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区长

2024-05-18

教学区长(精选9篇)

教学区长 篇1

医学教育是具有很强职业性的专业教育, 其目标是培养出合格的、能够独立执业的临床医生。而临床实习作为医学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固化并学会灵活应用于临床实践中的重要阶段, 也是从学生到医生这个角色转变的关键阶段。教学医院作为承担医学生临床实习的主体, 是推动实习教学及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的主要力量, 需要不断去思考、探索如何提高临床实习质量以适应新形势、社会新需求。

1 临床实习生现行管理模式及不足

1.1 现行管理模式

传统的临床实习教学管理模式为四级管理制度, 即学校临床教学管理部门, 教学医院教学科, 实习科室教学管理人员 (实习班主任) , 实习带教教师。学校临床教学管理部门制定临床实践教学的总目标及计划并进行质量监控;医院教学科根据学校要求安排实践教学并开展院级质量监控;实习班主任负责本科室的实习安排, 包括实习计划及具体内容的制定、实习带教安排、入科教育、考勤、出科考核等工作;实习带教教师按科室要求完成实习带教任务。

1.2 现行管理模式的不足

由于就业高峰、考研时间与临床实习重合, 且时间跨度大, 学生请假现象较为普遍。尽管我院严格执行学校学生请假管理与审批程序, 学生需提前向实习带教教师、实习班主任、教学主任及教学科提出请假申请, 最后由教学科汇总请假情况报校临床教学管理部门。但是在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不请假或者仅向带教教师请假, 而未按规定完成后续请假手续的实习生。日益繁忙的临床医疗工作可能造成带教教师没有及时上报考勤情况, 而实习班主任与医院教学管理部门又难以实现实时监管, 最后导致出现管理漏洞, 带来相关的学生安全、教学及管理等一系列问题。

临床带教教师集医、教、研工作于一体, 日常工作繁忙, 具体事务繁杂, 部分老师教学意识不够强, 不能很好地帮助实习生由“仅仅有所知”变为“尚能有所为”。对学生关心也不够, 不能很好地帮助实习生尽快适应角色转变, 从而有的放矢的去学习、操作和训练自己。带教教师的教学投入与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实习质量, 但是目前的困难是对实习带教教师的带教情况及水平难以量化评估与考核, 并且我们更关注的是如何将教学考核常态化, 切实提升临床实践教学质量。

实习班主任负责整个科室实习安排、入科教育、出科考核、考勤等工作。对于一些较大的临床科室下还划分专科病区, 如内科、外科等, 实习班主任在教学安排、入科教育等方面难以很好地体现专科特色, 对实习生的考勤及一线临床教师的带教工作, 如医疗文书的批改、专科内的教学活动难以做到实时监控, 与带教教师的沟通交流也不够。

2 临床实习管理改革面临的任务

上述问题是目前国内临床实践教学中的普遍现象, 为进一步明确改革方向, 可以将它们总结为以下几点:①学生请假等信息反馈需要做到及时、准确, 路径通畅。问题所在:带教教师与实习班主任之间的信息传达易出现断层。②落实、考核实习带教教师日常的实践教学活动。问题所在:带教教师人数多, 而管理部门人员少, 难以一一实现常态质量监控。专科知识、技能所带来的差异, 如何在考核中符合专科特色?带教教师教学任务完成不够理想时, 如何及时、有效地进行补充与加强, 以保障教学质量?③实践教学目标进一步细化, 对实习生的引导更具方向性、针对性。问题所在:实践教学目标经学校-医院-科室层层细化、明确, 使之在实践中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但在某些较大的临床科室中还存在多个专科的划分, 教学目标的细化尚未达到这个最基层的层面。

综上所述, 可以发现要实现当前目标的一个关键是在专科层面尚缺乏一个管理点, 既可以向上级部门及时反馈实践教学信息, 又可较好地监控与指导常态教学。而这个中间管理点的人数较少, 院级、校级管理部门可以实现有效的考核与培训, 从而实现实践教学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 我院在有实习生轮转的病区设立教学区长, 承担一定的教学和管理工作, 目的在于进一步强化、完善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 保障临床实践教学质量, 重点加强对临床教学质量的常态监控, 针对性地帮助实习生更快地适应科室角色, 找准学习方向, 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培养临床能力强的优秀医学人才。

3 教学区长制度改革实践

建立教学区长制度。首先, 将教学区长制度作为教学管理改革的长期目标, 以明确的制度形式确立下来。在有实习生轮转的病区设立教学区长, 教学区长自身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及管理水平, 需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及管理任务, 是在实践教学一线的教学质量监控者, 需要指导并考核临床带教教师的教学质量。同时建立合理的教学区长考核制度, 包含两个方面的考核:教学能力考核及管理能力考核。

进一步加强临床教学活动的规范。针对目前实习带教过程中某些教师带教意识不强, 实习生带教不够规范的情况, 制定相应的《本科临床教学活动及记录规范》, 确立教学区长的教学职责。教学区长需要帮助带教教师进一步规范实践教学, 做好常态教学监督工作。

保障临床教学质量。教学区长需制定并不断完善各科室实习期间的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进入该科室之后能很快进入“角色”, 有的放矢的去学习、操作和训练自己。每周带领本病区实习生进行至少一次的教学查房, 并记录在教学查房记录本上。负责批改本病区实习生的病历 (至少一份) 。

完善实习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负责安排实习生的病区岗前教育及带教分配。针对带教教师与实习班主任之间信息沟通不够及时、准确的情况, 教学区长需要及时上传下达各类教学相关信息, 保障教学管理的通畅性。负责检查、落实带教教师对实习生医疗文书的批改, 操作指导等实践教学活动。如直接带教教师不能完成带教任务, 教学区长可以调换教师并记录原因, 作为将来教学评定的指标之一。负责本病区实习生转科 (区) 考试中技能考核的安排工作。由于临床实践教学任务的不断加重, 教学区长还需要协助科室完成其他相关实践教学工作。

建立可量化的、全方位的考核指标体系。始终重视学生的反馈, 将专家评定与学生评教有效地结合起来。学生纸质评教, 从教学态度、医德医风、教学安排、教学水平、教学效果及对学生的心理指导六个方面进行评教。带教教师、实习班主任、教学管理人员对教学区长进行同行评价, 包括管理态度、管理水平、教学安排、管理效果五个方面进行评价。医院还会定期组织专家对教学区长进行教学查房实操能力考核。

配套奖励政策。教学区长待遇与临床医疗区长等同经济待遇。实习结束后组织实习生评选“我最喜爱的教学区长”, 并给予表彰。同时逐步建立有针对性的教学区长培训体制, 培养教学医院临床教学骨干。

