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污染

2024-12-27

水质污染(共11篇)

水质污染 篇1

太原汾河景区始建于1998年, 北起柴村桥南至祥云桥共20.5 km, 包括柴村桥至胜利桥6.9 km的人工湿地, 胜利桥至祥云桥13.6 km的蓄水工程。汾河景区总绿化面积400万m2, 蓄水面积600万m2, 蓄水量约1 000万m3。其中, 在胜利桥至祥云桥段, 设计有人工复式河槽, 由中隔墙分成东西两区, 东侧为清水渠, 由7道橡皮坝分成6级蓄水湖面;西侧为浑水渠, 排泄上游洪水及水库灌溉输水。在清水渠东侧和浑水渠西侧各布置1条15 km的箱型排污暗涵, 设计过水量15 m3/s, 用于接纳沿线城市排污管道和边山支流来水, 规划送至下游污水处理厂进行净化处理, 现直接排入祥云桥下游汾河河道[1]。汾河景区对净化空气、消除水体污染、调节气温、增加空气湿度产生了重要作用。笔者通过调查研究汾河景区水体中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溶解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氟化物、氰化物、挥发酚等重要污染指标, 并对其评价分析, 以便了解汾河景区水体现阶段污染状况, 找出污染原因, 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必要的数据和参考[2]。

1 监测概况

1.1 监测点位和监测时间

沿汾河景区由北向南布设4个点位, 分别为:柴村桥入水、迎泽桥 (2号蓄水池) 、长风桥 (4号蓄水池) 、南中环桥 (5号蓄水池) 。自2012年5月至10月, 每逢周一采集代表性水样, 按标准方法作监测分析。

1.2 监测项目

2012年4月中旬开始, 依据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连续3次对景区水质进行了所有基本项目的测量, 3次测量结果均显示:景区水质中重金属铜、锌、硒、砷、汞、镉、铅、铬 (六价) 、氰化物及硫化物的含量为零或远远低于第15页表1中的Ⅰ类限值, 由此确定了汾河景区的监测项目有:p 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氟化物、挥发酚、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见第15页表1。

1.3 分析测定方法

p H测定采用玻璃电极法, 溶解氧测定采用碘量法, 高锰酸盐指数测定采用酸性法, 化学需氧量测定采用重铬酸盐法, 氨氮测定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总磷测定采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总氮测定采用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氟化物测定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 挥发酚测定采用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石油类测定采用红外分光光度法,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测定采用亚甲蓝分光光度法。

1.4 评价标准

采用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基于各项目的月均值以该标准中Ⅴ类进行评价。

(mg/L)

2 监测结果与原因分析

2.1 监测结果

1) p H、溶解氧、总磷、氟化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ODMn、挥发酚、石油类的检测结果分析总磷浓度在0.027~0.200 mg/L之间, 最大值出现在2012年9月的南中环断面, 是最小值的7倍;氟化物浓度在0.465~1.000 mg/L之间, 最大值出现在2012年8月的柴村桥断面, 是最小值的2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浓度在0.025~0.160 mg/L之间, 最大值出现在2012年7月的南中环桥断面, 是最小值的6倍;CODMn浓度在2.40~8.22 mg/L之间, 最大值出现在2012年7月的南中环断面, 是最小值的3倍;挥发酚浓度在0.000 5~0.0107 mg/L之间, 最大值出现在2012年9月的长风桥断面, 浓度变化范围大, 是最小值的21倍;石油类浓度在0.044~0.311 mg/L之间, 最大值出现在2012年9月的南中环桥断面, 是最小值的7倍。以上指标均低于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Ⅴ类限值。

2) CODCr浓度在8.80~44.6 mg/L之间, 最大值出现在2012年7月的南中环桥断面, 是最小值的5倍, 有17%CODCr的值超过国家规定地表水Ⅴ类标准, 主要集中在南中环桥断面;氨氮浓度在0.123~1.70 mg/L之间, 最大值出现在2012年9月的南中环桥断面, 是最小值的近14倍, 浓度值均未超过国家规定地表水Ⅴ类标准;总氮浓度在0.69~4.22 mg/L之间, 最大值出现在2012年7月的柴村环断面, 是最小值的6倍, 54%的值超出国家规定地表水Ⅴ类标准。

从监测数据上看, 各检测项目的最高值出现在7月份和9月份, 且几乎在南中环桥断面。各项目在各点位的年均值见表1, 只有柴村桥断面、南中环桥断面、汾河景区总氮的年均值超出地表水Ⅳ类、Ⅴ类标准, 南中环桥断面的年均值比汾河景区的年均值要高。

2.2 原因分析

太原汾河景区补水主要是上游汾河来水, 兰村漫水桥水质可达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三类标准。从漫水桥到景区监测点位柴村桥, 中间有杨兴河、迎新南三巷等污水排入;在汾河景区湿地, 有污水净化二厂外排水、滨河东路雨水排口等排入;在景区东侧有北涧河、北沙河、南沙河、城南退水渠等边山支流污水进入东暗涵;景区西侧有玉门沟、虎峪河、九院沙河、污水净化四厂排水、冶峪沟等污水进入西暗涵;遇较大降雨情况下这些边山支流排水可越过暗涵进入景区蓄水面, 会导致水体内各项目有变化。长风桥以南, 景区西岸100 m的泄洪区与5号池汇合, 即景区监测点位于南中环桥断面处。据统计, 2012年进入景区的雨污水量达764.75万m3, 相当于总蓄水量的4/5, 仅2012年7月30日晚至31日凌晨, 太原市普降大到暴雨, 平均降雨量63.5 mm。汾河景区周边部分排污渠和边山支流雨污水越过东西暗涵, 进入汾河景区补水区和蓄水区。其中污水水量达522万t, 占总蓄水量的50%。

引起总氮浓度超标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底泥及沉积物中含有一定量的氮磷营养物质, 汾河景区建成后, 未进行过底泥疏浚, 多年积聚的底泥及沉积物中的营养盐逐步释放, 在动力作用下再悬浮, 就有可能导致总氮的浓度升高。

3 结论与建议

1) 根据年平均检测结果, 汾河景区的水质除总氮外, 均能满足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Ⅴ类标准, 亦能满足DB 14/67—2014山西省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中对景区水质的要求, 即符合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Ⅳ类标准。

2) 根据检测数据可知, 汾河景区水质总氮超标, 总氮属于导致水质富营养化物质之一, 应严格加以控制。

总之, 减少汾河景区水质污染, 首先要控制外源污染源, 完善景区湿地系统, 减少汛期排入汾河景区的污水, 同时加强底泥对水质的研究, 实施生态疏浚、引水工程, 利用水生植物净化水体。

参考文献

[1]张玉红.汾河景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J].山西建筑, 2006 (16) :345-347.

[2]孙学明, 文威, 孙淑娟, 等.天津海河氮磷营养盐和CODCr等污染现状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11) :362-366.

水质污染 篇2

××省人民政府:

省政府转来××××××委员会提出的关于××河水质污染状况的报告,经市政府调查研究 ,对报告中提出的有关问题及解决方案报告如下:

一、解决××河水质污染问题的`关键是尽快建成污水处理厂。现在××河的污染主要是××区排放的污水所致。×区的排放量为24万吨,污水比较集中,因污水处理厂未能及时建立,致使污水直接排入××河,造成了××河的污染。

为解决××河的污染,市政府已抓紧×区污水处理厂建设,争取在19××年建成。×区污水处理厂原设计概算为8020万元,按现行价格估算约为1200万元,已于20××年×月开工,建成了9项附属设施,计完成投资250万元。市政府今年安排的300万元投资已全部落实,×区城环局正在组织实施。 根据××河河道以南人口密集区的地下水污染和环境问题,在污水处理厂未建成之前,利用现有污水管道,把污水引到某区污水处理厂以西,污水直接排入污水处理厂的出口,这就避开了污染区。

二、电热厂的粉煤灰也是污染源之一。对于电热厂储灰厂的选址,必须考虑到对地下水和环境的污染。选址已责成×区电热厂抓紧做工作,争取尽快报市政府有关部门审批。对南储灰厂渗漏对地下水的污染,主要采取截流集中排放的措施,以减少对地下水的污染。

××市人民政府

二×××年×月×日

环境污染整治工作进程报告

市环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公司被市政府办公厅列为全市第一批10个挂牌督办环境违法案件和我县今年的四大突出环境问题后,我县高度重视,立即组织有关部门专题研究,制订了具体整改方案,现将红蝶公司环境污染整治工作进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成立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环境污染整治工作的领导,县里成立了以县政府分管副县长胡华超为组长的环保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拟定了具体的整治工作方案。红蝶公司也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的环保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整治工作计划,拟筹措600万元资金用于此次环保专项整治。

