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结构

2024-09-28

PC结构(通用10篇)

PC结构 篇1

摘要:文中分析PC集群架构, 对PC集群架构进行角色划分, 围绕PC集群特点来设计多架构PC集群的动态监控显示系统框架, 为了实现动态监控, 本系统需要采用C/S (Client/Server) 的系统设计架构, 将任务合理分配到Server端和Client端来实现, 降低系统的通讯开销, 最终实现对PC集群系统的精确实时动态监控。

关键词:PC集群监控,高性能运算,监控数据采集,数据整合,客户/服务器结构

0 引言

随着多核处理器技术的主流化[1], 科学计算的不断发展, 高性能计算PC集群越来越普及, 石油、气象、航天、科研院所等用户的计算规模不断发展, 各种计算软件日趋成熟, 可以模拟计算各种复杂模型, 完成高分辨率、高精度的计算分析;因此, 基于目前的硬件环境, 如何来提升和优化应用软件的运行效率成为很多高性能用户的迫切需求。优化应用软件运行效率的前提是获取整个系统的主要性能参数, 通过对这些参数的分析来完成应用软件的优化。所以, 如何设计和建立一个实时、准确、详尽的获得多架构PC集群主要性能参数的动态监控系统成为提示应用性能的工作重点。

1 PC集群系统典型网络架构

PC集群中按照节点单元角色可分为管理节点 (Head Node) , 登录节点 (Login Node) , 存储节点 (I/O Node) 和计算节点 (Compute Node) ;各类角色的功能特点如下所示。

1.1 管理节点

管理节点是PC集群中的一个节点, 硬件架构多为两路机架式服务器, 负责管理整个高性能计算集群, 并安装应用软件。

1.2 登录节点

登录节点是PC集群中的一个或者多个节点, 用于提供用户登录服务, 受控于管理节点。

1.3 存储节点

存储节点是PC集群中的一个或者多个节点, 在实际应用中也称为I/O节点, 多为四路服务器, 并拥有多个I/O插槽, 用于提供高性能共享文件系统, 受控于管理节点。

1.4 计算节点

计算节点是PC集群中的一个或者多个节点, 硬件架构多为两路刀片或机架式服务器, 专用于处理计算问题, 受控于管理节点。角色完整情况下PC集群网络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

在实际的PC集群系统中, 一个物理节点可以对应多个角色, 当PC集群节点数量较少时, 管理节点可以兼当登录节点、I/O节点和计算节点的角色。但在一套系统中部署大量节点的用户中, 管理节点是独立的, 往往根据多种不同应用软件的需要在一套大规模集群中部署多个管理节点。

2 集群系统监控框架设计

结合PC集群的系统特点, 设计的目标系统分为后台收集系统 (本文以下简称“后台系统”) 和前台显示系统 (本文以下简称“前台系统”) 。

2.1 后台系统[2,3,4,5]

后台系统主要目标是成功对监控指标数据进行收集汇总, 然后提供给前台系统, 由前台系统对数据进行解析, 并显示。后台系统的设计遵循C/S架构, 分为客户端 (Client端) 和服务器端 (Server端) , 其中客户端负责对需要进行监控的节点进行数据采集, 而服务器端负责对客户端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汇总, 然后提供给前台系统。

后台系统对监控数据的采集属于分布式采集, 在每一个需要进行监控的节点上部署一个守护进程, 通过该进程对节点数据进行采集, 然后汇总至服务器端。同时, 后台系统的这种设计框架支持多服务器端的情况, 即服务器端程序分级, 可以按照实际情况分后台一级服务器端, 后台二级服务器端, 因此保证了当节点数量庞大时, 系统进行多级服务器端数据汇总的压力负载分担和平衡, 保证系统运行稳定, 使整套系统具有足够的可靠性。多级后台系统服务器端程序时框架如图2所示。

2.2 前台系统[6]

前台系统被设计成一个完全独立的程序, 其目标是实现对多架构PC集群的动态监控显示;当后台系统服务器端程序完成对数据的汇总后, 前台系统可以在配置文件中指定服务器端程序的位置 (IP地址) , 它可以直接获取汇总后的数据, 然后再在前台系统内部完成数据的整合, 最后将数据推送给数据显示部分的功能应用。前后台之间主要进行数据的交互, 实际工作部分是, 后台系统在数据汇总后, 将数据传输给前台系统进行数据整合。把前台系统和后台系统的框架结合在一起, 整体关系如图3所示。

这种设计框架决定了本课题系统可以具有非常强的扩展性, 可以适应1000节点以上的超大规模多架构PC集群环境中部署和使用。另外, 前台系统被设计成完全独立的程序, 因此, 前台系统可以部署在任意节点上, 也可以和后台系统服务器端程序或者客户端程序部署在同一节点上, 即前台系统和后台系统在实际使用时可以合并。

3 集群系统监控功能设计

通过对PC集群的动态监控系统框架设计, 本课题系统可实现多级服务器端的压力负载分担, 同时前台系统亦可实现灵活的多节点部署安装。本节分别从后台系统和前台系统入手, 详细介绍两部分中的具体功能设计。

3.1 后台系统功能设计

结合PC集群系统监控框架的分析和设计可知, 后台系统客户端主要功能是数据收集、存储和发送, 服务器端主要功能是数据汇总, 响应前台系统数据请求。

后台系统服务器端和后台系统客户端的相应功能操作由各自的守护进程完成, 具体功能的行为操作由具体配置文件控制。守护进程和配置文件名称如表1所示。

后台系统客户端的一个核心功能是数据收集功能, 该功能以单独的模块形式提供给系统进行使用, 具体方式是使用动态函数库。其中, 获取原始数据包括四类资源:CPU类、内存类、磁盘类和网络类资源。

后台系统客户端守护进程pcnt启动后, 首先读取配置文件pcnt.conf, 获取配置文件中的采样时间间隔, 然后按采样间隔调用数据收集功能模块, 再存储成XML的数据格式, 最后发送出去。其中, 后台系统客户端的配置文件中支持两种数据网络传输形式, 即单播和组播。

3.1.1 单播[7]

单播的通讯模式是从单一的源头发送到单一目的接收者的网络服务类型;主机之间一对一的通讯模式, 网络中的交换机和路由器对数据只进行转发不进行复制。能够针对每个客户端及时响应, 网络服务器根据其目标地址选择传输路径, 将IP单播数据传送到其指定的目的地。

单播的优点是服务器及时响应客户端的请求;服务器针对每个客户端不同的请求发送不同的数据。

单播的缺点是服务器针对每个客户端发送数据流, 在客户端数量大时由于IP包的重复发送而浪费大量的带宽, 使网络服务器不堪重负。

3.1.2 组播[8]

组播是主机之间一对一组的通讯模式, 也就是加入了同一个组的主机可以接受到此组内的所有数据, 网络中的交换机和路由器只向有需求者复制并转发其所需数据。主机可以向路由器请求加入或退出某个组, 网络服务器有选择的复制并传输数据, 即只将组内数据传输给那些加入组的主机。这样既能一次将数据传输给多个有需要 (加入组) 的主机, 又能保证不影响其他不需要 (未加入组) 的主机的其他通讯。