4 成效

自教学区长制度实施以来, 我院实习生教学管理更加规范, 有效地减少了实习生不规范请假的情况。在实习安排上能有效地细化实践教学目标, 加强实践教学的执行力度, 能更好地体现专科特色, 帮助实习生更快、更好地融入专科实习, 实习目标更加明确, 提高了学生的实习积极性。

由于病区的行政划分明确, 使得教学区长的选拔及管理范围的划定清晰明了。通过对教学区长的规范化教学培训以及教学区长对实习带教教师的监督、指导, 使我院的实习教学更加规范、有序, 教学质量得到明显的提升。由于教学区长人数不多, 教学培训及考核易开展, 有效地解决了目前考核难、整体培训难的问题, 有助于培养医院的教学骨干力量。

教学区长制度的建立是我院为适应新形势下医学人才培养需要, 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管理模式的成果, 有的放矢, 有效保障了实习教学质量, 并进一步规范了实习教学管理, 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黄晓燕.医学生临床实习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医学与社会, 2010, 23 (8) :99-100.

[2]蔡永琴, 乔娟, 姜梦琪.临床实习生带教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人民军医, 2011, 54 (1) :84.

教学区长 篇2

汛期来临,水上交通安全工作进入了关键时期。今天召开这次防汛工作会议很及时,也很必要,前面安监、交通、海事部门的同志都分别作了很好的讲话,我都赞成。根据区委陈书记、区政府向区长的安排,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

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水上交通安全取得了明显成效,安全形势基本稳定。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今年汛期提前,水情异常,区域性特大洪水发生的可能性增大。同时,部分乡镇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水上交通安全隐患仍然突出,安全基础薄弱、基层脆弱的局面还未根本好转,水上交通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加强水上交通安全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我区灾后重建的重要保障。各乡镇办和相关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和艰巨性,进一步增强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坚决克服麻痹和侥幸心理,时刻绷紧水上交通安全这根弦。

二、措施有力,保障安全

安全生产无小事,水上交通安全隐患治理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力争不发生水上交通安全事故,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深入排查,找准隐患。安全隐患是滋生事故的土壤,不能因为隐患排查常常搞而产生麻痹松懈和疲劳厌战的情绪,容易搞形式主义。相关部门和各乡镇办要针对辖区情况,全面细致地开展排查,不留盲区、不留死角。重点要排查客渡船和采砂作业船等方面存在的隐患。

(二)强化举措,彻底整治。要清醒认识到治理隐患的重要性,重排查,更重整治。要用铁的心肠整治隐患,敢于逗硬,严格执法。对排查出来的安全隐患,要责成生产责任单位制定整改措施,限时整改,要确定专人跟踪整改情况,确保整改效果。凡是能够当场整改的隐患,要立即整改;对于一时不能整改的隐患,要列出时间表,限期整改;逾期或整改不到位的,要停止营运。要健全隐患排查整治制度,从制度上防止产生新的安全隐患。建立运输船舶安全隐患数据库,按照分级监控的原则落实隐患监控整治责任,建立隐患整治后评估和“销号”制度,努力实现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制度化、经常化。

(三)因地制宜,完善预案。我们在抓好预防的同时,决不能忽视应急管理工作。要严格遵循“平时搞防范,险时搞救援”的原则,做好应对水上交通安全事故的组织准备、预案准备、队伍准备、技术准备、装备准备,一旦发生事故要迅速组织,开展有力、有效的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要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建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进一步完善水上交通防汛工作预案,加大应急保障投入,依靠科技进步,推进应急救援装备的技术进步。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三、落实责任,认真履职

一是落实领导责任。要强化“一岗双责”,构建“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在职责范围内各负其责的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将安全生产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控制考核指标体系。

二是落实乡镇责任。各乡镇办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和确保一方平安的要求,切实加强水上交通安全工作的领导。要建立健全水上交通安全目标管理制度和安全责任制度,并纳入政府目标考核;要加大安全管理和安全设施投入,确保水上安全工作正常开展。要加强乡镇船管站的基础工作,乡镇政府要负责抓好本行政区域内的水上交通安全日常监管工作,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把住船舶发航源头管理关,加强过程管理,做到严格签单、有效监控。

三是落实业主责任。各船舶业主要进一步提高安全意识,树立“安全就是效益”的观念,将安全工作做为生产的首要工作来抓。一要完善船舶证书、证照;二要定期和不定期检查船舶、设施、设备状况,始终保持适航状态;三要加强船员教育和管理,保障船员适适;四要做好防汛工作准备,制订切实可行的船舶防汛预案;五要做好系船设施、设备的配置,按要求配备主缆、边缆、锚、绳卡和移船用的备用电机、卷扬机、锚链机、备用缆绳、备用机动船等设施设备;六要严格执行汛期减载规定和警戒、封渡水位线停航、24小时值班守护等汛期工作制度。

四是落实部门责任。安监、交通、水利等相关部门要依法负责抓好本行业和辖区相关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建立水上交通安全信息共享机制,强化水上交通安全情况会商工作,加强水上交通安全联合执法,按照《四川省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的要求,切实履行管理职责。

五是落实岗位责任。水上交通的一线监管人员、乡镇管船员和签单员要切实履行岗位职责,尽快消除安全责任的盲区盲点,做到安全目标落实到人,安全责任细化到岗,从每个人和每个环节做起。

马岭地区长6储层特征研究 篇3

关键词:马岭地区,储层特征,孔隙结构

马岭地区属于甘肃省环县-蔡家庙, 近年来, 随着该区勘探评价开发力度的加深, 在L211、L190等长6发现较好油气显示, 获得工业油流, 但缺乏储层特征系统地研究, 本文通过岩石学特征、孔隙结构、孔喉特征等系统研究, 并分三个小层进行砂体展布规律的研究, 旨在弄清长6储层特征, 为便为后期建产开发提供依据。

1 岩石学特征

1.1 岩石类型及碎屑组分

马岭地区长6岩石类型主要为极细-细粒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 岩屑含量为25.4%, 石英含量为41.3%, 长石含量为16.8%。岩屑主要以白云岩、云母、千枚岩、片岩和石英岩为主, 其中白云岩含量为5.00%, 云母含量为4.83%, 千枚岩含量为4.77%。磨圆度以次棱角状为主, 接触方式主要为点-线接触、凹凸-线接触, 分选以中等为主。长6各小层的岩石类型及碎屑特征总体相似, 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1.2 填隙物特征

