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对中国的启示

2025-01-21

国际贸易对中国的启示(精选12篇)

国际贸易对中国的启示 篇1

摘要:在国际经济持续低迷和各界普遍对经济预期悲观的背景下, 德国以其强大的制造业在全球经济动荡时期依旧保持稳固态势, 并迅速出台了工业4.0战略, 重新勾勒德国企业未来持续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德国“工业4.0”项目对我国国际贸易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本文通过介绍“工业4.0”相关概念, 比较分析我国在此背景下国际贸易发展现状, 从而为中国的国际贸易的发展提出一些比较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德国,工业4.0,国际贸易

引言

德国强大的制造业竞争力使其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下稳步前行。除2009年外, 德国经济自2007-2015年均为正增长, 增长率分别为:2.78%、1.25%、-4.9%、4.01%、3.33%、0.69%、0.43%、1.5%、1.7%。中国目前为德国第五大出口国和第三大进口国。

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和要素成本的上升, 中国的国际贸易优势逐渐丧失。借鉴德国制造业发展的“工业4.0”战略, 积极推进中国国际贸易发展的实践意义更加凸显。

一、德国“工业4.0”的概念内涵

(一) 战略的确立

“工业4.0”研究项目由德国联邦教研部与联邦经济技术部联手资助, 在德国工程院、弗劳恩霍夫协会、西门子公司等德国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建议和推动下形成, 并已上升为国家级战略。德国联邦政府投入达2亿欧元。德国政府提出“工业4.0”战略, 并在2013年4月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 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德国工业的竞争力, 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占领先机。

(二) 概念内涵

德国学术界和产业界对“工业4.0”概念的一个比较统一的阐释是继机械化、电气化和信息技术之后, 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主要是指通过信息通信技术和虚拟网络—实体物理网络系统 (CPS) 的结合, 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 实现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转变, 最终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生产模式。

(三) 相关政策支持

2010年7月, 德国联邦政府正式通过了《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 提出“工业4.0”战略。这是继2006年德国第一个高技术战略国家总体规划之后, 对德国未来新发展的探求。新战略指出, 德国面临着几十年来最严峻的经济与金融政策挑战, 解决之道在于依靠研究、新技术、扩大创新, 目标明确地去激发德国在科学和经济上的巨大潜力。

2013年, 为了进一步促进“工业4.0”在德国的发展, 德国政府将“工业4.0”项目作为需要在未来重点发展的项目之一, 并将其纳入了《高技术战略2010》, 且投入了大量资金来支持企业的创新和研究。

二、我国“工业4.0”下国际贸易发展现状

2015年, 在国际市场不景气、世界贸易深度下滑的背景下, 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和出口额稳居世界第一。2015年, 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4.55万亿元人民币, 比2014年下降7.0%。其中, 出口14.12万亿元, 下降1.9%;进口10.44万亿元, 下降13.1%;贸易顺差3.68万亿元, 扩大56.4%。以美元计价, 进出口总值3.95万亿美元, 下降8.0%。其中, 出口2.27万亿美元, 下降2.9%;进口1.68万亿美元, 下降14.1%。

三、中德贸易发展比较

2000~2015的16年间, 中国有十一年处于贸易逆差, 且2013年的贸易逆差额高达268.13亿美元。据欧盟统计局统计, 2015年中德双边贸易额为1562.8亿美元, 下降13.2%。其中, 德国对中国出口797.0亿美元, 下降19.8%, 占德国出口总额的6.0%, 降低0.7个百分点;德国自中国进口765.7亿美元, 下降5.1%, 占德国进口总额的7.3%, 提高0.6个百分点。

从贸易商品结构分析, 中国从德国进口的主要商品是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和光学钟表医疗设备, 分别占进口商品总额的38.0%、31.0%和8%, 三大类商品占进口贸易商品总额近80%。中国向德国出口的主要商品是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家具玩具杂项制品等三大类商品, 2015年合计进口517.8亿美元, 占德国自中国进口总额的67.6%。

目前中国出口的产品中高端产品相对较少, 需要的精密技术较少, 高端产品创新能力相对缺乏, 而主要的出口集中在流水线产品, 以及一些污染严重的产品, 比如玩具、服装等。而目前中国进口的产品中相对的高端技术产品金额分布比重较大, 比如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汽车、飞机等。

对比中德贸易的商品结构, 中国进口的商品主要集中在知识、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 而中国向德国出口的商品仍以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

四、工业4.0对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对策建议

通过上述中国贸易发展现状及中德贸易情况分析比较可以知道。中国在发展国际贸易过程中还有好多的路需要走, 因此我们应该很好的借鉴目前发展创新能力比较好的国家, 很好的借鉴一些比较好的培养创新能力的体系, 比如目前德国在“工业4.0”方面的发展比较好, 中国应该在一些方面进行借鉴:

(一) 转变外贸企业的管理模式

工业”4.0”的发展要求企业在经营上要做到程序化、科学化和现代化。要摆脱目前我国外贸企业管理仍然是基于经验管理的现状, 企业应该提高管理过程中获取信息的速度、广度和精度, 对信息加工处理技术进行优化和规范;进出口贸易企业的进销存管理、财务管理、业务管理以及人资管理也应该更加规范化;企业可以在技术层面、管理层面、制度层面尝试不同程度的创新, 如自主研发ERP系统;为企业节省高昂的购买费用, 可以尝试了解国外相关网站的信息;此外, 随着二维码技术的海外推广, 也可以尝试将其应用到企业自身产品或服务的营销推广之中等。

(二) 强化信息化与工业化相适宜的政策法规

从国家整体经济发展层面不仅要为企业提供营销服务, 而且还能在物流仓储、管理、融资、技术等环节提供不同类型的服务。在政策上构建集合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于一体的发展战略, 充分认知到智能化带动国际贸易对国家发展、企业运营的深刻影响, 通过对自身优劣态势进行分析, 提高应用水平, 扩展应用范围, 从而保障国际贸易的长远发展。

因此, 我国对外贸易领域需要建立起一套健全的法律法规在信息化与工业化应用方面, 通过强化相应的法律体系来明确生产厂家间、和消费者间、和政府间进行国际贸易业务时所必须遵守的法律义务, 并按照相应的政策法规来执行, 以保障进出口贸易的法制化和规范化。

同时多向国外学习他们的经验教训, 加快促进信息化工业化在国际贸易前进的步伐, 完善进出口贸易相应的法律法规, 积极应对外贸税收征管体系。此外, 充分了解国际市场信息, 寻求机会在外贸中提出合理化意见或建议。

(三) 强化信息化与智能化的国际贸易人才培养

首先, 高等院校应该作为电子商务人才孵化基地。高校应该在电子商务学科建设上加以改进, 从教学计划、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材编写、教学方法、教学评估体系等方面进行改进, 并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指导思想加强论证, 从而加快电子商务高素质、高水平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其次, 形成校企联合的研发模式, 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加强对电子商务领域的技术、营销、市场、经营、管理、安全等相关问题进行广泛的科学研究, 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创新。此外, 企业可以针对市场需求进行人才储备。总而言之, 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前景较为广阔, 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更是离不开电子商务的发展。因此, 企业和社会各界需要充分利用一切有利资源, 强化国际电子商务的发展。

五、结语

工业4.0的出现与发展对传统的国际贸易方式的变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着电子商务和网络贸易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国际贸易, 全球经济结构和全球市场面临的重大调整和改变, 这将会对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作为全球第一大贸易国, 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改革攻坚时期, 应该借鉴德国工业4.0战略的经验并结合中国国际贸易发展的实际, 中国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经济转型和国际贸易的跨越式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德显.德国工业4.0战略对中国工业发展的启示[J].税务与经济, 2016, 01.

[2]王喜文.工业4.0:最后一次工业革命[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5.

[3]罗文.德国工业4.0战略对我国工业转型的启示[J].玻璃钢/复合材料, 2014, 11.

[4]周跃锋, 李英博.工业4.0背景下中小企业未来之路的探讨[J].科技和产业, 2014, 11.

国际贸易对中国的启示 篇2

(阮曾媛琪*(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学系)于2002-10-3 12:25:13发布)

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题目是《国际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的趋势及对中国的启示》。

首先,讲讲西方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历史。

我们预测将来,往往要从历史去看,吸收教训与经验,以此来引导未来之路的走向。首先讲一讲美国的,它的文献比较全,而且影响也比较大。其实每一个国家的发展历史,与我们都是一样的,开始时没什么专业人员,没有什么知识基础和经验,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走过来的,看到别人的历史,我们或许有一丝安慰:我们并不是孤单的,别人也是这样走过来的。美国社工教育从19世纪末已开始发展,那时大概是1890年左右。其受到三个重要发展潮流或趋势的影响而形成最初的社会工作教育。当时的社会科学成为一个学科,在大学里开始有此学科的教育,这促使对社会问题的研究越来越严谨,引发更多对社会的研究。另外他们对应用科学的研究也开始了一点兴趣。第二因素是美国当时成立了国家慈善总会,他们的慈善总会在当时团结了大部分志愿机构的工作,同时他们对实际工作做出了回应。因为他们的工作越来越系统(原先较散,后来统筹了)。他们发现机构人员往往未受培训,他们工作效能不高,于是开始重视培训,希望有一些培训给予工作人员。第三是当时许多私立女子大学在美国成立,在19世纪末,大量妇女地位低下,在家作家庭主妇。由于有了女子大学,而且生源多来自较好家庭背景的女孩,那么当她们毕业后,就不甘于留在家庭里做主妇,更希望到外面就业,而她们就业的一个最好出路就是在慈善业方面的工作(比较适合她们的身分与地位)。这帮人很有水平,也很有影响力。这几个因素综合起来影响了美国社工教育的发展道路。当时第一代社会工作的学校并非是一些大院校,而是从培训班开始的,比方他们第一个培训是1898年纽约慈善会开展了暑期培训班――算是微小的开始,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人们日益发现培训是十分需要的。短期的培训开始是比较注重实务工作培训的,但随着次数的增加,他们发现短期培训是远远不够的,他们希望长期的、比较系统的训练能开展起来,后来他们就要求一些大学开办社会工作有系统的`培训课程。当时在大学里面的培训是从研究生的层次开始的,他们从应用科学出发来考虑,认为你有了好的教育背景,再参加培训,你的能力会更强。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当时需要培训的人,他们大都具有了大学本科学位。后来在1919年他们已有17所高校开设了社会工作课程,并成立了全国社会工作培训教育协会,当时这十几所高校的社工教育构成了美国早期社工教育的特点。第一,他们传播知识的学生均来自非政府机构的工作人员;第二,他们全部是研究生水平,实行两年教育,他们的老师不单单懂学术亦注重实践经验,大都在基层从事过丰富的实践。他们十分注重实务为本的社会工作的培训方法。到了30年代至50年代,发展很快,学校增加了很多。当时,在30年代因经济危机导致了衰退,反倒给社工教育发展提供了契机,危机下失业问题、贫穷问题、家庭问题等均产生了,人们认为社会工作服务要增加很多――应付问题尤其是失业方面的社会工作服务已远远无法满足需求。另外也觉得要这么大量的工作人员去做这些工作,他们也要增加许多课程。另外一个影响,以前比较注重个人性的个案工作,但由于经济衰退使人们认识到引发问题的往往不是单层面,并不是因个人原因而产生的,是个人与家庭不可控的,是由社会影响的,比方有许多很有能力的、受教育的人也面临失业的威胁。所以他们也开始注重社区类的较宏观层面的教育目标。30年代一 50年代,他们有一个大的争辩,社会工作的培训是应该放在研究生层次还是处于本科生层次上。原先他们是从研究生教育着手的,后来他

国际贸易对中国的启示 篇3

[关键词]城市化;国际经验;土地制度改革;户籍制度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007(2015)02-0042-06

工业化带来了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是中国城市化的动力和源泉。根据统计局发布的数据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的这30多年间,中国的城市化率以平均每年1.05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这种快速发展的水平在世界范围内都很罕见。虽然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发展速度比较快,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问题