二、**公司环境污染整治工作进展

截止8月15日,**公司已完成如下整治项目:一是新铺设一条长260米、直径159毫米的供水管道用于龙水分厂转炉水膜除尘器,并对该水膜除尘器喷头进行了改造,目前转炉烟气的烟色较前阶段有所改观。二是修复烟气除尘器废水池端冲地水回收水泵和缆线设备,新建300立方米、100立方米、50立方米冲地水回收池各一个,封闭除尘废水循环池侧渗漏液外排沟,将侧漏液完全回收送入除尘废水循环系统,基本实现了渗漏液不外排。三是在雍溪分厂厂区外租用15亩土地,用于锶渣中转处理,并启动了锶渣外运管理程序,将所有外运综合利用锶渣进行全过程追踪管理。

三、下一步整治计划

水质二次污染的原因与对策 篇3

【关键词】供水水质 二次污染 原因 对策

二次污染是指市政给水管网到用户之间由于设计、施工、材料、管理和使用等原因引起的水质污染。随着人们对水质要求的提高和管道腐蚀等问题的出现,管网水质二次污染问题近年来日益突出,因此,研究管网水质二次污染及防治对策逐渐成为供水领域中的重要内容。

1、二次污染的原因分析

1.1管材对水质的影响

国内近几年对管道的质量要求越来越严,对管材及配件技术的发展相当重视,并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开发和研究工作。经过研究发现,管道本体材料对管内水质的二次污染影响很大,管道直饮水系统中管材的合理选用是防止水质二次污染的关键。自来水的出厂水和管网水相比较,部分水质指标有显著差异,主要体现在余氯减少、浊度和色度升高,细菌总数、溶解性总固体和总有机碳等指标含量增大。城市给水干管采用钢筋混凝土管或水泥沙浆衬里的铸铁管,除余氯稍有降低、浊度和溶解性总固体略有升高外,其它指标与自来水的出厂水并无明显差异。但使用年限长且无衬里的管道和涂沥青类物质内衬的管道,由于内壁腐蚀、结垢,导致水中铁、锰、铅、锌等金属物质和各种细菌、藻类、苯类、挥发性酚类指标的含量增大。

用户室内管道对水质的影响是输水过程中水质降低的重要因素。大量的水质检测结果表明,由于用户室内管道几乎没有采用涂衬等防锈、防腐保护措施,随着自来水在用户管道内滞留时间的增长,导致水中余氯含量迅速减少,浊度、色度、铁、锰、铅、锌、溶解性总固体、细菌等指标升高,水质降低。

1.2 管道施工、抢修不规范造成的污染

(1)新管道未按照规范要求冲洗消毒,包括两方面的情况:一是冲洗消毒条件不具备,如无排水场所,小管径管道冲洗大口径管道或冲洗水压低,管内的污物无法冲走,有时聚集到死弯处形成污物堆积,不但影响水质而且减少过水断面,损坏管网设施;二是根本没有冲洗,如小口径和短距离管线。

(2)管网抢修、维护、水压调整、开关阀门和停水后恢复供水,都会使水流速度或流向改变,冲刷管道内壁,造成水浑浊甚至不合格。

1.2管网中附属设施对水质的影响

阀门、池水、排气、消火栓、水表、预留堵头以及测流测压装置等管网设施,由于管理、维护以及长时间浸泡在水中等方面的原因,有可能对管网造成“二次污染”。

1.3二次供水造成的污染

二次供水设施(蓄水池、水箱、泵站、管网)的设计和经常管理不到位,都会造成“二次污染”,如水箱中水停留时间太长,会造成余氯降低,微生物指标超标,而水箱不加盖上锁,不去定期清洗,溢流管出路被堵造成污水回灌,设施选材不当以及间断供水等造成的污染则属于管理不善。

2、防治二次污染的措施

供水安全保障體系是一项系统工程,从水源到水龙头终端,无论是水源的保护,水厂净水工艺,还是管网输送或蓄贮加压,任何环节出现问题会影响用水终端的水质安全。为此,全过程质量控制是非常必要的,根据目前供水现状,总结了防治二次污染的措施。

2.1采用合格管材、合理施工、严格管理

2.1.1供水管材宜采用合格球墨铸铁管、钢质管;涂衬材料宜采用符合生活饮用卫生标准的材料;内衬水泥砂浆必须采用合格水泥,砂的采用不得有受污染场地的砂,水泥砂浆的配合比要合理。外涂料必须不引起污染而合格的涂料。PP-R、PE管、塑料管、铝塑管或衬塑钢管等新型管材经卫生部门检测,符合饮用卫生标准的方可采用,不得使用冷镀钵钢管。

2.1.2根据实际情况对安装年代已久的金属钢管(特别是冷镀钵管)内涂衬沥青涂料易引起水质污染的管材,应做计划,改造更换为符合卫生标准的管材。大口径管道因结垢严重污染水质,影响流速应进行刮垢冲洗、消毒。

2.1.3定期对管网未梢排水阀及消火栓等进行排水冲洗,避免恶化的死水重新回流入管网。对阀门井内及沿线的污物、污水要清除,特别是排泥(污)井的污水、污物要清除,预防管道爆裂关阀后产生负压形成倒虹吸,污水回灌而污染管内水质。

2.1.4新安装或维修完工的管道须及时冲洗、消毒,预防流人管网的污水、污物污染管网水质。

2.1.5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城区加快建设,道路改造、拓宽。原设计预留三通接口往往不满足需要或不适应,而被永远封住则成了死口,给管网提供了污染源,因此,用不上的三通接口盲端应消除。随安装技术进步,及新材料的发展,新安装管道尽量不预留三通接口,以免产生新污染源。

2.1.6塑料管材透光性比较好,对管内微生物残留的繁殖提供有利条件,为此,宜采用埋地设计。

2.2合理设计、安装、管理好二次供水

随经济的发展,城市高层建筑日益增多,供水水压一时难于适应。人们以二次供水适应生活需要,要确保水龙头终端水质安全,在供水设计、安装、管理应合理、科学。

2.2.1根据保证率确定调节容积,合理确定水池(箱)的容积,水停留时间不宜超过去时12小时; 余氯随停留时间增长而消减,细菌大肠杆菌等则增加。

2.2.2设计、修造水池(箱)的工艺结构避免出现死区,要使水形成推进式流态,保持一定流速。

水池进出水管道宜采用进出管分开,不宜采用单管进出。溢流管与排水管不宜连接,受场地所限需连接者,要有隔离装置以免污染。

2.2.3水池(箱)材料要采用防污染卫生材料,采用水泥砌筑的,内壁要光滑,避免因池壁粗糙积垢;防止水泥中有害成份溶出。采用装配式水箱,目前市场上材料品种繁多,选用必须要有卫生部门认定符合饮用卫生标准,以防污染。

2.2.4水池(箱)管口、孔口设置要合理。进、出管的设置要避免短流,进水管口要设置水位控制器;溢流管应设存水弯用水封,防止外界污染物进入,不宜与排水管连接,受条件限制要连接的话需设隔离防倒流装置;应设二个以上通气管,并在管口处设置防虫、鼠、尘埃进入装置。水池(箱)要定期冲洗、消毒,一年不少于二次,防止微生物滋生污染水质。

2.2.5随市政建设的发展,不断改善供水流量、压力,原设置二次供水的水池(箱)因条件改变不必使用的要消除,尽量直接使用市政供水,以免二次污染;确需要二次供水,采用管网叠压变频调速水泵供水方式,将供水直接到用户水龙头,取消高位水池(箱),减少二次污染的发生。管网叠压供水装置接市政管网时需设置隔离装置,以免倒流污染管网水质。

2.2.6当受二次污染水质不合格且难于改变时,在加压系统中采用集中处理措施,设置一体化净水 器或小型家用净水器装置,采用紫外线消毒器或微电解(电场)消毒装置,确保用水点的安全。

总之,预防、减少管道二次污染,除提高出厂水水质外,还需要做好管道设计、排放口设置、管材选用、规范施工、管网维护等工作,只有各方面共同努力,才能有效提高供水水质,保护人民的健康生活。

参考文献

1.杜海宽.城市供水管网水质二次污染分析及对策[J].城镇供水.2010(04)

水质污染 篇4

1 在重度污染的城市中, 对内河水质断面的追踪监测

河流是城市生活的重要水源和排水系统, 为城市居民的生活提供了方便, 针对某个重度污染城市中的河流, 进行广泛的、全面的追踪监测。为了能够观察河流水质的变化趋势, 在干流与支流分别设置多个监测点, 每天定期、多次、全面地采集样本, 并且严格按照上游到下游的顺序进行。通过监测到的数据对河水污染的成因进行分析, 并提出综合治理内河水质污染的对策。