马岭地区长6砂岩填隙物含量15.7%, 主要由粘土矿物 (7.94%) 、碳酸盐胶结物 (5.35%) 及硅质胶结物 (1.99%) 组成, 其它成分含量较少 (0.45%) 。粘土矿物以水云母 (7.75%) 为主, 含少量的绿泥石 (0.16%) 和高岭石 (0.03%) 。碳酸盐胶结物主要由铁白云石 (3.27%) 组成, 其次为铁方解石 (1.54%) 。胶结方式以孔隙式为主, 石英加大-孔隙式次之。

2 储层物性特征

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是反映储层性能和渗滤条件的两个最基本参数。孔隙性的好坏直接决定岩层储存油气的数量, 渗透性的好坏则控制了储集层内所含流体的产能。马岭地区长6各小层储层物性分布特征各有不同, 孔隙度和渗透率分布区间存在一定的差异。长6储层孔隙度分布在4.3~14.4%, 平均孔隙度8.6%。渗透率分布在0.01~3.57m D, 平均渗透率0.23m D。依据储层分类标准, 长6储集砂体主要为低孔-特低孔、特低渗-超低渗储层。

3 孔隙类型与结构特征

3.1 孔隙类型

马岭地区长6储层孔隙类型多样, 主要包括粒间孔、长石溶孔、岩屑溶孔、粒间溶孔、晶间孔、微裂隙等多种类型, 其中前三种孔隙类型含量最高, 尤以粒间孔和长石溶孔为主要储集空间。

长6平均面孔率2.44%, 孔隙类型主要为粒间孔 (0.99%) 和长石溶孔 (1.05%) , 发育少量的岩屑溶孔 (0.11%) 和其它孔隙。长63以为粒间孔主, 长石溶孔次之, 局部还发育有岩屑溶孔;长62孔隙类型与长63略有不同, 以长石溶孔为主, 粒间孔次之;长61孔隙类型与长62略有不同, 粒间孔占优势, 长石溶孔次之, 含量均比长63和长62高。

3.2 喉道类型特征

通过对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压汞等资料的观察和分析, 对研究区储层的喉道类型、孔隙大小及形态、孔喉组合、孔喉大小、分选、连通性等控制流体运动特征的参数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3.2.1 喉道类型

常见的喉道类型主要有四种:孔隙缩小型、缩颈型、片状或弯片状、管束状喉道。

根据铸体薄片的观察, 岩石压实程度高, 颗粒定向排列, 储层的喉道中值较小, 喉道细而短, 孔隙的配位数低, 一般为0~2个, 很少超过3~4个, 当砂岩压实或晶体再生长时孔隙和喉道变得更小, 所以研究区发育的喉道类型包括孔隙缩小型喉道、缩颈型喉道以及片状或弯片状喉道, 管束状喉道较为少见。

孔隙缩小型喉道:喉道为孔隙的缩小部分, 这种喉道往往发育于以粒间孔隙为主的砂岩储集层中, 其孔隙与喉道较难区分。此类孔隙结构属于大孔粗喉, 孔喉直径比接近于1, 岩石的孔隙几乎都是有效的。

缩颈型喉道:喉道为颗粒间可变断面的收缩部分, 当砂岩颗粒被压实而排列比较紧密时, 虽然保留下来的孔隙是比较大的, 但颗粒间的喉道却大大变窄。此类孔隙属大孔细喉型, 孔喉直径比大, 根据喉道大小, 其孔隙可能是无效的。

片状或弯片状喉道:喉道为片状或弯片状, 为颗粒之间的长条状通道。这类喉道变化较大, 可以是小孔极细喉型, 受溶蚀作用改造后亦可以是大孔粗喉型, 孔喉直径比为中等-较大。

管束状喉道:当杂基含量较高时, 原生的粒间孔隙有时可以完全被堵塞, 杂基及各种胶结物中的微孔隙 (小于0.5μm) 本身即是孔隙又是喉道, 这些孔隙象一支支微毛细管交叉地分布在杂基和胶结物中组成管束状喉道孔喉直径比为1。

3.2.2 孔隙大小及形态

根据李道品对孔隙直径、喉道半径分类, 研究区延长组长6平均孔径20.10μm属于中孔隙, 长63、长62、和长61平均孔径分别为19.10μm、17.627μm、23.59μm, 均属于小-中孔隙。

综合分析认为, 马岭地区长6储层物性相对较差, 孔隙度、渗透率、面孔率相对较小, 平均孔径基本为小孔隙-中孔隙, 各个小层储层物性存在差异。长61以中孔为主, 而长62和长63以小孔为主。

3.3 孔喉组合

根据李道品等 (1997) 的孔喉分类标准, 研究区长6砂岩储层孔隙组合类型主要为中孔微喉型、小孔微喉型。

4 砂体展布特征

马岭地区长6砂体平面展布呈片状和条带状分布, 砂体在东北部、西部和西南部连续, 连片性较好, 砂体较发育, 砂体厚度介于1.5~72.1m之间, 砂体厚度变化较大, 平均砂厚20.16m, 局部砂厚达到72.1m。

长63砂体:在东北部呈条带状和片状展布, 在西南部西部呈条带状, 砂体较发育。砂体厚度介于0.9~34.7m之间, 砂体平均厚度7.20m。局部砂厚高值区主要集中在研究区东南部, 砂体厚度达到34.7m。

长62砂体:主要呈条带状和土豆状分布, 在中部砂体不发育, 主要呈土豆状展布。长62砂体在研究区东北部、西南部、南部连片性较差, 呈条带状展布, 砂体厚度介于0.9~25.8m之间, 砂体平均厚度6.11m。局部砂厚高值区主要集中在研究区东部, 砂体厚度达到15~25m。

长61砂体:呈条带状和片状分布, 砂体较发育。长61砂体在研究区西部、西南部片性较好, 呈条带状展布, 砂体厚度介于0.9~36m之间, 砂体平均厚度6.86m。局部砂厚高值区主要集中在研究区西南部, 砂体厚度达到15~30.5m。

5 结论

工区长事迹材料 篇4

励精图治就是为了争第一

××高铁××枢纽三工区承担着××枢纽××高速铁路跨秦淮新河大桥、沪汉蓉铁路跨秦淮新河、宁安城际跨秦淮新河、动车组1#走行线跨秦淮新河大桥,韩府山隧道一号、二号、三号、四号隧道等工程建设。作为工区行政一把手,××在接到任免通知后,还没来得及与自己朝思暮想的家人吃顿团圆饭就风尘仆仆的从云南赶到了××工地。面对我国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速铁路,××深知建好此项工程的重要意义,这对他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在这里不但能接触到更多的新工艺、新技术,特别是韩府山隧道群施工,将为公司储备更多的技术参数和经验。然而在新的环境里一切都要重新打鼓另开张谈何容易,看看图纸的工程量,再看看现场的实际情况:没有施工便道、没有办公条件和场地、征地拆迁量大等重重困难,个个都是张牙舞爪的拦路虎。××别无选择,就像张弓的箭,只有一往无前,才能打赢这场硬仗。于是他对所有参战员工下了一道死命令,必须一个月抢临建、两个月见成效、三个月大变样。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白天和技术员一起到韩府山上检桩放线,晚上在出租屋里亲自复核工程量、设计施工方案,七月的××城,犹如一个巨大的火炉,××和他的团队就像被挂在火炉上烘烤一样,每坚持一小时,他们就要用水冲洗一下身上的汗水,就这样他们硬是扛过了20个昼夜,最终定下了初步的施工方案。

