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3CS及应用

2024-07-14

E3CS及应用(通用3篇)

E3CS及应用 篇1

配置管理数据库 (CMDB,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Database) 是IT服务管理体系的核心, 但企业在构建CMDB的时候, 虽然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收集各类基础信息, 但最终效果往往难如人意。在本文中, 笔者试图对CMDB构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提出以“运维应用”为基础构建CMDB的思路, 给出一个配置管理应用框架参考模型, 并基于此模型为CMDB的构建提出一些建议。

一、CMDB的作用和建设中的常见问题

英国商务部出版的《I T I L服务支持》一书这样定义CMDB:“它是一种包含每一个配置项 (CI, Configuration Item) 全部关联细节, 以及配置项之间重要关联细节的数据库”。CMDB是真实环境中服务资产在软件系统中的逻辑体现, 目的是有效管理资产, 并对其他的服务管理流程实现支持。CMDB也常被用于帮助服务提供商在故障产生时能够迅速定位到故障位置, 并分析出受影响服务的深度和广度。所以CMDB对IT部门尤为重要。

CMDB核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信息化:改变手工维护难题, 软件化管理配置信息, 达到一处维护、四处调用的目的, 实现IT架构的信息化。

标准化:解决配置信息的命名、记录、填写规范不一致等问题, 建立标准化的配置视图。

平台化:解决配置信息大量分散在多个文件或系统, 从而导致一份配置文件可能多人或多部门维护的混乱局面, 信息将不受限于个人或部门, 真正属于企业所有, CMDB将成为唯一合法的配置信息平台。

服务化:为面向服务的运维提供信息基础, IT架构信息以服务的形式提供任何流程、任何部门、任何人员相关信息, 信息更加真实、及时、方便、科学、规范。

尽管CMDB如此重要, 但是反观企业的实践, 我们会发现在配置管理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如下的问题。

一是建设伊始贪多求快, 把组织中的所有部门及相关系统、组件信息都加入到CMDB的管理当中, 希望在短期内让CMDB发挥作用。初期不加区别地将所有来自CI的数据全部输入到CMDB, 而CMDB模型过于精细, 如不考虑配置信息的可用性和有效性, 后期CMDB维护的工作量将过大且成本过高, 出现管理失控, 信息无法维护的问题。

二是应用场景不明确。CMDB部署之后, 不清楚如何有效利用采集到的数据信息, 导致用户觉得CMDB没有作用, 最终会变为元数据的倾销库。

三是缺乏流程建设上的投入。没有建立与CMDB相关的管理流程和策略, 数据得不到及时的更新, 信息不准确, 有效性差。

四是难以获得部门内部同事的理解和支持。整个部门对CMDB的作用不清晰, 数据的管理者与使用者之间缺乏共识。如果成员不了解CMDB的真正价值, 要让他们支持建设包含所有属性和关系的CMDB将会很困难。

二、配置管理应用框架

仔细分析CMDB建设中所面临的种种困难, 我们会发现很大原因还是在于CMDB是ITIL标准引入的一个新概念。建设初期整个运维团队的人员往往对CMDB的作用缺乏直观认识, 加之各家厂商对CMDB核心地位的过度渲染, 因此很容易变成盲目为实现ITIL标准而建CMDB。在这种情况下, CMDB的建设不再作为提升运维管理的手段, 而变成最终的目标。为了完成这个目标, 人们把大量的时间投入到CI颗粒度以及各种关系的设计和讨论上, 而忽视了为什么要建设CMDB以及如何使用等根本问题。因此往往刚开始的时候, 整个IT部门采用“搞运动”的方式建设出一个“完美”的CMDB,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 由于CMDB所起的作用不大, 加上数据维护的复杂性, 最终变成一个可有可无的“鸡肋”。

事实上, 从技术实现方面来说CMDB就是存储配置项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也就是CI和Relationship数据。在数据库技术普及的今天, 要保存一个企业的各种CI和Relationship信息是没有任何技术难度的。但是, 对于企业的运维人员来说, 真正需要的不是这些单调的数字, 而是基于存储数据反映出来的信息, 例如了解某个应用系统IT组件的依赖关系, 查询设备维保服务到期信息等根据。如果我们把CMDB的基础数据比作一粒粒珍珠的话, 那么各种应用信息视图则是把这些珍珠串成美丽项链的线圈。要想珍珠不会被掩埋在泥沙中 (无用的CI数据) , 我们必须找到那些“线圈”, 也就是日常运维工作对CMDB的应用。如果我们能够在CMDB构建之前, 对日常运维工作使用CMDB的需求进行分析, 就能够对配置项的范围和颗粒度进行取舍, 确保CMDB内容的实用性, 既能避免盲目贪多带来的工作浪费, 又可以避免过于求稳而看不到效果。

