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规划论文(共9篇)
水电规划论文 篇1
摘要:梅溪河流域属典型的山区型河流, 在梅溪河水能规划工作中, 力求做到慎重选择规划方案, 注意生态用水, 注意水量平衡, 尽量保护耕地, 规划龙头水库等, 这些内容集中反映了山区河流水能规划的普遍规律, 必须按照规范要求详细论述, 使规划科学、严谨, 同时规划成果也应适时修改, 与时俱进, 使之更加符合客观实际。
关键词:梅溪河,水电开发,中小河流,水电规划
1 流域概况
梅溪河是澧水一级支流溇水上游的东支流, 发源于鹤峰县中营乡七垭, 由北向南流至鹤峰县中营乡, 在两河口处汇入溇水。干流全长31.00 km, 汇入口高程550.0 m, 流域面积为149.37 km2, 总落差1 230 m, 干流水能理论蕴藏量为22 MW。
梅溪河上游段从源头七垭至大关门, 河长12.1 km, 承雨面积21.97 km2, 干流河道平均坡降55.5‰, 落差670 m, 属深山峡谷;中游段从大关门至茶园, 河长12.8 km, 承雨面积113.03 km2, 河道平均坡降27.8‰, 落差498 m, 属峡谷型河道;下游段从茶园至两河口, 河长6.1 km, 承雨面积14.37 km2, 河道平均坡降为13‰, 落差62 m, 茶园河段有一山间盆地, 人口土地集中。
梅溪河流域属中营暴雨区, 多年平均降雨量2 052.6 mm, 流域内岩溶较为发育, 暗河泉流较多, 植被良好, 枯水期水源稳定, 森林覆盖率在65%以上, 没有珍稀动植物。
2 河流开发任务及梯级开发方案
梅溪河流域雨量丰沛, 河流落差大, 属深山峡谷型河道, 水能资源丰富, 河道开发的主要任务是发电。
推荐的梅溪河水能开发方案分为4级, 梅溪河1级 (正常蓄水位1 150 m) +梅溪河2级 (正常蓄水位900 m) +梅溪河3级 (正常蓄水位665 m) +梅溪河4级 (正常蓄水位600 m) , 梯级开发方案总装机容量22 MW。
梅溪河1级:龙头水库。坝址选在关门山大关门处, 控制流域面积21.97 km2, 水库正常蓄水位1 150 m, 最大坝高60 m, 调节库容244万m3, 水库淹没河床滩地和少许耕地, 需移民人数为1家4口, 厂房定在白水沟下游纸厂河左岸。
梅溪河2级:引水式电站。在梅溪河1级电站厂房下游130 m处, 修建一底栏栅取水坝, 坝高10 m, 通过4 300 m隧洞和1 150 m 钢管将水引至古龙桥左岸发电。
梅溪河3级:引水式电站。在梅溪河2级电站厂房下游500 m处, 修建一底栏栅取水坝, 坝高12 m, 通过2 700 m隧洞、明渠将水引至茶园小学对岸岔河口上游侧发电。
梅溪河4级:引水式电站。在梅溪河3级电站厂房下游2 500 m处茶园盆地出口, 修建一底栏栅取水坝, 坝高12 m, 通过1 800 m隧洞将水引至两河口发电。在3级与4级之间留下5 m水头不利用, 让河水保持自然状态, 以保证生态用水, 方便居民生活、灌溉用水。
3 梅溪河水电开发特点及注意事项
3.1 合理选择开发方案
梅溪河流域山高坡陡, 来水面积不大, 落差大, 上游峡谷幽深, 人烟稀少, 中游相对比较开阔, 在茶园河段有一居民点, 人口土地比较集中, 有学校、场圃, 茶园以下的下游河段又进入峡谷段, 直至与溇水河交汇。根据流域地形地质条件和对河道水能开发的具体要求, 同一河流可以有多种开发方案, 必须多方考虑, 慎重选择。开发方案的选择, 在流域规划中至关重要, 方案决策是流域开发成败的关键。在规划时研究比较了4种方案, 最终选择了方案1, 即在1级修建龙头水库, 2、3、4级修建引水式电站, 总装机22 MW, 年发电量7 405万kWh, 调节库容为244万m3, 总投资1.6亿元, 单位千瓦造价7 303元/kW, 单位电能投资2.17元/kWh。这一方案比较符合客观实际, 当前正在实施之中。各比较方案特征参数见表1。
3.2 尽量少淹没农田
梅溪河发源于高山之巅, 穿行于深山峡谷之间, 两岸人烟、土地稀少, 偶有山间盆地或河边台地则是当地居民难得的生息繁衍之地。这些地带人口密集, 土地集中, 是老百姓赖以生存的风水宝地, 一旦淹没或占用, 中小型电站的安置能力有限, 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难以满足, 老百姓难以安居乐业, 造成社会的不和谐。这是在规划中要特别注意的, 尽量减少淹没或占用耕地。
3.3 保证生态用水
山区中小型水电站, 往往在坝后引水发电, 大坝与厂房之间易形成脱水河段, 对于一般河段, 仅影响动植物的栖息与生长, 对于有集中居民点或较多农田的河段, 则影响老百姓的生产生活, 在水电规划时, 不可小视生态用水。我们在规划时, 注意到这一重要因素, 放弃了方案4, 并在选定的开发方案中, 有意留下5.0 m水头, 让茶园这一山间盆地保持自然明流状态, 使当地居民自由取水, 保证自然生态用水。
3.4 高水头、小流量、龙头水库尤显重要
梅溪河发源于七垭, 海拔高程1 780 m, 入汇点海拔高程550 m, 总落差1 230 m。平均坡降51‰, 全流域来水面积149.37 km2, 多年平均雨量2 052 mm, 多年平均年来水量1.9亿m3, 多年平均流量5.99 m3/s, 推荐的开发方案利用水头605 m, 装机22 MW, 多年平均发电量7 405万kWh, 属于高水头、小流量电站, 水头愈高, 单位水体的能量越大, 水库的调节作用则十分显著。梅溪河1级水库调节库容244万m3, 坝高60 m, 由于水库的调节作用, 增加发电量458万kWh, 同时还有效地改善了电能质量。山区河流坡降大, 引水取得水头比较容易, 增加水量困难, 靠筑坝取得水头是得不偿失, 筑坝的目的主要是增加调节库容, 提高水量利用率, 增加工程效益。在一条河上修建龙头水库, 调节以下各个梯级, 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5 岩溶广布, 注意水量平衡
梅溪河流域岩溶发育, 天坑较多, 河道两岸有较多泉水, 在1级与2级之间有2股较大泉水流出, 直接影响流域开发与水能指标。弄清泉水与地表水的关系, 找准地下分水岭, 确定流域的来水面积, 保持水量平衡, 才能较为准确地计算规划电站的水能指标, 合理确定各规划电站规模。我们在规划中, 通过大量的地质工作以及投放食盐和萤光指示剂进行示踪实验, 初步摸清了地下水的来水范围, 分水岭以外的泌坪、韭菜坝等地的高山平原径流通过地下河汇入白水沟, 使规划河道来水面积在地表水的基础上扩大了18.4 km2, 为河道水能梯级开发规划方案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3.6 规划成果与时俱进
流域规划除了流域客观地形地质情况以外, 还与人们对它的了解程度以及当地当时政治经济有密切关系。如早年所做规划, 往往对生态用水的考虑不周, 对水库淹没重视不够, 对损失耕地认识不足, 现在执行起来就有相当难度, 有的根本无法实施。有的河流规划受当时经济制约, 本来有条件建库的没有建库, 而采用引水式, 损失浪费资源。有的河流规划, 本来可以打隧道, 引水线路很短, 而受当时的交通条件和施工技术水平限制, 采用劈山明渠引水, 现在执行起来, 对保护农田和自然生态不利, 有必要重新审视这些问题。因此规划应与时俱进, 紧随时代, 不断充实, 不断完善, 使之更加符合客观实际。
4 结 语
河流水电规划是流域开发的重要依据, 它牵涉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 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它是一项政策性强、牵涉面广、科技含量高的基础工作。在编制规划或使用规划时, 一是要保证规划的科学性, 二是要保证规划的严肃性, 三是要保证规划的与时俱进性。梅溪河流域属典型的山区型河流, 其水能规划反映了山区河流水能规划的普遍规律。在规划工作中, 我们力求做到慎重选择规划方案, 注意生态用水, 注意水量平衡, 尽量保护耕地, 规划龙头水库, 使规划更加科学、严谨, 更加紧随时代, 与时俱进, 符合客观实际。
参考文献
[1]DL/T5042-95, 河流水电规划编制规范[S].
[2]张西林.小水电开发中的景观生态规划探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7, (8) :101-103.
