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瘫痪综合征诊治

2024-09-26

奶牛瘫痪综合征诊治(精选7篇)

奶牛瘫痪综合征诊治 篇1

奶牛生产瘫痪又称乳热症, 是母牛产后突然发生的严重代谢障碍性疾病, 以母牛知觉丧失, 四肢瘫痪为特征。该病主要发生于家庭养殖的小型奶牛场。饲养管理不当, 饲料配比不合理, 一般以干玉米秸秆、干谷草为主的饲草料, 精料为玉米、豆饼、麸皮, 能量水平时高时低, 导致钙、磷、钾、铁等元素缺乏, 常发此病。

1. 病例

2002年离石区王家沟村1头黑白花高产奶牛发病。主诉:该奶牛6岁, 2002年5月4日晚上产下一公犊牛, 为第3胎, 顺产, 5月7日早上发现该病牛食欲废绝, 反刍停止, 精神差, 瘤胃膨胀, 当时请人按普通感冒治疗, 注射安乃近、青霉素等药, 并灌服麻油等处理后无效。病牛一直躺卧, 站立不起。

2. 临床症状

该病牛体型较大, 膘情差, 精神高度沉郁, 躺卧瘫痪, 病畜呈伏卧状态, 四肢屈于躯干之下, 头向后弯向胸部一侧, 可用手将头拉直, 但松手后又重新弯向胸部, 体温36.8℃, 心音减弱, 速率加快至114次/min, 呼吸短促, 58次/min, 脉象快而无力, 呈虚脉。鼻镜干燥, 口色淡白, 舌苔微黄而厚, 唾液浓稠, 食欲废绝, 反刍、嗳气停止, 瘤胃蠕动音减弱, 伴有微弱的金属音, 瘤胃膨胀, 不时排出油质稀粪。病畜眼球明显突出, 眼睑反射减弱, 眼结膜发绀, 病畜处于缺氧状态, 病情危急。

3. 诊断

根据病史, 结合典型的临床症状, 可诊断该奶牛患的疾病为生产瘫痪。

4. 治疗

(1) 瘤胃穿刺放气

采用专用瘤胃穿刺针, 在左侧最后肋骨中点与髋结节连线的中间进针, 拔出针芯放气时用手按压针孔, 让气缓慢放出。

(2) 钙剂疗法

穿刺放气后约10 min, 先用20%丙酸钙溶液200 m L, 后用10%葡萄糖注射液1 000~1 500 m L, 维C20 m L, 维生素B65 m L, 安纳加10 m L, 颈静脉滴注。

(3) 乳房送风疗法

该疗法与补钙、补糖同时进行, 先将乳房内乳汁挤净, 用酒精棉球消毒乳头和乳头口, 再用已消毒的导乳管涂以润滑剂插入乳头管内, 在打气筒与乳导管接口处, 采用2层纱布过滤, 以防止感染乳房, 然后依次向4个乳区内打满空气, 充入每个乳区的空气量, 以皮肤的紧张臌满, 乳腺基部边缘清楚并变厚, 指弹呈现臌音为准, 每个乳房送完空气后, 取出导乳管, 轻松按摩乳房, 捻捻乳头, 再用纱布条将乳头扎住, 防止空气漏出, 约1 h后将纱布条解除。

(4) 其他疗法

肌肉注射青霉素500万IU以防止继发感染, 叮嘱畜主加强病畜护理。第二天开始喂人工盐, 连用3 d, 200 g/d以增强食欲, 并在日粮中添加骨粉、钙粉以防复发。静脉注射钙糖制剂后, 病畜精神明显好转, 四肢变得有力, 多次想站起。乳房送风后约2 h, 该病畜即能自行站立, 连续用钙糖3 d后, 起卧行走有力自如, 病牛采食、产奶都正常, 完全康复。

5. 体会

(1) 奶牛生产瘫痪的病因和发病机理目前尚未完全清楚

一般多发于体况好、3~6胎的高产母牛, 但普遍认为其直接原因是奶牛分娩前后, 也就是中医理论所说产前、产后风。血钙浓度剧烈降低, 一些家庭经营式的小型奶牛场, 由于饲养管理水平低, 微量元素不足, 能量过盛, 畜主只管产后多产奶、挤净奶为主, 忽视了在饲料中及时补充钙、糖等成分, 故在这些小型奶牛场该病最为常见。

(2) 诊断方面

因无法立即测出病畜血钙含量, 所以诊断依据主要靠该病的特征症状和乳房送风疗法的效果来判断。此外还应注意, 生产瘫痪与原发性瘤胃臌气的鉴别诊断, 从本病例的发病情况, 主要从问诊分析判断。 (1) 是否是奶牛先发瘤胃臌气而导致瘫痪站立不起? (2) 是否是奶牛发生生产瘫痪而继发瘤胃臌气?经向畜主问诊得知是:奶牛先站立不稳, 躺卧瘫痪, 再后才发生瘤胃臌气。根据问、闻、望、切综合确诊该牛是生产瘫痪。

(3) 治疗方面根

据当时危急的情况, 采取急则治标, 缓则治本的原则, 先紧急作瘤胃穿刺放气以降低腹压和胸压, 缓解呼吸困难、心脏负担和机体缺氧的状态, 解除病畜的生命危险。然后, 再作补糖、补钙和乳房送风等针对病因病态进行治疗, 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4) 治疗意义方面

由于该病发病急, 病情危重, 畜主本想放弃治疗, 随着不断深入分析病情, 逐步缓解危急病情, 病情逐步向好的方面发展, 畜主也就同意继续治疗, 前后治疗才花了300多元。当时, 该奶牛价格15 000~18 000元/头, 从中分析治疗意义大, 不可放弃。

