, 通过了刑事司法的立案、侦查、审查起诉, 最终进入到审判阶段, 司法机关由于受到舆论的强大影响和民意的辐射引发的多重压力, 最终偏离司法的专业判断标准铸成最终的冤假错案。

(二) 瓮安案件

2008年6月21日, 贵州省瓮安县17岁的李某被发现溺水身亡。刑事司法机关经过侦查后得出李某死亡属于自杀, 不符合刑事案件的立案条件, 遂决定不予立案。并告知了死者的亲属。“但是李某家属不认可这一侦查结论, 并认为李某的死有奸杀的嫌疑, 不是自杀, 并要求刑事侦查机关重新复检尸体以验证他们的认识。后由于刑事司法机关没有满足死者家属的要求, 加上谣言四起, 并被黑社会势力所利用, 最终并引发了成大规模的群体性悲剧事件的发生。死者亲属邀约几百人余人在瓮安县城游行抗议。由于当天是周末, 一部分群众盲从跟随队伍前行, 人越来越多。当游行到县公安局办公楼前时, 公安民警开始进行劝说, 但当时群众情绪异常激动, 一些不法分子甚至冲破警戒线, 打砸办公设备、烧毁车辆, 并围攻前来处置的公安民警和消防人员, 抢夺消防龙头, 剪断消防水带, 消防人员被迫撤离。刑事司法工作没有顺应“民众”的要求, 成为民众对刑事司法机关不满的导火索。司法机关一旦没有相应的民意的应对措施和机制, 会被民众所责难, 最终导致刑事司法与民意之间的冲突和群体性悲剧事件的发生” (2) 。

三、刑事司法与民意冲突的原因分析

民意对刑事司法的影响涉及刑事司法人员、公民、社会等多方面因素, 因此也是多种因素综合所致。其中有四个主要的原因:一是刑事司法专业化与大众化的分离。二是民众无法接受刑事案件出现“冷案”、“死案”的客观规律。三是司法腐败现象减损了司法公信力。四是错案屡见不鲜与国家赔偿状况不容乐观。第一, 一是刑事司法专业化与大众化的分离。法哲学家博登海默曾言:“法律是一个带有许多大厅、房间、凹角、拐角的大厦, 在同一时间里想用一盏探照灯照亮每一个房间、凹角和拐角是极为困难的, 尤其当技术知识和经验收到局限的情况下。照明系统不适当或者至少不完备时, 情形就更是如此了”。 (3) 普通民众由于没有受过法律专业的教育与学习, 在思维方式上往往与法律职业者产生很大的不同, 并最终导致他们与刑事裁判者的判断大相径庭。

第二, 民众无法接受刑事案件出现“冷案”、“死案”的客观规律。当刑事案件发生后, 被害人及其家属获得心理慰藉的方式通常希望自己遭受的损失能够获得补偿, 有人对犯罪行为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这种心理状态对于案外的普通民众亦是如此, 他们无法容忍无人对犯罪行为的发生承当责任, 希望刑事侦查机关尽快破案, 抓捕犯罪的人。当一些关系社会稳定安全的大案、要案发生了, 而刑事司法机关由于证据等原因又无法侦破时, 这在一些民众看来不是刑事司法人员办案不力, 就是他们徇私枉法、刑事司法系统内部腐败。可见广大民众在案件发生后是无法接受刑事侦查机关由于证据不足无法侦破等这样的侦查结论的。

第三, 司法腐败现象降低了司法公信力。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司法腐败现象呈现越演越烈的趋势。司法腐败的层出不穷必然导致普通民众对司法的信任大打折扣, 同时也影响他们对刑事裁判结果的认同。当听到关于刑事裁判的消极评论, 人们很往往将其与司法腐败联系在一起, 并形成一股民意潮流, 最终导致刑事司法机关面对民意的尴尬出境的出现。

第四, 错案屡见不鲜与国家赔偿状况不容乐观。近年来, 聂树斌案、佘祥林案、王树红案等类似的冤假错案有很多。尽管我国《国家赔偿法》对刑事错案赔偿问题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司法实践中也的确有不少错案得到了赔偿, 但是我国现行的刑事错案赔偿制度仍然存在赔偿难、赔偿金额偏小等诸多问题。近年来的冤假错案以及错案发生后所获去的国家赔偿不尽如人意, 导致普通民众对于刑事司法机关产生了抵触的情况, 信任度降低, 并对刑事裁判结果的公正性产生怀疑, 再加之新闻媒体的不当报道和一些人的煽动, 民众很容易和刑事司法程序产生冲突和对抗。

四、刑事司法的民意应对机制构建

在刑事司法的过程中, 在以公正为根本取向的现代刑事司法理念基础上, 民意对刑事司法的关注有着其合理的正当性依据。在刑事司法过程中允许民意的表达是接受民众监督与维护言论自由的需要, 同时还能够规范刑事司法, 增强刑事司法权公信力。但由于我国目前缺乏有效的程序对民意进行采集、甄别和反馈, 使得在刑事司法的过程中, 刑事司法与民意呈现出紧张的关系。因此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刑事司法与民意冲突的解决机制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 改进刑事司法的公开机制

新闻媒体对刑事司法的过度报道会引发情绪化、非理性民意的产生, 这种民意会对刑事裁判活动产生消极的影响, 以至于诱发群体性的事件的发生, 影响社会稳定。为防止新闻媒体的过度报道引发的民众的各种猜疑, 司法机关应该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 在法律制度的框架内, 将案件的相关信息适度对民众公开, 消除V他们的疑虑, 从而引导民众依据法律的裁判标准、客观理性的认识理解刑事裁判。为了保障刑事诉讼程序顺利向前推进, 对刑事案件的公开必须依法进行, 并且适度。

(二) 改进民众的参与机制

普通民众如果能够参与刑事司法程序中, 他们的意愿和要求可以有机会再刑事裁判中得到反映。而司法机关的判决结果能够满足民众心理上的认同和行动上的服从, 使得判决主体独立于控辩双方而又不绝对脱离其社会基础。目前我国群众参与刑事司法的主要的途径是人民陪审员制度和人民监督员制度。但是这两个制度存在许多问题, 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各地司法实务部门也在努力进行各种改革, 以此增加民众参与司法的渠道。例如在一些公开审理的刑事案件中, 可以邀请普通民众参加旁听并允许他们对裁判的结果发表建议。在拓展民众参与司法的渠道方面, 可以对各地的经验进行总结, 提炼出一套较为完善的民众参与司法的机制。

(三) 构建规范的民意调查机制

了解并掌握民意是民意对刑事司法发挥积极效用的前提条件。因此应该拓展民意的收集途径, 设置科学的民意调查和收集的机制。“为贯彻好‘民意主导警务’理念, 北京市公安局专门成立‘公共关系领导小组’, 搭建渠道收集民意、民情, 并将之纳入‘民意库’, 通过群众工作办公室进行研判分析, 把‘民意分析报告’与‘首都治安形势分析’捆绑纳入局务会议, 通过逐级分流机制和全民监督工作机制, 把开展社会监督工作的情况、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效果变成硬指标, 并将其与领导干部和民警的评功、评奖、晋职、晋级、晋衔挂钩”。 (4)

民意对刑事司法过程的影响关键在于刑事司法机关对待民意的态度上。面对大量的民意信息, 刑事司法机关应该科学客观的审视标准, 否则会被情绪化、非理性的民意所误导和左右, 只有对全面客观的关注民意信息, 才能够使的民意对刑事司法的积极影响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四) 对媒体的报道行为进行法律上的规制

各类新闻报道是普通群众与刑事司法机关沟通的桥梁, 新闻媒体的报道在一定程度上会引导民众对于刑事案件的判断。新闻媒体的报道应该客观真实, 这不仅是对被追诉者负责, 也是对整个社会负责。新闻媒体应该客观公正的报道刑事案件, 不能对于还没有进入审判程序和正在庭审过程中的案件添油加醋的加以评价。我们应该对媒体报道司法的行为进行法律上的规制, 例如在刑事裁判作出以前, 严禁新闻媒体报道被告人的罪行情况。而且在用语上不得使用一些带有倾向性的语言, 如果违反了相关的法律规定, 将对其进行责任追究。

此外, 普通民众缺乏专业的法律知识背景, 使得他们对案件难以形成一种正确的判断。因此加强法制的宣传, 公布开庭信息, 让普通公民有机会参加旁听, 并感受刑事裁判的整个过程, 对于提高民众的整体法律素质, 解决刑事司法与民意之间的冲突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要:民意对刑事司法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会波及到刑事裁判结果的公正权威、社会和谐。本文通过实证考察民意对刑事司法影响的现状, 分析刑事司法与民意之间冲突的原因, 探索刑事司法的民意应对机制的构建, 这对于预防冤假错案、提高司法裁判公信力和司法公正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刑事司法,刑事裁判,民意

注释

11周叶中, 江国华.法律理性中的司法和法官主导下的法治——佘祥林案的检讨与启示[J].法学, 2005 (8) .

22 董坤.侦查程序视角下冤案成因分析——情绪化民意对侦查程序的渗透和影响[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 2009 (4) .

33[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198.

44 陈涛, 蒋南飞.“民意主导”理念在刑侦工作中的运用[J].犯罪研究, 2013 (4) .

司法机制 篇2

建立完善司法为民与司法公正的保障机制,是以民为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法院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司法为民是一个崭新的司法理念,是新时期人民法院的工作宗旨。司法公正是现代法律制度最基本的价值目标,是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生命线。司法为民首先必须司法公正,只有司法公正,才能实现司法为民的目的。司法为民和司法公正理念能否全面贯彻落实,关键在于造就一支为民、务实、清廉、公正司法的高素质法官队伍,关键是要在制度建设上下功夫。近年来法官职业化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法官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但一些法官审判作风不够端正、办案拖沓、行为不廉、司法不公等问题仍然存在。因此,如何建立完善司法为民与司法公正的保障机制,是当前法院值得思考的新课题。

一、突出重点,建立完善作风建设保障机制

法院作风建设的重点是审判作风建设。所谓审判作风主要是指法官在审判(执行)工作和司法实践中一贯表现的态度、行为和职业形象。审判作风是反映法院工作和法官职业化的一个综合性指标,是衡量审判质量和效率的一个关键性因素,也是人民群众对法院作出客观评价的最直接的衡量标准。审判作风涉及法院工作的方方面面。从审判流程来说,它反映在立案、开庭、调解、裁判、执行和涉诉信访接待每一个具体环节之中;从工作范围来说,它反映在法院每一个审判、执行工作岗位、每一个法官的工作态度、职务行为和其他行为、言行举止之中;从时间范围来说,它不仅体现在法官的8小时工作时间之内,同时也体现在8小时之外。正如最高法院副院长曹建明所说:“法官的工作有8小时内外之分,但法官形象却没有8小时内外之分”;从反映层面来说,它是审判工作主体即法官对审判工作的认知、情感、行为的综合反映,是法官内在政治素质、业务素质、道德素质和形象素质在审判工作这一特殊领域的外在表现,并主要通过其态度、工作和形象等几个层面来反映。因此,加强和改进审判作风,构建保障司法为民与司法公正的长效机制,是一个涵盖法院全部工作的庞大系统工程,也是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重要保证。