水电规划论文 篇2
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水总设[2004]122号
签发:段红东
关于报送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体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督查报告的函
水利部南水北调规划设计管理局:
受贵局委托,我院组织专家成立了督查组,于2004年11月21日至24日在湖北省武汉市对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体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设计督查工作。现将督查报告报送贵局,供参考。附件: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体可行性研究报告
设计督查报告
受水利部南水北调规划设计管理局的委托,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组织专家成立督查组,于2004年11月21日至24日在湖北省武汉市对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长江设计院)承担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体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总体可研)进行了现场设计督查工作。
参加设计督查工作的有水利部南水北调规划设计管理局、长江设计院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督查组听取了长江设计院关于总体可研设计工作的汇报,并分专业以座谈会的形式针对本次督查内容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和讨论。现将设计督查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督查范围和内容
本次设计督查的范围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体可研阶段的勘测设计工作(包括水源工程、输水工程、汉江中下游治理工程)。
设计督查的主要内容为:
1、总体可研报告编制的进展情况。
2、长江设计院勘察设计力量的组织安排。
3、勘察设计工作进度安排。检查设计进度计划、保证进度按计划进行的措施及存在问题。
4、中间成果的设计质量。检查设计大纲和中间成果是否达到有关规程规范所规定的深度要求,是否与已审批的有关成果相符合,以及是否存在设计缺、漏项等问题。
二、勘测设计工作组织
根据水利部的部署,长江水利委员会(简称长江委)为总体可研的责任单位,长江设计院为总体可研编制的技术总负责单位。在各省、市设计单位承担的各单项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各单项工程设计深度和质量进行严格审查后,汇总编制总体可研。为保证总体可研的顺利开展,长江委和长江设计院编制了《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设计工作大纲(代任务书)》(简称工作大纲),对总体可研的编制原则、工作指导思想、主要工作内容、工作分工及组织关系、成果体系、进度控制及经费计划提出了原则意见和要求。水规总院于2004年8月4日至5日对该工作大纲进行了审查,并将审查意见上报水利部。长江设计院在对《工作大纲》做了修改、完善后将《工作大纲》印发有关设计单位作为工作依据。为保证总体可研成果设计质量,并促使总体可研报告的编制工作顺利开展,长江设计院在《工作大纲》的基础上,又编制完成了《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方案》,对工作内容、技术标准、组织分工作了进一步明确。2004年9月2日,长江委在武汉召开会议对总体可研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和动员。9月17日至18日,长江委又主持召开了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复核报告书与水土保持总体方案报告书编制工作会议,全面部署有关工作,明确了任务、进度、职责及技术要求。
由于总体可研报告编制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长江设计院调动了全院资源,特别在人员组织上进行了落实,在项目管理与专业分工相结合的矩阵式组织构架下,由院长任项目负责人,副院长任项目设总,并配备了多名专业总工,同时,将任务按专业进行了分解,明确了各篇章和专业附件及技术专题的责任单位与责任人,各专业也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校审人员与主要设计人员,确保工作落到实处。为完成总体可研工作,目前约有五百人参加了总体可研的编制工作,参与报告汇编的人员超过百人,并已采取集中办公的方式。
三、勘测设计计划安排
按照《工作大纲》安排,长江设计院制定了相应的工作计划,主要工作控制进度为:
(一)已完成的单项可研工作,根据审查意见于7月至9月进行修改完善,按统一要求报送长江设计院。
(二)未完成的单项可研工作于10月中旬完成,按统一要求报送长江设计院。
(三)各项专题研究于11月底完成。
(四)总体可研报告于12月15日完成初稿,12月底完成送审稿。
四、工作进展情况
长江设计院为保证总体可研按期完成,在现有条件下,采取了许多必要措施,完成了大量工作,总体可研工作目前进展情况如下:
(一)各分段(项)可研完成情况
1、水源工程
(1)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
长江设计院承担的丹江口枢纽大坝加高工程可研和初设工作均已完成,其中可研报告已经水规总院审查和中咨公司评估,初设也已经过水规总院审查,目前正在按可研的批复意见对初设进行修改,水规总院正准备向国家发改委上报概算复核文件。
(2)丹江口水库移民安臵规划
长江设计院在去年完成丹江口水库移民安臵实物指标调查报告和建设征地框架报告的基础上,今年重点进行了安臵规划设计工作。此外,按照水利部要求,组织人员赴库区对部分实物指标进行了抽样复核,编制完成了《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水库淹没实物指标抽样复核报告》。目前,长江设计院组织各专业相关人员集中办公,进行报告汇总及统稿工作,已完成丹江口水库移民安臵规划报告初稿并已经院内和长江委评审。
(3)陶岔渠首枢纽
长江设计院承担的陶岔渠首枢纽设计工作,重点对枢纽原址加高和移址重建两方案进行了比选,目前已完成可研阶段工作。
2、输水工程
(1)总干渠北京段
北京市院已完成可研及初设报告编制,并已经水规总院审查和发改委的概算复核,水规总院正在办理初步设计批复文件。
(2)天津干线 天津市院完成的可研报告(送审稿)经水规总院初审后,设计方案发生较大变化,目前正在修改完善。
(3)总干渠石家庄~北拒马河段
河北省一院编制的可研及初设报告已经过水规总院审查,并经发改委审批,水规总院正在办理初步设计批复文件。
(4)总干渠漳河北~古运河段
河北省二院和一院共同编制的可研报告已经过水规总院审查,尚未完成审批程序。
(5)穿漳河工程
长江设计院已完成可研设计,成果将汇入总体可研报告。(6)总干渠黄河北~漳河南段
河南省院编制的可研报告已经水规总院审查,审查意见已上报水利部。总干渠穿焦作矿区段专题报告已经水规总院初审,需要补充完善,进一步深入比选确定。
(7)穿黄河工程
长江设计院和黄委设计院穿黄河工程联合项目组共同编制的可研报告已通过水规总院审查和中咨公司评估;初设报告已经水规总院审查,联合项目组按照审查意见对报告进行修改补充,修改后的初设报告已于2004年8月上报,目前正在上报国家发改委进行概算复核。
(8)总干渠沙河南~黄河南段
河南省院承担的可研工作基本完成,报告尚未正式提交长江设计院。
(9)总干渠陶岔~沙河南段
长江设计院承担的可研设计已本完成,工作成果将汇入总体可研报告。
3、汉江中下游治理工程(1)兴隆水利枢纽
受湖北省委托,由长江设计院编制的可研报告经过水规总院初审后,按照初审意见对报告进行了修改补充,并于近日通过水规总院复审。
(2)引江济汉工程
湖北省院已完成可研报告并提交长江设计院。(3)航道整治和闸站改造工程
航道整治可研已完成初稿;闸站改造工程可研设计工作尚在进行,需加快进度。
(二)相关专题研究工作进展情况
1、丹江口水库移民安臵规划
长江设计院在完成丹江口水库淹没实物指标调查后,又进行了农村移民区内安臵及外迁安臵规划、城(集)镇规划、工业企业迁建规划、专业项目复建规划、库区15片防护区的勘察设计等工作。在上述工作基础上,目前已编制完成了《丹江口水库移民安臵规划报告》初稿,并经过院内和长江委评审。
2、工程管理专题
目前,已完成工程建设及运行管理体制、机构设臵、人员编制及管理设施等内容的方案研究,并多次与项目法人交换意见,预计11月底完成专题报告编制。
3、丹江口水库分期蓄水专题
根据水利部安排,长江设计院正在开展丹江口水库分期蓄水研究论证工作。经过反复讨论,已拟定工作大纲,明确了工作思路与技术路线,目前已有初步成果,正在进行复核、汇总,预计11月底完成报告编制。
4、洪水影响评价
根据水利部要求,本阶段对有关河渠交叉建筑物应开展洪水影响评价工作。为此,长江设计院在总体可研工作大纲中已作出明确安排,要求各单位在提交分段(项)可研资料的同时,提供相应的洪水影响评价报告及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查意见,长江设计院将对各段(项)洪水影响评价成果进行汇总,作为总体可研报告附件一并上报。目前,分段(项)成果资料正在收集。其中,穿黄河工程洪水影响评价报告已由联合项目组编制完成,并经过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查;穿漳河工程洪水影响评价在部调水局的大力支持和协调下,已委托天津院开展,预计在本月完成二维数模的计算分析工作。
5、其他专题
长江设计院开展的专题研究工作还有《总干渠水力学及调度专题报告》、《冰期输水研究专题报告》等。目前均已完成工作大纲编制,并开展了调研与资料收集工作,正在根据拟定的工作技术线路开展研究和报告编制工作。
(三)有关部门要求的专题工作情况
1、地质灾害评估及矿产资源压覆调查
根据国土资源部要求,总体可研中应附地质灾害评估及矿产资源压覆调查报告。为此,长江设计院对此项工作进行了落实。在分段可研中若已进行该项工作,则要求尽快提供相关资料;若未开展工作,则要求尽快委托具有相应资质单位完成。长江设计院将对有关成果进行汇总,作为总体可研报告附件一并上报。
2、环境影响评价
按照国家环保总局要求,可研阶段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目前,各单位已基本完成分段(项)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长江水资源保护局将根据有关编制规程,对成果进行整编汇总,完成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并上报主管部门审查审批。
截止目前,已有5个分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经过国家环保总局批复,已经审查但尚未批复的分项工程有漳河北至古运河段、兴隆水利枢纽工程,还有6个分段或单项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正在编制中。
中线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共列七个专题研究报告,其中1个专题研究报告已于11月22日至23日由国家发改委组织审查,4个专题研究报告目前已完成初稿,2个专题研究报告计划于11月底完成初稿。
3、文物保护专题
长江设计院于2004年7月编制完成了《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文物保护专题报告工作大纲》,并通过水规总院审查。根据丹江口水库文物保护工作需要,长江委成立了领导小组,下设专家组和工作组,两个工作组已分赴湖北和河南省开展文物的核查及确认工作。目前,长江设计院已完成单价分析报告,库区文物保护专题报告预计于12月完成;总干渠沿线文物调查工作由相关省市负责、长江设计院汇总编制专题报告,目前该项工作尚未完成。
(四)总体可研报告编制
长江设计院在总体可研工作大纲基础上,要求各专业分别编制了专业设计大纲,对设计条件、技术标准、工作路线作了进一步明确。同时,对总报告及专业附件目录作了分解和细化,主报告各章节层次编目已确定,专业大纲、编写内容也已确定,报告体系构架已完成。此外,各专业对各省、市设计院提供的资料进行了认真清理,为总体可研报告编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五、存在问题及建议
据长江设计院介绍,总体可研编制工作中的最大问题是收集各分段设计资料困难。各有关设计院出于对经费、设计招标等问题的顾虑,未能按要求提供资料,长江设计院希望尽快予以协调解决,除需各单位尽可能提供完整的分段(项)设计资料外,长江设计院在报告编制过程中,还可能需要有关单位对设计工作进行调整、补充;另外,报告附图需要各单位按照统一编目印制。从资料收集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看,在报告的编制过程中困难可能会更大。
在督查过程中,督查组分专业与长江设计院的主要设计人员就可研工作内容进行了深入讨论。总体可研编制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如下:
(一)水文
