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污染物

2024-08-09

主要污染物(通用11篇)

主要污染物 篇1

随着毛皮动物养殖业的发展,其副产物——粪尿成为环境的又一污染源。动物粪便淋溶性极强,在堆放和清理过程中极易污染地表水,进而通过土壤渗透污染地下水。未经无害化处理的粪尿,其中有一部分N以氨气的形式挥发到空气中;另一部分则被氧化成硝酸盐,随着雨水等汇入江河,污染水体 [1]。粪尿中的N、P等有机物进入江河湖泊后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中藻类和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缺氧,鱼类等水生生物死亡,水体腐败变质[2,3]。粪便中含有多种病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进入水循环以后,通过食物链对动物和人造成危害。目前,有关猪、牛、马、羊等牲畜养殖业对水环境污染研究较多,而养狐场排污对水体污染研究较少。虽然与家畜养殖业相比毛皮动物养殖规模较小,但目前我国狐养殖数量约为1 200万只,一年产生粪便约105.6万t,如不经处理直接排出,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是巨大的。试验通过检测养狐场污水中化学需氧量(COD)、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悬浮物(SS)、总磷(T-P)、氨氮(NH3-N)的含量,以查清规模化养狐场排出的污水对环境的影响。

1 材料

污水分别于2010年9月11日和9月15日采集于山东省潍坊市某水貂狐良种场外排水沟和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某养殖场外排水沟。

2 方法

2.1 水样采集

混合水样法,采样仪器为广口瓶。每个地点采样3次,每次采集水样2 L,采样时间分别为当天的8:00、12:00、16:00,然后将同一采样地点的水样混合,装于棕色广口瓶中,冷藏保存,待测。

2.2 COD的检测

COD的检测采用重铬酸钾法。根据下列公式计算出COD值:undefined,其中C为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mol/L),V1为空白试验所消耗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V2为待测液所消耗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V0为原液体积(mL),8 000为1/4 O2的摩尔质量以mg/L为单位的换算值。

2.3 BOD5的检测

BOD5的检测采用稀释接种法。根据下列公式计算出BOD5值:undefined,其中C1为在开始计时时待测液的溶解氧浓度(mg/L),C2为培养5 d时待测液的溶解氧浓度(mg/L),C3为在开始计时时空白液的溶解氧浓度(mg/L),C4为培养5 d时空白液的溶解氧浓度(mg/L),Vc为制备待测液用去的原液体积(mL),Vt为待测液的总体积(mL)。

2.4 SS的检测

SS的检测采用重量法。根据下列公式计算出SS值:undefined,其中A为悬浮物、滤膜和称量瓶重量之和(g),B为滤膜和称量瓶重量之和(g),V0为原液体积(mL)。

2.5 NH3-N的检测

NH3-N的检测采用钠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根据下列公式计算出NH3-N值:undefined,其中As为待测液的吸光度,Ab为空白试验的吸光度,a为标准曲线的截距,b为标准曲线的斜率,V为待测液体积(mL)。

2.6 T-P的检测

T-P的检测采用钼锑抗分光光度法。根据下列公式计算出P值:undefined,其中m为由校准曲线查得的磷量(μg),V为待测液体积(mL)。

3 结果与分析

山东省潍坊市某水貂狐良种场和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某养殖场污水中COD、BOD5、SS、T-P、NH3-N的统计结果及比较见表1。

注:标准值是GB 18596—2001中集约化畜禽养殖业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日排放浓度。

由表1可知:2家养狐场污水中测得的COD、BOD5、SS、T-P、NH3-N值远大于标准值,山东省潍坊市某水貂狐良种场和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某养殖场排放出的污水中的COD值分别是标准值的 6.18倍、18.28倍,BOD5值分别是标准值的6.20倍、19.53倍,SS值分别是标准值的8.05倍、29.80倍,T-P值分别是标准值的8.13倍、20.13倍,NH3-N值分别是标准值的1.31倍、3.51倍。

4 讨论

4.1 水体检测指标的确定

GB 18596—2001规定污水中污染物控制项目有COD、BOD5、SS、NH3-N、T-P、粪大肠杆菌和蛔虫卵。试验选取了COD、BOD5、SS、NH3-N、T-P 5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进行检测。BOD5是指水在有溶解氧的情况下,有机物被水中微生物生化降解过程中所消耗的氧气量[4]。水中有机物含量多,生物氧化消耗的氧就越多,BOD5的数值就越大。COD是指水在特定条件下测量其需要被氧化的还原性物质所消耗氧化剂的量[4]。COD值反应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COD的值越大,说明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程度越大。SS是水样通过孔径为0.45 μm的滤膜截留在滤膜上并于103~105 ℃ 烘干至恒重的固体物质,是衡量水体水质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T-P值和NH3-N值高低反映了水中P、N的含量,也是衡量水体水质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

4.2 被检测养狐场排放污水污染程度与国家允许排放标准的比较

试验检测出2家养狐场污水中的COD、BOD5、SS、T-P、NH3-N等各项指标均超过了标准值。超过标准值最高的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某养殖场排放污水中的SS值,是标准值的29.80倍;最低的是潍坊市某水貂狐良种场排放污水中的NH3-N值,是标准值的1.31倍。2家养狐场排放的污水中COD、BOD5、SS、T-P、NH3-N含量超标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狐消化道较短,日粮中有一部分营养物质未被消化吸收,随粪便排出体外,狐采食导致饲料从笼子空隙落入贮粪池中,增加了粪便中有机物的含量;2)用水冲洗笼舍时,笼舍下的狐粪尿就会被水冲走,使污水中N 、P等无机物的浓度增加;3)部分养狐场在饲料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混有饲料残渣的污水排放至养殖区,与养殖区共用1条排水沟,造成了混有狐粪尿的污水与混有饲料残渣的污水混合,增加了污水中有机物的浓度;4)狐褪掉的毛混入污水中,增加了污水中悬浮物的含量;5)养狐场笼舍下的贮粪池高度与笼舍间空地持平,甚至低于笼舍间空地高度,雨水会冲走狐粪尿或者雨水大量流入贮粪池,增大养殖场污水的污染程度;6)2家养狐场污水未经过处理或者处理不彻底就排放。

4.3 被检测养狐场排放污水污染程度的比较

通过试验检测结果可知:山东省潍坊市某水貂狐良种场污水中COD、BOD5、SS、T-P、NH3-N值明显低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某养殖场测得的数值,主要原因是2家养狐场的污水处理设施有差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某养狐场属于小型养狐场,没有污水处理设施,污水排放前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到场区外,因此检测的数值远远高于标准值。山东省潍坊市某水貂狐良种场是我国大型毛皮动物养殖场,拥有一定的污水处理设施,场内污水在排放前经过了格栅、沉淀、砂滤等处理,但是设施不完善,设计不科学。排放经处理后的污水未达到污水排放标准,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污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因此检测数值明显低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某养殖场。

5 小结

山东省潍坊市某水貂狐良种场和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某养殖场的污水中各指标浓度远远超出了GB 18596—2001规定的标准值。因此,养狐场必须建设先进的污水处理设施,制订科学合理的污水处理规程,保证养狐场污水经无害化处理达标后再排放,使养狐场对水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

摘要:为了查清规模化养狐场排出的污水对环境的影响,试验分别采用重铬酸钾法、稀释接种法、重量法、钠氏试剂分光光度法、钼锑抗分光光度法检测2家养狐场污水中化学需氧量(COD)、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悬浮物(SS)、总磷(T-P)、氨氮(NH3-N)的含量。结果表明:养狐场排放出的污水中COD、BOD5、SS、T-P、NH3-N的浓度严重超出《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596—2001)规定的养殖业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日排放浓度。山东省潍坊市某水貂狐良种场排放污水中COD、BOD5、SS、T-P、NH3-N浓度分别是标准值的6.18倍、6.20倍、8.05倍、8.13倍、1.31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某养殖场排放污水中COD、BOD5、SS、T-P、NH3-N浓度分别是标准值的18.28倍、13.13倍、29.8倍、20.13倍、3.51倍。

关键词:养狐场,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化学需氧量(COD),悬浮物(SS),总磷(T-P),氨氮(NH3-N)

参考文献

[1]王宏博,高雅琴,杜天庆.我国畜牧养殖业中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禽业导刊,2008,25(4):22-23.

[2]朱荣.浅谈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的现状和对策[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30(4):96-97.

[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自然生态保护司.全国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情况调查及防治对策[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4]滕富华.水质有机污染多参数指标与联合检测技术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6.

主要污染物 篇2

一、化学需氧量(氨氮)核算

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工业污染源排放量+城镇生活污染源排放量+农业污染源排放量+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排放量

其中,工业污染源排放量=造纸行业排放量+印染行业排放量+其他工业行业排放量

造纸(印染)行业排放量为所有造纸(印染)企业排放量的累加值,各地区累计机制纸及纸板(浆)、印染布产量用国家统计局累计数据进行校核。其他工业行业排放量=上年排放量+当年新增排放量-当年新增削减量

当年新增排放量=上年排放强度×上年地区生产总值×计算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

上年排放强度= 上年扣除造纸、印染行业后工业排放量/上年地区生产总值 ×(1-监察系数)

监察系数根据核查期综合达标率较上年同期变化情况取值。

计算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当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1-(低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行业工业增加值+造纸行业工业增加值+印染行业工业增加值)/(当年地区生产总值×当年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低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行业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另行确定。二、二氧化硫核算

二氧化硫排放量=火电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钢铁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其他二氧化硫排放量

火电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为所有火力发电机组排放量的累加值,各地区累计的火力发电装机容量、发电量和煤炭消费量用国家统计局累计数据进行校核。

钢铁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烧结(球团)工序排放量+其他工序排放量 烧结工序二氧化硫排放量为所有烧结机(球团)排放量的累加值,各地区累计生铁、粗钢产量等用国家统计局数据进行校核;其他工序二氧化硫排放量通过焦炉煤气、高炉煤气、煤等消费量进行测算。

其他二氧化硫排放量=上年排放量+当年新增排放量-当年新增削减量 当年新增排放量=煤炭消费增量×排污系数×(1-监察系数)+脱硫设施非正常运行新增排放量

当年新增排放量须利用主要耗能产品产量及排污系数进行校核,主要耗能产品产量采用国家统计局数据。

三、氮氧化物核算

氮氧化物排放量=火电行业氮氧化物排放量+水泥行业氮氧化物排放量+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其他氮氧化物排放量

火电行业氮氧化物排放量为所有火力发电机组排放量的累加值,校核方法同火电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

水泥行业氮氧化物排放量用国家统计局熟料产量等参数进行校核。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上年排放量+当年新增排放量-当年新增削减量 当年新增排放量为新注册车辆(含转入车辆)的排放量;当年新增削减量为车辆注销(含转出车辆)、油品升级、加强管理等产生的削减量之和。

以市(地)级为单位,基于分车型保有量和对应的排污系数核算新增排放量和新增削减量。核算范围以道路移动源为主,不包括船舶、航空、铁路、农业机械和工程机械等非道路移动源。各地上报的机动车汇总数据依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进行校核。

其他氮氧化物排放量=上年排放量+当年新增排放量-当年新增削减量 当年新增排放量=其他煤炭消费增量×排污系数+其他燃气消费增量×排污系数 当年新增排放量须利用主要耗能产品产量和排污系数进行校核,主要耗能产品产量采用国家统计局数据。

四、有关核算的说明

(一)核算资料。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城镇人口、分类分规模畜禽养殖数量、能源消耗量、煤炭消费量、发电量、主要耗能产品产量和增长速度、机动车新注册、转入、转出和注销明细数据等来源于省级政府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相关职能等部门。地方各部门提供的区域汇总数据与国家有关部门统计数据不一致的,以国家数据为准。

(二)削减量核算原则。

当年主要污染物新增削减量,以污染治理设施实际削减量为依据测算。1.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削减量核算

