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茶文化旅游小议

2024-05-24

广西茶文化旅游小议(精选9篇)

广西茶文化旅游小议 篇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积极发展文化旅游, 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相结合, 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广西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全面推进广西文化旅游的产业化发展, 将丰厚的文化旅游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是促进广西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1 文化旅游产业的相关概念界定

目前, 学界对文化旅游的概念尚无定论。根据世界旅游组织以及欧洲旅游与休闲教育协会 ( ATLAS) 对文化旅游的定义, 文化旅游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文化需求而前往日常生活以外的文化景观所在地进行的非营利性活动。因此, 文化旅游是一种活动, 不是一种产品。其关键在于文化, 旅游只是载体。

同样, 对于文化旅游产业的概念也没有一个较完整的界定。结合国内外学者对文化旅游产业概念的认识, 我们可以把文化旅游产业理解为: 它就是以文化资源、文化遗产等为内容, 以旅游为载体或依托的综合性产业, 具有综合性、载体性、体验性、创意性、民族性与国际性等特点的产业。文化旅游产品是文化旅游产业的具体内容。

文化旅游产品在广义上是指一种文化旅游吸引和文化旅游服务或文化体验过程, 具有非物质性。旅游者文化旅游过程中所需的各项要素主要包括: 文化旅游吸引物的文化蕴含与主题、文化旅游设施的文化内含与风格、文化旅游服务与管理的文化指向、文化旅游产业的文化定位等等, 其核心因素是文化旅游吸引和文化旅游服务。文化旅游产品在狭义上指一种融入“文化内涵”的文化旅游衍生产品 ( 商品) , 具有物质性。一般是某一个旅游目的地通过挖掘自身拥有的文化元素, 用来策划或设计一款具有文化内涵的文化旅游衍生产品, 比如旅游纪念品等。

关于旅游文化的概念, 笔者比较认同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王德刚教授给出的定义, 即“旅游文化是以旅游活动为核心而形成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关系的总和”1。从本质来看, 旅游就是一种文化活动, 一切旅游文化都是以旅游活动为核心形成和体现出来的。

2 广西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2. 1 广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态势分析

2. 1. 1 文旅资源丰富, “可供血充足”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 没有文化的旅游是没有内涵的。同样, 没有旅游的文化也是很难有市场对接的。文化和旅游具有本质的、内在的关联性, 二者和谐一体, 互补促进。广西拥有山水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饮食文化、都市文化、红色文化、节庆文化、福寿文化、海洋文化等十几类文化旅游资源。这些丰富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旅游资源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提供了“血液”保障, 是其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优势所在。

2. 1. 2 旅游投入逐年加大, “投桃报李” 作用凸显

在旅游产业投入方面, 广西旅游投资呈现持续快速增长趋势。2011年广西旅游总投资资金约590亿元。2012年广西实现旅游总投资约630多亿元。广西计划在2013年到2017年间投资13406. 55亿元, 建设600项自治区重点旅游项目。

近年来, 广西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也呈快速增长态势。2011年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0. 52亿美元, 国内旅游收入1209. 46亿元, 全年旅游总收入1277. 81亿元; 2012年国际旅游 ( 外汇) 收入12. 79亿美元, 国内旅游收入1578. 94亿元, 旅游总收入1659. 72亿元; 2013年广西国际旅游 ( 外汇 ) 收入15. 47亿美元, 国内旅游 收入1961. 32亿元, 旅游总收入2057. 14亿元。自2011年, 旅游产业收入超千亿元之时, 它早已成为广西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2. 1. 3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在不断完善

广西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整体环境主要包括: 政策环境、经济环境、基础设施环境、旅游形象等内容。第一, 政策环境。广西重视对旅游产业的政策支持, 适时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业跨越发展的决定》和《关于加快旅游业跨越发展的若干政策》, 特别是着重扶持文化资源与旅游业融合的旅游项目。第二, 经济环境。广西经济的发展态势呈稳定增长态势。2013年, 广西的生产总值 ( GDP) 14378. 00亿元, 比上年增长10. 2% 。第三, 基础设施环境。广西专门安排旅游发展资金2600多万元, 用于扶持提升旅游景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第四, 旅游形象。广西旅游有了较好的社会形象。广西编制了《广西旅游宣传推广总体规划》, 在中央电视台和广西卫视等主流电视媒体播放以“天下风景, 美在广西”、“遍行天下, 心仪广西”为主题的旅游形象宣传片; 成功举办“2013年中国海洋旅游年”系列推广活动、2013年中国桂林国际旅游博览会和2013年广西旅游商品展。

2. 1. 4 旅游项目繁多, 文化旅游节庆活动成亮点

广西文化旅游项目类别包括文化旅游精品开发、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开展等。广西已成功开发了《印象·刘三姐》《大地飞歌》等文化旅游精品项目。文化旅游节庆活动是当下广西文化旅游产业中较大的亮点, 各种节庆活动此起彼伏, 如, 三月三歌节、凭祥边关风情及北海珍珠节、梧州国际宝石节、桂林恭城月柿节、桂林永福福寿节、崇左宁明花山文化旅游节等。这些节庆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广西文化旅游产业的内容。

2. 2 广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广西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逐年增长, 发展潜力巨大。但是, 目前广西旅游的产业功能在全国仅排在第25位, 这说明广西旅游业的产业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 未能很好地发挥对广西经济的拉动作用。利用广西优势, 加大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的融合, 最大的发挥文化旅游产业的功能是发展广西经济的需要。当前两者的融合仍然不够深、不够精, 且还存在一些问题。

2. 2. 1 广西文化旅游产业尚处在 “粗放低效” 阶段

广西的文化旅游产业尚处在“粗放低效”阶段。“一流资源、二流开发、三流服务”, 即广西拥有丰富的、优秀的文化资源, 却存在开发不到位, 旅游服务落后的现象。目前, 广西文化旅游产业的增长主要依赖于交通、住宿、餐饮等部门, 也就是主要依赖于需求弹性较低的部门, 而需求弹性高的部门, 如购物、游览、娱乐等的优势和效益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这说明广西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尚处于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旅游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 广西文化旅游产业存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旅游产品结构仍需完善、旅游产品不能满足旅游者的各种需求、缺乏市场吸引力等的问题。

2. 2. 2 文化旅游衍生产品品位不高, 种类单一, 缺少文化内涵

第一, 广西很多旅游目的地的文化旅游衍生产品都是出自一家之手, 没有开发设计自身具有特色的产品, 忽视了它的重要作用, 导致文旅产品千篇一律。第二, 旅游管理者都想要为当地的文化旅游产品树立一个优秀的品牌形象, 但往往只是打着“文化牌”的幌子, 获取更多的利益。这就造成了文化旅游产品缺少人文内涵。比如, 武鸣“三月三歌节”本意是打造成文化品牌, 但是作为旅游者去现场体验到的却是另类的“美食节”, 甚至在“美食节”上以东北内蒙古烤大串居多。这表明, 当地政府对于文旅产品的塑造缺乏对“文化”本身深度的挖掘, 形成了当地人自己“狂欢”的现象。

2. 2. 3 文化旅游产业的投融资管理体制较僵化

广西的旅游投资在逐年增大, 但投资的管理体制较僵化。首先, 政府的投资在旅游产业中布局较宽, 导致投资过于分散。其次, 民营资本在文化旅游产业上的投融资较易变质, 存在拿“文化旅游项目的建设”为幌子来开发房地产的现象。最后, 仅有的在文化旅游产业上的投资又多集中在现代商业文化旅游领域, 比如, 万达集团投资240亿元建设“桂林万达文化旅游城”项目, 这是迄今广西投资最大的商业文化旅游项目。但是, 对民族民间文化的开发方面的投资还是相对较少, 造成区域或业内领域的投融资不平衡。

2. 2. 4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所需的专业人才缺乏

很多文化旅游项目没有经过科学合理的规划, 盲目上马。这种现象的产生是与文旅专业管理、策划、设计类人才的缺乏有关。广西76所高等院校中, 55% 的高等院校开设有旅游专业, 可以说广西的旅游教育还是有一定的规模, 但跟旅游产业的需求不相适应。旅游专业毕业生也存在“高不成, 低不就”的就业问题, 造成了旅游专业人才的流失。除此之外, 有些高校的旅游专业在读人才找不到专业实践的机会, 而企业开发文化旅游项目又找不到专业策划人才。因此, 这些问题制约了广西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3 广西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策略分析

针对广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笔者对广西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策略进行了分析。

3. 1 推进文化旅游市场建设, 打造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

广西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重要的是下盘功夫, 而不是门面的花哨。要促进文化旅游经济增长, 必须打造建设好文化旅游市场, “没有市场, 谈何产业”, 它是基础的下盘功夫。首先, 要多开发文化旅游产品。比如, 广西以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为核心的文化旅游产品对外吸引力的明显提升, 有效地推动了广西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也为第三产业消费需求的增长注入了活力。其次, 要加强文化旅游市场的配套设施建设。文化旅游并非一个独立体, 它融于旅游目的地的整体消费环境中, 其满意度也受制于设施服务、旅游商品等, 具体表现在“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 比如旅馆、农家乐、旅行社、餐馆等。旅游者对这些方面的需求弹性较高, 因此, 对其的建设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促进文化旅游产业产值的增长。最后, 必须加强对文化旅游市场的监管力度。戴着“文化牌”的帽子, 做房地产开发, 一味地获取经济利益的现象还是存在的。因此, 对文化旅游市场的监管是必要的。

3. 2 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塑造文化旅游产品, 实现其与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文化旅游的关键在于文化与创意。它不是卖弄花俏, 而是要有实在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设计服务又是以文化创意为内容的文化理念或文化精神创造。比如苏州园林的设计, 不是简单的“小桥流水人家”, 而是宣扬一种宁静、高雅的精神状态。它不只是有风光无限, 更有精神内涵。2014年3月14日, 国务院通过的《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 直接体现了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的重要性。在现实生活中, 一切文化旅游产品无不充斥着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所带来的美好。广义的文化旅游产品, 比如《印象·刘三姐》、《大地飞歌》等精品中的文化创意层层彰显。狭义的文化旅游产品, 比如南宁木朱槿花造型的国际会展中心、以瑶族传统服饰为元素的瑶族时装等都是源于设计服务的杰作。

3. 3进一步加强文化旅游产业的投融资管理, 引导文化旅游产业合理发展

加强投融资管理是实现文化旅游投融资合理化、有效化的前提。第一, 广西应专门设置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进一步集中加大对文化旅游产业的扶持力度。第二, 通过制定财税、信贷、土地使用等系列优惠政策和法规, 加强政策引导。目前, 广西的文化旅游产业还比较弱, 在旅游资本的配置中应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 对不同类别的文化旅游产业实行差别税率或减征、免征、税收返还等优惠政策, 以推动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与建设。第三, 要积极鼓励、引导民间资本或外资以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以及个体私营等多种形式开发建设以挖掘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为目标的文化旅游产业公司或园区, 以逐步形成政府投入和社会投入相结合的投融资机制。第四, 必须加强文化旅游产业投融资主体的监管, 对投资主体进行评估及优化选择。企业的经营能力对文化旅游后续的发展有决定性作用。是否能够配合政府实现文化旅游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是否愿意对目的地居民进行合理的利益分配; 是否对目的地的文化资源利用得当, 这些都决定了融资的效果。

3. 4 加大文化旅游产业人才培育, 深入探索 “产—政—学—研”模式

依托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或示范园区的建设, 积极推进文化旅游创新团队建设, 注重培养民族文化旅游产业高、精、尖的管理型、科研型和实践型专业人才。当下, 广西可以利用全国部分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机遇, 重点支持应用型高校中的旅游管理专业, 进一步开设“文化旅游产业”相关专业, 可以尝试与大型文旅集团企业在广西区内联合培养文旅产业应用型高端人才。政府还要发挥中介的作用, 做好企业与学校的牵线者, 引导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建设 与高校的 研发策划 两者合作 发展, 确保“产—政—学—研”模式的运行。此外, 还要鼓励文化旅游企业聘用高层次的具有人文素质的管理类、科技类人才; 增加教育培训投资力度, 对员工进行在职培训、人文素质培训, 同时加强储备干部策划设计、文化创意等科研能力。积极支持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充分利用资源进入市场创业就业。

发展好文化旅游产业必须建立在符合地区情况的基础上, 以广西民族特色文化为内在核心, 不能无计划而盲目地进行文化旅游项目或产品的开发。当地政府也应树立对传统民族民间文化进行保护的意识, 在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过程中, 也要重视对文化旅游品牌的建构, 扶持推动“龙头”文旅项目的开发, 发挥其“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比如, 利用刘三姐文化和桂林山水旅游资源的融合而开发的山水实景演出项目《印象·刘三姐》就是一个较成功的文旅品牌案例, 它的成功大大激活并带动了桂林的旅游产业乃至旅馆业、餐饮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形成了巨大的文旅产业效应。因此, 积极地推进民族文化与旅游资源的融合, 发展广西文化旅游产业, 对广西经济发展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摘要:在我国, 文化旅游的开发已成为旅游发展的主旋律。广西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对于广西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文化旅游、文化旅游产业等概念的阐释入手, 对当下广西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做了细致分析, 并提出了广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最后围绕广西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 为广西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广西经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策略分析

参考文献

[1]王德刚.论旅游文化的概念和内涵[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 10 (4) .

