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科研论文

2024-10-08

优秀教科研论文(共13篇)

优秀教科研论文 篇1

长三角地区教科研优秀团队名单

长三角地区教科研标兵名单

优秀教科研论文 篇2

邬书林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他指出,这次将全国优秀出版科研论文评选纳入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成为我国出版界的最高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通过广泛宣传,扩大优秀论文的影响,既要引导整个出版科研方向,更要在促进我国出版业发展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他要求全国优秀论文评奖工作要建立起真正科学、有效的机制和严格的评审标准与程序,借鉴国内外权威科研评奖经验,使整个评奖工作向着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全面提高评奖层次与水平。他还就全国优秀出版科研论文奖奖励资金的设置、筹集与利用等提出了具体的意见。

于友先介绍了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的设置情况和评审委员会人员的组成情况,充分肯定了全国优秀出版科研论文评奖组委会的前期工作。他要求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这个奖项的评审工作做得更加严谨、规范、权威,确保国家级出版奖项的质量和内容,为评审工作起到示范作用。

据介绍,全国优秀出版科研论文征集工作于2005年12月启动以来,得到了各地出版协会等相关单位与作者的重视,申报极为踊跃。截至2006年7月,共收到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论文182篇(贵州、海南与西藏空缺),经评奖办公室审核,符合评奖资格的论文174篇。参评论文涉及出版、编辑理论、期刊、图书营销、数字出版与计算机网络、书籍装帧等诸多领域,还包括版权类论文十余篇。北京、重庆、河北、湖南、福建、上海、天津、广西等地选送的论文数量较多,质量也较高。本届评奖首次开展了电子版论文的征集,这为科研论文评奖数据库的建设和获奖论文网上公示等奠定了基础。会议就本届论文评奖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确定了评审专家名单、评审进程安排等事宜。整个评审工作计划在9月全部完成。

科研工作计划优秀 篇3

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部门工作计划,确立“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科研强师”的理念,将扎实开展学校的科研工作作为强化学校管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突破口,为实现学校发展规划上提出的“设施一流、管理一流、质量一流”的办学目标而创造条件。

二、工作目标

1、保持我校科研工作在我县的领先地位。

2、做好xx我校承担的各级各类课题的启动工作。

三、具体措施

1、转变观念,将科研工作提到学校管理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

要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将深入开展教育科研作为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与业务素质的重要手段,将“科研兴校”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学校领导要坚决破除“教学是硬任务,科研是软任务”,将教育科研视作装点学校门面的“花瓶”的陈腐观念,舍得力气真抓实干,将科研工作提到学校管理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抓,努力打开学校科研工作的新局面,全面提高办学效益。

2、组织落实,确保学校科研工作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为确保学校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组织落实是关键。学校重新组建科研工作领导小组,由副校长具体负责学校的日常科研管理工作。科研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工作,对学校科研工作中出现的倾向性问题进行具体的指导,对教师的科研成果及时做好评价与鉴定工作,对校内出现的较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及时做好总结推广工作,使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强大动力。学校领导要身先士卒,起表率作用,带头进行课题研究,做教育科研的排头兵。

3、加强学习,用科研理论指导科研实践。

结合日常的业务学习与“xx”师训工作,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教育理论与科研理论,认真学习《西丰县基础教育改革课题实验报告集》,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同时,积极创造条件,邀请市县科研室的专家来校作科研辅导讲座,努力破除不少教师心目中存在的“科研神秘感”,为学校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创造有利条件。通过理论学习,引导教师用科研理论来指导自己的科研实践,避免科研工作的盲目性,少走弯路,多出成果。

4、联系实际,使科研工作成为学校工作的强大动力

本学期我校的省级课题《关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与对策研究》和市级课题《关于转化“问题学生”的方法与对策研究》正式启动,要坚决屏弃那种“空对空”、“科研无非就是写写文章”之类的“纸上谈兵”式的不良风气,将科研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从学校管理、教育与教学工作的实践中发掘研究课题,并用科研的思想与方法去探索、解决学校管理、教育与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问题,真正做到科研课题源于学校教育实际,又服务于学校教育实际。

5、强化科研管理,确保学校工作的顺利实施

科研工作要上去,强化科研管理是关键,要将科研管理纳入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本学期要抓紧抓好学校的科研课题管理,切实抓好课题启动等关键环节的.管理,将学校的科研工作引导到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同时,要充分发挥科研管理的服务功能,对教师在实施课题研究中的困难和问题,要及时予以关心、帮助与指导,必要时可组织力量实施群体攻关,确保教师的科研课题按计划、保质保量地完成。青年教师是学校教育科研的有生力量,要大力引导青年教师积极投身科研工作,将科研作为培养青年教师迅速成长的重要手段。抓好科研成果的总结、推广工作是学校科研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认真评议、筛选的基础上,对较有价值的科研成果要努力做好总结推广工作。本学期要做好科研档案的管理工作。

6、实施政策激励,确保教师的科研热情长盛不衰

学校领导要充分发挥学校管理的导向和激励功能,将教师的科研工作作为日常考核和实施奖惩的重要依据之一。对教师的科研能力与科研成果,同职务聘任、评优、推荐评选各级骨干教师、评定职称等涉及教师切身利益的工作密切挂起钩来,激励教师全身心投入科研,将“向科研要质量、要效益”的口号化为扎扎实实的行动,确保他们的科研热情长盛不衰,从而从根本上屏弃“搞科研劳而无功、得不偿失”的陈旧观念,将从事科研工作的过程看作是提高自身理论与业务素质、提高工作效益的过程。

四、保证措施

1、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不懈地把思想观念的转变作为推动科研工作的根本性措施,要引导教师树立适应时代要求的新思想、新观念,增强科学发展理念,促进科研工作的创新。

2、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注重多认识规律、多遵循规律,决不能好高骛远,来不得半点虚假,让此项工作在健康、良性的轨道上发展。