(一)我国城市化水平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

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虽然在30年间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是这主要是由我国本身城市化水平低所造成的。2010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在世界各国当中仅排141位,并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5.95个百分点。不仅如此,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也远远高于中国。这都说明了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很低,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中国城市化水平地区差异显著

中国城市化发展水平虽然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但是各个省份与地区的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发展并不均衡。根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统计的我国不同省份的城市化率显示,上海、北京、天津、广东、浙江、江苏等省份的城市化发展水平较高;而西藏、贵州、甘肃、云南、广西等地区的城市化水平相对来说比较低。这说明城市化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而西部地区省份的城市化水平则相对落后,这是由于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相对发达,工业化水平较高,城市的公共服务等配套设施相对充足,使得东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要快于那些经济不发达、工业化水平较低以及公共服务不足的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的省份在城市化水平方面差异性不大。

(三)中国城市化发展不协调

中国的城市化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发展不协调、不可持续以及质量差的问题。中国的城市化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工业化水平。不仅如此,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程度也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水平、社会保障制度的加强、户籍制度的完善出现严重的脱节现象。拥有农村户籍的农村转移人口在城镇长期生活,但是却不能享有市民拥有的各项教育、住房、医疗、社保等权利;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长期落后,城市空间用地紧张使得城镇对转移人口的吸纳程度低下;城镇生活成本过高,农村人口对于农业土地利益的依赖也使得农民转化成市民的意愿并不强烈,这就很难推进城市化进程;户籍制度造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也大大地阻碍了城市化的发展。这些都是造成中国城市化实际水平长期落后于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水平的根源。

二、国外城市化发展的经验

(一)城市化发展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同步

发展农业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农业的现代化、机械化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前提。现代化农业不仅可以将农村剩余人口从传统农业中解放出来,还可以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提供大量的原材料;而工业发展则是城市化的推动力,同时它也为农业的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持。世界上多数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特点就是三者同步发展,相互协调。

在工业革命之后,大多数发达国家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社会经济结构也进一步得到了调整。工业化的出现不仅使得发达国家的经济得到飞速发展、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变革,也使得城乡关系变得前所未有的紧密。科学技术开始广泛运用到了农业生产方面。在先进科学技术的带领之下,农业的机械化水平、产量和效率也在不断地提升。传统农业由于科技化种植技术的改良和推广,小规模的农业产量得到了提高;而机械化生产设备的支持,也为大规模种植提供了更加节约人力成本的生产方式,在提高人均产量的同时减少了劳动力数量。工业化对于农业现代化的支持,也推动了农业向规模经营的方面发展。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的发展就将剩余劳动力向更加有需要的工业部门转移,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同时,通过工业化的发展,大量中小企业创造就业机会,吸引从传统农业转出的剩余农村劳动力,改变就业结构,调动农民创造新型职业的积极性。美国和日本是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典型例子。美国的农业人口在1970年占全国人口的4.8%,步入城市化高度发达的国家行列。

(二)城市化模式多元化

世界各国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根据国情的不同所采取的城市化模式也是多元化的。但总体都是围绕着本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实施的,并且具有相对的不可逆性。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三种模式,即集中型城市化模式、分散型城市化模式和综合型城市化模式。集中型是指城市人口主要集中在少数大城市,如英国和日本;分散型,即指将大城市的人口适当地分散到郊区中形成新型的小城市和卫星城市,如德国;同时还有将两种模式结合推进的城市化模式,如美国。

集中型城市化是指城市人口主要集中在少数大城市当中,多是由于资本和工业的集中化所形成的。因为大城市的科技工业实体和商业资本的集中程度较高,所以会吸引大量的劳动人口涌入该经济圈内。大城市往往有着完备的保险、医疗、娱乐和治安、仲裁等社会公共服务机构,因此吸纳承载外部劳动人口的能力也很强。由于集中型模式会在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使大城市的资源中心地位更加集中,例如扩大城市占地面积和劳动力的优化配置,因此最终会形成城市人口数量维持在一个相对过高的水平上。

分散型的城市化模式是相对于集中型模式而言的,它是指将大城市的人口适当地分散到城市郊区形成卫星城,或者提高中小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承载能力,同时提高中小城市的公共服务能力和社会公共职能。与人口相对集中的大城市相比,中小城市的城市功能和社会资源的丰富程度相对较低,但是它能够避免大城市空心化现象,避免资源浪费,更加适合生活居住。而且由于现代化所形成的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卫星城和中小城市之间或与其它大城市或地区的经济紧密度依然很高。德国十分重视中小型城市,注重均衡统筹发展。目前,在德国,在人口十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居住的人仅有2600万,但是却有将近五千万人生活在人口不足十万人的小城镇上。

两种模式相结合的方式是比较合理的城市化发展模式。这种城市化模式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农业人口转移的方式也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农业人口转移到边疆,郊区城市化或者是小城镇化;一种就是人口向大城市转移。美国属于两种模式相结合发展的方式。其城市化空间形态呈现“分散——集聚——分散”的特点,呈现自由流动以及人口分布的均衡性,大都市区或者大都市带是经济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

(三)政府合理的宏观调控

工业化的推进和经济的发展必将带来城乡之间收入与生活水平的巨大差异,城市化如果完全依赖市场导向,就会使得城市化的发展盲目恶化,甚至出现“城市病”,因此,城市化在初期必须有政府合理有效的宏观调控作为指导,以保证城市化的顺利完成。

通过分析各国成功的城市化国际经验,可以发现,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从两方面进行。其一是解决和控制城市吸纳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其二就是统一筹划,协调城乡发展。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发展战略多遵循一个原则——在遵循市场竞争原则的同时也要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划入考虑的范围内。城市化的发展战略任务除了国家政府负责之外,地方乡镇也要和国家一起共同承担。当工业部门在急需更多劳动力的情况下,如果一味地依赖市场导向来推动劳动力转移就会使得城市化发展恶化。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政府通过调整政策来控制和解决城市进入农村劳动力的数量。可以采取灵活调整就业政策来控制劳动力数量,或者鼓励提升工业生产力的做法。在有些需要劳动力的城市,政府可以通过开放政策,利用工业选址等方法分散人口,调整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更好地分布人口格局,保障城市化的顺利进行。

政府还应该对于劳动力转出之后的农村进行整合和规划,逐渐过渡到小城镇模式,建立统一的服务、社保和医疗基础建设,同时提供资金支持,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统一筹划、协调城乡发展。例如,日本政府采取适当的金融政策,通过贴息为农民提供长期贷款,同时引导农业生产形式向“农协(市场)+基地”、“龙头企业+基地”转变,利用“农协”组织,使农业渐渐融入到工业循环的大体系之中。

(四)法治、配套设施建设紧跟城市化进程

城市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物品供应不足,就无法保证该城市能够吸纳和承载足够的农村转移人口,因此也就很难形成有规模的城市。而强化相关的法律法规是为城市化道路保驾护航的,发达国家在这方面有着可以借鉴的经验。

随着农村劳动力逐渐转移到城市,城市化进程的主要推动力就成为了相应配套法制以及设施服务的建设。政府在不干预市场经济的前提下颁布促进城市化进程的法律法规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发达国家对于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就业需求从法律层面加以保护,出台过一些用于保障劳动者工作及福利稳定性,刺激再就业和平等对待就业者的,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多项法律法规。如德国的《穷人权利法规》、《童工法》,美国的《公平劳动标准法案》、《1994年再就业法令》以及日本的《最低工资法》等。不仅如此,发达国家还从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等方面形成了一个有梯度的、覆盖率高的劳动保障体系。这就提升了劳动者应对自身和社会突发状况的能力,同时也给城市化过程中劳动力流动的平稳进行提供了法律保障。

另一方面,为了促进城市化更加有效的发展和就业的稳定,发达国家在硬件方面也采取了很多措施。其中涉及到用于安置转移劳动力的住房建设和相关的综合管理;促进劳动力转移的公共交通运输建设;提高就业质量和劳动力教育水平的职业教育建设以及公共医疗和疾病预防控部门的建设等。其中重点投入的项目就是关于职业培训和公共医疗方面的建设。由于这两项配套设施建设会直接影响劳动者的收入分配和生活质量,所以各国政府在这些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加,以谋求社会和谐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德国在基础设施、社保、城市发展等方面做到统筹兼顾。德国在城市内部与城市之间开通了大量的公路、铁路,包括水路航线也很繁荣。在六千五百多万的德国人中,城镇人口就占到了六成。

(五)注重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

城市化的核心就是使得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这种转变除了空间上的转移之外,更重要的是内在意识的转变。因此,对于农村人口的教育和技术培训也是十分重要的。通过进行技术培训和教育来提高自身素质,在完成市民化之后,让转移人口能够顺利适应城市生活,成为真正的市民。因此,作为完成城市化的重要环节,教育培训一直备受高城市化率国家的重视。

普及高等教育是提高整体国民素质、为科技科研团队提供储备人才的一种方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科研团队的壮大为国家产业创新和提供经济增长点所起到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对于生产力的提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发达的科学技术不仅可以为产品提供核心动力,同时由于技术所产生的消费、服务以及技术扩散所形成的就业等因素,不能用教育投入来衡量经济效益。因此,对于高等教育和尖端技术的投入十分必要。这种投入所形成的产出可能是需要一段时间的沉淀才可以看出效果,但是这种效果带来的稳定性也是长期的。在这个方面,德国传统重工业优势的保持和日本创新的文化产业就是典型的例子。

不同于科学技术的投入,职业技术培训则更多考虑的是目前或者短期的社会效应和稳定性。职业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专业的技术培训和学习,使劳动者能够迅速掌握一门或多门可迅速就业的技术能力。对于不同文化程度的劳动者而言,职业技术培训能让非自愿失业和摩擦性失业的社会成员迅速进入到再就业的行列,使其获得收入并进行社会产品的消费。

不仅如此,高等教育还能够迅速同化生产意识以及经济行为,改变农民原有的小农意识,培养他们自强自助、勤勉合作的精神,职业教育和科技培训就是传授相应的生产技术技能,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为他们进城务工提供技术培训。这就提升了劳动者的素质和社会总体就业水平,降低了失业带来的不稳定因素、社会交易费用以及治安成本。

三、给中国城市化道路的启示

从城市化的国际经验来看,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做法,我们应该在明确自身特点的同时,借鉴他国优秀经验,吸取他国教训,来完成我们自己的城市化道路。通过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进行回顾和分析,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之后,我们得到了一些启示。

(一)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产业分布十分不均衡,产业结构不合理。具体来说,就是第一产业落后,第二产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规模过小。

生产力是城市化道路发展的根本动力所在。生产力的进步推动着工业的发展,这就拉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和工业部门转移;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也会使得农业劳动力需求降低,农民得以解放出来。城市和工业的拉力以及农村和农业的推力,使得走向城市化的脚步越来越快。

往往一个国家的经济是否发达,通常由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来决定。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比较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就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城市就业,加快城市化的进程。我国的经济发展呈现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中部和西部的工业发展仍然很落后,这就不能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经济落后地区,应该提高其工业化程度,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各个地区在发展第三产业的过程中,不能盲目开发,要根据本省、本地区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开发与工业配套的第三产业,拉动就业,刺激产业结构升级,使其更加合理化,以促进经济均衡发展。

除了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之外,还应相应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达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使得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同时,还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发展特色农业,以此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

(二)提高城市基础设施与社会保障制度的承载能力

根据城市化的经验来看,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道路、铁路交通以及其它基础设施的建设也要紧跟城市发展的步伐,为劳动力的转移和流动提供可靠的“硬件”保障。让劳动力完成跨区域大批量的转移成为可能。除了运输方面的设施,城市的住房、医疗、教育等设施的“更新换代”也是城市化过程中的推动力。“软件”的完善也是保障城市化顺利进行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要建立统一完善的社会保险保障制度和全面系统的法律法规,强制性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生活水平。

中国在城市化道路上前进不畅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软硬件跟不上改革的步伐。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以及交通的不畅通是制约城市发展的两大瓶颈。这不仅阻碍着城市的发展,也对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形成不利条件。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不能享有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应享有的权利,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使得农民向市民转型困难重重。只有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和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才能消除农民的后顾之忧,消除城市化的瓶颈因素。