[2]孙丽坤.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案例[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11.

[3]《广西年鉴》编辑 (编写) 组.广西年鉴﹒2011[M].南宁:广西年鉴社, 2011.

[4]黄翔.旅游节庆策划与营销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8.

[5]梁明珠.城市旅游开发与品牌建设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9.

广西茶文化旅游小议 篇2

【关键词】文化传播 旅游宣传册  翻译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2C-0140-02

一、外宣翻译与文化传播

语言是文化信息的载体,没有文化内涵的语言是不存在的,只有在一定文化背景下,语言才有实际意义。而翻译是不同语言之间的沟通桥梁,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途径。翻译行为使得不同国家的语言文字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得以共享、传播,所以翻译本身就具有文化和传播的双重性质,这种传播是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是跨文化的,翻译的本质体现为跨文化传播。而外宣翻译更是以直接对外宣传中国对于国际事务的认知和态度以及传播中国的信息和文化为主要目的,将文本译成外文,通过图书、期刊、报纸杂志、宣传册、广播、网络、国际会议等媒介对外发表和传播,属于非文学翻译的一种。其中的旅游翻译主要是以书籍、图册、视频、宣传册和广告词等方式向外国读者介绍和宣传中国的旅游资源,吸引外国友人,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传播中国文化。旅游翻译中是否能准确有效地传递其中的文化信息是文化传播目的是否能实现的关键。

二、广西旅游宣传册翻译现状分析

(一)旅游宣传册翻译概述

近年来,广西不断加大旅游的对外宣传和推广力度,比如创立广西旅游局的网站,制作广西旅游信息屏、“美在广西”宣传片、各类旅游宣传册,创建特色旅游名县,开展广西旅游商品大赛,开创特色旅游宣传品牌如“南宁月月旅游节”,等等。会展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资源的整合和产业链的联动发展,广西地方的旅游推广也开始渐渐面向世界。广西旅游主推其独特的自然风景和民俗风情,旅游翻译让世界了解和感受到广西的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广西,但如何进一步提高广西旅游翻译的水平,使其更好地宣传广西,介绍广西文化和服务广西经济,依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各种旅游宣传方式中,旅游宣传册因其直观、简洁、易携带、成本低、覆盖面广、利于传播等特点成为随处可见的旅游宣传资料。笔者通过景点、酒店、旅行社、展会等渠道搜集了广西主要城市的部分景点旅游宣传册,共92种,104册(有一景多册的情况)。其中全部或部分内容有英文译文的只有29种,33册,只占总册数的32%左右。从以上统计可以初步得出:常见渠道可获得的有英文译文的广西旅游宣传册数量明显不足,供需仍有差距。

就宣传册译文内容而言,文化信息的主要文字载体是一些体现民族特色和文化个性的文化负载词。从搜集的33册有英文译文的旅游宣传册来看,出现的文化负载词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地名、景点名、少数民族名称、传统食物、民俗习俗和人文历史。翻译使用了多种方式,例如直译、意译、音译、音意双译、省译和注释等。

(二)影响文化传播的翻译失误和错误

从所搜集到的有英文译文的旅游宣传册来看,影响文化传播的翻译失误和错误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未能理解文化内涵。这类翻译失误主要是未能准确理解文字背后的文化内涵,望文生义,影响文化信息传递的有效性。例如,“王城景区”在宣传册中译为the Prince City。王城本就指靖江王王府,因此,译为the Prince Mansion更合适一些。“古榕鸳鸯桥”在宣传册中译为Mandarrin Puck Bridge of Gurong。此桥实际上是榕树根越河与对岸榕树相连成桥,似一对恋人,省译为Old Banyan Bridge更能让读者理解。“生态博物馆原始保护村落”在宣传册中译为The ecology Museum Primitive village。译为The Eco museum—Primitive Village,意思更清楚一些。“甘河民族村风光”在宣传册中译为Ganhe Folk-custom village。民族和民俗不同,此处意为少数民族聚集的村落,应改为Ganhe Minority Village。“绣球”在宣传册中译为Silk ball。绣球主要由彩绣做成,译为embroidered ball更准确一些。

2.生硬的直译。直译虽然能够较完整地保留民族文化特色,但过度直译则会化简为繁,增加读者理解难度。例如,“过山腔”在宣传册中译为Cross Mountain Cavity,建议译为Cross Mountain Aria。“酸蕨菜”在宣传册中译为Shuanjuecai,建议译为pickle fiddlehead。“豆腐肴”在宣传册中译为Doufuyao,建议译为Tofu dishes。“八步椪柑”在宣传册中译为Babu peng orange,建议译为Ponkan。“聚龙潭”在宣传册中译为Assembling Dragon Cave,建议译为Dragons Cave。

3.过度的省译。例如宣传册中的一段原文和翻译。

原文:黄姚古镇位于广西桂林的漓江下游,为高速公路边的古镇,距阳朔100公里,距广州约270公里,她始发于宋朝开宝年间(972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古镇内300多间明清宅院,青砖黛瓦,飞檐画栋,延伸出八条弯弯曲曲的街巷,宛如一大迷宫,大街小巷均用青石板铺砌而成,像一条起舞的青龙……被誉为“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艺术殿堂”。

翻译:The ancient town of Huangyao is located in the down reaches of Li River in Guilin, Guangxi Province. Ancient town for the side of the highway. Is over 100km to Yangshuo city and is over 270km to Guangzhou city.endprint

Dating back to the year of Kaibao (an emperors title of Song Dynasty), namely, the year of 972 A.D. it has boasted a history of 1000 years so far.

这样的省译,省去了吸引游客的精华内容,丢失了文本翻译的目的。

4.中西方价值取向不同。在中文的景区介绍中,罗列所获得的荣誉称号或者奖项会提升景区知名度,但有些称号奖项外国读者并没有能够接受和理解的对应文化背景,有画蛇添足、模糊焦点之嫌。这种情况建议省译。例如,“全国美德示范点”建议译为National virtues demonstration sites;“广西壮族自治区巾帼示范村”建议译为The womens model village in Guangxi autonomous;“柳州市卫生村”建议译为The health village in Liuzhou。

5.语言性翻译错误。一是词义错误。例如,“黑枪舞”在宣传册中译为Bowling for Columbine Dance,应译为Black Spear Dance;“舂米”在宣传册中译为Tsuishine,应译为husking,等等。二是句子结构混乱。例如,原文“黑衣壮景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那坡县,广西与云南两省,中国与越南交界处,距首府南宁328公里,海拔1111米,北回归线穿越而过,年均气温18℃”的翻译:“Black-dress Zhuang Baise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is located in scenic Napo County, Guangxi and Yunnan provinces, China and Vietnam, the junction of Yunnan-Guizhou, 328 kilometers from the capital, Nanning, elevation 1111 meters, crossing the Tropic of Cancer had an average annual temperature of 18℃。”

总的来看,广西旅游宣传册的翻译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文化性误译和语言错误都会对翻译质量和文化的对外宣传和传播带来负面影响。

三、广西旅游宣传册翻译中存在问题的原因与对策

(一)原因

1.对旅游宣传册翻译的重视不够。旅游宣传册随处可见,免费取阅,是城市的形象和宣传窗口之一,大部分都来自旅游开发公司、旅行社,也有部分是地方政府和旅游部门制定。但从译本来看,翻译质量参差不齐,明显缺乏管理和组织。作为外宣翻译的一种,政府及相关部门若能更重视,进行适当的管理、统一相关标准,组织翻译人员的培训,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翻译质量,提升广西形象。

2.缺乏专门的翻译人员。翻译活动除日常交际外,涉及的都是语言和相关专业领域,翻译人才必须是跨专业人才,但从高校教育体系来看,以学科划分专业,跨学科专业难以设立和普及,并不利于翻译人才的培养。学科体系内,翻译的教学内容多以翻译技巧和文本类型为基础来划分,多是讨论翻译技巧和文本特点,实践环节多是以语言单位为基础,从词到短语再到篇章进行从点到面的递进训练,文化导入没有过多的涉足。另外,任课教师本身因为同一体系学科专业出身,不具备跨领域知识。并且意识的培养在教学准备和教学组织的环节都需要更多的储备和精力,教师若缺乏跨文化体验和翻译实践经验,可能不会重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又或者力不从心。虽然近年来国家设置了翻译硕士专业学位,也有国家或政府组织的各类翻译培训,但总的来说,一是惠及人群相当有限,二是社会愿意和能够承担的翻译培训也非常少,这些都会导致专门翻译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缺失。出现的普遍情况就是会英语的人才很多,但能担任专业翻译的人才很少,专业翻译人才十分紧缺,“外请”十分普遍,成本过高,广西更是如此。

(二)对策

可考虑从文化传播角度来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从具体翻译策略和方法上看,任何文化信息的翻译策略实际都是在考虑“加工”和“保留”的问题,而方法上,则是灵活使用,任何一个文本都是多种策略和方法的综合使用,根本原则是须符合译文预期的目的和功能,要从翻译目的出发做出适当选择。笔者认为,广西旅游主打是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特色,在对其宣传和推广的基础上,吸引外国游客。宣传册翻译在符合读者的思维习惯和文化氛围之外,应尽可能完整输出源语言中的文化信息,保留原汁原味。翻译时若目的语中有对应的表达,应该选择“保留”,可直译。若没有,则直接音译,必要时做出注释和译注。若“保留”显得过于生硬的话,那么“加工”则必不可少,可使用替换,省译,意译,改译等翻译方法。此外,笔者也认同以借鉴平行文本的方法来提高翻译质量。

总之,旅游宣传册的翻译是一种对外宣传民族文化和习俗的重要方式,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开放和融合的趋势下,翻译中对于文化因素的考量变得尤为重要。翻译中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对翻译实践、跨文化交流、翻译人才的培养、翻译教学等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魏瑾.文化介入与翻译的文本行为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2]刘雅峰.译者的适应与选择——外宣翻译过程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王恩科,李昕,奉霞.文化视角与翻译实践[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4]金惠康.跨文化旅游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

[5]刘宓庆,章艳.翻译美学理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6]演莉.广西会展旅游产业链研究[J].旅游经济,2013(2)

[7]阳芳.广西会展旅游的发展形势与战略选择[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8]袁青.旅游外宣资料汉英翻译中的“译与不译”[J].长春大学学报,2009(7)

【基金项目】2011年度广西高等学校一般资助科研项目(200103YB182)