为尽快打通通往各处洞口的临时便道,××先后派出两个临时便道协调组,并24小时紧盯现场,为修建临时便道的队伍排忧解难,同时协调和指导在施工中的难题。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三工区合计4.3公里的临时便道全部打通,完成www.征地167亩,为后来机械队伍进场铺平了道路,满足了现场施工需要。此外,临电架设、空压机房、炸药临时存放点、喷浆料拌合站也同时落成,初步完成了一个月抢临建、两个月见成效、三个月大变样的目标,得到了局指和建指的高度评价,称三工区是全标进点最晚、动作最快、效率最高的施工单位。然对××来说,这只是刚刚开始,他励精图治就是为要争第一。

那一刻他会心的笑了

韩府山隧道群分别为韩府山一号、二号、三号、四号隧道,是全线隧道最为集中、也是全线唯一的隧道群,被铁道部、建设指挥部列为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而两个隧道之间为6米的最小距离更是引人格外关注,每次的安全质量检查,该项目为必检项目。如何干好本项目且永远争第一,成为××吃不好、睡不着的心病。

对于工程的困难他是有思想准备的,然而工程的难度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这使××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一是工期紧、任务重。韩府山一、二、三、四号隧道总长1384m,属于本标段重点控制工程,节点工期为23个月,工期压力大。如果出现进度脱节,势必造成工期延误,最后导致影响到本标段铺轨的正常完成。二是隧道围岩级别差、工艺复杂,施工难度大。韩府山一、二、三、四号隧道进出口段隧道洞身开挖断面大,iv、v级围岩居多,只有四号隧道含有100mⅲ级围岩,掘进指标不高,加之进出口洞口v级围岩段采用超前长管棚支护。iv级围岩施工采用三台阶七步开挖法,v级围岩施工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工艺复杂等诸多因素制约工期,如何在合同工期内完成全部的主体工程成为该项目的第一大难点。而小净距、大断面施工则是该隧道群的第二大难点。韩府山一、二、三号隧道彼此之间净距在6m~10m范围内,属于超小净距隧道,应严格按设计施工顺序进行施工在,如稍有不慎将会带来严重后果。找到了前因后果的结症,××心中顿时豁然一亮,他立即组织人员改变施工方案,强化现场管理,制定全新的安全质量保证措施,从项目经理到部门成员,从施工班组到单项工序作业,层层签订安全质量责任状,保证施工生产的稳步推进。

白河油区长8油层前置酸压裂研究 篇5

由于白河长8油层物性差、渗流阻力大, 储层基质向支撑裂缝的供油能力低, 常规压裂工艺很难达到预期的增产效果, 本文运用储层酸改造技术使油井增产, 在形成一条高导流的支撑裂缝的同时也对裂缝附近储层基质的孔渗性进行改善, 以提高基质向裂缝的供油能力, 取得好的增产效果。在整个改造的过程中, 如何实现酸化和水力加砂压裂技术的有机统一是提高储层改造效果的关键。

1 压裂地质特征分析

1.1 储层物、电性特征

长8储层为典型的低孔隙度, 特低渗透率储层, 其砂岩孔隙度平均值为5.1%;渗透率平均值为0.5078×10-3μm2, 并且长8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呈指数相关, 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 说明储层渗透性是孔隙主导的, 微裂缝相对不发育。

长8油层平均电阻率为25.94Ω·m, 声波时差226.03μs/m, 泥质含量24.6%, 含油饱和度38.7%。总体上, 储层含油性差, 数据范围变化大, 非均值性强。

1.2 岩性特征

延长组长8油层组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 以细—中粒为主, 接触方式主要为点-线接触、线接触, 胶结类型以孔隙式为主。填隙物以自生粘土矿物和碳酸盐胶结物为主, 硅质胶结物含量较低。

1.3 储层温度、压力特征及敏感性评价

平均油层温度为67.7℃。油藏压力平均为17.0MPa, 压力梯度均低于0.010MPa/10m。

通过岩心流动试验分析, 研究区储层属于弱速敏、弱水敏、弱酸敏、弱碱敏、中偏弱应力敏储层。

2 前置酸压裂机理分析

2.1 前置酸压裂技术

前置酸压裂就是在压开地层后, 首先泵入与储层矿物配伍性良好的盐酸体系, 清除缝壁表面钙质、无机盐, 再泵入复合酸液体系, 溶蚀缝壁微孔隙中的粘土矿物, 扩大渗透面积;当前置酸液进入油层后, 其滤失性可以在近井区域形成滤失带, 能够起到解除近井地带压裂液滤饼、加快压裂液的破胶速度以及通过酸岩溶蚀反应三方面的作用, 从而改善近井地带裂缝渗流状态达到提高单井产量的目的。

2.2 前置酸压裂机理研究

前置酸压裂工艺可以改善地层与裂缝之间的渗流条件从而达到提高单井产量的目的, 其增产机理主要表现在6个方面。

(1) 前置酸对粘土膨胀和微粒运移的防止。

(2) 酸液返排可以促进压裂液破胶。

(3) 酸液对压裂液滤饼的溶解。

(4) 酸岩溶蚀反应可提高裂缝附近地层的渗透性。

(5) 通过在酸压裂缝内填充支撑剂形成有效导流能力。

(6) 前置酸中表面活性剂的作用。

通过上述六个方面的作用, 前置酸压裂工艺可以改善地层与裂缝之间的渗透性、降低压裂液伤害、形成有效的导流能力, 从而达到提高单井产量的目的。

3 前置酸体系配方建立与评价

3.1 前置酸体系配方

通过前期酸液建立和添加剂优选, 确定了白河北部油区的前置酸酸液体系。

白河北部油区长8储层前置酸体系:8%盐酸+4%甲酸+3%乙酸+0.8%AL-F+0.5%HJF-94 (缓蚀剂) +0.5%CF-5C (破乳助排剂) +1%氯化铵+0.5%COP-1 (粘土稳定剂) +0.1%CA (柠檬酸) +0.5%EGME (乙二醇丁醚) 。

