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教科书论文

2024-06-11

初中科学教科书论文(共11篇)

初中科学教科书论文 篇1

美国自创立科学课程以来, 中学科学教育的理念一直随着社会的需求不断地调整、改变, 已经形成了如今重视科学、技术、社会 (STS) 以及科学教育的大众化思想理念。同时, 美国的教科书充分体现出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运用, 注重学生探究、动手和实践能力, 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建构新知识。《科学探索者》因其“探索科学奥秘、指导研究性学习、知识能力方法并重、动手动脑趣味无穷”的教材特点, 逐渐成为美国最权威的研究性学习教材。本文依据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科学探索者·天气与气候》 (中国版) 中的“探索活动”, 对其进行分类, 讨论该版教科书中“探索活动”体例的特色。

一、美国初中科学教科书《科学探索者》的内容及“探索活动”类型

美国初中科学教科书《科学探索者》由17个分册组成, 本文选取《天气与气候》一册进行分析。《科学探索者·天气与气候》共有4个章节。第一章为大气, 从身边的空气讲起, 介绍了地球上大气的成分、结构, 也介绍了大气的气压、气温及其随着海拔、场所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和特点, 共编写了4节内容。第二章为天气要素, 主要内容包括大气的能量及其传递, 因气压、气温、风和湿度的差异而促使能量传递, 从而引起一系列的天气变化, 共编写5节内容。第三章为天气类型, 从影响北美天气的角度介绍了锋和气团的运动及类型, 风暴的各种类型、形成过程及危害和安全法则, 最后介绍了一系列天气系统的预报及如何阅读气象图, 共编写3节内容。第四章为气候与气候的变化, 主要内容包括以不同地区为例探究影响地区气候的主要因素, 从而介绍了各种不同的气候类型、气候带, 通过树木年轮、花粉、冰期等探究气候的长期变化及原因, 从一些自然现象中发现大气的全球变化及影响, 共编写4节内容。

美国初中科学教科书《科学探索者·天气与气候》由16节课程内容组成, 其中“课文”内容为教科书的主体, “探究活动”则是教科书的灵魂, 就如《科学探索者》的主编M.J.帕迪利亚所说, “探究是科学教育的灵魂, 也是《科学探索者》的核心”。本册书有65个活动内容, 一般情况下, 书中每节课都会包含2~3个“探索活动”内容。结合教科书, 根据活动设置的位置、目标和实验场所, 这些“探索活动”分为“实验与操作” (包括本章课题、探索活动、试一试、家庭活动) 、“技术与设计”、“技能与应用” (包括技能训练、实验室、数学应用) 、“图像演示”四种类型, 分别为34项、6项、20项、6项。“实验与操作”与“技能与应用”为探究活动的主体。“实验与操作”的活动内容主要是为引发学生课前思考、进行课堂强化及课后巩固而进行的一系列设计好的实验操作。“技术与设计”更强调实验进行的每一步———设计、制作、测试、交流, 主要培养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技能与应用”部分, 顾名思义就是对一些技能的强化训练及一些数学方法的应用。“图像演示”是一些大规模的或者无法用肉眼看见的或者危险的实验或活动的视频或模拟动画的播放, 将一些抽象、难以理解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 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二、美国初中科学教科书《科学探索者》“探索活动”体例的特色

1. 鼓励动手操作, 动脑思考, 活动形式多样。

美国初中科学教科书《科学探索者》中, 动手操作的探索活动约有26项, 动脑思考的活动约有11项, 占探索活动体例总数的56.92%。动手操作的活动主要表现形式为模拟自然现象、验证基本原理、制作实验器械、测量实验数据、调查自然环境等。其中, 大多数活动为验证自然的基本原理, 如空气有质量吗、空气受热后会怎样变化等;模拟自然现象设置8项, 如雾是怎样形成的、制造冰雹、模拟气候条件等;制作实验器械5项, 如制作塑料瓶气压计、制作一个风向标等;测量实验数据4项, 如测量不同高度的气温、太阳光线与角度等;调查自然环境设有4项, 如调查小气候、观察天气等。动脑思考的活动主要是分析图表、总结现象、分析影响等, 分别为5项、3项、3项, 如美妙的气候统计图、什么是温室效应、地球纬度对气候带的影响等。动手的活动, 可以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学习知识, 并感受到自然的奥妙和地理学习的乐趣;动脑的活动, 通过一些图表、自然现象, 对学生进行一步步的引导, 培养其进行有逻辑的思维。活动形式多样, 且贯穿课程内容的始终, 会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注重“探究活动”过程中技能的培养。

美国初中科学教科书《科学探索者》在每节课的课程内容之前, 会设置一个探索活动。这项活动不仅用于引起课前思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是在每个活动下面设有一个思考题, 以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 如推理、预测、测量、建立模型、观察、提出假设等。教材将学生所要掌握的技能隐藏在每一个活动中, 每一个活动掌握一种技能, 同时在“技能与应用”活动中进行专项训练和强化提高, 最后在“技术与设计”中对各种技能进行汇总和应用。当所有的技能都能被熟练掌握时, 学生不仅学会了技能, 在将其整合运用后还形成了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教科书的最后参考资料中, 将本册书所提出的所有技能进行了整理分类, 形成“技能手册”, 包括“像科学家那样思考”、“科学测量”、“科学探究”、“技术设计”、“绘制图表”、“数学工具”和“阅读理解”7种类型的技能总结。由此可以看出, 美国科学教育更加强调以技能或者能力的强化和细化, 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也是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对美国教科书编写指导作用的体现。

3.“探索活动”具有不同的功能性。

美国初中科学教科书《科学探索者》共四章16节课, 设置了65项“探索活动”。为了保证课程内容相对均衡, 每一章分别设置15~18个不等的“探索活动”, 其中“试一试”、“家庭活动”、“技能训练”、“实验室”、“数学应用”和“图像演示”在每章中的数量都有所不同。但在每章之初, 都设置了“本章课题”这一活动;在每节课之初, 都设置了一个实验探索活动。由此我们发现, 由于不同类型的“探索活动”出现在教科书中的时机与位置不同, 其具有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同。例如, 每一章、每一节课之前设置的实验与操作的活动内容, 用于贯穿整章的探索活动, 引发学生的课前思考与探索。“试一试”穿插在课程内容中, 其目标在于主要概念的巩固与强化;“家庭活动”设置在课程内容结束后的“巩固”中, 内容多是一些与课程有关的在家中的现象发现和探究, 旨在让学生进行课后巩固复习;等等。因此, 美国初中科学教科书《科学探索者》中的“探索活动”, 因其位置的不同具有不同的功能性。

《科学探索者》是秉承着“新课标、新理念、新学法”的思路编写的, 因而成为美国初中主流的理科教材。通过对《科学探索者·天气与气候》 (丁国莲译版) “探索活动”体例特色的分析, 我们认识到, 美国初中科学教科书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动脑思考, 书中有很多形式多样的探索活动。这些活动具有不同的功能性, 注重在活动的过程中对学生技能的培养, 同时重视在探索活动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我国中学科学课程教科书的编写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M.J帕迪利亚.科学探索者;天气与气候[M].丁国莲, 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13.

[2]魏志方, 李凤月, 董玉芝, 等.中韩中学课程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12.

初中科学教科书论文 篇2

一、植物单元:

(一)我看到了什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观察、研究大树中亲近自然,感受自然,融入自然。

2、组织学生经历从“看”到“观察”的过程,知道怎样才是科学的观察。

3、通过观察、描述获取有关大树的信息。

教学准备:

1、教师选择一棵大树,供学生观察。(校园内)。

2、观察记录本。

3、一些工具(绳子、尺、放大镜等)。

教学过程;

1、引入。

你观察过大树吗?从书上的照片中,你看到了什么?你有没有到一棵大树前观察过?曾经看到过什么?

2、小组回忆、讨论有关树的信息,并记录在纸上。

(1)学生回忆过去不经意间所看到和记住的有关大树的内容。(2)学生讨论曾经观察过的大树。(3)把讨论的信息写于纸上。

3、怎样观察一棵大树。

(1)如果让你再去观察一棵真正的大树,你想观察什么?(2)学生讨论。

(3)学生交流,教师随机生成引导: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

A、“看”大树,“听”大树,“闻”大树,“摸”大树„„ B、有顺序,如由远到近的观察。

4、带领学生观察学校中的一棵大树。(1)观察前的要求:

A、注意安全。B、爱护大树。C、做好记录。(用文字,也可以用图画。)

(2)有组织的带领学生到事先选好的大树下,根据自己想好的观察顺序、观察方法观察大树。

(3)要学生把观察到的内容写在记录纸上。

5、交流、讨论,知道看与观察的不同。(1)学生回教室,汇报交流。

(2)对照两张记录纸,讨论以前看到的内容和现在观察到内容有什么不同?(3)为什么我再去看会知道的更多?

(4)当我们想要了解得更多,知道得更多的时候,当我们带着这样的目的再去“看”的时候,我们的科学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5、后续研究。在你家附近选择一棵大树,自己确定观察内容,进行观察。

(二)我的大树

一、教学要求

1、继续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研究大树的活动,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在观察活动中培养情感。

2、用简便的方法描述树的形状、粗细、高矮等。

4、鼓励学生用各种渠道丰富自己的知识。

二、教学准备

学生拓展树皮用的白纸若干,几张放大树的照片。

三、教学过程

1、引入。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观察了一棵大树,你能不能告诉我,你观察到的那棵树是怎么样的?

2、用简便的方法描述树的形状、粗细和高矮。用动作比划你看到的树冠的形状。用手比划你的大树的树干有多粗。

用比较的方法告诉别人,你的大树有多高。

3、观察、描述树的其他方法

画一画,你所观察到的树的叶子,大树。展示一下你捡来的树的果实。

你看到的树皮是怎样的呢?你用什么办法把树皮给同学展示一下。教师教学生拓印树皮的方法,学生到校园内拓树皮。

小结:用画画,拓印做记录,搜集实物标本等方法,都是我们观察,描述大树时可以使用的方法。

4、对记录、描述作用的理解

大家都能对大树进行描述或记录,那你是否能根据别人的描述知道是哪一棵树?

出示一份观察记录,让学生猜猜是校园里的哪一棵树。教师将落叶、树皮拓片分发给学生每人1份,让学生到校园去寻找大树。

5、作业。

写一份树的观察记录。

(三)各种各样的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研究树叶的活动,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在活动中体验到叶的纷繁美妙。

2、让学生经历一些基本的探究活动过程。(1)、按一定的内容和顺序进行较细致的观察。(2)、尝试用科学的方法对叶的颜色、形状、大小进行比较观察和测量。(3)、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注意进行方法的总结和创新。

3、获取一些叶的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的知识。

教学准备:

1、学生记录纸。教学活动设计:

一、引入

秋天是落叶的季节,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各种树叶。

二、学生到校园捡树叶

1、学生先说说捡树叶的注意点:爱护花草树木,注意安全等。

2、学生到校园内捡树叶。

(注意点:在活动前教师一定要对学校里的植被情况了解清楚。学生可以捡到哪些落叶?数量如何?捡的时候会发生什么问题?如果校园较小,植被较少,学生捡到的落叶是否会过于单一?短时间内参加活动的学生过多,有些学生可能会遇到捡不到叶的情况。如果让学生在课前校外完成捡叶活动,教学前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的收集情况。)

三、小组交流统计

1、教师出示统计表,学生进行统计。你一共捡了几片树叶? 这里面有几种树叶?

你们小组共有多少种树叶?

数量最多的一种共有几片?

2、小组填写好统计表,各小组间交流。注意点:在进行统计前,教师要了解学生所捡叶的情况,对学生的统计活动做出充分的估计。首先各小组所捡的叶的数量差异很大,多的达上百片,在短时间内难以完成统计和分类任务。其次,像柏树之类的叶很难进行数量统计,教师事先要作指导准备。

四、同一种树叶的判断

1、铺垫引导

准备同一种树上收集的两片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有一定差异的叶,先出示其中一片,设问:这是怎样一片叶?再出示另一片,设问:这又是怎样一片叶?学生观察并描述。再设问:两片是同一种叶吗?学生讨论。

2、判断分析

请学生将最多的那种树叶全拿出来?

设问:

你们根据什么,才说它们是同一种叶?

你们根据什么,才说另外的叶不属同一种类?

注意点:学生的分辨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后,可以让学生回过头来看看“二”中的分类结果有没有需要纠正的地方。

五、作业

课外再去捡一些树叶,统计一下共有几种树叶。

(四)一片完整的叶

教学准备:

1、各小组预备一些没颜色、形状、大小不同的叶。

2、各组不同颜色的同种叶数片。

3、学生描画叶片大小的方格纸。

教学活动设计:

一、叶的颜色的观察

1、谈话引入,上节课中,我们对叶已经有了不少的了解,如果有人问你叶是什么颜色的,你该怎么回答?

2、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3、学生观察说说自己预备的叶,有哪些颜色?

4、让学生按颜色的变化给叶排排顺序。

5、小组代表,出示各组的排列情况并说说排列的依据。

6、再次设问:如果有人问你叶是什么颜色的,你该怎么回答?

二、叶的形状观察

1、叶的颜色是各不相同的,那么它们的形状相同吗?

2、学生观察,说说自己小组有哪些形状的叶?

3、小组尝试根据形状给自己的叶分类。

4、小组代表介绍自己小组的分类情况。

三、叶的大小观察

1、(承前)让学生将其中一种形状的叶按大小顺序排列。

2、交流排列中遇到的问题,设问:大小相近的叶用什么方法来比较大小呢?

3、各小组研究探讨。

4、学生交流各组的方案。

5、教师总结比较叶大小的方法,适时提出描方格的方法。

6、学生描一描,试一试。

四、作业

用不同颜色、形状、大小的叶拼一幅图画。

二、动物单元

(一)寻访小动物

一、教学要求

1、引导和推动学生开展寻访调查小动物的活动,鼓励学生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

2、在课外或校外进行一些观察研究小动物的活动,并以活动经历和体验的形式进行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

二、教学活动过程

1、引入。

▲一听到“动物”这个词,我们会想到哪些动物? ▲如果说:“大动物”我们会想起哪些动物? ▲如果说:“小动物”我们又会想起哪些动物?

▲我们一般是怎样来划分“大动物和小动物”的呢?

2、附近能观察到哪些小动物。

▲ 我们到校园里观察小动物,会去观察哪些地方呢?估计能观察到多少种动物呢?

▲教师板画(准备好的卡片)学生说一种,教师画(贴)一种。▲在我们附近还有哪些能找到小动物栖息和活动的地方? ▲九月里如果让我们进行一次寻找访调查小动物的活动,我们应留意哪些地方? ▲学生回答不全面、不完整,教师补充。▲让我们再来估计一下:

●我大概要花多少时间来观察? ●我大概能观察到多少种小动物?

●我们全班有多少同学能认真完成这项活动。●我们全班一共能观察调查到多少种小动物?

3、观察和调查的方法。

▲寻访活动的任务设置和寻访活动的计划的讨论。

●主要任务:了解九月里我们能在附近观察到哪些小动物。其他任务:各小组和个人自定。

●计划:关于寻访活动的时间、地点的安排和小组内部分工,调查记录的选择或设计等。(让学生自由组合,并制定相应的计划等,交流汇报后,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调整、指导和启发)

▲观察调查过程中可能碰到的问题或问题解决方法的讨论。如:●关于一些不知名的小动物的记录问题。●一些难于接近的小动物的观察问题。●还有同学和老师提出的其他问题。

4、观察调查活动的注意事项。▲寻访活动中的安全问题。讨论:●哪些场所隐藏着危险? ●哪些活动可能出安全事故?

●哪些小动物可能造成对人的伤害?