组播的优点是需要相同数据流的客户端加入相同的组共享一条数据流, 节省了服务器的负载, 具备广播所具备的优点。由于组播协议是根据接受者的需要对数据流进行复制转发, 所以服务器端的总带宽不受客户接入端带宽的限制。

组播的缺点是与单播协议相比没有纠错机制, 发生丢包错包后难以弥补, 但可以通过一定的容错机制和QOS加以弥补。现行网络虽然都支持组播的传输, 但在客户认证、QOS等方面还需要完善。

后台系统服务器端守护进程psvr启动, 在读取配置文件psvr.conf后, 判断是否存在多级后台系统服务器端, 如果存在, 则进入一个循环中, 直到为最低一级后台系统服务器端;如果不存在, 直接接收后台系统客户端数据, 并判断是否有前台系统的数据请求。整个工作流程如图4所示。

3.2 前台系统功能设计[9,10]

前台系统以监控PC集群内节点数量为依据, 在主界面中按照节点数量显示与之对应的单个图形体窗口 (以下简称“单体窗口”) , 每个单体窗口的显示方法一致。每个单体窗口动态显示对应节点的CPU、内存、磁盘、网络四类资源状态。单体窗口如图5所示。

前台系统单体窗口可以按照三个维度进行划分:区域、颜色和方向。

第一个维度:区域, 以不同的区域显示不同的监控指标项, 各区域与资源项对应关系如表2所示。

第二个维度:颜色, 以不同的颜色显示不同的监控指标项, 各种颜色与资源项对应关系如表3所示。

第三个维度:方向, 以不同的方向表示不同监控指标项的增长。所有数据按照监控数值进行填充。CPU和内存资源显示以百分比计量, 网络收发和磁盘读写以MB/s为单位计量, 最大量为100 MB/s。

当对一套PC集群中多个节点进行动态监控显示时, 前台系统界面如图6所示。

另外, 前台系统支持通过快捷键切换主机名的显示, 可以对集群中任意节点单元进行放大和缩小等便捷功能。

4 结束语

文中提出基于多架构PC集群的动态监控显示系统设计方法, 实现了PC集群主要特征值的获取、分析, 这套系统已在高性能运算领域进行推广应用, 并借助于该系统对超过1000节点的大规模PC集群系统进行性能优化。

参考文献

[1]释放多核潜能:英特尔Parallel Studio并行开发指南[M].英特尔亚太研发有限公司, 北京并行科技公司, 2010.

[2]陈燕晖, 罗宇.Linux内核数据采集的一种有效方法[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06, 23 (6) :51-52.

[3]易昭华, 金正操, 杜晓黎.大规模机群监控系统数据采集通信模型和通信协议的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4, 16 (35) :116-118.

[4]Buyya R.PARMON:A Portable and Scalable Monitoring System forClusters[J].Software Practice and Experience, 2000, 30 (7) :723-739.

[5]何丽萍, 刘立程.改进的基于Ganglia的网格监控系统[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6, 23 (1) :85-89.

[6]薛正华, 董小社, 伍卫国.自适应大规模服务器集群监控系统的构建[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08, 42 (4) :399-403.

[7]黎连业, 王安, 向东明交换机及其应用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8]计算机网络[M].潘爱民, 译.4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9]熊劲, 孙凝晖.曙光机群资源管理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学报, 2002, 25 (12) :1357-1363.

[10]郝晓云, 范玉妹, 谷海峰, 等.Linux机群并行应用监控系统[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03, 24 (7) :59-62.

PC结构 篇2

长城嘉翔 9000提出了“五度空间”概念,包括创意空间、影音空间、家居空间、易用空间和安全空间。其中创意空间主要指无线互连PC和家电,享受另一种应用模式所带来的快感;影音空间是指多媒体影音中心,实现电视节目的观看和录制;家居空间指的是时尚、简约的外形设计,更符合家居的需要;易用空间和安全空间主要指产品的应用方面,例如智能驱动安装、系统多点还原备份、一键杀毒等功能。

送测的嘉翔9000 型号为9030H-B,独特的机箱造型和符合主流的易用设计,体现出该机贴近用户的一面,据说机箱采用环保杀菌涂层设计,让家居环境更加绿色健康。白色圆滑的面板没有过多修饰,黑色反光衬条将机器开关、驱动器等区域划分开来。前置有 USB 接口(2 个)以及软驱接口,并提供了七合一读卡器,为用户的数码设备数据传输提供保障,并配有防尘盖以更好地保护接口。该机采用Intel Pentium 4 3.0GHz 处理器、 512MB DDR 内存以及i865G 主芯片组主板,高端配置带来了卓越的性能表现,在PC WorldBench 5 测试中它得到 114分的高分,而S i S o f t Sandra 2003 中34913 分的 Drive Index 成绩,也表现出 7200r/min 硬盘的高性能。

长城嘉翔9 0 0 0 在主板 BIOS 中集成了多点还原备份 (Image IT)功能,通过“home” 按键,用户在开机时可进入这个全中文界面的备份工具。备份软件在BIOS 级工作,自身十分安全,但备份工作不能定制进行,用户应该在空闲时主动备份。

PC结构 篇3

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和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物(ACR)等核壳粒子是比较常用的PC增韧改性剂。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少量核壳改性剂就可显著改善PC的韧性[6,7,8,9,10,11,12,13,14],但往往是以牺牲材料的刚性为代价的。本研究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PC/聚苯乙烯-b-聚丁二烯-b-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三嵌段共聚物(SBM)共混物,研究SBM的含量对共混物的形态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原料

聚碳酸酯(PC,Makrolon 2805),德国拜耳有限公司;聚苯乙烯-b-聚丁二烯-b-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三嵌段共聚物(SBM,SBM123),法国ARKEMA公司,数均分子量(Mn)、重均分子量(Mw)及嵌段组成见表1。

1.2 主要设备及仪器

转矩流变仪(XSS 300型),上海科创橡塑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平板硫化机(XLB-DQ型),亚东集团有限公司;试样锯(XJS-30型),承德精密试验机有限公司;冲击试验机(XJU-5.5J型),承德大华试验机有限公司;材料试验机(Instron1121型),英斯特朗集团公司;缺口制样机(QYJ 1251型),深圳市新三思材料检测有限公司;超薄切片机(EM UC6型),德国Leica公司;透射电子显微镜(TEM,JEOL 1010型),日本电子株式会社。

1.3 样品制备

1.3.1 共混样品的制备

首先按一定质量比(PC/SBM:98/2、96/4、94/6、92/8、90/10)称量PC和SBM嵌段共聚物,然后在转矩流变仪(XSS 300型)进行熔融共混。共混温度为240℃,转速为80r/min,混合时间为5min。并在整个实验中保持温度、转速和混合时间不变。

1.3.2 冲击样条的制备

将共混后的样品在平板硫化机上240℃,10MPa,热压5min,随后迅速将该样条放到另一台平板硫化机上,10MPa下冷却至室温,然后在裁样机上制成63.5mm×12.7mm×6.4mm的长方形样条,最后将这些样条在缺口制样机上铣成V字形缺口,制得悬臂梁缺口冲击样条。