一要坚持以人为本,增强践行司法为民的自觉性。人民法院司法活动的主体是人民法官。当前法院应以组织广大法官深入学习贯彻《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与最高法院肖扬院长《在全国法院“司法公正树形象”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为抓手,切实加强司法为民与司法公正和职业道德教育,真正解决“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根本问题,进一步增强改进审判作风、践行司法为民和维护司法公正的自觉性。真正使审判作风不够端正的法官自觉从人民群众满意的地方做起,从人民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在工作态度上切实克服冷横硬推、拖拉懈怠等不良作风,树立文明司法的职业形象和亲民便民的良好作风,以形象公正确保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同时要通过改进审判作风,使每一个法官都能自觉按照司法为民的要求,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多办便民之事,常行利民之举,自觉以人民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追求目标。

二要遵循审判规律,增强维护司法公正的针对性。要根据审判工作的规律和特点,突出重点抓好作风建设,抓好作风建设促进司法公正。当前应结合“公正司法树形象”活动,着重解决好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要着重解决方便群众诉讼和执行难的问题;二是要着重解决申诉和申请再审中存在的问题,特别中级以上法院,要确保受理渠道畅通,依法审查,对确属裁判不公的坚决依法改判或发回重审,对没有问题的要做好息诉服判工作;三是要着重解决在程序公正方面存在问题,以程序公正促进实体公正;四是要着重解决审理、执行案件的各个环节中,法官在社会交往、业外活动和职务行为方面存在的不检点、不公正、不廉洁、不注意职业形象等问题。

三要围绕司法为民,增强亲民、便民、利民的实效性。司法为民重点在司法,本质在为民,关键在基层。当前各级法院,尤其是基层法院要结合深入贯彻最高法院《关于落实23项司法为民措施的指导意见》精神,把改进审判作风作为司法为民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要通过审判作风的改进,审判制度的完善,审判程序的规范,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充分行使诉讼权利,更加便于人民群众参与诉讼活动,从立案到开庭、调解、宣判、执行各个环节都认真落实司法为民的要求。同时要使广大法官真正做到:在审判作风上亲民,以积极的态度救济民权;在诉讼程序上便民,以快捷的审理化解民忧;在实体处理上护民,以公正的裁判保障民利;在执行环节上安民,以高效的执行实现民愿,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树立人民法官公正司法新形象。

四要完善管理制度,增强实现司法公正的保障性。审判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始终贯穿于整个审判工作全程。因此,建立完善审判作风建设长效管理机制,是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人民法院要把司法为民与司法公正教育和法官职业道德教育的导向性体现在科学有效的法院经常性管理之中,要把审判作风和法官职业形象、工作态度要求贯穿于法院制定的审判工作制度和日常行为规范之中,实现以科学的制度来管人管事管队伍。当前,要坚持用《法官法》和最高法院颁布的《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关于规范法官和律师相互关系维护司法公正的若干规定》来管理和规范法官队伍,通过完善审判管理制度,加强审判作风建设,在审判活动中坚决克服人为拖案、低效办案和司法不公等不良作风,使当事人尽快获得公平裁判的结果,彰显现代诉讼过程的公正、高效。

二、标本兼治,建立完善反腐倡廉保障机制

第一,加强教育引导,构建“不愿为”的自律机制。人民法院加强廉政建设,反腐倡廉,确保司法公正廉洁,首先要着眼于建立完善法官的自律机制。“自律”是指自己约束自己,亦即人的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管理和自我塑造。现实中,一些法官违法违纪,腐败犯罪,归根到底是廉洁自律意识淡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出了问题。因此,人民法院要以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为根本,以司法为民为目标,以公正廉洁为主线,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增强法官廉洁自律、拒腐防变意识、公正司法:其一,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法官。科学的理论是正确行动的指南。当前要结合“司法公正树形象”教育活动,组织广大法官继续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帮助法官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价值观、利益观,牢固树立司法为民和公正廉洁理念,促使法官自戴“紧箍咒”、自设“高压线”、自砌“隔离墙”,自觉廉洁自律,抵制私心杂念,维护司法公正,真正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其二,要以崇高的使命鼓舞法官。人民法官是法治建设的参与者,是社会纷争的裁决者,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是公平正义的维护者。要教育引导法官把法官职业当作毕生为之努力的神圣事业,始终怀有重任在肩的崇高使命感,始终保持廉洁奉公的职业操守,始终保持中立、公正的司法人格。其三,要以先进的事迹激励法官。各级法院要用先进典型引路,弘扬正气,大力表彰先进,宣传清正廉洁、公正司法的好法官,使广大法官学有榜样,赶有先进。当前,要以学习公安战线任长霞同志的先进事迹为契机,全面加强法官队伍职业化建设,使广大法官始终坚持司法为民,依法公正行使自己手中的审判权、执行权、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其四,要以反面的案例警示法官。在正面教育的同时,还要善于运用反面案例对法官进行警示教育,以案明纪,引以为戒,增强反腐倡廉教育效果。使法官常怀律己之心,深畏法度之威;使法官“一日三省吾身”,时刻牢记慎权、慎欲、慎独,从思想上筑牢防止权力滥用的铜墙铁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使法官始终做到自重、自爱、自警、自励,在社会交往、业外活动中,尊重自己的人格、珍惜自己的名节、注意自己的形象。管住自己的腿,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去,管住自己的手,不该拿的坚决不拿,管住自己的嘴,不该吃的坚决不吃,自觉抵制各种不符合法官形象的生活方式。

第二,强化责任追究,构建“不敢为”的惩戒机制。加强法院廉政建设和保障司法公正,必须坚持标本兼治、惩防并举的方针,着力建立完善“不敢为”的惩戒机制。一要强化责任追究。对法官的违纪违法、滥用权力行为,要坚决按照最高法院《关于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有关惩戒制度的若干规定》、《人民法院审判人员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人民法院审判纪律处分办法(试行)》和《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纪律处分办法(试行)》等纪律规定严肃处理。同时,要加大对滥用审判权、执行权问题的查处力度,做到有案必查、有查必果、有错必纠、有责必究。坚决防止不予追究或追究失之宽软的现象发生。对严重违法违纪的害群之马,发现一个查处一个,坚决清除出法官队伍,确保队伍纯洁。从制度上保证广大法官清正廉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二要加大查案力度。对于构成犯罪的腐败分子,不论涉及到谁,都要坚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该重判的坚决依法重判,绝不能姑息手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各级法院的查案重点仍然是利用审判权和执行权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违法执行、拖延办案等严重违纪违法行为。继续重点查处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特别是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的案件。严肃查办以权谋私、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坚决杜绝有案不立、立而不查、查而不处现象。对瞒案不报、压案不办甚至干扰办案的,坚决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三要认真剖析案件,发挥查办案件在治本方面的积极作用。查办违纪案件是加强法院廉政建设,贯彻从严治院方针的重要体现,是反对和防止法官腐败行为、保障司法公正的重要手段。同时,有关法院应通过认真剖析法官腐败犯罪案件,总结教训、完善制度、填塞漏洞。充分发挥查办案件在治本方面的警示作用,做到“高压不断、警钟长鸣”。

第三,狠抓制度落实,构建“不能为”的监督机制。严密的监督制约制度,既是对法官违法违纪行为的有力防范,也是对广大法官依法履行职务、公正司法的有力保护。多年来,人民法院制订实施了一系列监督制约制度,为规范法官行为设臵了一道道的“高压线”和“防腐墙”。今年3月,最高法院会同司法部颁布了《关于规范法官和律师相互关系维护司法公正的若干规定》,在法官和律师之间又设臵了一条廉政“隔离带”。当前,各级法院要狠抓各项监督制约制度的贯彻落实,把加强内部监督与自觉接受外部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完善保证审判权和执行权公正、廉洁行使的监督机制。法院加强内部监督,首先要加强党内监督。要把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切实抓紧抓好。同时,要贴近实际,突出监督重点,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监督网络,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要强化诉讼中的监督,充分发挥二审监督和审判监督的职能作用,依法纠正错案,维护司法公正;二要强化院长、庭长监督。法院院长、庭长要按照岗位职责,在尊重和保障合议庭、独任庭法官依法行使审判权和执行人员依法行使执行权的基础上,对案件审理、执行活动中出现的非正常现象进行认真监督,确保司法公正、廉洁;三要强化审判流程监督,完善案件审判流程管理制度,实现立案、审理、判决、执行整个过程的科学管理和跟踪监督。有条件的法院可实行计算机随机分案,减少人为控制案件承办人的做法;四要强化审判质量监督。法院内部审判质量监督管理机制不科学、不健全,是影响审判质量、产生司法不公的重要原因。因此人民法院要进一步加强对案件审判质量的监督检查,对审判活动的全过程、对每一起案件的审理、执行都实行严格的质量监控和考核,从源头上防止法官发生违法违纪问题,减少案件错判和久拖不决、司法不公、久拖不执现象发生;五要强化纪检监察监督。法院监察部门要创新监督方式,实现事后监督和事前、事中监督相结合,八小时以内监督和八小时以外监督相结合。要把监督工作渗透到审判和执行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防患于未然”。同时,使监督真正成为帮助、爱护法官和预防腐败的重要手段,确保法官公正、高效、廉洁司法。人民法院在全面加强内部监督的同时,要依法实现全面的公开审判,把审判的全过程臵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拉近与社会各界的“距离”,自觉接受同级人大的工作监督、同级政协的民主监督、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等外部监督,有效遏止法官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维护司法公正。

第四,创新工作思路,构建“不必为”的保障机制。最高法院肖扬院长在今年全国法院纪检监察工作会议上强调:“在条件的地区,可以试点廉政保证金制度,探索惩戒与激励机制并举,纪律约束与经济奖惩挂钩,从制度层面上不断加强和完善法院廉政建设的新思路和新做法”。按此要求,我院及各地许多法院都先后试行廉政保证金制度或廉政退休金制度。实行上述制度不仅有利于加强法院廉政建设,同时也有利于保障和促进广大法官公正、廉洁司法,践行司法为民。

三、夯实基础,建立完善法官职业保障机制

依我国法官法有关规定,所谓法官职业保障,亦即法官的职业权利保障,是指人民法院通过法官职业化建设,建立完善法官的职业保障体系,全面落实法律赋予法官的职业权力和职业地位,从制度上保证法官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职权,践行司法为民,确保司法公正;同时依法保障法官的职业收入,保护法官的人身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增强法官职业的尊荣,维护司法权威。法官职业保障是法官职业化建设的根基,也是考量法官职业化的一项重要标准。根据法官法相关规定,借鉴国外法官职业保障的有益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加强法官职业保障的关键在于全面落实法官法赋予法官的职业权利。当前,应从以下几方面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的法官职业保障机制,从制度上保证法官依法履行职权,践行司法为民,确保司法公正:

(一)建立完善法官职业权力保障制度,保证法官依法履行职权。依法官法第八条规定,法官享有依法审判案件的权力,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但由于缺乏具体的保障措施,法官在审判工作中受到外界干涉、干预或干扰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保障法官的职业权力,首先应建立完善确保法官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的制度,使其能坚决排除行政机关、社会团体或个人的干涉或干预,坚决排除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的干扰。同时法院要坚决为依法办案、敢于抵御和排除外界干涉或干扰,公正司法的法官撑腰,决不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对其打击报复。其次,应通过深化审判方式改革和法官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合议庭和独任庭法官能够依法独立审判的内部保障制度,凸现法官在审判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尊重和保障法官的独立人格和职业权力,全面落实合议庭、独任庭法官依法独立公正对案件作出裁决的权力。同时,应理顺法官与院、庭长之间审判职务和行政职务的关系,废除案件审批制度,院、庭长只有在其担任审判长审理案件时,才依法享有对案件的裁决权。其三,建立各负其责的审级独立制度。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不得有任何行政性的控制,上级法院的法官包括院长、庭长均不得对下级法院的法官正在审理的案件进行干预。其四,建立法官司法豁免制度,法官不因客观原因所致的裁判错误受处罚,保证法官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而没有后顾之忧。即只要法官履行审判职务的行为正当且程序合法,就应推定其已尽职而免除责任。

(二)建立完善法官职业地位保障制度,确保法官非因法定事由不可更换或受处分。为有效保障法官职业地位和法官身份的稳定性,把法官法赋予法官的职业地位落到实处,建议最高法院或立法机关明确和细化法官免职、辞退和处分的法定事由和程序,从法律和制度上保证法官地位和身份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动摇。

(三)建立完善法官职业收入保障制度,维护法官职业应有的尊荣。法官法对法官的职业收入问题作了规定,但由于各地经济状况不同,职业收入差异较大。经济欠发达地区法院的法官还不能按期领到足额工资和津贴。一些法官经济困难,生活清苦,在社会上没有职业尊荣可言,难以提升职业的神圣感和使命感。而职业收入和经济缺乏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法官面对金钱及其他物质利益诱惑的自律能力,动摇了法官的职业信心,有的已忍痛脱下“法袍”,改行从事律师职业。对此,各地法院应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给予财政支持,确保法官能按期足额领取工资和津贴,并逐步提高其经济待遇,实行“以薪养廉”。增强法官职业的吸引力,维护法官职业应有的尊荣。

司法机制 篇3

一、植入一个先进理念,用恢复性司法理论指导生态环境建设。近年来,该院围绕生态环境建设,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批捕、追捕一批危害生态环境刑事案件,深挖危害生态环境刑事案件背后的职务犯罪,有效遏制了危害生态环境违法犯罪的高发态势。

二、明确两种激励情形,引导违法犯罪行为人积极修复受损害的生态环境。为引导违法犯罪行为人积极参与生态环境复原建设,该院与法院和相关执法部门会签文件,明确两种可以从轻处罚的情形:一是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经行政执法机关验收合格的;二是签订《生态环境复原协议》,并按要求缴纳履约保证金的。对于符合上述情形之一的违法犯罪行为人,行政执法机关可以通过降低罚金额度、限期整改、恢复原状等措施予以从轻处理;检察机关在审查批准逮捕、审查起诉阶段,可以通过不予批准逮捕、决定不起诉、建议从轻量刑等方式作出处理决定;法院可通过适用免刑、缓刑、从轻判处罚金等方式予以处罚;司法行政机关可以将生态环境复原情况作为适用缓刑考验、社区矫正的重要依据。

三、出台三个规范文件,用制度推进生态环境复原机制建设。一是制定《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服务和保障生态环境的意见》,明确检察机关在服务和保障生态环境中职能定位、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刑事犯罪、渎职犯罪的五项措施,加大生态环境复原工作力度的六条意见。二是与法院、公安、国土、环保、林业等7个职能部门充分沟通,会签了《关于建立生态环境复原机制的暂行规定》,从生态环境复原机制的原则、适用条件、复原程序、激励措施、制度保障五个方面推进生态环境复原机制建设。三是与公安、林业、国土、水利、工商等20个行政执法机关会签《南召县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信息共享平台运行管理暂行办法》,规范“两法衔接”平台建设、信息录入、审查利用、案件移送、监督管理,实现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共同促进生态环境复原机制建设。

四、严格四项复原程序,确保生态环境复原机制取得实效。一是调查评估程序。行政执法机关要全面调查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人的家庭、经济状况、生态环境损害程度,评估案件是否适宜采用生态环境复原机制。二是审查告知程序。对于适宜采用生态环境复原机制的案件,行政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应当自立案调查、受理案件之日起3日内告知违法犯罪行为人有修复生态环境的义务。三是督促签约程序。行政执法机关应督促违法犯罪行为人及时与其签订《生态环境复原协议》,约定修复生态环境的地点、面积、方式、期限、要求、履约保证及法律责任。四是督查验收程序。行政执法机关对照协议,跟踪、督导违法犯罪行为人及时进行生态修复。对履行协议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并出具负责性验收报告。(文/孙保平)

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司法化 篇4

世界贸易组织 (下文简称WTO) 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起并称为当今世界经济体制的三大支柱, 世界主要贸易国都是WTO的成员, 其成员之间的贸易额占全球国际贸易额的绝大部分, 而为这样一个全球性贸易组织的安全运作提供可靠保障的是其争端解决机制 (Dispute Settlement Mechanism, 下文简称DSM) 。我国已入世, 深入了解DSM这个根本制度的意义自不待言。

二、GATT对争端解决的规定

WTO的DSM是在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GATT)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GATT虽然形成了多边贸易规则, 但由于各成员间贸易发展很不平衡, 贸易政治化倾向严重, 各成员国国内立法与多边贸易规则不一致, 况且多边贸易体制本身也存在缺陷, 所以争端不断出现。原GATT由于只是一个临时性的多边贸易w定, 并没有专门的争端解决机构和系统的争端解决规定, 它关于争端解决的规定主要集中在第22和23条, 虽然如此, GATT在解决争端方面还是起了相当重要作用。据GATT专家约翰·H·杰克逊 (John·H·Jackson) 的数据统计, GATT从1948年~1985年处理了250起纠纷。

然而, 随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和大国经济霸权主义的盛行, GATT在处理争端方面的疲软无力日渐暴露出来, 这主要是GATT关于争端解决的规定本身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1) 管辖范围仅限于国际货物贸易, 对产生于国际投资, 服务贸易, 知识产权等领域的争端束手无策。 (2) 程序性规定不合理。一则是没有将一般程序和特殊程序分开, 二则是有些规定难予执行, 如第23条第1款将争端交由“缔约方全体”解决, 缔约方全体每年举行会议仅数天, 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很多, 它不可能有时间专门来解决一个复杂的争端。 (3) 对专家组决策报告的表决采用的“一致同意”才能通过的原则很容易造成因一方的阻挠而拖延了问题的解决, 而且整个解决过程都没有明确时间限制, 这二者都会造成争端久拖不决的局面。 (4) 裁决缺乏执行力。GATT没有规定强有力的执行机制, 当争端败诉方不履行裁决时, 只能通过总干事劝说来督促, 缺乏法律上的执行保障, 而裁决苦得不到最终的执行, 一切都是徒劳。GATT也正因为其裁决执行缺乏强制力, 所以被称为“一只没有牙齿的老虎”。

三、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形成

针对GATT存在的上述问题, GATT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乌拉圭回合谈判的委员会专门设立了“争端解决谈判组”, 把争端解决机制列入谈判的重要议题, 旨在原GATT的基础上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争端解决机制, 并且能规定保障裁决执行的强有力措施。一个组织若没有一个有效的制约机制, 其生命力是很弱的。一个组织如同一个社会, 仅依靠成员的自觉和德性是远远不够的。

四、WTO争端解决机制司法化取向

WTO争端解决机制自1995年确立以来才六年多, 受理案件已有200来件, 而原GATT存续50年, 解决纠纷也才250件, 可见各成员方对新的争端解决机制的信赖。原GATT多以外交方式解决争端, 结果造成弱国被动挨打的局面, 这很难达到GATT最初设定的使“世界经济贸易平等自由化”的目的。WTO的争端解决机制听取西方学者的建议, 以司法取向取代了GATT的外交取向, 建立了国际司法体制, 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机制的制约力。之所以说WTO争端解决机制具有司法化取向, 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来体察的:

1. 建立了一套系统和完整的制度

DSM有专门的受案机构——争端解决机构 (Dispute Settlement Body, 简称DSB) , 设立了专家组程序和上诉复审程序, 提供了自行解决 (磋商) 、第三方协助解决 (斡旋, 调解等) 、提交DSB解决和仲裁等各种解决纠纷的途径, 明确规定任何缔约方非经规定程序不得自行认定其他缔约方违反了有关协定的义务或者自己据有关协定可享受的利益, 同样地, 任何争端方非经DSB接权, 不得采用任何报复措施。

2. 管辖的强制性

只要一成员方因争端未决而选择了投诉, 另一成员方就必须应诉, 且双方都需接受DSM有关机构对最终通过的裁决或建议执行情况的监督。而国际法院也只有在当事国愿意的条件下才有权管辖, 可见, DSM的管辖力比专门的国际司法组织还强。由于WTO是今天世界上最大和最重要的国际贸易组织, 其成员基本上包括了世界上主要的贸易国家和地区, 其成员之间的贸易额占到国际贸易额的80%, 其争端解决机构也被誉为“国际经贸法院”。

3. 上诉机构的复审程序的设置

设立了7人执行上诉机构, 为对法律问题有异议的当事方提供了上诉审查的机会, 上诉机构的复审报告一般能被DSB自动采纳, 除非DSB一致不同意, 这是“否定协商一致”表决方式的体现。上诉机构的复审程序类似于我国的二审终审制。

4. 各阶段有严格的时间限制

案件每个阶段的时间限制确保了争端的迅速解决, 避免出现原GATT机制下“久拖不决”的现象。一个案件从受理到首次裁决的做出, 一般不超过12个月, 如有上诉, 则不超过15个月。对紧急或复杂案子又另外规定了截止日期, 体现了强制与灵活相结合的特点, 适合应付实际中的各种情况。