奶牛生产瘫痪的诊治 篇2

1 病因

主要是由于分娩前后血钙浓度急剧降低而引起。

1.1 产后大量的血钙进入初乳

正常牛血钙含量8.6~11.1 mg/100 m L, 平均10mg/100 m L, 病牛则下降到:3.0~7.76 mg/100 m L, 同时血磷和血镁含量也减少。

1.2 不能及时补偿产后钙质

分娩过程中, 大脑皮质过度兴奋, 其后转为抑制状态, 因此引起甲状腺, 甲状腺分泌失调, 造成动用骨骼中钙贮备的能力降低, 加之怀孕后期骨骼钙贮量减少, 因此不能补偿产后钙质的大量流失。

1.3 肠道吸收的钙量减少

怀孕末期胎儿讯速增大, 胎水增多。怀孕子宫占腹腔大部分空间, 挤压胃肠器官, 影响其活动, 降低消化机能, 致使从肠道吸收的钙量显著减少, 分娩时雌激素水平增高, 也对消化和食欲发生影响, 从而使从消化道吸收的钙量减少。

另外, 大脑皮质缺氧, 导致低血钙, 由于分娩后大量血量 (20%以上) 流经乳房以保证泌乳, 且肝的体积增大, 肝贮血量增加, 加大胎儿排出后, 腹内压下降, 腹腔脏器被动充血, 这样造成一时性脑贫血, 缺氧, 导致低血钙 (低血钙是脑缺氧的一种并发症) 。

2 症状

2.1 典型性

发病急、病程短, 从发病到典型症状表现出来不超过12 h, 食欲减退或废绝, 反刍, 瘤胃蠕动停止, 排粪, 排尿减少或停止, 乳量降低, 患畜表现不安, 不愿走动, 后躯摇摆, 瘫痪卧地, 不能站立, 呈典型姿势 (四肢曲屈于腹下, 头侧弯于胸部, 用手强行拉直后松手, 仍然弯向一侧, 体温下降到35~36℃或更低, 全身发凉, 意识抑制, 皮肤及未稍反射消失, 知觉丧失, 闭目昏睡, 呼吸深慢, 心跳加快, 每分钟达80~120次, 舌、喉头麻痹, 出现唾液积聚, 呼吸音带罗音, 舌外露, 有时伴发瘤膨气, 死前无任何活动, 如发生在分娩过程中, 分娩停止。

2.2 非典型性

轻症、多见、症状不甚明显特征为伏卧时头颈姿势不自然, 呈轻度“S”, 状弯曲, 体温不低或略低, 精神沉郁但不昏睡, 食欲废绝, 胃肠运动迟缓, 各种反射减弱, 勉强站立, 但站立不稳, 行动困难, 步态摇摆。

3 诊断

根据发病的时间和特有症状就可以做出鉴别诊断。

3.1 产前截瘫

由于缺钙, 微量元素, 后肢表现瘫痪, 其它状况都较好, 钙治疗法很有效。

3.2 产后截瘫

是由后肢的神经, 韧带发生损伤而引起, 钙疗法。患畜其它均正常。

3.3 醋酮血病

酮病在泌乳期的任何时候都可以发生, 呼出气体、尿、乳、血内都有丙酮味, 钙疗法。

4 病程及预后

生产瘫痪的进展很快, 不及时治疗, 有50%~60%在12~48 h内死亡, 在分娩过程或产后6~8 h内发生的时间更快, 在数小时内死亡, 如及时治疗90%以上可以治愈, 治疗愈早愈好, 复发者预后不良。

5 治疗

5.1 注射钙制剂

10%葡萄糖酸钙1 000 m L, 25%葡萄糖1 000m L, 维生素C 50 m L, 氢化可的松50 m L一次静注, 一般用药2~3次有效。

5.2 乳房送奶

新鲜健康牛奶加青霉素320万单位, 链霉素200万单位, 每个乳区约200~300 m L, 注射到漏奶为好。

5.3 中医疗法

中医以“祛风舒筋、活血补肾”为主选用补阳疗瘫汤。药物组成:当归45 g、黄芪45 g、益智仁45 g、川断30 g、故纸45 g、枸杞子30 g、桑寄生30 g、熟地30 g、小茴香30 g、麦芽45 g、青皮25 g、甘草20 g (煎服) 。

5.4 其他疗法

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同时配合应用高糖和碳酸氢钠效果较好。地米:15 mg/次注或50 mg氢可加入2 000 m L糖盐水静注, 也可以配合给予磷、镁制剂:15%磷酸钠200 m L, 25%硫酸镁50~100 m L, 40%葡萄糖500~1 000 m L静注一次。

对于生产瘫痪病牛配专人看护, 保温, 勤翻牛体, 防止发生褥创, 投药时最好用胃管。

6 预防

为避免奶牛产后低血钙的发生, 在奶牛饲养过程中就要做到。

平时饲养时, 饲料要提供给奶牛充足的钙, 并且使钙:磷= (1.5~2) :1, 有利于钙的吸收, 使奶牛体内能够贮备充足的钙。

在奶牛分娩前2周开始, 调整饲料原料比例, 使钙:磷=1:1, 因这个比例不利于钙的吸收, 血钙浓度较低, 可以激活甲状旁腺分泌大量的甲状旁腺素。在奶牛分娩时, 甲状旁腺素可以发挥作用, 迅速动用奶牛体内骨盐晶体中的钙补充到血钙中, 使血钙浓度保持正常水平。

