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静夜思》的翻译

2024-07-08

李白《静夜思》的翻译(精选5篇)

李白《静夜思》的翻译 篇1

1 引言

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辩》说, 诗是讲究别材别趣的。别材, 诗歌创作在题材和内容方面有着自己特殊的要求和规定, 即吟咏性情。别趣, 就是诗歌的艺术旨趣, 要求诗人在诗歌的语言、情感、意趣等方面做到“不落言筌”, “无迹可求”。

诗歌是诗人用丰富的想象力创造的, 用极富节奏感和韵律美的语言, 来进行思想与情感的宣泄。其表现往往依赖于动、静态的组合意象。正因如此, 诗歌的翻译才是所有文学作品中最难的, 尤其是诗歌自身根植的民族文化内涵的解读与转换, 诗歌中文化理解与传达的是否正确, 直接影响到译语读者对原作的欣赏与解读。

诗化了的语言是从语言中提取出来的精华, 作为高级形式的语言, 其融合了情感、社会、文化、历史、环境等各种各样的因素。诗歌本身所蕴含的各因素都可以看做是诗歌整体系统能量的一部分, 在翻译的过程中, 某种因素的能量可以释放、转化, 而在此过程中, 总能量必定是不变的。

2 解构主义、生态翻译学理论对徐渊冲《静夜思》的英译文的对比分析

每个人对同一作品或其中同一人物都着自己与众不同的理解。同理, 不同的译者的翻译也不可能是一样的。原文作为一个已经生产了的能量集合体, 在不同读者的解读翻译过程中, 其内部的能量和外部能量一直处在相互转化之中, 在翻译中, 原文系统内贮存的势能的能量以动能的方式释放或转化到译文。

2.1《静夜思》原诗与译文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徐渊冲的翻译:

A Tranquil Night

Abed, I see a silver light,

I wonder if it's frost ground.

Looking up, I found the moon bright,

Bowing, 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

2.2 解构主义角度分析

从解构主义 (Deconstruction) 翻译观的思想来说, 原作者早已死去, 即使“在场”, 作者的身份也不是意义的保证, 译者作为“一个从自身的历史存在出发通过视界融合, 达到对原文创造性理解的解释者”。以德里达 (Jacques Derrida) 为代表的解构主义的目的不是为了找到作品中唯一的某一个解读, 探索的是一个文本所蕴含的不同解读与多种含义。文本没有固定的意义, 其意义只是在特定的上下文和语境中被确定下来。译文与原文都是一种创造, 两者是平行并列的关系, 甚至可以认为原文依赖译文才得以生存和发展。把译者从原来以原作者为中心的定势中解脱了出来。

从此理论看许先生的译文。通过把原文的aaba模式的韵转换成了“light”“bright”, 和“round”“drowned”的abba押韵模式, 是许译文对原文的一种创造性叛逆, 在韵律上做到尽量与原文接近, 在对“床”、“明月”、“霜”、“头”、“故乡”等意象的处理上, 很好地传达了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2.3 生态翻译学角度分析

生态翻译学是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中的适应选择学说为理论依据, 在2006年正式提出并诠释了生态翻译学 (Eco-translation) 这一概念。在翻译的过程中, 译者既要适应又要选择。

此观点认为不同的译文是由于译者本身的语言环境、文化心态、交际习惯等一系列因素交叉交错影响下的异同所致, 而最佳的翻译文本就是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多维度”选择适应和适应性选择的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主要体现在“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相互关系的层面上。

下面就对许译《静夜思》从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的转换加以分析。

(1) 语言维层面的适应性转换。语言维层面就是指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的适应是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进行的。汉语中虚词的数量很少, 而一句话所包含的信息量绝非英语几个单词承载的。原文中“床”、“明月”、“霜”、“头”、“故乡”诸意象, 以及“疑”、“举”、“抬”等动词之间巧妙的搭配运用, 所传递的意境是很饱满的。而从许译文可以看出, 英语语言本身的特性, 由于其冠词、介词、连词等虚词和各种句式结构的丰富多彩, 在把汉诗翻译过来够很难保持原诗的句子结构。

