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能力

2024-07-08

关心能力(共8篇)

关心能力 篇1

语言伴随人的一生,是人际之间交流的工具。幼儿3岁后大脑迅速发育,听觉逐渐成熟,能分辨和模仿成人语言,具备了语言学习的生理基础。这时幼儿语言迅速发展,词汇量日益增长。如果得不到及时正确的语言培养,就会错过发展时机。因此,在幼儿教育中要注重语言能力培养,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让孩子在将来的社会交往中自信乐观。

一、创设和谐、愉快的环境,让学生主动说

小班幼儿由于年龄特点的关系,依赖性很强,喜欢和自己最亲近的人说话,来到新的环境和陌生人或不熟悉的人很难打交道。因此,要创设一个让幼儿有安全感的环境,才能轻松地接近幼儿。在创设环境时要注重幼儿的喜好,幼儿喜欢各种玩具,喜欢游戏,因此每次开展不同的主题时,教师总是会精心地设计制作大量的玩教具用来吸引幼儿,并且将教室也布置得美丽漂亮。这使幼儿在心里产生喜欢的情感,减少离开亲人的焦躁,缩短了和教师心理的距离。虽然中大班的幼儿对幼儿园已经相当熟悉,但在环境的创设上仍然不能轻视其作用。要通过环境陶冶幼儿的情操,通过玩教具引导幼儿进行各种探索,从而在幼儿表达的过程中得到语言的锻炼。

活动区对于幼儿来说如同平时乐园一般,在这里幼儿得到了充分放松。幼儿在玩中是最喜欢说话的,是教师直接接触幼儿最好的机会。在这里幼儿可以感受到教师对他的那一份关爱,在这里教师是游戏的伙伴,在和幼儿一起交谈,一起享受着成功的快乐。只要教师不吝啬自己的称赞语,对每个幼儿都抱有积极鼓励的态度,幼儿那自信的话语就会脱口而出。在娃娃家中,教师鼓励幼儿按角色的要求与他人进行交流,懂得文明用语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在建构区,引导幼儿为买房的顾客介绍自己的设计理念,并以顾客的身份对幼儿的设计进行评价,肯定其优点。在美工区,教师又循循善诱地和幼儿一起商量做玩具、画画、如何使自己的作品更完美。在这里教师和幼儿之间是平等的,幼儿获得了自信,建立了有效的语言交流,有了说的勇气。

二、在课堂上指导学生的正确用语

这里的课堂不光是指语言活动,在所有的活动中都会用到语言,在各项活动中老师有机会指导幼儿使用正确的语言。比如在美术活动中,幼儿不会只是拿着画笔在纸上聚精会神地画画,更多的则是一边画一边讲。有时老师会阻止这种行为,这就阻碍了幼儿的正常发挥。其实,仔细听听,他们在讲的基本上都是跟自己的图画有关:“你看我画的这条线直不直?”“你画的圆圆的是什么?”当然,由于幼儿的词汇有限,所用的语言可能显得不够完整,比较零碎,这就是老师参与指导的好机会。通常,当幼儿把自己的画给教师看时,教师要站在幼儿角度欣赏。看不懂时,可让幼儿说说画的是什么,想表现什么。也许只是简单的一两句话,但在说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帮助适当地插入几个形容词,丰富幼儿的词汇,完整句子,使幼儿的讲述不单调乏味。

三、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学生大胆交流

早晨是一日之始,幼儿一天的表现如何,要看老师如何与孩子交流。大多数老师都能够热情地接园。等玩玩具时,老师就让他们自己玩,不再跟幼儿多说。这时是孩子最放松的时候,也是话最多的时候。老师可以轻轻地蹲下来,让孩子们讲讲昨天回家以后发生了什么事、早上吃了什么。这都是很平常、很普通的问题,幼儿也很有兴趣回答。当一个孩子开口以后,同组的其他孩子也会七嘴八舌地说起来。这就拉近了老师与孩子的距离,有了一个好的开始。

一日生活中,幼儿随时有表达意愿和感受的要求。我们应关注幼儿的想法,满足其需要,抓住生活中各种表达的机会,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使幼儿有话愿说。如让幼儿在交流中学会倾听与表达,在争执中学习围绕话题进行辩论,在聊天中学会相互交流,让幼儿在与同伴和成人的交流中感受说的乐趣,而这种快乐的情感体验又会促使幼儿乐于交流与表达。幼儿学习语言,要与周围的现实的人、物、大自然及社会现象紧密相连。通过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听、看、触、摸、尝、闻,等等,获得周围的一切知识,继而发展幼儿的语言。语言的发展提高了幼儿的认识能力,而认识范围的扩大,内容的加深,又丰富了幼儿的语言。根据幼儿直观感知的特点,给幼儿创设条件,丰富生活内容,让幼儿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发展幼儿语言。

四、结合家长力量,培养学生的语言

孩子与小伙伴在一起时总有一种表达的欲望,总能简单地说一些自己的见闻感受。可是一见到陌生人,有的孩子却表现得缩手缩脚很不自然,时常弄得家长也很难堪,这是因为孩子的年龄特点和与外界接触较少所致。因此,家长应该有意识诱导他们说话,提供他们说话的机会。“童言无忌”,所以对他们的“胡言乱语”不要横加干预,反之应多给一些有益的鼓励,让孩子觉得和他们之间没有距离。这样,慢慢地让孩子接触面增广,愿意与人交往,愿意多说话,自然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就提高了。有的幼儿发音不准,教师和家长注意及时纠正、练习,就能掌握得快,说得好。我们班的孩子有个通病:说话不完整,总是用单个或几个词语表达。在幼儿园里,我会不厌其烦地让他们把话说完整,并重复几遍,加深记忆。而同样的做法,我也要求家长在家进行配合。不要觉得孩子说得很辛苦就不说了,只要明白意思就行,这只是幼儿语言道路上的绊脚石。幼儿学习语言,主要靠模仿,还有成人的耐心指导。因此,我们就需要不厌其烦地让幼儿多练习。