奶牛产后调整饲料配方, 使饲料中含有充足并易吸收的钙源, 并使钙:磷= (1.5~2) :1, 有利于奶牛从饲料饲草中消化吸收较多的钙。

产前1~2天静注10%葡萄糖酸钙500 m L, 25%葡萄糖500 m L可以有效预防生产瘫痪。

产后第一次挤奶不要挤干净, 对预防本病也有一定的效果。

7 小结

奶牛产后瘫痪的临床诊治 篇3

1 病因分析

生产瘫痪一般认为是由于钙的吸收减少和 (或) 排泄增多所引起的钙代谢急剧失调。妊娠后期, 动物处于钙的负平衡状态, 钙不能迅速从钙库中被动员, 分娩应激和初乳分泌加速了钙负平衡的进程等均可造成低血钙症。饲料中维生素D不足, 钙、磷比例不当都可加速钙的负平衡, 低钙血症, 也可在非分娩后发生。如果过食容易发酵的碳水化合物饲料, 静脉注射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如新霉素、双氢链霉素、庆大霉素也可引起血清钙离子浓度下降, 并产生与乳热症类似的症状。因此, 在治疗奶牛生产瘫痪的过程中, 使用这类药物要慎重。

2 临床症状

2.1 初期

呈现食欲不振或减退, 磨牙空嚼, 瘤胃蠕动减弱, 粪便于而少等前胃弛缓症状。继之发生摇头、伸舌、不安或过敏现象。头颈和四肢肌群发生痉挛性震颤, 站立不稳, 走动时后肢僵硬, 步态踉跄, 共济失调。不久便发生本病典型症状-瘫痪, 被迫躺卧地上, 时时企图站起, 一旦站起后, 四肢乏力, 左右摇晃, 往往摔倒。也有的卧地后两前肢直立而后肢无力, 呈犬坐姿势。当经几次挣扎而不能站立后, 病牛便安然静卧。

2.2 中期

病牛取躺卧姿势, 除个别病牛取伏卧姿势外, 较多的见四肢缩于腹下, 颈部弯曲呈S状, 将头偏于体躯一侧。有的病牛四肢伸直、无力, 整个体躯平卧于地, 球关节弯曲。四肢末梢冷凉, 体温下降到37.5℃~38℃, 呼吸微弱而浅表, 心音微弱, 心率增数达100次/min以上。瞳孔正常或散大, 对光反射减弱, 皮肤感觉减退乃至消失, 肛门松弛, 反射消失。

2.3 后期

病牛精神高度沉郁, 全身肌肉乏力, 食欲、反刍停止, 伴发瘤胃臌气, 呼吸困难, 可视黏膜充血或发绀, 心搏动微弱, 脉细小, 脉搏数达120次/min以上。颈静脉压降低并出现颈静脉凹陷。瞳孔散大, 对光反射消失, 多数陷于昏睡状态。

3 实验室检验

血钙、血磷含量减少。轻型病牛血钙、血磷含量分别为6.7mg/100mL, 2.7mg/100mL;重型病牛其含量分别为3.9mg/100mL, 1.2mg/100mL以下。血糖增多, 重型病牛血糖含量达161mg/100mL。

4 预防

加强干乳期母牛的饲养管理, 提高母牛的抗病能力。在干乳期, 应避免钙摄入过多, 防止镁摄入不足。据报道, 在分娩前1个月饲以高钙、低磷饲料, 生产瘫痪牛的发病率增加, 牛摄入量每天超过110g时尤明显。而饲以低钙高磷日粮, 则发病率显著降低, 日粮摄钙量应小于20g, 预防本病的效果较好。推荐方法是, 在分娩前1个月, 日摄钙量应限制在30~40g, 钙、磷比例保持在 (1.0~1.5) :1。目前, 普遍采用饲喂含5%磷酸钠的浓缩料, 以预防生产瘫痪。

5 治疗

5.1 西药治疗

静脉注射钙剂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 约有80%的病牛在静脉注射8~10g钙后可即刻恢复。牛常用40%葡萄糖酸钙溶液400~600mL, 5~10min内注完, 或用50%葡萄糖氯化钙800~1500mL。多次使用钙剂效果仍不明显时, 可用15%~20%磷酸二氢钠200~400mL静脉注射, 或者与钙剂交换使用, 也可使用50%葡萄糖400mL, 15%磷酸二氢钠200mL, 15%硫酸镁200~400mL。首次合用, 特别是当患有生产瘫痪并伴有其他代谢病, 如青草搐搦、骨软症等情况时, 用此类复合剂效果较好。

5.2 乳房送风治疗

乳房送风疗法的作用机理是通过向乳房内注入空气, 刺激乳腺末稍神经, 提高大脑皮质的兴奋性, 从而解除抑制状态。此外, 还可以提高乳房内压, 减少乳房血流量, 以制止血钙的进一步减少, 并通过反射作用使血压回升。操作方法是, 常规消毒乳头, 缓慢将导乳管插入乳头管直至乳池内, 先注入青霉素40万U, 以防感染, 再连接乳房送风器或大容量注射器打气。一般先打无病区, 以后打患病乳区, 4个乳区均要注入。充气不足无疗效, 充气过量则易使乳泡破裂。以乳房皮肤紧张, 乳基部边缘轮廓清楚, 用手轻叩呈鼓音为度。然后用宽纱布轻轻扎住乳头, 经1~2h后解开, 一般在打入空气30min后病牛即可恢复。

5.3 中药治疗

当归散加减:当归、熟地各45g, 白芍、川芎、补骨脂、续断、杜仲各30g, 枳实、青皮各20g, 红花15g, 水煎灌服。如食欲不振, 消化不良者, 可加白术、草豆蔻、砂仁。