【作者简介】文 静,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与翻译。

广西忻城土司壮药文化与旅游开发 篇3

1.1 土司制度对壮医药的促进作用

忻城的土司统治近500年,故在忻城要研究壮药,必须得明确土司制度对壮医药的促进作用。在土司制度下,官方设有医药机构,官方和民间有一定数量的专职医药人员。地方志对此有明确的记载。据不完全统计,明代嘉靖十年(1531年)广西壮族聚居的40多个州府县土司均设有医学署,如庆远府、思恩县、天河县、武缘县、永淳县、南宁府等(均为壮族聚居地)。这些医学署的医官“本为土人”。说明在土司制度下壮医药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这是土司制度对壮医药促进作用的一个方面。土官对壮医药的重视表现在对名医、神医、药王的崇拜和纪念以及对民族医药采取的一些褒奖措施。忻城土司衙门附近,现仍保存有一座清代修建的“三界庙”,三界是一位集内科、外科、五官科都精通的神医,而且名气很大,得以立庙享受百姓香火,三界庙能修到土司衙门旁边,亦可以从侧面反映这位神医在土官土民心目中的崇高形象。

1.2 土司制度对壮医药的消极影晌

土司制度是“以夷制夷”的民族压迫政策的产物。土官自恃雄长,独断专行,权力欲膨胀,土司间经常发生武装侵扰。在土司家族内部,也常因争夺官位而相互残杀。由于长年干戈不止,战乱频繁,严重地阻碍了壮族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这就从经济基础上影响了壮族医药的进一步发展。首先,是专业壮医队伍受到限制,特别是能进入到官办医药机构中的壮医,为数更少,绝大多数壮医,只能流散在民间行医。在清末民间编篡的一些地方志中,虽然还有医学署的记载,实际上这些机构早已荡然无存,也未能重修。这种情况直接影响到壮医药的学术发展。土司制度下的狭隘、保守、封闭思想意识,对于壮医药的发展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消极因素。另外,在土司制度下,壮族医药还常常被披上迷信的外衣,这也不同程度地束缚了壮药的研究应用与发展。

2 忻城土司壮药文化运用的现状分析

2.1 忻城土司壮药文化开发的成功点

2.1.1 土司衙门秘方的挖掘利用

前述土司制度时,统治者是很重视壮药的开发与利用的,他们在衙署里设有大夫第来为他们医治疾病,在衙署旁边设立三届庙来纪念这位神医。从这些史书记载的情况分析,可以看出,土司制度下壮药的发展利用已经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他们在草药内服、外洗、熏蒸、敷贴、佩药、骨刮、角疗、灸法、挑针、金针等医疗上都有自己独到的方式方法和独到的理解。这些独到的理解,经过历代的实践运用检验,逐渐凝结成壮药科学应用的精华。从忻城人民的生产生活健康角度分析,我们应该研究与发掘它,使之继续为人民造福;从忻城旅游发展角度分析,我们同样尽可能利用其独到的医术来为旅游事业的发展服务。比如土司状元春酒制作的秘方,就是来源于明朝莫氏土司的“雏凤汤”。可见科学合理推出和利用土司御医及民间的一些秘方来治病防病,其产生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2.1.2 利用壮药保健的传承开发

壮医药膳是在壮医药理论指导下,由药物、食物和调料三者精制而成,用以防病治病、强身益寿的美味食品,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忻城这些年来,在利用壮药保健传承开发方面的工作做得很有特色。在药膳的开发应用上就很有针对性:比如针对一些气血虚弱,兼有风湿,颈、腰、肢节疼痛,历年不愈,每遇气交之变而加剧者,壮医药膳的设计主张以黄花倒水莲、灵芝等一些活血祛风类中药与蛇肉熬制成蛇肉汤,以此汤治之;对阴伤干咳者,则用猪肉或老母鸭、水鸭、鹧鸪肉煲莲藕食之。壮族地区动物药十分丰富,因而运用血肉有情之品添加少许相匹配壮药以治之,这些都成为药膳开发的成功经验,我们应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掘壮药药膳的应用价值。以药膳的应用价值促进忻城旅游业的发展。

2.2 忻城土司壮药文化开发的缺失点

2.2.1 没有树立整合开发理念

限于组织、资金、理念等方面的原因,忻城土司壮药的开发利用基本还停留在各自为阵,口授秘传的开发模式之上。忻城壮药开发应该由政府牵头,组织壮医大师、旅游负责人、饭店宾馆等相关人员组成一个研究团队,制定相关措施,确定研究开发的相关项目,统一协调、分步研究。使项目与项目之间,研究组织之间的结构趋向于紧密,其开发的宗旨趋向于同一个目标。这样,开发才能实现民间验方、技艺、秘方等方面的整合,实现对这些壮药资源的重点研发与运用。

2.2.2 没有结合旅游来研发具体措施

对于壮药组合研究,要和旅游开发与饮食运用结合起来。可目前,忻城在这方面还缺失一个比较明晰统一的指导思想。在整个旅游程序中,没有抓住壮药的特点合理的开发药膳食谱,没有让旅游者去了解壮药的蒸、熏、按、拔罐等特殊治疗方式方法,或者去经历享受这些特殊的治疗。导致这些开发理念的缺失,主要是缺失旅游开发理念。使得一些民间壮药大师只能在街头摆地摊卖药,当然这也需要。但从开发利用的效能看,这是一种资源浪费,好钢没有用在刀刃上。

3 利用忻城土司壮药文化促进旅游开发的具体措施

3.1 壮医大师整合

3.1.1 名师力量的整合

我们这里研究的整合不是指组织形式上的组合,而是指发现研发点、确立研发方向、斟酌研发程序、确证研发内涵等相关的研究要素。在整个壮药的整合研发的过程,如果忽视壮药名师力量的整合利用,则势必会直接影响到研发的方向、速度与质量的。就目前来讲,整合忻城壮药名师的力量,首先要做好田野调查,掌握比较确切的壮药名师名单,然后组成一个团队,并要了解名师们各自医疗、医术特长;其次要制定一个长远的研究计划,按计划行事;第三要建立运行的相关机制,要力避纸上谈兵,要讲究研发的最终效能。

3.1.2 好钢用在刀刃上

整合壮药名师的目的就是为了好钢用在刀刃上。紧扣这个目的,在整合研发的过程中,就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明确团队中大师们各自的特长,按照他们的特长去确立他们研究的方向与项目。比如说蒸、熏、按摩这个医疗疗程,要想疗者在这个程序中能收到相应的疗效,就必须根据不同的病理、采用不同的程序、调换不同的壮药药方才能奏效。而这些病理、程序、药方的最后确定,就得依附于具有蒸、熏、按摩特长的壮药大师来设计。如果不是这样,就很难取得相应的医疗效果了。

3.2 民间壮药利用

3.2.1 药膳开发利用

壮医在全面分析患者的症状、病因、体质的基础上,结合环境、季节合理运用药膳进行食疗。食补的原则为春升、夏清淡、秋平、冬滋阴。壮医药膳的烹调特别讲究保持食物和药材的原汁原味,使食物与药材的性味紧密结合,更好地发挥治疗、保健作用。烹调方法有蒸、煮、炖、炒、煲汤等,制作药膳时,还加入一定的调料,增加药膳的色、香、味,提高食欲。比如“三月三”、“牛魂节”等传统节日有吃五色饭(即有五种颜色的糯米饭,多为紫、黄、黑、白、蓝五色),这既是一种风俗,又是一种科学的药膳食谱。其实忻城各大宾馆饭店,对药膳食谱开发已经有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只不过还处于零散的局部而已。现在最主要应该做好三件事:一是办好特色饮食。要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做好统筹协调工作,要力戒行业不正当竞争,使忻城各个宾馆饭店都能依据本地的特产、依据壮药的特殊功能,创出真正强身健体的保健药膳食谱。二是要依据壮药大师研究成果,要在壮药大师的指导下,科学地运作药物和食物二者的搭配,创制出真正适合于物理、病理、强身的药膳食谱。三是要在“变”上下工夫。要“根据各人的体质和气候的不同,在临床上,既要掌握治疗的原则性,又要有灵活性,针对各种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2]的确应该这样,在药膳经营运作过程,不能一成不变。我们还应该不断增加药膳的品种,如药膳罐头、保健饮料、药膳糖果、药膳点心、药酒等开发的项目。要以人为本,把时境、情境、象境有机地融入程序设计之中去。可见“变”是这一系列设计要素中的重要要素。

3.2.2 理疗开发利用

理疗其实就是用药物煎汤,趁热熏蒸皮肤或患处,待药液温度适宜时进行沐洗,沐洗结束后,再进行相应的推拿按摩的一种方法。此法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腰腿痛、风湿关节痛、皮肤病等。选用的药物可根据病情而定。如治风湿关节痛、腰腿痛、陈旧性外伤等可选用透骨草、海桐皮、香樟木、两面针、柚子叶、柑果叶、大罗伞、小罗伞、宽筋藤等药。此方法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我们在这里提出来,主要是针对忻城旅游开发的具体情况来探讨的。作为忻城的旅游开发,要想把理疗真正融入旅游开发行业,并能提升服务的质量,使疗有所效,必须做好三项工作。一要做好物理与病理的研究,科学配伍壮药,使理疗对象在理疗过程能疗有所效。二要科学设计理疗程序,科学的理疗过程离不开壮药大师们的指导设计,离不开实践者不断地依据顾客的信息反馈,才能使这理疗程序逐渐趋向科学合理。三要考虑程序设计的时境与具境。一般来说,应该将这道程序设计在旅客下榻的山庄或宾馆。旅客经过一天的旅途劳顿,晚饭后安排这样一道能解除疲劳、消除病痛的理疗程序,在愉悦中结束一天的旅行,是旅游者的最佳选择。这三个运行要素,看来很简单,但在整个理疗程序中,怎样才能突出壮药特点,突出壮医理疗特点,突出忻城民间按摩的独特技艺,那才是我们真正要下大力气研究的问题。

3.3 民间壮药的包装

3.3.1 形象包装

形象包装主要包括药物形象,壮药大师形象,程序操作疗者形象等。在包装这些形象时,要力争实现三个做到:一是做到形象与项目运作的统一,切忌张冠李戴,内容与宣传相脱节。二是做到形象设计要起到举一反三的宣传效果,要凸显特点性,地域性,疗效性等要素。三是做到形象设计要能激起旅游者兴致的效果,要将民族色彩、民族音乐、参与细节、民俗生活等要素融入其中,使形象能激起旅游者美好的联想,并拟想自己参与其中所能产生的神奇体验,实现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形象包装宣传的效能。

3.3.2 内涵包装

在运作形象包装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渗透形象内涵作用的设计,这是包装是否有分量的要点。惟其如此,包装才能彰显包装的真正内涵作用。其注意点有三:第一要科学。所包装的壮药医疗保健内容,必须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有一定医疗效果的事实。第二要渗透古为今用原则。要利用土司药膳的神奇功效、利用忻城壮药大师的特殊医术来进行宣传,强化壮药发展的历史渊源、文化渊源。让旅游者在感受的同时,提升自己对壮药文化的审美能力。第三要在细节上下功夫。包装切忌泛泛而谈,文不对题。要让旅游者明白事理,就必须在佐证要点上例举事实,事实胜于雄辩,这是所有旅游者所期盼的,也是包装设计者应该致力的方向。

“当前,国际医疗卫生界十分重视各民族在长期与自然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所积累的医药经验,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加以深入研究,希望从中找到帮助人类免除疾病之苦的良方益药。”[3]国际社会如此,我们也当尽一点微薄之力,故作此文,希望能抛砖引玉,则足矣。

摘要:忻城土司壮药文化源远流长。我们要认真研究壮药文化开发出现的问题,在壮药大师的精心策划下,不断探究土司壮药文化与旅游开发相互融合的内在规律,设计多种有效的开发策略,实现开发的目的。

关键词:忻城土司,壮药文化,旅游开发

参考文献

[1]梁启成,钟鸣.中国壮药学[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4.

[2]广东中医学院.中医方药学[M].广州:广东人民出社,1975,1.

