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道理

2024-11-08

生活的道理(通用6篇)

生活的道理 篇1

数学中有一些知识是对客观规律的描述。比如, “平面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等于180度”。这类知识的特点是具有较强的客观性,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还有一类主观性较强的知识, 是长期以来由于某种原因而人为规定或者约定俗成的。这类知识的背后往往蕴涵着深刻的道理, 如关于“长方形”的定义就是人为规定的, 其中蕴涵着人们对于概念进行种属分类的思想。有些人为规定的道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渐被遗忘;也有一些由于缺乏研究而没有显现出来。比如, 在小学数学中, 有三条熟知的结论:

1.在除法运算中, “0”不能作除数, 也不能是分数的分母;

2.在有余数的除法中, 余数要比除数小;

3.在对自然数进行质数、合数的分类中, “1”既不是质数, 也不是合数。

当学生学习此类知识的时候, 总疑惑:“这是为什么呢?”教师通常的回答是“这是规定”。事实上, 这样的回答并没有给出问题的答案, 因为学生想知道的是“规定的道理”, 而这些道理恰恰是课程内容和教师知识结构中缺失的内容。

为什么“0”不能作除数?

小学数学中数字“0”不能作除数, 也不能作分数的分母。究竟是什么原因需要做出这样的规定?可以从对除法运算的四种理解分别进行解释。

对除法运算的第一种理解是“逐次相减”, 就是用被除数反复减去除数, 直到最后的差小于除数为止。比如, 6÷2可以理解为下面的过程:

6-2=4, 4-2=2, 2-2=0。

逐次相减的次数就是除法运算的结果商, 上面过程中减去2的次数是3, 所以6÷2的商就是3。按照这样的理解, 如果除数为0, 那么被除数每次减去除数0结果都不变。无论减去多少次都得到同样的结果, 说明这个除法运算没有确定的商。

除法运算的第二种理解是“等分除”, 把被除数看做被平均分的总量, 把除数看做平均分的份数, 除法的结果就是每份中分得的数量。如果除数为0, 就意味着“份”不存在, 也就是“分”的活动不存在。这与除数为1的情况不同, 如果除数为1, 可以理解为是“分”的特例, 即分为1份。什么情况下才会出现“分”的活动不存在呢, 就是总量不存在, 也就是总量为0。没有总量也就没有分得的份数, “分”的活动就是虚无的, 自然也就没有确定的结果。

对除法运算的第三种理解是“包含除”, 把被除数理解为总量, 把除数理解为平均分后每份的数量, 除法的结果就是总量包含的份数。如果除数为0, 说明每一份的数量为0, 也就是“份”是不存在的。与前面类似, 总量也就为0, 自然“分”的活动就是不存在的了。

以上解释或多或少有些牵强, 在数学中并不具有说服力。数学中是把除法看做乘法的逆运算, 也就是说“a÷b=0”应当来源于“a=b×0”。按照这样的理解, 采用“归谬”的方法做一个简单的推理, 看看如果“0”作除数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不妨用字母a表示被除数, 字母b表示a除以0的商。即a÷0=b。

根据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这个等式等价于乘法关系式:a=b×0。

由于零乘以任何数的结果都是零, 所以可以得到a=0, 上面的等式因此就成为了0=0×b。

由于0乘以任何数都等于0, 此时除法的商b无论取什么样的数值, 这个等式都是成立的。这就表明如果在一个除法运算中除数为0, 那么这个除法运算的结果就是不确定的, 这在数学的推理中是不允许的。数学中对于运算通常有两个要求, 第一是运算结果要存在, 第二是运算结果要唯一确定。这主要是由于下面形式的数学推理的需要:

如果a1÷b1=c1, a2÷b2=c2;

并且a1=a2, b1=b2;

那么c1=c2。

这个推理形式实际上就是“同样的原因应当有同样的结果”。其成立的前提就是运算结果的存在性和确定性。所以, “0不能作除数”这一规定最主要的原因是为了保证运算结果的唯一确定。

为什么余数要比除数小?

在小学“有余数的除法”这一课程内容中, 特别强调“余数要比除数小”。这一命题并不是除法运算自然拥有的规律, 而是一种人为的规定。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规定?一种源于实际的解释是:如果余数不小于除数, 说明没有分完, 还可以继续分。比如, 7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 每人分1个, 还剩5个。还可以分, 就应当继续分完。这个解释易于理解, 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并不具备逻辑意义上的说服力。

除法作为乘法的逆运算, “a÷b=q……r”正确与否, 应当由“a=b×q+r”是否成立来判断。比如对于7÷2, 下面两个算式应当同时成立:

7÷2=3……1, 7=2×3+1

如果没有“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规定, 7÷2在整数范围内就会出现四种形式上不同的结果, 依据对应的乘法算式检验都是正确的, 见下表:

被除数和除数分别相等的除法运算, 却得到不同的运算结果, 像这样运算结果不确定的情况就会给以此为基础的数学推理带来麻烦, 比如, 如果没有“余数小于除数”这一条件, 下面的推理就不能成立:

如果a1÷b1=q1……r1, a2÷b2=q2……r2;

并且a1=a2, b1=b2;

那么q1=q2, r1=r2。

为了保证运算结果的确定性, 不得已做出“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规定。不难看出, “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与“0不能作除数”的道理实质上是一样的, 都是为了保证运算结果的唯一确定。

为什么“1”既不是质数, 也不是合数?