有幼儿教育专家的研究表明,让孩子多读、多背诵诗歌、儿歌、童话故事,是开发孩子智力、特别是开发他们的语言能力的重要方式。在平时,家长应该多花时间给幼儿讲讲故事,朗诵诗歌。幼儿虽不能全部完整地复述,但在听的过程中,能让幼儿接触更多的词汇、语句,从而运用到平时的交流中。在故事的挑选中,应尽量选择角色对比鲜明的类型,借助故事内容对孩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树立他们的社会正义感。幼儿在文学作品的熏陶下,潜移默化地吸收到大量丰富的词汇和做人的道理。这对于正处在早期发展中的幼儿来说,无疑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是有帮助的。

语言能够帮助幼儿学习、交流与合作,更能够帮助幼儿很好地成长。因此,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语言的培养,依靠幼儿的记忆力、想象力不断丰富幼儿的语言,是使幼儿快乐成长的关键。

交通:关心你,就像关心我们自己 篇2

那么,出现城市交通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据业内人士分析,因为交通运输的基础脆弱,没有足够的空间改善运输质量,或运输网规模上不去,地区发展不平衡,现有主要铁路干线运输负荷过重,省际干线公路不成网,运输能力不适应市场需求民航干支线、大中型与小型飞机比例失调,支线机场和支线飞机数量明显不足;公路虽然加快了国道主干线建设,但广大农村公路交通条件仍然比较落后客运高速和运营管理自动化等尚处于起步阶段交通运输改革相对滞后。铁路、民航、港口至今仍未实现真正的“政企分开”,适应交通运输行业特点与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尚未健全,运输市场化进程缓慢。而中心城市作为区域性的物流、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集散地,一般处于公路、铁路、航空三种以上运输方式的交汇点。国家高速公路网联通了全国所有的中心城市,45个公路主枢纽有36个位于中心城市,沿海和沿长江各大枢纽港也基本上布局在各大中心城市。2003年,全国中心城市完成客运量49亿人次、货运量42亿吨,分别约占全国客运量、货运量的30.9%和42.7%。

从交通在城市工作中的地位来看,交通状况的优劣对城市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一般来说,评价一个城市发展好坏的标准,一看这个城市能不能创造强大的经济实力、二看这个城市能不能给老百姓提供较高的生活质量,三看这个城市能不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发展机遇。这三条哪一条也离不开交通工作的支撑。这一点,各地领导都有切身的体会。沈阳市市长陈政高说,交通是一个城市的基本功能,真正懂行的市长,会把主要精力放在交通上,没有交通,城市就无法正常运转。交通工作对中心城市发展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目前,在中心城市的各项交通工作中,出租汽车管理成了焦点和难点问题。加上最近燃油价格上涨较快,经营负担较重,已经成为群体性事件的易发和多发领域。客观地讲,出租汽车行业的稳定问题,是多年来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表现在:出租汽车管理体制不统一,管理法规不够健全,运营市场不够规范,企业、车主、司机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不公等等。燃油价格上涨只是引发问题的导火索。国务院领导对出租汽车行业稳定问题高度重视,多次作过重要批示,要以方便群众出行、保护经营者合法权益、走资源节约型发展之路为基点,建立健全出租汽车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特别是对新增运力,要认真分析需求状况,科学评价现有出租汽车的使用效率和经营者的经济效益,避免盲目投放运力造成恶性竞争。要坚决打击“黑车经营”,严格规范经营权有偿使用,正确处理好新老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关系,着力解决有偿使用不规范和出让金过高等突出问题,建立规范的出租汽车市场营运秩序。

同时,中心城市现在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停车难!成为城市交通发展的难题。

主要原因是:国内城市规划导致停车难。

随着汽车大批量进入个人家庭,停车难、行路难成为困扰城市交通的大难题。有关专家指出,停车难现象同样蕴藏着巨大商机。由于城市土地资源越来越匮乏和昂贵,立体停车将是停车产业发展的方向。然而,时至今日,被誉为又一朝阳产业的停车产业,却依然是雷声大、雨点小。在如今的城市街头、住宅小区,因为缺少足够的地下、地上停车场,日趋拥挤的马路停车成为普遍现象。据中国重机协会停车设备工作委员会理事长任伯淼介绍,目前我国静态交通基础设施严重落后于动态交通基础设施,全国停车位缺口平均在60%以上。业内专家强调当前加强城市交通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其中,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被认为是从根本上解决停车难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当前必须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促进我国停车产业的发展,而机械式立体停车则是停车改革的方向。因为,由于城市土地越来越昂贵,很多城市已是寸土寸金,用大量的土地资源来满足停车位的需求是不现实的。目前,智能停车设备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智能停车设备行业已成为一个新兴的行业。然而,中国的私人汽车最近几年却出现了富有戏剧性的增长。据北京市有关部门预测,到2008年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将突破300万辆。可以预见城市交通问题将更加严重,特别是城市停车问题将成为中国城市交通发展和小汽车消费的“瓶颈”。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董苏华预言,如果城市中心区的停车问题得不到解决,将直接导致商业区吸引力下降、居民外迁、土地减值、经济活力降低等趋势。对于像北京这样的城市来说,目前要解决城市停车难可以试着去改变人们的出行行为,引导人们采用公共交通方式。但是,车停车场方面的历史欠账仍需补上,并且在新的城建规划中必须考虑留下足够的停车泊位。如今,无论是在城市中心商业区,还是在新建繁华地段,建设足够的停车泊位已成为规划者的重要手笔。而业界则指出,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将是未来几年内停车设备发展的主要方向,是商家投资的重点。目前,青岛北方国贸大厦前已耸立起一座投资2000多万元,拥有250个泊位的双塔式立体停车库。同时,在青岛的中山路及台东商业区,均已规划建设大型立体停车场,以留住这些商业区的人气和商气。在济南的玉泉森信大酒店、省立医院,均已建设了立体车库,其中玉泉森信大酒店的立体车库有140个车位,每小时收费3元。