广西茶文化旅游小议 篇4

[关键词] 那坡白彝 腊摩 传承 旅游价值

旅游人类学主要是研究从旅游地的居民和游客之间人际关系的角度来研究旅游地的文化现象和演变,以及这种文化现象对旅游地社会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旅游人类学就是从文化和美学的角度,研究旅游地居民、社会团体、旅游开发者与旅游者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在广西那坡县达腊屯,一条通往中越边境的公路从村前修过,使这个曾经地处偏僻的白彝族山村逐渐被人们所熟悉。达腊屯前的公路给村子里的年轻人带来了外出挣钱的机会,同时也给白彝民族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也为白彝腊摩文化旅游价值的挖掘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本文试着从旅游人类学的角度去浅谈广西那坡白彝腊摩文化的传承以及它拥有的旅游价值。

一、广西那坡县多彩的白彝文化

白彝是彝族的一个独特支系,在广西主要分布在那坡县的达腊、念毕、者祥、坡报等村屯,共1075多人。他们主要依托众多的民族节日传承着本民族的文化。

1、广西那坡白彝的溯源

那坡县地处广西、云南交界云贵高原南缘,与越南接壤。县内除了有壮、汉、瑶、苗等民族外,还安居着从云南、四川和贵州等地迁徙而来的彝族同胞。他们和当地各民族群众一起和谐相处,勤勤恳恳,创造自己的人间乐园。“达腊”彝族语的意思是荒山野岭,在部分崇拜虎图腾的彝族人家又把它称为老虎停歇的地方。从村子的名字的含义里我们大概可以感受到当初这里居住条件的艰辛。

据《那坡县志》记载,汉朝时期,彝族系孟获部落,由滇黔随军征战而流散至此。公元八至十世纪,在今云南巍山一带,出现了由红彝统治的政权,建于南诏,并受唐朝封为云南王。彼时,其不仅统一了云南,还扩展到四川、贵州和广西的部分地区。白彝是被统治的阶层,因不堪忍受红彝的奴役,于唐朝后期陆续集体外逃,有的逃到云南东部的广南、富宁及广西西林、隆林、那坡境内;逃到那坡部分,初时在感驮岩洞居住。宋皇年间(1049年——1054年)建立镇安峒前,已迁到达腊、念毕、者祥等山地至今。[1]广西彝族,无论是居住在滇桂交界地、六韶山麓的那坡县白彝、红彝,还是聚集在毗邻贵州省、南盘江南岸的隆林、西林县(自治县)的黑彝,都被认定为古代氏羌后裔,其先祖曾在四川的邛都(今大凉山地区西昌一带)、贵州的乌蒙和云南的滇南等地区繁衍生息,后来陆续向各地迁徙,直至广西那坡、隆林等地。这点说法比较一致,而且得到较多的文字资料所证实。[2]

白彝的装束、语言和风俗习惯和云南富宁县的彝族很相似,穿的是白衣黑裤,尤其妇女的上衣一定是白的,戴黑头帕、格花头巾,脚着绑带。白彝对白颜色情有独钟,他们认为白色代表心灵纯洁,因此男女情人送礼都是白色的物品,如银质饰品、白衣服、白沙糕、白糯米饭等。那坡的白彝没有自己的文字,因此用于交往的语言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的彝族相差很大,与广西隆林、西林的彝族也有很大区别。

2、“腊摩”的由来

“腊摩”、“毕摩”是彝族语的音译,在广西彝族地区称“腊摩”,在云南、四川、贵州则称为“毕摩”,实际都是对彝族里专门替人礼赞、祈祷、祭祀的祭师的一种称谓。在彝语里,“毕”是“念经”的意思,“摩”是指“有知识的长者”。在彝族人民的心中,“腊摩”有着及其重要的地位,认为“腊摩”是整个彝族文化中的知识分子。毕摩神通广大,学识渊博,主要职能有作毕、司祭、行医、占卜等活动;其文化职能是整理、规范、传授彝族文字,撰写和传抄宗教、哲学、伦理、历史、天文、医药、农药、工艺、礼俗、文字等方面的典籍。[3]

3、丰富多彩的白彝文化

(1)节庆活动

白彝的节日比较多,除了十一月,每个月都要过节,其中以农历二月初十的补年节、四月初八开始的“跳弓节”最为隆重,之后便是农历五月十六的“祭禾节”。

跳弓节,彝语称为“嘈契”,意为“跳弓舞”,也称“孔够”,意为“快快乐乐,祈祷祝福”。一般都在每年农历四月上、中旬举行。跳弓节节的来历,据传是有一位祖先曾率领彝人在保卫疆土的战斗中被敌人围困在大山竹林中,情况十分危急。后他们以竹子制造弓箭,奋起反击,终获胜利。凯旋回来,受到族人的热烈庆贺,久而久之,遂成风俗节日。人们穿着特定的服装,姑娘穿白色短衣,青布裤,打着绑腿,佩戴项圈耳环,腰束彩带。小伙子穿四件崭新短衣,件件衣领外露,

跳弓节的活动内容极为丰富多彩,而以祭神和歌舞为主,整个节日活动要举行三天才能结束。第一天,先祭祀祖先和天地众神。祭完神后,人们集中到村寨场坪跳金竹舞,表现以前庆祝胜利归来的场面,一直持续到第二天。第二天晚上,人们又到各家各户去跳,互祝和平生活。在两天的跳舞过程中,还不时穿插具有特定内容和民族特色的表演活动。第三天是做“三朝”,主题是上坡祭山,祭山结束后,来参加节日活动的客人要立即离去,否则便被视为不友好。等客人走完,全村男女凡能干活的都得于当天下地干一门活路,表示人勤神佑,今年定将获得好收成。“跳弓节”现在每年举行一次,已称为广西那坡白彝特有的节日活动。

“祭禾节”当天要举行封铜鼓的仪式,彝族传统规定,从这天起一直到农历九月初,铜鼓、葫芦笙这些乐器一概不能演奏,经文也不能再念,否则,田里的禾苗会枯萎。

(2)饮食习惯

彝族生活中的主要食物,大部分地区是玉米、荞麦、大米、土豆、小麦和燕麦等。肉食主要有牛肉、猪肉、羊肉、鸡肉等。喜庆活动用于招待客人多用狗肉、牛肉。彝族因居住在高山,喜食酸、辣,嗜酒,有以酒待客的礼节。酒可驱寒,也可解决各类纠纷,以酒对歌是彝族结交朋友、婚丧嫁娶等各种场合中必不可少之物。

(3)居住习俗

彝族多数居住在高山上,受当地壮族、瑶族的影响,房屋为竹木结构、下层圈养牲畜、中层住人、上层储存粮食的“干栏式”建筑。一般一层有三、四道门,前檐外有用竹木搭成的晒排,由木梯踏上人住居的楼层正门对面围着一排长长的居室。厅堂正中靠卧室的板墙前,设一高长方桌,为祭祖神台,神台前是餐桌。厅堂的左边设火塘,靠竹制阳台的耳房为闺女房。[4]

(4)婚育习俗

广西那坡地区流行姑舅婚。女方婴儿出生第三天,家人为其取名,男方姑妈就上门订婴亲。等到女方满十六、十七时,如果男女双方都愿意就可选择良辰吉日成婚。出门前,新娘要到外公(舅舅)家躲藏,迎亲时要请新娘的父亲指引迎亲队伍寻找新娘。待找到新娘后,还要办送嫁酒、迎亲就、扫尾酒。第三天新媳妇回门,三四年后才落住男方家。婚礼别具特色,婚礼仪式也比较繁杂。彝族女子生育后在月子期间要在火塘边席地而卧,火塘不能熄灭,以去风寒。

(5)腊摩文化

广西那坡白彝腊摩是当地彝族各种节庆活动的核心,节庆活动少了腊摩的主持将很难得到开展。尽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宗教观念逐渐淡化,大型的宗教祭祀活动已经不多见,但是腊摩文化里所蕴藏的彝族人民的精神寄托、歌舞传唱始终离不开腊摩。在我国传统的重大节日——春节中,腊摩给寨子里的村民们占卜凶吉,为乡亲们图个吉利平安,主持祭祀活动;在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活动——跳弓节当中,腊摩和他的搭档“萨喃”一起在高地上诵经起舞,村民跟着他们的提示翩翩起舞,没有腊摩和萨喃的经词及动作趋势作向导,“跳弓节”也就很难开展;腊摩还在彝族的婚嫁礼俗中担当着婚礼主持及祭司、担当新居习俗中的向导、在生寿葬礼中担当祈祷着等等。

二、广西那坡白彝腊摩文化的传承

1、腊摩文化的传承面临危机

腊摩是彝族分支——白彝族群里的大祭祀,必须熟背彝族传统经文、掌握各种节庆和不同场合里的祭祀流程。这些经文里记载着彝族许多重要的典故和历史,是彝族人传承本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由于彝族经文都是口口相传,时至今日,有资格担任腊摩的人已经非常少见,广西境内目前只发现了一位。

腊摩是七老中的第一祭司,也就是白彝族寨子的头人,通常都从七老中选出。七老是七位主管节庆祭祀活动的长老,由威望高、妻子健在、有儿女、人品好、熟悉彝族文化的老人担任。广西那坡达腊屯里的十二个姓氏的80多户人家由七老制度维系着兄弟般、大家庭般的感情,勤劳耕作,互帮互助。但是到了今天,七老中没人能懂得彝族所有的经文,能诵读全部彝族经文、熟悉祭祀仪式的人就只有一人。由于公路的修通,屯里的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都不愿意学习彝族的传统经文和各宗祭祀流程,这种口口相传的腊摩文化濒临消失。

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彝族的民间艺人逐渐减少,寨子里能打铜鼓、吹葫芦笙的乐手趋于绝后,传统的民族乐器也越来越少;极具观赏性的竞技性礼仪活动也在逐渐消失,只剩下情绪平平的歌舞;诵经的内容和一些祭祀的仪式也遭到简化,多半保留一些咒语和祈词;白彝所特有的建筑、织布、刺绣、蜡染等民间工艺同样也是后继无人。

总而言之,腊摩文化正在逐渐消失,有自然客观的原因,也有着主观的原因。我们必须认识到抢救腊摩文化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2、腊摩文化的抢救迫在眉睫

抢救毕摩文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启动的“抢救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总体上要坚决贯彻执行党和人民政府关于抢救和保护民族文化的政策和法律、法令。[5]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抢救措施:

首先,必须得到国家、政府的重视。尽管抢救腊摩文化已经纳入国家“抢救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工程”项目中,但是具体的落实还是受到很多方面的限制。在广西,政府为达腊屯修建公路、农村电网改造、修建新的跳弓场,在硬件设施上达腊屯得到改善,但是在腊摩文化的传承方面做的工作还比较少。

其次,培养腊摩文化的继承人。针对目前腊摩文化存在的危机,培养新一代的腊摩文化继承人也是当务之急。公路的开通将外来文化带进彝族村寨,年轻一辈迅速接受着外来文化,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逐渐淡忘。广西仅有的一位腊摩从小就对彝族经文感兴趣,并多方拜师学艺,经过几十年的积累才能熟读彝族经文,担当腊摩一职。如何调动年轻一辈的积极性、发掘他们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对培养腊摩文化的继承人具有重要的作用。

再次,加强理论研究、实地调查,将腊摩文化纳入国家保护之列。学者们已经越来越重视对彝族文化、毕摩文化的理论研究,但是对广西白彝的理论研究还比较少。在已有的理论基础上,学者们和民族文化保护工作者们更应加强理论研究和实地调查,深入挖掘彝族文化和腊摩文化,找出更有说服力的理论依据将腊摩文化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得到国家更有利地保护。

最后,将腊摩文化同旅游结合起来,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使腊摩文化得到更多人的认识。四川凉山彝族民俗旅游的成功和广西那坡黑衣壮的闻名于世可以给学者和民族文化保护工作者以启示。丰富多彩的彝族文化、神秘粗犷的腊摩文化正是最吸引游客的旅游资源,合理利用开发和旅游促销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更多的人认识白彝、认识腊摩。

三、广西那坡白彝腊摩文化的旅游价值

腊摩文化中可供旅游开发的内容十分丰富。腊摩的宗教仪式包罗万象,有祈求五谷丰登、平安祥和的祭祀仪式,有婚礼、生育、葬礼、迁居等祭祀活动,这些仪式或活动带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独特性,往往能吸引游客的眼球。除了丰富的宗教仪式之外,在仪式当中蕴藏的舞蹈艺术、说唱艺术、祭祀语言、民族服饰等等同样颇具旅游价值。在进行旅游开发的同时,也能让更多人熟悉并重视腊摩文化,对腊摩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也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那坡县志,民族篇》,尤中:《中国西南民族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8月第一版.

