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结构

2024-08-09

板式结构(通用12篇)

板式结构 篇1

摘要:板式变奏结构作为融合了中国传统结构组织思维和西方变奏式主题发展手法的音乐结构。是极具民族风格特色的一种音乐结构方式的。深入的研究这种音乐结构方式及其音乐元素的组织规律和发展手法。对于民族特征的曲式结构的组织规律研究, 民族风格的音乐作品的创作都具有积极地的, 实用性意义本文分析以板式变奏结构流传的诸多版本中选取流传最广的《弦索十三套》作为分析的原型, 以此来解析板式变奏中原型的音乐形态。以此为板式变奏研究提供原型分析基础的意义。

关键词:板式变奏,原型结构,解析

板式变奏结构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首先为以板式律动为主要代表形态的板式律动结构。其次为变奏主要音乐发展手法的变奏式形态结构。这两种形态结构的结合形成了, 所谓的板式变奏结构。

板式变奏结构在我国传统音乐中被大量的使用, 例如民间音乐中的《八板》, 《六板》, 《老六板》等音乐形态, 就是其中最主要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形态。其中八板半结构最具特色, 本文以在流传的诸多版本中选取流传最广的《弦索十三套》作为分析的原型, 以此来解析板式变奏中原型的音乐形态。整个作品由八个乐句组成, 整个乐曲进行于D宫系统调上。第二乐句为第一乐句的变化反复性写法 , 即在两个乐句的乐句头处采用完全相同的乐思, 在乐句尾处才有小幅的逆向型变化写作。从旋律线走势方面来看, 两句均采用波浪式的旋律走向写成。乐节构成方面, 第一句为1—3拍为第一乐节:4—5拍为第二乐节;第6—8拍为第三乐节。第一乐句的落音为角音。因此从第一乐句来看此乐句调式系统为D宫系统E角调式。乐节构成方面, 第二句1—3拍为第一乐节:4—5拍为第二乐节;第6—8拍为第三乐节。第二乐句的落音为角音。因此从第二乐句来看, 此乐句调式系统为D宫系统A调式。第三乐句为一二乐句的对比性乐句, 从乐句的形态上来看, 这一乐句使用的仍然是波浪式的乐句形态。但相对于前两个乐句, 可发现整个乐句的波副要小。乐节构成方面, 第三乐句1—4拍为其第一乐节:5—8拍为第二乐节;属于二分式乐句构成。第三乐句的落音为角音。因此从第二乐句来看, 此乐句调式系统为D宫系统E角调式。第四乐句整个乐思被进一步展开。音域被大幅度拉伸, 由原有的小字一组的音区进行, 逐渐拓展至小字二组。这一句亦为前面三个乐句的对比性乐句, 从乐句的形态上来看, 这一乐句使用的仍然是波浪式的乐句形态。但相对于第三乐句, 可发现整个乐句的波副较第三乐句有了新的更大幅度的。乐节构成方面, 第三乐句1—4拍为其第一乐节:5—8拍为第二乐节;属于二分式乐句构成。第三乐句的落音为角音。因此从第二乐句来看, 此乐句调式系统为D宫系统E角调式。

第五乐句有两个乐节构成, 第一乐节为前面四个小节合计为8拍, 第二个乐节为后面的两个小结合计四拍。其中第一乐节律动近似于将原有的强弱型律动修改为, 四拍子的强;弱;次强;弱;律动。同是从结构规模上来看。这种构成方式与之前四个乐句的3;3;2构成方式均不相同。他采用了非对称性的乐句构成方式。第二乐节更像是第一乐节的有力补充。令整个音乐更加生动富于趣味性。同时音乐与前面四个小节的连接性更加强烈, 起到了结构“粘合”作用。第四小节落音为调式中的宫音, 因此此调式为D宫系统宫调式。

第六乐句由两个均分性的乐节构成。其中前两个小节为第一乐节, 后两个小节为乐句的第二乐节。律动组合上采用八分音符为主线的均衡连接, 通过扩充一倍的四分音符, 来巩固乐节, 突出其稳定性, 明确其结构性。这一乐句第四小节落音为调式中的宫音, 因此此调式为D宫调式。

第七与第八乐句均为第六乐句的变化重复。从具体的律动上来看这两个乐句均采用了与第六乐句相同的乐句构成方式。同时从落音上来看均采用了与第六乐句相同的落音结束方式, 均结束与宫调式上。

以上就是对板式变奏结构流传的诸多版本中选取流传最广的《弦索十三套》作为分析的原型, 对板式变奏中原型的音乐形态进行了解析。通过解析我们发现板式变奏结购, 具有极强的的逻辑性和秩序性, 从调式调性及结构逻辑上看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但从结构的组织手法上看, 具有西方的变奏性性组织方式。这也为主题的统一和进一步的展开性发展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尤其是各句中民族调式的落音方面, 呈现了较强的趣味性特征。

板式变奏结构作为融合了中国传统结构组织思维和西方变奏式主题发展手法的音乐结构。是极具民族风格特色的一种音乐结构方式的。深入的研究这种音乐结构方式, 及其音乐元素的组织规律和发展手法。对于民族特征的曲式结构的组织规律研究, 民族风格的音乐作品的创作都具有积极地的, 实用性意义。

参考文献

[1]董维松.从音乐发展逻辑看<八板>的结构[J].中国音乐, 1982 (2) .

[2]杜亚雄.八板及其形式美[J].中国音乐, 1984 (2) .

[3]薛金炎.一种源远流长的民族曲式[J].音乐研究, 1984 (8) .

[4]钱仁康.老八板源流考[J]音乐艺术, 1990 (2) .

板式结构 篇2

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为了确定遂渝线无碴轨道综合试验段路基(刚性路基、土路基)上铺设板式无碴轨道的轨道结构参数.研究方法:利用有限元模型,路基按刚性路基、土路基、设与不设混凝土层、轨道板与底座伸缩缝是否对齐等多种工况进行轨道结构各层及基床表层的受力特性分析.研究结果:对于板式轨道没有必要在底座下设置混凝土层.土路基上轨道板与底座伸缩缝错开设置对轨道结构受力较为有利.研究结论:在刚性路基和土路基上,板式轨道可不设置支承层.土路基上设计板式轨道时应尽量减少底座伸缩缝的设置,同时应使轨道板与底座伸缩缝错开布置.刚性路基上设计板式轨道时可根据工程需要来确定轨道板与底座伸缩缝是否对齐.土路基上,在相同条件下,基床表层厚度由400 mm增加到700mm,各层应力变化很小.

作 者:姚力 翟婉明 罗震 YAO Li ZHAI Wan-Ming LUO Zhen 作者单位:姚力,YAO Li(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四川,成都,610031)

翟婉明,罗震,ZHAI Wan-Ming,LUO Zhen(西南交通大学,四川,成都,610031)

新型复合多彩板式瓦加工项目 篇3

▲市场前景——

目前,我国城乡建设迅猛发展,给屋面用瓦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同时,由于楼房顶层防水隔熱问题一直未能彻底解决,“平改坡”的建筑模式被大力推广和应用。本产品可广泛用于我国目前“平改坡”的厂房、民房等建筑,是理想的屋面材料。

本产品具瓷釉质感,色彩鲜艳、永不褪色,其强度、防渗漏性能大大优于传统瓦,深受市场欢迎。

▲产品特点——

1、性能优:克服了传统瓦(黏土瓦)和其他建筑瓦(水泥瓦、彩钢板瓦、七彩瓦)诸多缺点,具有保温、隔热、防水、绝缘、隔音、坚韧等特点。同时具有较强的抗冲击性和减震性。

2、安装拆卸方便:只需将边角处锯切即可直接铺设。施工不需用苇薄泥土,减少大量劳力、工时。同时能够在任何天气条件下施工,从而缩短施工周期、节约人工费用。

3、适用范围广:适用于不同形状的如弧形、圆形、锥形等特殊屋顶。

4、色彩丰富、造型美观:可加工生产多种色彩和图案的成品,可以满足不同建筑风格的需要。对目前流行的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和欧陆风情的建筑,均适用。

5、具有较长使用寿命:使用寿命在30年以上。在正确安装的情况下,屋面很少需要维修,甚至不需要维修。

6、环保:本产品无需烧制,可节约大量土地和燃料,同时也减少了空气污染。

▲投资条件与效益估算——

SIP板式结构住宅体系 篇4

Structural Insulated Panels,简称SIP,是由2层OSB(欧松板)等为面板和1层保温芯板叠合而成的复合板材,外层面板主要承受弯曲变形引起的正应力;中间芯材为夹层结构提供足够的截面惯性矩,主要承受剪应力。面板和芯材之间是胶接层,采用环氧树脂将两者粘接在一起,工作时主要承受剪应力。由于SIP的构造特点,使建筑物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性能,提高了木材利用率,创造了比传统木结构形式更加先进的SIP住宅系统[1]。

1.1 材料的选择及加工过程

1.1.1 面板的选择

有多种材料可以作为SIP的面板,比如定向刨花板(OSB)、胶合板、纤维板、金属板、水泥纤维板及石膏板等,另外,SIP两侧面板可以是同一种材质的板材,也可以是不同材质的板材。目前国外最常用的是内侧和外侧面板均采用定向刨花板做面板的构造形式。

定向结构刨花板原料主要为软针、阔叶树材的小径木、速生间伐材如桉树、杉木、杨木间伐材等,内部构造一般是由3层相互垂直的木片组成,具有线膨胀系数小、稳定性好、材质均匀、握螺钉力较高等优点。由于其刨片是按一定方向排列,它有纵向强度比横向强度大得多的显著特点。SIP板可以方便的进行锯、砂、刨、钻、钉、锉等加工,是建筑结构用的良好材料,所以制造商常把它用作SIP的面板。

1.1.2 芯材的选择

按照ASTM C578中对SIP芯层材料的要求,经过对比不同密度的聚苯乙烯泡沫、聚氨酯泡沫塑料和其它一些轻质泡沫材料后,选择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EPS)作为SIP构件的芯材。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在国外是最常用的一种结构保温板芯材。它具有节能效果好、质量轻、价格低、易切割和生产工艺简单等优点,其中EPS的热稳定性最好,热变形量为0.5%左右,比XPS或聚氨酯泡沫都要小,可以选择100 mm厚模塑聚苯乙烯泡沫(EPS)作为制备SIP的芯材。

1.1.3 胶粘剂的选择

按照ASTM D2559[2]的要求选择胶粘剂。国外SIP主要选用聚氨酯类胶粘剂,这种胶粘剂在使用时需蒸汽压力机热压后才能达到较好的粘结效果,考虑到适用条件,对于胶粘剂的选择定位在室温冷压即可达到粘结效果的胶粘剂上。通过对比试验和查阅资料最终选择双酚A环氧树脂作为制备SIP的胶粘剂,并且取得了较好的粘结效果。