在“质数与合数”的教学中, 经常有学生出现这样的疑问, “为什么不能把‘1’归为质数?”通常的解释是利用质数的定义。定义质数一般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是“除了1和它本身没有其他因数的数是质数”, 第二种是“恰有两个因数的数是质数”。无论哪一种方式其实都很难解释为什么“1”不能是质数。“1”的因数和它本身虽然是相同的, 但是也可以把它们理解为是意义不同的两个数, 一个是“因数”的意义, 另一个是“本身”的意义。这样的话, “1”也是符合质数定义的。由此看来, “1”不能成为质数还应当有其他原因。

质数与合数的概念可以说是历史悠久。古代希腊人有一种认识世界的“原子论”观点, 认为所有事物都被一些最微小的东西制约着。所以, 认识世界的一个办法就是“分”, 分到不能再分, 这时就会找到这些最微小的东西, 掌握了这些最微小的东西就意味着掌握了事物的全部。

这种观点用于数的认识, 就出现了把一个数分解为更小数的乘积的做法。比如, 100可以分为25×4, 这时出现的25和4就被认为是导致100出现的原因, 所以叫做100的“因数”。继续分下去, 直到不能再分, 就变成了5×5×2×2, 这时出现的2和5, 由于不能再分, 就被认为是制约100的最微小元素, 诸如此类的微小元素就被认为是制约全体自然数最本质的原因, 命名为“起始的数 (Prime Number) ”。清代学者李善兰翻译为“数根”, 后来改为“素数”或“质数”。

因此, 人们最初的想法是把全体自然数分为两类, 一类是不能再分的数, 叫做“质数”;另一类是可以再分的数, 叫做“合数”。起初人们认为数字“1”也是不能再分的数, 属于质数。为什么后来把数字“1”从质数中提出来, 成为既不是质数, 也不是合数的数了呢?

随着数论研究的发展, 人们发现将任何一个自然数分解为质数乘积的形式是许多推理的基础, 这个分解的过程在小学叫做“分解质因数”。作为推理的基础, 就要求这个分解的形式是唯一确定的。比如, 给定自然数100, 将其分解质因数的形式为:

100=22×52

对于给定的任何一个自然数, 将其分解质因数的形式可以写成如下形式:

N=P1r1×P2r2×…Pnrn, 其中Pi (i=1, 2, …, n) 表示质数, ri (i=1, 2, …, n) 表示质因数的个数。

这就显示出, 将一个自然数分解质因数后, 其表达式中出现了质数Pi (i=1, 2, …, n) 、相同质数的个数ri (i=1, 2, …, n) 以及不同质数的个数n。所谓分解质因数的形式是确定的, 就是要求如果自然数N确定了, 那么分解质因数后相应的Pi (i=1, 2, …, n) 、ri (i=1, 2, …, n) 和n也要随之确定。

如果数字“1”是质数, 这种确定性就无法满足, 比如自然数100还可以分解为如下的形式:

100=22×52×13, 等等。

数学家们经过证明发现, 如果数字“1”不作为质数, 这个确定性的要求就可以满足了。这就是不把数字“1”归为质数的根本原因。由于数字“1”也不能满足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 还有其他因数”的要求, 所以“1”既不是质数, 也不是合数。其中的道理与前面仍然一样。

函数的确定性思想

以上问题的解释都可以归结为数学中函数的确定性思想。张景中院士在《感受小学数学思想的力量———写给小学数学教师们》一文中指出:“在数学里, 数量之间的确定性关系叫做函数关系。”如何理解这里的确定性?举个简单的例子, 小学生学习加法运算的时候, 通常是按照自然数的位数由少到多, 而后逐步扩展到小数、分数。在这个过程中, 无论加数是什么样的数, 通过运算都会得到一个“和”, 这个“和”是随着加数的确定而唯一确定的。换言之, 数学中不允许出现相同的加数计算出不同的和的情况。

如果用z=x+y表示加法法则决定的函数关系, 那么其中的加数叫做这个函数关系的自变量, 其中的和叫做这个函数关系的因变量。函数的确定性其实是为了保证下面这种推理形式的可行性:

如果z1=x1+y1, z2=x2+y2;

并且x1=x2, y1=y2;

那么z1=z2。

简单说, 函数的确定性就是随着自变量的确定, 使得这个函数的因变量也随之确定。用一般的函数表达式y=f (x) 来表达, 就是要求如果x1=x2, 要有f (x1) =f (x2) 成立。

在前面论及的除法运算中, 可以把被除数和除数看做函数关系中的自变量, 商和余数看做因变量, 那么“0不能作除数”和“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规定都体现的是函数的确定性思想。在分解质因数的过程中, 如果把分解前的数看做自变量, 分解后的表达形式看做因变量, 那么规定“1既不是质数, 也不是合数”, 也体现了函数的确定性思想。

总之, 函数确定性的意义一方面在于描述自然的规律。比如在描述物体运动时, 经常需要研究“时间”和“速度”的关系。把时间作为自变量, 对应的速度作为因变量的函数关系, 体现的是“时间”一旦确定, 对应时刻的速度就随之确定。换言之, 对同一物体来说, “相同时刻, 不同速度”的现象是不可能出现的。另一方面在于数学自身逻辑发展的需要。前面的例子表明, 如果没有这种确定性, 就会使得最基本的推理形式无法进行。这也表明了数学中的逻辑是以自然规律为基础的。