3、认真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积极取得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多请示、汇报,在思想认识和工作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善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和借鉴学习其它学校经验。

4、领导班子成员要深入调查研究,全心全意为广大教师服务,要工作在第一线,为教师带好头,起榜样示范作用。同时注重发挥优秀教师以点带面的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5、加强学习,强化管理,增强工作的责任心和自觉性,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认真解决教师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扫清路上的障碍。

优秀教科研论文 篇4

1.传承吴地文明 建构园所文化 2.幼儿教育中心理惩罚的危害及对策 3.幼儿园本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4.“环境友好”理念融入园本课程的实践与研究 5.幼儿科学教育中艺术审美教育的渗透 6.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情况调查报告 7.浅议京剧艺术与幼儿园教育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 8.改善小学生学习心理环境要解决的问题与策略 9.论学生的课堂参与 10.“课间体育”的干预性研究 11.农村小学生课内外自主阅读探究方式的实践 12.试析小学耐久跑教学的有效方法 13.倾情学校文化再造 提升内涵发展品质 14.二次作文,点燃学生生命精彩的篇章 15.“实践反思型教师”的成长解析 16.唱响班集体建设的和谐之歌 17.择高而立 贴地而行——宜兴市东城小学“贤博文化”建设摭谈18.“班组串换”德育实验综述 19.课程文化转型下课堂教学规范的反思、重建与实践 20.绿色教育的理念与实践研究 21.在对美的追求中实现腾飞 22.走向理解的学校文化——理解型学校文化的实践建构 江苏省无锡市泰伯实验幼儿园 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小学幼儿园 江苏省宝应县实验幼儿园 江苏省南京市于家巷幼儿园 江苏省张家港市实验幼儿园 江苏省兴化市市直机关幼儿园 江苏省泰州市幼儿园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顺河中心小学 江苏省泗洪县实验小学 江苏省宿迁市实验小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附属高新实验小学江苏省大丰市第二小学 江苏省东台市实验小学 江苏省吴江市横扇中心小学 江苏省无锡市天一实验小学 江苏省宜兴市实验小学 江苏省宜兴市东城小学 江苏省江阴市峭岐实验小学 江苏省江阴市徐霞客实验小学 江苏省无锡市新安实验小学 江苏省无锡市盛岸实验小学 江苏省无锡市隆亭实验小学 吴建英高美华周红梅吴 雷刘 慧樊志红冯玉桃许兴奎江广建苗彩成张爱英陈亚辉朱志春徐 栋蒋 庆周群芬邹 清徐 燕毛新薇邹晓东俞晓云李淑英钱亚军奚 蓓刘 悦潘 淼

23.建构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式——学校教育个性化实施路径的探究 江苏省洪泽县实验小学 李建成 24.主线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江苏省高邮市第一小学 郑 春 25.基于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重构 江苏省盐城市迎宾路小学教育集团 王琴玉

26.让每一个孩子的探究品格都等到培养 江苏省吴江市实验小学 姚虎雄 吴韦萍 27.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28.让语文教学“得意”又“得言” 29.拨响师生互动的旋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性研究 30.小学英语课堂提问方式的研究 31.我和孩子这样读经典——“经典诵读档案袋”的研究与使用 32.小学美术作品中的“漫画控”现象的转化及培养策略 33.如何提高学生行为的有效性——小学生拖延行为的研究 34. 小学英语错题本的利用策略 35.还原教育的本质——基于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学校生态建设 36.基于理解的教学 37.教师:为学生创造尊严的人 38.大历史观在高中历史新课程单元备课中的应用 39.让主体在不断体验成功中获取学习成功 40.论化学学科教学的价值——从“本体论”意义上 41.思想政治课教学策略思考与实践 42.在“全语言”的世界快乐学习43.主体参与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技能的培养 44.高中政治新教材探究题的合理使用和再度开发 45.谈“内化原理”在中学德育工作中的运用 江苏省常熟市教育局教研室 江苏省常熟市石梅小学 江苏省常熟市支塘中心小学 江苏省常熟市任阳中心小学 江苏省泰州市扬桥中心小学 江苏省盐城市实验小学 江苏省连云港师专第一附属小学 江苏省连云港师专第一附属小学 江苏省连云港师专第一附属小学 江苏省连云港师专第一附属小学 江苏省连云港师专第一附属小学 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 江苏省沭阳高级中学 江苏省沭阳县建陵中学 江苏省宿迁市青华中学 江苏省南通西藏民族中学 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中学 江苏省阜宁中学 江苏省兴化市楚水实验学校 江苏省泰州市沈毅中学 江苏省无锡市第一中学 江苏省太湖高级中学 居文进 俞 芳 张清运 曹卫星 焦 卉 董文歆 黄明红 姚雪勤 王美欢 马鹏华 张 未

宋志平朱漫丽 薛 丹 陈 斌 刘逢庆 熊新华 夏爱华 王媛媛 孙国强 王中连 浦永清

范金泉 46.影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因素调查与思考 江苏省无锡市广丰中学 陈庆丽 47.证据意识:探究教学的核心诉求 江苏省无锡市凤翔实验学校 张世成