关停企业污染物削减量:上年纳入环境统计数据库企业的排放量减去其当年实际排放量。

工业企业污染治理设施污染物削减量:上年度纳入环境统计数据库企业新建(改建)污染治理设施通过调试期后并连续稳定运行的,从完成调试第二个月算起,核算当年污染物实际排放量和削减量。

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城镇污水处理厂、分散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集中式工业废水处理设施及再生水利用设施)污染物削减量:核算方法同工业企业污染治理设施。对于现有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增加污水处理量的,必须说明情况,增加量以新建管网的验收报告为依据(或以新建管网相关佐证材料为依据),核算时间从完成调试第二个月算起。未妥善处理处置污泥的,扣减相应污水处理量的削减量。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设施污染物削减量: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新建污染治理设施或对所产生的废弃物进行资源化综合利用并连续稳定运行的,按照不同处理方式的污染物去除效率核算当年污染物实际排放量和削减量。2.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削减量核算

关停火电、钢铁、水泥、焦化、有色冶炼、炼油、陶瓷、玻璃等企业污染物削减量:上年纳入环境统计数据库企业的排放量减去其当年实际排放量。淘汰关闭造纸、印染企业同步关停的燃煤设施核算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削减量。关停燃煤小锅炉的污染物削减量:集中供热替代的生产锅炉和采暖锅炉污染物排放量纳入削减量核算,生产锅炉按名录核算,采暖锅炉按集中供热煤炭替代量并用物料衡算法核算。

火电行业污染物削减量:根据各机组燃料消耗量、含硫率、产污系数、脱硫脱硝设施运行情况等,采用以自动监测数据为依据的物料衡算法和产排污系数法逐一核定分机组当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实际排放量和削减量。

钢铁、建材、有色金属冶炼、焦化、石化、工业锅炉、煤改气等工业企业污染治理设施污染物削减量:上年度纳入环境统计数据库企业新建(改建)末端脱硫脱硝设施、煤改气、前端工艺改造,以及采取管理减排措施(取消烟气旁路、增加催化剂层数和提高投运率等)后连续稳定运行的,核算时间从稳定运行后第二个月算起。

主要污染物 篇3

关键词:总量减排;环境统计;二氧化硫

中图分类号:X-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24-0160-02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节能减排这项约束性指标,地方政府把节能减排工作摆在了重要位置,相继成立了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节能减排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确保完成上级政府下发的“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目标和减排任务,其中环保部门主要负责污染减排工作。根据国家发展改委《关于做好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有关工作的通知》和国家发改委令第40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和第50号《水泥工业产业发展政策》,水泥立窑生产高能耗、高污染、高成本,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而控制水泥行业二氧化硫排放是实现二氧化硫总量减排的关键,立窑水泥生产线被政策性关停。下面就关停水泥厂简述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算与环境统计之间的联系。

1环境统计中二氧化硫污染物的计算方法

1.1用排放系数法计算水泥行业二氧化硫污染物

以华辉水泥有限公司2008年的数据为例,计算二氧化硫排放量,2008年环境统计报表中水泥产量为12.87万t。

(1)工业废气排放量(万标m3)

=水泥产量(t)×5 605÷10 000

=12.87×5 605÷10 000=72 136万标m3

(2)二氧化硫排放量(kg)=水泥产量(t)×2

=12.87×10 000×2=257 000 kg=257 t

1.2实际监测法计算水泥行业二氧化硫污染物

2008年第一季度华辉水泥有限公司监测报告2#立窑烟气排放量平均值为2 529 1m3/h,二氧化硫排放量平均值为7.46 kg/h,第二季度华辉水泥有限公司监测报告2#立窑烟气排放量平均值为21 485 Nm3/h,二氧化硫排放量平均值为6.27 kg/h,两季度2#立窑烟气排放量平均值为23 388 Nm3/h,二氧化硫排放量平均值为6.865 kg/h,华辉水泥有限公司2008年工作时间为3 900 h。

(1)工业废气排放量(万标m3)=23 388×3 900÷10 000=9 121。

(2)二氧化硫排放量(kg)=6.865×3 900=26 774 kg=27 t。

1.3产排污系数法计算水泥行业二氧化硫污染物

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第七分册3111水泥制造业产排污系数表续3,产品名称为水泥,原料名称为钙、硅铝铁质原料,工艺名称为立窑,规模等级为≥10万t ——水泥/年,末端治理技术名称为直排,全硫含量少于1的情况下,窑炉的工业废气量的排污系数为2 644 m3/t ——熟料,二氧化硫的排污系数为0.234 kg/t ——熟料,华辉水泥有限公司2008年环境统计水泥产量为12.87万t。

(1)工业废气排放量(m3)=12.87×10 000×2644=34 028万m3

(2)二氧化硫排放量(kg)=12.87×10 000×0.234=34 028=30 116 kg=30 t。

对比以上三种计算方法,华辉水泥有限公司同一年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存在较大的差别,实际监测法和产排污系数两种方法计算出的二氧化硫结果较接近,用排放系数法计算出的结果相差较大。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规划与财务司2001年9月编写的《环境统计报表填报指南》的要求,以上三种方法都属于“三废”排放统计计算的基本方法,作为基层统计人员结合实际情况灵活选用,但应遵循使用经环保局监测站认定的监测数据计算得出的排污数据,须再与使用排放系数法计算得出的排污数据对照验证,如与排放系数法计算结果偏大,应以排放系数法计算结果为依据进行调整,尤其是二氧化硫排放量的计算一定要以排放系数法计算结果验证。

2总量减排中二氧化硫新增削减量的核算

作为一间结构减排的企业,其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核算由基础性准备工作、数据核查验证工作、总量审核工作三部份组成。也就是说,我们基层环保部门在完成了该企业的取缔关停文件、供电部门下发的停电通知或出具的断电证明,关停照片等相关验证文件及用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排核算的基础性工作后,环保部各督查中心根据上报的资料,抽查验证该企业关停和二氧化硫新增削减量计算结果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并将经审核认定后的核算结果及其主要参数的取值依据等上报国家环保部。根据国家环保部制定的《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算细则》中二氧化硫总量减排量的核算中规定结构调整新增二氧化硫削减量的核算原则中有“纳入上年环境统计重点调查单位名录的企业,按环境统计排放量核算新增削减量,没有纳入上年环境统计重点调查单位名录的企业,按排污系数法核算新增削减量”。以本辖区的高要市华辉水泥有限公司为例,该企业2008年8月31日关闭,其2005年—2008年环境统计SO2排放量分别为512 t、327 t、377 t、257 t,4年的环境统计数据都是采用排放系数法进行统计。2007年水泥产量为18.86万t,2008年水泥产量为12.87万t,按照国家《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算细则》中的公式(3-34)核算,2008年我市上报SO2减排量=(G上年-G当年)/G上年×E上年=(18.86-12.87)/18.86×377=120 t,国家环保部核查组核算减排量是以产排污系数计算,只认可减排39 t。

3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减排与环境统计的关系

各地“十一五”期间对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两种主要污染物实行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管理,排放基数按2005年环境统计结果确定,并综合考虑各地环境质量状况、环境容量、经济发展水平和削减能力,也就是说,总量减排与环境统计是密切相关的,环境统计数据库是核算的基础,作为最基层的总量减排任务的制定是以环境统计为依据,国家环保部对于关停立窑水泥企业新增削减量按产量排污系数法及企业环境统计排放量进行折算。在2008年所属地区结构减排的立窑企业中,有60%的企业减排量的核算是重新以产排污系数来计算,40%的企业减排量的核算认可了环境统计的数据,核查组的核算说明中一部分因环统异常,用产排污系数计算,一部分经过资料核查,予以确认。鉴于国家政策,被关停的水泥企业既要承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又须面对生存和债务偿还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政府方面要承受较大的税收损失,上级对没有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地区,实行项目“区域限批”,市政府和企业以环境保护为重,下大决心关停了落后的水泥企业。对于减排企业的排污量,按照国家《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统计办法》的要求,不同的核查组有不同的核查结果,但基层的减排任务的制定是以环境统计为依据的,但减排结果又以其他不同方法进行计算,地方关停了计划中的所有落后产能企业,最终还是无法完成减排任务。值得探讨的问题是,能否统一用一个标准,比如直接用关停水泥的生产能力来核算该企业的减排量,这样都是在同一平台上的。另外,最重要的是改进统计方法,完善统计制度,着力做好污染源排污数据的统一采集、统一核定、统一公布。

参考文献

1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规划与财务司2001年9月编写的《环境统计报表填报指南》

2 国家环保部制定的《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算细则》

3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第七分册

During the Period of “11th Five-Year Plan”,Total amount of Main Pollutant

Reduces and Arranges the Relation Counted with the Environment

Peng Lili

Abstract: Through compare with vertical kiln environment of an enterprise that area under one’s jurisdiction close down this result of calculation and total amount, sulfur dioxide of emission is it arrange sulfur dioxide new result that increment checks and calculates to reduce in counting, sketch the total amount and reduce and arrange the close relation counted with the environment.

主要污染物 篇4

农业源污染是农业环境主要的污染类型,根据要求,“十二五”期间农业污染源减排将被列入总量减排的考核范围,因此,测算广西“十二五”农业源排放数据是开展农业污染源减排工作的首要前提,也是制定科学合理减排目标的必要条件[3,4]。为此,笔者利用2005—2009年广西污染源普查数据,采用排污系数法测算广西2015年农业源污染中水主要污染物的产生量。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研究基础数据为广西2005—2009年污染源普查更新数据和广西统计年鉴数据[5]。

1.2 研究方法

农业源污染中水主要污染物的统计口径与环保部门的统计口径一致,即“十二五”期间,农业源水主要污染物产生量只预测畜禽养殖业部分(污染源普查口径范围),采用猪、奶牛、肉牛、蛋鸡和肉鸡等5种畜禽的产污系数分别预测。其中,肉畜禽(猪、肉牛、肉鸡)以出栏量为统计基量,奶、蛋等畜禽(奶牛、蛋鸡)以存栏量为统计基量。其他畜禽不在污染源普查统计范围内,不作产生量预测。

计算流程为以广西2005—2009年污染源普查数据作为基数,根据广西“十一五”畜禽养殖数据增加比例测算2015年畜禽量,最后根据排污系数法测算2015年水污染物增量。

1.2.1 2015年畜禽量的测算

广西“十二五”畜禽量测算以2010年预期数据作为基数,以2005—2009年各类畜禽存栏量或出栏量的年均增长率作为“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率[5],具体公式如下:

式中,r畜禽为2005—2009年各类畜禽存栏量或出栏量的年均增长率;N2010畜禽i为2010年各类畜禽数量(采用预测数据),头(羽);N2015畜禽i为2015年各类畜禽数量,头(羽)。

1.2.2 2015年畜禽主要水污染物产生量的测算

2015年广西农业源水污染物测算采用排污系数法,计算公式为:

式中,E2015农业为2015年农业源水污染物产生量,t;N2015畜禽i为2015年i类畜禽统计基量,头(羽);畜禽i为畜禽种类,包括猪、奶牛、肉牛、蛋鸡和肉鸡;e畜禽i为i类畜禽年产污系数,kg/头(羽),取值见表1。

kg/头(羽)

2 结果与分析

2.1 2015年畜禽量

广西2015年畜禽产量测算值见表2。由表2可知,2005—2009年猪、奶牛、肉牛、蛋鸡和肉鸡预期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61%、10.83%、5.75%、2.18%和7.1 1%,按该增长率,预计至201 5年,广西肉鸡产量将达60 140.0千羽,生猪产量将达8 916.0千头。