数学教学应当明理, 也就是不仅要“知其然”, 还要“知其所以然”。此时应当清醒地认识到, “所以然”的知识往往具有历史性、贯通性、综合性和人文性, 是前人的智慧结晶, 是学生难以利用生活经验通过自主或合作的方式探究出来的, 是需要教师通过努力学习和研究后才能教给学生的。因此, 数学教育研究仅限于“如何教”和“如何学”这样的问题是不够的, 还应重视“教什么”和“学什么”的研究, 特别是“所以然”知识的研究。

生活的道理 篇2

在我马上要上小学的时候,我就开始学围棋了。我印象当中最深的就是我刚学围棋那时我还小,我很喜欢围棋,一直在学。一年级的时候,不管作业多多,我都是星期一一直学到星期天,每天放学都在坚持。我还记得有一次,下起瓢泼大雨,我非要去上围棋班,我不顾风雨,就跑到围棋班,全身湿透了,但是妈妈看到我那么认学,她非常高兴。还有一次,下着大雪,有着大雾,有辆车把我和妈妈撞了,我们就坐在撞我们的车里以最快的速度到达医院。妈妈赶快给我拍片最后我没事,真是虚惊一场啊!我们仍旧坚持去了围棋班。

之后时光过的很快,我上了三年级,慢慢的我对围棋感觉不是太深。我在围棋界的名声向来是让人“闻风丧胆”,可是慢慢的,有的人已经不怕我了,有很多人开始尝试打败我。

到了四年级,我对围棋没有感觉了,我也开始不想去学围棋了,可是妈妈对我说过,做事不能回头,要坚持。妈妈仍旧逼着我去学……后来我把我的围棋又捡起来了,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我都坚持着,我的技术也越来越高!

生活的道理 篇3

牛津初中英语每个单元都设置了8个模块,每个模块都承担着各自训练的重点,通过围绕一个话题展开,从而来提高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综合能力。本节课便是一节主要训练学生听力的课型。教学任务是听前通过阅读一个学生的简介来获取信息,听时通过教授听力技巧与方法来发展学生听力能力,听后,能根据听力内容轻松完成一篇报道。最终无形中引导学生以积极向上的态度看待问题与解决问题。但是,由于教师对教学内容认识的差异,对把握程度和对学生知识水平了解不够,因此往往使教学流于形式,单纯地把听力环节当作训练,直接播放教材中的听力录音,让学生完成听力任务了事。这就变成了枯燥沉闷的机械化练习,教学效果差距甚大。笔者认为听力并不是单纯的听而已,里面应涉及各方面内容。下面以9A Unit3 Integrated skills以例,就训练听力、提高听力效果,并与说、读、写三个环节紧密结合进行尝试。

二、案例设计

1.设计思路

运用学生目前所遇的问题与烦恼来由他们自己展开讨论,交流建议,从而导入本节课的听力话题,激发学生听的兴趣。听前,语言知识与背景知识良好的铺垫是学生听力成功的一半。听时,通过对学生听力技巧的训练来使他们顺利完成听力任务。听后,能轻松完成报道。同时,通过设置构筑的实际生活情景的听力内容,来检查学生当堂知识点与听力技巧的掌握情况。更以此来突出本节课的情感目标,引导青少年正确面对困难与解决问题。

2.教学流程

StepI Lead in

(1)T: Am I beautiful today?

S: Yes.

T: Thank you!Every day, I’m worried about my clothes.I doubt whether they fit me and make me look beautiful.At the same time, I also have many other problems.For example, you all know this is my hometown and this is the school. The hometown is far away from the school so that I only go home once a month.

(Present my photos and the photos of the hometown and the school.)

评析:一方面,从教师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女为悦己者容”,每天都在为衣服精挑细选并精心打扮自己,同时呈现一些不同打扮的个人的生活照。另一方面,通过呈现家乡和学校的照片来展示2个地方之间的距离,告诉学生一个月才回家一次。由教师自身存在的这2个问题,来为下面引发学生说出自己存在的问题做铺垫。这样既能让学生明确了解本节课需讨论的话题,还能拉近师生关系,更能为课堂营造一个轻松的氛围。

(2)T: Do you have many problems like me? Yesterday, I asked four students’ problems.Now, let them share their problems with us.

(Present four students’ photos)

评析:教师邀请4位学生上讲堂讲述他们自身问题,同时出示他们自己的照片,并且由他们自己向其他学生询问建议。由此导入听力话题“处理青少年问题”,也为与speak up接轨做铺垫。在一位学生叙述问题的过程中,由“I’m good at reading books, so many people call me a bookworm.”句子引进本课唯一的生词bookworm,照片加描述易于学生对这个单词的理解。而创设有意义的情景来教授生词的方法,能为后面顺利地进行听力活动做出有力的支持。我个人认为用这种方式导入既能锻炼学生“说”的能力,能让学生感受语言,运用语言,体验成功的语言表达,又能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加强学生之间的了解与沟通,增进友谊,并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

StepII Presentation

(1)T: You’re clever enough to give advice to help your classmates.If a person you don’t know, would you like to help her deal with problems?

(Present Sue’s photo.)