[2]王光荣:《彝族何时始迁广西?》,《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6第1期.

[3]曲木尔足,《浅谈彝族毕摩的由来及其地位》,《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9卷第2期,2007年6月.

[4]梁玉珍,《广西那坡彝族源流及民俗考察》,广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2期.

广西茶文化旅游小议 篇5

1 茶产地生态旅游开发的意义

茶产地结合茶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可持续性发展, 对当地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首先, 茶产地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能够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成为茶产地经济发展的龙头。茶文化生态旅游能将旅游、购物、餐饮、茶文化等内容结合在一起, 形成以茶文化消费为核心的茶旅游业。茶产地生态旅游是激活茶产地茶叶相关行业发展的重要契机, 是当地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同时茶产地生态旅游能够增加茶农经济收入, 为茶产地的剩余劳动力提供大量工作岗位, 解决茶产地农村发展中的问题。而传统的茶产业、茶文化、茶消费也会随着茶旅游的发展获得新的生命力, 并能将传统茶产品转化为茶旅游商品, 在旅游消费流通领域实现茶业新的商品价值, 有利于形成茶产地商品的系统性开发。另外, 茶产地茶生态旅游是实现旅游环境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途径。茶产地极度依赖自然生态环境, 而可持续性的生态旅游为茶产地茶品的质量予以保障。一定程度上, 茶生态旅游协同了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关系, 让茶叶资源、茶产地环境在旅游活动中保持其应有的品质, 让茶产地得以持续的利用和开发, 同时茶产地生态旅游也能够促进其它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 实现旅游资源的共同发展。最后, 茶产地茶生态旅游是对茶产地宣传最好的名片。茶产地多为山区或者偏远地区, 交通、宣传途径匮乏, 而生态旅游的发展能为该地区树立较好的旅游形象和口碑。

2 梧州茶产地茶旅游资源

2.1 梧州自然环境优越, 茶文化历史悠久

广西梧州处于北回归线, 无论是在气候、气温、湿度、日照、海拔等各个方面非常适宜六堡茶在当地的种植, 而这种客观自然环境也让六堡茶成为广西梧州最具特色的本土文化品牌, 在海内外都具有极高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同时, 梧州六堡茶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名茶, 其“中国红”色彩及槟榔香味自古以来受到文人雅士的欣赏, 并在清朝成为御贡, 至今梧州及梧州六堡茶是国内外学者公认的最具地方性、文化性、特殊性文化符号。而梧州独有的以六堡茶为核心的特色文化囊括了饮茶、美食、茶艺、茶具等内容, 也逐渐引导着游客慕名而来。除此之外, 梧州茶园面积约为2900hm2, 茶园风景优美, 其中六堡茶原产地“六堡”、“狮寨”两镇正在旧茶园经济的基础上, 开发茶旅游资源, 正逐渐的形成集采茶、制茶、品茶、购茶为一体的体验式旅游基地。

2.2 梧州具有独特的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

梧州不仅具有丰富的茶资源及茶旅游资源, 而且还具有特殊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 例如石表山风景区、沧海自然湿地、天龙顶山、白云山、蝴蝶谷、大爽河、仙人湖等景点, 同时梧州还有包含岭南文化底蕴的人文旅游资源, 如龙母庙、龙灯古镇、双塔等等。综上所述广西梧州具备了以茶产地为基础, 开发茶生态旅游的自然资源及文化资源, 而且这些资源数量多、文化内涵深、体验性较强, 具有极大地开发价值, 梧州依托丰富的六堡茶产地及六堡茶文化资源, 可以开发出参与性、特殊性的茶旅游内容, 打造适合梧州特点的生态茶旅游品牌。

3 梧州茶产地茶旅游开发及生态保护现状

3.1 缺乏茶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意识, 缺少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长期规划

思想认识是茶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先导, 但梧州在长期发展中, 尚未形成对茶产地、茶叶、茶文化、旅游生态保护的统一认识。梧州茶产地旅游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发展缺乏科学的规划, 没有形成对可持续性茶生态旅游标准化、操作性的评价及监督措施。过分强调经济效益, 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部分茶产地对茶旅游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没有相应机构进行管理, 资源开发和环保的政策难以落实。

3.2 梧州目前茶旅游开发及生态保护的一体化发展较缓慢, 缺乏资源的协作机制

梧州拥有丰富的茶资源、自然资源、文化资源, 但是至今大都各自为战, 缺乏统一合作机制, 甚至在发展中存在厚此薄彼的行为, 导致在旅游和茶产业中难以形成现代性的体验旅游、文化旅游、休闲旅游资源的开发。在旅游宣传、茶业宣传的同时, 没能利用茶生态、茶产区特色, 无法真正形成“大旅游”模式。没有形成开发与保护一体化发展的思路, 没有从长远可持续性考虑, 对文化资源、生态环境进行适当保护, 造成茶产地、茶景区等地周污染严重,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生态旅游的发展。

3.3 梧州茶产地茶旅游缺乏配套基础和管理人才

由于广西梧州茶产地茶旅游与生态保护的起步时间较晚, 整个生态旅游业基础薄弱。部分产茶区的财力拮据, 出现了茶旅游与生态保护的基础设施和机构发展的不平衡, 配套设施落后或不完善, 影响了游客对梧州茶产地体验的兴趣, 不利于梧州茶旅游开发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部分茶产地对茶旅游开发及生态保护缺乏相关专业人才的管理。长期实行着茶农管茶园、政府管环境的生态发展模式, 导致整个茶生态旅游缺乏茶生产、宣传、经营、环保的专业人才, 即使在梧州当地也缺乏对茶资源开发、保护的专业教育, 这导致了梧州茶产地茶旅游与生态保护的自发性及无序性的发展, 难以形成正面的地市场形象。

4 梧州茶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策略

4.1 以政府引导树立茶产地茶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开发保护意识

政府对梧州茶产地茶旅游开发和生态保护的引导时, 一方面要对梧州茶产地、茶文化、茶旅游资源进行宏观的规划, 论证其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进行茶产地旅游开发和生态保护的评价及分析体制。另一方面, 在茶产地旅游资源开发和中的生态保护活动, 予以政策倾斜、资金支持, 并从微观上探索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的资金筹措方式, 对梧州茶产地、六堡茶进行适当的宣传, 吸引专业人才加入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的工作中。

4.2 将茶产地旅游资源特点与环境监测管理结合在一起, 形成绿色茶旅游

在茶产地进行茶旅游资源的开发中, 必须将茶叶资源的环境敏感性考虑在内, 树立起茶叶产地生态保护的主要思想, 对茶产地出入人员, 包括从业人员、游客等要进行茶叶生态保护宣传或教育, 切实地把茶产地生态环境的保护视作当地茶生态旅游的形象和命脉。在茶产地茶旅游景区应该减少或禁止宾馆、饭店、洗浴、公路等设施, 甚至对生态环境极度敏感区域限制游客日访问量, 同时强化茶产地茶自然资源的丰富, 减少人造设施或景观的过度增加, 以防破坏茶产地自然环境的完整性。同时, 为了达到梧州茶产地茶旅游及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必须以科学积极的态度创建生态预警机构及检测体系, 对已经开展的茶旅游开发必须按时、按量进行后续的环境生态评价, 并根据大气、水土、噪音等污染物标准, 对茶产地游客进行合理的、科学的控制, 以防超过其最大承载量。

4.3 坚持树立绿色旅游品牌, 以品牌茶产地、品牌茶旅游资源树立旅游开发和生态保护的典型形像

在茶产地茶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 梧州茶产地对梧州六堡茶的整体品牌设计, 对具有代表性的六堡镇茶园的风光、风格、历史、交通等实际内容的宣传, 例如苍梧茶团队曾多次参加广州茶文化节、茶文化博览会, 这不仅能够让茶旅游资源的开发更具有深层次的文化特征, 从而吸引外来游客, 而且也能让本地的茶产业、茶产地从业人员或市民提高对优秀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视, 自觉维护当地的绿色形象, 从而促进旅游与生态的协同发展。除此之外, 茶产地旅游开发不仅要在茶旅游资源上树立绿色品牌意识, 更要做茶旅游配套设施, 将绿色生态旅游理念全方位的融于茶旅游资源开发体系中, 例如在茶旅游资源中可使用绿色交通设施、绿色回收服务等代表性的措施, 提高自身知名度。

5 结语

随着经济发展发展和旅游业的变革, 茶产地的茶旅游资源开发不能仅仅关注经济效益, 而要在结合当地茶资源及生态环境实际情况对生态系统进行切实的保护。作为我国岭南地区著名的茶产地, 梧州不能过度关注茶旅游资源的开发, 而在自身发展现状基础上, 采取多种措施保护茶产地资源, 才能实现茶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协同发展, 真正建立茶产地茶文化生态旅游模式, 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国强.开发茶文化旅游振兴茶业经济[J].茶业通报, 1998 (04) :39-40.

[2]韦幼青.梧州旅游文化建设邹议[J].梧州学院学报, 2009 (02) :6-8.

广西茶文化旅游小议 篇6

面对文化资源的持续利用问题,旅游界应如何应对呢?笔者认为,改变传统的旅游开发理念,发展文化生态旅游,是能够有效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

一、文化生态旅游的概念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文化生态旅游的探讨比较少,其概念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黄安民等(2000)提出,文化生态旅游是以了解旅游目的地文化与历史知识,学习、研究、考察、欣赏特定的文化景观,促进区域文化特色的保护和区域文明程度的提高,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以使旅游者获得文化教益的一种专门层次的旅游活动。刘少和等(2004)则认为,文化生态旅游是以与自然、社会环境和谐一致的文化生态资源为体验对象,旅游活动各方需要承担责任和义务的旅游形式或产品,是生态旅游的新发展和文化旅游的特殊形式。刘清泗等(1999)把文化生态旅游视为生态旅游的一种,将其定义为: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要以保护当地的文化资源为主要目标,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开展旅游活动。在此基础上,获取最大的经济收益,通过反馈机制进一步促进文化资源的保护和生态环境的建设。

上述三个概念对文化生态旅游的表述和理解有着明显的差异,第一个概念着重强调了出游目的是体验旅游地文化,而第二个则强调了旅游活动与旅游地自然、人文环境的和谐,第三个则提出以保护旅游地文化资源为主要目标。综合以上观点,笔者把文化生态旅游定义为:以与自然、社会环境和谐一致的文化资源为体验对象,以旅游者、旅游地和谐相处,保护区域的文化多样性与文化生态平衡为目的,使旅游者获得文化体验的一种较高层次的旅游活动。

二、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的原则

1. 体现地域特色

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条件,其文化景观必然带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同时在一定的地域背景人们形成了特定的世界观、生产生活方式和习俗,如人际交往习俗、服饰、饮食习俗、住居习俗、建筑习俗、婚嫁习俗等等。旅游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行为,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旅游者的出游动机往往是追求一种文化的认同或者文化的差异。因此,旅游产品只要能够把地域文化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对旅游者就会有吸引力。

2. 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原则

在充分考察和分析旅游地旅游文化全貌的基础上,提取其精华,以旅游文化的精髓为开发突破口,实施有重点、带动效应显著的开发策略;对初具特色的旅游文化进一步转化、优化、深化,提高其产品档次和素质;对旅游文化中尚未引起重视,但又具有深厚潜力的资源,应加大开发力度,使之脱颖而出。

3. 旅游者与旅游地和谐共处原则

文化生态学认为,人类对环境的利用与影响是通过文化的作用而实现的,人类的文化越发达,人对环境的利用越广泛,其影响也就越大越深入,文化生态系统内部各种文化要素与自然环境之间有着固有的联系,系统内部有着独特的物质和信息流及系统的反馈调控机制。旅游产品的开发必须遵循文化生态学原则,要有利于文化生态系统的稳定和良性发展,要实现旅游者与旅游地的和谐共处。在这个和谐的大系统里面,旅游者、旅游经营者、旅游地居民、政府各自都有应担负的责任和享有的权利。

