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的功效与作用论文

2025-01-25

当归的功效与作用论文(共3篇)

当归的功效与作用论文 篇1

当归(学名:Angelica sinensis),药用部位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根,其分布非常广泛,主要产地为甘肃、四川,同时在云南、青海、陕西、湖南、湖北、贵州等地均有栽培,属于中医临床的常用药物之一,现结合临床实践,具体谈谈当归的功效与作用,报告如下。

1 用法与配伍

当归甘温质润,效用明确,历代中医将其作为补血要药。一般生用,若欲加强活血作用则酒炒炙。同时补血宜用当归身,破血宜用当归尾,止血宜用当归炭,和血(补血活血)用全当归。常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等证。若见心肝血虚,面色萎黄,眩晕心悸亦可用当归为君药的方剂进行治疗[1],如气血两虚者,用当归补血汤、人参养营汤[2]等。又因当归既能补血、活血,又能调经,所以成为妇科要药。常用于血虚或血虚而兼有瘀滞的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等症。再者其养血润肠通的便功效使其长被用于血虚肠燥便秘。尤其可以作为辅疗形式添加到粥,汤中辅助治疗中年老体弱、产后以及久病血虚引起的肠燥便秘,可与火麻仁、枳壳、生地等配伍。

2 主治病证及配伍

手足厥寒,舌淡,脉沉细或沉细欲绝,血栓闭管性脉管炎、雷诺氏病、风湿性关节炎、冻疮、小儿麻痹等属血虚寒凝者。治腰、股、腿足疼痛属血虚寒凝者,可酌加川断、鸡血藤等以养血祛风。妇人痛经属于血虚寒凝者,可去木通,加小茴香以理气止痛。对于血虚寒凝所致的冻疮,本方有治疗作用,亦有预防作用。

3 讨论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甘温质润,为补血要药。用于心肝血虚,面色萎黄,眩晕心悸等。若气血两虚者,如当归补血汤、人参养营汤等。补血活血,又兼能散寒止痛,用于血虚,血滞而兼有寒凝,以及跌打损伤,风湿痹阻的疼痛证。现代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亦取得一定疗效。既能活血消肿止痛,又能补血生肌,故亦为外科痈疽疮疡所常用。当归补血汤中当归起导作用,为君药。桂枝温经通脉,以祛经脉中客留之寒邪,为臣药。白芍滋阴养血,与当归相配,补益营血之力得以增强;细辛通达表里,散寒止痛,与桂枝相伍,温经散寒之力得以增强,两药共为佐药。重用大枣以助归、芍之养阴血,又可防桂枝、细辛之燥烈太过;甘草调和诸药,配大枣并可益气健脾,共为使药。本方温而不燥,补而不滞,共奏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之功效,使阴血充,客寒除,阳气振,则手足温而脉亦复。血虚受寒,寒邪侵犯血脉,可致血行不利而见肢体痹痛,应此,侯世医家秉仲景立法之意,用本方以治血虚凝之痹证。主治热厥,阳气内郁,不达四末,其冷在肢端,不过肘膝,其脉弦;阳衰至极而见一身虚寒证象,其冷过肘膝,脉沉细微。常补血宜当归身,破血宜当归尾,止血宜当归炭,酒制可增活力之力;和血(补血活血)用全当归。心肝血虚而见面色萎黄、唇爪无华、头晕目眩、心悸肢麻者,可与熟地、白芍、川芎配伍,则补血之力更强。

关键词:当归,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下册).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498-2499.

[2]李晓艳.人参养营汤化裁治验.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10(7):71.

当归的功效与作用论文 篇2

【处方】当归3两(去芦须,切片,焙).。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调养血气。主产后诸疾。

【用法用量】每服2钱,童便或酒调下,日3次,从产下便服之。

【摘录】《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卷七引《全生指迷方》

当归的功效与作用论文 篇3

【处方】当归、黄蜡,各一两;麻油四两。

【炮制】上件先将油煎,令当归焦黑,去滓,次入蜡急搅之,放冷,入瓷盒内。

【功能主治】治汤火伤初起瘭浆,热毒侵展,赤疼痛,毒气壅盛,腐化成脓。敛疮口,生肌肉,拨热毒,止疼痛。

【用法用量】每使时,故帛子摊贴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别名】当归膏(《古今医统》卷七十九)。

【处方】当归 黄蜡各30克 麻油120克

【制法】上药先将油煎,令当归焦黑,去津,次入蜡,急搅之,放冷,入瓷盒内。

【功能主治】敛疮生肌,拔毒止痛。治汤火仿,初起瘭浆,热毒侵展,{赤疼痛,毒气壅盛,腐化成脓。

【用法用量】用时故帛摊贴。

上一篇:炎症免疫因子下一篇:营销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