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体系

2024-10-16

防洪体系(精选8篇)

防洪体系 篇1

摘要:针对沙河、漯河以西, 由昭平台水库、白龟山水库和沙河、澧河、北汝河河道堤防以及泥河洼滞洪区共同组成的防洪工程体系, 利用现有资料, 依据《已成防洪工程经济效益分析计算及评价规范》 (SL206—98) 和流量连续性原理, 采取错时段叠加的方法, 还原漯河控制断面洪峰流量。在该洪水计算成果和统计分析洪灾资料的基础上, 以2008年为基准年, 计算出漯河以西防洪工程体系19672008年累计防洪经济效益为727.43亿元 (年均17.31亿元) , 分摊到昭平台水库为221.87亿元, 白龟山水库为230.30亿元, 泥河洼滞洪区为41.61亿元, 河道堤防为233.65亿元。

关键词:防洪工程,防洪效益,沙河,漯河

防洪工程经济效益是指无防洪工程情况下可能造成的洪灾损失与有防洪工程情况下实际洪灾损失的差值。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 沙河、漯河以西区域相继兴建了昭平台水库、白龟山水库、孤石滩水库和泥河洼滞洪区, 修建了沙河、澧河、北汝河河道堤防, 这些工程共同组成了沙河、漯河以西区域防洪工程体系。研究分析、量化该防洪工程体系及其单个工程的防洪经济效益就是笔者要研究的课题。

1 主要依据和处理方法

依据《已成防洪工程经济效益分析计算及评价规范》 (SL 206—98) 和流量连续性原理, 采取错时段叠加的方法还原漯河控制断面洪峰流量, 并统计分析调查收集的洪灾资料, 以2008年为基准年, 分析计算出漯河以西防洪工程体系1967~2008年累计防洪经济效益以及防洪工程体系内单个工程分摊的防洪经济效益。

2 确定计算范围、控制断面、计算期、计算期起始点以前的防洪能力

2.1 计算范围

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经济效益的计算范围应包括流域内建成防洪工程的各受益地区。这些地区兴建防洪工程前防洪标准较低, 洪灾频繁且严重, 兴建防洪工程后防洪标准有较大提高。根据有关资料统计, 沙河左岸在1921~1948年的28年内决口13次, 平均约5年决口2次;沙河右堤在1910~1944年的35年内决口19次, 平均约5年决口3次。以上资料表明, 在没有修建防洪工程之前, 洪灾频繁发生。自从20世纪50年代大规模兴建水利工程以来, 随着泥河洼滞洪区、昭平台水库、白龟山水库、孤石滩水库、河道堤防等五大防洪工程相继建成, 沙河两岸 (除1975年特大洪水外) 很少决口, 说明以上防洪工程建成并联合运用后, 河道防洪标准有较大提高[1]。

本次防洪工程体系经济效益的计算及洪灾调查只考虑漯河以西范围。另外, 由于资料有限, 仅计算昭平台水库、白龟山水库、泥河洼滞洪区、河道堤防等防洪工程的经济效益。

2.2 控制断面

漯河是沙河、漯河以西防洪工程体系保护区的中心, 沙河、漯河水文站也是沙河、漯河以西防洪工程体系的一个总出口水文站, 因此选择漯河为控制断面。

2.3 计算期

泥河洼滞洪区工程于1955年7月竣工, 昭平台水库、白龟山水库工程分别于1959年6月及1966年8月竣工, 并相继投入运用至今, 因此, 区域防洪工程经济效益计算期选在1967~2008年。

2.4 计算期起始点以前的防洪能力

区域计算期起始点以前的防洪能力是分析计算区域防洪经济效益的重要依据, 直接影响区域防洪经济效益分析计算的结果。本次计算期起始点以前选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 那时河道上游还没有大规模兴建水利工程, 下游河道的初始防洪能力较低。根据文献[2]和洪灾损失调查统计资料可知, 以漯河水文站为控制断面, 其初始防洪能力取河槽安全泄量1 900 m3/s。这个数据作为致灾与不致灾的水文参数。

3 洪灾资料的选取

洪灾统计资料是分析计算防洪工程体系防洪经济效益的基础, 原则上采用归口部门的洪灾统计资料, 但限于当时的统计口径与现在进行区域防洪工程经济效益计算所要求的统计口径不一致, 为了正确反映洪灾的实际情况, 洪灾资料主要来自文献[2,3], 漯河、平顶山两市统计年鉴, 漯河、平顶山两市防汛指挥部报灾资料等。对收集到的洪灾统计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合理划分洪涝灾害等级, 以提高资料的可靠度。

4 假定无防洪工程时洪灾损失的计算

4.1 受水库调洪影响的洪水还原计算

受水库调洪影响的洪水还原计算主要采用水量平衡方程式:

(Q+Q) Δt/2- (q+q) Δt/2=ΔW (1)

式中:Q始, Q末为时段始、末的入库流量, m3/s;q始, q末为时段始、末的出库流量, m3/s;Δt为时段;ΔW为时段Δt内的蓄洪量, m3。

由历年实测水位及出库流量资料反推入库流量过程, 把受水库影响的洪水还原为入库洪水过程, 再依据上、下游站流量连续性原理, 对上下游相应洪水过程错时段叠加, 计算出区间洪水过程, 然后加入滞洪区分洪流量, 以计算出漯河站还原流量。

根据历史实测统计, 昭平台水库、白龟山水库之间洪水演进时间约为4~6h, 白龟山水库与漯河之间洪水演进时间约为21~22 h[4]。

由漯河站年最大流量减去错时段相应的白龟山水库下泄流量, 可计算出白龟山水库、漯河区间相应流量;由白龟山水库历年实测水位及出库流量资料, 反推相应入库流量;由白龟山水库相应入库流量减去错时段相应的昭平台水库下泄流量, 计算出昭平台水库、白龟山水库区间相应流量;由昭平台水库历年实测水位及出库流量资料, 反推相应入库流量;由昭平台水库的反推入库流量加昭平台水库、白龟山水库区间流量, 得出白龟山水库的洪水还原入库流量;根据泥河洼滞洪区历年进洪资料显示, 从1967年至2008年共有9年进洪[4], 将白龟山水库相应的洪水还原入库流量, 加上相应的白龟山水库、漯河区间流量和泥河洼滞洪区分洪流量, 得到漯河站洪水还原流量。

4.2 确定致灾洪水年

根据以上还原分析计算, 漯河站还原流量超过初始防洪能力1 900 m3/s的年份共19年。

4.3 确定成灾面积

可先利用现有资料进行相关数据计算, 然后利用计算结果求成灾面积。成灾面积与洪水流量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r=[ (Q-Q) (A-A) ][ (Q-Q) 2 (A-A) 2]1/2 (2)

式中:Q为洪水流量, m3/s;Q平均为洪水多年平均流量, m3/s;A为成灾面积, 万hm2;A平均为多年平均成灾面积, 万hm2。代入相关数据r=0.74。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漯河站洪水流量与成灾面积关系密切。

成灾面积A与漯河站洪水流量Q的回归系数计算公式为

RA/Q=[ (Q-Q) (A-A) ] (Q-Q) 2 (3)

式中:RA/Q为回归系数。代入相关数据, RA/Q=0.008 1。

成灾面积A与漯河站洪水流量Q的关系方程式为

A=RA/Q (Q-Q) +A (4)

将各致灾洪水年漯河站的还原洪水流量代入方程式, 即可求出相应成灾面积。

4.4 确定综合损失单价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大洪水和一般洪水的综合损失单价采用文献[5]的测算结果;20世纪90年代大洪水和一般洪水采用平顶山、漯河两市防汛指挥部1998年和1996年的报灾资料数据, 其综合损失单价分别为15 067元/hm2和7 851元/hm2; 2000年仍采用平顶山市、漯河市防汛指挥部的报灾资料, 其综合损失单价为36 771元/hm2和11 754元/hm2。各年代水灾综合损失单价情况见表1。

注:“75.8”特大洪水, 许昌地区有专项洪灾调查资料, 其综合损失单价为7 140元/hm2[5], 而根据文献[3], 该年综合损失单价加大50%。

4.5 直接洪灾损失计算

根据以上成灾面积和综合损失单价可计算出直接洪灾损失。其中, 1968年, 1975年, 1982年采用大洪水综合损失单价[3], 1996年, 1998年, 2000年, 2004年采用实际的综合损失单价, 其余洪灾年份均采用一般洪水综合损失单价, “75.8”特大洪水采用10 710元/hm2的综合损失单价。

4.6 间接洪灾损失计算

间接洪灾损失通常包括防洪抢险、灾民安置、疾病防治、社会安定、商贸滞缓、灾后恢复等各种影响区域经济社会正常运转的不利因素所造成而又不便统计计算的损失, 是分析计算防洪经济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通过间接损失与直接损失的比例来计算。但间接洪灾损失占直接洪灾损失的比例目前还没有现成的取费标准供选用, 只有参考以下数据。国外, 间接损失占直接损失的比例大致为:住宅区15%, 商业37%, 工业45 %, 公共事业10%, 公共产业34%, 农业10%, 公路25%, 铁路23%。国内, 长江三峡工程论证中, 通过对荆江地区1954年洪水的灾情调查和对洪水前后历年农业发展情况的分析计算, 不计入城镇二、三产业的间接经济损失在内的农业间接经济损失约为直接经济损失的28%;河南省驻马店地区在遭到1975年8月洪灾损失后, 农业生产的恢复期约为5年, 不计入城镇二、三产业的间接经济损失在内的农业间接经济损失约为直接经济损失的26.2%[6]。

借鉴以上国内外资料, 可仅考虑农业间接洪灾损失。但由于间接洪灾损失随着直接洪灾损失的增长而增长, 因而视灾情取用不同的比例, 本次研究所取比例在10%~25%之间。

4.7 无防洪工程洪灾损失的计算

无防洪工程的洪灾损失等于直接洪灾损失与间接洪灾损失之和。

5 有防洪工程时洪灾损失的计算

5.1 直接洪灾损失计算

5.1.1 确定实际致灾洪水年

沙河、漯河以西防洪工程体系建成后, 沙河、漯河安全泄量达到3 000 m3/s[3]。根据洪灾资料统计, 1967~2008年漯河实测流量超过安全泄量的年份有1975年, 1982年和2000年, 没有超过安全泄量的年份有1996年, 1998年和2004年, 但澧河已超过安全泄量致灾, 因此, 把1975年, 1982年, 1996年, 1998年, 2000年, 2004年确定为实际致灾洪水年。

5.1.2 确定实际成灾面积

实际成灾面积依据实际调查统计资料来确定。

5.1.3 综合损失单价的分析计算

计算综合损失单价采用表1数据。

5.1.4 直接洪灾损失结果

把以上实际致灾洪水年的成灾面积与综合损失单价相乘, 可得直接洪灾损失。

5.2 间接洪灾损失计算

间接洪灾损失等于直接洪灾损失与间接洪灾损失占直接洪灾损失之比的乘积。

5.3 防洪工程负效益计算

所谓负效益, 是指因兴建防洪工程而淹没和挖占的土地因失去利用机会而历年累计减少的农业净收入。本次计算只考虑昭平台水库、白龟山水库的淹没、挖占土地和泥河洼滞洪区在运用年份被淹没所引起的负效益。

5.3.1 农业净产值计算

农业净产值指标, 也就是淹没耕地每年平均损失的指标。昭平台水库、白龟山水库均在平顶山市行政区内, 根据《平顶山志》提供的调查资料, 选取1986年为调查年, 经换算得出1986年的农业净产值为2 552.55元/ (hm2·a) 。非调查年的平均损失指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逐年递增, 一般损失增长率为3%[4], 换算公式为

ΡF=ΡD× (1+3) n (5)

式中:PF为非调查年土地面积平均损失;PD为调查年土地面积平均损失;n为调查年前后的年数 (调查年以后为正, 以前为负) 。

5.3.2 白龟山水库防洪工程负效益计算

白龟山水库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顾其他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 其防洪高水位为105.22 m, 相应库容为4.675 0亿m3;正常蓄水位为103.00 m, 相应库容为3.018 6亿m3;防洪限制水位为101.00 m, 相应库容为1.856 5亿m3;死水位为97.5 m, 相应库容为0.662 4亿m3;纯防洪库容V纯防=1.656 4亿m3;纯兴利库容V纯兴=1.194 1亿m3;防洪兴利重叠库容V重=1.162 1亿m3;防洪分摊重叠库容V重防=0.675 3亿m3;死库容V死=0.662 4亿m3。其防洪分摊系数r防可采用下列计算公式:

r= (V+V) / (V+V+V+V) (6)

代入相关数据进行计算, 得到白龟山水库防洪分摊系数值为0.498 8。

白龟山水库工程104.00 m高程以下淹没和挖占土地0.562 6万hm2, 防洪分摊土地0.280 6万hm2。每年的种植净效益乘以防洪分摊淹没挖占土地面积得到白龟山水库防洪工程负效益。

