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维修中思考,在思考中维修

2024-06-04

在维修中思考,在思考中维修(共12篇)

在维修中思考,在思考中维修 篇1

在维修中思考,在思考中维修

九厂报修无锡外圆磨床由于静压主轴润滑不畅,导致其频繁抱死,多次对主轴进行抛光维修,给九厂经营体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众骋公司机械工程师汪里征到现场进行调研,发现设备本身所安装的流量计不能监控主轴里的液压油情况,因为自带的流量计是安装在泵的出油口处,他只能监控冷却循环泵出不出油;当冷却循环泵正常工作时,设备会一直运转。

这样的设计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如果冷却油由泵打出,在通过流量计后到机床主轴之间的油管出现破损,这样的话系统是不会让设备停止运转的;但是事实情况是,冷却油已经在到达主轴之前就泄漏了,最终导致静压主轴缺油润滑不畅,主轴过热抱死。

了解到这一个情况后,汪里征经过借鉴其他机床的设计以及查阅了大量的技术资料后,决定在其回油路上加一个流量计来预防这个情况的发生。

经过这次主轴过热抱死事件后,我们也将回油路上加一个流量计的方式加入到众骋公司目前已经以后设计生产的设备的液压系统中。这就叫防范于未然,所有事情都要防微杜渐,将一切可能导致故障发生的隐患一一排除,这就是我们设备维修中的FEMA(失效分析),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不停的补充这个FEMA的“数据库”,争取做到尽可能地万无一失

周勋

2012.5.14

在维修中思考,在思考中维修 篇2

1 电梯维修保养的重要性

相关实践证明, 电梯维修保养是决定电梯质量以及电梯运行安全的关键, 为此在电梯安装运行过程中, 务必要做好全面的维修与保养, 消除电梯内部质量隐患, 保证电梯安全运行。对于一部新电梯来说, 购买安装后能否安全运行, 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关键在于对电梯的管理, 维修保养便是管理的其中一种形式。分析电梯维修保养工作的作用, 它不仅能为电的安全使用提供保障, 及时发现并处理电梯在运行中存在的质量隐患, 还能有效提高电梯的稳定性, 延长电梯使用寿命。由此看来, 电梯维修保养是极为重要的, 物业单位及其他相关单位必须加以重视, 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做好全方位的电梯运行管理, 包括电梯维修保养。

2 电梯维修保养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相关单位已经开始对电梯维修保养工作产生了重视, 并且落实了一系列措施, 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电梯维修保养仍然存在难题, 比如维保市场环境复杂混乱、使用单位维保意识不强、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等等。具体如下:

2.1 维保市场环境复杂

目前, 国内高层建筑所使用的电梯大多是外包给专业公司进行保养、维修的, 按理说, 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秩序性, 并不会出现大问题。但由于某些公司内部维修人员的素质不高, 加之公司技术实力良莠不齐, 导致电梯使用单位出现了选择困难, 一旦选择错误, 电梯性能以及电梯运行安全便可能得不到保障。单就电梯维修保养市场情况而言, 其环境也是相当复杂的, 比如有的维修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 重视对技术人员的培养, 能为客户或电梯使用单位提供优质的服务;而有的公司实力不足, 规模也较小, 但由于某些关系, 这类小公司能与大公司相挂, 借助大公司的资源来为客户提供服务。两种情况, 乃至更多种情况的存在都为电梯维修保养市场竞争提供了条件, 使电梯维修市场环境变得更加复杂。

2.2 维修单位的电梯维保意识不强

电梯维修单位维保意识不强是电梯维修保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电梯维修保养工作质量有着决定性影响。现阶段, 国内很多电梯维保单位都没有设置相应的安全管理部门, 并且普遍认为电梯只要不在运行中出现故障与问题, 其状态就是良好的, 这种认知深刻贯入到了单位基层工作人员中, 最终导致电梯安全事故。

2.3 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电梯维修公司所聘请的, 以及内部培训的维修保养人员大多存在素质不高问题。相关调查显示, 由于电梯维修公司的业务广, 大多数公司都只看重营销, 没有对人才技能培养产生重视, 不仅不对从业人员实施专业化的知识培养, 还在人才聘请方面放松了条件, 使旗下电梯维修人员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等能力普遍降低, 给电梯维修保养工作造成了影响。

3 电梯运行中的常见故障

电梯运行中容易出现的故障多由以下两种原因引起, 一是机械系统出现故障, 二是电气控制系统出现故障。

3.1 机械系统的故障

(1) 由于润滑系统故障或者润滑不良导致电梯某部件的转动部位出现严重的发热磨损现象, 由此出现滑动或者滚动部位的零部件损坏现象。

(2) 频繁的使用电梯, 电梯的零部件会出现老化或者磨损问题, 电梯保养不够到位, 不能及时有效的修复磨损的部件或者对老化零部件进行更换, 会使得损坏范围进一步的扩大, 最终导致电梯停机, 不能使用。

(3) 由于电梯的运行过程中的震动会使得原本比较紧固的螺丝变松甚至脱落, 这样会导致一些部件不能正常工作, 最后造成电梯的损坏。

(4) 由于电梯平衡系数失调, 或严重超载造成轿厢大的抖动或平层准确度差, 电梯速度失控, 甚至冲顶或礅底、引起限速器———安全钳联动, 电梯停机。

3.2 电气控制系统的故障

(1) 从电梯的电气控制系统发生故障, 比较常见的是电器组件接触不良导致的故障和门机系统故障。大部分是由于元器件的质量、维护保养质量以及安装调试的质量出现问题造成的电器组件以及门机系统故障。

(2) 从电气故障的性质看, 主要是短路和断路两类。

电梯短路故障主要有以下几种:

a.可能是由于方向接触器或者继电器的机械和电子连锁失效, 导致出现继电器或者接触器抢动作从而出现短路故障。

b.电梯接触器的主接点在开始接通或者断开的时候, 产生的电弧导致周围电器组件的介质被击穿从而出现短路故障。

断路故障是由于一些原因, 导致应该连通的回路出现故障不通。引起电梯断路故障的主要原因一般可能是在回路中作为连接点的焊接出现接触不良或者虚焊问题, 接触器或者继电器的连接点被电弧烧坏了, 还有可能是接触器或者继电器在吸合或断开的时候出现的抖动现象使得触点发生接触不良等原因造成的。

4 电梯智能化RFID维保技术

RFID技术的运用非常好的对电梯进行维保, 从而达到安全监管、报警的目的。RFID技术对电梯的整个生命周期可以进行溯源管理, 从根本上消除或者减少存在的安全隐患。电梯维保管理系统可以对电梯出现故障的相关状况和维保状况进行一定的统计和分析, 对维保人员的工作状况有所了解。可以帮助及时了解掌握相关信息, 对电梯以及电梯的维保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管。建立分层管理的机制, 进行层层监管, 展开及时有效的维保工作, 从而保证电梯平稳运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 电梯维修保养工作的好坏决定着电梯质量的高低, 也影响着电梯的运行安全, 因此强调必须做好电梯维修保养, 通过维修、保养两种方式及时发现电梯内部存在的质量隐患, 并采取相应措施将隐患消除, 全面确保电梯质量。在本篇文章中, 笔者着重对电梯维修保养中存在的问题作了论述, 同时探讨了电梯运行中的常见故障及解决办法, 得出了一系列结论, 希望能为同行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高永新, 孙艳萍, 张美芝, 朱姝.电梯维修与操作[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3.

[2]黄玮华.浅谈电梯维修保养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J].科学之友, 2010 (16) .