3.2 前置酸体系性能评价结论

通过溶蚀后成分分析和酸岩动力学测试验证前置酸酸液体系理化特征, 结果表明该前置酸体系对岩屑的溶蚀率为32.8%;压裂液中加入前置酸体系后破胶液粘度平均降低了30.8%;加入前置酸体系后与APS破胶后粒径均值相比降低了60.1%, 提高了压裂液残渣分解和溶解能力;前置酸体系与胍胶压裂液相搭配对岩心伤害率比胍胶压裂液平均伤害率降低了66.5%。该体系适用于白河北部油区长8储层前置酸压裂改造。

4 支撑剂的优选

支撑剂短期导流能力是快速评价支撑剂选择是否满足工程要求的有效指标, 室内选取陶粒和石英砂样品, 对比评价了支撑剂的短期导流能力, 实验结果见图1。

实验条件:温度:65℃充填密度:5.0Kg/m2驱替介质:蒸馏水。

实验压力:7 MPa-14 MPa-21 MPa-28 MPa-35MPa-42 MPa-49 MPa-56 MPa。

从图可说明, 在相同闭合压力下, 陶粒短期导流能力远大于石英砂短期导流能力, 闭合压力在35MPa时, 石英砂短期导流能力28.1m2·cm, 陶粒短期导流能力122.5m2·cm;建议使用陶粒作为压裂支撑剂。

5 挤前置酸后关井时间优化

在前置酸压裂施工过程中, 挤前置酸后关井时间对形成的裂缝导流能力具有一定的影响, 分别对不同关井时间使用PT进行模拟, 根据不同关井时间压裂形成裂缝参数及酸作用距离模拟结果, 绘制不同关井时间条件下的裂缝长度及酸作用距离如图2所示。

由图2可发现关井时间在裂缝闭合前后缝长变化较大, 而在裂缝闭合后关井时间对裂缝长度及酸作用距离没有影响, 在关井时间小于20min的情况酸作用距离均可达到裂缝的支撑缝长, 而在裂缝闭合前随着关井时间的增加, 裂缝长度和酸作用距离都有所降低, 但由于酸液的滤失, 酸的作用距离降低幅度较大。

由于随着关井时间的增加酸作用距离与裂缝支撑距离相差逐渐增大, 因此过长的关井时间也会影响压裂液返排及酸处理范围等, 进而影响前置酸压裂的整体效果。通过酸岩反应试验发现, 酸与地层岩心完全反应需要1~2个小时, 故关井时间过短可能不能实现较好的酸处理效果, 在酸液量为14方以内情况控制关井时间在60min, 酸液量超过14方情况时控制关井时间在120min, 这样即控制酸液的滤失也可保证一定的酸岩反应。

6 结论与建议

(1) 根据对研究区地层性质及压裂工艺特点的研究, 前置酸压裂技术适用于该地区。

(2) 通过模拟计算, 得出了在酸液量为14方以内情况控制关井时间在60min, 酸液量超过14方情况时控制关井时间在120min。

参考文献

[1]李年银.复杂砂岩储层平衡酸压闭合酸化技术[J].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7, 29 (3) :142-144.

[2]胥云.复杂岩性油藏酸压技术在青海油田的试验应用[J].石油钻采工艺, 2002, 25 (5) :69-72.

[3]B.Bazin.基质酸化与酸压的室内评价[J].国外油田工程, 2002, 18 (11) :24-28.

[4]杨永华.砂岩储层增产新技术—酸压[J].断块油气田, 2006, 13 (3) :78-80.

[5]何新明.油气藏酸压工艺技术现状与发展[J].断块油气田, 2009, 16 (2) :95-98.

[6]刘虹现.前置酸改善水力压裂效果机理分析[J].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8, 30 (1) :332-334.

教学区长 篇6

一、模型简介

本次研究利用研究区内的实际岩心制作的真实砂岩微观孔隙模型 (1997, 西北大学地质系获国家专利) , 进行了油水相驱替实验来观察研究区储层流体的微观渗流特征。

二、油驱水渗流特征

该实验步骤主要是油驱水至束缚水, 对油藏形成的过程进行实验室条件下的模拟。

通过对研究区长82储层的砂岩微观模型进行油驱水实验观察发现:研究区长82储层油驱水类型以网状、指状驱替型为主, 部分可见均匀状驱替类型。

三种类型的渗流特征存在差异, 同时也会导致原始含油饱和度高低不同:指状驱替型绕流面积较大, 驱替不均匀, 形成多处未饱和油区域, 原始含油饱和度最低;网状驱替型较指状驱替型绕流面积小, 原始含油饱和度也较高;均匀驱替型在整个模型中基本不形成绕流区域, 原始含油饱和度最高。

三、水驱油渗流特征

通过对研究区长82储层砂岩微观模型进行水驱油的实验观察:研究区长82储层水驱油类型与油驱水方式相似, 也是以网状、指状驱替型为主。水驱油渗流特征表现为以下几点:

1. 指状现象普遍存在

2. 模型入口端驱油效率高于出口端驱油效率

3. 模型注入两倍于孔隙体积 (2Pv) 的水后, 驱油效率的提高很缓慢。

4.微观孔隙结构决定了驱油通道。由前述可知, 定边地区长82储层孔隙类型以残余粒间孔组合关系、溶蚀孔-残余粒间孔组合关系、致密型孔隙组合关系。

四、水驱油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对研究区长82油层进行水驱油实验表明, 影响本区长82油层驱油效率的主要因素是:驱油方式、储层物性、驱替压力、孔隙结构非均值性和孔喉比。

1. 驱油方式对驱油效率的影响

孔道中的水驱油方式包括活塞式和非活塞式两种。定边地区长82储层孔道中的水驱油方式以活塞式占主导, 而活塞式驱油为主的模型占71.43%活塞式驱油为主的模型占28.57%驱替方式可以看出:活塞式为主的驱替方式最终驱油效率较高, 平均可达60.69%式为主的驱替方式残余油饱和度较高, 驱油效率较低, 平均仅为仅为39.22%。

2. 物性对驱油效率的影响

通过压汞实验得出的物性参数与最终驱油效率关系, 可以看出, 渗透率均对驱油效率有较大影响:渗透率越大, 最终驱油效率越高。

3. 驱替压力对水驱油效率的影响

模型实验结果表明, 提高注水压力后, 水驱油效率明显提高。但是随着压力的不断提高, 尤其是到了水驱后期, 加大压力对驱油效率的影响逐渐变小。以池70井模型D6为例, 始后不断提高注水压力, 可以看出在P=0.09MPa、P=0.11MPa、P=0.13MPa期间驱油效率提高较明显;但是到了水驱后期压力增大至0.11MPa以上时, 加大压力对驱油效率影响较小, 变化不明显。

