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山那样思考》

2024-10-05

《像山那样思考》(精选5篇)

《像山那样思考》 篇1

摘要:运用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对长春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的《像山那样思考》一课进行“三读”处理, 要求在强调打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 力求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 立足于使学生成为健康的、全面发展的人, 特别注意启迪学生的灵性和发展创造性。真正做到课上学知识, 课下学做人。

关键词:点燃心灯,冰山原则,“三读”,土地伦理

一篇课文, 以文字为载体传递作家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语文的教学中, 我们教师不单单要传授知识, 更应该是带领学生体味名家大家的人格魅力, 为学生点亮生命之灯。长春版语文教材的编写就充分注重了对学生人格魅力的培养, 在强调打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 力求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 立足于使学生成为健康的、全面发展的人, 特别注意启迪学生的灵性和发展创造性。

1932年, 海明威在他的纪实性作品《午后之死》中, 提出著名的“冰山原则”。他以“冰山”为喻, 认为作者只应描写“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 水下的部分应该通过文本的提示让读者去想象补充。他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 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文学作品中, 文字和形象是所谓的“八分之一”, 而情感和思想是所谓的“八分之七”。前两者是具体可见的, 后两者是寓于前两者之中的。一篇课文的学习, 就如这强大的冰山一样, 对于字词句的学习和理解仅仅是对冰山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的把握, 寓于其中的深层意义却是在水下, 是我们未曾见到的八分之七。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我要带领我的学生不仅仅是去探究那水上的部分, 更重要的是挖掘水下的部分。那么就一篇课文的学习, 我认为要做到三读:一读时要扫清字词障碍, 了解写作人的基本状况,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二读时在把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 探究作者在思想和写作结构上的特点, 做到学以致用, 能把他人的优点长处运用于自己的写作当中;三读时则需要与作者的情感相碰撞, 一篇优秀的作品会带来一段不同寻常的心灵旅程, 让心灵升华才是埋在水下最庞大的冰山底座。那么我就长春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的奥尔多·利奥波德的《像山那样思考》一文简要谈谈对于“三读”的运用。

一读:夯实基础, 整体把握

首先扫清字词障碍:“嗥叫、驯服、蔑视、迸发、湍急、揣测、饿殍、毛骨悚然等”对上述课文出现的重点词语的音、形、义。其次作家奥尔多·利奥波德的简介:“近代环保之父”—奥尔多·利奥波德 (1887—1948) 美国作家、生态学家、土地伦理学家, 被称为美国环境伦理的播种者。1949年出版的《沙乡年鉴》是其最重要的著作。《沙乡年鉴》记录了作者对自然界中各种生命之间彼此折射辉映的亲知和体悟。文笔优美、思想深邃, 被誉为“绿色圣经”。《像山那样思考》是《沙乡年鉴》中收录的一则随笔。最后整体感知全文:课文由一声狼嗥开篇, 以大山的视角, 通过记叙狼消失整条生物链被破坏, 生态平衡无法维持后的种种迹象, 告诫人类不要以自己狭隘的目光去评断事物的优劣, 要像山那样长久客观的看待大自然的一切事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不识记和牢固地保持基础知识, 那就不可能有一般的发展。”但是一读课文的内容要求不应占用过多的课上时间, 可以作为课前的复习内容, 或者在其他的教学活动中间接地进行考察。

二读:研习文本, 学以致用

《像山那样思考》是《沙乡年鉴》收录的一则随笔。文章第一段是对一声狼嗥的特写。文笔简洁传神, 携裹着作者深深的忧虑意识———他把诗意的叙写和深刻的生态忧虑杂糅在这声狼嗥中, 给人以灵魂的震撼。接下来的一段记写了鹿、郊狼、牧羊人、猎人对这声狼嗥的反应。作者进而指出, 在浅层的希望和恐惧之后, 还有更深刻的、只有这座山能听懂的含义。作者将一种深刻的生态伦理问题以极其形象而富有诗意的语言表述出来, 引起读者的关注与思考。

第四至九段在讲述狼被猎杀的命运以及狼被消灭以后留下的生态恶果。这些平实的记叙之后, 人们渐渐能够意识到, 狼的嗥叫声中所饱含的生态价值和生命意义。狼的消失, 意味着为某种生存现状吹响了告别的号角, 意味着我们的后代失去了一种可贵的生存的经验──人类对动物的捕杀已经造成了草原和高山植被的无可挽回的退化。自私的人类, 付出生态环境恶化的代价换取了所谓物质文明的进步, 却留下了一个伤痕累累的地球。利奥波德在文中的悲悯和忧虑让读者看到了一颗高贵而敏感的心灵, 读过此文, 应该能够听到利奥彼德的大声疾呼了。