48.学校文化建设的真义与旨意 江苏省金湖高级中学 孙达俊 梁成年 49.创设·迁移·辨析——概念教学的一种有效策略 江苏省扬州市新华中学 薛义荣 50.合作学习在中学英语课外阅读中的实践与反思 51.展示阅读教学模式的隐忧与对策——兼评杜郎口中学语文教学52.语文教学中的“隐”与“显” 53.刍议“开放平等互动”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基础 54.政治教师应谨慎对待自己的批判冲动 55.通向高格的课堂教学品位 56.初中乡土美术课程的思考与实践 57.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 58.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 59.初中语文培养学生深度学习意识的实践与思考 60.试论语文生态课堂 61.农村初中微笑文化建设的行动研究 62.浅谈课堂上如何操作大班交流的环节 63.主体参与是实施化学新课程的有效方法 64.试论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策略 65.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66.非规范性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和实施 67.让导学案成为研究学情的有效载体 68.略论学生责任感的培养 69.在教育教学中践行“普爱思想”的心得 70.创业情境拓展主体性教学实践新思路 71.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困境:经济学分析与对策 江苏省翔宇教育集团宝应中学 江苏省翔宇教育集团宝应县实验初中江苏省仪征中学 江苏省南京市第29中学致远校区 江苏省南通市第二中学 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中学 江苏省海门市东洲中学 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中学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 江苏省张家港市外国语学校 江苏省太仓市沙溪实验中学 江苏省泰州市沈毅中学 江苏省泰州实验中学 江苏省姜堰市罗塘高级中学 江苏省泰州实验中学 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 江苏省泗阳县实验初级中学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 江苏省南京新港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省江都中等专业学校 宗兆宏 袁爱国 刘 祥 朱为群 张日华 薛海兵 陈铁梅 陈玉乔 陈 静 胡小凡 陈玉驹 沈月芬 赵 萍 张 霞 钱国荣 毛加和 马守信 沈 权 张允照 武兴华 饶赛华 谢革新

72.从“工学交替”的视角谈职业教育创新 江苏省南通中等专业学校 孙 爵 73.简约化教学手探析 江苏省南通高等师范学校 潘 健

74.农村特殊教育学校“教育——培训——就业”一体化办学模式的研究 江苏省溧水县特殊教育学校 葛华钦 王成琴 75.培智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江苏省南京市育智学校 王淑琴 76.素质教育的回归之旅 77.“六步导学”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78.拒绝平庸,让生物学课堂更精彩 79.新课程背景下思想政治课堂的重新审视 80.试论我国特级教师管理 81.凸显学生主体的德育活动基本模式 82.行动研究在农村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83.多元交互式高中地理发展性教学评价模型的建构与应用 84.研究从哪里开始„„ 85.学情调查:让我们和学生靠得更近86.高校自主招生与高中教育行为的变化——江浙沪三地的调查比较87.基于海门视角的长三角区域教育联动发展形势分析报告 88.素读:阅读教学的原点诉求 89.联合办学: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选择与探索 90.模块课程:职教课改的校本化实施策略 91.教学内容:幼儿园观课评课的新视角 92.刍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学校体育工作中的生命意蕴 93.教育均衡与教育竞争 94.生态数学的内涵及操作策略 95.从教育公平视角谈农村幼儿园课程的有效实施 96.略论课程领导视野下县域教育质量监控机制的构建 97.基于教育公平:平衡城乡教育发展——吴江市乡村教育调查报告 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教研室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教研室 江苏省扬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江苏省扬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江苏省扬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江苏省扬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教研室 江苏省扬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江苏省南京市沿江工业开发区教科室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教科室 江苏省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江苏省海门市中小学教师研修中心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教育局教科室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教育体育局 江苏省如东县教育局 江苏省如东县教育局教科室 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江苏省张家港市教育局教科室 江苏省太仓市教师培训与教育研究中心江苏省太仓市教师培训与教育研究中心江苏省吴江市教育局 沈正元 朱玲芹 孙朝平刘满希 王恒富 夏心军 陈 萍 滕家庆 朱雪梅 宫雁彬 汪圣龙 林 静 龚向东 陆云峰 姜永良 钱明明 唐海燕 钱建国 张 健 陈惠芳 王明珠 严乃超

徐炳嵘 张建忠

98.浅谈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与创造性教育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教育局教研室 王得众 99.课堂评价标准的人本性确立——从一个区域性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中

XX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选办法 篇5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繁荣教育科学,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根据辽宁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的若干意见》(辽教发[2011]55号)和《XX市教育科研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特制定XX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选办法。

第一条 评选范围

1.公开发表或出版的教育科研成果(论文、著作);被县区级及以上党委、政府采用的教育研究报告;已通过结题鉴定的市级及以上立项课题的课题研究报告。

2.具有以下情况的成果不得申报评奖

(1)工具书、论文集、教材、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2)公文、法律、法规等法定文件及带有秘密、机密、绝密字样,且尚未解密的研究成果;

(3)已在市教育局及以上级别的政府奖励评选中获奖的成果。3.参评成果时限的确认。公开发表或出版的论文、著作以发表时间或版权页出版时间为准(著作类成果以第一版时间为准,未参加过评奖的著作若再版时间在评奖时限内可以参评);被采用的教育研究报告以采用时间为准;立项课题研究报告以课题结题鉴定证书时间为准。

第二条

奖项设置

优秀成果奖设一、二、三等奖三个奖级,优秀成果评选坚持质量第一原则,宁缺毋滥。

第三条 参评条件

参评成果应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创新性、先进性和应用性的特点,科学阐释和准确解答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体现 我市教育科研水平的进步。

基本条件是:

1.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

2.具有重要理论贡献和应用价值,基础性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在理论探索或本学科研究领域有新的发展,并具有一定的原创性和开拓性;应用性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针对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提出具有重要价值的政策建议,在促进教育决策科学化或促进学校改革发展、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方面,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3.观点鲜明,资料翔实,数据准确,论据充分,逻辑严密,方法科学,符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要求。

第四条 评选组织

1.评选活动由XX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代行评选委员会职责,最终审定获奖成果。

2.XX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下设学术委员会,负责对参评成果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社会效益等进行评价,并提出获奖成果建议名单。

3.XX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市规划办”)代行评选办公室职责,受理各县(区)、市直属单位推荐上报的成果评选申请,负责处理评选工作的日常事务,处理异议投诉等。

4.各县(区)教育局负责本地区基础教育系统的成果申报组织、资格审查和推荐工作,并将申报材料汇总后统一报送市规划办。

5.各县(区)、市直属单位须对申报成果是否符合申报条件和要求,及申报成果的真实性;申报表格填写与装订是否符合要求,及表格填写的真实性与完整性;申报成果匿名件处理的准确性与全面性;佐证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等,进行认真审核。第五条 申报办法