2 在重度污染的城市中, 对内河水质污染成因的分析

2.1 对于排入城市河流的污水不能及时进行处理

近些年, 虽然我国的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 但是, 处理和净化城市污水的技术尚不成熟, 这就导致了处理城市污水的速度远远要慢于污水的排放速度, 使城市河流受到严重的污染。一方面影响了城市内河的水质, 另一方面又影响着城市环境, 破坏了城市的生态平衡, 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2.2 城市污水的排入, 是造成城市河水污染的原因之一

城市污水是各种生活废水的合称, 大多数是有机污染物, 基本上都来自厕所、浴室、厨房等设施。城市污水会导致河流生态系统的恶化, 使水生物绝迹, 使河水失去维持城市生态平衡、自我净化水质等功能。除了居民生活污水外, 城市污水还包括餐饮、娱乐等第三产业污水的排放、因雨水冲刷管道而形成的污水的排放和小城镇生活污水的排放三个方面。

2.3 大量工业废水的排入, 是造成城市河流污染的重要原因

工业发展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但是随之而产生的工业废水, 也对城市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虽然在近几年中, 我们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并对一些污染严重的工厂进行了关闭、搬迁等处理, 但是这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工业废水对河流产生污染的问题, 甚至出现了一些偷排、漏排等国家明文规定不允许出现的现象。

2.4 上游小城镇排入的污水, 对下游城市河流造成污染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不断发展, 小城镇的经济也越来越靠近城市, 因此所产生的生活污水也越来越多, 种植业使用的化肥、农药, 养殖业产生的粪尿、废水, 都是造成城市河流污染的原因。

3 治理重度污染城市中内河水质的污染问题

3.1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政府要重视城市内河水污染的治理工作, 保证每年环保工作经费的正常划分, 确保相关部门制定的治理水污染工作计划能够顺利执行。充分利用传媒工具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 增强城市居民的环保意识。

3.2 制定合理的城市内河水污染的治理规划

根据城市河流的生态系统规律, 来制定合理的河水污染治理规划, 要实行全面的、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在严格按照所制定的规划方案进行城市河水污染处理的时候, 还要结合每个污染源和污染流域的特点, “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采取相对应的河水污染治理措施, 要灵活充分地发挥河水污染治理规划的总领作用。

3.3 加强对工业废水污染的治理和整改

对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要进行关闭、搬迁等处理, 对污染相对较轻的工业企业要实行和推广清洁生产, 对工业污染源要求限期进行治理和整改, 使排入到城市河流中的工业废水达到相关部门所规定的标准。同时还要安装在线监测系统, 以便实时在线监督工业企业排放工业废水的情况, 对限期内没有按要求整改的工业企业进行严肃处理。

3.4 加大对生活污水排放的管理力度

完善污水处理厂的管理制度, 提高污水处理厂的技术水平, 保证其所在城区生活污水的排放处理达到相关标准。大力发展小城镇的绿色生态农业, 控制种植业中化肥农药的排放量, 加强对养殖业的管理, 使其向规模化经营方向转变。使生活污染物在经过处理以后再排入河水, 减少因生产生活对内河水质产生的污染。

3.5 对河流生态系统的破坏也会严重影响到河水的水质

根据对城市河流的监测结果, 总结出该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和破坏程度, 然后采用适当的方式方法, 结合污水处理厂的净化技术, 使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得到修复。通过植被修复、河道补水等手段对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修复, 使城市河流的污染逐渐减轻, 并最终达到无污染的理想状态。

4 结语

城市河水污染情况越来越严重, 在使城市河流生态功能作用减弱的同时, 也对城市整体的环境生态平衡有着很大的影响。虽然目前我国的城市河水污染情况比较严重, 但是只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控制措施, 就可以使城市内河水质得到一定水平的治理和恢复。在对城市内河水质污染进行治理的时候, 我们要根据不同城市的河流生态特点, 选用适当的综合治理方案, 在保证城市河流的基本功能不被破坏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各项技术的优势, 全面地、有针对性地治理和整改我国各大城市的河流水质污染问题, 保证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近几年, 我国的社会经济飞速发展, 城市发展进程不断加快, 各种城市资源的消耗越来越多, 因此而产生的城市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其中随着城市对水资源需求和依赖度的不断增大, 城市的水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这不仅关系到一座城市的发展进程, 也关系到一城百姓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因此, 如何治理重度污染城市的内河水质问题,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关键词:城市重度污染,水质断面检测,水污染

参考文献

三峡库区水质污染趋势分析 篇5

三峡库区水质污染趋势分析

摘要:季节性肯达尔流量检验是一种可以消除季节和流量影响的.水质趋势分析的方法.本文介绍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并运用其分析了三峡库区重庆段的水质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蓄水使库区水质短期内有所好转.蓄水对库区水质的长远影响因素太多,因此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作 者:熊中福    梁修慧    XIONG Zhong-fu    LIANG Xiu-hui  作者单位:长江上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重庆,400020 期 刊: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JOURNAL OF CHANGJIANG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 年,卷(期):, 27(2) 分类号:X824 关键词:季节性肯达尔    水质变化趋势    三峡库区   

水质污染 篇6

自从东钱湖成为宁波的后花园后,吸引许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但我们发现,有部分游客有随手乱丢垃圾的习惯,这会不会影响东钱湖的水质呢?我们小组对此展开了调查。

二、调查方案

1、查阅资料,了解水污染的现状和水污染程度的等级划分。

2、实地观察水污染的情况。

3、实验法:

用饮用水与东钱湖水相比较

将湖水过滤后与原水、饮用水作比较。

4、采访咨询:通过向游客、当地居民、服务员和相关管理人员采访咨询了解东钱湖水质的变化。

三、资料整理

A、采访记录

B、实验分析

1、我们取湖水与饮用水做比较,发现湖水颜色比较暗。

2、把湖水用眼镜布过滤,发现过滤速度由快变慢;滤布上有明显的沉积物,过滤

后的水比原来的湖水澄清,但与饮用水相比还是有差距的。

C、结论

经过调查,我们了解到东钱湖水污染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东钱湖风景优美,吸引很多游客前来参观,但存在乱扔垃圾的现象,使东钱湖水质遭到破坏,湖中的水不是很清澈,看不到鱼儿在游。但是由于近几年有了一定的管理,

湖面的垃圾有所减少。

2、家庭污染,原先东钱湖边上的许多家庭都会把生活废水排进东钱湖,使湖水污染。现在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卫生,排污水的现象减少,使水变得干净。

3、从采访中了解到,人们对东钱湖的关注度很高,所以我们的活动受到了当地居民的支持和褒奖,称赞我们对东钱湖的水质做出贡献。

从我做起,不要随手乱扔垃圾,保持优良水质。相信经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环境会越来越好。

关于饮用水净化的研究报告

一、提出问题:

我们周围有许多淡水湖,但它们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而我们日常的饮用水要求清洁无污染,如何让浑浊的湖水变成我们日常的饮用水呢?我们对此展开了调查。

二、调查方法:

1、参观自来水厂,了解净化水的过程。

2、咨询相关工作人员,了解饮用水标准。

三、整理资料:

通过参观访问,我们了解到净化水的过程

1、消毒:在水里加入氯,杀死水中的菌类、藻类等微生物。

2、沉淀:在水里加入矾,使水中的泥沙等浑浊物沉淀。

3、过滤:使沉淀后的水分离,这一步骤需要进行多次,直到达到饮用水标准。

4、去泥:在脱水机房用离心机将泥沙甩干。

5、日常饮用水标准≤0.08NTU,PH值:7.1-8.0。

四、总结:

1、我们的饮用水来之不易,所以大家应该多关注淡水资源,少扔垃圾。

2、政府应该把周围工厂的污水排放转移到某个指定地方,这样能减少水污染,保证水源,降低净化成本。

3、淡水过滤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所以我们要从我做起,不破坏环境,珍惜水资源。

嫩江干流与支流水质污染状况分析 篇7

关键词:嫩江,干流,支流,水质污染

1 嫩江流域概况

嫰江支流包括讷谟尔河、诺敏河、乌裕尔河、雅鲁河、绰尔河、洮儿河等, 是中国松花江最大支流, 位于中国黑龙江省中部, 源出大兴安岭北麓伊勒呼里山, 嫩江干流自北向南流经内蒙古自治区的莫力达瓦旗、黑龙江省的齐齐哈尔市和吉林省的大赉镇等15个市县 (旗) , 经吉林省三岔河汇入松花江。全长1369km, 流域面积29.7万km2, 水资源总量961亿m3, 耕地面积675.93万hm2, 是我国粮食主产区和主要的商品粮基地, 也是我国具有较大粮食增产潜力的区域。从1950~2000年嫩江流域湿地减少13 976km2, 减幅达38.58%;土地资源盐碱化和荒漠化严重[1], 盐碱地增加11 311 km2, 增幅达240.66%;沙地增加549km2, 增幅达10倍之多 (表1) 。