在发展道路的选择上,全国不能采取统一的模式来进行,而是应该根据各地区的特色进行差异化发展。并且在提高城市吸纳转移人口的承载能力方面,中小城市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容小觑。特大城市在承载力饱和的情况下就需要控制人口的流入;而中小城市要想分担大城市的压力,就需要做到以下前提:健全的城市规划管理机构、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常住人口规模规划的医院、学校等资源配置。满足基本的环境要求,中小城市就可以吸纳更多的转移人口,以促进城市化的发展。

即使是中小城市,只要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体系健全,也是完全有能力承担附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的。一味地发展大城市,大批劳动力涌入其中,只会增加城市住房、就业、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压力,而发挥中小城市的作用,使得就近市民化和就地市民化成为可能,分散城市化的压力,分享发展红利也是很好的选择。二者只有统筹协作,共同发展才是市民化和城市化的目标所在。

(三)削弱制度障碍

虽然世界各国城市化道路的成功都有自身的特点,但是不难看出,他们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共同点——那就是没有户籍制度的牵绊。这些国家的农民即使在城市当中没有固定职业、居无定所,却也已经成为城市的一部分,是该城市的市民。他们在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那一刻开始,城市市民的身份也就会自动取得,变成城市市民的一部分。而我国由于户籍制度等原因造成了农民工与市民的制度和权利方面的分别和差异。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我国特有的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

城市化是在与工业化共同发展过程中完成的,伴随着生产力的腾飞、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开始进入城市,融入到城市的主流生活,从而顺利地转变成为城市市民。城市化的目的并不是消除农村,而在于将农业生产力提高,把农村剩余的劳动力从传统农业中解放出来,把他们分配到更加合适的生产部门当中去。

然而,中国特有的户籍制度却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为市民的一大阻碍。户籍制度使得转移农民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民,因此也就无法享有市民应该享有的各种权利。取消户籍制度,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各个城市和地区根据本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制定合适的规章制度,降低准入门槛,允许长期在城市生活和工作的农村居民落户在城市,与本地市民享有相同的劳动就业、医疗、教育等权利。特大城市和一线城市拥有大量的社会财富和资源,吸引了大量的劳动转移人口,所以已经呈现出了饱和状态。由于它们的工业化水平较高,因此对于劳动力的技术和教育水平要求比较高,特大城市和一线城市就可以根据这一特点设定标准,以人力资本来分配劳动力,控制人口数量,将人力资本较低的劳动转移人口导向二、三线城市。而二、三线城市则可以通过放宽准入门槛和加强职业培训的方式提供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转移劳动力。

同时,在农村的农民社保体系也要进一步完善,形成全国性的、统一的、城乡一体化的社保体系,使其可以实现地域间的转移。这样就能拉近了城镇和农村的距离。

(四)加强职业教育培训

为了转移到城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够更好地融入到城市生活当中,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就要引导他们认识到知识和技能对于实现市民化的必要性。应该建立健全相关教育体系,从基础教育抓起,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自我认识水平;建立健全培训体系,丰富培训内容,培养他们的一技之长。除此之外,政府还应该努力提供就业服务指导,从就业信息的获取到技术技能的培训,为无业和失业人员创造就业机会,吸纳更多的社会劳动力。还可以建立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努力建立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劳动力更合理地在不同区域间流动。

各地区应该建立由政府主导的专业培训机构,对于转移劳动力进行职业教育培训,从心理和就业角度进行职业规划和指导,做到先培训、后就业。国家、企业和个人从三个方面推进职业教育培训的进程。国家和政府应该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保护转移劳动力的合法就业权益,并且投入资金建设专业的职业培训和指导机构;企业也要对于此类员工进行职业指导和业务培训,并从资金或者福利上予以补贴,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工作,融入城市;而作为农村转移劳动力个人,要从意识上产生改变,积极学习职业技术,自愿转变成市民身份。

作为农村转移劳动力,除了外在完成身份的转型,内心的价值观也要发生转变。要提高自己的交际范畴和社交网络,转变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摒弃落后的思维方式方法,主动和周围的市民朋友交流来往。政府也应该在这个方面帮助他们增强社交能力,建立他们和市民交往的平台,逐渐培养他们的城市主人翁意识,从真正意义上融入到城市生活当中去。市民应自觉转变观念,消除心中对他们的偏见、排斥、歧视和不满,采取包容、理解的态度,帮助和支持他们早日真正成为当地的一分子。

(五)斩断土地情节,促进市民转型

同日本农民依赖土地的原因不同,中国虽然土地资源丰富,但是由于人口压力大,农民对土地依赖也是十分严重的。再加上近几年国家对农业的补贴政策力度加大,使得农民更加难以从土地情节中割舍出来。这种依赖也使得农民转化成市民的意愿并不强烈,很难推进城市化的进程。土地无法正常流转就导致了农业规模性经营无法实现,成为了城市化过程中的阻力。

国际贸易对中国的启示 篇4

关键词:国际贸易,知识产权滥用,法律,保护

进入21世纪后, 全世界进入了经济、信息、知识大发展的时代, 人们也提高了对全球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现在, 发生了许多由于知识产权而引起的纠纷, 其中大部分是知识产权拥有者维护自己的权益, 当然还有一部分是知识产权的权利滥用而导致的。在此, 以中国对外贸易的公司遭受知识产权滥用的事件为例子, 让大家了解知识产权滥用的情况。

1 对知识产权和知识产权滥用定义

一般来说, 在科技方面、文学方面以及艺术方面等研究领域, 公民、法人及一些组织基于脑力的劳动, 而取得的一些具有创新性的成果, 它们可以享有的一些权利, 即为知识产权。而对于知识产权滥用来说, 指的是部分知识产权人运用知识产权不合理。知识产权滥用的首要条件是某个知识产权属于某个权利人。如果没有人在法律上拥有知识产权, 那么也就不会存在知识产权滥用的问题了。所以, 知识产权的滥用并不会包括欺骗、套取知识产权的情况。

2 滥用知识产权的具体特征

2.1 滥用权利 (知识产权申请中)

在申请知识产权的过程中, 滥用权利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第一, 针对目前知识产权制度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应地进行申请专利, 获取利益;第二, 不计后果地申请一些违背法律法规的东西, 使其成为知识产权;第三, 别人已取得的一些成果, 在其未申请知识产权之前, 抢先申请。

2.1.1 对目前知识产权制度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应地进行申请专利, 获取利益

对于传统知识的保护力度很小, 这是知识产权制度中一个非常致命的问题。就目前我国而言, 一般是一些新兴的技术、新兴的产品、新兴的设备以及新兴的知识受到保护。而对于一些传统的知识保护力度很小, 大家似乎已成为思维定势了, 传统知识是大家都可以使用、运用的, 好像不被知识产权制所保护。正因为如此, 很多的公司将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直接引进或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一点点的改进便申请的知识产权, 实际上这是不对的, 这属于侵权的行为, 但知识产权制度中并未体现。这种事件在全球范围内屡有发生, 比如, 2002年, 一个以色列的团队在北美地区申请并取得了“治疗消化性溃疡以及痔疮的中药配方”的知识产权, 也就是说, 从中国出口出去的相似药品全部属于侵权的行为, 给我国造成巨大的损失。在日本, 他们还公开了中国超过200个中药的配方, 不仅如此他们还允许这些药品商业化, 甚至将中药的知识拿来发展该国的旅游业, 侵害我们的权益。还有一些外企基于我国的一些科研论文, 而进行修改并申请了知识产权, 也严重侵犯了我们的权益。

2.1.2 不计后果地申请一些违背法律法规的东西, 使其成为知识产权

在全球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 很多公司为了奠定该公司的领先地位, 针对知识产权制度的不完善, 申请了许多存在这样或那样问题的知识产权。这其中包括专利审查员检索使用的问题和检索本身的缺陷, 除了境外出版物和其他方式开放给市民使用, 很有可能检索不到, 复制其他国家的专利文件, 复制公开的各项技术, 一些国外产品测绘, 申请一些逆向工程的主流专利产品。

对一些别人的专利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变化之后, 并没有改变这项技术或产品的功能和目的。而且, 对于所谓的观设计以及实用新型的专利, 它们因为不会经过任何实质性的审查, 就会很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专利”。

2.1.3 别人已取得的一些成果, 在其未申请知识产权之前, 抢先申请

发生这一类的滥用知识产权的现象一般为恶意抢注地抢注商标, 具体来讲, 它包括具备专利的商标、公司的名称、网址以及各种各样的产品, 在别人尚未申请的情况下, 抢先一步申请为自己的商业标识。例如一些公司把别人的专利名称申请为自己的公司名称、网名, 或是做成外观的装潢之类的东西, 这些都是不允许的。某些公司因为这样抢先注册商标而谋取大量的利润, 比如通过倒卖商标来谋利, 更有甚者会诉讼拥有成果的人侵犯了他们的权益。抢先申请专利后也可以抢先占有一定的商机, 占领这个行业的高点, 阻碍被抢的公司的发展, 甚至有机会让其根本不能进入市场。目前, 很多国外的企业都在我国公司注册专利之前抢先注册, 从而阻碍我国经济的发展。据不完全的统计, 我国有15%的知识产权被抢注了, 而且每年这种事件还在递增, 给我国造成了非常巨大的经济损失。

2.2 滥用权利 (知识产权许可中)

2.2.1 拒绝许可

拒绝许可具体是指, 不将其供给其他公司使用, 而造成在行业中独树一帜, 无人与其竞争的情况, 这样造成了该公司在行业中非常强的垄断地位, 出于这样的目的, 就叫做拒绝许可。因为社会是需要持续不断的进步和发展的, 如果别人以合理的商业条件来申请使用你的专利, 你还不同意的话, 就相当于没人知道这个专利, 极大地阻碍了技术的改进, 也就导致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所以, 不能无理地拒绝所有的申请使用专利的人, 这样也属于违反规章制度的。目前许多的国家都已经详细地指出哪些是不能拒绝的。

2.2.2 搭售行为

捆绑是指把两个或更多的产品销售给一个买家, 如果买家希望得到他们的产品, 就必须购买捆绑的另一种产品。这样的例子也有很多, 微软的电脑操作系统处于美国软件领域的垄断地位, 他们在销售公司产品的时候, 不仅卖出操作系统, 并会捆绑一些其他的产品。

2.2.3 价格歧视

所谓价格的歧视, 也被称为歧视性定价, 具体是指在给予, 或是使用产品, 或是服务的时候, 遇到的客户不同, 那么在价格方面也会区别对待的情况。这种事件也有很多, 微软公司在中国销售软件及产品时便发生过价格歧视的事件, 他们卖给中国的Windows98操作系统为将近2000元人民币, 而在美国本土他们却仅仅卖出800多元人民币, 在日本销售时价格也远低于中国地区。将办公软件office的2000测试版以200元的价格卖给中国, 但在其他地区却是不要钱的。这些事情可以说是屡见不鲜, 在毫无成本差异的情况下, 改变各区域的价格, 这就是所谓的价格歧视。

2.2.4 掠夺性的定价

所谓掠夺性的定价是指, 在行业中处于领先的龙头企业自行降低自己公司产品的价格, 其目的在于打压自己的竞争对手, 使其难以生存。如果一个公司在他所处的行业处于一个支配的地位, 则表明他具备了十分雄厚的实力, 这既包括了技术方面的优势也有经济方面的优势, 因此, 他们为了打败自己的竞争对手, 可以选择暂时性的降价, 这样的话, 其他的一些小公司, 经济实力不是那么雄厚的, 又无法跟随他们降价而承受一些损失, 慢慢就会破产。因此, 这样无原因的以降低成本的方式来打败竞争对手是不允许的, 这属于一种不平等的竞争, 注定了大鱼会吃掉小鱼。