5.3.3 昭平台水库防洪工程负效益计算

昭平台水库是集防洪、灌溉、发电、养鱼、旅游为一体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 按库容比例对淹没、挖占的耕地进行防洪与兴利分摊。其防洪高水位174.66 m, 相应库容4.185 3亿m3;正常蓄水位174.00 m, 相应库容3.939 1亿m3;防洪限制水位167.00 m, 相应库容1.787 2亿m3;死水位159.00 m, 相应库容0.358 2亿m3;纯防洪库容V纯防=0.246 2亿m3;纯兴利库容V纯兴=1.429 0亿m3;防洪兴利重叠库容V重=2.151 9亿m3;防洪分摊重叠库容V重防=0.316 3亿m3;死库容V死=0.358 2亿m3。其防洪分摊系数的计算公式同白龟山水库, 计算结果为r防=0.134 4。昭平台水库工程淹没和挖占土地0.235 9万hm2, 防洪分摊淹没、挖占土地0.031 7万hm2。每年的种植净效益乘以防洪分摊淹没挖占土地面积, 就得到昭平台水库防洪工程负效益。

5.3.4 泥河洼滞洪区负效益计算

泥河洼滞洪区在漯河市行政区, 自1967至2008年共有9年启用分洪。泥河洼滞洪区负效益计算, 1982年以前采用文献[3]的数据, 将区内实际洪灾淹没损失作为负效益;1998年滞洪资料不全, 根据其最大进洪流量, 参考2004年数据确定其淹没的耕地面积;2000年根据其最高滞洪水位和淹没耕地关系, 确定淹没的耕地面积; 2004年根据泥河洼滞洪区的滞洪水位与淹没面积关系而得淹没耕地面积。而各年综合损失单价通过漯河当年实际调查数据而得。

5.4 有防洪工程体系的洪灾损失计算

从以上洪灾年的直接、间接损失及历年的防洪负效益, 可计算出有防洪工程体系的总洪灾损失。

6 防洪工程体系经济效益分析计算

由以上2种情况下的洪灾损失, 可逐年计算出防洪工程防洪经济效益, 其累计年效益为整个防洪工程体系的总效益, 见表2。

注:有防洪工程的洪灾损失包含了防洪工程挖压占地造成的负效益。

因综合损失单价以当年物价为准, 为了消除价格差异, 统一计算口径, 本文将2008年确定为基准年, 利用河南省及平顶山市统计局提供的物价指数, 根据折算公式P基=P当×I基/I当 (P基为基准年价格, P当为当年价格, I基为基准年物价指数, I当为当年物价指数) 进行计算。把当年价格的防洪工程体系经济效益换算为基准年的防洪工程体系防洪经济效益, 最终得出该防洪工程体系总的防洪经济效益为727.43亿元。

7 单个防洪工程的经济效益

为了解昭平台水库、白龟山水库、泥河洼滞洪区、河道堤防各自在防洪工程体系中所发挥的作用, 将求得的防洪工程体系的防洪经济效益, 根据各工程实际抗御的洪峰流量及在此洪峰流量情况下可能造成的洪灾经济损失, 在上述各工程之间进行分摊, 具体情况为:防洪工程体系总经济效益为727.43亿元 (按2008年价格) , 多年平均效益为17.31亿元;昭平台水库应分摊的防洪经济效益为221.87亿元, 多年平均效益为5. 28亿元;白龟山水库应分摊的防洪经济效益为230.30亿元, 多年平均效益为5.48亿元;泥河洼滞洪区应分摊的防洪经济效益为41.61亿元, 多年平均效益为0.99亿元;河道堤防应分摊的防洪经济效益为233.65亿元, 多年平均效益为5.56亿元。

8 结 语

利用水量平衡原理, 把受水库调洪影响的洪水还原, 得出昭平台水库、白龟山水库的入库洪水过程, 再利用流量连续性原理错时段叠加, 用还原入库流量置换出库流量, 计算出漯河站还原流量。通过分析研究和量化计算, 充分证明沙河、漯河以西区域防洪工程体系的防洪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参考文献

[1]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院.沙河昭平台、白龟山水库加固工程规划要点报告[R].郑州: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院, 1981.

[2]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院.沙河区域防洪规划要点报告 (漯河以上) [R].郑州: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院, 1963.

[3]吴天镛.中国水旱灾害专著系列:河南水旱灾害[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 1998.

[4]河南省防汛指挥部办公室.河南省防汛简明手册[M].郑州:河南省防汛指挥部办公室, 1994.

[5]徐英三.中国江河防洪丛书:淮河卷[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1995.

[6]SL206—98, 已成防洪工程经济效益分析计算及评价规范[S].

防洪体系 篇2

防洪法释义-防洪区和防洪工程设施的管理

本章是关于防洪区和防洪工程设施管理的规定。本章共九条,第二十九条至三十七条。主要内容包括:防洪区的分类及划定;防洪区内的土地实行分区管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防洪区安全与建设工作中的职责;洪泛区、蓄滞洪区内安全建设计划,有关扶持和补偿、救助制度及非防洪建设项目的洪水影响评价制度;防洪重点保护对象及保护要求;防洪工程设施的管理和保护措施;水库大坝的安全管理制度及防洪工程和设施、材料的保护措施等。

第二十九条 防洪区是指洪水泛滥可能淹及的地区,分为洪泛区、蓄滞洪区和防洪保护区。

洪泛区是指尚无工程设施保护的洪水泛滥所及的地区。

蓄滞洪区是指包括分洪口在内的河堤背水面以外临时贮存洪水的低洼地区及湖泊等。

防洪保护区是指在防洪标准内受防洪工程设施保护的地区。

洪泛区、蓄滞洪区和防洪保护区的范围,在防洪规划或者防御洪水方案中划定,并报请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批准后予以公告。

【释义】本条是关于防洪区的分类、划定的规定。

一、防洪区是防洪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本条规定,防洪区是指洪水泛滥可能淹及的地区。这些地区都处于江河洪水位以下,洪水泛滥时可能淹及,因而受到洪水的直接威胁。就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确定防洪区十分必要,一方面,我国从南至北,江河众多,几大水系又处于季风影响之下,历来洪水频繁;另一方面,我国有10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包括5亿亩耕地的地面高程低于江河洪水位以下,其上,则有多达6亿的人口和90%的城市,面临着洪水的威胁和影响。因此,这些地区是我国防汛抗洪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在这些地域广大的地区采取防汛抗洪措施,首先要分别具体情况,做好防洪规划,并依据防洪规划,划定防洪区,为实施各种防洪措施提供依据,保证防洪工作有的放矢。因此,针对实际,划定防洪区,是防汛抗洪工作的前提,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个重大问题。

二、防洪区的划分。根据具体情况和防洪的实际需要,本条将防洪区划分为洪泛区、蓄滞洪区和防洪保护区。其中,洪泛区是指防洪区中尚无防洪工程设施保护的地区,这类地区主要集中于我国人烟稀少的西部地区。蓄滞洪区是指河堤背水面以外临时贮存洪水的低洼地区及湖泊等,是江河防洪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洪泛区不同,蓄滞洪区的主要特点是人为控制和使用。蓄滞洪区的形成,有多种情况,但都是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共同结果。历史上,一些低洼地和湖泊在汛期江河水位高涨时,自然蓄滞洪水,起到降低江河水位和蓄洪的作用。随着人口增多,生产的发展,这些地区出现了人水争地的局面,为了解决这种矛盾,当地群众将所处的低洼地与江河分开,在遇有较大洪水时,才有计划地使用该地区用于蓄滞洪水。形成蓄滞洪区的另一类情况,是我国北方一些地区,当地群众在江河的枯水期利用江河滩地从事耕作,在汛期江河水位上涨,淹及滩地时暂时撤离。例如,有土地300多万亩、人口160多万的黄河滩区及淮河、海河、松辽流域的大量河道滩地,都属于这种蓄滞洪区。所谓防洪保护区,则指防洪区中受到防洪工程设施保护的地区。与洪泛区、蓄滞洪区不同,防洪保护区强调防洪工程设施的保护,避免洪水淹及。如前所述,我国大面积的防洪区域内,一些地区如长江沿岸、珠江三角洲等地区城市集中,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一些地区贯穿重要的交通干线,建设有重要的工矿、能源基地。目前,我国已建、在建的各种防洪工程设施,重点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司法考试资料下载

保护上述地区不受洪水淹及。应当明确,防洪区的划定,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防洪能力的提高而改变的。但是,防洪区一经划定,应当严格执行,针对防洪区的不同要求和实际情况,依法做好防洪工作,保障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关于防洪区的具体范围。划定防洪区,是防洪工作的前提和指导防洪工作和区内生产建设活动的依据。防洪区的具体范围,首先应当明确于有关地区的防洪规划和防御洪水方案之中。同时,防洪区的划定,是一件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其划定的程序和审批应当严格、审慎。其次,防洪区的划定,牵涉到亿万群众的生产、生活,为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所关注,划定防洪区和具体范围,应当为公众所周知。因此,本条第五款规定,洪泛区、蓄滞洪区和防洪保护区的范围,在防洪规划或者防御洪水方案中划定,并报请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批准后予以公告。

第三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防洪规划对防洪区内的土地实行分区管理。

【释义】本条是关于防洪区内的土地实行分区管理的规定。

一、对防洪区内的土地实行分区管理的依据。本条规定,对防洪区内的土地实行分区管理,应当按照防洪规划进行。对防洪区内的土地实行分区管理,就是对防洪区内有关土地利用活动的一种规划管理措施。根据国家有关法律的规定,土地利用活动应当符合规划要求,这里的规划,包括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防洪规划等。这些规划依据规划控制的不同功用,对有关土地利用活动的控制各有侧重。同时,法律也要求这些规划应当相互衔接或协调,共同规范和控制土地利用活动。例如,本法第十一条规定,编制防洪规划,应当与国土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土地管理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江河、湖泊综合治理和开发利用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在江河、湖泊、水库的管理和保护范围以及蓄滞洪区内,土地利用应当符合江河、湖泊综合治理和开发利用规划,符合河道、湖泊行洪、蓄洪和输水的要求。由此可见,土地利用活动依据规划要求进行,受规划的控制和指导,并且,有关规划首先要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就本条规定的分区管理而言,其直接的依据应当是有关防洪要求的防洪规划。防洪规划在编制时,应当与有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保持法律对土地用途的管制和土地利用活动管理的一致性,使防洪区内的土地利用、开发和各项建设活动既符合防洪的需要,又能够兼顾土地的合理、有效利用原则。

二、分区管理的内容。对防洪区内土地的分区管理,既是实现防洪规划的措施,也是防洪规划在执行中的具体化。其具体内容应当视防洪区的不同类型而有所不同。目前,我国有关规定中已就蓄滞洪区的土地利用作出规定。如1988年国务院发布的蓄滞洪区安全建设与指导纲要,就以下土地利用活动及其分区管理作出了规定:

(一)在指定的分洪口门附近和洪水主流区域内,禁止设置有碍行洪的包括房屋在内的各种建筑物。上述范围内的土地,一般只限于农牧业生产以及其他露天方式使用,以保持其自然空地状态。

(二)在农村土地利用方面,应当按照蓄滞洪的机遇、概率及其特点,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在种植业方面,应当根据自然规律,主要是抓好夏季作物生产,但在蓄滞洪机遇较少的地区,则应当在确保夏季农作物生产的前提下,力争夺取秋季农作物的生产;在蓄滞洪机遇较多的地区,则应当将农作物的生产重点放在夏季,对于秋季的农作物生产,则可以放弃。

(三)在蓄滞洪区内工业生产布局应当根据蓄滞洪区的使用机遇进行可行性研究。对使用机遇较多的蓄滞洪区,原则上不应布置大中型项目;使用机遇较少的蓄滞洪区,建设大中型项目必须自行安排可靠的防洪措施。禁止在蓄滞洪区内建设有严重污染物质的工厂和仓储设施。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司法考试资料下载

(四)在蓄滞洪区内进行油田建设必须符合防洪要求,油田应当采取可靠的防洪措施,并建设必要的避洪设施。

(五)蓄滞洪区内新建的永久性房屋,必须采取平顶结构形式,以便当地居民应急避险,并避开洪水流路,否则不准建设。

(六)对于蓄滞洪区内已有的高地、旧堤,则应当尽量予以保留,以备临时避洪时发挥档水作用。

第三十一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防洪区安全建设工作的领导,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对防洪区内的单位和居民进行防洪教育,普及防洪知识,提高水患意识;按照防洪规划和防御洪水方案建立并完善防洪体系和水文、气象、通信、预警以及洪涝灾害监测系统,提高防御洪水能力;组织防洪区内的单位和居民积极参加防洪工作,因地制宜地采取防洪避洪措施。

【释义】本条是关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防洪区安全与建设工作中职责的规定。

一、防洪区安全建设的领导。在防洪区内,安全建设是防洪规划中的重要内容,是防洪区内防洪工作的核心部分,这项工作既包括防洪体系的建设和管理,也包括防洪区居民的教育和宣传工作和有关人口控制和扶持、补偿和救助工作。总之,防洪区安全建设涉及面广,又是防洪区的安全保障,有关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条的规定,担负起统一领导和组织防洪区的各项安全建设工作的职责。

