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市场分析

2024-10-23

关联市场分析(共12篇)

关联市场分析 篇1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 经济全球化仍将继续深化, 我们要发挥水运业在参与国际竞争、保障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引导区域和流域产业布局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 在交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进程中对水运业进行适当倾斜。通过对水运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效应进行分析, 能进一步理解水运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产业地位。

1我国水运业对其他产业的波及效果分析

波及效果分析[1]主要研究水运业部门发展对其他产业部门的波及影响, 分析这一技术经济联系, 应用最广泛的是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这两个指标。

1.1 水运业的感应度系数

感应度是指当国民经济各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 要求该部门增加的产出量, 它反映了国民经济各部门对该部门的需求程度。通常用Ei表示:

undefined (i=1, 2……., n)

进一步地, 如果将该产业部门的感应度与各产业部门平均感应度相比较, 就可得到该部门的感应度系数。通常用ei表示:

undefined (i=1, 2……, n)

当ei>1时, 表示该部门所受到的感应程度高于社会平均感应度水平, 也即表明国民经济发展要求该部门更快地发展, 否则就有可能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部门。

根据公式可以计算得到我国水运业的感应度为1.22, 感应度系数为1.76。从经济意义角度看, 这就意味着当国民经济各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 为了满足其他部门生产需要, 水运业需要增加1.22个单位总产出量, 且水运业受到的这种需求感应程度要高于社会平均感应度水平。即国民经济的发展要求水运业部门更快地发展, 对水运业会产生较大的拉动作用, 表现为水运业有较强的“前向关联程度”。

为了进行产业间的比较分析, 文中利用122部门表计算了各细化部门的感应度系数, 表7列出了感应度系数位于前二十位的部门。

可看出, 感应度系数排在前面的部门, 绝大多数是能源、原材料生产的基础产业和一些传统的加工制造业, 社会对这些部门的需求较大, 反过来这些部门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很强的制约作用。而作为第三产业的水运业与道路运输业有较高的感应度系数, 表明水运业与道路运输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保持水运业以及整个交通运输业的持续稳定增长, 将能更好地支撑国民经济的发展, 对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1.2 水运业的影响力系数

影响力[2]是指当某产业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 能带动国民经济各部门总产出的增加量, 它反映了该部门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及波及程度。通常Fi用表示:

undefined (j=1, 2……., n)

同样地, 将该产业部门的影响力与各产业部门平均影响力相比较, 可得到该部门的影响力系数。通常用fj表示:

undefined (j=1, 2, …, n)

当fj>1时, 表示该部门对社会生产发展的带动作用高于各部门的平均水平, 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拉动作用。

根据公式可以计算得到我国水运业的影响力为2.567, 影响力系数为0.998。这表示当水运业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 将带动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出量增加2.567个单位。水运业的影响力系数非常接近于1, 表明水运业的生产对其他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差不多刚好相当于整个国民经济产业部门的社会平均影响水平。

对交通运输业内部五种运输方式的影响力系数进行比较分析, 可以看到, 水运业的影响力系数仅次于航空运输业而居第二位, 相对而言, 水运业的发展将比其他运输方式的发展能更好地带动对国民经济的发展, 水运业对社会生产有较强的辐射效应与“后向关联程度”。

由122部门表可以计算得到122部门各自的影响力系数, 从数据来看, 排在前二十个位的部门都集中在制造业中, 表明在现阶段, 制造业仍然是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最强拉动作用的产业。水运业影响力系数在所有122部门中排在中游位置, 不算高。这也反映出水运业作为交通基础设施, 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意义更重要地是体现其支撑作用而非拉动作用。但是通过表4-16我们可以看到, 影响力系数排在前二十的产业部门中, 有四个是交通运输工具与设备的生产制造部门, 是直接为交通运输产业服务的, 这也说明水运业与整个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会通过对上游产业的需求增加而间接地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2由产业关联效应分析看我国水运业的产业地位

可以看到, 水运业具有这样的产业特征:水运业对工业部门存在较强的消耗关系;中间需求率与中间投入量都大于50%, 属于中间产品型产业部门;为满足其他部门的生产需要而提供的产出量要高于社会平均水平;水运业对其他部门产生的波及、辐射影响相当于社会平均水平, 但是要高于公路运输、铁路运输与管道运输等其他运输方式的影响水平。

将前述产业关联效应分析的结果综合起来考虑, 水运业这个产业部门, 一方面作为中间产品型产业, 对国民经济发展有较大的制约作用, 若发展不好, 容易成为“瓶颈”产业, 影响整个经济的协调发展;发展的好, 就会充分体现其作为基础产业的价值, 支撑国民经济发展。另一方面, 水运业对其他产业部门也有较强的依赖性, 尤其是在交通运输业内部比较来看, 水运业对国民经济发展还存在较大的拉动作用与辐射效应。

3小结

总的来说, 水运业的发展能带动与支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结合未来产业结构调整向“三二一”型转变的大趋势, 在制定产业政策时, 应充分注意到水运业的这些特征, 将其作为主导产业, 或者主导产业群中的产业加以扶持, 优先发展。

关联市场分析 篇2

针对长江流域日益严重的水污染现状,根据流域各站点的检测值,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建立模型,并对长江水质进行了定量综合评价.通过计算抽样水质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中各限值的关联度,得出各时间点(某断面不同时段)的.水质综合评价指标,从而判断水质类别,同时还得出了各断面水质的演变趋势.

作 者:周明 成筠 姚云鹏 Zhou Ming Cheng Yun Yao Yunpeng 作者单位:周明,成筠,Zhou Ming,Cheng Yun(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宜昌,443002)

姚云鹏,Yao Yunpeng(三峡大学,土木水电学院,湖北,宜昌,443002)

关联市场分析 篇3

关键词:鲜奶;市场价格;关联效应;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F326.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3-0418-03

2008年“毒奶粉” 事件后,鲜奶市场一度低迷,鲜奶价格不断下降。中国消费者对中国乳制品提出质疑,对中国乳业健康发展产生许多不利影响,鲜奶产量由2008年的0.355 6亿t降至2009年的0.351 9亿t。2009年6月以来,随着中国乳制品消费者的信心恢复,我国鲜奶市场价格呈现持续增长的状态。国内许多学者对鲜奶市场价格波动进行了分析,钱贵霞等将中国原料奶供需矛盾总结为区域间供给不平衡、饲料价格与原料奶收购价格间的矛盾及养殖成本收益间的矛盾[1];董晓霞等以2000—2010年鲜奶零售市场价格波动为主线,分析了影响我国鲜奶零售价格的因素(豆粕价格、国际市场全脂奶粉价格及乳品进口)[2];陈思等通过对2008—2010年原料奶价格的分析,预测原料奶收购价格将有明显的上涨趋势[3]。随着“毒奶粉”事件对鲜奶市场影响的不断减弱,鲜奶市场价格不断趋于平稳,其中影响鲜奶市场价格因素、未来鲜奶市场价格的走势、鲜奶市场价格的关联产品与鲜奶市场价格如何相互影响等问题有待于分析。

1 我国鲜奶市场价格的走势

2008年以来,我国鲜奶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中国对乳制品的消费量持续下滑,致使中国乳品加工业对原料奶的需求降低[4],从而导致鲜奶市场价格不断下降,由2008年1月的2.72元/kg到2009年6月的2.26元/kg(最低点),2009年9月之后,鲜奶市场价格逐步回升,呈螺旋趋势持续增长。2013年1月,我国鲜奶市场价格已达到3.40元/kg,比最低点增长了50%(图1)。鲜奶价格除了由于突发事件而大幅波动外基本比较平稳,从2009年9开始到2010年2月鲜奶市场价格大幅上涨,2010年3月起鲜奶市场价格平稳上涨,波动趋势并不明显。将鲜奶与奶牛养殖主要饲料价格进行比对后发现,虽然鲜奶市场价格持续平稳上涨,但鲜奶与玉米、豆粕的比价并没有明显上涨,而是随着玉米、豆粕价格大幅波动,奶牛养殖者收益主要来源于鲜奶销售收入,而奶牛养殖成本的大幅波动吞噬鲜奶销售收益。由此可以看出,虽然鲜奶价格逐渐提高,但奶牛养殖者的收益并不能得到保证。

2 我国鲜奶市场价格的波动

从鲜奶市场价格的波动趋势来看,鲜奶市场价格变化比较平缓,但也随着固定经济周期进行波动。本部分采用的数据是2008年1月到2012年12月之间的鲜奶市场价格(元/kg)、玉米市场价格(元/kg)和豆粕市场价格(元/kg)的月度数据,数据来源于2008年以来《中国牧业通讯》报告的各月度《全国畜产品及饲料集市价格表》中的统计数据以及农业部全国十大牛奶主产区生鲜乳平均收购价格统计数据。采用HP滤波波谱图来呈现鲜奶市场价格的波动特征。HP滤波是一种在状态空间中对时间序列分离的方法[5],通过该方法可以将时间序列(Yt)分解成趋势成分(Y′t)和波动成分(Y″t),即Yt=Y′t+Y″t,t=1,2,…,T。其中,HP滤波的趋势成分是下面损失函数的最小解:

本研究通过对鲜奶市场价格具有影响的玉米价格、豆粕价格和CPI与鲜奶市场价格之间的时间效应建立有限滞后模型,以揭示它们之间的关联机制。对2008年1月到2012年12月鲜奶市场价格与解释变量之间建立回归方程,可以看出,鲜奶市场价格受玉米价格、豆粕价格和CPI变动的影响,但各关联产品价格影响的程度有很大差异[9]。滞后3、7、9期的玉米价格对鲜奶价格影响较大,滞后3、4、7期豆粕价格对鲜奶价格存在影响,滞后3、9期的CPI对鲜奶价格存在影响。