2 嫩江水质状况分析

2.1 嫩江干流污染状况

“十五”期间, 嫩江干流高锰酸盐指数和氨在各年度均有超标样本, 高锰酸盐指数超标率为18%~45%, 氨氮超标率在4%~10%之间;溶解氧、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挥发酚在个别年度有超标样本, 超标率多在10%以下[2]。嫩江干流2001~2004年属Ⅲ类水体, 2005年属Ⅳ类水体。有机污染较重。

2.2 嫩江各断面污染状况分析

“十五”期间, 嫩江各断面均有超标样本, 拉哈、浏园、富上3个断面为溶解氧、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3项超标, 江桥断面为氨氮、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挥发酚等4项超标。2001、2002和2004年的全部断面及2003年除江桥外的其他断面均属Ⅲ类水质。2005年, 各断面均属Ⅳ类水质, 仅富上断面达到使用功能, 拉哈和浏园因高锰酸盐指数超标, 江桥因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超标而未达到Ⅲ类水体使用功能。嫩江流经齐齐哈尔市后, 除溶解氧下降外, 高锰酸盐指数、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等8项污染物均有不同程度上升, 其中氨氮超过入齐断面的4倍。

2.3 嫩江主要支流质量状况分析

“十五”期间, 讷谟尔河、绰尔河、雅鲁河和诺敏河等属Ⅲ类水质, 满足各自的使用功能[3]。其中讷谟尔河的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氧和氨氮有超标样本, 超标率分别为32.1%、21.4%、14.3%和7.1%;绰尔河的高锰酸盐指数、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挥发酚有超标样本, 超标率分别为26.7%、13.3%、6.7%和6.7%;雅鲁河仅高锰酸盐指数有超标样本, 超标率10.0%;诺敏河的高锰酸盐指数和挥发酚有超标样本, 超标率均为25%;乌裕尔河的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氨氮均超标, 属Ⅴ类水质, 污染比较严重。

3 嫩江水期变化规律分析

3.1 丰水期变化规律

嫩江丰水期高锰酸盐指数超标严重, 除2002年外, 其他各年度丰水期的高锰酸盐指数均有超标样本, 超标率在25%~92%之间, 最大值 (17.10mg/L) 出现在2005年, 超标1.85倍;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氨氮偶有超标样本。丰水期因高锰酸盐指数超标而属Ⅳ类水质, 未达到使用功能[4]。

3.2 枯水期变化规律

枯水期氨氮超标普遍, 各年度氨氮均有超标样本, 超标率在12.5%~37.5%之间, 最大值 (4.845mg/L) 出现在2002年, 超标3.84倍;溶解氧在2001~2003年有超标样本, 超标率在25%~55%之间, 挥发酚偶有超标样本。枯水期因氨氮超标而属Ⅳ类水质, 未达到使用功能。

3.3 平水期变化规律

平水期高锰酸盐指数超标普遍, 各年度高锰酸盐指数均有超标样本, 超标率在8.3%~66.7%之间, 氨氮和五日生化需氧量偶有超标样本。平水期因高锰酸盐指数超标属Ⅳ类水质, 未达到使用功能。

4 结论

嫩江干流的主要污染物为高锰酸盐, 嫩江干流及各支流水质以有机污染为主, 枯水期氨氮普遍超标。音河水库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仍然较重。2005年拉哈、浏园和江桥断面均未达到使用功能, 与1996~2000年相比, 嫩江干流主要污染物高锰酸盐指数降低0.2mg/L, 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氨氮略有上升。乌裕尔河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氨氮超标, 属于Ⅳ类水体。综上所述,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入是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 其次是上游水污染物超标, 地表水径流携带大量污染物入江, 再次是冰封期江水流量小, 水温低, 污染物降解和水体自净能力弱。

参考文献

[1]赵旭, 王亚利, 王春安.嫩江流域水质水量特征分析[J].东北水利水电, 1998 (2) :16.

[2]方乐润.水资源工程系统分析[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1990.

[3]范晓娜.嫩江水污染趋势预测及总量控制研究[J].东北水利水电, 2003, 21 (12) :40-42.

解析水质资源污染治理的技术策略 篇8

1 全球水资源概况简述

地球的储水量虽然很丰富, 共有14.5×108km3之多。但是其中海水却占了97.2%, 陆地淡水仅占2.8%, 面与人类生活最密切的江河、淡水湖和浅层地下水等淡水, 又仅占淡水储量的0.34%。更令人担忧的是, 这数量极有限的淡水, 正越来越多地受到污染。据科学界估计, 全世界有半数以上的国家和地区缺乏饮用水, 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 目前已有70%, 即17×108人喝不上清洁水, 世界已有将近80%人口受到水荒的威胁。世界气象组织1996年初指出:缺水是全世界城市面临的首要问题, 估计到2050年, 世界2/3以上的人口将生活在城市, 而全球有46%的城市人口缺水, 必须平衡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淡水供应管理二者之间的关系, 进行水资源的储存、输送和管理的大规模工程建设。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108m3, 人均水资源量2200 m3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 属于缺水国家, 目前全国已有300多个城市缺水, 预计2030到年我国人口将达到峰值16×108人, 人均水资源量将降到1760m3。

2 我国水质资源现状

2.1 水质资源污染严重

改革开放之后, 我国的工、农业在改革开放的政策下得到快速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但是人类与水资源的矛盾却日益激化, 水体污染严重。目前, 我国的水质污染形势严峻, 地下水质、江河湖库都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水质的严重污染对生态环境也有不利作用, 对人体的健康饮水与身体素质都有直接影响。

在我国的七大水系当中, 长江干流的水质比较良好, 能够符合二类、三类的标准;黄河干流水质污染问题相对严重, 在114个监测断面中五类水质达到了63.1%;珠江水质三类、四类各占一半, 松花江水流污染水平居中, 淮河干流水质主要以三类为主, 支流污染较为严重, 四类和五类水质占大部分;海河的水质污染问题也比较严重, 五类、劣五类水质占了海河总水量的49.7%;辽河的水质污染也非常严重, 五类水质达到了69.3%;另外在对全国范围内10×104km的河流进行检验、调查, 也有一半的水质被污染。现在有40%的河流已经不符合渔业水质的标准, 甚至有一部分的河流已经没有鱼虾生存的迹象了, 这些都说明现在我国水污染问题严重, 必须加快治理水污染情况, 改善水质, 才能有效缓和水资源与人类生存发展中的矛盾。

2.2 我国水质资源的浪费严重

水资源的浪费更加加重了我国水资源的紧缺现状。据调查, 我国水质资源利用率极低, 有效利用率仅占16%, 这主要是受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影响。例如, 在欧共体国家, 生产制作一吨纸需要消耗5t~200t水, 而在我国却需要用400t~500t水, 这中间的差距多么惊人。除了受科学技术的影响, 还受人们的主观意识影响, 造成我国的水资源浪费问题严重。

2.3 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匀

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也是我国面临的水资源难题, 由于气候因素的影响, 我国北方水资源匮乏, 南方水资源充沛, 加大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难度。在我国南方地区, 水资源占全国淡水量的84%, 而北方的水资源仅占16%。南方丰富的水资源有利于南方地区农业、工业的发展, 但受自然灾害的危害比较大;北方水资源的匮乏, 限制了北方地区的农业、工业发展。

3 水质资源污染治理的技术策略

3.1 在生产过程中消除水污染。

首先在生产过程中应用并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和产品, 这种生产工艺对水资源污染相对较小, 例如我们近年来常用的不含磷洗涤剂就是在生产中用不含磷的洗涤原料取代了含磷的洗涤原料, 就有效减小了磷这一最大污染源对水资源的污染;再例如, 在部分化工产品中使用汞催化剂的化工生产工艺逐渐被无汞化工生产工艺所取代, 有效控制了汞元素对水资源的污染, 从生产中消除对水资源的污染问题。其次重复利用废水, 尽量采用重复用水及循环用水系统, 使废水排放减至最少或将生产废水经适当处理后循环利用。如电镀废水闭路循环, 高炉煤气洗涤废水经沉淀、冷却后可再用于洗涤。第三控制废水中污染物浓度, 回收有用产品, 尽量使流失在废水中的原料和产品与水分离。