1.2 结构保温板的制备

1.2.1 材料

原材料:15 mm厚杨木胶合板,15 mm厚定向刨花板,双酚A环氧树脂。

工具设备包括:各种木工加工机械、电阻丝、变压器、刷子、手套、拼板机等。

1.2.2 制备过程

(1)面板的加工。使用木工机械将面板加工至所需尺寸。为增加面板与芯材的粘结和使面板表面平整,在面板切割完成后采用砂光机对面板表面进行清理磨光。

(2)芯材的加工。使用电阻丝切割器械将聚苯乙烯泡沫切割成所需尺寸,切割过程应匀速缓慢,电阻丝热度适中,保证芯材各平面平整、尺寸准确。

(3)按比例将双酚A环氧树脂配合搅匀后,用刷子和刮胶板均匀涂刷在面板内侧,涂胶量为250 g/m2。

(4)涂胶完成后,按构造方式将面板和芯材叠合并预压,达到一定粘结强度时,将叠合板放置于拼板机上静压,静压强度为30 k Pa,静压过程中环境温度为(23±5)℃,静压时间为48 h。

1.3 SIP板的优势

SIP板是一种轻质复合板材,不仅可以满足建筑物屋面、墙面围护结构防风、防雨、保温隔热、防腐蚀、耐久的基本要求,而且具有良好的装饰性,与传统木结构形式相比,是一种非常理想的轻型建筑板材。SIP板的优势还体现在:

(1)SIP板可用于承重墙体结构,强度高而质轻,隔声、保温性能好,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2)SIP板便于现场拼装,且实现了标准规格,安装简捷;易于实现生产工业化、标准化和施工机械化,从而确保了工程质量;并且由于SIP安装简便,安装时不需要特殊的技术工人,比梁柱结构的木建筑降低安装成本;工期比传统木结构建筑短。

(3)SIP板不含有毒气体,采用可循环再造、不污染环境的材料制成,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2 SIP板式结构体系

SIP板式结构住宅体系是以SIP承重外墙板、SIP承重内墙板、SIP楼板、SIP屋面板为主要承重构件,并配以混凝土基础,采用面板钉连接、骨架钉连接等节点连接方法形成的一种装配整体式结构(见图1)。

2.1 SIP板式结构住宅墙体(1)非承重墙体

采用集保温、隔声为一体的轻质非承重SIP板,墙内外可做装饰处理。

(2)承重墙体

SIP承重墙板是该体系的核心。该墙板由保温、隔声芯材以及外覆面板组成。其中保温、隔声材料采用不同厚度的聚苯乙烯泡沫板或高密度聚氨酯发泡板;外侧为18 mm厚的OSB板采用环氧树脂双面粘接而成,从而形成整体承重墙板,板件连接处的竖向木龙骨实际上是复合墙板的边框,对墙板形成约束作用,以提高承载能力和整体性能[3]。

在北美,SIP木结构房屋非常普遍,其保温节能、环保、舒适、结构灵活性等方面有着传统结构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木结构房屋最大的优越性在于其保温性好,另外,SIP结构房屋在抗强风、防火、防白蚁、隔声等方面都有技术上的保证。

2.2 SIP板式结构住宅建筑楼面

SIP板可以直接作为住宅的楼板,但是厚度较外墙要稍厚,一般为200 mm左右。由于OSB平面内强度较大,满足传递水平的要求;也可在底层SIP墙体上架设木格栅或木梁之后再铺设SIP楼板,使楼面可以承受更大的荷载。但实际工程中运用SIP作为楼板的并不多。据统计[4],2006年美国新建工程中,SIP的使用达到了387万m2,其中55%用于墙板,42%用于屋面,而用于楼板的只占3%。

2.3 SIP板式结构住宅建筑屋面

屋面多采用坡屋顶做法[5]。在集承重和保温为一体的复合屋面板上做各种防水层,即形成屋面体系。

SIP屋面板在结构设计上突出了其节能的特点,在继承以往夹芯板隔声、保温、轻质等优点的基础上,增加了中部聚苯乙烯芯板的厚度,提高了屋面板的保温性能。

鉴于目前新的节能标准,SIP屋面板将会得到不断的推广和应用。

2.4 SIP板式结构体系的特点

以国外的试验研究及工程应用看到,SIP板式结构住宅体系与其它建筑结构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2.4.1 建筑设计优点

(1)满足目前商品住宅市场化的要求

(1)能够满足住宅结构对开间、进深的要求,并且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进行房间的布置设计。

(2)当计算整面墙时,SIP的保温隔热优势更加明显,因为SIP本身具有承载能力,不需要梁柱作为结构件,所以不存在冷热桥[6],其整体结构、热工、隔声、耐火等各项指标均能符合现行规范的要求。

(3)SIP墙板集承重、保温为一体,自重轻、墙体薄,而且室内不出现明柱,比其它墙体住宅增加使用面积约8.5%[7]。

(4)采用SIP技术的房屋楼板,水电管线可以在SIP内部安装,减少管道的构造厚度,增加了室内净高。同时对于安装管线开槽后的修补也很方便,采用粘结剂粘结EPS小块板和OSB板即可,也可以采用发泡剂填充。

(5)实现了住宅产业现代化。预制构件产品的生产工业化,产品标准化、系列化,施工装配化,确保了施工工期比传统砌筑节省57%[8]。

(2)可满足低层住宅的功能要求

厨房、卫生间的做法与普通砖住宅的做法相似,卫生间结构层在本层内降低300 mm,便于维修。

(3)可满足建筑设计的外檐要求

SIP墙板的板型能够满足建筑造型设计的需要。外檐可根据建筑设计的不同要求进行装修。

2.4.2 结构设计优点

SIP板式结构住宅体系,将预制的SIP板构件结合成一整体装配式结构。用于民用住宅建筑物以外,还被广泛应用到许多其它建筑形式,在各种荷载作用下能保证结构安全可靠。模型分析表明,其结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比较优越[9,10],由SIP板式构件和设计连接节点构成的板式结构房屋,具有整体性好、可靠度高、质轻、抗震性能优越、节能环保和高舒适度等特点。

3 SIP板式结构住宅体系的研究现状

为了使SIP板式结构住宅体系能够在我国推广,必须对其各项性能进行研究,对其结构形式、构造做法进行改进。

目前结构保温板技术已经在北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得到大量应用。在美国,由于1970年的能源危机,SIP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直到1990年SIP技术才被接受和广泛应用于民用建筑。因此,关于SIP的试验数据和研究工作多是近20年内完成的。

3.1 SIP力学性能研究

在力学性能上,SIP属于复合材料夹层结构,这种结构形式的概念最早于1820年由Delau提出,其工程应用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最初以桃花心木为面板、轻木为芯材,用作飞机的机翼,后来又出现了各种面板和芯材的夹层结构,主要用于航天业和造船业。

从结构保温板力学研究的进展来看,美国木业联合会(APA)于1990年通过试验研究发表了他们对于SIP墙板的研究成果,介绍了木基结构SIP板的基本设计方法。

Steven B Taylor[11]于1997年进行SIP构件的试验研究,建立了定向刨花板面板、聚氨酯泡沫板和聚苯乙烯泡沫板芯的SIP的受弯蠕变模型,推导了SIP受弯构件挠度随时间变化的公式。

Edward L keith,P E[12]于2006年制备了4种厚度的SIP试件,并做了抗弯、轴压、剪切和侧压试验,在APA发表了关于SIP标准化测试的报告,规定了对于SIP面板、芯材和胶粘剂的要求指标。

Tamami Kawasaki[13]于2006年利用胶合板和密度板作为面板,聚氨酯泡沫作为芯材制备了6种不同密度的SIP受弯构件,并通过试验研究对面板和芯材给出了优化选择方法。

Abdy Kermani[14,15]于2006年对采用定向刨花板作为面板的SIP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包括抗弯试验、轴压试验、压弯试验和抗侧试验,并总结了高度对轴向承载力的影响和开洞率对结构保温板抗侧力的影响,并将他的试验结果与按照欧洲木结构规范推导出的理论结果进行了对比。

目前南京工业大学一直致力于该结构体系的研究,包括SIP的抗弯、抗剪性能,并根据试验结果分析总结了SIP的相关力学性能。主要工作如下:

(1)对SIP的保温特性进行了专门研究,测试表明其热阻较大,能够达到良好的保温效果。并推导了基于节能保温要求的最佳芯层厚度,为SIP的选用提供了参考数据。

(2)通过对SIP抗弯试件进行的4点弯曲试验,揭示了这类构件的破坏形态,并对其受力性能、破坏机理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推导了SIP受弯构件的强度和刚度计算方法。同时,将成品价格设为优化目标,以弯曲刚度为控制条件,给出了受弯构件面板和芯材的最佳厚度。

(3)对SIP试件进行了轴压试验,推导了SIP最大轴向承载力、最大竖向位移的计算方法,确定了杨木胶合板作为SIP轴压构件面板的可行性。

(4)通过对SIP抗侧试件进行的试验研究,揭示了SIP在承受侧向力时的破坏形态。试验研究表明,当采用杨木胶合板作为SIP面板时,最大侧向承载力要大于定向刨花板,但当层间位移小于H/150时,后者刚度要高于前者。

3.2 SIP板式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目前国外对SIP板式结构的抗震性能却少有研究涉及,而国内对此研究仍处于空白状态。

美国木业协会对SIP进行了动力性能的试验研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于2007年发表了SIP动力性能分析的白皮书,总结了高度对承载力的影响以及开洞率对SIP墙体承载力的影响,并提出了面板与芯材的应力计算公式。

Jared Bernard Jamison[16]于1997年进行了23片足尺SIP剪力墙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剪力墙采用了4种不同的构造设置,通过试验来研究SIP在低周反复荷载下的结构性能,并把结果与轻型木结构墙体作了对比。研究表明,SIP剪力墙在承受较大的荷载下变形比轻木结构胶合板剪力墙小50%。同时还发现不同类型的面板在剪力墙的变形和强度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于SIP板式结构住宅体系还有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对墙板以及结构的抗震性能和破坏特征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南京工业大学拟进行SIP板式结构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其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形态、延性性能、耗能能力,求得结构的刚度和承载力退化等参数,分析研究结构构件的破坏形态和破坏机理。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构件的承载力包括单调荷载墙体的屈服、极限承载力、循环荷载下承载力的退化;

(2)滞回耗能特性包括滞回环的形状、滞回环的面积及刚度退化;

(3)构件的破坏,主要是钉子的破坏形式、变形能力以及恢复力特性等受力特性。

(4)根据SIP墙体的受力特性,建立其简化计算模型,对SIP墙体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结合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该类墙板的承载力特点,评价SIP板式结构住宅抗震性能的优劣。