5. 执行裁决或建议有法律保障

USD规定, 若败诉方在合理期间内不执行专家组或上诉机构的建议和裁决, 有关当事方可请求补偿, 若补偿不成, 可进一步请求授权中止减让或其他义务。USD第22条第三款关于上诉当事方的权利是这样规定的:a.上诉当事方应首先设法中止那些业已由专家小组或受理上诉机构发现了违背, 其他压制或损害情况的相同部分的许可权或其他各项义务;b.若该当事方认为中止相同部分的许可权或其他各款义务并不切实可行或卓有成效, 则它可以设法中止同一协议下其他方面的许可权或其他各项义务;c.若那个当事方认为中止同一协议项下其他方面的许可权或其他各项义务并不切实可行或卓有成效, 且情况十分严重, 则它可以设法中止另一有关协议项下的许可权或其他各款义务。

b、c两款被称为“交叉报复”行为, 这种交叉报复允许弱国在不同部门甚至不同的协议领域内中止义务, 很有威慑力, 若仅停留在a款, 弱国只能在造成损害的相同部分寻求中止减让, 对大国的实际制裁力很有限。WTO关于“交叉报复”制裁措施的引入使争端解决机制产生实质性的效用, 从而也有效地支撑了WTO其他规章制度的有效运行。

DSM的一整套规定把强制性和灵活性很好地结合起来, 增强了执法力度, 限制了贸易大国单方报复的范围, 正是因为DSM的强有力的实施使W T O比其他国际组织更能有效地发挥作用。WTO的前总干事瑞那托·鲁罗杰曾把DSM称作是WTO对全球经济稳定的“最具个性化的贡献”。

五、WTO争端解决机制H作流程的框架

磋商、斡旋、调解、调停和仲裁可适用于各个阶段。案件经全部程序到首次裁决做出, 一般不超过一年, 如上诉, 也不超过15个月, 涉及易腐品等紧急情况, 则不应超过3个月。其中, 专家组程序是核心部分。

六、我国的对策

我国已入世, 熟悉WTO庞大体系所涵盖的各种机制, 研究出相应的对策, 对引导我国的国际经贸行动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仅就前面所研究的DSM简单地探索一下我国的对策。

1. 加速贸易政策、国内立法与WTO各项规定的接轨

另外, WTO协定本身是国际公约, 它直接的对象是成员方政府, 而非企业本身。但事实上, 无论何种争端发生, 企业是首要的角色, 企业能及时行使的权利是国内有关救济程序, 寄希望WTO的DSM来直接解决企业的问题是不切实际的, 因为这不符合DSM的运行规则。所以, 如果国内立法完善甘贸易政策国际化, 那么企业就能通过国内有关程序寻求到有效的司法救济, 这样也能促进WTO贸易自由化和国际经济执法一体化战略的实现。

还有, DSM做出裁决的法律依据是WTO协议及各成员承担的相关义务, 这就要求各成员将国内立法逐步与WTO的规定靠拢, 使本国的经济贸易政策和措施与WTO规则一致。再者, 我们还应借鉴WTO协定和欧美国家的做法, 完善反补贴、反倾销和保障措施等有关制度, 建立政府交涉机构, 这样可使我国受其他缔约方行为损害权益的企业或公民直接向我国政府部门申诉。这种及时地直接申诉能使我们早日开始准备有关投诉材料, 从而变被动为主动, 占据了有利的位置。

我们的原则是:尽量减少争端的产生, 争取少被告到DSB接受审查;一旦投诉或应诉不可避免, 就要及早收集有关材料, 占据有利位置, 不打天准备之战。

2. 改变惯用的行政手段, 加强司法力度。

3. 充分利用DSM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待遇。

4. 加强“南南合作”。

5. 加强对典型个案的研究。

6. 培养本国的专业法律人才, 让律师介入争端诉讼。

7. 建立有效的国内组织机构, 加强政府与企业的联系。

8. 充分利用DSM的保障性, 同时接受WTO的各项制约。

9. 争取不伤和气, 以协商解决为主。

DSM提供了很多种解决争端的途径, 我国成为当事方时要尽量磋商, 积极接受总干事的斡旋或调解, 谨慎使用报复, 力争使双方满意, 不使事态太僵持, 因为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每一个国家和地区都随时有可能在国际经贸活动中与其他同家和地区发生联系, 若是动辄使用报复, 伤了和气, 以后很可能会在其他领域付出代价。充分发挥磋商、调解等方式的作用, 尽量减少当事人的诉累, 使当事人解决问题的成本降低。投诉、报复等措施作为最后的救济方法, 对督促纠纷的和平解决是很有效的。

参考文献

[1]李圣敬:WTO争端解决机制和反不公平贸易法律实物.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1

[2]罗国强编著:《论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2

司法职业道德实施机制探讨 篇5

在国内举行的第一次关于司法职业道德的国际研讨会上,法官惩戒程序问题成为主题。有些中国法官颇有微辞:中国当前的司法职业道德建设的核心是建立一套完善的行为约束规范,而法官惩戒程序只是关于如何查处违纪问题的规范,无论如何也不应当成为首先需要研究的内容。但是,在与会的加拿大专家眼里,似乎法官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尚有弹性,而对法官惩戒程序以及法官的权利在惩戒程序中的保障却被认为是影响司法独立和司法权威的重要因素。“

当然,中国和加拿大在司法职业道德方面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两国所侧重强调的方面有所不同。但是,即使是在正在努力建立自己的职业道德(实体)准则体系的中国,建立科学、有效的司法职业道德实施机制(又称法官惩戒机制)至少也是一个与建立实体准则体系同等重要的问题。有鉴于此,本文将对职业道德实施机制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科学的实施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一、实施机制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一)含义

司法职业道德实施机制,是指法官的职业道德规范得以贯彻、实施的机构、程序和其他工作制度的总称。实际上,作为一般规律,任何实体性规范发挥其作用的`先决条件就是建立一套合理、完善的实施机制。例如,民事诉讼法是实施民法的主要机制;刑事诉讼法是实施刑法的主要机制;行政程序法(包括一般行政程序规范、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是实施行政实体法的主要机制。对于司法职业道德来说,建立一套督促法官遵守职业道德的机制,设立处理法官违反职业道德的机构,设置相应的人员,建立相应的程序,都是职业道德实施机制的重要部分。例如,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要求法官严守司法廉洁,这还需要有一些机构、人员和制度确保这一准则的落实,包括宣传、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监督等。如果出现法官违反廉洁规范的情况,还需要相应的机构、人员按照一定的程序、制度加以处理。这些都是我们所说的实施机制的构成部分。

(二)基本特征

司法职业道德实施机制与司法职业道德规范的关系,与民事诉讼制度与民法或刑事诉讼制度与刑法的关系确有一些相似之处,但职业道德的实施机制又有自己的特点。

第一,自治性。职业道德规范是自律性规范,从而保障职业道德规范实施的各项制度也具有完全的自治性。例如,法官惩戒机构一般由法官职业团体(如法官协会)或者法院建立,惩戒机构的组成人员一般由法官组成(也有吸收公众参加的情况),惩戒程序也多由最高司法机关自行制定。当然,根据一国的立法传统,也可以把这种机制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成为带有国家强制力的法律规范,但其本质特征仍然无不表现出其自治性。

第二,准司法性。对于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的处理,是在一种行政式的准司法模式或机制之下进行的。它与司法(诉讼)程序的不同之处在于,提起指控或投诉的人并不像在民事或刑事诉讼中那样作为一方当事人或检控方在程序中出现,也不必作为被投诉法官的对立的一方监督程序的进行,还不必承担类似于检察机关承担的“举证责任”。但是投诉人有权利知晓处理结果。惩戒机构依职权对被诉法官的行为进行调查,而不是像在诉讼中那样依当事人的诉讼请求而进行庭审。它与司法(诉讼)程序的相同之处在于,被诉的法官享有与诉讼中的被告方类似的权利,如为自己辩护的权利。惩戒机构的处理决定,必须是在听取了被投诉的法官的意见之后作出。

(三)重要

司法机制 篇6

全国两会期间,《中国新闻周刊》就上海法院试点情况专访了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崔亚东。

中国新闻周刊:上海是全国首批司法改革的7个试点省(市)之一,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崔亚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他还强调,“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是要更好坚持党的领导、更好发挥我国司法制度的特色、更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凡是符合这个方向、应该改又能够改的,就要坚决改;凡是不符合这个方向、不应该改的,就决不能改。”

上海法院是中央确定的全国首批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之一,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坚持以“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为总体目标,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的三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的八个方面改革任务和中央批准的上海司法改革试点五项任务为重点,着力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体制机制上下功夫,着力在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和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上下功夫,破解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难题,实现上海法院审判体制和审判能力现代化。这是我们上海确立改革的基本思路。

中国新闻周刊:作为上海人民法院改革的主导者,你对改革有什么设想?

崔亚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方案要抓到位,抓住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找出体制机制症结,拿出解决办法,重大改革方案制定要确保质量。”

为了实现改革的目标,提高改革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我们紧扣中央改革的要求,遵循司法规律,注重在抓好顶层设计和制定实施方案上下功夫。我们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开展调研,前后召开了30场座谈会听取意见,梳理了5大类100多项问题,在此基础上历经34稿形成了《上海法院司法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及一系列配套制度,为改革有序推进提供了制度保障。

从目前推进的情况来看,我们的改革是符合三中、四中全会的精神的,也是符合中国司法的实践和上海的实际的,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中国新闻周刊:2013年底,最高法院部署了审判权力运行机制改革的工作,请介绍一下审判权力运行机制改革情况。

崔亚东:权责明晰的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是公正司法、高效司法、廉洁司法的必要保障。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必须从司法机关内部做起,从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改起。

在当前的司法实践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审判分离、审者不判、判者不审的问题;还有审判工作内部层层审批,由院庭长签批裁判文书,权责不明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使司法质量水平难以保障,而且一旦发生冤假错案,难以追究责任。

人民法院就是要通过改革和完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以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因此,我们紧紧抓住审判权力运行机制这个重点推进司法改革试点工作:

首先,我们以审判权为核心,建立完善了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机制。建立法院办案人员权力清单制度,落实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规范裁判文书签发制度,明确院、庭长不得对未参加审理案件的裁判文书进行签发;合理定位审判委员会职能,完善审判委员会工作机制,规范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范围。

第二,我们以权责统一为原则,建立完善了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明确主审法官、合议庭的办案责任,着力改变权责不明、责任追究难落实及合议庭“合而不议”“参而不审”等问题。

第三,我们以审判管理权、审判监督权为保障,健全完善审判权监督制约机制。明确院、庭长审判管理职责,规范审判管理权行使方式,理顺了审判权与审判管理权、审判监督权的关系,在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的同时,加强和规范司法活动的监督制约。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崔亚东。摄影/本刊记者 汤彦

第四,我们以保障审判权高效公正廉洁行使为目标,建立完善了司法廉洁的监督机制。比如说我们建立了案件廉政回访制度,2014年共发放廉政监督卡22.75万件,案件廉政回访6966次;建立了司法廉政风险提示系统,系统运行以来共发现处置和反馈问题1258个;严格落实“一方退出”为主的法官回避制度,对配偶和子女是律师的法官实行“一方退出”,目前上海法院在审判、执行岗位工作的法官,其配偶子女为律师的有113名,已经全部退出审判、执行一线岗位。

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上海四家先行试点法院的审判分离、权责不明、层层审批等行政化问题正在得到解决,“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正在得到落实,公正高效廉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判权力运行机制正在形成。四家试点法院直接由合议庭评议后裁判的案件比例为99.9%,提交审委会讨论案件比例仅为0.1%。

中国新闻周刊:听说上海人民法院还建立了法官员额制退出机制,请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崔亚东:的确,我们在法官员额制的基础上建立了法官员额退出机制,破除“入额终身制”,以保证员额内的法官队伍始终是一支高素质的队伍。法官员额退出机制和法官的保障机制等几个机制是人员分类管理的配套机制。

进入员额制的法官,不是一次入额终身合格。我们每年都要对法官进行考核,包括办案工作业绩、公正廉洁司法、遵守职业操守等。考核合格的,继续留在员额内;对工作任务完成不了,考核不合格的,将要退出法官员额。如果犯严重错误或涉嫌违法犯罪的,则要按党纪国法来处理。

中国新闻周刊:在你看来,下一步司法改革有哪些重点?