1.3.3 拉伸样条的制备

将共混好的样品在平板硫化机上240℃,10MPa条件下压成1mm的薄片并制成50.0mm×8.6mm×1.0mm(颈部宽度4.0mm)样条。

1.4 性能测试与结构表征

1.4.1 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的测试

在室温下,将制备好的悬臂梁冲击样条在冲击试验机(XJU-5.5J型)上进行冲击测试。

1.4.2 拉伸性能的测试

在室温下,将制备好的拉伸样条在材料试验机(Instron1121型)上进行拉伸测试,拉伸速率为50mm/min。

1.4.3 分散相SBM粒子的形态观测

使用高分辨率透射电镜(TEM,JEOL1010型),加速电压100kV。样品采用超薄切片机切成约70nm的薄片,样品固定在400目铜网上进行观察,采用OsO4染色。

2 结果与讨论

2.1 PC/SBM共混物的冲击性能

图1为PC/SBM共混物的冲击强度随着SBM含量的变化曲线。由图中可以看出,随着SBM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冲击强度增加,即SBM可以有效增韧PC。共混物发生脆韧转变时,SBM的含量仅为4%(wt,质量分数,下同)。当含量为6%时,共混物冲击强度达到45.6kJ/m2,SBM含量继续增加,共混物的冲击强度变化较小。

2.2 PC/SBM共混物的拉伸性能

图2给出PC/SBM共混物的屈服强度随着SBM含量的变化曲线。由图可以看出,共混物的屈服强度随着SBM含量的增加而降低。PC为57MPa,而添加10%的嵌段共聚物,共混物的屈服强度下降到50MPa。因此,添加SBM对材料的屈服强度有不利影响。

图3给出了PC/SBM共混物的杨氏模量随着SBM含量的变化曲线。由图中可以看出,共混物的杨氏模量随着SBM含量的增加,变化较小。这是因为SBM中含有聚苯乙烯(PS)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等硬链段,起到增强的作用,而聚丁二烯(PB)软链段在共混物中的含量较低,由表1中可以看出,SBM123嵌段共聚物中PS占32%,PB占36%,PMMA占32%,也就是说当SBM含量为6%,而PB含量也仅有2.2%。因此,采用SBM增韧PC时,对其模量损失较小。

2.3 PC/SBM共混物的形态结构

图4给出了PC/SBM共混物的形态结构随着含量的变化,黑色的为分散相粒子。由图中可以看出,在SBM的含量较低时,其能较好地分散到PC中,而随着含量的增加,分散相粒子形成较大的聚集体,当含量达到10%时,许多分散相粒子粘结在一起,形成类似网状的结构。这是因为随着含量的增加,分散相粒子发生融合造成的。由表2可以看出,分散相粒子的尺寸随着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与通常所用的橡胶粒子不同,SBM粒子内部也形成一定的结构,由于采用OSO4染色,分散相粒子内部黑色的部分为PB链段,灰色部分为PS链段,白色部分为PMMA,可以判定其形成双连续的结构,这是由于嵌段共聚物各链段间发生微相分离造成的。

[SBM质量分数:(a)2%;(b)4%;(c)6%;(d)4%;(e)6%]

2.4 临界基体层厚度

1985年,Wu[15,16]研究橡胶增韧尼龙共混体系提出了临界基体层厚度理论,使定量化研究聚合物共混体的脆韧转变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基于Wu的模型,当基体层厚度(相邻分散相粒子间距离,ID)小于临界值—临界基体层厚度(IDC)时,体系发生韧性断裂;当ID大于IDC时,体系发生脆性断裂;当ID等于IDC时,发生脆韧转变。而IDC是基体本身固有的一种性质,与分散相的尺寸和含量没有关系。基体层厚度可通过式(1)计算:

式中,dw为SBM粒子的重均粒径,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对分散相粒子进行统计,并采用式(2)计算:

Vf为SBM粒子体积分数。SBM粒子体积分数Vf按式(3)计算:

式中,ρm,ρf分别为PC和SBM的密度;Wf为SBM的质量分数。本研究中ρm=1.20g/cm3,ρf=1.10g/cm3。根据式(1-3)计算所得结果,列于表2中。

图5给出PC/SBM共混物的冲击强度随着基体层厚度的变化曲线。由图中可以看出,当基体层厚度下降至185nm附近时,共混物的冲击强度发生突变。大于185nm时,共混物表现为脆性;而小于185nm时,共混物表现为韧性。因此,PC/SBM共混物的临界基体层厚度为185nm。

3 结论

(1)PC/SBM共混物的冲击强度随着SBM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SBM含量为4%时,共混物发生脆韧转变。

(2)PC/SBM共混物的屈服强度随着SBM含量而降低,而杨氏模量几乎不发生变化,因此可以在增韧PC的同时,对其刚性损失较小。

(3)研究了PC/SBM共混物的冲击强度随着基体层厚度的变化,得出PC/SBM共混物的临界基体层厚度为185nm。

摘要: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聚碳酸酯/聚苯乙烯-b-聚丁二烯-b-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三嵌段共聚物(SBM)共混物,研究SBM含量对共混物的形态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BM能够较好地分散在PC基体中并能显著改善其韧性,而对刚性损失较小,并基于Wu的逾渗理论,得出PC/SBM共混物的临界基体层厚度为185nm。

PC结构 篇4

而根据市场分析机构Gartner的计算方法,今年第一季度全球PC发售量同比下滑6.5%,美国PC发售量同比仅下滑不足1个百分点。两家机构采用的计算方法不同。

两家分析机构都指出,惠普在美国PC市场超越戴尔,成为美国第一大PC厂商。IDC表示,惠普采取的低价及在客户中建立的品牌战略帮助其将市场份额提高至27.6%; 戴尔因疲于重组消费者业务,美国PC市场份额下滑至26.3%; Acer排名第三,市场份额为10.5%; 苹果排名第四,市场份额为7.6%; 东芝排名第五,市场份额为6.6%。

而在全球市场上,IDC报告显示,惠普市场份额增长至20.5%,发售量同比增长了2.9%; 戴尔下滑至13.6%,发售量同比下滑了16.7%; Acer排名第三,市场份额为11.6%; 联想排名第四,市场份额为7%,同比持平; 东芝市场份额为5.4%。

对于下一步的市场走势,Gartner研究主任乔治•西福勒(George Shiffle)发表声明称,零售商可以重建库存,但这并不意味着PC终端用户需求将复苏,全球PC市场何时触底尚不明朗。

PC结构 篇5

沈阳地铁丽水新城项目, 为沈阳市开发建设的公共租赁住房项目。项目东侧和北侧紧邻304国道, 西侧为规划安顺路, 南为规划沈丹高速辅路。沈阳地铁丽水新城项目总占地约为20公顷, 项目分两期开发, 一期工程总用地约13公顷, 一期工程分为两块, 场地东侧约70米宽长条用地 (A地块) 和场地西北角地铁停车库 (B地块) ;A地块占地约68900平米, 地上总建筑面积约8万m2, A地块占地61379平米, 地上总建筑面积约20万m2, 共计总建筑面积约28万平米。沈阳地铁丽水新城项目规划建设目标与设计理念为, 依托沈阳市深厚城市文化底蕴, 坚持住宅产业化发展方向, 应用工业化装配式技术, 充分考虑项目开发设计施工等方面的综合经济性, 打造一个功能合理、技术成熟、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美好家园。