2.2.5 定价过高

所谓的过高定价是指, 公司毫无理由的定制价格, 远远的高于产品的成本价, 而取得的暴利。比如说, 还是美国的微软公司, 他们在电脑操作系统方面具有强大的市场占有率, 可以说没有任何公司可以和它在这方面进行竞争, 这就导致了他们可以随意地制定市场的价格, 因为购买者如果不选择微软的话, 也没有可选择的了, 这就导致当年销售windos98升级版时, 价格制定的过高, 远远高于了他们的成本, 也超过了暴利的额度, 使消费者遭受了高昂的价格。

3 知识产权保护的对策

3.1 制定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

首先需要给人们建立起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 国家需指定相应的一些合理政策, 具体来说就包括以下的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 国家战略方面。国家要发展必须依靠先进的技术和产品, 这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和技术的推广运用, 才能使国家快速地发展, 所以保护知识产权的问题必须以国家的利益为出发点,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国家的利益。

第二, 区域战略方面。针对中国特殊的国情, 我国正处于发展中的国家, 发展还很不协调, 在区域上的经济发展差别很大, 因此有必要针对不同的地区而设定不同的知识产权保护战略。

第三, 行业战略方面。对于不同的行业, 其知识产权保护的战略确定也应有所不同, 因为隔行如隔山, 不同的行业在我国经济中所处的地位不同, 其形式也多种多样的, 所以需建立合理的行业战略。

第四, 企业战略方面。这个类似于行业战略, 不同的企业规模, 实力都不尽相同, 需针对自身的情况而设定合理的企业战略。

3.2 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

就现在而言, 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方面与一些先进的国家有着巨大的差距。我们这方面的法律法规确实还不是很完善, 这就造成了许多人钻空子, 真正的专利拥有者权益不能得到很好保护, 这就使得很多发明者没有安全感, 可能自己辛辛苦苦取得的成果很轻松就被别人套取利用了, 严重阻碍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以及社会的快速发展。因此, 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是非常有必要的, 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大对于那些侵犯别人合法权益的人的惩罚力度, 这个惩罚可以是多方面的。

3.3 增加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

第一, 培养优秀的执法人员, 这个培养途径可以是多种的, 比如可以公派到先进、发达的国家去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 学成后回国并用于管理知识产权;也可以开设一些国际班, 将国外的一些知名专家请到中国, 给我们这方面的执法者培训, 以此来提高执法人员的综合水平。

第二, 扩大知识产权保护的影响力, 首先要唤起各方人士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 让他们自己学会如何去保护, 也要扩大政府部门、行政部门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

第三, 各个执法机构间要增加联系和沟通, 很多事情不是说一个单位就能搞定的, 需要几个机构同时努力, 需要各机构间相互协调。

参考文献

[1]蔡伟.WTO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对我国科技创新的影响和对策[J].上海大学学报, 2001, (10) .

[2]董宏伟.技术转让与知识产权保护[J].电子知识产权, 2003, (1) .

[3]方同忠, 耿峰.从TRIPS协议看我国知识产权战略路径选择[J].南桐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9) .

[4]华鹰.我国在国际技术贸易中的知识产权策略[J].电子知识产权, 2006, (11) .

国际贸易对中国的启示 篇5

传统批发贸易都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操作流程,但当今经济发展迅猛,内外部环境瞬息万变,传统的流程依然不能完全满足当今经济发展需求。因此,需要对批发贸易进行流程再造,优化批发贸易流程,删减一些重复设置或者低效的流程部分,添加更为高效合理的流程模式。

2.2 提升批发贸易的技术水平。

信息时代,良好的技术应用水平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我国批发贸易近些年水平有所提高,但是步伐相对缓慢,并且一些技术应用情况不甚乐观。因此,需要我国加大批发贸易技术投入,将更为高效先进的技术不断引进并应用于批发贸易,提高我国批发贸易的整体技术水平,保证批发贸易中各种现代需求。

2.3 拓展批发贸易涵盖范围。

传统批发贸易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地域的扩张和产品种类的增加,但当今随着全球航运、陆运、空运的发展,单纯依靠地域扩张依然很难获取批发贸易竞争优势,因此,需要在批发贸易产品的附加值以及产品、服务创新方面进行深入扩展,将市场做精做细,拓展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市场空间范围。

3 结语。

通过批发贸易演变流程可以看出,批发贸易的每一次突破发展都是建立在技术、人力、模式提升创新的基础上的。当前,我国批发贸易虽遇到了一定的发展瓶颈,分析批发贸易演变规律,对于技术、人力、模式等方面进行进一步改造,对于我国批发贸易保持持久发展十分重要,并且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马龙龙。批发贸易演进及发展规律研究[J].财贸经济,(03)。

[2] Salaam,Nazis Ibrahim.Three essays on internationaltrade:Strategic trade policies,intra-industry trade,andincome convergence[D].Dissertation AbstractsInternational,2010.

[3] Curley,Donald Edward. An analysis of trading ratiofor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trading systems using a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and the finite segmentmethod[D].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国际贸易对中国的启示 篇6

透过这一系列抛售收购的硝烟,我们从中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1、资源整合,国际大势所趋。全球财经新闻业中,彭博资讯、路透和汤姆森公司名列三甲。汤姆森收购路透之后,将取代彭博社成为全球最大的金融新闻和数据提供商,其所占的市场份额将升至34%,比目前居第一位的美国彭博社高出1个百分点。根据彭博社提供的一项数据,路透集团2006年收入为25.7亿英镑,其中54%来自欧洲市场,28%来自美国市场,而汤姆森公司2006年收入中,近81%来自美国市场,只有14%来自欧洲市场。对汤姆森集团来说,路透的加盟也将扭转自己在欧洲市场的劣势。

而新闻集团收购道琼斯则是看中它的专业背景,主要是看重其以提供实时财经报道和市场评论的道琼斯通讯社和发布“地球人都知道”的道琼斯指数,以及有着全球庞大的读者群、远远高于同行的广告收入、受人尊敬的品牌和逐步递增的网络付费订户、在商业和财经领域以深度分析报道著称的<《尔街日报》等。英国《经济学家》指出,默多克在这个时间提出收购道琼斯,是为年内开播的福克斯电视台商业频道增加信息来源,以挑战其对手美国国家广播公司的CNBC财经频道。

而培生此次收购哈考特,使培生在美国的考试出版市场中占有了支配优势,培生集团CE0玛乔丽·斯卡迪诺说:“我们一直很看好哈考特的这些业务,此次收购将为培生带来新的知识产权、工作能力和技巧,将进一步推动培生在美国乃至全世界范围的个性化学习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综观收购战,借用新闻集团总裁皮特·切尔宁的话说:“这是一个强者恒强的世界,整合是各行各业的发展趋势,媒体行业没有任何理由违背这一潮流。”

2、资本是搅动市场最有力的指挥棒。收购大战最有力的武器是资本。新闻集团以50亿美元收购美国著名财经传媒企业道琼斯集团,每股60美元现金或现金加股票的报价,较道琼斯之前的最新股价高出了67%。汤姆森集团以高达88亿英镑(约176亿美元)的天价收购路透,令传媒业大惊失色。而路透第二大股东ValueAct也对该收购价格表示满意。

由于全球资本过剩,资本的逐利性、流动性正在加速度。新闻集团发布收购道琼斯消息当天,在纽约股市(5月1日)收盘时,道琼斯股价比前日涨了47.5%。前不久,在国内证券资本市场上,上海新华传媒因解放日报集团资产的注入而得到垂青,其股价连续上涨了80%。国际资本市场的今天,就是国内资本市场的明天。与西方相比,中国传媒业的资本化、市场化才刚刚起步。相比国外巨头动辄百亿美元的资本,我国相对处于弱势。据悉,2007年1月对外资分销市场开放后,今年进入的外资独资、合资的出版发行企业不断增加,现已有40多家,资本掌控渠道,渠道反控上游,未来,国内出版业如不尽快做大做强,很难避免被国际资本收购的可能,因此应该尽快在资本的推动下,通过并购与整合做大做强,以应对国际传媒巨头的挑战。

3、扬长避短,加快发展,时不我待。几个收购事件的背后目的,宗旨就是一个:将自己的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尽快实现利润增长。反观国内正有不少出版社在撇开自己的传统项目、特色项目、专业项目,专门在自己并不熟悉的领域内开垦。在出版领域,只有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出版社熟悉的某一专业领域,实际上也代表着这家社在该领域的地位和影响。中华书局前几年从开发教辅书的误区中走出来,在古籍与历史传统文化中逐步将自己的优势、长项发挥到了极致,在短短几年中实现了经济的飞跃增长。但也有不少出版社至今还没找到自己的特色、优势领域,东戳一枪,西晃一枪,没有长远的发展战略、品牌战略,无优势产品可言。即便是资本收购,也不可能许以高价。事实上,国内的资本收购已现端倪,如江西出版集团欲兼并和平出版社,深圳发行集团入注海天出版社等都反映出这一现象。

国际贸易对中国的启示 篇7

一、在全球范围内,合并会计报表所存在的不同

(一)对于合并方法存在的差异

第一点要说的就是,合并会计报表在期末的时候的编制方法。和我们所认同的普遍的会计报表差不多的地方就是,这种报表要在每一段特定时期完结了之后,才会想办法制作它。在技术方法的方面来看,合并会计报表在期末的编制,可以把它分为比例合并法以及全部合并法。所谓的比例合并法,它起源于法国,在以前美、英等国家几乎不怎么能见到。而所谓的全部合并法,它是一种流行于国际的的会计惯例,并且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也在1990 年所颁布国际会计准则31号中要求了,要使用比例合并法来合并会计报表,合营企业是比较适用比例合并法的。

第二点要说的就是,在各个企业合并日的当时,这种会计报表应该如何制作。至于到底应该怎么样来制作这种会计报表,在实务中主要有三种方法,分别是新实体法、购买法以及权益集合法。合并双方所处的形势和地位以及各个国家相关的法规和法律的约束等一系列因素都在合并会计方法的选择方面有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二)在提供集团合并会计报表的时候存在的国际差异

国际流行的惯例便是要提供关于集团的合并会计报表,然而在这个方面也存在差异。有的国家觉得只要有母公司的会计报表就行了,并没有什么其他特殊要求,毕竟每一次提供这种会计报表都存在着不大相同的目的,正是因为这样,这些提供了合并报表的国家,站在他们的角度来说,在公布这种会计报表的时候有两个习惯。这第一呢就是习惯只拿出合并报表,另外一个就是习惯吧母公司的报表和合并报表都拿出来。这前面呢说的是加拿大以及美国等国家,后者主要说的是一些欧洲国家,比如说德国、英国、荷兰、德国以及法国等国家。而在我国,合并报表以及母公司报表是被同时要求上市公司提供出来的。

(三)在综合方面合并报表的不同之处

在制作合并报表之时呢,会计主体还只是那些较为单一的企业集团主体,务必在找出这方面的界限之时使问题得到解决,就好比合并范围,究竟那部分投资企业能够纳入其中呢,这部分集团所使用的方法到底是不是适合这个主体拿去合并呢?那他们又把信息给了谁呢?又使用了什么方法理论呢等等。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如何解决那?那么就务必要把制作合并报表的理论拿来作为依据了。无论是方法还是范围,它们都会因为理论的不同而变得不一样。现如今,在国际上通行的合并报表的理论一共有4个,它们是所有权理论、实体理论、当代理论,还有一个是母公司理论。在德国,实体理论被更多地作为基础。在美国,母公司理论是合并惯例的基础,然而在实务中当代理论却用得更多一些。

二、带给我国的启示

在制定合并会计报表准则的时候应该注意的问题:

对于合并报表的方式来说,每一个不同的国家的合并当事方所在的形势或者地位又或者是相关的法规法律的约束等一系列因素都在合并会计方法的选择方面有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对于合并会计报表在企业合并日的时候的制作,主要呢就是有3种针对实务的方式,它们就是购买法,权益集合法,新实体法。众所周知我们国家,在制定这方面的具体的方式方法及规则之时,认为购买法是适合于我们的,毕竟在全球这个方法是很流行的会计惯例嘛。在这个方法之下,其中一个企业被除他之外的另外一个企业取得了净资产,这样的交易就被成为企业合并。这种就是具有购买性质的交易。