像山那样思考, 是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方式的良好建议, 是这种建议的诗的表达方式。人并不是大自然的主人, 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伦理的角度来看, 我们不比一座山更高明。我们与自然万物的关系, 和一座山同自然万物的关系并无二致。

二读课文是对文本的深度挖掘, 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是在唱独角戏, 絮絮叨叨的“口传心授”, 把自己对课文的把握生搬硬套给学生, 使学生上了思维的枷锁, 没有了发挥的空间, 只能是死读书、死背书。文本失去原有的光泽, 苍白乏味下只能是学生厌学, 教师痛苦。善于巧设问题循循善诱, 让学生思维自由地遨游又不至于脱离文本, 不要求众口一致, 有另辟蹊径的也要积极肯定, 然后正确的引导, 令每个学生的思维都跟着这节课动起来, 而不是同处一室却各行其职。对于《像山那样思考》一课我共设了七个问题加以引导对文本的阅读,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味文本。结合图片复述课文的过程中, 仿佛历历在目的是狼消失后山的样子, 触目惊心体会后, 不得不令每个人深深思考。一篇文章能够震撼人的心灵, 可见作者对于文字的把握恰到好处, 那么这种遣词造句的功力正是我们学习语文的人应该潜心学习的地方。本文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运用诗意的语言解释深刻的哲理, 例如: (1) 只有这座山长久地存在着, 从而能够客观地去听取一只狼的嗥叫。 (2) 在这双眼睛里, 有某种对我来说是新的东西, 是某种只有它和这座山才了解的东西。 (3) 太多的安全似乎产生的仅仅是长远的危险。 (4) 大概, 这也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 它已被群山所理解, 却还极少为人类所领悟。与此同时本文另一重要写作手法就是对比的运用, 由狼消失前与狼消失后山的样子, 深刻的揭示了人与土地以及人与在土地上生存的动植物之间也必须遵守一定的道德准则, 这就是奥尔多·利奥波德的土地伦理学说。

三读:生命击掌, 余音绕梁

文字是有生命的音符, 奥尔多·利奥波德用他的人生体悟写出了《沙乡年鉴》写出了《像山那样思考》。美丽的地球, 在人类肆无忌惮的索取中伤痕累累。这是我们的家, 是养育我们的母亲地球, 面对她的容颜我们不得不深深的思索。通过对文本的把握同学们已经能与作者感同身受, 资料的展示中体现的触目惊心的数字证明了无数的动植物正在或即将消失, 让同学们开始对生存环境的变化引起重视。新时代的中学生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 应该有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高瞻远瞩的远大志向, 我们培养出来的应该是全面的、优良的未来祖国栋梁之才。在之后的综合实践活动《保卫绿色和平———世界环境日活动》中, 麻玉婷同学的《最后一声呼唤》, 金敏同学的《哪里是我家》和杨淑巍同学的《涓涓净水几时有》的演讲稿中, 我们能看到新时代的青年对于生存环境一再破坏的所发出的呐喊。

远远看到冰山不过只是一个小角, 正如一篇文章初识不过是字句的垒砌。当你在向前靠近冰山的寒气会沁入心扉, 文章细细品来却会令人获益匪浅。能与冰山碰撞将会有核聚变的力量迸发出来, 原本的静默消失殆尽, 同样与文学大师碰撞将会点燃一盏心灵, 领起一段历程终生受用。

《像山那样思考》 篇2

《像山那样思考》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狼嗥的内涵。

2、提高学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培养学生平等地看待自然万物,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通过抓关键句、关键词的方法来解读文章内涵,培养其解读文本的能力。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

三、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设境破题(5分钟)

由绍兴市市歌《水乡吟》MTV导入,绍兴市曾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荣膺“国家园林城市”称号,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有口皆碑。好的环境需要持久保护,人与环境的关系也需要我们准确定位,提升认识,这样才能对自然永葆一份亲近之意、敬畏之心。美国“新环境理论创造者”——奥尔多••利奥波德的认识就很有见地,能引发我们很多的思考。今天,我们一同学习他的像山那样思考。(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5分钟)

1、检查预习: ① 词语积累(略)