4. 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原则

发展文化生态旅游是以保护旅游地文化资源为主要目的。开发的旅游产品既要满足游客的文化认知需求,又要防止对旅游地的文化生态完整性、文化环境产生破坏性的影响,应严禁文化资源的破坏性利用。

三、文化生态旅游开发要点

1. 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的特性与发掘

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包括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形成的各种人文景观及其形成的特定文化,有物质和非物质之分。物质的人文景观如文物古迹、建筑工程等;非物质的文化吸引物如民风民俗、故事传说等。

总体来讲,文化生态旅游资源蕴涵于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中,自然景观要注重其科学内涵、美学内涵和附会文化资源的充分挖掘,人文景观中的文化发掘则要注重其民族性、艺术性、神秘性、特殊性和传统性。

2. 注重原生态,保护旅游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与文化生态环境

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共同构筑了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只有保护好文化产生所依赖的生态环境,文化的发展才会延续,保护自然环境的多样性与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同等重要。开展文化生态旅游,与自然生态旅游相辅相成,充实生态旅游的内涵,使生态旅游变得更加完整。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文化生成的生态特征之一是多样性,保护多样性的生态环境就是在保护文化的多样性。

地域文化的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遵循文化演变规律及发展生态旅游标准来进行文化嫁接和文化保护,其中物质性文化生态资源需要防止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地域文化需要继承发展,需要在相关人力资源方面做必要的投入。

3. 文化生态旅游产品系列

文化生态旅游的产品系列主要包括:宗教文化旅游、民俗风情旅游、文物古迹游、寻根谒祖旅游、乡村体验旅游等。

四、玉林都峤山的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1. 都峤山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都峤山位于广西玉林市容县,是国家AAAA级景区。都峤山是我国道教第20洞天,远在汉代即有刘根、华子期等人入山修道,相传晋朝葛洪也曾在山中炼丹。随着佛教传入中国,都峤山又成为佛教圣地。唐代山中建有相当规模的九寺十三观。灵景寺古时即为海内名寺。其后宋朝又在宝元岩中筑殿塑造和奉祀孔子及其弟子,于是都峤山便成为佛、道、儒三家并兴之地。此外,历代名人赞誉都峤山的诗文很多,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写的广西的游记中,最长那部分就是都峤山游记。都峤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区,发育有秀美、壮丽的丹霞地貌景观,山顶峰丛等地质地貌景观十分典型。

2. 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发方向

根据文化旅游资源禀赋及其旅游开发现状,都峤山应围绕“三教胜地·丹霞奇葩”的文化主题进行文化生态旅游产品的打造,主导方向包括:努力打造丹霞地貌地质公园;深挖宗教内涵,打造宗教圣地;发掘、修复历史遗留古迹,发展历史文化旅游。

3. 文化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

(1)宗教文化生态旅游——挖掘宗教文化内涵,打造宗教圣地

宗教的万物平等、贵生、天人合一、构建人间仙境等观点与实践,既培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心态,还营造成了许多洞天福地,成为今人旅游观光、陶冶情操的生态示范园。

①目前都峤山的宗教旅游还只是停留在“看庙拜佛”的层次上,寺庙缺少人气。要改变这种情况,需注重动态参与项目的策划。除开展一般游览活动外,还要开发并形成多种与宗教节日、宗教规仪活动有关的动态参与项目,可以在宗教节日举行不等规模的庙会,组织有兴趣的游客参与参禅、浴佛、食斋、放生等佛事活动,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和文化生态旅游的深入开展。近年,都峤山举办了斋食文化节,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可以说为开发参与项目开了一个好头。

②深挖宗教文化内涵,因势利导,让宗教信徒和民众在旅游中通过外在的他律和内在的自律实现生态环境保护,把都峤山文化生态旅游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2)地质地貌科普旅游——提升景区文化品味,普及科普知识

都峤山要发展地质地貌科普旅游,首先要尽快对都峤山旅游资源开展全面详尽的综合考察,重点在中区和东区,在详尽了解全区的地质地貌水文生物等自然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按照申报地质公园的要求进行全面的旅游规划。都峤山的地质价值主要在于有重要观赏和重大科学研究价值的地质地貌景观。申报都峤山地质公园是把它的科学内容化作重要旅游资源的非常有效的方式,既要为人们提供具有较高品位的观光游览,度假休闲、文化娱乐的场所,又要建成地质遗迹和生态环境的重点保护区,地学研究与科普的基地。

①加强对旅游区工作人员,特别是导游人员的文化素质教育,导游词中可以多穿插一些浅显易懂的地质地貌科普知识;

②结合旅游区建设,对较为重要的地质地貌景观挂牌介绍,使一般散客也能够很方便地了解科普内容;

③开展原始风光考察探险游,目前都峤山旅游资源的开发仅限于其西区和东北区一带,大部分地区还未进行开发,自然环境保持相对原始状态,只要适当选线,劈开荆棘,编排内容,便可以组织“回归自然”原始风光探险考察旅游。

(3)历史文化生态旅游——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增多旅游亮点

建于明代的“七十二房井”是珍贵的历史遗迹,但现在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反而遭到了较为严重的破坏。应该尽快将这些古民居妥善地保护起来,并在其旁边修建仿制品,立标识牌介绍古民居的来龙去脉。这样,不仅充实了都峤山文化生态旅游的内容,也能让游客深刻体会先人生活的艰辛,对游客是一个很好的教育。

都峤山文化底蕴深厚,但目前能够展示给游客的只有很少的内容。还需要继续搜集、挖掘先人留下来的珍贵石刻字画、建筑、房舍、古诗文等,以进一步提升旅游活动的文化含量。

4. 文化环境保护的内容

旅游者在旅游区内的文化体验并不是凭空想象,而是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如果文化物质载体有不同程度的损坏或消失,文化延续所需要的条件就不再满足,从而体现的文化就会有不等程度的流失。都峤山属于丹霞地貌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加强对文化载体的保护就更具实际意义,具体的保护对象有:(1)植被与水体:植被与水体是丹山碧水、绿树鲜花组合景观的重要要素,都峤山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故植被与水体的保护就非常重要;(2)地质地貌景观:是最能体现都峤山丹霞地貌美学、科学价值的物质载体;(3)文物古迹:如“七十二房井”、寺庙等;(4)具有当地特色的民居、生产生活方式等。

参考文献

[1]周正刚:论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开发[J].求索.2004(11):107-109

[2]黄安民李洪波:文化生态旅游初探[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1(3):56-58

[3]刘少和张伟强:文化生态旅游发展中的矛盾及其克服[J].思想战线,2004,3(30):122-125

[4]刘清泗刘敏:易县旅游文化生态的特点及开发研究[C].全国第14届旅游地学年会暨长白山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研讨会,1999.7

[5]彭华:关于旅游地文化开发的探讨[J].旅游学刊,1998(3):43-46

[6]苏少敏曾令峰:广西玉林市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构想[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2(2):75-79

广西茶文化旅游小议 篇7

民族文化是旅游者出游的目的, 也是当地旅游景点的特色所在, 是一种民族的精神支柱。了解当地的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 不仅对于游客, 对于所有人来说, 都是一种精神的感受和洗礼。文化本身具有的特点是抽象性和具体性, 将抽象的文化运用到具体的行业领域中, 会起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 旅游经济是一项体验经济, 它的目的在于感受和体验这种发展转变的过程, 游客领略大自然的美好风光的同时也要学习和体验到当地的风土习俗, 正所谓民族风情和民族的历史文化。因此不管怎么样, 文化都是贯穿于整个过程中的核心力量。没有文化, 旅游会变得平淡无味, 没有文化, 旅游的商品也不再具有民族特色的魅力, 因此, 在发展旅游项目的同时, 一定要坚持文化特色的融合和贯穿, 坚持了旅游发展的文化属性, 依靠文化提升旅游的核心竞争力。近些年, 广西这个具有着丰富的民族特色的省份, 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转变的过程中, 逐渐地把美丽的大自然风光和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特色结合起来, 促进文化资源与旅游业的互相融合和影响。众所周知的《印象·刘三姐》、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等一批文化旅游精品, 这些都为了广西旅游业的深度发展提供了实践平台, 也为当今的广西民族文化的发展和旅游业的创新活力增添了丰富多姿的内涵。对于大多数游客来说, 旅游的层次可以分为:山水, 文物和文化。从这个层次来看, 文化在旅游的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作用, 没有文化, 旅游的目的就变得渺茫, 因此也会造成大多数游客来去匆匆。因此,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逐渐地追求精神上的追求和享受。旅游的目的也逐渐地走向高层次的水平, 在此过程中, 文化作为一种导航, 支配着整个旅游业的发展, 也引导着旅游业的经济活动命脉。旅游与文化交流结合程度越高, 旅游文化因素越多, 旅游经济也就越发达。文化的基本特性, 具有着多样性和差异性, 传承性和创新性等。彼此之间特点的互相作用和融合。因此, 只有树立“文化就是财富”的理念, 坚持把文化与旅游相融合, 形成赏山水、品文化的旅游发展格局, 才能增强旅游吸引力。对于文化和旅游资源都十分丰富的广西来说, 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 形成两个产业相互作用、良性循环的新模式, 才能加快实现由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向竞争优势、发展优势转变。

1 旅游文化体现自然为本

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 文化的发展是核心发展。当然, 基于基本原则的基础上, 旅游文化发展要以自然为本, 以特色为根, 以市场为导向。有针对性的发展旅游文化产业, 特别是针对广西少数民族区域的特色文化产业, 同时坚持开创具有本地区特色文化产业的旅游用品, 和其他的地区形成差异性, 避免同质化。同时, 我们将开创的旅游产品打造特色的外包装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底蕴, 从而使得基于自然为本的基本理念发挥其特色文化的魅力和特色。

2 旅游文化产品务必真

旅游文化的发展过程中, 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旅游文化产品。在融合深度的基础上, 开发旅游文化产品一定要做到保真, 甚至是绝对的精品。由于本广西少数民族区域的特色地理环境和人文景观以及当地的风土习俗都是在全国具有典型特色的, 经过了大自然的千年万年洗礼和各个民族融合渗透后保留下来的文化特色, 因此具有很强很旺盛的文化生命力和巨大的文化潜在价值内涵, 这是这些文化特色给人们留下了很深很强烈的震撼和美感。同时, 经过各个政府部门的保护性开发, 把广西少数民族区域的大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中最美丽和最吸引人的地方展示出来, 从各个方面着手, 突出本地区文化特色的内涵和魅力, 从而打造具有本地区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

3 旅游文化需要特色旅游资源

旅游文化的发展过程中, 需要从特色旅游资源角度考虑, 从而发掘新型的旅游文化产业形态。众所周知的, 广西少数民族区域汇集了壮族, 瑶族, 苗族, 侗族和京族等很多的少数民族, 并且每个民族都具有本身的文化特色和风俗习惯。比如:壮族的山歌文化, 瑶族的舞蹈文化和医药文化, 苗族的节庆文化, 侗族的建筑文化和京族的哈文化等多元化的特色旅游文化。同时, 在旅游活动的过程中, 可以通过很多的表现形式展现出来旅游文化特色, 主要是舞台表现和影视特技艺术表现等一系列的方式展现出来, 在文化的形式与内容, 技

进入21世纪以来, 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 已渗透到文化、艺术、教育和管理等诸多领域, 数字媒体艺术作品也因此异彩纷呈, 并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而与之对应的数字媒体艺术教育和研究也在我国高校教育中迅速发展起来。

1影视创作类课程在数字媒体艺术

专业教学中的现状

作为一门交叉学科,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已在我国各类高校中形成一定体系。据考察, 在国内绝大多数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计划中, 影视类课程都是核心课程, 如《影视制作系统》就是数字媒体艺术本科专业大二下学期开设的, 主要学习影视创作中的各种摄录像设备和后期编辑软件, 如摄像机的调整与使用、摄像技术、后期剪辑技术等。