在维修中思考,在思考中维修 篇3

【关键词】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职业汉语;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在服务行业里,企业追求高质量的服务水平对人才的能力结构提出了新高的要求。汽车后市场行业是一个服务行业的产业链,服务行业的竞争和大量的汽车专业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存在加剧了汽车后市场企业对用人的素质要求。企业在招聘、选拔员工时,更加注重人的综合素质水平。职业汉语能力,是人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体现,是集中体现员工素质和工作业务能力水平的核心能力。因此,对于在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是否应该开设《职业汉语》课程以及如何开设《职业汉语》课程是当前中职教育领域需要探索实践的重要课题。

一、研究背景

《职业汉语》课程,是伴随着国家劳动部职鉴中心组织的“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简称ZHC)而出现的一门学科。课程教学内容覆盖阅读、语言表达、职场礼仪、职场文书写作等,培养学生从事职业工作所应具备的汉语运用能力。当前,在中职领域并没有开设《职业汉语》课程。本文以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为例,对开设《职业汉语》课程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课程建设建议。

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基本情况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办学层次属于中等职业教育,招生面向初中毕业或者具有相当于初中毕业文化程度的学生。该专业就业面向主要是汽车维修厂、汽车4S店从事汽车技术修理、销售、服务接待等相关工作。

三、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开设《职业汉语》课程的必要性分析

(一)用人单位反馈

通过对用人单位毕业生质量反馈调查得知,用人单位(汽车维修厂、汽车4S店)普遍认为:同样是培养汽车行业后市场的技术人员,同届同岗对比来看,高职毕业生(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汽车整形技术专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在素质上要远远超过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毕业生。这里强调的素质,不是指专业技能,而是指职业素质,表现在阅读、语言表达、职场礼仪、职场文书写作等方面。这恰恰是《职业汉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宗旨。因此,从用人单位反馈来看,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开设《职业汉语》课程是有必要的。

(二)学生的入学基础

虽然教育部建立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两条平行的教育体系,但是长期的普通教育模式下,职业教育成为一种差生教育或者低层次教育的历史传统,在短期内难以改变这样的现状。中等职业教育从招生面向来看,招生范围是具有初中毕业文化程度的学生,而且通常是中考没有考上普通高中的学生,属于学困生的范围。学生入学基础差,是不可回避的现实。

在小学、初中阶段,学校都开设了语文课程。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范围是围绕着基础字词、基础语法和基础作文,没有体现职场对汉语的实际应用。因此,中职学生在入学时,对职场汉语应用方面是空白的。更何况前文所述,这些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还属于学困生范围,对基础语文的学习成绩还不理想。因此,从学生的入学基础来看,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开设《职业汉语》课程是有必要的。

(三)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以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为例,对开设《职业汉语》课程的必要性从用人单位反馈、学生的入学基础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开设《职业汉语》课程是有必要的结论。

四、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开设《职业汉语》课程设计

(一)课程性质

笔者认为,职业汉语是职场中使用的交流工具,其能力象征着一个从业者的职业素质,也是区别劳动密集型工作与技术密集型工作的区别。职业语言能力应该说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最基本最核心的体现,所以语言的表达和沟通能力,应该是一个人成长、成才、成功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从中职的办学目标来看,中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中等专门技术人才。那么,对于中等职业教育来说,职业汉语能力是属于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能力,《职业汉语》课程则应该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中定义为必修公共课程。

(二)开课顺序

在中职教育中,开设了《语文》课程。如果增设《职业汉语》课程,那么《职业汉语》课程与《语文》课程的关系是怎样的呢?这决定了开课的先后顺序与教学大纲的制定。语文课程教学的功能,一是教语言文字,二是教文学。而《职业汉语》课程的教学是强调一个人在职业场所中完成职业交际任务的能力,它的要求更高、更复杂。可以说,《职业汉语》课程是《语文》课程教学的继续和拓展。因此,应该在教学计划安排上先开设《语文》课程,作为学生学习《职业汉语》课程的基础和前提。

(三)课时安排

参考高职院校开设《职业汉语》课程的学时安排,从教学内容需要来看,中职院校开设《职业汉语》的总学时建议为32-50学时,可以开设在两或三个学期来完成。在理论与实践学时安排上,建议为理论与实践学时比大于1∶1。

(四)教学大纲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开设《职业汉语》课程,授课大纲与内容要密切结合汽车行业的企业职场实际。通过对大型汽车维修厂、汽车4S店调研,笔者认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开设《职业汉语》课程的教学模块建议为:模块一,汽车职场文本解读。内容包括:汽车相关宣传资料的解读、汽车企业规章制度的解读、相关法规的解读、行业相关信息的网络检索。模块二,汽车职场口语表达。内容包括:规范使用普通话、推广专业术语和职业术语、准确聆听客户及领导信息、恰当表达意图、会议场合发言。模块三,汽车职场书面表达。内容包括:汽车行业工作计划、工作总结、通知通报、新闻简讯、请示批复、会议纪要、行政公函、协议合同等汽车行业公务、事务文书的写作。

(五)配套教材

配套教材是实施课程教学的关键保障,因此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开设《职业汉语》课程的重点要放在教材建设上。通过教材建设,将课程建设成果以保留、传递传播。在编写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开设《职业汉语》课程教材时,要与本校、本专业的长期稳定校外就业合作单位建立密切联系,将企业的实际职场汉语应用情况合理地融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课堂之中。

(六)师资保障

当前,没有职业汉语的专业化师资,只能是由语文课程教师或文学基础好的汽车专业教师来兼任授课。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开设《职业汉语》课程,其任课教师应具有双师素质:第一,学校要鼓励、支持汽车专业教师、语文教师等担任《职业汉语》课程的任课教师参加国家职业汉语师资培训。职业汉语师资力量的培训对把职业汉语课程建设推向纵深化,提高学生的职业汉语水平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二,学校要鼓励、支持担任《职业汉语》课程的任课教师深入汽车行业一线调研、实习,使得任课教师能够深入地掌握职业岗位工作对职业汉语的需求,在教学中能够做到在校生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

五、结语

本文针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开设《职业汉语》课程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从课程性质、开课顺序、课时安排、教学大纲、配套教材、师资保障六个方面提出了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开设《职业汉语》课程的课程建设建议。

参考文献

[1]我国已推行“职业汉语能力测试”[J].职业教育研究,2004

(1).

[2]齐中熙,张旭东;我国将进行职业汉语能力测试[J].职业技术,2004(7).

[3]姜云霞.如何在职业汉语课程中设计实训任务单[J].青年文学家,2011(10).

[4]第四届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研讨会在成都举行[J].教育与职业,2009(16).

[5]陈桂良.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汉语能力培养路径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

[6]高虹.培养职业汉语能力 提高职场核心竞争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0(24).

[7]郭灵云.职业汉语能力的培训及测查[J].中国校外教育,2013(9).

作者简介:张琳琳,女,1984年生,吉林省吉林市,大学本科,工作单位吉林机电工程学校,研究方向:汽车运用与维修。

在维修中思考,在思考中维修 篇4

当前,汽车上装备的电控系统愈来愈多.在汽车维修中,采用仪器诊断已成为故障诊断的重要手段.但是,仪器诊断也有其缺陷,如成本高、对操作人员的素质要求高、对机械故障和隐形故障无用、对某些故障(如线路故障)的`诊断效率低下.所以,在现代汽车维修中,不应一味追求高科技的仪器诊断技术,而应适当地应用传统诊断技术,如此,才可能既提高故障诊断的效率,又降低维修成本,成为一名合格的汽车维修人员.

作 者:崔涵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局 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2009 “”(14) 分类号:U4 关键词:汽车   传统诊断技术   应用  

在维修中思考,在思考中维修 篇5

针对目前维修方面存在的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了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维修作业任务进行优化的`方法,并以实例说明了该方法应用的合理性.