从业务需求出发, 按照“自顶向下”的模式设计应用架构和数据架构是最常用的IT工作方法, 我们认为可以按照如下的分层模型来描述CMDB的应用, 整个配置管理应用体系自上而下分为管理视图层、应用服务层、数据管理层和数据集成层等4层面。

管理视图层主要负责向最终运维人员提供所需的运维信息。从用户的角度来说, 实际上就是通过管理门户以交互式查询、报表或者数据接口等形式获取多套直观的技术视图。

应用服务层主要是根据日常运维管理应用的需要, 通过各种应用组件对CMDB里面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完成信息的组织和分析, 为管理视图提供直接的数据服务。

数据管理层的核心功能是实现对CMDB数据的集中管理, 包括配置项元数据定义、关系模型管理、CI基础数据管理等工作, 确保CMDB数据的可用性和一致性。

数据集成层采用紧耦合的联邦数据模式, 把不同来源、格式、特点性质的运维配置数据有机地集中, 这些数据源可能是自动发现工具、审计工具, 也可能是手工维护的数据源。各个运维管理数据源与CMDB管理系统之间通过接口同步、数据抽取、导入等方式相互之间分享数据, 通过统一的接口为企业运维提供全面的CMDB数据共享。

对CMDB模型管理, 必须基于运维应用组件的技术要求, 才可以确定CMDB中所覆盖数据的范围和颗粒度, 也就是明确配置项的分类定义、属性定义、关系定义等, 在此基础上才能明确所需要的数据如何获取和更新。可以说运维应用组件的梳理是CMDB规划构建的核心工作, 根据IT生命周期的划分, 可以分别根据在规划、建设、运营和优化等不同阶段日常运维管理工作要求进行梳理。

根据IT生命周期阶段和管理目标的不同, 可以把CMDB应用划分为架构标准、IT资产管理、技术环境、开发转换、交付支持等几大类组件。

架构标准主要是基于CMDB存储的数据对整个IT环境中的设备品牌、型号、软硬件配置、高可用性和连续性配置等信息进行统计汇总, 通过与技术架构基线标准进行比对, 了解IT规划设计的合规性情况。

IT资产管理对IT资产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通过跟踪IT资产的使用状态、资产成本和关联合同等信息, 及时了解资产的使用情况。技术环境主要展示服务应用所运行的环境。通过对CI之间关联关系的分析, 获取和业务系统相关的应用软件、系统软件、服务器、网络、存储、通信链路、机房机架等CI信息和依赖关系, 既能够便于运维人员了解各个业务系统的技术架构并快速定位问题, 也能够方便各类监控系统以及机房管理系统从多种逻辑维度展现系统的整体运行状况。

开发转换组件最主要是和变更进行关联, 通过对因特定CI变更受到影响的设备、系统、应用范围进行评估, 既可以分析系统建设或者变更可能带来的风险, 同时也便于从财务角度对项目的成本/收益进行评估, 明确工作的目标。

交付支持指的是在CMDB与IT运维服务流程进行关联的基础上, 通过CI实现流程之间信息的整合和共享, 为日常运维服务中的故障定位、工作计划安排、成果评估等提供决策支持信息。该类关联通常包括事件管理、问题管理、变更管理、配置管理、服务级别管理、可用性和连续性管理、容量管理、供应商管理等流程模块, 其中服务台和事件管理、问题管理以及变更管理是CMDB中使用信息记录最多的功能模块。需要强调的是, 交付支持组件需要在CI与流程关联的基础数据上进行分析。对于企业数据中心的运维来说, 由于IT环境往往都是基于业务应用进行组建和管理的, 因此除了基于单个CI的各类关联信息展示以外, 我们建议以应用系统为单位建立综合视图, 定位出支撑该应用服务的各种关键CI, 把与这些CI相关的基本信息, 项目和供应商信息, 容量、可用性与连续性等要求, 以及各种事件、问题、变更历史汇总在一起, 便于运维人员及时排查问题和发现隐患。