嗥(háo)叫

驯(xùn)服

迸(bâng)发

残羹(gēng)剩饭

毛骨悚(sǒng)然

嘎(gā)啦

砰(pēng)砰

湍(tuān)急

蜿(wān)蜒(yán)

蠕(rú)动 嬉(xì)戏

饿殍(piǎo)

艾(ài)蒿(hāo)

疲惫(bâi)

②作者是怎样提出“像山那样思考”的话题的?(对狼嗥叫的内涵的思考)

③谁应该“像山那样思考”?思考什么?(人类应该像山那样思考,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平等地和谐地与自然相处。)

(三)文本探究(10分钟)

1、一声狼嗥,两样反应。

① 作者为什么要以对狼嗥叫的内涵的思考作为开头呢?(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以对狼嗥叫内涵的思考开头,采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伟下文的展开找到了一个很巧妙地切入口。)② 他笔下的狼嗥有什么特点?(作者笔下的狼嗥“骄傲”“不驯服”“对抗性”“悲鸣”“蔑视”)

“骄傲”,说明狼知道自己在大自然的地位是不可或缺的;

“悲鸣”,说明狼的嚎叫是一种痛苦的哀号,为人类的执迷不悟的伤感;

“不驯服”“对抗性”“蔑视”,说明这是狼用来反抗的号角,体现了桀骜不驯的狼精神。③ 谁会留意狼的这声呼唤呢?他们(它们)对狼嗥的感受是不是在同一层面上?

鹿、松林、郊狼、牧牛人、猎人 山

不能理解 能理解 从眼前利益考虑 从生态利益考虑 主观、自私、肤浅、表面 客观、无私、深刻、长久

(山之所以能理解这种隐藏着的含义,除了长久、深刻,客观之外,还有它的包容与尊重,包容大自然中的每一个生命,尊重各种不同生物的生存权力与生存方式,从自然界的全局全面地看问题,而不是局限于个体的角度。)

2、狼的嗥叫,惟谁能懂?(15分钟)(生齐读文章的第二段)

问:一声狼嗥,山在思考,山能理解。文中除这一处之外,还有哪些体现山在“思考”的句子?

如:第三段中有“山对狼怀有一种秘密。”

第六段中有“无论是狼,或是山,都不会同意这种观点。” 第八段中有“山将要在对它的鹿的极度恐惧中生活。” 第十段中有“太多的安全可能产生了长远的危险。”

作者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山以人的属性。山的思考其实就是作者的思考。问:那作者一开始就理解狼嗥叫的含义吗?(不理解)

文章四至八段写了作者的一次亲身经历,这一经历让作者对狼的认识发生了转变。(生朗读四至八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作者的认识是如何转变的?抓住文中的重要语句加以理解。

① 一只狼死在了作者的枪口之下,那“垂死的绿光”震撼了作者的心灵,他从那双眼睛里读到了某种“新的东西”。“新的东西”指的是什么呢?(对自己这种行为的深刻反省,对狼产生的怜悯之心,对狼的生命的新的认识,对人与自然万物关系的深沉思考。)

② “狼越少,鹿就越多,因此,没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是猎人的天堂”,(以前,对——鹿能够满足现实生活的需要)

(现在,错——鹿的数目急剧增加,植物都被鹿吃光了,鹿群饿殍遍野,生态环境恶化,“河水把未来冲刷到大海里去了”。)

师:作者认识到了这个世界没有狼还真不行,破坏了生物链,“太多的安全可能产生了长远的危险”。狼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它的生命应该得到人的尊重。人,没有理由剥夺狼生存的权利。长久以来,人类都是以万物主宰的身份存在,这种中心主义无视其他生物的存在,认为自然只不过是上帝创造创造出来为人服务的工具和女仆,人类可以对自然肆意妄为,而不必对其有丝毫的怜悯之心。③ 作者终于认识到了“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

荒野是指一种没有收到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存在,那里的生物完全是按照自然界的生态规律生活着,彼此平等,谁也不能以主宰、主人的身份凌驾其上,这样的一种和谐,也就是荒野给予我们人类的启示。

小结:通过以上那个交流与分析,我们感觉到山的确是狼的知音,作者也成了狼的知己,山的思考其实就是作者的思考,故而才能对那一声嗥叫有着如此独到而深刻的感悟与认识。问: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有着怎样的人格魅力呢?