奶牛瘫痪的病因及诊治 篇4

1 流行特点

1.1 与整体饲养管理的关系

该场3年里共产犊320头次, 其中母牛产后有瘫痪表现的有56头次 (因为同1头牛有复发现象, 所以用“头次”这一术语) , 平均发病率为17.5%, 从2010年发病逐年上升, 各年分别为12%、14.5%、16%, 但在2010年以前及2014年以后发病很低, 提示与全场整体饲养方式有关。

1.2 与胎次的关系

第二胎母牛发病率为4.5%, 5胎及以上的牛发病率平均为6.08%, 发病最多的是产第三、四胎的牛为9.3%。表明本病的发生与母牛的年龄无直接关系, 而与胎次相关。

1.3 与母牛自身出生胎次的关系

据调查, 第一胎出生的母牛在其产犊时发病率 (约8.5%) 要高于非头胎出生者, 第二、三胎出生的母牛产犊时发病率约为5.86%, 4胎及以上出生者为4.8%。即:犊牛的母亲年龄越小, 自身发病机会越多。

1.4 与母牛体况的关系

实际观察到许多发病牛体质状况很好, 它们的产奶量明显高于其它牛, 正是这些高产牛有着很高的发病机会。

1.5 有一定的复发性

一般情况是在产第三胎时发过病, 第四胎时又复发, 也有间隔一胎后复发的。有1头典型的高产牛连产3胎都发生瘫痪。3年里共有14头有复发现象, 复发率为10.6%。在所有56头发病牛中, 有3头患牛的后代在产犊牛时也发生瘫痪 (要了解本病是否具有遗传倾向, 需查知所有这些发病牛的母辈牛在2010年以前的发病情况) 。

1.6 与子代 (犊牛) 的关系

在2010年生产瘫痪多发的同时, 犊牛的腹泻 (出生后1~3日内拉黄绿色水样便) 发病率也很高为54.61%。通过对1~7月份11头初生牛犊的统计, 瘫痪母牛所生牛犊的腹泻发生率约为23%, 而非瘫痪母牛所生牛犊的发病率为34.2%;反过来, 如牛犊腹泻时, 则其母亲瘫痪发生率在7.79%, 而非腹泻牛犊的母牛发病率为15.63%, 约为前者的两倍。

2 病因和治疗

瘫痪可能只是一种症状, 有时伴随其它的症状, 有时无任何别的表现, 这就需要弄清真正的原因。

2.1临诊观察到, 有些牛在产后 (产前没见发生) 出现磨牙、口吐白沫、肢体颤抖、站立不稳 (即所谓产后风) 。此时立即输入钙剂 (最多两针) , 则转危为安, 如不加理会或补液过迟, 则100%会发展到卧地不起。3年共20头牛出现这种现象, 发生率为2.06%。可以想见, 这种情况完全是由于血钙降低所致, 所以补钙很有效。

2.2根据抽查的几头病牛血液指标来看, 典型高产牛发生瘫痪时, 血钙和血镁均降到正常值的三分之一, 血磷有的高于正常, 有的低于正常, 血糖、血酮均正常, 这与临床表现是相吻合的, 病牛除了卧地不能起立外, 精神、食欲状态都良好, 体温也正常。这类病牛有的发生于产前, 一般在产前1周以内, 但多数发生在产后24 h内, 产后3 d几乎没有发生。多见于2~4胎牛, 因为这正是1头牛一生中产奶量高的时期。有人曾报道过出生胎次与产奶量的相关关系, 即出生胎次低者, 产奶量高, 这正好说明第一胎出生的牛, 产犊时瘫痪的发生也多。

由于这类牛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病症, 因此及时补充足够量的钙剂 (根据体重5%的氯化钙液用量应在500~800 m L) , 必要时配以硫酸镁液, 一般易治愈。如延误治疗, 出现并发症, 则预后不乐观。这类牛虽易治愈, 但下次产犊时, 只要营养条件不能满足 (如高产、饲养不当等) , 则易复发。

2.3有些病牛血钙只有轻度下降, 而谷丙转氨酶活性上升, 提示病牛有器质性损伤。症状表现多样, 一般有精神沉郁, 食欲废绝, 有时感觉过敏, 四肢抽搐。各层次牛都可发生。可见于母牛在产前很久就潜伏着某种疾病, 当受产犊应激时, 旧病复发, 出现瘫痪综合征;或者是母牛由于产犊而引发的产科或消化系统或代谢等方面的病症相伴而促成了生产瘫痪。因此病情特别严重, 难以治愈。在3年里共9头牛出现这种情况, 其中5头久治不愈, 最终死亡或淘汰了, 有1头经剖检发现肺内有拳头大小的坏死灶。遇到此类牛, 如能早期确定也无多大价值, 宜尽早淘汰。

2.4 3年里育成牛产犊时有6头出现不能站立, 这可能是由于母牛体小或胎儿过大导致难产使母牛神经受压迫性损伤所致, 治疗时以止疼、采用神经刺激剂和营养性补液为主。但也有可能属于上述第三类情况。

3 小结

从以上来看, 可把奶牛的这种瘫痪症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产性的、代谢性的, 约占全部发病牛的75.8%。肥胖、高产、营养失衡导致产犊牛时血钙降低是其主要原因。这包括了母牛的产后风、产前瘫、产后瘫, 尤以后者居多。适当治疗, 可以使其恢复;另一类是伴发性的、器质性的, 产前产后均可发生, 这包括两方面, 其一是伴随其它疾病而出现的瘫痪母牛综合征, 如严重的子宫炎或乳房炎、损伤性胃炎或心包炎、皱胃变位、内脏器官的脓肿变性、骨营养不良、风湿、酮病、蹄病等。其二, 由损伤疼痛所致的起立不能, 如难产致闭孔神经受压或挫伤、摔伤、骨折等。此类病症绵延反复, 难以治愈。但不能把二者完全分开, 因为前一类拖延时间过长, 也会转化为后一类;而后一类常常有前一类因素在起作用。