2.2 2015年畜禽主要水污染物产生量

广西2015年畜禽主要水污染物产生量测算值见表3。由表3可知,201 5年规模化畜禽养殖化学需氧量产生量预计为77 619 t,氨氮产生量预计为10 858 t。广西“十二五”农业化学需氧量的主要污染源为生猪、奶牛和肉鸡养殖业,所占比重分别为79.2%、9.8%和7.4%;氨氮主要污染源为生猪、肉鸡和蛋鸡养殖业,所占比重分别为95.2%、2.9%和1.2%。

注:增长率为2005—2009年各类畜禽存栏量或出栏量的年均增长率。

t

3 讨论

由测算结果可知,广西“十二五”农业源污染中水主要污染物的污染比重与广西农业养殖产业结构密切相关。“十二五”期间,广西农业养殖存栏量将呈现快速增长特征,其中,生猪养殖因集中式养殖推广率低,造成的污染相对严重,是广西“十二五”农业源污染中水污染物产生的主要源头。

4 建议

“十二五”期间,农业污染源将被纳入污染物总量减排体系,广西农业源污染中水污染物总量减排将以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污染控制为主要切入点,包括以下措施。

(1)以集约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为重点,加快建设养殖场沼气工程和畜禽养殖粪便资源化利用工程,防控畜禽养殖污染;建设秸秆等有机废弃物处理设施,推进人畜粪便、生活垃圾等向有机肥料和可利用燃料转化。

(2)大力推广节约型农业技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增施有机肥,科学使用化肥,减少农业有机污染对流域水质的影响。

(3)进一步配套相关环境政策,在技术政策领域,对农村生活污染源排放进行控制,根据广西土地资源少、乡镇分散的特点,积极推进分散型污水处理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在财政政策领域,要落实“以奖促治”、“以奖代补”的政策措施,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摘要:利用2005——2009年广西污染源普查数据,根据排污系数法对广西2015年农业污染源水污染物产生量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广西2015年规模化畜禽养殖化学需氧量产生量预计为77619t,氨氮产生量预计为10858t,生猪养殖业是农业畜禽养殖的主要污染源。最后提出了广西农业源水污染物的减排措施。

关键词:农业,污染源,化学需氧量,氨氮

参考文献

[1]钱晓雍,沈根祥,郭春霞,等.基于水环境功能区划的农业面源污染源解析及其空间异质性[J].农业工程学报,2011(2):103-108.

[2]高新昊,张绍迎,江丽华,等.山东省农业污染综合分析与评价[J].水土保持通报,2010(5):1773-1775.

[3]赵华林.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查核算参考手册[K].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27-47.

[4]朱京海.污染减排工作手册[K].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100-104.

主要污染物 篇5

2009-02-29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十一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查工作,确保完成“十一五”全国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依据《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和国家环保总局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签订的《“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是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的实施排 放总量控制的两项污染物,即化学需氧量(COD)和二氧化硫(SO2)的排放量。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国家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以下简称“污染减排”)计划完成情况的核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对本行政区域的污染减排核查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条 污染减排核查的内容包括: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污染减排工作开展情况,污染减排计划制定情况、采取的各项工程措施及减排计划完成情况。污染减排核查的重点是治理工程减排项目、结构调整和监督管理减排措施的落实情况。

第五条 污染减排核查的目的是:通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报的主要污染物削减量相关数据真实性和一致性的审核、检查,为国家考核提供依据,促进各地完成污染减排计划和实现“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

第六条 国家环保总局华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东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华东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华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西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和西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以下简称“总局各督查中心”),分别负责监管范围内污染减排的核查工作。

第七条 污染减排核查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采用资料审核与现场核查相结合的方式。

第八条 污染减排核查包括日常督查和定期核查。定期核查分为半年核查和核查。

第九条 总局各督查中心开展污染减排核查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部门预算。

第二章日常督查

第十条 污染减排的日常督查是指总局各督查中心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减排措施的落实及其计划的完成情况所进行的日常督促检查。

第十一条 日常督查的重点是:监管范围内治理工程减排项目(城市污水处理厂、企事业单位污染治理工程、燃煤电厂脱硫工程、非电企业脱硫工程)的建设和运行情况;结构调整减排项目(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有关规定取缔关停的企业、生产线、设施等)的实施情况;监督管理减排措施(主要是企业清洁生产方案、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的落实情况。

第十二条 日常督查采用明查与暗查相结合的方式,由总局各督查中心会同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部门联合开展,或者由总局各督查中心独立开展。

第十三条 总局各督查中心与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部门联合开展的日常督查,每上、下半年至少各进行一次。对核查期内新建和上接转已运行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和燃煤电厂脱硫工程建设及运行情况的检查率应为100%,对现有城市污水处理厂和燃煤电厂脱硫工程运行情况的检查率不低于20%,对其他企事业单位的工业废水、二氧化硫废气治理工程检查率不低于30%,对取缔关停企业、生产线、设施的检查率不低于20%。

联合督查的具体时间和安排由总局各督查中心商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部门共同确定。

第十四条 总局各督查中心独立开展的日常督查采用明查与暗查相结合以暗查为主的方式进行。对核查期内新建和上接转已运行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和燃煤电厂脱硫工程建设及运行情况的检查率不低于30%,对已有城市污水处理厂和燃煤电厂脱硫工程运行情况的检查率不低于10%,对其他企事业单位的工业废水、二氧化硫废气治理检查率不低于15%,对取缔关停企业、生产线、设施的检查率不低于10%。

第十五条 日常督查中,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燃煤电厂脱硫工程、企事业单位污染减排工程建设及运行情况和取缔关停企业、生产线、设施情况应做出现场督查记录,并作为确定监察系数的主要依据之一。

第十六条 总局各督查中心分别于每年6月30日前和12月31日前向国家环保总局报送半年和日常督查情况报告。

第三章定期核查

第十七条 定期核查是指总局各督查中心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报的半年或污染减排计划执行情况及治理工程减排项目、结构调整减排项目和监督管理减排措施的实施情况与完成的COD和SO2削减量数据的真实性和一致性所进行的检查与核实。

第十八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部门应于每年7月10日前和次年1月15日前,向国家环保总局报送辖区半年和污染物减排工作报告,并抄送所在区域的督查中心。

第十九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污染减排工作报告的内容应包括:

(一)政府污染减排工作组织领导情况;

(二)环保部门组织实施污染减排工作情况;

(三)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实施污染减排工作情况;

(四)相关企事业单位开展污染减排工作的典型事例;

(五)制定减排计划情况(含新增量、存量、减排量之间的平衡分析,应该完成的削减量及其测算依据),核查期内减排计划的完成情况;

(六)治理工程减排项目、结构调整减排项目和监督管理减排措施的项目清单及其实施效果。各地报送的减排项目清单超过第十八条规定期限的,不计入本核查期减排量;

(七)按照总量减排调度规定应当报告的其他有关数据和资料。

第二十条 总局各督查中心按照国家环保总局的统一部署,组织对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污染减排工作进行全面核查,确保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核查任务,并向国家环保总局报送对监管范围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核查报告。

第二十一条 总局各督查中心定期核查的重点是:省、自治区、直辖市上报的减排措施在核查期内对COD和SO2的实际削减量及其相关数据的真实性和一致性。

第二十二条 定期核查采用资料审核和现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资料审核主要是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提交的减排措施项目清单及其实施效果进行审查,并依据所提供的有关政府和环保部门批准文件、验收报告、试运行许可、自动监测和监督性监测等相关资料进行逐项审核,核实每个项目的实施情况及其实际削减量。

现场抽查采用重点抽查为主,随机抽查为辅的方式进行。对资料审核中发现有问题的企业和项目进行重点抽查;其他减排措施采用随机抽查的方式。抽查结果作为确定监察系数的依据之一,与日常督查结果具有同等效力。

第二十三条 总局各督查中心要建立主要污染物减排措施档案制度。内对新增减排措施的书面审核、督查以及核查的累计核查率要达到100%。

第二十四条 总局各督查中心向国家环保总局报送的主要污染物减排核查报告的内容包括: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开展情况;污染物减排计划的制定及完成情况;实施治理工程减排项目、结构调整减排项目和监督管理减排措施情况及其COD和SO2实际削减量的认定结果;污染物减排工作的总体评价、评估及结论。报告应对核查结果进行认真分析说明,并就下一步污染减排工作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第四章 COD削减量核查(督查)

第二十五条 COD削减量核查(督查)是指对核查期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增的COD实际削减量的核查(督查)。核查期内新增COD削减量主要包括:

(一)城市污水处理厂新增的COD削减量;

(二)企事业单位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新增的COD削减量;

(三)取缔关停企业、生产线、设施新增的COD削减量;

(四)因执行新的排放标准新增的COD削减量等。

第二十六条 城市污水处理厂新增的COD削减量的核查(督查)包括:

(一)核查(督查)范围:

1、当年新建并投入运行的城市污水处理厂COD削减量;

2、上年建成投入运行但运行不满全年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当年新增COD削减量;

3、原有城市污水处理厂通过改建、扩建增加污水处理能力(如新增管网、扩容、污水回用等)和提高治理效果而形成的新增COD削减量。

(二)核查(督查)内容:

1、核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基本情况,包括设计处理能力、处理工艺、建成投运时间等。需要检查的资料包括项目设计文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批复、工程竣工环保验收报告等。

2、核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实际处理情况,包括:

(1)实际运行时间、处理水量和处理效果。需要审核的资料包括污水处理厂自动在线监测的进出口流量和COD浓度数据,并现场随机抽调、查阅10天自动在线监测装臵记录的进出口水量和COD浓度,各级环保部门对污水处理厂的日常监督性监测数据和监察报告,污水处理厂内部日常测定的进出口水量和COD浓度数据,查阅生产用电记录、污泥产生量记录,拍摄主要设施照片等。

(2)对实际处理水量和处理效果,按照以下顺序采用数据:自动在线监测的进出口流量和COD浓度数据(必须是与当地环保部门监控平台联网或通过数据有效性校核的数据);各级环保部门对污水处理厂的日常监督性监测数据和监察报告;污水处理厂日常生产中进出口水量和COD浓度监测的有效记录,以及生产用电记录、污泥产生量记录等辅助说明材料。

(3)对原有城市污水处理厂通过改建、扩建等增加污水处理能力和提高治理效果的,必须提供新增管网长度、扩容能力、污水回用量以及回用工程运行记录等相关文件、资料。

无上述数据和文件资料或者弄虚作假的,视为该污水处理厂不运行,不计COD削减量。

3、对污水处理厂各处理工序进行现场检查。

4、制作现场核查(督查)笔录。

(三)核查计算方法:

1、当年新建投入运行的城市污水处理厂通过调试期后并连续稳定运行的,从其通过调试期的第二个月起,按照实际运行时间、处理水量和处理效率计算COD削减量。

2、上年建成投入运行但运行不满全年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按照上年未运行时间计算当年同期增加的COD削减量。

3、原有城市污水处理厂通过改建、扩建增加污水处理能力和提高治理效果的,按照其当年实际新增的COD去除量计算COD削减量。

(四)核查(督查)中发现城市污水处理厂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认定为不正常运行:

1、整体不运行或者部分关键设备不运行的;

2、排水污染物浓度或总量超过规定标准30%的;

3、污水处理量达不到应接纳量50%的。

(五)核查(督查)中发现城市污水处理厂不正常运行一次,监察系数取0.8,不正常运行两次,监察系数取0.5,超过两次不正常运行,监察系数取0。情节严重的,当地环保部门应依法予以处罚,并提请当地人民政府责令其整改,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核查中发现国控重点污染源没有建立直报系统的,在线监测设备使用、运行及记录不正常的,参照以上规定确定监察系数。

第二十七条 企事业单位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新增COD削减量的核查(督查):

(一)核查(督查)范围:

1、企事业单位当年新、改、扩建投入运行的污水治理工程COD削减量;

2、企事业单位上年建成投入运行但运行不满全年的污染治理工程新增COD削减量;