在全国,有关停车场技术与设备的研究与产业开发已初露端倪。在城市中心区有限的空间内兴建立体停车场,是解决当前城市停车难的必由之路。然而,专家预测的由停车难所催生的停车经济,却至今未让投资者看到资金回笼的曙光,致使一些投资者在界外持币观望。广州市交通委员会规划处处长马仁洪分析说,机械停车库之所以在广州市发展不够快,首先是由于现行停车场规范标准滞后造成的。机械停车设备行业在我国属新兴行业,而现在停车场相关规划设计规范、消防规划的技术标准主要是针对自行式停车场的。由于在城市中心区新建或改建机械车库必然要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机械车库的设计方案难以满足相关规范,而负责审批此类建设项目的规划、交通、消防等部门仍按现行规范要求,使得多数此类建设项目的报告难以通过。许多开发商在几经波折后,干脆放弃了机械车库设计方案,而回到传统的自行式车库模式。其次,缺乏政策扶持,机械车库生产商的市场开发难度大。机械车库不是高回报、快回报的投资项目,而是一项长期但比较稳定的投资项

目。目前,广州等地在机械车库的建设地价、经营收费标准、建筑物停车配建指标等方面还没有扶持政策。而建设及经营机械车库又涉及交通、规划、公安、技监、物价等多个部门,社会投资建设机械车库的市场氛围不浓。另外,市民认识差异和使用习惯缺乏引导,对机械停车缺乏了解和存在偏见。

交通拥堵和停车难的烦恼一直躲在“汽车”与“现代生活”的旁边,像个影子似的,甩不掉,也绕不开。半个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许多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加快,汽车走进越来越多人的生活,停车难也像个不速之客,悄然光顾各个发展中国家的都市。如此现代生活,真可谓让人欢喜让人忧。停车难,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

从国际上的经验和教训看,停车难的出现与解决,与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法制化进程、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以及公民的文明素质相互关联。这样一个看似单一的问题解决起来却是一个系统工程。一方面,它的解决需要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不能指望一朝一夕或者是一场“攻坚战”就能从根本上破除。另一方面,它也不是交通管理部门一家就能够完全解决的,而是需要多方面理解、多渠道参与和多方位出击。停车难,在中国还是个新课题。

为了方便驾车者,停车场的建设是美国人最重视的问题之一,上至政府,下至商家,无论在城市规划和提供商业服务方面都很重视停车场建设。

“十一五”规划即将全面实施,交通发展面临着许多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新机遇、新挑战,交通的各项改革也处于攻坚阶段。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走资源节约型发展之路,构建和谐交通行业,有许多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完成。中心城市的交通工作,既有面上交通工作的共性问题,也有不同于面上交通工作的机遇和挑战。从所处的发展阶段和今后一段时间的中心任务看,中心城市交通工作面临着“四大挑战”。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引发的旺盛运输需求带来的挑战。从国内形势看,我国经济、社会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GDP年均增幅在9%以上,国民经济始终在较高的平台上运行,一般加工业和重化工业快速发展,对能源、主要原材料的运输需求不断加大。从国际经济形势看,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快,国际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在这种情况下,提高运输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流通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指标。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和良好的交通环境,高效的运输组织方式和现代物流服务,已成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基本要求。人员的大量流动和物资的大进大出,使得中心城市在获得更大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对交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进一步增强交通运输能力,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成为中心城市交通部门今后必须重点研究和解决的课题推进城镇化需求带来的挑战。加快城镇化进程,是解决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一系列深层次矛盾的重要突破口。实施积极的城镇化发展战略,也是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必经之路。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中心城市的带动和辐射作用越来越明显。一方面,城市自身的发展和卫星城镇的建设,使城市规划布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另一方面,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都市经济圈正在快速成长。目前,除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已具规模,许多大城市正在建设以自己为核心的都市经济圈。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既有赖于交通体系的完善,也给交通带来了巨大挑战。交通基础设施不仅要在规模和数量上满足要求,而且在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上也要与之相适应。这就要求中心城市必须整合交通资源,建立和完善多模式、多线路、多通道的交通体系,确保交通规划建设与城市规划建设相协调,并适度超前。

城镇居民多样化出行需求带来的挑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加,城市居民消费需求开始向“住”和“行”的方向发展,消费结构明显升级,轿车进入家庭的速度超乎想象。据有关部门统计,到2004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达到2742万辆,比上年增长12.4%。其中,私人轿车保有量达到600多万辆,并且每年以超过20%的速度在增长。从每百户汽车拥有率看,广州达36辆,成都29辆,北京、深圳、上海也都超过了20辆。就目前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看,小汽车进入家庭的增长潜力仍然很大。城市机动车拥有量的快速增加,带来两大问题:一是交通拥挤越来越严重;二是对能源的需求和环保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城市机动化水平的提高,是人民生活日益富裕的象征,但对交通工作是个很大的挑战,不仅需要更加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和公共交通运输体系作为支撑,更要求我们改进管理方式,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城乡交通一体化需求带来的挑战。随着农村公路建设的快速推进和农村客运网络的延伸,城乡交通一体化成为大势所趋。统筹城乡交通协调发展,使农村老百姓能够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同和相近的出行服务,这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需要,也是城市交通部门需要认真对待的重要问题。去年5月份在浙江召开了全国农村客运网络化试点工作经验推广会。与会者在会上介绍的发展农村客运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突破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性障碍,实行“集约化经营,公交化运行”的运作模式,坚持交通部门统筹规划配置城乡客运资源、统一实施行业管理,对农村客运和城市客运采取相同的发展政策,使农村客运网络与城市公交网络有效衔接起来,做到“农村班车进城,公交客车下乡”,形成了城乡公交资源共享、相互衔接、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畅通有序的客运网络,促进了城乡客运协调发展。

