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硕士论文

2024-11-15

优秀硕士论文(精选12篇)

优秀硕士论文 篇1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创办至今,深受全国各大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厂矿企业和关心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的各界人士的厚爱。刊物充分反映市场改革动态,积极探讨金融实务,对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和剖析,为我国市场经济的改革、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是广大高校师生、经济理论研究人员和经济部门工作者的良师益友。刊物设有《管理探索入《产业经济入《商务营销入《财经论坛入 (金融观察入<法学研究) 等主要栏目。

为鼓励和支持学术研究,我们将定期组织全国各大院校的知名学者对在本刊发表的论文进行优秀论文评比活动。对评选出的优秀论文作者,将给予丰厚的奖励。欢迎大家踊跃投稿!具体要求如下:

1、凡在我刊2009年7月份以后发表的论文均有资格参与本活动 (特约稿件除外)

2、文章论点新颖、论证严密、语言流畅。字数以3500- 8000字为宜;

3、奖项设置:一等奖一名,奖励3000 元人民币;二等奖二名,各奖励2000元人民币;三等奖三名,各奖励1000元人民币;鼓励奖十名,各奖励500元人民币。以上奖项均颁发获奖证书。

编辑部地址:南京市鼓楼区山西路67号世贸大厦A2幢4楼810室

投稿邮箱: sczk@vip.1 63.com

联系人:王宏艳

联系电话:025-83285311 传真: 025- 83285333

优秀硕士论文 篇2

信息技术的应用,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使我们的生活更加轻松、更加舒适。原来要告诉亲人事情,要写信或发电报,非常麻烦,而且就算你有急事,它也慢悠悠过几天才到收件人手里。现在打个电话,几分钟时间,事情搞定!原来想见千里之外的亲人一面,比登天还难,本来交通就不发达,还相隔那么远,见面就是难啊!而现在,电脑普及的时代,只要我们动手点几下鼠标,开启网络视频功能进行可视通话,就算远在国外也能见到亲人的面孔。原来给别人文件,要手抄一份还要送去。而现在,只要把文件放到传真机里,按一下键,一份内容一模一样的文件就到了对方手里。原来参加作文比赛,要先打一份草稿,由老师修改,再正式抄一次,再由老师几经辗转交给举办方……而现在,只要在电脑上打出发给老师,老师修改后再转发个给举办方就可以了。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我们已经步入新的时代,人们由按时按点上班、会议、洽谈生意……变为在家上班、网上会议、网上洽谈生意……足不出户就能解决问题,真是方便到家。是的,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等等各个方面都方便了我们,信息技术就是方便、便捷的。

信息技术不仅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影响,还在科学技术方面应用广泛,如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现实中可能出现的状况,便于验证各种科学的假设,以微电子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带动了空间开发、新能源开发、生物工程等等一批尖端技术的发展,天文工作者将通过太空望远镜、人造卫星等收集的太空信息存入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分析数据并描绘出星球模型,模拟其活动状态,使得千年难得一见的天文现象得以再现。

优秀硕士论文 篇3

《宁波港集装箱码头桥吊避让的相关研究》的作者为宁波引航站高级引航员杨东晓、 宣晓东。论文从宁波深水大港的引航生产实践出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收集了大量的大型集装箱船舶和相关码头、桥吊资料,进行了静态空间的研究,结合引航经验,从定量到定性推导出关于桥吊安全放置的位置和数量,为港口的安全生产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意见。

《论中国航运产业基金的法律约束与制度创新》的作者为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教授康锐。她认为,设立航运产业基金相当于政府间接入市,通过政府引导或参与资金配置以实施国家宏观产业政策。由于并非市场内生,航运产业基金在资金进出、运营等多个环节都存在法律障碍,产业政策实施因此不能尽如预期。克服制度障碍目前进展缓慢,政府不妨从培育航运金融市场、引入新的航运金融产品等方面着手发展航运产业,新加坡经验对于发展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或许可供借鉴。

中国航海科技期刊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由中国航海学会组织,对2010年至2011年在国内公开期刊或学报上的航海类科技文章进行了评优,总体评优率为30%。

