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文化

2024-07-08

东坡文化(精选11篇)

东坡文化 篇1

我国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 躬耕东坡, 自号东坡居士, 自此才有东坡文化跻身中国文坛。东坡文化是苏轼文化的制高点, 东坡文化是苏轼谪居黄州期间由苏轼向东坡居士转变的过程中所生发的一种文化。黄州是东坡文化的发祥地, 那么黄州东坡文化的表现形式有哪些呢?笔者试对此谈谈个人的拙见。

1. 东坡在黄州留存于世的诗词文

东坡居黄4年又4个月, 他作诗200多首, 作词66首, 文与小品170多篇, 赋3篇, 信札280多封。诗以《东坡八首》、《定惠院海棠》二首、《红梅花》为代表;词以《念奴娇》、《水龙吟》为代表;赋以《前赤壁》、《后赤壁》为代表;文与小品以《记承天寺夜游》、《方山子传》为代表;书札以《与朱鄂州书》为代表。

2. 东坡在黄州留存于世的书画作品

东坡博采众长, 开创“尚意”书风, 名列宋代“苏、黄、米、蔡”四大书法家之首。居黄期间存留于世的书法有《景苏园帖》之集, 画有写梅之品。其中书法的代表作有《寒食帖》。

3. 东坡在黄州留存于世的饮食

好酒爱食的苏东坡在黄州制作了很多有特色的食品, “东坡肉”、“东坡饼”、“东坡羹”、“东坡鱼”、“东坡蜜酒”等。比如“东坡肉”的来历是这样的:当时黄州猪多肉贱, 东坡想出一种吃肉的方法, 他戏作《猪肉颂》:“净洗铛, 少著水, 柴头灶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 火候足时他自美。”这就是黄州东坡肉的做法。元丰五年五月, 躬耕东坡的苏轼, 小有收成, 于是自制蜜酒。他在《蜜酒歌》中称赞道:“真珠为浆玉为醴, 甘露微浊醍醐清。”如此美味甘露, 让人口馋不已。

4. 东坡在黄州留存于世的养生之道

东坡的养生之道主要有:一是内丹术, 包括静功、斋居;二是外丹术, 包括食丹、俭膳、药疗。在日常饮食方面有东坡羹、东坡肉, 在药膳方面东坡羹算是一绝。东坡的养生法主要有一用茶漱口保护牙齿, 从而有利于消化;二是节饮食, 符合现代医学的“食不宜过饱, 七八分为宜”和“食不宜过于肥腻”的说法, 有利于健康;三是养老法, “软蒸饭, 烂煮肉。温美汤, 厚毡褥。少饮酒, 惺惺宿。缓缓行, 双拳曲。虚其心, 实其腹。丧其耳, 忘其目。久久行, 金丹熟。”这一方法很适合老年人。

5. 东坡在黄州的遗迹、遗址

东坡在黄州居住四年多的时间, 他的足迹踏遍了黄州鄂州大江南北的主要景点。比如黄州城区的定惠院、安国寺、临皋亭、朝天门、承天寺、快哉亭、涵晖楼、栖霞楼、竹楼、赤壁、龙王山、东坡雪堂等, 周边县市麻城崎亭、浠水巴河、麻桥、兰溪、清泉寺, 黄梅的五祖寺, 大冶的磁湖和西塞山, 鄂州的西山、樊山等。

6. 东坡在黄州生活的一种精神

谪居黄州的苏东坡是如何度过人生的最低谷呢?东坡用他的行为告诉我们, 那就是坚毅执着的人生信念, 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当他初到黄州时, 一家二十几人的生活十分困难, 后来, 在朋友的帮助下得到废弃的营地数十亩, 东坡躬耕其上, 自食其力弥补粮食的不足。东坡用积极热情的态度投入到日常琐事中, 从最简单的生活中发现诗意, 从而收获快乐。比如东坡爱酒, 他自己动手酿制“东坡蜜酒”, 从酿酒过程中享受快乐。他总是笑对苦难, 比如生病了他也笑, 一次他到沙湖相田得疾病, 到浠水请名医庞安常诊治。安常耳聋, 见面后, 东坡就戏弄他说:“余以手为口, 君以眼为耳, 皆一时异人也。” (《游沙湖》) 东坡在黄州谪居四年有余, 成就了他的黄州精神。“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溪水尚能西。” (《浣溪沙》) 正是东坡黄州精神的写照。

摘要:苏轼谪居黄州期间创造了独有的黄州东坡文化, 本文对黄州东坡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进行了阐释。

关键词:东坡文化,形式

东坡文化 篇2

苏东坡一生先后三次遭贬。第一次是发落在黄州,第二次是贬到了岭南的惠州,最后一次是海南岛的儋州。

历史上的海南岛在很长一个时期一直是一个荒岛,地处边陲,孤悬海外,闭塞落后,相去京城几千里,“鸟飞犹用半年程”,实乃“天之崖、海之角”,因此中原人称之为“蛮荒瘴炎之地”,死囚流放之所。唐宋以来海南岛多为贬谪之地。因为被贬人士中,不乏名臣巨儒,所以很快就形成了一种“贬官文化”。在所有被贬海南的人士中,对海南的历史进程、风俗习惯影响最大、最有成就的无疑当推苏轼苏东坡。苏轼在海南的地位相当于孔子在中原。今天在海南有两处纪念苏轼的胜地。一处是与五公祠相连的苏公祠,一处是位于儋州的东坡书院。苏公祠是东坡前往儋州及北归路过住宿的地方,东坡书院则是苏轼被贬儋州后的居住地。此外,儋州还有“东坡村”、“东坡井”、“东坡巷”、“东坡田”等多处地方。

宋哲宗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苏轼被贬广东惠州,心里不服,写了一首诗讥讽朝廷,结果再次被发配至海南岛昌化(今儋州中和镇)。在来海南的途中苏轼写了一首诗给弟弟苏辙,诗的最后两句是:“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可见,苏轼当时到海南是抱着“生还无期”的心情的。这从他写给朋友王敏仲的信也能看出:“某垂老投荒,无复生之望,贻与长子迈决,已处置后事矣。今到海南首当作棺,次当作墓。乃留手疏与诸子,死则葬海外。”想想也是,让一个年已六十二岁的老人面对一个潮湿蒸郁,暗无天日,蛇蝎横行,人烟稀少之地,那该是何等的凄惨与悲凉?