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规划阶段采用的径流系列为1956-1998年,部分单项工程设计中将径流系列延长到2000年,经复核径流成果变化不大,本阶段仍可采用原径流系列和成果。初设阶段应提出兴隆枢纽的天然径流成果。
2、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初步设计、兴隆枢纽可行性研究均已进行过审查,有关水文成果已基本确定;汉江中下游局部航道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部分闸站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已委托有关单位进行,建议长江设计院及时了解水文分析计算情况,并对各单位的相关水文成果进行协调。
3、设计洪水及设计洪水位
(1)穿黄工程段,当沁河遇20年一遇以上的大洪水时其右岸堤防可能溃决,并将向新、老蟒河分流,新、老蟒河的设计洪水及设计洪水位的分析计算应考虑沁河分流的影响。
(2)对漳河、拒马河等省(市)界河流的设计洪水及设计洪水位成果或各设计单位交界断面的设计洪水及设计洪水位成果,应重点进行检查和协调,其成果应与洪水影响评价中的成果一致。
(3)河南、河北、北京、天津等省市在总干渠分段设计的过程中,曾对本省市的暴雨洪水查算图表进行了复核,总体可研报告中应对这部分工作予以反映。
(4)对于较常遇的设计洪水,由24小时暴雨推求设计洪水,其暴雨历时可能偏短,建议采用3日暴雨复核有关成果。
(5)建议根据河流或河沟的实际情况,结合水工建筑物布臵,进一步复核检查工程前后有关断面的设计洪水位成果,对于设计洪水位差异较大的断面,应查明原因,必要时商有关设计单位进行合理调整。
(6)总干渠沿线穿越的大小河流众多,设计断面附近大多缺少实测水文资料,水文计算时资料条件差、工作量大,具有一定的设计难度。对于设计洪水、设计洪水位、壅水高度等计算成果,应从计算方法、计算条件、采用参数等方面对计算成果作进一步的合理性检查。
4、冲刷深度
(1)建议根据有关河段的实际情况,分析检查含沙量取值、河床质粒径确定方法、计算参数等的合理性,对冲刷深度分析计算成果进一步复核。
(2)对于引江济汉进水口长江河段,水文专业可只分析天然情况的断面冲刷深度。
5、建议在分析黄河以北冰情特性的基础上,结合总干渠输水情况,研究冰情对工程输水的影响并在总体可研中提出处理措施。
6、受水文资料条件、人类活动和河道断面冲淤变化等影响,分析计算的水文成果有一定的误差,有关专业在使用水文成果时宜留有适当余地。
(二)规划
1、目前汇总单位收集的有关基础资料尚不齐全,承担各分段可研报告的设计院对设计标准理解不同,有些设计原则不统一,导致单项可研中部分设计成果之间不协调。各省设计院未参与总体可研工程规划部分的编制工作,总体可研报告汇总时,存在各段成果难以协调的情况,如:河流交叉建筑物及左岸排水建筑物断面尺寸设计规模把握标准不一;分段可研报告对渠线进行了局部调整,分段桩号与长江设计院原总体设计成果差异较大;长江设计院采用的汉江中下游需水预测成果与湖北省勘测设计院采用的预测成果有较大出入。建议有关部门会同长江设计院进一步协调有关成果。
2、建议在进一步研究丹江口水库调度运行方式的基础上,分析论证丹江口水库可调水量,说明80年代以来汉江连续枯水段及上游引江济渭工程实施后对可调水量的影响。
3、各设计单位对总干渠分段流量设计原则不够一致,部分渠段设计流量已进行了调整。建议进一步复核优化总干渠各分段设计流量和加大流量,并明确流量变化断面位臵确定原则。
4、汇总单位尚未收集到河南省各分水口门供水资料,建议进一步收集各分水口门供水范围、供水量资料,在各分水口门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及供水过程线论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复核各分水口门规模。
5、与总干渠原总体设计相比,各分段可研报告中在总干渠上新增了较多移民安臵生产桥,且生产桥设计方案不明确,对总干渠设计糙率有一定的影响。建议分析其对设计糙率的影响,进一步复核设计水面线。
6、由于总干渠局部渠线进行了调整,各省设计院在长江设计院原水头分配的基础上对部分渠段的设计水头也进行了适当调整,但仍存在局部水头分配调整不合理的现象。建议汇总时对总干渠全线水头分配成果进行合理性检查,协调总干渠断面尺寸,复核全线设计水面线和加大流量水面线。
7、长江设计院对各分段可研报告中总干渠所有倒虹吸出口设控制闸门有不同意见,认为应进一步研究该闸门设臵的必要性及与总干渠定水位调度运用的关系。建议进一步研究总干渠调度运行方式,复核总干渠控制性工程(节制闸、分水口门、退水闸)总体布臵方案的合理性,并研究提出控制性工程正常运用设计水位及非正常运行工况特征水位,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8、由于洪水影响评价由不同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各设计单位洪水影响评价内容、工程影响评价范围及减免影响的工程措施等方面把握标准存在较大差异,其工程投资难以按同等深度计入总体可研总投资中。建议进一步加快洪水影响评价工作。
(三)工程地质
1、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体可行性研究阶段地质勘察报告应在充分收集资料的前提下,采用整编的形式提出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地质勘察报告。
2、建议在总体可研中对全线渠道或建筑物地基依据规程规范要求对工程地质条件或结论予以复核。
3、对各比较线路应作出工程地质评价,并就工程地质条件提出推荐意见。
4、资料收集
(1)石家庄至漳河段缺少附表集,绝大部分交叉建筑物没有地质平面图和剖面图、没有天然建筑材料料场平面图和典型剖面图及综合图表等资料。应加快混凝土骨料碱活性控制试验工作。
(2)有的地段收集的是分段可研审查前的资料,建议使用分段可研审查后的资料。
(3)河北古运河~邢石界段长约60km,没有收集到勘察资料,建议补充。(4)大部分文字报告及图件表格等没有电子文档,建议补充。
(四)工程总布臵及主要建筑物
1、对已经审查批准的有关设计标准和统一规定,可作为中线一期工程总体可研的设计依据。
2、在总体可研中应按可研阶段设计深度要求,对陶岔渠首枢纽、潮河段渠线等黄河以南总干渠线路的选线(选址)补充完善;焦作矿区段渠线虽涉及的问题较复杂,但汇总时仍应提出推荐方案,以利控制投资或下阶段继续比选。
3、建议修订完善总干渠总体布臵设计原则。陶岔枢纽建筑物选型、天津干线输水型式,均需通过方案比选后确定。
4、对黄河以南各河渠交叉建筑物的选址、选型都应进行方案比选;位于不良地质段的渠道及建筑物基础处理方案,应按地质成果论证其合理性;需进行模型试验验证的建筑物,应提出具体实施方案。
5、控制建筑物、穿铁路、公路及渠渠交叉建筑物的位臵、数量、设臵必要性及相应规模、标准和型式等,应按统一要求进行核实。穿铁路建筑物的型式、位臵及设计方案应附有铁路部门的书面意见。
6、对与工程量、投资和工程调度运用关系密切的专题,应加快进度,并能为设计提供可操作的依据和措施建议,包括冰期输水、不良地质段基础处理、总干渠调度运用原则、输水风险分析及应急措施等。
(五)电工
有关供电、监控、通信三个总体可研专题的主要设计内容已基本完成,总体可研设计阶段建议进一步做好以下工作:
1、总干渠供电系统北京段、天津段的设计方案应经综合比选尽早研究拟定,所在地区电源基础资料及引接方案需尽早落实。应对河北、河南段35KV中心开关站的布设位臵、电源引接点(含引接线路)及供电变电站位臵和数量等应进行复核。
2、总体可研专题设计中应包含京石段应急工程连接段相关设计内容。
3、由于工程管理专题尚未完成,目前供电、监控、通信三个专题与工程管理难免有脱节之处,应根据工程管理机构设臵方案、运行及管理功能要求、各管理机构设臵地点及监控通信实际需求等基础设计条件,复核供电、监控及通信系统网络方案(含拟定通信路径)和设备配臵等相关内容的适应性。
4、为满足全线自动化动态调节控制需求,应考虑全线自动控制系统模型的研究及在此基础上运行监控软件的统筹配臵。
(六)金属结构
1、金属结构专业的总体可研设计工作进度与计划安排基本协调一致,同步进行。目前,由于各院设计成果提供的进度不尽一致,对总体可研报告的编制进度有一定影响。但金属结构专业不存在影响总体可研设计进度的控制性工作。
2、从中间成果看,总体可研的设计原则基本合适,总体布臵及闸门和启闭机型式的初步选用原则基本适宜,金属结构的防腐蚀和防冰冻的设计原则较为合理,但各院的成果略有差异。下一步工作中应注意和需要修改调整的工作内容:
(1)部分金属结构的布臵方案应根据水工总体布臵和规划的要求作进一步调整。
(2)进一步复核设计水头、闸门孔口尺寸等基本设计参数。(3)应加强设计工作中各院之间和设计院内部各专业之间的协调配合工作,以保证设计进度和质量。
(七)施工组织设计
1、施工组织设计应注意与其它专业的协调配合,以保证提交资料和设计成果的准确性。
2、对永临结合的可能性如对外交通和施工供电等应统筹考虑。
3、施工占地应按分类统计汇总,特别是弃碴场地的规划布臵。各类施工占地原则上均为临时占地。
4、施工总工期应按2010年通水安排。交叉建筑物先行施工,渠道工程不控制工期,可按土方挖填平衡需求分批分段施工。考虑工程庞大,应留出足够尾工工期和全线通水调试时间。
(八)工程管理
1、目前长江设计院正在对全线的工程管理进行专题研究,鉴于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作为跨流域、跨地区的长距离调水工程,工程建管体制较为复杂。建议有关部门对水源工程、输水工程、汉江中下游工程的建管体制、机构设臵、管理范围等提出明确意见,明确管理设计的外部条件,以便设计单位尽快提出工程管理设计。有关部门的协调和批复文件应作为可研报告的附件。
2、建议本阶段结合总干渠调度运用专题研究,提出水源工程和输水工程实时调度运行方案、汉江中下游水资源调度原则。
3、建议根据有关规程规范的要求,合理确定工程管理人员编制、管理占地和管理设施。
(九)工程占地
1、丹江口水库库区移民安臵规划已完成初步设计报告初稿,基本满足初步设计阶段深度要求。
2、总干渠工程占地由于相关设计单位提供资料的欠缺,给总体可研报告中工程占地处理专题的编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应协调相关设计单位尽快提供编制总体可研必要的基础资料。
3、在编制总体可研时应对占压煤炭等资源和对企业影响等问题进行研究,并商有关部门提出合理的处理方案。
4、建议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的具体情况,按照南建委第二次会议纪要,合理确定总干渠、水库淹没区、移民安臵区的土地补偿、安臵补助费倍数。
5、应对各设计单位提供的资料进行整理,对各设计单位确定的占地范围、实物指标、安臵规划和投资估算等进行分析,并作必要的调整,以便使各设计单位在征地范围、实物指标、规划原则、安臵方案、补偿标准等方面协调、统一。
6、应加快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和汉江中下游文物保护规划工作,以满足总体可研编制的时间要求。
(十)水土保持
1、鉴于全线工程管理、左岸排水防护工程尚未确定的实际情况,建议在总体可研中统一协调工程管理区、左岸排水的水土保持设计、工程量与投资。
2、对已审但未将移民、文物保护水土保持费用纳入水土保持方案中的单项工程,应在总体可研中一并考虑。
3、总体可研应考虑水土保持动态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并估列投资。
4、鉴于主体工程对弃渣场表土剥离、临时堆放和防护未明确,水土保持方案应将此内容纳入总体方案,并将投资纳入总体方案估算中。
5、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应与主体工程投资估算保持一致。
(十一)环境影响评价
1、目前总体可研报告中的环境影响评价篇章的编写目录已完成,其章节安排及主要内容基本可行。环境影响评价篇章计划与总体可研报告同时完成,同时考虑《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环境影响复核报告书》的编制计划。《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环境影响复核报告书》正在按国家环保总局评审后的评价大纲及其批复意见编写,并计划在总体可研报告完成一个月左右提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环境影响复核报告书》及其专题报告。建议复核报告书与总体可研同步完成,以利于总体可研报告的审查和审批。
2、受工程设计进度、经费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单项(分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尚未完成,个别工程段环评报告的电子版和图件收集不全影响总体环境影响复核报告书的编制进度。建议有关部门督促环境影响报告书承担单位,尽快完成分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并按要求提交有关资料。
3、要保证总体环境影响报告书按期完成,工程设计单位必须及时将有关工程设计成果提交环评单位,建议有关责任单位加强督办。
4、专题研究报告和单项工程环评报告书的编制、协作合作单位基本上为水利系统以外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时间紧,任务重,在经费未落实的情况下,要垫支保证外协工作进度较为困难,建议有关主管单位加强协调工作,尽快落实环评工作经费,以确保工作进度。
5、建议环境影响评价篇章中汇总主要环境因子的预测评价与对策措施,加强运行期的环境监测,提出环境保护工程量。已审分段工程只列环保总估算表,细化未审查分段工程环保投资表。
