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之家(精选11篇)
党员之家 篇1
一、学生工作定位
学生工作是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承担着培育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和历史重任。高校学生工作有狭义和广义的差别。狭义的高校学生工作即一般认为的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工作; 广义的高校学生工作即除专业教学外的所有校内活动的服务与管理工作。
二、党员之家学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1) 各自为政。其一是党员之家中学生工作体制管理的错位, 造成服务部门、协调部门疲于应付各类事务, 而没有时间去协调与把握学生工作。其二是党员之家中基层体制的虚位, 工作组织没有充分发挥出积极性, 使整个学生工作创造力不够、活力欠缺。其三是整个创造力中的体制空位, 导致基层组织领导机构、协调部门的脱节。综上所述, 在党员之家的工作体制中, 由于各自为政, 协调不畅, 无法满足学生发展。
( 2) 制度缺失。就高校学生组织来说, 一方面, 无论是高校学生组织还是高校学生组织的管理部门都没有到成熟的程度, 这种缺失不利于党员之家的发展, 而且使得高校学生组织的利益无法得到有效保护。另一方面, 高校学生组织和高校学生组织管理部门在高校学生组织自由的 “度” 上还存在着利益的博弈, 而这一博弈的后果是双方不能就这一问题达成共识, 使得固有的制度并不能产生激励作用, 反而阻碍了组织的有效发展。
( 3) 缺乏专业发展。从学生参与高校组织的动机看, 功利与非功利、自我教育与他人教育、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等相关因素掺杂其中, 表现十分复杂。因为党员之家的工作目标群体之特殊性, 所以需要待人以诚为先, 办事以信为本。其成员需要具有一定的个性品质和积极健康的人格、正确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认识。目前党员之家的学生工作者大多有所欠缺, 工作思想也很淡薄, 相当一部分人只是把学生工作当作一种过程, 而不是一种工作职业, 这也不利于学生在学生工作中体会社会工作, 实现自我提升。
三、党员之家工作问题的相关对策
( 1) 更新工作理念, 避免各自为政的局面。一方面, 高校学生组织非组织法人的性质决定了党员之家在处理对外关系时, 在不同情况下, 不同主体对高校学生组织发展会产生不同的作用。正视主体的存在, 并在管理过程中注意照顾主体权益, 使每一方都能够体会到管理过程中对自身利益的考量, 这样才会促使管理的顺畅和高效, 并保证在组织中学生工作发展的有效性。另一方面, 还必须创设参与制度。党员之家的每个学生工作者能够参与到自我管理之中, 这样就理顺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 使管理的开展较为顺畅和有序, 且更富针对性和实效性。
( 2) 创新工作管理制度。党员之家管理部门自身应当创新工作机制, 以新的思维面对新的形势, 积极转变工作方式, 为高校学生组织的发展创设良好环境。从管理方式上来讲, 高校学生组织管理部门应当尊重高校学生组织的主体地位, 注重发挥高校学生组织的优势, 与之进行积极合理的良性互动。
( 3) 塑造学生工作专业形象。第一, 塑造党员之家中的工作专业形象。想要把内心信念表现出来, 就需要有良好的形象, 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信服, 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又能比较简单地赢得团体成员的信服和支持。党员之家工作形象包含了饱满的精神状态、坚强的意志、强健的体魄和周密的思想作风。第二, 树立工作职能理想。这是指学生对工作种类和未来工作部门的向往, 并且是学生对现行工作特点即将实现的信仰和追求的目标, 具有持久性、综合性和稳定性的特点。只有建立了高尚的工作理想, 培育自身专业意识精神, 才可以产生巨大的工作信念。
鉴于党员之家工作的针对性极强, 笔者也只是提了一些建议, 希望还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地发展与完善, 为党员之家工作更好的发展贡献一些力量。
摘要:近年来, 我国高校学生党员工作问题层出不穷, 传统党员之家的管理模式在处理新时期学生党员培养和管理问题时显得力不从心。本文从党员之家团体的实际状况出发, 浅析学生工作的定位, 指出不足和相关问题, 并给出具体的对策。
关键词:学生工作,党员之家,相关对策
参考文献
[1]张永华.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创新的三大原则[J].中国高等教育, 2005, (8) .
[2]李孝华.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创新模式探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08, (13) .
党员之家 篇2
回望历史,正是中国共产党带领着亿万中国人民推翻了旧社会的封建官僚统治,从而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也正是中国共产党带领着亿万中国同胞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体味当下,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经济发展的腾飞,科学技术的发展,神舟的上天,航母的入海,国家的强盛,人民生活的富足都离不开党的领导;
展望未来,无数中华儿女在党的领导下,必将迎来更辉煌的明天,必将实现上描绘的宏伟蓝图,最终也必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崛起。
正是这样的一个政党,一个不求回报,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政党,它在这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的九十一年的风雨中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了一点,那就是党员的本质——奉献精神。
如果你细心观察周围的党员同志,无论是已有多年党龄教师党员,还是刚刚入党不久的学生党员,又或是亲朋好友中那些默默无闻的党员同志,你便会发现,这些人身上居然有着惊人的相似点,那就是他们身上那种不求回报,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回想起的上海世博会,我清楚的记得当时的一位党员志愿者在一次分享会上说的一句话:“我是一名党员,我的职责就是多为大家做点事情,我想我在世博会的志愿者岗位上履行了我的党员义务,我真的很开心。”其实现在想想,这就是党员的那种奉献精神吧,不求回报,默默无闻,勤勤恳恳,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奉献精神。
党员的奉献精神不是只在嘴上说说就可以的,它是一种需要你用心去思考去发扬的,同样,党员的奉献精神也不仅仅存在于那种丰功伟绩中,相反,它往往存在于生活的一点一滴中,从小事做起,也许对于我们也最务实。
党员之家 篇3
关键词:建党员之家 创新 党建工作
江汉油田离退休处广北小区管理站,现有离退休人员1011人,其中,党员403名。站党总支下设按照8个党支部、21个党小组,党支部书记、党小组长由离退休政治素质高、身体好、热心群众工作的老党员担任。
站党总支结合本站党员人数较多,但缺乏党员活动场所这一实际状况,因站制宜、创新思维, 把3名老党员自家的藏室充分利用起来,建了3个储藏室“党员之家”,以之为载体,大力开展党员日常学习教育和各项组织活动,增强了党组织活力、创新了基层党建工作。
一、建储藏室“党员之家” 创新基层党建工作
广北小区居民住宅楼有86栋2315户,常住人口5868人,其中退休职工家庭816户4989人。站党总支对所管辖区域走访、调查后发现,管理站活动室位于小区末端,因居住距离远,场地小、老同志们学习、娱乐不方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受到影响。如何解决退休人员日常就近学习交流无场地的现状。站领导将目标投向居民房屋储藏室出租户上。通过了解,最便宜的储藏室出租一年也要800-1000元租金。针对这一情况站党总支召开扩大会议,将学习、活动场所严重不足,给日常党员学习教育活动带来的不便和困难及想租用居民储藏室为党员学习活动场所的想法提了出来,得到支委的认可。第三党支部书记老党员徐运清积极支持配合管理站工作,首先提出将自家的储藏室无偿提供出来作为党员学习活动的场所,方便退休人员就近学习、就近管理,随后又有2名老党员自愿无偿提供学习活动场地。成三角形覆盖在辖区居民区的三个储藏室“党员之家”就这样建立起来,管理站为储藏室 “党员之家” 制作了匾牌。
二、完善储藏室“党员之家”软硬件建设,营造党员活动优良环境
场所的落实,拓展了离退休人员日常活动范围,开辟了自管区党建活动阵地。为使储藏室 “党员之家”更好地发挥作用,在管理处的大力支持下,管理站为储藏室 “党员之家”配置了书柜、桌椅、棋牌,订发了党课、半月谈、老同志之友、中国老年、中国石化报、老年文摘报等12种报刊,配发新党史、党章、十八大报告学习辅导读本以及老年健康养生知识等各类书籍百余册,还购置了棋牌等多种文体娱乐器材。建立健全了党员学习教育制度、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制度、三会一课制度、党支部党员大会制度和党员日常管理制度;完善了党员基本信息表,党员学习活动记录本等基础工作资料。三个储藏室“党员之家”管理者坚持每天打扫卫生,整理书目,接待前来学习、娱乐的党员。