二、防洪宣传和教育。防洪宣传和教育也是防洪区安全建设工作的一项内容。如果把防洪工程设施建设作为防洪安全建设中的硬件,对防洪区内的单位、居民进行防洪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和普及工作就是不可缺少的软件。防洪区内的各项生产建设活动和居民的日常生活与防洪区的安全休戚相关,因此,防洪宣传和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广大群众对水患的认识,加深对防洪工作的理解和调动群众参与、配合防洪工作的积极性。为了促进这项工作,本条规定,防洪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对防洪区内的单位和居民进行防洪教育,普及防洪知识,提高水患意识。实践中,有关宣传、教育工作的重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本地区洪水活动的情况,包括历史概况、洪水活动规律、特点及危害等,提高公众的水患意识。二是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宣传和普及,如本地区防洪规划对土地利用的要求,有关蓄滞洪水等措施的必要性及有关防洪区扶持、补偿和救助办法等,提高公众守法的自觉性和觉悟,保障公众受到救助的权利。三是宣传、普及有关防洪、避洪,自保救人的基本常识,提高公众防洪能力。

三、防洪体系建设。防洪体系中,防洪工程设施是防洪区防洪投入与建设的重点,也是防洪的基本物质保障,是抵御洪水的阵地和堡垒。防洪测报系统,包括水文、气象、通信、预警及洪涝灾害监测系统,在抗洪斗争中,如同耳目,是及时掌握、传送洪水活动情况的基本信息保障,尤其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发展有关信息技术,运用高、新、尖科学技术于防洪的测报领域,对防汛抗洪工作将带来重大转变。建国以来,国家投入人力、物力,建设和完善规模庞大的防洪工程体系,并在防汛抗洪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这项工作对今后的防洪要求来说,远未结束,并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现有的工程设施也有待于不断的维护。这些工作仍旧需要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和组织。

四、防汛抗洪是一项全民的事业,根据本法第六条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防洪工程设施和依法参加防汛抗洪的义务。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在领导、组织和实施各项防洪工作的同时,也应当采取措施,动员和组织防洪区内各单位和群众积极参与防汛抗洪,因地制宜,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防洪避洪措施。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司法考试资料下载

第三十二条 洪泛区、蓄滞洪区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地区和部门,按照防洪规划的要求,制定洪泛区、蓄滞洪区安全建设计划,控制蓄滞洪区人口增长,对居住在经常使用的蓄滞洪区的居民,有计划地组织外迁,并采取其他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

因蓄滞洪区而直接受益的地区和单位,应当对蓄滞洪区承担国家规定的补偿、救助义务。国务院和有关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对蓄滞洪区的扶持和补偿、救助制度。

国务院和有关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制定洪泛区、蓄滞洪区安全建设管理办法以及对蓄滞洪区的扶持和补偿、救助办法。

【释义】本条是关于洪泛区、蓄滞洪区安全建设计划及有关扶持和补偿、救助制度的规定。

一、在洪泛区、蓄滞洪区,防洪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对防洪规划确定的各项安全建设工作,首先应当制定相应的计划,按照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对此,我国一些江河、湖泊及部分省区就洪泛区、蓄滞洪区的安全建设编制了专门的规划,按照规划,中央和地方政府与水行政主管部门有计划地安排有关建设项目。目前安全建设的总体水平仍旧与防洪规划的要求有很大差距,而各项建设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制定长期计划和规划,在今后长期工作中逐步到位。在蓄滞洪区,强调安全建设计划,还突出体现在有关的人口控制问题上。解决蓄滞洪区的安全问题,发挥蓄滞洪区蓄滞洪水作用,关键是要处理好人水争地的矛盾。在既保障蓄滞洪区内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又实现蓄滞洪区蓄滞洪水的功用这一原则下,控制区内人口增长就成为蓄滞洪区安全建设计划中一个重要内容。控制蓄滞洪区内人口增长的措施,无非包括两种:一是控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和外来人口的迁入,二是组织区内人口外迁。根据有关规定和实践,蓄滞洪区人口控制办法主要包括:1.省级人民政府应组织有关部门制定蓄滞洪区人口控制规划,规定区内人口增长率必须低于省内其他地区,提出具体控制指标并建立分区人口册。限制人口迁入,明确区外迁入户口的审批机关,严格履行审批制度。2.经常进洪的蓄滞洪区应鼓励人口外迁或到其他地区工作,受保护地区的单位应面向蓄滞洪区招工,并予以优先安排。3.宣传蓄滞洪区域环境对人口容量的制约作用,加强计划生育工作,认真执行政府制定的人口规划。对人口超计划增长的蓄滞洪区,减少或停止国家给予的优惠待遇。人口外迁的主要形式,一是异地安置,二是就地上靠。

二、蓄滞洪区的扶持、补偿、救助制度和办法。由于蓄滞洪区为保护全局而作出牺牲,对其受到的损失,理应得到相应的补救。补救措施主要包括:国家和有关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对蓄滞洪区给予扶持,开展适应规划要求的各种经济建设;对蓄滞洪区的人口外迁给予经济补偿;对灾后的恢复和重建给予救助;受益地区应当对蓄滞洪区的损失给予相应的补偿和救助。对上述扶持、补偿和救助制度和措施,国家和有关的省级人民政府可以制定有关的办法,予以规范。总之,对蓄滞洪区的扶持、补偿和救助制度,是防汛抗洪的一项特殊的经济措施,是保障蓄滞洪区人民生产、生活,符合全局利益要求的重要措施。

第三十三条 在洪泛区、蓄滞洪区内建设非防洪建设项目,应当就洪水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建设项目对防洪可能产生的影响作出评价,编制洪水影响评价报告,提出防御措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报请批准时,应当附具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的洪水影响评价报告。

在蓄滞洪区内建设的油田、铁路、公路、矿山、电厂、电信设施和管道,其洪水影响评价报告应当包括建设单位自行安排的防洪避洪方案。建设项目投入生产或者使用时,其防洪工程设施应当经水行政主管部门验收。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司法考试资料下载

在蓄滞洪区内建造房屋应当采用平顶式结构。

【释义】本条是关于在洪泛区、蓄滞洪区内非防洪建设项目的洪水影响评价制度的规定。

一、确立洪水影响评价制度的必要性。本条规定的洪水影响评价制度,是本法关于防洪区内防洪措施中的重要内容。确立这项制度,其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适应防洪需要,有利防灾减灾。洪泛区、蓄滞洪区是受洪水威胁较为严重的地区,为防患于未然,在这些地区内的各项生产建设活动必须充分考虑洪水的威胁,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其中的非防洪建设项目,有必要在开工建设前对洪水影响进行评价并采取防洪措施。

第二,严格非防洪建设项目审批程序,加强水行政主管部门在防洪工作中的监督管理作用,并制止非防洪建设项目的盲目立项,促进防洪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第三,历史经验和教训证明,忽视水患,盲目建设,甚至挤占防洪工程设施及其用地,不仅影响防洪安全,也会造成严重的社会、经济损失。

二、洪水影响评价制度的内容和程序。本条规定,在洪泛区、蓄滞洪区内建设各种非防洪建设项目,应当就洪水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建设项目对防洪可能产生的影响作出评价,编制洪水影响评价报告,提出防御措施。根据这一规定,洪水影响评价制度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洪水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影响作出评价,如建设项目的选址,是否为洪水可能淹及的地区。二是对建设项目对防洪可能产生的影响作出评价,如建设项目是否挤占了防洪工程设施及其用地,是否阻碍行洪等。也就是说,建设项目不仅要考虑防洪需要,也要避免对现有防洪工程设施的破坏、侵占等。三是在作出上述评价之后,提出建设项目防御洪水的措施,对需要建设有关防洪工程设施保护的,提出有关工程设施建设的方案;需要非工程性措施的,提出建设项目防洪、避洪的办法。四是在作出洪水影响评价和提出防御洪水的措施后,编制书面的洪水影响评价报告,以备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本条同时对提交洪水影响评价报告的程序作出规定,即建设单位首先应当将其编制的洪水影响评价报告和拟定的防御洪水措施提交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送批准时一同报送。

三、蓄滞洪区内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洪水影响评价制度的特别规定。油田、铁路、公路、矿山、电厂、电信设施和管道等设施,是重要的基础设施,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价值,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对这类基础设施的安全性要求较高,尤其是在蓄滞洪区内,安全性尤为重要。为避免和减少洪水影响,保障基础设施的安全,本条对这类设施的洪水影响评价作出特别规定,即洪水影响评价的内容应当包括建设单位自行安排的防洪、避洪方案;建设项目投入生产或使用时,其防洪工程设施应当经水行政主管部门验收。这样规定的目的,在于保证有关基础设施自身具备一定的防洪避洪能力。

四、房屋建设的特殊要求。实践证明,在蓄滞洪区内,各种建筑物在洪水淹及时往往成为当地群众暂时躲避洪水的“安全岛”,对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成为蓄滞洪区内群众紧急避洪的有效方式。为了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本条在规定了非防洪建设项目洪水影响评价制度的同时,对房屋建设作出了特别规定,即各种房屋应当采用平项式结构。这里的房屋,应当包括学校、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建设的各种永久性建筑物。

第三十四条 大中城市,重要的铁路、公路干线,大型骨干企业,应当列为防洪重点,确保安全。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司法考试资料下载

受洪水威胁的城市、经济开发区、工矿区和国家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等,应当重点保护,建设必要的防洪工程设施。

城市建设不得擅自填堵原有河道沟汊、贮水湖塘洼淀和废除原有防洪围堤;确需填堵或者废除的,应当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报城市人民政府批准。

【释义】本条是关于防洪重点保护对象及保护要求的规定。

一、各种自然灾害中,洪水灾害往往威胁较大,在目前物质、技术水平,尤其是江河防洪标准还不是很高的情况下,确保关系国家、地区社会、经济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地区、单位的防洪安全是至关重要的。本条规定的防洪重点中,大中城市是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人口密集,同时又是重要的航空、铁路、公路等交通枢纽;铁路、公路是联结各地区的纽带,是社会和经济运行的交通命脉;大型骨干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因此,重点保障这些地区和单位的安全,既是保障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稳定和正常运行,同时也保障了防洪工作中人员、物资的生产、运输和抢险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二、受洪水威胁的城市、经济开发区、工矿区和国家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等,应当重点保护,建设必要的防洪工程设施。之所以对这些地区如此规定,主要是考虑目前这些地区的防洪标准不高,而一旦遭遇洪水,会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我国许多大中城市沿河兴建,受洪水威胁,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经济开发区数量不断增加,城区规模也不断扩大,城市及经济开发区人口密集,各项产业集中。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应当有相应的防洪措施跟得上去,而至目前,我国许多受洪水威胁、有防洪任务的城市、经济开发区等防洪标准较低,有的城市根本未设防,构成防洪一大隐患,成为我国防洪工作迫切需要加强的一个薄弱环节。确保这些地区的防洪安全,首要措施就是建设必要的防洪工程设施,提高防洪标准。这也是本条第二款规定的目的所在,即明确了当前防洪工程设施建设的重点目标,是受洪水威胁的城市、经济开发区、工矿区和国家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等需要重点保护的地区。

三、提高城市防洪能力,不仅要重点建设防洪工程设施,还要处理好城市发展与防洪的关系,维护已有防洪工程设施。根据本法的规定,城市防洪工程设施既包括人工建设的防洪围堤等工程设施,也包括原有的自然形成的河道沟汊、贮水湖塘洼淀等,这些设施在城市防洪中将发挥重要的行洪、蓄洪作用。由于城市建设发展较快,建设用地紧张,一些地方忽视防洪需要,城市建设擅自侵占、填堵河道和贮水湖塘等现象时有发生,给城市防洪安全带来严重隐患,后果也不堪设想。对此,本条明确规定,城市建设不得擅自填堵原有河道沟汊、贮水湖塘洼淀和废除原有防洪围堤。同时,为适应城市建设与防洪协调发展的需要,本条规定,对确需填堵河道沟汊、贮水湖塘洼淀或者废除已有的防洪围堤的,应当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报城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三十五条 属于国家所有的防洪工程设施,应当按照经批准的设计,在竣工验收前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家规定,划定管理和保护范围。

属于集体所有的防洪工程设施,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规定,划定保护范围。

在防洪工程设施保护范围内,禁止进行爆破、打井、采石、取土等危害防洪工程设施安全的活动。

【释义】本条是关于防洪工程设施管理和保护的规定。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司法考试资料下载