3.2 合理规划布局, 开展区域性综合治理。

第一在制定区域规划、城市建设规划、工业区规划时都要考虑水体污染问题, 对可能出现的水体污染, 要采取预防措施。第二对水体污染源进行全面规划和综合治理。第三杜绝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任意排放, 严格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第四同行业废水应集中处理, 以减少污染源的数目, 便于管理。第五处理好城市垃圾与工业废渣, 避免因降水或径流的冲刷、溶解而污染水体。最后有计划治理已被污染的水体。

3.3 健全水污染防治法规和控制标准。

健全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机构, 强化水资源保护监督管理。完善保护水体, 控制和管理水体污染源的具体条例和控制标准, 加强水资源水质监控和监测。

3.4 采用多种方法, 因地制宜的解决水污染问题。

在我国人们一向认为采用活性污泥法是处理污水的最有效技术, 排斥其他处理方法, 这是不合理的。在任何国家, 针对任何事情, 解决措施都不会只有一种, 在解决水污染和污水处理技术上, 方法更不可能只有一种, 所以我国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使用多种方法共同解决污水处理和水污染问题。现代的废水处理方法主要分为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法三类。物理处理法是通过物理作用分离、回收废水中不溶解的呈悬浮状态的污染物 (包括油膜和油珠) 的废水处理法, 可分为重力分离法、离心分离法和筛滤截留法等。化学处理法是通过化学反应和传质作用来分离、去除废水中呈溶解、胶体状态的污染物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的废水处理法。在化学处理法中, 以投加药剂产生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处理单元是:混凝、中和、氧化还原等;而以传质作用为基础的处理单元则有:萃取、汽提、吹脱、吸附、离子交换以及电渗析和反渗透等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 使废水中呈溶液、胶体以及微细悬浮状态的有机污染物, 转化为稳定、无害的物质的废水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是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 使废水中呈溶液、胶体以及微细悬浮状态的有机污染物, 转化为稳定、无害的物质的废水处理法。根据作用微生物的不同, 生物处理法又可分为需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两种类型。废水生物处理广泛使用的是需氧生物处理法, 按传统, 需氧生物处理法又分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两类。在对水质进行监测分析的整个过程中, 要明确影响水质分析的各个因素并加以控制, 方能确保得到准确可靠的水质分析结果。

3.5 利用新兴工艺治理水污染。

我国现在还处于发展中国家, 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再加上水污染问题严重, 所以需要用低成本, 新兴技术来治理水质资源的治理问题。“三低一少” (即低建设费用、低运行管理费用、低操作管理需求和二次污染物排放少) 污水处理技术即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 又能有效地治理污水问题, 可以充分的利用这一环境友好型的处理技术, 改善水质污染问题。

3.5.1 人工湿地生态系统

人工湿地顾名思义就是人工干预、建造形成的一个综合生态系统, 利用人工湿地上植物、土壤、微生物等通过物理、化学、生物三种作用共同完成对污水治理问题。与传统的污水治理技术相比, 这种新兴技术无论是在经济投资上还是处理效果上都有优势。

随着新兴技术有效发展, 目前我国的建构已经向多种湿地类型组合建构方向上发展, 也就是复合型人工湿地系统, 大大提高了污水处理效果。并且近年来, 我国的人工湿地已经开始和景观建设相结合, 如成都活水公园, 这是世界上第一座将污水处理与景观建设的实例, 为我国未来的技术发展指导了方向。

3.5.2 蚯蚓生态滤池

这种新兴工艺主要是在滤床中建立人工生态系统, 通过多种微生物共同协作对污水中物质进行转化、处理, “清道夫”蚯蚓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微型生物通过对污水中的物质分解、吞噬实现污水的净化。这种新兴工艺以低能耗、高效率、高环保的优势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质, 这种工艺几乎没有污泥排放, 是一种非常绿色环保、高效能、经济型的技术。

3.5.3 生物浮岛技术

因我国众多河流, 尤其是城镇河流污染严重, 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 目前国内外应用的生物浮岛技术与人工水草净化技术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生物浮岛也就是人工浮岛技术, 它主要通过研究并模仿部分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 将部分喜水植物种植在水面上, 将污水中的氮、磷等污染杂质通过这些植物的吸附功能和吸根功能达到净化的效果。另外, 生物浮岛技术对水上景观建设也有积极作用, 还可以为水生生物的自然生长和繁衍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4 结语

全球经济水平的提高与人口数量的增加, 加剧了世界淡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激化了全球水资源与人类生存、发展之间的矛盾。水资源的污染、水资源的浪费和分布不均是造成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重要因素, 限制了我国工、农业的发展。我国相关人员要提高科学技术水平, 积极研究、推广污水处理新工艺, 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消除水污染, 加强对人工湿地、蚯蚓生态滤池、生物浮岛和人工水草净化等新兴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将多种治理措施共同投入使用, 完善水质污染治理模式, 提高污水治理效果

参考文献

[1]蓝忠华.水质资源污染治理的技术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3, (15) .

[2]李锐.论加强环境现场监测水质分析的质量控制[J].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4, (01) :94.

水质污染 篇9

1 材料与方法

1.1 汾河水库上游水文概况

涧河:发源于吕梁山主峰关帝山东侧的北云顶山, 上游南川河是涧河的主流, 下游俗称涧河, 由西向东有西川河、细米河两条较大支流汇入。

岚河:岚河是汾河的一级支流, 主源始于吕梁市岚县北马头山冷沟、卧羊沟, 向南流经岚县诸村、汇入多条支流、至曲立村进入娄烦县界, 在娄烦县界汇上龙泉河, 于下静游汇入汾河。

汾河:汾河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 山西的第一大河流, 发源于忻州市宁武县东寨镇官岑山脉楼子山下水母洞, 和周围的龙眼泉、象顶石支流汇流成河。流经宁武、静乐之后, 自娄烦县北部新庄村入太原市境。

1.2 样品采集

1.2.1 样品采集点位和采集时间

涧河:采样点位设在涧河桥;岚河:采样点位设在静游桥;汾河:采样点位设在东六渡;三个监测断面距汾河水库均在1 km~2 km之间。另在汾河水库设一个点位。样品采集时间为2013年1月~12月。

1.2.2 样品采集频次

采样频次为每月4次, 每周1次采集代表性水样, 按照标准方法进行监测分析。

1.3 评价方法

本次评价采用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标准, 汾河水库上游水体以该标准中Ⅲ类标准进行评价, 汾河水库以该标准中Ⅱ类标准进行评价, 本次研究主要基于各项目的月均值进行评价。

2 结果与分析

2.1 监测结果

1) 涧河水质检测结果分析。

涧河水质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为77.9%, 全年达标项目有溶解氧、p H、硝酸盐氮、硫酸盐、挥发酚和氯化物, 全年超标的项目有:总氮、石油类, 总氮最大超标倍数是8倍, 全年数据均高于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Ⅴ类标准, 石油类最大超标倍数是5倍。氨氮超标出现在1月和11月, 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超标数值出现在1月, 3月, 9月, LAS和氟化物均在1月超标, 总磷超标主要在3月, 7月~9月, 铁超标主要在3月~9月, 11月, 锰在7月, 8月超标。超出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Ⅴ类标准的项目有:氨氮、总磷、总氮。

2) 岚河水质检测结果分析。

岚河水质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为57.8%, 全年达标项目有溶解氧、p H、硝酸盐氮、硫酸盐、挥发酚和氯化物, 全年超标的项目有:氨氮、总磷、总氮、石油类, 总氮最大超标倍数是8倍, 全年数据均高于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Ⅴ类标准, 氨氮最大超标倍数是4倍, 总磷最大超标倍数是1倍, 石油类最大超标倍数是12倍。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超标数值出现在1月~4月, 8月, 9月, 12月, LAS在1月~4月, 12月超标, 挥发酚超标主要在12月, 铁超标主要在1月~10月, 最大超标倍数为9倍, 锰在1月~8月超标, 最大超标倍数为4倍。超出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Ⅴ类标准的项目有:氨氮、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总磷、总氮。

3) 汾河水质检测结果分析。

汾河水质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为77.5%, 全年达标项目有氨氮、溶解氧、p H、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氟化物、硝酸盐氮、硫酸盐、挥发酚和氯化物, 全年超标的项目有:总氮、石油类, 总氮最大超标倍数是4倍, 全年数据均高于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Ⅴ类标准, 石油类最大超标倍数是5倍。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超标数值出现在1月, 3月, 9月, 总磷超标主要在7月~9月, 铁超标主要在3月, 4月, 7月~11月, 锰在3月, 7月, 8月, 10月超标。超出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Ⅴ类标准的项目有: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总氮。