●从安全考虑,我们寻访活动需注意哪些事项? ▲关注和爱护小动物。

讨论:●从爱护小动物的角度出发,我们在寻访活动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5、作业。

●在1周左右的时间里交一份寻访小动物活动的调查记录。

(二)蜗牛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蜗牛,经历自己感兴趣的实践过程。

2、了解一些有关蜗牛身体及吃食物等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准备

观察用的蜗牛、盛放蜗牛的容器、记录笔纸、供蜗牛食用简单的食物、放大镜

三、教学活动过程

1、引入

同学们见到过蜗牛吗?说说蜗牛是怎样的一种小动物。

2、观察蜗牛身体 a)分发蜗牛给学生

b)提出按一定顺序来观察蜗牛的身体 c)小组观察、讨论交流

d)尝试描述蜗牛各部分的特点

3、蜗牛壳的观察

师述:关于蜗牛壳,你能观察到那些信息呢?引导讨论蜗牛的好处,蜗牛壳上螺线的秘密,蜗牛壳与蜗牛身体的重要关系。

4、蜗牛吃食物的观察

a)提问:蜗牛如何进食,你看到过吗?清学生简单描述一下。

b)验证观察:蜗牛吃食物。师准备几样食物:要想知道蜗牛会选择哪几样食物,将蜗牛放入食物盒里观察,同时观察它是如何进食的。

c)交流:蜗牛靠什么来吃食物?它最喜欢吃哪些食物? d)延伸:很远的地方的食物蜗牛发现吗?

5、交流小结

说出蜗牛的身体是怎样的。说出蜗牛是怎样吃食物的。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蜗牛的运动方式。2.经历观察蜗牛运动的现实过程。3.激发探索蜗牛运动秘密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小组或个人观察用的蜗牛、放大镜、小木棒、棉线记录用纸和笔等。画有同心圆的纸、玻璃片。

三、教学活动过程

1、引入:蜗牛爬行是怎样的?它靠什么来爬行的?

2、蜗牛用身体的那一部分爬行?

1)用放大镜观察蜗牛用身体的那一部分爬行

2)引导说出蜗牛用身体的腹部爬行。小结蜗牛的腹部就是蜗牛的脚------腹足

3、观察蜗牛的爬行,你发现什么? 1)引导模仿蜗牛的爬行动作

2)引导学生让蜗牛在小木棒、棉线上爬行

3)引导观察蜗牛爬行过程中留下的痕迹。推测一下这些粘液所起的作用。

4、想办法做

1)谁能使蜗牛朝着一个方向爬行?

引导用苹果、桔子等实物引诱蜗牛朝一个方向爬行 2)谁能让几只蜗牛进行一次蜗牛比赛呢?

引导用棉线作路苹果作饵拨动蜗牛爬行比赛。或者画一个同心圆来进行蜗牛爬行比赛。

5、交流、小结

蜗牛使怎样爬行的?你能想出更多的方法让它们进行爬行比赛吗?

(三)蚂蚁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让学生了解蚂蚁的身体特点。

2、让学生能够在观察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引导学生爱护小动物,珍惜生命。

教学重点:

不断改进观察的方法,解决观察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教学难点:

对观察方法的探究。

教学准备:

放蚂蚁的瓶子、白纸、放大镜、水、水槽、三、四块塑料泡沫、昆虫观察盒、毛笔、水彩笔、玻璃片(投影片)、沙、绳子、几条硬纸条、记录纸和笔。

教学活动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你们带来了什么?

2、出示课题:蚂蚁。

二、激发探究欲望。

1、说说你是怎样捉到蚂蚁的?

2、学生画一只蚂蚁。选几幅展示。

3、比较。为什么有的会画错?

三、引导探究。

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分组自行探究。

教师不时穿插到每个小组的旁边观察学生的活动。密切注意学生在做什么?说什么?争论什么?扯得太远要帮助他们回到主题上来,钻进“牛角尖”得要帮助他们跳出来。在学生的观察活动中,要适时引发学生的思考,“你是怎么想的?你认为怎样?你能不能再看看?你能不能换一种材料再试试?

四、开展研讨、说蚂蚁。

1、把材料从学生处拿开。

2、说说刚才的研究中你们遇到了那些问题,你们是怎么解决的?有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让我们一起解决。

通过刚才的研究,你们发现了什么?

每组选出一个学生代表小组发言,研讨中发现的事实有另一个学生记录下来。教师把学生的观点板书下来,即使错误的发言如果全班同意也要先记录下来。当学生的发言出现矛盾时,当场讨论解决。教师要注意把握方向,对于怎样更好地观察蚂蚁,蚂蚁身体的特点这些问题一定要讨论。

五、课外延伸

1、刚才我们初步观察了蚂蚁,实际上还有许多值得我们研究的地方,你们想不想继续研究?下课后,每个小组继续研究蚂蚁,下节课我们举行一个蚂蚁信息报告会。

2、看蚂蚁的反应,猜测蚂蚁的想法,送蚂蚁回原来的地方。教学设想:

《蚂蚁》是科教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其目的在于通过学生对蚂蚁身体特点的观察,尝试让学生解决观察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意识到动物与大自然的密切关系,珍爱生命。因此,我在设计这一课时,力求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提供学生较多的探究研讨和动手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2、以学生的探究为核心,让学生能够在观察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这节课不在于学生获得多少蚂蚁的知识,而在于学生通过观察活动获得知识。因此,在引导探究阶段要给学生自主权。

(四)我们的观察研究 教学目标

1、经历一次报告会上的发言活动。

2、经历解决观察活动中的问题,尝试不断改进观察方法的过程。

3、体验成功感和荣誉感。

重点难点:

重点:报告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难点:如何解决观察活动中的问题。学法指导引导学生不断改进观察方法,来解决观察活动中的问题。

课前准备

环境布置成新闻发布会,课前适量安排发言。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观察研究小动物的学习活动已经进行了好几个星期,同学们一定有许多有趣的发现和成果要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们今天就来开个新闻发布会,向大家发布“我的观察研究”。老师特地请来了我们学校红领巾电视台的摄像师,把我们的发布会拍下来,挑选一些播放给全校的同学们看,希望大家好好表现。在这堂课中,老师还要评出哪些发言最积极的小组。现在发布会开始,有请主持人上场。时间2备注

二、新闻发布会内容

1、“送蚂蚁回家”过程中的观察发现。A、第一位:随机挑选。B、第二位:事先安排

C、找两位同学发言的优缺点。

2、发布其它小动物的观察和发现 A、发布成员中插入事先安排人员。

B、请同学们评哪位同学发布的好,为什么?

3、提出观察过程中碰到并已经解决的问题,和碰到了还没有解决的问题。

4、小组讨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5、展示完成的观察记录和观察研究小论文。

6、评选出优秀观察记录和观察研究小论文。

三、动物单元小结

同学们!刚才的新闻发布会很成功,老师祝贺大家。请大家想一想,我们周围的小动物就只有这一些吗?虽然动物单元的学习结束了,但还有许许多多的小动物等我们去研究、去观察。如果同学们在课外有什么新的发现,希望你带来与老师和同学们分享。

三、我们自己单元

(一)观察我们的身体 教学要求

1、能有顺序、有目的、仔细地观察我们的身体。

2、尝试自己提出研究问题,能通过看、听、摸等手段对自己和同学的身体结构有个粗略的了解,并由此产生进一步观察和认识自己身体的兴趣。

3、能用文字、图画等形式记录和呈现观察结果,和同学交流,相互评价观察结果。

4、初步了解人的身体由头、颈、躯干、四肢等几部分组成,左右对称。

5、在对人体的基本组成的观察中,发现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体验身体残障所带来的不方便,爱护自己的身体,关心和善待身体有残障的人。

教学准备

白纸、全身图投影片、残疾人图片、放大镜、尺子、纸筒等。

教学活动过程

1、观察身体的基本组成和外形特点。

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

我们来画一画人。先想一想你准备画谁?画些什么?然后仔细观察一下再画一画。先说一说画了身体的哪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有什么特点? 再让大家猜一猜:你画的是谁? 出示人体全身图(投影),认识人体各部分的名称:头、颈、上肢、下肢、躯干等。观察同桌同学身体各部分的特点(包括结构灵活、左右对称、长短粗细等),然后介绍给大家。

2、体验身体对称及平衡的好处。

出示一张残疾人的图片,观察描述残疾人身体外形的特点。说一说:图片中的残疾人在生活工作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体验:只用一只手拉衣服上的拉链。只用一条腿走一段路。

想一想:以前你遇到过哪些残疾人?怎样做才是对他们最好的帮助?

3、感知身体里面有什么。

先猜一猜:我们的身体里面有什么?

关于身体里面有什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老师也有几个问题,(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补充)如: 心脏在哪个部位?

肋骨在哪个部位?有多少根? „„

你还能用眼睛的观察来解决这些问题吗?那你能想出什么好办法呢?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集体交流:我们小组想出了这些办法:„„你对他们小组的办法有什么建议?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用得到的方法解决自己提出的各种问题,像以前一样做好观察记录。交流小组研究的成果:我们知道了身体里面有„„。我们用的方法是„„

4、后续活动。

哪些问题我们在课内不能解决,但可以在课余用查资料的方法解决? 抽时间到校图书室或街上的书店里查一查,看看我们能解决哪些问题,同学间互相交流,用摘录的方法向老师汇报。

(二)我们在生长 教学要求

1、采用举例的方法描述自己在生长变化。

2、经历和体验测量身高、胸围、心跳、呼吸、肺活量等活动的过程,激发今后继续测量、分析的兴趣。

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学会测量前讨论、分工,测量后及时记录数据。

4、通过测量了解自己的身高、胸围、心跳、呼吸、肺活量等情况。

教学准备

生长变化图投影片、空白表格、钢卷尺、直角三角尺、纸筒、带指针的手表、贴有刻度的大可乐瓶或雪碧瓶(250ml)、可弯头的吸管、自己从小到大的照片。

教学活动过程

1、引入新课。

出示6幅生长变化的图片(投影),观察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你是怎样发现他在不断长大的?

说说从哪些现象感觉自己也在不断长大?记录学生举的事例。揭示课题:我们在生长

2、身体的哪些方面在生长变化。

分小组讨论:刚才同学们例举的事例可以分成哪个方面? 交流归纳:身高、胸围、体重、肌肉、骨胳、心脏、肺

3、怎样才能准确地知道自己身体的生长变化。

分小组讨论:怎样精确地知道自己身体生长变化的情况? 交流汇报。(不一定有统一的结果,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想法)教师介绍:测量并记录自己现在的身高、体重、胸围、鞋的尺码等数据,以后定期测量、记录,比较这些数据就会发现自己在不断地生长变化。

4、在老师的指导下测量。(1)测量身高。

分小组进行。先小组讨论一下:测量的方法和步骤、怎样测得准、怎样分工,然后相互合作测量(测量过程中可吸收其他小组的测量方法),并讨论一下怎样记录到表格中(教师提供空白表格),记录下来。

班级

姓名

(2)测量胸围。

先集体讨论确定胸围测量的位置,然后按测量身高的合作模式进行测量胸围,记录测得的数据。

(3)测每分钟心跳和呼吸的次数。

先安静一会儿,使自己全身放松,心情平静。

让学生说说怎样测量心跳的次数。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补充。(主要是两种方法:用纸筒听和数脉搏的次数,让学生找到脉搏的位置)让学生任选一种方法。

让学生讨论分工:听纸筒数数、计时、记录。测三次,取中间的一次记录下来。

按上面的合作模式测呼吸的次数。教师强调并示范呼和吸为一次。(4)测定肺活量。拿出带有刻度的瓶子,灌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过来放入盛水的盆内,瓶口朝下。移去玻璃片,插入吸管(短的一头)。

深吸一口气,衔着吸管用嘴呼出气,让气进入瓶内,把瓶内的水排出。

让瓶子竖直,从瓶子上的水面刻度处读出数,就是自己的肺活量,记录在表格里。

学生根据自己测得的数据进行小组间的交流。

5、后续活动。

制定一份以后定期测量、记录的计划表。(主要是时间)保管好表格,以后使用。

(三)猜猜我是谁 教学要求

1、通过游戏进一步激发观察自己体形及五官的特征的兴趣。

2、能细致地观察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之处,学会抓住特征进行描述,并用较准确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特征。

3、体验帮助别人和获得别人的帮助。

教学准备

集体照片投影片、白纸片、小镜子。

教学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

出示一张集体照片(投影),观察照片中的人长得有什么不同?

我们每个人都长得不一样。今天,我们就利用自己的特征来做个有趣的游戏,游戏的名称就叫做:猜猜我是谁。

2、做游戏的准备。集体讨论:

这个活动要做得成功,要让大家容易猜到是谁,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 身体的哪些方面可以体现一个人的特征? 交待游戏的程序:

(1)观察自己的体形和外貌特征,写在纸片上;

(2)先说给小组里的同学听,听听自己描述的像不像,能不能根据描述的特征猜到是谁,请小组里的同学帮助提出些修改意见,在卡片上作一次修改。(3)在卡片的背面写上自己的名字;

(4)推选几名游戏的主持人,轮流主持游戏。(5)主持人、念卡片,大家猜猜卡片上说的是谁。学生按游戏程序做准备。

3、做游戏:猜猜我是谁。主持人轮流担任。

4、拓展。

集体讨论:描述一个人的特征可以做游戏,还能帮助人们做什么?

5、后续活动。

回家和邻居的小朋友一起做这个游戏。

(四)我的手 教学目标:

1.能查阅资料,了解人体的有关问题。2.通过实验证明手的灵巧与它的构造有关。3.手是重要的感觉器官,又有感觉的功能。

4.在对人体基本组成的观察中,发现人体构造的精巧与核心之美。

5.体验身体残障所到来的不方便,爱护自己的身体,关心和善待身体有残障的人。6.观察自己的指纹,了解指纹的用途。

教学重点:证明手的灵巧与它的构造有关。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我的手

(教学准备:袜子和衣服,用针扎或用颜料点成的盲文数字,冷热、软硬、轻重、光滑等不同的物体,有褶皱的饮料管、能套住手指的圆筒,胶带纸,有关图片和人体骨骼标本等)

一、引入。谜语导入。

二、手的用途。

师:我们的手能干什么? 学生讨论手的用途。

学生展示手的用途。比如:在投影机的灯光下做手影的游戏等。

三、提出问题:手为什么这么灵巧?

1、师:我们的手为什么能做这么多的事? 让学生产生问题:手为什么这么灵巧?

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如:观察手的结构和形态,手是什么样的(手上有什么)?五个手指是怎样长在手掌上的?

学生探索活动:触摸手了解它的内部,如有多少块骨头,哪些地方有关节等? 学生观察手作握、捏、伸展、弯曲等动作时,皮肤、肌肉、骨的变化。

2、师出示手的骨骼照片,数一数手部的骨头数量。

四、分组讨论:用什么办法验证自己的设想。师:你能用什么办法验证自己的设想?

学生分组讨论,并把讨论的结果,验证的题目和验证的办法记在本子上。

五、验证。

由学生用自己的办法进行验证。

手指关节处皮肤上的褶皱,其作用和饮料管上的褶皱相似,具有帮助活动的功能。除了用胶带纸粘住这些褶皱去体验手指是否容易弯曲外,还可以给学生准备一些饮料管,让学生

用手分别去弯折有褶皱的地方和没有褶皱的地方,比较有什么不同。

师出示手部骨骼模型,观察手部关节活动的灵活性。体验关节的作用,可用小木片和胶带纸把手指的某个关节固定住,就象骨折时上夹板一样。也可以用圆筒套住手指,体会缺少关节将会怎样。

体验大拇指的作用。把大拇指和其他四个手指并排紧靠在一起,不单独分开。或者把大拇指收在掌心,体验一下手还能灵活地去使用工具吗?

六、手在感觉方面的功能。

师:下面我们来做“猜一猜”游戏。要求不用眼睛看。利用桌子上事先准备的物品,以及学生自己书包和衣袋里的东西,挑选一些放在一个布袋里,请一个同学蒙上眼睛,用手去拿出里面的物品,并说出是什么,为什么?接着在每个小组用若干信封或其他袋子分别装上废电池、塑料泡沫、海绵等不同的,让学生猜。

七、训练手的感觉。

让学生区分袜子和衣服的正反连忙两面;分辨不同质地的纸;各种各样的树叶(如表面光滑有蜡的、有茸毛的,新鲜的、压干的,不同形状的——

师准备一些用油漆或乳胶画点在纸上的盲文,学生辨认盲文。在次基础上再介绍分别代表哪个数字,介绍人民币上的盲文数字。

八、拓展。

观察一些动物的手?看看和人的手有什么不同?

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器具利用了手指关节处的褶皱结构?