6、建议对全线普遍存在的环境影响问题,各分段工程环评报告书评价深度不够或未评价的,应在总体可研环评报告书中,按统一深度评价;对于各分段环评报告书中不易体现的环境内容应在总体环评报告书中统一考虑。
(十二)投资估算
1、同意工程总体可研投资估算的组成内容和表现形式。组成内容即总投资由水源工程投资、总干渠工程投资和汉江中下游治理工程投资三部分组成。表现形式即上述三部分工程投资由相关单项工程投资和分段工程投资组成。
2、在总体可研投资估算中,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已批准或审定工程的投资按审定数额计列,剩余工程按2002年主材价格进入工程单价并按2004年下半年价格水平补差计算投资。
3、供电、通信、监控、工程管理等专项工程应尽快明确现地部分与总体部分的接口,保证总体部分的投资不重复、不漏项。
(十三)其他建议
1、对照计划进度安排,目前总体进度已明显滞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相关省、市设计单位未能按时全面提供有关成果和资料是进度滞后的主要原因,给总体可研编制带来很大困难。长江设计院已采取了多种措施,推进和加快工作进程,但从目前情况看,长江设计院要在今年底提出总体可研报告难度很大。建议中线一期工程总体可研责任单位及技术总负责单位进一步采取得力措施,督促各设计单位按要求尽快提供总体可研编制中所需的有关设计文件和基础资料,特别是电子文件,以提高效率,加快进度,确保按照规程规范要求的深度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总体可研报告。为使总体可研报告内容统一、连贯、协调,建议长江设计院尽快商请各设计单位派员参与总体可研相关部分工作的调整、补充和修改。
2、为保证总体可研顺利通过部内审查,有关单位可对未完成审查的单项工程可研成果,以检查、督查或研讨等形式提前介入,以便减少可能发生的修改工作量,缩短编制及审查时间。建议长江设计院对黄河以南渠段的可研设计及时进行预审,使各段设计深度基本协调一致。
3、建议在总体可研中补充瀑河水库的有关规划设计及投资估算内容。
4、建议将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中有关连接段的设计内容汇入总体可研报告中。
5、建议将有关南水北调一期工程单项工程的审查意见、评估意见、批复意见和各地区、部门的有关意见汇编成册作为总体可研报告的附件。
6、建议长江设计院抓紧落实总干渠沿线各段的地质灾害评估及矿产资源压覆调查工作。
7、建议进一步加快洪水影响评价及其审查工作,及时提出审查意见;并将各洪水影响评价审查意见中涉及到的防护工程的规划设计内容及投资估算一并纳入总体可研中。
8、建议尽快协调国家环保总局,确认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复核评价报告书成果体系。
南水北调工程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工程,参与南水北调工程前期工作的各相关单位都要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领导、密切配合,加大协调和提前介入的力度,加快工作进程,严把质量关,扎扎实实推进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体可研报告编制工作,确保该项任务的顺利完成,为工程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老挝水电站移民安置规划概述 篇3
1.1 依据原则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境内土地的分配及使用由县行政机构 (The District Administrative Authority) 管理, 土地占用主要依据《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土地法》中的有关规定实施及执行。保证使用土地受到影响的个体、集体、组织及单位的相关利益不受损害。项目建设过程中, 建设主体应向占地对象提供合理及充分的补偿, 保证受影响对象在土地被占用后的基本生活及收入水平至少同原有水平一致。
1.2 征占限制及标准
1) 耕地。永久性占用及临时占用耕地, 首先需获得有地方当局印发的土地证 (Land Certificates) , 土地证有效期为3年, 在3年内若没有出现任何违规或违法的情况发生, 土地使用者可向特别行政区、省、市及县的土地部门申请长期土地使用权。
2) 林地、草地。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由农业及森林资源部管理林地及草地的使用及调整, 同时县行政部门配合老挝农业及森林资源部实施林地使用权分配工作, 同时印发林地证, 其在3年内有效, 在有效期内, 若没有出现违规或违法的情况, 林地使用者可向各级农业及森林资源部门申请长期林地使用权。
3) 建设用地。建设用地主要可分为几个类型:a.用于建设公共基础设施的土地, 宅基地;b.用于建设工作场所的土地;c.用于建设国家部门及机构的土地。
建设用地由财务部管理及审批, 建设用地用途的转换需要有关部门授权。
4) 特殊保护区域土地。文化类土地 (Culture Land) 是指位于文化遗产范围内的土地资源, 如涉及历史资源, 传统物件, 传统地区, 寺庙, 自然保护区, 文化遗产建筑以及其他被认为是国家文化及旅游的土地。
2 移民安置
2.1 安置目标
根据《开发项目移民安置补偿法令》 (192/PM, 2005年7月) 和《开发项目移民安置补偿执行条例》 (STEA 2432, 2005年11月) , 移民安置规划须遵守以下原则:
1) 最大可能地避免或减小负面影响;
2) 提高受影响人群的生活质量, 至少恢复至项目前的水平;
3) 对贫困人群和其他脆弱群体的需求予以更多关注, 并提供合理的援助, 助其提高社会经济地位;
4) 确保移民安置过程中当地社区的参与, 最大限度地支持社区文化机构建设;
5) 项目业主对受影响人群的土地和其他财产按照重置价进行补偿;
6) 当土地受到的影响程度较大, 在受影响人群和业主均接受的前提下, 安置方式应倾向于通过等量、同质的“以地置地” (Land-for-Land) 进行。
移民安置规划的目标是通过移民安置行动计划 (RAP) 整合所有移民安置和重建措施, 保障受影响人群的财产按重置价获得补偿, 进而使受影响人群的生计得以恢复甚至提高。
1) 移民纯收入。根据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相关条例规定, 在实施移民安置后, 移民纯收入至少达到或尽量高于原有水平, 保障移民基本生活生产能够顺利进行。
2) 生产生活情况。对受影响的地区尽量进行就地后靠安置,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以“以地置地”为主,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 为移民提供就业机会, 提高其生产生活水平。对于搬迁人口而言, 地理位置的改变导致的耕地种类、作物耕种方式的改变往往使移民在搬迁初期难以适应新地区的生产生活情况。移民工作部门需向其提供相应的生产培训。
2.2 移民人口确定
1) 移民身份的确定。根据老挝国家的相关规定, 凡是土地及房屋受到影响的, 以及在调查进行前登记在册的, 包括自然增长率在内的, 居住在受影响地区的相关人口可确定为移民。
2) 需要搬迁人口 (失去土地和房屋) 。搬迁安置人口由两部分组成:a.生活居住的房屋受到项目影响以及居住于受影响区域中, 由于项目实施必须搬迁的;b.因建设占用耕地引起的生计恢复人口, 经环境容量分析, 就近或就地无法恢复生产, 需搬迁恢复生产生活的人口。
3) 不需要搬迁的受影响人口。a.失去耕地但不需要搬迁人口。此类人口是指受到项目建设影响, 其失去耕地, 但是其房屋并没有受到影响, 同时通过土地调配等方式能够获得等量耕地资源的人口, 其不需要搬迁至其他地区生活。b.居住于受影响区域社区内部的人口。此类人口是指其土地及房屋等生活生产资料并没有受到项目影响, 但其居住的社区内有受影响及需要搬迁的人口, 这类人口主要受到的影响是人际网络的影响。
2.3 安置模式
1) 安置点建设方式。a.在确定安置方式过程中, 为保证在搬迁后移民群体能够继续进行社区建设, 一般以整村搬迁为主。b.安置点的建设和规划需考虑到人口增加所产生的土地需求, 因此, 在规划安置点时, 要预备应对人口增长所需要的土地。c.在移民过程中, 考虑到受影响的区域可能存在少数民族群体, 为保障民族发展及应对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及文化模式, 尽量以集中安置为主。d.不同安置方式所需援助。
总体而言, 对移民的安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 提供耕地。第二, 为受影响社区提供宅基地以及其他基础设施。第三, 安置点选择, 房屋设计, 基础设施建设, 房屋及土地使用权, 补偿金发放以及生活收入恢复等方面都要重点考虑女性需求。
2) 生计恢复。a.土地。在被界定为受影响人口后, 不论其土地的使用权及占用权如何, 在土地 (包括耕地、林地、宅基地、园地等) 被永久性占用后, 个体或家庭都应获得相应的补偿。补偿一般表现为提供质量相同或更好的等面积土地。b.就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应向受影响人口优先提供就业机会, 增加其生活收入。在项目实施前, 针对项目建设所需要的技能, 向当地人口提供相应的、免费的就业技能培训, 保证受影响人口具有相应的就业能力, 即使项目结束后, 其也有能力在其他项目获得就业机会。c.收入恢复。根据《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关于执行开发项目移民安置补偿条例》的规定, 在支付补偿后, 对于下列情况, 需要提供经济恢复援助:
第一, 所有因项目导致生产创收性资产损失20%及以上 (主要是农业、工业和商业用地的损失) 。第二, 依靠土地获得生计的, 受项目影响的移民有优先获得土地安置的权利, 如果没有土地可以安置, 应围绕就业安置或者帮助其自主经营进行援助。第三, 商业受到项目影响的移民。第四, 脆弱群体。
3) 搬迁安置。a.公共设施。对于社区中受项目影响而受损的基础设施由项目业主负责恢复及修复。b.住房。根据《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土地法》规定, 用于房屋建设的建筑用地最大面积不能超过800 m2/人。c.过渡期援助。过渡期援助主要包括:交通补贴或用实物援助帮助移民迁移至安置点或进行移民自选的安排。过渡期间的食物补贴, 以现金或者实物补偿其收入损失。迁移后, 应在过渡期间安排合适的发展援助直到移民能够恢复其收入和生计水平, 或者达到可持续目标的家庭收入水平。
2.4 补偿方式
1) 现金补偿。对于只有部分土地受到影响, 还有一部分土地可以继续使用的家庭进行现金补偿。
2) 以地置地。在所有生产资料 (耕地及商业用地) 受到影响的情况下, 使用以地置地的补偿方式。
2.5 移民损失和恢复重建补偿标准确定
1) 土地。根据《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土地法》规定的各类土地劳动力人均享有最高值推算, 对于永久性占用的土地耕地类补偿不高于1 hm2/劳动力, 经济作物不超过3 hm2/劳动力, 园地不超过3 hm2/劳动力, 林地或草地不超过3 hm2/劳动力。
在搬迁安置后, 安置点的土地若小于移民损失土地, 相差部分按照市场价格为移民提供现金补偿。
在以地置地的补偿模式下, 为移民提供的置换土地必须符合以下几点要求:a.所置换的土地必须有更好土质或至少与原有土地相同土质。b.所置换土地的产出必须高于或至少等于原有土地的产出。c.移民必须对置换土地感到满意;在确定置换土地前, 需与移民协商。
对于失去果园的家庭, 基于市场价格、树龄以及年产量对受影响户进行补偿。尚未结果的树苗按照其料理及维护的费用计算补偿值, 对于已有产量的果树, 按照调查前三年平均产量计算补偿值。
对于土地补偿值的确定, 一般根据税务局确定土地上税水平的标准来确定土地补偿标准。
土地补偿安置的最低值可参考老挝其他项目补偿标准或根据与所占用土地区的政府、村长及村代表进行谈判:对家庭人口为4人~5人的农村家庭的补偿最低值包括宅基地0.25 hm2, 旱地1 hm2~1.25 hm2, 水田0.75 hm2, 树木及经济作物1.75 hm2。
2) 地面附着物的补偿标准确定。
3) 对农作物的补偿标准。农作物的补偿标准确定需依照农产品实际价格以及由国家农业部门所颁布的产品价格。其中, 农产品的实际价格可参照近期的市场价格。
4) 对多年生树木的补偿标准。树木的补偿标准主要依据树木种植时间及产量计算。尚未产果的果树的补偿标准依据种植及维护树木的支出制定, 已有产量的树木的补偿标准依据其前3年的平均产值计算。
5) 房屋。
a.房屋补偿标准的确定方式。
数量估计法:建筑材料数量×已确定的数量单位的比例 (权重) (包括人工成本) 。建筑价格估算:
c建筑物类别:本方式需要基于建筑材料制定一个统一标准, 同时确定每平方米建筑物所产生的支出, 包括材料的支出和人工的支出。
b.面积测量。本方式是基于建筑材料类型以及对每平方米房屋修建支出和人工支出的预计确定建筑不同组成部分的类别, 使用建筑不同组成部分所占面积乘以其预算比率得到房屋建筑费用。
c.房屋补偿评估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评估需参照建筑材料以及劳动力目前的市场价格;评估价格一旦确定之后不能降低;不得扣除废弃或折旧建筑材料的价格。
6) 公共设施。
7) 专业项目。