4. 孔隙结构非均质性对水驱油效率的影响

由于孔隙结构的差异造成了水驱油通道的差异, 进而引起水驱油效果的不同。

残余粒间孔型组合发育的模型, 在水驱油过程中, 水沿着油最先进入的通道快速前进, 很少进入其他区域, 最终注入水进入整个模型的区域不大, 残余油区的范围仍很大。驱油效率不高, 平均驱油效率为47.89%。

溶蚀孔-剩余粒间孔型组合发育的模型, 在水驱油过程中, 注入水首先进入粒间孔, 将孔隙中的水驱走, 并较快形成通道。逐渐增加驱替压力, 注入水则进入较小的溶孔中, 最终驱替压力较为理想, 平均驱油效率为70.51%。

致密型孔隙组合发育的模型, 注入水进入模型就需要较大的驱替压力, 水进入微孔后又很难进入下一个孔隙, 仍需要进一步加大驱替压力, 可能超过实际的生产压差, 最终驱替效果差, 平均驱油效率为48.59%

五、残余油类型及成因

本次研究通过镜下观察发现, 研究区长82储层水驱油残余油以簇状油块为主, 其他可见膜状残余油、孤岛状和盲孔中的残余油。

残余油以簇状油块形式附着于颗粒表面是姬塬研究区长82储层残余油的主要存在方式, 这主要是由模型微观非均质造成的, 水驱油时注入水主要沿阻力较小的渗流通道前进而发生绕流形成的。

残余油以油膜形式附着于颗粒表面是姬塬研究区长82储层残余油的另一种存在方式, 这是由于研究区储层润湿性为中性偏亲油性, 油对岩石的润湿能力大于水, 因此油会紧贴附在岩石颗粒表面形成油膜。随着注入压力和注入倍数的不断增强, 水的洗油能力也不断提高, 更多的油被水带走, 油膜明显减薄或基本被带走, 出现以活塞式驱油为主的驱替方式。

六、渗流开发潜力分析

通过油水两相渗流实验, 对定边地区长82储层地下流体渗流特征进行了研究。实验中, 多数模型水驱油排驱压力较高, 接近模型承压上限0.2MPa;水驱油方式以活塞式驱替为主, 注入水在模型中表现为网状、指状渗流为主, 个别模型出现均匀渗流;模型水驱油过程缓慢, 多数模型无水期采油耗时2-4小时, 甚至更长;升高压力可以明显改变注入水波及面积, 使细小孔道中的原油残余流动, 最终驱油效率较高;研究区长82储层粒度和孔喉偏细, 润湿性为中性, 对长82储层驱油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认为微观孔隙结构非均质性和物性是影响驱油效率的主要因素。

结论

鉴于上述渗流特征, 本次研究建议在实际开发过程中注意一下几个问题:

1.水驱倍数对驱油效率的影响也是较为明显的, 虽然本区长82属超低渗储层, 但只要延长注水时间, 提高水驱倍数, 仍可使目前生产井持续生产较长时间。

2.本次研究认为微观孔隙结构非均值性和物性是影响驱油效率的主要因素, 尤其在渗透率相差不大的情况下, 微观孔隙结构直接决定了驱油效率。故在寻找超低渗背景下的高孔、高渗部位的情况下 (分流河道中央) , 仍需关注储层的微观孔喉特征, 在宏观和微观上对潜力储层进行勘探和开发。

摘要:本文通过对定边地区长82储层特征的研究, 进一步分析研究了储层。对寻找适宜该类型气井排水采气改良工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定边,渗流特征

参考文献

[1]傅波等,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三叠系储层微观渗流特征研究[J].石油化工应用, 2012.

教学区长 篇7

1.1 粒度、分选性

粒度分析是研究碎屑岩沉积的重要手段, 是衡量沉积介质能量的重要尺度, 也是判断沉积环境及水动力条件的良好标志。根据平均粒径与孔隙度、渗透率的关系图可知该区长6油层组的砂岩几乎均为细粒, 平均粒径、分选性与物性的关系不明显。

1.2 胶结物

不一样的矿物构成对储集性能的影响也大不相同, 该区胶结物的含量比较高。由 (图1) 可以看出填隙物含量与孔渗具有负相关性。

1.2.1 根据碳酸盐含量与孔隙度、渗透率的关系图可以推断该区长6油层组主要的碳酸盐胶结物是铁方解石, 对储层储集性能有一定的负影响。

1.2.2 由长6绿泥石膜含量与孔隙度、渗透率关系图统计发现砂岩中绿泥石的含量与孔隙度之间呈现一定的正相关性。

1.2.3 由长6自生高岭石含量与孔隙度、渗透率关系图可知长6油层组中高岭石的含量与孔隙度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

1.2.4 通过镜下观察伊利石以丝状、针状塔桥粒间孔隙, 对储层的储集性能具有破坏性, 统计显示伊利石的含量与孔渗具有负相关性。

1.3 沉积作用的影响

长6时期, 区内沉积相类型主要为浊积扇的中扇, 主要发育浊积水道、浊积水道间、中扇过渡带三个微相, 发育多套叠置的浊积砂体, 砂体规模大而且分布稳定, 砂体厚度在10-40m之间, 平均厚度为19m。发育H213-X32-H16-H8、H147-H151-H190-H141和X39-H197三个近北东南西向条带展布的主砂带, 砂带宽度3-10km。平面上的侧向连续性最差, 非均质性也最强。

该区储层岩石的物性、孔隙结构与微相环境有明显的关系, 长6深水浊积岩的物性及孔隙结构差, 其原因是具有低成分成熟度、低-中等结构成熟度的特点, 粘土杂基含量高, 后期的成岩过程中导致储层的致密化严重, 从而造成长6储层微孔喉发育, 孔隙结构较差。

2 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通过对影响本区延长组砂岩储层物性的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以及溶解作用的分析, 认为成岩作用对储集层物性的影响具有建设性的同时也具有破坏性。

2.1 压实作用

该区主要是绿泥石, 呈薄膜状附着在颗粒表面, 堵塞孔道。长石和石英发生次生加大, 使原生孔隙进一步减小, 喉道半径缩小, 孔渗特性变差。

在砂岩埋藏过程中, 成岩作用早期绿泥石薄膜的析出和初步固结作用, 有效保护了此类砂岩的原生孔隙, 并为后期溶蚀型次生孔隙的形成提供了有效的通道和空间。

2.2 胶结作用

胶结作用是沉积物转变成沉积岩的重要作用, 也是使沉积层中孔隙度和渗透率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岩石学、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 常见碳酸盐胶结物和粘土矿物胶结物等。