三、充分利用储藏室“党员之家”开展活动, 发挥其在党建活动中的独特作用
一是利用党员之家抓学习。坚持推行党课教育制度,每月上一次党课,组织引导老党员学习党史、新党章、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全国先模党员事迹。采取教学互动,座谈讨论、理论答辩等形式,使党课教育更加生动活泼。
二是利用党员之家抓宣讲。积极配合局、处形势任务教育,组织开展 “油田是我家”、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美丽幸福油田”、“四个江汉”建设等专题讲座。
三是利用党员之家抓竞赛。为了增强离退休党员的党性,党总支部用竞赛手段来推进党建工作,利用党员之家在离退休党员中开展了“三比三看”活动:比学习,看谁更自觉;比活动,看谁更积极;比互助,看谁更主动。竞赛活动的开展,极大激发了离退休党员自觉奉献的主动性、积极性。三年来先后有96人次被评为处、站模范、优秀共产党员。
四是利用党员之家”抓维稳。“储藏室党员之家”直接建立在党员群众之中,能及时了解党员、群众的意愿要求。因此,站党总支以居民区三个“储藏室党员之家”为轴心,设立离退休人员意见簿,及时了解离退休人员的意见和呼声,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及时掌握老同志思想状况和生活情况。广北小区地势比较低洼,遇大雨天气,部分房屋、储藏室被淹,下水道不通道路被淹,给居民出行造成严重不便。部分老同志和居民要去局里上访。站党总支从“储藏室党员之家”了解情况后,一边做安抚工作,一边和物业部门联系,经过共同努力,这一问题得到及时解决,老同志们很满意。广北小区是个老旧小区,生活设施较为陈旧,地域环境较差,存在着一些影响居民和老同志日常生活的问题。 85栋-90栋居民楼围墙外,有一家禽养殖场,鸡、鸭、鹅叫声扰民,家禽粪便臭味难闻,许多老同志到储藏室党员之家反映情况。得知情况后管理站认真调查的基础上,积极奔走协调、争取多方支持,使这一问题得到较为妥善的解决。几年通过党员之家了解情况先后协调有关方面解决了暖气不足、小区封而不闭、休闲设施缺乏等大小问题20多个。
五是利用党员之家抓亲情服务、互助养老。广北站高龄老人、空巢老人、失能老人、离退休人员困难家庭52户。站党总支以党员之家为依托,以支委、党员骨干为主力,组建了一支亲情帮扶救护小分队和3个互助养老小组,在逐户走访登记基础上,建立发放亲情服务卡;小分队定期上门走访慰问空巢老人、高龄老人、困难家庭,进行精神慰藉、擦洗油烟机、清洗空调网、打扫室内卫生等。坚持做到老同志有事到跟前、老同志有病到床前、老同志去世到灵前。7月一天,因突发脑梗成为植物人瘫痪在床的退休职工梁成田老伴张凤如打电话给救护队负责人徐运清,“徐书记,我老伴气管切开后的插管有点堵了,需要到医院更换,请你们来帮忙”。不到5分钟时间,广北站夕阳红帮扶互助小分队成员赶到梁成田家,把他从四楼家中抬上广北管理站临时救护车(老党员杨文福自家的电动三轮车),将梁师傅送到医院。两个小时后,又将换好插管的梁师傅抬回家中。此后,夕阳红互助帮扶小分队每月都会上演同样的一幕。
几年来,救护小分队为离退休人员家庭办实事、做好事400多件次,付出了辛劳,也收获了快乐。
“储藏室党员之家”的创建成为居民区老同志活动、学习理想的去处,成为组织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的一种重要工作途径。“储藏室党员之家”的创建,增强了离退休党组织的渗透力、影响力、战斗力、凝聚力,使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了更好的发挥。
作者简介:杜纪芳,华中师范大学文秘专业毕业,中国共产党党员、政工师、江汉油田离退休处广北站党总支书记。
高职院校公寓党员之家建设的思考 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公寓,党员之家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等教育新形式。高校扩招以来, 在党中央和国务院大力支持发展高职院校的政策下, 各高职院校蓬勃发展。与此同时,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也进一步推进, 学生公寓逐渐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无论高等教育改革到什么程度, 都不能留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空白点。”①在新形势和新任务下, 创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艰巨且具有时代意义的战略工程。公寓党员之家建设是实施此项战略工程的重要举措。正确认识公寓党员之家的内在功能, 不断探索新的途径来发挥其功能, 这对深化、巩固和创新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公寓党员之家建设是新形势下深化和巩固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必然要求
公寓党员之家建设与公寓党建工作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 公寓党员之家要为公寓党建提供组织保证, 要在公寓党建工作中发挥各种组织和领导作用, 协调各方面力量更好地开展公寓党建工作, 完成公寓党建的各项任务。另一方面, 公寓党建工作是公寓党员之家建设的重要内容, 要把公寓党建工作渗透到公寓党员之家日常工作中去, 使公寓党员之家的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从一定意义上讲, 公寓党员之家是在大学生党建新形势下, 在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而建立起来的, 是深化和巩固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必然要求, 体现全球化、网络化和宿舍公寓化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迫切要求。
1.全球化对提高大学生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全球化的挑战下, 党组织的优势和吸引力如何保持, 如何在国际竞争中吸引优秀大学生到党组织中来, 也是一个深刻的问题。一是党员意识缺乏。全球化引发了一些学生党员深层次的思想问题和理念、信念危机, 对“自由”、“民主”的理解发生了变化。部分学生入党并不是出于信仰, 而是为将来前途准备和捞取政治资本。二是部分学生党员对社会主义制度认识模糊。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认识不清, 对社会主义前途存有疑虑和困惑, 信仰发生动摇。三是学生党员缺乏党性锻炼的考验。与在社会实际工作中发展的党员比较, 高校学生党员缺少社会实践中的党性锻炼。
2.网络化带来了教育内容和方式的深刻变革。网络化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变革, 同时也给党建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推进, 在学习上, 许多教师也把教学资源如课件、作业等放到网上, 供学生下载或在线学习。所有这些都在改变着学生的学习、娱乐方式, 带给了学生全新的体验, 形成了学生的网上家园。
网络媒体的发展虽然为学生提供了快捷的交流和丰富的信息, 但对思想政治工作也造成了巨大的挑战。网络技术使人类的文明成果迅速传遍世界, 同时也使一些精神垃圾畅行无阻地进入学生视野, 使得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取向多元化。在国际上, 西方敌对势力利用网络倾销西方的价值观, 冲击我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在国内, 表现为封建迷信思想和一些愚昧落后的思想观念沉渣泛起, 通过网络, 大肆宣扬落后思想, 对青年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产生消极误导。
3.宿舍公寓化使学生党建工作原有的载体发生变化。随着后勤社会化的推进, 公寓社区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活动场所, 宿舍学生组合也发生变化, 学生由单位人、班级人逐渐转化为社区人、公寓人。学生公寓社区已成为高校在课堂之外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和培养学生的重要途径。学生公寓除了满足学生学习、休息等基本需求, 也成了学生的娱乐场所, 健康的和低级趣味的东西混杂期间。在学生公寓里, 班、团组织活动难于有效开展, 班委、团支部在生活园区中对同班同学的覆盖面及凝聚力和影响力都受到了影响。“学生公寓化后学生公寓与社会的联系日益广泛, 并且学生分散住宿, 同室成员关系松散, 群体人员结构复杂, 监控力度削弱, 社会上的各种错误思想必然会乘虚而入, 给大学生党建工作带来新的难度 。”②
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实践中掌握理论, 并用理论指导实践, 达到较好掌握理论知识的目的, 从而开动学生的思维并激发其创造性, 提高其处理法律实践问题的综合操作能力。