明确:作者对自然万物有着强烈的悲悯情怀,对生态环境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颠覆了传统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收敛起了凌驾一切的傲慢,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谦恭意识与平等。

(四)、拓展创生(10分钟)简述利奥波德德生态观: 1、1939年6月,利奥波德作了一次题为“大地的生物学观点”的演讲,初步阐述了他的大地整体观。2、19944年4月,利奥波德写下了著名的《像山那样思考》,进一步说明了他的生态整体利益思想。3、1947年,利奥波德又一次作了重要演讲——《生态良心》,倡导人类树立生态意识,形成生态良心,呼吁人们不仅仅从人类自身的角度考虑问题。我国古代先哲们的生态观念:

庄子: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 · 齐物论》;

“天然耳,非为也,故以天言之,所以明其自然也,岂苍苍之谓哉!”(《庄子 · 齐物论》);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子 · 知北游》)。

老子:“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老子注 · 五章》);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荀子:“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谓天职”(《荀子 · 天论》)。孔子: “钓而不纲,戈不射宿”(《论语 · 述而》)。

孟子: “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孟子 · 粱惠王章句下》)。

(五)、课堂小结:

陶醉在利奥波德哲人的深刻、诗人的激情般的文字之中,沐浴着古圣先贤深厚的思想光辉,的确是一种美妙无比的享受,我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更为深入透彻的认识。海德格尔说过,人应该“诗意地栖居”。诗意不仅体现为一种宁静美好的心理诉求,更体现为一种可落实于行动的对自然的终极人文关怀。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份诉求与关怀,对一朵花微笑,为一片草驻足,不仅呵护我们家乡的那份诗意,更让全世界永远保持盎然的诗意!

(六)板书:

像山那样思考

一声狼嗥

鹿、松林、郊狼、牧牛人、猎人 山 作者

不能理解 能理解 悲悯情怀 从眼前利益考虑 从生态利益考虑 忧患意识

《像山那样思考》教学案例 篇3

【关键词】教学案例;《像山那样思考》;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案例背景

经过近半学期的语文教学实践,我对学生的能力素质,学生也慢慢适应我的一些教学模式。但我也明显感觉到学生对我的语文课已经产生了“审美疲劳”,对课堂的参与和学习语文的热情都有所下降。对此,我以为有必要适当调整教学模式和策略,以扭转局面。我考虑改变问题的产生模式,变问题由教师设计为问题由学生提出。我选择《像山那样思考》作试点。

这篇课文作为“像山那样思考”专题中的一课,意在告诉人们应如何看待自然以及如何和自然和谐相处,教学中不仅应让学生明白狼的生态意义,更应让学生懂得狼只是自然界万物中的一个代表而已,进而让其明白人类应平等地看待自然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而作为语文课,学生这些认识的获得又必须来源于对文本的研习,决不能撇开文本谈所谓的道理,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如何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研习,是学生能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前提。

二、案例描述

(一)课前准备

我提前两天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提出疑问或设计精彩的问题。汇总后,我随即对这些五花八门的问题进行了筛选、归类、排序。筛选即选择对理解文本有价值的问题交由学生课堂讨论,而其他的问题则以课后讨论或个别交流的形式另作处理;归类即把实质相同的问题整合;排序即根据文本的逻辑顺序、学生的认知特点等安排问题的呈现顺序。

文章开篇那声“深沉的、骄傲的”狼嗥的特写,是此篇文章的文眼。因此教学中我也以此为着眼点和突破口,紧紧围绕这一声饱含有生命意义和生态价值的号叫展开和深入全文,我把几位同学提出的“文章以狼嗥开头,狼嗥有何特点?有何内涵?”作为第一个问题首先抛出,再通过本文所列其他几个问题的层层铺垫,最终解决课文的核心问题:“像山那样思考”,山是怎样的思考的?为何要“像山那样思考” ?

(二)教学流程

(1)教学目标:1.理解文中狼嗥叫的含义;2.体会文中作者对人与自然的生态伦理的思考。

(2)教学内容及步骤:

1.导入:面对大自然,有的人谛听天籁,描写风景之美;有的人感悟自然,抒写人生感言;更有人反思生态环境的恶化,思考人类该如何与自然相处,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2.作者简介:以投影展示相关课件。