该区碳酸盐胶结物主要是铁方解石, 使原生孔隙度和渗透率大大降低, 且因蚀变程度很弱, 便形成了低孔、低渗的储层。粘土矿物胶结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具有建设性的同时也具有破坏性。

2.3 溶解作用

由统计长石含量与物性的关系 (图2) 可以看出, 长石含量的增高, 大大提高了储层的孔隙度, 但它对渗透率的作用却很有限。而且, 经过长时间、和较高强度的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 总体上溶蚀程度较弱, 所以它对砂岩储集性能的贡献很小。

3 裂缝对储层的影响

3.1宏观裂缝特征

通过对该区各井岩心裂缝的统计, 该区主要发育高角度垂直缝, 且主要为张性缝。通过部分岩心观察表明, 长6砂岩裂缝仅少部分为泥质和方解石半充填状态。据岩心观察, 本区的裂缝切深大致分布在5-300cm之间, 裂缝切深在30cm以内者约占80%以上;裂缝主要在层内发育, 少数大的裂缝可切穿不同岩层。该区长6油层组砂岩平均裂缝密度为0.52条/m, 本区均属裂缝较发育区域。

3.2 微观裂缝特征

镜下观察表明, 区内砂岩储层中主要发育构造微裂缝 (图3) 。该区微裂缝开度大多数在10-20μm, 远大于有关资料表明的开度大于0.1μm的微裂缝就可成为油气运移的有效缝隙。所以该区的微裂缝可以作为油气的储集空间以及油气的渗流通道。

3.3 经济效益和微裂缝的关系

该区属于低渗透储层, 只所以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是因为储层微裂缝对于油气的渗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另外大多数裂缝为高角度裂缝, 这为油气向上运移形成油气藏提供了通道。

4 结语

4.1 粒度大小、分选性、填隙物和沉积作用对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较大。

4.2 压实、胶结和溶蚀作用在成岩作用中对储层的影响占主导地位。具有建设性的同时也具有破坏性。

4.3 储层中的裂缝既可作油气运移的通道, 又是油气储集的空间, 对油藏的高产起着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李长政等.华庆地区长81储层微观空隙结构特征研究[J].岩性油气藏, 2012, 24 (4) .

[2]武富礼等.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三角洲沉积与演化[J].古地理学报, 2004, (3) .

[3]张剑君等.陕北富县探区构造研究、储层预测及勘探目标选择 (科研成果报告) .2002.

[4]邓平.微量元素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3, 20 (1) .

[5]曾大乾等.中国地渗透砂岩储层类型及地质特征[J].石油学报, 1994, 15 (1) .

教学区长 篇8

(一)地理区位

靖边地区位于榆林地区西北部,无定河上游,毛乌素沙漠南沿,地跨长城南北,属鄂尔多斯台地的一部分。位置坐标介于东经108°17'~109°20'和北纬36°55'~38°01‘之间,北与内蒙古乌审旗、鄂托克前旗接壤,南濒延安地区子长、安塞、志丹、吴旗县,东邻横山、西毗定边。地形呈菱形,南北最大距离116.2公里,东西最大距离91.3公里,总面积5088平方公里。

(二)地形地貌

该区地势南高北低,区内最高点海拔1823米,最低点海拔1123米。区块从地貌上可分为三大类,西北部属风沙摊地,面积约276万亩,地势平缓,有流动、半固定、固定沙丘与小型盆地,地下水丰富,水位浅,灌概条件好。中部为黄地梁峁涧地区,黄土质梁峁之间形成封闭、半封闭开阔谷地,称之为涧,面积约175万亩。南部白于山两侧为丘陵沟壑区,面积约312万亩,山梁起伏,沟壑纵深,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二、油气储层特征评价

(一)储层岩石学特征

靖边地区长6油层组储层岩性特征,从岩石成分和结构两方面着手:成分主要为灰色-浅灰绿色细砂岩,其次为粉-细砂岩,另含少量的中粒砂岩。砂岩以长石砂岩为主,含少量岩屑长石砂岩。碎屑以长石为主,含量为43.0%~80.0%,平均含量为57.3%;其次为石英,含量为12.0%~38.0%,平均为23.0%。岩屑含量变化较大,为3.0%~29.0%,平均12.1%。岩屑以变质岩岩屑为主,其次为火山岩岩屑。云母碎屑为2.0%~7.0%,平均为4.2%,以黑云母为主,黑云母以各种形状定向排列。填隙物以浊沸石、绿泥石、碳酸盐和长英质为组合特征,总含量平均约12.4%。结构上,以细粒为主,主要粒径为0.07~0.30 mm,分选好,磨圆度为次棱状,颗粒间为线接触,胶结类型以薄膜-孔隙式胶结为主。结合上述成分特征,长6储层具有结构成熟度较高、成分成熟度低的特征。

(二)储层物性特征

靖边地区长6储层孔隙度主要分布在10%~15.5%,平均孔隙度为11.7%。渗透率分布比较分散,最小值0.056×10-3μm2,最大值为18.29×10-3μm2平均渗透率为2.54×10-3μm2。主要以中孔、特低渗透层和超低渗透层储集层为主,局部为低渗透层。表现为孔隙度变化不大,但渗透率变化较大的特征。

(三)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据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观察分析观察分析,长6储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原生空隙和次生空隙两大类。原生空隙包括残余粒间孔隙、溶蚀填隙物内微孔隙;次生空隙可分为溶蚀粒间孔隙、溶蚀粒内孔隙、铸模孔隙、裂缝孔隙等类。进一步对长6油层组部分样井的压汞资料分析知,退汞效率平均为26.2%,但是变化较大,一般为20.7%~32.4%,显示长6储层砂岩的孔隙结构具有较强的非均值性。从排驱压力、孔喉配位、孔隙大小、喉道粗细等参数说明储层的空间配置关系。特征分析:①排驱压力:它是储层孔隙结构的直接反映。靖边地区长6油层组排驱压力区间为0.2~1.0MPa,平均排驱压力大于0.6 MPa,中值压力为0.39~30.17MPa,从排驱压力可以看出,该油层组排驱压力不大。②孔喉配位数:其大小直接影响储集岩渗透性好坏。随着孔喉配位数增高,油层的石油采收率增加孔喉配位数减少残余油分布增高而采收率降低。该区块内长6油层组储层平均配位数约为0.20~0.61。渗透性不甚理想。③孔隙半径:可说明储集岩储集空间的大小。区带内长6油层组孔隙半径为19.6μm~30.7μm。④喉道半径:是影响储层渗透性能的重要参数。区带内长6油层组为1.5—2.5μm。