继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探索新形势下的工学合作教育新模式、新途径, 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 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 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进一步改善实验室、实习基地条件, 建成比较完备的教学设施, 使教学基本设施及教学基地能够满足学生因材施教的需要, 构建成优良的教学平台。
加大实验经费投入, 建立仿真性强, 能全方位模拟日后工作流程、工作环境、职能岗位的模拟实验实训室。同时拓宽建立校外实践基地的思路, 转变以公、检、法为主要实习基地的观念, 多组织学生进入社区搞法律服务;开辟与企业合作的渠道, 为学生到企业就业创造条件。
[本文是2005年河南省教育厅“河南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省级立项项目” (尚未结项) 阶段性成果, 课题名称为“经济法律事务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注释
1侯靖方.思想政治工作要进大学生公寓[J].求是, 2002 (18)
党员之家 篇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7-0038-02
摘要:
本文针对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党建工作机制不完善,内监督不健全,党建工作保障不力等问题,提出了创新创新组织设置,促进组织建设网络化,创新管理制度,促进党员管理长效化,创新激励措施,促进党员创业活力化,创新活动新举措,促进活动方式多元化等措施,从而化解矛盾、理顺关系、调动党员积极性,体现了党建工作的成效,推进党的建设。
关键词:党建;管理模式;化解矛盾;激励
目前,各企业单位对普通党员的管理工作进行了一些积极而有益的探索,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促进了党员素质的提高。但随着党员数量的不断增多和人员的交替流动,给党员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新问题。
1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和难度
1.1思想认识不到位。基层党建工作不同程度地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部分党员“重业务、轻党建”的思想还根深蒂固,党建工作摆不上应有的位置,即使抓党建工作也是被动应付,缺乏搞好机关党建工作的责任和激情。
1.2党建工作机制不完善。基层党建工作的考核奖惩办法、党员的教育管理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没有建立、健全和完善,基层党建工作缺乏必要的实施手段,号召力不强,推动力不够,工作难以开展。
1.3党建工作内容不丰富。基层党内组织生活缺少创新,存在流于形式的现象,吸引力和凝聚力不够;部分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思想教育缺乏针对性,教育内容枯燥,方式方法单一,缺乏生机和活力;党建工作的载体创新不够,基层党建工作无特色。
1.4内监督不健全。基层党内监督机制缺乏抓手,不够健全,渠道不太畅通;一些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对党内监督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接受监督自觉性不高,存在着不愿监督和不敢监督的现象,基层党组织的管理、监督职能难以充分发挥。
1.5党建工作保障不力。基层党建工作经费、人员等保障措施不落实。一方面,因缺少经费,造成基层党组织学习教育难、开展活动难、推进工作难;另一方面,基层党组织的党务干部绝大部分都是兼职,本身承担较多的业务工作,造成无时间、无精力去抓党务工作。
2创新党员管理模式措施
2.1创新组织设置,促进组织建设网络化。
2.1.1建立三级管理网络。根据党员队伍的特点,建立健全党委——党支部——党小组的三级管理网络。
2.1.2实行专人负责管理。党员所在的党支部要确定专人作为联络员,普通党员不论在岗工作还是在家休班,必须及时地向所属党支部和联络员提供相关情况和信息。指定的联络人要阶段性地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予以对支部工作改进。
2.1.3选好用好支部书记。选配好有能力、愿奉献、敢负责的人带队伍是加强普通党员管理的关键。如何把普通党员组织起来、凝聚起来,既要凭借党性修养、理想信念这些内因予以保障,还要依靠党组织负责人这些外因给予引导力的普通党员。
2.2创新管理制度,促进党员管理长效化。
2.2.1明确管理责任,实现管理一盘棋。明确各党支部对普通党员的管理职责,建立起一个以党委为中心,党支部和党小组共同负责的责任体系,以保证企业单位普通党员的工作、生活情况都在党支部的管理监督之下。
2.2.2健全管理制度,促进党员管理新机制。可以试着建立完善党员外出联系制度、学习活动制度以及党支部的组织协调、检查监督制度等。有必要制定《普通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实施办法》等制度。
2.2.3加强跟踪管理,提高普通党员凝聚力。把普通党员管理和人事关系管理结合起来,在办理人事关系代理登记的同时,登记普通党员的基本情况、联系渠道、工作状况,可以建立党员联络信息卡,及时掌握流动情况,从而实现动态式管理。
2.3创新激励措施,促进党员创业活力化。
2.3.1思想激励制度。对于普通党员,如何使他们保持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在思想认识上高于一般群众,正是普通党员教育管理中所必须着力加以解决的问题。可以从思想上加以激励鼓舞,不断提高普通党员的认识水平和思想觉悟。
2.3.2 典型激励制度。树立典型,发挥普通党员的模范作用。可将普通党员评比活动纳入支部工作议程,每年表彰一批表现突出的普通党员,通过典型示范、导向和辐射作用,努力打响普通党员这块牌子。
2.3.3淘汰激励制度。组织行为理论认为,没有淘汰就没有激励,一个组织的凝聚力与其内部不合格成员的数量及其所占据的地位成反比,一个组织奋发向上的活力也与一定的不合格成员淘汰率紧密相关。
2.4创新活动新举措,促进活动方式多元化。创新活动举措,可以把党组织活动同普通党员的本职工作联系起来,创新活动方式,有效解决普通党员“活动无场地、开会无效果、时间无保证”等实际问题。
2.4.1精心策划组织活动。要从普通党员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时间短、内容精、方式活、效率高”的思路,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使普通党员“每次活动都能带点收获回去”。如阶段性地布置组织生活会的专题内容和提纲,提出活动要求,坚持“业余、小型、务实、高效”的原则,开展富有吸引力的党组织活动。
2.4.2建立普通党员网上家园。以网络为载体,传递学习资料,开展学习讨论,交流学习心得,传达党内重大文件、重要会议精神等,使普通党员无论在何地可通过互联网实现网上过组织生活。
2.4.3加大工作经验交流力度。党支部要充分利用普通党员工作生活中的各种信息,为党员们提供交流机会,变“有活动无效果”为“有活动有效果”,让大家互相熟悉、互相交流,使支部组织的每次活动能成为“朋友会”、“群英会”。
3结束语
总的来说,普通党员的管理是新的形势下党的建设遇到的一个新领域、新课题。为了让更多的普通党员“高举党旗闯市场”, 去实现“党组织旗子树起来、党员身份亮出来、党的凝聚力强起来”的要求,我们应该针对企业普通党员具体特点和状况,认真研究,努力探索,不断推进普通党员的教育管理,使一个个普通党员能够成为一面面流动的红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新形势下创新流动党员管理机制的探讨[J]. 广西社会科学. 2006(02)
[2]刘冀瑗,童启富. 对新形势下加强城市党员管理的思考[J].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6(04)
[3]杨卫军,杨学龙. 以先进性教育为契机 破解流动党员管理工作难题[J]. 理论导报. 2006(06)
[4]胡綠叶. 新形势下党员管理机制的创新[J]. 唯实. 2007(10)
党员之家 篇6
关键词:党员之家,公寓,共建机制
一、高校公寓党建面临的形势
从已有的一些研究和现实情况来看,目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信息化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对象和载体特点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这就要求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抓住社会发展和学校教育的时代特点,寻求符合学生自我成长特性的有效教育管理模式。尤其是高校实行学分制管理模式以来,传统意义上的班级概念已经被打碎,以班级为主体的教学、实践等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被弱化。这也造成传统学生党建工作中以院、系、班级为主体的模式不能很好地满足同学之间、支部成员之间交流、学习、考察的需要,探索一种新型的学生党建模式势在必行。