农民关心啥 篇3

这一年里, 无论是接听12316金农热线, 还是和咱们农民面对面交流, 大家最爱问的是:李编辑, 你能给介绍什么致富的好项目不?李编辑, 你说有钱人是怎么赚到第一桶金的?好吧, 年终岁尾, 李编辑为大家特别策划一期致富专题, 以飨读者。

农民长久以来给人的印象都是勤劳、淳朴, 《新农业》希望能够帮助农民朋友都贴上“富裕”这样的标签。农民如何致富?我想最先改变的应该是观念问题。我们是不是了解本地区以外的市场行情?我们知道最新最火的农业项目吗?我们能不能了解到国家的惠农政策来为我所用?特别是近年来, 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 已经对传统的商业模式造成了冲击, 2013年又被称为农产品电子商务元年, 如果我们不了解这样的趋势, 会离财富越来越远。

年底了, 《新农业》邀请普通农民、创业农民、农业专家……让大家讲讲身边的人或者自己是如何成功致富的。快来看看吧, 希望本期内容为您提供的创富经验, 咱也能学起来、富起来。没准儿下面的故事里, 就有咱们村里小谁家的小内谁!

妈妈关心我成长 篇4

记得有一次, 半夜的时候我肚子疼, 躺在床上睡不着觉。您又是倒水又是拿药, 我在卫生间吐了好久, 但肚子还是疼, 您轻轻地对我说:“好多了吗?”我摇摇头。于是, 您叫我穿上衣服, 带我去医院, 我一夜没睡, 您也陪我一整夜。

还有一次, 我考了100分, 兴高采烈地回到家跟您说, 可是您只是说了声:“要每次都100分妈妈才高兴。”就转身进来厨房。我又对您说想玩一会儿电脑, 可您没有答应, 还说:“玩什么电脑, 给我去面壁思过!”我知道, 您是为我好, 您怕我玩一次电脑之后就会上瘾, 又怕我会近视才不许我玩电脑的。

关心,让学生好好成长 篇5

晓林就是这样一个特别的孩子, 一年前, 转到了我班。才几天时间就和班上的同学熟悉了, 同时也渐渐露出了自己的缺点。同学碰了她, 她会拳脚相加;同学们做游戏, 她会故意恶作剧;撒了谎, 还振振有词;老师批评她, 她脖子一仰, 头一偏, 理也不理;说脏话, 骂人, 更是常事……

为了解她, 教育她, 我和她妈妈做了一次交流。还没说话, 她妈妈便泪如雨下。原来, 家庭的离异, 带给她妈妈太多的伤心, 也带给孩子太多伤害。她慢慢养成了做什么事都以自我为中心。妈妈不希望她步她爸爸的后尘, 便给她换了一个学习环境。面对同学的诉状, 面对她的不思进取, 妈妈心如刀割, 深深叹气:“你是妈妈的宝贝女儿啊, 为何不争气?”见妈妈掉泪, 晓林也哭了, 拉着妈妈的手说:“妈妈, 别哭, 我改, 我一定改。”可是, 妈妈一走, 她继续放任自己……

面对孩子的表现, 我冷静思索, 决定以爱育爱。我委婉的给她讲怎样做人, 给她机会, 让她做“文明小使者”, 引导她去寻找生活中、班级中的美, 去发现同学的礼貌用语, 去记录班上助人为乐的事迹;我还请她当午休管理员, 锻炼她的能力。多少次, 我在远处静静地注视、观察她的变化……只要有一点进步、有一个闪光点, 我就鼓励她, 给她信心。我还在学习上严格要求她, 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顾她, 并教育同学们都来关心、帮助她。没有笔, 同学悄悄递给她;生病了, 我送她去医院, 同学们也去看望, 争着给她补课、唱歌、讲笑话;她写的广播稿播出了, 全体同学向她表示了热烈的祝贺!渐渐地, 她的心灵向老师走近, 向同学走近了。有一件事令我感动, 那是一天早上, 我走进教室后, 同学们围着我, 争先恐后地告诉我:昨天讲桌没擦干净, 检查卫生被扣了一分!可是, 谁也没提出改进措施。下课了, 晓林轻轻走到我身边, 主动要求承包讲桌的卫生管理!望着她一脸的真诚, 我欣喜地答应了。只见晓林开心地拿起抹布, 认真擦起讲桌来, 抹布脏了, 她洗得干干净净, 拧干后又继续擦, 一点一点地仔细擦, 是那么专注!在她的专注中, 讲桌变得一尘不染了。第二天, 她从家里带来一张崭新的毛巾, 说是专门用来擦讲桌的。每到下课、放学时她总要对讲桌认真“护理”一番。晓林终于变了!脸上有了笑容, 心中有了爱意。教室的水盆坏了, 她偷偷把家中的盆放到教室;地面有纸屑, 她主动捡起;同学误会她了, 不再横眉怒目;她无意间伤了同学, 也会真诚地说声“对不起!”……她真的变了, 看着她可喜的变化, 我十分欣慰, 她妈妈也非常高兴, 同学对她也充满了敬佩之情。