高产奶牛生产瘫痪的诊治 篇5

1 发病情况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绝大多数牛发生于产后3天内,据统计,在1000头患牛中,产后l天发病的占83%;产后2天发病的占3.2%;产后3天发病的占2.6%。偶然可见临产前1~2天发生产前瘫痪;有少数产前20~40天内发病,也有于分娩后3~6个月发生的非生产性瘫痪。1~2胎发病少,3~6胎牛发病率较高,即随年龄增长而发病增多,产奶量高的牛,发病率较高。

2 发病原因

2.1 主要因素

2.1.1 低血钙是导致奶牛生产瘫痪的主要原因。虽然所有的母牛产犊之后血钙水平都普遍降低,但患病母牛下降的更为显著。 (健康牛的血钙浓度平均为0.1毫克/毫升;病牛则下降至0.03-0.07毫克/毫升,同时血磷及血镁含量也减少。)

2.1.2 分娩前后大量血钙进入初乳且动用骨钙的能力降低,是引起血钙浓度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

2.1.3 分娩前后从肠道吸收的钙量减少,也是引起血钙降低的原因之一。

2.2 诱发因素

饲养管理不善。如:饲料中蛋白质过高,饲料中缺碘、缺镁;妊娠后期光照不足,VD的合成受到影响,影响钙的吸收;妊娠后期母牛运动不足,对生产瘫痪的发病有一定的诱发作用。

2.3 胎儿因素

怀孕后期胎儿生长发育尤其是骨骼发育较快,使母体骨骼中储存的钙大量丧失,因此在分娩时,骨骼中可动员的钙也大量降低,不能补充分娩时血钙的丧失。

2.4 钙磷比例不当

产后奶牛发生生产瘫痪是一种相当独特的内分泌功能紊乱的疾病;营养水平很大程度上又影响着钙-激素的调节,因此饲养管理不当是引起发病的根本原因,具体表现是日粮不平,钙、磷含量及其比例不当。母牛干奶期,特别是怀孕后期日粮中钙的含量过高,这将导致奶牛机体对胃肠的依赖性。体内钙储量的增加,将刺激甲状腺C细胞分泌降低钙素增多,作用加强,是甲状腺素活性受到抑制。当机体的钙大量消耗,机体缺乏钙储的应激能力,引起血钙的下降,从而使肌肉、神经的兴奋性降低,导致瘫痪的发生。

3 临床症状

3.1 早期呈现短暂的兴奋和抽搐,病牛敏感性增高,四肢肌肉震颤,食欲减少或废绝,站立不动,摇头、伸舌、磨牙,行走时,步态踉跄,后肢僵硬,共济失调,易于摔倒,倒地后兴奋不安,极力挣扎,挣扎站立后,四肢无力,有的牛只能前肢直立,而后肢无力,呈犬坐样,颈部或背部皮肤出汗。

3.2 发生瘫痪后几经挣扎病牛站立不起。伏卧的牛四肢蜷缩腹下,颈部呈S状,有的牛把头转向后方,置于一侧肋部,或置于地上,多数患牛颈部或全身出汗;躺卧病牛四肢直伸,侧卧于地,颈部或全身出汗,鼻镜干燥,耳、鼻、皮肤和四肢发凉,瞳孔散大,对感觉及光反应减弱甚至消失,肛门松弛,肛门反射消失,尾软弱无力,对刺激无反应,系部呈佝偻状,多数病牛体温低至36.5℃~37.8℃,心音弱,心跳加快,90~100次/分钟,瘤胃蠕动停止,便秘。

3.3 后期精神高度沉郁,心音极弱,心率120次/分钟,眼闭合,全身软弱不动,呈昏迷状,颈部静脉凹陷,多伴发瘤胃臌气。

3.4 随分娩而瘫痪者,多于1~2天痊愈,距产犊时间较长而瘫痪者,病程较长,3~5天痊愈:卧地后15天不起者,预后不良;瘫痪而有食欲者,预后良好;瘫而不食,并伴发褥疮,体温升高,预后可疑;瘫而站立者,仍有再次复发的可能,治疗更棘手。故对瘫痪而站立的病牛,要注意观察食欲和泌乳变化,当食欲完全恢复,奶产量持续增长,为治愈标志,应继续用药巩固疗效。当病牛发生腕、髋关节损伤及创伤性网胃炎者,预后不良。

4 血钙、磷水平变化

血钙降低为0.04~0.07毫克/毫升,严重者可降低至0.01mg/ml,血磷降低为0.01~0.03毫克/毫升,血糖升高至0.8~0.9毫克/毫升,重病牛可达1.6毫克/毫升,并发酮病时,血糖降低。

5 治疗

5.1 四逆汤加味熟附子45克,党参60克,干姜60克,炙甘草30克,黄芪30克,当归30克,红花30克。水煎灌服。对于轻型生产瘫痪具有较好的效果,本方药可以兴奋心脏,促进血液循环而有回阳救逆的奇特功效。

5.2 乳房充气其目的是使乳房膨胀,内压增高,防止进一步泌乳,减少钙、磷从乳中排出。经钙、磷治疗效果不佳,易于复发的病牛,配合本法使用,比单独使用钙、磷效果更好。