苏轼到达后昌化军使张中知道苏轼是一代文豪因此不敢怠慢,安排苏轼及幼子苏过“住官房,吃官粮”。后来湖南提举董必察访广西至雷州时,听说苏轼住在昌化官舍,遂谴使渡海,逐出官舍(苏轼当时是以琼州别驾的虚衔远谪儋州的)。张中也因此受到处分。从此苏轼便开始过着“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与程秀才书》)的悲惨生活。

尽管面对厄运,苏轼却能随遇而安、超然物外,并与海南人民结下了深厚情谊。黎族同胞在城南污池旁的桄榔林中为苏轼盖了一间草房,苏轼称其为“桄榔庵”。不仅如此当地百姓还为苏轼送来食物和粗布,供其饱肚御寒。每年腊月二十三是海南百姓的祭灶日,送灶神。他们在拜过神灵之后就把祭肉送给苏轼。正是因为有海南人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苏轼在海南才能过上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

当年苏轼居儋耳,当地民众多取咸滩积水饮用,以致常年患病。为解除民众疾苦,苏轼亲自带领乡民挖了一口井,取水饮用,疾病便少了,此后,远近乡亲民纷纷学苏轼挖井取水,一时挖井成风,改变了当地乡民饮用塘水习惯。后来人们纪念他的功绩,便把那口井命名为“东坡井”。

苏轼对海南风俗习惯的影响,最具特色的是对被贬地人民语言习惯的影响。苏轼在儋州,常接近劳苦大众,颇受爱戴。苏轼当时讲学用的语言是他的家长话——四川官话。同时他还带动当地的塾师用四川官话讲学,虽然苏轼当时的四川官话不等于现在的普通话,但却为后来儋州人用普通话授课,推广普通话打下了基础。这种口音在当地乃至省内少数年长的读书人流传持久广泛。

苏轼居儋州时对当地人的迷信,民族关系,生产劳动习俗等都曾做过积极的影响。通过他的倡导,身体力行而改变了当地人的陋习。苏轼居儋州时,海井冈山恶疾流行,而人民又缺少医药的知识,通常是通过迷信活动来治病。为改变当地人的这种陋习,苏轼对药物进行了研究,并为百姓开方治病,还曾专门向居住在广州城的王敏仲索来黑豆,制成辛凉解毒的中药淡豆鼓,为民治病,自此以后,当地百姓纷纷种黑豆,后人称为“东坡黑豆”。

苏轼不仅改变了海南人的生活习惯,还积极地改进了海南人的生产劳动习惯。苏轼在其著名《劝和农六首》诗中,苦口婆心,竭诚功说黎族同胞改变“不麦不稷”的状况,“改变朝射夜逐”这种单纯狩猎的劳动习惯,革除恶习,重视农耕,改进工具戮垦荒种植发展水稻生产,这样就会“其福永久”。苏轼的这首《和劝农》诗具有积极进步的意义。苏轼在海南,所进行的移风易欲活动,是取得一定成绩的。他北归过润州时,有人问他:“海南风土,情如何”?他回答:“风土极善,人情不恶”。

苏轼在儋州开辟学府,自编讲义,自讲诗书,不遗余力地推行文化教育,培养出了一大批的饱学之士。史书记载海南历史上第一个中举人者姜唐佐,就是苏轼精心培养的得意弟子,苏轼获赦北归后,他的弟子连续不断的考上了功名,有宋一代,海南历史共出十二位进士,使“蛮荒之地”放射出文化人才的曙光。史书指出苏轼后“十余年文学彬彬,木异由浙“科目自隋莫胜于进士,琼在四榜连破天荒”自昔,邵学之制,则始于庆历,详于谆熙有自来矣。人物之盛,有宋时有杨誉苏门者焉,有声驰甲科者焉,亦有文坛乡帮者焉。”后人评价苏文忠公之谛居儋耳,讲学明道,教化日兴。琼州人文之胜实自公启之。苏轼作为海南文化的启蒙者对海南文化的发展,作出了“标琼海之先声”的启迪诱发的重大贡献,在海南文化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苏东坡与东坡肉 篇3

另一个有趣的逻辑学家是维特根斯坦。罗素请他来英国,研究一下出书的问题。维特根斯坦没有路费,又不肯向罗素借。最后,罗素买下他留在剑桥的一些旧家具。我觉得他们俩都很逗。受这种浅薄的幽默感驱使,我学过数理逻辑,开头还有兴趣,后来学到犯难的东西,就学不进去了。

我对数学也有过兴趣,这种兴趣是从对方程的兴趣发展而来的。人们老早就知道二次方程有公式解,但二次以上的方程呢?在19世纪以前,人们是不知道的。在17世纪,有个意大利数学家对三次方程的解法有点心得。一天下午,外面下着雨,在教室里,他准备对学生讲讲这些心得。忽听“咔嚓”一声巨响,天上打下来个落地雷,擦着教室落在花园里。青色的电光从狭窄的石窗照进来,映得石墙上一片惨白。教授手捂前胸,转过身来,对学生们说:“先生们,我们触及了上帝的秘密……”我读到这个故事时,差点把肠子笑断。三次方程算个啥,还值得打雷。教授把上帝看成个小心眼了。数学我也学了不少,学来学去没了兴趣,也搁下了。类似的学科还有物理学、化学,初学时兴趣都很大,后来就没兴趣了,现在未必记得多少。

总而言之,我对研究学问这件事和研究学问的人有兴趣,对这门学问本身没什么兴趣。所有功课我都是这么学的,但我的成绩竟都是五分。只有一门功课例外,那就是计算机编程。我学的时候还要穿纸带,没意思透了。这门学科里没有名人逸事,除了这门科学的奠基人图灵先生是同性恋,败露后自杀了。我既不是同性恋,也不想自杀,所以对计算机没兴趣,得的全是三分。我现在时常用得着它,所以还要买书看看,关心一下最新的进展,以免用时抓瞎。这是因为我写文章的软件是自己编的,别人编的软件我既使不惯,也信不过。就因为这点小原因,我在编程序这件事上,还真有点修为。由此可见,对研究某种学问这件事感兴趣和对这门学问本身感兴趣可以完全是两回事。

这篇小文章想写我的心路历程,但有一件别人的事情越过了这个历程,我决定也把它写上。“文革”中期,我哥哥去看一个多年不见的高中同学。走进房子,我哥哥惊呆了。这间房子有整整一面墙被巨幅的世界地图占满。这个同学身穿蓝布大褂,足蹬布底黑布鞋,手拿红蓝铅笔,正在屋里踱步,对家兄的出现视而不见。这位先生当时梳了个中分头,假如不拿红蓝铅笔,而是挟着把雨伞,就和那张伟大领袖去安源的画一模一样。我哥哥耐心地等待了一会儿,才小声问:“能不能请教一下……你这是在干吗呢?”他老人家不理我哥哥,又转了两圈,才把手指放到嘴上,说:“嘘,我在考虑世界革命的战略问题。”我哥哥回家来,脸色乌紫地告诉我此事。我们哥俩捧腹大笑,几乎笑断肠子。