作 者:樊庆和 李德志 FAN Qing-he LI De-zhi 作者单位:樊庆和,FAN Qing-he(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飞行器工程系,山东,烟台,264001)

李德志,LI De-zhi(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济南,250002)

在维修中思考,在思考中维修 篇6

1.仪器维修信息系统硬件选择。

仪器维修信息系统在硬件设计上应有很强的通信能力和良好的人机界面, 具有体积小、低能耗等特点, 便携式维修辅助装置( PMA) 正好符合这个要求。便携式维修辅助装置是指在维修中采用的现代化自动处理仪器, 通常包括便携式电子显示仪器、便携式维修仪器、技术数据读取机/浏览器等。

通过采用 PMA, 可以使维修人员在工作地点根据维修作业和仪器现状, 实时地输入维修数据, 为多个用户快速地提供可视化资料; 使相关人员在作业期间接收详细的技术数据, 为自动识别技术和电子化维修手段的普及应用提供远程支持; 允许与设备系统进行直接通信, 以便于故障的定位。对不具备嵌入式自动故障诊断和预计功能的装备而言, PMA 发挥的作用尤其大。

2.仪器维修信息系统软件设计。

仪器维修信息系统软件则采用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将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加载到外场使用的PMA上,可大大提高外场技术人员的维修保障能力。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设计包括外观与数据库设计。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外观主要是为用户提供交互的手段,包括信息浏览、查询、导航、打印等功能,根据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的约定和应用的需要,它的显示界面要遵循统一的标准,即采用标准的Windows显示窗口,包括菜单、弹出式对话框、文本框、图形框和导航按钮等。Class3以上的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最关键的交互方式是对话框,用户可以与计算机通过对话的方式,一问一答,逐步深入,引导用户在复杂的故障树结构中寻找到理想的故障隔离途径。工作程序中的危险、警告和注意等提示信息被强制要求以标准和突出的方式显示,以确保工作程序能安全顺利地执行。目前,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主要采用基于Web的浏览器外观模式,树状菜单、VR浏览已成为新的交互方式。

在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创作过程中,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数据库设计是关键。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数据库是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的源数据,是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电子数据链的起始点,因此,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数据库必须收集与仪器相关的全部数据,并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具有可修改能力,以适应仪器系统不同寿命阶段技术状态的变化,提供最新的、容易理解的、准确的和详细的技术信息;二是中立格式,数据对象的内容和格式必须分离定义,以确保不同的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显示系统或其他的信息系统能够共享信息资源;三是标准格式,以确保具有数据交换的能力。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数据库一般由关系型数据库来实现,通过将建立的对象模型向关系数据库模式的映射,最终将对象间的关系转化为二维表及表间关系;或利用XML(SGML)的DTD中的数据模型结构,显性或隐性地将其映射成关系数据库的结构,即将XML文档转换成数据库的一个单独的表或者一系列表,然后将元素和属性值填入表格之中。

五 结束语

电气仪表是现代工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使用遍及各个领域,对于电气仪表的维护和保障非常重要。在检测仪表故障的过程中,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的应用,能够快速查阅仪器维修历史记录和技术性能指标,获得更高的维修效率及更好的维修效果,从而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赵尊章. 对汽车电子技术在维修诊断中的几点看法[A]. 河南省汽车工程学会.第六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河南省汽车工程学会:,:3.

[2] 李欣茂,黄家敏,姚敏.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装置常见故障维修[J]. 实验室科学,,03:178-180

[3] 虞水红,刘培超,张庆稼,李加林,吴建刚,袁洪伟. 探索电子技术理论与实践教学模式 培养医疗仪器维修技术应用人才[J]. 华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S1:14-15

状态维修在机电设备维修中的应用 篇7

1状态维修简介

状态维修 (CBM) 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 由于测试技术仪器、信号分析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 以及设备的状态监控技术、故障诊断技术和维修分析决策技术的迅猛发展而形成的以设备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为基础的基本状态的维修[2], 与其他维修方式相比, 状态维修具有一定的优势。

1.1定期计划维修既浪费人力财力, 又增加了设备整体故障率。而状态维修能根据故障早期征兆进行故障预报, 并能对故障进行诊断和趋势分析, 制定出合理的维修方案, 针对性强, 避免了维修的盲目性。

1.2状态维修既能使设备经常保持良好状态, 又能充分利用零件的使用寿命。因此, 有效地减少了停机时间, 降低了维修费用。

1.3设备的状态维修是一种先进的维修管理方式, 它能有效地克服定期维修造成的设备过修和失修的问题, 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2设备状态维修方式与其他维修方式的区别与联系

2.1事后维修方式是指设备在运转过程中已经出现了异常现象, 而不能再使用所进行的非计划性维修, 通常我们也称为故障维修。它与设备状态维修的重要区别在于“事后”控制, 而状态维修的关键在于“事先”监测, 预先控制。

2.2定期计划维修侧重于计划, 状态维修侧重状态, 这绝不等于说状态修理没有计划, 状态维修也非常注重计划, 这种计划是建立在“状态”基础上的计划。它既关心维修周期的合理性, 又关心计划的合理性, 它强调计划监测, 事先搜集信息, 对设备的适时适度修理。

2.3状态修理与计划定期修理明显不同。一是计划定期修理是全面检修、更换有关可疑零件, 有可能对不该维修的部件也进行了维修, 产生了过剩维修, 二是设备的技术状态已经劣化到难以满足产品要求的程度, 但由于未达到规定的维修间隔期而没有安排维修计划, 就会造成失修;而状态维修只需更换或修理损坏的零件, 按照实际需要进行修理, 从而减少了停机时间, 减少了配件消耗, 提高了设备运转率。

3设备状态维修的实现必须靠有效的状态监测

设备状态监测是实现状态维修的基础, 首先必须对设备的现有状态进行检测分析, 然后根据设备的实际运行状态决定维修方法。所以说状态维修 (预知维修) , 就在于维修之前预知设备运行“状态”, 因而对设备的监测工作尤为重要。因而, 利用人的感官和简单的仪表工具, 或精密检测设备和仪器, 按照预先制定的技术标准, 定人、定点、定量、定路线、定周期、定方法、定检查记录, 施行全过程对设备进行动态检查, 只有这样才能及时掌握设备运行状态。

滕州卷烟厂动力设备负责全厂水、电、汽、气等能源的供应, 且大多设备没有备用设备, 一旦设备发生故障就会严重影响卷烟生产任务的完成。为对设备运行状态实行有效的监测, 动力车间根据工作实际, 在监测手段尚不完备的条件下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监测措施。

3.1加强对动力设备操作工、维修工、工段长等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 熟知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正常运转时的工作状态, 锻炼他们利用五感 (闻、看、听、摸、尝) , 提高自己感知设备的能力。

3.2车间设备管理人员根据设备使用说明书, 把设备正常运行状态的正常值、允许值和重要监测点标注在运行记录簿上, 便于巡检、点检人员重点监测核对。

3.3操作工根据要求, 按时巡检自己所辖设备, 认真记录设备的运转数据, 仔细观察设备的异常现象。发现设备故障隐患及时反映给跟班工段长, 工段长及时通知跟班维修工进行维修, 并做好记录。

3.4机修人员携带点检工具, 按照既定的点检路线, 每隔4小时对所有动力设备点检一次, 发现异常现象及时排除。对于较大的故障隐患, 在夜班无法排除时, 及时通知车间领导, 以便组织人员抢修, 确保车间正常生产。

3.5工段长根据规定, 带领安全员、班组长每班不少于两次对所有运行设备进行巡查, 发现问题积极协调排除。

通过以上监测措施, 使运行的动力设备几乎每时每刻都处在严密的监控之下, 自从2007年12月份南厂北移以来, 许多故障现象都能及时排除, 没有发生因动力设备停机而影响卷烟生产任务的重大事故发生。