第二,随着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公寓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学生公寓已经成为了高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但是,由于公寓社会化管理的特殊性和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不彻底性,使公寓党建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凸显两个矛盾:公寓管理的相对独立性与分院党建、学生培育工作的立体化、全程化之间的矛盾;由于中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不彻底,尤其是学分制模式没有完全实现,传统模式中院系、班级在党建工作中仍然必不可少,这与以公寓为学生党建主阵地的工作模式产生矛盾。
因此,分院与公寓在党建工作形成联动机制,特别是独立学院实行“二级学院管理”以后,建立分院与公寓学生党建工作的网络化交互体系,确立两者之间平等互助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二、工程学院与公寓学生工作互动的举措
目前,由于独立学院二级管理体制下分院党员之家建设以及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与学生公寓相关工作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分院学生党建工作的相关制度、信息以及学生在公寓内的表现情况,在公寓和分院之间无法形成有效的传递回路。有鉴于此,工程学院以分院党员之家为着力点,围绕“渗透、协调、互动”共建思路,全力打造分院党员之家与公寓之间的立体式、网络化交互工作体系。
第一,健全组织体系,完善队伍建设。
在分院与公寓学生党建互动机制中,传统的条状党建组织架构已经不能满足党建工作开展的需要,一种新型的网络状组织体系,即“学院党委、分院党总支、公寓党员之家”模式。工程学院在这种以块为主的模式中进一步对“分院党总支”模块进行分流,增加由党员教师任发展导师的分院学生党员之家模块,与公寓党建模块形成两个支线的对接,进一步扩大沟通渠道。
第二,拓宽信息渠道,创新工作机制。
信息及时到位,反馈渠道通畅有效是保证独立学院中分院与公寓工作形成良好互动的保障。工程学院立足城市学院党建工作网、分院内网平台和工程先锋站网络,建立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个人档案,强化监督、管理和考核职能。公寓管理中心将学生在公寓内的各类表现以及考察意见及时、准确地反映给分院党总支、党员之家以及学生党支部,从而使分院党组织能全面地掌握学生在校期间各类表现信息。同时,分院也将培养发展计划和公寓反映问题的反馈信息在第一时间登录网络平台,传递给公寓系统,从而使各学生支部的推荐发展、公寓学生党建工作系统的培养考察、分院党总支考核鉴定三位一体的党建模式真正落到实处。
第三,推进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环境对个体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健康向上的公寓氛围对学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加强公寓文化建设,营造良好寝室氛围对强化公寓育人功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工程学院立足党团共建、分院与公寓联动发展,积极响应城市学院公寓特色楼层建设,定期将分院建筑系室外采风、土木工程系结构模型和机电系创新设计等优秀学生作品,以及“工程先锋”人物在公寓楼层展示,营造具有工程特色的公寓氛围。同时,成立工程学院先锋督查队———学风督查小组,制定《工程学院学生晚归登记管理办法》、《工程学院学生电脑使用管理办法》和《工程学院学生电脑使用检查管理办法》,对公寓内学生学习、生活情况进行规范,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促进良好校风学风建设。
党员之家 篇7
一、与时俱进, 创建党员工作室
2006年, 我们认真贯彻集团公司离退休工作会议精神, 加强新时期离退休党员教育和管理, 率先在公司所属7个基层党支部中建立了党员工作室。2007年, 根据党员工作室发展需要建立了工作网络, 使党员工作室向组织党员政治学习、参与辖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方面全方位拓展, 逐步走上了良性循环发展轨道。在创建活动过程中, 我们深入基层, 因势利导, 做到了“三个坚持”:
(一) 坚持党支部的领导
只有发挥党支部的领导作用, 党员工作室才能持久并取得成效。在活动中, 做到党支部成员既是组织领导者, 又是直接参与者, 充分发挥表率作用, 增强党员工作室的工作力度和实效性。
73岁的镇平路片自管党支部书记陈先生, 自创建党员工作室以来, 力所能及地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深受群众欢迎。陈书记不辞辛苦, 四处求助解决了困扰群众生活的“瞎子沟”交通难的问题, 造福了一方百姓;大堰湾望洲岗党支部书记, 始终把服务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 解决了居民道路凹凸不平的难题, 使路面变平了, 居民心变暖了。
(二) 坚持以党建为重点
近年来, 各党支部在开展“争创‘四强’党组织、争做‘四优’共产党员”活动中, 大显身手, 深入扎实。七个工作室, 每年坚持义务值班达3800余人次, 接待来信来访300人次, 义务消防治安巡逻400余人次, 参与人数800人次, 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80人次, 慰问探视住院老人650人, 节假日走访慰问170多人, 为居民做善事、做好事300件, 为社区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100多条, 成果颇丰。
(三) 坚持以人为本
长期以来, 党员工作室既是学习室, 又是谈心室, 坚持以人为本, 倾听党内外群众的心声, 做好政策解答、化解邻里纠纷等工作, 促使党员工作室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57岁的平湖片党支部书记程女士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 她没有节假日, 不分昼夜, 千方百计地帮助群众排忧解难, 赢得了党内外群众的信任。辖区内有栋平房年久失修, 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程书记不辞辛苦到现场查看险情, 并进行排解, 为群众消除了隐患。2011年春节, 平湖辖区内一位84岁的退休老人突然病故, 子女不在身边, 老伴不知所措, 党员刘女士、王女士等同志主动上门帮助处理后事, 使老太太热泪盈眶。
这样感人肺腑的好人好事在党员工作室不胜枚举。正是这群视“群众利益无小事”, 能“进千家门, 知千家情, 解千家难, 暖千家心”的老党员展示了党性魅力。
二、健全机制, 调动党员积极性
(一) 健全制度
公司领导重视党员工作室建设, 为党员工作室提供了办公室, 配备负责人, 建立健全了值班、情况报告、信访调解、组织管理等七项工作制度, 做到计生、消防、低保、卫生等样样工作有人管, 与此同时, 还成立了文明创建、政治学习教育、信访民事调解、“三助一扶”帮困、突发事件指挥等5个专门工作小组, 并明确分工, 使党员工作室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管理轨道。
(二) 苦练内功
各党支部特别注重加强党支部成员和党员的自身学习, 及时了解集团和公司的动态和相关决策决定, 准确把握国家发展形势和集团改革举措, 引领身边的党员和群众共筑和谐社区、齐建幸福家园。
一年来, 通过邀请公司政工干部到片区宣讲党史、科学发展观和集团、公司新政策;通过举办党小组长、片长、楼长参加的骨干学习班, 推选党支委员亲自授党课;通过举行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座谈会, 民主评议党员等一系列活动, 使广大党员的党性观念进一步加强, 促使他们成为了公司科学发展的支持者和践行者。
(三) 骨干带头
工作中, 由党支部委员带领党小组长, 党小组长带领党员轮流挂牌值班和巡查, 遇到困难和险情, 党员冲锋在前, 尽显党员本色。
2008年元月, 在中国大地遭遇50年一遇的冰雪灾害中, 一个生活区一夜之间有100多块水表冻裂, 自来水四处喷射, 造成整个生活区处于停水状态。这时, 片区基层党员工作室的支部书记了解情况后及时带领几位身体挺好的老同志在摄氏零度的气温下, 冒着大雪, 不顾路烂地滑, 拼抢包扎各家各户的水表, 解决了群众生活的燃眉之急。
在2011年西陵区人大换届选举工作中, 七个片区党员工作室的离退休党员们积极参与, 入户摸底、登记造册、发放选票, 确保了公司选区选举一次性成功。
三、拓宽思路, 彰显党员先进性
在党员工作室走上正轨, 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 我们又拓宽思路, 采取措施, 努力在做好彰显党员先进性上下功夫。
(一) 学习教育日常化
为加强党员学习教育, 党员工作室订有各类学习资料。老同志们把党员工作室看成是信息沟通、情感交流的释放室, 凡是家里、邻里的不顺心和矛盾, 个人有不满情绪, 都会到党员工作室来说一说。而党员工作室的同志总是热情接待, 倾听群众心声, 及时安慰调解, 春风化雨, 让愁容满面的来访者高高兴兴地回家。
(二) 老年活动多样化