(2) 文化维层面的适应性转换。生态文化层面是在特定生态环境中形成和发展的, 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化, 在性质上与内容上都存在差异, 生态文化具有独特性, 使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需关注两种语言文化内涵的传递与解释, 译者在进行语言转换的同时更要关注语言所属的整个文化系统。

在处理相对模糊的词时, 比如对“床”的理解上, “床”的含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可以是“窗”的通假, 可以是井台, 也可以是坐卧的器具或仅仅是普通的一种床, 徐译文中在词汇的选择调整, 以及语言的形式的转换上做出了符合英语语言读者理解的诠释。

(3) 交际维层面的适应性转换。交际维层面就是要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转换。要求译者把选择转换的侧重点放在交际的层面上, 关注原文中的交际意图能否在译文中得以体现。

意境作为诗歌灵魂, 是一种境界和情调。在《静夜思》诸意象中, “明月”尤其在中西文化中的不同, 如许译文用到“silver light”, 其表达意境优美, 比用“moonlight”更能让读者产生联想, 更适应了译语文化。

3 能量守恒定律对两种翻译理论的解读

从上面两种翻译理论对徐渊冲英译《静夜思》解读来看。解构主义由于从根本上解放了翻译的思想, 使译者能用一种灵活和辨证的思维方式来研究实践和做翻译研究。解构赋予了译者更宽广的自由与创造性, 充分调动了译者的积极性。这方面正契合生态翻译中所强调的核心, 即译者的适应选择与选择适应, 要充分发挥译者的主动性与能动性两者有共通之处。

从上面两种翻译理论来看, 解构主义认为任何翻译都不能穷尽原文本的意义, 译者的任务不是把原文的意思完完全全的复制出来, 而是利用语言的差异, 用另一种语言把原语没有表达的东西展现出去。生态翻译学提倡“动态/平衡”与“多样/统一”, 对一些作品的复译和再译都是一种自然现象, 每一个译本都是一定社会的产物, 并由于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才获得成功。这些思想观点无不契合翻译过程的能量动态守恒规律, “差异”与“展现”, “动态”与“平衡”, “多样”与“统一”, 所有的能量在翻译过程中相互的转移、转换、转化, 最终朝着平衡、统一而去。从徐的译文与李白的原诗来看, 原诗自身蕴含的能量的各种势能只有在翻译的过程中才会发生转移, 译文只在翻译过程各个势能的相互转换之后才拥有了可以匹敌原诗能量, 如此能量从原文传递动态地传递到了译文。

4 结论

人类对各种能源如天然气、石油、煤等燃料以及风能、水能、光能、核能等的利用都是应用与遵循能量守恒定律的结果。而在诗歌翻译也不例外, 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 也无一不循着这一基本规律。

翻译的价值在于对原文知识的广泛交流和传播, 与原文文本相关的各种因素内蕴含的各种势能会在翻译的过程中, 在程度上方式上发生变化, 从一种势能变成另一种势能, 两者或相互融合或相互抵消, 而势能在动能的转化、融合、抵消过程中只是能量之间的转移, 是能量在原文译文所相关的各种因素之间彼此的对冲。而原文的能量不会在转换也就是翻译的过程中凭空产生或凭空消失新的能量, 它只能是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 从一种势能到另一种势能, 在这个过程中, 能量的总量不变, 必然会全部体现在译文所蕴含的总体能量之中。运用能量动态守恒规律, 能让我们从能量动态守恒这个角度去看待翻译, 去理解翻译的过程, 本文就对这个问题做一次浅显的分析和探讨, 可以看出正是在翻译过程中原文与译文之间这些势能此消彼长、生生不息的循环与发展, 使原文与译文合作共生, 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繁荣, 也从另一个角度摆脱了可译不可译的逻辑对立, 更加深刻的理解了翻译的本质。

摘要:诗歌翻译一直在翻译界存在着可译不可译的争论, 文章着眼于对诗歌的可译性, 从流行的两种翻译理论的对比着手, 结合物理学关于能量动态守恒的基本规律, 对诗歌本身所蕴涵的能量在翻译过程中的动态守恒性来分析。试图从中探索出诗歌各要素蕴含的不同变量在翻译过程中所达到的整体平衡性。让用不同理论指导下分析的诗歌翻译都能找到一个归结点, 从而在理论与实践上给诗歌的可译性打开一个突破口。

关键词:诗歌翻译,解构主义,生态翻译,能量守恒

参考文献

[1]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 2008 (6) :15.