罗素、弗雷泽研究逻辑,是对逻辑本身感兴趣,要解决逻辑领域的问题,正如毛主席投身革命事业,也是对革命本身感兴趣,要解决中国社会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这些先辈自然会有些事迹,让人很感兴趣。如果把对问题本身的兴趣抹去,只追求这些事迹,就显得多少有点不对头。真正有出息的人是对名人感兴趣的东西感兴趣,并且在那上面做出成就,而不仅仅是对名人感兴趣。

古時候有个书生,自称是苏东坡的崇拜者。有人问他:“你是喜欢苏东坡的诗词呢,还是喜欢他的书法?”书生答:“都不是的,我喜欢吃东坡肉……”东坡肉炖得很烂,肥而不腻,的确很好吃。但只为东坡肉来崇拜苏东坡,这实在是个太牵强的理由。

苏东坡,“东坡”两字的来历 篇4

因为反对王安石的新法,苏轼在自己的诗文中表露了对新政的不满。被王安石以“用诗文谤讪新政”的罪名抓进乌台审问,世称“乌台诗案”。多亏宋朝开国皇帝规定,宋朝不许杀文人,才得以免死。但死罪免除了,罪还是要治的,于是,苏轼被贬官为黄州团练 ( 负责统领黄州这个地方的军队 )。

到黄州后,苏轼住在黄州城外一个叫东坡的地方。这里有山有水,又很清静,苏轼很喜欢这个地方,于是,苏轼就给自己起了个号叫“东坡居士”。在这里居住期间,苏轼用苏东坡的名字写了不少好文章,从此,人们开始叫他苏东坡。

知识小站

“闲人”苏东坡 篇5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这篇短文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在教学中我对“闲人”二字产生了兴趣。

一“闲”之清闲之人

苏东坡到黄州之前,基本上都为宫廷或地方行政长官,政绩斐然。别人嫉妒的眼睛在这方面挑不出毛病,就只能在文字上下工夫了。于是在调任湖州后的谢恩奏章上被一群宫廷肮脏小人抓了口实,险些送命,好在皇帝本无纳命之意,于元丰二年的十一月二十九日,宫廷官员发出圣谕,苏轼贬往黄州,官位降低,充团练副使,但不准擅离该地区,并无权签署公文。就这样,苏东坡开始了他的幽居生活。

团练副使并不是一个什么好差使,相当于现在的民间自卫队副队长或者民团什么的。苏轼的到任真是庙小佛大,再加上其远播的文名才情,当地官员也多有体恤而恭奉有加,可做的事情自然就更少了。再说他惊魂未定,贬谪之郁,暂时疏于政事也是人之常情。故而“闲人”苏东坡一“闲”之清闲之人。当然,夜游承天寺已是元丰六年(1083年),四载光阴钻隙而过。其间,由于经济拮据,于东坡置地。在他的《东坡八首》前面的小序中说:“余至黄州二年,日以困匮,故人马正卿哀余乏食,于郡中请故营地数十亩,使得躬耕其中。地既久荒,为茨棘瓦砾之场,而岁又大旱,垦辟之劳,筋力殆尽。释耒而叹,乃作是诗,自愍其勤,庶几来岁之入,以忘其劳焉。”他过去原想弃官归田,没承想却被迫而为一农夫。无官场的蝇营狗苟,无案牍之劳形,躬事农桑就可算是一种心灵的放松了。这样虽有“垦辟之劳,筋力殆尽”之累,可也是清闲充实,了无牵挂。当苏轼由过去用官家俸禄养家糊口到现在真正知道五谷的香味时,更把身心交给了自然大地,清清闲闲,磊磊落落。

二“闲”之闲情雅趣之人

黄州四周丘陵起伏,树木茂密,乡野风光如画。其实,风光之美一半在其地方,另一半则在于观赏风景之人。在文人骚客面前往往是无风景处览胜,无寂静处探幽。因为他们有大半风景出自其内心与想象。故而“闲人”苏东坡二“闲”之闲情雅趣之人。东坡所居临皋亭并不见得是可多夸耀的,但在其札记里写道:“东坡居士酒醉饭饱,倚于几上,白云左绕,青江右回,重门洞开,林峦岔入。当是时,若有思而无所思,以受万物之备,惭愧!惭愧!”宛似天堂胜境。承天寺之月夜,一如千千万万个普通平凡的夜晚,竹柏也是寻常之物,但在苏轼眼里一切都变幻起来了。文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把庭院里月色笼罩,竹柏随夜风摇曳,影在庭堂空地之上的现实美景加入诗人的想象幻变为水中之像,月有了水的灵性,一下让人感到空透明澈,枯劲的竹柏赋予了水草的悠柔,意境一下开阔了。闲情逸趣不分穷达,也不论贫贵,它应是诗人骨子里的东西。所以,不管是金榜题名的春风得意,还是贬谪流浪的困顿沉郁,都遏制不住其对世界洒脱的审美情趣。用东坡居士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江水风月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黄州的苏东坡就是这样的“闲者”。

三“闲”之闲定之人

清闲于月夜有了时间的准备,闲情雅趣于月夜有了情调的准备。而这些其实都基于苏轼“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从容淡定,一种“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乐观。故而“闲人”苏东坡三“闲”之闲定之人。苏东坡幸而死里逃生,或者说至少是惊心动魄的经验,让他开始深思人生的意义,也开始沉思自己的个性,而考虑如何获得心情的真正安宁,于是他转向宗教。在《安国寺记》里他说:“余二月至黄舍。馆粗定,衣食稍给,闭门却扫,收召魂魄。退伏思念,求所以自新之方。反观从来举意动作,皆不中道,非独今之所以得罪者也。欲新其一,恐失其二;触类而求之,有不可胜悔者。于是喟然叹曰:‘道不足以御气,性不足以胜习,不锄其本而耘其末,今虽改之,后必复作。盍归诚佛僧,求一洗之。”佛老思想的滋生又真切地触痛了深藏于诗人内心深处的儒家圭臬,这两种看似矛盾抵触的思想却浑然天成地统一于苏东坡的身上。居庙堂之高不喜形于色而是积极用世,处江湖之远不怨天尤人而能超然物外。闲静淡定中又有道家的风骨,浸通了儒、道、佛三关的苏东坡故而宠辱不惊、怡然自得。在内心纯净、通透、安宁中,《记承天寺夜游》的文字显得宁静欣悦,内心与文字达到了精神上的和谐。这或许也是苏东坡生命真正的密码。

“闲人”——“嫌人”,被嫌之人,更是被政治放逐之人。这,或许也不失为一种理解吧。

苏东坡坐监 篇6

北宋神宗年间, 王安石在当时的京城汴 (biàn) 梁做参知政事 (相当于宰相 ) , 推行新法, 深得神宗皇帝的宠 (chǒnɡ) 信。

但是, 当时的大才子苏东坡对王安石推行的新法持不同政见, 而且苏东坡借物抒情, 写了这样一首七绝诗:“凛 (lǐn) 然相对敢相欺, 直干凌云未要奇。根到九泉无曲处, 世间惟有蛰 (zhé) 龙知。”