优秀硕士论文 篇4

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2014年度“新闻科技论文”优秀论文评审结果揭晓。经专家组评选会议评审和网上公示,共评选出新闻科技优秀论文177篇,其中:一等奖17篇、二等奖49篇、三等奖111篇。本刊特别从获得一等奖的论文中选出部分先期刊登,以飨读者。(详细获奖名单请见中国传媒科技网www.capt.cn)

优秀“新闻科技论文”奖是由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创立,至今已评选5年,累计评选优秀论文400多篇。优秀“新闻科技论文”奖自创立至今不仅受到越来越多的媒体单位的热情参与,更成为媒体单位对技术人员职称评定的一个重要参考条件。

2013年,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在优秀“新闻科技论文”奖的基础上设立了“王选论文奖“,获奖论文均来自优秀“新闻科技论文”奖的一等奖论文。“王选论文奖“和优秀学术论文的评审工作,给广大会员提供了一个交流技术、总结经验的平台,更加有利于技术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和技术职务的晋升,对促进行业整体学术水平的提高发挥了积极作用。

优秀硕士毕业论文致谢词 篇5

论文致谢一:

本论文是在我的导师张为教授的指导和关怀下完成的。张老师渊博的学识以及诲人不倦的工作作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与张老师见面不多,但张老师有求必应、急人所急的风范和态度,对我影响很大,在此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此,也非常感谢我的企业导师刘湘辉博士在论文写作阶段给予我的指导。

刘博士是我国交通行业工程造价管理系统方面的专家,不仅理论水平高,而且实践经验丰富。在此,也要感谢刘博士的开发团队,在与他们的合作过程中,他们给予我信息化方面和工程管理方面许多的知识和帮助。同时也要对在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教给我们丰富知识与治学之道的天津大学的老师表示深深感谢。是他们,让我们感受到了北国老师的大气、和气。感谢珠海博实的各位老师对我们学习的精心安排和帮助。谢谢!

另外还要感谢三年来和我一起走过研究学习生涯的全体同学和朋友们,感谢他们的友情和支持。在他们身上,我学到了许多东西。

我还要感谢我单位的领导和同事对我参加学习的支持,给予我参与该项目建设的机会和新的工作平台,使我有了以往不同的收获和感受。

最后要特别感谢我的妻子陈翠梅和家人这么多年给予我的支持、帮助和鼓励,还要感谢我可爱的女儿,在工作和学习的`较大压力之下,是可爱小女灿烂、调皮的笑容带给我温暖,化解我的烦恼。

三年紧张的学习生活就要告一段落了, 我深知我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离不开身边的老师、同学、家人、同事和朋友的关怀和支持,再一次感谢他们、祝福他们!

论文致谢二:

在本学位论文即将完成之际,谨此向我的导师王幼松教授及其夫人张雁副教授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本论文的选题、撰写等工作是在王老师和张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王老师、张老师渊博的知识、敏锐的洞察力、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让我受益匪浅、终身受用!能够成为两位导师的学生,是我一生中莫大的荣幸!

感谢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的所有老师!在攻读工程硕士的三年时间里,老师们为我的学习提供了优越环境和精心安排,在课堂上的热情授课以及课堂下的谆谆教诲,不仅教给了我一生受益的专业知识,而且传给了我严谨的一丝不苟的专业精神,我将会铭记于心,付诸于专业工作之中。同时,也感谢同班的研究生同学,有你们的陪伴,研究生三年的学习与生活精彩纷呈!

衷心感谢我的校外导师许锡雁高级工程师,许先生长期从事工程造价咨询工作,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严谨的专业精神,是国内工程造价领域的资深专家,为行业的发展做了大量无私奉献!许先生为我的研究生学习提供了热心的指导,特别是在本论文写作过程中,不仅提供了工程项目案例,而且指导我开展理论和实践分析,帮助我顺利完成论文写作。

最后,衷心感谢为论文评阅和答辩付出宝贵时间和辛苦劳动的教授和专家!