第二课时

奇妙的指纹(防滑)

(教学准备:铅笔、透明胶纸、白纸、印泥、颜料、有关指纹的课件或录象、表格等。)

一、质疑激趣。

放一段录象是公安人员收集现场作案人的指纹,最后破案的故事。

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告诉学生,今天我们的活动内容就是来研究指纹。

二、拓印指纹。

1、师:你有什么办法把你的指纹拓印在纸上?或参照书上的方法。

2、方法和步骤:(1)、正像:用铅笔反复在纸上涂抹,把手指放在铅笔印上摩擦,用透明胶带纸覆盖在有铅笔印的手指上,把胶带纸揭下来贴在干净的白纸上。(2)、反像:取印泥或调好的颜料,手指放上去,粘上颜料后,印在白纸上。

(拓印指纹的方法还有几种,这只是其中的一种,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拓印指纹)

3、学生完成十个手指的拓印。

三、研究指纹

1、师:警察同志能用指纹来侦破案子,你今天打算怎么来研究指纹?

2、学生先说一说研究的问题,老师把问题写在黑板上供学生选择。(除书本上之外,如:杯子上的指纹如何取下来?指纹有什么作用?

3、每位学生选择一至两个问题进行研究,问题相同的同学可以自由组合成小组,先讨论研究的方案,然后共同进行研究。

研究的问题和研究的结果要做好笔记。

四、展示和交流。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到讲台前对大家说说自己的研究结果,还可以在实物投影仪上进行展示。

五、拓展

1、全班同学的手印图。

2、人们是怎样利用指纹的特点来解决问题的?

3、指纹会遗传吗?

(五)运用感官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在学习中自觉地综合地运用感官的能力;

2、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眼、耳、鼻、舌、手是人重要的感觉器官,并了解眼睛比其它感官接收的外界信息多;

3、培养体会爱护自己的身体的意义。课前准备:

教师:各种投影片,苹果、桔子、西瓜各两只。学生:每人带苹果和桔子各一只。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装在布袋中的苹果和桔子让学生猜是什么。

2、不用眼睛,你能用什么方法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

3、你刚才运用了哪些感官?你知道我们人体上有哪些感官吗?

4、这学期以来,你运用哪些感官学到了哪些知识?

5、导入,板书课题。

二、体验眼睛接收的信息多。

1、你认为在眼、耳、鼻、舌、手这些感官中,哪一个获取的信息最多?(猜测)

2、体验眼睛接收的信息多。(1)、拿出准备好的苹果。(2)、布置观察要求。

(3)、学生进行观察苹果,并记录好观察记录。(见表)运用的感官观

的现

手(4)、比较得出眼睛接收的信息多。

三、体验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应综合运用感官。

1、分别对桔子进行观察。(小组内成员除一人综合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外,其他人分别用单个感官进行观察。)

2、组内进行比较,谁获得的信息最多?

3、分析:为什么部分人获得的信息多?得出结论。

4、综合运用感官去判别西瓜的生熟。

四、体验两只眼睛的优越性。

1、猜测人为什么要用两只眼睛看物体。

2、体验两只眼睛的优越性。

(1)、两只眼睛看到的范围大。(眼睛正视前方,比较一只眼和两只眼看到的范围。)(2)、两只眼睛看得清楚。(用视力表进行比较)(3)、两只眼睛看到物体的位置比较准确。(用一支笔竖在自己眼睛的正前方,分别用左、右和双眼看笔,进行比较。)

五、拓展知识。

1、教师演示情境。(摔了一跤,手不能动了,该怎么?)

2、怎样才能知道骨头有没有断?

3、你还知道人们发明了哪些器材来帮助我们去观察。

4、教师投影补充。

六、体会保护五官的重要性。

1、通过蒙住眼,塞住耳朵等活动来感受五官的重要性。

2、讨论五官给人带来的好处。

3、我们应该保护好自己的五官。

四、水单元

(一)一杯水的观察 教学目标:

1、会用自己的感官(眼、鼻、舌、手、耳朵)来观察水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

2、通过比较方法认识水是什么样的。

3、体会人体感官在认识事物上的重要性,理解用感官观察水要有顺序,培养学生安全意识。

4、在观察、研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留心观察、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乐于探究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学习习惯。

教学注意点:

认识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比较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观察要有一个合理的顺序,尝前要有安全意识。通过比较认识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东西。

教学准备:

分组观察: 矿泉水,牛奶,有色饮料等(粘的液体),透明玻璃、毛玻璃,红旗塘水 分辨演示: 醋、牛奶、酱油、雪碧、酒、矿泉水、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矿泉水。这里面是什么?你知道哪些地方有水?如果没有水会怎样?

2、如果没有水我们能活多久?关于水的事情,你知道多少?

3、水里面有很多秘密,想知道吗?你想怎样来研究水的秘密?

4、板书各种感官的名称。

5、引入课题

板书:一杯水的观察。

二、用感官观察水

1、有这么多的方法,谁能安排一个合理的观察顺序?为什么这样安排?

2、现在,请二个同学一起来观察这杯水,它是什么样的?记在同一张纸上,比一比,哪一组发现的秘密最多?

3、学生实验,师巡视。

4、汇报观察结果。师选择性板书没有味道,没有气味,没有颜色的相关学生用语。

三、再用感官,应用比较的方法观察水。

1、同学们运用鼻、舌、眼睛、耳朵、手发现了很多水的一些秘密,你想发现更多的水的秘密吗?

2、出示牛奶,有色饮料等,它们与水一样吗?只要比一比就能发现水的更多秘密。想一想,说一说,你准备怎样比?

3、请大家拿出牛奶、有色饮料等,比一比。水是怎样的。学生进行比较,师巡视指导。

4、汇报交流。

5、出示玻璃、毛玻璃等,它们与水一样吗?想一想,说一说,你准备怎样比?(透明)

6、请大家拿出玻璃、毛玻璃等,比一比。水是怎样的。学生进行比较,师巡视指导。

7、汇报交流。

8、总结:谁能说说水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水是没有味道、没有颜色、透明的、没有气味的东西。)

9、通过比较,我们学到了更多的水知识。再比一次,同样是水,矿泉水和红旗塘的水有什么不同?(认识周围的水环境,了解水污染的一些情况。)

四、区分常见液体中的水

1、今天我们研究了水,现在能把水找出来吗?大家试试看。

2、出示:醋、牛奶、酱油、雪碧、酒、矿泉水、油。学生上讲台找一找,说说理由。

3、是不是所有的液体都可以直接闻或尝?

五、总结。

1、今天我们研究了什么?

2、我们用到了哪些自身上的器官?怎样研究水的?

3、人身上的器官真奇妙,我们应爱护自己的身体。

板书:

一杯水的观察

眼睛 看:

没有颜色 透明 鼻

闻:

没有气味 舌

尝:

没有味道 手 捻摸:

(不腻、粘)耳

听:

好听(爽,脆)„„„„„„„„„..(二)水是什么形状 教学目标:

5、比较水与木块、玻璃形状上的不同,通过倒入不同水杯,画一画水的形状,认识水的形状随容器的形状改变而改变。

6、通过实验感受水的流动特性,通过观察和画一画认识水面的特性。

7、通过对水的比较观察研究,认识水(液体)的一些特性。

教学注意点:

小学生喜欢水、爱水、玩水,早已有了对水的一些不完整的认识,水面与形状的特性在潜在的意识里有多种先期固定认知定式,用画一画来观察事实,纠正潜意识里的直觉或表象,对今后发展液体的特征与体积认识,有重要意义。教学准备:

分组观察实验:

清水、各形透明容器、脸盆、水杯、半瓶装矿泉水、透明容器图片、横斜等矿泉水瓶图片(画一画用)、透明玻璃管。(一小瓶高锰酸钾)分辨演示实验:

透明玻璃、木块等固体、冰(配合水容器的形状)、橡皮管。

教学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6、我们学习了一杯水的观察,通过我们的观察研究,已经知道了水的哪些知识?

7、出示玻璃与木块等,说说是什么形状的?

8、水是什么形状的,你知道吗?今天一起来研究。引入课题板书:水是什么形状的。

二、水的形状研究。

5、拿出清水、杯瓶等各形容器,将清水倒入杯、瓶等容器,说说杯中或瓶中的水是什么形状的?分组实验。

6、实验交流汇报。

7、你能将杯中或瓶中水的形状画出来吗?

8、总结:与木块玻璃等比较,谁来说,水是什么形状的?(没有固定形状)

三、水的流动性观察。

10、给你一脸盆水,你准备怎样让水动起来?

11、分组动手试一试,你发现水动起来的秘密了吗?说说看。

12、水运动起来的时候,请另一位同学滴几滴红药水在水中,仔细观察,水是怎样流动的?

13、小结:说说水是一种什么样的物体。

14、总结:像水这样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的物体叫液体。

四、水平面的观察。

4、出示半瓶矿泉水,你想研究瓶里的水面吗?说说你准备怎样研究?

5、观察瓶里的水面,我们有什么发现?分组实验。

6、现在你能把瓶里的水面用一条线画出来吗?观察同学画的水面,你认为对不对?水面有什么特点?

7、同一个瓶中的水面有这样的特点,观察不同容器中的水面,我们有什么发现?

8、分组实验,汇报。(同一容器中的水面是平的。)

9、动画片断,小木匠,你有什么办法帮助小熊猫修好长颈鹿家的桌子?(放平)

10、分组讨论方法。

11、汇报小结,介绍木匠泥水匠用装水的玻璃管或橡皮管。

五、总结。

4、今天我们研究了什么?

5、我们学到了什么?

板书:

水是什么形状(液体)

水没有固定

会流动

水面是平的(三)各种各样的液体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对沙与水进行观察,以及对油与水进行比较,以及对日常生活液体的了解,来提高对液体的认识;2.通过动手,观察,比较,讨论等方法来培养认识液体的能力.教学准备: 沙.水.食用油.碘酒.酱油.白醋.玻璃杯.盘子.农药水.盐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谁能说说液体是怎样的?能举例说明哪些是液体? 二.比较沙与水

1.请各小组认真观察桌子上的一杯沙和一杯水,把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2.汇报各组观察到的内容,并讨论沙与水有什么不同? 3.请同学们倾斜一下杯子,看看沙与水又有什么不同? 4.请同学们倒入盘中,又有什么不同? 5.请同学们堆堆看,沙和水各有什么不同? 6.两滴水合起来与两粒沙合起来又有什么发现?

三、比较油和水

1、出示油,问:它是液体吗?

2、请各组同学观察油和水,同时倒倒玩玩看,你有什么发现?把发现到的内容记录下来。

3、汇报油与水的异同。

四、了解认识日常生活中的液体

1、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是液体?

2、讨论这些液体在日常生活的作用?

3、出示不标明的酒精、白醋以及标明的碘酒、饮料。小组讨论:面对不知明的液体,我们该如何去认识它?标明的液体我们又怎样去了解它?

4、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指导。

五、了解一些危险液体的注意事项

1、出示农药水、盐酸,问:你们将怎样了解这些有毒液体呢?

2、我们应如何注意安全?

(四)比较水的多少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来研究不同杯子盛水的多少,通过估计,提高学生的目测能力。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比较、观察、统计的能力。

准备材料:

每组三个不同的瓶子、水槽、漏斗、一次性杯子、量筒、儿个小瓶盖、生理盐水瓶、观察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分别装着水的三个瓶子,说:我们来做个游戏,看看谁的眼力好。让学生猜测一下哪个瓶子里的水多。

二、用多种方法比较不同的容器中水的多少。

1、究竟是哪个瓶子的水多呢?我们一起来探究。

2、小组讨论: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比较这三瓶水的多少,我们比一比哪个组想出的方法多,方法好。

3、根据情况出示一次性杯子、生理盐水瓶、儿个小瓶盖、漏斗、量筒,问:你能用这些材料设计出不同的方法吗?适时地对量筒的使用做介绍。

4、汇报交流:比较水多少的不同方法及其用到的器材。

5、你们觉得哪个组设计的最好?哪个组的器材最简单?哪个组的实验步骤最少?以激励学生继续寻找新的方法。

三、实验验证

1、到底是哪种方法最好呢?我们要通过实验来证明。

2、学生开始实验,并填写好实验记录单。

3、教师巡视适时地做好实验中安全指导。

4、汇报交流实验结果。

四、尝试估算水的多少

1、结合实验结果表扬猜对的同学。

2、请猜对的同学说说你面对这三瓶水时,是怎么想的?或者说你想到了哪些,能判断水多少,有关系的东西?

3、再出示装有不等量水的不同容器,请各组先讨论,再猜一下,哪个容器里的水多?

4、请各组同学用量筒来揭底,并填好统计表。

5、各组汇报.五、纸单元

(一)纸的观察 教学要求

1、经历对一张白纸的外部特征进行多角度、多方法的观察描述的活动过程。

2、通过对纸的观察和探究,能不断地发现和提出关于纸的相关研究的问题。

3、学会在小组内交流信息和整理信息,提高综合信息的能力。

教学准备

白纸、放大镜、挂历纸、报纸、直尺。

教学活动过程

1、描述一张白纸的特点。

出示一张白纸,它是什么颜色的? 这张纸除了颜色是白的特点外,它还有哪些特点呢?下面老师给每位同学发一张,我们比赛一下,看谁发现得多?

学生对白纸进行独立观察,并及时记录纸的特点。(如果学生对前面学习的观察的方法掌握得不够好,可先复习一下。)

小组内交流,并把不同的特点集中起来,推选一名同学参加全班交流。全班交流,教师一一板书。

2、比较两张纸的主要不同。

比较书写纸和卡纸,它们主要有什么不同?小组内讨论后集中意见参加全班交流。比较挂历纸和报纸,它们主要有什么不同?小组内讨论后集中意见参加全班交流。出示语文书和数学书,猜一猜:哪一种书的纸要厚,哪一种书的纸要薄? 想一想:用什么办法可以知道哪一种书的纸要厚,哪一种书的纸要薄。用手摸的方法试一试。看一看语文书和数学书各有几页。用直尺量一量分别有多厚。算一算;语文书每张多厚?数学书每张多厚?得出什么结果?

3、观察纸的纤维。

猜想:这些外形特征不同的纸,它们会有什么相同的特征呢?

做一做:把一小片纸轻轻地撕开,直接用眼睛观察纸的边,有什么发现?再用放大镜观察,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把撕下的半张纸揉成团,再小心地把纸团展开,用放大镜观察纸面,会有什么发现? 小组内交流获得的信息。讨论:面对获得的这些信息,大家想到什么问题? 全班交流观察过程中的新发现,提出想到的问题? 讨论:面对这些问题,大家有什么想法?

4、后续活动。

想办法解决课堂上提出的问题。

搜集有关纸的资料,了解纸是怎样造出来的。为下次亲手造一张纸做好准备。

(二)我来造一张纸 教学目标:

1.通过简单的造纸活动,体验纸张的来之不易,懂得珍惜、节约纸张。2.了解古代的造纸技术和现代造纸工艺。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简单的造纸活动,体验纸张的来之不易。教学难点:纸的制作过程。

教学准备:

1、纸巾、玻璃杯、清水、搅拌棒、2、古代的造纸技术和现代造纸工艺的影象、图片或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课前,请大家去查阅资料,了解纸是怎样造出来的? 学生交流自己获得的信息。

二、古人是怎样造纸的?

1、师: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什么时候发明了造纸术?古代造纸术是怎样发明的? 学生介绍收集的古人发明造纸术的过程。

2、是出示古人造纸的工艺流程图,学生看图说说古人造纸的大致过程。师播放现代手工造纸的影象资料。

三、我来造一张纸。

1、师:你想不想造一张纸?请问造纸需要什么工具? 学生说一说。

2、师演示造纸的基本过程:(1)、调制纸浆:把一块纸巾浸湿,揉成纸浆团(或先把纸巾撕碎)放在杯里,加一点水化开,调成糊状。(2)、滤水压平纸:把稀纸浆到在平铺的棉布上,盖上毛巾挤压吸水(也可以用旧报纸来压平吸水)。(3)、加热,烘干:从棉布上把“纸”揭下来,放在金属铁片上,用酒精灯加热,把湿纸烘干。然后,小心地把纸从金属铁片上揭下来。

3、师:如果你的纸想加工成彩色的,怎么办?

4、学生制作纸。

5、交流、制作书签:

师:纸制成功后,可把它加工成贺卡、书签或其他的。(1)、比一比谁的纸、贺卡、书签制作得漂亮。(2)、谈谈你制作时的体会,或制作时你发现了什么?