一、防洪工程设施保护范围及划定。所谓防洪工程设施的保护范围,是指为保证防洪工程设施的正常运行管理的需要,在防洪工程设施的周边划定的一定范围的地域。在该地域范围内,通过禁止有关影响防洪工程设施正常运行或者威胁防洪工程设施安全的活动,达到保护防洪工程设施的目的。由于划定保护范围的核心工作,是用地问题。因此,关于防洪工程设施保护范围用地的划定,还应当按照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建设项目用地,除兴办乡镇企业和村民住宅经依法批准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或者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经依法批准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以外,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包括国家所有的土地和国家征用的原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其中,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对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大型基础设施等建设项目、国务院批准的建设项目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由国务院批准;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经批准的农用地转用范围内,具体建设项目用地可以由市、县人民政府批准。上述两种情况以外,建设项目占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由省级人民政府批准。此外,土地管理法对建设用地需要征用土地的批准权限作出规定,即:征用基本农田、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三十五公顷、其他土地超过七十公顷的,由国务院批准;征用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未超过三十五公顷、其他土地未超过七十公顷的,由省级人民政府批准,报国务院备案。国家征用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准后,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负责组织实施。根据土地管理法的上述规定,本条对防洪工程设施保护范围的划定,区分国有防洪工程设施和集体所有防洪工程设施,分别作出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防洪工程设施,应当按照经批准的设计,在竣工验收前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家规定,划定管理和保护范围;属于集体所有的防洪工程设施,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规定,划定保护范围。

二、对防洪工程设施保护范围内有关活动的强制性要求。划定防洪工程设施保护范围,目的在于保障防洪工程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安全,防止有关活动对防洪工程设施的运行和安全造成危害和不良影响。对此,本条规定,在防洪工程设施保护范围内,禁止进行爆破、打井、采石、取土等危害防洪工程设施安全的活动。由此可见,防洪工程设施保护范围,就是前述有关活动的禁区,是防洪工程设施的保护区。

第三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加强对水库大坝的定期检查和监督管理。对未达到设计洪水标准、抗震设防要求或者有严重质量缺陷的险坝,大坝主管部门应当组织有关单位采取除险加固措施,限期消除危险或者重建,有关人民政府应当优先安排所需资金。对可能出现垮坝的水库,应当事先制定应急抢险和居民临时撤离方案。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尾矿坝的监督管理,采取措施,避免因洪水导致垮坝。

【释义】本条是关于水库大坝安全管理的规定。

一、保障水库大坝安全的重要性。我国江河众多,大力兴建水库,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水资源为社会服务,在农业灌溉、发电、生产和生活供水、水产养殖及改善生态环境等许多方面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一方面,建设水库,兴修水利,在调节旱涝、蓄水防洪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至1995年底,我国已兴建库容在10万立方米以上的水库8.4万多座,总库容达到4700多亿立方米。但是,水库的正常运行和发挥其功用,必须建立在安全、可靠的基础之上。保障水库安全,离不开严格的日常安全检查和监督管理。水库作为重要的拦河蓄水的建筑工程设施,任何微小的隐患如不能及时排查、消除,都可以造成垮坝等严重事故,其后果不堪设想。此外,许多水库兴建以来,有的已运行时间较长,有的设计标准不符合现今的标准和要求,甚至有的已是“带病运行”,迫切需要进行除险加固。因此,加强水库大坝的安全管理,采取有关的除险加固措施,并做好应急抢险准备,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司法考试资料下载

二、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措施,根据本条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第一,明确安全管理职责,加强各级人民政府的组织领导。明确管理职责,首先,要明确水库大坝主管部门及其职责。根据谁兴建,谁管理的原则,确定各级水利、能源、交通、农业等部门为其各自管辖的水库大坝的主管部门。其次,明确监督管理部门及其职责,即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对全国的大坝安全实施监督,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大坝安全实施监督。第三,建立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大坝主管部门对大坝安全的责任制,加强各级人民政府在大坝安全监督管理、应急抢险、大坝维护的投入等方面的组织、协调和领导作用。

第二,规范水库大坝建设管理工作,保障大坝质量,保证符合防洪抗震标准。水库大坝的设计、建设管理是保证大坝安全的首要环节,应当严格依据规范进行。根据《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建设水库大坝,必须符合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大坝主管部门制定的大坝安全技术标准;兴建大坝必须进行工程设计,工程设计必须由具备相应资格证书的单位承担;大坝施工必须由具备相应资格证书的单位施工,并按照施工承包合同规定的设计文件、图纸和有关技术标准进行施工,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必须返工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大坝竣工后,由大坝主管部门组织竣工验收;大坝工程设计应当包括工程观测通信、动力、照明、交通、消防等管理设施的设计;兴建大坝时,应当按照批准的设计文件,报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照国家规定划定管理和保护范围等。

第三,规范水库大坝的安全运行管理,包括配备大坝安全管理人员,健全日常监测检查和养护维修制度;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和鉴定制度,对大坝实行注册登记制度。目前已制定并实施的《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和《水库大坝注册登记办法》等都是水库大坝安全管理的重要规范和依据,应当严格执行。

第四,对未达到设计洪水标准、抗震设防要求或者有严重质量缺陷的险坝,大坝主管部门应当组织有关单位采取除险加固措施,限期消除危险或者重建,有关人民政府应当优先安排所需资金。

第五,对可能出现垮坝的水库,应当事先制定应急抢险和居民临时撤离方案。

三、对尾矿坝的监督管理。尾矿坝是一种特殊坝体设施,但同样应当保证安全,否则因洪水垮坝造成的生产及财产等各种损失也是相当严重的。由于对尾矿坝的管理与水库大坝的管理有所不同,其监督管理也有待于规范和加强,因此,本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尾矿坝的监督管理,采取措施,避免因洪水导致垮坝。

第三十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侵占、毁损水库大坝、堤防、水闸、护岸、抽水站、排水渠系等防洪工程和水文、通信设施以及防汛备用的器材、物料等。

【释义】本条是关于保护防洪工程、设施和材料的规定。

一、保护防洪工程和设施的必要性。防洪工程和设施是用于防洪的基础设施。防洪工程设施的安全能否得到保障,关系到一方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防洪工程和设施的安全保障,不仅在于其建设和运行的安全管理,也在于防止其遭受人为的破坏。建国以来,国家对水利建设投资1400多亿元,群众投劳折资2400多亿元,建成总值3000多亿元的水利工程设施,包括8.4万座水库,3万多座水闸,24万多公里堤防和其他大量防洪设备及器材。这些水利设施为保护城镇、耕地、企业和交通的安全,保证工农业生产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这些防洪设施同时也屡遭人为破坏,有的破坏行为恶劣,不仅造成国家财产损失,也严重威胁到防洪安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司法考试资料下载

全,社会危害极大。据统计,多年来,全国每年都要发生万余起破坏案件,直接经济损失上亿元,保护防洪工程、设施的安全刻不容缓。破坏防洪工程设施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不法分子,包括犯罪团伙以防洪工程设施为犯罪对象,大肆盗取防洪设备、器材;二是一些地方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不顾防洪安全,擅自侵占防洪工程设施用地,甚至填毁防洪大堤;三是一些单位和个人法制观念不强,不爱护防洪工程设施。

城市的防洪之路 篇3

从这一灾难可以看出,中国近三十年奇迹般的经济增长和都市化,已经结构性地转化了我们的生态环境。但是,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对这种生态环境转化的后果严重估计不足。灾难发生后,许多网友贴出发达国家如地下宫殿般的排水体系的照片。殊不知,这种系统,属于十九世纪的技术概念,与二十一世纪的城市规划理念已经有相当的距离,更不适合北京。

首先我们需要搞清楚:北京为什么有如此多的地面积水?北京处于气候干燥区,降雨量甚少,世界许多大城市,地势低洼、连续一周的大雨屡见不鲜,但并没有引发如此大的灾难。究其原因,还是高度城市化所带来的“地面硬化”。大都市充斥了柏油沥青所铺设的公路、砖石覆盖的街道、停车场,以及各种建筑的屋顶。即使是一些自然土壤,也往往经过车辆行人的反复碾压,变得高度板结。这种“地面硬化”的结果,就是失去了基本的渗水性,雨后造成大量积水,进而引发都市洪灾。

这方面的问题,国外有大量的研究,提供了不同的数据。比如,有研究揭示,硬化城市地面在降雨时造成的积水,比自然草地要高16倍!美国环保署的网站也给出了多种信息,其中一篇报告指出,城市不透水的地面,比起自然森林来在降雨时会产生9倍的积水。另一篇报告,则比较了一英亩的自然土地和一英亩都市购物中心的降雨排水状况:在一年43英寸(约1100毫米)的降水条件下,自然土地会蒸发20英寸,另外18英寸渗入地面,只有5英寸形成地面积水。与之相对,购物中心只有5英寸降水被蒸发,3英寸渗入地下,35英寸形成地面积水。按照上述估计,北京如果是自然地面,遭受这样的豪雨则仅会有七到九分之一的积水,虽然仍会出现一些问题,但不至于形成洪灾。

当然,都市化很难保持地面的自然渗水性。作为对应手段,现代大都市经常修建庞大的、集中式的排水系统。网上一些如宫殿般的地下排水设施,大概就是一例。但是,美国环保署警告,这种大型城市排水系统,会造成大面积的环境损害。当遇到豪雨时,“有效”的排水系统会将城市积水如洪峰般地疏导入河流,冲击堤岸、河床,损害植被,留下大量沉积物。更糟糕的是,这种城市积水,带有大量污染物质。根据美国的一项研究,北美的城市积水,一年排泄的油污就高达140万公吨,比1989年Exxon Valdez油船的泄油事件所造成的污染要大44倍。如果北京等大城市简单地建设巨型的排水系统,那么被大都市环绕的渤海湾就会变成污水池。

那么,应该怎么处理城市积水?回顾历史,人类在这方面的探索大致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早期城市,通过简单的沟渠排水。等城市成长到一定规模,则开始了第二阶段,即城市下水道系统。这种城市排水工程在工业化时代发展迅猛,形成了庞大的集中式体系。第三阶段开始于二十世纪,城市开始在污染源点建立污水处理设施。第四阶段也出现于二十世纪,污水处理不仅集中于几个源点,而且覆盖了非源点的广泛领域等。第五阶段属于二十一世纪的城市规划理念,即建立“生态基础设施”。

这种“生态基础设施”,是把工业化时代大型、集中式的排水体系分散化,以极其复杂的微观处理整合为一个宏观系统。这不仅包括城市中保存湿地、树林、农田,而且对路面、屋顶等都进行渗水性处理。比如,降雨花园已经广泛运用,其方法是在低洼地或公路及停车场周围填充透水性能好的材料,上加植被,泄水时这些材料先把水中污染物质过滤再排出。美国环保署的网站上,列出了16项之多的最佳策略,全非我们津津乐道的大型集中式城市地下排水系统。

太原古代城市防洪体系研究 篇4

关键词:古代城市,防洪体系

太原从宋代建城至清末, 曾发生多次水灾, 考察可见于史籍记载的太原城水灾情况。发现距城西墙仅二里的汾河, 一直都是造成城市水患的主要原因。

汾河是太原盆地内的主要河流, 夏秋雨季经常出现河流决口、毁坏城市和田地的情况。宋、元、明、清都有大量关于汾河泛滥淹没城市及其周边农村的记载, 给城市周边农村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频繁的水灾给太原城市的社会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历代官民都致力于汾河水患的治理。经过长期经验的积累, 太原建立了完整而又独特的防洪系统。

太原城的防洪系统主要由障水系统和排水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障水系统由堤防和城墙两道防御措施组成。排水系统由城内排水管网和城内水系组成的排水-蓄水-导水体系构成, 建设的重点在于疏通城市排水脉络。下雨后, 雨水可以迅速的从城市建设区域排出, 使城内免受雨涝之灾。

一、城墙、堤防系统

北宋和明代, 太原城都修建了设计合理、坚固耐用的堤坝和城墙, 对抵御洪灾起了很大作用。

1. 北宋重城与双堤

北宋新建的太原城有外城和子城两道城墙, 外城周长为一十里二百七十步, 四面各开一门, 子城周长为五里一百五十七步, 四面各开一门。

除双重城墙外, 北宋在汾河东侧修筑了两道堤防, 以防止河水泛滥危害城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两重城墙和城外的双重堤防保护了太原城免受外来洪水的袭击, 形成了完整的城市防洪障水系统。堤坝建成后至金末, 有关太原城遭受外来洪水的记载很少。可以说, 这一套障水系统起了很大作用。

2. 明代城墙与堤坝

明代洪武九年 (1376) 扩建后的太原城周长二十四里, 高三丈五尺。外包以砖, 四面各开两门, 共八门, 门外各建瓮城。明代筑城技术的提高以及砖的使用, 大大增强了城墙抵御洪水的持久力, 城门外侧瓮城的修建也有利于阻止外来洪水对城市的侵袭。

明代堤坝的材料与技术都优于从前。先将大块石材契入泥土一丈深作为堤坝的骨架, 然后用木椽编制成网架, 三层网架之间填充用稻杆、粘性较好的红土和碎石块和成的泥浆, 制成类似“预制墙体”的构件称为“一累”。在石块两侧各堆砌十累 (最少八累) , 用木棍横穿以加强各累间的联系, 缝隙用灰浆灌注。同时在坝上做大量突起的“小壩头”, 直接对抗洪水, 以减轻洪水对坝身的冲击。提高堤坝强度的同时, 于汾河之西新开沟渠, 以疏导洪水流向汾西的空旷地带。这种防御和疏导相结合的做法, 是非常科学合理的御洪措施, 有效的防止了汾河的决堤。