通过对鲜奶市场价格的分析可以看出,鲜奶市场价格在玉米价格、豆粕价格以及CPI的影响下仍然会不断上涨,根据对2008—2012年月度数据观察,2013—2014年年初会有一个相对快速的上涨趋势,之后会迎来相对平缓的上涨。总的看来,如果没有突发事件,鲜奶市场价格会保持较平稳的上涨趋势,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一是由于玉米价格、豆粕价格不断上涨,鲜奶市场价格受养殖饲料影响而保持上涨趋势。当鲜奶生产者面临养殖饲料上涨的情况时,如果不增加鲜奶的价格,鲜奶的产量就会下降,根据经济学需求供给理论,鲜奶价格会上涨至需求供给均衡的状态,而CPI上涨也会刺激鲜奶收购量,以致引起鲜奶市场价格的上涨。二是由于鲜奶市场并无统一规划,鲜奶加工企业为扩大企业规模争抢奶源,优质鲜奶价格由于奶企的推动作用也会保持上涨的趋势。三是我国年人均液态奶消费量为13.7 kg,而美国年人均液态奶消费量为79.9 kg,英国年人均液态奶消费量为107.0 kg,澳大利亚为 105.0 kg,日本为32.7 kg,韩国为33.6 kg,相对于其他国家,我国乳制品消费量还在一个很低的层次,乳制品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健康的重视,人均牛奶的消费量会不断上升,鲜奶市场价格在需求的压力下也会稳步上升,到达一个稳定的供需平衡点。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综上可见,2008年由于“毒奶粉”事件,我国鲜奶市场价格大幅下降,到2009年9月才有所回升,之后呈不断上涨趋势,而饲料(玉米、豆粕)价格的大幅波动对鲜奶生产者收益的影响很大。从鲜奶价格波动的图谱看,鲜奶市场价格存在着周期波动趋势,2008年2月到2011年2月为1个完整的波动周期,包括1个下降阶段和1个上升阶段,周期长度为3年;从2011年2月后为另1个波动周期。玉米价格、豆粕价格和CPI是响应鲜奶市场价格的显著因素,并存在时间效应。从长期看,鲜奶市场价格上涨趋势不容置疑,因此需要理性看待鲜奶价格的上涨[10],政府也须采取有效措施保障鲜奶市场良性发展。首先,应重点提高鲜奶生产量,保障奶农收益,对奶牛养殖、冻精应用以及牛奶生产等方面进行政策支持,提高奶牛养殖者的积极性。其次,加强科技创新,培育优质品种,建设奶牛养殖基地,对养殖户进行科技培训,实现乳品产业的升级。再次,应规范乳品企业收购行为,加强对乳制品行业价格、品质进行监控,防止乳制品行业恶性竞争。

参考文献:

[1]钱贵霞,解 晶. 中国原料奶供求矛盾及其影响解析[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2(5):58-65.

[2]董晓霞,刘自杰,李志强. 我国鲜奶零售价格波动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J]. 价格月刊,2010(7):6-10.

[3]陈 思,钱贵霞. 原料奶价格波动及其调控政策[J]. 农业展望,2011,7(6):15-18.

语言符号的交际关联分析 篇4

在众多的交际理论中,符号学所致力探究的是人类用来传递情感、思想和意识的自然符号系统及表征模式(Ryder, 2005)。20世纪后半期,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再加之符号学本身与认知科学、思维科学之间的密切联系,语言学家们开始关注语言符号本身的认知因素,而且许多学者尝试从认知的角度重新解读语言符号和与之有关的各种语言现象。其中,被认为是认知语言学理论来源的皮尔斯(C.S Peirce)符号学系统就提出了不同于索绪尔语言符号二重性的一种包含符号(representamen)、对象(object)和解释项(interpretant)的三元符号模式,突出强调了主体的认知解释功能。而莫里斯(C.W.Morris)更是进一步提出了语构学、语义学和语用学三分法的思想,将语言符号的研究推置于更宽大的认知、交际领域中,为语言符号的研究开辟了全新的路径。由此可见,以皮尔斯和莫里斯等学者为代表的研究中已经涉及(语言)符号的认知心理问题(冉永平,2002)。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语用学的认知基础,因为语言符号的使用过程不仅取决于符号的生成,以实现说话人的意图,而且取决于听话人对那些符号的理解,以实现该意图(冉永平,2002)。

本文在认知语用学框架下,以其基础理论———关联理论的交际原则为工具,深入解析语言符号形成及使用中的认知语用特性,揭示纷繁复杂的语言符号现象背后统一的物质及认知本质。

2. 语言符号与关联的交际原则

关联理论的交际原则强调每一种明示刺激Wilson&Sperber, 2004)。为了明确在明示交际行为中听话人到底应该有什么样的期待,明示刺激既要确保具有足够的关联性,值得听话人付出努力进行处理,又要保证最大关联与说话人的能力和偏爱一致(转引自何自然、冉永平,1998)。唯有如此,明示刺激才具用最佳关联性。

当然,明示刺激是广泛的,既包括语言的,又包括非语言的。那么,对于语言类的,尤其是属于语言符号的明示刺激而言,这种关联的交际原则就是人们在使用语言符号的过程中所需要遵守的,只有这样,语言符号才能真正担负起人类交际的重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明示与推理是交际过程的两个方面(王杨,2005),分别从说话人和听话人两个角度阐释了交际的过程。下文就以这种交际模式为切入点,分别从说话人对语言符号类明示刺激的认知选择和听话人对其推理理解两个方面,详细论证语言符号使用中所体现的关联的交际原则,进一步说明在认知语用学框架下,关联理论的交际原则为研究语言符号及其组合的认知基础、认知语用功能等都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路径。

2.1 说话人对明示刺激的认知选择

关联理论的交际原则认为,说话人在交际中承担着对明示刺激进行认知选择、编码的任务。对说话人来说,交际是一个明白无误的与交际情景相关的明示过程。因此,明示刺激必须是说话人清晰选择的、具有逻辑的编码形式(概念表征),以便于听话人的推理理解(Wilson&Sperber, 2004),辨清说话人意欲表达的真实意图。一般认为,一个话语可以对两种基本意义进行编码:概念意义(conceptual meaning)和程序意义(procedural meaning)。概念意义强调话语进行时的信息编码要有助于内容意义的表征(王杨,2005),对话语表达的明示信息和暗含意义都起一定作用(何自然、冉永平,1998)。而程序意义则在程序上制约或指引着对明示信息的理解和暗含意义的推理,以便听话人付出较小的努力而获取较大的语境效果(何自然、冉永平,1998)。

说话人在选择使用语言符号的交际过程,也就是依据关联的交际原则,选择与各自能力和偏爱一致且值得听话人付出努力进行加工处理的、具有最佳关联性的明示刺激,经过一定的认知加工和编码,形成概念意义和程序意义,以保证交际过程本身具有最佳关联,即保证明示交际活动中所选语言符号及其组合有助于达到交际效果,或者有助于减少听话人在推理理解中所付出的努力。这一明示交际就是说话人进行认知、编码的过程,是选择使用语言符号及其组合表达某种特定信息的过程。

关于语言符号使用的这一认知语用过程可以按照认知可及性顺序(order of cognitive accessibility)简单图示如下:

当然,这一明示交际只是一种理想化的认知模式。由图1可以看出,语言符号在经过说话人按关联的交际原则加工处理后成为适合特定交际语境的明示刺激(语言符号及其组合),而后才经认知、编码而富有丰富的明示和暗示意义。这充分说明了语言符号在使用过程中所具有的认知语用特性。而在实际交际中,这一模式中任何成分的缺失或变化都必然会导致交际问题的发生。事实上,这也充分解释了人们在使用语言符号进行交际中所体现出的各种话语特征,如话语的表达范式、组织结构、粘连模式,甚至语用失误等,归根结底,其实质都是说话人在明示交际中不断寻找能够形成最佳关联的明示刺激的种种表现,以便更好地实现交际意图。

2.2 听话人对明示刺激的推理理解

在明示推理的交际中,听话人的目标是建构一个关于说话人意图的假设,以对话语所传达的关联性进行推理。关联理论认为,无论是明示信息的辨识还是隐含的确认,其实都是受关联的交际原则支配的,同样都是需要推理的(Wilson&Sperber, 2004)。而话语理解是一种认知行为,该行为的目的是取得最大认知效果,但同时要求人们有效地分派有限的注意力和推理资源,也就是说人类认知往往力求用最少的付出,获取最大的认知效果(冉永平,2002)。可见,理解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选择过程,也是以认知为基础的顺应过程(Verschueren2000)。在这个动态的复杂认知心理过程中,对明示刺激的理解从根本上讲就是作为认知主体的听话人依据关联的交际原则,寻求那些构成明示刺激的语言符号及其组合所产生的最佳关联性,并对其进行推理、解码直至理解其丰富的语用意义,完成交际任务。

推理交际的过程对听话人来说实际上就是对语言符号及其组合所传达的明示刺激进行解码,以解除歧义,再推理结论,以至理解暗含等语用意义的过程(Wilson&Sperber2004)。按照认知可及性的顺序(order of cognitive accessibility),这一过程可以简单图释如下:

显而易见,这一推理理解过程始于对语言符号(明示刺激)表面传递的概念和程序意义的信息解码,然后通过认知综合及语境假设排除歧义,而且必须依靠语用推理,最后才能选择最佳关联性解释。从关联的交际原则来看,在推理的过程中,作为认知主体的听话人必须解读语言符号生成过程中产生的认知语用意义,辨识在特定语境中语言符号所传达的说话人的认知意图,当然还必须结合特定的语境等对其进行语用推理,这样才能达到理解最佳关联的交际意图。

因此,这一推理交际的过程充分说明了语言符号使用中所具有的认知语用特性。而正是因为语言符号的这种认知特性,听话人才能够顺利完成话语理解中的各项任务,即建构关于明示内容的恰当假设(implicatures),建构关于理想语境设想的恰当假设(暗含前提(implicated premises)),以及建构关于理想语境含义的恰当假设(暗含结语(implicated conclusions)) (Wilson&Sperber, 2004),最终达到理解的目的。

3. 结语

语言符号从根本上讲就是人类认知的概念化表征(甘世安,杨嵘,2005)。它是在人类发展过程中,从整个符号系统中逐步独立、完善起来的一种人类赖以思维和交流的工具。它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人类认知实践这个大的语用环境。而实际上,正是在人类认知实践的过程中,语言符号随着人们对客观世界认知和改造体验的不断深入而逐步发展成为具有相对独立、较为完备的符号体系。因此,语言符号天生就已经被烙上了人类认知语用的印迹。关联理论在帮助认知主体解释语言符号能指与所指之间基本关系的同时,更将其置于不断变动的、动态的认知语境中,既凸显了语言符号自身的物质性,又赋予了语言符号不断焕新的生机与活力。

简言之,关联理论既是语言符号形成中人类的认知基础及人类认知特性的体现和证明,又是语言符号使用过程中人类交际的原则和指导,无疑为人们更好地了解语言符号及其使用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路径。

参考文献

[1]Ryder, Martin.Semiotics:Language and Culture[A].Ency-clopedia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thics[C].New York:Macmil-lan Reference USA, 2005.

[2]Verschueren, Jef.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3]Wilson, D.and Sperber, D.Relevance Theory[A].In:Horn, L.and Ward, G. (eds.) Handbook of Pragmatics[C].Oxford:Black-well, 2004:607-632.

[4]丁尔苏.语言的符号性[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5]甘世安、杨嵘.从信号到符号——认知语言学对人类语言起源的诠释[J].西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4) .

[6]何自然、冉永平.关联理论——认知语用学基础[J].现代外语, 1998, (3) .

[7]冉永平.认知语用学的焦点问题探索[J].现代外语, 2002, (1) .

关联企业之间无息借款的风险分析 篇5

2013-06-18 15:32:06|分类: 默认分类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2012年3月30日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肖捷围绕“税收·发展·民生”这一主题,与广大网友进行互动交流,其中,与网友谈到关联企业借款利息问题如下:

[网友]关联企业之间无息借款,如果按照同期银行贷款利率核定利息收入按金融业税目交营业税的话,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中第十条规定的“负有营业税纳税义务的单位为发生应税行为并收取货币、货物或者其他经济利益的单位”。关联企业无息贷款实际上并没有收取利息货币,所以我认为不应该按金融保险业缴纳应计未计利息的营业税,我的理解是否正确?

[肖捷]……按照现行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有偿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是营业税纳税的义务人。有偿是指取得货币、货物或者其他经济利益。因此,关联企业之间无息借款,如果贷款方未收取任何货币、货物或者其他经济利益形式的利息,则贷款方的此项贷款行为不属于营业税的应税行为,也就是说不征收营业税。如果没有收取利息货币,但收取了其他形式的经济利益,那也要征收营业税。

分析:

按照肖局长的回复,关联企业之间无息借款不需缴纳营业税,但在实际操作中并非没有风险。

1、根据现行《营业税暂行条例》第七条,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的价格明显偏低并无正当理由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营业额。关于无偿是否等同于价格偏低,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不同的理解,税法也没有对此进行明确。因此,实务中,税务机关很可能据此核定利息收入征收营业税。

2、根据现行税收征收管理法第36条规定,企业与其关联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应当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或者支付价款、费用;不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或者支付价款、费用,而减少其应纳税的收入或者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进行合理调整。关联企业之间无息借款,多数是单方利益输送,即使有收取其他形式的经济利益,也难以判断,但无论如何,都显然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利息收入征税。尽管《营业税暂行条例》规定无偿提供劳务不征收营业税,但税收征收管理法属于上位法,效力优先。

3、如果借给关联企业的款项还需支付第三方利息,没有收取利息收入的情况下,有关的利息支出,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的规定,不允许扣除,企业会多缴纳企业所得税。

4、非金融关联企业之间借款,本身存在不合法问题。《贷款通则》中明确“贷款”是指企业向银行等具有贷款经营业务资格的金融机构的贷款,不包括企业之间、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借贷。因此,从风险的角度考虑,建议关联企业之间委托银行进行贷款,并参照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收取利息,或者采用统借统还的方式(适用财税字 [2000]7 号、国税发 [2002]13 号、国税发

关联:让分析视角别有洞天 篇6

统计分析报告最忌报表搬家,数据堆砌,分析含量缺失;统计分析报告贵在探本溯源,数据支撑,析事明理深刻。而析事明理效果则表现在分析视角的宽窄深浅,依赖于统计数据的加工质量。

提高数据加工质量,学识深则技法强,辨析深则视角宽。而“关联”两个字则是提高数据加工质量和延展分析视角的重要技法。

技术关联:穿云破雾,探本溯源

分析视角:旅游收入增长,什么因素拉动?

原文摘录:我们用统计学原理的“因素分析法”测算(计算过程、具体公式略),在1998~1999年全县旅游收入的增长因素中,旅游人次增加的因素为77%;人均消费增加的因素为25%。这就是说,我县旅游收入的增长,主要是游客增加这个“量”的因素拉动,而让游客把更多的钱花在昌平这个“质”的因素则明显偏小。

技法提示①:运用“技术关联”,延展分析视角。上例分析视角是旅游收入增长因素探源,加工时把旅游收入、接待游人、游客人均消费两个年度的三组数据,进行了专业的技术关联(因素分析法),既得到了探本溯源的统计图像,又提高了分析文字的说理力度。

技法提示②:统计专业技法,应该用足、用活。这种情况在其他话题的分析报告中也非常普遍,其数据加工技法除了“同期对比”,还是“同期对比”。这种单调的“同比”,让统计学原理、统计实务中大量的专业技法束之高阁,既谈不上用足,更谈不上用活。不仅缩窄了观察现象、分析问题的视角,而且还降低了统计产品的加工质量。

标准关联:长短横竖,界点鲜明

分析视角:旅游产业提供,多少就业机会?

原文摘录:目前,我县旅游从业人员约80lOo人,占全县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11%。以国际惯例,旅游业直接与间接就业岗位比例为1:5,这就意味着,昌平旅游业约为4万人提供了间接就业机会。

技法提示①

标准关联得当,分析视角独到。分析、评判事物(现象)的长短横竖、高低快慢、大小多少、好坏优劣时,如果把相关标准(包括临界点或区间尺度)与分析素材精恰地关联与嫁接,不仅会使分析视角深刻、独到,还会对事物做出“质”的评判。从而避免分析视角总是停滞在“数据变化简说、分析含量不高”的层面上。

技法提示②:相关标准尺度,需要用心积累。目前,没有哪一本教科书或学术载体,把测度事物(现象)的国际惯例,学术标准、理论尺度进行“百科全书”式的梳理,整合。要想通过“标准关联”提升分析角度,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只有靠作者本人用心捕捉、用心积累。

逻辑关联:圆合照应,纠偏求全

分析视角:银行存贷增速,缘何距离拉大?

原文摘录:投资、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源,由于经济下行、需求减弱,企业经营环境突变,股市、房市震荡,使企业和消费者投资(消费)信心受阻,预计2009年上半年,仍会延袭这种心理预期。目前,银行存、贷款余额增速距离拉大,可以看出这种迹象(数据图、表略)。

技法提示①:注意逻辑关联,纠正以偏盖全。所谓“逻辑空间”,就是在不同环节、行业、领域、空间中具有内在关联关系的现象。无论分析数据,还是观察”情况”,都要注意逻辑空间,避免以偏盖全。如:大企业信心指数不能作为全部企业的信心指数(中小企业比重很大);分析生产领域的同时,还应观察消费、流通、就业等领域。

技法提示②:讲求空间照应,避免指标“单说”。统计人一定要培养“空间照应”的功夫:善于发现、分析区域空间内具有逻辑关联意义和价值的相关指标是同步趋势,还是此高彼低。是否有值得思考、关注的变化,动向。如:存款一贷款;产值一产量一库存量一销售量一实物量一能耗量;购进一销售一库存:竣工一销售一空置等等。尽量避免加工数据时就这个指标说这个指标,指标问不做任何关联,特别是不做逻辑关联。

延伸关联:小数变大,窄数联宽

分析视角①:就业“吸纳”作用,制造产业多大々

原文摘录:经济普查资料显示,昌平区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共计19.2万人,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8.4万人,在这部分人当中,制造业8.2万人,比重高达97.6%。这8.2万人的就业量,相当于全区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的45%;相当于企业从业人员(14.47万)的57%;相当于乡村从业人员的28%;相当于农村劳动力资源的25%。

分析视角②:透视旅游产业,提供多少“商机”?