在学生对于这个话题兴趣高涨的基础上,紧接着用制造悬念的方式问学生是否愿意帮助一个不认识的人处理问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学习激情。

T: This is your new friend called Sue.Do you want to learn more about her?

用照片引导学生认识新朋友,由于学生的好奇心,于是关于Sue Wang的介绍就呼之欲出了,而“阅读”也成了一件顺理成章的事了。

(2)T: Read the description together.

老师引领学生阅读介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Sue Wang。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对一些重点短语以及涉及听力的内容do well in , be good at, hate swimming加以解释。

T: Please answer the following three questions. You can discuss with your members in your groups.

nlc202309020538

Which Grade is she in?

What subjects does she love?

What is her problem?

S: She is in Grade9.

She loves English, Maths and Science.

He is not good at sport.He cannot run fast and he hates swimming.

学生通过阅读54页的介绍,加上教师对于个别重点短语的讲解,已获取了大量有用的信息,教师随之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来让学生大胆交流答案,这样更能充分体现“帮扶”学习的优势,从而使学生都能顺利答出上述3个问题。

(3)T: Good! Look at this table.According to the description, how many blanks we can complete? You can discuss.

S: NO1~NO4.

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仍然以讨论为主要形式,学生可以发现表格中只有4个空可以填写,他们也能顺利完成。同时,他们也会发现仅从介绍中无法获取表格中的全部信息。

T: Who can tell me your answers.

S: Favourite subjects:English, ①Maths, Science.First problem: Not good at②sport—cannot ③run fast and④hates swimming.

评析:在回答④时,教师故意请基础薄弱的学生来回答,这样才会发现问题。学生对于一般现在时的动词三单式问题非常容易忽略,介绍里是以王苏为第一人称进行叙述,主语是“I”,而表格中的主语则是第三人称,因此动词需用三单式。然而,学生果然出错了,但是我并没有让其他学生来帮其改错,而是运用引导的方式:Sue Wang is not good at sport. She cannot run fast and she?后面由学生自己回答,这时他便会注意到主语的变化,从而发现自己的错误。我认为在一些较简易的题目上,由学生自我纠错远远比帮其改正要有效得多,也更能加深他们对这一知识点的识记与理解。

StepIII Listening

(1)T: Great!But there’re some blanks left. Let’s listen.I will play it twice for you.

Moreover, you should remember not to write down the whole letters or words while listening. Or you’ll miss the important information.You can finish them after listening.

评析:学生考试时的听力全部都是选择题,而Integrated skills里的基本都是完成表格,这类题型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写出单词,难度相对来说更高。因此为了能让学生很好地完成这类听力,必须教给学生take notes的方法,告知学生学会在听的过程中做笔记,包括符号、数字、首字母等,只需自己能懂就行,听完再完成所有单词,这样才不会错过任何信息。我认为,教师不仅要教授听力内容,关键是教会学生做听力题目的方法。如此一来,学生既能轻松应试,又能提高自身听力技能。

(2)T: I’ll give you one minute to complete the blanks.Then you can talk with your members. And I want one student in each group to write down your answer on the blackboard.

e.g:The student in Group 1 who will write down the answer on the blackbord only finishes NO.5.

T:Ok. Let’s check your answers.

T:Please listen again and look at your answers.

评析:经过听前部分的充分准备,再加听力方法的教授,听力活动的难度已大幅度降低。为了“面面俱到”,表格中剩下的8个空正好由8个组中的各一名学生来书写核对答案,这样既能做到全面化,又能做到个别化。同时,也能综合锻炼学生的听、写技能。从而很好地了解学生的完成情况。但仍有部分学生听起来很吃力,因此教师通过多媒体屏幕把听力内容呈现给学生,学生边看边听,印象更加深刻。我认为教师要敢于放手,把时间充分地留给学生自己听,这比一味地“满堂灌”式的教更有效率。只有学生真正听懂,才能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StepIV Practice

T: Well done!I think it’s easier for you to finish this report.Please turn to Page55.Try your best to finish it.

通过“三听”的基础构建,学生已能轻松完成这项练习。同时,练做书上习题既是对听力内容的巩固,也是让学生进一步对语篇进行感知与学习,进而为最终的书面表达服务。

T: Boys and girls, read the report together.

教师运用齐读的方式,不仅巩固了学生听力知识,更锻炼了学生“说”的能力。

三、教学反思

1.利用源于学生实际生活的材料与话题进行听力教学

俗话说,“教材源于生活”。教师必须设计听前导入,充分利用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实际生活材料,来调动学生参与听力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听的动力和完成听力材料的欲望。由于班上学生参差不齐,但是教师却要顾及所有学生。因此,只有轻松、易懂、真实的材料贯穿听力教学的始终,才能克服枯燥沉闷的教学氛围,也才能避免一些英语基础差的学生还没开始听就已望而却步的现象。

2.教师应教授学生听力技巧,加强训练,培养听的习惯,提高听的效果

在听力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听力技巧训练。在平时语音教学中就应涉及连续、弱读、失去爆破、句子重音等内容,只有平时就注意这些问题,有扎实的基础,在听力过程中才会细心地听出这些变化。同时,在听力教学中要求学生完整地听文章,学会做笔记,遇到长单词可省略中间部分,只记词的首尾部分。或者对于一些单词用符号、图画、数字来代替。当听第二遍时,可对第一遍记得不全的地方进行修改、补充,从而完善其内容。总之,只有培养学生的听力技巧,才能提高学生听力效率,增强听力水平。