可以看出, 明代的城墙和中期新建的堤坝组成了比宋代更为强大的洪水防御系统。但是明代中后期, 太原城水患仍然频繁。究其原因, 是由于统治机构的散漫无序, 对防洪工程缺乏有效的管理造成的。

二、城内水系

太原的城内水系由城壕、城西汾河以及城内外的湿地、湖塘组成。雨季时, 城内雨水落入城市街道两侧的排水渠里, 然后顺着自然地形的高差向城市西南汇聚, 最后积蓄在城内西侧和南侧的湿地和湖塘内, 湖塘有导水口通向城外护城河, 由护城河将雨水排向汾河。

1. 城壕建设

宋、明两代太原城均建有城壕, 宋代城壕尺寸现无可靠资料。明初扩建太原城时, 城壕“池深三丈” (一步为五尺, 以一宋尺等于0.32 m计, 可以算出城壕深9.6 m, 宽度约30 m) , 与同时期西安城城壕的宽度相近。

2. 城内湖塘水系

宋代太原新城选址于汾河东岸的平原上, 城市新建时将西部部分湿地围入城市, 形成了城内北高南低、西部沿城墙根为低洼的湿地的地形构成。正是这些湿地的圈入, 为太原城内提供了解决雨水排放的蓄水地带。随着城市的发展, 湿地逐渐积水成为池塘, 当地人称为“海子”。

至清末道光年间, 城内有大小海子四处, 即城南的圆海子 (即现文瀛湖) 和长海子、城西南角的尚家海子 (即今南海子) 、城西的饮马河, 这四个海子起着将城内雨水汇集后排出至城外河流的导水作用。

城周围的湿地湖塘对太原城的防洪也非常的重要。城南墙外的迎泽湖, 水面面积较大, 蓄水能力强。遇汾河决堤大水围城的时候, 可以起到降低洪水水位、将洪水顺迎泽湖南端导走的作用, 以减轻城墙挡水的负担。东墙外的五龙沟, 每逢雨季, 东山之水顺山而下, 至五龙沟低洼处积聚成湖, 从而使城东墙免受山水袭击。

城内自然地势利于雨水的排放, 而低洼处又有大量的湿地湖塘可供积蓄雨水并将其导出城外。故太原城建城后城内雨涝灾害甚少, 这与城市水系具有较大的调蓄能力是分不开的。

参考文献

[1]吴庆洲.中国古代城市防洪研究[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5.

[2]李亚.历史时期濒水城市水灾问题初探——以北宋开封为例[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2003.

[3]吴庆洲.中国古代城市防洪的历史经验与借鉴[J].历史研究, 2002.

[4]郑连第.古代城市防洪[J].水利史话, 1989.

[5]关延访, 张慎言修.万历太原府志[M].南京:南京图书馆藏善本, 明·万历四十年 (1612年) 版.

明清商丘古城的防洪御灾体系研究 篇5

中国古城在防御洪涝灾害上有着数千年的历史经验和卓著的成就[1]。中国古城是军事防御与防洪工程的统一体, 古城的水系是多功能的统一体, 为古城的血脉, 这是中国古城的重要特色[2]。这一特色在商丘古城上得以充分体现。商丘古城的防洪体系是历史时期黄河泛滥和古代先民治水实践经过长期相互作用形成的智慧结晶。其浑然一体的城池、城湖和城堤是先民丰富治水经验及军事防御经验的物质体现, 是人们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下, 以生命为代价换取的“生存的艺术”[3]。探讨明清商丘古城防洪御灾体系的历史经验, 对于当代城市建设有借鉴意义。

2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

商丘市位于北纬33°43′~34°52′, 东经114°49′~116°39′之间, 华北大平原的南部, 紧邻山东、安徽两省, 隔安徽的砀山县与江苏省的徐州相望, 是河南省的东大门。商丘属于典型的冲积平原, 地势平坦, 向东南为倾, 平均海拔49m, 唯有东北一隅为海拔150m的芒砀山地。黄河故道横亘北部, 本地河流多为发源于黄河故道南岸流向东南的淮河支流, 为季节河。商丘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 年平均气温13.9℃。1月平均气温-0.9℃, 7月平均气温27.1℃, 四季分明。雨量丰沛, 年降雨量为712mm[4]。

早在上古五帝时期, 唐尧封阏伯于商丘, 任火正, 主辰星之祀。他带领族人定居于观星之阏伯台旁。舜封契于商, 为商族人的始祖。约公元前16世纪, 契的十三世孙汤, 灭夏后, 在商丘建立了商。始“从先王居”, 后徙西亳。西周时期, 约公元前11世纪, 周成王封殷商后裔微子启于商丘, 建宋国。于商丘立国775年。秦朝统一后, 实行郡县制, 因其位于睢水之阳, 改商丘为睢阳。始置睢阳县, 属砀郡。西汉封梁孝王与商丘, 建梁国, 睢阳为梁国都城, 直至南北朝仍继称睢阳。隋开皇十八年 (598年) 改睢阳为宋城县, 属宋州。因治所沿用宋国得名。唐天宝时属睢阳郡, 乾元时改宋州。至五代均为宋州州治, 后梁时, 宣武军治此。后唐改宣武军为归德军。“归德”之名自此始。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曾任归德军节度使, 因于宋地发迹, 建国后称国号为“宋”。景德三年 (1006年) , 升宋州为应天府;大中祥符七年 (1014年) 改称南京, 成为北宋的陪都。随后康王赵构在此即位, 开南宋之基。金承安五年 (1200年) 改宋城为睢阳县。元代为归德府治。明设归德卫, 洪武二年 (1369年) 省县, 降府为州。弘治十五年 (1502年) , 旧治毁于水, 正德六年 (1511年) 迁于今治。嘉靖二十四年 (1545年) 升州为府, 复置县, 改名为商丘。清代设为归德府治, 并设镇守使署。民国二年 (1913年) 裁归德府留县, 商丘县归属开封道。1948年商丘解放。1950年城关镇析出设市, 1951年与朱集市合并。1960年撤县并入商丘市, 1961年复置县, 治今商丘古城。1997年撤商丘地区、商丘市和商丘县, 设置新的商丘市, 1998年1月6日正式挂牌。改商丘县为睢阳区, 原商丘县十一个乡镇划归原商丘市, 改原商丘市为梁园区, 形成市辖区县、区辖乡镇的格局。如此, 新成立的商丘市所辖一市、二区、六县为:永城市;睢阳区、梁园区;夏邑、虞城、柘城、宁陵、睢县、民权六县[5]。

3历史上的水患

商丘地区自南宋以降700多年间始终处于黄泛影响的核心区 (图1) 。现将商丘古城历代被灾简况汇总如表1。

4历史上商丘城的防洪措施

中国古代城市防洪的措施很多, 可以归结为如下7个方面: (1) 国土整治与流域治理; (2) 城市规划; (3) 建筑设计; (4) 城墙的工程技术; (5) 城市防洪设施的管理; (6) 非工程性的措施; (7) 抢险救灾及善后[6]。本部分拟从以下方面来考察商丘古城在防洪方面的具体状况。

4.1城市规划上的防洪措施

城市规划角度的防洪措施, 主要涉及城市选址及古城防洪体系的营建。

4.1.1城市选址的防洪背景

(1) 早期古城选择在河床稳定处傍水而建

据考古勘探, 在宋城南发现古睢水河道, 古睢水是商丘一直存在的当地较大的河流。而北部是以发育成熟的古土壤为基本媒介的稳定地面, 古人依水而居势在常理。[7]说明古时, 商丘地貌稳定, 河床固定, 很少泛滥。

(2) 选择地势稍高之处建城

据府志记载:“ (旧址) 弘治 (十五年1502年) 壬戌圯于水, 西南二面尚存其址, 正德六年抚按会奏准迁徙城北高地, 大率尚在古城 (图2) (指周代宋国城) 之中也。”由此可知, 关于商丘古城的选址, 是选择在旧城以北的高地。

(3) 迁城以避水患

迁城以避水患, 乃是面对洪水威胁着城市, 人力又无法御灾时的一种对策。从南宋黄河南泛开始, 商丘就成为黄泛区中的水患中心。旧城被淹没, 这是对原城址在防洪方面的否定, 是城址的再次选择, 考虑防洪成为新城址选择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4.1.2古城防洪体系的逐步完善

古城防洪体系主要包括障水系统、排水系统、调蓄系统和交通系统组成。

(1) 障水系统

障水系统的主要功用是防御外部洪水侵入城内。它由城墙、护城的堤防、海塘、门闸等组成。

土城墙包砖:归德府城的城墙形状呈长方形, 南北略长。城墙周长一千三百四丈二尺五寸 (明制, 合今4.36km, 下同) , 高二丈五尺 (合8m) , 广一丈三尺 (合4.16m) , 墙基宽10m, 顶部宽约3~5m。历时八年土城墙修筑完成, 随后在两侧各筑一米宽砖将土墙包实, 墙顶铺以青砖。

城门位置及城门洞的设计[8]:商丘古城置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并且, 东、西两门被有意识错开, 不在同一轴线上, 西城门偏北, 东城门偏南, 两门相错一条街。城门洞进口的设计, 以北城门为例:城门洞以装门处为界分内外两段, 面向城里的门洞修得高大、宽敞, 洞高6.32m, 宽5.37m, 进深15.15m。而面向城外的门洞则低矮、窄小, 一般只有5.15m高, 4.5m宽, 进深5.43m。这样窄小的门洞, 显而易见是易守难攻。当洪水来临, 窄小的进口可以将大量的洪水堵在城外。门洞中双层门设置 (图3、4) 。

城门外加筑瓮城:由于城门既是军事防御的重点部位, 又是防洪的薄弱环节。正德八年 (1513年) 知州刘信建四门外楼 (即瓮城门楼) 4座。为半圆形瓮城 (瓮城在解放初期被拆除) 。四座瓮城置有四个扭头门, 东城门南扭, 南城门东扭, 西城门北扭, 北城门西扭, 形成南东、北西瓮城分别两门相间的八开之门。增加瓮城到城门之间的曲折性, 进一步加强了城门处的军事防守和洪水防御能力 (图5) 。

环状的城外防洪堤:护城堤又称外城。护城堤的建设也经历了两次改进。初建新城时, 与城壕同时建。古城初时的方城堤与城墙夹护城河对峙, 又低又窄, 且又均为夯上, 和城墙一起倒像是重堤一般。时间久了堤工荒废, 逐渐退化圮坏, 形同虚设。此时的归德府城城墙城堤内外皆方, 呈“回字形”。第二次建设, 源于一系列洪水1) 逼于古城下。鉴于此种局面, 水退后的嘉靖十九年 (1540年) , 巡抚都御史魏有本檄知州李应奎筑, 邑人李嵩有记。废弃了虚设的方堤, 新堤外移筑成圆形, 使古城呈现外圆内方的“铜钱形”。城堤距城一里许, 围一十六里, 阔二丈, 址阔六丈一尺。堤河距堤丈余, 深阔不等。体现其强大的防洪功能。除了洪灾, 还可以阻挡沙灾。作为城郭保护郭民, 堤上成为避洪的场所。环状的护城堤在堤内至城墙以外形成一个宝贵的缓冲区域, 减少了泥沙在城墙外围的淤积, 使得城市内部不至于过于低洼而致严重的内涝。

增筑月堤 (图6) :明嘉靖《归德府志》中一记载, “成化17年, ……时黄河溃溢, 坏堤薄城, 居民仓皇走号, 公抚慰之, 筑月堤扦水, 水不得入城。”月堤是在护城堤较为薄弱的地方采取的月牙形的加固设施, 是在物资匾乏或时间紧张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局部加强措施。

(2) 排水系统

排水系统的主要功用是把城内渍水排出城外。它由环城壕池、城内河渠、明渠暗沟、排水沟管所构成的排水管网、水门和涵洞等组成。

护城堤河:围绕圆形护城堤的河流。一般与城市外的自然河流相通。针对环城而形成的大面积城湖, 起到双重快速排水的作用。

城内明渠暗沟网:古城街道规划也具防洪特色。是依照地形坡度以及排水要求进行规划设计的, 采用了重力排水的自然原则。城内地形中间高, 四边低, 呈龟背形, 地势向南稍倾。街道两旁布置排水干沟, 在与街道垂直的巷道铺设排水支沟, 水由支沟汇入明渠。城内水井、厕所的井盖多为梅花形 (图7) , 雨水经街旁水沟及水门排入护城河。

水门:据嘉靖《归德府志》记载:“水门:东南 (即南门东) 一所, 知州王范置, 西 (南门西) 一所指挥梅旻置。俱凿城为之, 甃以砖石洩城中积霖”。高1.8m, 宽2.3m[9]。从至今还在使用的角度来看, 其设计是科学的。 (图8)

图7梅花形井盖

图8明归德府排水用水门

图 9 护城堤上的涵洞

图 10 现存的护城堤

涵洞:位于护城堤下。作为连通城内与堤外自然河流的通道, 城内的涝水由引水沟经城墙的水门排入护城河, 再经过涵洞排入堤河, 引入引河, 最后排入城市附近的自然河流古宋河, 从而完成整个古城范围的排涝工作 (图9、10) 。