当前我国公共租赁住房供给处于初级的粗放型阶段, 从公共租赁住房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建设来看, 建设过程中却呈现出高品质质量需求与落后生产方式的矛盾, 其工业化技术低、住宅的综合质量低、资源利用水平低, 粗放型的住宅生产方式既不适合可持续发展, 也不适应改善居民住宅质量的需要。沈阳丽水新城项目着眼于大规模公共租赁住房供给的契机, 在建设中推广产业化方式, 主体结构采用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体系, 内装采用装配式工法体系, 以整体建筑装配方法施工。沈阳地铁丽水新城项目以工业化生产方式制造装配式住宅的理念、且运用先进的装配式集成技术建设公共租赁住房, 从而提高住宅使用功能和质量、推进节能减排降低建造成本, 力求实现公共租赁住房工业化的“建筑体系化、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装配化”的住宅产业现代化集成技术的新突破。

2、公共租赁住房装配式住宅的思考

2.1 国外公共住房工业化的生产技术发展趋势和特征

2.1.1 住宅工业化的量产化技术的研发

二战后, 西方发达国家在公共住房建设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型中, 认识到规模化建设质量保障必须采用住宅工业化生产方式的基本思路, 从新型住宅工业化技术和传统施工技术的工业化生产的合理化两个方面进行技术研发。

2.1.2 住宅生产工业化通用体系的应用

欧美各国高度重视模数协调标准对规模化生产的住宅生产工业化的重要性, 并发展出了住宅工业化通用体系, 与各种住宅装用体系或不同类型的结构体系相结合, 在提高整体技术水平的同时确保了公共住房质量和性能。许多国家努力实现以量产化生产的标准化部品建造生产建筑物的方法, 即通用体系作为各类住宅部品 (构配件、制品、设备) 工业化生产基础标准。住宅的各个部分都有通用部品, 采用将通用部品组合起来的生产方式。

2.1.3 住宅系列化标准化的设计

住宅系列化标准化设计与多样化相统一, 例如, 日本对公共住宅制定了“标准设计的标准”, 之后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发展。

2.1.4 住宅标准化系列化产业化部品的采用

标准化·系列化住宅部品的开发生产和供应得到长足发展, 这是保证住宅这一最终产品功能与质量的基本条件之一, 是实现住宅产业化的重要标志。在标准化基础上实现部件的系列化·产业化, 各厂家生产的部品都以部品通用体系为原则, 设计时选择部品进行住宅设计。

2.1.5 工业化施工工法的开发

发达国家在施工现场工程方面, 强调工业化施工方法的同时, 还十分重视构配件生产、现场施工、组织管理等方面的标准化工作。

2.1.6 可持续建设工业化理念的贯彻

公共住宅的住宅产业化可持续发展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可持续建设的住宅生产工业化理念就是住宅生产建造要考虑住宅全寿命周期的部品制造·施工建造·使用维修·改造拆除的各个阶段, 来保护地球环境和节约各类资源。各国可持续建设的住宅生产工业化理念开发了大量的技术。

2.2大力推广公共租赁住房装配式住宅的有利时机

当前, 全国许多城市和企业开始尝试工业化方式建设保障性住房, 如何利用好这一契机, 创新发展结合技术转型, 积极地推进装配式公共租赁住房, 促进住宅工业化发展和住宅产业升级,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极其重要课题。装配式技术完全可以为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提供产业化建设的技术支撑, 与传统建设方式相比其优势主要有三点:

第一、量产化优势。从国际公共住宅发展经验来看, 走工业化生产的住宅建设体系, 是提高大量性建设住宅品质的核心所在。全面推行住宅建筑体系, 把规划和设计、生产和施工、销售和管理融汇在一起, 营造技术成套化定型化和标准化, 可高效率地供应大量的优质住宅。

第二、环保化优势。工厂化生产, 可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 有效节约钢材和水泥等建材, 减少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现场装配式施工过程扬尘少、工地产生的噪音低、现场周边的环境可以得到有效保护。

第三、品质化优势。在装配整体式住宅技术体系中, 使得各类部品的质量得到更有效的控制, 最终产品质量更有保障。与传统施工相比, 装配式住宅将人为因素对工程质量和结构安全的影响因素降到最低, 能较好地解决开裂和渗漏等质量通病的发生。

结合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规模大、套型面积小和易于实现标准化等特点, 采用装配式工业化生产是最佳选择。利用当前大量建设的公共租赁住房时机, 大力推行装配式公共租赁住房, 不仅能够保证住房品质和节能降耗, 而且有利于加快我国住宅产业升级。

3、公共租赁住房装配式住宅体系与技术集成

3.1 公共租赁住房装配式住宅体系与生产系统

住宅生产工业化就是用“工业性”的方法建造建筑物, 这种“工业性”与“制造业”基本相同。所谓“建筑生产工业化”, 就是把已经在一般工业领域里建立起来的生产及管理的方式、方法等“引进并应用”在建筑领域里。住宅工业化首先是一种住宅生产建造方式的变革, 其核心是要实现由传统半手工半机械化生产方式转变成一种现代住宅工业化生产方式。住宅产业化应在住宅工业化生产的前提下, 通过推行住宅标准化生产部品、采用符合工业化建造的集成技术来实现住宅工业化生产, 解决传统生产方式的住宅质量缺陷和性能不佳等弊端, 提高住宅品质为中心的综合效益, 进而减少能耗保护环境。实现住宅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及其技术, 必将对中国住宅建设发展与变革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装配式住宅是把需要大量建造的住宅, 采用标准化系列化的住宅部品, 按照工业化生产住宅部品, 通过机械化施工及科学的组织管理, 使之形成具有优良品质的住宅的产业化全过程。住宅工业化简而言之是发展工业化所需工作, 或者说产业化是一种生产过程产业化。从住宅产业的特质来看, 所谓装配式住宅将住宅生产作为系统来认识, 进行子系统之集合, 造成了子系统之产业化。装配式住宅生产系统将由生产全部住宅部品、部品的各子系统组成。装配式住宅系统可以分解为若干分系统、子系统, 每个分系统, 子系统都存在一定的层次结构, 构成系统的整体结构。

装配式住宅具有生产系统之分割的特质, 即结构体系统与内装体应分开的前提下, 在进行进一步的分割, 使其确保生产的独立性, 从而满足工业化生产的组织专业化、施工工业化、部品预制化的要求。装配式住宅通过一种开放式的工业化建筑体系, 将住宅部品生产和住宅施工分割开来, 形成以生产住宅部品为中心的住宅部品化组织专业化的生产供给体系。研究装配式住宅系统系统的结构, 将构建我国住宅建设的新模式, 引领住宅建设朝工业化标准化和产业现代化方向发展。

3.2 丽水新城项目主体结构和内装部品的技术集成

当前, 我国住宅产业落后的传统建造技术及其管理模式, 已无法适应住宅产业现代化, 变革住宅产业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 引进和融合先进制造技术和现代管理思想, 实现住宅产业的集成化制造, 是我国住宅产业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的根本要求。丽水新城项目瞄准国家住宅产业化的战略机遇, 结合以发展新型工业化住宅建立工业化住宅技术体系为目标的远大住工集成技术, 进行公共租赁住房装配式住宅的主体结构和内装部品的系统集成技术研发, 以公共租赁住房装配式住宅的优化集成能力, 探索运用住宅工业化技术体系建造的全装修成品住宅, 大批量高速度工业化建造低价高品质公共租赁住房。