目前, 国内许多高校教师对该课程的课堂教学, 多偏重于知识、概念和原理的讲解, 学生兴趣不高, 而在实验教学中多采用演示、讲解为主, 学生练习为辅, 学生对设备和软件操作过程中有许多迷茫和误区, 很难掌握所要求的技能;有些学校实验课程相对偏少……, 如何利用有限的授课时数, 让学生迅速掌握技能技巧, 同时又能在课余时间拓展实践能力和培养创新意识?为此, 笔者针对影视创作类课程的特点, 提出项目驱动法并付诸实验教学:根据实验目标, 将任务分解、整合, 以项目完成方式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激发创新意识, 收到较好效果。

2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内涵和特点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中心, 而教师则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组织、引导、帮助和督促的作用。项目驱动教学法最典型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并处理实验项目, 在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内容。具体为:教师把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单独的任务, 设计出一个个项目教学方案, 并按

基于项目驱动的《影视创作系统》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

文丨蒲卫国

摘要:数字媒体具有与科技、人文、艺术相融合的特征, 提高专业学生媒体素养要以专业理论与技术为核心, 将知识和技能作为培养重点。本文以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核心课程《影视制作系统》实验教学改革为突破口, 提出了基于项目驱动的实验课程教学法, 希望通过改革与探索, 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验教学开辟一条新的思路。

关键词:影视创作;数字媒体;艺术;项目驱动

术与艺术等各个方面都形成相辅相成, 完美的结合和统一。

4 旅游文化坚持模式

在融合机制上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 企业主体、社会参与, 群众受益、永续利用”的模式。突破地区、部门、行业、所有制等方面的壁垒, 建立议事协调机构和良性运行机制, 找准“管理服务切入点”、“产业发展交叉点”、“产品开发交汇点”与“企业参与互动点”, 实现文化与旅游的无缝链接。同时文化模式也朝着多元化不断发展, 原生性开发模式, 复原性开发模式, 集合性开发模式和提升性开发模式。广西当地的刘三姐文化, 就是旅游文化深度开发的经典典型。成功地改变了传统文化开发模式, 以主题鲜明和概念新颖, 独特的艺术感受和旅游体验空间, 为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提供了一个很新的视觉享受。同时旅游文化开发模式存在多元化的模式发展, 不仅改善了当地的区域风貌, 同时也增加了当地人的经济收入。改善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状态, 实践新农村建设的道理, 探索文化旅游助学的新途径。文化旅游开发必须经过深度的创意激活, 发挥各个少数民族的特色和文化优势, 同时要保持走国际化的经营理念和模式, 坚持政府扶植, 市场主导的运行模式, 注重社区的参与度, 从而创造新的文化价值旅游产品, 打造经典的文化旅游品牌。

总之, 文化资源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深远影响。通过对文化和文化资源的分析, 广西少数民族区域有这很大的优势, 比如壮族的印象刘三姐文化, 就是以壮族文化为基础, 同时蕴含了当地的各个少数民族文化的结合体。充分体现出了人们对生命的认识和感悟, 对世界的认识和把握, 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不断超越。同时在此基础上, 我们也分析了文化的基本特性, 具有着多样性和差异性, 传承性和创新性等。彼此之间特点的互相作用和融合。同时旅游文化开发模式存在多元化的模式发展, 不仅改善了当地的区域风貌, 同时也增加了当地人的经济收入。改善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状态, 实践新农村建设的道理, 探索文化旅游助学的新途径。在环境效益方面, 实现了“绿色艺术, 环保先行”的理念。综合地推动了当地的社会, 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发展。对于文化和旅游资源都十分丰富的广西来说, 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 形成两个产业相互作用、良性循环的新模式, 才能加快实现由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向竞争优势、发展优势转变。

摘要:随着社会地不断发展, 广西在经济发展和转变过程中, 逐渐地突出民族文化特色, 同时把文化资源的整合开发和旅游业紧密度联系在一起, 也就是把丰富多彩的大自然风光和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特色有机地结合起来, 促进文化资源与旅游业的互相融合和影响, 比如:《印象.刘三姐》、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等一批文化旅游精品, 这些都为了广西旅游业的深度发展提供了实践平台, 也为当今的广西民族文化的发展和旅游业的创新活力增添了丰富多姿的内涵。

关键词:文化资源,整合开发,旅游业,深度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小安.中国旅游业新世纪发展大趋势[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9:37

广西茶文化旅游小议 篇8

一、民俗文化旅游中的“类民俗”

近些年文化旅游的热潮席卷全国, 旅游产业背后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让全国各地大力发展具有文化特质的旅游, 尤其是在民族民俗文化丰厚的地方。民俗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 为了满足现代人的审美娱乐需求必定有所转变, 有学者对此就提出“类民俗”这一概念:“在旅游开发中, 具有民俗的外壳, 在风格、名称、外形或内容上类似民俗, 但不是当地人自己创造, 也主要不是为了自己享用, 缺少传承时段的生活现象。”[1] (P151) 这一“类民俗”的概念不同于“伪民俗”“泛民俗”。伪民俗是为了吸引游客, 在人造的一些景观中故意编造各种民俗传说、故事或是在景观上乱造民俗标志物, 并非原来就真实存在于当地的民俗文化。而关于泛民俗, 有学者提出是对传统民俗的克隆、融入和创造。两者概念都不同于“类民俗”。类民俗主要是对目前旅游开发对民俗文化的冲击下, 民俗文化新的发展态势的一种较好的诠释。传统民俗文化具有与现代生活文化存在差异的传统特质、民族特性, 是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优势。因此商业化、模式化、城市化的民俗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 使传统民俗文化与旅游项目之间产生冲击和交融。这是民俗文化传承、文化再造、文化复兴的磨合过程。“类民俗”正好解释了该过程的发展特征, 生长态势, 依托于某种传统的民俗活动的外壳为外来游客开展并逐渐开始形成操作规则的民俗活动。

二、“类民俗”现象

广西宜州是民俗文化旅游发展势态较好的一个旅游目的地, 它是著名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乡, 具有浓厚的壮乡民族民俗传统文化。因此宜州以传统民俗文化为旅游开发的资源, 打造了多样民俗特色的旅游项目, 尤其以刘三姐文化为项目品牌。如今, 桂林、阳朔、柳州等地已经不同程度先期开发了刘三姐主题旅游, 比如桂林有刘三姐景观园, 阳朔有《印象·刘三姐》大型实景演出, 柳州已拍摄完成30集电视剧《刘三姐》, 并将拍摄地点改建为“刘三姐”影视城。宜州作为刘三姐的出生地, 通过《广西宜州市刘三姐故里旅游区总体策划》, 运用刘三姐文化唱响宜州。在2010年人民网旅游频道推出的“最具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评选”活动中, 经过2个月的网上评选以及专家的专业投票, 获得第二名。由此可见, 宜州在人们的心目中是具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三姐故里”这一文化品牌成为宜州旅游建设的重点, 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得到了发展的同时, 旅游开发项目出现了“类民俗”的现象。

(一) 宜州首届刘三姐文化旅游节。

2010年9月, 宜州市举办了为期三天的“宜州首届刘三姐文化旅游节”, 主要活动包括“三姐故乡情”开幕式大型文艺晚会和宜州民俗巡游、民族狂欢、刘三姐原乡水岸实景演出、“刘三姐杯”广西歌王擂台赛、民间绝技展演、宜州风光风情摄影展、“浪漫宜州、真情你我”篝火晚会、风味美食商品展和三姐故乡体验游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吸引了数十万之众。

这次文化旅游节中许多的民俗文化活动是当地壮族民众在其传统节日的表演活动, 比如像民俗巡游中扁担舞表演、装古事 (即抬阁强马) 表演;歌王擂台赛和刘三姐原乡水岸实景彩调剧演出等等的活动, 都是当地壮民在壮族春节或其他节日期间举办的歌圩、抛绣球、舞龙舞狮以及唱彩调等具有民俗风情的娱乐活动。而刘三姐文化旅游节项目的成功开发, 改变了当地民俗文化展演的节庆时间, 为满足游客的需要, 经过刻意的打造, 创造新的节日活动将大部分民俗文化表演集中性的展示。其中开幕式文艺晚会可说是大型的歌圩会, 其中就有宜州传统的彩调剧、对唱山歌节目, 但更多的是符合现代人口味, 节目经过加工改造带有现代流行元素。这是由旅游而兴起的一个节庆活动, 并非是当地民众一直承袭的节日聚会, 只是为外来游客而呈现的一场盛宴。

(二) 宜州刘三姐故里旅游区。

刘三姐故里旅游区是多个旅游景区的集中地, 其中已有AA级景区的刘三姐故居, 再现当时刘三姐生活的场景, 游客在此可看到树缠藤景观、对歌台、山歌广场等景观;还有颇有人气的壮古佬景区现已建有景区码头、壮古佬寨门、厚兰桥、会景亭、表演场、观景长廊、歌王楼等别具风格的民族传统建筑。还将会打造刘三姐原乡集镇游、歌源竹韵度假村、望妹石生态农业园、水上地质公园等项目。将刘三姐文化完全与整个城市建设结合, 将宜州——刘三姐——山歌这一关联性品牌推广出去, 使人们想到刘三姐就对有宜州有直接关联的了解。依托着刘三姐文化的外壳, 创造一些非当地民众享用的, 仅是为了服务于外来游客的项目是宜州当地民俗文化传播发展的方向之一。

这些景区的打造, 传统民俗建筑得到再现, 景区表演依然会有民族特色的对歌、抛绣球、打陀螺、抢花灯、狮子上刀山以及捞火球等民俗活动。但是这主要服务对象是外来游客, 再现原真的民俗文化不足以满足当前人们的审美娱乐需求, 包装创新是必要的, 因此产生了经过刻意的打造的类似民俗建筑或表演, 并且已被当地受传统民俗文化熏陶成长的人们以及外来游客所接受。按照民俗的基本特征创造或模仿的“类民俗”, 在当地人看来, 它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并且是传统民俗文化的新发展;而在外来游客看来, 这一切都是当地的民俗景观或民俗文化的代表。其中游客感受到的民俗文化的究竟是否本真或真实性有多少都属于“类民俗”所带来的“新生的真实”。

三、“类民俗”现象所带来的收益及问题

(一) “类民俗”现象所带来的收益

1. 大力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后的经济收益。

宜州作为刘三姐的故乡, 直至1995年才成立旅游开发公司, 开始统一管理和引导宜州市的旅游发展, 以秀美的山水为旅游项目主导, 完善下枧河风景区各项旅游设施, 在广西区内逐步建立起景区的知名度。文化旅游产业的兴起, 而宜州又得益于独特的刘三姐文化资源, 充分挖掘其文化资源, 结合新型旅游商业模式, 大力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业。2001年, 宜州市全年接待游客32188万人, 旅游收入2851万元;十年的旅游产业发展, 2010年上半年, 宜州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0.3万人次, 实现旅游总收入2.1亿元, 旅游业已发展成为宜州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并逐步成为重要产业。

2.“类民俗”强化宜州刘三姐的民俗文化品牌。

上个世纪90年代, 宜州市开发的“刘三姐下枧河风情”旅游, 可以称得上宜州市最为成熟的第一代旅游产品, 也是宜州市的第一张旅游王牌。但是随着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 广西各地争抢刘三姐品牌, 刘三姐文化开发的旅游产品异军突起。特别是阳朔《印象·刘三姐》的出现, 已经转移了人们对刘三姐在宜州的这一认识。新刘三姐文化形式吸引了世人的眼球, 大部分人们对刘三姐的认识, 除了电影中的《刘三姐》, 还有就是桂林阳朔的《印象·刘三姐》。如今宜州市再次对刘三姐文化的深度挖掘, 重新将其代表的民俗文化包装在众多旅游项目中, 并把城市品牌打造亦融入刘三姐文化。通过全方位的规划“三姐故里, 宜人之州”的城市品牌, 强化世人对宜州旅游品牌的影响, 同时也延长了宜州各类旅游项目的生命周期, 增强其生命力。