2.6 生活、生产收入恢复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场地规划规定 篇4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场地规划规定按对外交通运输方案,研究进入工地的衔接方式。拟定车站、码头、转运站和各施工区的大致位置。初步确定上坝和进厂交通的主干线走向。
根据枢纽布置特点和当地建筑材料产地以及工程主要土、石方和混凝土的运输流向,结合场地分布情况,拟定场内主要交通干线。大型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期运输量大,应妥善解决跨河交通。
大型工程应结合建成后的运行要求,跨河交通宜选用永久性桥梁。施工初期的跨河交通一般可采用渡口、浮桥等临时措施。桥址的选择应考虑地形、地质、工程施工和运行期的水流条件,使整个工程运输简捷、联系方便,尽量利用两岸的场地择优选定。有通航要求的水电水利工程,应结合施工期临时通航设施的物资过坝规划设计,拟定码头、仓库和有关临建设施及场内外交通联系的线路。可利用开挖弃渣填筑场内部分冲沟、洼地作为施工场地,但应做好排水和防护措施。6 河道沿岸的主要施工场地,应按选定的防洪标准采取防护措施,大型工程可结合永久工程水力学模型试验,论证场地防护范围。在严寒地区应考虑冰冻影响。峡谷地区可利用斜坡地形和高差,布置砂石料加工系统、混凝土拌和系统,按台阶式布置施工工厂、生活区等。利用库区场地,可布置前期施工临建工程。应分析施工期水位变化,场地高程应不低于防洪标准的设计洪水位,并考虑回水、风浪、冰凌、坍岸等的影响。松软基础应考虑浸没影响。在库区初期蓄水位以下,不宜布置后期还需使用的设施。施工布置困难时,可根据地基条件增加临时房屋建筑层数和缩小间距。10 利用场内溪沟截弯取直增加施工场地时,应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水电规划论文 篇5
水电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 它能够推动能源供应的多样化, 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且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着手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由于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理念, 尽可能地从决策源头上确保陆生生态环境的安全, 所以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不仅促进区域内生态环境与经济和谐持续发展, 同时有助于我国水电事业朝着健康生态的方向发展。目前水电规划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所采用的技术方法不够完善, 换句话说就是水电规划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体系与方法还处于发展之中, 本研究试图以陆生生态环境影响为切入点, 探讨水电规划陆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因而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1 水电规划陆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基础
水电规划陆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理念包括可持续发展、环境水利学及生态学理论等。在规划陆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应当将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规划陆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最为关键的理论基础, 生态可持续发展不仅体现在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同时还突出环境资源的保护;环境水利学主要涉及的是和水利有关的环境问题及和环境有关的水利问题, 通过兴水利, 充分利用水资源, 推动经济社会与环境和谐发展;生态学理论主要涉及的是生物与环境间的关系, 强调生态系统的开放性、系统性及生物的多样性, 突出生态环境系统的平衡性, 是水电规划陆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理论[1]。
2 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与积累影响评价方法
2.1 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一般来说, 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包括生态机理分析法、类比法、综合指标法、层次分析法以及生产力评价法等。如果水电开发项目影响到陆生生态动植物生产环境时, 将会影响到动植物个体及群落。采用生态机理法进行预测时, 第一步就是要收集生态环境相关的基础性资料, 尤其是了解评价区内是否有珍稀动植物, 依据调查的结果对动植物进行划分, 且描述其分布与结构特点, 总之这一方法对预测规划项目对动植物影响有着重要的作用;类比法具有简便快捷的优点, 但是不能进行精确的定量评价;综合指标法依据各因子的重要性给予相应的权重, 综合各因子的变化值, 进而得出水电建设规划对陆生生态环境的综合性影响, 这一方法精确性比较高, 适合于水电规划陆生生态环境质量的定量研究;层次分析法是一种针对复杂性问题, 从整体的角度出发, 将定量与定性结合起来的综合集成的决策方法, 适合于水电规划决策结果难以直接精确计量的情形;生产力方法不仅操作简单快速, 同时其结果也能够量化。
2.2 累积影响评价方法
简单地说, 积累影响就是一个项目如果孤立地看其带来的影响可能不大, 但是如果积累起来是大的, 则可以认为这一项目对环境就是有影响的, 比如在长江三峡水电规划陆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 如果孤立地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很小的, 但是如果积累起来看, 它不仅影响当地的环境, 同时对整个长江中下游的环境都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一般来说, 积累影响评价程序步骤主要包括, 首先是识别影响因子与时空边界范围, 其次是收集环境基线数据, 并对其影响进行分析, 进而制定减缓措施, 评估影响的等级程度, 把评价结果和环境承载力或土地利用目标与趋势进行比较, 最后是跟踪监测。就水电规划陆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来说, 首先要识别规划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因子与边界范围, 在收集相关基础性资料的基础上确定减缓措施, 进而评估影响的程度。此外可以通过交互矩阵法分析水电规划对陆生生态环境带来的积累影响, 将核查表法、叠图法、情景分析法及环境数学模作为横列, 将时空侧重、适用阶段、基础数据要求及过程结果作为竖列, 制作一个矩阵表, 从这一表中可以清楚得出各个方法的要求及优劣。
3 规划领域的技术方法与GIS为代表的空间分析方法
3.1 规划领域的技术方法
3.1.1 生态承载力评价方法
依据生态学负载定额的规律, 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会有一个极限, 当这一极限被打破时, 将会使整个系统失去平衡状态, 通常情况下, 生态承载力在一定的时期与区域, 它具有自我维持与自我调节的功能, 在这一前提下能够有效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目前生态承载力的研究方法还不是十分成熟, 这里主要探讨生态足迹法、状态空间法、供需差量法以及综合评价法。生态足迹法具有简单实用的特点, 然而不能反映社会及经济活动的因素, 它采用的方法是将一定区域内人们所消耗的所有资源都转化为一定的生物生产土地与水域面积;状态空间法是利用状态空间中的承载状态点, 通过状态空间中的原点同系统状态点所构成的矢量模数来表示区域承载的大小, 具有能够较为精确判断区域特定时间段承载力状况的优点, 但是构建承载力曲面与定量计算比较困难;供需差量法是依据资源存量和需求量及生态环境状况、期望状况之间的差量来确定承载力状况的方法, 具使用简单的优点, 但是不能够表示所研究区域内人们的生活水平与社会经济状况;综合评价法具有考虑因素灵活全面的优点, 但是所需资料较多, 这一方法认为承载力可以理解为承载媒体对承载对象的支持能力, 选取一些发展因子与限制因子作为生态承载的指标, 通过比较各个要素的期望值与监测值, 来得出各个要素的承载率[2]。
3.1.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按照Daily就是指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中, 所形成与维持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效用与条件, 把生态系统经济价值化, 一方面有助于人们了解自然资源, 同时给受害生态系统中, 生物多样性改建与恢复提供了依据, 一般来说,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主要包括使用价值与非使用价值, 其中使用价值包括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及选择价值, 非使用价值包括遗产价值与存在价值。直接使用价值是对生物多样性资源与服务的直接利用的价值, 诸如木材及旅游等;间接使用价值是由生态系统的自然生态功能所提供的调节服务功能, 诸如调节气候及防洪等;遗产价值主要是为下一代的生存与发展而确保资源完整性与可持续性的价值;存在价值是为了确保某一资源存在的价值[3]。
3.2 地理信息系统为代表的空间分析方法
地理信息系统为代表的空间分析技术主要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及遥感技术系统所集成的技术, 它是采用地理模型分析的方法, 综合分析管理地理空间数据库信息, 其主要的功能体现在, 采集编辑空间数据的能力、管理空间数据的功能、空间查询分析的功能以及对各种输出数据结果的分析与转化的能力。目前地理信息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陆生生态环境领域, 比如调查生态环境基础背景、通过遥感信息与地面站点监测信息, 连续动态监测环境、对陆生生态环境的监测与评估、以及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与生态区域的规划。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地理信息技术在水电规划陆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绝对是一个省时省力的技术手段, 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功能与环境决策分析模型结合起来,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不同规划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 结论
总之, 对水电规划陆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方法包括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积累影响评价方法、规划领域的技术方法以及以地理信息系统为代表的空间分析方法, 其中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包括类比法、综合指标法、生态机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以及生产力评价法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在提高水电规划陆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面, GIS为代表的空间分析方法的应用无疑大大提高了其准确性与效率。
摘要:水电工程的建设无疑会影响区域内的生态环境, 我国在水电规划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面所采用的技术大多引自建设项目环境评价, 其评价方法体系不是很成熟。总的来说, 水电规划陆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要以诸如可持续发展、环境水利学及生态学等理论为基础, 采用积累影响评价方法、生态承载力评价方法、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充分利用GIS技术提高水电规划对预测陆生生态环境影响方面的效率与准确性。
关键词:水电规划,陆生生态环境,生态保护
参考文献
[1]郑炜.水电规划陆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以金沙江攀枝花河段水电规划为例[J].华中师范大学, 2008.