四、了解现代工业造纸。

1、师:现代造纸厂,也像我们这样造纸吗? 学生回答。

2、观看影象或阅读文字资料,了解现代造纸厂是怎样造纸的。(有条件的学校,课后组织一次参观造纸厂的活动。)

五、布置作业:课外观察各种纸做的物品,并搜集一些纸样,下次课带来观察研究用。

(三)做一辆纸车 教学要求

1、经历一个制作纸车、交流改进纸车的活动过程。

2、能从不同的角度考虑纸的选择,能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发表、交流各自的观点,并能虚心倾听他人的建议。

3、学会做之前先考虑怎么做,做时不断调整,做后能看到优点和不足,并能及时改进。

4、体验和别人合作更能做好一辆纸车的乐趣。

教学准备

剪刀、胶水、双面胶、各种厚薄不

一、颜色各异的纸(尽量多上一些)、各种车辆图片、自制一辆纸车。

教学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小朋友们,老师这里有一辆车(纸车),你有描述一下它的特征吗? 谁愿意玩一玩?

你也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纸车吗?今天我们就来亲自动手做一辆漂亮的纸车。

2、观察车的主要组成部分。

为了做好一辆纸车,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在上课前,老师已经让你们去搜集各种各样的纸了。再想想看,我们还要做些什么准备呢? 看看老师做的纸车,这辆车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同桌讨论一下,你们俩准备合作做一辆什么车?这辆车由哪几部分组成?老师这里有很多车型的图片,可以供大家参考,你们也可以做一辆老师没见过的稀奇古怪的车。

3、做一辆纸车。

车型我们已经选择好了,接下来该考虑什么问题了呢?还是让我们发挥两个人的力量,一起研究一下吧!把你们的计划简单地记一记,以免等会儿忘记了。不知道这几个问题大家想好了没有,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1)选用什么纸来做车厢?理由?(2)选用什么纸来做车轮?理由?(3)轮轴怎么做?

(4)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理由?

做车的细节大家想得很多,但其他方面大家想到了什么呢?(比如剪刀的使用、小组的合作等等)

看来大家的确考虑得很周到,那么我们就开始动手吧。比一比哪一组合作得最愉快。

4、试试纸车能跑多远。

纸车终于做好了,真想来一场比赛。比什么呢?大家发表一下建议。确定几项:

(1)比谁介绍的纸车特点多。(2)比谁发现的问题多。(3)比谁想的改进方法好。(4)最后比谁的纸车跑得远。

大家先分组准备一下,3分钟后比赛正式开始。下面我们分四个大组进行比赛。

5、后续活动。

你们想对自己的纸车作些改进吗?简单说说你们的计划。好好干吧,你们一定行!教师等着看你们更棒的纸车!

六、米饭和淀粉

(一)稻谷的观察 教学目标:

1.学生会用摸、看、捏等多种观察方法研究稻谷、糙米的特点,能够用比较的方法研究出糙米与精米的不同。

2.学生在小组观察、探究的活动过程中,相互交流、讨论,体会研究的乐趣。3.通过观察认识稻谷、糙米、精米的不同特点,知道什么是胚芽。

教学重点:

学生用摸、看、捏等多种观察方法研究稻谷、糙米的特点,能够用比较的方法研究出糙米与精米的不同。

教学难点:在观察的过程中,认识稻谷的胚芽,知道什么是胚芽。

教学准备:

赤豆、大豆、稻谷、瓜子、蚕豆混合4人小组1份放大镜每人1个

教学过程:

一、导入:(4分钟)1.师:你们桌上都有个袋子,想知道袋子里有什么吗?

学生回答。

2.师:你们准备通过什么方法知道?

学生想办法,发表意见。

3.师:用你们的方法去知道袋子你有什么吧。

学生用想到的办法知道袋子里的东西。4.师:谁来告诉大家你们的袋子里有什么?

学生认识袋子里的种子。

二、研究稻谷:(12分钟)

1.师:知道我们这节课要研究什么了吗?想一想,你可以用哪些方法来研究稻谷?

学生说研究方法。

2.师:你们尽可能地想办法,观察稻谷的特点,我们看哪个小组发现得多?

学生自由观察,交流、讨论。3.师:你们观察到了什么?怎么观察的?

学生汇报观察发现。

三、研究糙米:(12分钟)

1.师:剥掉壳的稻谷是怎么样的?想不想研究?

学生把稻谷的壳剥掉,观察糙米。2.师:你们有什么发现呢?

学生汇报观察发现。

3.师:哪位同学愿意把你剥的稻谷给大家看一下。

学生把稻谷放到实物投影仪下,认真观察,认识胚芽。4.师:我们把去掉壳的稻谷叫糙米。

四、研究糙米与精米的不同:(9分钟)1.师:这糙米就是我们平时吃的大米吗?

学生估计。

2.师:老师把我们家吃的大米带来了,你们怎么做就可以知道这糙米是不是我们平时吃的大米?

学生说出用比较的方法。3.师:那你们比较一下吧。

学生观察比较。

4.师:这糙米是我们平时吃的大米吗?

学生发言。

5.师:你们有没有办法让糙米变得和老师带来的米一样?怎么做?

学生想办法

6.师:我们把去掉胚芽和表皮的糙米叫精米。

五、延伸:(3分钟)

师: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用什么方法研究的?还想研究什么? 学生发言。

(二)大米的观察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等方法区分不同种大米,能够通过寻找差异按自己的标准将同一品种的大米进行分类。

2.学生在观察、比较的实践活动中,相互合作交流,体会研究的乐趣,发展仔细辨别、细致观察的能力。

3.知道有不同种大米,同一种大米也有不同的米粒。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比较区分不同种大米和将同一品种的大米进行分类。教学难点:通过寻找差异将同一品种的大米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

粳米、籼米、糯米、杂交米混合2人小组1份放大镜每人1个

教学过程:

一、导入:(3分钟)1.师:上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 用什么方法研究的?发现了些什么?

2.师:这节课想不想继续研究大米?

二、区分不同种大米:(18分钟)

1.师:你准备从哪些方面进行观察研究?用什么方法研究?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2.师:拿出桌子抽屉里的大米,观察研究一下,我们看哪个小组发现得多?

学生观察研究。

3.师:哪个小组汇报一下你们的研究发现?

小组汇报。

(教师从形状、颜色、大小、长短方面引导学生知道这里有4种不同品种的大米。)4.师:那你们能把这4种米区分开来吗?

学生试着把不同品种的米分开。

三、寻找差异将同一品种的大米分类:(16分钟)

1.师:不同品种的大米在形状、颜色、大小、长短等方面是不一样的,那么同一品种的大米是不是都一样呢?

2.师:会有什么不一样呢?

3.师:任选一品种的米,把另外三种米放好,观察同一品种的米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观察、交流、汇报。

4.师:把你认为不同的米粒分开,并作好分类记录。

学生分类。

5.师:哪位同学来说一下你是怎么分的? 6.师:通过刚才的分类,你有什么疑问吗? 7.师:同一种米为什么会有不同呢?

学生估计、推测。

四、延伸:(3分钟)

师:通过这节课的观察研究,你有什么收获吗?还想研究什么?学生发言。

(三)米饭的观察 教学目标:

1.学生观察比较米饭与米粒的不同特征,观察研究不同的米粒变成的米饭是不一样的。2.通过对米饭味道的品尝,引起学生对事物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变化的关注。3.通过观察研究活动,培养学生深入细致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比较米饭与米粒的不同特征,研究不同米粒变成的米饭是不一样的。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实验知道米饭中含有不甜的糖类——淀粉。教学准备:每2人小组一小碗米饭和一些大米每组金属汤匙1个,淀粉1小包,碘酒,滴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3分钟)1.师:前两节课我们都研究了大米,谁来说说大米是怎么样的?都有些什么用? 2.教师出示米饭:大米加水加热后可以变成米饭,那这节课你想研究什么呢?

二、比较米粒与米饭的不同:(8分钟)

1.师:米粒与米饭到底有什么不同呢?我们怎么才能知道?

学生发表意见,表明要仔细观察,教师提示用多种感官观察。

2.师:那我们一起用科学的方法观察研究,看米饭和米粒到底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由观察,交流。

3.师:哪个小组汇报一下你们的发现?

.学生小组汇报。

三、研究米饭:(10分钟)

1.师:米粒和米饭有那么多的不同,那米饭会不会也有不同呢?

学生估计。

2.师:到底相不相同?怎么办?

学生回答用观察的方法,学生观察。3.师:小组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小组汇报。

4.师:刚才有的同学尝到了米饭的味道,请尝了的同学说说米饭到底是什么味道呢?

5.师:有没有尝到这种味道?怎么样才能尝到这种味道?

学生回答,教师指导学生慢慢咀嚼品尝米饭变甜的过程。6.师:尝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吗?

7.师:是啊,为什么咀嚼米时开始不觉得甜,后来就觉得甜了呢?

8.教师课件出示“米饭是甜的吗?”段落引导学生了解米饭变甜的过程。

四、认识淀粉:(16分钟)

1.师:什么是淀粉呢?你们知道吗?

2.师:老师为你们每组准备了一小包淀粉,观察一下,淀粉是怎么样的?

学生观察、交流、汇报。

3.师:下面老师为大家表演个魔术。(教师在手上涂上碘酒,然后去接触淀粉,让学生观察淀粉变化。)

4.师:你们看到了什么?有什么问题吗? 5.师:是啊,淀粉为什么变蓝了?

学生推测,教师及时说明手上涂的是碘酒,引导学生了解淀粉遇到碘酒会变蓝。

6.师:刚才说米饭有甜味是因为淀粉在咀嚼过程中变成有甜味的糖类了,米饭中真的有淀粉吗?你有什么办法证明?

学生想办法,并实验证明米饭中淀粉。7.师:那大米中有没有淀粉呢?怎么证明?

五、延伸:(3分钟)

这节课我们在米饭和淀粉的观察研究中,你收获了些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发言,提问。

(四)淀粉的踪迹 教学目标:

1、在用碘酒检验食物是否含有淀粉时,学会运用预测的方法。

2、通过碘酒与淀粉、滑石粉混合物的实验,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

3、知道并能利用淀粉遇到碘酒会变蓝这一特点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课前准备:

教师:淀粉、滑石粉、碘酒、滴管、试管、白纸、牙签、米饭、小瓶子等。学生:蔬菜、水果、米饭、馒头、肉等食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米饭。

2、请几个同学帮助分发下去。(注意卫生,用碘酒水洗手。)

3、为什么会把米饭都弄“脏”了?

4、导入,板书课题。

二、寻找淀粉的踪迹。

1、比较淀粉和滑石粉。

(1)、借助放大镜对两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外观。(2)、用手和鼻子感觉两种粉末。(3)、用什么方法来区别最容易?

2、体会事物中含有淀粉的多少,遇到碘酒后的反应也不同。(1)、把淀粉和滑石粉混在一起,滴入碘酒观察。

(2)、体会淀粉数量的不同,遇到碘酒后的颜色也不同。

(在相同数量的滑石粉中加入不同的淀粉,滴入碘酒进行观察。)(3)、猜测:当淀粉数量很少时还会变色吗?(4)、实验了解淀粉数量很少时的变化。

(5)、小结,知道碘酒可以用来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3、巩固碘酒遇到淀粉会变蓝。

(1)、出示一张白纸,涂上碘酒。(米粉老虎实验)(2)、为什么纸上出现老虎的脚印?

(3)、讨论米粉老虎实验对你有什么启发?你可以用来做什么?

三、学会用碘酒来鉴别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1、拿出自己带的食品,猜测一下哪些食品中含有淀粉?

2、用碘酒来验证自己的猜测。

四、做淀粉消失的实验。

1、分装淀粉糊。

2、实验:

(1)、往一号瓶中直接滴入碘酒。

(2)、往二号瓶中先加入一些唾液,摇匀后再加入碘酒。(3)、观察两瓶液体的变化。

3、讨论:为什么二号瓶没有变色/

4、教师简要归纳。

初中科学教科书论文 篇3

一、 小学科学教科书中应用类比的必要性

类比是将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知识联结起来,通过比较推理完成对未知事物的学习。既是学生获得知识、认识事物的过程,也是养成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进而逐步提升实践能力,完善自我的过程。因此,将类比应用到小学科学教科书中对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实质意义。

1.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小学生普遍处于具体运算阶段,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对于抽象知识的学习须借助具体形象的支持和帮助。类比用学生熟悉、日常接触较多的具体形象来同化科学教科书中出现的抽象事物,化抽象为具体,化未知为已知。

2.切合小学科学学科特点

小学科学涵盖了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等学科,综合了自然科学领域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需要掌握和记忆的内容抽象且庞杂。这对初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借助类比,教科书可以将内隐的知识外化,使之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起来,促进知识的有机建构,降低学科的难度。

3.促进学生的探究学习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是科学探究”,强调要使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教科书中编写一定的类比是实现上述要求的科学方法。学生从类比中得到启示,充分发挥猜想能力、迁移能力、发散与集中思维能力等,探索研究的途径和方法。

二、 小学科学教科书中类比的现状分析

通过研读教科版小学科学教科书(3~6年级,共8本),确认清晰的类比共有16处,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小学科学教科书中类比的分布及次数

为研究方便,在这里将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称为“类比物”,欲学的知识称为“类比目标”。通过分析比较既有学者的研究,本文从以下三个维度对小学科学教科书中的类比进行分析:

1.类比物的选取

通过全面的统计与分析,教科书中出现的类比物大体为三种:生活经验(6处,37.5%)、模拟实验(6处,37.5%)、类比模型(4处,25%)。其中生活经验指学生日常接触的现象、情境等。如缆车类比电荷,说明“电荷的流动就像缆绳上的缆车,导线上所有的电荷都同时流动”(《科学》四年级(下),第4页)。模拟实验是通过学生角色扮演模拟所学的知识或验证假设,多出现在“地球的运动”单元。这可能因为该部分内容抽象,不仅教师讲解起来较为空洞,而且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模拟实验让学生通过角色游戏亲身参与其中,在感受直观知识的同时也增加了知识的趣味性。类比模型是通过制作与类比目标结构或功能相似的模型,借此对欲学习的知识进行演示或探究。例如在“声音”单元,通过由气球皮、口杯、橡皮筋制作的“鼓膜模型”来观察鼓膜的振动,探究耳朵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从以上统计中不难发现,小学教科书中出现的类比物形象具体,相似特征较为明显,且贴近学生生活,是学生可以直接感知的事物。但是类比物选取的范围较窄,多为实际经验或模型,几乎没有涉及已学过的或其他的学科知识。其次,从表1中明显可以看出,类比在科学教科书中使用率偏低,教材编写者缺乏对类比价值的重视与挖掘。

2.类比的表述方式

类比的表述是使类比知识视觉化、类比内容书面化的过程。小学科学教科书中类比的表述多为配有文字解释的类比图像,纯文字表述仅有1处。“按照Paivio的双重编码理论分析,图像类比充分利用人的非语言信息处理系统,以表象形式促使学习者进行类比推理,增加了理解科学概念的可能性。”[3]尤其是对于处在具体运算阶段的小学生而言,相对于纯文字表述,类比图像传达的信息更为直观具体,对学生头脑中视觉观念形成的速度和质量具有促进作用。但是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15幅类比图像中,通过类比物与类比目标匹配呈现来表明类比关系的图像仅有2幅(13%)。例如,在“营养要均衡”一课,通过类比图像的内容是不同食物放置在宝塔不同层次,以此来类比各类食物在均衡营养中的地位和所占比重。而其他13幅类比图像则只呈现类比物或类比目标。

3.是否说明类比限制性

“类比是从一个对象的特殊知识过渡到另一对象的特殊知识。可见,它缺乏逻辑上的严格性和充足的理由,带有假定和猜测的色彩。因此,它所推出的结论就带有或然性。”[4]并且,类比的有效性是有条件的,它只能用来说明目标物的部分概念,一旦超出作用半径,不仅不能解释类比目标,反而会误导学生。因此,“作者必须要解释给读者,说明每一个类比都有其限制性,使读者能体会类比的限制性”[5]。然而,纵观教材中的16个类比,几乎没有对类比的限制性给予提示或说明,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类比的使用效益。例如前文所示的用缆车类比电荷,电荷在流动时只能由电压高的地方流向电压低的地方,而现实生活中的缆车既可以由高处走向低处,也可以从低处走向高处。这就容易使学生产生“电荷也可以在高低电压间双向流动”结论。