原文摘录:据统计,在去年××万元的旅游收入中,餐饮和购物收入为××万元,这部分成果相当于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10%。其中,旅游餐饮收入××万元,相当于全县饮食业零售额的47%。全县接待游人992万人次,人均用于餐饮和购物的消费约17元,按每年100027的游人规模,今后若每人增加消费10元,一年就可增销1亿元。

技法提示:延伸数据关系,联宽分析视角。分析数据时,要善于延伸数据关系,扩大数据的关联视野,通过对数据的延伸关联,把“小”数点大。把“窄”数点宽,用点化后的数据生成说理文字,拓宽分析视角,强化说理效果。

例①在说明制造业从业人数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重达97.6%以后,用四个”相当于”延伸关联了相关数据,把制造业提供的就业吸纳作用,描述得非常到位。

例②不仅使用“相当于”对旅游业的餐饮和购物成果数据进行了延伸,还关联出“今后若每人增加消费10元,就可增销1亿元”。

请您注意:延伸关联的范围、角度、方法,在教科书上是找不到的,全凭作者的思辨能力和信息储备,如果不善延伸、不会延伸,那么数据使用拘谨,分析视角浅泛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

纵横关联:远近兼顾,视角拉宽

分析视角:“09”第一季度,趋势如何研判?

原文摘录:2008年一季度我国GDP增长10.6%,是全年单季增速最高的;在金融危机爆发的第四季度,我国GDP增长6.8%,较上年同期增幅下降6.2个百分点;同比数据显示,2009年一季度我国GDP增长6.1%,较上年同期增幅下降4.5个百分点。增幅比上年四季度还低,似乎经济仍在继续走低;如果再看环比,即逐季观察同比增幅的下降幅度,便可以看出GDP增速下降的幅度已经缩小。表明经济减速渐趋放缓,回暖曙光初现。

技法提示:远近纵横关联,突破视角局限。通俗地说,数据观察时段“同比”为远,“环比”为近。分析数据变化时,要“远近”关联,不能仅看单月、看现在。比如:”当月(季)速度”是暂时还是趋势性的?就要把分析视角拉长一些研判,必要时动用“历史”资料进行比对。除了关联“远近”,还要关联“纵横”,有时“同比”数据信息存在一定局限和片面,还要通过环比信息进行补充。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您的关联视角越宽,观察问题越准、越全面。

中国能源产业关联效应动态分析 篇7

1 中国能源消费部门结构变化

1.1 主要产业能源消费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从5.7亿t标准煤增加到目前的32.5亿t标准煤, 增长了5.7倍。但从行业部门能源消费角度看, 由于各个行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不同, 近30年来中国各行业能源消费比例变化明显, 其中最突出的是工业能源消费比例持续增加, 从1980年的64.68%增加到2010年的71.12%, 成为国家能源消费群体中的主要势力 (图1) 。其次是交通和仓储业。随着我国交通状况的全面改善和小汽车的普及, 交通运输业和仓储业的能源消费比重增加很快, 从1980年的4.81%增加到2010年的8.02%, 增加了近1倍;非物质生产部门的能源消费量虽然在总体能源消费比重中不高, 但近年来增势迅速, 从1980年的2%增加到2010年的4.21%。与早期状况相比, 批发零售业的消费规模增加幅度也很显著, 从1980年的0.86%增加到2010年的2.1%。能源消费比重降低最明显的是生活能源消费, 已从1980年的18.27%减少到2010年的10.64%;其次是农业部门的能源消费, 已从1980年的7.78%减少到2010年的1.99%, 而建筑业近30年来的能源消费比重几乎没有变化。

作为能源消费主体的工业, 其主要行业部门能源消费规模的差距巨大。由于统计口径的变化, 本文仅选取工业各行业中能源消费量最大的前5个行业近30年能源消费比重变化 (图2) 。结果发现, 冶金行业能源消费占工业能源消费的比重从1980年的17.69%增加到2010年的30.45%, 增加了72%以上;电力热力能源消费占工业能源消费的比重从1980年的4.26%增加到2010年的9.77%, 增加了1.29倍;非金矿物属制品和石油加工业能源消费占工业能源消费的比重略有上升, 分别从1980年的9.69%和5.5%增加到2010年的11.98和7.18, 在原有基础上分别增加了30.47%和23.59%, 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化学工业能源消费比重大幅度下降的基础上, 它在工业能源的消费比重从1980年的19.08%减少到2010年的12.85%, 降幅超过1/3。由此可见, 我国第二产业中高耗能产业比重高、增长快是造成能源消费增长的主要原因。

1.2 主要部门能源消费变化

目前对能源消费的分析多是从产业角度进行, 由于这种能源消费分类方法并未将各部门能源消费中的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消费量分开统计, 因此很难适应能源消费特征分析的基本要求。本文根据自然生态学基本组织的“金字塔”结构原理, 在历年能源平衡表基础上, 对能源消费部门进行重新划分, 主要包括能源工业消费、基本物质生产消费和公共服务与生活消费部门, 对这些部门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消费量进行了重新分析计算[7]。

与发达国家能源消费历程相同, 随着工业化进程中的生产专业化发展, 中国各个部门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越来越趋于向能源加工产业集中。1980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中能源工业、工农业生产和公共服务与生活部门的比例分别为45.54∶33.61∶20.84, 到2010年其比例很快转变为79.26∶15.81∶4.92 (图3) , 基本物质生产和生活部门对一次能源的消费比重迅速降低。同时, 中国基本物质生产和生活部门对二次能源消费比例却大幅度提升, 二次能源消费总量由1980年的2.62亿t标煤增加到2010年的16.19亿t标煤 (图4) , 而三大部门能源消费比例由1980年的4.49∶84.48∶11.03转变为2010年的4.34∶63.24∶32.42, 公共服务与生活能源消费中二次能源消费比例大幅度提升, 能源消费质量不断提高。

从发展演变过程来看 (图5) , 我国同样经历了二次能源消费取代一次能源消费成为能源消费的主体过程, 反映了我国能源整体消费已开始从粗放到集约化发展, 但该历程相对较长。应当指出的是, 受技术条件和资本积累的影响, 在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初期, 物质生产部门更多地仍以一次能源的直接消费来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1980年以前我国物质生产部门能源消费一直是以一次能源为主, 此后随着环境压力不断加大、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和社会生活的日益现代化, 二次能源消费才逐渐成为能源消费结构的主体。从我国能源消费中一次和二次能源的比例变化来看, 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消费比例为28.37∶71.63,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可以预见, 未来我国二次能源使用量占整个能源系统的比重会不断提高。

2 能源产业开发投入—产出分析

投入—产出分析法是一种较成熟的、在很多国家得到广泛应用的经济数学方法, 旨在通过分析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物质和人员的分配关系, 揭示区域或国家产业结构多样化变化过程。该分析方法的主要优点在于能定量分析国民经济各部门间的相互关联, 主要指标包括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 以及某个部门的变动对其他部门的影响[8]。

2.1 主要指标

上下游联系分析:在投入产出分析中, 上下游联系分析主要是通过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来衡量、分析和反映的, 两者联系的广泛程度决定了该部门对整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大小。感应度系数Ei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 分子为列昂惕夫逆矩阵的第i行之和, 分母为列昂惕夫逆矩阵各行之和的平均值。感应度系数越大, 说明第j产品部门受其他产品部门的影响越大。影响力系数Fj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 分子为列昂惕夫逆矩阵的第j列之和, 分母为列昂惕夫逆矩阵各列之和的平均值。影响力系数越大, 说明第j产品部门对其他产品部门的拉动作用越大。

2.2 数据来源

目前, 中国已有的投入—产出表包括1987年、1990年、1992年、1995年、1997年、2000年、2002年和2007年。其中, 1987年是33×33个部门组成, 2000年是16×16个部门组成, 之后的投入产出表都是42×42个部门组成。为了行业部门对比的精确性, 本文剔除了2000年的投入产出表, 并将其余年份的投入产出基本流量表平减到1987年, 历年的投入产出表均来源于投入—产出协会官方网站。本文从各年投入产出表中挑选出煤炭采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电力及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加工业、炼焦煤气制造业等5个行业部门作为能源产业的组分, 分析5个行业对其他行业的影响。

3 分析结果

3.1 乘数效益分析

投入—产出综合部门乘数效益的分析结果表明 (图6) , 中国能源产业部门的投入—产出乘数效益具有以下特征: (1) 同其他行业发展趋势一样, 受技术进步的影响, 从1987—2007年中国的能源生产行业的乘数效益类型I和类型Ⅱ都都经历了一个不断增加的过程。其中, 类型Ⅱ虽然变动较大, 但增加幅度更大, 而类型I在整个发展过程中的表现较缓和。由于类型Ⅱ是直接、间接和诱发效益的总和, 因此类型I和类型Ⅱ两者比值近年来都超过1.5, 表明目前中国能源生产部门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能源生产部门与其他行业进行物质交流和服务交换获得的, 这种投入—产出效益现状客观地反映了我国工业化的进程状态。 (2) 在所分析的5个部门对象中, 中国能源资源开发、开采、加工部门的整体乘数效益表现良好, 其中二次能源生产行业的乘数效益类型II都在3以上, 超过了社会其他行业的平均水平。该情况表明, 由于二次能源生产行业的产品具有广泛的社会需求性, 从而获得了更多的经济回报;而一次能源生产行业由于生产链较短, 获得的整体效益不突出。 (3) 从5个部门的乘数效益增长类型变化来看, 受国民经济发展不同阶段能源消费模式变化的影响, 电力及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的乘数效益增长最快, 2007年乘数效益类型I和类型II分别达到了1.72和3.22, 比1987年分别增长了20%和75%;而炼焦及煤气制品业乘数效益类型I则表现出稳中有降趋势, 1987年乘数效益类型I达到1.81, 到2007年其值也仅为1.80;类型II虽然从1987年的2.63增加到2007年的3.02, 但与其他能源生产部门相比, 增长率仍较小。