3.教师应将听、说、读、写四个环节紧密结合进行教学

本节课导入由学生根据各自遇见的问题来加以描述并寻求其他学生的建议,以及对于所听整篇报道的齐读,这两个环节都蕴含了“说”。听前对于人物介绍由学生自己阅读,然后通过问题让教师得到反馈,这个环节则体现了“读”。而听后让学生上黑板板书听力内容,更是突出了“写”的要求。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听力环节,在提高学生听力技巧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说、读、写能力。

生活中的道理作文 篇4

跌倒,是生活中的咖啡豆。作文

在人间

在小学的时候,我的成绩很差,一开始,老师苦口婆心的跟我讲道理,一次又一次的给我机会,但是最后我还是无心上学,就这样,老师一次次对我失去信心,后来,他们开始对我十分严格,一有错误,他们开始对我毫不留情的批评我,之后,我觉得我不能再这样,我非得给老师见识见识,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成绩开始一步步往上爬。

批评,也是生活中的咖啡豆。

我的大学

初中阶段,我整个人变了,变的不会控制自己,经常在不适当的环境下讲话,因此老师多次跟我谈话,可不知为什么,我还是没有改变,我一如既往,最后老师跟我父母讲了,父母听后对我大骂,眼泪也随即流出,就是那时,我知道自己不能再那么让父母当心,我开始控制自己,慢慢改善。

挨骂,更是生活中的咖啡豆。

生活就是这样,有跌倒,有批评,有挨骂,但是往往就是这些让人不想记起的伤心,才会让人变得完美,正如一碗苦涩的咖啡豆,当你把它煮熟之后,它就是一杯醇香、飘香的咖啡,只要你细细品味,就会让你回味无穷。

东华初级中学8年级 叶子本文系(. )用户原创文章,未经允许禁止!

乒乓球中的做人道理

“叮---叮”美妙的放学铃声响了起来,我和几个同学狂奔到体育馆。我们以打乒乓球为乐,打球让我们可以暂且抛开书本。

说到打乒乓球,还有一段历史。刚上初中时,可以说对乒乓球一窍不通,当时不管和谁打都打不过。当时哪个感觉像一桶冰水浇到了心上――凉透了。但是要让自己变强,不能改变别人,只能改变自己。我决定练!这个信念决定了现在的技术,原来感觉枯噪无味的乒乓球变得非常有趣。人生就是这样,所有事情都是开头难,做了才有更深的体会。

天天练,碰到的对手很多,而且都不一样。我发现一个问题,球技好的人,球品也好。那种心高气傲,一脸自负,一边打球还一边骂骂咧咧的人,总让人打得不舒服,和他打球可能会让人一蹶不振,大伤自尊心。而那些胜球不骄、败球不馁的人往往让人心悦诚服。

打球要调整好心态,绝对不可以耍脾气。打球一定要心平气和,不可以心浮气躁,太想赢球反而会一败涂地,因为太急了就会抢攻,而对手的招式也会看不清。输得多也要调整好心态,其实打球的真正含义在于玩得开心,而不在于分数。要赢得光明,输得磊落。赢了只说明你一次成功,不必太过高兴;输了说明自己技不如人,别人的冷言冷语要承受,不用再找借口开脱,这就是比赛。作文

其实生活和做人也是这样,做事学习都要由坏到好,从不会到会,从一窍不通到融会贯通,一步一步都要走稳。做事要讲究方法,否则会事倍功半。与人交际要随机应变,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不可一味坚持自己的立场,到头来吃亏的是自己。

做人是慢慢积累经验的,经验在哪儿,就在你的旁边。作文

生活中的数学

常言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要你肯做有心人,实际例子俯拾皆是。

人民币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东西了,几乎每天都要和它打交道,但是对于人民币为什么只有1、2、5这三种数额的票面,而没有其它数额的票面这一问题,却很少有人问津。

其实这里就有一个数学道理。人民币作为一种流通货币,银行在发行时就考虑到货币的票额品种要尽量少,并且要能够容易地组成1至9这九个数字。这样既可完成货币的使命,又可以减少流通中的繁琐。通过精心挑选,1、2、5脱颖而出,成为最佳组合之一。因为用1、2、5这三个数可以组成10以内的其它任何数,而且所用的票数最多也只有3个,如:1+2=3,2+2=4,5+1=6,5+2=7,5+2+1=8,5+2+2=9,所以,只要1、2、5几种面额就足够用了。

另外,除了1、2、5这一种组合外,还有1、3、5也是符合前面两个要求的组合,用它也能组成10以内的其它任何数,如:1+1=2,3+1=4,5+1=6,5+1+1=7,5+3=8,5+3+1=9。作文

看了以上的分析,你是否对身边的这一数学问题发生兴趣了呢?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在等着你去挖掘、去探索……

来源:m.03/03140847.html

高房价的没道理和道理 篇5

近十几年来,中国房地产行业前所未有地火爆,其最主要的标志是房子越建越多,价钱越卖越高,地皮越炒越贵,各种反对声音越来越大。一时间,房地产,更确切地说是房价不仅成了普通百姓热衷谈论的话题,也成了媒体和政府重要关注的问题。消费者说:“房价太高了,老百姓买不起。”开发商说:“面粉都贵了,面包能便宜吗?”政府说:“要抑制房价过快增长,保障低收入阶层住房。”三方各执己见,孰是孰非难以分辨。