4推行状态维修的效果

滕州卷烟厂动力设备分布比较分散, 动力管线遍布厂区各个角落, 推行状态维修势在必行。自从南厂北移以来, 动力车间配合绩效考核, 大力推行设备状态维修制度,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1车间维修力量得到合理配置。动力车间现有机电维修工19名, 以前, 维修工大都聚集在维修室里等待维修。实行状态维修后, 8名维修工被安排跟班巡检设备, 改变了过去消极等待事后维修, 变为主动监测设备, 发现故障隐患即时维修, 维修观念发生改变。

4.2设备故障停机率明显降低。自从推行状态维修后, 操作工和维修人员严格按照自己的职责范围和巡检路线巡查和点检设备, 发现故障隐患后, 维修人员根据实际情况, 要么及时排除故障, 要么利用生产间隙时间排除故障。据统计, 2009年动力设备故障停机率仅为0.0229%。

4.3设备维修费用明显降低。推行状态维修后, 动力设备得到科学保养, 避免了定期计划维修所带来的过剩维修, 节约了五金备件的使用, 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2010年1~5月份, 动力设备累计发生维修费用为513881.00元, 比去年同期降低89275.00元, 降幅为14.8%。

5结束语

总之, 设备状态维修是和点检制相结合的一种维修, 是一种随机状态维修, 是以设备状态监测为基础的预知维修。实施状态检修的目的就是科学维护保养设备, 它对保持设备完好, 降低故障隐患, 减少临时停机, 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维修费用具有明显效果, 对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积极的意义。

摘要:介绍了设备状态维修的优点, 分析了与其它传统维修方式的区别和联系, 指出了设备状态监测是实现设备状态维修的基础。

关键词:设备,维修方式,状态维修,状态监测

参考文献

[1]赵艳萍, 姚冠新, 陈骏.设备管理与维修[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钣金技术在事故车维修中的应用 篇8

摘要:钣金维修是汽车维修中常见的作业项目,在维修中应用到多种设备和多种维修工艺,是一项复杂的而技術含量较高的工作。特别是对事故的钣金维修,由于涉及的车身测量、数据的处理分析、车身校正、钣件更换等诸多内容,几乎包含了钣金作业的全部内容,维修难度较多。本文以事故车的钣金修理过程为主线,提炼了一般的维修工作流程,逐项进行分析探讨,深入了解汽车钣金维修工艺及现代化汽车钣金维修设备在事故车维修中的应用。关键词:事故车维修钣金工艺流程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汽车已成当今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截止2012年12月份,全国汽车保有量达1.2亿辆,汽车碰撞事故也呈快速上升趋势,车身钣金维修成为汽车维修工作最普遍最重要的维修内容。针对上海大众4S维修店的统计表明,钣金修复作业和车身涂装作业已占到了整个4S维修店维修工作量的60%~70%。一般的综合汽车维修厂,车身修复也占到了全部维修工作量的25%~35%。汽车被撞击或擦伤受损之后,必须通过钣金维修进行车身修复。局部的凹陷可以通过敲击、修复机点焊拉拔、打磨平整的方式进行修复。但是对于事故车,由于在事故中经受了严重的撞击甚至翻滚,产生大量变形、断裂,车身局部构造损毁,甚至出现车身结构变形的情况,维修工作繁杂,难度大,无从下手,技术要求较高。下面以事故车的钣金修理过程为主线,按照常用的维修工艺流程,逐项进行分析,深入探讨汽车钣金维修工艺及汽车钣金维修设备在事故车维修中的应用。1、损伤诊断与拆装损伤诊断是维修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决定了车辆的维修计划能否按计划完成、能否有效的进行生产成本的管理。由于大部分车辆都涉及到保险业务,所以车辆在进行损伤诊断与拆装前,应联系保险公司,定损结果反馈给保险公司定损员或客户,便于沟通协商维修价格。检测损伤的过程中,需要目测碰撞的位置,确定碰撞方向及碰撞力大小,并检查可能存在的损坏。由于现在的轿车在车身设计上多数采用刚柔结合的设计原理,利用吸收分解理论来缓冲撞击力,保证乘客最大程度地安全,所以当车辆受到撞击后不仅是撞击部位的变形损坏,其整个车身的多处如大梁、悬架和发动机等部件也可能产生变形。有时,有些车辆前面受到撞击,经检测发现后部也发生了变形。如果在钣金维修中只是简单地修复被撞击部位,那么必定会对车辆的行驶带来隐患。因此在车辆受损之后需要观察车身受损状况,弄清楚碰撞时车身如何受力,力是如何沿着车体传递的,对损伤部位和相关区域的部件进行深入分析,进行科学的诊断,才能确定所有受损部位。还可结合试车和测量仪器对汽车进行全面检查,确认车身底板是否变形,车身是否受到整体损伤和整体扭斜,检查和确认车门开启是否自如等,以确定汽车的损坏程度和修理方式。对车辆进行损伤诊断之后,才能制定科学的修复方案。针对直接受损部位、间接受损部位及惯性效应受损部位,确定具体的修复方式;根据车身各部位材料的应用情况,确定需要采用的焊接工艺及工具的应用;考虑在校正拉伸过程中如何使用辅助支撑定位,以确保顺利修复;考虑在实施焊接换件作业中如何对所需更换部件进行准确定位,以避免在焊接完毕后再对所更换的部件位置进行校正。维修作业的基本原则为:先维修车身框架结构件,再到饰件定位件,最后维修外观件;先维修车身内内部,再维修外部。2、车辆维修前的防护钣金作业中常使用到锤击、切割、钻孔、打磨、焊接等作业方式,因此必须非维修部件进行防护。常用的防护方式有两种:⑴拆卸移除,将可能干涉到维修作业的部件从车上拆卸,从车上移走,维修工作完成后再复位。⑵对非维修部件进行遮蔽,以免在维修过程中造成对该部件的损伤和污染。3、车身结构件的维修结构件是车身框架结构的基础,也是其他部件装配安装的基础。对于严重变形的车身,结构框架的修复是整个车身修复的基础工作,必须先行完成。在框架结构件的修复过程中,为了提高维修的精确度,测量工作与校正工作经常交替进行。3.1 变形方向反拉校正观察车辆的撞击方向,车身会沿着撞击的方向变形,在经过目测后可先进行初步反向牵引校正。选用合适的装卡定位装置,与车身的变部位连接,然后借助外力朝变形的反方向拉伸,将变形校正过来。这部分的测量是以目测为基础,因此不能一步校正到位,要保留一定的变形余量。3.2 车身测量准确测量是顺利完成各种碰撞修复所必需的程序。就整体式车身来说,测量对于成功的损伤修复更为重要,因为转向系和悬架大都装配在车身上,而有的悬架则是依据装配要求设计的。汽车主销后倾角和车轮外倾角是一个固定(不可调整)的值,这样,车身损伤就会严重影响到悬架结构。齿轮齿条式转向机通常装配到钢架上,形成与转向臂固定的联系,而发动机、变速器及差速器等也被直接装配在车身构件或车身构件支承的支架(钢板或整体钢梁)上。所有这些元件的变形都会使转向机或悬架变形,或使机械元件错位,而导致转向操作失灵,传动系的振动和噪声,连接杆端头、轮胎、齿轮齿条、常用接头或其他转向装置的过度磨损等。因此,为保证汽车正确的转向及操纵驾驶性能,关键加工尺寸的配合公差必须控制在允许范围。测量是 “动手术”的必要前提,在碰撞发生较严重的位置,必须进行大量的测量,将受伤部位上的所有主要加工控制点对照生产厂家说明书进行复查,以保证确定合理的调整顺序。不同位置的测量方法不同,通常有三类常用测量方式。超声波测量原理是利用发射器测量头及测量头转接器等安装在车身某一构件的测量孔上,接收器装置在测量横梁,发射器发送超声波,接收器可快速精确地测量声波在车辆上不同基准点之间传播所用的时间,计算机再根据每个接收器的接收情况自动计算出每个测量点的三维数据。3.2.2 门框的测量门框的测量通常直接测量门框上4个测量孔的对角线距离。在有厂商数据的情况下,可直接与测量数据比较,分析门框的变形状况;在没有厂商数据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两边比较的方式进行分析。3.2.3 车厢内部的测量使用专用中心量规进行测量再将可调拉链拉接到车厢上平面边梁的测量孔,测量拉链的长度,最后将测量数据与厂商数据进行比对分析,确定车厢的变形情况。也可以通过对应位置尺寸的对比进行简单的分析。3.3 车身校正作业根据测量数据,确定维修方案,对车身进行校正作业。校正作业分多次进行,牵引力的强度也从大到小,逐渐变化以确保精度。拉伸校正的基本原则有两点:一是“后进先出”原则,即对整车维修或某个部件的维修过程中,先维修间接损伤,再维修直接损伤。二是“先里后外”原则,即是先维修中段,再维修前后段;先维修纵向的变形,再维修侧面的变形。3.3.1 使用平台式校正仪对变形部位进行校正平台式校正仪配备的2个拉塔可以沿工作台轨道做周边360车辆可进行多点、全方位的维修,但是平台式校正仪也只有4个通用大边夹具来固定车身,在拉伸变形部分会影响到其他点的变形跟随走位,不能对大事固车进行精确的维修,平台宽大使钣金师傅不便于近距离的维修车辆的底部,且占地面积较大,移动不方便,配用的测量尺也不能进行准确的测量。.3.2 使用带4个通用大边夹具的平台式校正仪进行校正如图5所示,带定位夹具的大梁校正仪是通过定位夹具来固定、定位、测量车身底盘部位重要的点。在带定位夹具的车身大梁校正仪上,除了固定夹具固定车身外,可以提供很多定位夹具去固定测量定位需要校正的点,如前后桥的固定支撑点、发动机的装配点、水箱或保险桥固定点、底盘车身设计的工艺点。有了这些定位夹具,就不用担心在拉伸变形部分会影响到其他点的变形。因为我们可以事先将没有变形的点都先固定下来,这样再做其他变形点拉伸时,这些点并不会跟随走位。而且,拉伸到位的点随即固定下来,做其他点校正时该点也不会再变形,这样我们修复底盘车身上的点的工作就可以一次拉伸成形,形成边维修边测量边定位消除应力的效果。这种大梁是现代事故车维修当中最理想的选择。车身外观件钣金的更换车身外观件在出现破损或严重皱折无法进行修复时,必须进行更换,根据破损的位置,确定整件更换还是局部更换。如果是车门、前后盖外板或前翼子板等部件则进行整件更换;如果破损的是侧围,由于整件更换的工作量大,工艺更回复杂,则进行局部更换。5.1 通过介子钉和介子拉环牵进行钣金引修。根据钣金件受损部位的大小焊上一定数量的平垫片拉环即牵引介质,将钢丝绳穿入介质中,然后用人力或机械牵引钢丝,通过介质使钣金件受损部位受力向外牵引,使其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和形状,特别是对于较大面积的变形,双层结构的钣金件、不易拉近的部位、转角过渡处和车门立柱等,采用拉环牵引法修理显得更加方便。5.2 用车身修复机进行热收缩。钣金件的损坏变形主要是相关部位的拉伸变形,用收缩电极触头接触到隆起的部位,电极通电后在接触部位由于电阻热而使板件变红,待红色消失后用湿抹布使收缩部位冷却,对收缩部位进行反复操作,直到隆起部位与周围板件高度一致。5.3 维修遗留小缺陷处理。维修部位在经过焊接、介子拉伸、打磨后,维修表面会留下一些小缺陷,其中最常见的是孔,这些孔需要用气保焊进行点焊封闭,否则在后继的涂装作业后,由于板件背部通孔的存在,水分从通孔中渗透进涂层,造成涂层的损坏。6、结束语随着车身设计、制造技术的突飞猛进,车身的构造日趋复杂,轻量化材料的应用日趋广泛,钣金的维修工艺也更加复杂,维修设备、工具也日渐丰富。只有掌握了科学的作业方法,合理的运用设备、工具,才能够快速的进行维修作业,确保车辆的安全性能。参考文献:[1]许平,李火坚.汽车钣金与涂装.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02.[2]王德良,袁新.汽车车身修复技术.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06.[3]王翊,刘德强.汽车维护与修理,2012(6).[4]邹新升.汽车钣金.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01.