5.3 牛奶疗法健康母牛的新鲜乳汁3000~4000毫升,分别注入病牛的四个乳区,但必须保证注射的乳汁无乳房炎且要严格消毒。

5.4 补钙补糖药用氯化钙30~50克或葡萄糖酸钙50~l00克,25%~50%葡萄糖500~1500毫升,氢化可的松50~125毫克 (或用地塞米松磷酸钠5~20毫克) ,分别静脉滴注。灌服速补钙0.5~1毫升/千克,2~4次/天,肌肉注射维丁胶性钙10~30毫升,可迅速提高血钙水平。

5.5 对症加减若体温升高,食欲不振,在上方的基础上加30%安乃近20~30毫升,10%氯化钠250~350毫升,或10%安钠加10~20毫升,静脉滴注;脾瑜穴注射士的宁5~10毫克,或比克灵10~20毫升,维生素B, 250~500毫克;若站立不安,伴有腹泻者在上方药中加入异丙秦75~125毫克,皮下注射,庆大霉素250万单位或阿米卡星1~2克,静脉滴注,肌肉注射穿心莲或痢菌净20~40毫升;若多次使用钙制剂治疗病情未见好转的牛,用磷酸二氢钠20~30克溶于生理盐水或葡萄糖中,静脉滴注;若畏光、抽搐,对外界刺激反应敏感,心跳加快,心悸时用25%硫酸镁100~150毫升,10%安钠加10~20毫升,10%~25%葡萄糖500~1000毫升,混合静注;若患牛继发皱胃炎、皱胃溃疡、皱胃阻塞,粪便色泽逐渐变黑时,灌服碳酸氢钠80~100克、香附50~80克、苦参30~80克、益母草50~l00克、人工盐50~150克。颈部皮下或后海穴注射10%氯化钾20~40毫升、25%~50%葡萄糖20~40毫升、氯化钾2克、加水2500毫升,1次/2~3小时,灌服,连用2~3次。

6 预防

6.1 控制精料饲喂量,防止母牛过肥。在产前15d减精料,混合精料量控制在3~4千克/天 (大约是平时喂量的1/3~l/2) ,日粮中保证有充足的优质干草供应。

6.2 对怀孕母牛尤其是3胎以上的高产奶牛,应调整日粮中矿物质钙、磷的供应量及其比例,钙磷比例以不超过2︰1为宜。产前1~2个月最迟从产前2周开始,给母牛饲喂低钙高磷饲料,减少从日粮中摄取的钙量,是预防生产瘫痪的一种有效方法。

6.3 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干奶期时可集中饲养,临产牛要在产房或单独饲养。圈舍要清洁、干净;运动场宽敞,能自由运动,家庭拴牛在临床前10~20天进行牵遛运动,尽可能减少各种应激因素的刺激。

6.4 产后不立即挤奶及产后3天之内不将初乳挤净,产后立即口服速补钙l毫升/千克,3胎以上高产奶牛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防止瘫痪的发生。

7 病例

西宁市城北区小桥村杨生林家一头3胎奶牛产后第3天瘫痪卧地。检查:体温36.9℃,呼吸20次/分钟,心跳80次/分钟,体重约450千克,营养中等,颈、背部出汗,皮温降低,头颈弯向一侧。听诊瘤胃蠕动音减弱。治疗:50%葡萄糖1500毫升,25%葡萄糖500毫升,5%氯化钙l000毫升,10%氯化钠200毫升,氢化可的松l00毫克,混合后静脉滴注。肌注维丁胶性钙40毫升,灌服速补钙200毫升。上方药连用4次,每隔4小时用药一次。第3天,磷酸二氢钙35克,糖盐水1000毫升,混合后静脉滴注,颈部皮下注射氯化钾30毫升,后海穴注射硝酸土的宁5毫升,用药20分钟后将患牛抬起并驱赶。第4天,体温38℃,呼吸24次/分钟,心跳90次/分钟,瘤胃蠕动音10次/分钟,反刍每次50次以上,食欲逐渐恢复。中药用当归30克,破故纸30克,枸杞子30克,桑寄生30克,麦芽30克,青皮20克,甘草20克。研磨开水冲,候温灌服,一周后随访,该牛产奶量逐渐上升,痊愈。

8 体会

8.1 奶牛生产瘫痪是一种危害奶牛生产比较严重的营养代谢病。生产中通常由于饲养管理不善、饲料配方不合理,特别是钙、磷比例失调,摄入高钙、高蛋白的高产奶牛,甲状腺调节功能减弱,对本病有一定的诱导作用。通过合理而有效的预防,可以降低发病率,减少损失。

8.2 静脉注射钙制剂时应注意心律变化,90次/分钟以上时输液速度要慢,100次/分钟以上暂停输液。糖、钙、高渗盐水混合液静脉注射时速度控制在65毫升/分钟,比较安全。第1次补钙与第2次补钙应间隔4小时以上。

8.3 对病畜要有专人护理,多加垫草,天冷时要注意保温。病牛侧卧的时间过长,要设法使其转为伏卧或将牛翻转,防止发生褥疮。病畜初次起立时,仍有困难,必须注意加以扶持,避免跌倒引起骨骼及乳腺的损伤。痊愈后1~2天内,挤出的奶量仅以够喂犊牛为度,以后才可逐渐将奶挤净。

奶牛生产瘫痪的病因及诊治 篇6

1 病因

主要是由于分娩前后血钙浓度剧烈降低, 所有母牛产犊之后血钙水平虽然普遍都要降低, 但患病母牛的下降更为显著。

1.1

分娩前后大量血钙进入初乳且动用骨钙的能力降低, 是引起血钙浓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1.2 在分娩过程中, 大脑皮质过度兴奋, 其后即转为抑制状态。