三、 小学科学教科书类比编写建议

类比有助于学生学会求真——为了学到知识而类比,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学会求用——以类比为工具,获得探求真理的力量。正因为如此,类比才能拥有强大生命力,并得到小学科学教科书编写者的重视。但不可否认的是,类比的编写还有待进一步完善。通过对教科版小学教科书中类比的分析,在此提出几点编写建议,希望能对教材编写有所裨益:endprint

1.扩展类比物范围和类比数目

现行教科书中的类比物多为生活经验或模型,选择的范围较窄。建议扩展类比物的范围,从已学过的知识或其他学科中选择合适的类比物,促进学生将知识联想、分类,整合新旧知识,构建系统化的体系网络,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利用类比物学习未知事物的整个过程。

另外,据统计,“澳大利亚10册化学教科书出现93个类比,平均每册9.3个”[3] 。“美国1册高中化学教材中出现80个类比”[6]。而在我国,作为化学基础学科的小学科学,所使用的8本教科书中类比数量为仅16个,平均每册2个,远远低于国外教科书中出现的类比数目。因此,笔者建议在小学科学教科书中适当增加类比的数量,尤其是抽象概念部分,如电、磁、能量等。例如六年级上册“能量的转换”单元,可用生活中需要经常接触的货币类比能量[7],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2.将类比物与目标物匹配呈现

“对于图像类比的呈现问题,最好能够同时、并列呈现类比物和标的物的图像。”[8]匹配呈现的方式能帮助学生形成类比物与类比目标间清晰、准确的映射关系,通过对比发现两者的共性与差异,充分认识类比目标,进而将类比的效果使用在理解、解决问题上。例如,在对热胀冷缩现象进行说明时,教科书采取的类比策略是请一部分同学扮作空气微粒,另一部分同学手拉手绕着“微粒”围成一圈。当扮作微粒的同学安静站在中间时,拉手同学需要围成的圈小。而当“微粒”手舞足蹈或剧烈运动时,拉手同学需要围成圈大。以此来使学生了解热胀冷缩是由于微粒的运动产生的。但是在类比图像中,仅出现了学生做模拟实验的图,而没有对真实微粒运动的展示。如配上物体热胀冷缩时微粒运动的演示图,学生可以借此形成类比物与类比目标,即拉手游戏与热胀冷缩间清晰、具体的映射关系,从而对热胀冷缩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3.增添对类比不相关属性的说明

“类比本身最大的限制是会导致迷思概念。”[5]迷思概念是由于过度类比,学生将类比物与类比目标的不相关属性也迁转到类比目标上,产生对类比目标的误解。也就是说,迷思概念的产生是由于不相关属性的干扰。在国外学者提出的类比教学模式中,均明确强调总结类比物与类比目标的无关特征。因此对类比的限制性进行说明关键是要指出不相关特征。为此,根据具体情况,建议从以下三条途径做改进:第一,在表明相似属性后,编写相关提示语,如“你能说出他们不一样的地方吗?”引导学生思考类比源与类比目标的无关特征;第二,设置类比学习的模块,对学生在鉴别不相关特征时做出要求和指导;第三,呈现完整的类比过程,为学生独立的类比学习提供范例。

参考文献

[1] 徐学福.论类比教学模式[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

[2] Glen S.A, Section E..Review of Studies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Instructional Analogies in Science Education[J].Science Education,1995(79).

[3] 范增民,毕华林,刘一兵. 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类比特征的分析及编写建议[J].化学教育,2011(12).

[4] 王早霞. 类比在科学认知过程中的作用[J].理论探索,2004(3).

[5] 蔡铁权,姜旭英,胡玫.概念转变的科学教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6] 姜海娟,李广洲.中学化学教材中的类比策略——基于一套美国化学教材的分析[J].化学教育,2011(11).

[7] González-Espada WJ, Trantham K. How is Energy Like Money?Using Analogies in Physics  Teaching[J]. School  science  review, 2005(86).

[8] 麦裕华,陈徽,钱扬义.“图像类比”在教科书中的应用——以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模块教科书为例[J].化学教育,2009(8).

初中科学教科书论文 篇4

插图是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但近年来在语文学科建设中, 教科书中的插图问题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结合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 对插图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现存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插图科学化建设对策。

2.初中语文教科书插图教学现存问题

2.1偏 于正文讲授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往往只重视对课文内容本身进行讲授, 而很少对课文中配备的插图进行讲解。一些教师直接选择对课文中的插图视而不见。这主要是因为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插图对于教学过程的重要作用。其实, 教师如果能够结合插图进行课文教学, 则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对以后的学习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插图是课文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只有将两者紧密结合, 才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

2.2忽视细节真实

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中有许多非常精彩的插图, 还有许多具有高写真度的照片和图画, 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课文内容。许多插图在细节处存在一些问题, 与课文内容互相矛盾。这些问题虽然很微小, 但使插图质量大打折扣, 还有可能对学生理解课文增加难度。如七年级下册《一面》一文中, 写到鲁迅“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 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但是从本文所配的插图来看, 鲁迅却是用右手拿着烟嘴的, 这一点很明显与课文中的描述不相符。课文中的插图不是只对课文起到点缀作用, 应该尽量杜绝课文内容与插图相互矛盾的情况, 真正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应有作用。

2.3重 视大家手笔

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插图大多来自于大家手笔, 都具有很高的价值。不仅能够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还能够帮助学生锻炼观察能力和想象力等多方面能力。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使用大家手笔做课本插图的程度, 因为前辈留下的这些宝贵资料其实有许多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要, 出版社应当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面向全社会征集课本插图, 不断完善和更新, 使课本内容更符合当代教学的需要。

3.初中语文教科书插图科学化建设对策

3.1利用插图进行课堂教学

许多学生对于课文中所配的插图有很浓厚的兴趣, 教师应该在备课过程中充分重视插图, 认真研究课本中的插图, 利用插图带领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内容。首先, 教师可以运用插图导入新课程。优质的插图可以使学生与课文产生共鸣, 引人入胜, 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如学习《三峡》这节课时就可以先安排学生观看插图, 学生们面对图中壮阔的三峡时肯定会很震撼并激起对三峡的向往之情, 这样就可以带领学生学习。教学一些复杂难以理解的内容时, 教师可以利用插图讲解。有些难以理解的句子或课文中描述的场景, 如果单凭教师的口头讲述, 则不仅浪费时间, 而且无法取得很好的效果可以将课文内容与插图相结合, 使学生对于一些难理解的地方一目了然, 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核舟记》一课, 如果不结合插图讲解, 则学生对核舟无法有直观的认识, 也就无法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如果配以插图, 让学生结合课文观察插图中核舟的形状、构造, 就很容易理解课文。

3.2运用插图培养写作能力

写作能力是现代语文教学中需要培养的一项重要能力将写作能力的培养与平常教学相结合, 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一个很好的方式。课文插图就是写作教学和课文教学的重要桥梁, 教师可以运用课文中的插图作为学生写作训练的素材, 以课文内容作为写作的源泉。如《孔乙己》一文中, 插图内容是孔乙己最后一次在咸亨酒店喝酒的情景, 教师可以通过这一插图为学生拟出一系列写作题目, 如“孔乙己人生的最后画面”、“悲惨的孔乙己”等 , 带领学生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和对插图的观察, 训练相应的写作能力。利用插图随时进行写作能力的训练, 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还能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3根据课程需要自配插图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除了需要充分利用课本中配备的插图外, 还应当根据教学的具体需求, 运用各种方式自己配备插图,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图文资料, 弥补不足。首先, 可以通过绘画的形式自配插图, 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节, 新课本中在这一节中是没有插图的, 学生单纯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无法深刻体会纪念碑的雄伟和壮观。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一起通过对课文的理解重绘人民英雄纪念碑, 有助于对课文进行更深刻的解读。还可以通过数码相机、电脑等工具制作插图如学习《春》一文时, 就可以将学生们进行分组, 利用数码相机对春天里大自然的各种景物进行摄影, 再组织大家一起对拍到的照片进行评选, 选出最符合文章描述的照片作为课文插图。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知识, 还能够加强师生交流。

4.结 语

初中语文教学书中的插图对课文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当认识到这一点并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 认真研究课文中的插图,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 发挥其应有作用。

摘要:作为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插图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与记忆、培养审美情趣、影响情感态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来在语文学科建设领域掀起的科学化建设潮流, 却几乎边缘化语文教科书中的插图问题。目前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插图仍存在一些问题, 如形式单调及功能定位狭隘等。本文探讨了初中语文教科书插图科学化建设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科书,插图,科学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曾天山.国外关于教科书插图研究的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 1999 (03) .

[2]袁静玲.初中语文课文插图浅析[J].语文教学通讯, 1998 (10) .

[3]叶圣陶.重视书籍的绘图工作[J].课程·教材·教法, 1991 (03) .

[4]胡兴华.漫谈中语教材中的插图课文教学[J].中学语文, 1991 (01) .

初中语文教科书作业系统研究 篇5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科书;作业系统

一个合理、科学、有效的作业系统的建立,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的提高,实现教学目标,重要的是老师可以通过作业系统,知道和了解學生的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让老师能够及时地对教学策略进行调整,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因此说,为了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果和质量,应该建立一个合理、有效的作业系统。

一、初中语文教科书作业系统研究

1.题型多元化

初中语文教科书作业系统在编制的时候,应该注意题型多样化。题型应该力求新颖,题型应该与实际相关联。要在传统的题型之上进行有效的创新,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去钻研和探究。题型的新颖独特,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开拓以及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如果初中语文作业系统的编制还停留在传统的层面上,会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因此,建立一个合理科学的初中语文作业系统,让题型多样化,更加有利于初中语文教学,对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2.结合生活实际

此外,初中语文作业系统的编制还应该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语文教学的大部分内容都来源于生活,在进行作业系统实施的时候,也应该与生活紧密联系,这样,学生才会将课本与生活有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再加上,语文即生活。在对语文作业系统进行编制的时候,可以利用报纸、广告、电视,或者是生活中的例子进行编写,这样使得初中语文作业系统更加贴近实际,更有利于学生学习与完成。

二、结语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初中语文教学系统中建立一个合理、科学的作业系统,能够有效地改善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促进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提高语文教学的实

效性。

参考文献:

汪莹.中学语文课程教材分析[J].上海教学讲义,2004.

初中科学教科书论文 篇6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见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书是我们知识的源泉,书是我们探求未来的向导,在众多的历史书籍中,学生有时间接触最多的是我们的历史教科书,因此我们就要好好的利用这本书。为此我做了如下安排:

一、课前预习

在每一节新课前布置预习任务——认真阅读一遍课文,把文中所提到的重要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出来,在“历史检查本”上通过时间轴的方式展现出来,如有一位学生在学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这一课时画了如下的一幅时间轴:

先不管他的时间轴是否准确,在他的预习中注意到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这一点能通过这样一幅曲线时间轴来展示,难能可贵。为此我在课上通过投影展现给所有的学生看,希望在接下来的预习中能有更多的新意。

二、课上引导

1.在学生自主学习环节,我让学生边阅读边找出一些重要事件的地位或作用,在书上标注,并完成相应的填空练习;同时提醒学生注意阅读时每一课中的每一个子目录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在学习到《国际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课时,三个子目录“英国宪章运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之间有何关系呢?通过阅读,学生知道了它们之间的承接关系:英国宪章运动的失败呼唤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发生在巴黎公社运动中。通过这样一理解,学生对这三件事情发生的顺序也搞明白了,可以说是一举两得。2.在师生共同学习的环节,对一些重要的语句、段落,通过个别学生朗读、全体学生齐读等方式共同探究其中的知识点、事件的联系性,从而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熟悉度,又使学生掌握、理解重要的历史知识。如在学习到《美国的诞生》这一课时,《独立宣言》的发表这一重要知识点如何让学生掌握,我就充分利用书上《独立宣言》发表的一段大字及旁边该宣言中的一段原文,通过阅读和分析,抓住关键词“殖民地”“脱离英国统治”“独立”“自由”,从而掌握《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美国诞生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除了掌握、理解文中的历史知识,还希望老师教一些文中没有的,如何让学生在学习历史时收获多多,于是我在课上注意前后知识、中外历史的联系,拓展学生的思维,同时教授学生解答问题的思考方法。如英国首先开始进行工业革命有何条件?我让学生翻书回顾前面学过的有关英国的事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新航路开辟后英国进行了殖民掠夺。根据这两件事产生的结果不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新航路开辟后英国进行了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财富,从而区别这两件事分别从政治、经济两方面为英国首先进行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再如鸦片战争,为什么是英国发动,而不是其他国家?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英国在哪几件事上比其他国家优越,从而得出结论:英国率先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英国率先进行并完成工业革命,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当然在与学生一起翻书回顾已学知识时,要求学生朗读书上的原句,做到尽量用书上的语句、专用名词不能出错。3、在复习课上留一定的时间给学生阅读书本,让学生在掌握重要的知识点的基础上,补全自己记忆的空白和知识的连贯性。我采用了让学生边读书边把重要的语句、专有名词、容易写错的字词在历史笔记本上记录下来,学生在写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问题:“来克星顿”中的“来”与“莱特兄弟”中的“莱”不一样;“萨拉托加战役”与“萨拉热窝事件”容易混淆;美国、俄国、日本、中国等国家都提到了土地问题,美国南北战争中颁布《宅地法》,俄国1861年改革中规定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日本明治维新中规定允许土地买卖,中国古代实行“以农为本”的政策,“重农抑商”,近代辛亥革命时孙中山提出“平均土地”即“民生主义”,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等。

三、课后延伸

学生在课上学习后不一定掌握所有的历史知识,这需要课后进行巩固,于是我布置一些相应的回家作业,让学生回到书本上去回顾、记忆历史知识。我一般布置表格作业,让学生对某些相关的知识进行比较着记忆,如比较两次世界大战(从时间、根本原因、交战双方、导火线、开始标志、转折点、性质、影响、启示等角度进行比较);三次工业革命,让学生自己设计表格进行比较;中国、苏俄、美国三国具有创新意义的改革等。还布置一些材料分析题锻炼学生用书上的历史知识去解答历史题。有时还让学生设计板报、思维导示图等,如中国三位伟人

(一)最大功绩

(二)理论创新

从不同的角度去整理书上的知识,既做到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又做到拓展学生的思维,同时又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正确方法和解题方法。

通过几年的实践,稍有成效。如今年我有一个刚毕业的学生,她上课很认真,笔记认真记、背诵认真背,因此默写基础知识点没问题,但是到考试就傻眼,学过的知识不会运用,初三轮到我教她,上学期一开始每次练习都不及格,且都在班级平均分之下,为此她很苦恼,向我寻求帮助,我通过对她的试卷分析及上课提问发现她其实是只记住了单独的历史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如何联系起来有问题,另外她读不懂题目,这关键还在于她没有掌握阅读的方法,因此我就把她作为实验对象,除了上课盯着她,课后有空就指导她如何去阅读书本。如:区别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中颁布的法律文件时,第一步我先让她把文件名称与国家联系在一起记住“英权、美独、法人”;第二步我让她从文件名称上去区别三部法律文件的特点,《权利法案》限制君主的权利、《独立宣言》宣布美国独立、《人权宣言》规定人的权利;第三步通过阅读书上相关的内容,抓住重要的词语或语句,《权利法案》中有多处“国王不能”说明国王的权利受到法律的限制,从而记住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独立宣言》中“人生来具有自有、平等权利”“殖民地”“宣布脱离英国统治”“独立”这些语句说明美国诞生了,而《人权宣言》除了规定“人生来平等,自由权利”外,还规定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既与《独立宣言》有相似之处,又有它的独特之处。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下学期第一次练习时,她兴奋地告诉我她会审题了、也会答题了,第一次考到了班级平均分以上。接着一模、二模、中考频频传来好消息:及格、超过35分、中考40分。

初中政治教科书插图研究 篇7

一、初中思想政治教科书插图基本分类

什么是初中思想政治教科书插图呢? 就是绘制在初中思想政治教材中, 用来阐述初中思想政治课相关内容的一些图片、图例、图表等。

1. 黑白图和彩色图

按色彩分类, 有黑白图、彩色图。黑白图基本格调是黑白色。在初中政治课本中, 以黑白图居多, 这些图和教材内容息息相关, 相辅相成, 合二为一, 相得益彰。彩色图的色彩比较鲜亮、活泼生动。这类插图涉及范围广泛, 空间跳跃度比较大, 设计和构思精巧、扣题, 插图表现的场景栩栩如生、形象逼真、贴切内容, 有助于学生们深入理解教材的理论知识、开拓抽象的思维方式。