3.2 上下游联系分析

产业上下游联系是指产业或部门生产过程中包括各类原材料、设备、技术和各类服务的产品购入 (上游) 和售出 (下游) 状态。根据对1987—2007年中国主要能源行业的上下游联系分析可见: (1) 近20年来, 能源行业对国民经济影响处于不断变化当中, 除炼焦、煤气及煤制品业, 其他所有行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在国民经济体系中与上、下游产业联系程度在不断加强。这一趋势表明, 随着工业化向高级阶段发展, 各个行业对能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明显, 能源正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物质支撑部门;而能源消费模式的转变, 使经济发展更亲睐于石油、天然气等现代能源产品, 以煤炭加工为代表的炼焦、煤气及煤制品行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力正逐渐减小。 (2) 由于生产和服务对象不同, 各个行业在不同时期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差别巨大。煤炭一直是我国能源消费的主体, 煤炭采选业的生产对象是煤炭资源, 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改革开放后很长一段时期煤炭采选业都是国家行政部门控制的主要行业, 其生产和流通受国家指令计划的的影响, 因此1987年中国煤炭采选业的的感应度达到1.07。而能源消费企业的消费量主要来自计划分配, 所以煤炭产业对其他行业的影响较小, 造成影响力系数较小, 仅为0.85。此后, 随着国家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及市场经济的全面铺开, 煤炭生产量的多少主要由受市场需求决定, 煤炭需求量开始不断增加, 煤炭采选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保障产量增长, 因此其感应度系数开始波动增加而影响力系数开始减少, 到2007年感应度和影响力系数分别达到1.01和0.91。作为现代能源产品, 随着工业化发展的结构升级, 石油、天然气、电力等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需求规模不断攀升。然而, 受资源基础薄弱的影响, 石油、天然气需要依赖大量的能源进口, 能源供应量决定了其生产规模, 因此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电力及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加工业的感应度系数不断增加。同时, 随着石油和天然气能源产业链的不断延伸, 其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大。炼焦、煤气及煤制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力和感应力系数20年来均表现为持续下降趋势, 这是由煤气制品的基础地位决定的。 (3) 根据能源产业的投入—产出分析和赫希曼基准, 从大体可分为3种类型, 其中煤炭采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感应度系数大于1而影响力系数小于1, 表现出强烈的资源依赖性, 这与能源开采业中间初级产品生产部门的基本特点一致。电力及蒸汽和热水的生产供应业、石油加工业影响力系数大于1而感应度系数小于1, 受上游产业影响较小, 但对下游产业影响力较大, 对整个经济系统的拉动力较强, 能带动相关产业和地区经济的发展, 这与近年来随着能源产品加工的深化, 这两个部门与其他行业联系不断加深相适应, 在今后的发展中应重点支持。炼焦、煤气及煤制品业影响力系数与感应力系数均小于1, 对国民经济系统的影响力在不断减弱, 但该行业属于国计民生的行业, 应当给予一定支持。

4 结论

改革开放以来, 快速的经济增长带动了能源消费的迅速攀升, 能源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中国能源消费的部门分析表明, 与发达国家能源消费历程相同。随着工业化进程中的生产专业化发展, 中国各个部门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越来越趋于向能源加工产业集中, 基本的物质生产生活部门对一次能源的消费比重迅速降低, 对二次能源消费比例却大幅度提升, 这反映了我国能源整体消费已开始从粗放到集约化化发展;从行业部门能源消费角度来看, 近30年来各行业能源消费比例变化明显,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工业能源消费比例持续增加。此外, 随着我国交通状况全面改善和小汽车的普及, 交通运输和仓储业的能源消费比重增加很快, 重工业化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的能源压力仍然是我国近期能源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因。

能源产业的乘数效应分析表明, 中国能源资源开发、开采、加工部门的整体乘数效益表现良好, 其中二次能源生产行业的乘数效益超过了社会其他行业的平均水平, 而电力及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的乘数效益增长最快。上下游联系分析表明, 近20年除炼焦、煤气及煤制品业, 能源行业与其上下游产业联系程度在不断加强, 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影响力不断加大, 但由于受生产内容与社会需求量的影响, 煤炭采选业和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表现出较强的前向依赖性, 而电力及蒸汽和热水的生产供应业、石油加工业对其他行业的拉动力更大。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部门能源消费状态发生了巨大变化, 一次能源消费趋于向能源加工产业集中, 基本物质生产生活部门对二次能源消费比例大幅度提升。能源产业的关联效应分析表明, 中国能源产业整体乘数效益表现良好, 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影响力不断加大, 其中煤炭采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表现出较强的前向依赖性, 而电力、蒸汽和热水的生产供应业, 石油加工业则表现出较强的后向拉动力。

关键词:能源产业,产业关联,投入产出

参考文献

关联担保对公司价值影响分析 篇8

关联担保存在的意义是为了合理有效地配置市场资源, 降低交易中的风险, 从而加强企业的整体实力。但是近年来, 上市公司频发的恶意担保事件, 让上市公司的系统性风险提高, 甚至关系到整个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也让关联担保成为我国证券市场上一个备受监管机构和广大投资者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关联担保行为影响着上市公司的经营质量和资金安全, 而且影响到证券市场的有序发展。

二、我国上市公司关联担保总体概述

本文根据2008-2012年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的信息, 对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关联担保的情况进行描述统计和分析, 从而对上市公司关联担保的相关问题有一个比较清晰、完整的认识。

表1列示了平均每家公司的担保金额与担保频率。2008年的增长是因为股市低迷给企业融资造成一定的影响, 同时银行等相关部门也提高了担保门槛, 使得公司不得不援用外部资源进行融资。而2010年之后出现了迂回递增现象, 这与同时期证监会发布的通知有一定关系, 在这个条例的规范下, 关联担保涉及的金额虽然得到了一定控制, 但还是有上升趋势。同时, 每一年上市公司的担保频率仍呈递增趋势。

注:①数据来源于国泰安 (CSMAR) 数据库;②金额单位:亿元

三研究设计

(一) 研究假设的提出

企业如果需要向银行贷款, 需要有信誉较好的公司提供担保, 而上市公司拥有较多的社会资源和较好的声誉, 因此关联方会利用其对上市公司的影响与控制, 让上市公司为其提供担保以获得银行贷款。上市公司为关联方提供担保, 基本上无任何收益, 反而承担巨大的风险。因此, 对外提供担保不但对上市公司不具有价值增加性, 而且还会损害上市公司利益, 降低企业价值。

基于此, 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H:上市公司提供关联担保与公司价值负相关

(二)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了2008-2012年沪深两市涉及到关联担保的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在样本的确定方面, 本文的初选样本为2008-2012年关联担保提供方的A股上市公司, 所以国泰安 (CSMAR) 数据库中有被提及但担保的方向未公布的公司不在本文的研究范围内。通过筛选数据, 本文最后得到834家上市公司的共3600条相关记录。本文数据以来自于国泰安 (CSMAR) 数据库整理而得。

(三) 变量定义和描述

1. 企业价值的度量指标

本文使用托宾Q值 (Tobin’s Q) 代表公司价值, 托宾Q值 (Tobin’s Q) 为企业资产的总市场价值与重置成本的比率。

2. 自变量的选择

公司在当年是否发生关联担保 (Fs) , 是为1, 否则为0。

3. 控制变量的选择

(1) 公司规模 (LNTA) , 定义为t年末总资产账面值的自然对数。

(2) 资产负债率 (LEV) , 定义为t期末总负债的账面值与t期末总资产账面值的比率。

(3) 年度 (Y) , 虚拟变量, 则是为了控制年度差异而设定的。

(四) 模型设定

本文构建模型如下:

其中, β0为截距, β1-β7为系数, μ为残差。

四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一) 描述性统计

本文对各研究变量进行了描述性统计。通过表3可以发现, 托宾Q值可能存在异常值。为此, 本文剔除托宾Q值距其均值5倍标准差以外的观测值。同时, 从该表发现, 因变量LEV可能存在异常值, 此处同样剔除LEV距其均值5倍标准差以外的观测值, 最终共得到3250个样本记录。

(二) 实证结果及分析

表4为模型的回归结果, 回归过程中使用了科克兰内-奥克特迭代法处理相关性, 还使用了怀特异方差相容协方差法处理异方差性。

通过上述信息可以发现, 托宾Q值与FS在10%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 说明相对于当年未提供关联担保的公司来说, 当年提供了关联担保的公司价值更低, 即提供关联担保的行为对公司价值的负影响目前有一定程度的表现。

公司价值托宾Q值与资产负债率显著正相关, 与资产规模显著负相关, 与已有研究结论是一致的。

在表4-3中可以看到, 模型的拟合度Adjusted R-squared达到了0.9以上, 拟合程度较好。

综上所述, 在我国现阶段, 公司价值与提供关联担保的行为负相关, 不同年度以及不同的监管政策的松紧, 都对公司的价值造成不同的影响。

五、研究结论

在我国, 提供关联担保使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增加, 部分上市公司甚至可能成为大股东的谋取私利的工具。通过本文对关联担保与我国上市公司价值的关系进行的分析, 可以发现, 关联担保与上市公司的公司价值显著负相关, 即关联担保的发生会对上市公司的公司价值造成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宋家兴, 杨国艳.我国上市公司提供关联担保有关监管法规改进研究[J].财务与会计, 2013 (07) .