其实, 苏东坡写的这首诗本是一首咏物诗, 只是咏物而已, 别无他意。可是, 当时的国子监博士李宜和御史中丞李定等人诬陷苏东坡写的是反诗, 说是苏东坡把神宗皇帝比作“蛰龙” (即地下的龙) , 意思就是说神宗皇帝不是明君。于是, 李宜和李定就一起上奏宋神宗, 弹劾 (hé) 苏东坡。宋神宗听了两人的上奏, 下令查清此事。

李宜和李定就拿着宋神宗的手谕, 将苏东坡关入汴梁的监狱里问罪。

苏东坡在汴梁的监狱里度过了103天, 这件事使得29位大臣和名士受到牵连, 驸马王诜因事先泄密被削除一切官爵, 王巩被发配到西北边陲, 苏辙上本求情而被降职, 大臣张方平被罚红铜30斤, 司马光和苏东坡的18个朋友被各罚红铜20斤。此事在当时的京城汴梁传得沸沸扬扬, 成为吸引大众眼球的头条新闻。

不过, 苏东坡是一个光明磊落、心胸豁达的人, 他虽然蒙冤入狱, 但是他坚信自己的清白终有昭雪的一天。因此, 他在监狱里依然是心绪宁静, 能吃能睡, 没有丝毫沮丧和颓 (tuí) 废之态。

在监狱里, 苏东坡一如既往地挥笔写诗, 其中有一首诗他是这样写的:“平生文字为吾累, 此去声明不厌低。塞上纵归他日马, 城东不斗少年鸡。”诗中的“少年鸡”指的是唐朝的贾昌, 贾昌曾因斗鸡而获得皇帝的宠爱, 任宫廷的弄臣和伶人, 此处引申为当时在朝廷掌权的小人。写完这首诗, 苏东坡掷笔大笑, 朗声说道:“我真是不可救药了啊! ”如此洒脱, 苏东坡真是千古独步了。

苏东坡入狱后, 王安石虽然在政见上与苏东坡不和, 但是王安石爱惜苏东坡的才华, 于是立刻上书宋神宗, 请求释放苏东坡。宋神宗知道苏东坡才华过人, 又听说苏东坡在狱中谈笑自如, 就想看看究竟。

于是, 宋神宗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去测试苏东坡, 看看他是不是真的心胸坦荡。

有一天夜里, 苏东坡在狱中正要入睡, 忽然, 有一人走进了监狱, 在苏东坡的身边放下一只箱子做枕头, 倒地便睡。苏东坡以为他是新来的犯人, 就没有理会, 只管自己安睡, 而且鼾 (hān) 声大作。不料, 就在天快亮的时候, 那个人推醒了苏东坡, 对他说:“恭喜你, 你没事了。”

原来, 那天夜里来监狱里的那个人是宋神宗派到狱中观察苏东坡的太监, 要知道, 那一夜苏东坡在监狱里的睡眠情况可是真的生命攸关、危险至极, 因为, 那一夜只要苏东坡在监狱里有不能安睡的举动, 就说明苏东坡真的写了反诗, 心中有鬼而难眠, 这样一来, 宋神宗派到监狱里去察看情况的那个太监就有权遵照宋神宗的谕旨马上处死他。

但是, 苏东坡问心无愧, 心怀坦荡, 在狱中坦然而眠, 毫无惧色。

那个太监把这一切都看在了眼里。

第二天, 太监从监狱里出来后, 回到皇宫就立刻向宋神宗禀报道:“苏东坡在夜间睡得非常香甜, 像没事人似的。”宋神宗听后, 点了点头说:“我知道了, 看来苏东坡真的问心无愧。”

不久, 苏东坡就被释放出狱了。

苏东坡这次入狱, 虽因文字而起, 但不是宋神宗要整他, 而是宋神宗身边的人诬 (wū) 陷他, 宋神宗了解到苏东坡在狱中睡得香甜, 知道他没有做亏心事, 就没有按照御史的意见杀他。

如果苏东坡心胸狭窄, 在监狱里愁得坐卧不安, 那么, 他肯定是凶多吉少。

看来, 人还是要问心无愧, 这样才能心怀坦荡和宠辱不惊, 也才会拥有人格魅力, 化解苦难, 走出困境。

心中的东坡 篇7

东坡, 你的风度总为人们所称赞。狂放而豪迈, 豁达而乐观, 几乎成了你的代名词。

可是, 在我心中, 却有一个不一样的你———并非豁达而豪放的你。

东坡, 你是愁苦的, 不然你不会“我欲乘风归去”, 但你又害怕天空中冷冷清清,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所以你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因此, 你是埋怨的, 你埋怨你命运的坎坷, 但你不像柳宗元一样把自己的悲凉和凄清都写在纸上, “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但你的忧郁和痛苦早已跃然在字里行间, 你认为“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不正是表明了自己的怅恨与埋怨吗?你的词, 不似易安居士一样的“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但你能说你真的就不哀愁怨恨了吗?如果真是那样, 你何必在那个月亮又清又亮的夜里, 难以入眠, 举杯望月, 然后自饮“大醉”, 作此篇, 兼怀子由呢?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俩人者耳。”东坡毕竟是东坡, 你有随缘自适的豁达, 自我排遣的乐观, 不会被命运的坎坷而压倒, 不会被贬官阴影所笼罩。但是, 我不这么认为, 我觉得, 贬谪黄州的你, 泛舟赤壁的你, 和此时自饮“大醉”的你, 真的是伤心了, 想逃避了, 想归隐了。所以, 你“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你把你的忧郁和痛苦寄托在喝酒上, 你想借酒消愁, 可是你不曾想过, 正如诗仙李白所说:“举杯消愁愁更愁”。我觉得你正如鲁迅在《雪》中说道:“灵魂深处也有‘柔软’的一面”, 不是吗?