“开发商没有这个职责”

很多人抱怨,房价太高。中国目前的房价真的高吗?与过去几年比,肯定是高的。但是用发展的眼光看,目前的房价又是低的。用购房者的心态和标准来衡量,房价肯定是高的。但用卖房者的标准来要求,现实的房价并不高,至少是合理的。房价高与低,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卖房者不能单方面决定房价,购房者也无法决定房价。地价高低、建造成本的高低也不是构成房价高低的决定因素,政府更是无法操控房价。

最终,房价是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当需求旺盛时,房价就会涨;反之,当供给大过需求时,房价就自然会下跌——这就是市场经济的规律和法则。它有自然调剂能力,任何人为的干预因素只能在短时期内奏效,而无法长期改变这个规律,除非想放弃市场经济的运作原则。

就目前中国的国情,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而言,要满足所有人拥有房子的要求,在短时间内是不现实和不可能的。即使现在的房价再降50%,对于低收入的家庭还是无法实现购买住房的梦想。而现在一部分人对拥有住房的期望值非常高,不要说在经济尚不发达、收入尚低的中国,就是在经济高度发达、收入较高的欧美国家,也是一件难度很大的事情。在发达国家,有人一辈子都租房住,还有人要拼命干上几十年才能拥有自己的住房。

这是一个既残酷,又必须正视,还要逐步解决的现实问题。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只有政府出面动用一部分财政收入来建造廉价或廉租房,才能较好地解决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问题,政府有二次分配资源的权力、责任和义务,也应该有效地履行此项职责。强迫开发商履行这个职责是违反市场规律的,对大多数开发商来讲,他们的使命就是要使股东的价值最大化,为股东创造更多的利润就是股东价值和公司价值最大化的重要体现。

在“面粉都比面包还要贵”的今天,让开发商造出低收入阶层都能买得起的房子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强迫他们这样去做,就是损害股东的利益。

走出“面粉比面包贵”的怪圈

地价虽然不是导致高房价的惟一原因,但它却是房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地价为什么这么贵?难道中国内地比香港地区,比东京、纽约地少吗?难道他们的高收入阶层人群比中国的更大吗?为什么地价就没有涨得那么快?我们形容房地产业是“面粉比面包贵”,这其实跟中国的土地政策有关。

现在,地皮基本是通过招拍挂渠道获得的,这是一种公开透明的市场方式,比起以前的协议转让是一种进步,它可以避免某些私下交易和腐败现象,同时也避免了国有资产的流失。但是,这种方式本身也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它是一种公开竞争的方式,即价高者获胜,所以土地的转让方一一政府无法控制土地的价格。对土地的转让方来说,当然不希望卖低价,卖的价格越高越高兴。根据现行的政策,土地拍卖的收入归地方政府所支配,而此项收入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比重极高。地方政府有动力不断推高土地价格,只因他们是土地拍卖的最大受益者。

这其实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在税收分配上的不合理造成的,也可以称之为经济利益关系造成的。其实地方政府也有自己所处的窘境,他们面临着极大的发展和创造政绩的压力,又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源,不卖地又怎么办呢?只有通过卖地,而且是不断地卖地,才能够帮助他们解决资金的大问题。

什么时候释放土地,释放哪里的土地,释放多少土地也是决定土地价格的直接因素。我们都知道,搞房地产的人要赚钱,但是没地让人怎么赚钱?“面粉”是国家的,国家一年拿出多少面粉来呢?没有人知道。因为现在的土地供应计划性较差,透明度也差。显然,这样做是对政府有利,因为权力完全掌握在政府手中,政府虽然无法掌控招拍挂土地的价格,但是却完全可以通过控制释放土地的数量、时机和频率来调剂土地的价格。

开发商心中无数,所以一有土地出来,大家就去疯抢,唯恐拿不到土地。对于一个开发商来说,最担心的莫过于没有土地资源,没了地,怎么建房子,没了地,就等于公司的业务要停止了,这是造成拍卖土地价格节节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买方的心态也一样,也在想,今天推出的这个楼盘,如果不去买可能以后就没了。

道理很简单,土地的供求关系决定土地的价格。如果土地的供应量充足了,土地的供应计划透明了,土地的价格自然就会下降。土地的成本下降了,从理论上来讲房价也会随之下降。如果每年第一季度,每个省、市都能根据当地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和土地资源,公布一个全年拍卖出让土地的计划,让开发商心里有底,他们就不用再使劲抢地,并清楚哪块地适合自己就拿哪块,不适合自己的也不会去拿。不光开发商心里有数,买房人心里也有数了。

现在,房地产业平均利润为20%左右,个别开发商能达到40%~50%,像北京通州最近一个月一平方米上涨1万元,开发商早就买下了地块,刨除全国都差不多同一水平的建筑成本、人工成本、财务成本,他的利润可能达100%以上。而现在国家征收所得税统一为25%,不管你开发商干得如何,利润率多高,都是一个税收水平,这是不科学的。

土地政策是国家的大政方针,应该上升到国家的战略层面来考虑和制定。在制定国家土地政策时,既要充分考虑到地方政府的利益,又要顾及国家的整体利益,还要从行业的健康发展以及消费者的利益出发。中央政府要充分地利用好土地政策和税收这两个杠杆,从宏观上来调剂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而不是从微观上对市场进行行政干预。

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应该成立专项基金,把出卖土地的部分收入注入此项基金,用做建造保障性住房。国家从高房价所带来的高额利润中以增加税收的方式得到好处,而额外征收的税收又可以通过二次分配的方式,大部分用在兴建经济适用房或者廉价租屋上。这样既满足低收入阶层的住房要求,又可以使房地产行业较健康地发展。对于那些以投资为目的的住房和物业,国家也应该征收合理的土地税、物业税、升值税、转让税、所得税等,这项收入也可以列入保障性住房的专项基金。

央企退出,能否救市?