崔亚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任务中,涉及到法院的有3个方面18项任务;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改革任务中,涉及到法院的有8个方面 83项任务;最高院出台的《关于全面深化人民法院改革的意见——人民法院第四个五年改革纲要(2014-2018)》提出了7个方面 65项具体改革举措。这些都是改革的重点,对我们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随着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进,人民法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责任将更加重大、任务将更加艰巨、使命将更加光荣。

在这些改革中,有些重大改革,涉及的不只是法院一家,比如说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这是从司法理念到司法实践的转变,它要求诉讼结构的合理构建,促使公安机关的侦查、检察机关的审查起诉活动始终围绕审判程序进行,保证庭审在查明事实、认定证据、保护诉权、公正裁判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坚决贯彻罪刑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和规则,从根本上防止冤假错案的形成。

中国新闻周刊:在我们调研中,有些人认为司法体制改革是司法部门的事,但事实上司法改革是取决于有关部门的协作,比如人事、党组织关系、干部管理权限等。请问上海高院在改革中如何协调其他部门推进改革的?

崔亚东:司法体制改革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性、整体性强,必须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规划、协调推进。每一项司法体制改革措施的出台和落实,都离不开相关部门的紧密配合,协力推进。

上海市委对司法体制改革高度重视。韩正书记多次强调,要完成好中央在上海的两项改革任务,一是着力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二是扎实推进本市司法改革试点工作,并多次听取司法改革工作情况的汇报。为确保改革顺利推进,上海市委政法委专门成立了市司法改革试点工作推进小组,统一领导、协调推进上海司法改革试点工作。

上海的相关部门改革意识、大局意识强,对司法改革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关心,积极参与,研究制定了司法人员职业保障制度,帮助解决在改革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为上海的改革试点积极稳妥推进提供了坚强保障。

司法公信力的第三方评估机制 篇7

司法公信力是指社会公众对司法权的尊重和信任, 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即司法权运转过程中社会公众充分认同和依赖, 对于裁判结果社会公众自觉执行。然而我国司法公信力存在较多不足。从公众看, 我国公民法律意识普遍不高, 普法活动的开展和法学教育虽有一定作用, 但公众的认知与法律的标准之间隔得太远。一件案件判决后, 有一方胜就有一方败。败的一方通常将错归究到法院, 认为司法不公, 一直固执己见, 对法院的解释置之不理, 这导致司法公信力不足。从官方方面看, 长肘间存在的腐败问题给司法公信力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公众信访不信法, 导致近年信访量激增。而且法官自身也存在能力问题, 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法官渎职, 徇私舞弊, 二是法官专业素质、工作能力不足, 办理案件有所欠缺, 给公众留下不良印象。

因此, 近年来对司法公信力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那么如何对司法公信力进行评价呢, 无论基于司法机关自我评价还是社会评价, 二者单取其一都会有失司法公信力评价的全面性与客观性。构建司法公信力第三方评估机制便应运而生, 将法院的内部考察和作为独立第三方的评估机构对满意度的调查结合, 通过设立确保司法公信力评估指数正确真实的标准, 并构建一套层次合理、关系清晰和简便易行的评估体系, 并根据这一体系, 在评估结果形成以后, 发挥其作用, 从而提升司法公信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具体分析: 谁来评估、怎么评估、评估结果如何实际应用。

一、谁来评估———第三方机构的确定

国内外司法公信力评估的开展均以法学院校或者统计分析专业机构居多, 因为这些院校或专业机构拥有坚实的理论研究基础和丰富的专业知识, 而且营利性相对不强, 相对而言具有非常好的社会信任基础。笔者认为, 我国司法公信力第三方评估机制宜主要以法学院校及科研机构为主要组成主体, 同时可以适当吸纳部分律师代表、民意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人作为观察员或直接参与第三方组织。

二、怎么评估———评估体系的建立

既然选择独立的第三方进行司法公信力评估, 则应由第三方评估机制依据专业的要求来具体组织实施, 从司法实践和统计理论出发, 构建司法公信力第三方评估体系。样本数据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主观性样本数据: ( 1) 诉讼参与人 ( 原被告、律师) 的调查问卷, 这个是核心, 应以此为重点评析; ( 2) 庭审录像点评; ( 3) 二审法官点评; ( 4) 卷宗抽样点评。2、客观性样本数据: 对某一时间跨度内, 法官办案质效数据的挑选, 这个就是根据法院系统内部的数据来进行。

构建一套层次合理、关系清晰和简便易行的评估体系, 如何选取指标是确保司法公信力评估指数正确真实的标准。设定一级指标, 即司法公信力综合指数; 选取二级指标, 司法品行、司法廉洁、管理能力和法律能力; 确定三级指标, 由于对司法公信力的认知本身就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 因此选择了司法公信力感知度的指标用来描述各个评估主体对司法公信力的主观感受。这是由于每一个评估主体有自己的立场和利益追求, 所以在选择的考量上存在不同。

三、评估结果的实际应用

司法公信力第三方评估的最终目的在于有效提升法院、法官、法律的公信力, 实现司法权威。因而评估结果形成后, 应当及时在法院内部及时公布第三方评价意见, 充分发挥第三方评估结果的导向鞭策作用, 建立改进机制, 提升司法公信力。

首先, 法院专门监察部门于每年初或每季度初公布第三方评价意见, 并认真做好历史数据的同比分析, 深入查找法官工作作风、职业道德不当言行和存在的问题原因, 为法院提升司法公信力建设, 提供参考数据。

其次, 法院应以问题为导向, 认真开展调研, 进一步找准提升司法公信力的“瓶颈”问题, 结合制定年度工作计划, 细化措施, 落实责任, 加强改进机制建设。

最后, 加大奖优罚劣力度, 将外部评价结果与院内自我评价数据纳入目标管理考核指标, 根据评价结果奖优罚劣, 鞭策责任部门和法官加强工作作风、职业道德建设。

参考文献

[1]关枚.司法公信力研究[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8.

[2]佟九阳.浅议新形势下如何塑造良好的司法公信力[J].法制与社会, 2013 (12) .

司法机制 篇8

所谓判例法, 就是基于法院的判决而形成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判定, 这种判定对以后的判决具有法律规范效力, 能够作为法院判案的法律依据。虽然美国在承袭英国判例法的道路上已经渐行渐远, 有了自己的特色, 但作为判例法系两大代表性国家, 其判例法的运作机制大同小异。

(一) 判例查找与检索系统

1. 纸质版文献

英美判例法中, 法律文献主要分为原始资源和二次文献。原始资源主要就是各种官方或者私人出版的判例汇编, 以英国为例, 比如《判例汇报》、《判例汇编周报》及《全英判例汇编大全》等。而二次文献主要有百科全书、判例摘要, 以及期刊杂志、评论文章、教科书等, 以美国为例, 比如《美国法律百科全书》, 法学教育所用的教科书等等。

2. 数据库

随着社会的发展, 案件的数量越来越多, 纸质版文献的弊端日渐显露, 而计算机数据库的加入, 不仅解决了案件更新的及时性和完整性问题, 还利用智能系统方便了检索。比如, 1975年创建的网站Westlaw, 包含了美国联邦法与各州的法律, 并提供法律案例的全文资料、判例法、专论与最新的“My Westlaw”;英国的议会报告、军事法案、Sweet&Maxwell出版的英国法律、法律判决与立法案, 还有附加引证案例的参考文献、二次文献等。

3. 裁判文书上网

根据公民对司法公开的要求, 实现裁判文书上网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的义务, 而这项制度, 也为判例法国家的案件检索提供了新方式。在英国, 最高法院拥有单独的网站, 在其制定的《最高法院信息公开方案》的要求下, 该网站的“已决案件”板块上提供了裁判文书一览表, 标明了判决日期、索引、档案号、案件名称、细节;美国则是在2002年颁布的《电子政务法》的指导下, 逐步发展了联邦裁判文书上网制度, 它主要依赖公众访问法院电子记录系统 (PACER) 和案件管理案件电子归档系统 (CM/ECF) 的运行。

4. 总结

英国和美国相对完善的法律文献体系, 既是其长期实行判例法积累的结果, 又反过来, 为判例法的运行机制提供了强大的后盾支持。法官、律师包括当事人都需要以此为据, 在辩论或审判的过程中引用这些支持自己观点的先例。

(二) 律师如何使用

作为判例法国家的律师, 最重要的就是相似案件的检索能力。不论是纸质查找, 还是数据检索, 都需要有扎实的法律基础, 以分析出基本的法律问题用于检索。

律师通过对事实问题和法律问题的抽象概括, 确定案件的关键词, 在5W原则的指引下, 筛选出与承办案件有关联的判例, 然后评估检索到的判例是否有效, 若为无效, 那自然不能作为说服法官的依据;若为有效, 那这些先例就能发挥预估诉讼结果的作用, 甚至不只是预估, 而是必须服从先前判决, 在双方律师都没有能力说服法官推翻先前判决的情况下, 相当于案件本身的判决已经尘埃落定。这个运行机制下, 律师的能力、经验等就是重中之重, 能不能找到对己方有利的同类案件判决理由, 哪怕是其中的一点问题, 都是争取己方权益的筹码。

(三) 法官如何使用

在这个机制中, 法官通过对一个具体案件的审理, 确认法律事实, 做出法律判决, 成为一个判例。在法官的判决中, 通常会有“判决理由”和“附带意见”, 而“判决理由”部分才是法律规则或原则所在, 它对后法官审理相似案件具有约束力或说服力, 这就保证了不同价值观的法官拥有同样的判案标准。当然, 约束不是绝对的, 法官可以在有充分理由的情况下推翻先前判决, 但对推翻有极严的限制, 这就使得法官几乎没有徇私的可能。以司法为中心的判例法, 可以说是法官法, 先例由法官创制, 后法官必须遵循。法官在写判决时, 不会出现“根据××法第××条规定, ……”的三段论, 而是必须援引先前类似案件的司法判例作为裁判根据, 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以保证法律规则或原则的统一, 保证同案同判。

二、遵循先例制度

如前文所述, 不论是完善的法律文献检索系统, 还是律师、法官对判例的查找引用, 都有一个制度在引导着判例法的运行, 即遵循先例制度, 它是判例法传统的生命力所在, 主要有约束力和说服力两种表现形式, 而遵循先例制度正是“同案同判”原则的体现。