1.优秀成果评选的申报由个人或集体(课题组)自愿申请,单位推荐,县(区)审核,统一报送市规划办。

2.优秀成果评选的申报实行限额申报。

3.每位申报者只能申报1项;同一成果不得重复申报。4.两人以上(含两人)合作的成果,由第一作者申报,或与合作者(含共同主编)具名申报。非第一作者申报需经第一作者与主要合作者同意方可申报(附相关证明材料)。集体共同参与的成果统一以课题组的形式申报。

5.由多个作者完成的成果,限定每项成果参与人数(含第一作者),即论文不超过2人、著作不超过3人、研究报告不超过5人。

6.系列丛书只能以单本著作独立参评。多卷本专著须整体申报参评,不能以单卷参评。论文集以单篇论文形式每篇一报,不得以主编、副主编名义参评。

以外文形式发表的论文需另行提交中文译文。

7.因课题立项、结题鉴定、获奖和应用等因素直接影响参评成果的评审结果,随评审材料必须附有关佐证材料,如课题立项通知、结题鉴定证书、获奖证书、成果应用证明等。佐证材料由各单位查验原件后,以复印件形式装订提交(实名佐证材料须加盖单位公章)。

无佐证材料或佐证材料不符者不予认定。

8.报送材料包括:(1)《XX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选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一式1份;(2)参评成果一式2份(实名、匿名件各1份);(3)单独装订的《XX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选专家评审参阅表A/B》(以下简称《评审参阅表》,论文和著作类成果填写A表,研究报告类成果填写B表)一式2份(实名、匿名件各1份);(4)与《评审参阅表》相应“佐证材料册”一式2份(实名、匿名件各1份);(5)《XX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选申报汇总表》(以下简称《申 报汇总表》)纸制文本1份;(6)《申请书》《评审参阅表》(实名)与《申报汇总表》)电子文本。

匿名成果(论文、著作、研究报告)的封面、封底、书脊、前言、后记、目录等,及匿名《评审参阅表》和相应匿名佐证材料册中,一律不得出现申报人(包括合作者)姓名、照片、单位等信息。未按要求做匿名处理的,或匿名处理不完全者,一律不予参评。

每项成果的材料分装2个材料袋:实名材料袋贴实名《申请书》首页,内装实名的《申请书》、参评成果、《评审参阅表》及相应“佐证材料册”各1份;匿名材料袋贴匿名《评审参阅表》首页,内装匿名的参评成果、《评审参阅表》及相应“佐证材料册”各1份。

9.市规划办不受理个人申报。

10.凡参加评选的成果原件及有关材料,不予退回。第六条 评审程序与评审办法

成果评审,采取个人自主申报、单位审查推荐、县(区)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资格复查、学术委员会专家组评审的程序,评审结果经公示、市教育局批准,最终确定获奖成果。成果评审采取匿名评审制度、回避制度、保密制度。

市规划办对县(区)与市直属单位推荐的优秀成果申报材料进行资格复查,符合申报要求者将进入申报成果评审环节;学术委员会评审专家依据评审标准,对匿名申报材料独立评审并提交推荐建议。

第七条 公示期与异议处理

获奖的优秀成果在XX市教育行政监督管理平台公示,设置为期7天的公示期,接受XX市教育科研成果监委会和社会监督。对于剽窃抄袭、弄虚作假的获奖成果和人员提出异议,不受公示期限制,一经核实,即撤销奖励,追回获奖证书并予以通报,取消当事人下一届参评资格,并追究申报推荐单位的领导责任。

相关异议须以书面形式提出理由和事实根据,须写明异议者的真 实姓名、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未按上述要求提出的异议不予受理。

优秀教科研论文 篇6

全国敬业杯教育论文有奖评优活动的参评论文, 将由此次评优活动组委会组成的专门班子评审, 获奖作品可获得相应的荣誉证书。获奖证书盖全国敬业杯教育论文评优活动组委会印章。应征作品须在其信封和文章首页右上角注明“敬业杯”字样。

一、征稿内容及要求:有关教育教学诸方面的科研论文均可。每篇限2100字左右;题目下依次注明邮编、单位、姓名、联系电话, 并附作者简介。

二、有关事项: (1) 来稿必复。随时可来电来函查询; (2) 订书自愿, 作者购书优惠; (3) 优稿可优先在全国发行的杂志《教科研导刊》 (国内统一刊号:CN37-0092, 邮发代号:23-229) 或《教育教学》杂志刊发。获奖作者名单及获奖等级在其杂志上公布, 并可获得当期期刊一本。

特告:有特殊需求在『核心期刊』上刊登论文的作者, 请您在稿件右上方注明“期刊”二字。

三、收稿时间:常年征稿, 分册出版。约两个月出一册。

来稿请寄:北京市朝阳区100012-02信箱书刊编委会

邮编:100012电话:010-84966439联系人:莫老师

教师教科研的档案意识 篇7

10年前电脑未普及时,我一旦向他们收集半年前的文稿,一般情况下都会空手而归,他们不是手抓头皮回忆不出放在什么地方,就是肯定地告诉我,一定是打扫办公室被当成废纸处理了。更滑稽的是,收编三年内全校教师在公开报刊上发表的论文,有的教师评职称时收到的样刊样报,也在搬家中遗失或被当成废纸卖了。看到他们或一本正经或诚惶诚恐或赌咒发誓地声明找了几个晚上都没找到的神情,我在苦笑的同时,也为他们早早地抹去自己的教科研印记而深感可惜。

有的教师可能会反问,我每天都站在讲台上,每天都在备课、上课、改作业,教育教学印记怎么没有留下?怎么不算延续?我个人认为,这种印记是存在的。但是,如果没有相关的文字记载或影像资料的保存或相关人员的证明,这只是你的职业印记,而不是你的事业印记!只有那些为事业拼搏留下来的印记,才是有意义的历史。历史是人们有意识的、有选择的记录,从而成为自身或者后来者以资借鉴的重要史料。