论文致谢三:

三年的研究生学习生涯到了收获的季节,学生生涯结束有些不舍,但内心依然充满了喜悦和希望。

在硕士论文完成之际,首先要向培养我的学校表达深深的谢意。感谢我的导师徐学东教授,在徐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顺利完成了小论文和大论文的撰写工作。徐老师对学术研究的严谨态度,对事业始终如一的追求和对学生高度的责任感,激励着我努力进取,不断进步。

另外,衷心感谢学院各位老师在我研究与学习的过程中给予的无私帮助和指导,感谢师兄师姐对我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感谢师弟师妹在资料收集,数据调查中的热情帮助。感谢山东省财政厅选派的第一书记们和高桥镇的政府工作人员在我实地调研、工作时给予的帮助和指导。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和家人,感谢他们对我的无条件的支持和充分的信任,他们是我最大的动力源泉。再一次对所有给予我关心和帮助的人致以深深的谢意。

论文致谢四:

在本学位论文即将完成之际,谨此向我的导师王幼松教授及其夫人张雁副教授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本论文的选题、撰写等工作是在王老师和张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王老师、张老师渊博的知识、敏锐的洞察力、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让我受益匪浅、终身受用!能够成为两位导师的学生,是我一生中莫大的荣幸!

感谢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的所有老师!在攻读工程硕士的三年时间里,老师们为我的学习提供了优越环境和精心安排,在课堂上的热情授课以及课堂下的谆谆教诲,不仅教给了我一生受益的专业知识,而且传给了我严谨的一丝不苟的专业精神,我将会铭记于心,付诸于专业工作之中。同时,也感谢同班的研究生同学,有你们的陪伴,研究生三年的学习与生活精彩纷呈!

衷心感谢我的校外导师许锡雁高级工程师,许先生长期从事工程造价咨询工作,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严谨的专业精神,是国内工程造价领域的资深专家,为行业的发展做了大量无私奉献!许先生为我的研究生学习提供了热心的指导,特别是在本论文写作过程中,不仅提供了工程项目案例,而且指导我开展理论和实践分析,帮助我顺利完成论文写作。

衷心感谢家人和亲朋好友对我的关心与支持,特别是要感谢我的妻子,在论文写作的冲刺阶段,妻子在怀孕的情况下不仅鼓励和督促我抓紧论文写作,而且还悉心照顾我的生活起居,让我深深感受满满的幸福!论文完成后我一定会用心照顾好妻子,共同迎接我们小孩的到来!

最后,衷心感谢为论文评阅和答辩付出宝贵时间和辛苦劳动的教授和专家!

论文致谢五:

时光荏苒,转眼硕士研究生生活就要结束了,回首这三年多的时间,首先要感谢导师宋元达教授,本研究及学位论文是在我的导师宋元达教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他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宋老师在学习生活各个方面都对我充满了关心,在此向宋老师表达深深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

感谢江南大学食品生物技术中心和食品与健康研究中心所有的老师,感谢研究中心张灏老师、陈卫老师、陈海琴老师、陈永泉老师、顾震南老师对课题的关心和帮助,研究中心为我们建立了良好的实验平台,研究中心内部形成了严谨的科研环境和融洽的学习生活氛围,这些都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帮助!

感谢研究中心已经毕业和即将毕业的同门们,在课题的进行过程中给予了无私的帮助,感谢已经毕业的张白曦、周永双、杨佳玉、王宇、柏大林、陈思、宋文秀、李敏、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顺顺利利,还有没有毕业的师弟师妹们,希望你们都能早日毕业,赢得自己理想的工作!

优秀硕士论文 篇6

征文工作从今年4月份正式启动,截止到8月底,短短5个月时间就收到文章近万篇,这些文章来自包括台湾在内的31个省、市、自治区的1956个单位。文章作者大多数是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也有各级教育行政科研单位的领导和科研人员,还有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文章内容涉及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既有理论探讨,又有实践总结;既有调查报告,又有实验研究;既有团体辅导,又有个案分析;既有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又有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应当说,此次征文活动基本上反应了目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

为了保证评选工作的公正性、科学性和严肃性,我们组建了评审委员会,并采取了三审制度。初审由各地教育科研部门的专家负责,复审由大专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完成,终审由中国心理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林崇德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董奇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导师庞丽娟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申继亮教授,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心理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俞国良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刘华山教授六位专家把关。经过严格评审,最后评出一等奖94名,二等奖595名,三等奖1379名,优秀奖624名,获奖比例为25%。另外评选出集体奖39名,其中先进单位15个,先进学校24个,获奖比例为2%。