2. 单图和复图

初中政治课本, 依据插图构成的数目不同, 可分成单图和复图两类。单图就是这样的一幅图, 其画面比较完整, 可以单独的表述完整的意思, 能够单独应用。就单图来说, 它有一定的独立性, 展现的是某一特定时空、某些人物和事件。说到复图, 就是按照一个核心的内容, 将和它有关的一些单图, 运用艺术的组合方法, 妥善的匹配起来, 由此而形成的画面, 也就是说, 复图指的是一些单图的有机综合体。

3. 文中图、题头图和练习图

按照插图在初中政治课本中整体架构上所在的位置不同, 可分为文中图、题头图与练习图。文中图主要是为紧扣教材宗旨, 体现教学重点的教材插图。题头图指的是映射课本主题, 辅助结合教材主体的插图。题头图的作用就是抛砖引玉, 引入话题, 让人们对课题予以关注。练习图是根据实践和理论, 知行合一的原则, 把教学要点加以巩固, 凸显应用部分, 绘制于练习题内的插图。练习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画面、和画面对应的问题。

二、教科书插图课堂应用

科学设计与应用初中思想政治的教材插图, 能够提升教学内容的直观形象性, 是丰富完善教学方式的有力手段。因此, 老师应合理运用教材中的插图, 更应结合实际, 可以自己绘制和选用相关的图表、漫画等, 以充实课堂教学。

1. 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如果没有饱含诗情画意的情感, 也就不可能有学生们的全面综合发展。在初中政治教程中, 老师应着力创造教学情景, 跃动学生们的内心情感, 让学生们在形象逼真以及贴近日常生活的课堂中充分的体验和感受。在初中政治课上, 有许多方式可以引入新课内容, 行之有效的好方式就是以图引入。开始上课时, 老师要吸引住学生们的注意力, 使学生们全力集中于课堂教学。老师可以首先以一幅或者几幅插图开场, 这样, 学生们的注意力会被吸引, 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 老师再稍加引导, 学生们就能很容易进入学习状态。

2. 激发兴趣, 加强教育

皮亚杰说: “兴趣是所有智力相关的工作的依赖。”陶行知先生说: “学生产生了兴趣, 就愿意全力以赴的去做, 学和乐不可分开。”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力, 初中政治课程的教材中, 配有的一些插图本身就蕴含一段生动的故事。我们可以应用生趣盎然的一个画面, 以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这, 学生愿意学, 老师愿意教, 还能提升教学质量。

3. 化难为易, 加深理解

新的初中政治课程的教材中, 配置的插图和教材内容的关系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 教材的理论依据, 以及观点证明; 突出教材重难点, 并服务于重难点; 最后一类是二者兼而有之。所以, 老师要应充分利用好教材的插图, 有助于学生理解教材的知识点。法国著名演讲家莱茵兹·雷曼麦曾经说过: “以幽默有趣的方式讲出严肃的道理, 相比直截了当地提出, 更容易让人接受”。教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 可以应用插图将深奥的道理予以简化, 让学生们理解起来更容易。

4. 提高审美, 陶冶情操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 “如果教育中没有美育, 那它就是不完全的。”初中政治课本的插图本身来说就属于一门艺术, 蕴含着自然美, 还包含有心灵美和社会美。在初中政治课教学中, 使学生们感悟插图的美感, 感受美的乐趣。让学生把认识和情感联系在一起, 有利于拓展思维开发、施展想象力, 融入一种创造美的想象空间。应用插图来进行审美方面的教育, 还可以陶冶情感, 激起道德感受。只要丰富的情感打动了学生们, 那么情有所感, 理有所悟, 就会有灵动的领悟, 这种情感就是学习的一种强有力的催化剂, 让学习变得不再是过去那种冷淡、枯燥、单调的传授理论知识。

三、结语

政治课程中的插图教学是一种不可或缺的, 却不是唯一的手段。在应用过程中, 要因人而异, 具体情况, 具体应用。插图教学方式并非孤立不变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灵活选用, 以达到最优搭配, 获得最好效果。政治课插图授课不仅仅是拘泥于教给学生知识, 更主要的是能够无声地陶冶学生们的情感, 影响他们的领悟、思考和表达的方式, 最终形成精神领域中最根本的世界观、人生观。

摘要:目前, 一些教师对教科书插图的作用没有真正意义的重视, 应遵循的基本理念没有得到倡导, 从而使思想政治教科书中已有的插图资源的作用和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科书插图,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曾天山.国外关于教科书插图研究的述评[J].国外教育研究, 1999, (3) .

[2]杜玉芬.高一年级新教科书插图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铁道师院学报, 1996, (6) .

初中科学教科书论文 篇8

教科书是一种相对静止的教学素材集合体, 而这种静态性会导致语义解读的多样性, 人们注意到不同教师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教学实践中, 物理教科书的使用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各个栏目的价值能否得到应有的重视?对课程实施起到怎样的影响?这些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物理教科书使用的现状分析

围绕教科书的使用问题, 我们对吉林省初中物理教师开展了一系列的调研, 针对一些问题与部分教师进行了深度访谈。分别以对《物理课程标准》的理解、物理学思想的渗透、时代特征的把握等三个维度为核心, 设置了包括教科书的选用、教科书的作用、栏目的设置、相关教学资源的开发等若干问题, 将分析归纳如下。

1. 教科书的使用方式发生着积极的变化

从现有研究来看, “机械地转述”、“生硬地摘抄”教科书的“目的型”[1]教材观普遍地受到质疑。人们不再将教科书的内容作为物理课程的全部, 不再将掌握教科书的知识看做教学任务的终极目标, 而是提倡“工具型”或者“材料式”[2]的教材观, 即将教科书看做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 认为它是可以进行有机地加工、整理和适度替代的, 更加重视教师在使用中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主张从“基础性、材料性”的视角进行适当拓展和整合、调整内容以提升教科书的实际功效。

在针对“您是否会完全依照教科书的内容进行教学设计?”的问题中, 绝大多数教师表示“经常有调整和变化”, 说明物理教师对教科书的使用具有较为积极的态度, 体现出一定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性。然而, 在进一步询问“您使用的初中物理教科书总体上设计了几个栏目?”的问题时, 鲜有教师能够顺利地回答正确, 少数教师甚至表示“没注意、不清楚”, 这与先前的态度出现了反差, 反映出教师对教科书的钻研不够深刻。

2. 对关涉教科书的有关课程问题缺乏系统关注

调研发现, 绝大多数教师赞同物理课程改革, 并认为物理教科书与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一致或者基本一致, 反映出一线教师对现行的物理课程呈现赞同、支持的态度, 这种理念上的共识值得我们欣慰。然而, 在问及是否知晓所用的教科书版本是如何被确定的时候, 大多数教师含糊不清, 表示“不清楚”和“不关心”。对教科书的编制、审查、选择、使用的环节没有清晰的概念, 这种忽视教科书选用制度知情权的现状, 反映了基层学校教师的课程权处于被动、弱化的状态。在涉及一纲多本的教科书管理体制的问题中, 除了人教版的教科书外, 多数物理教师表示基本没有涉猎过其他版本, 不熟悉其他版本的教科书编制内容, 对国外的物理教科书更是知之甚少。反映出物理教师的视野较狭窄, 不能进行横向的课程资源开发。

对课程理念认识不全面、对教材编制与选用的淡化以及对教科书结构的模糊不清, 将导致教师在钻研教科书过程中充斥着“经验性”、“随意性”。在此机制下, 不利于践行课程理念, 对教科书的使用产生着不利影响。

3. 教科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水平存在着地域性的差异

根据我国台湾学者陈丽妃等人的研究, 具有专精的学科知识的教师, 比较可能挑战教科书内容的呈现方式、侦测学生的迷失概念以及经营课堂活动;而专业知识不足的教师, 则常常会依赖教科书, 甚至照本宣科, 简单地表达教科书的内容, 缺乏主体性和创造性。访谈发现, 专业知识水平高、拥有较充足课程资源的教师, 对于那些觉得物理太难或背景知识不足的学生, 更倾向于酌情调换教学方式或重新组织教科书中的活动。

从学历背景来看, 农村中学物理教师的学历水平、学科知识水平总体偏低。我们以近3年参加吉林省农村初中物理骨干教师培训以及参加“国培计划”培训的物理教师共计425名为对象进行的调查显示, 只有50.3%的教师是物理学的专业背景, 其中的非师范专业又占据了3.85%。物理学科知识的匮乏以及本应在师范阶段习得的教材研究能力的缺失都会使教师对教科书的使用产生“短板”效应。调研发现, 不同发展水平的学校教师对教科书中栏目价值的开发、活动设计的落实有着较大的区别。从物理教科书中“想想做做”一栏活动内容的重视程度来看, 与农村中学相比, 办学条件较好的城市学校能够提供较为优质信息资源和实验设施, 能更充分地开发和落实教科书中的实验资源。

4. 教科书的价值展现受到评价方式的影响

理想的课程与实施的课程总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教师即便是认可课程理念、赞同教科书的价值定位, 但在执行的时候还是会产生行动上的差距。根据Alverman等人的研究[3], 与教科书相关的课程理解深深地影响着教师的行为, 尤其是对其教学内容的选择起着直接的决定作用。

一方面, 教师普遍认同教科书在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将其作为教学的重要依据, 珍视其内在的品质, 认为其课程地位是其他教辅资料 (习题册等) 无法比拟的;另一方面, 很多教师认为教科书不能满足考核方面需要, 无法起到全面提供考试范围的作用, 不能覆盖需要学习的所有问题。一半以上的教师认为教科书中实用技术内容偏少, 不能满足学生发展需要, 很多教师不满意教科书中思想文化的含量较匮乏, 需要补充必要的内容。

教科书中的栏目“科学世界”向学生介绍了最新的物理科学与相关技术, 呈现的是物理学的时代进展, 尤其是部分内容含有时代感强的、具有现实意义的STS主题, 这些应该受到重视。然而, 部分教师反映该部分的考试要求很低, 只有少数教师表示能够引导学生研读或者提供必要的指导, 其余教师均表示“象征性地讲解”或者“不做讲解”。忽略“科学世界”等前沿内容的学习, 将使物理课堂远离科学进展, 弱化了教科书的时代特征。

同时, 由于巨大的教学惯性, 导致物理教师在现实的冲击下, 有意无意地放弃了追求。片面、单一的考核制度常使教师偏离了教科书的最初设计意图, 教育目标越来越模糊, 甚至产生了背离。多年的应试思维阻碍了物理中“物”的因素, 而过多关注着“理”的落实, 使物理科学失去了现实的生命力。

二、基于实践的教学反思

实践研究表明, 即使教科书的组织方式科学合理, 但若其编制理念和内涵不能被理解、其栏目价值不能被教师认同, 便无法达成预设的课程目标。包括教师课程观念在内的课程知识在此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正如学者Beard指出, 几乎所有教师对于教科书在教学中的角色都有明确的观念, 存在着一个观念的参照框架。此架构不仅与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学的看法有关, 而且与他们的思想和行动息息相关。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 我们提出教科书使用的三个基本原则, 即教育性、科学性和时代性。

1. 遵循课程标准, 体现教科书的教育性

物理教科书是物理课程的文本表述, 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素材, 是课程标准得以落实的主要手段。利思伍德 (Leithwood) 认为, 有效的课程实施能够缩短现状与理想间的差距, 是实现课程理念的实践过程, 教科书就是一个重要的媒介。根据美国心理语言学家乔姆斯基 (N.chomsky) 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理论, 我们可以这样来认识物理教科书的结构性质: (1) 深层结构由物理知识要素、技能要素、价值情感要素、研究方法要素、文化道德要素体系组成, 该体系包含着教与学的内容, 体现了教科书的内容特性; (2) 表层结构包括文字、插图、语言风格、图表呈现、栏目设计等, 旨在提高对深层结构的开发与利用, 表层结构对深层结构进行着解读和设计, 引导着教师和学生进行教与学的方式, 体现了教科书活动特性。

课程标准以教科书为载体提供了基本的教学活动方向, 教师应该遵循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根据各个栏目的特点, 设计能够达成课程目标的教学活动。在两个层次的交互渗透与彼此促进中, 充分展示教科书的教育特性。

2. 注重物理思想, 完善教科书的科学性

教科书的科学性体现在以事实为基础、以激发思维为途径、以培养科学的态度和质疑精神为旨归。因受到版式篇幅、课程性质和学时等条件的限制, 物理教科书是以间接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载体, 书中所呈现的大多是人类千百年来积累的文明成果的文字叙述, 对于其背后所蕴含的思想方法, 有时会被无意地疏漏和无奈地筛掉。于是, 物理教科书出现这样一个局面:知识结构严谨、文字表述规范, 集合了物理学的经典规律和稳定的学术成果, 较少含有不切实际的猜想和标新立异的一家之言, 从科学性上能够经得起推敲。

然而, 我们应该认识到物理教科书并不是原始科学成果的简单收录和介绍, 更不是精确无误的数据、毋庸置疑的结论的堆砌。物理科学的思想方法始终是我们最为关心的主题。教学中, 应该辩证地使用教科书中的资源, 秉承务实求真的科学精神, 不能仅仅满足书中定理和定律的获得, 更要注重在教学中体现物理思想和科学探究的过程。拘泥于固定的结论和公式的记忆, 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束缚学生的创造性, 消解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探究热情, 而这却恰恰严重背离了物理科学的本意和物理课程的初衷。

3. 提升教育品质, 突出教科书的时代性

物理教科书凝聚着很多教育工作者的智慧和劳动, 要经过多位学科教育专家的精心论证, 需要一线物理教师严密地考量和反复地实践, 它包含了最新的教育元素和物理思想, 具备了系统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智慧。物理教科书不但为教师提供了基本的教学组织策略、实验方法、主题活动设计等方面的指导, 同时, 教科书隶属于所在的时代, 体现着时代特征, 是科学文化的一种展示和传承。因此, 教师应该在使用过程中诠释课程理念、渗透学科思想, 在课程标准、教科书、学生活动的交互式的融合中, 寻求高品质的教育理解:展现主流的教育价值导向, 体现物理科学的最新成就, 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丰富的栏目中展现物理科学的魅力, 提升教育的品质。

教科书的功能和价值能否被彰显, 有赖于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精神。以严谨的态度理解物理课程标准, 以科学的精神对待教科书的内容, 以时代文化的视角解读教科书的价值, 是我们需要秉持的基本理念。在此思想的指导下, 实现了课程理念层面、学科教学层面和文化品质层面的彼此呼应, 为完成从“教教科书”转向“用教科书教”再到“高质量地使用教科书”的转变提供了努力方向。

摘要:物理教科书的使用直接影响着物理课程的实施。研究发现, 初中物理教师对教科书的重要性给予了较高认可, 但对其所蕴含的课程理念的理解不够深刻, 在学科思想的渗透和栏目价值的开发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改善空间。由此提出教科书使用的三个基本原则:遵循课程标准, 体现教科书的教育性;注重物理思想, 完善教科书的科学性;提升教育品质, 突出教科书的时代性。

关键词:物理,教科书,教师,教学反思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确立科学教材观:教材创新的根本课题[J].教育发展研究, 2007 (12) :1-4.

[2]郭晓明.从“圣经”到“材料”——论教师教材观的转变[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001 (11) :19.

[3]Alverman D.Teacher-student mediation of content areatexts.Theory into Practice, 1989, 27:142-147.