分娩后腹内压突然下降、腹腔的器官被动性充血, 以及血液大量进入乳房, 引起暂时性的脑贫血, 因之使大脑皮质抑制程度加深, 从而影响甲状旁腺, 使其分泌激素的机能减退, 以致不能维持体内的平衡。另外, 怀孕后半期由于胎儿发育的消耗和骨骼吸收能力的减弱, 骨骼中贮存的钙量大为减少, 不能补偿产后的大量丧失。

1.3 分娩前后从肠道吸收的钙量减少, 也是引起血钙降低的原因之一。

怀孕未期胎儿迅速增大, 胎水增多, 怀孕子宫占据腹腔大部分空间, 挤压胃肠器官, 影响其活动, 降低消化机能, 致使从肠道吸收的钙量显著减少。

2 症状

2.1 典型症状

发展很快, 从开始发病至典型症状表现出来, 整个过程不超过12小时。病初通常是食欲减退或废绝, 反刍、瘤胃蠕动及排粪排尿停止, 泌乳量降低;精神沉郁, 表现轻度不安;不愿走动, 后肢交替踏脚, 后躯摇摆, 好似站立不稳, 四肢肌肉震颤。有些病例, 与以上抑制症状相反, 开始时表现的短暂不安是出现惊慌、哞叫、且目光凝视等兴奋和敏感症状;头部及四肢肌肉痉挛, 不能保持平衡。鼻镜变干燥, 四肢及身体未端发凉, 皮温降低, 但有时可能出汗。呼吸变慢, 体温正常或稍低, 脉搏则无明显变化。初期症状发生后数小时 (多为1~2小时) , 病畜即出现瘫痪症状;后肢开始不能站立, 虽然一再挣扎, 但仍然站不起来。由于挣扎用力, 病畜全身出汗, 颈部尤多, 肌肉颤抖。不久、出现意识抑制和知觉丧失的特征症状, 病牛昏睡, 眼睑反射微弱或消失, 肛门松弛, 肛门反射消失, 脉搏微弱, 勉强可以摸到;呼吸深慢, 听诊有啰音。病畜以一种特殊姿势卧地, 即伏卧, 四肢屈于躯干以下, 头向后弯到胸前一侧。用手可将头颈拉直, 但一松手, 又重新弯向胸部。体温降低也是生产瘫痪的特征症状之一。病初体温可能仍在正常范围之内, 但随着病程发展, 体温逐渐下降, 最低可降至35℃~36℃。

2.2 轻型症状

病例所占据的比例较大;产前及产后很久发生的生产瘫痪多为非典型的。其症状除瘫痪外, 主要特征是头颈姿势不自然, 由头部至鬂甲呈一度的“S”状弯曲。病牛精神极度沉郁, 但不昏睡, 食欲废绝。各种反射减弱, 但不完全消失。病牛有时能勉强站立, 但站立不稳, 且行动困难, 步态摇摆。体温一般正常或不低于37℃。

3 治疗

静脉注射钙剂或乳房送风是治疗生产瘫痪最有效的惯用疗法, 治疗越早, 疗效越高。

3.1 静脉注射钙剂

最常用的是硼葡萄糖酸钙溶液 (制备葡萄糖酸钙溶液时, 按溶液数量的4%加入硼酸, 这样可以提高葡萄糖酸钙的溶解度和溶液的稳定性, 高浓度的葡萄糖酸钙溶液对此病的疗效更好) 。剂量为静脉注射20%~25%硼葡萄糖酸钙500毫升, 无硼葡萄糖酸钙溶液, 可改用市售的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 但剂量应加大, 也可按每50千克/1克纯钙的剂量注射钙剂。

注射硼葡萄糖酸钙的疗效一般在80%左右。注射后6~12小时病牛如无反应, 可重复注射;但最多不得超过3次。注射过程中速度要慢, 并密切监视心脏情况, 一般注射500毫升溶液至少需要10分钟的时间。

3.2 乳房送风疗法

此法是治疗牛生产瘫痪最有效和最简单的疗法, 特别适用于对钙疗法反应不佳或复发的病例。

打入空气之前, 使牛侧卧, 挤净乳房中的积奶并消毒乳头, 然后将消过毒而且在尖端涂有少许润滑剂的乳导管插入乳头管内, 注入青霉素10万国际单位及链霉素0.25克 (溶于20~40毫升生理盐水内) 。

四个乳区内均应打满空气。打入多少空气才适宜, 是以乳房皮肤紧张、乳腺基部的边缘清楚并且变厚、同时轻敲乳房呈现鼓响音作为衡量标准。应当注意, 打入的空气不够, 不会发生效果。打入空气过量, 可使腺泡破裂, 发生皮下气肿。但是只要稍加注意, 一般不会胀破乳房腺泡;而且即使损伤了部分腺泡, 对以后的产奶量也无大的影响;空气逸出以后, 会逐渐移向尾根一带的皮下组织中。两周左右可自行消失。

打气之后, 用宽纱布条将乳头轻轻扎住, 防止空气逸出。待病畜起立后, 经过1小时, 将纱布条解除。扎勒乳头不可过紧及过久, 但不可用细线结扎。

绝大多数病例在打入空气后10分钟, 病牛鼻镜开始变湿润;15~30分钟眼睛睁开, 开始清醒, 头颈姿势恢复自然状态, 反射及感觉逐渐恢复, 体表温度也随之升高。驱之起立后, 立刻进食, 除全身肌肉尚有颤抖及精神稍差外, 其他均恢复正常。肌肉震颤可持续数小时之久, 但最后总会消失。