为丰富离退休人员的文化生活, 各片区积极搭建各种协会和文体活动等, 有效地活跃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在庆祝建党90周年活动中, 公司有多个节目在西陵区和集团公司获奖, 唐老、高师傅等老同志撰写的纪念文章, 被集团公司《永远跟党走》一书收录。2010年, 在开展建企四十周年系列活动中, 我公司选送的离退休党员骨干文学、书画作品58篇, 其中有3篇文学作品入围, 20幅书画作品获得集团公司优秀奖。
(三) 义务劳动经常化
为维护辖区公共环境, 党员工作室将义务劳动经常化。据统计, 每年每个片区基层党员工作室经常不定期组织党员参与居民区疏通阴沟, 清渣、除草, 清理楼道, 废污处理等, 以及消防、计生知识宣传的义务劳动。
(四) 扶贫帮弱人性化
平湖党员工作室建有孤残弱势群体档案, 每周进行一次消防巡查, 每年进行一次慰问走访, 对他们进行特殊关照。如给体弱多病的空巢老人张师傅安装了“爱心铃”;对长期卧床不起的老同志提供上门体检;对生病住院及家庭困难的老同志进行走访慰问, 送去慰问品, 为辖区特殊群体打开了温暖之窗。
(五) 人格魅力影响化
在党员工作室的民情日志上,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 每天都诉说着平凡而动人的故事。平湖路社区棚户区多、家长里短矛盾多, 而调解矛盾的工作落在了党员身上。平湖片党小组长丁师傅, 擅长做民事调解工作, 深得群众信任。对于各种微小矛盾进行耐心调解都圆满解决, 赢得群众称赞。东方党员工作室加强信息畅通, 维护离退休老同志的切身利益, 帮助他们化解难题, 有效地维护了辖区稳定。上岗路自管支部党员蒋女士, 丈夫身患癌症多次住院, 但她克服困难, 一边照顾病人一边参加公益活动, 在市人大换届选举和公司文明创建活动中总有她忙碌的身影。
素志未随霜鬓老, 晚霞辉映党旗红。几年来, 依托党员工作室虽然取得了成绩, 但离上级党组织的要求还有差距, 还有待继续探索和学习先进经验, 努力把离退休党员工作室办得更好, 促进离退休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李勇.建立党员岗位承诺制[J].党建.2007, (05)
[2]李崇波.公司党员要把先进性体现在岗位上[J].发现.2007, (S1)
[3]欧学利.在实践中诠释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先进性[J].广西电业.2005, (07)
[4]曾萌.先进性评价考核机制在桐庐[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0, (17)
党员之家 篇8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引起广大农民的职业选择出现显著分化。由此弱化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 致使相当一部分党员组织纪律涣散, 党员意识淡薄, 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百姓, 思想陈旧僵化, 对共同富裕缺乏思路、勇气和能力, 群众观念淡薄, 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强。所有这些距离党的要求甚远, 严重阻碍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因此,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切实保证农村党员的先进性。
西丰, 作为偏远山区的农业县, 如何发挥农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直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中之重。几年来, 西丰县积极进行党员责任区的建设, 使之成为农村党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效载体, 是新形式下体现农民党员先进性特别是发挥农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途径。
一、抓党员责任区建设, 使之成为农民党员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有效载体
把农村党员组织起来, 分类管理, 组成不同党员责任区, 发挥党员第一责任人作用, 是西丰县成功的做法。现在, 全县共组建农民党员责任区2751个, 参区党员5624名, 参区农户66489户, 分别占农民党员和农户总数的89%和87.5%。党员责任区成为了农民党员发挥作用的重要阵地。将党员和周围群众划为一个责任区, 通过给党员提供活动载体, 使党员在责任区内发挥积极的作用, 进而把党员责任区变成党群共同致富专业区。
1. 党员带头学科技, 用科技, 用科学技术推动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责任区的党员身体力行带头学科技, 用科技, 带领责任区内的农户共同致富, 推动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天德镇复兴村农业综合立体开发区养殖大户党员耿玉臣为龙头, 带动了13户, 引进长春军牧学校公主岭稷丰集团的优良种猪, 进行繁育, 从大连引进蛋白质含量高的饲草奇可利作为主要青饲料, 排放猪粪方塘养鱼, 用池水灌溉水稻, 实现了“体内生态循环”, 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
2. 发展了有知识有能力的年轻人入党, 入党的能人参加到责任区中来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农村已有的党员普遍队伍老化, 思想守旧, 素质偏低。仅仅依靠短期的培训, 也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从另外一个角度讲, 党员队伍也需要注入新鲜的血液。所以, 当务之急就是发展思想觉悟高, 文化素质高, 能力强的新型农民入党, 改善党员队伍结构, 才能从根本上优化党员整体素质。平岗镇吉祥村的致富能手左凤英在村党支部书记徐彪的影响和帮助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左凤英带领责任区内的农户发展蔬菜大棚, 利用自己掌握的大棚蔬菜生产技术指导农户发展生产, 进而带领了农户走上了共同致富的道路。凉泉镇凉泉村在村党支部书记张凤阁带领下, 坚持标准不变, 有计划的发展年青党员, 培养支部的后备力量, 解决了村支部后继乏人的人才断层尴尬问题, 为村党支部工作的连续性和群众共同致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党员带头闯市场, 大力创办各类产业经济联合体
党员按照代表先进生产力的要求, 带头闯市场, 作买卖, 搞招商, 围绕市场提高生产能力, 扩大生产规模, 增强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有能力的党员以责任区为基础, 以共同的产业项目为纽带, 组建生产互助, 劳务输出等各类特色经济联合体, 把党员责任区变成党群致富专业区。目前, 西丰县共有党群致富专业区521个, 涉及到牛、鹿、羊、果、菜、烟、蛙等8个主导产业。参加党群共同致富组织的党员有4457名, 农户37179户, 分别占农民党员和农户总数的70%和50%。参加党群共同致富组织农户的人均收入总数高于当地人均收入的15%以上。党员在致富专业区中唱主角, 挑大梁。安民镇育才村绒山羊党群致富专业区就是由党支部书记王文同志带头搞起来的, 该区现参加农户21户, 党员6人, 入党积极分子8人, 致富区内养羊1000余只, 其羊绒及种羊年创经济效益达26万元。平岗镇三合村永得利蔬菜专业合作社划分了地跨两省三县的5个党员致富专业区, 带动农民致富的经验得到中组部的肯定, 在全国推广。
二、抓党员责任区建设, 使其成为农民党员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活动阵地
西丰县是个贫困县, 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在重视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 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党员责任区即是物质文明建设的载体, 又是弘扬先进文化,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
1. 在责任区内党员引导群众转变观念
近两年来, 通过开展党员责任区活动, 群众有事有困难找党员, 党员为群众解难题已形成习惯, 而且还要从根本上解决群众政策法律意识偏低, 市场信息闭塞, 致富门路狭窄, 思想观念陈旧等问题。党员率先解放思想, 带头调整结构, 闯市场。把群众的心思都引导到经济建设上来。更刻乡小城子村在村支部书记刘海川带领下, 在搞第一产业的同时, 狠抓二、三产业, 引导农民致富。近几年, 每年村集体都拿出15万支持农民搞发展。利用小城子村离县城近, 交通便利的有利条件, 把大伙儿从土地中拉出来闯市场做生意。现在, 全村450户90%的户除种地外都有致富项目, 从事运输业的26户, 从事商饮服务的37户, 收蚕割蛹的36户, 从事建筑业的有近200人, 全村1274口人均收入达到3500元。
2. 普通党员自觉增强政治责任感, 做好责任区农户的思想政治工作