4 SIP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4.1 试验概况

4.1.1 试件设计

本次试验的试件参照美国ASTM标准及《木结构设计规范》进行设计,考虑墙体高宽比和开洞率的不同组合,按照ASTM E564规定,用于试验的构件应该与实际工程中的构件尽量一致。因此,试验中使用的材料和制造工艺均参考国内最普遍的工程做法(见表1)。

注:(1)开0.6 m×1.05 m洞口;(2)开0.6 m×0.6 m洞口。

本次试验中所有剪力墙试件均为无墙脚锚栓试件。此外,由于竖向荷载对于墙体侧向承载力是有利的[17],因此,本批试验未计算活荷载,偏于保守地仅取用恒荷载作为竖向荷载。竖向恒载取用2.5 k N/m,该荷载约相当于传统木结构房屋底层墙体所承担的恒载值。所有的剪力墙试件在加工好以后,均在常温下放置于室内一个月后开始进行试验,以消除钉子连接引起的面板与墙骨间摩擦力对抗震性能的影响[18]。

4.1.2 加载装置及加载制度

本次试验采用的加载装置见图2。水平加载为作动器控制,而竖向荷载采用悬挂质量块的方式来真实有效的模拟木结构墙体的实际受力情况。水平荷载作用在墙顶部钢梁上,然后通过钢梁把力传至剪力墙顶梁板,然后再逐级传递。本次试验采用的加载程序是ISO-16670位移控制加载程序。试验取用单向荷载试验所确定的极限位移作为控制位移,先采用峰值位移为控制位移的1.25%、2.5%、5%、10%三角形波依次各进行1次循环,再采用峰值位移为控制位移的20%、40%、60%、80%、100%和120%三角形波依次进行3次循环后终止试验,位移速率为5 mm/s。

4.2 试验结果及分析

主要试验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

(1)墙体W1的最大承载力较W2提高101.9%,较W3提高162.2%;墙体W2的最大承载力较W3提高29.9%。说明墙体高宽比越小则墙体的最大承载力越大。相对的有无开洞墙体最大承载力对比中,反复荷载下W1墙体极限荷载较W4提高124.7%,W2较W5提高4.1%。这也说明了洞口会较大地影响墙体的承载能力。

(2)剪力墙W1的极限位移较W2、W3小,而剪力墙W3的极限位移最大,而有洞口的墙体(W4、W5)的极限位移也相对较大。门洞尺寸影响墙体极限位移的原因在于墙肢长细比λ(λ=H/L)的变化(不开洞、开孔洞试件的长细比依次为0.67、1.0、1.5、1.0、2.0)。墙肢的长细比越大,墙肢变形越趋向于弯曲型变形,其极限位移也越大。反之,则墙肢趋向于剪切变形,墙体的极限位移就越小。相比W2及W1,剪力墙W3大大提高了试件的极限位移,分别提高了15.8%和23.0%。这表明墙体的极限位移与高宽比成正比关系,高宽比越大其极限位移越大。

5 SIP板式结构的发展展望

SIP产品在欧美等地被广泛用于住宅和商业建筑物的墙壁、地板、屋顶等,是一种正在兴起的建筑潮流。2002年,北美以及环太平洋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SIPS制造商汇集一堂,研讨、交流消费者的需求和行业发展。如今,国际SIP组织“SIPA”已经在美国成立,SIP的应用和推广得到进一步普及,正成为住宅、商用房屋、活动房屋等建筑的一大流行趋势。SIP建筑不需要框架,建设速度快,保温性能好,被称为未来的建筑方式。

SIP板式结构住宅体系整套构件和结构的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实现了承重、保温、隔热、隔声一体化和构件产品工厂化、标准化、系列化生产、装配化施工,具有创新性。通过进一步工程试验,进行静力测试、动力测试和物理性能测试,总结和完善SIP板住宅体系,并编制出设计与施工规程,SIP板会不断地得到推广和应用。

SIP板的主要发展应用方向包括:

(1)采用承重型SIP墙板和屋面板、楼板构成全SIP板承重的新型建筑体系,替代传统的砖混结构,建造住宅、办公楼、度假村精致小屋、移动组合式别墅、楼顶建筑等。

(2)SIP墙板还可用于轻钢结构建筑体系中,采用承重、非承重型SIP板替代各种砌块墙及现浇混凝土楼板、屋面板构成节能型新型框轻体系,并在楼房加层改造及外墙、阳台节能改造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随着我国墙体材料改革的发展,SIP墙板以其优良的节能特性,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摘要:SIP板式结构住宅体系是以SIP承重墙板、楼板及屋面板等主要承重构件,并以钉子连接为主要节点构造连接方法而形成的一种装配整体式结构体系。该体系结构整体性强,抗震性能优越,并实现了承重、保温和隔声一体化,具有环保、经济效益优势,是一种较为先进的节能住宅形式。对该体系的性能及优越性、创新性进行了分析评价。

工作简报板式 篇5

南昌大学学生会办公室工作简报

2009.10.29-2009.11.29

仲冬将至,寒意渐袭,办公室成员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更火热的奋斗激情、更饱满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各项工作中。在继续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团的十六大和全国学联二十四大精神的同时,办公室团结进取、锐意创新,全身心地投入到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的筹备组织中。上传下、达,协调工作,充分履行了办公室有关职能。现将办公室上阶段办公室各项工作汇报如下:

一、本月工作回顾

(一)狠抓部门建设,提高思想觉悟,增强服务意识

为以良好的精神面貌、较高的思想觉悟迎接全国学联二十五大、江西省学联八大,办公室在本月组织了新一轮学习十七大精神活动。活动中办公室成员深入了解科学发展观,积极发表对十七大精神的理解,在提高觉悟的同时力争将科学发展观等先进思想融入到日常的工作中,提高办事效率,增强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进一步落实“全心全意服务同学”的工作宗旨。

(二)在实践中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教育,不断提高、不断进步

为进一步提高办公室成员的学习的自觉性和有效性及业务水平,上周末,在主席团的指导下,对办公室新成员内部进行了一次系统的学生干部考核及教育工作。本次考核以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全新的形式面向办公室全体成员,通过分成三小组以竞争方式、情景再现方式及实际操作方式进行综合考察部门成员团结协作能力、办公软件操作能力以及值班日常工作应变处理。本次考核暴露了办公室运作过程中还存在的不少问题,也让各部委对自身有了更客观的审视。考核结束后,办公室召开总结会对本次考核进行总结教育。会上。各部委通过交流心得体会,针对办公室工作中存在的种种弊端提出了自己的意见看法,同时总结出一些可行性的解决措施。

(三)围绕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开展一系列工作

随着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在本月拉开序幕,艺术节各项筹备组织工作成为办公室近期工作重点。在主席团正确领导下,办公室成员积极协同各部门,围绕艺术节展开了一系列的筹备组织工作。

1.完成文化艺术节文件准备、物资采购任务。本次大学

生文化艺术节,办公室完成了大量的文件印制工作,其中前湖北区办公室套印大学生文化艺术节通知7份,准备大会开幕式主持词、演讲稿若干,撰写文化节邀请函并寄送至全国学联、江西省学联以及全国各211工程高校,制作并发放请柬,以及三区共同印制三人制篮球赛秩序册182份和获奖证书、报名表若干。此外三校区协同进行了一次大规模行政采购,购置了大量文具、药品以及体育用品,为文化艺术节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良好的物质保障。

2.协同各部门开展艺术节活动的准备工作。在艺术节筹备期间,办公室值班成员协助收取并保存大量视觉艺术展品,收取活动报名表及各项活动负责人名单等材料百余份;完成各活动场地及用电审批,活动会场的布置以及宣传品的张挂、摆放;在南区,办公室成员还参与到综艺大赛复赛以及第一届医学生形象设计大赛的音响调试工作,为活动提供了提供技术支持。三校区办公室成员通力协作,为本次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的顺利开幕做出了重要贡献。

3.承担艺术节嘉宾接待工作。艺术节开幕当天,办公室成员负责外校学生会代表的接待工作。接待过程中充分展示了学生会成员良好的精神面貌、较高的礼仪素养,维护了南昌大学学生会的对外形象,并在接待中与外校嘉宾积极交流、互相学习,增进了与兄弟院校的友谊。

(四)进一步推进办公室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

为进一步加强办公室部门建设、提高成员的工作效率及服务意识,特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1.编写《办公室卫生检查条例》,并严格按照条例执行;

2.规范办公室文件摆放,方便查找,以提高办公室办事效率;

3.办公室成员在值班任务较轻时学习办公软件的操作,以提高各部委对办公软件的认知程度以及实际操作能力。

(五)完成工作指南编排,提升工作效率及应急能力

1.完成各部门工作指南的排版工作。月初办公室成员完成了对各部门工作指南的排版修订工作,重排后的工作指南更加规范美观,可为各部门工作地顺利开展提供便利且规范化的指导,还能加快新任部委对各项工作的熟悉进度,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和服务质量的优化,促使学生会整体办公效能提升到新的高度。

2.开始精简版应急工作指南编写。办公室在完成工作指南的修订、编排之后,出于强化成员应变应急能力、提高办事效率、完善工作细节的考虑,着手制作精简版应急工作指南。新版指南为平日办公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紧急、意外情况做出合理的预案参考,平日工作中能够做到从容应对突发情况、正确处理意外事件提供保障,令办公室工作高效、顺利地进行。

(六)美化办公环境,完善物资规范化管理,本月工作中办公室组织对此对办公室整体卫生的清洁打扫工作,并完成对207物资存放室的彻底整理,对整理后的物资进行分类放置、详细统计,为今后更为规范的物资管理打下了基础;此外还详细统计了本月工作中打印材料数,其中:复印5480张,条幅4张,座位条10张,教室申请表83张,工作简报303张,海报20张,交流会材料17份,篮球赛秩序册182份,评分表23张,签到表10张,邀请函2份,策划135张。

(七)加强团结,相互了解,增进感情

为创造和谐的办公室人际关系,加强各成员的了解,特组织了一次聚餐及一次宝葫芦之行。通过这两次活动,一增强了大家的团队意识;二身体和心理都得到很大的放松,也使办公室各成员关系更为融洽,利于日后长时间工作上的合作,取得更高的工作效率。

(八)其他日常工作

1.继续进行学生会年鉴的资料整理、归档工作。

2.完成学生会工作证的制作及派发。

3.进行各部门正式部委名单的汇总、确认。

4.收集学生干部档案表。

5.为支持各项学生会活动,借出礼仪服15次,展板27次,椅子19次以及各类文具若干。

二、工作中的不足

1.对办公室工作业务仍有不熟练。其中尤其体现在对办公软件操作的不熟悉、各类排版印刷业务的不熟练、部分文件出现格式错误或者印刷不合标准等方面。

2.值班礼仪仍不周到。上个月的工作中,暴露出新晋部委礼仪知识的欠缺、缺乏良好的值班习惯,平日值班时仍会出现礼貌用语缺失、待人接物礼貌不够的问题。

3.文件放置欠规范。办公室平日工作中要处理大量的审批表、信函及各类公文,规范化的文件管理是工作效率最重要的保证。但上月工作中发现文件放置规范度不够,经常出现文件错放、漏放的现象,影响工作效率,也有损学生会的整体形象。