在合并报表的方式方法及准则之下,具体的业务怎样规范。和它相关的业务它们的发展应该被作为一个因素,在制作准则的时候有所考虑,以保证对每一种不同的具体业务方面的问题都可以给出满意的答案。反省一下我们现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就是一个很高的办法。

在合并会计报表方面的理论选择。在合并会计报表的准则制定的时候,国际惯例是非常有必要借鉴的,然后再和我们国家自身的的实际情况相互协调,选择一个能够和我国相互适应的理论出来。当今社会,可以供我们选择的理论呢主要有4 个,前面已经提到过了。站在整体的角度上来看,现如今更加被我们国家喜欢并重点使用的是当代理论。我认为呢,我们国家未来在选择理论的时候呢,应该主要使用实体理论。

三、结束语

如今,其它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还存在于我们的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实务方面,我们同样也在这条道路上会碰到其它的荆棘和坎坷,正是因为这些因素,我们才更应该在这条路上学习其他国家的长处,改善缺点,扬长避短,然后再结合我国的国情以及实际情况,作出修改。最后用这些方法准则把现在合并报表实务所遇到的问题尽最大限度地解决了。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方法准则也应该与国际会计相互协调。我相信,只要这么做了,不管再大再艰难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摘要:我国的市场经济在不断地发展中,全球经济也在逐步实现一体化。企业的经济方式方法也随着这样的发展,逐渐发展得更加国际化。正是因为这种发展,会计报表的问题在国际上逐渐成为一个较大的问题。

国际贸易对中国的启示 篇8

1.1 早期保护贸易政策

重商主义政策的实质是早期保护贸易政策。从1600年至1800年, 重商主义在欧洲风靡一时。货币需求增加和封建制度的废除以及确立新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是重商主义产生的原因。重商主义贸易政策的重要手段是对外贸易一律有国家直接干预, 并实施相应的贸易保护手段。重商主义保护贸易的手段大体上有两个方面:第一是限制进口产品, 如直接禁止一些奢侈品商品进口、以设置关税壁垒的方式来限制进口产品等;第二是促进产品出口, 如给予出口产品一定的补贴、不收取加工出口产品而进口的原材料的关税、减轻或不收取出口关税等。

1.2 近代的保护贸易政策

保护性关税论与幼稚工业保护论是保护现代贸易的两个重要政策。从1850年至1950年, 在外贸易理论之中有着绝对地位的就是自由贸易理论。在那个时候, 只有英国实现自由贸易, 而其他的一些国家相信实行自由贸易会阻碍本国经济发展, 因此保护贸易政策在1830年得以恢复, 并产生了保护性关税论和幼稚工业保护论。重商主义的保护贸易政策主要是依靠夺取殖民地国家的财富来发展自己国家, 而保护关税论和幼稚工业保护论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国内工业发展。

1.3 现代的保护贸易政策

现代保护贸易政策是指超贸易保护论, 代表人物为约翰·梅纳特·凯恩斯。1870年至1900年之间技术的进步及1933年出现的经济危机, 导致市场问题日益恶化从而威胁了自由贸易理论。此时本是自由贸易的提出者的凯恩斯, 经过反复分析重新给予重商主义高度评价, 他认为对外贸易应该由国家直接来进行干预, 并执行一系列的贸易保护手段, 以此来促进商品出口, 阻碍商品进口, 追求贸易顺差。所以, 凯恩斯主义被重新理解为了“新重商主义”。凯恩斯提出的保护贸易理论由两个方面组成, 其一就业理论所推崇的是由贸易顺差来充分实现就业, 其二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它所要求的是出口所增加的收入要大于购买商品的资金和资本输出量之和, 以此来保持贸易顺差。

1.4 代表发展中国家经济利益的保护贸易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许多半殖民和殖民国家获得独立。但因为新独立的国家在经济上过度地依赖资本主义国家, 想要维持在国际中有利的地位就急切地需要保护贸易。此时保护贸易理论代表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经济学家普雷维什是发展经济学的保护贸易理论的代表人物, 他首先分析“中心—外围”理论, 并以“贸易条件恶化论”和“收入转移论”为基础, 提出了保护贸易的政策。政策内容为: (1) 加大关税征收的力度, 以此来限制产品进口, 起到保护本国工业和市场的作用; (2) 加快技术进步和新型产业的发展, 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 (3) 原料出口和产品进口替代工业一起发展, 共同实现本国的整体经济发展的目标; (4) 减少外汇支出; (5) 对出口的商品要实行补贴的政策, 以此来加强本国商品在贸易中的竞争力度。

1.5 20世纪80年代的战略性贸易论

20世纪70时代以来, 世界产业结构和贸易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各国之间在工业品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布朗德和斯潘塞等人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前提下, 想出了空前的战略性贸易理论政策。战略性贸易理论是利用关税分享外国企业的垄断利润, 通过补贴获得市场份额。事实上, 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已不同程度地实行了战略性贸易政策。例如欧洲对欧洲空中客车公司的支持, 美国对波音公司的支持和日本对其重化工业和半导体工业的支持等, 都是运用了所谓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2 贸易保护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

早期保护贸易理论在历史上曾经起到了进步的作用:其冲破了封建思想的束缚, 第一次对资本主义进行了理论分析;它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 推起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发展。然而, 重商主义受当时所处的历史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局限, 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探索只限于表面形态——流通领域, 并没有延伸到生产的领域并将货币作为是唯一的财富。在今天我国进行的市场经济建设中, 流通过程仍旧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资本循环中, 如果商品资本不能转化成货币资本将会影响整个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来说, 重视“重商主义”、重视对流通问题的探讨仍然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近代汉密尔顿的关税保护论对于落后国家寻求经济发展和维护经济独立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但是, 汉密尔顿没有能够进一步分析其保护措施的经济效应和经济后果, 没有注意到保护贸易措施也有着制约本国经济发展的一面。当前我国的出口退税、出口补贴以及结构性减税等一系列措施都体现出了汉密尔顿保护关税的理念。李斯特认为幼稚工业才是将来应该保护的对象, 对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利益也予以承认, 主张保护贸易是过渡手段, 自由贸易是最终目的。这种观点对于当今一些发展民族经济的发展中国家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 幼稚工业仍然需要成长, 国际收支仍要平衡, 国家或政府仍需要一定程度上的干预等等, 李斯特的贸易保护理论对各国来说依旧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 尤其是我国这样的广大发展中国家。

现代贸易保护政策即超贸易保护论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系统地论述了国家干预经济、干预外贸的重要性, 一定程度上科学地探讨了外贸与其他经济要素的内在联系。但是, 超贸易保护论掩饰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真正原因, 追求外贸顺差也是产生国际贸易摩擦和国际经济形势不稳定的重要根源。尽管是这样, 凯恩斯主义重新分析并重视总需求和主张国家应该直接干预经济等政策, 目前我国想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仍然需要参考恩斯主义。

开拓性地研究了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的理论是普雷维什所提出的保护贸易理论。贸易保护理论在理论上指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贸易不是实质上的平等, 并介绍了贸易保护政策之间的关系, 将传统国际的分工体制打破, 应该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并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 这加快了1960年以后拉丁美洲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发展工业化的步伐。然而, “中心—外围”的理论没有得到市场机制的认可, 没有从实质上对“比较成本说”为中心的自由贸易理论体制是如何引起利益分配不均的问题作出合理的解释。国家民族区域的所有系统, 都包括中心和外围, 也存在着资源分布差异和环境市场等方面的区域分布差异。保护贸易理论防止各国的边缘化, 有利于协调区域经济发展。

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理论是战略性贸易的理论基础, 是国际贸易理论在贸易论领域的反映和体现;它尝试着勾勒出适合产业内贸易的政策, 以此来改善竞争环境;它广泛借鉴和运用产业组织理论和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和研究成果, 是国际贸易理论研究方法上的突破。但是, 战略贸易理论未就政府的贸易干预和补贴给出任何通用的解决办法, 它的实现依赖于一系列严格、苛刻的限制条件, 其采取进攻性的保护措施, 掠夺他人的市场份额和经济利益, 恶化了全球贸易环境。在国际贸易这场博弈中, 各国都在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战略贸易理论对于各国能否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和参与国际竞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3 保护贸易理论对中国的启示

通过上述对贸易保护理论思想和形成的背景的分析, 并与我国现如今所面临的基本国情相结合, 本文认为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 辩证地看待贸易顺差和贸易逆差的关系。晚期重商主义的贸易思想向我国提出来警戒, 它反映出贸易顺差并不一定全是是好事、贸易逆差也并不一定全是坏事, 不要过分追求贸易顺差, 而应该正确地看待贸易顺差和贸易逆差。从我国外贸的现实状况来看, 长时间的贸易顺差不但轻易就能使国际贸易之间产生矛盾, 还会使得企业粗放式的数量扩张行为不断加剧, 从而不重视科技力量投入, 最终企业因缺少发展动力, 而导致发展后劲不足;许多货币资本回流会影响国内投资, 容易出现通货膨胀。同样, 贸易顺差长时间的出现会使人民币出现升值的现象。所以, 国内应加快转变贸易顺差观点的步伐, 确立以贸易平衡为目标的外贸差额观点, 实现中国的对外贸易由数量型向出口增长和质量型结构的转型, 进而实现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

第二, 对幼稚工业采取适度保护原则。与发达国家产业发展历程相比, 中国的工业发展时间短, 大多数正处于成长阶段, 各个产业主要是依靠便宜原材料和廉价的劳动力来进行国际间的竞争, 产品的科技技术含量不高。因此, 我国应当用渐进式的贸易政策, 以此来降低国际之间竞争带来的负面影响, 从而维持国内就业和国际收的平衡, 来壮大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最终将贸易自由化的理想变成现实。我国在积极开放的同时, 更要对我国有关行业和企业实行一定程度的保护, 以抵挡国外产品的冲击。与此同时, 我国应该优化产业结构、产生新的主导产业。

第三,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功能。从战略性贸易政策角度来看,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不但有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条件, 还应该满足明示和隐含的条件。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和改善信息以及预先有效的政府等所谓的隐含条件, 总的来说就是, 要有市场经济相匹配的市场宏观主体和微观主体, 并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来维持市场的稳定发展, 然而现如今我国在这些方面还有很大的不足。所以, 要快速地完善经济体制, 加大政府的调控力度。

第四, 加大自主创新力度, 使目前有优势的产品进一步向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迈进。保持竞争优势的方式就是对产品进行不断的技术创新。政府应该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产品的奖励力度, 以此来加强产品的创新技术和提高产品创新含量, 以此来实现具有产品竞争优势的目标。在国际贸易中, 我国若是一直按照比较优势的模式来进行国际分工, 不可能长期在贸易中取得利益, 很有可能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因此, 我国必须加快适应发展的潮流, 不断地加快技术创新来加快我过产品的竞争优势。只有做到这些, 我国才会慢慢地在日益发展的国际中取得竞争优势, 才能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变小。

总之, 我国应该理性地学习和借鉴各个历史阶段的贸易保护理论, 选择与自身实际相适应且利于本国发展的贸易政策, 使这些理论在我国得到更好的运用和发展。

摘要:本文系统地对保护贸易理论的历史发展变化过程进行了概括性的讲述。其发展主要由重商主义、近代的汉密尔顿“保护关税论”和李斯特“保护幼稚工业”理论、现代的凯恩斯“超贸易保护论”、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理论及战略性贸易理论等组成。这其中有许多观点、政策及建议等, 都对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重要的启发与作用。

关键词:保护贸易理论,中国,启示,适度的贸易保护

参考文献

[1]张相文, 曹亮.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1.

[2]毛筠, 孙琪.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M].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3.

[3]尤宏兵, 李灵稚.国际贸易[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

[4]常虹.新贸易保护主义现状及我国的应对措施[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 2007.