[2]周皓, 陶晶.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现状研究[J].财会月刊, 2013 (04) .

[3]郑开放, 彭钰.关联交易与审计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审计, 2013 (01) .

[4]孙峻.全流通环境下新关联交易及其审计策略初探[J].审计, 2012 (01) .

[5]方相珺.再融资前后关联交易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J].财会月刊, 2012 (10) .

[6]祝群.试析上市公司对外担保及涉诉问题[J].财会月刊 (综合) , 2006 (12) .

关联公司人格否认法律依据分析 篇9

根据无讼案例数据库并以“关联公司”和“人格混同”为关键词进行案例检索发现,自2013年最高法院15号指导案例①发布以来,涉及关联公司人格否认的案件从2013年以前的几件几十件一跃成为上百件,同时这些案例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和江苏等经济发达的地区。这说明关联公司的人格否认和现行的公司制度的运行密切相关,探讨其适用法律依据问题越来越具有现实意义。虽然最高法院15号指导案例类推适用了《公司法》第20条第3款为法律依据,但其合理性受到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质疑,不同的法院和案件中适用的法律依据依然莫衷一是。我们也有必要探讨一下15号指导案例中的扩张适用是否合适并从中选择出更为合理的法律依据。

一、类推适用《公司法》第20条第3款不合理

最高法院15号指导案例裁判理由中类比适用《公司法》第20条第3款规定判定人格混同关联公司共同承担责任。川交机械公司、瑞路公司和川交工贸公司公司人格混同,其中川交工贸公司承担所有关联公司的债务却无力清偿,又使其他关联公司逃避巨额债务,严重损害了债权人的利益。法院认为其行为本质和危害结果与《公司法》第20条第3款规定的情形相当,所以可以参照《公司法》第20第3款的规定,三公司共同承担责任。但笔者认为如此类推适用《公司法》第20条第3款从法律适用的原理上来看并不合理。

《公司法》第20条第3款规定:“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因此目前我国《公司法》关于“刺破公司面纱”的规定主要情形就是股东滥用公司独立法人人格导致的人格否认。然而关联公司的人格否认的责任承担者并不是股东而是各个关联公司。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廖凡博士也认为《公司法》20条第3款规定和反向刺破公司面纱制度相冲突。“因此,在我国公司法体系下,不得逆向否认公司法人人格”。②其实际上也是否认了三角刺破的责任流动机制,即责任承担由公司到股东再从股东到各个关联公司的三角模式。

不过有的学者也对《公司法》第20条第3款在关联公司的人格否认问题上的适用给予了肯定的观点。如朱慈蕴教授认为“根据姐妹公司的大量存在且独立性难以保障的情况,将这一规则适用扩展至姐妹公司之间的人格否认,应符合我国公司法确立这一规则的立法意图。”③这样认为的原因在于关联公司都与同一股东有密切的联系或者是该股东滥用了这些姐妹公司的人格。最高人民法院15号指导案例也是基于这样的一层涵义,将关联公司视为一体,从而将滥用关联公司人格的股东责任延伸到由其控制操纵的关联公司上,进而选择参照适用了公司法第20条第3款,判决关联公司之间承担连带责任。

但是我国毕竟是成文法国家,在法律和司法解释都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法官通过对《公司法》第20条第3款的扩张解释作为关联公司人格否认的法律依据并不妥当。扩张解释作为一种解释方法,尽管可以做出比一般涵义更广的解释,但不能超出法律条文可能具有的涵义。“法官的解释只要符合立法原意,一般会在随后的案件结论中得以贯彻。在此过程中无须也不允许法官加入个人的主观判断,法官就是要准确表达立法意图,按立法者已经做出的价值判断适用法律”④从立法的原意和精神上来看,关联公司人格否认符合《公司法》20条第3款的规定,即都是基于防止滥用公司人格独立造成的对债权人合法权益的侵害。从法律适用原理和解释的角度上来看,对于该条款的扩张适用确实超出了法律条文的应有之意。这也是适用《公司法》第20条第3款始终存在争议的原因。笔者认为应尽快建立相关的立法或者出台相应的司法解释来弥补和调和两者之间的矛盾。

二、适用《公司法》第20条第1款规定合理

公司法第20条第1款规定:“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对于该款规定朱慈蕴教授认为“针对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理的总括性规定,只要是股东滥用法人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的情形,无论是扩张情形,均在本款的规制范围之内。”⑤虽然该款规定中的主体依然是公司的股东,但是规定比较概括性,和第3款不同的是并没有明确规定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人格独立而为公司债务承担责任。关联公司的人格混同损害债权人的利益其实也正违反了“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的规定。关联公司人格混同的实质就是公司的股东无视各个关联公司的独立人格利用其独立法人地位为自己逃避合同义务和债务做踏板。因此,适用《公司法》第20条第1款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三、适用《民法通则》第37条规定合理

《民法通则》第37条对法人的条件作了规定,法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依法成立;(二)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三)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四)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⑥有效成立的公司,必然是符合法人设立条件的,形式上具有独立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人格被否定的原因是实质的独立性丧失,即没有独立的财产、独立的意志。关联公司如果人格混同的话则往往缺少独立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或者在财产上出现相互交叉导致的资金的流动混乱。因此通过认定其法人要件不完备,从而追究的各个关联公司的连带责任也是一种较为合理的方式。因此就目前状态而言,《民法通则》第37条是解决公司间人格混同案件比较合理的请求权基础。

四、适用《公司法》第3条第1款规定合理

公司法第3条第1款:“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财产权。公司一起全部财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⑦公司法第3条第1款的规定是关于法人财产独立的法律条文,公司的人格独立很大程度上表现为财产的独立。公司拥有独立的财产权是其法人独立地位的最根本的表现,财产的混同是一个公司无法区别于另一个公司,丧失独立人格的重要表现。因此如果各个关联公司的财产财务混同,也就意味着关联公司丧失了独立的财产地位,自然也就不具有独立的法人人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关联公司的人格混同导致的人格否认符合一般公司人格否认的基本原理。由于关联公司人格独立的丧失违反了公司法的基本制度和设立法人的宗旨,相应的也应该承担否定的法律后果。因此人格混同的关联公司人格否认也可以适用《公司法》第3条第1款规定。事实上,笔者认为该条款与上述《民法通则》第37条规定在论证方法和本质上是一致的。

五、《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不是优先选择

四川泰来房屋开发有限公司、四川泰来娱乐有限责任公司借款担保合同纠纷案中(简称“四川泰来案”),最高人民法院的理由为“其行为,违背了法人制度设立的宗旨,违反了诚实信用和公平原则,损害了债权人利益。”⑧在本案的判决中,最高法院所援引的法律是诚实信用和公平原则。值得一提的是,尽管15号指导案例类推适用了《公司法》20条第3款,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2014)三中民终字第09453号判决书中依然适用了诚实信用原则“东方红公司无法偿还到期债权,损害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其行为违背了法人制度设立的宗旨,违反了诚实信用和公平原则”⑨

民法通则第4条: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⑩在“四川泰来案”中最高法院直接依据诚实信用和公平原则判定关联公司共同承担法律责任。关联公司人格混同逃避法律义务、合同义务或债务的行为显然违反了民法中诚实信用的基本原则。因此可以适用该项法律原则,不过却不是最优先的选择。需要注意的是,法律原则的适用必须受到限制,法律规则具有适用上的优先性。原因之一是在内容上,法律原则是模糊的,而法律规则是确定的。原因之二是“由于法律原则是对于某种价值状态的追求,是某种价值的载体,而价值往往是充满争议的”所以以为了维护安定性价值,必须首先适用规定比较明确的法律规则。因此适用法律原则的限制条件为“穷尽法律规则,方得适用法律原则”或者“既有法律规则存在,又有法律原则存在的时候,法律原则不能撇开法律规则而直接适用,除非个案正义遭到严重侵害”。但不管如何法官都要给予充分的论证以限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11

有观点认为诚实信用原则是民法的基本原则,而关联公司人格混同、逃避债务的行为正是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因此该条可以作为否认公司法人人格的法律依据。○12但结合上述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的区别,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应该受到限制,防止其随意的适用。

综上,笔者认为立法者可以参照《公司法》第20条第3款一般公司人格否认的规定对关联公司人格否认问题进行立法,从而使各个关联公司承担连带责任有更直接的法律规律。同时即使法律和司法解释都没有明确规定人格混同的关联公司人格否认,《民法通则》37条和《公司法》第3条第1款及第20条第1款规定也可以成为法律依据,这符合公司人格独立的基本原理和人格否认的基本目的和内涵。还要注意的是在有以上几条更合适的法律依据的前提下,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应该加以限制。

六、结语

中国现今的法律规范并没有针对关联公司人格否认的直接规定,但是关联公司人格否认在法律实务中的广泛应用,尤其是最高人民法院15号指导案例的发布都表明作为一项司法惯例,关联公司人格否认已经成为共识。为了更好保护债权人的利益,维护公平的市场经济秩序,需要尽快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以建立正当的请求权基础。

摘要:结合2008年至2015年间的法院民事判决和民事裁定并将其进行总结对比,可以发现人格混同的关联公司人格否认适用的法律依据在实务界依旧存在着较大的争议。类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第20条第3款在法律适用和解释的原理上来看有不足之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第37条、《公司法》第3条第1款和第20条第1款规定是相对符合公司人格否认原理的合理选择,同时也应该注意诚实信用原则的限制适用。

关键词:关联公司,人格混同,人格否认,法律依据

参考文献

[1]朱慈蕴.公司法人格否认:从纸面之法跃入适用之实践[J].清华法学,2007(2).