[2]麻泽龙, 谭小琴.河流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J].广西水利发电, 2006, (1) :23-27.
水电规划论文 篇6
水电站群优化调度[1]通过库群的水力、电力以及库容补偿作用,在时空上重新分配水资源,达到兴利除害的目的。求解确定性水电站群优化调度模型的方法有线性规划[2]、动态规划及其改进方法[3]、大系统分解协调法[4]等,通过计算得到的优化运行过程中包含了大量的规律性信息,可从中总结规律指导水库运行。常用的水电站群调度规则包括判别式法[5]、多元线性回归法[6]、神经网络方法[7]等。本文从三峡梯级和清江梯级1951-2005年最优调度轨迹着手,使用遗传规划[8](GP),挖掘隐含在优化运行结果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进而获取可以用于指导水电站群长期合理运行的调度规则[9,10]。
本文所采用的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首先建立确定性梯级水电站群优化调度模型,采用动态规划或其改进算法(如POA)进行优化,得到水电站群最优调度轨迹;然后根据这些最优调度轨迹,采用遗传规划分别建立总出力调度函数以及总出力分配函数(分配总出力到梯级电站),以此构建了基于聚合分解思想的水电站群调度规则;最后对提取的调度规则进行模拟运行,验证其合理性。
1 梯级水电站群优化调度模型
1.1 目标函数
梯级水电站群总发电量最大为:
式中:n为时段数;m为电站数;Pi,j为i时段j电站的出力;Δt为时段长。
1.2 约束条件
(1)水量平衡约束:
式中:Vi+1,j为i+1时段初j水库的库容;Vi,j为i时段初j水库的库容;Ii,j为i时段j水库的入库流量;Qi,j为i时段j水库的出库流量;Δε为蒸发、渗漏等损失水量,可不计。
(2)库容约束:
式中:V Li,j为i时段j水库的最小库容;V Ui,j为i时段j水库的允许达到的最大库容。
(3)库容曲线约束:
式中:Z
(4)下游水位流量关系约束:
式中:Z
(5)水库出库流量约束:
式中:Q Li,j为i时段j水库的最小出库流量,一般由下游灌溉、供水或者航运要求提出;Q Ui,j为i时段j水库的最大出库流量,一般根据下游防洪要求、水库最大泄流能力等给出。
(6)上下游水库间水量平衡约束:
式中:Ii,j+1为i时段j+1水库的入库流量;qi,j为i时段j水库与j+1水库的区间流量。
(7)电站出力约束:
式中:P Li,j为i时段j电站电站最小出力;P Ui,j为i时段j电站电站最大出力。
1.3 优化方法
对于多阶段决策的水电站群优化调度[11]问题,通常采用动态规划方法求解。为避免计算中会出现的“维数灾”问题,可采用动态规划的改进算法进行求解,如离散微分动态规划法(DDDP)、动态规划逐次渐进法(DPSA)以及逐次优化方法(POA)等优化方法求解。本文以梯级水电站群发电量最大为目标,加入发电保证率约束,采用逐次优化方法进行模型求解,得到水电站群各个水库的长期最优运行过程。
2 遗传规划(GP)
2.1 简 介
遗传规划是美国的Koza教授在1992年提出的一种新的进化计算方法,它是遗传算法的一个分支。其基本原理是:随机产生一个适合于给定问题环境的初始群体,每个个体都有一个适应度值,依据达尔文适者生存原则,用遗传算子处理得到高适应度的个体,产生下一代的群体,如此进化下去,给定问题的解或近似解将在某一代出现。与遗传算法最主要的区别是克服了传统遗传算法中个体的表示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使用计算机程序来描述问题,该特征使其具有强大的启发式搜索寻优能力。目前遗传规划已在预测和分类、数据挖掘[12]、信息检索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遗传规划的基本步骤如下:
(1)确定个体的表达方式,包括F(函数集)和T(终止符集)。
(2)随机产生初始群体(程序)。
(3)运行群体中的每一个个体,并赋予每个个体一个适应度。
(4)依据适应度随机选定个体和双亲,把当前群体复制成新的群体或者双亲个体随机选定的部位进行交换生成新的群体。
(5)迭代执行(3)、(4),直到满足终止准则为止。
遗传规划的一般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
2.2 方法应用
依据文献[8,12,13],遗传规划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决定了它具有强大的自动寻优能力,在建立函数前不需要确定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及相互影响因素,只需选定因变量和自变量,选择合适的函数集和终止符号,使用遗传规划就可以找出各个变量之间潜在的函数关系,该方法简单易行,并且精确度比较高。
3 实例研究
3.1 清江梯级与三峡梯级概况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清江是长江出三峡后南岸的第1条较大支流。清江梯级由水布垭、隔河岩、高坝洲3个水利枢纽组成,总装机容量330.4万kW,梯级保证出力61.80万kW。清江梯级以发电为主兼顾防洪,其中水布垭为多年调节、隔河岩为年调节、高坝洲为日调节。三峡梯级由三峡、葛洲坝2个水利枢纽组成,总装机容量2 091.5万kW,梯级保证出力为499万kW。三峡梯级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作用,其中三峡为季调节、葛洲坝为日调节。清江梯级与三峡梯级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复杂水电站群,因此,开展清江梯级和三峡梯级发电调度规则的研究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的意义。梯级水电站群的空间关系如图3所示。
3.2 总出力函数的建立
本文以清江梯级和三峡梯级1951-2005年长系列历史实测径流资料为基础,以旬为时段长度,先使用逐次优化方法对历史实测资料进行确定性优化计算,得到水库群最优调度轨迹,根据聚合分解的思想,将水库群出力相加聚合成为一个水库,选取水电站群时段总出力为决策变量,时段入流、时段初库容、区间入流为自变量,使用gpkernel,选取函数集F={+,-,*,/,√},复制概率设置为0.05,交叉概率为0.4,突变概率为0.05,评价标准选择COD(判定系数)和RMS(均方根误差),群体数量设置为250,每代产生的子代个体数量为500,使用遗传规划进行模拟计算。6月上、中、下旬的库群总出力调度函数[14]形式如表1所示,六月上旬模拟结果如图4所示。
注:Pi为面临时段梯级水电站群总出力,MW;IS,i为面临时段水布垭入流,m3/s;VS,i为面临时段水布垭库容,亿m3;VG,i为面临时段隔河岩库容,亿m3;ISX,i为面临时段三峡入流,m3/s;VSX,i为面临时段三峡库容,亿m3;ISG,i为面临时段水布垭和隔河岩水库区间入流,m3/s;IGG,i为隔河岩和高坝洲水库区间入流,m3/s。
由于各个时段各个水库的入流、库容及区间流量不同,使用GP所得函数都是相关性最强的因子,因而函数形式不是很统一。由总出力调度函数可以看出:梯级水电站群总出力与水库的库容,尤其是三峡水库的库容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是由于三峡水库的库容在库群总库容中占据比重很大,特别是在枯水期,只需三峡水库加大泄量就可增加梯级总出力,库群其他水库可以进行蓄水来增加水头,进而使梯级水库群水电站长期合理运行。
3.3 总出力分配到各个电站
得到水电站群总出力后,需要将总出力分配到梯级的各个电站。可分别赋予每个梯级一个权重Ci(清江梯级权重为C1,三峡梯级权重为C2),并且满足:
选择各个时段三峡梯级的理论最优权重作为因变量,选择梯级水电站群已知的初始信息为自变量,以月为时段长度,再次使用遗传规划进行模拟计算,4、5月份的分配函数如表2所示,4月份的权重模拟结果如图5所示。7-9月份三峡水库按照汛限水位(145 m)运行,不存在分配函数。为保证分配到各个电站的出力相加为模拟的总出力并减小误差,清江梯级的分配函数可由公式(10)得到。
假定单位时段内其他因子不变并且总出力固定,增加隔河岩水库的库容,则可增加清江梯级的出力,相应地三峡梯级的出力会变小即三峡梯级的权重会变小,对4月份的分配函数进行分析也可得出相同的结论,结合4月份分配函数的模拟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分配函数的合理性。
为将梯级总出力分配到各电站,通过绘图分析可知:单个电站出力和梯级总出力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如图6、7所示)。因此,可以利用这些线性关系,分别统计55 a数据中各旬中的相关关系,把总出力按最优调度轨迹分配到水电站群的各个电站上。
3.4 调度规则检验
依据上述方法,以旬为时段长度,梯级水电站群保证出力取6 658.8 MW,先采用逐次优化方法对三峡梯级和清江梯级1951-2005年的实测径流资料进行确定性优化计算得到历史长系列最优调度轨迹,然后使用遗传规划进行总出力和三峡梯级上的权重进行模拟,得到单位时段总出力模拟函数和三峡梯级的分配函数,最后利用各个梯级上单个电站出力和总出力之间的线性关系将梯级出力按最优调度轨迹分配到各个电站,并对分配后的电站出力进行模拟运行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中可以看到:按常规调度方式,梯级水电站群的年均总发电量为1 031.73亿kWh,使用调度规则模拟运行的年均总发电量为1 049.48亿kWh,比常规调度多发电量为17.75亿kWh,发电量提高1.72%,梯级发电保证率可从95.36%提高到96.66%。绘制1952年水布垭和三峡调度函数运行水位过程和理论最优调度水位过程,如图8和图9所示。使用调度函数模拟水位运行过程与理论最优水位运行过程基本一致,由此可见使用调度规则进行水电站群模拟运行,模拟效果良好。