远大住工集成技术的装配整体式住宅技术体系特点有, 适应建筑主体的传统体系和新型结构体系;以模数协调、模块集成、技术优化为基础;以大工厂流水线生产、大装备成批量制造、大规模市场定制为工业化手段;以机械化作业和装配施工为作业方式;以功能完备、节能环保、价廉物美为产品特性。

3.3 丽水新城项目PC主体结构的技术集成

远大集成建筑的PC主体结构技术体系已完全确定, 在充分吸纳国外先进理念和技术的基础上, 自主创新, 解决新技术不高成本的矛盾, 创新研发出符合中国国情的、集多项核心技术为一体的、基于装配式剪力墙体系的多层和基于现浇剪力墙体系的结构体系, 可大幅度缩短施工周期、提升建筑质量、控制建筑成本、节能环保低碳。 (见表1)

3.4 丽水新城项目内装部品的技术集成

住宅装修工业化生产是住宅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住宅装修工业化生产来建设全装修成品住宅, 将在减少手工作业的同时提高工业化生产程度, 从本质上提升住宅性能和品质。全装修成品住宅是走向住宅产业化的必经之路, 将成为衡量我国住宅工业化技术发展水平的标志。丽水新城项目以建设高品质公共租赁住房全装修成品住宅为目标, 着力以“装修与建筑和部品、设计和施工相结合的一体化”的方法、研发整体性的家居解决方案。

4、大力推动公共租赁住房装配式住宅的建议

从沈阳地铁丽水新城项目装配式住宅的建设实施情况来看, 在公共租赁住房中推广装配式住宅的基础和技术条件已经具备。对推进这项工作中, 当前公共租赁住房装配式住宅研发与实践的中心工作是要解决好装配式住宅的生产及技术的五大问题, 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 加快健全我国装配式住宅工业化生产的制度和技术机制;第二, 大力促进装配式住宅的部品化工作;第三, 重点引进开发先进装配式住宅建筑体系;第四, 加强装配式住宅生产关键集成技术攻关;第五, 积极促进我国装配式住宅工业化生产的试点项目建设。在树立装配式住宅生产工业化基本理念的正确认知前提下, 抓好装配式住宅的住宅体系及集成技术的转型换代与技术创新的工作。

PC结构 篇6

中广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朝晖表示, 当前已有301个城市的网络开始提供CMMB服务, 其中100个以上的城市实现了良好的深度覆盖。同时, 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的运营主体已经与30个省广电机构签约组建省级运营主体。

中广传播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经理郭强在此间透露, 3月底, 中广传播将与中国移动联合发布全国运营CMMB的消息。截至目前, 除重庆外, 中广传播已经完成全国各省份CMMB业务的整合。而针对重庆的CMMB运营, 目前也按照计划正在推进。

CMMB突破原有定位

经过几年的演进, CMMB的产业链不断壮大, 其终端供应商的队伍也不断拓展。

两三年前, 广电行业高层人士曾多次公开表示, CMMB定位在7寸及以下便携移动终端, 主要面向手机、PDA等小屏幕便携手持终端以及车载电视等终端, 为其提供广播电视服务。如今, CMMB也与时俱进, 正式与PC产业把手言欢。

PC产业与CMMB的合作, 得到了广电行业的高度认可, 杜百川指出, CMMB有望成为未来个人电脑的标配, 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的融合发展, 实现三网互通、资源共享, 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广播等多种服务。

种服务。中广传播有限公司终端部总经理孟斐对CMMB终端发展进行了总结:第一大类是电脑电视, 即PCTV, 包含内置式、外置U棒或蓝牙电视;第二大类是以TD+CMMB为代表的手机电视;第三类是以GPS+CMMB为代表的车载电视;第四类是今年比较热门的手持电视机, 比如常见的迷你电视机或PDTV, 另外还有传统的PMP+CMMB。

专门提供CMMB-PC解决方案的东方朗视总裁施森认为, CMMB将是PC未来的标配, 为此该公司已经做到了在PC平台上将CMMB、Wi-Fi和TD等全部兼容。施森援引了某知名咨询机构的预测, 认为2010年国内PC出货量在3000万台至375 0万台之间, 其中内置CMMB功能的PC将达300多万台, 再加上即插即用型CMMB设备, 则年内推向市场500万台具有CMMB功能的PC机“不是一个梦”。基于此, 将多种终端的用户数量综合起来, 施森认为CMMB的用户将突破原有1000万的目标。

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计算机本部创新中心张强认为, PC行业的毛利润越来越低, 已降到5%以下甚至亏本, 其背后原因主要在于产品差异化的缺失。“在新时期运作一个产业时, 一是在竞争对手制定的规则下继续运营和创新, 二是改变游戏的规则, 而CMMB有望改变规则”。

“谁买单”考验芯片产业

有了PC厂商的雄心勃勃, 芯片厂商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但业界同样在思索一个问题:增加CMMB的模块需要多高的成本, 老百姓为这个成本将付出多少钱, 能否消费得起?

深圳市力合微电子公司总经理刘鲲认为, 芯片与产量有关, “相信随着市场的启动和发展, 价格将不是最重要的制约因素, 在未来的发展中, CMMB标配的PC会越来越被市场接受”。

当前CMMB的网络并未尽善尽美, 在一些城市存在着号覆盖较弱和干扰非常强的地域, 在这种情况下, 终端的接收情况取决于其质量。CMMB终端厂商北京泰合志恒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姜杰峰表示, “我们希望把产品做到最好, 成本最低。当前已经推出的9纳米芯片, 具有良好的移动性能和抗干扰性能, 且内置解扰的硬件加速器, 支持内部解扰, 解调40个时隙, 同时还在芯片上内置了USB接口, 我们会尽快推出CMMB演进的下一代技术。”

专门从上海赶到北京参加CMMB-PC产业联盟开幕式的昆泰集成电路公司工程设计总监李女士告诉本刊记者, CMMB前景的确令人激动, “这个时候, 很多企业已经选择不再观望, 而是要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

网络覆盖仍需努力

尽管有了30个省级运营主体, 有产业链的积极参与, 但在与CMMB从业人员交流的过程中, 记者发现, 经过近两年的快速发展, 网络覆盖尤其是室内覆盖, 仍然是CMMB产业面临的一大问题。

早在2008年7月, 广电总局就发布了《移动多媒体广播室内覆盖系统实施指南》, 2008年8月上海也完成了全国首个CMMB室内覆盖工程。“在实际应用中, CMMB产业的推进因为室内覆盖问题, 在人力、财力等方面曾经给我们造成困扰。”一位CMMB相关企业的工程师如是表示。

展望后PC时代 篇7

为什么说计算机的时代才刚刚开始?之前的PC发展确实很飞速, 但主要是应用于专有领域:PC, 也就用于办公、管理、数据处理;服务器、工作站, 用于网络或者特殊服务……真正的应用到底在哪里?在我看来, 真正的计算机技术的彻底应用应该是脱离专业色彩的, 真正的计算机技术应该是彻底民用的, 彻底的覆盖到生活中去, 工业中去;现在, 这些正在进行, 她正在悄然改变着你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她正在拓宽着一个市场, 或者说她在变革着一个传统领域。