当你把教育教学工作当作一项伟大的事业时,你就自然会珍惜自己或他人的那些流下汗水甚至泪水的历史。比如公开课、研究课、获奖课等资料,那是你日后为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而不断反思和研究的利器。缺少了它们。你只能满足于现状;缺少了它们,你无法进行纵向反思、横向反思、个体反思和集体反思等深刻思维活动,你的行动研究法、比较法、总结法、对话法等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现实中有些教师天天备课、讲课,却很少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观察、记录,也很少写教学札记,进行案例分析,建立学生学习和自己教学的档案,导致他们很少考虑教学内容的重组、教学过程的优化、教学策略的变革、学生兴趣的激发,很少给自己出难题、压担子、提新目标。更有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时间长了,教育生活有规律地、机械地轮回着,没有了初上讲台时的紧张和忙乱,平添了几分自信和从容,便不自觉地形成了一种职业惯性,按部就班,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这就意味着,他的教科研印记或历史已经结束了,教育教学事业已经与他无缘了,他的教育教学人生再也难以抒写光辉的篇章了。一个不善于反思的教师是一个没有前途的教师,当然不会赢得同事、学生乃至社会的认可和尊重。教师只有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不断研究新情况、新环境、新问题,才能不断促进、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

一名优秀的教师之所以能够成就事业,不可缺少的要素就是反思。反思自己,反思他人;反思身边,反思远方;反思过去,反思现实。只有反思,才能改进,才能提升,才能发展。一位教师教育教学经验再怎么丰富,如果不能把这些探索研究的印记留存下来,使之成为自己或他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的阶梯,那么,他的经验至多只能影响周围的几个人;如果他能够将其保存下来,他的影响就有可能跨越时空了。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后人之所以能够“站在巨人的肩上”,就是因为有这些弥漫着真理光辉的专论专著的存在。

优秀教科研论文 篇8

大家上午好!

首先感谢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休息时间莅临现场,指导我院科研鉴定工作,在此请允许我代表院领导班子及科研团队,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特别是,今天来自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全国知名专家崔公让教授,虽已年届古稀,但仍不辞辛劳,冒着高温酷暑,亲临鉴定现场,担任此次科研鉴定的主任委员,对崔老这种认真负责,严格把关,治学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表示由衷的敬佩和崇高的敬意!

同时,借此机会,对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近年来对医院的跨越发展给予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也表示深深的谢意!

近年来,医院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院广大干部职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经过全院干部职工的辛苦付出和不懈努力,医院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新建16层现代化综合病楼的投入使用后,极大的改善了广大患者的就医环境,高精尖设备的添置更好的延伸和弥补了中

医四诊的不足,同时为临床诊疗、教学、科研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目前医院分南北两院,两翼共同发展,人才队伍日趋合理,学科建设日臻完善,科研团队由弱到强。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伊始就提出了“人才兴院、科技强院”的发展战略,筑巢引凤,不拘一格从全国各大知名医学院校招纳青年才俊加盟到医院发展的浪潮中,千方百计为干事创业的优秀人才搭建平台,为此,人事科、质控办等职能部门也相继出台了一揽子优惠倾斜政策,尤其是针对医院科研薄弱、科研意识不强等现状,多次邀请河科大一附院、解放军150医院、洛阳正骨医院等科研实力较强的医院专家来院传经送宝,多措并举鼓励临床一线积极申报课题,年终对科研项目进行隆重的表彰奖励,促使医院科研工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目前,虽然我院在省市层面的科研也多次获奖,但是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这样重量级的高层次科研项目依然属于院内空白,这也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因此,医院的科研团队有待进一步加强和优化,科研项目的层次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可谓任重而道远。

今天我院国家级重点专科周围血管病科刘惠洁副主任医师主持的科研《煨脓长肉理论在糖尿病足临床应用的研究》,是继任青松主任主持的《涤谈通络法治疗闭塞性肢体动脉硬化症的临床研究》之后周围血管病科的又一新科研,该科研针对目前科室糖尿病足患者住院时间偏长,住院费用偏大,截肢率偏高的临床现状,紧扣周围血管病临床实际需要,同时也是解决科室特色病

症之一糖尿病足创面生长缓慢这一难点的有益尝试和大胆探索,这就是该科研立项的背景所在,该科课题在院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科教科、医务科等部门的协调支持下,课题组全体成员能够团结一致,明确分工,精诚合作,分步实施,扎实推进,在平时的科研工作中,能够按时搜集完善科研资料,认真总结分析各种数据,经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和辛苦付出,目前该科研鉴定所需的相关资料准备就绪,期待专家的检阅,希望各位鉴定专家能够给予批评指正和精心指导,在此也真诚的恳请各位专家不吝赐教,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初衷使该科研更加科学合理,推广应用于临床,在降低截肢率、缩短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等方面效果明显,更好的造福于广大糖尿病足患者,给他们治疗带来新的希望和福音!

同时,也衷心希望该科研团队全体成员,虚心向各位专家学习请教,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做好会议记录,会后要查找不足,认真总结,使课题更加科学、规范和完善。

优秀教科研论文 篇9

甘肃省基础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评审暂行办法

一、总则

第一条依据国务院颁布的《教学成果奖励条例》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基础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设立的目的意义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推进科研兴教;鼓励基础教育的科学研究与实验,推动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激励基础教育管理人员、研究人员和学校教师深入开展课题(项目)研究,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第三条甘肃省基础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评选活动每二年举行一次。

二、参评成果范围及条件

第四条对象和范围:全省基础教育各类研究成果。凡从事我省基础教育工作的教师、教育管理人员、教学研究人员及单位(包括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职业高中、中等师范学校、普通中小学及民办中小学)在教育教学中产生的有关教育教学改革、教学实验、教育教学管理、师资培训等方面的优秀成果均可申报参加评奖。奖励的重点是教学第一线的广大中小学教师。