3.检查预习:投影展示学生可能不认识或读错的字词。

4.大家问,大家答(课堂讨论):

a.文章以狼嗥开头,狼嗥有何特点?有何内涵?预设:特点:“深沉的”“骄傲的”“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鸣”“蔑视”等。内涵:①狼嗥是对人类为自身利益蹂躏自然而发出的悲叹;②狼嗥是在警告人们不要破坏生态环境,否则必将自食其果;③狼嗥是对人与万物之间的平等相处、和谐相处的呼唤;④狼嗥是对不懂自然规律的人类的反抗;⑤狼嗥意味着为某种生存状态吹响了告别的号角。这一声狼嗥具有生态价值和生命意义,也是作者充满生态忧患意识的大声疾呼。

b.留意狼嗥的有哪些事物?他们的反应又是怎样的?为什么只有山能听出狼嗥深刻的含义?预设:留意的事物可以分为两类:“鹿”“松林”“郊狼”“牧牛人”“猎人”,属于一类,它们的反应是“明显而迫近的希望和恐惧”;留意的还有“这座山”,它的反应则是“深刻的”“长久的”“客观的”。

c.作者为什么对狼情有独钟?预设:①人类肆意捕杀狼而造成的生态灾难明显而巨大;②作者因为看见那只被射杀的狼思想受到触动,进而反思醒悟;③很多人对狼有着根深蒂固的偏见,选择狼作为分析对象,对人们狭隘的、自以为是的生态观更具冲击力。

d.如何理解“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这句话的含义?预设:“荒野”,即人类文明未曾涉足的地方,各种事物都是自由自在地生长着,彼此之间是平等与和谐的,是健康的生态系统,它体现了大自然最本真的特性,对高度发达的人类文明具有不可忽视的警示和借鉴意义。

5.热点热议:“像山那样思考”,山是怎样的思考的?为何要“像山那样思考”?(预设关键词:长远客观、自然规律、万物平等、和谐共存、生态危机)

6.小结:自私的人类,为了换取所谓的物质文明的进步,却付出了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巨大代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应该自觉地树立起生态保护意识,树立起平等对待自然界中的一切的思想,学会像山那样去思考,使我们的地球,不再继续受到伤害。

7.拓展阅读和课后思考题:投影展示现代诗《小鸟在天空消失的日子》给学生阅读,第二段用空格的形式显示,让学生参照其他诗节仿写;投影布置课后思考题。

三、案例反思

这节课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实现了教学构想。因为是在讨论自己提出的问题,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明显高于往日。在讨论中,有学生的分析比预设的答案还要全面,表现出较高的个性阅读鉴赏水平。当然也遇到了一些波折,比如学生对万物皆是平等的生态伦理观念的理解和把握上存在一定障碍;在分析狼嗥的内涵时,学生们的认识比较浅,而对其中的生态伦理思考难以触及。我及时调整教学步骤,将这一问题暂时搁置,待“热点热议”环节后再讨论时,同学们基本能轻松地回答这一问题。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重在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将发现的机会更多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自己发现的过程中走进作品灵魂的深处。我想,阅读教学中让学生依据自身的知识积淀和生活体验等去对文章进行整体性的阅读或个性解读,不仅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更能培养他们创新和探究能力。

《像山那样思考》 篇4

《像山那样思考》是苏教版高中《语文》 (必修一) 第四专题“像山那样思考”中的一篇教读课文。该专题的人文话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其中这篇散文是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和环境保护主义的先驱奥尔多·利奥波德的作品, 文章用诗化的表达方式展现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方式的思考, 从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伦理的角度出发, 建议人类应像山那样处理自己同大自然的关系。

执教该课前笔者作了相应的学情调查, 通过学前检测了解到:只有少部分学生能从文句出发, 并在理解文本内容的情况下进行深层解读;大部分学生停留于文句表面, 缺少纵深思考的过程。具体表现在学生都能触及生态平衡和保护自然这一层级, 但只有极少部分能在此基础上表达出“平等”“尊重”“宽容”“自由”等深层精神诉求, 而这恰恰是作者所要传达出的深层内涵。于是, 笔者把教学目标定位为:

(1) 梳理文章脉络, 整体感知文意。

(2) 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及独特感悟。 (3) 开展对文本的批判性认识、个性化评价。根据以上教学目标, 整堂课就是围绕着文本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感悟设计教学内容与环节。

先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 并填空:这是一篇___写的, 旨在___的___ (文体) 。

接着是文本研习, 让学生有感情地自由放声朗读课文, 并在课文中标画出那些能够触动自己的句子和理解有困难的句子。

然后是小组讨论, 抓出那些能够触动自己的句子, 谈谈自己的理解, 然后把理解有困难的句子找出来在学习小组中交流讨论。讨论后, 每个小组的代表发言, 全班同学共同参与探讨。

接下来是师生交流, 得出如下几个结论:生命悲悯情怀, 生态忧患意识, 生命平等意识。

再拓展延伸, 帮助学生理解生态忧患意识, 补充“土地伦理观”思想的精髓、作者信息等相关材料。

最后深入探究, 结合文章, 谈谈自己对标题“像山那样思考”的理解:“ (谁) 像山那样 (怎样) 思考 (什么问题) ?”