[2]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2, 134, 136, 137-138.

[3]徐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 2006.

[4]宁军明.知识溢出的机理分析[J].科技与经济, 2008 (3) :22-24.

[5]朱光潜.诗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李白《静夜思》的翻译 篇2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静夜思》;英译本;英译分析

《静夜思》的英译本达几十种之多,本文选取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和翟理思(Herbert A.Giles)先生所翻译的译本进行对比,以译者的主体性角度进行探讨译文的不同之处以及译者做出不同译选择的原因。

一、译者的主体性

译者主体性就是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断以自己的意志和选择对译文进行的操纵。翻译不是两种语言之间的简单转换,而是一种创造性活动,需要译者充分发挥其主体性(谢天振,1999:131)。虽然“翻译什么”和“如何翻译”的选择权在译者手中,但是译者的这种选择却受多重因素的制约,比如文化、社会、历史和政治等因素(许均,202:62)翻译的过程包括理解和表达,根据解释学观点,理解的过程就是译者的视域和原文本的视域不断融合的过程。为了达到这种融合,译者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走出自身的视域,因此,理解的过程可以看作是译者不断努力寻求新视域的过程。译者的主体性在这个过程中因其主观能动性而突出出来。合适的表达就是翻译的目的,为了达到表达的目的,译者会调动各种能力、采用不同策略来解决翻译中的各种困难。译者的主体性决定了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所采取的翻译方法及策略等。

二、《静夜思》原文和译文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Thoughts in the Silent Night

Beside my bed a pool of light-

Is it hoarfrost on the ground?

I lift my eyes and see the moon,

I bend my head and think of home. (杨宪益、戴乃迭 译)

Night Thoughts

I wake,and moonbeams play around my bed,

Glittering like hoar-frost to my wandering eyes;

Up towards the glorious moon I raise my head,

Then lay me down- and thoughts of home arise.(Giles,1923)

(Herbert A.Giles 译)

三.两种英译本对比分析

李白的《静夜思》内容通俗明白,语言流畅,朗朗上口。但这样的好诗非常不容易英译好,不要说译成外语,即使译成汉语白话文,也难免会造成原诗韵味的缺失。

通过对比两种译文可以看到,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用用并列关系的连接词and等近乎口语的风格进行翻译,翟理思用书面语过重的现在分词和倒装等进行翻译,可以得出第一种译文更加贴近原诗的风格。原诗浅显易懂,身为汉学家的翟理思不可能不对这首诗的内容及意义熟知,他这样翻译是为了迎合西方读者,使译文更加符合英诗的写作风格。

在翻译的过程中,如果拘泥于原诗的形式和内容而不顾音韵之美,那么势必不能让读者领略到原诗的艺术魅力。《静夜思》的音韵美体现在尾韵上,其押韵方式为“aab”(光、霜、月、乡)(周方衡,2016:71)。从译文中可以看出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翻译虽从内容上与原诗相差无几,但却不压尾韵,和原诗的尾韵形成巨大反差。反观翟理思的英译采用的是“abab”的押韵方法。具体来看,首句将“bed”放在最后,第三句又使用倒装的方式将主谓后置以求得“head”与“bed”押韵。而在第二行诗的翻译中,翟理思将“疑似”写实置于句末,然后尾句将谓语后置与和“eyes”押韵,整首诗翻译过来音韵美亦十足。总体而言,翟理思的译文押韵工整,极富音韵美,比杨、戴所译略胜一筹。

月亮在中国人心中有特殊的含义,代表着一种思乡的情怀,这是西方国家的读者难以体会的。如果直译此诗,读者未必感到此诗的意境与神韵,所以两种译文均未采取直译的方法译为“moon”,而是分别意译为“a pool of light”和“moonbeams”,这么做就是为了让西方读者更容易体会到原诗的意境。