三、配置管理应用框架在CMDB构建中的应用

本文所提出的配置管理应用框架, 最主要是希望在创建CMDB时, 为用户提供一个简单可操作的工作方法。下文将结合这个应用框架介绍如何分步构建一个实用的CMDB。

(一) 推动企业配置管理策略认知

企业策略是企业管理的行动指南和共同纲领, 能够使内部人员在认识上形成统一, 减少不必要的沟通成本。配置管理实施的前提是要在企业或IT部门层面给出指导性、方向性的策略。由于配置管理需要所有IT部门的配合和支持, 而且对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要求严格, 需要管理人员切实执行应该履行的职责, 因此必须在各个使用主体内部形成统一认识。如果简单依靠行政命令或者说教方式来推动配置管理策略的认知和执行, 往往很难达成目的。引入配置管理应用框架, 可以用具象化的各种应用让利益相关者直观理解建设收益并获得他们的支持, 吸引大家一起参与关于流程、人员、活动以及KPI (关键绩效指标) 等各要素的讨论, 从而确保后续的流程能够在管理策略指引下稳健、有效地执行。

(二) CMDB模型的设计

一旦完成对配置管理应用的梳理, 就可以根据各类应用的需求对CMDB进行设计。CMDB所涉及的设计主要包括CI分类 (范围和颗粒度) 、CI属性和CI关系几部分工作。

CI分类的设计就是明确哪些对象可以作为CI, 一般都遵循三级分类方式:一级分类确定管理范围, 二级分类是对一级分类的细化, 三级分类决定配置管理的颗粒度。通常一级、二级分类都比较容易确定, 但是在三级分类的设定上往往存在较大的争议, 一般的做法是判断该类对象是否影响到服务使用或者业务, 存在影响即可纳入配置项。但是这个标准由于过于抽象, 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分歧。使用运维应用框架后, 配置项分类的定义能够比较简单的界定为那些需要在运维应用中以单一记录显示的对象。

CI属性定义就是对配置项的各种属性进行筛选, 选择所需要的各种属性进行信息记录和更新。如果将大量的属性纳入到CMDB中, 那么将需要进行大量信息的维护, 这无疑会增加维护成本。然而如果属性过少, 维护工作减轻, CMDB的有效性却大大降低。传统的CMDB设计由于没有明确的标准, 属性选择往往取决于设计人员个人的经验, 很容易造成属性的缺失或者过载。引入配置管理应用框架后, 所有的配置项属性选择只要把握好一个原则, 即所有属性必须是来源于应用框架的需求, 是被应用框架直接或者间接使用的必要元素。根据本文所提的应用框架, 配置项属性可能来源于以下几类应用需求, 见表1所列。

除了CI分类和属性定义, CMDB设计的另外一项关键工作就是CI之间关系的定义, 这也是配置管理和传统IT资产管理建设的一个关键区别。关系的设定决定了在以后使用过程中对配置项的快速定位与影响度分析的有效性。配置项之间的关系种类会有很多, 常见的关系包括组件、依赖、影响、连接等。不同的CI之间会有不同的关系类型, 相同的两个CI对象之间也可能有不同的关系。尽管很多ITIL的实践把CI关系简化成层次结构型, 但这属于一种理想化的情况, 更多情况是整个IT环境更接近于网状关联的模型。虽然网状模型能够以更灵活的方式来建立CI对象之间的关系, 反映客观世界的真实情况, 但是这种过多的关联分支也会对快速定位强相关CI对象的需求带来干扰。社会学有三度影响为强连接的说法, 即个人所说所做可能影响朋友 (一度) 、朋友的朋友 (两度) 、朋友的朋友的朋友 (三度) 。同样, 在配置管理框架中, 我们同样可以基于业务服务建立起一个属于某个业务或者服务的三度空间, 将关联关系影响严格控制在3层以内, 按照“业务→IT应用→IT系统→IT组件”的顺序找到对业务有影响的关系, 忽略那些对不影响业务的关系类型。

(三) CMDB技术平台的设计和选择

毫无疑问, 无论是CMDB本身的设计, 还是各种配置管理应用的实现, 都需要通过一个灵活的技术平台。无论是采用成熟产品平台还是自主开发的模式, CMDB技术平台都应该基于配置管理应用框架的业务需求, 做好如下几个技术关键点的设计。

1. 提升CMDB模型的管理能力和可扩展性。

利用元数据管理实现对CI关系的扩展和定制能力是最核心的一个技术基础。这一方面是因为配置管理应用会不断扩展和深化, 所需要的CI数据和属性会不断丰富。另一方面, CMDB数据采用联邦数据模式, 外部数据源的属性定义、数据格式等也会不断变化, 因此在CMDB技术实现上必须通过灵活的方式进行应对。