现在,市场上对国企央企参与土地拍卖和地产开发略有微词。有人认为,

是国企央企推高了土地价格;更有人认为,国企央企根本就不应该参与房地产行业。听到这话我几乎要大笑失声,使我想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出身论”——中国有哪一条法律规定国企央企不能参与房地产开发?连外国的企业都可以在中国买地并参与中国的房地产开发,为什么国企央企不能?这在逻辑上,道理上和法律上都说不通。

这种事发生在改革开放30多年后,发生在加入世贸组织数年后的今天,实在有些不可思议。如果某些国企央企违犯了法律,违背了土地拍卖和房地产开发的规定,可以按照法律程序对他们进行处理,而不应该“一刀切”地把他们排除在外。

如果一个行政命令就可以让国企央企退出一个行业,那国企央企的市场地位将受到质疑,有谁还敢与国企央企合作,有谁还敢购买他们上市公司的股票?更为荒唐可笑的是某市竟然公开宣布,在未来的土地招标拍卖中,出最高价者不一定就获得土地。如果是这样,还招标拍卖干什么,这不是公开的欺骗吗?还有什么公平、公正、公开可言?这样做就是违反拍卖的基本原则和国际惯例。互相竞价是拍卖的基本原则和成交的基本方式,没有互相竞价这个环节就不能称其为拍卖了。试问,如果日后发现有公司在土地拍卖当中竞价,是否也会把他们“驱逐出境”?

毫无疑问,国企央企的股东是国家,国家是他们的出资人,当然他们应该按照国家的意愿去经营,应该也必须承担起应尽的国家和社会责任。但是,国家的意愿或者是出资人的意愿应该通过公司董事会的决议来体现,而不应该通过行政命令和“红头文件”来体现。

事实上,有很多央企国企已经不是百分之百的国企央企了,它们要么已经整体上市,要么局部上市或者是同其他企业合资了。换言之,虽然国家仍然保持控股地位,但是他们的股权已经多元化和市场化。不管这个大股东是谁,都必须要按照市场的游戏规则办事。否则,同样被视为侵害小股东的利益。

拍卖地价高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国企央企的参与,而是由于土地政策造成的。因此,让他们从土地拍卖市场的退出只能解决短期问题,而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高地价的问题。

房价攀升的真正推手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国主要城市房价的大幅上升呢?其中不乏有土地政策、建筑材料上涨、地产商炒作等诸多的因素,但是最主要的还是需求,有人称之为刚性需求。

从目前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000美元的水平来看,不应该支持这样高的房价,但是如果进一步分析中国财富的分布状况,可以肯定地讲,目前中国的财富是高度集中的。中国人口众多,哪怕高收入阶层只有5%,也是几千万人,等同于欧洲一个大国的人口。正是这样一群人,中国近几年已经步入高档奢侈品消费大国。也正因如此,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富人比较集中的城市,每平方米超过3万元,地理位置好、物业管理好、环境好的高档住宅卖得如流水一般,甚至每平方米超过七、八万元,甚至是超过10万元的豪宅仍有很好的销路。

然而,当你去留意买豪宅的人是谁时,会发现其中一部分人致富途径并不干净,他们赚来的钱甚至都不敢存在银行里。然而一旦买了房子,再找个合适市场时机把房子卖掉,这个钱就洗干净了。所以无论房价多高,不管卖房时要交多少税,他们都无所谓,因为这个钱是自来的。在买豪宅以及炒房团中,这部分人占有很大比重,因没有相关数据,这部分因素无法预估在内。

还有一部分高收入阶层买房是为了投资,很多人不仅拥有一套住房,多者拥有几套,甚至是十几套的也不在少数。在如今证券市场动荡,尚缺少投资工具而存款利息很低的情况下,很多人认为房地产是最好的资金避难所。

因为以上因素,所以在很多中心城市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很多人抱怨房价高买不起,另外一方面又出现了

“三高”房,即“高房价,高销售率,高空置率”,有的地方甚至达到75%的空置率。这种反常现象的出现,主要因为一个高收入阶层在中国正在形成,且每年都在快速膨胀。

在最近闭幕的人大会议上,传出了一个十分响亮的声音和信号,那就是政府要采取措施抑制高房价。但是,政府的话音未落,在北京举行的土地拍卖会上又创出了新天价,而通州发展规划出来之后,一个月之内当地房价一平方米上涨1万多元,挨着通州的河北燕郊一平方米也上涨了3000多元。这不能说不是市场行为与政府行为的博弈。暂且不说谁会在这场博弈中获胜,不妨来分析一下如果房价下跌,谁会受益?