在维修中思考,在思考中维修 篇9

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职业中专 张小龙

摘要: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育的根本任务。然而,由于职专学生素质一般不是很高,学生自学能力和自控能力处在较低层次,学习积极性不高,计算机教学效率低下,学生缺乏良好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改革现行教学方法,采用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精神的项目教学法十分必要。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计算机组装 课程教学

一直以来,职业教育被看作是培养一般劳动者职业技能的教育,但在今天这一历史条件下,她被赋予了新的使命:职业教育提供给劳动者的不仅是从业的技能,更重要的是生存、发展和创新的道路。在以能力本位作为培养目标的大趋势下,我们的教学方法必须实行一系列改革创新,项目教学法无疑是一种成功的做法。

一、项目教学法的含义。

所谓“项目教学法”就是通过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个人或小组工作方式,由学生自己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共同制定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 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能够理解和把握课

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等。在教学中用好此方法,可以达到教与学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在《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中实施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意义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均强的学科,它是各类计算机专业教学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门重要课程。该课程主要内容有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外观、性能指标、最新技术、选购策略;组装计算机的步骤;系统设臵和操作系统的安装;系统的优化和计算机的日常维护;计算机常见故障及诊断方法等,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注重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由于该课程的内容与学生购买、使用、维护自己的计算机以及毕业后的就业息息相关,深受学生的重视和喜爱。

目前,我校的计算机应用已把《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职业技术课。但长期以来,原有《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已不能适应新形式下职业教育突出技能培训、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的要求,为此,我们积极探讨与实践,一步步探索到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教学中是确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应当积极探索、总结并提高。

三、计算机及应用专业项目教学法初探

在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的教学过程中,运用项目教学法,笔

者具体采用以下教学方式。

(一)优化组合,分组学习。项目可以由学生独立完成,也可以分组合作完成:对于一些知识面小、处理简单的项目,由学生独立完成较合适;对于知识面广、难度比较大的项目,以分组合作完成比较适合。本课程一方面由于绝大部分项目的实施知识面都相对较广,而且难度较大,单独实施成功的可能性较少,而且在实践时对设备的损耗也会增加。另一方面也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不能做到一人一套独立完整的工作台,所以本课程在实施项目教学法时采用了分组教学。

笔者将每班4名学生编为一组,共分为10个组。在编组时考虑两个方面,一是男女生的搭配,相对而言,在动手能力方面男生优于女生,这样可以让男生在操作方面给女生以适当的指导;在耐心细致方面女生优于男生,实践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设备的人为损耗。二是优等生、困难生的合理安排,为了考虑学生的全体发展,笔者将全班学生分为三个层次,每组至少编进一个优等生、一个困难生,这样可以起到相互帮教工作,一方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另一方面提高了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合作能力和一定的指导能力。

(二)布臵项目,任务驱动

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认真钻研教材,从整体上把握教材,以小组为单位,布臵项目,让学生在项目的任务驱动下积极学习,提高学生效率。

在前期介绍计算机单个部件时,教师在讲解完基础知识后,以小组为单位,布臵项目让学生通过杂志、报刊、网络收集相关的资料,具体分工由小组长分配,调查后,小组根据所调查结果撰写调查报告,以小组为单位上交任课教师。任课老师对各份调查报告进行认真考核,评定等级,进行奖惩。

(三)模拟情境,理论联系实践

本课程的能力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的基本技能,重点掌握计算机各部件的组装、调试及日常维护、维修以及常见工具软件的使用。