2. 提供能够与运维流程数据保持一致性的控制手段, 同时提供可视化的展现视图, 让用户能够方便地使用和查看所关注的信息。

因此不仅要做好变更与配置数据更新之间的强耦合, 同时需要在各个流程中实现和配置项之间的关联。另外, 最好支持图形化的展现界面, 为用户带来更直观的感受和体验。

3. 根据应用框架的需求, 实现与多个外部系统信息数据集成能力的目标。

CMDB相关的原始数据可能以不同格式存储在不同的运维管理系统中, 如应用程序、数据库、平面文件、消息队列、电子数据表和其他文档。在数据时效上, 有的为自动配置发现或者审计的结果, 有的为人工盘点或者录入的信息。在数据流向上, 有的为单向输出信息, 有的为单向输入信息, 更多的系统需要实现与CMDB的双向同步。CMDB的数据集成引擎必须能够处理各种数据类型或格式, 同时支持准实时或者手动更新。

需要特别提出的是, CMDB与各个外部系统之间的数据接口, 常规是由各个厂商之间相互协商并定制接口方式。这种接口很容易由于产品的升级甚至开发队伍的稳定性原因导致难以持续维护。目前由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起草, 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发布的信息技术服务标准 (ITS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Standards) 中的“服务管理:技术要求”部分, 对配置信息接口 (目前包括3类:配置项基础数据接口、配置项特征数据接口和配置项关系接口) 的技术实现形式给出了规范要求, 建议对今后的CMDB管理系统构建进行借鉴。

四、结束语

长期以来, CMDB的关键都是ITIL体系建设中无法绕开的难点。本文希望通过引入配置管理应用框架来寻找一种相对通用的方法用于指导CMDB构建工作, 核心是要保证所选择的配置项一定能被各类服务管理功能模块所访问或使用, 避免在构建过程中的投资浪费。受作者技术和经验所限, 一些观点还只是自身较为肤浅的感受, 也希望有更多的读者能够思考CMDB的应用和建设方法。

E3CS及应用 篇2

2、甲每分钟行80米,乙每分钟行50米,在下午1:30分时,两人在同地背向而行了6分钟,甲又调转方向追乙,则甲在几点的时候追上乙?

3、某学校组织学生去长城春游,租用了一辆大客车,从学校到长城相距150千米。大客车和学校的一辆小汽车同时从学校出发,当小汽车到长城时,大客车还有30千米。已知大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则小汽车比大客车快多少千米?

4、甲乙两人从周长为800米的正方形水池相对的两个顶点同时出发逆时针行走,乙在前,甲在后。甲每分钟走50米,乙每分钟走46米,出发多长时间甲和乙在同一点上?

5、甲、乙两人同时从东村出发到西村,甲的速度是每小时6千米,乙的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甲中途有事休息了2小时,结果比乙迟到了1个小时,求两村相隔的距离?

6、龟兔赛跑,同时出发,全程7000米。龟以每分钟30米的速度爬行,兔每分钟跑330米,兔跑了10分钟后停下来睡觉了200分钟,醒来后立即以原速往前跑,当兔追上龟时,离中点是多少米?

7、学校组织四年级学生春游,包了两辆大面包车从学校出发。第一辆车速每小时30千米,上午7:00出发,第二辆晚开1小时,速度是每小时40千米。结果两辆车同时到达,问春游的景区离学校多远?

一类“生活应用题”的解法及应用 篇3

生活、实际应用型综合题突破了传统的工程、行程、浓度类应用等, 近年常以国情民意、生产生活、计划决策、体育奥运、存贷款利率为背景的综合题, 常以表格、文字、图形等形式出现, 也是竞赛、中考的难点、热点, 在解答的过程中通常有以下两种题型:一类是实际背景或有实际意义的数学综合题, 二类是非数学背景的综合应用题.数学的抽象性, 决定了应用的广泛性, 因而应用题的非数学背景是多样的.解题时应抓住问题的本质, 转化成相应的数学问题.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近几年的各种数学考题中, 这类题型越来越流行.下面几道应用题来源于生活, 供同学们复习时参考.

例1某西瓜经营户以2元/千克的价格购进一批小型西瓜, 以3元/千克的价格出售, 每天可出售200千克.为了促销, 该经营户决定降价销售.经调查发现, 这种小型西瓜每降价0.1元/千克, 每天可多出售40千克.另外每天的房租等固定成本共24元, 该经营户要想每天盈利200元, 应将每千克小型西瓜的售价降价多少元?