(3) 调蓄系统

调蓄系统的主要功用是调蓄城内洪水, 以避免雨潦之灾。它由城市水系的河渠湖池组成。包括城内的湖池、河渠、环城的壕池以及古城附近的湖泊畦地等。城内河渠、环城的壕池既是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具有相当的调蓄能力。归德府城的城内坑塘与城外城湖是黄泛区冲积平原形成的一大特色。

城外环城湖:多由筑城取土而成。古城的城外环城湖由四面的护城河以及城南旧城址上的南湖组成。初建时湖面较窄, 也很浅, 为了排涝顺利, 官府组织从堤内取土垫高城内地势, 并疏浚护城河。堤内取土在降低城外地势的同时也会导致南湖的扩大。现在城湖水面四面都很宽广, 南面最大, 最宽处约500m, 水深5m左右, 北而最窄处也有近百米。这种大面积城湖水域是我国北方古城也是十分罕见的。

城内坑塘:归德府城的坑塘在城内的四个角部, 其中以西南和东南两角最大, 这是城内北高南低的龟背状地形造成的。建国后, 因长期无水害, 古城居民对于城市建设用地的强烈需要成了左右坑塘命运的力量, 大量坑塘被填埋。目前, 商丘古城仅剩下东南角一处较大的坑塘[10]。

开挖引河:古宋河作为古城护城堤外最近的自然河流 (图11) , 对古城的排涝作用巨大。历代均重视对它的疏浚。据《归德府志》记载, 乾隆十七年, 知府陈锡辂奉檄动帑挑浚古宋河、南门外东引河和西南门外引河。开挖两条引河都是从护城河开始, 引涝水汇入古宋河。至今, 古宋河仍发挥着其排涝的作用。

(4) 交通系统

交通系统的主要功用是保证汛期交通顺畅, 使防洪抢险、人和物迁移顺利进行。它由城内外的河渠和桥、路组成 (图12) 。

道路系统:城池方正, 城内道路布局简洁, 以南北门大街和东西门大街相交作为全城交通网络的骨干, 组成棋盘道路系统。古城沿城墙内一周为马道, 还设有上城的磴道。

桥梁:据嘉靖《归德府志》载:“桥皆跨城濠。东曰先春、西曰溯洛、北曰拱极。”其中南门桥一孔, 东门桥二孔, 北门桥三孔, 西门桥四孔。堪舆家认为, 如此建桥可避免洪水入城。

应急的避水安全通道:城墙上宽约3~5m, 护城堤上宽约7m, 遇到洪水来临多次起到了避水安全通道这个作用。

4.2建筑设计上的防洪措施

建筑设计上的防洪措施也是中国古代城市防洪措施的一个组成部分。城市防洪的障水系统如管理不善或被洪水冲毁, 洪水就将进入市区, 城区建筑将受到冲击和泡浸。如果在建筑设计上采取一定的防洪措施, 就可以减少损失。

(1) 将重要的建筑 (图13) 置于地势较高之处

根据古城测绘资料, 其主要地点高程如下:大隅首53.25m, 西门51.1m, 东门50.87m, 北门51.41m, 南门49.24m, 而重要的公共建筑和粮仓等位于城市内高地, 集中安置在大隅首东西两侧[11]。

(2) 设计高台基以避水患

据《商丘县志》提供的商丘县儒学建筑群 (图14) , 可看到儒学的重要建筑均建在高台基之上。

4.3城墙御洪的工程技术措施

城墙乃是我国古代城市防洪系统障水系统是重要组成部分, 其能否抗御外部洪水的冲击, 乃是古城防洪上的关键问题。为使城墙能御洪抗冲, 我国古代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采取了有效的工程技术措施。以归德府城为例, 分述如下。

(1) 城墙基础的处理

城墙基础指的就是城墙的地基处理。现在的归德府城的南城墙建在旧城的北城墙上 (图15) , 其余的城墙是新建。由于迁城所在的高地, 是淤积形成的地面, 非常不稳固, 因此建城时, 城墙的地基经过了认真的处理。

(2) 城墙墙身的修筑

我国古代城墙的墙身, 断面为以梯形, 上小下大。归德府城墙底宽10m, 顶宽6.7m, 高6.7m。基宽∶高∶顶宽=3∶2∶2, 符合《营造法式》的筑城之制。砌筑城墙时先要夯实城基, 基面砌筑大条石。自地面起至城顶, 采用“缩蹬法”按一定坡度逐渐内收, 使砖土相间, 墙无直缝, 虽有雨水, 亦不能直渗城心, 以保证城墙坚实牢固。城墙内心以素土分层夯实, 内外壁都用城砖被覆, 城顶用坚固的海墁砖铺砌, 不使雨水渗漏至城心。城顶外壁上按设计尺寸砌筑有雉堞, 内壁上砌筑有女墙。墙身还有钩抿。

(3) 城墙墙体的保护措施

城墙作为古城防洪的重要设施, 本身如不加保护, 就容易毁坏坍塌, 或造成许多裂罅渗水, 影响防御的效果。商丘古城利用城台上的青砖海墁保护城身防雨, 并且青砖海墁的排水坡度5%, 水经石水槽等专业的排水设施排出。另外, 商丘古城城墙为夯土所筑, 后外包砌以砖、石, 成为砖石城墙。墙体素土夯实, 外镶青砖, 上砌雉堞, 城墙内外自下而上各有收分。均利用于其排水。

(4) 采用坚固耐久的材料砌筑城墙及性能良好的灰浆。商丘古城城门的墙体内部用土夯实, 外表全部用砖砌筑, 为了增加稳固性, 城门洞口转角处采用条石砌筑, 墙体最底层用石灰、土和糯米混合夯打而成。

4.4非工程性的城市防洪措施

4.4.1城市防洪设施的管理措施

中国古代城市防洪体系由障水系统、排水系统、调蓄系统、交通系统共四个系统组成, 而这四个系统又分别由各种工程设施组成。因此, 众多防洪设施的管理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1) 设专职官吏

我国历代均有官吏专职管理工程、水利事宜, 城市防洪乃其职责范围之内, 而各地的地方官, 则直接负责当地的城市防洪事宜, 这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制度。明代以前, 商丘区域无专设水利机构。明嘉靖十六年 (1537年) 睢州府内设水利判官, 后因黄河北徙而裁减。清, 归德府以下设管河通判二员, 其一为河捕通判, 乾隆四年 (1739年) 改为仪考通判, 另一为商虞河务通判。虞城县丞专司河务, 自明嘉靖三十八年 (1559年) 裁缺, 至清康熙二十五年 (1688年) 复设。嘉靖初年 (1522年) 因黄河逼近考城邑, 总理察院请于该县设专管河务, 至清康熙二十五年 (1686年) 复设县丞, 专管河务[12]。

(2) 城池的管理

城墙、门闸、壕池为军事防御设施, 与城内军民生命财产息息相关。因此, 历代王朝均重视城池的筑修疏浚。各地方官吏走马上任, 即视察所治城池是否完好, 把修城浚池视为头等大事, 把它当作重要政绩勒石纪事, 以求流芳百世。据《归德府志》记载, 各州、府、县的城池, 往往由该知州、知府、知县的地方官亲自主持修缮[13]。

(3) 护城的堤、堰、坝、城湖等的管理

历代均重视这些防洪设施的管理, 均有修筑、修缮等。丁家道口巡检司, 在归德府城北三十里。明正统十年 (1445年) , 佥事柴华奏设, 知州卫庸建。嘉靖三十五年裁。管河主薄之在丁家道口者, 该其署为巡检司, 而巡检旧署废。清代巡检亦裁。

(4) 城内河道、沟渠等排水设施的管理

城内坑塘的管理城内愈来愈低, 涝水也愈积愈多。如果把城中最低处挖为巨池, 则出土可垫高周围各坊, 巨池可调蓄涝水。官府迁移附近居民, 对低洼地势进行疏浚治理, 设置能相互联系的引水沟, 并清淤挖深使之能够有效蓄水防涝, 这样就形成了城内坑塘。

(5) 堤岸绿化

4.4.2抢险救灾及善后措施

对城市水灾的抢险和善后, 乃是城市防洪的重要问题之一。抢险救灾措施, 可以最大程度减少百姓生命财产的损失;灾后的善后措施, 可使灾民得到救济, 房屋得以修缮, 防洪设施得以修复, 城市早恢复生机。

(1) 城市防洪的抢险救灾措施

①准备抢险救灾的物质、设施, 如土袋、船只、竹木筏等。

②城墙、堤防系统进入御灾状态, 如关闭城门, 下闸御水, 闭塞排水涵洞以防洪水倒灌入城, 等等。

③由当地官吏统一指挥, 组织抢险。

④抢险时, 一要防止城堤败破, 以致洪水灌城, 对城堤进行及时的修补加固;二要看能否用分洪等方法减灾。

⑤一旦成灾, 立即组织抢救。

(2) 城市水灾后的善后措施

明清时期的政府十分重视治理河流水患, 积极采取各种赈恤灾荒措施。明政府对灾民的救助集中地体现在对仓库、药局、义冢等的修建方面。商丘古城作为归德府治所在地, 在灾荒救助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表现如下:

①针对灾民采取生抚恤死安葬的政策。水患发生后, 政府及时进行救助, 给生者以抚恤, 给伤病者治疗或免费发放药品, 给死者一定的安葬费。

②设立仓储设施, 形成了以常平仓、社仓、义仓等为主体的粮食储备体系, 以备水旱灾害和歉收之年。位于古城的就有:府级的广盈仓、预备仓、常平仓;商丘县预备仓、预备新仓、常平新仓、义仓等。

③缓解灾后灾民重建家园的措施。政府以粮食和货币的形式进行赈济。给灾民提供最低生活保障, 避免社会动荡。免除税粮。招抚流民, 以工代赈招募贫民开沟洫, 按工作量给粮食, 既能提供工役, 还不至形成大量流民, 是一个双赢的赈灾之举, 防止了灾民变成流民, 维持了社会稳定, 灾民挣到工钱也有利于灾后重建家园。

④药局、义冢等的修建。养济院、漏泽园、惠民药局, 旧义冢三:一在北堤;一在东堤;一在城西大路。新义冢在城北。

⑤社会各方力量对救灾的支援。府县等志中记载的一些建义仓、浚沟渠、御水变等治理水患与救灾的知县, 成为了一时名宦。民间救灾活动是救灾的辅助力量, 尽管民间救灾力量较小, 但也能组织起一定的力量来应对突发的水患灾害, 为缓解灾情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他们对水患灾害的救济多体现在施粥、施药、捐钱、施棺椁、建桥梁等方面。

5商丘古城所体现的古城防洪方略

中国古代城市防洪的方略, 指的是古代用以指导城市防洪的规划、设计的方法和策略。古代城市防洪的方略, 有“防、导、蓄、高、坚、护、管、迁”八条[14]。纵观明清归德府城的防洪营建历史, 可以将其防洪的实践经验与教训做一科学的理论概括。如下:

(1) 择“高”而居

高的含义有三个:建城选址须注意城址比周围地势高;建造房屋宫殿也应该选在较高之地, 或于平地筑高台基, 建房于高台基之上;或在平地建多层高楼。这样均可避免或减少水患。归德府城就是择高而居的典型范例。不仅选址在旧城北边高地, 城市规划时, 街道地势也营造为龟背形。据《商丘县志》提供的系列城图, 可看到重要建筑不仅位于城市内高地, 且均建在高台基之上。

(2) 避害思“迁”

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让江河改道, 远离城市, 使城市免除江河洪水之患;二是迁城以避水患;三是在洪灾发生之前, 暂把百姓和财物迁出城外, 以免洪水灌城时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发生在归德州的黄河分流改道也很频繁。改道首先考虑沿途城市安全, 以避城;如遇到不可控局面, 城市由于黄河多段决堤被淹, 迁城就是良策。采用哪一种, 要依据实际情况而定。1502年, 归德府旧城被洪水淹没, 归德府城就是迁城以避水患而新建的。归德府城修建的高城墙和护城堤, 在水患期间, 均为百姓提供了迁移财物及栖身的场所。

(3) “坚”城以“防”

“防”是解决合理障水护城问题, 而“坚”则是重在落实防的有效性。因此, 二者不论在城市防洪还是江河防洪上, 都是非常重要的。归德府城在长期与水患共存的环境中, 创造了一套因地制宜的适应性障水措施。城墙、城湖与圆形护城堤三位一体的防洪障水系统。它充分体现了合理防水的理念。其规划合理, 城墙高大坚固, 堤防设计为圆形;在建筑设计和工程技术上, 又落实了坚固的原则。在护城堤上种植柳树以固堤护岸, 明末城堤的基础部分也包为砖石;城墙内外均包有一米厚的城砖, 以抵御洪水浸泡;城墙的地基深达丈余, 以坚固城址。

(4) 兼“导”并“蓄” (图16)