采用上述疗法的同时, 也可采用适当的对症疗法。有严重臌气时, 必须穿刺瘤胃放气。

4 预防

4.1 在干奶期中, 最迟从产前二周开始, 给母牛饲喂低钙、高磷饲料, 减少从日粮中摄取的钙量, 是预防生产瘫痪的一种有效方法。这样可以可以激活甲状旁腺的机能, 促进甲状腺素的分泌, 从而提高吸收钙及运用骨钙的能力。

4.2 应用维生素D制剂预防生产瘫痪, 可降低母牛生产瘫痪的发病率。

4.3 干奶期中, 最迟从产前二周开始, 减少富于蛋白质的饲料;促进母牛消化机能, 避免发生便秘、腹泻等扰乱消化的疾病。

4.4 产后不立即挤奶及产后3天之内不将初乳挤净等, 对防止生产瘫痪的发生有一定的作用。

哲理性小故事

一个人去买鹦鹉, 看到一只鹦鹉前标:此鹦鹉会两门语言, 售价二百元。

另一只鹦鹉前则标道:此鹦鹉会四门语言, 售价四百元。

该买哪只呢?两只都毛色光鲜, 非常灵活可爱。这人转啊转, 拿不定主意。

结果突然发现一只老掉了牙的鹦鹉, 毛色暗淡散乱, 标价八百元。

这人赶紧将老板叫来:这只鹦鹉是不是会说八门语言?

店主说:不。

这人奇怪了:那为什么又老又丑, 又没有能力, 会值这个数呢?

店主回答:因为另外两只鹦鹉叫这只鹦鹉老板。

奶牛瘫痪综合征诊治 篇7

1 发病情况

2015年8月份,王某家中自繁自养的1头4产荷斯坦奶牛产后约半个月发病,发病前每天能产30 kg奶。主诉:患牛产后就开始不太愿意吃精料,只采食少量干草,起卧时感觉很费劲,但是奶牛自己能起来,站立时肌肉颤抖。3天前患牛开始出现卧地不起、反应迟钝等症状,经当地兽医诊断为生产瘫痪,使用钙剂、头孢噻呋钠和水杨酸钠等药物进行了治疗,不但不见好转,而且病情逐渐加重。

2 临床症状

患牛食欲减退,反刍减少,饮欲下降;眼结膜潮红,眼球下陷,目光呆滞,鼻镜干燥;体温38.7℃,心率85次/min,呼吸34次/min;心率不齐;瘤胃蠕动音弱,蠕动次数减少;尿液浅黄色,排尿时形成多量泡沫,排粪较正常;产奶量下降,挤出的乳汁也带有多量的泡沫。病牛卧地不起,经常试图站立,有时前肢跪地,后肢不能完全站立。四肢肌肉震颤,有时发生抽搐。由于卧地不起并发了乳腺炎,关节周围发生了褥疮。患牛身上的酸味很大,呼出气体、尿样和乳汁稍有烂苹果气味。初步诊断为酮病,于是采集患牛血样和尿样进行检验。

3 诊断

根据患牛为营养良好的高产奶牛,临床上表现前胃弛缓、神经症状和卧地不起症状进行初步诊断,确诊使用血液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钙、磷、镁、钾及糖的含量:钙2.3 mmol/L(正常值为2.0~3.0 mmol/L),磷2.2 mmol/L(正常值为1.0~2.5 mmol/L),镁0.9 mmol/L(正常值为0.7~1.2 mmol/L),钾1.6 mmol/L(正常值为3.3~5.5 mmol/L),糖2.3 mmol/L(正常值为3.9~6.1 mmol/L)。同时进行尿酮检测,取洛氏试剂(亚硝基铁氰化钠)少许放于试管内,沿管壁加入被检尿液5 m L,洛氏试剂呈紫红色,显示为阳性反应。诊断为奶牛酮病伴发低血钾症。

4 治疗

治疗主要是补糖抗酮,促进糖原异生,补充钾离子,解除酸中毒和调整胃肠机能。

4.1 加强护理

当奶牛卧地不起时,将病牛置于干燥、清洁、松软的土地上,勤翻身,防止发生褥疮。为防止肌肉萎缩可进行局部按摩,或涂擦复方樟脑软膏等皮肤刺激剂。

4.2 补充糖类和应用生糖物质

用25%葡萄糖液500~1 500 m L静脉注射,每天2次。同时用甘油拌料,每天上、下午各250 g,连用7 d,或用丙酸钠200 g拌料,连用7 d。

4.3 补充钾离子

5%氯化钾100 m L加入到生理盐水1 000 m L中,缓慢一次性静脉注射,也可口服补钾。

4.4 对症治疗

为解除酸中毒可静脉注射5%碳酸氢钠液300~500 m L,每天1~2次;为促进瘤胃蠕动,可静脉注射促反刍液500 m L,每天1次。

使用上述疗法治疗3 d,患牛病情好转,到了5 d时基本痊愈。

5 小结

临床上产后奶牛发生卧地不起多是低血钙、低血磷、低血镁、低血钾、低血糖等引起,病程长短不一,如果诊治方法正确,多数患牛3 d内即可站立,7 d仍不能站立者多为愈后不良。

奶牛酮病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消化型、神经型和瘫痪型。瘫痪型酮病奶牛如按生产瘫痪进行治疗不但会耽误病情,而且越治越重。治疗瘫痪型酮病奶牛时不建议使用氢化可的松等激素类药物,因为该类药物会造成骨质疏松、软化,从而加重奶牛的卧地不起。

上一篇:泡沫测度下一篇:模块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