3.“类民俗”的游项目开发利于传播刘三姐民俗文化。

目前宜州市重点打造多个刘三姐文化旅游项目, 其中有刘三姐故居、壮古佬风景区以及刘三姐文化旅游节等等。刘三姐文化的成为宜州民俗文化旅游的品牌, 目的是让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中主动愉悦的不知不觉的吸纳了宜州的民俗文化, 借助口耳相传的效应, 传播宜州民俗文化旅游品牌核心价值理念——原汁原味的刘三姐, 借此提升宜州刘三姐品牌的知名度。

(二) “类民俗”现象所引发的问题

1.注意形成有差异性的刘三姐民俗文化旅游。

刘三姐品牌已成为整个广西的一个标志性品牌, 而广西各地也纷纷争抢刘三姐品牌落户当地, 可见刘三姐品牌文化对世人的影响力。宜州对旅游项目开发的依托刘三姐文化为代表的民俗文化, 以商业化、模式化、城市化的模式打造为游客而服务的民俗文化旅游项目。但是这类似民俗的项目是否就能与其他地方的刘三姐民俗旅游项目有所竞争。比如, 阳朔的刘三姐水上乐园是闻名中外的电影《刘三姐》外景拍摄地, 可观赏秀美的自然山水, 还能体验浓郁的民俗文化:刘三姐对歌、捕鱼表演、傩舞表演和壮乡婚俗等表演项目。这与刘三姐乡的下枧河风景区有相似性, 项目雷同、风格雷同, 就会让游客觉得缺乏新意、创意与个性吸引力。失去特色就会影响民俗旅游吸引力, 因此要避免刘三姐文化民俗旅游的同化。“类民俗”只是传统民俗与新民俗之间承上启下的中间过渡的变体, 是新民俗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转变状态。它在文化旅游中并非指与竞争对手同类的民俗文化, 而是针对自身, 在传统民俗的基础上创新发展符合外来游客需求的新民俗文化。创新依然是“类民俗”的民俗文化旅游需要关注和突破的问题。

2.注意“类民俗”向“伪民俗”的发展。

宜州全面发展刘三姐文化, 不仅仅是在民俗旅游项目当中, 宜州满目皆是刘三姐——大楼上、街道旁、穿梭的人力三轮车上都贴着刘三姐的画像, 这些刘三姐不是握着牛肉干, 就是手指蚕丝被、茶叶、粽子等本地特产。这是对刘三姐文化的全方位传播, 但同时也会让人们对刘三姐文化产生偏差性的理解。因为旅游中往往缺少旅游地民间民俗文化的一些基本常识, 对于其中的文化内涵是一知半解或全然无知。此时, 旅游规划者、组织者的正当引导极其重要。功利性的廉价开发, 只会对文化带来伤害。民俗文化的新发展更重要的是在旅游过程中体现其新文化内涵, 不仅是对游客, 更重要的是对当地民众也起到文化教育、文化感染的作用。

发展民俗文化旅游是将地方推荐出去的一种方式, 能带动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 同时民俗文化旅游的开放, 能展示传播各地旅游文化特色精华。“类民俗”现象的发生不可避免的出现在现当代的民俗文化旅游发展当中, 然而这种“类民俗”现象却不完全是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一种破坏, 在与现代生活衔接, 与市场结合的同时, 它也在进行民俗文化的再创造, 其背后更多的是保护、传承以及展示其本质内涵, 不仅能让人欣赏美丽的风光、感受异族的民风, 更可以品味民俗文化的内质所在。

摘要:文化旅游是近几年新兴出现的旅游新提法, 是人们对旅游需求转变的表现, 民俗文化旅游成为文化旅游的一大产品。在民俗文化旅游中民族民俗文化特质或文化内涵成为其吸引游客的闪光点, 但旅游地民俗文化的真实性也成为焦点问题。宜州作为独具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 其旅游项目的文化特质以刘三姐文化为重点。本文以宜州民俗文化旅游为例, 浅谈民俗文化旅游中类民俗现象, 并借此提出相关看法。

关键词:类民俗,民俗文化旅游,宜州

参考文献

[1]徐赣丽.民俗旅游与民族文化变迁——桂北壮瑶三村考察[M].民族出版社.2006

广西茶文化旅游小议 篇9

一、广西在中国—东盟无障碍旅游区中具有排头兵的地位

广西邻近毗邻东南亚, 是中国与东盟国家联系的重要陆地和海上必由之路, 早在2001年东盟就已经成为广西的第一大国外贸易伙伴。南宁已成为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会址, 让广西作为连接东盟和中国桥头堡和中转站的地位更加凸显。“一湾连七国”, 广西北部湾与东盟国家山水相连, 正如中国旅游协会副会长吴文学指出那样, 旅游业已成为推动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的先导先行产业。在国家旅游局的支持之下, 广西正在通过海上通道加快与东盟各国旅游合作的步伐, 积极打造环北部度假休闲基地, 以期在双方持续升温的旅游合作中实现共赢。广西自然生态景观美丽丰富, 历史文化遗产底蕴深厚, 同时拥有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以及桂林山水、北海银滩、德天瀑布、大石围天坑群、刘三姐民族文化等为代表的国际知名旅游产品, 对世界旅游入境市场具有巨大吸引力。尤其是在中国—东盟无障碍旅游合作中, 广西拥有天然的地缘优势和先天条件。近年来, 广西无论是航空、铁路、公路, 还是港口的建设, 都取得了丰硕成果, 极大提高了广西与东盟国家之间的交流合作。如2012年防城港至越南下龙湾海上航线完成首航, 成功开通防城港、北海两条到越南的海上跨国旅游航线, 这条线路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于一体, 游客可以沿着历史上著名的“海上胡志明小道”来回于两地。再如自2012年开始, 广西致力于推进中国东兴—越南芒街跨境旅游合作区建立, 将实现旅游签证互免, 提供双方人员自由来往、车辆自由通行以及货币自由兑换等便利, 桂林也相继开通了前往泰国、马来西亚等跨国航线及到下龙湾的旅游专列, 实现落地签证, 为中国与东盟之间的无障碍旅游试水。东盟国家是对中国游客开放较早的被批准的旅游目的地ADS (Appointed Destination Status) 国家, 同时也是广西旅游最重要的客源市场, 广西十大客源国之中, 东盟国家就占其中五个。广西作为桥头堡, 在中国—东盟无障碍旅游区中应当发挥排头兵和集散地的作用, 中国与东盟国家构建无障碍旅游区, 除了简化签证手续, 改进硬件设施, 实现无障碍政策、无障碍交通、无障碍服务之外, 更需跨越文化的障碍, 推动旅游资源的共享及旅游信息的一体化, 全方位实现旅游的无障碍。

二、发挥广西与东盟文化相近相通的优势, 跨越中国—东盟无障碍旅游区的文化障碍

旅游活动本身具有了解与欣赏异地文化、艺术、宗教及风俗等文化动机, 两种旅游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既是人们对陌生文化的体验, 也是对自身文化的重新发现。因此, 在不同国度之间构建无障碍旅游区, 需要跨文化的交流。跨文化 (intercultural) 也可称之为交叉文化 (cross-culture) , 指具有两种异质文化背景群体间的交接活动。跨文化旅游者希望在游览自然风光的同时, 能更多地接触和探索异国的风土人情、历史古迹和文化艺术, 并与旅游地不同文化背景的当地人进行交流。随着来自不同国家的游客游览、观光和交流活动的日趋频繁, 旅游的跨文化特点也更为明确。不同文化决定了不同的交流方式, 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沟通时会面临许多的障碍, 如理解错位、语言障碍、价值差异、人际隔阂等。而这些障碍会形成误解、过度保守、矛盾对立、非理性反应等不良后果, 造成沟通行为的失败。通过跨文化交际消除障碍, 打造强大的旅游联合体, 参与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旅游活动跨越文化障碍, 需要在不同文化群体交流过程中出现障碍或矛盾时, 加入对应文化整合与调节措施, 有效地解决种种沟通问题, 从而高效实现旅游无障碍化进行, 为游客带来直接的实惠与服务整体素质提升。跨文化交际是建立区域间长效、持续和真正无障碍旅游的支撑条件与主导因素。充分认识到无障碍旅游的跨文化属性是旅游业开放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中国旅游业走向国际化与市场化的重要前提。文化关系是当今国与国之间关系长期存在的基础, 广西地处沿海、沿边、沿疆, 位于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的交汇点, 与东南亚山水相连, 血脉相通, 是东盟进入中国的门户所在。广西与东盟自古以来属于“铜鼓文化圈”, 双方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内容丰富, 源远流长, 至今已达数千年历史。广西还是中国的第三大侨乡, 其中大部分广西华侨集中于在东盟各国, 广西许多民族与东南亚多个民族同源异流, 双方有着血肉相连的民族亲缘关系, 在语言、风俗、习惯、信仰等方面大同小异, 长期以来形成一个血缘共通的稳定文化载体。这些亲缘关系更突出了广西与东盟国家之间的文化关联, 对无障碍旅游的跨文化交际能够产生更好的催化和促进作用, 从而推动中国—东盟无障碍旅游区的文化共融。如2010年是中越建交60周年, 广西在中越边境凭祥友谊关举办“中越青年大联欢”, 中越两国青年以活动为契机, 接过两国世代友好的接力棒, 将双方全面友好合作关系继续传承下去。在无障碍旅游跨文化较集中, 广西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不断调节去适应不同文化的能力, 包括对东盟多元文化的体验, 消除障碍, 将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化为发展机遇, 加强文化融合。通过对比才发现广西文化与东盟文化之间异同, 以期获得跨越文化障碍的敏感性, 加深对中外文化的理解, 通过旅游更好地向东盟国家传播中国文化, 加强双方的交流与互动。从跨文化的角度出发, 找到广西文化在中国—东盟无障碍旅游区中的最佳契合点, 既保持本土民族特色, 又促进旅游业的国际化发展, 进一步拓展中国旅游业在国际上的发展空间。

三、搭建中国—东盟信息沟通平台, 突破各方交流的障碍

中国—东盟无障碍旅游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革新工程与战略工程, 不能一蹴而就, 需要各方资源共享, 融合发展, 携手走向发展的一体化。当前, 中国—东盟无障碍旅游区正朝着纵深化方向发展, 双方战略性伙伴关系不断提高和巩固, 但一定程度上信息的不对称, 导致了旅游活动的交流障碍发生, 造成旅游市场秩序的混乱以及整体的旅游产业效益。因此, 在中国—东盟区域一体化和无障碍化的趋势之下, 广西应积极搭建无障碍旅游信息沟通平台, 为各方旅游决策与协作进行有效的横向联合, 涉及语言沟通、通讯覆盖、信息交流等方面的障碍消除, 并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务, 健全区域内的旅游咨询、呼叫及救援信息网络。在强大的跨国旅游的增长及效应下, 为了保持市场竞争优势和获得更多客源, 广西应建立各种面向东盟的网络终端设施, 构建一体化的信息平台, 将广西打造成为中国—东盟合作的先行区与示范地, 为区域无障碍旅游提供信息整合工具, 进行高效的旅游流引导。内容囊括旅游咨询、旅游投诉、旅游救援、政策发布及宣传推介等, 力求信息发布的及时准确。针对当前信息化和大众化旅游时代, 旅游者常常会光顾相关旅游信息网站, 查阅有关的旅游路线及产品。因此, 建立促进中国—东盟无障碍旅游的一站式信息和综合服务平台, 发布中国与东盟文化、民俗、地理等方面的权威信息, 为游客提供全面和时效性强的旅游咨询, 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也是促进中国—东盟无障碍旅游区发展完善的有力措施之一。

摘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为中国与东盟构建无障碍旅游圈提供了可能。广西作为自贸区的前沿地带, 应从跨文化的角度出发, 找到广西文化在中国—东盟无障碍旅游区中的最佳契合点, 既保持本土民族特色, 又促进旅游业的国际化发展。

关键词:中国—东盟无障碍旅游区,无障碍旅游,跨文化,信息平台

参考文献

[1]范恒君.广西旅游经济发展策略——基于东盟无障碍旅游圈构想[J].中国商贸, 2012 (2) .

上一篇:振动时效下一篇:调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