4) 汾河水库水质检测结果分析。

汾河水库除总氮外, 其他检测项目均满足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Ⅱ类标准, 符合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标准要求。营养状态指标总氮全年超标, 最大超标倍数为3倍。

5) 小结。

从分析结果来看, 汾河水库上游支流涧河、岚河、汾河均属于劣Ⅴ类水质, 主要超标污染物有氨氮、总磷、总氮、化学需氧量等。汾河水库水质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 但总氮超标。

2.2 原因分析

涧河主要接纳娄烦县县城未排入污水处理厂的生活废水, 以及沿岸工业废水排放。岚河主要接纳岚县生活污水、沿线工业废水, 以及龙泉矿、马家岩等部分煤矿的矿井废水。汾河主要收纳汾河上游来水, 河岔村、东六渡村等地生活废水及沿途工农业废水。从检测结果看, 有些污染物的排放与季节、当地的经济情况有较大的联系。

涧河水质相对较好, 与娄烦县对生活污水处理厂进行了扩能改造, 并建设了娄烦县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以及于2012年10月开建的涧河人工湿地水质改善工程有极大的关系, 涧河人工湿地水质改善工程二期工程于2014年10月底完成并投入运行。该工程实施后可使涧河排入汾河水库的水质得到很大的提升。

汾河水库上游的涧河断面、岚河断面、汾河断面的水质现状为劣Ⅴ类, 汾河水库的水质现状是基本满足Ⅱ类要求, 这主要是由于水库中有丰富的水生生物, 汾河水库库容量大, 对上游来水有较大的稀释、缓冲、降解作用。但同时我们不可忽视的是:水库自身的水环境容量对污染物的稀释和消纳, 水库的源汇项与库区的物质交换与消减。保护饮用水源地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3 结论与建议

1) 结论。

从分析结果来看, 汾河水库上游支流涧河、岚河、汾河均属于劣Ⅴ类水质, 主要超标污染物有氨氮、总磷、总氮、化学需氧量等。汾河水库水质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 但总氮超标。

2) 建议。

要保护饮用水源地不受污染, 确保汾河水库水质安全, 首先要建立汾河上游中水回用系统和湿地工程, 从源头控制入库水质;加强汾河上游污染企业的治理, 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强化畜禽养殖企业的污染防治, 确保汾河水库入库水质安全;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体制, 加强风险防范意识, 健全跟踪监测机制。

摘要:通过样品采集, 分析了汾河水库及其上游水体中的部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和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等重要污染指标, 结果显示:汾河水库上游支流涧河、岚河、汾河均属于劣Ⅴ类水质, 主要超标污染物有氨氮、总磷、总氮、化学需氧量等。

关键词:水库,样品采集,水质,检测

参考文献

白石水库水质污染原因与防治对策 篇10

1 水质现状

白石水库附近没有工业和生活污染源向库内直接排放污染物。大凌河、凉水河和牤牛河是白石水库的主要入库水源, 占入库流量的99%, 其中大凌河、凉水河在汇入白石水库前水质为Ⅴ类或劣Ⅴ类, 牤牛河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大凌河和凉水河均有5项水质监测指标超标, 且与白石水库相同;大凌河水进入水库的污染总量占入库河流汇入污染物总量的确95.7%, 因此大凌河是白石水库的主要污染源[3,4]。

2 污染原因

2.1 大凌河干流水质污染

大凌河是白石水库的主要入库水源, 大凌河水质污染的原因也是白石水库污染的主要原因,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朝阳市区排入大凌河的污染物总量超过了其水体自净能力。自2000年以来位于白石水库上游的朝阳市区平均每天向大凌河直接排放污水14万t, 耗氧性有机物 (主要是CODCr) 、石油类和氨氮64t, 这些污染物的进入已远远超过大凌河目前径流条件下的纳污与自净能力。二是大凌河径流量减小, 影响了大凌河的水体自净能力。一方面是因为天气干旱, 降水较正常年份少, 自然径流补给少;另一方面是因为位于朝阳市区上游大凌河干流上的阎王鼻子水库蓄水, 降低了下游河段的来水量。大凌河入白石水库流量仅相当于大凌河该河段多年平均径流的1/5, 而朝阳市区污水及其污染物排放量又相对稳定, 使污染物得不到充分的稀释扩散, 水体自净能力进一步降低, 加重了大凌河的污染。三是因阎王鼻子水库的蓄放水, 大凌河径流变化大。近几年来, 阎王鼻子水库下游河段日平均最大径流量为14.8m3/s, 最小为0.027m3/s, 相应的化学需氧量监测值分别为15.8mg/L和363mg/L。而10年前 (1990~1999年) 大凌河该河段的日平均自然径流量从未出现小于2m3/s的现象, 且有明显的周期性变化。这种人为使河流径流量短期内发生骤然变化的情况, 改变了河流固有的生态系统与生物对水体的作用规律, 严重影响了水体的自净。特别是对白石水库水质造成污染的非守恒类污染物———耗氧性有机物及氨氮等影响尤其严重。

2.2 支流水质污染

汇流入白石水库的河流除大凌河外, 还有凉水河、牤牛河等主要支流。凉水河水质污染原因较重是因纳入了未经处理的北票城市区污水;另一主要支流牤牛河水质污染较轻, 对水库水质没有直接影响。

2.3 流域内面源污染

由于大凌河流域的植被覆盖率较低, 生态系统功能尚不能健全, 农田不合理耕作造成水土流失等原因, 在雨季化肥、农药及化学需氧量等能引起水质富营养化和消耗水体中氧的污染物随地表径流汇入水库也对水库水质产生一定影响。

3 污染防治对策

3.1 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

据调查, 朝阳市区排入大凌河、北票市区排入凉水河的生活污水和耗氧性有机物分别占大凌河、凉水河污水和污染物总量的52%和50%、65%和70%以上, 这些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是造成大凌河和凉水河水质CODCr、BOD5、CODMn和石油类及氨氮超标的主要原因, 也是造成白石水库水质超标的根本原因。因此, 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是实现水库水质达标最为有效的途径。

3.2 控制污染源, 降低污染物排放负荷

一是深化工业污染源治理。在技术方面应科学进行废水处理设施的设计、施工和管理, 在法律方面应强化污染源监督, 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工业企业虽然都进行了废水治理, 在一定时间内也基本实现了污染物达标排放;但相当一部分污染治理设施由于设计不科学、工艺不合理和运行管理不善等主、客观原因, 工业污染源排放废水污染物所占比重仍然较高。因此, 深化工业污染源治理, 加大环境执法力度, 削减废水排放量, 降低废水排放负荷是减轻入库河流对白石水库污染应采取的主要措施之一。二是控制非点源污染。在汛期, 入库河流的悬浮物浓度骤增, 耗氧性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浓度也较正常值明显偏高, 对白石水库形成非点源污染。因有水土流失、垃圾堆放和其他不明因素的影响, 非点源污染具有广泛性、随机性和潜伏性等特点, 因此进行非点源的污染调查与研究, 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控制非点源污染, 对防治水库水质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3.3 开展大凌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

一是科学调度阎王鼻子水库下泄流量。阎王鼻子水库位于朝阳市区上游的大凌河干流上, 设计库容2.17亿m3, 可调节水量0.553亿m3, 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科学调配阎王鼻子水库下泄流量应以满足最低环境水 (生态水) 需要量为前提, 以控制阎王鼻子水库下泄流量为手段, 以达到大凌河与白石水库水环境功能区规划为目的, 确定河流纳污能力最大 (水体自净能力最强) 的情况下水库的最小下泄流量, 即在确保水环境安全的前提下充分运用河流水体的自净能力与水库的水量可调蓄能力来降低污水处理厂对污水处理深度与处理成本, 综合考虑水库功能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合理分配有限的水资源, 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二是改善流域生态环境。用足、用好国家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和资金, 对中山地区600m以上、低山地区400m以上和坡度大于25°的丘陵山地及水土流失严重的河滩地一律进行封育, 提高大凌河流域的植被覆盖率, 恢复其生态功能, 降低因水土流失对白石水库产生的面源污染负荷。另外, 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和严格规范矿山开采, 对改善大凌河生态环境也有积极影响。三是建立大凌河水质模型, 确定其水环境容量。通过建立大凌河水质模型、确定其水环境容量, 将河流径流量、污染物排放量、水环境质量及相关因素联系起来, 核定区域生态用水, 建立阎王鼻子水库基本流量保障制度, 为白石水库的污染防治统筹兼顾考虑提供科学依据。

摘要:白石水库为辽西大凌河干流上的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 担负向下游城市、农业供水等社会任务, 水质直接影响水库效益的发挥。通过水库水质现状与污染原因的分析, 提出水库水质污染防治对策, 以便更好地发挥水库社会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白石水库,水质,现状,污染原因,防治对策

参考文献

[1]张明侠, 李广宇.白石水库水质现状与防治对策[J].东北水利水电, 2007 (3) :64-66.