4 结 语
本文通过对确定性优化调度轨迹的分析,使用遗传规划模拟计算得到了三峡梯级和清江梯级的调度规则,并且使用历史长系列实测径流资料对调度规则进行了检验,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对比和分析,说明了调度规则的合理性,调度规则的系数可以通过模拟优化进一步最优。调度规则是基于遗传规划模拟计算得到,可解释性不是很高,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更加深入分析各运行要素和决策之间的物理成因,使得到的调度规则尽可能科学合理。
水电规划论文 篇7
关键词:红河州南部水电,送出规划,设想
1 云南省红河州南部水电资源分布概况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 南部与越南毗邻, 下辖2市、11个县。红河州地势西北高, 东南低, 境内山峦纵横, 河谷深切, 海拔高差悬殊, 最高最低点均位于红河州南部。红河州自然资源丰富, 被誉为“滇南生物基因库”。州内河流分属红河、南盘江水系, 主要支流有李仙江、藤条江、南溪河、曲江、甸溪河等, 红河、南盘江、李仙江、腾条江4大水系及其河流水能理论蕴藏量达5 000 MW以上, 可开发水电装机达4 500 MW以上。红河州南部金平、屏边、河口3县中以金平县水资源最为丰富。金平县境内有藤条江、红河2大水系, 河长2 km以上的支流有24条, 10 km以上的有15条。大部分河床陡峭, 落差大, 水流湍急, 全县年平均泾流量74亿m3, 水能理论蕴藏量207.40 MW, 可开发利用700 MW。屏边县境内主要河流有南溪河、新现河、绿水河、那么果河, 水能理论蕴藏量569.4 MW, 可开发利用近300 MW。河口县境内主要河流为南溪河, 水能理论蕴藏量68.9 MW。
2 南部电源建设规划
红河州南部的金平、屏边、河口3县目前的电源均为小水电, 无大型火电厂。其中, 河口县目前电源装机较小, 金平、屏边2县河流众多, 水资源丰富, 规划开发的小水电项目较多, 但多为无调节性能的径流电站。2009年底3县电源总装机为680.9 MW, 其中金平县电源装机达475 MW, 占南部3县总装机的70%。根据规划2010—2015年3县将新增中小水电533 MW, 其中包含位于金平县境内的马堵山电站288 MW。预计至2015年金平、屏边、河口3县电源总装机将达到1 214 MW, 3县电源装机分别为982 MW、187 MW、44 MW。如表1所示。
单位:MW
金平县境内目前拥有植被丰富的分水岭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由南北向将金平县分为东西两个部分, 金平县目前已建成的电源多位于分水岭以东, 送入红河电网主网, 规划电源多位于分水岭以西, 电源送出需穿过分水岭自然保护区才能送入主网。为避免破坏分水岭自然保护区环境, 对于金平县分水岭以西的电源送出方式应采用最环保、送出线路通道最少的方式。
3 南部电网负荷发展情况及电力平衡计算
红河州南部3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金平县和河口县南部均与越南毗邻。目前的金平县、屏边县主要经济支柱是农业, 工业发展较为落后, 用电负荷较小, 2009年2县用电量分别为2.3亿k Wh和4.7亿k Wh。河口县由于地处边境的特殊地理位置, 以及拥有河口国家一类开放口岸, 旅游服务业等三产比较发达, 但用电负荷也较小, 2009年用电量仅为1.8亿k Wh。2010—2015年间, 因我国与越南经贸来往的加深, 与越南毗邻的红河州南部将成为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国家发展对外贸易的桥头堡, 南部3县用电负荷也将随着经济的发展得到快速发展。采用大用户分析法、人均电量法、弹性系数法3种预测方法对南部3县所需用电量进行预测, 结果如表2所示。预计至2015年金平、屏边、河口3县用电量和负荷分别为5.3亿k Wh、7.4亿k Wh、3.5亿k Wh和119.9 MW、152.7 MW、110.7 MW, 3县合计2015年用电量和负荷分别为16.2亿k Wh和383.4 MW。
单位:MW、亿kWh
根据南部3县负荷发展情况和电源规划, 对南部3县进行电力平衡计算, 结果如表3所示。通过电力平衡可知, 3县呈现丰季电力盈余、枯季电力亏损的情况, 即对3县供电的变电站丰季上网、枯季下网, 2010—2015年期间丰季最大上网电力为400 MW (2012年) , 枯季最大下网电力为227 MW (2015年) 。其中, 电源最集中的金平县分水岭以东和以西地区, 2010—2015年期间丰季最大上网电力分别达130 MW (2012年) 和184 MW (2012年) 。
4 红河州南部小水电送出规划
目前对红河州南部电网供电的220 k V变电站仅有1座220 k V新桥变电站, 主变容量为180 MVA, 计划2011年左右建成其第2台主变180 MVA, 届时为该区供电的变电容量将达到360 MVA。
从第3节的平衡结果来看, 3县2011年、2012年因小水电送出, 使得上网电力分别达到301 MW和400 MW, 若仍维持仅新桥1座变电站对3县进行供电, 则2011年新桥变满载, 2012年过载, 因此从主变情况来看, 2012年需要在该区新建1座变电站。而从电源最为集中的金平县电力平衡情况来看, 分水岭以西和以东地区在2012年均有大量小水电富余电力送出, 分水岭以东可以直接通过现有电网将电力送至主网, 分水岭以西电力则需要穿越分水岭自然保护区送出, 由于规划时应考虑分水岭自然保护区的环保问题, 建议可将分水岭以西的电力汇集后一起送出, 减少电源送出通道的建设规模。分水岭以西2012—2015年期间丰季最大上网电力均在180 MW左右, 可以在该区新建1座220 k V勐拉变电站, 以缓解现有新桥变的送电压力, 满足南部水电送出的需要。
勐拉变建成后, 根据现有的电网情况, 建议“π”接那兰电站-蔓耗220 k V线路后, 再新建一回线路至蔓耗, 形成较为可靠的送电通道。分水岭以西的电源则根据地理位置分别将各小水电站汇集为金水河梯级、三家河梯级、荞菜坪梯级、纳帮河梯级等4块电源后以110 k V电压等级送出。其中:纳帮河梯级和者米河电站汇集后以一回110 k V线路经110 k V山堡变送电至勐拉变, 金水河梯级和三家河梯级分别各以一回110 k V线路送电至勐拉变, 上述电源再经勐拉变升压后以220 k V送电线路送出;荞菜坪梯级以一回110 k V线路送电至那兰电站, 再经那兰电站升压后以220 k V送电线路送出。最终, 红河州南部分水岭以西电源经勐拉变、那兰电站升压后最终以二回220 k V送出, 通过形成上述网架后, 可以满足红河州南部水电的送出需要。
单位:MW
红河南部分水岭以东新增电源可汇集后以110 k V电压等级接入主网, 其中:那么果河梯级电站汇集后以一回110 k V线路T接至三岔河至屏边变线路上。
勐拉变建后云南省红河州南部电网规划示意图如图1所示。
5 结语
红河州南部水电资源丰富, 本文根据红河州南部的水电规划情况和电网情况, 分析如何将电源送出, 得出如下结论:
(1) 为满足送电需要, 需建成220 k V勐拉变 (180 MVA) , 以及其配套线路。
水电规划论文 篇8
经过前期多种方案对比和实地调研,南京南瑞集团公司的MB80系列PLC在全国水电厂监控系统应用中占有较大比重。粤电集团长湖和长潭水电厂MB80分别自2006年和2011年投运至今系统稳定,都没有出现过死机现象,模拟量模块只坏过两块,应用效果得到认可。本文从MB80系列的配置、技术特点、性价比等角度,对MB80系列PLC与MBPro组态在青溪水电厂的应用做可行性分析和规划。
1 MB80系列PLC及MBPro组态软件特点满足我公司实际需求
1.1 MB80系列PLC性能完全满足我公司下位机使用需求
(1)主控CPU模件性能高。MB80 CPU722E模件采用符合国际标准IEEE P996.1的嵌入式技术采用64位微处理器,主频300MHz以上;大容量硬盘及内存;软件采用实时多任务的嵌入式操作系统。支持双CPU模件、双以太网、双机热备冗余方案,实时备份数据,可靠性强。(2)I/O模块全部智能化。I/O模件全部智能化,除完成数据采集任务外,能够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符合我厂环境下稳定运行。(3)开放、标准的通讯网络。提供10M/100M以太网接口,支持Modbus/TCP规约。(4)RS-232/RS-485串口通讯功能。串口通讯模件提供8个标准的RS-232或RS-485通讯接口,每个串口均支持可编程方式。(5)现场总线网络。内部通讯采用安全可靠的CANbus现场总线,通讯速率快、抗干扰能力强且易于扩展。由以上配置可灵活选择双机双网系统、单机双网系统或单机单网系统。
1.2 MBPro组态软件性能便捷,有利于我公司维护人员掌握
(1)传统梯形图与流程图相结合编程方式,更利于维护人员掌握;(2)全汉化的梯形图设计,可视化流程图编程,便于调试;(3)可根据需要中止或重新开始流程,查错等实用功能;(4)数据库查询功能等比较先进。
2 青溪发电公司下位机系统的规划
2.1 根据DLT5065-2009《水力发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规范》有关设计要求