课后作业为:结合对文章的理解, 完善最初的那份填空, 答案尽量丰富, 以体现对文本的深入理解。

课后, 笔者对学生进行了检测, 力图明确学生的学习成果, 诊断课堂教学的效度。这堂课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 所有教学环节都是围绕着学生对文本内涵的深入理解来开展的, 课后检测也确实发现, 绝大部分学生对于文本内容的理解有了进一步深化, 更加全面理解了作者的创作意图, 也明白了本篇文章在教材单元里的地位。但是, 只有个别学生才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评价。另外, 因为教学目标没有涉及文本形式的感知, 导致教学内容也没有涉及这一点, 所以八成学生缺乏对文章表达形式的把握, 他们对文本个别句子的修辞手法有一些认识和判断, 但对整个篇章的脉络和文章整体的独特表达感悟不足。

对此, 笔者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和语文学科的特性对教学目标本身进行了研究, 发现其中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新课标对必修课的“阅读与鉴赏”部分强调“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对不同类型的文本的阅读指导应该有所侧重”, 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 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把握和感知, 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 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这堂课在“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上是完成了, 但对“独特感悟以及对文本的批判性认识、个性化评价”没有涉及, “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更无从谈起。

更为重要的是, 语文课应充分凸显课文所隐含的语文核心价值, 重点训练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和表达力, 完成语文课应达成的教学目标, 把语文教学从关注文本内容转到重视文本形式上来, 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与文本表达的统一。可是, 这堂课根本就没有涉及文本形式的感知体悟。其实通过前测, 笔者已经了解到下面五个句子是学生普遍认为较难理解的。

(1) 只有山长久地存在着, 从而能够客观地聆听狼的嗥叫。

(2) 只有不堪造就的新手才感觉不到狼是否存在, 认识不到山对狼怀有一种秘密。

(3) 这是一种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鸣, 是对世界上一切苦难的蔑视情感的迸发。

(4) 我们到达那只老狼的所在时, 正好看见它眼中闪烁着的、令人难受的、垂死时的绿光。

(5) 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这也许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

学生对这些句子的理解障碍源于本文独特的表达方式, 作者用诗意的、富含思辨的语言把深刻的哲理寄于形象化的描述中, 学生感觉很难把握内中隐含的深意。因而文本内涵的理解和文本形式的感悟应该是合二为一、融为一体且不可分割的。综合以上的考虑, 笔者在第二次教学时把教学目标调整为:

(1) 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及独特感悟。

(2) 开展对文本的批判性认识、个性化评价。

(3) 通过比较阅读体味本文语言诗意表达之美。

(4) 尝试运用本文个性的表达方式来进行写作。

随着教学目标的变化, 笔者相应地把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调整为:

先是文本研习。设计两个问题:“文章主体部分作者讲述了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 谁来复述一下?通过这个故事你读到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或情感?”

接着是感悟提升。设问:“除了体会到狼的生态价值、要保护环境之外, 结合最后一段的议论, 说说还有其他的感悟发现吗?同时抓住‘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这也许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 它已被群山所理解, 却还极少为人类所领悟’这个关键句进行深入品味。”提示学生“荒野”这个意象的内涵:人类未曾涉足的地方, 存在着自足的、健康的生态系统和法则, 体现着大自然最本真的特性。

然后是质疑争鸣。设问:“我们曾经自豪地宣称, 我们人类是自然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在改造自然方面, 我们人类有了许多成就:可以使河流改道, 可以使飞船上天, 可以深入海洋, 也可以踏上月球, 甚至君临火星。可是另一方面, 我们又经常受到自然的报复, 在自然的伟力面前表现得非常无能。那么, 联系生活实际, 说说我们应该如何摆正人和自然的关系?”