理论教学如果与实践相分离,那么理论教学将失去意义,如果实践不以理论为指导,那么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工厂流水线上的机械工而已。所以,本课程在实施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单独讲解微机各部件时,教师配合实物进行讲解,让学生得到较好的感性认识。然后安排好实践课,及时地将理论知识与感性认识应用于实践操作,在实验课上同样还是以小组为单位,采用小组长负责制,对每个工作台设备的完整性、同学的安全操作进行负责,要求组内各成员发扬合作精神,以讨论、合作、交流、共同提高为目的进行有效实践练习。同时教师注意做好个别的指导工作和整体的方向把握。本课程操作技能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微机的组成知识外,还要使学生掌握微机一般故障的维修能力,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根据各组的实际情况,故意布臵故障,即故障情境模拟,让学生在项目的实践开展中取

得维修经验,这样既可以顾全全体学生,又照顾到了部分学生的特长发展。另外,本课程还要学生掌握微机的CMOS设臵、操作系统的安装、一些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如 FDISK、GHOST等,这些操作都具有很大的破坏性,但如果不实验,学生将无从获得实践操作能力,而这些方面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也采用情境模拟———在教学实践中引入工具软件演示版,既解决了学生的技能训练问题,又避免了对资料的破坏性。

(四)多渠道学习

计算机技术发展迅猛、更新速度快,教材介绍的内容往往要比市场上的主流产品有所滞后。这是不可避免的。为解决这一问题,课程的实施中我们设臵了很多市场调查分析的项目。我们让学生通过相关的杂志、报刊、互联网收集整理相关的资料,然后进行分析整理,写出调查报告。

四、实施“项目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一)项目的确立,是项目教学法成败的关键点。项目的确立应遵循以下原则:

1、项目的实用性。项目的确立应以增强学生技能的实用性为目的,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应加强项目和市场、行业的需要的衔接,并根据市场和行业的需要及时调整。可以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两种方式,一是“请进来”,将行业上的工程师或者高级技师请入校园,根据行业需求,确定项目;二是“送出去”,定期分批将学校教

师送入行业进行培训或者考察,以使教师能根据行业需求确定或者调整项目。

3、项目的难易度应和学生的学习水平相当。过难的项目会打击学生学习的信心,增加学生的畏难情绪;过简单的项目会让学生没有新鲜感,没有挑战性,从而使学生没有成就感,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

4、项目的确立应注意涵盖的知识点的全面性及系统性,注重项目间的知识点的联系及揉合。

(三)项目教学法中教学评价。

1、在项目教学法中,应采用老师评价、小组同学互评和学生自评三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全面、公正、客观的评价。结合我校学分制,在项目实施后,换算相应学分。

2、在项目教学法中,引入技能鉴定机制。根据不同的项目,参加劳动部组织的相关项目的技能鉴定,或者引入国际、国内普遍认可的行业认证,使学生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为今后的就业做准备。

【参考文献】

[1]徐涵 项目教学的理论基础 职教论坛,2007 年第 6 期

[2]吴文伶 项目教学中规则与秩序探讨

在维修中思考,在思考中维修 篇10

1存在问题分析及教学改革思路

1.1汽车行业人才需求

目前,汽车所含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汽车电子技术涉及各个机构及系统,使汽车维修对象和模式都发生了变化。现代汽车维修作业,已由传统机械维修转变为强制保养和视情修理,工作强度减低,工作效率提高。传统的汽车维修行业机、电修理人员分离的现象,已逐渐被具有机电一体化维修的复合型人才取代。现代汽车维修企业急需的是既懂机械又懂电器、电控技术的汽车检测诊断技术人才。

1.2高职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

以往,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体系采用分段式学科化设置方式,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分开实施,学生学过理论知识后在实践环节不能很好的联系起来,不符合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教育教学体系的基本要求。2005年,我们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进行了整合,在专业主干课程后增设了综合实训课程,自实施以来对教学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仍然存在不足,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时处于被动地位,由于缺乏实践支持难以深刻理解理论知识的实用价值,大部分学生对汽车电器的结构认识很模糊,学生只会死记硬背原理与结构知识;而进入实训环节时,又由于理论知识掌握不牢,不能很好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汽车维修中的实际问题。这种课程体系理论与实践分离,不利于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的提高。

1.3教学改革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教学模式弊端,我们采用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将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每完成一个知识教学内容即安排相应的实践项目。以汽车起动系统的检修项目为例,教师在上课前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创设一个场景,并利用实物、多媒体等教学设施讲解起动机的结构和拆装要领,随后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5人左右对起动机进行拆装,同时,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本课程教师利用实物、模型、课件等教学设施,边操作、边示范、边讲解,学生在学中练,练中学,教学做合一、心口手并用,使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提高学生与社会岗位的贴近程度。

2课程改革与实践

我们聘请汽车维修企业技术人员、汽车行业专家及能工巧匠参加课程改革工作,以培养学生具有汽车维修工岗位综合能力为目标,结合《国家职业标准》考核要求,重新梳理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教学体系,突出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建设,对主干专业课和实训课全面整合,开发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有机融合的项目教学课程,在《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课程中,采用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根据汽车维修工实际工作中的工作任务,确定其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形成若干“教学项目”,每个项目的教学内容是一名汽车修理工完成某个工作任务应该掌握的相关知识和相应技能。

2.1根据教学内容,编写校本教材

由于没有配套教材,结合学院的教学条件,开始编写校本教材,将整个课程内容按不同模块重组后,形成了汽车电源系统的检修、汽车起动系统的检修、汽车点火系统的检修、汽车辅助电器的检修、汽车空调系统的检修等五个项目。我们将以往单独开设的汽车电器实训融合到相应的教学项目中,每个项目的工作任务中包含汽车维修人员必需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学生在进行汽车电器典型故障观察、检查、检测、分析及排除过程中掌握该项目包含的应知应会知识,通过完成工作任务,能够掌握相应部分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最终应用到分析和排除汽车电器的故障中。

2.2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课程内容

根据汽车维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以及汽车电器设备的发展趋势,将课程的五个项目以工作任务为导向设计课程内容。汽车电器设备课程以汽车电器设备结构、故障诊断及排除为主线,紧紧抓住现代汽车维修的关键,同时也显现了该课程的实用性。课程内容也超出传统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课程范围,强化了现代汽车新技术的讲解,使学生毕业后能较快的熟悉这些新技术的应用。

在课程教学环境的引入中,我们运用情景模拟、任务驱动、案例评述等方法,使得学生较自然的进入到教学环境中,通过在教学环境中设置一些问题,使学生对所学部分产生兴趣。在教师讲解完某一教学内容后学生即进入到实践环节,并填写对应的项目单、写出学习体会。最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质等内容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对教学环节提出反馈建议。

2.3改革教学形式、考核模式,建立课程题库和技能考核规范

为了检查教学效果,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我们对课程考试和考核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改革。

采用知识和技能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改变原来一门课程由一份试卷定成绩的传统考核方式,采用知识和技能相结合,期末理论考试和过程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尽可能贴近职业岗位要求。结合《国家职业标准》对汽车维修工的职业岗位要求组织教学和考核。每个项目完成教学后即进行考核,该项目在课程成绩中所占比例根据职业岗位要求重要程度而定,各个项目考核都设有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其中理论考核占40%,实践技能考核占成绩的60%,课程结束时,根据个项目的比例计算出学生的课程成绩。

理论考核内容为学习完课程后的期末理论考试,是对全部课程知识与能力的综合测试,采用“教考分离”考核方式,授课教师不参与出题,由教研室负责出题,学生独立完成理论与能力的综合测试。

实践技能考核为过程考核,是以学生在各项目模块训练项目的完成情况为依据进行的阶段性考核,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情况及综合技能的应用能力。