分析这道题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类题, 很多同学知道大体意思, 但感觉数据太多, 很盲然, 不知道从哪里入手,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分析过程:

但有这句话非常关键:每降价0.1元/千克, 每天可多售40千克.由这句话可知, 降价的多少与多售的数量成正比关系.于是可设降价x元/千克, 则多售400x千克西瓜, 有

而最后还有这样一句话, 该经营户要想每天盈利200元, 所以:利润=总收入-成本, 于是有:

200= (200+400x) (3-x) -[ (200+400x) ×2+24]

解设每千克小型西瓜的售价降价为x元, 则每天多卖400x千克西瓜, 有

(200+400x) (3-x) -[ (200+400x) ×2+24]=200.

化简并解答得:x1=0.2, x2=0.3.

则有降价0.2元时, 即售价为2.8元时, 每天可盈利200元, 则有降价0.3元时, 即售价为2.7元时, 每天同样可盈利200元.

例2某商场销售一批名牌衬衫, 平均每天可出售20件, 每件盈利40元;为了扩大销售, 增加盈利, 尽快减少库存, 商场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 经调查发现, 如果每件衬衫每降价1元, 商场平均每天可多售出2件, 若商场平均每天要盈利1200元, 每件应降价多少元?

分析每天出售20件, 每件盈利40元, 则每天可盈利800元.由调查发现, 每件衬衫降价1元, 每天可多售2件, 如果设每件衬衫降价x元, 则每天可多售2x件.于是有:

利润=每件衬衫盈利×销售的衬衫数.

解设每件衬衫降价x元则每天多售2x件, 有

(40-x) (20+2x) =1200化简解得:x1=10, x2=20.

即每件衬衫降价10元, 则每天可以盈利1200元.每件衬衫降价20元, 则每天可以盈利1200元.

例3某商人如果将进货单价8元的商品按每件10元出售时, 每天可销售100件, 现在他采用提高售价, 减少进货的办法增加利润.已知这种商品每件提高1元, 其销售量减少10件, 问:将售出价定为多少时, 才能使每天所赚得利润最多?并求出最大利润.

分析由已知得, 每件商品赚2元, 每天销售100件, 所以每天赚200元.

现在提高售价, 每件商品提高1元, 销售量减少10件, 如果设每件商品提高x元, 则销售量减少10x件, 每天赚 (100-10x) (10+x) 元, 有

利润=每件商品盈利×销售的商品数

解设每件商品提高x元, 所赚利润为y元,

则y= (100-10x) (10+x) ,

化简后是二次函数:y=-10x2+200x+1000,

即x=10时, 有最大利润.

当售价定为20元时, 最大利润为2000元.

例4将进货单价为90元的某种商品, 按100元出售时, 卖出500个.已知这种商品每个涨价1元, 其销售量就减少10个, 为了赚得更大的利润, 售价应定为多少?

分析设每个涨价x元, 则每个盈利 (10+x) 元, 同时知销售量为 (500-10x) 个, 若令利润为y, 有y= (10+x) (500-10x) , 化简后是二次函数, 即x=20元时, 有最大利润.

解设每个涨价x元, 利润为y元,

则y= (10+x) (500-10x) .

化简后是二次函数:y=-10x2+400x+5000,

经解得, x=20时, 有最大利润.

故售价应定为:100+20=120 (元) , 最大利润为9000元.

下面这两道题供同学们练习:

1.某店经销一批季节性小家电, 每个成本40元, 经市场预测定价为50元时, 可销售200个, 定价每增加1元, 销售量将减少10个, 若商店进货后全部售完, 赚了2000元, 进货多少个?

[提示:设定价为 (50+x) 元, 则销售量减少为 (200-10x) 个, 于是有方程:

(200-10x) (50+x) - (200-10x) ×40=2000, 解得;x1=0, x2=10, 当x1=0时, 即进货200个, 定价为50元, 当x2=10时, 即进货100个, 定价为60元].

2.某水果批发商场经销一种高档水果, 如果每千克盈利10元, 每天可售出500千克, 经市场调查发现, 在进价不变的情况下, 若每千克涨价1元, 日销售量将减少20千克, 现该商场要保证每天盈利6000元, 同时又要使顾客得到实惠, 那么每千克应涨价多少元?[提示:设每千克水果应涨价x元, 依题意得方程: (500-20x) (10+x) =6000, 解得, x1=5, x2=10, 要使顾客得到实惠, 应取x1=5, 舍去x2=10].

这几道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有助于鼓励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 体现数学无处不在,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上一篇:整体式教学下一篇:智能教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