(一) 遵循先例制度的约束力表现

所谓约束力, 是指法庭必须服从先前案件中业已确立的规则。约束力分为纵向约束力和横向约束力, 纵向上, 在同一法院系统 (司法辖区) 内, 上级法院的判决对所有下级法院均有约束力;横向上, 同一法院先前做出的判决对于本院以后的类似案件亦具有约束力, 但现实中, 由于纵向约束力有一定的等级制基础, 其执行比横向约束力更严格。

正是在这种约束力下, 法官不得不遵循先例所确定的法律规则或原则, 表面上看, 它似乎与成文法法条的功能类似, 但实际上, 遵循具体的判例比遵循法条更能体现同案同判。以量刑为例, 遵循先例就像是规则性导向, 有具体的标准, 具体的事实对应具体的刑期;遵循法条则像是原则性导向, 有高度抽象的标准, 只明确说要判刑, 对应的却是一个可以上下浮动的刑期。原则性导向下, 每个法官的价值观不同, 对抽象标准的理解也不同, 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过大, 判案的标准难以统一;而规则性导向下, 先例的约束力更强, 法官只能遵循具体的标准, 自由裁量权大大缩小, 同案同判得以实现。

(二) 遵循先例制度的说服力表现

所谓说服力, 是指一个法院并无服从某个先例的义务, 只是作为考虑因素或自愿接受其推理论证而服从。在英国, 这种先例称为劝导性先例, 它包括不同管辖权下的法院判决, 其说服力度, 主要取决于判决意见的逻辑性及判决结果的合理程度;判决揭示的法律原则是否受到其他管辖权的法院支持;做出判决的法院与撰写判决意见的法官的声望;法律以及法院所在辖区的环境的类似程度等。判决的说服力越高, 其影响力就越大, 而法官对该类先例的遵循, 也只是出于对其他法院法官的智慧和经验的尊重。

劝导性先例的说服性质, 使得其没有约束效力, 法官对该类先例的遵循主要取决于其内部心理, 而正如前所述, 不同辖区的事实情况不同, 适用的先例就迥然不同, 所以, 遵循先例制度的说服力表现并不能严格地体现同案同判。

(三) 总结

真正的遵循先例其实很复杂, 但我们通常都只从字面上狭隘得理解。遵循先例制度的两种主要表现中, 说服力表现只相当于一种建议, 约束力表现才严格实现同案同判, 间接实现司法预测。

大数据背景下的司法预测, 需要一个大型的判例体系, 而律师和法官也的确是根据先前的判例, 来预测诉讼结果。但重要的是, 在我国现有法律背景下, 先例是不存在约束力的, 我们并没有真正地引入判例法制度, 只是纯粹的案例指导制度。所以, 这里的司法预测达不到“遵循先例”的程度, 最多只能称为“参照先例”, 它还需要和法律条文这种高度概括的规则相结合, 才能发挥作用。

三、司法预测的实质———同案同判

“一项法律制度必须具有可预测性这一要素。我必须能够知道规则是什么, 知道我脚下的大地不会改变。我必须能够信赖规则, 而且能够信赖制度和程序。”1遵循先例制度把一定的确定性和可预见性引入了私人活动及商业活动的计划中, 通过遵循先例, 人们清楚地看到自己和他人在案件中的位置和行为的结果, 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 根据预见, 确定权利、义务和责任, 使得法律具有一种连续性和确定性, 而司法预测正是需要这种确定性和可预见性。

确定性体现为严格的同案同判, 根据前文的分析可知, 遵循先例制度是真正做到了同案同判, 它是实现司法预测的最根本所在。只有先前判例对后面的判例有约束力, 才能排除外界因素的干扰, 保证法官判案标准的统一, 实现同案同判, 使司法预测的基础得以保障, 预测的结果有理有据。

虽然在我国的法律现状下, 没有严格的遵循先例制度, 只有纯粹的案例指导制度, 两个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不同, 自然不能完全适用, 但究其根本, 两者所遵循的原则都是同案同判, 只是遵循先例的约束力使得它能够更加严格地被执行, 而案例指导制度仅仅提供典型案例作为参照, 没有强制力。因此, 在我国的案例指导制度下, 实现司法预测的依据依然是同案同判, 也就是说, 司法预测的实质是同案同判原则。即使先例没有约束力, 同案同判作为法治的最高目标, 最终也会将案例指导制度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使得司法预测真正地发挥作用。

摘要:在中国, 建立判例法制度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论证判例法制度在中国的可行性等问题的著作已然浩如烟海, 这期间, 判例法与成文法也确实在不断地冲撞与融合, 但很多学者依然对在中国建立判例法制度持怀疑态度。在这个契机下, 互联网带着大数据强势来袭, 它与法律的结合, 成就了“司法预测”, 也就是对诉讼结果的预测。在这个新兴阶段, 司法预测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 但它依据的“同案同判”原则, 却与英美判例法的运作机制有异曲同工之妙。本文将从英美判例法的运作机制入手, 逐步分析司法预测的实质。

关键词:判例法,司法预测,实质,遵循先例制度,同案同判

参考文献

[1]胡晓凡, 李红勃.浅析英美判例法的检索方法[J].法律文献信息与研究, 2014 (74) .

[2]高一飞, 吕阳.域外刑事裁判文书上网比较与启示[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 2015.12.

[3]梁治平.英国判例法[J].法律科学, 1991 (1) .

[4]王云婵.英国遵循先例制度述评[D].厦门大学, 2006.

从高考的多评机制谈司法改革 篇9

1999年6月13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表示, “鼓励有条件的省级人民政府进行多种形式的高考制度改革试验, 扩大学校的招生自主权和考生的选择机会, 逐步建立具有多种选择的、更加科学和公正的高等学校招生选拔制度。同样高考的多评机制对于司法改革也可以采取同样的措施, 以提高我国司法改革的效果, 司法改革对于社会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加强社会的监管, 防止政府人员的营私舞弊, 而且对保证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也有重要作用, 因此司法改革不仅有着重要的实际应用, 而且一直是理论界讨论的热点。社会产生问题都应该从司法改革上找到相关起因。无论是表现良好的社会还是绩效很差的社会都应该时时刻刻注意司法改革, 只有这样才能维持社会长久的竞争优势。司法改革强调的是一系列的过程, 其目标是管理人员为了实现社会良好的运营, 构建良好可靠的系统所涉及的种种活动的集合。

众所周知, 高考中的每道题的答案都应当是唯一的。因此, 高考设计出了一套评卷规则:多评制。即每道题都由两个相互不认识的老师评卷。老师是经过筛选的。如果两个老师评出的答案是一致的, 则直接采用之。反之, 则要启动由第三个重新评卷的规则, 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确定正确的答案。那么司法涉及到很多的判断, 所以更需要公平的判断和审理, 因此高考多评对于司法具有很多的借鉴之处。任何一个案件都可以通过网络由不同地域的两个法官分别去裁判, 裁判时只公布原告和被告, 不公布名称。让裁判者本身也不知道是谁的案件, 涉及谁的利益。从而可以大大避免司法不公和司法腐败的发生。司法改革是很多步骤的综合结果, 社会在实施司法改革的过程中, 首先要对社会司法改革自身的资源有个详细的了解, 社会现阶段的发展状况, 以及与同行业不同社会的优势和劣势的比较。信息的沟通和共享则是在司法改革的实施阶段所涉及的, 司法改革需要不同部门以及管理人员之间的相互协调和配合, 因此需要健全的信息沟通机制, 从而最后保证司法改革的有效实施。我国现阶段对于司法改革的研究还处于较初级的发展阶段, 而对于发达国家则走在前列, 所以我国的对于司法改革的相关理论研究应该积极的吸收先进的理论和研究工具, 在吸收好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与此同时也需要联系我国的发展现状, 从而在司法改革的研究和实施过程都能更好的适合我国社会的长期发展, 并提高我国社会的竞争优势。

二、现代司法改革所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很多影响社会稳定的很多问题, 暴露了司法改革过程还存在很多问题, 揭示了司法改革过程在会计监督过程中的严重问题。

(一) 司法改革缺乏监督管理的动力

司法改革顾名思义, 既是对社会自身进行监督管理, 既然为了实行组织的监督和管理, 那么这个过程必然存在很多的个人的阻力和集体的阻力, 例如组织的惰性以及个人的惰性, 可以很大程度的影响组织的监督和管理, 在组织的内部由于员工之间的关系亲密不同, 每个人的利益诉求也不同因此会对司法改革的监督管理带来很多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归结于以下两点。首先, 在社会正常的运行过程中, 司法改革的研究, 分析和实施, 必然会涉及到很多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 因此消耗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所以高层管理人员很多情况下, 不愿意系统的实施司法改革。其次, 很多的社会管理人员认为社会的运行良好, 实施司法改革没有什么实际价值。所以这两个因素共同导致了高级管理人员忽略司法改革的相关因素。

(二) 司法改革监管人员观念落后

很多人头脑中, 很少有人能够意识到司法改革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由于很多人员缺乏相应的司法改革理论知识, 很多人甚至没有听到司法改革这个概念, 也不了解司法改革所涉及的过程及目标, 因此即使制定完善的司法改革制度, 也很难付诸实施, 将司法改革的监督管理制度落到实处。社会管理人员认识到加强司法改革对于防范社会险、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 有的管理者甚至认为司法改革是对社会发展的一种制约和束缚, 会加大社会的工作负担。观念上的偏差在司法改革过程中表现出来, 有的社会甚至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实施司法改革, 这种心态不可能使得司法改革的积极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三、根据高考的多评机制分析提高司法改革的效果

(一) 可以在司法改革引入多评机制以完善司法改革的管理机制

多元性评价必须贴近学生实际。只有明确学生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才能确定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才能不断反思并改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从而发挥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多元性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达到目标而不是检查和评比良好, 因此对于司法改革也有重要的价值, 社会规范制度是司法改革成功的根本保证。不仅对于社会如此, 对于任何社会单位的有序运行也是如此。如果社会有健全的管理制度, 那么司法改革必然会收到良好的结果。司法改革的规范制度包括两个方面:“软”因素和“硬”因素。首先对于软的方面, 要求社会在进行司法改革的过程中, 时时刻刻要考虑员工的利益诉求, 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才能够使得员工有着良好的心态进行工作, 因此为后期的司法改革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先行条件。硬的管理因素要求柔性的实施司法改革的过程中, 必须有严格的制度和管理规范条例作为指引, 作为坚实的后盾, 这两个因素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司法改革的顺利实施。

(二) 可以在司法改革引入多评机制以建立清晰的司法改革绩效评估体系

多元性评价基于一定的培养目标, 这些目标显示了学生发展的方向, 构成了评价的基本依据, 我们确定的目标主要来自于国家法律法规和新课程标准, 并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司法改革的绩效评估包括很多方面, 对于司法改革来讲, 虽然不同的绩效衡量司法改革的不同方面, 但是它们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公正与实用。如果任何司法改革绩效考评标准不能够体现公正与实用, 那么也不会取得良好的司法改革结果。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影响司法改革的效果。因此社会在构建绩效评价体系时, 必须时刻体现司法改革体系的公正和实用性, 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司法改革结果。

(三) 可以在司法改革引入多评机制以构建有利的文化和管理氛围加强司法改革

良好的氛围决定了人们的工作态度和公司的发展前景, 因此氛围和文化对于司法改革以及社会的未来司法改革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因此文化和氛围的形成引起了很多学者的重视, 首先文化氛围决定了组织发展的道路, 可以增强员工之间的沟通, 提高组织的凝聚力, 因此对于司法改革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另外通过组织构建良好的文化氛围, 可以加强员工之间的技术和情感交流, 使得员工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工作, 无疑会对社会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四、总结

通过对司法改革过程的详细描述, 发现司法改革存在很多问题。为了提高司法改革, 维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提出了很多改进措施, 所以只有切实的贯彻司法改革的相关行为活动, 才能从根本上维护社会的稳定发展。

摘要: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首先对高考的多评机制和司法改革的相关状况以及概念作了相关的论述, 其次分析了我国的司法改革在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 并对这些问题一一作了剖析, 最后根据高考的多评机制, 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 以促进社会的有效发展。

关键词:司法改革,措施,高考的多评机制

参考文献

[1]COSO.内部控制——整合框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

[2]杨雄胜.内部控制评价——理论.实务.案例[M].大连:大连出版社, 2009.