网络。同样是诸多技术不能抛开的话题, 当事物具有了计算能力以后, 就要相互之间交流思想或者说传递结果;像人一样, 自己再聪明不会交流还是白费, 交流使人进步。网络就是诸多终端设备间交流互联的媒介, 也是信息传递的媒介。提供了一个大前提。另外加上云的兴起, 用户数据统一放在云端的话, 方便在多个终端进行同步, 轻松的获得比较统一的操作界面、和信息数据, 实用且更人性化。

未来永远是超乎想象的, 试想你家的电饭煲也具有处理能力 (其实现在已经有了, 并且可以处理很多复杂的需求) 、试想出门不用带什么钥匙、钱包, 因为你有智能门禁系统, 购物刷的是手机 (NFC) ……所以说, 在网络的配合下, 嵌入式和微型计算机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计算机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让我们一起来窥视一下嵌入式和微型计算机辉煌的未来吧。

1 处理器的发展

随着硬件性能的不断提高, CPU的性能成了计算机性能的一个衡量指标。随着嵌入式领域的发展, 低功耗高性能的嵌入式CPU已经成了处理器需求中的主要需求。为了应对后pc时代的到来, 消费类电子产品蓬勃发展, 市场对低功耗高性能CPU有着大量需求, 这对于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带来了很大促进作用。ARM处理器已经开始向多核心迈进, 已经有四核CPU诞生, 主频也已经超过1.5GHz, 据说2012年将有搭载2.x GHZ的ARM CPU的产品出现, 另外配合有1G的RAM或者更高配置, 移动终端的处理能力已经开始向PC看齐, 想想看, 现在好多家庭的老式未更新的电脑配置还不及一部高端手机, 这就证明后PC时代的大潮流已经到来了。

2 感应接口技术的发展

这是一个智能泛滥的年代。你的手机、你身边的智能终端、MID已经如此智能, 丰富而人性化的各种感应器接口给你的用户体验带来了质的飞跃。重力感应、光感应器、加速计、电子罗盘、陀螺仪、距离感应、触控板、摄像头、FM发射器……这带来的是终端的智能化, 它不仅可以单方面满足你的操作或者任务需求, 还可以自发的通过这些接口感知世界。他知道有个人脸对着他的“眼睛” (摄像头) , 知道自己在空间内的旋转和倾斜 (陀螺仪和重力感应) , 知道有同伴靠近他了 (蓝牙、wifi等自建网络) ……你承认也好, 不承认也罢, 它开始以更多样的形式在认识和了解着这个世界, 你也在更人性化的操作着它。核心就是丰富的感应接口所提供的服务指数的提升。

3 通讯接口技术的发展

随着终端的智能化, 信息是要互联的, 所以微电子和嵌入式产品催生了很多不同的通讯接口, 常见的有蓝牙、红外、wifi、内建AP、NFC……蓝牙显然已经成为消费类电子产品的标配通讯接口, 主要用于短距离文件传输, 蓝牙音乐播放, 或者共享蓝牙来上网;红外主要是点对点转播, 已经开始逐渐淡出CE产品, 也主要用于文件传输和遥控等方面;wifi也开始成为标配模块,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流畅的网络环境大都需要它的支持, 连接无线局域网, 互联通讯等;内建AP使得终端可以充当无线热源, 共享自己的网络连接给其它设备;NFC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是一种非接触式识别和互联技术, 可以在移动设备、消费类电子产品、PC和智能控件工具间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NFC提供了一种简单、触控式的解决方案, 可以让消费者简单直观地交换信息、访问内容与服务。一般称作近场通讯, 目前主要用在手机支付上。前段时间, 全球40多家电信巨头签署了协议, 要在sim卡中集成NFC模块, 这样可以在不改变终端硬件的基础上集成新的硬件模块, 只用在手机端安装软件应用拓展, 即可添加这一新的功能, 试想一两年后, 出门可以不带钱包和各种银行卡了, 坐公交地铁也会通过刷手机的形式来支付, 释放更多的空间, 给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

4 电子显示技术的发展

从CRT到LCD、LED, 又有了3D屏, 电子纸等, 一路走来, 电子显示的技术也在不断革新。

从CRT的时代, 到LCD、LED的时代, 很大程度上节约了空间, 使得原来用到显示屏的地方得到改善, 并且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功耗, 提升了安全性, 因为CRT显示器里的高压包还是很危险的, 而新型的家用pc的LED显示器只需12V直流供电即可正常工作, 不但十分安全省电, 搬运起来也是相当便利的。

然后是随着LED的发展, 在其基础上, 诞生了裸眼3D技术, 这个也是最近两年才开始兴起的新技术。这样人看到的画面会更加自然, 而不是呆板的2D或者伪3D。技术的走向一直都是以贴近自然, 还原或者再生自然为目标的, 自然就是最完美的艺术, 这也是各个领域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和奋斗方向。

3G:让手机PC化 篇8

3G牌照在经历了近八年的漫长博弈之后, 终于在2008年底正式发牌。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三家国内电信运营商分别取得了T D-S C D M A、C D M A 2 0 0 0和W C D M A的牌照, 这一次发牌过后, 也就意味着国内移动通信向3G时代迈进的冲刺争夺正式上演了。

对于百姓而言, 每个人的脑海中都有许多会对3G来到后的联想, 3G究竟能够为用户带来什么杨的应用体验?3G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影响我们的网络世界, 现在答案似乎距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3 G催化上网本新热潮

国内3G发牌后, 最高兴的或许并不是手机制造商, 而是传统的PC制造商。对于眼红手机制造业暴利的PC制造企业而言, 3G或许可能是一次绝妙的反攻市场的时机。

其实, 自从手机成为公众通讯的主流设备之后, 国内手机市场的巨大潜力和手机制造商巨大的利润就吸引了许多PC厂商涉足手机制造行业, 这其中不乏联想、海尔等一批国内PC和家电行业的领头羊。但是这些企业在进入手机市场之后, 却大多没有续写自己在PC和家电市场的辉煌, 业绩平平。

按照目前尚未清晰的格局来看, 国内3G运营商也许会采取向用户赠送手机的套餐销售策略, 假如出现这种情况的话, 那么对于许多手机制造商而言, 就意味着自己的市场地位今后将取决于电信运营商。即便运营商们不采用手机赠送策略, 那么3种标准的电信市场对于手机制造商而言, 也是一个头疼的局面。

不过, 3G对于PC制造商来说, 有一个非凡的意义, 更宽的3G无线网络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上网本”这种迷你笔记本电脑的市场需求。

目前流行的关于上网本的描述是, “上网本是采用英特尔Atom凌动处理器的无线上网设备, 具备上网、收发邮件以及即时信息等功能, 并可以实现流畅播放流媒体和音乐的功能。”现在, 市面上也有部分采用威盛Nano玲珑处理器的上网本。简单而言, 上网本是一个功能不完全的笔记本电脑, “上网”是核心应用, Wi-Fi无线宽带是核心功能。

上网本具有比传统笔记本电脑更加小巧的机身, 移动性和便携性都异常出色。它非常适合于一般的办公、学习但对网络的应用要求比较强烈和全面的人群。以目前国内上网本的购买人群来看, 用户年龄比较年轻, 学生群体和女性群体对上网本产品的接受程度较高, 这是基于时尚的产品定位以及相对低端的价格。