作为老师, 我们不能只做某一两个学生的老师, 而是要成为所有学生的老师。对每个学生都必须付出自己的爱和责任, 公平地对待每个渴望得到关注的孩子。在学校里, 有一类学生特别需要老师的关心, 他们甚至会用一些不太明智的办法引起老师们的注意, 目的都是为了可以得到老师的关注, 这类学生便是后进生。

后进生主要是指道德品行差或学业成绩较差甚至两者均差的学生, 在班里造成不良的影响, 但她们在一定条件下是能够转变的。可是, 在传统观念中, 人们常把后进生当成“坏学生”, 说是“朽木不可雕”“顽石不成材”, 严重地伤害了他们的人格和自尊心。小学后进生同一般学生一样, 具有强烈的自尊心, 当其受到某种伤害, 为了采取保护措施往往形成某种异常心理和畸形表现。有的存在对立情绪, 不听管教;有的产生自卑心理, 消极沉闷;有的采取疏远集体, 回避教育;有的甚至故意违纪, 离校逃学。凡此种种, 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爱的温暖而使心灵蒙受创伤, 正常成长遭到压抑。因此, 在转化后进生的教育中, 仅用批评和处分是不能奏效的, 必须对她们倾注爱心, 尊重她们的人格, 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她们, 坚持“五不”的教育方式:不厌恶、歧视;不当众揭丑;不粗暴训斥;不冷嘲热讽;不变相体罚。用爱心融化后进生冰封的“心理防线”, 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

班里有个女同学, 各科成绩都差, 平时沉默寡言, 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 从和她几次谈话中了解到, 她认为自己特别笨, 智力不如人, 老师、同学会看不起她, 上课不敢接触老师的眼光, 平时不愿与同学接近, 学习上有困难也不问老师、同学。针对她的思想, 我提出和她交朋友, 对她讲一些名人成才的故事, 使她懂得“聪明在于勤奋”的道理, 课堂上有意对她投送亲切的目光和友好的微笑, 并让她回答一些较容易的问题, 答对了便进行表扬、鼓励, 还安排课余时间耐心地帮她补习基础知识, 经过因势利导, 使她感受到“老师关心帮助我, 爱我”的温暖;从而重塑自尊心, 对老师从“戒心”变为“贴心”, 从“疏远”变为“亲近”, 学习成绩有了明显进步, 人也变得开朗起来, 在班里听到了她和同学玩耍时发出银铃般的笑声。

对后进生的教育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充分挖掘其优点, 决不能姑息、袒护其缺点和消极因素而降低要求, 应该把热情关心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在把爱的雨露洒向后进生心灵的同时, 要使他们认识到对他们逐步提出要求正是对他们的信任, 是一种深厚的爱、真正的爱, 从而培养他们做“四有”的社会主义新人的责任心, 形成渴望进步的内驱力。只有在培养了责任心以后, 后进生的转化才有实现的可能。当然, 对后进生的逐步要求要考虑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不能操之过急, “恨铁不成钢”, 而要严之有度, 严中有别, 对不同的对象应有不同的要求, 对后进生的转化目标和期望, 要切合个人的实际和特点, 引导他们制定个人进步计划, 分设几个台阶, 使他们“跳一跳, 摸得着”, 经过努力能逐步达到, 在新的起点上, 又提出高一点的要求, 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班里有个男同学, 平时比较散漫, 不遵守纪律, 学习成绩差, 经过观察, 分析原因, 进行耐心教育, 对他提出争取进步的具体要求, 当他比以前遵守纪律, 留心听课, 学习成绩有所提高时, 就在班上表扬他, 并让他当红花小组长, 学期末他还获得了学习进步奖。第二学期, 根据他爱好运动和具有一定组织能力的特长, 选他当体育委员, 使他在前进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步伐。

后进生学习、生活在集体环境里, 他们必须融入班集体中, 同班集体一起前进。一个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的班集体, 既是后进生矫正不良道德品质的熔炉, 又是后进生实现转化、走向进步的摇篮。班主任在教育和转化后进生中起主导作用, 但一个人的能量总是有限的, 必须形成良好的班风, 发挥集体的力量, 使后进生身处一个团结友爱、融洽和谐的氛围之中。为此, 我向全班提出“不让一个伙伴掉队是全班同学的共同责任”, 并在班里开展各种活动: (1) 互帮互学的“一帮一”活动。安排成绩优秀同学与后进生同桌, 提醒、督促后进生遵守纪律、专心听课, 课余当“小老师”辅导学习, 帮助改进学习方法。 (2)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学雷锋做好事, 朗读、讲故事比赛, 知识竞赛, 硬笔字比赛和游戏抢答等, 使后进生融入欢乐愉快的集体生活中, 并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表现才能的机会和舞台。 (3) 组织参观访问活动。访问先进模范人物, 使她们开阔眼界, 愉快身心, 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激发学好知识建设祖国的志向。 (4) 争当“红花少年”“文明学生”和“改正一个缺点, 为班级争光”的活动, 在班中发扬正气, 抑制歪风, 形成一个比先进、学先进、争先进的良好班风。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 使后进生感受到班集体大家庭的温暖, 逐渐消除了自卑心理, 克服了孤僻性格, 振作精神, 树立起同班集体一起争取进步的自信心。