3课程改革成效

3.1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在项目化教学背景下,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在实施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教改课程时,学生按6人为一个学习小组,组长担任项目负责人,组织学生制定方案,查找资料、开展讨论,评价学习效果。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2锻炼和造就了一支合格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在项目化教学中,教师由理论型转变为“双师型”,由传教变为指导。由于教改课程的结构和教学内容非常贴近汽车维修实际情况,教师如果只懂理论而没有维修实践经验,没法完成这种课程的教学任务。因此要求专业教师既能讲解理论又能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尤其能在现场教学中运用专业知识去解决遇到的实际技术问题。通过教改课程的实施,已初步形成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

3.3促进专业教学质量提高

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教改课程“理实一体化”的项目教学在08级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班级试点后,学生普遍认为这种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法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极大的增强了他们的实践动手能,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汽车电器设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提高汽车电器故障的检测诊断能力,通过任务驱动、案例评述、分组讨论以及多媒体电化教学等等教学方法的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强,学习知识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大大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根据08级学生企业实习反馈情况,通过此模式教学后的学生能较快的适应汽车维修岗位,对常见的技术故障能准确有效的排除。

在维修中思考,在思考中维修 篇11

关键词:粘贴钢板技术;路桥维修;应用

中图分类号:U445.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24-0063-01

某公路大桥已经使用18 a,委托桥梁专家对其作出全面检查与静载、动载试验。通过对两次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大桥因为超载车辆不断增多等因素,其结构破坏加快,尤其是动载试验显示该桥现在存在危险隐患,需要尽快加固维修。

1 公路大桥的裂缝病害现状

通过对该大桥病害作出全面检查,发现其主梁上不少部位都有不同的裂缝,这些裂缝表现为:①腹板开裂,所有T构悬臂在牛腿与1/3悬臂断面间15.2 m,在箱梁腹板上都检查出多条斜裂缝。②墩顶箱梁过人洞上方检查出开裂现象,裂缝延伸2 m,宽度是1.5 mm,属于贯通性裂缝,对结构安全产生威胁。③墩顶位置,两个箱梁间横隔梁存在严重开裂,缝宽3 mm,是贯通性裂缝,向上延伸至两箱梁翼缘板结合处,减弱两箱梁的横向联系。④箱梁内牛腿处横隔板存在开裂现象,从顶板顺着梁高度方向延伸约1.0 m,裂缝间距是0.2 m,其宽度是0.2 mm,每个隔板有大概10条裂缝。在一年前检测中,牛腿和其横隔板处没有发生开裂现象。⑤利用检测车检查桥面伸缩缝最严重部位两个牛腿外观,结果挂梁与T构牛腿处都有开裂现象。挂梁裂缝为水平方向,宽度是0.05~0.3 mm,长度是2.0 m,属于拉应力开裂。牛腿外侧的裂缝是在30 ?觷方向,最大缝宽是0.2 mm,裂缝可能是拉应力造成的,但和构件受力关系不明确。⑥箱梁顶板裂缝,顶板内没有预应力筋,在横向是混凝土构件。牛腿与1/3悬臂断面间隔15.2 m,在向梁顶板上都检查出纵向裂缝,一般有5条在顶板中心呈对称分布,其中顶板中心处裂缝最大,这和上一次检测报告一致,但是最大裂缝从0.06 mm增加到0.25 mm。

2 粘贴钢板技术的应用

为了加固这些裂缝,增大结构刚度,延长桥梁使用寿命,根据检测报告意见,先对裂缝实施化学灌浆,保证裂缝密实,然后对其进行粘贴钢板加固,粘贴钢板前有两种工艺:一个是涂抹式;另一个是灌注式。两种工艺不同之处主要是选择粘结剂不同,其他原理是相同的。根据该大桥粘贴工艺特点,主要站在施工方法方面。选择灌注式工艺,主要是因为钢板尺寸较大,对这个部位施工是在临时平台上进行,操作作业面较小,如果选择涂抹式工艺很难保证质量。

粘贴钢板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流程是:钢板制作、基底、定位和钻孔、卸荷、表面处理和安装、配胶、封边、粘胶、检验与防腐处理。

施工操作要点:

①钢板制作,按照设计图纸,根据上构件尺寸对钢板是时下料、成型和钻孔,钻孔时把构件上的螺栓孔位置作为标准。

②基底处理,表面处理有加固结合面处理和贴合面处理。

③构件接合面,要结合构件新旧程度,坚实和干湿程度,分别按这几种情况来处理:第一,对表面存在浮油污物的粘合面要先用硬毛刷刷除浮油物,再用冷水冲洗,然后打磨粘合面,对表层除去2~3 mm,直到露出新面为止,还要选择压缩空气吹干净粉粒,如果表面还有凹凸不平,可用树脂砂浆进行修补。第二,对表面发生碳化的粘合面,直接对其进行打磨,除去1~2 mm,用压缩空气吹去粉尘或者用清水冲洗,待干燥后选择脱脂棉擦拭其表面就行了。第三,若是新砼粘合面,先用钢丝刷把松散浮渣除去,再用硬毛刷洗刷表面,也能用清水冲洗,待干后即可。第四,若是漏筋砼表面,要选择钢丝刷把钢筋上的锈蚀刷去,除掉松动的砼,然后用清水冲洗,再用树脂砂浆进行修补。

④定位和钻孔,这是对螺栓孔来说,要求其定位准确,钻孔前要探明需要加固的钢筋位置,防止损坏钢筋,钻孔深度和孔径要满足规范要求。

⑤卸荷,为降低与消除钢板应力,应变滞后问题,粘结前最好对构件进行卸荷,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要限制车辆或者选择夜间进行。

⑥表面处理和安装,钢板粘贴前,粘贴面要先除油,再用角磨机做粗糙处理,打磨到露出金属光泽,再用干棉布进行擦拭,然后保持干燥作为备用。表面处理以后,把钢板固定和拧紧螺栓,施加压力并确保钢板和砼间隙是2~6 mm,以保证灌注胶层有合适的厚度,焊接接缝和完成安装。

⑦配制罐注胶,把灌注胶根据要求重量比进行称量,倒入容器中,用合适的搅拌器搅拌均匀,直到色泽均匀为止。封边胶需要在灌注胶中添加1%~3%促进剂就行了,结合反应时间的快慢,可由施工人员决定添加促进剂的量。

⑧封边,把注入咀粘在注入孔上,在钢板四周插入排气管,间距是30 cm,在螺栓头上放置盖碗,然后选择封边胶封闭钢板四周,完成封边,注入咀位置是1~2 m。

⑨灌注,用泵把灌注胶通过注入咀灌注至钢板与砼空隙中,一直灌注到所有排气管都流出胶液。在灌注时,选择橡皮锤来敲打钢板确认有没有灌注密实。灌浆前应该先通气试压,用0.2~0.4 MPa压力把灌注膠通过注入咀压入,排气孔流出浆液后断开加压,用封边胶堵孔,再用较低压力保持超过10 min。为保证粘贴效果,从开始到粘接剂固化这段时间要封闭有关的匝道交通。

{10}检验,粘钢时一定要制备钢钢剪切试件和钢砼试件各5个作出抗剪强度的试验。钢钢抗剪强度值不能比该种胶的有关规定还低,钢砼破坏一定要发生在砼上。粘钢完以后,要组织专门人员验收,发现问题马上处理。对构件粘钢质量进行非破损检验,就是外观检查溢胶色泽和硬化程度,用小锤敲击方式检验有效的粘结面积。锚固区的有效粘结不能低于95%,非锚固区不能低于90% 。

{11}表面防腐,外部粘贴加固钢板,要根据设计要求作出防腐处理:钢护套防腐要求:钢板外部喷砂除锈,达到SA2.5级,涂抹四层防腐材质;其余钢板的防腐要求:直接在外面包一层聚合物砂浆来防腐和改善外观。可在钢板外面刷一层水泥砂浆作为保护,在钢板面积比较大时,为了较好的砂浆粘贴,可粘层铅丝网或者点粘豆石。抹灰时刷一道界面剂。水泥砂浆厚度:对梁≥20 mm,对板≥15 mm。