[2]廖凡.美国反向刺破公司面纱的理论与实践[J].北大法律评论,2007(2).

[3]张娜.民法解释学中的利益衡量[J].人民司法(应用),2015(15).

[4]朱慈蕴.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理论与实践(第一版)[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211.

[5]李鑫.论法律原则的适用条件[J].法律方法,2013(1).

关联方交易审计风险分析 篇10

一、关联方交易重大错报风险的成因

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具体可分为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和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通常与控制环境有关。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

(一) 关联方交易固有风险的成因

1、关联交易主体实质上的不平等。

在关联交易中, 关联方之间为了达到某些特定目的, 可能不按照公平市场竞争规则进行交易, 双方失去了平等谈判的机会, 交易实质上已是不平等的。在缺乏法律监管和机制监管的情况下, 上市公司与其关联方往往扭曲交易条件, 以转移利润或谋求某些不正当的利益, 从而导致非公允关联交易的发生, 导致了关联交易审计固有风险的产生。

2、对关联交易的定价及披露缺乏有效约束。

对公司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关联方为了自身利益, 利用交易价格来调整公司的利润。因此, 关联交易定价问题成为了判断交易是否公平的重要标准。目前, 会计准则和其他信息披露规则还不完善, 缺乏操作性强的详细规定, 致使一些公司在具体操作中无所适从, 使得关联交易的固有风险进一步加大。

3、过低的违规成本。

目前我国的法律法规对关系方交易的规定不够完善, 监督惩罚力度不够, 使得上市公司利用关联方交易造假的成本不高, 上市公司选择关联方造假有利可图, 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违规关联方交易的发生, 也进一步增加了关联方交易的固有风险。

(二) 关联方交易控制风险的成因

1、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就关联方交易而言, 许多公司没有制定重大关联方交易的规范性程序, 以致关联方交易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但是, 关联方交易并非真正从公司的生产经营角度出发, 而是成为关联方取得超额收益或进行利润操纵的手段。因此, 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就成为关联交易控制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

2、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

股权高度集中的直接后果是造成股东大会由大股东控制, 大股东就会利用手中的绝对控制权, 对关联交易做出有利于自身利益的安排而不惜损害整个公司和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而中小股东无法对大股东利用非公允关联交易侵害自身利益的行为进行约束, 从而加大了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关联交易的难度, 导致了关联交易控制风险的产生。

3、董事和控股股东的法律义务和责任意识淡薄。

在大股东控制上市公司的情况下, 上市公司也不会对损害自己利益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起诉, 这必将给其他中小股东带来利益上的损害。董事和控股股东的法律义务和责任意识淡薄, 相关发事赔偿责任的规定和诉讼机制的不完善, 使得在控股股东及董事层面的关联方交易内部控制系统变得十分薄弱, 关联方交易的控制风险也因此而相应增大。

二、关联方交易检查风险的成因

(一) 关联方交易审计难度大

1、不正常的交易使审计难度加大。

实际工作中, 上市公司发生的关联交易可能包含了不寻常的低价和其它优厚条件;上市公司的管理当局也可能蓄意安排下属关联方进行交易时虚列各关联方的会计报表等, 这都使关联交易审计难度加大。

2、关联交易的审计范围广使得审计难度加大。

由于判断关联交易是否存在, 不以是否有交易金额或金额高低为依据, 而以双方之间是否有资源或义务的转移为依据, 这就使得关联交易审计的范围相当广泛, 既有账面已反映的业务, 也有账内未记载的事项。

3、未予披露的关联方交易。

在上市公司中, 实际存在着无偿的关联方交易、不易察觉的关联方交易与难以识别的关联方交易。对于这些关联方交易, 一方面上市公司不会主动披露, 另一方面非常难以察觉, 给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增加了难度。

(二) 投资者对关联交易审计容易产生认识偏差

首先, 投资者容易将关联交易等同于存在问题的交易。一提到关联交易, 即认为是不公平交易, 认为公司必定存在粉饰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行为。其次, 认为注册会计师审计应对关联交易价格的公允性做出保证。如果某公司关联交易较多, 而注册会计师没有发表意见, 公众及投资者就认为注册会计师没有勤勉尽责。

(三) 审计师的专业能力欠缺

审计是一个需要运用知识和经验进行判断的职业, 对关联方交易的审计更需要注册会计师具有完备的知识体系和敏锐的职业判断能力。如果注册会计师对关联方交易审计过程中发现的疑点未进行扩大范围的审查, 就是没有保持应有的职业关注, 如判断失误、遗漏了重要审计程序、采用了不恰当的审计方法等, 都将直接导致关联方交易审计检查风险的产生。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审计教材[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2]杨毅.关联交易与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关系研究[J].时代金融, 2011, (1) .

[3]张洁琳.关联方交易及其审计风险防范[J].财会月刊, 2010, (10) .

[4]巫扬华.关联方及其交易的审计风险分析与对策[J].会计师, 2009, (10) .

陕西省煤炭产业关联度分析 篇11

摘 要:从煤炭产业与陕西国民经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系和内在结构着眼,利用陕西省2007年42x42部门投入产出基本流量表中的数据,借助Excel、MATLAB数据分析软件,运用投入产出模型以陕西煤炭产业为例,定量地分析了煤炭产业与其相关产业的关联度,进而提出了促进陕西省煤炭产业与其相关产业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煤炭产业;投入产出模型;关联度

一、引言

煤炭作为我国的主体能源,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础产业。在煤炭发展的“黄金十年”,陕西省煤炭产业伴随我国经经济的快速增长,成为陕西省八大支柱产业之一,成为陕西尤其陕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力推手。但随着煤炭消费增速放缓、产能建设超前、进口煤大幅增加、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煤炭价格大幅下跌,行业经济效益减少,使得以煤炭产业为主导产业的陕北地区经济发展遭受重创。在此背景下,研究煤炭产业对整个经济的拉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产业关联度相关理论

1.投入产出模型

投入产出分析法是世界通用的分析特定经济系统内投入与产出间数量依存关系的原理和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在国民经济活动中,任何一个产业的生产都需要将其他产业的产品或服务作为本产业的投入要素,而其他产业的生产活动也同样将该产业的产品或服务作为投入要素,投入产出分析则是通过建立投入产出模型来反映和分析国民经济活动中各产业之间的这种投入与产出、供给与需求的经济技术联系的数量分析方法。

2.产业关联度相关理论

(1)产业关联形式。前向联系:指前一产业部门的产品为后一产业部门的生产要素,这样一直延续到最后一个产业的产品为止。

后向联系:指后续产业部门为先行产业部门提供产品,以此作为先行产业部门的生产消耗。

(2)产业关联指标。前向关联——直接分配系数:第i部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作为第j部门的中间产品的直接使用价值占该产品的总产出的比例,直接分配系数越大,说明产业之间的直接关联度也越大,其公式hij=xijXii,j=1,2,…,n。

后向关联——直接消耗系数:是生产单位j产品所消耗的i产品的数量,直接消耗系数越大,说明产业之间的直接关联度也越大,其公式为aij=xijXji,j=1,2,…,n。

三、陕西省煤炭产业关联度分析

陕西省煤炭产业现状:陕西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分布地区较广,约占全省总面积的四分之,60多个县有一定规模的煤炭生产能力。据我国第二次煤炭资源预测资料显示,陕西省探明和预测的煤炭资源总量在约为2922亿万吨,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11%。受国际经济形势影响,我国的外向经济受到了嚴重冲击,使得当前煤炭价格低位徘徊,经济低位运行的态势短期内难以改变,陕西省煤炭经济也不可避免的受到阻碍;其次,国际国内关于减少高碳能源使用、控制碳排放等煤炭政策对陕西省煤炭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煤炭产业关联产业的选择方法是:将关联指标降序排列,指标系数高于平均指标系数值的产业作为煤炭产业的关联产业。

1.陕西省煤炭产业的后向关联产业

利用陕西省2007年42x42部门投入产出基本流量表中的数据,借助Excel、MATLAB等数据分析软件,计算得到直接消耗系数,见表(2.1),其中直接消耗系数均值为0.008339048,直接消耗系数大于均值产业如下:

表3.1反应的是与煤炭产业密切后向关联的11个产业,依次是: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金融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其中,煤炭产业每生产1000元,需要直接消耗以上各产业37.9元,34.1元,33.1元,27.7元,27,6元,25,66元,24.49元,22.19元,14.67元,11.99元。

2.陕西省煤炭产业的前向关联产业

利用陕西省2007年42x42部门投入产出基本流量表中的数据,借助Excel、MATLAB等数据分析软件,计算得到直接分配系数(见表2.2),其中直接分配系数均值为0.021273375,直接分配系数大于均值产业如下:

表3.2反应的是与煤炭产业密切前向关联的六个产业,依次是: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工业,建筑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其中,煤炭产业每生产1000元,被以上产业作为中间投入使用355元、242元、160元、39元、28元。