接下来是比较体会。拓展阅读史怀哲的《我的呼吁》 (节选) , 感受同样高贵的灵魂, 并通过比较, 体会《像山那样思考》这篇文章独特的表达。

最后是表达应用。结合课文的插图, 运用课文的写法, 尝试写一段生动形象的文字, 来表达自己的深入思考, 字数200左右。

之所以有这样的改动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课堂教学先从作者的切身故事入手, 比较感性也比较容易理解。从这个故事出发, 学生的体会是自然而然的。利用学生原有的感悟作为起点, 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尊重学生的思维特点, 也符合新课标“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原始体验”的要求, 为第一个教学目标的达成作了必要的铺垫。

抓住文本理解关键语句“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 (前测显示该句是学生比较难以理解的句子) , 并及时为此句的理解提供一个脚手架———“荒野”这个意象的内涵, 帮助学生突破思维障碍, 保障了学生思维的顺利提升, 有利于实现第一个教学目标。

设计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联系生活实际, 说说我们应该如何摆正人和自然的关系”让学生讨论,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鼓励学生表达不同的认识和个性感悟, 为第二个教学目标的完成提供了有力保障。

文本的比较阅读这一教学环节, 可以让学生清晰地分辨出作品鲜明的艺术特色, 感悟生动语言背后的哲理性思考。而运用这种表达尝试写作, 力图让学生在对文意的理解有进一步深化、对文本形式有感性认识的同时, 锻炼学生写作表达的能力, 检验学生对文本独特表达的感知程度。这是思维的一种有效提升, 也是达成第三个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

事实上, 随着教学目标的变化, 课堂教学内容走势也相应变化, 也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结果。教学目标在改进, 教学内容的取舍也更合理而有效, 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有明显提升。第二次课后对学生的检测结果可以有力地印证这一点。第二次课后检测显示, 学生都能够深入理解文意, 并作出自己的认识判断, 同时绝大部分学生较课前对文本的表现特色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感悟, 认为形象化的表达可以给人更多想象的空间, 更值得深思回味, 也更容易打动人心。此外, 学生也比较能够接受这种表达方式, 并写下一些比较生动而有思想的文段。

由此, 笔者感悟到, 教学目标确定和优化的过程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对教材的深入解读和对学生学情的综合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概括的、笼统的、抽象的, 对阅读与写作、表达与交流的能力要求不是十分具体明确, 也无法对应每一册教材的每一篇课文, 弹性较大。所以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对课程标准的研究与分析, 而制订教学目标, 使课程标准的要求具体化, 就必须自觉地增强课程标准意识, 加深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制订教学目标不能不作深层次的思考, 既要“入乎其内”作出微观的剖析, 又要“出乎其外”作宏观的把握

此外, 教学目标确定和优化的过程也有助于我们把更多的目光聚焦在学生身上。现在的课堂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学, 而教学目标正是反映出课堂教学的起点与终点的状态。可是, 以往课堂教学目标的制订往往是从教师自身角度出发的, 其结果是教学过程演化为教师按照教学目标机械地执行, 其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就是看教师是否根据教学目标忠实地完成教学任务, 它从根本上忽略了学生也是能动的主体, 忽视了学生个体的需求。学情是教学的起点, 一节有效的课需要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学法习惯、情绪意愿等实际情况。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 篇5

《像山那样思考》这篇课文是高中语文新教材苏教版必修一中一篇现代散文,其作者奥尔多·利奥波德是一位美国大地的观察者和思考者他以他的生活经历,用诗意性的语言,独特的写作风格,对大自然进行思考言出在付出生态变化的代价后换取了所谓物质文明的进步,人类没有像山那样对待自己同大自然的关系至于作者在文章中怎样对狼的“嗥叫”进行认识,理清其过程是学生理解的难度所以在设计之时我以尝试的心理在前面问题的基础上有意识的去引导学生的理解,明白文章的主旨从而学会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和写作方法

学生能够通过对课文反复研读和思考,结合现在的社会环境,进一步认识作者借用狼的“嗥叫”的深层含义,理解作者对人与自然的生态伦理的思考,加强生态保护意识

学情分析:

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经历与作者的生活环境和经历有很大的差别,不仅表现在国别上,而且更体现在家庭的熏陶上学生在学习这篇文章时,对作者的诗意性的语言、写作风格和采用的意象,可能体会不够深刻,在理解过程中有很大的困难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2、理解狼嗥含义,学习选取个性化的角度表现哲理的方法

3、体味文中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伦理的`思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学习选取个性化的角度表现哲理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通过抓关键句来解读文本的能力

预习要求:

1、利用工具书自查生字词注音及重点词语释义

2、“像山那样思考”又怎样的内涵?