4.部分成员对纪检条例了解不够,忘交证明假条现象时有发生。

5.公文制作水平仍需提高,尤其在制作各类表格时表现出效率不高;

三、工作改进与展望

1.将在近期组织新一轮关于公文写作和办公软件操作的培训与考核。

2.定期组织情景表演,在情景表演中传授礼仪知识,培养良好的礼仪习惯,更好地维护学生会对外形象。

3.强调纪检条例的严肃性。

4.对艺术节工作保持高度的热情,并继续年鉴的编写。

更新辉煌,这是凤凰再生的秘诀,卓越终究变朽,名声毕竟有尽。因此,一切都应时时更新。过去的一个月充实、富有挑战,取得了很多进步和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发现许多不足,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办公室每个成员都会继续秉承“四心”和“三自”原则,用心学习,弥补不足,完善自我,以更踏实实干的工作态度去完成工作,为同学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办公室的长远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刮板式取料机的取料系统分析 篇6

【摘要】本文主要对刮板式取料机的取料系统进行了分析,为产品的设计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对提高产品的安全和可靠性具有很大的价值。

【关键词】刮板式取料机;刮板臂;链条

刮板取料机广泛应用于散装物料连续装卸的设备之中,具有生产效率高,混匀效果好等特点,它可作为独立设备来进行使用,也可以与堆料机合成一体进行工作,广泛应用于电力、冶金、煤炭、矿山、建材等领域。而刮板取料系统中主要有以下部件:取料臂,刮板、链条、链轮、驱动装置等。因此对刮板取料机的各个组成结构进行分析,可更有效的选择合理的结构,以达到最优的应用效果,对增强产品的竟争力具有很大的实际价值。

1.刮板驱动

刮板取料机的驱动系统主要有两种结构,一种是采用立式电机——减速器,力矩臂安装,布置于转台内部,刮板臂与转台连接铰轴位于转台外侧。另一种是驱动布置于铰支点外侧,通轴式结构(铰轴、驱动轴为一根轴),在外侧布置驱动。该结构的好处是采用卧式电机减速器,便于检修,缺点是链轮轴较长,制作成本高。而立式电机减速器缺点是检修不方便,而且减速器需要增加辅助润滑装置,但轴的长度可以相对缩短,有条件时还可以缩小轴的外径。而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刮板驱动采用卧式减速机结构的形式最多。

2.取料臂

取料臂是刮板取料机的主要钢结构部件,与刮板、链条、链轮、驱动装置等部件共同完成取料作业,为了减少设备造价和安装运输成本,刮板臂的结构形式成为制造、施工人员所关注的问题。目前,桁架式取料臂和圆管式取料臂成为大型取料机的主要结构形式,而节省材料,减少设备造价和安装运输成本已成为刮板臂结构设计、制造、施工人员所关注的重要问题。近年来,随着取料量的逐渐增大,桁架式取料臂和圆管式取料臂颇受设计师们的青睐。刮板取料机的取料臂有两种结构形式:桁架式、钢管式。

1.桁架式取料臂

桁架式,刮板和链条在桁架上下的导槽内运行,该结构由于臂架可以采用折线形从而降低链轮齿数,但该结构和圆管式同样需要大直径的链轮。

2.钢管式取料臂

薄壁圆管式,由于其重量轻、便于制造的特点,目前长形料场侧式刮板取料机刮板臂都在向薄壁圆管方向改进。

选择取料臂的结构时,不仅要满足设备的使用性能,考虑取料臂的重量,同时要考虑制造及安装成本。这两种取料臂结构的制造及安装成本分析如下:取料臂的制造过程一般为:放样、下料、组立、焊接、演装、涂装和包装等。这两种结构中,由于桁架式取料臂由多个杆件组成,并且杆件之间的连接为焊接结构,节点较多,因此放样比较复杂,下料困难;而圆管式取料臂由三段钢管焊接而成,内部筋板由钢板组成,因此放样比较简单,下料容易。在演装时,桁架式取料臂每个接口处有四处对接连接,整个取料臂需要演装点数为8处;而圆管式取料臂每处仅有一处对接连接,整个取料臂需要演装点数为4处。因此桁架式取料臂的演装比较复杂。在涂装时,桁架式取料臂的截面形式由H型钢和方钢组焊而成,比较复杂;而圆管式取料臂的截面为圆形,表面光滑,涂装方便。无论何种结构的取料臂,都是通过各件焊接而成,为了运输方便,制造厂通常把取料臂在厂内分成几段,然后现场组对焊接。焊接结束后,应对焊接质量进行检查,焊缝质量依照JB115211级标准执行。圆管式取料臂与桁架式取料臂相比,截面形式比较简单,截面尺寸较小,焊接点数较少,因此焊接、检测都比较容易。综上所述,圆管式取料臂比桁架式具有制造简单,安装方便,制造安装成本较低的优点。

3.链条

目前常用的链条为免维护链条,该结构是在链条外侧设置密封滚轮,滚轮在导槽内运行,而外置滚轮紧受链板和刮板的重量,滚轮不与链轮接触,避免了滚轮的变形,这样链条真正成为一个纯滚动结构。与链轮接触部分即使产生变形也不影响链条的滚动。原有的链条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链辊作为滚轮同时与链轮接触,链轮产生的力会直接导致链辊变形,因而链辊不是标准的圆形进行纯滚动,而是一种多边形或椭圆形式,也就是变成了滑动形式。因此,使用免维护链条不仅可提高设备的安全和可靠性,同时也可降低设备的维护成本。

4.链条衬托导槽

我们习惯上将衬托链条的导槽直接按其所在位置称之为上导槽、下导槽,上下导槽在原设计结构中需要衬托整个链条,而下导槽还要考虑承受链条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侧向力,这种侧向力产生有两种原因,其一是链条导槽的直线度造成运行过程中的刮碰,其二是刮取物料时出现的侧向力,而这种侧向力是侧式刮板取料机运行过程中所无法避免的。链条导槽尾端在实际设计中距离链轮都有一个节距以上,最多两个链条节距的距离,在现场实际运行中,这个空间造成很多振动噪声。链条脱离链轮后由于自重会产生下沉,运行到导槽位置后被前部鏈条牵引上升,链辊冲击导槽。链条脱离导槽后也产生下沉现象,并在到达链轮时冲击链轮。合理的结构是使导槽在不发生干涉的前提下尽可能接近链轮,减小链条链辊没有支撑的时间,这样可以有效减缓冲击。

5.链轮张紧

目前设计的张紧结构均采用手动油缸加复合弹簧的张紧形式,而没有采用自动张紧形式。主要是由于臂架的俯仰导致油缸张紧力处于时刻变化中,而且变化范围相当大,蓄能器要求保证压力特别大,因而不适于采用蓄能器结构,为此,提出了手动加油后停机保证固定长度的办法,但该结构油管也很长。对于传统设备采用螺旋张紧,给现场张紧带来很多困难:首先是张紧空间问题,链条、张紧轮包裹在刮板链内,人员从外部张紧螺母非常困难,且螺母很大,张紧力也较大,不是一般的扳手和人员所能够紧动的。很多时候需要人员进入内部采用附加千斤顶的方式首先将链轮(轴)顶到适当位置,然后盘动螺母。本文从现场实际应用和理论设计两方面详细分析了刮板式取料机取料系统的结构,对设备的设计和选型有着很强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机械设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

[2]徐克晋.金属结构.太原: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5,1~9

[3]程丽珠.桥梁起重机主梁结构分析和优化设计[硕士学位论文].长春:吉林大学,2004.

作者简介

赵雷,男;学历:本科;毕业学校:沈阳工业大学;毕业时间:2004.6;工作单位:北方重工装卸设备分公司;工作:管理员.

板式结构 篇7

豫剧的艺术特点具有浓厚的河南地方特色, 在漫长的的艺术实践中, 经过不断的革新, 发展, 豫剧艺术由粗放到细腻, 粗中有细;由俗到雅, 雅俗共赏, 其表演艺术风格日臻完美和成熟。同时, 各行当也相继涌现出了很多在艺术上颇有成就的优秀演员。豫剧音乐也在不断的发展中, 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与特色。

豫剧的音乐是板腔体式, 属于梆子声腔系统。据清朝乾隆年间的《杞县志》和《歧路灯》所记载, 当时开封、杞县一带, 梆子戏已经非常盛行, 而且还和卷戏、罗戏合班演出, 因此又被称作”梆罗卷”。据传, 传授豫剧最早的是徐门和蒋门两家;两家分别位于开封东面的清河集和开封南面的朱仙镇, 两家分别开办科班传徒授艺。在豫剧的发展过程当中, 各地的民间音乐因素与语音对豫剧音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使豫剧音乐形成了各种风格的艺术流派, 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比如:开封地区的“祥符调”;洛阳地区的“豫西调” (又称”西府调”) ;商丘地区的“豫东调”;豫南沙河一带的“沙河调”等。其中“沙河调”、“祥府调”从唱腔的旋律、调式、语音、节奏、句法组成和板式结构等方面看, 都和商丘地区的”豫东调”比较接近, 因此它们统称为“豫东调”。由此, 根据唱、腔、韵的特点, 豫剧的唱腔音乐一般分为“豫东调”和“豫西调”。它们各自具有自身明显的特色流派。“豫东调”唱腔以商丘、开封的语音和中州音韵为基础, 主音为“5”, 其传统的演唱特点是在演唱中多用假嗓, 也就是二本腔, 声音又高又细, 有很多的花腔, 演唱具有花俏、豪放、激昂、明朗的特点, “豫西调”唱腔主音为“1”, 以洛阳语音和中州音韵为基础, 其传统的演唱特点是在演唱中多用真嗓, 也就是大本腔, 音量宏大、声音圆润, 寒韵 (哭腔) 比较多, 具有浑厚、粗犷、深沉、悲壮的特点。“豫东调”和“豫西调”这两大腔系在豫剧早期的发展过程当中, 是“各吹各的号, 各唱各的调”。30年代以后, 二者开始有了交流。建国以后, 更是清除“门户之见”, 相互学习, 相互交流, 融会贯通, 取长补短。以上按照所分布的不同地域, 有豫东调、豫西调、沙河调等传统分类;另外也有按照演唱音域与唱腔音乐的不同, 而将演唱音域较高的豫东调、祥符调、沙河调统归豫东调, 俗称为”上五音”。而与之对应的是演唱的音域比较低的豫西调, 俗称为”下五音”。