3、企事业单位原有污水治理设施经过深度处理、改进工艺和再生水利用等新增COD削减量;

4、企事业单位通过实施清洁生产审核方案达标排放或完成削减污染物排放量协议,并通过省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或清洁生产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评审、验收而形成的新增COD削减量。

(二)核查(督查)内容:

1、核实企事业单位污染治理工程的基本情况,包括设计能力、处理工艺、建成投运时间等。对于实施工艺改进、清洁生产、再生水利用的,还应当了解具体实施情况。需要检查的资料包括设计文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批复、工程竣工环保验收报告、清洁生产审核报告及生产调度记录、再生水利用设施运行记录等。

2、核查企事业单位污染治理工程实际处理情况,包括:

(1)实际处理时间、处理水量和处理效果。需要审核的资料包括:污染治理设施自动在线监测的污水流量和COD浓度数据,各级环保部门对污染治理工程的日常监督性监测数据和监察报告,企事业单位内部污染治理工程日常运行记录、监测数据和用电记录、主要设施照片等。

(2)对实际处理量和处理效果,按照以下顺序采用数据:自动在线监测的排放口流量和COD浓度数据(必须是与当地环保部门监控平台联网并通过数据有效性校核的);各级环保部门对污水处理工程的日常监督性监测数据和监察报告;企事业单位内部污水治理工程日常运行和监测的有效记录。还可参考污水治理工程用电记录等。

(3)对企事业单位实施工艺改进、再生水利用的,必须提供相关资料和监测数据等文件资料。

(4)企事业单位实施清洁生产削减COD的,必须提供清洁生产审核报告、方案实施情况说明、达标排放前后情况、削减污染物排放量协议及完成情况,省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或清洁生产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评审、验收报告。

无上述数据和文件资料或者弄虚作假的,认定该单位污水治理工程不运行,不计COD削减量。

3、对污染治理工程各处理工序进行现场检查。

4、制作现场核查(督查)笔录。

(三)核查计算方法:

1、对企事业单位当年新建的污水治理工程和原有污水处理工程进行深度处理通过调试期后并连续稳定运行的,从其通过调试期的第二个月起,按照实际运行时间、处理水量和处理效率计算COD削减量。

2、对企事业单位上年建成投入运行但运行不满全年的污水治理工程,按照上年未运行的时间计算当年同期增加的COD削减量。

3、对企事业单位通过工艺改进、清洁生产等减少COD排放的,根据相关部门出具的证明资料,经核实后计算其核查期COD削减量。

4、对企事业单位建设再生水利用工程通过调试期后达到城市杂用水、景观环境用水水质要求并连续稳定运行的,从其通过调试期的第二个月起,按照当年实际运行时间、回用水量和处理效率计算其COD削减量。

5、企事业单位因执行国家和地方新的COD排放标准后实际减少的排放量计算其COD削减量。

以上未纳入上环境统计的与“三同时”项目均不计算其削减量。

(四)核查(督查)中按照国家环保总局《关于“不正常使用”污染物处理设施违法认定和处罚的意见》(环发„2003‟177号)有关规定,认定企事业单位污染治理工程不正常使用的情况。

(五)核查(督查)中发现企事业单位污水处理工程不正常运行一次,监察系数取0.8,不正常运行两次,监察系数取0.5,超过两次不正常运行,监察系数取0,情节严重的,当地环保部门应依法予以处罚,责令其整改,并提请有关部门追究其责任人员的责任。

核查中发现国控重点污染源没有建立直报系统的,在线监测设备使用、运行及记录不正常者参照以上规定确定监察系数。

第二十八条 产业结构调整新增COD削减量的核查(督查)包括:

(一)核查(督查)范围:

纳入上年环境统计的核查期或上已经取缔关停的工业企业、设施等。

(二)核查(督查)内容:

1、核实取缔关停企业、生产线、设施的基本情况,包括厂址,取缔关停生产设施的规模及其主要设备名称和数量,取缔关停时间,营业执照是否吊销等。

2、检查企业被取缔关停的相关资料,主要是当地政府取缔关停的文件,工商部门出具的营业执照吊销证明,供电部门下发的停电通知或出具的断电证明,环保部门现场检查取缔关停的记录、照片等。

3、对取缔关停企业、生产线、设施进行现场核查,检查是否拆除主要生产设备,是否断水断电,是否存有生产原料和产品等。

4、制作现场核查(督查)笔录。企业关闭,无法找到相关人员时,可采取行政主管部门或企业上级单位的笔录。

(三)核查计算方法:

对于当年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有关规定取缔关停的企业、生产线、设施等,按照上年纳入环境统计的排放量减去当年实际排放量计算其COD削减量。

对于上年取缔关停的企业、生产线、设施等不满一年的,根据上年环境统计排放量、关停月份计算其核查期COD削减量。

第五章SO2削减量核查(督查)

第二十九条 SO2削减量核查(督查)是指对核查期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增SO2削减量的核查(督查)。核查期内新增的SO2削减量主要包括:

(一)燃煤电厂脱硫工程新增的SO2削减量(包括新建机组的“三同时”脱硫设施的削减量);

(二)非电工业企业二氧化硫治理工程新增的SO2削减量(不包括“三同时”项目的削减量);

(三)产业结构调整新增的SO2削减量。

第三十条 燃煤电厂新增的SO2削减量的核查(督查)。

(一)核查(督查)范围:

1、当年新建投入运行的燃煤电厂脱硫工程SO2削减量;

2、上年建成投入运行但运行不满全年的燃煤电厂脱硫工程当年新增的SO2削减量;

3、当年新建和上年建成燃气机组在核查期内的发电量、燃气量。

(二)核查(督查)内容:

1、核实燃煤电厂基本情况,包括分机组投产日期、核查期实际发电(供热量)、耗煤量、脱硫工程168小时的移交记录、煤炭硫份、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运行记录情况、脱硫电价等。

2、核查燃煤电厂脱硫工程的实际处理情况,包括:

(1)核查期脱硫效率或SO2去除效率、排放浓度、SO2去除量。需要审核的资料包括燃煤电厂脱硫设施进出口烟气量和SO2浓度自动在线监测数据,并现场随机抽调、查阅10天的自动在线监测数据,入炉煤质化验单,各级环保部门对燃煤电厂脱硫工程的日常监督性监测数据和监察报告,企业内部日常监测的脱硫装臵进出口烟气量和SO2浓度,查阅脱硫系统生产用电用水记录、副产品产量记录、脱硫设施检修记录,以及拍摄主要设施照片等。

(2)实际脱硫效率,重点是脱硫设施的投运率和脱硫效果。按照以下顺序采用数据:进出口烟气量和SO2浓度自动在线监测数据(必须是与当地环保部门监控平台联网并通过数据有效性校核的数据);各级环保部门对燃煤电厂脱硫工程的日常监督性监测数据和监察报告;燃煤电厂日常生产中进出口烟气量和SO2浓度监测的有效记录以及生产运行记录、发电量、耗煤量、煤的平均含硫量、脱硫工艺及脱硫效率、脱硫剂的使用量、副产品产量等辅助说明材料。

无上述数据和文件资料或者弄虚作假的,视为该脱硫工程不运行,不计SO2削减量。

3、对燃煤电厂脱硫工程各处理工序进行现场检查。

4、制作现场核查(督查)笔录。

(三)核查计算方法:

1、当年投入运行的新建燃煤电厂脱硫工程经过168小时连续满负荷运行后并连续稳定运行的,从其经过168小时的第二个月起,按照当年实际运行时间和处理效率计算SO2削减量。

2、上年建成投入运行但运行不满全年的燃煤电厂脱硫工程,按照当年处理效率及上年未运行时间计算当年同期增加的SO2削减量。

(四)核查(督查)中发现燃煤电厂脱硫工程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认定为不正常运行:

1、生产设施运行期间脱硫设施因故未运行,而未经当地环保部门审批同意的;

2、没有按照工艺要求使用脱硫剂的;

3、使用旁路偷排的。

(五)核查(督查)中发现燃煤电厂脱硫工程不正常运行一次,监察系数取0.8,不正常运行两次,监察系数取0.5,超过两次不正常运行,监察系数取0,情节严重的,当地环保部门应依法予以处罚,责令其整改,并提请有关部门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核查中发现国控重点污染源没有建立直报系统的、在线监测设备使用、运行及记录不正常者参照以上规定确定监察系数。

第三十一条 非电工业企业新增的SO2削减量的核查(督查)包括:

(一)核查(督查)范围:

1、非电工业企业当年投入运行的新、改、扩二氧化硫废气治理工程,包括钢铁企业烧结机脱硫工程、有色金属冶炼二氧化硫治理工程,其他企业工业锅炉脱硫工程(其中循环流化床脱硫工程必须有自动在线监测装臵,且与当地环保部门监控平台联网并通过数据有效性校验),煤改气、煤改电工程等所形成的新增SO2削减量;

2、上年建成投入运行但运行不满全年的非电工业企业二氧化硫废气治理工程当年新增的SO2削减量;

3、非电工业企业实施技术改造、二氧化硫综合利用等形成核查期新增的SO2削减量;

4、企事业单位通过实施清洁生产审核方案达标排放或完成削减污染物排放量协议,并通过省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或清洁生产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评审、验收的,形成的核查期新增SO2削减量。

以上新增的SO2削减量中不包括除尘一体化脱硫、脱硫添加剂、换烧型煤、换烧低硫煤和洗煤等脱硫工程。

(二)核查(督查)内容:

1、核实非电工业企业的基本情况,包括企业名称、设计处理能力、处理工艺、建成投运时间等。需要检查的资料包括脱硫工程试运行批复及环保验收的文件资料、日常的环境监察和监测记录等;对于实施工艺改进、二氧化硫综合利用等工程,需要检查的资料包括技改工程验收报告、生产调度记录、二氧化硫综合利用设施运行记录,工艺改进、二氧化硫综合利用前后二氧化硫去除或吸收效果等;对于实施清洁生产削减SO2的非电工业企业,必须提供清洁生产审核报告、方案实施情况、达标排放前后情况、削减污染物排放量协议及完成情况说明,省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或清洁生产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评审、验收报告。

2、核查非电工业企业二氧化硫废气治理工程的实际处理情况,包括:

(1)实际SO2削减量和二氧化硫去除率。需要审核的资料包括二氧化硫废气治理装臵出口废气量和SO2浓度自动在线监控数据,各级环保部门对非电企业脱硫工程的日常监督性监测数据和监察报告,以及脱硫工程生产用电记录、副产品产量记录等。

(2)SO2去除率,重点是二氧化硫除去设施的投运率和效果。对实际SO2去除效率和削减量,按照以下顺序采用数据:进出口废气量和SO2浓度自动在线监测数据(必须是与当地环保部门监控平台联网并通过数据有效性校核的);各级环保部门对非电企业脱硫工程的日常监督性监测数据和监察报告;企业内部二氧化硫去除工程日常生产中进出口废气量和SO2浓度监测的有效记录。还可参考企业清洁生产审核验收报告、技术改造验收报告、脱硫工程验收报告;企业的产品产量、耗煤量、煤的平均含硫量、去除率、脱硫剂(吸收剂)的使用量、二氧化硫副产品利用情况等。

无上述数据和文件资料或者弄虚作假的,视为该非电企业脱硫工程、二氧化硫废气治理工程不运行,不计SO2削减量。

3、对非电工业企业二氧化硫废气治理工程的各处理环节进行现场检查。

4、制作现场核查(督查)笔录。企业关闭,无法找到相关人员时,可采取行政主管部门或企业上级单位的笔录。

(三)核查计算方法:

1、新建投入运行的非电工业企业二氧化硫废气治理工程通过调试期后并连续稳定运行的,从其通过调试期的第二个月起,按照当年实际运行时间和处理效率计算SO2削减量。

2、上年建成投入运行但运行不满全年的非电工业企业二氧化硫废气治理工程,按照当年处理效率及上年未运行时间计算当年同期新增的SO2削减量。

3、非电工业企业实施工艺改进、清洁生产、二氧化硫综合利用的,根据相关文件资料,经核实后计算其核查期SO2削减量。

4、因执行国家和地方新的SO2排放标准后实际减少的排放量计算其SO2削减量。以上未纳入上环境统计的与“三同时”项目不计算其削减量。

(四)核查(督查)发现非电工业企业二氧化硫废气治理工程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认定为不正常运行:

1、生产设施运行期间脱硫设施因故未运行,而未经当地环保部门审批同意的;

2、没有按照工艺要求使用脱硫剂(吸收剂)的;

3、使用旁路偷排的。

(五)核查(督查)中发现企业二氧化硫废气治理工程不正常运行一次,监察系数取0.8,不正常运行两次,监察系数取0.5,超过两次不正常运行,监察系数取0,情节严重的,当地环保部门应依法予以处罚,责令其整改,并提请有关部门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核查中发现国控重点污染源没有建立直报系统的、在线监测设备使用、运行及记录不正常者参照以上规定确定监察系数。第三十二条 产业结构调整项目新增的SO2削减量的核查(督查)包括:

(一)核查(督查)范围:

纳入上年环境统计范围的核查期或上已经取缔关停的小火电、有烧结机的小钢铁等。

(二)核查(督查)内容:

1、核实取缔关停企业、生产线、设施的基本情况,包括厂址,取缔关停生产设施的规模、主要设备名称和数量,关停时间,营业执照是否吊销等。

2、检查企业被取缔关停的相关资料,主要包括当地政府取缔关停的文件,工商部门出具的营业执照吊销证明,供电部门下发的停电通知或者出具的断电证明,环保部门现场检查取缔关停的记录、照片等。

3、对取缔关停企业、生产线、设施进行现场核查,检查是否拆除主要设备、断水断电,是否存有生产原料和产品等。

4、制作现场核查(督查)笔录。企业关闭,无法找到相关人员时,可采取行政主管部门或企业上级单位的笔录。

(三)核查计算方法:

对于当年取缔关停的企业、生产线、设施等,按照上年纳入环境统计的排放量减去当年实际排放量计算其SO2削减量。对于上年取缔关停的企业、生产线、设施等不满一年的,根据上年环境统计排放量、关停月份计算其核查期SO2削减量。关闭小火电、淘汰小钢铁中有烧结机的一律按照上年环境统计排放量单独计算其二氧化硫减排量。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三条 核查范围内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涉及商业秘密等任何理由拒绝核查(包括拒绝提供相关资料),否则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等进行处罚。核查人员不得弄虚作假、仿造数据,并有义务为相关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保守商业秘密,否则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等进行处理。

主要污染物 篇6

【关键词】大气污染;主要类型;防治技术

随着人类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废气、锅炉煤烟、汽车尾气、粉尘废物等排放量的增加,使得大气环境日益恶化。大气污染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越发重视,对赖以生存的大气环境的质量也逐渐关注起来。如何防治大气污染,维护健康良好的大气环境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主题。

1、大气污染的影响和危害

1.1 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污染的大气环境可能会通过人类的皮肤接触以及呼吸系统威胁到人体的健康,污染物侵入人体直接会影响人类的呼吸系统以及肺部的正常功能,甚至损害肝脏,造成人体机能的逐渐退化或者病变。人类长期生活在污染的大气环境中,直接影响到自身的健康,甚至威胁生命安全。

1.2 对地球生物的危害

大气是在不断的流动变化的,污染的大气会因此而大范围的扩散。地球上的生物中,如果植物长期生存在污染的大气环境中,会降低自身的抵抗力,很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严重的会使植物停止生长,甚至枯萎死亡。酸雨是大气污染的一种产物,酸雨会对建筑物、人植被、农田、动物的安全和健康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动物如果长期生存在污染的大气环境中,或者以受到空前污染的植物为食,会导致动物生病或者死亡。

1.3 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大气中CO2浓度的不断增加,会造成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由此带来的气象灾害会明显增加。同时CO2气体还会影响太阳对地球空间的辐射,从而使地球表面正常的气候发生变化。

1.4 造成臭氧空洞

大气中的臭氧层能够阻挡一部分的太阳辐射,从而避免过量的太阳辐射对地球上的生物的损害。一旦臭氧层遭受破坏产生臭氧空洞,会直接对地球生物造成损害。

2、大气污染的主要类型

2.1 按照化学性质的类型划分

2.1.1还原型。还原型的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有CO、硫化物以及各走很难过粉尘颗粒,这些污染物主要是以石油和煤炭为燃料在燃烧的过程中产生,因此也可称之为煤烟型污染。在阴天的气象条件下,这类污染无在低空聚集,从而出现污染事故。2.1.2氧化型。氧化型的大气污染出现的区域多以石油作为主要燃料,其中以汽车尾气的污染为主。石油燃烧产生的一次污染物的成分主要为CO以及碳氢化合物,其受到太阳短光波的催化作用产生化学反应形成三氧化碳和醛类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极不稳定,容易发生氧化,对人体尤其是眼睛有刺激性危害。

2.2 按照燃料性质的类型划分

2.2.1石油型。此种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于石油化工厂和汽车排放的尾气,主要成分为二氧化氮、链状链烷烴,同时还包含它们在大气环境下的产物。2.2.2煤炭型。煤炭燃烧造成的污染主要来自企业和工厂在进行生产加工的过程中煤炭燃烧,以及人们生活中的锅炉、炉灶等设备产生的煤烟。煤炭型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成分为二氧化硫和烟气、粉尘,以及它们在大气环境中发生化学反应的产物。2.2.3混合型。此种大气污染的主要是由石油和煤炭等燃料燃烧产生的污染物,以及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出来的一些化学物质。这种混合型大气污染的出现最为普遍。2.2.4特殊型。一些从事特殊物质生产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通常会排放出特殊的具有污染性的气体,如生产磷肥的工厂排放的废气中会存在氟污染。但是此类污染类型多发生在局部区域。

3、大气污染的防治技术

3.1 脱硫技术

脱硫技术主要分为燃烧前、燃烧中以及燃烧后三种。燃烧前的脱硫主要是对煤碳燃料的液化、气化以及洗煤。其中对煤炭燃料的液化和气化的研发一直在不断地进行中,二者从工艺方面来讲更加经济简单,而洗煤作为脱硫的一种辅助措施而加以应用。在以煤炭为主要燃料时,在燃烧过程中,为了更好的节约资源,减少成本,降低污染物物的排放,我国通常采用燃用型煤炭用于小锅炉的燃烧。对于较大规模的锅炉燃烧,通常需要对燃烧后的烟气采用脱硫技术,这对于降低二氧化硫对大气的污染,控制酸雨的形成具有很大的作用。烟气脱硫技术通常包括硫氮联脱、干和半干法以及湿法等。在烟气脱硫工艺中,以CDSI法、喷雾干燥法、石膏法技术应用比较广泛,技术发展也比较成熟。

3.2 除尘技术

对于大气环境中的细微粉尘颗粒,采用除尘器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其职能对较大的颗粒分子加以去除,对于细微的粉尘颗粒效果并不理想。我国对大气化境中的细微颗粒分子的污染情况已经加以重视并深入的研究,但是在对微粒分子的控制技术方面还不够成熟。同国外相比,我国的除尘效率还显得落后,亟待提高。在此方面,我国需要向国外学习先进的工艺和技术,以提高烟气净化产业的发展速度。

3.3 机动车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机动车在行驶过程中会排放尾气,尾气中含有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含铅颗粒物等污染物。国外对此已经研发出三元催化技术并开始应用和推广。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增加,在发达城市中,机动车尾气排放量剧增,城市大气环境的污染也日趋严重。为了有效的缓解机动车尾气所造成的大气污染,我国已经研发出自动补气的尾气净化设备。此设备能够让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得到有效的净化。

3.4 脱氮技术

氮氧化物的控制技术主要包括改进燃烧技术,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以及对大气环境中的氮氧化物清除这两种方法。通常使用可再生技术、烟道及炉内喷吸着剂技术、用SCF取出氮氧对氮氧化物和硫化物进行联合脱除。对于烟气脱氮技术,我国经过不断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成果。在部分锅炉中,已经开始安装低氮燃烧器装置。我国的产业结构开始向集约型转变,并且不断优化能源的消费结构,逐渐使氮氧化物的排放趋势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并处于逐年降低的趋势。

参考文献

[1]刘洋,李宏伟.浅谈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2).

[2]黄振中.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综述[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3(04).

[3]王皓.汽车尾气危害及控制对策探讨[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2(07).

水泥厂主要污染物分析及治理探讨 篇7

1 水泥厂的污染

1.1 大气污染物:粉尘、SO2和NOx

众所周知, 水泥厂在将石灰石制成水泥的过程中必将经历碎石、生料粉磨、生料烧制等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大气污染物:粉尘、SO2和NOx。其中粉尘污染容易产生雾霾对人的身体影响比较大, SO2和NOx产生于煤的燃烧和生料的燃烧对大气产生一定的影响, 更加严重的是有研究数据表明SO2和NOx的回收利用并不是很理想。人们从大气中呼吸, 然而大气却给我们带来了危害, 因此治理水泥厂的大气污染刻不容缓。

1.2 噪声污染

城市顾名思义应是人类的聚居地, 在城市中人们从事着各行各业, 在城市中人们进行着生老病死。当然, 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 然而就在人们正常的生活时, 一阵阵的噪声鼓荡着人的耳膜, 让人们烦躁, 头痛, 甚至恶心, 这是所有人所不允许的。然而水泥厂在制作水泥的过程中破碎机、原料磨、煤磨、水泥磨、风机、空压机等等产生强大的噪声, 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

1.3 废水污染

水, 乃生命之源。水的污染总是让我们痛心疾首。水泥厂就是废水的一大来源。水泥厂的废水主要包括生产废水和生活废水, 然而现如今我们通常将生产废水和生活废水直接排入地下这样就更进一步的造成了水的污染威胁着我们的生命的安全。面对此废水的循环再利用成为我们不得不正视的问题。

1.4 固体废弃物

水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渣滓以及水泥厂的生活垃圾都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水泥厂的一些粉尘在沉淀之后落在城市当中, 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水泥厂处理的一些废弃的渣滓胡乱堆积在道路旁, 给行人带来不便;水泥厂中的一些生活垃圾, 随意乱扔, 影响了整个城市的形象。

2 水泥厂的治理措施

2.1 奖惩分明的规章制度

随着社会科学发展观的深入人心, 生态环境已经越来越受到整个社会的重视, 因此政府应该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来制约水泥厂废弃物排放, 可以根据国外的经验和本国内的实际情况制定明确的废水排放指标, 从而严格约束我国水泥市场, 让整个水泥市场得到改善提升, 调整产业结构, 提高水泥的质量, 节约水泥的成本;同时政府还应该制定明确的奖惩制度, 让所有的水泥厂参与进来, 对于表现好的水泥厂进行奖励, 对于超标排放废弃物的水泥厂进行严惩, 从而使中国的水泥市场形成良性的竞争。

2.2 树立保护环境, 人人有责的意识

作为城市生活的每一份子, 环境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必须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我们应该积极参加社会上保护环境的公益活动, 为社会环境的建设出一份力。我们应该积极的监督水泥厂废弃物的排放是否达标对于排放的废弃物不达标的所有水泥厂我们都应该给予严惩。当然, 我们每个人在监督别人的同时不要忘了自己, 严于律己, 给社会给我们的子女树立保护环境的好榜样。

2.3 科技的发展是解决水泥厂污染物的根本措施

新进的科学技术的使用是解决水泥厂污染的根本措施。水泥厂可以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 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专家们可以积极的研究回收利用废弃物的设备, 从而使排出的废弃物我们也可以回收利用, 最大限度的减少环境污染, 做到节能减排。