刍议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白璧微瑕 篇9

对于这样一套优秀的教科书, 来谈它的不足与缺点, 似乎是以卵击石。任何一套作品不管它是如何优秀与出色, 难免存在一些瑕疵。况且, 《语文》是国家专控出版印刷的教科书, 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模本, 影响甚大, 所以谈谈它的不足很有必要。下面笔者就从课文注释、文章选材、编排结构这几个方面来谈谈对《语文》这套教科书不足之处的见解。

一、有待商榷的生僻注音和疑难解释

注释包含的范围很广, 诸凡字词音义、时间地点、典故出处、时代背景等都是注释对象。现行的语文教科书为了让教师、学生在使用时能方便、明白地看懂, 便在正文当页之下, 或在文章之后列出注释。客观地说, 教科书在这环节做得相当到位, 但笔者认为, 在一些细节方面该套教科书仍不免有粗疏之处。

(一) 少了必要的生僻注音

诚然, 初中生不能单就几本语文书学语文, 还应该与配套的工具书结合起来学习, 但必须注意的是, 与教科书配套的《语文词语手册》有些许错误影响了学生对字词的掌握, 但因其不在我们讨论的范畴之内, 所以暂且不谈。《语文》在课文正文当页对许多生字生词进行注音, 但不够全面。笔者认为, 教科书中有的作者的姓名应注音, 如八年级下册 (人教2007年9月版) 中第四课的作者“茨威格”的“茨”字, 九年级下册 (人教2003年6月版) 第25课《词五首》中“温庭筠”的“筠”及“岐”字等。再者, 教科书中的部分多音字也应该注音, 中学生由于知识水平、接受能力有限, 需要有生字在读音上的规范、引导。

(二) 少了必要的疑难解释

九年级上册的《陈涉世家》中的“弗胜”到底是哪方没有胜利?关于这一点, 我们的教科书并没有解释, 而与人教版语文教科书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将此翻译为:“起义军 (一时) 不能战胜, (不久) 守丞被人杀死, 大军才进入陈县。”但其他很多参考书却翻译为:“ (守丞) 不能取胜, 被杀死了, 起义军就进城, 占领了陈县。”粗略地看全句, 似乎是“弗胜”之前省略了主语, 但经由内容的分析我们知道, 如果是守丞“弗胜”, 那起义军必定会长驱直入。而讲究“不虚美, 不隐恶”的司马迁必定会将“攻陈”与攻铚、酂诸地并述。由此可以推断, “弗胜”的一方应该是起义军。像这类的词, 编者应该作相应注释, 给学生指明方向。通过这种方式, 学生可以少受不正规的教学资料的误导, 减少由此产生的思想偏差。

(三) 有待商榷的多音注音

在八年级上册 (2007年3月版) 第25课《杜甫诗三首》注释 (9) 中, 编者把《春望》尾联“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的“簪”字注音为“zān”。四川的赵俊跃老师认为《春望》作为一首五言律诗, 合辙押韵应是其基本要素, 这里的“簪”字如果读为“zān”就不押韵了, 所以他认为, 教科书中“浑欲不胜簪”的“簪”字读音有两种方案可选:一种方案是不注音;第二种方案是如果一定要注, 只能把它注为“zēn”。[1]

(四) 有待商榷的地名注释

在九年级上册的课外古诗词背诵篇目《山坡羊·骊山怀古》 (人教社2003年6月版) 注释中, 编者对“阿房”作了如下解释:“[阿房]即阿房宫, 秦朝宫殿群, 故址在现在陕西西安西南阿房村, 规模宏大, 建筑华丽。”但据最新考古研究成果证实[2], 阿房宫其实是“半拉子工程”, 与杜牧笔下的阿房宫相差甚远, 规模既不宏大, 建筑亦不华丽。所以编者的这种注释并不真实。

另外, 四川的赵俊跃老师认为在九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背诵《登楼》中的注释 (3) (4) 并不正确, 因为灌县、茂汶羌族自治县均早在1987年就被撤销了, 它们作为一个历史名词, 不应再出现在1988年后的语文教科书的注解中。[3]

(五) 让人疑惑的课文翻译

翻译文言文, 一直有三个要求, 即“信、达、雅”。而这三个要求中又以“信”为主, 为了能达到“信”好多人采用直译, 直译固然能在大多数情况下保证文章的“信”, 但有时候容易望文生义, 使翻译出来的东西脱离题旨或让人费解。下面笔者就举出语文书中的一处翻译与编者及读者共商榷。

在八年级上册的《桃花源记》中, 编者将“男女衣着, 悉如外人”中的“外人”翻译成“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这种注释让人疑惑。桃花源人在此地生活已近六百年, 完全与外界生活隔离起来, 也就是说, 桃花源和外面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那这两个不同世界的衣着文化也该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既然如此, 那此地男女的衣着怎么可能与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相同呢?所以, 笔者认为“外人”翻译成“世外的人”更恰当些。

类似的例子全套书中还有很多, 比如七年级上册第10课的“学而时习之”的“习”、下册《木兰诗》中“双兔傍地走”的“傍”、八年级上册《核舟记》中“其船背稍夷”的“背”等, 都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细细研读。

二、有待考究的文章选材和结构编排

诚如上文所说, 新教科书去粗存精, 还增加了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篇目, 体裁、题材、风格多样。这套语文关注人生、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 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而且教材选文、编排还注重和生活的联系, 体现了比较浓厚的时代气息。这些都是它的优点, 但就选文来看, 个别篇目依然不太适合教学。

比如七年级上册第25课《〈世说新语〉两则》中的短文《陈太丘与友期》, 笔者就认为此文的编选有不妥之处。理由有二。其一, 《陈太丘与友期》这篇短文主要记叙的是陈太丘的长子陈元方七岁时与客人的对话, 借陈元方的言语说明“信”、“礼”的重要性, 也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元方的聪敏。很显然, 文章的内容与课文的标题不是很合拍, 且该篇又放置在初一课本中, 很可能造成七年级新生认知上的错误。其二, 据课前导读交代, 该篇短文的主旨是表现古代少年的聪颖机智。但通过前文分析我们应该知道该篇短文的主旨并非如此。这样看来, 导读与选文的主旨不甚相符。

再比如七年级上册的文言文《童趣》。从课文题目上说, “童趣”的确适合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 (尚处儿童期) , 但是否就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呢?其实不然。众所周知, 初一的学生刚接触文言文, 而设置在第一单元的这篇文章, 则因太多生字、文言词汇而使学生对文言产生胆怯心理, 这对我们今后的文言教学极为不利。笔者认为, 在此不妨先设《论语》中大家耳熟能详的简短易懂的句子, 一来小学积累的功底可以让大家从容接触文言, 并逐渐缩小学生文白学习的差距, 二来可以通过“首尾效应”将《论语》中倡导的好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牢记在心。相较而言, 将浅显易懂的《心声》设置在九年级上册也是不够恰当的。

以上主要是选文出现的问题, 下面我们再谈谈这套教科书的篇目编排及单元设置问题。整体上说, 这套教材在单元安排上主要按照主题编排, 这就相应地削弱了知识的系统性, 给教师使用教材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举个例子, 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选的全部都是名著当中的片段, 有选自《水浒》的《智取生辰纲》、选自《三国演义》的《杨修之死》、选自《儒林外史》的《范进中举》和选自《红楼梦》的《香菱学诗》。这些选文有个共同的特点, 就是篇幅较长, 有的仅读一遍就需要十几分钟甚至更长时间。耗时过多, 必定会影响教师课时的合理安排。当然, 客观地说, 编者制定教材的出发点是好的, 他们基于初三学生有了两年学习小说的经验与方法而设置本单元, 希望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此类小说的兴趣,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许多教师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便计划在教学中相应地结合名著, 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名著阅读。但不得不提的是, 此项工作在具体操作中有很大难度。名著的过多堆积、初三学习时间的仓促是阻碍此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原因。另外, 有学者认为《范进中举》作为一篇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存在缺陷的作品, 不宜选为初中语文教科书。[4]

再如八年级的上册, 其第三单元与建筑园林、名胜古迹有关, 而第四单元与科学有关, 但很明显, 这两个单元都是以说明文教学为主。编者如此设置两个单元, 有其合适的理由:“在探索自然奥秘的过程中, 要讲究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5]但笔者认为, 若是为了真正提高初中阶段的学生有关说明文的能力, 上下单元应该对调, 因为第四单元的要求极为浅显, 而第三单元的导读部分要求学生注意课文是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的, 且“前深后浅”不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

此外, 这套教科书中还存在少许重复现象, 可能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 比如七年级下册王维的《竹里馆》一诗中编者对“独坐幽篁里”的“篁”字进行了注音, 并解释。而到了八年级下册的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一文中, 作者再次给“篁”字注音解释。这类的例子还有很多。最让人匪夷所思的是, 作为教学模本的教科书竟然出现了病句, 比如九年级下册P142竟有“忍俊不禁哈哈大笑起来”这样的句子。我们都知道, “忍俊不禁”本来就指“忍不住笑出来”, 因此这个句子就有累赘的毛病了。教科书都会犯这样的错, 那更何况学生呢?另外, 贵州的刘承德老师就《与朱元思书》一文的结构层次进行探讨, 认为课文的最末一段应该调整为“夹岸高山, 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争高直指, 千百成峰。横柯上蔽, 在昼犹昏;疏条交映, 有时见日。泉水激石, 泠泠作响;好鸟相鸣, 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 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他认为, 只有这样才是“画龙点睛, 升华主题”, 才能“更加妥帖恰当, 符合生活的逻辑”。[6]也有的教师是从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等文体的比重设置角度给这套教科书“挑刺”。

总之, 《语文》这套教科书中确实存在些许瑕疵, 对于这样的一部作品, 我们既不能因为它曾荣获那么多礼赞就特别追捧, 也不能因为它的不成熟不完美而过于贬低。我们应该客观公正地评价它, 对其优势和成就应该给予某种程度的肯定, 同时也应该指出其不足和值得商榷之处。

最后, 教科书中存有瑕疵是在所难免的, 但广大教育工作者“愿为它拭去尘埃”。笔者相信, 此举将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素质, 也有利于督促自己以更务实的态度去落实新课程的理念和目标。

摘要:浙江省当前通用的初中语文教科书是一套十分优秀的书籍, 获得广大同行的称赞。然而, 这套教科书也有不足之处, 主要表现在课文的注释、文章的选材、结构的编排这几个方面。

关键词:语文教科书,课文注释,文章选材,结构编排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2]阎立钦.语文教育学引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3]倪文锦, 欧阳汝颖.语文教育展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4]陈建伟.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3.

[5]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初中语文教科书选文教学价值例析 篇10

一、侧重于积累作用的选文教学价值

1.语言文字的积累

语言文字的积累,必须通过一篇篇的文章不断学习得来。选文的典范性,保障选文的语言文字积累作用在教学中能够得以充分而有针对性地发挥。我们在使用选文的过程中,要树立鲜明的积累语言文字的意识,将一些经典的名篇熟练地背诵下来,将优美的字词完整地记忆在心里。我们在设计一些脍炙人口的好文章的教学时,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诵读、摘抄、做读书笔记、品析精彩语段等多种活动来完成选文的语言文字的积累。

例如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春》,作家借助精美的语言文字饱含感情地赞美讴歌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充满诗情画意。全文语言明快婉转,清新朴实,运用侧面烘托的诗歌表现手法和二十多处修辞手法营造出情景交融的诗化意境,谱写了一曲春之赞歌。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有积累语言文字的意识,引导学生进行多次的诵读品味,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在诵读中鉴赏,在诵读中积累语言。课后要求学生“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课文,直至背下来,并细心品味课文中描写的江南春景”,这一练习设计也充分体现了教材编者把握选文的语言文字积累作用的鲜明意图。

2.语文知识的积累

入选初中语文教材的文本篇章中包含着丰富的语文知识,包括语言和修辞知识,作家作品文化常识、听说读写的方法等等,学生阅读这些文章,既要学习它们的表现形式,更要注重于了解他们的内容,增长语文知识,拓展文化视野,指导语文实践。

例如,陈从周的《说“屏”》是一篇专门介绍我国古代建筑中的家居——“屏”的科学小品文。我们在教学设计时以学习文章内容为切入点,结合课后练习,达到理解作者感情、学习了解“屏”的定义、“屏”的功能与价值、“屏”的种类、“屏”的使用等科学文化知识的教学目标。对于这篇选文的处理,侧重点可以在“语文知识”而不在“文”,目的是让学生获知“文”里所讲的科学文化知识。

像《说“屏”》这样处理的选文在当前初中语文教材中编排的并不多,这不能不说是当前新课标语文教材的一个缺失,希望能够引起教材编者和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不过在选文的使用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积累学习有关选文涉及到的作家作品常识、有关文体知识、修辞知识等,这也是选文中语文知识积累作用在教学中的另外一种富有意义的实现方式。同时我们也可以对所选课文进行创造性教学设计,这在新课标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中得到了体现,如“说不尽的桥”“莲文化的魅力”等专题,为语文老师进行此类选文的创造性教学设计提供了生动的样例。

3.经典文化的积淀

担当此类作用功能的选文被王荣生教授鉴定为“定篇”,即之前语文教学大纲中所提出的教学“基本篇目”。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新课标也提出:“通过一些经典文篇,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例如,在传统文言名篇《论语》《桃花源记》《陋室铭》《爱莲说》《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多篇选文中,最为吸引大家的应该是作者留给我们的那一句句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精辟名言,而不是后来者添附上去的所谓的“文章观点、层次结构、思想感情、写作特色”等内容。因此,面对经典,文化的熏染和积淀才是学生最应该接受的,一些似是而非的文章写作知识可以忽略。何况经典文篇大多行文如行云流水,文意跌宕起伏,若隐若现,语意隽永,妙语迭出,绝不是简单的罗列归纳出中心论点、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所能迎刃而解的问题。因此,教学设计应抛开传统的框架分析模式,侧重于文本本身的品味感知,记诵积淀,通过精心组织的大量诵读活动和师生交流,使学生真正融入古人智慧中,优秀文化也就会真正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为学生的成长铺垫精神的底子。

二、侧重于示例凭借作用的选文教学价值

1.阅读示例凭借

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从青年现在或将来需要读的同类的书中举出来的例子;其意是说你如果能够了解语文教本里的这些篇章,也就能够阅读同类的书,不至于摸不着头脑。”这就是从选文的阅读示例角度入手来看待选文的。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把选文当“例子”来用,就是用选文来作例证,说明从语文课程中抽取出来的语文知识以及相对外在于它的关于诗文和读写诗文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把选文当“例文”来用,还要注意“例”的对象是什么,选文能否充分地说明“例”,有没有变式。例如下面的《风筝》课例。

一、导入。

二、知识铺垫。了解月亮的象征意义。分析理解《乡愁》(余光中)中“物象”的象征意义。

三、理解文本中“风筝”的象征意义。1.概括叙述文章的主要内容。2.学生根据句式“少年时,风筝是……”叙述“风筝”在“我”的记忆中的象征意义。3.教师根据学生的叙说通过指导将答案组合成一节诗。4.学生分析理解“风筝”在“我”的忏悔中的象征意義,尝试完成一节小诗。5.学生润色修改自己创作的小诗,同学之间展示。

四、阅读其他“象征”文本,如前面学过的课文,有哪些运用了“象征”手法的文本或语段。阅读鲁迅小说《药》,教师讲解小说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五、课外作业。

本课例设计侧重指导学生掌握理解鲁迅散文《风筝》的策略和方法,整个教学过程表现为以阅读理解《风筝》这篇散文的“象征”创作手法为中心内容,学生学习和掌握了理解散文这种文学作品的策略和方法之一,即理解分析散文文本的创作手法——“象征”,具体体现了本篇选文的阅读策略与方法的示例凭借作用。

2.写作示例凭借

一篇篇文章,以其活生生的状态告诉学生文章是怎样写出来的。从文章的构思到选词造句以至修改成文的过程,都在言语作品中有所展示。教材中的许多篇目本身就是学生学习写作的优秀范本,阅读与写作不可截然地割裂开来。例如,老舍先生的散文名篇《济南的冬天》突出的写作特点是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绘,运用多种观察方法,从多个角度观察事物,因此,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学习写景文的观察方法、练习写作写景文的典范之作。结合该单元写作训练的有关内容,将写作技能的指导渗透在阅读教学之中。如《济南的冬天》一课的教学设计。

一、整体感知。

二、教师与学生一起研习课文(侧重于学生自主探究讨论,适当时候教师点拨要点)。1.文中济南的冬天是怎样的?2.作家是如何牢牢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绘出多幅济南所特有的动人冬天景致的?3.作家是如何描述济南的山的?4.作者又是怎样描述济南冬天的水的?5.作者描绘了几幅画图?描绘每幅画图时的“观察点”和观察角度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观察方法?