东坡, 在我的眼里, 在我的耳畔, 你不再豪放豁达, 你只是一个为命运所忧, 才能被埋没的痛苦的人, 平凡的人。

东坡, 在我心里, 我听见了一个不一样的你, 一个真实的你。

苏东坡的个性魅力 篇8

一.独具政见, 原则性强。

苏东坡从青年时代就敏锐地感觉到宋朝百年无事背后的危机, 他认为当时国家的形势是“有治平之名而无治平之实”, 主张“补偏救弊”, “宣故纳新”, 并提出一整套改革措施。在改革内容上, 他强调改革吏治, 克服“任人之失”;在改革方式方法上, 他反对骤变, 反对鲁莽轻率, 主张渐变和稳健改革。从他后来在地方管理上所表现的施政才能看, 如果担任执政大臣, 也应是有所作为的。不幸的是, 在北宋激烈的新旧党争中, 他独持政见, 前不合于王安石, 后不合于司马光, 不肯作政治投机, 因而始终未能走出这两大人物的阴影。

二.富于情调, 亲和力强。

从苏东坡的作品可以看出他很富于情调。他歌咏自然景物的诗作, 往往把寻常景物写得精警动人, 极富情趣或理趣。如《饮湖上初晴后雨》《惠崇春江晚景》《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等, 笔下描绘的湖光山色、风姿雨态及江南早春画面, 无不曲尽其妙, 具有悠然不尽的情致。

从苏东坡的人际交往可以看出他亲和力强。“苏子瞻泛爱天下士。无贤不肖欢如也。尝言:‘上可陪玉皇大帝, 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 (《悦生随钞》) 如生今世, 可为爱心大使。他的朋友很多, 品类不一, 不管什么人, 都和他谈得来。“东坡平生不耽女色, 而亦与妓游。凡待过客, 非其人, 则盛女妓丝竹之声, 终日不辍, 有数日不接一谈, 而过客私谓待己之厚。有佳客至, 则屏妓衔杯, 坐谈累夕。”他谈吐诙谐幽默, 喜欢打趣人。有人以咏竹诗请教于他, 有“叶垂千口剑, 干耸万条枪”, 东坡大笑道:“诗虽好, 可惜十根竹竿, 只挑得一个叶儿。”

三.无所不通, 堪称天才。

苏东坡可以说是一个天才, 一个无所不通的人。古代有个笑话, 明代有个叫陆宅之的, “每语人曰:‘吾甚爱东坡。’或问曰:‘东坡有文、有赋、有诗、有字、有东坡巾, 君所爱何居?’陆曰:‘吾甚爱一味东坡肉。’闻者大笑”。的确, 苏东坡可以说是一个全才, 他除了通晓诗、词、文、赋、字, 他现存诗歌二千七百多首, 他的词无论是题材内容、风格意境、语言音律都有新的突破, 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成果推广到词的领域, 开创了词创作的新阶段。同时他还是一个美食家, 说他无所不通实在不为过分。

四.务实肯干, 政绩卓著。

苏东坡是一个实干家, 一个政绩卓著的人。他一生在京为官时间累计不超过十年, 大部分时间是在外任职。他的为官生涯充满务实的精神, 在处理各项实际事务中, 他是一个很有本领的人, 办了不少有益于人民的兴利除弊的事, 他在各地都重视兴修水利, 组织过各类救灾和赈济工作。在这点上, 李白、杜甫都不能与之相比。

五.逆来顺受, 乐观旷达。

苏东坡的政治生涯相当坎坷, 但心态平和, 阅历丰富, 精神充实, 感觉快活。无论环境多么险恶, 总是持审美关照的态度来玩味生活, 修炼到宠辱不惊的境界。他善于融会儒、释、道三家, 圆通以应万物之变。他在政治上坚持儒家积极入世精神, 不随人俯仰, 不随波逐流, 生活上却随缘自娱、随遇而安, 这点从他的诗词中可表现出来。“我本无家更安往, 故乡无此好湖山。” (《望湖楼醉书》) 从这句诗中我们可以充分玩味其表现的那一份性情与学养。“自笑平生为口忙, 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 好竹连山觉笋香。” (《初到黄州》)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为报先生春睡美, 道人轻打五更钟。” (《纵笔》) “九死南中吾不恨, 兹游奇绝冠平生。”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从这些诗作中, 读者完全可以读出一个逆来顺受、乐观旷达的主人公形象。

“东坡自海外归, 人问其迁谪艰苦。东坡曰:‘此骨相所招。小时入京师, 有相者曰:一双学士眼, 半个配军头。异日文章虽当知名, 然有迁徙不测之祸。今悉符其语。’” (《瑞检堂暇录》)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自题金山画像》) 这是苏东坡总结一生遭际之作, 纵有悲怆, 终归平和。

苏东坡的美食人生 篇9

苏轼的家乡四川,从秦代开发以来,即被称为天府之国,这里以丰富的物产成为历代国家的粮仓,物产的丰富也带动了美食的发展,辣椒还要有数百年才能传入中国,因此那时的川菜并不似今天的麻辣,但鲜嫩肥腻的风格已初露端倪,尤以淡水鱼与猪肉的做法天下闻名,而苏轼的母亲不仅是一位能读懂《汉书》的才女,更是一位厨艺好手,川人尚食的传统与母亲的熏陶,使苏轼也有了一项爱好——烹饪。

喜欢烹饪的人大多是勤快的,未到而立之年即凭着才华,平步青云的苏轼在他的任职上,表现出了他的勤政。在第一个地方官任上——陕西凤翔,他遇到了多年未遇的大旱,苏轼亲领百姓抗旱、祈雨,在解除旱情后,他命人宰羊做羊汤与民同庆,苏轼是喜欢羊汤的,为此他写道:“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

公元1071年,苏轼调任杭州通判,在这里他与茶结缘。一天,因病告假,孤山寺的惠勤禅师让他一日之中,饮浓茶数碗,不觉间病已痊愈。苏轼便在禅寺粉壁上题了七绝一首:“示病维摩元不病,在家灵运已忘家。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自此,苏轼爱上了品茗,诗作中也常见对茗茶的赞美,“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形容了杭州城外漫山遍野的茶园景色。“从来佳茗似佳人”更是与另一首诗中的“欲把西湖比西子”被人们辑成了茶馆茶庄的名联。

公元1077年,苏轼出任徐州知府,适逢黄河决口,苏轼身先士卒带领百姓抢险抗灾,七十个昼夜终于战胜了水灾,徐州百姓纷纷杀猪宰羊来慰劳自己的父母官。苏轼推辞不掉,就让家人按四川老家的做法,把猪肉炖好回赠给参与抗灾的百姓,大家都觉得此肉肥而不腻、酥香味美,一致称其为“回赠肉”。

公元1079年,苏轼再次迁官至湖州,一日在晾晒字画时,他突然看到了已故好友文与可赠给他的墨竹图,睹物思人不禁失声痛哭,当晚写下了纪念好友的文章《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回忆了文与可画竹,特别是喜欢食竹笋的往事。文中说,自己曾经故意和文与可辩论是否有万丈高的竹子,因此你来我往了数十封信(要是当时有论坛BBS,两个人的争论会吸引很多眼球关注),最后文与可仔细请教了很多人,说绝对没有,而苏轼却“狡猾”地说自己所说的万丈高竹是讲的竹子挺拔的气势,随后又说,你文与可不是喜欢吃竹笋吗?现在你作官所在的陕西洋县筼筜谷,可是有江北不多见的竹林,恐怕你当几年官,满山的竹子全要被你吃光了。文与可收到这封信时,正好是休息日(中国古代以十天为一周,第十天是公务人员的休息日),文与可带着老婆孩子在筼筜谷游玩、野餐,吃的正是刚从地里刨出的春笋,读到此信笑得喷饭满案。写到此处苏轼感叹再也没有与自己有此同好的人了,“胸有成竹”这个成语在此文中也应运而生。