2.4 我们可以针对污染物采取辅助措施

例如针对废气, 我们可以多种植能够吸收SO2和NOx的植物, 可以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回收利用;针对噪声, 我们可以在水泥厂周围种植树木和设置噪声隔离带从而阻隔噪声的传播途径;针对废水, 我们可以将废水集中排放到一起, 然后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处理, 从而达到循环利用;针对固体废弃物, 我们可以采取就地掩埋或者铺路等措施, 从而可以让固体废弃物得到利用的同时减少污染环境。

2.5 应用先进科学技术, 寻找水泥替代物

中国古代房屋的建造使用泥土和木材, 水泥的使用来自于古希腊, 由于其造价低、坚固不易损坏等优点被现代人大量的使用, 但是它造成的环境污染也不得不让我们头疼, 因此我们也可以寻找环境污染小的材料来代替水泥的使用, 当然我们的建筑设计师也可以设计一些水泥使用比较少的建筑, 从而节约使用水泥, 减少污染, 所以, 应该积极研究先进的水泥制成技术, 积极推广节约型, 环保型水泥技术。

3 结束语

水泥厂的污染已经给城市居民带来了大量的生活不便。通过分析水泥厂的主要污染物, 及时的采取有效地措施进行治理, 使我们每一个社会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不仅国家政府需要制定规章制度约束水泥厂, 而且水泥厂主要领导人也要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积极响应国家政策, 制定严格的排放指标。不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都必须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观念, 做到早预防, 早发现, 早治理。形成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的社会惯性。让我们共同维护城市的环境, 让生活更加美好!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我国的城市建设也迅速的完善起来, 水泥工业迅速发展的同时, 水泥迅速的收到了大家的关注。柏油路、楼房、桥等等司空见惯的建筑物中, 水泥起着主要的作用。那么, 水泥的大量使用会不会对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度的负面影响呢?本文主要讲述了水泥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 以及探讨如何治理这些污染物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水泥厂,污染物,治理,废气

参考文献

[1]石美风, 陈刚, 张秉坚.石质文物保护中的化学清洗技术[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1 (01) :17-18.

[2]郭斌, 田卫.水泥行业SO2和NOX排放总量核算方法选取[J].上海环境科学.2012 (01) :25-26.

主要污染物 篇8

关键词:太湖流域,水质污染,总量控制

1 太湖流域水质现状

太湖流域位于我国沿海中部, 为典型的平原河网地区, 流域总面积36895平方千米, 其中水面积为5551平方千米 (约占流域总面积的15%) ;流域内湖泊星罗棋布, 河流纵横交错, 河道总长约12万千米, 河道密度达3.3km/km2[1]。太湖是典型的浅表型湖泊, 水体自身净化能力较弱, 由此造成了流域严重的水质型缺水。2006年流域河流水质评价总河长506.7千米, 全年期90.1%的评价河长水质劣于Ⅲ类;太湖Ⅲ类水面积仅占67.5%, 且92.3%的水体为富营养水平;按水功能区达标分析, 太湖流域全年期水功能区河流达标率仅为23.8%。由于水污染严重, 上海、嘉兴、无锡等大中城市主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得不到有效保障, 呈水质型缺水[2]。

太湖流域目前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太湖水体富营养化和局部水域的有机污染问题, 沈建军等[3]从2007年的6月到2008年的2月, 选取了五里湖、梅梁湖、西部沿岸区、湖心区和东部沿岸区5个湖区作为水质状况检测的区域, 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对太湖水质进行评价, 评价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 (CODMn) 、总磷 (TP) 和总氮 (TN) , 结果表明:全湖CODMn平均浓度为Ⅲ类, TP平均浓度为Ⅳ类, TN平均浓度为V类。按所取采样点的湖区来分, 梅梁湖、五里湖和西部沿岸区的水质总体为V类, 而湖心区和东部沿岸区的水质总体为Ⅳ类。按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评价, 全湖富营养化程度平均处于中度富营养化, 局部湖区处于高度富营养化状态。

2 主要污染来源

造成太湖流域水质污染的原因主要是:太湖流域工业和生活废污水排放总量巨大;环太湖区域农业面源污染面广量大;气候变化及湖体水循环能力降低[4]。由此, 太湖流域水质污染的主要来源可以归纳为工业点源、农业面源和其他污染源三大类。点源污染主要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与部分城市生活中产生的污染物, 这种污染形式具有排污点位集中、排污途径明确等特征。面源污染是指随地表及地下径流汇入水体的各种相对分散的污染物或营养物质, 一般比较分散、隐蔽[5]。其他污染源则包括城镇生活污染源、水产养殖污染源、船舶污染源、湖面区降水、降尘污染等。

有研究表明, 太湖的富营养化主要由于环湖污水直接入湖或经河流入湖, 河道污染物输入是太湖流域点源、非点源污染的综合体现[6,7]。据统计, 20世纪80年代河道污染物的输入量占入湖总量的比例为化学需氧量 (CODCr) 的65.58%、TP的77.36%、TN的72.02%、SS的8 7.7 2%[8];90年代, CODCr、TP和TN由河道的入湖量已占总量的90%以上;2001~2002年, CODCr、TP和TN入湖通量通过西部河网进入太湖的比例分别占63%、47%和49%[9]。

近年来, 随着人民对农产品和水产品需求的日益增加, 鼓励饲养家禽以及鼓励沿湖饲养水产品成为太湖流域各地政府的长期政策。但是由于农业施肥过量以及化肥利用率不高, 加上养殖场养殖污水没有得到妥善处理, 目前农业污染已经成为太湖流域主要的污染源。此外, 生活污染也加剧了水污染的恶化。由于我国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大量的生活污染没有经过净化而直接排人流域水体中, 并且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增加, 污水治理的速度远远赶不上污水排放增长的速度, 因此生活污水对太湖流域水污染的影响日益显著[10]。

3 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

污染物总量控制是一种控制太湖流域水体污染的科学管理方法, 其含义是将排人太湖流域水体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在环境容量允许的范围之内。它是从定量的角度出发, 把太湖流域水体看作一个整体系统, 按其功能要求, 确定水环境质量标准, 据此来反推计算和拟定太湖流域水体内各种污染负荷的允许总量及其应削减量, 并研究和确定各污染源的合理负荷分摊, 再通过行政、经济和技术措施加以实施, 达到保护和改善太湖水环境, 满足水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的目的[11]。污染物的总量控制相比传统的浓度控制更能真实地反映污染物进入环境的实际情况;有利于防止浓度控制中不合理的稀释排放现象, 有效保护水资源;有利于进一步实现在总量控制基础之上的总量削减[12]。根据河道的水文特征、入河排污口分布、设定目标水质和一定保证率下的设计流量, 确定水环境容量模型[13,14], 计算河流的水环境容量, 确定污染物削减量, 是实现水环境功能区水质目标的主要手段也是水污染总量控制的基础和核心[15,16,17]。

江苏省环保厅《太湖流域主要污染物入湖总量研究性监测》[18]课题对江苏省境内25条主要入湖河流进行了为期一年、每月1~2次的污染物入湖通量加密监测, 提出了主要入湖河流总量核定办法如下。

污染物汇入总量=污染物通量×汇入时间

其中:污染物通量=污染物的浓度×污染物的流量

翟淑华等[19]通过对环太湖水文巡测资料水量统计方法比较入手, 计算分析2000~2002年环太湖河流进出湖水量、水质、污染负荷量变化。结合太湖水质变化分析, 得出自2000年后环太湖进出湖河流的水质污染恶化趋势总体得到初步遏制, 湖州、苏州地区环太湖河流水质保持稳定并呈一定改善趋势, 但无锡、常州地区的环太湖河流水质浓度仍呈升高趋势, 尤其是常州地区人湖河流的TP、CODMn浓度升高较快。与此相对应, 太湖水质在总体保持基本稳定中有所好转, 水质总体恶化趋势已经得到初步控制, 但位于西北部的竺山湖各项水质指标进一步恶化, 明显劣于梅梁湖水质。环太湖河流的人湖和出湖污染负荷量总体呈现增加趋势, 但从净入湖污染负荷量分析, CODMn呈波动性减少趋势, TP和TN呈增加趋势。

张利民等[20]以漕桥河为例, 基于实测数据进行水文模型的参数率定和验证, 提出小流域河网地区河流分段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 确定污染物的削减量, 提出河流污染分段控制和流域管理的水环境容量控制模式, 建立河流氮磷污染控制的可操作性措施, 从而制定削减污染物的重点工程措施为太湖流域水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马巍等[21]分析了湖泊纳污能力的动态变化特征, 提出选择典型水文年和将湖泊与环湖河道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模拟是进行湖泊限制排污总量核算的关键。并以枯水年作为代表水文年, 采用二维数学模型进行了近期太湖纳污能力动态变化模拟及限制排污总量核算。并基于近期太湖限制排污总量研究成果, 提出环太湖分区逐月入湖水质浓度的平均值在经过简单的技术修正后, 可作为近期太湖各分区入湖河道的水质控制浓度要求, 为太湖流域近期水环境定量化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罗缙等[22]进行了太湖流域主要入湖河道污染物通量研究, 利用经率定验证的太湖流域平原河网地区河道水量、水质计算模型以及太湖流域废水负荷模型, 根据1995年 (丰水年) 、1988年 (平水年) 、1971年 (枯水年) 的水文资料, 以及1995年太湖流域各主要河道纳污量资料, 计算了各典型年不同季节入太湖河道的入湖水量和水质浓度, 由此计算出太湖流域河网区各主要入湖河道污染物入湖量, 并结合河网中水的流向, 得出了入湖河道污染物通量的综合影响结果。

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从2008年开始开展“重点污染源及污染物入湖通量监测专题”, 其主要目标是开展太湖流域重点污染源和主要入湖河流污染物监测与调查, 建立太湖流域重点污染源、集中式污水处理厂、主要入湖河流信息数据库, 研究不同行业及地区重点污染源、主要入湖河流污染贡献率技术方法, 形成重点污染源和主要入湖河流污染贡献率的监测技术体系。

自2001年《江苏省环境自动监测 (控) 系统》项目实施以来, 江苏省环保厅先后在太湖流域建设 (即将建成) 了77个水质自动站, 其中“十五”期间建设了15个水质自动站;2007年底建设了8个生态补偿水质自动站 (含十五期间建设的潘家坝和白塔2个站点改造) ;2008年3月建设了16个水质自动站 (4个为浮标站) ;8月份建设了40个水质自动站, 至2008年底, 共有20个入湖通道水质自动站完成建设, 并相继投入运行。自动站的建成为污染物入湖总量的核算提供了有力工具。

4 结语

主要污染物 篇9

1 污染物降解系数的确定

1.1 野外实测数据估算

利用野外实测数据对参数进行计算, 包括野外两点测定法和野外多点测定法。

1.1.1 野外两点测定法

对湖泊, 在点源排放时, 如测出离排放口x1、x2 (x1<x2) 处的浓度c1、c2 (有效结果应是c1>c2) , 按湖泊推流衰减模式 (导则—6) 有:

(1) 和 (2) 两边分别相除, 可得:

式中:φ———点源在湖泊中排放的混合角度, 弧度为单位。中心排放可取2π, 平直岸边排放可取π, 其它情况可酌情决定。Qp———废水的排放量, m3/s;cp———污水中污染物的浓度, mg/l;ch———湖泊本底浓度, mg/l;k1———污染物降解系数, 1/d;H1、H2———距排放口x1、x2处的平均水深, m。

1.1.2 野外多点测定法

原理与野外两点测定法相同, 只是进行了多点测量, 并用最小二乘法进行了回归处理。测得距点排放源xi (xi>xi-1) 处的污染物浓度为ci (ci>ci=1) , 则:

用最小二乘法, 即可求得降解系数k1:

1.1.3 降解系数估算

监测点取距城中湖西园总污口20m、200m和1000m三处, 监测点水质数据见表1;距西园总污口20m和200m处水深分别为23.8m和27.5m;总污口日排放量为8500吨。按上面的计算方法, 得到CODMn、T-P和NH3-N的降解系数见表2。

1.2 经验公式估算

把湖泊视为一个完全混合反应器, 并且不考虑漏, 湖泊内污染物仅发生衰减反应并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时, 其方程可表达为:

2 估值讨论

本文分别采用野外两点测定法、野外多点测定法和经验公式估计三种方法计算了城中湖主要污染物CODMn、T-P和NH3-N的降解系数。这三种方法的适用条件和优缺点各不相同, 因而计算结果也差别较大。

两点测定法适用的条件是污染物排放源较为集中, 避免测点之间有其它污染源或水量输入输出, 其优点是计算简便、易于实施, 在实际工作运用较多, 缺点是精度不高;多点测定法适用的条件和两点测定法一样, 由于其采用了回归处理, 计算精度比两点测定法要高, 但要花费较大的人力、物力, 同时由于测点较多, 易受其它污染源的影响, 在实际情况中很难满足其适用条件。本文利用多点测定法计算得到的降解系数比两点测定法计算得到的数值要小很多, 其原因就是由于城中湖废水排放口较分散, 离西园排放口1000m处的监测点除了西园排污口的污染物贡献外, 其余各排污点对该监测点的水质影响也较大, 导致该点的监测值与距西园排污口200m处监测点的监测数据相差不大, 在此情况下计算出来的降解系数明显要偏小。

采用零维稳态模型的表达式反求污染物的降解系数, 其前提条件是湖泊是一完全混合反应器, 水质空间差异很小。在实际情况中由于湖泊水体的流动性小, 污染物在湖泊中的扩散能力很弱, 难以在整个湖内达到充分混合, 按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降解系数相当于整个湖泊污染物降解系数的平均值, 和两点测定法、多点测定法所计算的典型区域的污染物降解系数值有所区别。此外, 按这种方法计算时涉及到流入整个湖泊的污染物质量, 不仅调查的难度较大, 而且取值的准确性也有待探讨。

3 结语

在研究湖泊的水质问题时, 水质模型的选择和采用取决于研究的目的和目标。而水质模型的可靠性取决于参数的取值。本文根据淳安城中湖当地的水文、水质等资料, 采用野外两点测定法、野外多点测定法和经验公式估计三种方法计算了城中湖主要污染物CODMn、T-P和NH3-N的降解系数, 由于其适用条件和优缺点各不相同, 计算结果也差别较大, 使用时应视研究内容及所需精度慎重选择。

参考文献

[1]张永良, 刘培哲.水环境容量手册[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1.

[2]中国环境规划院.全国水环境容量核定技术指南[R].北京:中国环境规划院, 2003.

论主要污染物减排中的环境管理 篇10

一、防患于未然, 从源头控制, 积极及时处理

政府部门对印刷、造纸、电力、化工等企业的建立应该严格把关, 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 对未达标的企业禁止开放生产, 并集中设立高排放企业, 集中排放, 集中处理, 将污染物产量控制在最低, 鼓励清洁生产, 可持续生产, 政府对于排放污染物严重的产业予以经济和技术上的支持, 将废料分类处理, 本着循环利用再生产的原则, 发掘废弃物的价值。

二、加强减排设施的监管力度, 从政策上督促

为了提高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效益, 政府部门应督促企业应加强减排设施的管理力度, 保证减排工作有效顺利地进行, 把已经投入运营的城镇、工业生产污水处理厂、煤产业和钢铁产业脱硫设施作为监管重点, 建立完善的运营管理系统以保障运营工作的落实, 政府可以为企业制定减排任务且制定相关规定性文件, 如《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试行办法》、《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职责分配与追究条例》等规章制度, 通过这些规章制度对企业及企业人员进行督促, 对于因管理不善而造成的重大污染物减排问题的必须要追究相关负责人的经济刑事责任, 严格依照条例处置。对于不能按照要求完成既定目标任务的或没有正确履行减排工作职能的政府机构, 环境保护部门应该与其进行约谈, 了解其失职的原因, 根据不同的情况, 或是通报批评, 或是勒令整改, 或者对负责人停职免职处罚。总之, 环保部门的监管工作无时不有时时有, 与企业生产同步进行, 与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同时进行, 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杜绝同样错误犯第二次, 真正做到“监控、督查、考核”有效实施。

三、改革考核方案

对于污染物排放量大、在社会上影响广泛、能起到示范作用的相关管理机构, 环保局可以专门为他们制定工作考核办法进行单独考核, 做到:

1) 规章制定要严格。为了充分落实有法必依, 违法必究, 执法必严, 只有将责任分配明确, 才能在引导企起到带头作用。

2) 效果公开。每进行一次评估, 都必须把评估结果在各部门公开, 一次评估就是一次监督, 让减排工作在监督中进步完善。

3) 考核时间要适宜, 一年一次评估, 两年一次考核, 五年一次总评, 对不能达到年度减排目标的取消评优资格。

四、增强减排工作紧急问题的处理能力

减排工作负责人要在政策的带领下, 加强减排工作的力度和对紧急情况的应对能力。主要表现在增加监督设备和远程检查设施以便于及时准确地获取相关信息, 制定减排计划, 同时要与我国的市场经济相适应, 利用现代科技, 加强创新能力, 逐步提升减排标准, 使电力化工等行业的排污标准得以提升。

五、取消减排补贴, 换之以奖励, 调动工作积极性

相较于“十一五”, “十二五”将牲畜养殖产生的污水也纳入了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 从第一次国家污染源调查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禽畜养殖业排放的污染物占总排放的百分之四十三之多, 已然是农业污染之首, 在一定程度上已影响到了水源清洁。而禽畜养殖者污水治理观念较低, 同时技术推广也比较滞后, 造成整体治污效益较差的局面。我们环保部门提出的“以奖代补”对养殖场的粪便、沼渣等的处理给与一次性补助, 同时对养殖者下达任务, 凡完成任务者将提供相应的奖励, 带动了养殖者的积极性。

六、优胜劣汰, 鼓励落后者转型

政府要进一步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对污染严重且生产技术落后的企业实行淘汰或转型政策, 其中造纸、化工、印染等行业需积极参与调整, 优胜劣汰, 提高减排工作质量。为保证落后产能退出的顺利进行, 相应的经济补偿方案很有必要, 作为对辈被汰企业的经济补偿和对“钉子户”企业实施强行停产的补助。

七、安排约谈工作, 适时施压

减排约谈是指环保部门对未完成减排任务或未全力履行减排职责的相关机关人员进行的问责谈话, 即由政府的一级领导和监管部门对地方行政机关负责人进行约谈, 对减排工作中的轻重缓急和存在的问题再次提出, 目的在于企业施压, 促使减排工作的高效进行。

八、实时了解减排工作动态, 进行“防火”预警

相关监管部门要对待考核区域的企业的主要污染物的排量及一段时间内的排放量的发展趋势有所了解, 并及时上报环保局, 经过分析总结, 把握污染物排放量的动态变化, 找出原因, 根据分析的结果制定减排预警方案, 对明显要超标或可能要超标的企业及时地进行调控, 火电企业需要对二氧化硫的排量严格控制, 非电力企业需要控制其燃煤耗能量和污水排量, 对产生主要污染物量大的企业或治污成效较低的企业, 在不影响民众日常生产生活的前提下实行短时停产、轮产。

九、结束语

本文主要结合目前的污染减排现状, 对相关的环境管理措施进行了简单探讨, 在以上提出的各项措施的基础上, 相关领导还应该积极加大对企业的监督力度, 我们环保部门的工作人员也会深入到企业的生产实际中, 对其进行实时的监督与现场勘查, 一旦发现问题, 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 这对于污染物减排及环境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

摘要: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 主要污染物的减排工作尤为重要, 降低减排代价, 提高减排效益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 随着减排因子的增加, 工作难度也将加大, 通过创建新体制来优化减排, 保障其无障碍运行是环境管理部门的工作重心。

关键词:主要污染物,减排,环境管理

参考文献

[1]常维娜, 周慧平.农业污染减排指标体系初步构建[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2.

主要污染物 篇11

本文第一部分以二氧化硫 (SO2) 和化学需氧量 (COD) 为例, 回顾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的实施概况及效果, 第二部分指出我国排污权交易试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部分提出了促进我国排污权交易的政策和建议。

1.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的实践

2008年7月, 国家环保部增设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司、环境监测司和宣传教育司3个内设机构, 着力解决目前最为紧迫的问题, 其中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司承担落实国家减排目标的责任。

近年来, 天津、江苏、浙江、上海、山西、河南、广西等省区市先后开展了排污权交易试点, 交易对象主要是二氧化硫排污权。其中:江苏太仓港环保发电有限公司和南京下关发电厂之间、天津大港发电厂和天津石化公司热电厂之间的SO2排污权交易较为成功。此外, 江苏、上海还开展了污水排污权交易试点。从试点情况来看, 效果比较令人满意, 并逐步摸索出一条可行之路, 对环境保护取到了巨大的作用。

1.1 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

2001年底, 南通天生港发电有限公司与南通另一家大型化工有限公司签署出售二氧化硫排污权协议。协议规定, 卖方将有偿转让1800吨二氧化硫的排污权, 供买方在今后6年内使用。在这次交易中, 二氧化硫排污权以年度为单位进行转让 (每年300吨) , 交易费用按年度结算, 合同期满, 排污权仍归卖方所有, 买方得到的是排污权的年度使用权。《合同》规定, 所谓二氧化硫排污权, “是指在污染物浓度达标排放的前提下, 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核定的该企业生产过程中所允许排放的二氧化硫总量指标”。此项交易首次确立并突出了排污权的概念。排污权交易不同于排污买卖, 它实际上是指双方实现了环境资源使用权的转让, 即在享受权利的同时, 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 具有非买断性;而排污指标的买卖仅仅指转让排污权限的大小, 属于“可交易的”排污许可证。《合同》还规定, 合同期内买方未使用完的排污权可以结转下一年度使用, 甚至可以有条件地出让给第三方使用。这是我国首例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

2002年5月, 国家环保总局召集山东、山西、江苏、上海等7个省市的环保及相关部门主管人员, 在北京研讨和部署进行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的具体步骤和实施方案, 决定在以上7省市开展“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及排污权交易试点”项目。

2002年底, 南京市下关电厂与太仓港环保发电有限公司签署协议:从2003年7月太仓港环保发电公司投产之日起, 该公司将以每年170万元的价格, 跨市向下关电厂购买1700吨的二氧化硫排污权。这是我国首例异地二氧化硫排污权买卖。

2007年, 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的日本王子制纸株式会社在南通投资139亿元建设特大型造纸项目, 该项目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排污总量控制指标。南通市环保局又牵线搭桥, 促成南通醋酸纤维公司向王子制纸每年转让400吨二氧化硫排放指标, 完成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 解决了该企业二氧化硫排放总量问题, 使日本王子造纸项目最终落户南通。

2008年6月, 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的3家企业花费4.9万元, 从1家企业手中购得一年排放4.9吨二氧化硫的指标。这是武汉市首笔排污权交易, 也是硚口区在湖北省首次成功尝试企业排污权上市交易, 意味着政府开始运用经济杠杆“撬动”企业超标排污的难题。此次交易的卖方是一家轧钢厂, 该厂不久前实施“煤改气”后, 一年可减排6吨二氧化硫, 有了“富余”的排污指标。买方是3家新组建的服饰、包装、洗洁企业, 按每年每吨1万元的价格, 总共购得4.9吨二氧化硫排放指标。据悉, 这个价格是参照轧钢厂治污的成本计算出来的。