国际贸易对中国的启示 篇9

(一) 服务贸易发展状况比较

在科学技术方面长期领先并拥有高度发达服务业的美国, 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始终独占鳌头。我国服务业近些年来实现持续稳定发展, 但由于中国的服务业与服务贸易起步晚, 服务贸易整体水平与发展状况同美国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 服务贸易整体水平。

以2006年为例, 美国服务贸易进口额为2590亿美元, 出口额为3190亿美元, 进出口总额达到5780亿美元, 服务贸易顺差600亿美元, 进出口额分别占世界服务贸易总额的12.4%、15.2%, 在进口、出口、总量上都处于世界首位。而2004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口额为697亿美元, 出口额为589亿美元, 进出口总额达到1286亿美元, 服务贸易逆差108亿美元, 进出口额分别占世界服务贸易总额的12.4%与15.2%, 进出口世界排名分别达到第8位和第9位。虽然2004年我国的服务贸易进口与出口分别比2003年增长29%和32%, 远高于美国的13%和11%, 但贸易总量只占到美国的1/5, 在总量水平上, 两国差距巨大。

2. 服务贸易差额。

自1971年起, 美国服务贸易年年保持顺差, 20世纪90年代后服务贸易对填补货物贸易产生的巨额逆差发挥了重要作用。1986年服务出口顺差103亿美元, 1997年服务贸易顺差达到较高的历史水平, 其中, 出口2547亿美元, 进口1663亿美元, 服务贸易顺差达到884亿美元, 抵消当年货物贸易逆差1961.8亿美元的45.07%。2004年, 尽管美国货物贸易逆差高达7074亿美元, 服务贸易顺差对货物贸易逆差的抵消率仍然达到8.5%, 可见, 美国的服务贸易顺差有效的弥补了货物贸易逆差。中国的服务贸易从1992年开始出现逆差, 1998-2004年的7年中服务贸易逆差分别为25.88亿美元、48.02亿美元、57.12亿美元、61.31亿美元、70亿美元、93亿美元以及108亿美元, 呈逐步增大的趋势, 与中国近些年总的贸易顺差形势形成鲜明对比, 说明服务贸易对国际收支的改善没有起到明显作用 (见图1) 。

资料来源:中经网。

3. 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一国服务业的发展是服务贸易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对服务贸易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中美两国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有很大差距, 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程度也大不相同。2004年中国服务业占GDP的比例为31.9%, 而美国服务业占GDP的比例接近80%, 中美两国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差距可见一斑 (见图2) 。

资料来源:中经网。

综合以上几点可以看出, 美国高度发达、结构合理的服务业为服务贸易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其服务贸易发展已经呈现出良性循环的态势, 即服务出口的扩大促进了国内服务业的发展, 国内服务业的发展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服务出口, 两者结合最终大大拉动美国的经济增长。对中国而言, 尽管服务贸易增速迅猛, 但由于中国服务业基础薄弱, 结构失衡, 服务贸易与商品贸易没有同步发展, 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没有达到应有水平。

(二) 服务贸易市场准入比较

一国市场准入的水平反映了该国服务贸易壁垒的高低, 当前各国依据其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要求的不同, 在市场准入方面实施了不同的标准。

美国服务贸易在市场准入的基本立场是:在开放国内服务业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国内服务业的竞争优势, 为服务贸易自由竞争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多元贸易谈判, 迫使外国政府消除服务贸易壁垒, 使美国加速进入他国服务市场;通过国内立法, 把服务贸易、货物贸易、知识产权结合在一起, 实行单边报复;制定服务业出口部门战略, 成立有关机构, 为服务业向外扩张提供服务。中国服务贸易市场准入的主要目的是:引入国际竞争机制, 刺激中国服务业尽快成长、发展;扩大服务贸易出口, 促进中国优势服务部门走向国际市场, 改善出口结构, 扭转中国服务贸易逆差的状况;改善投资环境, 扩大外资规模, 推动中国外资利用走向全方位、高层次、纵深化;积极引进国外新型服务种类、先进的服务技术和营销理念, 带动国内服务业的发展, 培育中国服务业的比较优势。

可以看到, 在当今世界, 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服务贸易的开放都不是绝对的自由开放。对一些幼稚产业或者比较优势不明显的产业, 各国都会不同程度的进行保护, 以利于本国服务业全面快速发展。美国服务贸易的市场准入侧重鼓励服务出口, 更具攻击性, 更有利于开拓国外服务贸易市场, 改善美国服务业进入他国服务市场的条件;而中国服务贸易市场准入更注重提高服务贸易进口, 注重改善国内服务业内部结构, 通过引进先进的国外服务贸易方式培育自己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

(三) 服务贸易法律体系比较

与国际货物贸易不同, 国际服务贸易无法通过关税, 而只能通过国内法律法规加以保护, 所以一国服务贸易法律体系对该国服务贸易的发展至关重要。美国服务贸易的发达与政府的重视和法律促进是分不开的。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滞后, 服务贸易的立法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中国在服务贸易法制建设上与美国有很大差异, 具体如下:

1. 法律体系构成有所不同。

中国服务贸易立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为核心, 以国家颁布的外资法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辅以各部门制定的具体规定, 基本上由国家统一立法, 地方政府负责执行。美国关于服务贸易的法律法规主要是国会立法和联邦政府的行政命令, 包括对外贸易综合法案中的部分条款、各服务部门立法的相关条款以及专门规定某些行业的市场准入及其条件和限制的法令, 但美国各州的服务贸易立法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服务贸易的进行, 如美国对保险业和专业服务业的市场准入主要是各州分别规定。

2. 服务贸易立法与WTO规定的一致性不同。

美国曾长期在关贸总协定起主导作用, 在WTO成立后美国也在其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力。作为服务贸易开放的主要倡导国, 美国与其他发达国家联手向发展中国家施压, 最终达成GATS, 促成了全球性服务贸易自由化趋势, 其国内立法必然与WTO规则保持一致以便利用WTO规则扩大其服务出口。而我国的现行立法在国民待遇、透明度等原则上仍与WTO规则有较大差距, 这更是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应积极思考, 充分重视的问题。

二、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启示

(一) 加快国内服务业发展, 提高国内服务业的竞争力

我们应该对服务的标准进行规范。整体来说, 中国的服务业投资基本上还是以国有投资为主。随着开放的脚步越迈越大, 以前由极少数国有企业垄断或半垄断经营的行业逐步走向市场化, 特别是向外国投资者开放。但是这些部门只对外资开放, 对国内跨行业跨所有制, 特别是私有制企业的投资仍持严格的限制或禁止政策, 这会使前景看好、有稳定收益、风险很小的投资机会由外商在缺少竞争的情况下独享, 对国内投资者不公平。政府应使国内投资者至少处在一种与国外投资者平等的竞争地位, 使符合条件的国内企业投资机会大量增加, 鼓励他们以独资或合资方式进入服务行业, 从而引入强劲的动力推动服务业的发展。

(二) 制定和完善服务贸易立法, 按WTO规则建立我国服务贸易竞争规则

发展我国服务贸易, 目前应尽快制定和完善既符合我国实际又不违背服务贸易总协定和WTO规则的法律法规, 如《国际服务贸易法》、《商业组织法》、《劳务输出法》等。在制定法律法规时, 首先, 要按GATS要求, 增强我国服务贸易政策的透明度。例如在市场准入方面, 我们不仅要及时、明确地公布开放行业、开放程度, 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 还要及时公布适用的司法及行政决定, 更好地履行GATS透明度义务, 国务院发起建立一个服务贸易法律、政策、信息服务中心应该可以很好的解决该问题;其次, 制定统一的服务贸易法律、法规和政策, 致力于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与配套;再次, 要制定和引入与WTO规则相符的竞争政策、保护性立法和主动性法律、法规。作为WTO成员国我们已按承诺的时间表逐步开放了服务贸易市场, 还应制定相应的竞争政策, 规范服务市场。例如, 对逐步开放的保险、金融及电信等市场, 应有相关的竞争政策进行规范, 约束我国一些行业中存在的垄断与滥用垄断行为。特别是对做出承诺的反滥用垄断或专营的服务部门, 我们还应按特别承诺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政策。

(三) 充分利用政府采购, 保护和促进服务业发展

由于政府采购未被列入《服务贸易总协定》的管辖范围, 各国对服务采购的保护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在多达150余种的服务项目中, 美国在政府采购方面给与外国市场准入机会的服务项目仅有24种, 欧盟为26种。政府采购在服务业的保护方面起着特殊作用, 不仅有力而且合法, 所以, 我国在制定各类法律时, 如《招标法》及与之配套的《服务招标细则》, 可以充分利用各类管辖范围的空白, 合理保护本国服务产业。

参考文献

[1]朱晞颜, 卢进勇, 虞和军.国际服务贸易与跨国公司[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7.

[2]饶友玲.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产业特征与贸易政策[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5.

[3]廖春良, 冯宗宪.全球化条件下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比较研究[J].财贸经济, 2007 (8) .

国际碳税实践及对中国的启示 篇10

气候变化问题已日趋国际化、政治化而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最重大挑战之一[1]。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斯特恩 (Nicholas Stern) 在《斯特恩报告:气候变化经济学》中把气候变化称为“迄今为止, 我们遇到的最大的市场失灵的例子”。应对该挑战, 就必须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特别是减少最重要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以减缓或控制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

荷兰环境评估机构称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已超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中国已成为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关注的焦点之一, 为延续中国长期在国际事务中业已树立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掌握未来谈判的主动权, 同时也为了缓解国内环境压力,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尽早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应为中国政府的明智之举。

开征碳税是一种有效应对措施。其优势毋庸置疑, 比如简单清晰, 可即时实施, 相对容易管理, 灵活易于调整等。考虑到中国是世界上少数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的国家, 且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不会改变, 征收碳税必将面临很大的阻力。但是为了获得主动权, 避免其他国家对我国实行碳关税, 碳税应是必然之举。接下来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更好地开征碳税。

1 国际碳税实践

当前世界上已有十几个国家征收碳税, 本文选取芬兰、荷兰、瑞典、挪威、丹麦和英国六个典型国家的碳税实践进行梳理 (详见表1) , 以期对中国碳税的征收提供借鉴。

2 国际主要碳税征收国的碳税实践比较分析

上述六个国家碳税政策有着明显的特征:一是税种设置不同。例如, 丹麦单独设置碳税税种, 瑞典、荷兰、英国等国家以碳税与能源税相结合的方式来联合征税。瑞典与英国的税率相对其他国家而言较高, 荷兰的税率相对较低;二是有些国家按燃料种类与用途实行差别税率[7]。例如, 丹麦对供暖用能源按100%征税, 对照明用能源按90%征税, 对生产用能源按25%征税;英国对煤炭、天然气、电力等按燃料不同分类征收碳税, 并期望获得双重红利;三是有些国家实行税收优惠政策。例如, 瑞典在2002年对工业部门的税收减免从50%上调至70%, 同时下调劳动收入等税率, 荷兰在2008年对供热所与机器所使用的生物燃料油实行免税政策等;四是征税对象不断扩大。例如, 丹麦最初征税对象仅局限于家庭和非增值税纳税企业, 后来扩大到所有供暖所用的能源。

此外, 不难发现, 碳税政策的实施带来了一系列的成效。首先, 缓解化石能源的过度消耗并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排放, 荷兰、芬兰、丹麦等国的实践表明, 自实行碳税政策以来, 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比预期大为降低;其次, 实施碳税政策可以转变国内企业的生产与运营方式, 加快企业创新步伐, 改进企业生产工艺流程, 淘汰高能耗的落后工艺, 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再次, 通过实施合理的碳税政策能够增加政府税收收入, 政府可以将该税收投入到与气候相关或者其他公共服务领域, 也可用于财政二次分配, 促进社会公平。

3 对中国的启示

开征初期, 可选取小范围低税率, 逐渐扩大征税范围, 提高税率, 同时, 要考虑税收优惠或税收豁免政策, 不致影响企业的竞争力或公众的生活质量以提供更好地激励。初期, 采用煤炭、成品油等燃料含碳量为课税对象, 待技术条件成熟后再考虑采用排碳量为课税对象。开征碳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环境问题, 而非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在碳税执行过程中应采用税收中性原则, 进行税费体制改革, 不致增加纳税人的负担, 也可降低碳税推出面临的阻力。

中国未来的减碳之路主要基于经济层面进行, 一是科斯手段, 二是庇古手段。依据国家“十二五”规划, 我国将在2015年前后初步建立起一个全国的碳交易框架, 但即便建立, 真正运行起来还要很长的时间。所以碳税这种庇古手段就成为了一个很重要的选项。为了规避碳税和碳交易的制度弊端, 未来最好联合运用碳税和碳排放权交易这两种经济手段, 尽早破解气候变化这个“吉登斯悖论”。

摘要: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最重大挑战之一, 面对内外压力, 尽早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应为中国政府的明智之举, 开征碳税是一种有效应对措施。本研究对比分析了国际主要碳税征收国的碳税实践, 以期为中国未来的减碳路径提供借鉴。

关键词:国际,碳税,启示,比较分析

参考文献

[1]哥本哈根协议文件 (全文)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20日08:21.