就在这一年,苏轼受小人的诬陷,即所谓诬蔑皇帝的“乌台诗案”,下狱并被贬至湖北黄州,做了地方武装副部长(团练副使)。靠着微廉的俸禄,无法养活家人,他便在黄州城外的东坡上开荒种地,学自己的偶像唐代的白居易,而自号“东坡居士”。自此,人们便称其为一苏东坡。即使生活艰难,苏东坡也抱着极为乐观的心态,继续着他的美食生活。他在《初到黄州》一诗中写道“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这哪里能看出被贬官的悲哀,分明是一副赏美景、尝美食的好心情。

黄州是苏东坡一生的重大转折,由此他的诗词更为豪迈,心情更为洒脱,一切达到了顿悟的境界。生活是清苦的,但美食使生活充满了乐趣,黄州的猪肉非常便宜,苏东坡买来猪肉,用慢火清炖,然后加入酱油等调料,做出的肉美味无比。为此他还专门写了《猪肉赋》:“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另外还有一种清汤的做法,苏东坡用其情有独钟的竹笋和猪肉一起煮,在一次美食派对上,苏东坡信手写下了一首打油诗:“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

黄州临近长江,因此鱼也成为了苏东坡美食的原料,闲暇无事之时,苏东坡常学渔夫样身披蓑衣,在江边垂钓,上钩的鱼很快就上了他的餐桌,而味美却有毒的河豚也成为他常吃常新的美味。“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首逍遥自在的七言绝句,是写了春天的竹笋、肥鸭、野菜、河豚,真可谓是一句一美食。苏东坡在黄州西山寺游玩时,学会了寺中一种用山泉水和面做酥饼的方法,回家如法炮制,也成为了他招待上宾和禅师高僧朋友的点心。

苏东坡不善饮酒,说自己“吾少时望见酒杯而醉”,虽然曾在盛产西凤美酒的陕西凤翔和酒风盛行的山东做过官,并留下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豪迈词句,但他依然不胜酒力,在黄州似乎是因为有了更为洒脱的心境,他却酒量大增,“而今亦能饮三蕉叶矣。”苏东坡有着独特的饮酒观——饮酒不求酒量,但求酒趣。他反对泥醉,而主张“半酣”:“我饮不尽器,半酣味尤长”,“偶得酒中趣,空杯亦常持”。黄州盛产柑桔,苏东坡竟然还尝试着用蜜桔酿酒,当然酒的质量是不过关的,朋友们饮过后纷纷腹泻,成为一时笑谈。

北宋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晚秋时节,苏东坡与几位好友乘一叶小舟在长江上品酒赋诗,当舟行至赤壁,面对月上东山、水光接天的美景,在美酒半酣之时,苏东坡挥毫写下了《赤壁赋》。苏东坡对此意犹未尽,不久当一位朋友送来了一条“巨口细鳞”的鲈鱼,苏东坡也拿出了珍藏已久的好酒,再次乘舟来到赤壁,又一次尝美味品美酒赏美景,这一次苏东坡还借着酒兴徒手攀上了峭壁,饱览壮丽的山河之际,他不仅写了《后赤壁赋》,而且还填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在这之后不久,苏东坡得到了宋神宗的赦免,离开了生活四年之久的黄州,而他在黄州不仅留下了上百篇的流传千古的名作,也留下了许多独创的美食,这一切都可以用脍炙人口来形容。

公元1085年,苏东坡被任命为登州知府,这是苏东坡第一次见到大海,而且登州所辖的蓬莱是至今仍闻名遐迩的人间仙境,这里不仅有神奇的海市蜃楼景观,而且还是鲁菜的发源地,这一切都令苏东坡兴奋不已。然而仅过了五天,皇帝下诏让其还朝为官,依依不舍之际,苏东坡遗憾于自己没有见到海市蜃楼而祈祷海神,传说第二天在苏东坡即将离开时,海天之际果然出现了海市蜃楼景观,苏东坡留下了《海市诗》,带着喜悦的心境离开了登州。这首诗翰墨流传令海山增色。

深知民众疾苦的苏东坡并没有光沉溺于山水,回到朝中,他马上上疏皇帝《乞罢登莱榷盐状》,陈述了“登州、莱州百姓食官盐,官无一毫之利而民受三害”的调查结论,自此可以不食官盐的登莱百姓,为他修建了苏公祠。蓬莱至今还流传着“五日登州府,千年苏公祠”的佳话。不过遗憾的是,苏东坡如果在登州多为官些时日,以胶东地区丰富的物产、水果、蔬菜、特别是海鲜,肯定会使苏东坡创造出更多独特的美味佳肴。

回到朝中的苏东坡,被任命为礼部尚书,这是一个非他莫属的官职,在司马光全面废除王安石新法时,曾被王安石等视作保守派的苏东坡,却仗义执言,作出了坚持新法中合理措施的提议,这次他又被真正的保守派们视为了变法派,但在对他赏识有加的高太后的庇护下,苏东坡得以保身。但苏东坡意识到这并不是一个长久之计,热爱自由崇尚洒脱的苏东坡,这一次自己请求外放流官,公元1089年,他终于如愿以偿又一次来到杭州,出任杭州知府。上任伊始,为了解决西湖在雨季泛滥成灾的老问题,苏东坡又一次率领民众清淤疏浚并修缮湖堤,这被后人称为“苏堤”的湖堤之于西湖,宛如明眸上的一道秀眉,不仅使西湖地区鱼米丰茂,也为西湖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为了犒赏参加工程的民众,苏东坡按照自己的老习惯来宴请大家,他在徐州首创在黄州完善的红烧肉,终于在这次大宴中蜚声海内。

自此,脱离朝堂回到民众中的苏东坡,一夜之间就成为了一个品牌,成为了时尚的代名词。所有有品位的、时尚的东西都会与苏东坡相关联起来。被冠以“东坡”的“品牌”,有“东坡肉”“东坡饼”,就连苏东坡常戴的帽子也被冠以“子瞻帽”(子瞻,苏东坡的字)。

在杭州,苏东坡把西湖盛产的大鲤鱼,又做出了新方法。他先选一条鲤鱼,用冷水洗,擦上点儿盐,里面塞上白菜心。然后放在煎锅里,放几根小葱白,不用翻动,一直煎,半熟时,放几片生姜,再浇上一点儿咸萝卜汁和一点儿酒。快要好时,放上几片橘子皮,乘热端到桌上吃。这种做法很快又一次风靡全国,被称为“东坡鱼”。西湖中还盛产河虾,苏东坡独辟蹊径用杭州的另一种著名特产龙井茶为配料,做出了清鲜可口的龙井虾仁。