此次活动得到了教育部有关负责人的大力支持;得到了北京市教委德育处董柏林处长、河北省石家庄市教委德育处曲连坤处长等部分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同志的全力支持和帮助;得到了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德育研究中心主任詹万生教授等各级教育科研部门的领导和专家的大力支持与协助;得到了全国特级教师丁榕,北京市西城区教研中心王琼,北京教育学院崇文分院许书阁、赵增序等一线心理健康教育专家的支持和参与。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由上虞市教体局承办,此次大会得到了浙江省教委、上虞市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对他们的工作热情和严密的组织工作表示钦佩和衷心的感谢。

大力支持并积极参与此次活动的有全国广大中小学校长和教师;部分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大专院校、教育行政、教育科研单位的领导和学者等。在此,向所有支持、帮助、参与此项活动的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举办评优活动,旨在全面推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增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促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健康发展。我们之所以取名为“健康杯”, 意指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学生健康、教师健康、家长健康;学校环境健康、家庭环境健康、社会环境健康;同时也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够健康发展。

在广大中小学教师的积极参与下,在专家、学者们的热情帮助下,在各级教育行政和教育科研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首届“健康杯” 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文章评选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由于篇幅有限,我们只选取了近400篇获奖文章结集出版。在此,我们向未能入选的作者表示歉意。此后我们将在《中国教育报》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上择优刊登。

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为了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我们将继续联合举办第二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为了全面推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们决定从第二届开始扩大评优范围。除了继续征集论文、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经验总结、案例分析等文章以外,将征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其他优秀成果,如论文集,图书,刊物,报纸,课件,网站等。我们衷心希望继续得到您的支持、帮助和监督,也衷心希望能有更多的有识之士积极参与此项活动。

我们愿意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全面的、优质的服务。

《中国教育报》校园文化周刊编辑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编辑部

优秀硕士论文 篇7

1优秀编委的基体条件(5名)

(1)为《砖瓦》杂志社的发展及提升杂志质量建言献策;按时参加编委工作会议,热心于《砖瓦》期刊工作,协助编辑部做好各项工作;

(2)每年撰稿2篇以上文章,且文章内容对行业应用研究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3)为《砖瓦》杂志社推荐优秀稿件,每年组稿5篇以上,且组稿质量高,有深度,有广度;

积极参加《砖瓦》编辑部组织的各种学术活动。

2优秀作者的基本条件(10名)

(1)每年完成4篇以上撰稿任务;

(2)来稿质量高,文章内容实用性强,文字表达清楚,材料翔实、推理严密;

(3)能够按照编辑部的要求,积极做好编辑部布置的各项任务。

3优秀论文的基本条件(10篇)

(1)文章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方法资料可靠、数据处理精确、分析论证逻辑严密、结论明确、文字精练;

(2)在墙体材料领域的研究中有所发现、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或在科学技术上有较大革新和较重要发明;

(3)在推动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有很大价值,对振兴墙材行业有很大作用;

(4)文章内容实用性强,对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有较好的借鉴性。

(5)非“一稿多投”的论文。

优秀论文的评选范围为2011~2016年度《砖瓦》杂志上公开发表的论文,由编辑部组织相关行业专家进行评选,同时,欢迎行业专家、同仁推荐或自荐,共同参与到这个活动中。

优秀硕士论文 篇8

《光电工程》编辑部选送的论文中, 《光电工程》2007年第1期的“风标式激光导引头光电建模与仿真”一文 (作者:高智杰, 张安京, 史国华) 荣获了“大珩杯”光学期刊优秀论文称号。

“大珩杯”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于2008年在王大珩先生的支持下开始举办, 其宗旨是希望有更多的光学优秀成果发表在中国的光学期刊上。