1.2 COD排污权交易

早在1987年, 上海就对工业污水排放指标尝试进行交易并取得成功。上海宏文造纸厂的草浆生产线曾因严重污染黄浦江, 且经济效益不佳, 被市政府关闭。而准备兴建的上海永新彩色显像管有限公司, 由于是新建厂, 政府规定的排污总量已经限定, 他们只好通过排污权交易, 出资150万元向上海宏文造纸厂购买所需的每天395公斤COD的排污权指标。这笔数百万元的排污权交易费, 为宏文造纸厂调整产业结构打下了基础, 而永新彩色显像管有限公司则得到了快速发展, 1999年, 该厂已达到年产值33亿元、利税5.14亿元的经济规模。上海宏文造纸厂的污水治理装置也于1999年投入运行, 治理效果良好, 排污总量远低于允许排污总量。由此可见, 在排污权交易中, 买卖双方和政府都是赢家。

浙江永泰纸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富阳造纸业的领军企业。公司投资57800元建造的春江污水回用工程正式启用, 用来处理公司的造纸污水和生活污水, 日处理能力为4.5×10t。经过二级处理后, 其中的2.5万吨回收利用, 实际排放为2×104t。经过处理后, COD含量从最初1000mg.L-1降至100mg.L-1, 以前每年削减COD为800t, 而现在每年分摊到排放指标总共有1700, 节省下900个COD指标。永泰纸业若实施排污权交易以后, 就可以出售剩余的排污指标, 创造效益, 从而激励企业投入环保工程。

2008年8月15日, 国家财政部、环保部和江苏省政府举行签字仪式, 正式启动太湖流域主要水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 此次试点旨在通过改革排污指标分配办法, 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 逐步实现排污权有偿使用, 利用市场手段治污, 建立起治污的长效机制。此次试点范围包括太湖流域内的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和丹阳市的全部行政区域, 以及句容市、高淳县、溧水县行政区域内对太湖水质有影响的河流、湖泊、水库、渠道等水体所在区域。试点对象为太湖流域国控及省控工业废水重点污染源, 接纳污水中工业废水量大于80% (含80%) 的污水处理厂, 以及从试点方案实施起, 报批环评报告书的新增排污量的新、改、扩建项目排污单位。据悉, 江苏省还制订了初始排放指标具体收费价格, COD为4500元/年吨 (污水处理厂为2600元/年吨) 。

太湖流域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 是一项重大的污染物总量减排经济制度, 试点成效直接关系到该政策在全国范围推进的进度、广度和力度。江苏省十分重视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 2007年11月, 江苏省政府向财政部、环保部提出了开展太湖流域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的申请, 当年12月获得批准, 按照国家财政部和环保部的要求, 江苏省制订了具体的试点方案。

作为排污权交易试点, 浙江省嘉兴市排污权交易中心已于2007年成功达成13笔交易, 总交易额1220万元。上海市也将出台激励政策推进COD减排。如果两省一市能“合体”共同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 为排污权制订统一的价格, 实行统一的排污收费标准, 将使污染企业无处“转移”, 从而实现长三角环境共赢。

2.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总体上看, 我国排污权交易的规模和程度还远远落后于环境保护的形势。阻碍排污权交易进一步推开的因素主要有:

2.1交易实施的法律依据问题

实施排污权交易, 首先必须要有完善的法律作保障, 因为法律的核心作用就是建立规则和秩序。专家指出, 中国的排污权交易至今仍停留于理论而未广泛应用于实践, 关键就在于我们的政策和法律对排污权尚无明确规定。在我国最重要的环境保护法中, 甚至没有明确环境也是一种资源、也没有利用概念。再好的管理手段, 倘若离开了法律的规范和保障, 也都将难以有效发挥其作用。这正是我国排污权交易实践中迫切需解决的问题。

2.2初次分配的公平和效率问题

排污权初次分配时, 主要考虑某一区域的公平性和经济有效性, 在能有效治理污染者和不能有效治理污染者之间, 前者理应享有更大的环境容量。但要真正做到公平、合理地分配, 却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由于信息不对称并不断变化, 政府很难根据其所掌握的现有资料确定各污染源的实际排污情况, 所以也就难以有效地分配排污许可。并且一旦形成某种分配格局, 其将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相对固定, 缺乏应有的灵活性。这正是我国现行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弊端。排污权初次分配如果失之公平, 不仅无法达到控制公害的目的, 同时可能会使一些无法得到排污权的企业冒险违规排污, 从而造成失控局面, 加剧污染严峻状况。

2.3排污权供给不足的问题

自1999年试点工作开展以来, 仅在政府部门撮合下成交少数几例, 交易十分冷清,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排污权供给不足。一方面, 企业普遍为将来扩张自用考虑, 即便有剩余排污指标也不愿出售;而老企业改造难度大、污染处理成本高, 很难节省指标, 市场供给自然不足。另一方面, 现实中排污源和掌有排污指标分配权的环保监管部门之间存在寻租行为, 相对抬高了排污权的购买成本, 困扰着排污权交易的顺利推广;而地方保护主义的盛行更加剧了排污权交易的萎缩, 并使之陷入恶性循环。

2.4排污权交易市场失灵

一方面, 技术进步使减排成本降低, 企业现在高价买入的排污权将来有存在贬值的可能性, 则买方对购买排污权持谨慎的观望态度;另一方面, 随着总量控制的趋严, 减排边际成本上升, 排污权亦存在增值的可能, 卖方一般也不具有迫切的交易期望, 这种双方交易期望值的差距自然导致排污权交易市场的不活跃。

在排污权交易市场的理论模型中, 假设了一个无交易费用的市场。但从国内国外的实际经验来看, 排污权交易市场在运作过程中, 存在着信息不充分、交易不频繁, 而且逐案谈判等问题, 也因此存在一笔相当大的交易费用。斯塔文斯的研究结果表明, 交易费用是影响排污权交易市场活跃程度的最敏感的变量, 如果交易费用过大、程序过复杂、时间过长, 就会影响交易效率, 就可能形成新的成本效率均衡点, 降低排污权交易的市场成交量, 压抑排污权交易的供给与需求。由上分析可见, 为提高排污权交易的市场化水平, 政府管理部门应该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对积极减排、积极出售排污权的企业从资金、税收、技术等方面予以扶持, 甚至可以采取收购排污权的方法, 强行刺激企业治理污染的积极性。而要降低排污权交易的费用, 政府需要大力培育市场, 建立相关的信息网络系统, 提供市场服务信息, 提高交易的透明度。

3.促进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的政策建议

排污权交易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 是实现污染总量控制目标不可缺少的市场手段。为确保这一制度在我国广泛开展, 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3.1制定和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

排污权交易是以市场经济体制和将环境容量作为一种资源管理为基础, 只有具备了完善的排污权交易和配套制度的立法, 才能确保排污权的合法性、排污权分配的公平性及排污权交易的合法化, 保障企业在排污权交易市场中自由买卖、信息共享, 促进市场中的公平竞争。目前,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 还存有大量以政代企行为, 法制体系和信用体制也不健全。因此, 建议政府尽快制定、出台有关总量控制和排放许可证制度的法规、规章和技术规范, 以法律形式明确环境是可利用的资源, 同时由相应地方政府或环保部门自行制定具体操作细则, 以此有力地促进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工作和环境质量的改善。

3.2实现排污权初次分配有偿化

实践表明:有偿分配方式能筛选出治污效率高的企业享受排污权, 促使环境容量这一宝贵资源得到合理使用, 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清洁生产的普及, 并推动上下游地区环境资源补偿机制的建立, 更有利于环境总体治理。在我国, 环境对污染容纳能力的有限性、总量控制任务的艰巨性, 加上污染源复杂众多, 排污指标注定十分紧缺。所以, 建议国内排污权交易推行伊始, 就要做到污染控制总量指标初次分配的有偿化, 以充分体现“污染者付费原则”。政府应对长期无偿占用排污指针的单位进行全面的排污产权改制, 对新建单位采取拍卖和奖励等有偿方式分配排污权, 全面实现排污指标的有偿初次分配。在此基础上, 再通过排污权交易市场实现污染源之间排污权的重新分配。

3.3加强环境基础调研及建设工作

排污权交易建立的基础是污染物的总量控制, 而我国目前的环境状况却是:污染源分布呈现工业、农业、生活污染三分天下的态势, 并且向点、面并重的趋势发展。农业和生活污染的监测还存在许多不足, 许多乡镇企业和“三小”企业的排放情况也远未得到有效监管, 排污监测体系的滞后已经严重影响到排污总量的合理确定。为此, 我们应做好大量基础工作, 并加强环保设施建设。首先, 投入巨资进行研究, 掌握我国环境容量的基本状况。在此基础上, 加强企业排污口的整治, 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对重点污染源全部安装自动监测系统, 为污染总量控制的有效进行奠定基础。其次, 构建高效环保执法队伍, 为环保部门配备先进的技术设施, 对执法人员加强业务培训, 提高环保执法力度。通过上述工作促使排污权交易在全国的普遍实施成为可能。

3.4改革环境管理制度

目前, 我国的环境制度主要根据行政区划来实施, 但污染物却不以行政区划而分布。所以, 现行环境管理体制也影响了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推行。建议根据我国环境污染的地域特征和环境保护的总体需要, 对环保管辖权进行重新划分, 并建立类似美国水流域管理委员会这类不受行政区划限制的专门机构, 负责不同资源或区域的环境问题。

3.5完善排污权一级、二级市场

从一级市场看, 相对于土地、矿产等有形资源而言, 排污权有偿使用缺乏政策和法律依据。据调查了解, 现在要成立经营排污权出让和交易的企业, 办理工商执照和税务登记都碰到难题。另外, 在排污权初始分配方面, 目前存在着新建污染企业和已建污染企业之间有偿和无偿取得“双轨并存”的不公平局面, 挫伤了企业有偿取得排污权的积极性。即使是有偿取得, 是通过拍卖方式、还是政府定价也值得研究:前者可能导致大企业操纵市场, 囤积居奇;后者存在着不能及时反映市场供求关系之弊。排污企业和掌握着排污许可证发放权的环保监管部门之间还可能存在“寻租”行为, 一旦有企业通过非法手段获取排污权, 就会打击别的企业珍惜排污权、减少污染物的积极性, 最终会出现排污权“有价无市”的局面。

随着我国加速与国际接轨, 政府职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环境保护领域, 政府将不再单纯以过去的“家长”形象发挥作用, 更重要的是, 要运用经济刺激手段引导企业的环境行为, 从而达到更好管理环境的目的。排污交易权制度无疑是政府实现去环境管理目标的一个有利工具。当前, 我国面临着严峻的环境挑战和现实的治理困境, 我们应结合各地经济发展状况, 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 使其在环保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金南, 杨金田, 马中.二氧化硫排放交易:美国的经验与中国的前景[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0.

[2]宋国君.排污权交易[M].北京:化学出版社, 2002.

[3]李克国.排污许可证交易的理论与实践[J].重庆环境科学, 2000, (4) .

[4]武华光, 贾继文, 胡继连.排污权交易的基本原理与现实应用[J].山东社会科学, 2002, (6) .

[5]吴健.论总量控制与排污权交易[J].环境科学, 2002, (1) :89~92.

[6]林红, 张建宇, 杜丹德.中国酸雨控制战略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及排放权交易政策实施示范[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4.

[7]Edwin W..Organizing Emissions Trading:The Barrier of Domestic Permit Al-location[J].Energy Policy, 2000 (8) :613~623.

[8]Alex F..Multilateral Emission Trading:Lessons from Interstate NOXControl inthe United States[J].Energy Policy, 2001 (29) :106l~1072.

[9]Barry D.Solomon.New Directions in Emissions Trading:the Potential Contribution of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J].Ecological Economics, 1999 (30) :371~387.

上一篇:林业财务下一篇:国家科技奖励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