普通党员虽然手中无权, 但是他们心中有党, 积极做好责任区农户的思想政治工作, 带头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 按照江总书记关于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要求, 自觉的担负起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彻底改变“党员不党员, 只差五分钱”的老模样。凉泉镇凉泉村把责任区内年龄大的老党员组织起来, 分类管理。他们虽然不能带领群众致富, 但是却能担负起做好责任区农户的思想政治工作。老党员在政策的落实、化解农户之间的矛盾、邻里纠纷、扶危帮困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3. 用党员的模范行为带动农村思想道德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开展党员责任区以来, 西丰县每两年评选一次“十佳村党支部书记”活动。每年评出百名党员责任区标兵, 此举调动了广大党员的积极性, 对于弘扬先进文化, 树立正气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树立典型, 发挥典型辐射效应是建设农村先进文化的一个有效措施。
三、抓党员责任区建设, 使区内农民党员成为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诚使者
由于农村生产经营形式的改变和党员教育管理的滞后, 过去一些地方的党员出现了“只扫自家门前雪, 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不良现象, 党员的群众观念、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一度淡化。通过开展党员责任区活动, 党员在“贫困农户帮一帮, 天灾病热访一访”等一些小事上做了不少工作, 有效的拉近了和群众的距离, 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 坚持过组织生活, 不断增强党员的党性观念和群众观念
党员责任区定期开展组织生活和学习活动,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党员的思想觉悟得到进一步提高, 党性观念得到了进一步增强。天德镇天来村党支部注重党员队伍建设, “三会一课”制度坚持经常, 党员教育坚持不断, 党员思想觉悟高, 先锋模范作用好。在“三提五统”收缴时, 党员不但自己带头, 还动员亲戚朋友们完成:义务工党员带头参加, 决不以资带劳, 减轻了农户的负担;旱涝灾害, 党员带头先上, 率先垂范, 老百姓一看言行, 就知道谁是党员。
2. 党员成为责任区农户的贴心人, 代言人
在责任区, 群众有困难, 党员带头帮助排忧解难;涉及到农户利益的时候, 党员主动站出来反映民意;党员在村民与支部之间架起桥梁, 代表农户利益, 沟通情况, 上传下达。天德镇天来村党员户贵军帮助困难户张明贵、张明喜。原来张明贵因盖房欠外债3万元, 张明喜欠外债1万多元, 户贵军帮助他们搞起了大棚, 出钱、出力、出技术。短短一年的时间, 张明贵就还完了3万元的外债, 还买了摩托, 张明喜还上了1万元外债后仍有剩余。
3. 党员时时刻刻把增加农户收入放在心上
在党员责任区内共同致富是主题, 是中心工作。只有经济发展了, 人民收入增加了, 生活水平提高了, 党员才能符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
党员之家 篇9
一、提高个人品德修养的相关意义
(一) 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客观需要。
加强党员干部的个人品德建设是全面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基本前提。党风决定政风, 直接影响和带动社会风气。“治国必先治党, 治党务必从严”。在改革的浪潮中, 部分党员干部品德蜕变败坏, 从而抵消了党的作风建设取得的一些成果, 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因此, 党员干部的个人品德建设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 是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关键所在。
古人有云:“百行德为先”、“为政以德”、“德在人先, 利在人后”, 只有德高方能望重。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基础和落脚点。在现实中, 少数党员思想存在松懈情况, 甚至认为利用工作之便吃点、喝点不算什么。殊不知正是因为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节让很多人逐步放松了思想政治觉悟, 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三) 是昭示党员干部影响力凝聚力的基本前提。
良好的品行是为人之基。孟子曾说过,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意思是正人先必正己, 治国先必治家, 治家先要修身, 把修身养性放在齐家治国的首位。为官最基本的要素就是具备良好的品行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作为党员由于具有群众示范性, 故而其品行和操守就更为重要了。权力有一定的影响力, 因此一些优秀的党员干部崇高的品质和道德操守才会对群众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敬仰和爱戴。好人不一定是好官, 但好官一定要是好人。党员干部只有切实加强自身道德建设, 才能不断增强影响力和凝聚力。
二、正视个人品德建设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 理想变淡, 丧失道德根基。
随着世界一体化的趋势, 在国外物欲的冲击影响下, 少数党员干部深受影响, 理想和信念在物质等冲击下变得淡薄, 逐步丧失了道德的根基。这种淡化不仅表现在不少党员干部对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比较模糊, 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思想迷惘, 甚至减弱了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任度, 缺乏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二) 价值观念偏移, 迷失了航向。
在市场机制、利益结构的深刻调整中, 部分党员干部的价值观念出现偏移, 显露出重利轻义的倾向。“人生若朝露, 行乐须及时”、“人生在世, 吃喝二字”观念流行, 出现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因为这种扭曲的价值观念支配, 一些党员干部个人私欲不断膨胀, 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变成了谋取私利的工具, 走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三) 信用理念失传, 损坏了声誉。
有一位党的领导干部这样说:“对人民群众的困难、要求、呼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是背离党的宗旨;说大话、说空话, 言而无信, 同样也是背离党的宗旨”。目前, 党员干部中也存在一些背信弃义, 尔虞我诈, 处处标榜清廉, 暗里尽干些偷鸡摸狗的勾当的现象。这种严重的信用危机不仅毁了自己, 也败坏了党的声誉。
(四) 贪腐之风滋长, 诋毁了形象。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党员干部的思想也不断受到市场的冲击。一部分党员干部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经不起考验, 将“名节重于泰山, 利欲轻于鸿毛”抛之脑后, 将“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弃之不顾。在诱惑面前, 经不住考验的人, 很容易走向人的极致, 那就是贪婪、仇恨。贪如火, 不遏制则燎原;欲如水, 不遏制则滔天。一些高官中箭落马的教训十分深刻, 而且给党、国家、人民带来了严重的损害。
三、用优良的个人品德彰显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温家宝总理曾指出:“如果我们的国家有比黄金还要贵重的诚信、有比大海还要宽广的包容、有比爱自己还要宽宏的博爱, 有比高山还要崇高的道德, 那么我们这个国家就是一个具有精神文明和道德力量的国家。”这实际也是要求领导干部要加强个人品德建设。
(一) 弘扬传统美德, 树立正确的人格取向。
要以儒家的优秀思想来陶冶党员干部的情操, 规范自身的行为。古人说:“君子坦荡荡”、“君子无所争”、“已所不欲, 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每个党员干部要树立“君子”的人格, 做到修己以敬、矜而不争、安守节操。胡锦涛总书记要求各级党员要“常修为政之德, 常思贪欲之害, 常怀律己之心”讲的就是每个党员干部要具有良好的官德, 要以德修身, 以德服众。那么, 党员干部应该怎样来树立正确的人格取向呢?一是慎始。“人之初, 性本善。”人生贵善始。加强干部道德修养, 保持自身廉洁, 关键在于第一次。“千里大堤, 毁于蚁穴”, 一旦第一道防线被突破, 欲望的洪水就会一泻千里。二是慎独。道德修养, 独善其身。在无人监督的条件下, 在制度不够完备情况下, 对党员干部本人来说, 倡导慎独, 不断修身, 是极其必要的。三是慎终。善始不易, 善终更难。要做到善始善终, 道德修养是终身的事情, 终身学习始终如一。