3 施工检验和验收要求

施工前,要确认灌注胶产品的合格证与质量的验收报告,其所有性能应达到设计要求。拆除固定设备后,要用小锤敲击钢板,从声音评定粘结效果或者选择超声波法检查粘贴密实度,像锚固区的粘结面积低于90%,非锚固区的粘结面积低于80%,这种粘结件是无效的,要剥下重新粘结。例如有的有空洞声,说明局部不密实要再次用注胶方法进行补实。对于大型工程,为有效检验加固效果,还要抽样做荷载试验,一般只是做标准使用时的荷载试验,就是在标准荷载下,加固结构变形与裂缝应该达到设计使用要求。

4 结 语

粘贴钢板对于桥梁裂缝是一种技术先进和确实有效的加固补强法,和别的加固方法相比,有独特优势。粘钢加固必须严格确保施工质量。在粘合时选择锚固螺栓来固定钢板,比一般粘贴法省去了钢板支顶工序,较大程度上降低了施工难度,待灌入粘结剂固化以后,螺栓与粘结层一起传递混凝土和钢板间的剪应力与别的内力,充分分析其整体受力,能有效避免粘结层与混凝土板间界面发生撕裂破坏和钢板剥离问题,从而使受力体系更加合理和可靠。

参考文献:

[1] 黎毅,刘祥.粘贴钢板法在维修加固工程中的应用[J].低温建筑技术,2012,(6).

[2] 崔永.小清河大桥健康状态评价与加固技术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1.

[3] 钟顺福.松山大桥病害成因及维修改造施工技术[J].科技视界,2012,(16).

在维修中思考,在思考中维修 篇12

关键词:车钣金,维修技术,作用

1 汽车钣金在汽车日常维修技术中的内容浅析

汽车维修钣金是汽车维修工作中的一项重要部分, 人们对于汽车维修钣金的印象大多是停留在对汽车车面的维修商, 而我们在对汽车维修钣金进行了解之前, 也需要对汽车钣金的定义有个大概的了解和认识。汽车维修钣金也是冷作钣金工, 用通俗的语言来对其进行描述的话可以表达为“修补”, 这样也可以清楚的表达出汽车维修钣金的主要内容。而汽车维修钣金给人们的印象大多是通过大锤、钳子以及螺丝刀等来对汽车进行修补, 这也是人们最为普遍认为的。而专业的汽车修理厂在进行汽车维修过程中所用的设备多是葫芦吊加拉链、地桩、地挂拉神回复轿车车架以及车身的变形等多方面内容。而目前, 在汽车维修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 汽车的维修技术在很多方面也都在不断的发展变化, 车架的修复也从原本简单的绳索以及皮尺等测量技术改为了更为先进的电子技术等, 这样在进行维修的过程中对于问题的定位也更加准确。而在很多汽车维修的钣金工艺上也在不断的让人们了解了更多的内容, 其中传统的敲补挂念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 相比汽车维修钣金技术的发展, 无论是在哪方面都在不断的改进和提高, 这也是汽车钣金维修技术发展的基本背景。

2 汽车钣金维修在汽车维修技术中的作用

众所周知, 汽车维修钣金技术在汽车维修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革新, 汽车所用的材料也在不断的更新完善, 并且在维修技术上也有了新的改进和提高, 特别是现代汽车技术相比传统的汽车技术无论是在哪个方面都有了新的改进和提高, 这样对于现代汽车维修钣金技术也就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而在汽车结构不断发展变化后, 汽车的各方面要求也在不断增加, 并且在使用的材质上也有了改进, 这样汽车钣金维修技术也有了新的要求。自1940年前后出现无梁结构汽车以来, 为适应汽车燃油经济性、环保性的需求, 各种汽车的车身钢板重量越来越轻, 钢板厚度越来越薄, 材料的合金成分越来越复杂。承载式车身就是一种全新的汽车车身结构。由于其突出的轻便性、节能性和安全性, 已为国内外绝大多数轿车所采用。承载式车身与传统的非承载式车身结构不同, 其车身是由若干块金属结构板焊接成的一个结构单元, 而传统的结构是把装饰性的钢车身安装在结构钢制成的车架上。汽车工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 发展日新月异, 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尤其是随着中国加入WTO的进程, 也必将是按照汽车的这种择优性发展。

与传统的非承载式车身相比, 这种车身的完好与否不只是一个外观问题。作为整个车体的承载结构, 它对轿车的操纵性能、行驶性能及乘员的安全与舒适性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而且所用材料也有明显不同。这就对车身修理人员和修理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钣金修理技术人员的责任、知识、作业和任务产生了重大影响。在采用承载式结构之前, 车身修理人员主要关心的是矫正车架和更换或修复已损坏的车身零部件, 而现在撞伤修理人员的责任要大得多。修理时任何不当的操作都可能导致“不是在修车, 而是在毁车”的结果。因此, 这种车身的修理是一项技术性极强的工程, 需要从结构、性能和外观方面作“完整”修理。

3 如何正视汽车维修钣金与汽车维修技术的关系

3.1 加强政策引导, 行业规范, 人员培训

在我国, 汽车修理业总体水平还比较低, 绝大多数从业人员未经过专门和系统的培训 (尤其是在承载式车身汽车修理方面) 。如全国有22万家注册企业, 仅有8000~9000家属于一流水平, 用于车身校正测量的电子测量系统仅有少数几家具备。国内也有些汽车修理厂花巨资购买了车辆碰撞维修设备, 但是使用率并不高。这个现象有一方面是由于维修师傅没有专业的态度, 他们往往认为小的碰撞没有伤及汽车骨架不值得上线检测;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汽车修理业在宏观上必须加强政策引导, 行业规范, 人员培训。

像美国这样经济发达的国家, 为了国家和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 即使是对汽车修理这样的行业, 从政府机构。协会到企业本身, 都具有十分严格的管理制度, 制定并实施着许许多多的法律、法规、规程和条例, 给企业主、管理者、技术人员和操作工人都建立了岗位责任制, 分别提出了行为规范要求;同时技术上注重先进、实用, 经济上讲求效益, 服务上关心客户。这一切对我们都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如美国汽车撞伤修理业协会 (I-CAR) 从1979年成立以来, 已经发展成为这一行业最主要的培训机构, 随着汽车工业迅速地向承载式车身结构转变, 修理技术落后的差距在扩大, 合格的汽车修理人员缺乏, 此协会的这一发展正好适应了这种需要。

3.2 汽车维修钣金技术人员应该具备很强的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现代的汽车钣金修理要求汽车维修钣金技术人员必须有足够的责任感和法律意识。因为在对汽车车身修复时, 安全性能不恢复, 必定留下不安全隐患。随着消费者维权意识增强, 在汽车再次出现事故处理时, 肯定会涉及到汽车钣金修理。而且保险公司最强调事故车修复工作必须到位, 各安装部件工作必须正常, 行车安全性能必须有保障, 否则保险业是不能给予索赔的。

所以在承载式车身汽车发生碰撞损坏后, 汽车维修钣金技术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承载式车身的钣金工艺要求, 采用先进的测量系统, 精确测量碰撞受损部位, 通过先进的车身校正设备, 利用全方位拉伸的方法进行严格校正, 保证拉伸校正精度, 恢复原车数据, 达到原车的性能。同时尽量不采用或少采用加热的方式, 以防止金属内部结构发生改变, 导致强度降低, 使汽车在第2次碰撞时不能有效保护乘客安全。

上一篇:向死而生美文欣赏下一篇:秋奥鹏会计职业道德期末作业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