豫剧音乐的唱腔结构属于板式变化体, 其有四种板类, 即二八版、慢板、散板、流水板。其中在豫剧的四大板类中二八板的变化最丰富, 艺术表现力最强。二八板是基本的板式, 除此之外, 又可以分为快二八板、慢二八板、中二八板、二八连板、紧打慢唱、紧二八板等板式。二八板是由于循环反复使用由两个八板 (八小节) 而组成的一个乐段而得名。随着音乐表现内容的不断变化与丰富, 这种固定的, 比较呆板的程式已经被突破。当今的二八板可构成上百句的大唱段, 2/4拍, 一板一眼, 结合了豫东调和豫西调两大流派的唱法, 主要用于叙事。根据人物感情变化和剧情的需要又有不同的变化, 既能表现紧张、急切、和悲痛、激愤的情景, 也能表现爽朗、明快、兴奋、喜悦的情绪。此外, 二八板还可派生出了狗撕咬、呱嗒嘴、乱弹、搬板凳、垛板等。

慢板包括[慢板]、[反金钩挂]、[金钩挂]、[迎风板]等。一般是4/4拍的一板三眼, 其上下句唱腔从中眼开始而落到板上。上句落音是比较自由的, 而下句的落音豫东调和豫西调是不一样的。[慢板]在豫剧的唱腔当中经常被用到的板式之一。慢板的前奏过门有各种各样的形式, 其中最为常用的有“六梆”、“导四梆”、“四梆”和“迎风一梆”等。[慢板]有散板和整板两种起腔的形式。散板是把第一句 (上句) 唱“大板起”或“栽板”, 从第二句 (下句) 开始进入到[慢板]。通常把整板起的叫作“头句腔”。构成[慢板]中上下句方式是把一句唱腔分为两个小的分句, 中间加入短小的过门;整句唱腔结束之后, 在句尾落音的后面尾随一个“八梆”跟腔过门 (当然, 也可以是四梆或者是完全省掉的) 。除了上面介绍的最基本的结构和形式以外, [慢板]的行腔还能产生出多种的花腔, 是通过局部的一些变化而产生的。上句有“三句腔”、“头句腔”, 下句有“单过板”、“双过板”等。把[慢板]的收腔叫做”锁板”, 其基本形式与结构与普通的下句没有什么区别, 只是在收腔的时候把速度慢下来, 并在首尾音后面加入一个短小的过门。根据不同的情绪和不同的内容, [慢板]在速度上有很大的伸缩性, 可以用快速、中速、慢速等不同的速度进行。

豫剧当中另外一种常用的板式是流水板。流水板可分为慢流水板、流水连板、快流水板等。流水板的唱腔一般都是起于眼而落于板的形式, 一眼一板。同样可以根据情绪和内容的表现需要在速度上加以变化。流水板的曲调旋律流畅、自由灵活, 节奏活跃, 不仅适合表现忧伤、压抑的情感, 而且还适合表现活泼、欢快的情景。还由它派生出来了两锣钻子、垛板等。跨小节的切分节奏是它旋律中的主要的特征, 无论是唱腔旋律中的转折、起伏还是唱腔的起音与落音, 一般都出现在眼的位置上。[流水板]上句的落音比较自由, 下句落“1”音或“5”音上, 通常在上下句的结构当中, 在落音之后, 都有个跟腔过门。它的前奏的过门和[二八板]的大致相同, 只是起板时的簧头不一样。[流水板]的起腔和收腔有很多不同的形式。流水板的主要的附属性板式主要有[两锣赞子]和[流水连板]等。

飞板也就是“非板”, 节奏非常自由, 无板无眼, 是散板类的唱腔。此外, 还有栽板、滚白、叫板等。又有“行韵”、“哭韵”、“绝韵”三种格式。“行韵”一般多用于叙述吐诉, “哭韵”表现哀怨、悲痛的情感;“绝韵”适用于表现激昂、果断的情感。用飞板的唱段一般都较短, 四句、六句、八句之后随即转入其他的板式。

以上是豫剧的四大板类, 它们的唱词一般都是用“二字、二字、三字”格律的七字句或者是“三字、三字、四字”格律的十字句。但是也不尽然, 有时候也用长短句, 字数不等。如以五字句为基础的二八板中的呱嗒嘴, 有白有唱的散文体句式为基础的飞板中的滚白。

豫剧通常是以唱见长, 在剧情的关键地方都安排有大段的唱腔, 节奏鲜明、唱腔流畅、极具口语化, 一般要求行腔酣畅淋漓、吐字清晰自然、易被听众接受, 显示出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激情奔放、极富阳刚是豫剧的主要风格。善于表现波澜壮阔的大场景和强烈的情感内容, 具有丰富的艺术感染力;另外豫剧具有自然、纯朴、通俗的特点和浓郁的地方特色, 贴近普通百姓生活, 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而且戏剧情节奏强烈、明快, 戏剧矛盾尖锐, 故事情节完整, 人物角色个性鲜明。

豫剧板式的结构与形式, 服从于豫剧的戏剧性表现需要, 清新自然, 雅俗共赏, 朗朗上口, 易于传唱。这也是豫剧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经久不衰不断得到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 任何艺术都不会是一成不变的, 在科技和经济快速发展, 人民群众多元化的文化需求日趋明显的今天, 我们还应该开创和探索豫剧和豫剧音乐的新的明天!

赵红宾, 河南平顶山教育学院教师。

摘要:经过漫长的发展, 豫剧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特色。豫剧板式的结构和形式也有着不同的艺术特点与表现风格。本文主要介绍了四种板类, 即二八版、慢板、散板、流水板的结构形式与表现特色。

管板式换热器结构分析及改进 篇8

换热设备是合理利用与节约现有能源、开发新能源的关键设备。当今世界, 现有能源以石油、天然气等为主, 其储量难以满足工业及人们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能源危机开始, 如何合理利用现有能源及开发新能源己成为世界性的研究课题。在生产中大部分燃烧释放的能量是通过换热设备传递的, 换热器的合理设计、性能改善将直接关系着现有能源的合理利用。同时, 可供开发的新能源如核能、太阳能、地热能等, 要提供给工业及生活使用, 需要大量符合使用要求的各式换热器。

1 管板式换热器结构分析及其特点

1.1 管板式换热器的基本结构

管壳式换热器主要包括固定管板式、浮头式、U形管式、填料函式等结构。根据介质的种类、压力、温度、污垢, 以及管板与壳体的连接方式、换热管的形式与传热条件、造价和维修检查情况等, 结合各种结构形式的特点选择、设计和制造各种管板式换热器。

管板式换热器主要有外壳、管板、管束、封头压盖等部件组成。管板式换热器的结构特点是在壳体中设置有管束, 管束两端用焊接或胀接的方法将管子固定在管板上, 两端管板直接和壳体焊接在一起, 壳程的进出口管直接焊在壳体上, 管板外圆周和封头法兰用螺栓紧固, 管程的进出口管直接和封头焊在一起, 管束内根据换热管的长度设置了若干块折流板。这种换热器管程可以用隔板分成任何程数。

管板式换热器结构简单, 制造成本低, 管程清洗方便, 管程可以分成多程, 壳程也可以分成双程, 规格范围广, 故在工程上广泛应用。管板式换热器的两端管板和壳体制成一体, 当两流体的温度差较大时, 在外壳的适当位置上焊上一个补偿圈 (或膨胀节) 。当壳体和管束热膨胀不同时, 补偿圈发生缓慢的弹性变形来补偿因温差应力引起的热膨胀。

1.2 管板式换热器的特点

管板式换热器的优点有:1) 旁路渗流较小;2) 造价低;3) 无内漏。

缺点有:1) 壳体和管壁的温差较大, 易产生温差力[7];2) 壳程无法清洗, 管子腐蚀后连同壳体报废, 设备寿命较低, 不适用于壳程易结垢场合;3) 壳程清洗困难, 对于较脏或有腐蚀性的介质不宜采用。当膨胀之差较大时, 可在壳体上设置膨胀节, 以减少因管、壳程温差而产生的热应力。

2 管板式换热器的设计改进

根据上述特点, 从壳体厚度的结构设计出发, 为得到满足强度要求的设计方案, 采用了如下改进措施:

1) 换热管同管板连接的焊缝高度从3m m增加至4m m;

2) 将管板厚度从80m m减少至60m m, 同时, 改进设计了管板和壳体连接处局部的结构形式;

3) 管板兼作法兰和壳体连接处增加了筋板结构。

2.1 换热管同管板连接的改进

根据研究的结果, 在有限元模型中, 换热管拉脱力的结果是由杆单元结点的支反力中得到, 因此是比较准确的结果, 可作为拉脱力强度校核的依据。受到换热器设计的约束, 无法通过改变换热管截面的几何尺寸, 以改变其刚度的办法来达到改变换热管拉脱力的效果。同时, 所进行的增加壳体厚度的结构分析中所得出的结论, 将壳体厚度从20m m增加至25m m, 对换热管的拉脱力影响十分有限。因而, 继续增加壳体的厚度并不是十分有效的方法, 而且也不经济。

由此可见, 只有提高换热管的许用拉脱力的标准, 才可使拉脱力的强度校核通过。换热管和管板连接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

这样一来, 换热管的许用拉脱力提高了33%, 不仅使原设计方案下的换热管拉脱力强度校核通过, 也将会使其它改进设计方案中的换热管拉脱力强度校核通过。

2.2 增加筋板的改进

减少管板厚度后, 在两个液压试验工况下, 膨胀节的下部和管板和壳体连接处的应力水平比较高。为降低这些部位的应力水平, 在管板与壳体连接的外边缘处, 每个法兰螺栓孔之间增加一块筋板, 选择合适的筋板形状和尺寸, 筋板的结构图如图2所示:

法兰一圈共52块筋板, 筋板的两边分别与法兰和壳体焊接。因为筋板对管板兼作法兰和壳体起到了巩固加强作用, 因此, 该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管板和壳体间在液压试验工况下的应力水平, 同时也增强了管板的刚度, 保证它与管箱筒体之间密封的可靠性。

3 结论

针对管板式换热器, 分析研究了它的高应力产生原因, 同时对管板厚度改变对应力的影响进行分析, 据此, 改进设计出安全的换热器, 并可以应用于工程实际中。通过改变管板的厚度, 在正常操作工况中力的载荷、温度载荷和全部载荷下, 对结构进行应力分析时发现, 管板厚度增加, 在力的载荷作用下, 管板和壳体连接处的应力水平降低:而在温度载荷和全部载荷的作用下.其规律与前正好相反, 该处的应力水平是升高的, 当进行结构设计时, 需注意这一现象。

摘要:本文概括地介绍了管板式换热器的结构及其特点。根据分析研究结果, 在原换热器结构设计的基础上, 通过分析原来管板式换热器的优缺点, 合理的提出了采用减少管板厚度、在管板兼法兰和壳体间增加筋板等措施, 改进设计了换热器。对该换热器重新进行分析和校核, 该设计完全满足要求, 并可以将其应用于工程实际中。