[2]闫云凤.欧盟碳税政策的经验与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 2012 (12) :171-172.

[3]陈旭玲.低碳经济模式下的我国碳税改革思考[J].工会论坛, 2012 (5) :91-93.

[4]唐祥来.欧盟碳税工具环境治理成效及其启示[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1 (11) :97-100.

[5]苏明, 傅志华, 王志刚等.碳税的国际经验与借鉴[J].经济研究参考, 2009 (8) :28-32.

[6]贾康, 王桂娟.以税制绿化和碳税开启新一轮中国环境税制改革[J].开放导报, 2011 (8) :20-22.

[7]唐祥来.欧盟碳税工具环境治理成效及其启示[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1 (11) :97-100.

[8]申亮.英国的环境税收负担及我国借鉴的思考[J].经济问题探索, 2011 (9) :182-185.

日元国际化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 篇11

【关键词】国际货币;日元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

一、日元国际化的进程

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穷兵黩武使日本经济濒于崩溃。但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已经是一个工业强国。尽管日本经济受到了重创,但日本的工业基础和工业技术还存在随着日本经济的重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逐渐恢复,日本的内部需求迅速增加,另外,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分别参与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它所需要的战争物质就近大量从日本采购,从而有力地促进了日本的外部需求。在一系列因素的推动下,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创造了经济增长的奇迹,从1955年到1973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达到9.8%,日本经济在1955年已经超过战前水平,到1968年已经超越英国、法国、德国而跃居世界第二位。

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美元等同于黄金的地位不复存在,美元几乎作为唯一的国际货币的格局也被打破。在日本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对外贸易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以日元计价的日本出口贸易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大。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政府开始推进日元的国际化。1980年12月,日本修订《外汇法》,颁布了《外汇及外国贸易管理法》,实现了日元资本项目的基本可自由兑换。日本《外汇法》的修订,是日元国际化的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1985年3月,日本大藏省一个称为“外国外汇等审议会”的咨询机构发表了题为“关于日元国际化的答辩”的报告,提出了包括金融自由化#欧洲日元交易自由化东京金融市场国际化的三大日元国际化方略。

尽管日元在市场驱动和政府推动下走向国际化,但日元国际化程度并不高,日元远没有取得与日本经济相应的地位。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日元国际化的基础仍然是日本雄厚的经济实力。另外,随着牙买加体系取代布雷顿森林体系,除了美元以外的其他货币也有可能成为国际货币,从而给日元国际化提供了机会。但是,在国际货币体系惯性运行的条件下,世界大宗商品的贸易都以美元计价,世界主要的贸易借贷和投资都使用美元,日元受到了挤压,日元的国际化肯定是不充分的。

二、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

日元是以日本具有世界第二的经济实力和借助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而走上国际化道路的。虽然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尚不具备世界第二的经济实力,但是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和进出口贸易总值已经是世界第二了,现行的国际货币制度仍然是牙买加体系另外,日本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情况与中国目前的经济情况具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日元的国际化进程对中国具有更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从货币国际化的角度分析,中国经济与日本经济相比存在着某些相似之处,但也存在诸多不同。

第一,人民币汇率升值。人民币汇率的长期升值趋势对人民币作为国际贸易货币和国际金融货币的影响很难确定,但是对于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影响是有利的。

第二,中国经济体制。从运行机制来看,中国的经济体制与日本相似,也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市场经济体制。从经济制度来看,中国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体制,政府对经济的影响能力要强于日本。

第三,经济发展水平。中国的外汇储备超越日本位居世界第一,国内生产总值超越日本位居世界第二,进出口贸易总额超越德国位居世界第二。从经济总量上看,中国与日元走上国际化道路时的日本是相似的。但是,中国的设计、技术、工艺、管理等方面的相对水平不如日元走上国际化道路时的日本,绝对水平还远不如现在的日本,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也会对人民币的国际化产生不利影响。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应该积极主张和参与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明确提出建立超主权国际货币的改革方案,并力争在未来的超主权国际货币的构建中体现人民币因素。就是说,超主权国际货币将由若干货币资产构成,人民币成为其中的一种资产。借助于国际货币制度的安排,可以加速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使人民币的地位与中国经济的地位相适应。

因此,超主权国际货币的构建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机遇。中国政府应该密切结合国际货币制度改革的进程来实施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战略,使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与国际货币制度改革的进程相适应。

【参考文献】

[1]陈彪如.国际金融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菊地悠二.日元国际化进程与展望[M]陈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国际贸易对中国的启示 篇12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 以计算机和网络信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技术创新呈现全球化的趋势, 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能力和关键要素。特别是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大型机构为了巩固其在世界范围内的产业化链条中的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 积极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创新资源, 通过设置研发机构、组成战略联盟等战略构筑了新型的技术创新产业链, 大大提高了技术创新在企业全球化发展战略中所占的地位。跨国公司也因此成为技术创新中的主导者。而在中国, 从技术创新的角度而言, 大多数企业尚处于发展的初中级阶段, 尚未形成完善的技术创新机制及其植入经济增长的有效机制。企业没有成为真正的创新主体, 难以使其成为以核心技术为支柱, 具有全球意义的产业链系统集成者和关键技术的发明提供者。我国要改变处于产业链低端的现状, 就必须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 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在于创新机制的创新。

2 技术创新机制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2.1 外部推动力量——政府

(1) 法律法规体系完备, 政策具有强可操作性

为了使政府的支持行为有法可依, 发达国家普遍在金融信贷、限制垄断、知识产权保护、鼓励风险投资与技术创新等方面都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和条例。例如, 美国的《技术创新法》、《技术转让法》, 法国的《技术创新与科研法》, 日本的《科技基本法》。政府大多依法针对技术创新活动的特点制定了知识产权保护、税收优惠、引导风险投资、支持成果转化、保护性政府采购、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日本和韩国的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的促进技术进步的政策, 鼓励和刺激产业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发达国家企业研发投入 (R&D) 的高涨很大程度上是国家科技政策引导和扶持的结果。在国际上, R&D占GDP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水平和竞争力的一个最重要的指标。发达国家R&D占GDP的比重均达到3%以上, 其中企业投入部分约占70%, 高校和政府科研机构约占30%。相比之下, 我国R&D投入中企业只占到40%, 高校和政府科研机构合计约占60%。美国等国家规定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联合进行技术开发、科研活动, 国家要给予财政补贴, 一些国家高科技企业R&D的投入中至少有一半以上是由政府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生成的。

近年来, 随着国家和企业对技术创新越来越重视, 我国的研发经费投入量每年呈大幅上升趋势, 研发经费所占GDP的比重也一直增加, 已从2001年的0.95%上升至2005年的1.34%。但是与发达国家比较起来, 该比重还是很低的。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 (见表1) , 2005年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R&D投入强度虽然结束了连续两年下降的趋势, 研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之比提高到了0.76%, 但我国研发投入强度依然不足, 2005年我国研发经费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仅为1.34%。比较发达国家的水平, 我国企业自主研发经费主要来自于企业自有资金, 约为65%, 而政府财政投入不到30%。可见, 我国为了鼓励企业技术创新, 应继续增加研发经费, 提高R&D在GDP中的比重。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研究与试验发展 (R&D) 活动的国际比较》, 《2005年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GDP排名》整理而得;日本2005年R&D经费来源于日本总务省2005年12月13日发表的科学技术研究调查 (研发经费达167376亿日元) ;中国2005年R&D经费来源于2006年9月14日由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联合发布的《2005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研发经费达到了2450亿) 。

就我国而言, 国内关于技术创新的法规政策体系还不完善, 颁布的数量不少, 但缺乏可操作的实施办法, 造成协调落实困难。此外, 我国只有在国家级高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才能享受所得税“两免三减半”的政策, 而在法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 凡由国家确认的高科技企业可以在8~10年内享受零税率。制定可操作性强的政策是我国政府在政策建议方面当前应该努力的目标。

(2) 健全的投融资体制

日本政府除了对高科技企业研发活动减免税收之外, 还通过政策性银行, 以低于商业银行的利率向企业R&D活动提供贷款。韩国政府支持技术创新的财政投入政策主要有面向技术开发的低利率和技术开发资金支援制度, 例如, 低息贷款、鼓励中小企业贷款和发展天使投资基金等等。这些政策使得近年来韩国企业研发投入一直保持在占国家总研发投入的70%以上。此外, 发达国家在技术创新中还引进了合作机制, 用来降低创新风险。欧美国家公司与公司、公司与大学、公司与风险投资机构之间均较早地引入合作机制, 通过紧密合作, 以达到共同开发, 风险共担的目的。在美国, 风险投资是技术研发投资的主要来源之一。经过政府批准, 美国的小企业管理署 (SBA) 可向中小企业提供各种不同形式的借贷担保, 并制定了投资计划, 通过全国270多家风险投资公司向中小企业投资和提供长期贷款。同时, 发达的证券市场也为风险企业上市筹资和风险投资者提供了方便的投融资渠道。因此, 我国应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机制, 拓宽技术创新融资渠道, 促进金融业向科技产业倾斜投资。

(3) 完善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

第一, 在信息服务方面, 一般由中央政府机构组织构建覆盖全国的技术创新信息平台, 以适应信息时代技术更替加快和研发周期缩短的趋势。如美国的国家技术信息服务局和遍布全国大中小城市的商业信息中心, 法国的国家科研与技术创新网络, 欧盟的欧洲信息中心 (EICs) , 欧盟研究与开发信息服务机构 (CORDIS) 和创新传播中心 (IRCs) 等等。相比之下, 我国的技术创新信息平台存在规模小, 力量分散, 彼此联系不紧密等问题, 这是值得引起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第二, 在专业服务机构和行业组织方面, 在发达国家, 一方面是行业协会等专业服务机构具有非常高的行业自律性, 另一方面政府对其也有着非常有力的监管。而我国的不少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尚未脱离政府背景的身份, 还未能真正从市场和企业的需求出发, 所以作为政府, 应加快这些机构的市场化职能转变, 尽快促进它们转变为真正的行业协会, 同时给予民间自发组建的行业协会扶持并加强对它们的监管。第三, 在高科技开发业和园区建设方面, 国外政府在高度重视的基础上, 竭尽全力为企业提供培训咨询和指导服务。我国在创新服务基地建设方面的发展良莠不齐, 数量多但质量不高。因此, 未来的方向还应该基于企业的实际需求来提供多层次多方位的服务。

2.2 技术创新主体——企业

(1) 技术创新主体明确

美国技术创新的一个特点就是“以大公司为中坚, 小公司唱主角”。大公司通过与政府签订合同或自己直接投资研发, 他们具有雄厚的资金和人才实力, 拥有自己的中央实验室或研发部门, 使公司保持强劲的国际竞争力。同时, 与大公司相互呼应的是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以其独特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机制在美国的技术创新活动中非常活跃。在日本, 技术创新的主体也是企业。一般来说, 企业对科研经费和人才的投入始终保持在60%~70%的高比例。欧盟的特点是促使中小企业联盟组成“知识供应商”群体, 充分发挥其科技优势。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和市场主体, 在技术成果的运用、推广、商品化、市场化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我国, 大多数企业尚未成为真正的技术创新主体, 大学和研究院所仍然是我国科技的主要力量, 但它们较高的科技成果转化成本导致其转化率低, 使得大学的技术创新成果难以为企业所采纳和利用, 影响了国家和产业的整体技术创新能力。这也说明了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体系尚不健全。