对于城市防洪而言, 导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疏导城外河渠, 降低城外洪水水位, 使城内免受城外洪水的威胁;二是建设城区排水排洪系统, 迅速地排除城内积水, 使城区免致潦涝之灾。中国古城的环城壕池, 乃是古城城市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5]。归德府城的城湖是其城市水系内外连接的重要部分, 为古城排水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骨干渠道。城内采用两条槽型街沟组织排水, 利用重力将城内的排水沟管的积水, 一一泄入城内排水干渠, 经由城墙的水门涵洞, 排入城湖, 再由城湖的泄水河渠排入城外的河道。使得城内水系成为天然水系的子水系。这样畅通的水道, 可以防止或减轻城内雨潦之灾。如遇到特大洪水的情况, 城湖及城内坑塘的调蓄作用就非常重要了。归德府城的城湖以及城内四角的坑塘, 除了在排水上体现的高效以外, 在调蓄特大洪水方面也是效果显著的。城湖的面积有相当规模, 甚至在军事防御上也起到护城作用。城内四角的坑塘, 能及时收纳雨涝。总之, 归德府城的外城湖与内坑塘, 在面临城外洪水捆城, 城内积水无法及时外排时, 其表现出来的蓄水能力对避免内涝之灾具有决定性作用。

(5) “管”、“护”为本

一旦, 城市防洪的各类基础设施建城之后, 管理及经常的维修、维护, 是保证城市防洪设施正常运转的首要任务。从《归德府志》[16]及《商丘县志》[17]中可看到, 府城多次受黄河灌城之灾, 除了必要的灾后重建工作, 历代都重视维护、修葺城池, 前后达20多次。500年间, 修城11次, 平均50年修一次。城墙、堤防、门闸以及壕池、河道、沟渠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修补重建。

6结语

商丘古城的防洪御灾措施包括精心的选址、营建城内的龟背地形以利用重力排水, 以及城墙、城湖、圆形护城堤组成的三位一体 (图17) 的防洪排涝体系、明清对防洪的行政管理等方面。尤其是三位一体的防洪排涝体系, 不仅在当时有效抵御了黄河洪灾, 成为黄泛平原城市的模式。至今仍对城市发展有重要作用, 不愧是中国古城防洪的成功范例。同时, 作为中国现存的唯一一座集八卦城、水中城、城上城的大型古城遗址, 清晰表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脉络在商丘传承的连续性, 内涵深厚。这些都表明明清商丘古城是中国古城营建的典范和活教材, 体现了中国特色的营城思想, 对于当代城市建设有借鉴意义。

图表来源

图1、12、16、17:改编自陈曦.河南商丘地区古城洪涝适应性景观研究.论文插图.陈曦.河南商丘地区古城洪涝适应性景观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 2008.

图2: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美国哈佛大学皮德保博物馆中美联合考古队.河南商丘县东周城址勘查简报图1.考古, 1998 (12) :18-27为底图改绘;

图3、7、9、10:由作者拍摄;

图4:辑自百度图片;

图5、8:辑自潘谷西主编.中国建筑史第四卷 (元明卷) .插图.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43-44;

图6:作者绘制;

图11、13、14:根据辑自 (清康熙四十四年) 商丘县志为底图编绘;

图15:辑自荆志淳, George (Rip) Rapp, Jr, 高天麟.河南商丘全新世地貌演变及其对史前和早期历史考古遗址的影响[J]论文插图.考古, 1997 (5) :68-84;

防洪体系 篇6

1 我国城市防洪排涝现状

目前我国国内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建设主要由城市防洪及排水两套体系构成, 城市堤坝的存在主要以抵御洪水为主, 市内排水管网系统则主要解决地面径流问题。两个系统共同构成了城市防洪排涝体系, 其中防洪属于水利、排水属于市政, 二者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分属不同专项规划, 在用地布局时要需考虑到其专业规划需求, 一旦城市因暴雨等影响出现严重内涝, 首当其冲的就是市政排水管网系统。目前我国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建设中存在着地面径流引导不当、排水设施老化、排水管网规划不合理、管网设计标准过低、防洪设计不完善、管理执行不到位等诸多问题, 增加了城市洪涝灾害的出现几率, 面对目前防洪排涝体系建设中的诸多问题, 究其根本, 还是要从构建防洪体系、协调排水管网及防洪排水系统入手, 结合城市总体建设情况构建更加符合实际需求的防御体系, 以实现防洪排涝管理工作目标, 消除其对城市生产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

2 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建设问题分析

(1) 管理职责不明。目前国内不少城市防洪排涝管理职能分别由市政、水利、城管、建设等多个部门共同承担, 其中水利部门着重负责防洪、市政建设及城管部门着重负责排涝, 这种管理模式无疑造成了管理中权责不明的情况, 防洪与排涝的割裂管理造成诸多部门权力职能交叉, 因而影响工作的衔接质量与管理效果, 造成防洪与排涝管理相脱节。此外, 还有城市周边部分地区在在建设规划时并未明确划分管理范围与职责, 从而留下了权力真空, 不利于体系建设。

(2) 监测预警体系不完善。我国城市经过多年尝试与实践, 已经逐步建立起了完善的水雨情监测体系, 气象预报的准确度与精度不断提升, 尤其是会造成大范围自然灾害的暴雨、冰雹、台风等重点监测预警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这对于及时防范洪涝灾害有积极意义。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 在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与实践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城市地区监测点布设密度尚无法满足重点监测短时强降雨的需求, 虽然针对一些山洪、泥石流高发区域加强了预警监测, 但是城市内部布点还并未形成高效、网格化的布局体系, 城市群测群防体系建设还尚需努力。还有, 在加强预警监测体系建设方面, 虽然极大的利用了信息技术服务管理, 但在信息整合与共享方面还需积极改善, 目前城市地区水雨情监测信息主要来源于气象部门气象观测、水利部门水文观测以及建设等其他部门的观测点, 这些部门协调合作水平与监测点的分散直接影响信息共享价值, 管理上的分散降低了资源整合效率, 不利于最大限度的发挥信息服务价值。

(3) 预案体系落后。国内仅有部分城市编制了专门的城市防洪排涝专项预案, 且主要集中在一些江河湖海周边城市, 多以针对流域性洪水及外江洪水为主, 缺乏专门针对城市地下空间、低洼区域、重要基建设施的排涝应急预案, 也缺乏后续配套应急预案, 在预案体系建设向基层延伸方面也做得不够好。虽然针对以往出现的问题近年来在建设中不断予以改善, 但是还是存在洪水风险图、信息更新不及时, 易涝区应急措施不到位以及风险评估机制不完善等现象。

(4) 缺乏防洪排涝风险评估。城市规划建设中不少重点项目缺乏针对性的防洪排涝风险评估, 城市规划中除了一些涉及江河湖道等项目由水利部门与市政部门参与立项审批之外, 其他诸多工程项目都并未进行专门的风险评估。尤其是是涉及城市运行发展命脉的供电、供水、交通等与防洪排涝密切相关的工程都缺乏专门的建设评估, 因此在规划建设时存在着破坏原有防洪排涝系统、改变排水管网、影响防洪安全、干扰应急预案等问题, 不利于城市防洪排涝能力的提升。

3 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建设对策

(1) 构建高效洪涝管理机制。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建设要积极协调市政、水利、城管、建设等多个部门, 做到防洪排涝管理信息互通有无, 积极合作, 明确不同部门管理权限与职责, 联合多部门进行培训演习以提升洪涝问题应对能力, 提升组织保障能力与应急管理能力。要结合城市防洪排涝管理现状完善预警监测体系, 一方面要注意提升信息的共享性与服务价值, 在综合管理机构的指导下将分布在各个部门的系统信息进行集成整合, 高效实现多部门的同步共享, 另一方面要积极从多个方面加强建设用以提升城市灾情预警监测能力, 比如提升气象部门对短时间强对流天气的监测水平, 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建立专门的协同合作平台, 联合市政管理部门、水利机构等构建全面的应急预案体系, 要着重加强对城市内部暴雨洪水布设点的监测, 提升信息收集与传送能力, 构建完善的风险应对体系, 完成人员与财产等的转移。防洪方面要结合城市所处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及时更新各类信息, 加强防波堤坝、调洪水库等的建设, 积极进行防洪排涝灾情模拟, 制定完善应对预案并进行演练以提升应急处理能力, 加强防洪排涝工作宣传, 提升全民保护意识与应急能力。

(2) 优化市政排水管网设计。对城市已有的市政排水管网要进行优化设计以提升城市防洪排涝工作质量。城市排水管网的设计主要是对已确定的线下进行管径与水利参数的最佳组合, 对已确定的给排水管线要合理分配管网流量, 利用优化算法寻求最佳设计管道管径, 为保证将管网系统整体运行成本降至最低、运行效益升至最高, 可使用遗传算法、非线性规划法、动态规划法、纯属规划法等进行设计优化, 结合城市周边河流湖海水域流量做综合考虑, 尽可能的提升洪涝灾害预测精准度的同时合理利用管网资源消除潜在洪涝灾害威胁, 从而服务城市长远发展。

(3) 加强防洪排涝风险管理。面对城市建设管理中潜在的防洪排涝工作需求, 要结合城市周边情况及发展情况做好调查, 综合各方面信息编制高水平的城市洪涝风险图, 结合城市以往洪涝发生情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GPS技术、数字模拟技术等制定全新的风险分析图以指导建设管理工作, 为防洪排涝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提供帮助。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 针对重点项目要进行专门的防洪排涝安全论证, 联合水利部门、市政部门、建设部门等对工程审批严格把关, 发挥其安全管理作用, 避免因规划建设影响防洪排涝体系运作效果, 避免干扰已有系统的正常运作, 同时也要避免重复建设问题。另外, 在体系建设与运作中还可积极借鉴国内外城市的成功经验, 利用政策与法律的作用推动城市洪水保险补偿机制的建立与践行, 为最大限度的削弱其负面影响服务。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建设中存在着不少问题, 要通过完善预警体系、管理体制、预案体系、风险管理等举措提升防洪排涝管理水平, 提升城市应对灾情的能力, 为保障城市生产生活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高德顺.关于我国城市防洪排涝问题的探讨[J].华东科技:学术版, 2012 (2) :143-144.

[2]李月明, 郑雄伟.浙江省城市防洪排涝问题与对策[J].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2 (3) :1-3.

[3]孙斌.浅析甘肃省城市防洪排涝存在问题及对策[J].甘肃农业, 2014 (2) :44-45.

防洪体系 篇7

关键词:非工程措施,防洪规划,防洪措施

非工程防洪措施是一项有效减少洪涝灾害损失的经济而有效的办法, 各地在战胜洪涝灾害的实践中越来越引起相关职能部门的重视, 纷纷将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视为同等重要的位置。根据柳州市政治、经济特点和自然地理特征, 柳州市防洪规划在于修筑防洪工程的同时, 应侧重于非工程防洪措施的建设, 因此, 非工程防洪措施必须列入柳州市防洪规划。为更好地发挥非工程措施在防洪排涝工程中的作用, 笔者就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防洪、治涝指挥系统

(一) 系统现状和存在问题

柳州市气候属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的气候带, 受东南季风气候影响, 每年均有暴雨过程, 春夏往往有洪灾发生。为做好防汛抗旱工作, 市政府成立了防汛抗旱指挥部。历届水利指挥部与防汛抗旱指挥部的指挥长均由市长或市委书记兼任, 副指挥长由主管水利、农业、林业的副市长或市农委主任、市人民武装部长、市水利局局长兼任, 委员由财政、粮食、卫生、交通、气象、供销等部门主管人员兼任。办公室设在市水电局, 特殊时期移至市政府或市委机关办公。具体办公人员约10人, 由市直各职能部门抽调。大汛之年, 市以下按防区分设若干指挥部, 指挥人员由市临时任命。

目前, 防洪、治涝指挥系统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 人员安排

主要是上游水文站、雨量站人员不够, 影响监测、预报速度;其次, 为抗洪抢险物资运输的人员组织安排不及时, 不能适应防洪抢险的快速要求。

2. 通讯设施

由于抢险工作时间紧迫, 要求预报迅速准确, 但水文站、雨量站设备陈旧, 通讯条件较差, 信息传送慢, 恶劣天气情况下通讯设施易遭破坏, 难以达到预期目的。因此, 亟须建立完善的洪水预警报系统, 为抢险工作赢得宝贵时间。

3. 决策支持系统建设

为实现防洪决策目标, 掌握防洪形势的发展变化, 要实时地进行水情、雨情等信息处理;制定多种可行的防洪调度方案;预测和估算洪灾损失;为灾区人员迁移安排提供咨询;选择实施决策方案并进行防洪组织管理等工作。在决策分析中应采用有效的数字模型和方法。这一系列工作是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支持下进行的, 只有这样才能使决策者能迅速、灵活、机智地制定出各种可行方案和应急措施, 有效地应用历史经验, 减少风险, 筛选出满意方案组织实施, 尽可能减少洪灾损失。