板式结构 篇9

2008年参加了一项由设计到施工全过程的工程建设。该工程为框支剪力墙结构形式的高层建筑, 建筑面积34543m2, 建筑高度61.2m。其中地下室4177m2, 设有配电室、通风机房、员工餐厅、休息室、车库;地上15层, 底层为宴会大厅、门厅、消控室、厨房;二层为宴会厅、厨房、酒店办公用房;3层以上为客房。第3层为板式结构转换层, 其结构平面见图1。整个上部客房结构的荷载均通过第3层1.6m板式结构转换层传递给下层柱和剪力墙, 最后传递给1.75m厚的地下室底板。设计时考虑除1.6m厚板区域外, 其余板厚为400mm, 在厚、薄板交接处, 增加了1200mm宽的加腋构造 (详见图2) 。1层净高为5.12m, 2层净高为4.55m。2层楼面板厚度为180mm, 3层设计活荷载为8k N/m2。

2 板式结构转换层的结构设计

2.1 结构平面布置

本工程上下柱网轴线无法对齐, 采用板式结构转换层。它的下层柱网可以灵活布置, 不必严格与上层结构对齐, 结构布置较为简单, 较好地解决“建筑功能”和“结构布置”之间的矛盾, 解决了上部结构荷载的有效下传问题, 但板式转换层厚板自重较大, 并且材料耗用多, 不够经济。其它转换层结构形式优缺点各异。梁式转换层的优点是设计和施工均较为简单, 传力较为明确, 缺点是当上下轴线错位布置时转换的次数较多, 空间受力较为复杂, 主梁截面尺寸较大, 高度受到限制, 综合管线布置受到影响;箱式转换层的优点是转换梁的约束强, 刚度大, 整体工作效果好, 上下部传力较为均匀, 并且建筑功能上还可将其作为“设备层”, 缺点是转换梁梁中开设备洞较多, 施工复杂, 且造价较高;桁架式转换层的优点是框框支柱柱顶弯矩和剪力比其他几种转换形式相对较小, 缺点是施工复杂程度较高, 且对于轴线错位布置时难度较大。结合本工程实际建筑布局情况, 并考虑经济指标及施工难易程度, 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后, 决定采用板式转换层结构形式。

2.2 结构竖向布置

建筑的侧向刚度宜下大上小, 且应避免刚度突变, 转换层上下等效侧向刚度比宜接近于1, 不应大于1.3。在设计过程中, 就是要强化下部, 弱化上部。具体做法是加大转换层以下剪力墙、核心筒部分的厚度, 底部剪力墙尽量不开洞, 以免刚度削减太大;提高底部柱、剪力墙的强度等级。

2.3 设计中的相应构造措施

(1) 为改善板的受力, 设计框支柱之间及剪力墙之下的板中加设暗梁, 作为第二道受力防线, 并在板中间设置抗收缩构造钢筋。

(2) 为防止转换层板端沿厚度方向产生层状水平裂缝, 在板外周边配置双向Ф16@200mm钢筋骨架进行加强。

(3) 考虑到厚、薄板板厚之间差异, 在厚板与薄板交汇处采用加腋过渡。

2.4 设计中其他问题

本工程由SATWE主算, 并由PMSAP校核。但对于厚板受力复杂部位采用ANSYS进行应力校核。

3 板式结构转换层的施工技术

3.1 模板支撑体系

3.1.1 支撑体系配置

结构转换层模板采用20mm厚胶合模板, 支撑采用3层连续性支撑, 整个排架体系均采用Φ48×3.5mm钢管与扣件搭成排架, 立杆采用定尺钢管。通过排架支撑设计, 确定厚板区域及加腋部位地下室顶板、2层、3层的立杆间距均为550mm×550mm, 同时应设扫地杆、纵向横向水平杆和剪刀撑, 水平杆的步距控制在1.50m以内。薄板区域支撑排架立杆间距为600mm, 并按计算要求在加腋部位设置斜撑, 与厚板区支撑连成排架体系。

3.1.2 底模支撑系统

3层排架支撑体系支撑时为保证钢管处于轴心受压状态下受力, 在排架顶端配有顶托, 通过对顶托支撑部分长度调节保证立杆体系全部采用对接连接, 确保轴心受压, 保证立杆承载能力。

本工程采用的立杆顶托宽度为150mm, 在顶托内两侧布置2根50mm×50mm的木方, 钢管大楞正好布置在木方中间被卡紧, 顶托与竖向钢管连接后外露部分距离应严格控制在150mm之内 (图3) 。

为增强整个钢管排架体系侧向刚度, 要求水平杆与框架柱抱紧, 或与剪力墙抵紧, 使整个排架体系与结构相连, 同时在架体中部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加强整个排架支撑体系的稳定性。

3.1.3 下层模板支撑系统

由于转换层结构模板支撑的荷载较大, 3层排架体系立杆所承受的荷载, 对2层结构以及地下室顶板的支撑系统的影响可简化为均布荷载计算, 以3层楼面中间最大的一块厚板为计算区域, 共需要1550根左右立杆, 面积约470m2。本工程2层楼面排架体系通过计算, 2层结构自身强度不能满足要求, 2层结构模板支撑必须予以保留, 实际施工中保留了2层及地下室顶板结构的模板支撑, 并按3层转换层结构模板支撑立杆的间距设置支撑系统。

3.1.4 侧向模板支撑

1600mm厚板侧边模板采用20mm厚木胶合模板, 50mm×100mm木楞@300mm, 外横楞采用双根Φ48×35mm钢管, 下端及上口离侧模边50mm, 中部间距@500mm, Φ16mm对拉螺栓间距为@500mm双向, 并与板内水平钢筋焊牢, 做法见图4侧模支撑示意图。

3.1.5 加载监测

为确保转换层支撑模板的强度和整体稳定性, 对支撑顶托进行了破坏性试验, 为模板设计提供参数。以1k N/m2的速度均匀加荷, 检测其承载能力能否达到产品性能要求。试验结果顶托破坏荷载分别为50.5k N、51.5k N、52.1k N。同时在现场按模板设计方案模拟搭设2.75m×2.2m区域的支撑排架, 进行堆载试验验证。试验采用钢筋堆载, 荷载按设计荷载49k N/m2的1.5倍, 即71.5k N/m2考虑, 分5次进行加载, 每次持荷时间为2~3h, 堆载结束后持荷2h。用百分表对各阶段进行横杆挠度和立杆压缩变形、垂直度的检测, 经检测均符合设计和验收规范的要求。

3.2 钢筋绑扎的相关措施

(1) 转换层厚板区域用钢量较大, 直径较粗。对于粗直径钢筋和暗梁上部钢筋, 在框支柱和剪力墙边缘柱的范围内向下延伸2.0m的弯头钢筋连接, 均采用了剥肋滚压直螺紋钢筋连接技术。

(2) 在厚、薄板交接处加腋部位等应力集中区域增加抗裂钢筋, 控制混凝土裂缝产生。

(3) 对于板内暗梁部分箍筋, 征得设计同意, 改为“U”形开口箍筋, 梁筋绑扎完成后即电焊封闭。钢筋绑扎完成后经见证取样试验和隐蔽验收合格后进行混凝土浇筑。

3.3 混凝土施工

3.3.1 配合比设计

转换层C45商品混凝土, 采用“双渗”技术, 在保证强度的条件下尽可能减少水泥用量, 经多次试配确定混凝土配合比, 采用掺入8%减水剂和16%的粉煤灰, 就能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塌落度要求。转换层混凝土在高温季节浇筑, 初凝时间控制在8~10h。

3.3.2 混凝土浇筑和养护

为保证模板支撑架体稳定, 转换层混凝土浇筑在2层墙柱混凝土强度满足要求后进行。根据本工程特点, 混凝土浇筑以后浇带为界分段一次浇筑完成, 后浇带设置在薄板区域, 每段混凝土均由转换层中间向两边对称进行, 厚板区域分3层浇筑, 第1、2层厚度控制为600, 第3层为400同薄板一起浇筑。

根据大体积混凝土抗裂计算确定, 在厚板区域及加腋部位混凝土初凝后即采用1层塑料薄膜和2层草包进行保温保湿覆盖, 其余400mm薄板区采用1层塑料薄膜覆盖, 同时减缓侧模的拆模时间, 浇水保湿养护14d。

3.3.3 测温和裂缝控制

转换层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根据厚板区块设置6个测温区段, 每个区段布置两个测点, 并沿高度方向设3个不同高度的测温位置进行测温。根据监测要求在混凝土温度上升阶段每2h测定一次, 温度初期下降阶段每4h测定一次, 同时监测大气温度。整个测温工作从混凝土浇筑12h后持续12d。温度仪器使用的是酒精温度计, 这种温度计的缺点是一旦离开测点, 其读数就会随即变化, 因此要派熟练的专人负责测量, 以确保数据准确。

根据监测结果, 测温3d后实测中心最高温度为71℃, 与理论计算70.4℃基本吻合, 之后混凝土内部温度呈由高向低发展趋势逐步下降。最终根据测温结果, 混凝土表面与室外最低大气温度相差小于20℃后, 确保在整个养护期间混凝土表面与中心温差以及保温层掀除后表面与大气温差始终小于25℃, 满足规范要求, 有效地控制了混凝土内部裂缝的产生。

参考文献

板式结构 篇10

瀚海华庭工程地下3层, 地上32层, 建筑物总高度114 m, 建筑面积85 000 m2。工程设有3层裙房, 裙房为框架结构, 作商务办公和大型超市。在塔楼4层上设有板式结构转换层, 其上部为剪力墙结构。转换层平面尺寸为38.80 m×38.16 m, 建筑面积1 480 m2, 厚度在边柱部位3.1 m, 其他部位2.2 m, 核心筒部位为双层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 浇筑量为2 850 m3, 钢筋用量1 100 t。

2施工方案选择

经计算转换层施工时在边柱部位最大垂直荷载为88 kN/m2, 其他部位68 kN/m2。为承受转换层的施工荷载, 设计考虑将3层楼板加厚到250 mm, 并将配筋加强, 设计承载力70 kN/m2。边跨梁高3.1 m的部位, 考虑模板荷载较大, 为了便于施工, 在满足结构安全的前提下, 建议设计将边跨梁设计成双层梁。只要保留2层, 3层模板的支撑体系, 通过2层, 3层楼板的连续支撑, 将施工荷载分散传递到下面的竖向结构上, 就能保证转换层施工的安全。因此采用900 mm×1 400 mm边梁先行浇筑, 2.2 m厚板式转换层混凝土不留施工缝, 一次性浇筑的施工方案。