(2) 官产学研协作机制

美国的“三重螺旋式”的运行模式加强了学术界——产业界——政府之间的相互作用。美国政府制定了多项促进产学研合作计划, 企业与大学合作的课题大多由大学或企业共同提出并由两者共同承担。在日本, 几乎所有的国家级高科技开发项目都采取了政府、大学和私人企业之间的联合开发体制, 即“官、产、学三位一体”。韩国政府设立了大学科学园、大学内技术转移中心、科学研究中心和地区合作研究中心, 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德国政府不惜斥巨资打造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科研机构, 建立顶尖研究中心。我国的产学研合作在这二三十年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企业创办的科技机构、科技从业人员和经费投入的数目都大幅增加, 同时, 也注重大学科技园的规划和建设, 着力将大学建设成为产学研结合的基地。

(3) 技术引进机制

技术引进机制并不单纯指技术的引进, 还包括了相关的自主创新与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等环节的关系。二战结束后, 日本政府制定了模仿型技术创新战略。但是, 日本并不是简单地仿造和使用, 而是对引进的技术进行消化, 并加以改造和创新。因此, 日本是世界引进技术最多且收效最好的国家。韩国公司技术创新机制的核心也是一种模仿创新, 类似于日本。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技术的生命周期缩短, 加之美欧等国家对高新技术加紧了保护措施, 引进核心技术日益困难, 日、韩二国的公司也逐渐开始由模仿创新转向注重自主创新。当前, 韩国科技发展战略正由“引进——消化——吸收”向“自主创新”转变。我国目前正处于市场经济转轨之中, 根据目前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现状和中国的教育基础, R&D 现状以及中国消费者收入普遍偏低, 收入差距大、消费习惯差距大等特点, 中国目前可以采取以成本低、利润高并且在一段时期内易于占据市场的模仿跟随为主的战略。但是, 从长远发展来看, 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必须以自主创新为内在动力。因为真正尖端的高技术是不会轻易买到的, 要在国际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 最终只能依靠本国企业的自主创新。如果被动等待国外技术输入后加以模仿, 既会延误机会, 又会受制于人, 其结果必然会影响国民经济以及国防建设的发展进程。

(4) 人才机制

企业的“企”字的构成为“无人即止”, 体现出人的因素在企业中的重要性。美国政府非常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 设立各种基金培养高层次人才, 建立国家技术大学使人才得以知识更新, 对于优秀技术人才, 美国企业采用配股方式留住和激励人才。韩国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鼓励企业创办研究所, 培养高科技人才。改革开放后, 我国虽然开始重视人才的培养, 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人数也逐年有所增加, 但据相关资料显示, 我国高层次人才仍然相对缺乏, 2004年我国每万人劳动力中从事R&D活动人员的比例为15.0, 而日本和韩国的比例分别为135.0和83.0, 可见我国的差距之大。

3 我国技术创新现状

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 主要表现在: (1) 科技投入不断增加, 科技队伍不断壮大。2006年国家用于科技事业的财政拨款为1689亿元, 是1980年的26.1倍, 年均增长达13.4%, 研发投入总量排在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之后, 已成为世界第六的研发投入大国。目前全国从事科技活动人员达454.4万人, 我国的研发人员总量仅次于美国, 居世界第二位。 (2) 企业在科技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日益显现。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数据资料表明, 至2007年, 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已有499家, 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已达4023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2007年投入研发经费超过800亿元, 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超过2万亿元, 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3)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得到推进。在国家相关政策引导和扶持下,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不断推进, 区内企业不断增加, 区域集聚进一步加快, 产业集群加速形成。至2007年底, 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从1990年的27个发展到54个, 区内企业数由1600多家发展到超过4.8万家, 2007年实现总收入和总产值分别达到5.5万亿元和4.4万亿元, 分别为1990年的726倍和769倍。目前, 高新技术园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成为我国高技术产业的重要集聚地。

这三十年来, 我国的科技事业蓬勃发展,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科技发展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国家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 其整体水平已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 有些科研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是, 同时也应看到,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我国的科技发展中仍存在不少问题, 很多领域的科技水平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如今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已成为中国经济软肋, 不突破技术创新能力的瓶颈, 中国的经济实力和企业竞争力无法真正提高。

导致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与发达国家的比较, 可以将其归结为以下几个因素:

(1) 政策法规不完善。在上面分析发达国家强大的技术创新优势的基础上, 我们发现诸如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技术创新都得到了政府在政策方面的大力支持, 并且卓有成效。从政策上来看, 我国尚缺乏一系列较为完善的支持技术创新的政策, 其中包括:围绕高新园区、支柱产业的科技政策;鼓励企业技术创新, 对创新企业给予的优惠的税收政策;对高新技术产业提供融资、贷款上便利的金融政策等。从法律法规上来看:技术创新的法制化就是将技术创新规范化, 从法律的层面上保护、扶持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 促进技术的开发、传播与发展,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然而, 目前在我国, 关于专利技术保护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 技术创新成果很难得到有效的保护, 因而, 通过技术创新带来的收益性并不明显, 企业缺乏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

(2) 技术创新市场机制不健全, 资本市场不活跃。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所处的市场环境来看, 现阶段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方面, 垄断障碍导致了企业竞争机制不健全。目前还存在行政分割和地区分割下的市场垄断, 体现在资源分配、资金供给和人才管理等各国领域和各个环节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垄断现象。虽然, 技术创新可以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和垄断利润, 但是, 一旦垄断得以形成又会阻碍进一步的技术创新, 使企业缺失重大技术创新的动力。另一方面, 我国市场结构中普遍存在的规模经济障碍又使市场竞争缺乏效率。由于市场的和非市场的垄断和低水平小规模竞争并存, 多数企业在竞争方式上以打“价格战”为主要手段, 而把使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放在次要位置, 这样在企业内和行业内都不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难以有效推动技术创新。从资本市场发展来看, 目前我国技术创新投资项目资金主要来自银行, 而银行贷款往往首先考虑安全性, 对一些有长远意义的高技术高风险的创新项目积极性不足。这一问题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政府应发挥其宏观管理和调控职能, 活跃资本市场, 发展风险基金, 以满足技术创新投资的风险性和长期性的要求。

(3) 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不明确。企业与政府、高校、科研单位等相比, 作为技术创新主体具有后者无法企及的先天优势, 因为企业同时又是市场主体, 在技术成果的运用、推广、商品化、市场化等方面, 更为直接、便捷和高效。但是, 就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 企业并没有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首先, 企业中技术创新的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 即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激励机制, 直接将技术创新所带来的企业效益增加与个人利益分配挂钩。因此, 企业尤其是作为技术创新推动力量的管理层缺乏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其次, 企业没有成为创新投资风险主体, 不对技术创新的效果负责, 这样产生的技术创新成果往往是缺乏实际价值的, 不可能搞好技术创新工作。

(4) 政府职能尚未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从目前发展状况来看, 大部分企业对政府的依赖性仍然很强。我国政府的“服务”职能还不强, 特别是对占全国企业总数95%以上的中小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还很不完善。中小企业势单力薄, 特别需要各种社会化服务, 如政府、有关组织及中介机构提供的技术、人才培训、信息交流、财务审计、法律、技术咨询等服务。此外, 多数中小企业在企业管理、组织结构、市场营销、广告宣传等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 需要政府及有关组织进行指导和对其进行规范。另外, 政府的服务观念也较差。这都迫切要求政府加强市场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政府职能应尽快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5) 缺乏有效的人才成长机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切竞争关键在于人才的竞争, 技术创新的竞争尤为突出, 因为人才是技术创新的主要承担者和完成者。当今的技术创新是以人才为核心的, 人才的培养、人才的流动等已经成为决定企业技术创新优劣的重要因素。然而,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 存在着以下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主要表现为:从宏观层面看, 我国由于人才体制受制约, 人才流动率仅为2‰, 一方面人才匮乏, 另一方面对已有人才又积压浪费使其积极性尚未充分发挥。人才的匮乏和浪费并存问题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的教育体制问题, 就是所培育的人才知识丰富但创新能力不足, 习惯于接受现有知识, 缺乏创新开拓能力;从微观层面看, 首先, 企业对科研技术人才重视程度不够, 造成技术创新人员的动力不足, 人才流失严重;其次, 大部分企业缺乏竞争体制, 技术人员没有技术创新的紧迫感, 求安稳、不上进的思想较为盛行。再次, 没有建立多方参与的企业技术创新机制, 国外先进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机制在我国还没有得到普遍运用。

4 启示与对策

技术创新的全球化适应了科技革命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是经济全球化进入更高阶段的重要标志, 不仅将对经济全球化进程产生重大影响, 也将改变全球技术创新的格局和走向。这必然会影响到每一个参与国际竞争的国家和企业, 需要调整我们的战略与对策。

目前, 我国还基本上沿用粗放型模式, 主要依靠生产要素投入的大量投入来实现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30%, 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地区。我国尚未形成技术创新植入经济增长的有效机制, 企业没有成为真正的创新主体, 企业创新能力和动力严重不足, 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不足仍严重制约着技术创新, 模仿创新在规模和深度上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 对技术创新的对外开放存在模糊认识等, 制约着我国整体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 需要通过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来逐步加以改变, 特别是要大胆解放思想, 探索和掌握技术创新的一般规律, 以全面深化制度改革为动力, 加快技术创新的步伐。十七大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 到2020年, 研发强度 (即R&D占GDP的比例) 达到2.5%, 技术的对外依存度低于30%, 全国平均技术进步贡献率达到60%。因此, 基于以上的分析, 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对策:

(1) 营造有利的政策和市场环境, 健全技术创新的法律体系。政府应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 以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为重点, 制定有利的财税政策、金融政策、技术引进及知识产权等政策, 激励企业加大研究开发投入。同时, 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打破垄断, 放宽市场准入, 遏制地方保护主义, 使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都能在相同的市场环境下公平竞争。

(2) 主动利用科技发展的内在机制, 以财政科技投入带动全社会R&D投入。我国的人均GDP已经超过1000美元, 国际比较研究表明, 在经济飞速发展时期, R&D投入存在一个快速的提升, 政府投入对全社会R&D投入强度起着重要的带动和引导作用。当前, 加大政府在R&D经费中的份额, 以财政科技投入带动全社会R&D投入, 将会是提高我国全社会R&D投入水平, 实现科技对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撑和需要, 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变革的一个大好机遇。

(3) 广开筹资渠道, 优化企业技术创新的融资机制。技术创新融资机制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不断开展的保障。面对入世和新经济的挑战, 企业应把目光更多地转移到吸引技术入股、吸引社会风险机构投资、上市发行股票、发行债券等更符合市场经济运作规律的融资方式上来。企业应借助资本经营获得技术创新所需的资金, 通过资本运作, 加快资本集中的进程, 实现在较短的时间内跳跃发展的目的。同时, 可以大力发展风险资本, 实现投融资体制的突破。风险资本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种风险分担机制, 大大降低了创新过程中各种综合的不确定性, 有利于提高创新者的积极性。

(4) 完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我国应建立以企业为主体、政府引导和扶植、社会各界支持的自主创新投入保障体系, 以及良好的自主创新互动机制。建议围绕地区重点产业群建立共性技术研究机构和企业技术服务机构, 从研发到成果转化实现和提升产业化创新链条上的环节来加强创新服务。

(5) 搭建以企业为主导的官产学研合作平台, 发掘新的创新途径。国内外经验表明, 对产学研联合的推动, 首先, 要在市场机制下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 在政府的指引下, 完善产学研联合的各种法制法规。其次, 要大力鼓励并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面向企业, 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最后, 政府还应把产学研纳入法制化管理, 特别是要注意知识产权的保护, 保护创新者的创新利益。

上一篇:营销管理:营销策略下一篇:美国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