4. 河道管理

由于历史原因, 城市范围内沿江两岸部分河滩、城区排涝沟两岸都有违章建筑, 挤占行洪通道, 河道管理机构应严加管理, 对阻碍行洪的建筑物坚决予以清除。

(二) 通信网络

通信系统必须质量可靠, 性能稳定, 技术先进, 具有传输各种信息的功能和抗恶劣气候的能力。参照《柳州市防灾减灾中心规划报告》, 建网策略是:

1. 优先采用卫星通信线路作为报汛的主要通道。

2. 充分利用现有设备, 保留和完善现有短波、超短波通信。

3. 原则上不设中继站, 凡需增加中继站的通讯线路和短波、超短波不能使用的深山地区采用卫星通讯。

4. 洪水预报中心, 大型水库, 重要中、小型水库, 重要水文站采用卫星通信。

根据以上策略, 从地形条件及无线电通信路径来看, 该流域适宜采用超短波通信系统、程控电话网、对讲机等设施。

(三) 防洪治涝指挥系统

柳州市防洪治涝指挥机构见图1:

(四) 防洪预警报系统

防洪非工程措施主要是防洪预警报系统的建设。

柳州市气候属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的气候带, 温暖湿润, 雨量充沛, 城市上游 (柳江流域) 有13个雨量站, 城市上游有7个水文站;洛清江流域干流上有两江 (二) , 黄冤、对亭等三个国家基本水文站, 其中对亭站是本次柳东新区中雒容镇区的主要控制站。城市虽已成立了防洪治涝指挥部, 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主要有:人员不足, 人员组织安排不周密, 防汛设施 (包括办公设施) 不齐全, 通讯设施较差, 水情信息传送慢等问题。因此, 为了加强防洪指挥速度, 争取预见时间, 供各级领导正确决策, 减少洪灾损失,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建立市城防洪安全预警报系统等防洪非工程措施与防洪工程措施是同样重要的。

(五) 决策支持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是防灾减灾指挥系统的核心, 它在数据采集、通讯、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支持下工作, 集中地体现对防灾减灾指挥决策过程的支持。鉴于柳州市在防灾减灾决策支持系统投入有限, 在接收到暴雨、洪水等防汛预测信息时, 须依靠专家和决策者指挥的才能, 迅速机智地制订出各种可行方案和应急措施。

参照《柳州市防灾减灾中心规划报告》, 建议完善决策支持系统、配置硬件环境 (包括微机及各类辅助设备) 和软件环境 (包括各种操作系统、网络系统、软件、空间数据库) , 建立水文预报模型及方案研制, 建立各型数据库, 研制灾害评估软件系统等。

二、防洪、治涝预案

(一) 汛前准备

1. 思想准备

汛前各级领导必须把防汛抢险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发动群众, 认真总结历年防汛抢险的经验、教训, 使广大干部、群众克服麻痹和侥幸心理, 坚定抗灾保安全的信心, 做到严守纪律, 服从命令, 听从指挥, 增强人们的水患意识, 抵制一切妨碍防汛工作的不良行为。

2. 防汛组织措施

(1) 建立健全防洪防汛组织机构;

(2) 做好汛期通讯工作, 保证各种设备设施完好, 保证市防汛办与上级防汛部门和本市各相关各部门通讯畅通。

(3) 各级防汛岗位职责人员, 必须做到汛前上岗, 汛期实行24h班。各有关部门须密切配合、明确分工和职责。

(4) 做好防汛队伍组织落实, 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 战之能胜”。

(5) 在防汛指挥部指挥下, 当地驻军、武警部队能迅速投入到抗洪抢险工作中去。

3. 物资准备

城市要准备的防汛物资有草袋、麻袋、编织袋、木桩、绳索、油料、照明器材、救生设备、运输工具、水泥等。

其中水利局准备水泥、钢材、抽水机、防洪指挥车辆;粮食局准备麻袋;供销部门准备草袋、编织袋, 绳索;市物资公司准备油毡;市石油公司准备照明用油;交通部门准备车辆以供抢险用, 确保各种物资能及时安全运到受灾地点。

4. 水文气象工作准备

水文站应在汛前调试好测报站基本设备设施, 做好洪水预报方案;气象局做好中长期气象预报和适时短期气象预报工作。

5. 其他工作准备

(1) 水利、城建部门对河道、河堤、进行检查, 对险段提出治理措施, 督促完成整治。检查泵站和闸门等设备设施能否正常运行, 配件是否完备。发现问题应及时检修或更换。

(2) 交通、安全、水利部门负责检查河道内一切悬浮的设施, 确保防洪设施的安全。

(二) 防汛期间工作

1. 警戒水位以下

在每年汛期警戒水位以下期间, 防汛值班须全日24h工作, 监测水文、气象情况, 各部门认真做好汛前准备工作。

2.50年一遇洪水位以下

汛期在超警戒水位而未达50年一遇洪水位期间, 防汛进入紧急状态, 负责防汛的领导到指挥部现场指挥, 分管部门的领导各就各位, 指挥调度物资、人员、交通工具。

(1) 水文局继续对水位进行监测, 涨水时段每隔1小时、退水时段每隔2小时必须向防汛指挥部汇报一次。

(2) 指挥部根据洪水情势、水位变化确定关闭防洪闸。

(3) 城区、乡 (镇) 指挥部人员亲临现场, 并组织人员对堤防、河岸进行巡视, 及时汇报堤防运行情况。

(4) 武警部队, 驻地部队集中并进入临战状态, 随时参加抗洪抢险工作。民兵预备役组织, 准备实施抗洪抢险任务。

(5) 城区小部分沿河、低洼的受淹区已经受淹, 防汛指挥部指挥下, 由辖区指挥部组织群众和民兵预备役组织进行抗洪抢险, 转移财物、安置受淹群众。

3. 大于100年一遇洪水位

抗洪抢险进入危急状态, 防汛指挥部大部分人员到现场进行抗洪抢险指挥, 武警部队、驻地部队及民兵预备役组织全力投入抗洪抢险, 在防汛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 调拨运输抢险物资, 并按预定疏散方案做好城区受淹居民的疏散和转移工作, 抢救转移国家物资, 把洪灾损失减少到最小。

(三) 防洪预案

柳州市防洪预案见图2:

三、防灾减灾

(一) 不同量级洪水、暴雨灾情评估

经过对保护区的社会经济情况进行了大量的收集和调查工作, 在50年一遇洪水位时市城受灾人口达7.6万人, 损失达29473.57万元。

其中, 柳东新区在遭受50年一遇以下量级的洪水时, 由规划防洪堤、防洪闸等工程措施防御, 在遭受50年一遇以上量级的洪水时, 除工程措施外, 尚需非工程措施解决。

(二) 减灾措施

洪灾前做好洪水预报, 洪水过程中防汛指挥部做出迅速正确的决断, 认真做好抗洪抢险工作, 能把洪灾降至较低程度。灾后, 市委要及时组织救灾工作组分赴灾区, 下拨救济物资和粮、款, 组织群众修复被毁房屋, 使灾民的衣、食、住有着落。然后组织群众恢复生产, 重建家园。另外, 广泛发动广大干部、群众捐钱捐物, 支援灾区。

(三) 防洪基金及洪水保险

河道防洪安全及防洪堤稳定性 篇8

1 河道防洪安全现状

1.1 自然灾害难以预测

河道的防洪措施主要指针对为了防止洪水对河道的迫害进行的预防治理工作。但是近几年,污染严重,环境恶化所导致的洪水灾难问题频发。洪水以其周期长,强度大,速度快等严重的破坏性损害了我国河道设施,为防洪的建设增加了难度。洪水的来源方向难以预测,有时携带大量的泥沙,生活垃圾,化学金属等污染物体流进河道,造成河流的水体污染,给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洪水的强度频次难以预警,洪水灾害的周期不被掌控,有的河道防洪建设无法承受长时大量的洪水侵蚀,发生滑塌等现象,对河流下游的居民造成影响。

1.2 科学预警水平缺失

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有其相应的发展规律,与地震相比,虽然无法进行大面积的人工预测与人员转移,但是可以根据以往十年或者是二十年的洪水发生规律以及淹没面积,进行研究计算总结,对洪水的预警进行评估,分析设计洪水水量水位,从时长,周期,水量以及桥梁淹没高度进行全方位科学具体的分析估量,但是显然我国的科研技术条件达不到对洪水的发生进行科学的预警,在预警条件上存在着明显的不足[1]。

1.3 河道防洪技术落后

我国现如今呢采用建筑码头,修建拦水桥梁,铺设跨河管道和电缆,在河道周围修建墙砖壁垒,铺设泥沙以及修建防洪堤等方式进行防洪建设。但是这些防洪技术与设施存在着不足,无法真正的防止河道河流受到洪水的侵蚀。首先技术人员对洪水发生以及泄洪研究的经验不足,无法判断修建拦水桥梁的高度及宽度,风险预测能力不足,建立的目标不明确,浪费了建设的成本,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损失;防洪排涝的技术条件不足,导致蓄水能力减弱,再加上铺设大量的泥沙,导致河道水流的水质污染问题严重,水资源严重不足;防洪堤的抗洪抗震能力不足,工程建设的时间长,效率低,后期修缮工作不完备,导致防洪堤的稳定性无法的得到保证。

1.4 防洪管理机制不完善

虽然我国出台多项法律标准对河道的防洪治理工作有着明确的指示,但是防洪管理工作的缺失,管理机制的不健全使得防洪工作迟迟不能展开。管理人员缺少管理经验与手段,防洪工作施工前没有完善科学的防洪方案作为参考,施工的材料质量检测达不到标准,施工中对工人管理缺失,工人工作态度不端正,拖工,罢工的现象频发,竣工后,工程的质量得不到保证,没有制定合理的安排进行定期的人员看守和事故排查,缺少周期性的检测维修工作,洪水灾难和防洪工程隐患相伴而生,很可能造成重大的伤亡事故[2]。

2 防洪安全的改善措施

2.1 科学预警

平时注重培养防洪预警的科研人员,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防洪测险人员要注重以往洪水事故的规律条件,总结经验,根据洪水的发生周期,洪水水位的高低,含沙量的多少,桥梁被冲刷的高度等具体的数据,进行科学冷静的分析,做到科学预警

2.2 完善制度

制度的缺失很可能加重洪水的破坏性影响。管理人员提升自己的管理素质,对手下员工加强管理,端正其工作态度,认真监工,对施工中的每一种材料。每一个环节和步骤都要认真的检测和把关,避免工程施工中的错误。建立相关完善的管理机制,打造一个严肃科学的防洪安全系统,加强人们的防洪抗涝意识。

2.3 加强技术

防洪技术的建设在河道防洪安全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因此要加强防洪技术,提高防洪抗震的能力,加大对科技的投入,改善防洪技术的质量,加强河道调蓄雨水的以及采砂管理能力,采用高精尖的机器设备对河道水位,河道通航能力,水流能力,水槽夹角进行准确的测量,确保河道防洪建设的科学性。

3 防洪堤的稳定性

3.1 稳定防洪堤的必要性分析

防洪堤是为了防止河流因为洪水而泛滥修建的堤坝设施。稳固的防洪堤修建能够有效的对洪水进行拦截。(1)土壤软化。目前在考虑防洪堤的稳定时,无法确定潮汐等流动水的变化情况,因为流动水与静态水对软化土壤的破坏程度不同,想要使防洪抗险工作得到落实,就必须要增加防洪堤的稳定性,防止土壤的软化,减少损失,降低风险;(2)防震抗震。目前防洪堤的建设还存在一个重大的缺陷没有得到解决,就是防震抗震能力欠缺,洪水灾难与地震灾害时常相伴而生,防洪堤有时防止不了地震或者是洪水的震力出现倒坍,洪水满堤等现象,所以维护好防洪堤的稳定性显得十分重要。

3.2 如何改善防洪堤的稳定性

(1)全方面调查研究。改善土壤软化所造成的防洪堤坍塌以及洪水满堤现象,除了技术上的牢固之外,还需要经验原则的支持,根据以往的调查研究,多方面研究洪水中的腐蚀物质成分,经过调查分析,找到流动水与静态水对土壤破坏的不同比例,总结计算方法,运用到建设中去[3];(2)改善防震技术支持。牢固防洪堤的建设,不仅要防止洪水漫堤还要对地震的破坏性进行科学合理地分析预测,改善防洪堤在防震抗震方面的不足之处,改良防洪堤材料的成分,多方面进行测试,使防洪堤的抗压水平符合预期标准,推动防洪安全的实施建设。

综上可知;防洪安全问题现在已经受到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建设好河道防洪安全设施需要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努力。根据如今河道防洪安全建设现存的不足之处:防洪建设的技术条件落后,防洪建设的管理机制不完善,防洪预警能力不足,以及防洪堤稳定性等问题进行分析,找到解决的方法:落实国家相关政策的规定,完善防洪治理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管理机制的建设和完善,加固防洪堤的稳定性等等手段,为国家的防洪治理工作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周建,余嘉澍.防洪堤稳定性的研究[J].水利学报,2002(07):98-103.

[2]粟文辉.河道防洪安全及防洪堤稳定性分析[D].南华大学,2015.

上一篇:中医整体护理下一篇:颞肌贴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