3转换层关键施工技术

3.1 模板工程

3.1.1 底模板及支撑

选择定尺的ϕ48×3.5 mm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 通过计算确定模板支撑体系立杆的间距、步高及剪刀撑的间距。立杆下铺垫板, 上端设可调顶托, 主楞骨为100 mm×100 mm方木, 密排50 mm厚木方作次楞骨, 选用12 mm竹胶合板模板, 胶合板模板上面铺设一层0.6 mm厚的塑料薄膜, 用以对混凝土底面的保温、保湿养护。支撑采用双立杆布置的方法, 除满足荷载要求外, 还应考虑操作方便。纵距为550 mm, 双立杆间距250 mm, 间隔布置 (即La=550 mm) , 步高 (h) 为850 mm, 横距 (b) 为400 mm。设置双向扫地杆, 每3 600 mm设置双向剪刀撑 (见图1) 。边梁部位转换层厚度为3.1 m, 且较3层外挑1 080 mm。竖向支撑在3层楼板上布置16号槽钢@800作挑梁。槽钢外挑1 300 mm, 内压1 700 mm, 遇墙时在墙上穿孔。在悬挑槽钢上通长布置6根[10号槽钢, 立杆按设计要求布置在上面, 支撑边梁底部。边梁900 mm高混凝土先行浇筑后与梁底支撑系统共同作用, 支撑2.2 m厚板式转换层的施工荷载。

3.1.2 侧模支撑

转换层在15.65 m标高上, 为了防止出现胀膜现象, 保证混凝土外观质量, 侧模采用了全钢大模板。模板高度3 240 mm, 设锚固螺栓固定侧模, 螺栓与支撑系统、竖向及水平混凝土结构连接固定。二、三道螺栓在有柱的部位焊接在柱的钢筋上;在无柱的部位, 第二道螺栓焊接在梁上的预埋筋上, 第三道螺栓焊接在10号槽钢上。由于钢大模板散热较快, 混凝土侧表面与环境的温差极易超过25 ℃。为了满足温差要求, 及时采取了拆除钢模板, 覆盖、保湿、保温的措施。

3.1.3 楼梯支模

由于楼梯及预留孔洞的承载力比其他部位低, 所以采取了槽钢和斜撑辅助加固的措施。调整3层楼梯板的设计, 增大其承载力;脚手架支撑从1层开始加固, 以确保该部位支撑的稳定。

3.2钢筋工程

结构转换层钢筋用量约1 100 t, 全部采用HRB400型, 钢筋密集, 直径大。结构转换层纵横各设置11道暗梁, 暗梁宽度1 000 mm~2 600 mm, 梁上层钢筋双排28, 下层筋双排28。板筋上下层采用25和28两种, 双排双向。为抵抗混凝土局部强度收缩应力, 在板中上下排钢筋间设16@200双向钢筋网, 无暗梁区域上下排钢筋间设16@400抗剪兼架立筋。板内布筋原则:横向筋放于外排, 竖向筋放于内排, 上部筋在跨中连接, 下部筋在暗梁处连接。由于钢筋层数较多, 为保证钢筋连接质量和方便施工, 板中所有受力钢筋均采用直螺纹连接。板主筋保护层取50 mm, 梁主筋保护层取30 mm, 转换层厚板内的钢筋不得在暗梁内截断, 施工时不得留施工缝。排水管采用4根DN250无缝钢管套管, 排水管安装遇钢筋时钢筋弯曲, 不得截断钢筋。暗梁钢筋安装搭设临时脚手架钢管支架, 先安装同一方向的暗梁, 再安装另一方向的暗梁, 避免钢筋纵横交叉, 架空叠加超高。因转换层钢筋单位面积重量大, 特别是暗梁部位, 采用现场特制的高强保护层垫块, 并增加垫块数量, 以保证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3.3混凝土工程

3.3.1配合比设计

经试验选用三菱牌强度等级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其质量稳定, 具有保水性好、泌水性小的特点, 适用于泵送混凝土。潍坊产Ⅱ级粉煤灰, 为了减少水泥用量, 降低水化热, 控制混凝土温度及收缩产生裂缝, 用Ⅱ级粉煤灰取代30%水泥, 粉煤灰的超量系数为1.35。崂山碎石, 粒径5 mm~35 mm;大沽河河砂, 细度模数2.7。同时掺加0.9 kg/m3的KDZ-Ⅱ型聚丙烯纤维, 纤维密度0.91 g/cm3, 线密度偏差率5%, 断裂强度659 MPa, 断裂延伸率16%, 伸长率5%时的初始模量为7 171 MPa。

配合比水胶比为0.38, 砂率41%。选用LX-1 (T) 型外加剂延缓混凝土的凝结时间, 推迟水化热峰值时间, 初凝时间 (自然条件下薄膜覆盖) 约为20 h, 终凝时间约为40 h。出机坍落度为205 mm, 1.5 h后为180 mm (白天25℃~31℃) 。混凝土配合比见表1。标养试块按60 d强度评定。

kg

3.3.2混凝土

转换层厚度2.2 m, 面积约为1 480 m2, 共需混凝土2 850 m3, 均采用商品混凝土。现场配备混凝土输送泵3台, 混凝土供应能力60 m3/h。采用平面分层浇筑方案, 有利于支撑系统的稳定, 降低水化热。混凝土分3层整体连续浇筑, 每层约700 mm。大掺量粉煤灰纤维混凝土应属于高性能混凝土范畴, 混凝土坍落度较大, 采用50 mm插入式振捣棒, 严格控制层间搭接振捣, 不过振漏振, 梁、柱、墙相交的部位, 由于钢筋较密, 应采用30 mm的振捣棒。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水泥浆较厚, 浇筑后应进行处理。初凝前1 h~2 h, 先用长刮杆刮平;终凝前, 再用铁滚筒碾压数遍, 并用木抹子打磨压平, 以闭合表面收缩裂缝。

3.3.3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

转换层混凝土初凝后, 表面即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和保温毯, 实施保温、保湿养护, 并根据测温情况随时调整保温措施, 使混凝土中心与表面、表面与环境的温差均不大于25℃。混凝土内部温度低于峰值后, 采用浇水养护的措施。

4结语

本工程在转换层混凝土施工前后对模板支撑体系进行了详细的检查, 支撑体系稳定可靠。混凝土施工时间为9月下旬, 气温较高。通过采用大掺量粉煤灰、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技术, 有效地控制了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较冷却循环水管降温方案, 造价明显降低。大体积混凝土内部产生的水化热较大、温度较高, 强度上升比拆模试块要快得多。而结构转换层占有周转材料较多, 为了既节约周转材料的费用, 又能保证混凝土的拆模强度, 建议采用回弹结构转换层侧模混凝土, 并结合测温记录求得的混凝土等效龄期强度来判断混凝土达到的实际强度。

摘要:结合具体工程实例, 探讨了高层建筑板式结构转换层的施工技术, 指出该工程通过合理选用支撑体系, 并采用大掺量粉煤灰、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技术, 有效地保证了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高层建筑,板式转换层,模板支撑体系,大体积混凝土

参考文献

[1]赵鸿铁, 胡安妮.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形式选择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0 (1) :21-23.

[2]王铁梦.建筑物的裂缝控制[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1992.

[3]高则杰.转换层结构施工阶段的受力分析[J].山西建筑, 2008, 34 (29) :108-109.

板式结构 篇11

【关键词】板式给料机;链板;支重轮;防跑偏轴环;上下托轮

一、概述

板式给料机作为碎矿系统主要的大型输送设备,其作用是将原矿石输送到破碎机破碎,为破碎系统的第一道工序。板式给料机平均每天输送矿石7000-8000吨,矿石从原矿仓倒下,使板式给料机所受矿石冲击力较大;由于板式给料机全是钢材结构,运行时各部位之间的摩擦较大,导致部分部件出现磨损或变形,增加钳工维修量,同时影响工段正常供矿。经过长期运行,发现板式给料机存在以下问题:1、链板消耗过快。链板与上承重钢轨相当于点接触,当链板受到较强冲击力时易变形;链板与上承重钢轨间滑动摩擦导致链板下表面易磨断;链板与下承重钢轨间滑动摩擦易导致链板加强筋磨断,因此链板在变形、下表面磨损、加强筋断裂时极易损坏;2、支重轮繁多。原设计支重轮有48件,每次更换成本消耗极大。3、维修空间狭小。由于支重轮与支重轮,支重轮与各支架(槽钢、工字钢)之间,过于紧凑,空间过小,无法进行日常的维护(如加油润滑),及计划性检修(尤其是中间托轮)。4、电机负荷较大。链板与钢轨之间为滑动摩擦,远远大于支重轮与链轨之间的摩擦力,因此,无形中增加了设备的负荷,进而增加了设备电机负荷。 上述各方面的问题已严重影响到板式给料机的正常运行,并影响到板式给料机的使用寿命,应予以技术改造。

二、制定技术改造方案

针对概述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本次技术改造方案。通过对板式给料机的现场实地考察测量并对现场操作人员做详细了解,以及现场运行及操作时碰到的情况,制定了以下改造方案。

1、支重轮的改造

(1)取消所有支重轮

原设计该板式给料机上平面支重轮有两种:一种带防跑偏挡边的支重轮,安装于链板外侧,共48件;另一种为不带防跑偏挡边的支重轮,安装于链板中间,共68件。本次改造取消所有支重轮,取而代之的是长托辊。根据现场条件、空间以及板式给料机的运行状况,需单独设计上托辊轴,上托辊轴为整根长托辊,横跨链板宽度方向,上托辊轴两端采用剖分式滑动轴承(轴瓦),滑动轴承座坐落在板式给料机的两侧大梁上,经现场尺寸和图纸尺寸核实,轴承座还需抬高200mm,需在大梁上焊接支座,这样即可保证托辊轴支撑到链板。

另外,根据两侧大梁的间距和长托辊尺寸结构的需要,在长托辊的宽度方向,轴承座中心线与大梁中心线需向外偏离67.5mm,这样支座将偏向于大梁外侧67.5mm(由于轴承座中心仍在大梁宽度地脚螺栓跨距之内,加之,仅仅偏出67.5mm,因此,改造后的结构是稳定的,不会产生严重的的偏载现象)。

(2)增设防跑偏轴环

原设计中,为防止上部链板跑偏,在支重轮外侧设计有挡边。本次改造我们在上托辊轴上设计轴环,运行时轴环正好位于链轨中间(链轨内空尺寸为110mm,轴环宽度为100mm),轴环与托辊轴相差30mm(即轴环比托辊轴直径大60mm,单边大30mm,正好能在链轨中间滚动)。轴环与托辊轴采用焊接形式固定(现场定位后焊接)。

(3)增设链板装置过渡板

从图纸和现场可以看出,每块链板装置底部有3块32mm铁板,用于与钢轨接触。本次改造在链板底部焊接32mm厚的“Z”形垫块,以保证上托辊与链板板平稳运行(从一个链板板平稳到另一个链板板,不至于出现冲击和断续现象)。