关心能力 篇6

一、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关心主题的缺失

(一) 市场化的功利性取向导致关心取向的缺憾

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入, 我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一方面, 在社会上, 人们忙于追求财富, 关心事物胜过关心人, 关心自己胜过关心他人, 关心物质胜过关心精神, 关心当下胜过关心将来, 导致关心的功利化、片面化和去人性化, 出现关心深层动力源不足问题。另一方面, 将关心看作是一种美德, 而不是一种关心关系, 造成关心的动机、目的不纯, 从而难以建立和维护关心关系。关心的动力不足、动机不纯、目的不当等因素映射到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来, 具体表现为:教师过分关心学生的知识、技能层面的成长、过分关心学生的当下需要等, 教育教学中缺乏真正的、深层次的关心, 关心的内容被物化、异化、去本质化, 导致了关心取向的偏颇与缺憾。

(二) 教育模式的理性化取向导致关心目标的缺陷

目前高校教育面临一种诱惑, 那就是尽量在知识、技能层面上确认和满足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 尽量在技术层面上确认和满足学生对关心的需要。试图以解决数学方程式的思路来解决关心问题。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长期以来主要注重对社会、集体和他人的工具性作用, 忽略了对学生人格完善、身心发展的作用, 这种“社会本位”的德育目标严重遮蔽了“学生本位”的德育目标。加之高等教育评估中的知性取向, 客观上导致了高校对“知性目标”的追随, 忽视了“德性目标”的培养。教育模式出现工具化、理性化倾向, 忽视个性化、非理性化发展目标。

(三)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问题导致关心者缺位

自1998年高校扩招以来, 我国的高等教育迅速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 一方面学生数量迅猛增长给高校教师带来时空矢量上的巨大压力。在一些院校, 不少教师疲于应付超负荷的课时、疲于奔走于主校区与分校区之间, 基本无暇深入学生宿舍、深入学生心灵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 疏于关心学生, 与学生形成纯粹意义上的教与学的关系, 疏离了师生关系。另一方面, 数量上剧增的学生异质性增强, 他们的独立性与个性化倾向明显, 但依赖性与从众心理仍然很强烈, 特别希望得到师长的关心、指引与帮助, 对来自教师的关心, 体认的敏感性较强。受西方价值观的影响, 现实中, 有极少数教师把与学生的关心关系功利化, 只关心那些家庭有权、有钱或能给自身带来益处的学生, 虽然这只是极少数的人和现象, 但是, 对体认教师关心敏感性较强的被关心者 (大学生) 来说, 影响却是恶劣的。在师生的关心关系中, 大学生 (被关心者) 的积极反应力是对教师关心行为的一种必需的、最好的回报。否则, 教师便会因为无法获得一种效能感而身心疲惫, 减少或放弃对学生的关心行为, 最终导致师生关系中关心者的缺位。

(四) 网络化条件下人际交往情境的虚拟性导致关心值域的泛化, 使得关心的具象缺损

诺丁斯认为, 关心伦理是一种情境性伦理。在关心中需要考虑的是具体情境中的人、特定的需要和特定的反应及体念, 而不是依据普遍性法则做出推理和判断。网络拓宽了人类交往的空间, 网络形成的“虚拟社会”改变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大学生网民以虚拟人的身份进入虚拟时空, 摆脱了现实生活中诸多关系的束缚, 使得师生之间面对面交往的机会减少, 久而久之, 产生非社会化的倾向, 容易导致交往能力下降, 人际情感逐渐萎缩淡化, 导致孤独、冷漠等不良心理。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即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与人的交往关系是人作为人的本质体现。在互联网这个虚拟的电子空间中, 师与生之间, 生与生之间可以实现平等地、开放地对话, 但是却难以建立富有人性的交往关系。在异化了的虚拟空间里, 师生关心关系得以建立的具体的、真实的情境被抽象化, 出现关心氛围缺失, 关心具象缺损的局面。

二、“关心道德教育”视域下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野

(一) 情理交融, 彰显非理性精神, 侧重“关心道德教育”主题: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取向

以科尔伯格为代表的道德认知发展学派继承柏拉图和苏格拉底所开创的传统, 重视道德推理过程, 认为道德知识是道德行为的充分条件, 情感要服从理性。而以诺丁斯为代表的关心道德教育学派则强调动机, 认为行为的欲望是第一位的, 而道德推理过程是第二位的。道德原则不足以产生动机, 理性要服务于情感。事实上,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 “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同等重要。在教师的向度上, 教育中仅仅有“情”是不够的, 因为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具有很强的教育目的性即教育理性。教师要从整体的、长远的利益出发考虑对学生进行关心道德教育。失去理性的关心是不合适的, 同样, 因缺乏情感而麻木不仁、漠不关心更应该摒弃。教师对学生的关心道德教育应该是情感与理性的统一体。在学生的向度上, 掌握思想政治领域相关知识, 特别是思想道德问题的社会根源, 美德的社会构建过程等知识, 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原则进行推理, 做出判断, 进行道德选择, 付诸实践肯定是必要的。但现实生活是具体的、人的需要与对关心的反应也是千差万别的, 同样是一个关心行为, 用在甲的身上很有效, 但用在乙的身上却会适得其反就是这个道理。因此, 关心道德教育应该回到广阔的社会情境中去, 回到日常生活中去。在进行道德情感教育时, 我们既要注重德育的社会工具目的, 又要重视德育的主体本位目的。要注重感知觉、概念、判断、推理及逻辑认识和实践能力等理性因素, 更要关注情感、意志、直觉、灵感、需要、信念等非理性因素。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价值”教育, 是充满温情的、富有人性魅力的一种理性教育活动。因此, 做到情理交融, 并适时地把“关心”主题这个情感性德育目标彰显出来, 给学生提供一个经得起道德检验的教育, 教育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 必然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取向。

(二) “我—你”互信, 淡化教师职业意识, 建立关心型师生关系: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观念