[3]张砚.内部控制历史发展的组织演化研究[J].会计研究, 2005, (02) :76-81.

司法机制 篇10

为了解中原经济区的司法活动现状, 笔者精心设计了调查问卷, 到中原经济区的5个省份进行了调查。调查问卷的数据显示, 中原经济区内的司法合作和司法配合的状况不是很理想。

问题一:你到中原经济区异地进行调查取证时, 当地司法机关的态度如何?8%选择很配合;64%选择一般;有时配合;有时不配合;25%选择很不配合;3%选择不好说。

问题二:你委托中原经济区异地司法机关进行司法文书的送达时, 他们表现如何?12%选择很配合;74%选择一般, 有时配合, 有时不配合;9%选择很不配合;5%选择不好说。

问题三:你到中原经济区异地去执行司法文书, 执行起来如何?15%选择很困难;58%选择困难;21%选择一般;6%选择容易。

问题四:对于跨区域的案件, 你认为中原经济区内地方保护主义存在吗?14%选择很严重;72%选择严重;11%选择一般;3%选择不存在。

问题五:对于中原经济区内异地的典型案件, 本地司法机关了解吗?45%选择不了解;42%选择知道一些;7%选择大部分知道;6%选择都知道。

问题六:对于中原经济区内异地的典型案件, 你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到的?8%选择报纸;13%选择电视;72%选择网络;7%选择其他途径。

问题七:你认为在中原经济区建立法律援助案件转办制度, 可行吗?47%选择可行;9%选择没有可操作性;41%选择可行;但会遇到困难;3%选择不好说。

问题八:你认为在中原经济区内统一证据公开的标准, 可行吗?51%选择可行;6%选择没有可操作性;39%选择可行;但会遇到困难;4%选择不好说。

问题九:你认为在中原经济区内司法鉴定机构进行合作, 可行吗?52%选择可行;9%选择没有可操作性;36%选择可行;但会遇到困难;3%选择不好说。

问题十:你认为在中原经济区建立一个统一的区域司法机关, 可行吗?11%选择可行;78%选择没有可操作性;6%选择可行;但会遇到困难;5%选择不好说。

从统计的结果来看, 大部分人认为中原经济区内司法状况存在着明显的地方保护主义倾向, 异地进行调查取证、司法文书的送达和执行司法文书比较困难, 对于中原经济区内的异地的典型案件知道的不是很多, 在中原经济区内建立一个统一的区域司法机关不具有现实可操作性, 在中原经济区内司法鉴定机构进行合作是切实可行的, 中原经济区内应建立法律援助案件转办制度和统一证据公开的标准。

二、中原经济区司法协调机制建立的必要性

(一) 统一的司法制度无法满足中原经济区的发展要求

统一的司法制度为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司法保障, 但这些制度无法满足中原经济区发展要求。第一, 统一的司法制度满足不了特定区域发展的需要。国家统一的司法制度, 是维护统一的国内的市场秩序的保障。它立足于全国, 既考虑东南沿海开放城市的发展, 又要考虑中西部地区的振兴。它不是为某个特定区域而设置的。中原区域经济一体化, 需要有更加优越的法制环境。这个更为优越的法制平台不能依靠国家制定统一的区域经济合作法来提供, 只能由地方的司法制度来创造。第二, 统一的司法制度满足不了经济一体化的需要。国家为维护市场秩序所建立的司法制度, 具有事后追究性, 表现为对违法者的惩罚。中原区域经济一体化却要求建立一种加强紧密合作的司法制度, 一种具有实现协调和安排功能的法制。国家根本没有专门为中原经济区提供这样的司法制度, 只能由地方司法机关来营造。

(二) 建立区域司法机关不具有现实性

中原区域经济一体化, 行政区域和利益主体不能改变, 国家统一的司法制度满足不了中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要求, 但是又必须有司法制度的保障。这样, 司法制度建设的任务也就只能由各独立的行政区域国家司法机关来分别完成。但是, 任何一个行政区域的司法制度都只能在本行政区域内发生, 各地方所进行的司法制度建设都有区域边界, 而不能作用于其他行政区域。因此, 这种分别存在的司法制度就不可能是一个统一的司法制度, 而是多个司法制度。除了中央司法机关之外, 在它们之上没有一个统一进行司法活动的国家司法机关。在它们中间, 也没有一个国家司法机关可以在其他国家司法机关之上来进行司法活动。因此, 统一的司法活动的开展也是分别进行的。总的来说, 实施地方司法活动的主体是多个而不是一个, 建立一个统一的区域司法机关不具有现实性。对于多区域、多主体的司法活动, 要实现一个共同的目标, 只能靠协调。

(三) 建立司法协调机制是中原经济区的必然选择

对于多区域、多主体的司法活动, 要实现区域经济的一体化, 必须予以协调。建立司法协调机制是中原经济区的必然选择。共同体的利益与每个成员的利益是不同的, 地方司法机关的司法活动追求的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种行为虽然符合法律却不符合经济一体化的要求, 只能通过协调的方式加以避免。一体化和合作, 对于每个成员来说都是一种约束。中原经济区这个共同体的利益应该优先于每个地区的自我利益。中原经济一体化构成了对行政独立性的一定限制。对于各个地区的限制必须基于自愿而不能出于强制, 如何进行限制也必须有一种制度安排, 也需要司法制度的协调。合作意味着互相提供帮助和支持。经济的全球化, 要求各个国家之间进行配合和协商。与此相同, 中原经济区区域经济一体化, 也需要有一种安排好的司法制度。

在当前行政体制稳定的情况下, 受限于法的滞后性, 谋求区域内各个领域实现法制统一不太现实, 法制协调也就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就中部地区实现经济一体化而言, 逐步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法律机制是比较理想的选择。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协调的方面很多, 从产业布局到环境保护, 从人力资源到基础设施, 从工商管理到行政管理, 如果仅仅以以往的会议协调、合作声明等非制度化的方式显然不是长久之计, 唯有以法制协调的方式作为区域协调的基础, 才能将以往非制度化的协调转向制度化的协调, 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总之, 为了适应中原经济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要求, 地方的司法制度和司法活动只能依靠协调。

(四) 发达国家发展经验借鉴的必然结果

建立中原经济区司法协调机制也是对发达国家发展经验借鉴的必然结果。根据国外经验, 通过法律机制促成协调的先例很多。如美国的阿巴拉契亚区, 该区包括13个州, 为了经济协调发展, 该区域于1965年专门制定了《阿巴拉契亚开发法案》;同样是美国, 在田纳西河流域开发上制定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法案》, 这部隶属于美国宪法的法案为该流域的协调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美国州际协定的经验表明, 除了联邦的法制统一工作外, 各州通过合作或协调也可以在原有的法治的框架下实现立法、执法的和谐有序和行政上的合作与协调, 而不必改变各自的版图。而美国行政协议的盛行则是其最新的发展趋势。从实践来看, 涉及州际关系的重要程度决定了各州到底采用州际协定、正式的行政协议, 还是非正式的行政协议。对于涉及重大政治问题的, 刚性的州际协定机制是不错的选择;对于涉及简易的行政问题或紧急问题的, 柔性的行政协议机制似乎更有用武之地。中原经济区司法协调机制也可以借鉴美国的区域法制协调机制, 不必改变行政区划, 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摘要:通过对中原经济区5个省份司法活动的调查分析, 发现中原经济区内的司法合作和司法配合的状况不是很理想, 中原经济区司法协调机制十分有建立的必要性。首先, 统一的司法制度无法满足中原经济区发展要求。其次, 建立区域司法机关不具有现实性。再次, 建立司法协调机制是中原经济区的必然选择。最后, 建立中原经济区司法协调机制是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经验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司法,协调,机制

参考文献

[1]程宝山, 陈谦.区域经济发展的法制协调探析[J].公民与法:法学版, 2009, (2) .

[2]王丽娜.中部地区区域协调发展法律机制研究[J].行政与法, 2009, (11) .

[3]张素伦.区域协调发展法律机制研究——以中部崛起为视角[J].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4) .

[4]周菊.区域经济发展的法制协调机制浅析[J].政法学刊, 2010, (5) .