四、译者主体性对《静夜思》英译的影响

1.译者简介

杨宪益、戴乃迭夫妇是中国文坛的翻译界泰斗,是最早把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译成英文的作家之一,作品从先秦散文、诗经楚辞到《水浒》、《红楼梦》、《鲁迅全集》,以至现当代文学作品等百余种,蜚声海内外。

翟理思是英国著名的汉学家,剑桥大学第二任汉学教授,曾被誉为英国汉学三大星座之一,所翻译的《聊斋志异》至今仍是最全的一个英文译本,他的《古文选珍》第一次向英语读者展示了中国数千年来散文、诗歌的恒久魅力。翟理思研究领域广泛,包括中国语言、文化、文学研究及翻译等。

2.译者翻译的目的

杨、戴翻译的目的在于向西方读者传播弘扬中国文化;翟理思的翻译目的在于向自己国家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学。

3.翻译的风格

杨、戴的译文和原文的口语化风格较为相似,而在音韵美上不足;翟理思的译文在风格上并没有逐字逐句进行翻译,而且在把原诗的音韵美保留了下来。

4.译者的翻译观点

杨、戴:忠实与通顺

翟理思:信本传真

五、结语

在评论中诗英译的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必须要加以考虑。同一个中文本有不同的英译本就有必要对不同的译本进行对比研究,从而得出译本不同的原因和影响的因素等。译者的社会背景、翻译对象、翻译目的和翻译的观点和策略等都是影响翻译的因素。总之,翻译的最终目的就是让翻译对象接受,从而达到传播交际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Herbert A.Giles,Gems of Chinese Literature,Kelly and Walsh,1923

[2] 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131

[3] 许均,论翻译之选择[J],外国语,2002:62

《静夜思》算式 篇3

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有首妇孺皆知的五言名诗《静夜思》: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于是有人想出了如下图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的两组算式.

其中, 每个汉字代表0~9中的一个数字;相同的汉字表示相同的数;不同的汉字, 在每组算式中表示不同的数, 从两组算式说, 也可能表示同一个数.这是怎样的4个算式呢?有人借助计算机, 很快得出了答案.现在请你使用逻辑推理将此谜解开.

分析:先从 (2) 式中两个“头”字入手, “头”不能为7以上, 取5、6也不可 (想一想, 为什么) , 只能取4, ……

李白《静夜思》教学设计 篇4

《静夜思》是我国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该诗语言凝练,感情真挚,反映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可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进入诗句所描写的意境。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光、床”6个字。

2、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3、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情之情。

媒体运用:ppt

预设过程

(应包括课程导入、预习自学、展示交流、当堂练习检测等)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请学生背诵自己已经学过的古诗,让学生在自我展示中产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交流自己知道的古诗,背诵展示)

二、初读感知,了解诗意。

出示课题,谁来读读课题?说说为什么这样读,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后,齐读课题。

1、播放《静夜思》配乐朗诵录音,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说说听出了什么?(慢,忧伤,低沉)思念的滋味是什么?思念的滋味你尝到过吗?指名说。带着思念的感受读题。

2、自由读古诗,圈出不认识的生字。

3、请学生当小老师,带读生字的字音。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记字方法,说说怎样朗读古诗比较好。

三、朗读指导,熟读成诵。

1、学生自由练习朗诵,教师随机指导。

2、朗读反馈,练习背诵。

3、观察范字,指导书写。

“耳”上横短,下横长;“头”的第五笔是“长点”。

形成写字口诀:

拼“耳”字:ěr ěr

写“耳”字:横 竖 竖 横 横 横

数“耳“字:“耳 耳 一 二 三 四 五 六”生边数边书空。

4、描红、临写,提醒正确的的写字姿势。

5、评价学生作业。

四、当堂检测,反馈矫正。

1、将生字与音节打乱,让学生以找朋友的方式复习巩固要认的生字。

2、小组合作,认记生字。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识字竞赛,并评出优胜者。

3、用“词语转盘”的形式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游戏中复习本课的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识,导入新课

1、多种形式复习二类字

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学习(齐读课题《静夜思》)

3、齐读课文。

二、学习全诗,体悟诗境美。

(一)初读课文。

1、读通、读顺全诗;

2、检查勾生字情况;

3、指导生读生字,读全诗。重点读好“静”、“床”、“霜”、“思”等字。

4、解题:

(1)“静夜”是怎样的夜晚?(多媒体创设情境)

(2)请你用“思”扩词,从所扩词中选出词义

(3)串词义。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的意思。

5、小结学习题目的方法:

(1)读;

(2)说(词义——句意)

(二)读中理解,体悟诗意美。

1、学生运用以上方法学习古诗,读诗、说词义、句意,并用“。”勾出不懂的词。

2、生提出不懂的词,师用“。”点出。

[此处词主要集中在“明月光”、“疑”、“霜”、“举头”、“思故乡]

3、学习第一行

(1)读整行诗。

(2)“明月光”是指怎样的月光?

(3)说第一行诗意。

多媒体创设情景:(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床前)

4、学习第二行

(1)读整行诗。

(2)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理解“疑”的意思(怀疑、好像);

“霜”(老师哈气在眼镜片上,并解释这是雾水,如果是冰粒,便是霜。霜在秋冬季节形成在地面附近:如房顶、草叶、地面等,堆起来是白色。)

(3)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用上“什么好像是什么”的句式。(明亮的月光照在诗人的.床前,好象是铺在地上的白白的霜)

(4)朗读,引导。

诗人这样描写,给了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冷清)

师描述:今晚,银白色的月光洒在地上,像铺了一层冰冷的霜一样。环境如此冷清,再加上诗人远离亲人的孤独,就更感到冷清了。

师用冷清的语气范读。

生试着用冷清的语气读。

5、学习第三行

(1)读整行诗。

(2)看多媒体理解“举头”(做动作)

(3)想想诗人在干什么?

(诗人抬头望着天上的明亮的月亮)

(4)朗读、引导。

问:诗人看着挂在天空中的明月,会想到什么呢?

(会想到家乡,想到亲人)反复诵读。

6、学习第四行

(1)读整行诗。

(2)说说诗句的意思。

(3)将三、四行连起来说说诗意

(4)指导朗读,重点指导学生读“思故乡”。

7、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三、反复吟诵,表现诗意美。

1、以《思乡曲》为背景,体会全诗诗意,并朗诵全诗一遍。

2、生在音乐中自己吟诵,划节奏。

3、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3、有感情地齐读,背诵。

四、和乐唱诗,感染熏陶美。

(一)听《思乡曲》主旋律一遍,进一步感受诗的意境美。

(二)以《思乡曲》为主旋律,以《静夜思》为词,师先示范唱诗,师生和唱诗两遍。

1、谈话:小朋友,现在请你们静静地欣赏这幅图,看看在这样一个安静的夜晚,李白站在窗前难以入睡。他看到月光穿过窗又洒落在窗前,那月光明亮如霜。仰望那天上的明月,又低下头看看地上的月光,一股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在他的心里油然而生,于是他写下了这千百年来感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著名诗篇《静夜思》

2、离开家乡,离开亲人,李白的心里一定非常(生说:难过、伤心、悲哀……)

3、教师范读,学生看着画面,想着教师刚才的讲解感受诗中之情。

从《静夜思》谈小学古诗教学 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策略,个性解读

《静夜思》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古诗词。我回想之前教学的种种心得及思考, 细述如下:

一达意——个性解读

读一首诗歌, 首先应该疏通字词, 扫除欣赏障碍, 并理解其中的一些关键字词的含义, 准确把握诗歌所表达的基本意思, 清楚诗中所写的是何人何事。初读《静夜思》, 我们应抓住形象勾勒出生动图景的三个词——“疑是”、“举头”、“低头”, 且紧扣“思故乡”这三个字, 明白诗人旅居在外, 静夜看见月光照进屋里时, 产生了地下结霜的怀疑, 这使他联想起居住在故乡时亦曾有过的感觉, 强烈的思乡感悟便涌上心头。这是一幅游子的“月夜思乡”图。

在关于“床”一字的解读中, 学生出现了分歧, 这出乎我的意料。其中大部分同学提出应理解为“眠床”, 但有两位学生认为应理解为井栏或栏杆。这两位学生的理由是:如果理解为床, 则诗人李白是将从窗外射进屋内床前的月光看作是地上的霜?但屋内的地上怎么会有霜呢?明显的, 诗人看到的月光不是在屋内, 而是在屋外。应理解为, 将井栏或栏杆外、屋外地上的月光看作是霜, 会更合情合理。这是两位有思想的学生, 他们以文本为基础的颇具个性的解读不无道理, 学生能深度解析文本, 真的令我欣慰与钦佩。