苏东坡饮茶更有品位,不仅讲究新茶、泉水,还讲究美器,他设计了一种美观实用的提梁壶,由于他曾在江苏宜兴小住,当地有着制壶传统,苏东坡的这个设计很快就被当地的能工巧匠所运用,再次流行全国,这种茶壶当然又被人们称作了“东坡壶”。可以说,在杭州的岁月是苏东坡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两年以后,苏东坡先后几次被内调回朝,又外放为官,不久他的贤内助夫人王闰和他在朝廷中的靠山高太后这两个女人相继辞世,苏东坡的又一次厄运到来了。小皇帝全然不顾师生之情,将苏东坡发配当时地处岭南荒蛮之地的广东惠州,苏东坡只好带着小儿子和夫人王朝云上路了。一路上的诗作表现了他艰辛却又透着乐观的胸怀。在途经江西赣州时,苏东坡第一次吃到了炸大肠,这竟让他欢欣不已,成为他日后的下酒必备佐餐。来到惠州,苏东坡欣喜地发现这里并非荒蛮,这里“四季如夏”,到处飘着果香、茶香,当地百姓对这位大文豪的到来也极为欢迎,苏东坡也很快适应了当地的客家饮食习俗。他说:“惠州风土食物不恶,吏民相待深厚。”这里地处亚热带,瓜果蔬菜生长得快,苏东坡的口味似乎也发生了变化,喜欢上了素食,他看着自己耕种的蔬菜即将收获,喜悦地赋诗道:“秋来霜露满园东,芦菔生儿芥生孙。我与何憎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在他看来,这些蔬菜比那鸡鸭鱼肉还要味美。丰湖是苏东坡最喜欢野炊的地方,他把这里湖边长生的藤菜比作杭州西湖的莼菜:“丰湖有藤菜,似可敌莼羹”。

肉也不是不吃,当地有盐场,苏东坡在煎炒烹炸之外,开创了一种新的厨艺——盐焗,他做的盐焗鸡皮脆、肉滑、骨香、味浓。新鲜清爽的荔枝更令他喜悦,苏东坡甚至赋诗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更可贵的是,他与知己伴侣王朝云的感情。一次,几位不怕受牵连的朋友,翻山越岭的来到岭南来看望苏东坡,王朝云亲自下厨,做了几道她与苏东坡共同“研制”的惠州美味,有外脆肉嫩、色泽金黄的炸鸡,被苏东坡冠以“宏志鸡”的美名,至今仍然是客家人婚嫁庆功的必备传统菜;还有“烤羊脊”,苏东坡认为羊肉里最好吃的就是羊脊肉,吃起来有“蟹味”,其实这就是现如今流行的美食“羊羯子”;还有用东坡肉加上了当地盛产的梅干菜,又变成了一个新的美味“梅菜扣肉”;东坡鱼加入了当地的惠州陈醋制成的“醋鱼”;还有以形命名的“琵琶虾”。朋友里有僧道,他们还专门准备了素菜,有用芦菔白米,做的“玉糁羹”;也有多种蔬菜配料的“东坡汤”。酒也是苏东坡自己酿的“桂酒”,美酒玉色、香味超然,苏东坡自豪地起名为“罗浮春”。酒足饭饱之际,苏东坡摸着肚子,问各位朋友,说他的肚子里都有什么?有的朋友说,是学问,有的朋友说,是见识,苏东坡摇头,又有朋友说,是美食,他还摇头,夫人王朝云在一旁说,是“一肚子的不合时宜”。苏东坡哈哈大笑,的确,做官一心为民,做人清白坦荡的苏东坡在那个污浊的环境中,确实显得特立独行“不合时宜”。

在惠州,苏东坡还整理了以往的诗词书稿,其中有很多与美食有关的佳文,《菜羹赋》《食猪肉诗》《豆粥》《鲸鱼行》以及著名的《老饕赋》,苏东坡以“老饕”自嘲,并戏谑地“宣称”:“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也就是说,全天下的美味呀,你们的存在都是为了供养我老馋鬼的哦!苏东坡还写有一篇《酒颂》,即便是不解杯中趣的人,读了他描写陶然微醉的快乐,也会为之神往。

朝中的小人似乎觉得苏东坡在惠州太轻松潇洒,又把他贬到了天涯海角的海南儋州,这是一个黎族同胞的聚集地,没有开发很荒凉,更悲惨的是伴侣王朝云的去世,苏东坡只能孤身而行。可苏东坡继续着他乐观豁达的心情,他将自己的几间茅屋用水果命名为“桄榔庵”。会客的小竹屋,叫“载酒堂”,他一面自食其力,一面为当地的学子开蒙,使当地有了学习的风气,自此海南再也不是没有文化的天荒之地了。当地的黎汉百姓并没有藐视这位失了势的大文豪,生活上处处帮助他,遇上台风,没有米面时,苏东坡和当地人一样吃芋头喝白水充饥或以水果果腹。一日,苏东坡吃到了一位老妇人做的环饼,不由得题诗道:“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寥寥28字,勾画出环饼匀细、色鲜、酥脆的特点和形似美人环钏的形象。这么艰苦的环境,真难得有这么一份轻松雅致的心情。

公元1100年,朝中又一次换了皇帝,苏东坡遇赦恢复了自由身,分散多年的家人相约第二年在常州会面,可苏东坡已经是一位花甲老人了,在次年的旅途中受了凉一病不起,在常州与世长辞。

东坡那块肉 篇10

我仔细想了想,认真地告诉她,我更喜欢苏东坡的字。大概因为东坡肉太好吃,所以我光记得东坡肘子东坡豆花东坡玉掺东坡肉,顿时觉得东坡体型也是如此亲切和丰盈,写出来的字也是如此丰润饱满而大气。小朋友不懂得,不过听说过那些好吃的,于是缠着今天这个肉,明天那个肘。对于江浙一带的人来说,吃东坡肉是蛮简单的一件事。一般家常馆子,可以随心点上一份,浓油赤酱的样子,闻香而动,入口即化,浓醇入味。

在浙江的时候,东坡肉与西湖筑堤有些许传说,在湖北的时候,就与黄州有莫大关联。不管咋地,猪肉是主角,慢火、少水是心得,至于杭州版的要加糖,黄州版的少不了辣椒,也是情理之中。这个东坡真可爱,因地制宜,兼容并蓄,这才是大家风范嘛。

选一块有肥膘、多层次、肉质紧致的带皮五花肉,用火烫去皮上的余毛,或者用刀刮,或者用眉毛钳夹拔,总之要整干净,因为最后东坡肉的肉皮是反扣在面上的,自然光洁亮丽些好。