[2]李福明, 李宁, 傅金祥, 等.白石水库水质现状与评价分析[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4 (2) :139-142.

[3]薛瑞, 赵丽娜.白石水库水质污染状况与防治对策[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 2004 (3) :3-5.

洪泽湖西部湖滨水质污染特征分析 篇11

1 分析监测及评价

1.1 采样点位与监测项目

在洪泽湖西部湖滨共布设9个采样点, 基本上覆盖了整个研究区域, 能有效揭示该区域水质状况, 采样点位空间布局见图1, 采样点布设情况见表1。

水样采集方法按水样采集规范进行, 每个监测断面设左、中、右三条采样垂线, 采集水面下0.5 m深处水样。按水期进行监测, 每个水期采样2次, 初始数据处理采用多次监测数据的平均值。2010年洪泽湖西部湖滨常规监测数据见表2。

1.2 样品分析测试方法

实验室测定的项目有TN、TP、BOD5、CODMn、COD、NH4+-N。CODMn采用GB 11892—89规定的方法;TN、TP采用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钼酸铵分光光度法;COD采用重铬酸钾法;NH4+-N采用纳氏试剂比色法;BOD5采用稀释与接种法。

1.3 评价方法

以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为标准, 根据应实现的水体功能类别, 对洪泽湖西部湖滨水质监测结果进行评价。评价方法如下:

单因子标准指数法:G=Max G (i)

式中:G (i) ———i项污染物的水质类别。

式中:ci———i项污染物年均值;

c———i项污染物的评价标准;

Pi———i项污染物的污染指数;

n———参与评价的污染物项数;

P———综合污染指数;

———综合污染指数 (均值型) 。

其中, 溶解氧污染指数计算方法如下:

水质污染程度划分依据详见表3, 在采用同一种类别标准进行同类水域水质评价时, 用此标准计算综合污染指数, 划分水体污染程度相对等级。

2 结果与分析

2.1 洪泽湖西部湖滨水质现状

地表水评价通常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两种。单项水质参数评价是将每个污染因子单独进行评价, 该方法能客观地划分水质类别和主要污染物, 清晰地判断出主要污染因子。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可反映水体受污染的程度。为此, 采用单项水质参数评价方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洪泽湖西部湖滨水质监测结果进行评价, 水质污染程度划分依据详见表3。评价结果见表4。

评价结果表明, 洪泽湖西部湖滨各采样点在枯、平、丰水期水质总体上为Ⅳ~Ⅴ类, 9个采样点中仅有成河乡北和老汴河河口2处采样点的水质达到Ⅳ类, 其余采样点水质均为Ⅴ类, 劣于其执行的Ⅲ类水质标准, 主要超标因子为氨氮、总磷、总氮、COD。所有采样点的综合污染指数均位于1.01~1.31之间, 水体污染程度为重污染。从单因子超标倍数来看, 总氮和总磷超标情况最为严重, 是影响洪泽湖西部湖滨水质达标的主要污染物。枯水期, 仅龙集乡北和成河乡北2处采样点水质达到Ⅳ类, Ⅴ类水质占总采样点数的77.8%。平水期, 仅有成河乡西和成河乡北2处采样点水体水质达到Ⅳ类, Ⅴ类水体水质占总采样点数的88.9%。丰水期, 仅有成河乡北1处采样点水体水质达到Ⅳ类, Ⅴ类水体水质占总采样点数的88.9%。9个采样点各水期水质均劣于其执行的Ⅲ类水质标准。

从污染程度来看, 枯水期龙集乡北、成河乡西、成河乡北以及老汴河口水质污染程度为中等, 但仍未达到Ⅲ类水质标准要求。平、丰水期各采样点水体水质总体上均处于重污染水平, 单因子总氮超标倍数最大达到750%。总体来看, 洪泽湖西部湖滨枯水期水体水质优于平、丰水期。这是由于平、丰水期降水量大, 加上上游河流分洪, 将上游污染带入湖区, 从而导致洪泽湖西部湖滨枯水期的水体水质优于平、丰水期。

上述分析结果表明, 洪泽湖西部湖滨水体水质在枯、平、丰水期具有以下特点: (1) 枯、平、丰水期均为Ⅴ类, 水体污染严重, 已失去其相应的地表水环境功能, 氨氮、TN、TP、COD为主要超标因子。 (2) 平、枯水期水质总体上略好于丰水期, 但均表现出有机污染严重和氮、磷的超量累积现象。这种情况与丰水期降水量大, 面源污染和入湖河流携带大量的污染物进入湖区有关。

2.2 营养因子季节变化特征

从表2中有机污染物浓度季节变化特征看出, 各采样点有机污染负荷量分布明显不均。从水质标准来看, 在各个水期内, BOD5、COD和CODMn浓度均已超出Ⅲ类水质标准。CODMn作为有机污染的指标, 当其超过4 mg/L时, 表示水体受到有机污染[5]。洪泽湖西部湖滨在枯、平、丰水期各采样点CODMn浓度均值高于4 mg/L, 且丰水期显著大于平水期和枯水期, 表明洪泽湖西部湖滨受到有机污染的严重影响, 污染程度的大小与水期密切相关。一般来说, 平、枯水期的水质能反映出由于点源污染造成的污染程度;而丰水期的水质情况则主要反映出了非点源污染的强度[6]。从污染指标COD和CODMn来看, 各采样点COD和CODMn丰水期浓度显著高于枯水期和平水期, 说明洪泽湖西部湖滨COD和CODMn主要可能是由非点源污染带来。

从氮、磷浓度季节变化特征来看, 丰水期TP的浓度普遍高于平、枯水期, 表明TP主要来自于非点源污染, 而工业污染是造成磷污染的主要因素;枯水期TN浓度显著高于平、丰水期。从浓度变化方面来看, TN的含量范围在0.9~7.5 mg/L, TP的含量范围在0.06~0.27 mg/L, TN浓度均显著高于TP浓度, 这说明TN是导致洪泽湖西部湖滨湖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 TP是导致富营养化的次要因素。一般认为, 当水体中TN浓度达到0.3 mg/L、TP超过0.02 mg/L时, 水体存在发生富营养化的风险[7];N/P对藻类的暴发性生长具有重要作用, 当水体中N/P<7, N将限制藻类的生长, N/P在8~30为适合藻类生长范围, N/P>30, P将成为藻类生长的限制因子[8]。从表2中可以看出, 各采样点在枯、平、丰水期TN、TP含量均高于上述限制值, 3个水期N/P的范围在6~83.33之间, 绝大多数在8~30之间, 表明水体N/P较适合藻类的生长, 容易发生水体富营养化, P为洪泽湖西部湖滨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限制因子。

水体中叶绿素a浓度是水质参数的重要指标, 经常被用于估测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的生物量和初级生产力, 也是指示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关键参数。根据OECD富营养化单因子 (Chl-a) 评价标准 (Chl-a<3 mg/m3为贫营养;3mg/m3≤Chl-a<11 mg/m3为中营养;11mg/m3≤Chl-a<78 mg/m3为富营养;Chl-a≥78 mg/m3为严重富营养) , 从表2可以发现, 在时间分布上洪泽湖西部湖滨叶绿素a含量均较低, 但差异较大。枯水期叶绿素a较低, 平均浓度为1 mg/L左右。随着气温的升高, 叶绿素浓度开始显著增长, 在平、丰水期浓度增长了1倍多, 但各个时期叶绿素的浓度均未达到富营养化水平。主要原因是洪泽湖为过水性湖泊, 径流量大、流速较快, 换水率高, 虽然湖水中总氮、总磷的浓度已达到较高的水平, 但不利于藻类等浮游植物的繁殖生长。

上述分析结果表明, 洪泽湖西部湖滨营养物质负荷较大, 特别是氮、磷物质, 其浓度已达到湖泊水库的富营养化控制标准, 它们的浓度与国内已发生富营养化现象湖泊的氮、磷浓度相近, 甚至偏高, 存在着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的物质条件。但从浮游植物的优势种群、TSI指数、底栖动物监测结果和GBI指数来看, 主要为浮游植物绿藻和黄藻, 显示营养状态为中-富营养类型, 但生物密度不高, 呈贫-中营养型;除成河乡北属中营养外, 其它采样点的叶绿素a的营养状态TSI指数均属贫营养型;优势种为软体动物, 只有2个点出现少量寡毛类, 这表明水质较好, 湖泊为中营养型或中-富营养型, 也显示水质呈清洁至轻污染状态。因此, 虽然洪泽湖西部湖滨营养盐总磷和总氮的含量较高, 但从生物学角度看并没有达到全面富营养化的程度。