在前文我曾说过,即使是现行房价下降50%,真正的低收入家庭还是买不起房,政策仍无法解决普通百姓的住房问题,他们也只能望房兴叹,不会因此受惠;对于中产阶级来说,没降价之前可能他们会买一个小房子,现在价格下降了,他们会换上稍大一点的房子,或者从原来住的远郊县往靠近市区的地方换,因此可能部分受惠。

但是,我相信大部分中产阶级是有房族,如果房价真的大幅度下跌,在前几年相对较高价位上买房的他们,会面临很大损失。比如原来100万的房子,降到50万,银行会找他,这个楼不值那么多钱了,原来贷款给你50万,现在只能贷你20万,他们不补上这笔钱就面临断供。对更多的中产阶级来说,其实受损程度远大于受惠。

而对于高收入阶层,则没有太大的影响。房价的下降,只会刺激他们的投资更多住房的欲望。但是,如果房价大幅下降,对已经通过高价购得的住房者,特别是那些正在做按揭的供房者会受到猛烈的打击。他们要么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要么会面临断供,甚至沦为负资产的危险。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势必会给银行增加坏账,甚至会引发金融体系的动荡,其后果不堪设想。

对房地产开发商来讲,房地产价格的下降当然会侵蚀一部分利润,但是每个开发商都要清醒地认识到,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个市场都不可能是直线上升,都会有升有降。如果房地产价格下降,政府可能是最大的输家,不仅税收会减少,出卖地皮的收入也会大幅减少。

赶马的道理 篇6

我11岁那年,由于大伯跟父亲分开种田,不再合作。这样的时候,耕地就缺了赶马的助手。我心疼母亲,知道她再苦的活都不怕,只是这赶马的事情,真的叫她怕得不行。我主动跟父亲说,你来教我赶马,我替妈妈,她太怕马了。

父亲听完我的话,很是激动。因为我7岁那年,曾经在马背上摔了下来,自此再也不敢骑马了。

父亲说,咱家的马都不乱踢人,你慢慢来就好了。

我点点头。

家里有两匹马,一匹红马性格温顺肯干,另一匹是白马,脾气有些不好,還偷懒耍滑。我那时候真是小孩子气,每当白马故意放慢速度的时候我就用鞭子狠狠地抽它,把它抽得往前窜跑,铁犁也被它拉得乱七八糟,我牵着的这匹红马老实却胆小,每次抽打白马的时候它也吓得又躲又闪,一双大眼睛充满了恐惧。浑身湿透汗水的它气喘吁吁,着实可怜。

父亲告诉我,最好别犁地的时候打马,越打就越是不行,有时候鞭子只是一个信号,举一举鞭子就已经达到目的了。当时这种道理我并不能真正明白,直到有一次,我把耕了一天地的两匹马卸下套来,我对这匹白马充满了恨恶,决定在家里的平地里好好教训它一顿。于是我背着父亲,偷偷地把它牵到旷地里,扯住缰绳就狂抽起来。白马顿时痛苦地鸣叫起来,最后被我打急眼了,扬起脖子奋力甩开我手中的缰绳,扬长跑走,看着四处惊慌疯跑的白马,我顿时吓得呆在那里。

最后,幸亏大伯叫人,四处寻找,才把白马找回来。

父亲当时对我的行为非常生气,但是没有打我的意思。在我的记忆里,很少被他打,只不过这一天他的脸色极为难看,直到晚饭后,他带着我要我亲自去给白马添料喂草。我不明白,但还是勉强去做了。白马看到我,惊慌不已,连连后退,我一慌张,草料也撒了一地。最后不得已还是父亲去给添了草料。

父亲对我说,你知道吗?白马被你打过之后,我心疼啊,它不明白你为啥突然揍它,它是畜生不假,但它也是有血有肉啊。我嘴上不说话,心里却并不服气,它不是畜生还会是什么。父亲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开始耐心地继续告诉我说:“马是很忠实的动物,为咱家立了血汗的功劳,你上学的学费,和咱家吃穿都是它们卖力赚来的,它不通人语,你一个劲地不明不白地打它,它只会惧怕你、恨你,今后不会再听你指挥。”父亲继续说道:“就像今天,我要是啥道理也不跟你讲,看你不顺眼就揍你,你是啥心情?孩子,将心比心啊!”我听了心底忽然一震,眼角竟流出泪水。父亲安慰我说,孩子,别哭,你现在还小,将来慢慢懂事就好了,但是你要记住我的这句话,无论对牲畜还是对人,都要用感情和良心,千万别任意地不明不白祸害谁,懂吗?我深深地点头。

父亲还告诉我,真正会赶马的,都是用心疼马,就像对待自己儿女一样,时间长了它们肯定跟你一条心,鞭子只是吓唬用的,就像老师手里的教鞭一样,不是用来打学生的。那天晚上,父亲还跟我讲了许许多多关于马的忠诚以及驯马的故事。

我上中学的时候,有一回突然下起了大雨,土路早已汪洋一片,我扛着自行车在黑暗中非常无助,可是在雨色的黑暗里,我看到父亲赶着那匹马来接我的时候,我是那么想好好地抱住白马脖子大哭一场。

对待马儿的心,也同样适用于对待每一个人,父亲教给我赶马的道理,让我终生难忘。

上一篇:标签携带信息下一篇:解读蓝海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