(二) 强化核心价值观教育, 守望个人精神家园。
台湾圣严法师讲过:“上等人心安于道, 中等人心安于事, 下等人心安于欲。”强化核心价值观, 实质上就是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取向, 解决好“心在哪里安放”的问题。作为共产党人唯有一种选择, 那就是高标准、严要求, 永葆先进性。
1. 心安真理。
把心放在对真理的追求上, 时刻保持知识本领的恐慌感和理论素养上的危机感, 让紧跟时代用心学习, 潜心钻研成为陪伴终身的自觉行为。腹有诗书气自华。实践证明:非学无以广才, 非学无以明智, 非学无以立德, 非学无以创业。对待学习要有一种“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著, 要有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 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韧劲, 要有一种“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的雄心, 更要有“面壁十年图破壁”的意志。只有达到这种境界, 才能真正成为学习型干部、改造型干部、创新型干部。
2. 心安事业。
把心放在党的事业上, 一切以党的事业为重。把个人的荣辱得失与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紧密联系在一起,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在本职岗位上成就事业;出实招、干实事、求实效, 不搞形式主义, 不做表面文章, 不患“政绩焦虑症”。朱镕基总理是一位很有个性的领导, 鲜见题词的他却为中国会计学院题词:“不做假账”, 为我们树立了求真务实的楷模。
3. 心安奉献。
把心放在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真诚付出上, 甘于奉献, 终身奉献。作为党员干部, 如果能以这样的境界确立自己的权力定位和价值取向, 就能够真正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讲奉献, 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必然要求, 是共产党员应有的政治品格。
(三) 建立制度约束, 确保权力正确行使。
党员之家 篇10
关键词:流动党员;管理模式;创新
改革开放后,党员中出现了一种特殊群体:流动党员,该群体有着自身的一些特点,其所面临的生活压力、归属关系、归依单位等与普通的党员有很大差异,这就必须创新常规的党员管理模式,以符合流动党员的管理特点。
一、流动党员管理的现状问题。
近几年,虽然塔西南勘探开发公司党委及基层党组织都为流动党员的管理做了大量工作,也摸索出了不少符合其特点的管理经验。但是,对流动党员的管理总体上还停滞在起步阶段,其具体管理工作主要体现在制定管理制度、建立流动党员管理机构、台账等细节上,但是在提升管理效率、发挥党员作用等实质内容上没有明显进展。其管理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四冷四热”状况普遍存在。
当前,笔者发现,在党组织联系流动党员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一头冷,一头热状况。①“党员冷,组织热”。党组织热情联系流动党员,而流动党员却疲于应付,甚至有有意躲避,以致存在很多“隐性党员”、“口袋党员”。②“社会冷,党内热”。有些流动党员及党组织都积极联系对方,但是流动党员流入地党组织没有积极配合,有些单位还对流动党员联系党组织的行为产生质疑,部分行业机构和街道社区党组织不配合现象表现得尤为突出。③“服务冷、管理热”。很多党组织只注意到流动党员与一般党员的共性,忽略了流动党员在市场经济中遭遇的生活及生存压力,以致于党组织没有给予流动党员一定的帮助与关心,进而用纯粹的管理形式教育管理流动党员,造成了服务意识的缺失。④“权利冷,义务热”。有些党组织在管理流动党员的过程中,出现了义务与权利的不平衡性,一味要求流动党员多尽义务,却不注重他们权利的保障,对流动党员应享有的各种党内权利没有给予保障。所以,基于以上各种原因,很多党组织在主动联系流动党员时,遇到了一些障碍,最终使流动党员的归属率很低。
2、党组织建设边建边散现象严重。
近年来,党建部门十分注重党组织的建设工作,但是只注重建立工作,没有重视巩固工作,以致于出现了一边组建一边解散的不正常现象。在具体工作中,不管是党员的流入地还是流出地,组建党组织过程中时常会遇到“四难”。①部分党员流出之后,难以确定其去向;有些流入党员的身份不确定,还有些流动党员的组织观念淡薄,为组织的建立造成了很大麻烦。②维护党组织需要耗费大量的成本,而党组织依托的党员具有流动性强的特点,致使刚刚建立起的组织无法长期巩固,无奈只能解散。还有些党组织因不能开展正常的活动而只有虚名。③管理力量缺乏。不管是街道社区、行业机构所建立的党组织,都因管理力量的极度缺乏,都无法实现有效管理。④难以组织参与热情高的活动。因为很多党组织多组织的活动时间不合适、形式不新颖、内容不实际等原因,很多流动党员都不愿参与,造成了一些党组织空有虚名。基于以上种种原因,针对流动党员而建立起的组织,一面建设,一面有不得不解散,一度陷入了不良循环之中。
二、创新流动党员管理有效策略。
针对当前流动党员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关部门应积极创新管理模式,改变传统的单纯性管理方式,以服务为核心,从管理体制、管理手段、管理内容等方面不断创新管理模式,以提高管理效率。
1、创新管理内容。
针对当前党组织在管理流动党员的过程中遇到的“四冷四热”问题,管理部门虽然不可完全抛弃用于普通党员的基本管理标准,但依据流动党员的特殊性,可对先锋模范、政治学习、挂靠关系等常规内容做适当修改,使管理内容更加符合流动党员的思想、工作与生活。所以,在对流动党员进行管理之前,管理人员应积极接触流动党员,详细了解他们的具体特点与实际需求,进而制定出恰当的管理内容。应将服务、帮助、引导流动党员当成管理工作的切入点,将服务意识置于管理之中,将提高对流动党员的服务能力当成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只有这样,才可不断拉近与组织与流动党员之间的距离,才能逐渐走进他们的心中,得到他们的认可,为高效管理流动党员奠定基础。
2、创新管理形式。
很多党务人员及基层组织长期受传统管理形式的影响,他们通常觉得流动党员管理效果不佳的现状,是管理手段的问题,造成管理工作权威性低下。其实,在流动党员的管理,不仅需要一定的管理制度,更需要非权力的感染,可凭借基层组织不断提升自身的凝聚力,增强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的吸引力,提升他们自主参与组织活动的积极性。流动党员积极参与组织活动的源动力是建立在党组织为党员提供的服务至上的,可借助当组织对流动党员的帮助、尊重、爱护、维护、关心等,逐渐提升组织在流动党员心中的地位、吸引力与权威性。这就需要以一种新思维重新思考流动党员与党组织之间的义务与权利关系,有必要将两者之间的领导、被领导关系适当改变,以增强服务为流动党员提供必要服务为形式,不断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进而使流动党员发自内心地愿意接受党组织的管理。
3、创新管理体制。
当前,流动党员的归属问题十分混乱,从表面看,是居住地与工作地分离、工作地与组织关系分析、居住地与户口所在地分析。实质上,出现以上情况的原因,是流动党员管理体制存在缺陷造成的,在党员的流入地组织、流出地组织、社区党建、单位党建等部门之间的分工十分模糊,相互之间还缺乏合作意识造成的。所以,各种类型的党组织应该明确自身职责,并相互协作,使得对每一个具体的流动党员的管理都能落到实处。同时,应不断加强党员流入地与流出地之间的联系,两地应积极联合、共同管理、定期通报,构建“作用共促、活动共抓、组织共建、资源共享”的管理制度,不断提升管理成效。
总之,流动党员作为党员队伍中的特殊群体,其自身的一些特点决定了传统的管理不太适合对其管理。因此,有关部门应依据流动党员的具体特点,有针对性地创新传统的创立内容、管理方法、管理机制,进而更符合流动党员的具体特点,最终提升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冀瑗. 创新党员管理模式切实加强流动党员管理[N].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07(10)
党员之家 篇11
一、共产党员意识含义与类型