二入境——全员参与

古人云:“写诗容易解诗难。”所谓“难”就是指对诗歌深层次地理解和体味。因而在了解诗歌基本意思的基础上, 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联想和想象, 进入诗歌所描绘的艺术境界。《静夜思》为我们描写了这样一个境界:一个明月当空的秋夜, 在一间寂寥森冷的客舍里, 诗人夜不成眠, 短梦初回。这时, 透过窗户的皎洁的月光射到床前, 带来了凄冷的秋宵的寒意, 诗人迷离恍惚中, 以为地下铺了一层白皑皑的霜, 固而“疑是地上霜”。可是定睛一看, 周围的环境告诉他, 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 他不禁抬头一看, 一轮明月正挂在窗前, 夜里的天空是如此明净, 这时, 早年居住故乡时类似的情景又浮上心头。他搔搔白发, 渐渐地低下头, 回忆起故乡的一草一木, 一人一事……

教师在引导学生入境的基础上, 适时引导学生全员参与思考:如果你长大后, 离开了故乡, 离开了身边的亲朋好友, 在这样的月夜下, 你的心情将是怎样的?这时, 学生们穿越时空, 大胆展开想象, 各抒己见, 体会感情, 受到李白热爱家乡、思念家乡情感的感染, 同时也学到了朗诵古诗的方法。

三品情——多样感悟

感悟是作品的血液, 是文学创作的动力, 诗歌尤其如此。因而, 第三步必须引导学生感悟作品。《静夜思》这首小诗, 虽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 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 只用平稳清淡的叙述语气写远客思乡的情景, 然而, “其淡语皆有味, 浅语皆有致”, 感情异常的凝重真挚, 耐人寻味。

月明之夜对一个孤身远客来说, 是最容易引起旅思愁怀的, 更不用说是在明月如霜的秋夜了!无法抛弃的乡思, 痛苦而又无望的追求, 一切都像是处在一种恍恍惚惚、迷迷离离、萧萧瑟瑟、凄凄冷冷的梦境中。皎洁的月光, 森冷的白霜, 烘托出诗人无限的孤寂与惆怅。

这时我适时抛出问题:在你的理解中, 《静夜思》中的“思”字是什么意思?通过交流, 大部分学生同意将“思”字解作“思念”、“想念”, 这基本达到了诗句的主旨。有个别优秀的同学更是提出“思”字中应蕴含着“忧”、“愁”、“悲”、“哀”的韵味, 他们认为理解成“思念”、“想念”也是行得通的, 但比起忧愁悲哀来, 就不免太轻描淡写了一些, 犹如隔靴搔痒, 尚未读到诗人李白的内心深处去。“览物之情, 得无异乎?”展现了不同学生对诗歌不同层次和深度的品析。

四悟道——别样精彩

诗言志, 一首好的诗歌, 它不仅要创造意境, 抒发感情, 更主要的还要表现一种更深层的意思, 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主题思想。主题的深浅也是评价诗歌艺术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 在欣赏诗歌时, 我们不能停留于诗歌里的感情抒发和意境描绘之中, 而是应该深入挖掘蕴含在诗歌形象里的主题思想。如《静夜思》这首诗, 在秋月森冷, 客舍萧瑟中, 我们不仅能够触到诗人抒发的凄寒孤寂的旅思愁怀, 而且还能体味到诗人由于政治失意, 生活困顿而产生的人生易逝、事业无成的嗟叹, 从而悟出诗人要表达的一种思家忧国的思想。

“阅读经典, 浸润人生。”教师应依托小学古典诗歌教学, 智慧引领学生深度揣摩理解, 反复诵读体味, 让学生的心灵在无声的文字中放飞, 使学生的才情与心智得以启迪, 素养与审美得以熏陶, 让经典古诗一路随行, 呵护孩子健康成长!

上一篇:山洪雨量站下一篇:感悟赏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