但是, 由于国内Wi-Fi无线宽带的接入环境并不完善, 几乎很少有地方支持Wi-Fi上网环境, 因此, 国内的上网本电脑基本上依靠价格优势, 作为学生处理文档的学习电脑使用。

不过, 3G在正式启动之后, 作为能够提供宽带网络的无线服务, 将会弥补国内Wi-Fi网络不足的缺陷。有这样一种比喻, 3G发牌其实只是从窄带到宽带的过渡, 就像多年前“爬行”的拨号上网到ADSL的阶梯式挺进。如果你只是用来打电话, 除了视频通话还有点意思外, 3G对你可能没有太大的吸引力, 但如果你是网络一族, 那就不同了。3G能够让用户随时随地享受宽带网络, 而上网本的市场潜力可能会比手机散发出更耀眼的光芒。

目前, 已经有联想、惠普、戴尔、宏中国、方正、同方等15家PC厂商相继推出了各自的上网本产品。上网本已经成为中国PC市场的重要推动力, 而3G的无线宽带服务将真正地激活上网本特有的超移动功能, 让3G成为PC厂商的一场盛宴。

3 G时代智能手机的迷局

2008年, 山寨手机让众多手机制造商头疼不已, 山寨机甚至走出国门, 被大众津津乐道为山寨文化。在手机厂商对山寨机无可奈何时, 3G或许将是手机厂商们隔离山寨机的防火墙。

首先, 3G手机的正式发牌也预示着中国的移动通讯行业将向一个新的阶段跃进, 现有的GSM将逐渐在随后的几年中被市场的3G主流所取代, 能否守住三线城镇与农村市场都是一个未知数。这种技术浪潮的推动, 本身就是一次重新洗牌, 将缺乏技术支撑的山寨机阻隔在外。

而3G网络中, 高速的带宽会让手机这个口袋中的移动平台更加畅通无阻地浏览互联网中的资源, 以前只属于PC的“富媒体”内容, 在3G网络的推动下, 会真正走入到手机之中。现在我们经常浏览的视频分享网站, 或许今后“3G口袋用户”会是他们的主要访问者。实现这些功能, 需要性能和技术含量较高的智能手机的支撑, 因此对于山寨机制造群体而言, 3G又为他们树起了另一道门槛。

如今的智能手机已经与PC没有了界限, 手机越来越像电脑, 向通信、消费电子以及内容和服务四者融合的方向发展。在3G时代丰富的多媒体业务驱动下, 公众需要集成手机、PDA和PC等多种功能, 拥有彩色显示屏、办公软件以及游戏等多种功能的移动终端。而智能手机, 则将PDA甚至是家庭娱乐产品如DVD、TV等进行集成。看电视、听音乐、存数据等等, 电脑能做到的, 手机几乎都能做到。

日本是全球3G的先锋, 有数字显示, 现在90%的日本市民已完全习惯于通过手机服务的生活。功能集成是手机发展的趋势之一, 与之相辅相成的是业务。从全球通信发展的趋势来看, 无线将成为人们未来通信的主宰。而手机这些功能的集成, 归根结底源于手机用户对便捷和功能的需要, 尤其是被市场普遍看好的智能手机, 兼备强大的多媒体功能、数据处理能力、充足的存储空间以及与电脑良好的交互性, 成为终端产品在娱乐、办公、家电等方向上的一种高度聚合物。

但是, 现在的3G手机似乎仍然是在迷雾之中, 主要是因为各个运营商还没有真正地将自己的运营模式和盘托出, 这让许多手机制造商望而却步, 他们很担心, 最终运营商会将这条清晰的链条变得扭曲, 设立新的准入门槛和障碍。

PC电源知多少? 篇9

一、PC电源发展历史

20年来,PC硬件以摩尔定律高速发展,CPU、主板等配件的更新也异常频繁,但是PC电源的变化却一直不大。最早的PC电源采用AT Form Factor规范,主板电源使用一排12-Pin接头;1995年Intel公司将AT的接头位置Layout、转90°,放在较宽的这边,制定出了ATX版规范,主板的电源插槽规格也随之变成了2×10,一共20-Pin接头,最早的ATX规范中,主板只有这个20-Pin电源插槽,并没有另一个4Pin的CPU电源输入插槽,这就是第一代的ATX电源规范。

以后几年,ATX电源规范经历了ATX1.1、ATX 2.0、ATX2.01、ATX 2.02、ATX 2.03和ATX 12V这几个阶段。P4处理器的出现。促使PC电源采用ATX 12V系列规范,从ATX12V1.1版开始,ATX电源增加了+12V输出,并增加了P4专用插头;以后ATX 12V规范又不断调整规格向上升级,其中ATX 12V 1.3版弱化了+5V输出,取消了5V;2.0版比前代有巨大改动,开始采用24PIN,双路+12V输出;2.2版本则支持双核心CPU,并强化了+12V峰值电流;2.3版针对低功耗双核CPU,提升了+12V1的输出能力。

1.P4电源规范-ATX 12V

早在2000年,为了支持P4处理器的高功耗,Intel修订了ATX标准,推出“P4电源”规范-ATX 12V 1.0,它与前代ATX 2.03规范的主要差别是改用+12V电压为CPU供电,不再使用之前的+SV电压,增加了一只4芯的+12V接插头,单独向P4处理器供电,该插头也成为ATX 12V电源的主要外观特征。

2003年4月,Intel为了支持功耗更高的P4 Prescott核心,又发布了新的ATX12V 1.3规范,加强了电源的+12V输出能力,取消了为ISA插梢供电的-5V电压,为SATA硬盘提供了专门的供电接口。

2.ATX 12V 2.0~2.2规范

以后为了支持PCI-E接口显忙,Intel又推出了ATX 12V 2.0规范。由于高端的PCI-E显卡在功耗上高达100W,加之P4 Prescott电有100W以上的功耗,因此ATX 12V2.0电源采用双路+12V输出设计,一路+12V仍为CPU供电,增加了第二路+12V输出,专门负责为主板和PCI-E显卡供电;此外,连接主板的电源接口也从原来的20Pin增加到24Pin,分别由12×2的主电源和2x2的CPU专用电源接口组成。在ATX12V 2.0规范中,Intel推出了250W、300W、350W及400W共四种电源规格,分别搭配不同配置的PC;以后Intel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ATX 12V 2.01、ATX 12V 2.03等多个版本的小修改,主要是提高了+5VSB的电流输出要求。

2007年5月,Intel又推出ATX 12V2.2规范,该版本与前一代相比变化不大,重大的改变是最大输出功率规范为400W,将20pin的主供电接口提升到了24pin,新多出来的4pin,分别是+12V、+5V、+3.3V以及COM信号,另外SATA供电接口提供了额外的+3.3V供电,供SATA设备这类新生配件使用,

3.ATX 12V 2.3~2,31规范

为了满足Vista平台的功耗需求,前不久Intel又推出了ATX12V 2.3规范。与前代相比,2.3版本提升了到显卡等周边设备的(+12V1)输出能力,同时又降低了到CPU的+12V2输出能力,最明显的改变就是300W以下的ATX12V 2.3版电源功率都变成了单路+12V,而300W、350W、400W、450W这些功率级的PC电源主要用于支持高端vista显卡