第五条成果时限:上届评奖之后、本届评奖之前,即两年

之内的研究成果。

每个作者最多可申报作为第一作者的个人成果一项;编著类成果,须由在甘肃工作的主编或编写组负责人提出申报,这类成果其中的一个章节或某一篇文章不得以个人成果名义申报;论文集不得以总成果名议申报。

第六条成果形式:A.专著B.课题研究报告 C.系列论文(同一问题或相似问题的研究论文3篇以上D.其他

第七条 评奖条件:

1.专著和系列论文必须公开出版或发表;

2.课题研究成果必须通过省级以上的鉴定验收;

3.音像制品、课件制作等成果,必须通过省级以上的鉴定验收。

4.不宜公开发表或出版,但已被市、州人民政府,厅、局级决策、管理部门采用的调研报告、咨询报告等教育科研成果,经作者单位推荐、采用部门批准,也可参加评奖。

5.凡已经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的成果,不再参加本次评奖。

三、评奖标准

第八条优秀成果标准:优秀成果必须具有科学性、创造性、先进性和应用性,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和一定的学术水平,能体现我省基础教育改革和科研的较高水平。具体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1.在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上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具有独立见解和创新意义,对解决实际问题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问题研究方面,提出了可行的措施和独到的见解,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根据教育目的、对象和环境,制订科学的实验方案和实施计划,在教书育人、从严治学、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提高质量、全面发展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验,实验成果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教育效果较好,具有推广价值。

3.在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探索改革,能反映教育教学规律,对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4.在管理方面能大胆创新,勇于改革,对于治理教学环境、加强学风建设、实行科学化管理等方面有突出效果。

四、申报程序及申报材料

第九条申报程序:评奖工作采取单位或个人申请,县、区教育部门审核推荐,市、州教育部门初评上报的程序进行。未按程序审核推荐的成果,省评审奖励委员会不予受理。

厅直单位的参评成果由各单位评审并加注意见后直接上报。

第十条材料要求:凡申请参加评奖的项目,须按本办法有关规定,报送以下材料:

A.《第八届甘肃省基础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申报表》一式三份;

B.成果材料一式二份(其中一份必须是完整的原件);

C.有关部门采用证明(未公开出版或发表的成果)。

多人合作完成的成果,原则上要由第一作者申报,第一作者因故不能申报的,可由有关单位或他人代理申报,但须有第一作者委托书或单位书面证明。对成果的所属权及其他问题有异议,在受理申报期限内未能妥善处理的,不得推荐申报。

五、评审奖励

第十一条组织机构:每届评奖工作成立“甘肃省基础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评审奖励委员会”,由厅领导、有关处室负责人和专家组成。评审奖励委员会负责确立奖励办法、获奖数额和评奖程序,受理异议投诉,审定获奖名单。评审奖励委员会设立办公室具体承担组织工作。办公室设在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第十二条评审程序:评审奖励委员会根据送审成果的学科门类,设立若干学科评审组。首先由学科评审组对相关专业的成果进行评议,提出初步意见,然后评审奖励委员会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终评,得票率达到投票人数的2/3以上为通过。

第十三条奖励办法:甘肃省基础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三个等级,由省教育厅授予相应的荣誉证书和奖金。奖项应记入本人考核档案,作为评定职称、晋级增薪的一项重要依据。

第十四条公正保密原则:参与评审工作人员应坚持公正、保密原则,不得徇私舞弊,不得对外透露讨论、评审、表决的情况,评审结果在公布前不得对外透露。

第十五条回避制度:凡涉及省评审奖励委员会委员的成果,在评议本人成果时,应退席回避,表决时不参加投票;凡本人成果申报参评的不得成为该学科评审组成员。

六、附则

第十六条甘肃省基础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由省教育厅根据省评审奖励委员会的评审结果审查、批准后授予,自公布之日起30日内为异议期,在异议期间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公布的获奖结果持有异议,可以书面形式向省评审奖励委员会办公室提出异议理由和事实依据,并写明异议者的真实姓名、工作单位、联系电话、联系方式(如需保密者,请注明),逾期或不按上述要求提出异议的不予受理。

第十七条甘肃省基础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的评审工作一定要实事求是,凡弄虚作假或剽窃他人成果获奖的,不受异议期限制,一经发现立即取消获奖资格、收回证书和奖金,并责成有关单位给予有关责任人一定的纪律处分。

第十八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省评审奖励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语文教科研腐朽文风几时休 篇10

华夏儒学开山鼻祖、东方教育“形象大使”孔子如果活在当今时代,想评职称,即使“混”个讲师,恐怕也不够格。且不说领导关系,也不说论资排辈,就是教科研成果这一硬杠,都会让孔老夫子遗恨一辈子。谁让你的教育观散在《论语》字里行间,而规范的学术论文一篇也没有,更谈不上专著了。量化考核结果,教科研只能算零分,想评职称自然是痴人说梦了。

孔子自然不明白眼下应赶的“新潮流”:第一、学术论文要注“水”长“膘”,长篇累牍。字数不足只能显示自己浅薄,文字短小不足以表现自己博学。只言片语只能是街头巷尾黄口小儿闲扯,会贻笑大方。第二、学术论文要“浅”入“深”出,故弄玄虚。大白话是下里巴人,不登大雅之堂,即使浅显的道理,都需深奥的包装,让人看得云里来雾里才是高明。比如“赏花”要说成“调动主体感知力、想象力,使自我视觉内在的审美能力与植物的生殖器官的外延部分紧紧拥抱,相互愉悦”;千万不要把“收到了消化系统内食物匮乏的信息”说成是“饥饿”。第三、学术论文要术语堆砌,名词爆炸。言必称“理念”,“取向”、“解构”满天飞,外加一些“熵”、“场”,让人觉得玄而又玄,追问作者自己,往往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列举特征,就是指向性、多极性、公众性、超现实性、时空具体性——给人的感觉是“性泛滥”。教科研的文风是越高深越高明,生造词汇的堆积,时髦理论的复述,宏大体系的构建:让人读不懂的同时感到自卑。