分析表明煤炭产业的发展几乎对各个产业都有一定的供给推动作用,但是这种推动力有大有小,并且产业之间的间接作用也在影响着产业关联度的大小。比较可得出,我们可以发现煤炭产业对其前向关联产业具有不可比拟的巨大推动动作用,包括间接作用。

四、政策性建议

1.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当前的煤炭企业管理制度仍然较为落后,应该往科学管理、科技创新的目标发展。

2.鼓励煤炭企业加强与关联产业如化工、交通运输等企业合作,利用产业之间的关联,促进煤炭产业与前后关联产业协调发展。

3.延伸产业链,提高煤炭产业的附加值。应该致力于在相关领域逐渐进入、生发、扩展,延长煤炭产业链,借助于煤电、煤电化等产业链的延伸,获得垂直一体化的成本优势。

4.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目前国内的煤炭勘探、开采、加工等方面的技术仍然不够成熟,也缺少在国际上领先的技术,这是制约煤炭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应致力于提高煤炭科技的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 陕西省投入产出表[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 《中国能源发展报告》编辑委员会.中国能源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3

[3] 吴三农.产业关联与产业波及效应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12,(1)

关联市场分析 篇12

互联网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历史数据,这些数据迫切需要转换为有用的信息和知识[1,2],通过这些信息和知识,研究经营管理状况、分析市场、控制生产,发现和挖掘可以改进的地方,甚至预测将来的发展和变化,由此产生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数据挖掘是从大型数据库或数据仓库中发现并提取隐藏其中的信息的一种技术,目的是帮助决策者寻找数据间潜在关联,发现被忽略的要素,这些信息对预测趋势和决策十分重要[3,4]。数据挖掘技术涉及数据库、人工智能(AI)、机器学习和统计分析等多种技术。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正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传统数据库技术领域[5]。本文介绍了一个关联分析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学生某些课程成绩比较好会导致另外一门或几门课程成绩比较好,对此进行关联分析可得到其对课程偏好之间的联系。本文讨论了经典频繁集算法进行关联分析过程,描述了关联分析中发现多维关联规则方法,分析了使用高维数据结构在关联分析中的优化效果。

1 相关数据库结构与分析

学生成绩关联分析数据来自一个学生管理系统数据仓库,数据仓库中包含学生成绩信息和住宿信息等,由于分析的是各科成绩关系,故相关的只有成绩事实表和学生、课程两个维表,表中出生年月、教师、课程类型、学分、籍贯、考试日期等不相关属性可以去掉,相关数据仓库结构如表1、表2、表3所示。

可将数据提交到数据库中。数据经过关联分析后得到数据间关联规律,这些规律可表示为数据的关联和支持度、可信度。关联分析的最后结果将揭示各科成绩之间的联系,如一个涉及3门课程的关联规则表示如下:

(课程1成绩好)AND(课程2成绩好)=>(课程3成绩好)支持度S%可信度C%

2 数据挖掘准备工作

数据预处理包括数据清理、数据集成、数据抽取、数据变换和数据归约。数据清理和数据集成在数据仓库构建过程中已经完成。

对预处理后数据进行统计,以直方图表示成绩的分布情况,直方图用分箱的方法来表示数据的近似分布。图1以横坐标表示成绩,纵坐标表示百分比,用Visual Basic处理数据。

从图1可以看出,考试中成绩优秀的只占很小一部分,而成绩及格和中等却占比很大。一般意义上成绩良好也可以说是成绩好,因此将成绩良好和优秀(score>=3)都定义为成绩好。

3 数据挖掘算法及改进

3.1 关联分析和经典频繁集算法

关联分析发现关联规则,这些规则展示属性-值频繁地在给定数据集中一起出现的条件。关联规则是形如X=>Y的规则,支持度为在所有交易集中同时符合X与Y的交易数与所有交易数之比,可信度指在所有交易集中同时符合X与Y的交易数与符合X的交易数之比。关联规则可表示为:

关联分析主要算法有经典频繁集算法和FP-growth等改进算法,本文采用经典频集算法思想对数据进行关联分析。经典频繁集算法思想如下:①找出所有具有超出最小支持度的支持度项集(itemsets),由Apriori算法实现;②利用大项集(litemsets)产生所需规则(rules)。算法实现如下:

apriori-gen函数以Lk-1(所有大(k-1)-项集)作为输入参数,返回所有大k-项集的集合Lk,分两步实现:

(1)联合.

(2)剪枝(pruning)。如果存在c的(k-1)-子序列不包含于Lk-1之中,则删除所有项集c?Ck。

3.2 关联分析算法优化

根据上面的归约,分析学生某科(几科)成绩与其它科目成绩关系。把一门课程成绩好(score>=3)作为一个项,每个学生的考试可作为一项交易,下面讨论进行关联分析时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3.2.1 关联分析问题

由于数据结构关系,本次关联分析遇到以下问题:①经典频繁集算法理论一般只介绍同一字段值之间的关系,而考试成绩分析涉及到课程和成绩两个字段,属于多维关联规则;②课程数量很多(1 000门左右),但大多数课程只有部分学生选修,如果支持度要求太高就得不到有意义的规则,故频繁-1项集也会比较多。数据仓库中每次考试都存储为一条记录,需要过于频繁地扫描数据量巨大的事实表。

3.2.2 多维关联规则处理方法和频繁-1项集找寻

为了简化多维关联规则,建立一个频繁项集表,结构如表4所示。

若该频繁项集层次大于1,P1为频繁项集层次较高的项集ID,P2为频繁项集层次为1的项ID。该频繁项集的层次为1,P1为空,P2保存频繁项集规则。

首先需要找出所有符合最小支持度的频繁-1项集(在本次关联分析中最小支持度设定为5%)。找寻频繁-1项集程序如下:

3.2.3 交易集表产生和算法优化

如果直接在事实表中搜寻层次为2以上的频繁项集,需对每个学生确认频繁集组合条件是否符合,对每个学生都要扫描记录数巨大的考试事实表数次。为解决此问题,建立了专门的交易集表(也可在学生表中直接加一个字段,但这需要更新数据仓库的学生表,并影响其它分析),表结构见表5。

交易集字符串是交易符合层次为1的频繁项集ID集合,ID两边加上$符号以便正确查找。如某学生复合ID为1、2、3的层次为1的频繁项集,其交易集字符串为$1$$2$$3$,生成表的程序如下:

3.2.4 层次较高的频繁集和规则产生

找出频繁-1项集并生成交易集表后,即可依次找出频繁-2项集等层次的频繁集,其中一个2项集由两项频繁-1项集构成,一个n项集由一个频繁n-1项集和一个频繁-1项集构成。可从频繁项集表中推出构成每个多项集的频繁-1项集,扫描交易集表即可找出该频繁多项集的支持度,最终找出所有频繁项集。以下程序可确定某频繁项集包含的所有频繁-1项集:

其中,array()是用于保存该频繁项集包含的所有频繁-1项集数组,也可直接生成查询条件:将array(i)=rs2(“p2”)改为str1=”$”+cstr(rs2(“p2”))+”$%”,该字符串可直接用于判断交易集表中的交易是否包含该频繁项集的所有条件。

通过扫描交易集表找出所有频繁大项集后生成规则,若支持度大于给定的支持度即可输出为关联规则。

3.2.5 兴趣度分析及规则输出

关联分析规则是否有兴趣,主要评价标准是可信度和支持度。通常使用固定的可信度和支持度标准,但由于本例中频繁项数量很多,高层关联规则产生算法的复杂度也相对较高。而较高层次频繁项的支持度要比较低层次频繁项低很多,可将支持度低的低层次频繁项不产生高层次频繁项,予以清除。本例中各层次使用不同的支持度标准,该标准从低层到高层递减。

经过最后筛选,输出部分规则如下(最小可信度为30%):

(渔业导论>=3)AND(大学英语1>=3)=>(法律基础>=3)支持度5.1%可信度33.3%

(法律基础>=3)=>(渔业法规>=3)支持度5.2%可信度53.1%

(渔业法规>=3)=>(法律基础>=3)支持度5.2%可信度61.2%

注:倒过来不一定有足够可信度,例如由于可信度不到30%的缘故,(法律基础>=3)=>(大学英语1>=3)没有作为规则输出。

4 结语

数据挖掘是一项复杂技术,本文介绍了经典频繁集算法进行多维关联分析的方法,讨论了如何将多维关联分析简化为一维关联分析,将多次扫描庞大的事实表转化为扫描相对较小的交易集表。

课程很多,项集也会很大,而经典频繁集算法的缺点之一正是建立了大量频繁项集,频繁扫描事实表。所以对此种关联分析,经典频繁集算法不是最好的算法,但分步优化和使用高维数据能使算法复杂度大大降低。

摘要:采用Visual Basic对学生管理系统数据仓库进行关联分析,揭示了各科成绩之间的联系,详细描述了关联规则算法及实时优化,分析了使用高维数据结构在关联分析中的优化效果。

关键词:数据挖掘,关联分析,高维数据

参考文献

[1]张兵令,付熙徐,张丹珏.数据仓库的建立与维护[J].微型电脑应用,2006(2):15-19.

[2]朱扬勇.高级数据库应用开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JIAWEI HAN,MICHELINE KAMBR.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M].影印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美]OLIVIA PARR RUD.数据挖掘实践[M].朱扬勇,左子叶,张忠平,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上一篇:飞行训练模拟器设计下一篇:雷替曲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