司法机制 篇11

关键词:司法能动主义;回访制度;法律实施保障机制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4月24日审议通过了《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该法自1989年颁布实施,到25年后的首次修订,从最初的小步走到如今的大步跑,立法试水与改革的力度越来越大,体现了民主立法、科学立法、开门立法在环境保护领域的有效实践。在某种程度上说,此次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是新中国历史上最严厉的部门基础法之一。但是如何在现实工作中切实贯彻好新法,使之成为当前环境治理工作的一把利剑,仍需要实践考验。

一、“司法能动主义”理论及其在我国的诠释

(一)司法能动主义理论

法院传统上的角色定位,给人印象往往是中立的、被动式的、消极的。但是近年来兴起于美国并渐渐引入中国的一种法哲学意识即是强调司法部门应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表现出的是一种积极的、主动性的趋向。这种意识趋向被称为司法能动主义。权威的《元照英美法词典》给“司法能动主义”下的定义是:“它是一种鼓励法官摆脱对于司法判例的严格遵从,允许法官在制作判决时考虑其个人对于公共政策的观点以及以其他因素作为指导,通过判决来保护和扩展与立法意图或先例不符的个人权利的司法理论。”

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是传统民主的主要形式。三者各司其职,互不逾越。法治社会要求,司法机关不能超出其按照法律规定对社会纠纷做出裁判的职权范围,这样才有利于按照现有法律来维护社会秩序和实现公平正义。而司法能动主义即是突破这种老套的司法理念,其强调司法机关不仅要实现形式上的公平,更要致力于追求实现实质上的公平。某些特殊情况下,甚至可以形式上的“不公平”去追求实质上的“公平”。即要求司法机关在需要时应该要积极主动地对行政权进行司法监督。例如对行政机关的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和不积极作为行为进行司法监督。

(二)我国司法实践对司法能动主义理念的发展

从上述对司法能动主义界定的字面表达中,我们可以得知,早前对司法能动的界定,是强调在司法裁判过程之中,法官审理案件、适用法律不拘泥于过往法律条文和判例,属于法官裁判自由度的界定问题。而多年的司法实践经验显示,目前我国法院面临的最大问题,已经转变为裁判后执行难、裁判文书常成“一纸空文”的问题。实践中,清镇市生态保护法庭创造性地将司法能动主义理论范围延伸至裁判后的执行阶段,为司法能动主义在我国的本土化做了新的尝试。他们在实践中发现并主张,司法的能动主义不应仅局限于裁判阶段,法官在裁判文书生效后至裁判结果实效取得之前,都应积极主动地监督裁判的执行,使裁判结果得以真正落实方才实现司法之最终目的。

二、能动性司法保障新环保法实施的必要性分析

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在全国人民的一片欢呼声中正式通过,并将于2015年元旦起实施。相对于1989年版的《环境保护法》,新修订版显然取得了众多重大突破。如果说1989年《环境保护法》的颁布实施是一个里程碑,那25年后的修订版更是第二个里程碑。

首先,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虽然较大程度上提高了环境保护部门的执法监督能力,但也暴露出其部门立法的局限性。新修订案对于海洋、水利、林业和国土等部门的适用性不足。从内容上看,此次修订的《环境保护法》虽然对生态补偿机制等方面进行了规制,但对与生态保护有紧密关联的很多方面都少有修改。例如水土保持、水资源与水环境、农林资源与环境、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等方面。

其次,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制机制仍然没有因新法的出台而得以有效规范。当前形势下,我国的环境、资源与生态的问题还是相当严峻的。近年来的雾霾无疑成为一层笼罩在经济发展上的乌云,这让经济成就的光环顿然失色。这些严峻的局面传达的一个现实的信息,那就是我国的环境保护监管体制机制亟待规范。

三、环境案件回访制度保障新环保法实施的机制设计

(一)案件回访的范围

(1)凡本庭受理的刑事、民事、行政、行政非诉案件中有执行事项的环保案件;

(2)群众有反映的其他环保案件;

(3)本庭认为有必要进行回访的其他案件。

(二)案件回访的方法

(1)直接回访:包括承办人回访、庭长回访等方式,根据案件的性质、影响范围等情况决定;

(2)间接回访:分电话回访、书面调查回访、委托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回访、邀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回访等方式;

(3)座谈会:邀请环保案件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到环保法庭,以座谈会方式了解案件审理后的排污治理情况;

(4)专题回访:对重大案件、特殊问题做专题回访。由庭长负责,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凡专题回访发现的问题都要进行专题研究、落实。

(三)案件回访的内容

1.案件办理情况的回访

接触案件当事人,了解在办理案件过程中的情况,客观、全面、实事求是地了解办案的全过程;听取社会各界及当事人对环保审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宣传环保意识、环保审判工作纪律,耐心解答质疑,评价审判人员的廉洁自律、办案水平、态度及满意程度,并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

2.案件执行情况的回访

刑事案件:回访的内容主要是有附带民事判决部分或非刑罚处罚部分的执行情况,如判决植树的义务是否履行、成活率等;

民事案件:回访的内容主要是判决义务是否履行,法院判决后是否对污染进行治理、整改,之后是否又产生新的污染,当事人双方是否又产生新的纠纷等;

行政及行政非诉执行案件:回放的内容主要是相对人是否又有新的违法排污行为,行政机关是否对行政处罚程序进行有效改进等。

(四)案件回访的处理及反馈

(1)案件回访既要坚持原则,又要讲究工作方法,还要耐心细致地听取各方面意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尽量到现场调查进行;

司法机制 篇12

第一, 促进《刑法》与环保类法律法规的对接。《刑法》在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中明确了15种罪名, 立法机关针对部分条款也做了相关的司法解释, 指导了司法实践。但是现有的环保刑事立法存在缺陷, 针对环境资源保护的犯罪条款覆盖面不广, 立法的超前性不强, 系统性和严密性不够。应当促进《刑法》与环保类法律法规的对接, 对于在环保法规中明确规定了刑事责任的破坏环境资源行为, 应当设立专门性的罪名, 可以设置为污染大气罪、污染海洋环境罪、噪音污染罪、污染水体罪、电磁辐射污染罪、破坏草原罪等罪名 (1) , 并且明确量化罪与非罪的标准。

第二, 加强“两法衔接”相关规定的修订和整合。首先, 提高“两法衔接”规定的法律位阶。应将“两法衔接”中司法机关、环境行政执法机关的权利义务写入《刑事诉讼法》、《环境保护法》的相关章节中, 从而提升“两法衔接”执行的强制力。其次, 对现行的“两法衔接”规定进行清理整顿。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环境保护部等机关应当抓紧联合出台《关于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的意见》, 其中明确“两法衔接”中案件移送程序、移送案件材料、责任部门、工作制度、法律责任等内容。另外, 检察机关应当出台专门司法解释、国务院出台专门行政法规规定查办环境案件的程序性规定, 从而增强“两法衔接”的法律约束力。

第三, 立法应明确行政处罚与刑罚的适用。《环境保护法》等环境法律法规赋予了环保部门行政处罚权, 针对破坏环境资源的违法行为, 环保部门可以采取罚款、限制停产、责令整治等措施。《刑法》针对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类犯罪, 多数规定了“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情节严重者, 甚至没收财产。在处理环境违法行为时, 应当确立“附条件的并科原则” (2) , 即当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处于同类型时, 可以相互折抵, 当两者处于不同类型时, 应合并使用, 避免“以罚代刑”或者“只刑不罚”出现。

二、完善联动执法和协作配合机制

第一, 建立公安、检察机关提前介入机制。提前介入是指公安、检察司法机关有条件地介入行政执法, 与行政执法机关密切配合、联合执法。对可能涉及到犯罪的破坏环境资源类案件, 在环境监管部门调查处理的同时, 请公、检、法及时介入调查, 有利于案件线索和证据的收集、固定。

第二, 建立完善环境案件移送机制。各级环境保护、公安部门要严格按照《关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移送涉嫌环境犯罪案件的若干规定》和当地实际制定关于案件移送的职责、时限、程序和监督的要求, 积极做好案件调查、证据收集、法律适用等工作, 环保部门经认定行为涉嫌犯罪的, 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移送, 若决定移送, 应当在决定当日内进行移送, 同时移交案件调查报告、相关证据材料。决定不移送的, 应当说明理由, 并记录在案。

第三, 建立环境案件的信息共享机制。构建环境监管“网上衔接, 信息共享”平台和信息共享机制。一是环境行政执法机关将查处的所有环境违法案件情况根据办案流程, 及时录入环境监管信息管理系统, 接受上级主管机关与同级政府法制部门、监察机关、检察机关的指导和监督制约;二是公安机关定期向行政执法机关通报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案件的受理、立案、销案情况;三是人民检察院定期向行政执法机关通报立案监督、批捕、起诉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类案件的情况, 到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

第四, 建立健全“两法衔接”联席会议制度。环保部门、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政府法制机构应当建立健全“两法衔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联席会议, 相互通报查处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的违法犯罪行为以及“两会衔接”的情况, 提出加强两法衔接的对策。

第五, 建立联动执法联络员制度。各级环境保护、公安、检察部门应明确内部机构在环境违法案件查处中的职能分工, 分别确定具体牵头部门及联络人员, 开展经常性的信息互通、协调办理环境违法犯罪案件。制定联动工作方案和行动计划, 积极开展联动执法专项行动, 依法加大对重大环境违法犯罪案件的综合惩处力度。 (3)

三、加强“两法衔接”机制的运行监督

第一, 加强对环境监察部门移送案件情况的监督。检察机关要重点监督环境监管机关在行政执法中发现的违法事实涉嫌构成犯罪的案件是否及时移送公安机关, 是否妥善保存并固定所收集的证据, 是否按照规定的职责和程序进行移送。

第二, 加强对公安机关的立案、侦查监督。检察机关监督公安机关是否存在该立案不立案、该侦查不侦查的行为;对于移送的证据公安机关是否履行相应手续并妥善保管, 对不予立案的涉嫌犯罪案件是否说明理由并报检察机关备案;对于公安机关未及时受理或者立案的, 应当依法开展立案监督, 督促公安机关在法定期限内依法受理或者立案侦查;对立案后久侦不结的案件, 要加强侦察监督;在审查批准逮捕过程中, 必要的时候, 人民检察院可以派人参加公安机关对于重大案件的讨论, 协助公安机关及时侦结案件。

第三, 加强对环境执法人员涉嫌职务犯罪的监督。检察机关发现环境执法人员徇私舞弊, 对依法应当移送的涉嫌环境犯罪案件不移送, 情节严重, 涉嫌职务犯罪的, 应当及时介入调查, 依照刑法有关的规定追究其刑事责任。对利用职权干预行政执法机关和公安机关执法, 阻挠案件移送和刑事追诉, 构成违纪、犯罪的, 同样依法追究其纪律责任、刑事责任。

四、提升环境执法人员法治意识和专业水平

执法人员作为“两法衔接”制度执行者, 其责任意识和专业水平决定着制度落实的力度。环保部门、司法部门要通过会议、培训等形式宣传“两法衔接”工作的重要性, 并且将“两法衔接”工作落实情况纳入考核体系, 从而增强执法人员的责任意识, 鼓励执法人员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各级环保部门、公安部门要树立证据意识, 及时收集、提取、监测、固定污染物种类、浓度、数量等证据。环保部门、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应当运用实习教学、典型案例研讨、专题讲座、跨部门学习锻炼等形式, 组织开展业务培训, 重点加强对环保法律法规、破换环境资源保护罪的相关司法解释、“两法衔接”的规章制度以及专业鉴定技能、环境案件侦查技巧等方面的教学。

五、小结

建设“美丽中国”, 构筑生态文明, 是我国确定的重要奋斗目标。环境保护不仅需要各个部门各司其职, 更需要立法、执法、司法的配套衔接, 尤其是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当前, 我们应以新《环境保护法》实施和推进“两法衔接”探索为契机, 完善相关环境法律法规, 构建环保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 为环境保护提供法治保障。

注释

11 李聪莹.“完善我国环境污染罪罪名体系的立法构想”[J].湖北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2 (4) :126.

22 侯艳芳, 刘传颂.“行政处罚与刑罚折抵的处罚”[J].山东审判, 2008 (2) :78.

上一篇:江汉平原下一篇:损耗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