所谓意识, 就是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 共产党员的党员意识就是对共产党员行为规范的认知、情感、信念、态度等精神现象的总和。它是党员自身社会地位、社会作用在观念上的反映。[1]作为党员, 不论在什么情况下, 都要意识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 要时刻牢记党的纲领与任务、组织与纪律以及党员的权利与义务, 要对自己独特的社会身份有清醒的认识, 自觉做到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 以群众利益为主, 自觉为群众服务。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面对人民的信任和重托, 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考验, 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 谦虚谨慎, 戒骄戒躁, 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必须增强创新意识, 坚持真理, 修正错误, 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必须增强宗旨意识, 相信群众, 依靠群众,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必须增强使命意识, 求真务实, 艰苦奋斗, 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2]十八大报告概括了党员意识类型, 一是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面对新时期世情、国情、党情考验, 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政治组织, 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强烈的忧患意识才能在世界舞台上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二是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共产党员要不断增强创新意识, 坚持真理, 修正错误, 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使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三是宗旨意识,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在执政为民同时还要廉洁奉公, 具有强烈的廉洁意识, 做到一身正气, 两袖清风,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为民服务。四是使命意识, 求真务实, 艰苦奋斗, 坚持从实际出发,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二、当前大学生党员意识弱化现状与分析
课题组对高校大学生党员意识现状进行了相关调研, 调研从大学生党员不同的意识角度进行。
(一) 党员忧患意识淡薄
在党的事业发展方面, 大学生党员对党的事业发展表现出了高度认同感,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 并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奋斗, 这体现了高校大学生党员的崇高理想。但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考验时缺乏应有的忧患意识, 对新的世情、国情缺少合理的判断。
(二) 党员宗旨意识弱化
绝大多数大学生党员能按照自己的目标和时代要求积极上进, 但有些大学生党员角色意识弱化, 忽略个人的党员身份, 只注重自己埋头苦干, 不愿意为集体和他人服务,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逐渐弱化。讲奉献、愿付出的少, 要待遇、求回报的多, 甚至有个别党员出现考试作弊, 贷款失信等现象。
(三) 党员责任意识淡化
大学生党员责任意识淡化, 主要表现在党员责任缺位和无所作为。大学生党员除了高校所赋予的学习生活责任外, 还要执行党章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起到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有些党员在实际生活中却存在“各人自扫门前雪”或“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等错误观念, 面对一些不良现象听之任之, 害怕承担责任, 更谈不上服务群众, 原因就在于他们丢掉了党员的责任意识。
(四) 党员缺乏创新意识
大学生党员缺乏创新意识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缺乏创新欲望, 没有创新欲望就不会开发出创新潜力, 不能进行创新的探索, 调查中的党员有些表现出不满足现状, 满腹牢骚, 但又缺乏行动的信心和强烈的创新意识;二是缺乏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差表现在缺乏深层次的思考, 考虑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千篇一律, 没有创新和突破。
三、培养大学生党员自觉意识
(一) 培养自觉的信念意识
培养大学生党员自觉信念意识首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 对共产主义社会制度有深刻的理解, 同时要懂得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其次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引导, 对“为什么入党”、“做什么样的党员”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 时刻保持党员信念意识。
(二) 培养自觉的宗旨意识
培养自觉宗旨意识首先树立人民至上的信念, 大学生党员要把为学生谋利益作为基本的出发点和归宿, 时刻要以广大学生的利益为重, 要正确对待和处理好个人、集体和同学之间的利益关系, 使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服从到广大同学整体利益上来。其次, 大学生党员要懂得权力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 要用好权, 掌好权。
(三) 培养自觉的责任意识
培养自觉地责任意识首先要加强教育和宣传, 使大学生党员牢记肩上的责任, 自觉地爱党尽责, 扎实为党奉献。其次, 完善党员责任制度, 增强党员责任意识的约束力, 使每个大学生党员尽心尽力, 尽职尽责。同时加强监督检查, 使党员严于律己, 恪尽职守。
(四) 培养自觉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怀疑精神, 要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 启发党员用所掌握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探索未知的世界。同时, 还要改革教学方法, 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 激发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培养自觉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
四、提高大学生党员为群众服务的自觉性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 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几十年来, 共产党员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服务的宗旨。努力提高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 进一步密切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 党和群众的关系如何, 直接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 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盛衰成败。
大学生党员要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一是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不断提高共产主义思想觉悟和社会主义信念, 牢固树立起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自觉地为人民谋利益, 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不能变;二是大学生党员必须认真学习和掌握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努力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 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三是要建立和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 加强党内外监督, 以法规制度去约束和规范党员行为, 维护党纪的尊严, 增强大学生党员的监督意识;四是要加强大学生党员党风廉政建设教育, 提高大学生党员的廉洁意识, 自觉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参考文献
[1]林彦博.试论增强党员意识[J].党建研究, 2011 (05) 35—38.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