三、实踐活动:在学习这篇文章后,教师可以有计划地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训练,让学生来到室外,实地观察当地的相应季节的景物特征,参照课文,写一篇短文,题目可为“××的秋(夏、冬)天”。

本案例重点引导学生发现作者观察角度的独特,学习观察方法,充分发挥本篇选文的写作示例凭借功能。首先是引导学生找出描绘每幅画图时的“观察点”。作家描绘阳光下的济南全景,先俯瞰,然后仰视,接着描绘雪后的山景时作者是通过远眺。描绘冬水时,作家由俯视到仰视,再进而纵览。在准确找出“观察点”的基础上,可以教给学生具体的观察方法。例如,作者远眺时看到矮松树尖顶着白雪的图景,从而由矮松的形象引发作者的联想,借助“日本的看护妇”的形象比喻把观察所得具体化了。作者于观察中展开联想,运用比喻、拟人等方法将观察所得具体化,就是一种常用的观察方法。教师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体味、揣摩中学习掌握写作中进行观察的方法。

3.口语交际示例凭借

口语交际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选文中具有口语交际范例作用的内容加以重视和利用,也是选文使用过程中的应有之意。例如,“劝谏”是日常口语交际的重要形式,文言名篇《邹忌讽齐王纳谏》语言浅显,内容生动有趣,表现了邹忌的说服才能,是一篇体现邹忌高超劝谏艺术的作品。我们在教学时可以抓住文本中“劝谏”这一口语交际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语文学习活动。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活动

一、教师提出问题:认真读完文章后,说出文章哪些方面最值得你欣赏?

依据文章内容,感悟本篇文章所表现的人物语言艺术特征和闪烁出的智慧。也可以提问学生:邹忌是如何说服齐王纳谏的?你能找出邹忌说服齐王的根本原因吗?

二、问题探究:教学内容重点在“说”,指导学生先自读、交流讨论,然后分析找出相关的句子,理解文章内容,最后探究邹忌说服齐王纳谏的思路和艺术。

三、学生活动:假如你是一位学生家长,你的孩子周末经常沉溺于游戏,你将如何劝说他。

四、拓展:课外阅读《烛之武退秦师》,与课文作比较,进一步了解《左传》中人物的说辩艺术。

上述教学片断通过对问题的探究以及学生实践活动的安排,主要让学生理解和分析邹忌擅长抓住对方心理,含蓄曲折、循循善诱、逐步深入的劝说艺术,充分发挥了本篇选文的口语交际示例作用。

三、侧重于引发作用的选文教学价值

1.引发互动话题

我们在使用语文教材的过程中,可以赋予选文引发话题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引导学生依托选文针对文章中所表达的观点进行研讨、批判、吸收。应该提出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重点关注此类课文所表达的观点,依据选文中的某个问题引发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教材之间的多边对话活动。例如,韩愈的《马说》属论说文体,是一篇借物寓意的杂文。这篇文章以马为比喻,谈的却是人才问题,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不重视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教学设计时可以引导学生在疏通字词、熟读背诵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作者情感的基础上针对作者的观点展开讨论。参考课例如下。

《马说》教学设计

一、教师投影多媒体课件:两匹奔跑的骏马,提示语:1.屏幕中的两匹马,一定都是“千里马”,我们班的所有人,人人都是“千里马”。

二、解读课文(略)

三、理清结构(略)

四、寓意情感(略)

五、交流对话

1.你认为伯乐应该具有怎样的才能?

2.伯乐和千里马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谁更重要?举例说明自己的观点。

3.本文作者认为,千里马只有靠伯乐才能被发现,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在当今社会,你认为千里马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

上述《马说》的教学设计,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和交流对话环节,深入挖掘选文所包含的关于伯乐、千里马的话题因素,对后来学习者进行睿智的劝勉鼓励,引导学生结合当今社会发展特点对文中作者的观点进行辩证分析。学生可以畅所欲言,不拘束于、也没有标准答案,充分发挥了这篇选文引发互动话题的教学价值作用。

2.引发语文活动

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可以引发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其他各种形式的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这在《丑小鸭》的教学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丑小鸭》教学设计

一、编排课本剧。学生依据故事自编,自导,自演,可以聘请老师或专业人员作技术指导。教师可进行一次有关课本剧编写知识的专题讲座。

二、童话朗诵赛。篇目自选,参赛人数和朗诵形式自定。教师可进行童话朗诵指导,播放录音带作范例,学生认真感受。

三、童话故事会。教师可推荐一些中外经典的有关成长的童话故事,如《木偶奇遇记》《尼尔斯骑鹅历险记》等。

四、专题阅读:安徒生与安徒生童话。指导学生通过图书馆借阅或上网查询,收集相关资料,整理汇编后班内传阅学习。

五、电影欣赏:《安徒生传》。观前引导,看后写观后感。

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标、有意识地开展一些与选文相关的语文学习活动,可以选用编排课本剧、开展童话朗诵比赛、童话故事会、专题阅读等多样化的活动形式,改变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缺乏参与交流的常用固定教学模式,学生定会由学习选文走向语文教材之外的更广阔的语文世界。

初中科学教科书论文 篇11

一、宏观分析

教科书的宏观分析是指从初中化学的整体出发, 分析教科书产生的背景和使用的背景、教科书整体结构、教科书资料储备的过程。[3]新教科书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教科书的结构和体系上。

1.体系的调整

旧版本教科书包括活动与探究、实验、习题、讨论、资料、化学·技术·社会、调查与研究、家庭小实验、课堂练习、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和单元小结等11种栏目, 而新教科书将活动与探究改为探究、家庭小实验改为课外实验、资料改为资料卡片、课堂练习改为练一练, 练习改为练习与应用, 名字方面出现改动;取消了拓展性课题, 其他栏目未作改变。教科书体系如图1所示[4]:

由图1可知, 改版后的新教科书栏目功能普遍加强, 栏目设置的位置更加灵活而得体, 形式表征更具有人性化, 栏目导入及相互之间的过渡和照应更加优化。

2.结构的调整

新教科书整体结构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章节的设置和知识顺序的调整上, 主要将旧版第三章“自然界中的水”和第四章“物质构成的奥秘”进行对调, 并对部分内容进行微调, 其他章节基本不变 (如表1所示) 。

由表1可知, 新教科书将旧版三、四两个单元进行对调, 将元素和离子两个课题整合成分子和原子一个课题, 将课题化学式和化合价放在水这一单元。这样做不仅使书本总体上遵循从知识→理论→知识的编排顺序, 在局部也从物质构成的基本粒子→水→化学式和化合价这样的知识与理论交叉编排。研究表明, 旧版教科书的理论性内容编排集中, 穿插安排不够, 给教学带来一定困难。[5]新的编排方式, 同时将自然界中水的三个课题的顺序进行调换, 能有效地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体现了从宏观到微观、从生活走向化学的编写理念, 使学生较早而全面认识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6], 将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内容进行整合, 有利于学生尽早地树立微粒观, 进而指导后续化学的学习。

在知识顺序方面, 改版教科书相对于旧版教科书有三个方面的较大改变:一是将原来附录中“连接仪器装置”内容移到第一单元课题3以正文形式出现, 凸显了化学实验技能重要性, 对学生实验操作的学习具有指导性意义;二是将第七单元原来的课题2和3合并为一个课题, 使燃料的利用及其对环境影响的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增强;三是将第十一章盐和化肥拓展性课题“物质的分类”从拓展性课题变为一级标题, 使学生树立物质的分类观念, 为盐和化肥等的学习提供基础, 同时为复习应考和后续高中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中观分析

中观分析是通过比较教科书中栏目和内容的增减、调整, 研究新旧版本教科书带来的变化。新教科书相对于旧教科书在栏目上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 主要是名字的调整。其栏目的功能与之前相比, 未作改变。本部分将通过实验、栏目 (实验除外) 和书本内容3个方面, 简要介绍初中化学教科书的变化情况。

1.实验的调整

实验是化学的“最高法庭”, 对初中化学更是如此。改版教科书在实验方面一共新增实验12个, 删减实验5个, 同时对若干个实验进行改动 (主要变动呈现如表2) 。由表2得知, 实验栏目的改动和内容的调整, 突出体现化学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 增强实验的科学性、探究性、可操作性和趣味性。具体说明如下:

(1) 将初中化学重要的八个学生实验活动附在相应的单元后面, 突出了基础实验的重要作用。有的实验为教科书已有的, 有的是新加的, 增强了基础实验的地位和作用, 对教师的实验教学和学生的备考具有指导意义, 同时便于师生操作, 建议在评价方面相应加大实验的比例。

(2) 对若干个实验进行改动, 增加实验的科学性、趣味性和探究性, 使其符合新课程标准修订的精神。例如旧版上册27页删除利用红磷空气燃烧实验气体体积小于1/5的讨论, 一方面因中途关闭止水夹导致倒吸的水体积可能大于1/5, 另一方面课程标准修订淡化对其影响因素的要求, 只要求知道大致为1/5即可, 药品将锌粒改为石灰石体现节约意识。另外将下册39页实验将制作明矾晶体改为制作白糖晶体;第十单元1, 3对实验试剂的计量进行了改动;将旧版教科书下册55页Ca (OH) 2 的溶于水的实验改为对其性质的实验等等, 使实验的科学性和探究性得到加强。一些课外实验的改动, 加强了初中化学实验的STSE功能, 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 增强实验的可操作性和探究性。新教科书中将思考的问题和实验相结合, 增强了实验的探究性。例如上册80页将水电解实验由演示实验改为探究实验, 在培养学生思维方面可起到显著的效果; 将一个大实验拆成两个小实验;在实验中细化操作步骤, 在实验中增加了“注意”、“提示”、“想一想”等, 提供了实验方法引导, 安全操作注意事项和提示的问题等, 从而增强了实验的可操作性。

2.栏目的调整

改版教科书一共增加了43个栏目, 减少24个栏目, 同时也对多个栏目的内容进行了调整 (未对实验部分进行统计) 。栏目的调整如表3所示。由表3得知, 栏目的变化除增加的实验栏目出现变动以外, 主要体现在资料卡片、调查与研究和讨论栏目数量变动较大。栏目主要体现如下特点:

(1) 改动与实验以及生活相关的栏目, 增强前后的知识联系的流畅性, 并加强其STSE功能。例如下册旧版49页删除了较简单的酸碱判断的讨论;新版82页增加化学与农药功过的讨论、51页增加酸碱指示剂的发现等。

(2) 栏目的可操作性增强。与实验栏目类似, 一些栏目中增加了注意、提示、想一想、方法引导等;同时一些栏目 (例如新版下册36页探究溶解度曲线) 增加相应的坐标图等, 都使栏目的可操作性得到提升。

(3) 栏目内容的引入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 重视学生已有经验。例如新版24页的单元小结将几个主要概念改为填空形式、64页详细说明学习元素符号的意义;旧版140页删除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等。

3.内容的调整

教科书内容是教科书的主干, 新版教科书总共对旧版教科书内容的改动有100余处, 细小的改动之处更多, 下面从标题、栏目和段落内容以及习题内容四个方面进行描述:

(1) 标题的调整。全书增加了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的、分子可以分为原子、合理利用与开发能源、乳化作用、金属与盐酸、硫酸的反应、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物质的分类等9个一级标题, 删减了若干个二级标题。通过这样的调整, 将一些包含在其他标题中的或拓展性课题中的知识, 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分, 一方面知识分类更为科学, 另一方面突出了这部分知识的价值。

(2) 知识的调整。改版教科书对旧版教科书的主干知识未做改动, 改动主要体现为增加各章各节和各段落的衔接语;增加图表和段落中化学物质的STSE相关知识以及内容的时代特征。例如改版上册增加了“低碳”知识 (P117) 、下册增加了讨论栏目增加了聚氟乙烯的功过问题 (P108) 等。此外在改版下册教科书第十章的单元小结中增加了盐的概念, 这对教师将酸、碱和盐的性质进行串联统一讲解起到很好的启示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存在缺陷, 新教科书删除了“化合价”的概念和将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作为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的依据。

(3) 习题的调整。课后习题起着对本节课的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巩固的作用。相对于老版教科书, 除了143道习题保持不变以外, 新教科书增加了47道, 删减了47道题。其中第四、五、六、十、十二章的习题变化较大。总体上习题的变化呈现如下特点:

习题容量增大, 类型增多。与过去相比, 每个课题后面的习题总量在增加, 习题类型由原来的单一类型变为现在的多种类型。例如在第十二单元中, 习题由原来的问答和计算题型改为新教科书的连线、填空、计算和问答题等多种题型。学生的能力也在其中得到综合锻炼。

习题的可操作性增强。例如在新教科书下册32页第九单元课题1的练习, 虽然题目总数不变, 但是删减了4题, 增加了5题, 题目篇幅由原来的半页增加到现在的一页, 每题增加了相应的指导语和表格等, 可操作性大大增强。

习题的指导性增强。由于习题的上述两个特点, 将习题细化, 类型多样化, 一方面开放性的试题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另一方面也对复习应考提供很好的参考。例如改版教科书下册教科书第78页, 新增加了NaOH溶液的变质问题探究, 教师可以立足习题, 讨论离子共存和检验等一系列问题。这样对日常教学的指导性更强, 教师可以从书本习题出发, 对复习和应考进行思维发散, 习题的功能得到进一步挖掘。

三、微观分析

教科书的微观分析是指分析教科书内容、栏目等的排版样式、图片以及表格等颜色的设置等。主要变化如表4所示。

通过对比, 改版教科书在旧版教科书的基础上, 教科书的微观设计体现了教科书特点, 设计风格与初中物理教科书相统一。

四、初中化学教科书改版的启示

通过上述对比分析, 改版教科书在总体上使实验和习题内容更加细化, 栏目和内容的可操作性增强, 突出实验在初中化学学习的基础地位, 同时加强了教科书的美学价值。通过新旧教科书的对比分析以及在教学实践的使用情况, 笔者认为教科书的改编具有如下启示。

1.注重初中化学教学的实效性

初中化学课程应该体现启蒙性、基础性。人教版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教科书, 改版教科书的发行使用, 无论是在中观、宏观, 还是在微观层面, 都体现了新教科书的使用观, 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通过教科书栏目和内容进行甄选和补充, 从而开展有效教学, 贯彻落实初中化学的教育功能。

2.全面贯彻新的课程标准精神

改版课程标准更加明确了化学概念和学科特征, 课程目标有显著变化, 同时强化了初高中化学课程的衔接等。[7]与之相对应, 改版教科书在一系列栏目和内容的设置上, 以及其中体现的STSE理念, 正是对化学概念以及学科特征的强化。取消拓展性课题, 将其作为正文的一部分等, 正是加强初高中课程衔接的具体体现, 即教科书的改版与课程标准的修订相一致。

3.重视化学学科的教育价值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生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 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8]新教科书在内容上加强了初中化学的STSE理念, 在栏目设置和内容上都增加了许多生产、生活的内容, 教科书内容体系更为完善。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这种改变, 积极地将初中化学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使学生在素质教育的奶酪和中考应试的目标之间达到平衡, 从而培养学生义务段的化学方面的科学素养, 同时在其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学好化学的兴趣。

4.凸显对教与学的指导作用

教科书中的一些重要概念的变动、内容顺序的调整、教科书的习题的变化、突出的八个重要基础学生实验, 对一些实验内容进行调整等, 这些改变对中学化学的具体教学和应考都有很好的导向作用。教师需要结合课程标准和所在地的考试说明, 正视这种变化, 斟酌这种变化对教学的影响。

摘要: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 (上、下) 是目前全国使用最广泛的初中化学教科书。自2001年第1版发行以来, 为适应2011年版初中课程标准修订以及新形势下的要求, 2012年秋开始在全国使用人教版改版初中化学教科书。本文结合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精神, 从宏观 (体系和结构的调整) 、中观 (实验、栏目和内容的调整) 和微观三个维度比较分析两版教科书的变化和特点, 具有以下启示:注重初中化学教学的实效性;全面贯彻新的课程标准精神;重视化学学科的教育价值;凸显对教与学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初中,化学,教科书

参考文献

[1]课程教科书研究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M].第2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2]课程教科书研究所.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2

[3]陈忠.21世纪中学生物创新实验设计与探索全书[M].通辽:内蒙古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734.

[4]人教社.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新教科书变化特点[EB/OL].[2013-07-07].http://info.gopep.cn/news/hot-content-id-13056.

[5]钱扬义, 王祖浩.国内外初中化学教科书编写的比较研究[J].化学教育, 2003 (03) :8.

[6]吴岐延.对人教社新课标教科书调整、整合的认识与思考[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2 (11) :28.

[7]高兴邦.评初中化学改版课程标准的变化[J].化学教与学, 2012 (11) :2-5.

上一篇:改性沥青路面质量控制下一篇:农业信息化和科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