3、用一句话说说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4、划出不理解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积累“狼”字成语我们看到的画面上是什么动物啊?(图片)你能说出有关这个动物的成语吗?(见幻灯片1)这些词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感情色彩上)贬义即使我们提到的“与狼共舞”这个源自美国经典电影的讲述人与狼和谐关系的词语,传到中国便成了“与邪恶的人或事物接触”的意思狼,成了“邪恶的化身”,但鲜为人知的是,我们如果再不留意,就将与狼诀别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散文《像山那样思考》

2.思考文题:谁思考什么? 像山那样思考

(有些同学可能对文章标题不理解,从而影响对文章整体内容的把握,所以要引导学生从标题入手来理解文章)

二、作者简介:

“近代环保之父”——奥尔多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作家,生态学家,土地伦理学家这位被称为美国环境伦理的播种者,一生共出版三部书和五百多篇文章1949年,《沙郡岁月》出版,是其最重要的著作

《沙郡岁月》记录了作者对自然界中各种生命之间彼此折射辉映的亲知和体悟文笔优美,思想深邃被誉为“绿色圣经”《像山那样思考》是《沙郡岁月》中收录的一则随笔(见幻灯片3)

三、背景介绍:

工业革命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极大丰富的物质生活,但人们却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过高的物质追求,不断的向大自然索取,以及错误的生态观念,使我们的地球已变的满目疮痍森林植被骤减,水土流失严重,工业三废的污染,滥捕滥杀滥伐,这一切做法严重的破坏了生态平衡,地球面临荒原化的危险

四、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检查默写字词

嗥叫(háo) 驯服(xǜn) 蔑视(miè) 迸发(bèng) 湍急(tuān)

艾蒿(ài hāo) 疲惫(bèi) 饿殍(piǎo) 蜿蜒(wān yán) 毛骨悚然(sǒng)

2、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⑴ 文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内容是什么?简说理由

(方法指导:可从词精彩、句修辞、哲理句、景物描写等方面考虑)

⑵是什么引起像山那样思考的?(狼嗥)有何特点?

(本环节重点训练学生在速读课文的基础上快速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

五、合作交流,品读解析

1、作者对狼的认识经历了怎样一个什么过程?什么时候发生了转变?(见幻灯片4)

(发现狼——打死狼——老狼眼中绿光,心灵触动——狼死——鹿死)(看到老狼眼中的绿光时)

2、自然界失去狼后会怎样?请你用生物链的形式表现出来(见幻灯片5)

(狼少→鹿多→草光→食草动物灭亡→ 山秃→沙尘暴→灾难)

3、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山能那样思考?思考狼噑的含义是什么?

(见幻灯片6)

4、赏析句子:(见幻灯片8)

(1)太多的安全可能产生了长远的危险

(人们只顾了眼前暂时的利益,却带来了长远的危害要求我们人类不能只从眼前利益出发,要从长远思考问题,否则就会引发生态危机)

(2)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

(自私的人类以付出生态环境恶化的代价换取所谓的物质文明,却留下了一个伤痕累累的地球!所以本文作者用他的文字来警醒人类“要像山那样思考”,不能急功近利,惟利是图,只有这样,人类才有真正美好的未来)

(本环节重点训练学生通过抓关键词、关键句来解读文本的能力)

六、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

我们人类要像山那样思考狼的嚎叫中隐藏的内涵,处理好人和大自然的关系,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

2、你能举出生活中环境污染的事例吗?(见幻灯片9、10、11)

对此,如果你是一名环保志愿者,请写一段广告词警示人们保护环境!

七、作业设计:

1、仿写句子

鸽子的叫声,对 来说, ; 对 来说, ; 对 来说, .

2、从环保的角度写写自己的家乡

板书: 像山那样思考

奥尔多·利奥波德

狼(嗥叫)→ 山(思考)

个性 → 哲理(和谐)

教学反思:

这是必修一最后的一篇文章,按照板块的编排,主要是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让学生意识到在大自然的环境中,人跟动物是和谐发展的,是处于平等的地位在上课过程中我发觉 文章的重点和难点渗透的不好,学生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只停留在环境的平衡的层面,并没有深入到作者所呼吁的那中生态忧患意识,以及人和狼在大自然中是作为平等的地位存在着这点一直是自己这几天思考的问题,该以何种方式让学生领悟到这些,如果单纯地引用一些名家的言论感觉还是会很生硬,有几点是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意的:

1、语文课始终都要围绕文本,文本是学生与作者对话的最好平台

2、每节语文课都要有严格的到位的教学目标,而且这目标要贯穿课堂始终

3、语文学习更应该是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

上一篇:危害评估论文下一篇:课程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