2.3 营养因子空间变化特征

从表2可以看出, 洪泽湖西部湖滨各采样点水质存在空间分异性, 并均存在COD、TN、TP浓度严重超标的现象。有机物污染和TN污染最为严重的区域均出现在河流的入湖口, 即河流与湖泊的交汇处, 其中以徐洪河河口污染最为严重, COD年均浓度高达30.87 mg/L, 其次为老汴河口和濉河河口。很明显, 河流入湖口的水质与入湖河流的水质密切相关, 河流入湖口的采样点性质上是属于河流入湖口与湖泊的过渡水域, 在湖流以及污染物的扩散上, 该点性质具有离群性。敞水区 (成河乡中附近) TP浓度普遍高于各入湖口, 敞水区受到湖流影响大, 洪泽湖作为浅水型湖泊, 该采样点富营养化程度也较大。成子湖水面围网养殖较多, 湖区水草稀少, 为相对封闭的湖湾, 吞吐流弱, 湖水交换慢, 导致龙集乡北采样点有机污染物和氮、磷浓度普遍高于敞水区。有机物污染最轻的区域为成河乡北采样点, 年均浓度20.95 mg/L, 但仍超出规定的标准浓度限值。

在濉河河口枯、平水期氨氮浓度大于丰水期, 其它采样点氨氮浓度随季节变化差异明显。TN、TP、COD和CODMn浓度在各采样点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 COD和CODMn浓度平、枯水期小于丰水期;濉河河口、老汴河河口和徐洪河河口3个河口采样点在平、丰水期TN浓度显著低于枯水期, 而其它采样点表现为平水期浓度低于枯、丰水期;TP则表现出枯水期浓度小于平、丰水期。总体来看, 枯水期洪泽湖西部湖滨污染因子空间分异性相对较大, 平水期、丰水期的空间分异性相对较小, 这种现象是由于洪泽湖平水期、丰水期水位高于枯水期, 5~9月间又是洪泽湖洪峰最高和农用水用量最大的季节, 湖泊水质的空间分异性受到强烈干扰, 此时湖水流动加快、混合加剧, 导致平水期、丰水期空间均衡化。

值得注意的是, 各采样点均存在一个明显的特征, 即7月份各污染因子的浓度显著高于其它月份, 而在9月份最低, 这种差异导致各采样点丰水期污染因子浓度偏低, 甚至小于枯水期, 这种现象很显然与调洪因素密切相关。5月份为蓄水期, 以满足农业用水的需要, 而7月份为各入湖河流的泄洪时间, 河流上游大量污水在这个时期进入湖区, 导致7月份污染因子浓度显著升高。7~9月份又为降水期, 大量雨水冲刷将面源污染也一并输入湖内, 此时湖体流速加快, 扰动作用加强, 对污染因子表现为稀释作用, 所以导致各采样点9月份污染因子浓度偏低。

从N/P来看, 各采样点的N/P均在10~40之间, 表明湖区水体N/P较适合藻类的生长, 容易发生水体富营养化。影响各采样点N、P污染水平的因素不仅与上游来水、区域污染物排放有关, 而且还受到雨情和水情影响。另外, 频频发生的支流污染事故, 致使水体中的水生生物遭到破坏, 大大地消弱了湖体对含氮、磷污染物的净化能力。这些均对湖区水体中N、P含量产生一定的影响。要想控制湖区的富营养化进程, 关键在于控制氮、磷的污染负荷, 包括外源和内源, 其中对外源输入的控制是关键。Chl-a浓度的空间分布存在显著差异, 主要表现在各河口Chl-a浓度高于敞水区, 表明各采样点水环境条件及生物量的增减状况有一定差异。

2.4 营养因子空间相似性分析

为分析营养因子对各采样点水体影响程度的相似性, 采用欧式距离和最短距离法, 将9个采样点的CODMn、BOD5、氨氮、COD、TN、TP、Chl-a 7个水质成分含量采用系统聚类分析。聚类分析是使用一定的相似距离测度方法不断把性质最接近的2类合并成更大的类, 基本原则是使同一类中个体差异最小, 不同类别之间差异最大。聚类结果见图2。

根据污染物含量的不同, 9个采样点可分为4类。濉河河口和临淮乡分别自成一类, 其中临淮乡COD、CODMn和BOD5的年均值较高, 有机物污染较重, 水质受淮河水质的影响较大;濉河河口氨氮污染情况较重。老汴河河口和徐洪河河口为一类, 水体中TP污染较轻, 而COD、TN和CODMn污染较重, 水质受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染源影响较大。成河乡东、成河乡西、成河乡北、成河乡中及龙集乡北为一类, 营养盐和有机物含量年均值相对较低, 水体水质污染较轻。对照各采样点空间分布图, 空间相似性分析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可有效地区分洪泽湖西部湖滨的水体污染程度及其污染状况, 可为水质管理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此外, 针对该区域水质监测网络, 在未来可以进一步优化, 即结合洪泽湖西部湖滨水质管理要求, 从上述3类中选择典型的4个 (或更多) 采样点位进行监测, 以此代替以往9个采样点位, 不仅一样能表征该区域水质状况, 也大大降低监测成本。

为反应各采样点水质空间差异性, 对洪泽湖西部湖滨9个采样点、3个水期的COD、CODMn、氨氮、TN、TP分别作无重复双因子方差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湖区CODMn在湖区空间 (不同监测位点) 分布和时间 (不同季节) 分布上均无显著差异;而COD在湖区时间分布有显著差异, 在空间分布上达到极显著差异 (1%极显著水平) ;氨氮、TN在湖区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上均无显著差异;而TP在湖区空间分布有显著差异, 在时间分布上达到极显著差异 (1%极显著水平) 。

3 结论

(1) 洪泽湖西部湖滨总体水质为Ⅴ类, 处于重污染水平, 主要超标因子为氨氮、总磷、总氮、COD, 其中总氮和总磷是影响洪泽湖水质的主要污染物, TN是导致洪泽湖洪泽湖西部湖滨湖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西部湖滨营养物质负荷较大, 特别是氮、磷物质, 其浓度已达到湖泊水库的富营养化控制标准, 它们的浓度与国内已发生富营养化现象湖泊的氮、磷浓度相近, 甚至偏高, 存在着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的物质条件, 但从生物学角度看并没有达到全面富营养化的程度。营养因子在时间、空间分布上存在不同程度差异。

(2) 时间分布上, 洪泽湖西部湖滨总体上表现为丰水期水质劣于平、枯水期。从污染因子来看, 丰水期有机污染物和TP的浓度高于平、枯水期, 表明有机污染物和TP主要来自于非点源污染, 工业污染是造成磷污染的主要因素。枯水期TN浓度普遍高于平、丰水期, 枯水期叶绿素a较低, 平均浓度为1 mg/L左右, 在平、丰水期浓度增长了1倍多, 但各个时期叶绿素的浓度均未达到富营养化水平。

(3) 空间分布上, 枯水期洪泽湖西部湖滨污染因子空间分异性相对较大, 平水期、丰水期的空间分异性相对较小。有机物污染和TN污染最为严重的区域为河流入湖口, 各采样点中以徐洪河河口最为严重, COD年均浓度高达30.87 mg/L, 其次为老汴河口和濉河河口, 污染最轻的区域为成河乡北, COD年均浓度为20.95 mg/L, 但仍超出其规定的标准限值, 表明河流的入湖口的水质与入湖河流的水质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1]江苏泗洪洪泽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江苏泗洪洪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M].江苏.2002.4.

[2]张敏, 许保科, 刘洪林, 等.论洪泽湖湿地资源的保护[J].江苏水利, 2003 (1) :39-40.

[3]杨士建.洪泽湖西部湖滨可持续利用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4, 25 (1) :15-18.

[4]李波, 濮培民.淮河流域及洪泽湖水质的演变趋势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3, 12 (1) :67-70.

[5]葛绪广, 王国祥.洪泽湖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J].人民长江, 2008, 39 (1) :28-30.

[6]张晟, 李崇明, 郑丙辉, 等.三峡库区次级河流营养状态及营养盐输出影响[J].环境科学, 2007, 28 (3) :500505.

[7]刘健康.东湖生态学研究 (二) [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0.63-226.

上一篇:财政专项经费下一篇:砌体结构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