青溪水电厂计划采用MB80为核心控制平台的SJ600型现地控制装置。LCU主要由由智能CPU、智能开关量输入输出模件、温度量输入模件、模拟量输入模件、智能通讯模件组成,并通过两台交换机分A、B双网运行。
2.2 双机双网MB80 CPU722E配置
为满足广东中调对各直调厂通信信号的严格要求,解决现用AB PLC存在的无故死机问题,拟采用双机双网的CPU模件MB80CPU722E构成CPU冗余系统。2个CPU模件1个为主机运行,1个为从机运行,2个CPU模件通过高速内部总线实时备份数据。主CPU完成梯形的执行,并且向从CPU实时备份数据。当主CPU模件出现故障时,从CPU能够自动升为主机运行,保证系统运行不受影响。
2.3 选用串口通讯模块MB80 CPM618E
选用是因为其能独立完成串口通讯任务,与CPU仅完成数据交换且单独使用一路CAN网,不占用CPU资源,与I/O模块CAN网分离;另外8个RS一232/RS一485口,能够根据实际需要与配置智能设备通讯。在此次规划当中,串口l、2、3、4分别与保护、调速器、励磁通讯;使得PLC可以通过CPM418的各个串口获取各个装置的数据信息,也可以对相关装置发控制命令。针对水电厂被控制对象分散的特点采用串口通讯方式将分散在现场的智能I/O、智能控制器连成一体,提高了系统的自治性和可靠性。
2.4 全智能I/O模件配置,方便维护与故障排查
SOE模块每个测点都具有SOE事件顺序记录功能,输入信号发生变位时能自动把变位信息及动作时间送至CPU,事件分辩率l ms。全部输入模件均采用端配板,端配板与模件之间使用专用连接电缆,使连接更可靠,空间利用合理,降低了配线工作难度,方便维护及查找故障。
2.5 PLC软件设计
系统软件设计主要满足数据处理、上位机及外围智能设备的通讯和水轮机组及其辅助设备的控制两大功能,可以用PLC传统语言梯形图和MBPro编程软件的流程编程解决了这一需求。[1]
2.6 性价比高
应用效果方面,南京南瑞集团公司的MB80系列PLC在国内几十个水电厂都有应用,使用效果得到高度认可;价格方面,由于全国产化,单块模件价格比进口的便宜至少一半,性价比方面非常有竞争力。
3 结语
MB80系列PLC与MBPro组态完全满足青溪水电厂的监控系统改造要求,设计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我公司已完成相关改造技术方案和软硬件配置选购,计划于2013年10月至2014年底完成全厂监控系统改造更换。
参考文献
水电规划论文 篇9
红卫桥水电站由四川华电金川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建设, 系俄日河干流水电规划“一库四级”自上而下的最末一级, 在工程建设及实施过程中, 为满足安全、质量、工期、效益的要求, 首要的是选择合格的分包商, 因此必须根据工程施工特点和管理特点对工程进行合理的分标。
1 工程简介
红卫桥水电站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金川县境内俄日河上, 系俄日河干流水电规划“一库四级”自上而下的最末一级, 上接俄日梯级。闸址位于二安沟沟口下游约1.7km处, 经右岸引水至距俄日河沟口约580m处的右岸山体内建地下厂房发电, 电站装机111MW, 正常蓄水位2867.0m, 正常蓄水位以下库容98.8万m3, 调节库容38.0万m3, 闸坝最大坝高20.00m。本工程对外交通运输主要为公路运输。
2 分标原则分析
2.1 充分考虑工程项目的技术特点与国内承包市场的有关因素, 保证合同的划分有利于招标, 并具备充分的竞争性。
2.2考虑工程土建项目多, 作业内容复杂, 所以单标工程规模应适当控制, 达到既能减小业主的风险, 又利于多家承包商投标竞争、降低报价的目的。
2.3考虑承包人技术力量和施工设备的投入可能性, 合理选择施工队伍, 以提高承包人的投标积极性, 使发包人能更灵活地在更大范围内选择具有施工实力的承包人。
2.4分标应考虑满足整个工程施工总进度要求, 应尽可能将施工重点项目分在不同的标段, 以利于承包人合理组织施工, 减小延误工期的风险。
2.5 合同中包括的作业内容及技术特点应大致相近, 避免横跨过多技术专业。
2.6 有利于合同之间先后工序与作业的衔接及责任划分, 尽可能减少合同争端。
2.7 有利于现场设施与主要施工机具的充分利用与维护管理。
2.8 有利于合同之间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最大限度地防止合同之间的相互干扰。
2.9 有利于充分利用施工工期。
2.1 0 有利于合同管理与施工监督。
2.1 1 有利于合理使用贷款资金, 提高投资效益。
2.12为便于对项目的管理, 厂房机电采购标单独成标。而闸门及金属结构的制作和安装, 压力管道的制作和安装则以及厂房机电设备安装都跟随土建项目一起划分标段。
3 分标方案研究
3.1 说明
1) 本电站利用水头约260m, 引水隧洞共布置了8条施工支洞。除1#支洞外, 各施工支洞口高程均较现有公路 (县道) 高, 需新修建临时施工道路至各支洞口, 至各支洞口的道路总长度约15km, 其中县道至4#~8#的道路均较长, 难度较大, 其中尤以至7#、8#支洞的道路最为困难。预可研设计将这些施工道路纳入了筹建期, 施工支洞放入施工准备期。这些项目均应在主体工程全面开工前完成, 若将这些临时工程纳入主体工程标, 与主体工程同时开工, 则工程的发电工期将难以满足业主的要求。为此至各施工支洞的道路和引水隧洞的施工支洞可以由项目业主在项目未核准前先行招标, 为核准后主体工程开工提供条件。本分标方案将至支洞口的临时道路和引水隧洞施工支洞 (1#支洞除外) 单独成标。
另外, 1#支洞在技施阶段取消的可能性较大, 1#支洞控制的主洞不是本工程的控制段, 且该段工期较为宽裕, 即使技施阶段不取消1#支洞, 将1#支洞纳入首部标, 首部标也不会成为本工程的关键线路, 本分标方案将1#支洞纳入首部标。
2) 为了减少金属结构、启闭机等项目的安装与土建工程的干扰, 分标时将其归属于相应的土建工程标段;金属结构和启闭机的采购与制作投资较小, 本分标规划将其纳入相应的土建标。但如因设备订货、制造等原因导致在编制土建工程招标文件时相关的金属结构、启闭机或机组的资料不全或精度不够, 不宜纳入招标文件的话, 安装工程也可单独成标, 但在选择土建施工队伍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其安装实力, 尽可能的选择同一施工队伍承担相应的安装任务。
3) 为避免电站取水口施工与引水隧洞的施工干扰, 各分标方案均将1#施工支洞工作面负责的引水隧道工程纳入同一标段 (首部枢纽工程标) 。另外1#施工支洞在技施阶段有取消的可能较大, 进水口将替代1#支洞作为隧洞的一个工作面, 将1#支洞控制的引水隧洞纳入首部枢纽标将会大大减少首部施工与引水隧洞施工的干扰。
4) 引水隧洞、压力管道和调压井施工将共用蝶阀交通洞及8#支洞, 压力管道施工与地下厂房施工将共用厂房1#支洞, 为避免施工干扰, 分标方案均将8#支洞 (含蝶阀交通洞) 控制的引水隧洞、调压井、压力管道、地下厂房纳入同一标段 (厂区枢纽标) 。
5) 关于本工程的关键线路:
本工程的主关键线路为引水隧洞工程, 地下厂房为本工程的次关键线路。
6) 在各支洞能同时开工的前提下, 2#支洞和3#支洞之间的主洞为本工程的控制段, 该段的主洞和支洞的地质条件均相对较差, 引水隧洞控制的主洞长度也较长。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考虑到县道 (为场内主干道) 至7#施工支洞和8#施工支洞的施工道路最长, 难度最大, 7#支洞和8#支洞工作面可能较其他支洞开工晚, 7#支洞和8#支洞之间的主洞也可能成为本工程的控制段。
7) 主体工程标段划分不宜少于三个, 以利于竞争。划分标段也不宜过多, 若每个支洞工作面分一个标, 隧洞标规模偏小, 首部标和厂房标投资相对偏大。同时标段划分过多, 会造成分区过于复杂, 管理难度加大, 因此至少需要两个支洞工作面划分为一个标段。
3.2 分标方案选定
综合考虑此次分标涉及的各项因素, 选定如下分标方案:
CⅠ标———首部枢纽工程标。包括拦河闸坝、进水口、围堰及导流工程、首部金属结构和启闭机制作及安装、1#支洞工作面负责的引水隧洞工程 (即0+000~2+495, 长2495m) 和1#支洞工程 (长420m) 。
CⅡ标———引水系统工程1标。包括2#~4#支洞工作面负责的引水隧洞工程 (即2+495~10+154, 长7659m) 。
CⅢ标———引水系统工程2标。包括5#~7#支洞工作面负责的引水隧洞工程 (即10+154~17+568, 长7414m) 。
CⅣ标———厂区枢纽工程标。包括8#施工支洞工作面负责的引水隧洞 (即17+568~19+367, 长1799m) 、调压井、压力管道土建及制安、地下厂房土建 (含施工支洞) 及机电设备安装和金结制作与安装工程。
经分析研究, 此分标方案分标数量适中, 施工布置场地较容易解决, 施工干扰较少, 各标场内交通干扰较小;标段间工程投资规模相对较均衡, 各标段对施工单位都有较大的吸引力。可能成为控制发电工期的线路7#、8#支洞间的引水隧洞均分属两个标段有利于两个承包商竞争和保证工期。
参考文献
[1]四川省阿坝州金川县红卫桥水电站预可行性研究报告[R].
【水电规划论文】推荐阅读:
水电工程水库规划管理09-15
水电院校论文08-18
水电产业论文08-29
水电效益论文09-26
水电站监控论文05-26
贯流式水电站论文10-14
水电站经济运行论文05-10
中小水电站经营管理论文09-15
施工电气下的水利水电论文09-06
川农水利水电毕业论文题目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