2008年2月23只,Intel再度发布了2.3规范的升级版ATX 12V 2.31,新版本对ATX12V、CFX12V等的交叉负载都进行了调整,主要是最小负载部分变化较大,增加了RoHs的内容等。

二、主板和PC电源接头的变化

由上可知,主板和PC电源采用的版本不同,其电源接口必然有所不同。例如PC电源是ATX12V 2.0之前版本的,这类电源的主板供电接头一般都会采用20+4pin的设计,与主板相连的电源接头将会有3组,即AUX、20.Pin、4-Pin接头;此外该电源还会有CPU12V供电接头,提供了4pin和Spin种接口,专门负责为高功率的CPU供电。

对于PCI-E主板,主板上的20-Pin与4-Pin的电源插槽都分别变成了24-Pin与8-Pin,即混合了ATX12V 2.0与SSIEPS12V这两利,规范,因此我们一般使用与之配套的ATX12V 2.0版PC电源为主板供电。你观察一下ATX12V 2.0电源。就会发现该电源的20-Pin接头已经扩充成了24-Pin,取消了AUX接头,多出一个12V的输出提供给PCI-E插槽使用。

PCI-E和AGP主板上采用的电源插槽不同,前者采用24pin的插槽,后者则是20pin插槽,所以只要你看一下主板上的电源插槽即可知道是什么类型的主板。因为24-Pin电源接头其中多出的4-Pin,是为了取代AUX并为PCI-E供电的,所以24pin电源插槽的主板是PCI-E主板。

1.24-Pin主板可以使用20-Pin电源

假如你的主板是PCI-E主板,主板电源捕槽是24-Pin加B-Pin CPU接头,该主板接上旧电源(例如20-Pin加4-PinCPU接头电源),还能够正常开机吗?

我们的回答是可以正常开机的,不过PCI-E接口因为无额外电力支持,如果负担较重,就会造成系统不稳定,负担轻的话就没有任何问题。连接方法是:按照正确的方向,将电源20-Pin接头插到主板24-Pin插槽上即可。由于接头及插槽都有防呆装置,所以只有一个方向能插入主板,假如移到另一边将无法插到主板上的。

按照以上方法插好后,PCI-E主板电源插槽会空下来4-Pin,分别为原先AUX提供的3.3V、5V及为PCI-E提供的12V电源,如果你的PCI-E耗电不是特别重,例如用的是NV的7300GT、7600GT显卡,该4-Pin空闲下来不会有什么问题;如果你用了7900系列及以上的显卡,卡上有独立的电

源输入接头,就需要与PC电源相连。

2.20-pin的主板也能用24-Pin电源

当然可以。从ATX12V 2.0开始,PC电源采用了24-Pin接头,不过多出来的4-Pin可以分离使用的。你可以不用这多出来的4-Pin,直接将电源的20-Pin接头插到主板插槽上,多出来的4-Pin空着不接,这样丝毫不会影响功能,主板还是能够正常开机的。

为了向下、向上兼容主板上的电源插槽,PC电源通常以20加4-Pin形式来提供24-Pin规格,因此电源24-Pin接头大多设计成20与4-Pin分离样式的,有的电源还以简易的卡榫设计,把20加4-Pin连在一块,乍一看是—个完整的24-Pin接头,其实完全可以分离使用的,例如你的主板电源只有20-Pin插槽,现在即可分离使用,只需用电源20-Pin那部分接头即可。

3.24-Pin接头的正确插法

有的电源提供了20加4-pin,用网线柬在一起的,如果你的主板电源插槽是24-Pin,考虑到4-Pin接头没有单独的防脱落卡榫,建议你这样安装:首先插入4-Pin电源,然后再插入20-Pin插头,这样20-Pin接头就会顺势压住4-Pin的突出点,从而不会脱落。

4.主板4-Pin CPU电源不插还能开机吗?

不一定,几年前生产的主板可以开机,现在的主板则不行,因为现在的主板都要求PC电源独立提供一组12V给CPU及周边元件供电,所以主板上的4-Pin CPU电源插槽应该插上电源。

5.8-Pin的主板还可以接4-Pin电源

目前很多旧主板上的CPU输入电源仍采用SSI EPS12V规范(即8-Pin的电源输入插槽),SSI EPS12V规范是为Server/Workstation设计的,预设CPU的耗电量较大、甚至是双CPU,但是目前很多单CPU的主板也提供了8-Pin的电源输入插槽,有的还将另4-Pin加上了保护盖。对于这样的主板最好使用符合SSI EPS12V规范的PC电源,把PC电源的2个4-Pin接头都插到主板的8-Pin插槽上。因为符合SSI EPS12V规范的PC电源都有2个4-Pin接头,其中每个4-Pin接头都为CPU提供一组12V电源,每组只负担CPU耗电的一半,假设CPU消耗100W功率。那么两组各负担50W,这当然比一组电源就负担100W要好,这样也能解决发热、老化等问题。

2014年的商用PC市场 篇10

IDC《中国PC市场分行业季度跟踪报告(2013年第四季度)》 显示,2013年第四季度中国PC商用市场采购量同比下降7%,预计2018年商用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率将维持在5%以内。

IDC中国研究运营中心分析师王丽丽说:“受到整体经济环境的影响以及新的移动设备在行业的应用,整体商用PC采购量自2013年呈现负增长趋势,其中制造业下降最为明显。在政府反腐和倡导节约的影响下,政府行业对PC的采购量也有较大的下降。然而在整体商用PC出货量下滑的同时,医疗、电力等行业仍然保持了稳步的增长趋势。”

“虽然商用PC市场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但商用平板市场却表现活跃。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高性能低功耗处理芯片的推出,智能穿戴设备种类逐渐丰富,穿戴式智能设备已经从概念走向商用,谷歌眼镜、苹果手表、三星智能腕表、太阳能充电背包等穿戴智能设备大量涌现,智能穿戴技术已经渗透到医疗、娱乐、安全 、财务等众多领域,”IDC中国终端系统研究总监王吉平说。

IDC《中国平板市场分行业季度跟踪报告(2013年第四季度)》显示,2013年第四季度,中国商用平板市场采购量环比? ?长45.1%,其中教育、政府两个行业增长最为突出。除此以外,金融行业一直走在移动办公应用的前列,对平板的应用比较活跃,尤其是保险行业。同时银行对移动办公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例如:用于信用卡业务的办理, 金融产品的展示等等。

王丽丽认为,未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热点行业将带动PC和平板的增长:

1、教育行业仍将是国家重点投入的行业之一,尽管2013年整体商用市场呈下滑趋势,教育行业仍有一些项目起到了拉动该市场的作用,例如:班班通,教育信息化等旨在完善学校的信息化水平的项目,拉动了商用PC的采购量。随着1-3级城市教育行业市场人机配比率已经达到较高水平,预计2014年国家将会进一步加大对4-6级城市教育市场的投入,以提升其信息化水平,这无疑将会带动PC的采购量。

2、十二五期间,智能电网成为国家对电网建设的重点,电力行业对PC的采购在2013年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增长。随着智能电网区域覆盖的不断加大,政府将加快修订完善相关标准,未来智能电网技术和设备性能将进一步提升,从而带动相关产品,包括PC的采购量。

上一篇:“一带一路”开放战略下一篇:常规人流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