关心伦理不依赖道德判断, 不诉之于谴责和惩罚。关心伦理更重视提高人际关系的道德水平。建立、巩固和完善人际关系是关心伦理的要务。学生们会为自己喜欢和信任的人做事, 这是事实。在绝大多数情况下, 师生关系决定学生们对课程的学习热情。一种关心的关系可以使学生们对外部影响和课程知识产生接受性。反思我们当下的道德教育实际, 所缺少的正是尊重、宽容、平等与对话。“没有人关心我们”是不少大学生常有的抱怨。然而同时, 大多数教师都勤勤恳恳工作, 并且声称他们心里装着学生。问题在哪?从教师的视角来看, 一定是关心的态度、知识、技巧出了问题, 不自觉地把对学生的关心变成了那种包办式、控制式的关心, 因而常常受到学生的质疑, 甚至是拒绝。从学生的视角来看, 是学生对教师的关心行为无法正确体悟和积极反馈, 缺少感受他人关心的相关能力, 从而造成教师对学生关心的低效或无效。因此, 必须把学生看作教育过程中的主体, 改变传统的不平等“我—他”型师生关系, 建立一种“我—你”型的平等对话关系, 把学生看作是有主见、有思想、有感情的完整的人, 而不是客体和容器;给学生以充分的爱、理解、尊重和关心, 使学生对教师产生积极的情感, 从而“亲其师”且“信其道”。

建立“我—你”互信型关心关系, 淡化教师职业意识很重要。关心道德教育中, 师生之间是关心者与被关心者的关系, 关心关系中的双方是平等而互惠的关系, 是以需要和反应为基础的。它不是帮助者与被帮助者的关系, 帮助者与被帮助者的关系是强者与弱者之间不平等的关系, 帮助者出于同情、怜悯而给被帮助者施舍和恩赐, 关心关系一方的关心者是出于爱、尊重、信任、平等而与被关心者沟通、交流, 施以关心。教师一定要抛弃职业意识, 而以共同的人类之爱参与到关心的关系中。如果教师把关心学生看作是一种纯粹的教学义务, 是为了谋生而做的一种职业, 那么教师就会把自己工作范围局限于课堂的狭小的时空中, 就容易把师生关系看作是买卖双方的契约关系, 就很难与学生建立起平等、互信、互惠的关系, 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淡化职业意识, 把对学生的关心行为看作是一种生命状态、一种生活方式, 有助于教师回到广阔的生活领域, 敏锐地体察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 借助自己的教育理性和道德想象力做出关心行为, 成为学生生活上的关怀者和道德成长过程中的伙伴, 而不是道德教育的职业“帮助者”。另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教师只是社会多种教育力量中的一股, 淡化教师职业意识将更利于与其他力量相互协调, 从人类共同的本性出发建立关心与被关心的联系。

(三) 虚实结合, 显隐相渗, 营造关心型校园文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环境

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社会发生了急剧变化。在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娱乐方式、人际交往等方面, 变化无处不在。高校对这些社会变化不能说无动于衷, 至少是反应迟缓, 而且局限在技术层面。改革、添加各种各样的课程或者强调某些狭隘的教学方式、方法是最常见的例子。对广泛深刻的社会变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策略不过是针对一些具体问题的改进, 显得零散而孤立。布鲁纳 (Bruner) 认为:课程本身改革不能回应现在学校面临的社会问题。同样,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也不能通过课程本身改革而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这样讲不等于说课程改革对解决这些问题毫无作用。但是, 用所谓的标准课程来修修补补确实无济于事, 更何况课程目标的实现需要有主观能动性的活生生的人, 真正的变化必须来自环境。学校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 良好的学校环境对学生的道德发展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反之就不可能让学生体会到真正的关心与爱, 也就难以培养出有能力、关心人、爱人也值得人爱的人。倡导并营造充满关心的课堂氛围与学校心理环境, 有助于将学校显性与隐性的道德教育资源结合起来, 将德育渗透到其他各育的活动中去, 加强德育与各育的融合。学生在这些可能无时无处不在的隐性道德学习的资源中获益, 内化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真正的德育应该是生活德育, 而不是德育课的德育。必须把道德教育具体化、生活化, 避免空谈理论, 营造最有利于道德生活的学校的氛围, 把学校变成“既有可能向善, 也能吸引人们向善的地方”。这有助于解决显性德育时空有限的困境, 有助于改变目前德育中人为化、表浅化、孤立化而导致实效差的问题, 使德育更加人性化, 生活化, 从而促进学生真正的德性成长。如果我们在学校里度过幸福的时光, 那么我们自然难以忘怀。高校德育要切实取得成效, 就要从日常现实生活世界、网络虚拟生活世界两个领域着手, 虚实结合, 营造关心型的校园文化氛围, 形成合力教育。将关心型文化渗透到教育和管理观念、历史传统、行为规范、人际关系、教育环境和制度等诸多方面之中。使学生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学会如何接受关心以及如何付出关心。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关心文化会内化为学生们一种首要的精神追求, 在学生们的精神世界里生根、开花、结果, 高校德育也就取得了实效性的成果。

“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我们需要被他人关心。”“同样, 我们也需要关心他人。”在当前的高校, 教育的经济功能左右了人们的视野, 学校变成为个人职业成功和国家经济繁荣服务的工具, “关心”没有被充分地体现出来甚至被忽略了。学生对关心的需要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深刻而迫切。关心是生命最真实的存在, 关心是一切成功教育的基石。有理由相信:“关心道德教育”视域下, 应该、有可能而且也必须“让关心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真实的存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借鉴关心道德教育理论而重新焕发生机。

摘要:从市场化的功利性取向、教育模式的理性化取向、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问题、人际交往情境的虚拟性等四个方面论述了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关心主题缺失的原因。借鉴诺丁斯的关心道德教育理论, 指出在教育主题的向度上, 应情理交融, 彰显非理性精神;在教育观念的向度上, 应淡化教师职业意识, 建立“我—你”关心型师生关系;在教育环境的向度上, 应虚实结合, 显隐相渗, 营造关心型校园文化, 从而切实地让关心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真实的存在。

关键词:诺丁斯,关心教育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启示

参考文献

[1][美]内.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于天龙, 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10.