赶“新潮流”者不明白,读者是作者的上帝,而不是“忽悠”的对象,平白易懂的语言、浅显扼要的表述才是对“上帝”的尊重。赶“新潮流”者不明白,文章太象文章就不象文章了,只能放到历史的博物馆里,作为腐朽文风的代表与党八股洋八股新八股一起陈列,供人参观之用。他们自以为,自己才是上帝,让你看不懂使你成为其敬畏者。鲁迅先生对文学青年告诫得好:“一条小溪,明澈见底,即使浅吧,但是却浅得澄清,倘是烂泥塘,谁知道它到底是深是浅呢?也许还是浅点好。”他们还自以为新锐少壮,其实,封建社会那种“使僻事,绘隐语;词需累诠,意如商谜”的艰深晦涩之作早已是汗牛充栋。

至于为什么要故作艰深呢?我想,除了唬人外,一方面可掩盖自己思想内容的苍白,正如苏轼所言“扬雄好为艰深之辞,以文浅易之说;若正言之,则人人知之矣。”另一方面,功利所为,目前中学教科研成果评价,二千字以上的论文才算一篇,大学硕博士学位论文字数则要翻四五番。若是同时拿某些硕博士学位论文和中学语文教育专家数百字一篇的教学随笔到书店里卖,可想而知,一边或许是无人问津,一边则可能是门庭若市。若剔除曲高和寡因素,剩下只能是腐朽文风使然。

那么,语文教师最恰当的科研表达形式是什么呢?还是让我们看看柏拉图,看看卢梭,看看苏霍姆林斯基——让我们读读孔孟,读读叶圣陶,读读陶行知——他们的名著是多么地深入浅出,多么地平易朴素,而平易朴素中却蕴涵着真正的深刻。同时,让我们看看李镇西,看看王栋生、看看袁卫星——他们给我们的启示是除必要的学术论文外,小说、诗歌、杂文、随笔等各种生动活泼的文体是语文教师科研表述的更佳方式。因为语文之所以是语文,它更多的是实践的而不是理论的,是形象的而不是抽象的,是感悟的而不是实证的,所以,科研成果的表达形式也是多样的而不是单一的,是活泼的而不是枯燥的,是自然的而不是硬凑的,它不能完全套用理科模式。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除弄几篇规范的学术论文评评职称外,教科研成果还可表达得更自然、更朴素、更诗意。

优秀教科研论文 篇11

加强教育教学科研活动是培养和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为鼓励广大外语教育工作者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 不断提高外语教科研的质量和效益, 经研究, 我会决定举办“第七届全国中小学外语教育教学科研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评选办法

教育科研是外语教育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发展个性、提高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 是培养和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为鼓励广大外语教育工作者积极参与教育科研, 不断提高外语教育科研的质量和效益, 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参评人员:主要为中小学外语教师、中小学外语教研员和其他从事中小学外语教育科研的有关人员。

第二条参评作品内容:应是中小学外语教育教学研究方面的科研成果。参评作品包括研究论文、专著、实验报告、经验总结等。

第三条参评作品要求:参评作品须由第一署名者申报, 署名最多不超过三人。凡2007年7月1日至2009年6月20日期间完成或发表的科研成果均可申报。曾获过奖的成果不得再次申报, 每人限报一篇参评。所有申报作品都需原创, 文责自负。

第四条评选标准: (详见学会网站) 。

第五条组织机构:成立评选组织委员会。由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正副理事长和常务理事任正副主任和委员, 正副秘书长任组委会正副秘书长。组委会负责统筹评选工作, 由组委会聘请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 负责评审工作。

第六条评审程序:本项评奖每两年一次。

1、省教研单位推荐:

由县级教研部门推荐, 地市级教研部门初评, 省级教研单位组织复评, 名额按各省 (直辖市、自治区) 下属地级市 (自治州、区、盟等) 数量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 每个学段各一名 (参见附件4) , 送评论文和参评表加盖省 (直辖市、自治区) 组织单位公章, 报送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秘书处办公室。

2、学会会员直接报送:

我会会员可把论文和参评表加盖单位公章后直接报送至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秘书处办公室。

3、评审委员会分小学、初中、高中三组进行终评。

第七条奖项设置:本次论文评选活动设置的奖项包括: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第七条成果展示与推广: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将在2009年秋季。

召开的“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第15次学术年会”上宣布获奖名单, 颁发获奖证书。除特别指定的大会或分会场报告人, 此次年会的主会场或分会场报告人将在论文获奖者中选定, 并由我会向报告人颁发证书。获奖证书颁发前在本学会网上公示十天后 (网址:www eltchina..org) , 在本学会会刊和会报上公布获奖者名单并择优发表。一、二等奖成果将择优汇编成集, 正式出版。

第八条评审经费来源:参评者交纳的评审费。

二、论文格式

1、论文一律采用Word电子文档 (勿用WPS) ;A4型纸, 页边距设置上、下为2.54cm, 左、右为3.17cm;

2、标题用小二号黑体;内容正文用小四号宋体;正文标题下方居中位置请用小四号楷体注明作者及所在单位;正文前的内容摘要请用五号楷体, 不超过300字, 并注明“内容摘要”字样;正文下方请标明页码 (页码格式为阿拉伯数字, 居中) ;

3、论文中的图形要“组合”, 并环绕编排;

4、论文封面请按所附格式填写;

5、其它信息请勿放在正文中, 可放封底页;

6、具体论文稿件格式及写作要求请登录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网站查阅 (http://www.eltchina.org) 。

三、交稿、交费方式:

1、报送论文、参评表一律用A4复印纸打印, 一式两份寄至学会秘书处办公室;

2、将校对好的论文、参评表电子文稿发E-mail至nfltra@163.com;邮件主题处请注明“省份、姓名及论文评比”字样, 附件中请注明“论文评比”和“参评表”字样。