大锅大水,煮开后把大块肉放进去焯五六分钟,边焯水边扫除血沫,防止浮沫贴在肉皮上,影响观瞻。捞出肉块后,凉水冲洗冷却。切除肉的毛边,把肉切成大小合适的方块。这个时候还需要一个刚好能放进砂锅底的竹篦子,如果没有,找安全的竹筷子横几条在锅底,码一层姜片,一层葱段,焯水切块后的五花肉肉皮朝下,码放整齐,倒入冰糖、酱油、加饭酒,汁水没过肉面两指宽,加盖大火煮沸,然后小火继续煨闷两小时,这时候汁水基本收干,肉也酥烂了,关火出锅。

自己家里做的东坡肉,不能一下子吃到饱,一次一块足矣,实在不过瘾再来一块,但是慢火细作是必须的,所以一次多炖点儿肉,到这个步骤,等冷却后可以抽个真空冷冻起来,想吃的时候再接下来加工。

准备当做盛器的干净连盖小砂锅或小盖碗,把肉皮朝上,码放于内,在蒸锅里隔水旺火蒸一小时即可。

网上食谱好多啊,如果有“更正宗”的做法,肯定值得参阅。不过很多事情就像做菜一样,经常会“我想做”,然后“我查了一下”,得到太多的结果,纠结的结果就是“我曾经想做”。就像小朋友昨天说,妈妈我想以后成为画家。我说好啊我们开始练习素描吧。然后她就说:哎呀妈妈,我觉得我还是去种花好了,种花也是件美丽的事情。

还是随性一点吧,种花是美丽的,做菜的心情何尝不是。纠结于天气预报明天是雾霾,于是怨声载道中埋汰了今天的蓝天,也是很惋惜的事情,不是么?

高还是矮:“东坡帽”小考 篇11

两宋之际的吕本中, 在《东莱吕紫微师友杂志》中记录了“矮帽”的说法:“崇宁初, 衣服尚窄袖狭缘, 有不如是者, 皆取怒于时。故当时章疏有言:‘褒衣博带, 尚存元祐之风;矮帽幅巾, 犹袭奸臣之体。’”[1]11为什么以“矮帽”称之?吕本中的解释:“盖东坡喜戴矮帽, 当时谓之东坡帽;鲁直喜戴幅巾, 故言‘犹袭奸臣之体’也。”在崇宁初年, 随着绍述新党的重新上台, 秃巾小帽取代了元祐时期盛行的宽衣博带式的服饰。因苏轼喜欢戴帽, 黄庭坚喜著幅巾, 二人均被诬为奸党, 故言“矮帽幅巾, 犹袭奸臣之体”。服饰作为文化的重要元素, 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而且, 服饰的穿戴, 有时还与政治、学术取向有紧密关系。

既称高帽, 又称矮帽, 岂不矛盾?那么, “东坡帽”究竟是什么形制?苏轼同时代的李廌、王直方等人, 对“东坡帽”都有详细的记述:王直方《诗话》云:“东坡尝令门人辈作《人不易物赋》, 或人戏作一联曰:‘伏其几而升其堂, 曾非孔子;袭其书而戴其帽, 未是苏公。’盖元祐之初, 士大夫效东坡顶短檐高桶帽, 谓之子瞻样, 故云。”[2]273

李廌《师友谈苑》云:“东坡令门人辈作《人不易物赋》, 或戏作曰:‘伏其几而袭其裳, 岂惟孔子;学其书而戴其帽, 未是苏公。’盖当时士大夫仿东坡桶高檐短帽, 名曰子瞻样焉, 因言之。公笑曰‘近扈从燕醴泉, 观优人以相与自夸文章为戏者, 一优曰:吾之文章, 汝辈不可及也。众优曰:何也?汝不见吾头上子瞻乎?’上为解颜, 顾公久之。”[2]203

优人演出时用子瞻帽作道具, 以帽子之高, 谐喻苏轼文章之高明, 由此博得皇帝一乐。李廌所述的故事, 充分说明“东坡帽”不仅在士大夫之间流行, 连宫廷优伶也非常熟悉“子瞻样”, 并拿它作为噱头。元祐元年 (1086) 起, 苏轼回朝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等职, 至元祐四年 (1089) 出知杭州, 在汴京期间, 苏轼得以侍宴宋哲宗。李廌所述东坡随侍皇帝, 当在元祐初年, 也就是说, 东坡帽的流行, 也应在此之后。从李廌、王直方的记载可以看出, “子瞻样”的特点就是:帽筒高而檐子短。这一点, 苏轼本人在诗中也有交待, 《椰子冠》云:“更著短檐高屋帽, 东坡何事不违时。”[3]2268南宋杨万里在《寄题儋耳东坡故居尊贤堂太守谭景先所作》其一也证实说:“东坡无地顿危身, 天赐危山活逐臣。万里烟波隔希奭, 千年桂酒吊灵均。精忠塞得乾坤破, 日月伴渠文字新。只个短檐高屋帽, 青莲未是谪仙人。”[4]1942

由此可知, 苏轼帽子的典型特征是“短檐高桶”, 或“短檐高屋”。吕本中等人所说的“矮帽”, 指的是“短檐”;后世所说的“高帽”, 指的是“高桶”, 两种称呼其实并不矛盾。

此外, 目前所见苏轼画像中, 有戴帽者, 有著巾者, 亦有戴斗笠者。服饰史专家沈从文认为“东坡巾”为方筒状高巾子, 也是苏轼所创制, 实为古代幅巾的复兴[5]108。东坡巾又名乌角巾, 周锡保认为“此巾的式样有四墙, 即墙外又有墙, 外墙比内墙少杀, 前后左右各有角 (即墙面之角) 相向着外墙之角而介在两眉之上。在明代尚见到的东坡画像, 所戴的巾即作此式。”[6]265元人赵孟頫所绘东坡像, 头上所戴者即东坡巾。

摘要:目前所见的苏轼画像, 有戴帽者, 有著巾者, 亦有戴斗笠者。苏轼所戴帽子的款式——“子瞻样”, 在文人士大夫中颇为流行。后世在提及“东坡帽”时, 多以“高帽”称之。但在宋代“, 东坡帽”还有”矮帽“之称。

关键词:苏轼,东坡帽,高矮

参考文献

[1]吕本中.东莱吕紫微师友杂志[M].中华书局, 1985.

[2]胡仔.苕溪渔隐丛话[M].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2.

[3]苏轼.苏轼诗集[M].中华书局, 1982.

[4]杨万里辛更儒.杨万里集笺校[M].中华书局, 2007.

[5]沈从文.中国服饰史[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上一篇:加热炉汽化冷却下一篇:权力与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