2、下托轮改造

原设计下托轮共20件(一侧10件),主要用于下段空载段链板的支重。由于设计安装位置不合理(支撑于送料链板的挡板顶部),同时托轮外径过小,轴承承载能力过小,轴承极易散架失效,故障率高,且维护和检修困难,故几年前已全部拆除,改为钢轨支撑。本次改造取消钢轨,对下托轮进行重新设计,具体变动如下:

(1)重新设计下托轮。加大下托轮外径,下托轮外径由Φ150mm改为了Φ270mm,增大外径,不仅可增大受力面积,同时可提供承载能力(外径加大后,轴承也随之加大)。

(2)下托轮的安装方式改变。由原来的螺栓固定托轮轴,改为直接卡槽(类似于皮带机托辊安装方式,只要将托轮总成放入卡槽中即可),无需螺栓固定。

(3)增设下托辊刮矿装置。由于送料带下段链板难免粘附着泥矿,下托辊转动时会粘附到泥矿,如无刮矿装置,泥矿会越积越多(犹如滚雪球),最终下托轮将被泥矿缠裹和挤死而不转,久而久之造成下托轮的某一方向磨成平面。增设刮矿装置,泥矿能及时被刮去,并脱落。刮矿装置结构简单,只要在托轮外径切线方向安装8~10mm刮矿板,刮矿板与托轮外径之间留有一定间隙,这样即可保证下托轮正常运行。

(4)重新设置下托轮安装位置和修改链板带矿条。原设计下平面共设置20个下托轮,重新设计后,下托轮可设置16个,一边8个,同时,安装位置作调整,原设计下托轮支撑在链板的挡板顶部,改造后,下托轮直接支撑在链板正面,即带矿条与挡板之间(链板带矿条与挡板之间空挡位置只有一边200mm,而下托轮宽度也为200mm,因此,应将带矿条一边割去100mm,以保证下托轮与链板接触不因跑偏而受到影响)。下托轮安装位置调整,保证了下托轮与链板的接触面积,从而保证下托轮转动具有足够的摩擦力驱动,避免了因摩擦力不足,下托轮粘附着泥矿时不转的情况出现。同时避免了接触增大后,下托轮滚轮易磨损现象发生(原设计下托轮支撑在链板的挡板顶部,天长日久,出现下托轮滚轮被磨出凹槽,改造后,下托轮滚轮将均匀磨损)。

结束语

总的来说改造后,使板式给料机运行时,将原有的滑动摩擦改为现有的滚动摩擦,减小了板式给料机运行负荷,从而减少了设备运行时的电耗及设备的损耗,板式给料机取消了内部结构,改用上托辊,使给矿机内部清晰,点检方便,能及时发现故障并处理。且上下托辊轴承引出加油管路,对给矿机的润滑保养更加方便。而当托辊有所损坏时,只需用葫芦将链板拉起,再对托辊进行维修,维修轻松方便,能很大程度上节约维修保养时间,有效地提高了板式给料机的使用寿命。

作者简介

板式结构 篇12

高层建筑物的上部与下部因使用功能不同, 楼层上部下部必须采用不同结构类型, 为了实现结构下部柱网大、墙体少而上部柱网密、墙体多的转变, 就必须在结构转换的楼层设置水平转换构件, 即转换层结构 (见图1~2) 。

由于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的跨度大, 且承受很高的竖向荷载, 排布的钢筋多并且密集、互相穿插, 混凝土的连续浇捣施工强度大, 对模板的支撑系统, 钢筋的绑扎, 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等方面在施工技术要求上都有严格的要求, 所以在施工中难度比较大。

1 工程概况

某工程是一座25层大厦, 总建筑面积为25 040 m2, 地上23层, 地下2层, 1~3层为大空间商场, 第3层为2.0 m厚板转换层, 转换层以上为剪力墙结构的住宅楼。转换层厚板的平面尺寸为1 252 m2, 钢筋重达825 t, 混凝土总量为2 379 m3, 强度等级C40。

2 板式结构转换层的施工方案

(1) 采用叠合梁原理的二次浇筑法。

将转换板混凝土分两次浇筑叠合成型, 第一层浇筑0.9 m厚, 待其强度增长达到90%以上后再浇筑第二层1.1 m厚混凝土, 利用第一层先浇板承受第二层后浇板的施工荷载, 支撑系统只要考虑第一次浇筑的混凝土自重及施工荷载, 减小下部钢管支撑的负荷, 节约大量模板等材料, 并且有利于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水化热。缺点是工期长;钢筋密集, 施工缝在处理上有一定的困难。

(2) 荷载传递法。

采用分层卸载的方法将厚板的自重和施工的荷载通过竖向支撑传递给下部的楼层, 例如本工程就必须从地下室底板起搭设4层支撑架, 靠各层楼面的变形协调来传递扩散荷载。采用本方法可以一次完成转换层的施工, 且能充分应用下层支撑层已有的承载能力。缺点是不经济;不利于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的降低;如果支撑设计施工不好, 结构楼板有可能产生开裂现象。

考虑到本工程的实际情况 (转换板较厚, 工期相对较为充裕) 以及工程的经济性和大体积混凝土的散热, 故采用二次浇筑法施工。

3 支撑系统的布置

转换层的底模板和侧模板主要采用18 mm厚的胶合板;模板的次楞采用50×100 (mm) 木枋, 经过计算, 确定间距为400 mm;主楞采用100×100 (mm) 木枋, 间距700 mm;立杆间距300×700 (mm) , 转换层立杆的竖向连接, 只能采用对接连接, 严禁搭接连接。另外为了增强支撑系统的整体稳定性, 整个支撑系统必须全部设置纵横扫地杆, 柱轴线两侧均设置一道剪刀撑, 由底部至顶部连续设置。

4 模板及支撑系统的计算

进行模板支撑体系设计时要考虑的荷载如下:

新浇筑混凝土自重:0.9×25 kN/m3=22.5kN/m2

钢筋自重:4.5kN/m2

施工荷载:2.5kN/m2

模板支撑体系重:0.5kN/m2

荷载组合: (①+②+④) ×1.2+③×1.4=36.5kN/m2

次楞计算:q=36.5× (1÷2.5) =14.60kN/m (每米2.5根) ;

主楞计算:q=36.5× (1÷1.43) =25.55KN/m (每米1.43根) (由于施工期间荷载复杂, 不考虑荷载设计值的折减)

(1) 木枋参数:b=50 mm, h=100 mm。

I=bh3/12=4.17×106 mm4

Wn=I/ (h/2) =4.17×106/50=8.3×104 mm3

fm=25MPa fv=1.4MPa E=9000MPa

(2) 木枋参数:b=100mm, h=100mm。

I=bh3/12=8.34×106 mm4

Wn=I/ (h/2) =8.34×106/50=1.67×105 mm3

fm=25MPa fv=1.4MPa E=9000MPa

(3) 木模板参数:b=400mm, h=18mm。

I=bh3/12=1.94×105 mm4

Wn=I/ (h/2) =1.94×105/9=2.16×104 mm3

fm=25MPa fv=1.4MPa A=7.2×103 mm2

5 构造措施

在转换层施工期间, 1~3层楼层的模板支撑均不拆除, 同时对1~3层楼层的模板支撑进行加固。在第二层1.1 m厚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拆除全部模板及支撑。

6 钢筋工程

转换层钢筋纵横交错, 就位和绑扎难度较大, 因此在钢筋放样前必须搞清设计意图、认真审核、熟悉设计文件和各项说明, 严格执行现行钢筋规范, 以确保钢筋工程的质量。本工程厚板转换层的钢筋绑扎分两次完成, 先绑扎下层0.9 m范围内的两层钢筋, 待混凝土浇筑完并处理好上表面后再绑扎上部1.1 m范围内钢筋。各层钢筋用Φ32短钢筋做立杆, 形成架立网, 以保证上下层钢筋网片位置的准确性。钢筋接头全部采用闪光对焊。钢筋绑扎过程中应进行严格的自检, 当前一分部未验收合格时, 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混凝土浇筑范围内的钢筋必须全部验收合格后方可开仓浇筑混凝土。

7 混凝土工程

7.1 混凝土的配合比

转换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 本工程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 厂家选用强度等级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其质量稳定, 具有保水性好、泌水性小的特点, 适用于泵送混凝土。提前进行配合比实验, 控制粗细骨料的质量和用量, 并掺入适量粉煤灰以减少水泥用量, 降低水泥水化热, 控制混凝土温度裂缝的出现, 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掺加水泥用量6%的SY-G微膨胀剂, 以补偿混凝土的收缩。可控制混凝土收缩裂缝的出现;掺加适量缓凝早强减水剂, 以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 可控制混凝土初凝时间。混凝土的水灰比控制在0.48以下, 混凝土的入泵坍落度控制在160~180 mm。

7.2 混凝土施工缝的处理

为使厚板转换层的整体承载性能不因混凝土分层浇筑而下降, 必须在两浇筑层结合面采取特殊处理措施, 来保证两层混凝土板协同工作。

(1) 预留坑槽。

在先浇层板上表面留设间距1 m呈梅花形布置的混凝土坑槽, 槽深为100 mm, 平面边长300 mm, 通过预埋木格来实现。

(2) 混凝土表面处理。

对先浇筑的第一层混凝土上表面, 在混凝土初凝前涂刷一道高效缓凝剂即界面剂, 混凝土终凝后立即用水冲洗即可露出表面石子, 下次混凝土浇筑前再充分水润并涂刷界面剂。

7.3 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及测温

转换层混凝土初凝后, 表面即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和草袋, 实施保温、保湿养护。为能及时有效地了解混凝土的温度变化情况, 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和现场气候条件, 采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三维有限元温度分析程序 (3D-TEEP) , 将温度测试仪探头预先埋入大体积混凝土中。转换层按底面、中心、上表面共设4个温度传感器探头, 对混凝土温差实施跟踪和监测。混凝土浇筑12 h后开始测温, 根据混凝土升温的速率决定测温频次。浇筑后1~5 d时间内, 每2 h测温一次, 6~28 d时间内每4 h测温一次, 并作好记录。实测结果表明板中心峰值温度61.5 ℃, 在第4 d出现, 同时测得板底混凝土温度57 ℃, 板面混凝土温度43.5 ℃。根据测温情况随时调整保温措施, 使混凝土中心与表面、表面与环境的温差均不大于25 ℃。混凝土内部温度低于峰值后, 采用浇水养护的措施。

参考文献

[1]张庆福.某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技术研究[J].建筑科学研究, 2006, 32 (3)

[2]刘杨琦.关于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施工的几点思考[J].山西建筑, 2005, 31 (5) .

[3]张子子.特大型高层建筑板式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J].企业技术开发, 2007, (1) .

上一篇:设误类型下一篇:犬疥螨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