3、论文评审费每篇100元。交费方式:邮局汇款 (请注明收款人:陈玮;请在附言栏中注明:论文评审费) 。

请各地积极组织、参加论文评选, 并于2009年8月10日前将参评论文及参评表、评审费邮寄至我会秘书处办公室, 论文及参评表电子稿发邮件至学会邮箱, 逾期视为弃权。我会将于8月组成论文评审委员会进行评选。

秘书处办公室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中路44号 (北区) 4号楼5层

邮编:100088

电话:010-62389388/62381700传真:010-62363656

电子信箱:nfltra@163.com网址:www.eltchina.org

联系人:陈玮李娟

优秀教科研论文 篇12

办法

重理工【2009】124号

第一条为调动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从事科学研究工

作的积极性,培养和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学术科研队伍,促进我校科研工作和学科建设发展,提高学校的整体科研实力和学术水平。学校决定每年进行“重庆理工大学优秀科研工作者”的评选活动,并进行表彰和奖励。

第二条评选条件

(一)政治思想素质好,坚持党的方针路线,贯彻执行党的政策,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努力为学校的发展作贡献。

(二)近两学年内考核称职且科研工作量考核分排名位于所在二级学院前30%。

(三)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必须以重庆理工大学为作者的第一属名单位且均为成果负责人或第一完成人(国家级奖励和条件中有特别说明除外)。

(四)具有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勇于开拓创新,该内在科研工作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在承担课题、发表论文、出版著作、申请专利、成果获奖、成果转化以及指导学生科研等方面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均可申报:

1.正高职称人员:

(1)承担省部级重点以上级别项目,或科研项目经费

当年累计到款超过100万元(工科)、30万元(理科、社科类)。

(2)在A类重要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篇,或在国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篇,或发表的论文被SCI 收录3篇。

(3)出版学术专著。

(4)获发明专利授权。

(5)获省部级科研成果三等奖(含三等奖)以上奖励。(6)在科研成果推广中作出重大贡献,取得显著效益,进入学校的转化经费50万元以上。

(7)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获二等

奖以上(含二等奖)奖励。

2.副高级职称人员:

(1)作为前两名研究人员承担省部级重点以上级别项

目,或作为负责人科研项目经费当年累计到款超过60万元(工科)、20万元(理科、社科类)。

(2)在重要核心期刊B类及以上级别期刊发表论文1

篇,或在国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或发表的论文被SCI 收录2篇、EI收录4篇、SSCI、AHCI、ISSHP收录。

(3)出版学术专著。

(4)获发明专利授权。

(5)获省部级科研成果三等奖(含三等奖)以上奖励,其中省部级一等奖排名前三、二等奖排名前

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排名不限(以获奖证书为准)。

(6)在科研成果推广中作出重大贡献,取得显著效益,进入学校的转化经费30万元以上。

(7)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获三等

奖以上(含三等奖)奖励。

3.高级职称以外的其他人员:

(1)承担省部级及以上项目(不含教委),或科研项

目经费当年累计到款超过30万元(工科)、10万元(理科、社科类)。

(2)在重要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或在国外核心期刊

上发表论文,或发表的论文被SCI收录1篇、EI收录2篇、SSCI、AHCI、ISSHP收录。

(3)作为主编、副主编出版学术专著。

(4)获发明专利(排名前二)。

(5)作为主研获省部级科研成果三等奖(含三等奖)

以上奖励,其中省部级三等奖排名前二、二等奖排名前三、一等奖排名前

五、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排名不限(以获奖证书为准)。

(6)在科研成果推广中作出重大贡献,取得显著效益,进入学校的转化经费10万元以上。

(7)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三等奖以上(含三等奖)奖励。

(五)当年已获“重庆理工大学科研贡献奖”的个人不再参与“重庆理工大学优秀科研工作者”的评选活动。

第三条评选方法及时间

(一)由本人提出申请,申请人认真填写申请书和提供证明材料,各二级单位严格按照条件评选推荐。

(二)由科研处组织专家组成评审小组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择优评选。

(三)重庆理工大学优秀科研工作者每年评选一次,评审时间定在第二年的1月份。

第四条表彰与奖励

对评选出的优秀科研工作者授予重庆理工大学优秀科

研工作者荣誉称号,并在学校科研工作大会上进行表彰和奖励。每位获奖者奖励1000元。

第五条此办法解释权归科研处。

优秀教科研论文 篇13

各学院:

为做好2011年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申报奖励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对象

当年在校的普通全日制本、专科学生个人独立或合作完成的科研成果。

学生参与教师科研的成果不属于奖励范畴。

二、申报范围及条件

(一)申报范围

大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的具有创新性或社会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软科学成果、学术论文和文学作品等。大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美术类作品、表演类作品、“挑战杯”获奖成果及已获得省教育厅组织的学科竞赛、专业比赛奖励的成果不属于奖励范畴。

(二)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视为不具备申报条件

1、未在正式刊物(校级刊物及以上)上公开发表的论文和作品(含仅有用稿通知、出版合同等而未正式发表或出版的);

2、造型外观设计、建筑景观设计、软件设计类作品无实际应用证明或使用效果证明的(如中标、采用等);

3、在非正式期刊网络版发表的网络作品;

4、仅有专利申请受理书而未正式授予专利的;

5、申报人不是成果的第一完成人(作者)的;

6、七年制学生在研究生学习阶段申报的成果;

7、申报材料无法提供可供支撑的成果原件的。

三、工作要求

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申报工作以学院为单位进行。申报材料包括《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申报表》(纸质版和电子版)、成果原件、相关支撑材料等。以上材料均一式一份,单独装袋,一项一袋。申报截止时间为10月18日,逾期不予受理。联系人:张永红,电话:027-81624680。附件1: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励工作暂行办法

附件2: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评审标准(修订)

附件3: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申报表

校团委

上一篇:听感恩教育演讲心得体会下一篇:一创双优集中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