三、地质因素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一)岩石成分、粒度大小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沉积物中碎屑的成分和性质控制储层原生孔隙的发育及成岩演化。靖边地块长6油层组的石英含量要高于其它油层组,颗粒磨圆较差,岩石具有一定的抗压实作用,能保留一部分原生孔隙空间。长6油层组是靖边地区川口油田的主要产油层段。砂岩粒度大小对储层物性的影响与岩性对储层物性的制约具有一致性,粒度总体较细的砂岩储层,其原始孔渗性较差,岩石粒度大物性相对较好。而长6油层组储层渗透作用较差。

(二)沉积相带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研究区长6期表现为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分流河道砂体为其骨架砂体,构成区内延长组物性相对较好的储集层。砂体平面上具有较好的继承性,砂体的延伸受沉积相展布控制,呈北东-南西相。不同环境中形成不同成因、不同规模和不同形态的储层砂体,且不同成因的砂体在成分、粒度、磨圆、分选性、杂基含量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在储层物性方面区别也较大,从而表现出不同沉积相带对储集层物性的重要控制作用。

(三)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成岩作用对砂岩的孔隙性和渗透性有很大的影响。根据研究区长6油层组岩心及其铸体薄片的观察,结合扫描电镜、X衍射黏土分析等资料,认为研究区砂岩的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实、压溶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解作用等。储集性好坏在纵向上受成岩作用的影响,成岩作用对储集性能的影响较为复杂,对储层孔隙既有破坏作用,又有建设性作用,直接影响着储集层的孔隙演化。

结语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长6储层具有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高的岩石学特点。孔隙类型为浊沸石溶孔-长石溶孔-残余粒间孔组合,物性特征为中孔、特低渗透型和超低渗透型为主,局部为低渗透型。孔隙结构为细孔-微孔、细喉-微细喉型。影响储集性能的因素主要表现为两方面:平面上受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相带的控制;纵向上受成岩作用的影响。

摘要:本文基于靖边区域基本概况,利用大量高端仪器和资料分析,总结研究了靖边油田长6油层组的岩体、物性和孔隙结构等储层特征,继而分析了重要的地质因素对储层物性的影响作用。最后得出关于靖边地区长6含油区储层的现实情况。

关键词:长6油层,储层特征,地质作用,靖边地区

参考文献

[1]赵虹,向连格等.靖边油田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及物性影响因素[J].西北地,2010,43 (3):127-131.

[2]陈小梅.鄂尔多斯盆地镇径地区延长组长6、长8油层组储层特征研究[J].石油地质与工程,2007,21(6):29-32.

教学区长 篇9

关键词:旅游,SWOT分析法,长峪城村

1 发展优势

1.1 旅游资源丰富

北京市昌平区长峪城始建于明代, 古迹与自然景观众多, 古风浓厚, 历史悠久, 是位于昌平区的自然风景区。平均气温低于市区5℃以上, 植被茂密, 空气新鲜, 拥有众多自然景观。更为重要的是, 长峪城内外仍留存有完整的瓮城、城墙、古屋和寺庙, 厚重且神秘的历史感吸引了众多游客到这里观光踏青。

长峪城村至今还有5座寺庙, 分别是菩萨庙、真王庙、关帝庙、永兴寺和小龙王庙。其中以永兴寺最为闻名, 是北京市昌平区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也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大庙。

长峪城村历史悠久, 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习俗传统, 如拜龙神、立夏粥、娘娘庙会、送灶王爷等, 当地人如数家珍, 最为有名且传承至今的要数长峪城村的“老梆子”戏曲[1]。

1.2 闲置房屋较多

长峪城主要位于高深山之上, 长峪城城中有些许老年人和中年人居住, 村子中的年轻人大多在山下工作生活, 不经常回来。所以, 长峪城村中至今仍有大量的闲置房屋和校舍, 这些闲置的屋舍正是发展民俗旅游业的潜在优势。

2 发展劣势

2.1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2007年数据显示, 长峪城村的常住人口约180人, 而60岁以上的人口超过50%。由于劳动力数量有限, 耕地面积狭小, 村民种植一些玉米、蔬菜等也仅仅是为了自给自足。长峪城村的村委会统计, 2007年村庄的人均纯收入仅为4 000元左右。相对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长峪城村民俗旅游的发展规模。

2.2 基础条件落后

长峪城村由于紧挨河北省和北京市边界, 又处于高山之巅, 通向村庄的山路只有1条, 公交车也只是一天一趟, 交通不便, 环境相对封闭。

2.3 人力资源缺乏

乡村旅游是集技术和劳动力于一身的产业, 对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文化素养要求都比较高。发展乡村民俗旅游, 需要高素质、具有现代旅游管理规划知识的人才。而在人力资源方面, 长峪城村呈现出高水平人力资源数量缺乏和素质不高的特征,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长峪城村民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4 知名度不高

在发布的全国首批乡村旅游“千千万万”品牌榜单上, 昌平区就占到了44家, 而长峪城村由于交通不便、旅游发展水平不高等原因导致自身的知名度并不是很高。

3 发展机遇

3.1 国家政策的宏观大背景

为了缓解城乡之间的二元结构, 党中央和政府高度重视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问题, 中央一号文件多次把目标聚焦于农业、农村、农民。政府和广大人民积极探索摆脱农村贫穷现状和农民发家致富之路, 其中京郊的农村地区合理利用自身的区位、资源、环境优势, 大力发展京郊民俗旅游产业已成为趋势。

3.2 休闲旅游时代的到来

随着社会压力的加大及城市环境状况的恶化, 使得越来越多的城市人更愿意在忙碌的生活之余“逃”到乡村, 远离城市的喧嚣, 享受乡村中静谧安详的氛围、清新舒适的空气和群山环绕的美景。可见, 现代休闲旅游时代的到来正大大推进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4 发展威胁

4.1 北京各地普通进行旅游开发

在北京市政府对京郊乡村旅游的高度重视下, 门头沟、怀柔、密云、昌平等地的乡村旅游业正如火如荼地发展着, 如房山区上方山森林公园、房山区十渡镇九渡民俗、门头沟妙峰山等。北京市各地乡村旅游的普遍发展, 对长峪城村民俗旅游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4.2 社区问题

村里在户人口380~390人, 常住人口180~190人, 且多为老年人。对昌平区长峪城民俗村旅游产业的开发, 势必要影响到长峪城民俗村社区中少数老年人原本的生活状态, 而这些正是构成进一步开发长峪城古村落的一大难题。

参考文献

上一篇: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下一篇:血液发放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