[2]于海勇, 梁丹.网络化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考[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 2004, (05) :386-388.

[3]苏静.论教师的关怀素养[J].教师教育研究, 2006, (06) :42-47.

[4]倪伟, 方红.学会关心——诺丁斯的关心理论及其对高校德育的启示[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 (05) :136-139.

关心关爱职工营造和谐氛围 篇7

与大学生、团员青年、职工代表举行座谈会或谈心会, 了解干部职工真实想法和思想动态, 做好针对性的思想引导工作, 并及时解决合理诉求。

举行各种业务技能和管理素质培训班, 通过“内请外送”的方式, 用高质量的培训提升干部职工的素质和能力。

定期与地方企、事业单位开展相亲联谊交友活动, 拓展青年交际圈, 为青年人恋爱交友提供平台。

在出台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方案前, 班子成员坚持民主讨论、民主决策, 充分听取职工意见, 使决策更加民主、科学。

暑期施工期间, 领导深入现场, 向坚守在一线的职工送去解暑降温的食品、药品, 确保职工身体健康地投入到安全生产中。

健全职工保障体系, 从制度上坚持职工帮扶和求助, 与此同时, 发动全段力量为特别困难的家庭进行捐款或义务帮扶。

关心“问题儿童”育时代英才 篇8

该如何培养“问题学生”呢?这里的“问题学生”不是有问题、不正常的学生, 而是指善于思考、敢于质疑的学生。学生敢问、会问、善问, 就能不断地从提问中掌握知识, 提高能力, 成为时代英才。这也是我们进行数学教学时应做的思考。

一、创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 使学生敢于提问

我国传统的“师道尊严”、严肃的课堂教学氛围, 导致学生不敢提问。课堂上, 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和缺少民主的课堂氛围, 导致师讲生听、师问生答, 学生的思维只能跟着老师转, 完全不能提问、质疑。因此, 想让学生敢于提问, 教师首先要真诚地面对学生, 平等对待学生, 建立一个民主、和谐、自由的课堂教学氛围, 鼓励每个学生完整表达自己的想法、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帮助学生从内心消灭自卑、畏惧的心理。在教学《24时记时法》一课前的课间, 当学生看到准备的课件上的课题时, 纷纷窃窃私语。上课了, 我问大家看了课题, 有没有什么想说的、什么想问的时, 回答我的是一片沉默。鼓励再三, 才有一“小调皮”姗姗站起, 轻声问:“这个24时记时法跟我们以前学过的认钟面有关系吗?”当我夸张地表扬了他一番后, 才有学生举起小手。“这个24时跟一天的24时一样吗?”“为什么说是24时记时法呢?”……问题一个接一个, 惊喜接踵而至。信任多于批评, 鼓励多于指责, 这时的我体验到上公开课似的幸福。

二、构建交往、互动的课堂模式, 使学生能够提问

教学活动也是一种交往活动, 在师生交往、学习新知的同时, 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 提供学生充足的时间自主探索, 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发展的各种需求, 精心设计数学问题情境、充分开展各种活动, 提高学生的质疑兴趣, 以趣促学。将引导学生质疑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让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不断处在主动激活的状态中, 积极动手、动脑、动口。当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并提出问题后, 教师不要轻易地肯定或否定, 要积极引导、鼓励, 尽可能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2) 充分调动生生互动、应用人机互动, 从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生生互动时, 学生在一个相对宽松的心理状态下, 思维特别容易激活, 能使每个学生都能“畅所欲言”。在互动中, 学生会用各异的思维方式思考出不同的解决方法, 不仅分析、解决了问题, 还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能力。人机互动, 信息技术和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探究一个又一个“为什么”, 解决一个又一个“怎么办”。

三、指导提问技巧、方式, 使学生善于提问

(1) 倡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提问。在教学中, 首先, 教师鼓励学生互相提问, 积极讨论以寻求答案;其次, 教师应引导学生向自己提问, 挑战自我并积极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后, 教师可与学生进行互相质疑提问, 有疑处要问, 无疑处也要问, 多角度地问, 联系生活地问, 寻根问底。

(2) 准确把握提问时机, 对引导学生深入地认识和理解数学知识和方法, 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 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在新知学习处、学习困惑处、教学意外处、认识浅表处和知识延伸处提问, 推动教学活动走向深入。

四、变革评价方式, 使学生乐于提问

哲学家詹姆士精辟地指出:“人类本性中最深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赞美。”当学生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后, 教师应及时给予鼓励, 否则学生会丧失信心。因此,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法要多元, 要更好地发挥传授知识、表达思想、唤醒学生的潜能作用。

为了让每个孩子在数学上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 我每两天都在黑板角落圈出一角, 公布“每日一练”的题目。这些题目分别来自改编的教材思考题、课外练习的拓展提高题、经典的操作题……每天由班上一名学生接收该题, 其余学生自愿解答。这个小小的活动深得学生的喜爱, 每次都有很多学生主动交来回复给老师的“信”, 得到一枚自己喜欢的印章, 再听听老师的讲解、阐述自己的想法。我常常在班上表扬主动完成的孩子, 后来参与的学生越来越多, 班级掀起了一股解题、讲题的热潮。让我欣慰的是:渐渐有学生将自己编制的题目递过来, 接过了老师的接力棒, 形成了向往的良性循环。

上一篇: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下一篇:头孢曲松钠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