本次“大珩杯”光学期刊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继续遵循科学、严谨、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采取专家定性评审与科学计量指标定量评价相结合, 作者自荐和编辑部推荐的方式进行, 对入选文章采用核心期刊引用分、中国光学期刊网下载分、SCIE期刊引用分、成果奖励分、专家评审分等多种评分相结合的方式评选, 最终评选出40篇得分最高的论文。获奖文章所在单位基本覆盖我国高水平光学及激光研究机构。

中国光学学会秘书长倪国强教授在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上宣读了获奖论文名单, 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冯长根教授、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周炳琨院士、副理事长徐至展院士等为入选论文的作者代表颁发了证书。

此次参加评选的候选期刊包括中国光学学会所有会刊及中国光学期刊网所有入网期刊共计38种, 其中《中国激光》、《光学学报》、《Chinese Optics Letters》、《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光子学报》、《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光学精密工程》、《光电工程》、《量子电子学报》共10种期刊推荐了文章参评。

优秀硕士论文 篇9

为了调动各单位及通讯员、发行员的积极性, 进一步办好、用好《冶金财会》杂志, 更好地为钢铁工业健康发展服务, 由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与《冶金财会》杂志社联合组织的《冶金财会》2008年7月至2010年6月优秀论文、优秀通讯员和优秀组织发行单位的评选工作已于8月8日评选完毕。经各单位积极推荐、《冶金财会》编辑部汇总筛选、评委会认真评选, 共评选出优秀论文67篇, 其中:特等奖6篇、一等奖12篇、二等奖24篇、三等奖25篇, 并评选出优秀通讯员18名, 优秀组织发行单位13个 (详见附件) 。对以上优秀称号获得者, 特在2010年《冶金财会》通讯工作会议暨“三优”表彰大会提出表扬, 并刊登《冶金财会》杂志以示表彰 (不另行发文) 。希望有关单位和广大财会人员向他们学习, 宣传推广他们的先进经验, 为进一步办好《冶金财会》杂志, 更好地为钢铁工业健康发展服务。

附:《冶金财会》优秀论文、优秀通讯员、优秀组织发行单位名单

《冶金财会》杂志社

中国优秀建筑论文评选组织机构 篇10

1. 主任

罗哲文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顾问、国家文物局古建专家组组长 (副部)

2. 顾问 (排名不分先后)

张锦秋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齐康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所长

马克俭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空间结构所所长王景慧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顾问、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总规划师

陈为邦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顾问, 原建设部总经济师

王静霞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专家,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顾问

二、中国优秀建筑论文评选专家委员会

1. 主任

李先逵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副会长、博导

2. 评委 (排名不分先后)

楼庆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马炳坚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所长杨志军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副会长、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司原司长

赵之枫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专家、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业祖润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顾问、北京建工学院教授

三、中国优秀建筑论文评选组委会

名誉主任:姚兵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会长、建设部原总工程师 (副部) 、博导主任:肖厚忠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优秀硕士论文 篇11

本次评选活动以“公平、公正、公开、权威、专业”为原则,在全国范围内面向广大教师、信息技术人员、各级教育管理人员以及教育技术等专业的学生征集论文,邀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信息中心相关领导和中国教育信息化专家数据库专家对论文进行评审。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和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管理信息化专业委员会为本次活动的获奖单位以及获奖作者颁发证书和奖励,获奖论文由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编辑出版。

获奖名单将于7月1日前在中国教育信息化网(www.e-chinaedu.cn)上公布。颁奖仪式将在“第九届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上举行。

中国优秀建筑论文评选组织机构 篇12

1. 主任

罗哲文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顾问、国家文物局古建专家组组长 (副部)

2. 顾问 (排名不分先后)

张锦秋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齐康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所长

马克俭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空间结构所所长王景慧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顾问、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总规划师

陈为邦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顾问、原建设部总经济师

王静霞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专家、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顾问

二、中国优秀建筑论文评选专家委员会

1. 主任

李先逵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副会长、博导

2. 评委 (排名不分先后)

楼庆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马炳坚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所长杨志军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副会长、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司原司长

赵之枫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专家、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业祖润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顾问、北京建工学院教授

三、中国优秀建筑论文评选组委会

名誉主任:姚兵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会长、建设部原总工程师 (副部) 、博导主任:肖厚忠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上一篇:装饰材料技术下一篇:煤矿排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