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白的山水诗

2024-07-13

论李白的山水诗(共7篇)

论李白的山水诗 篇1

浅论李白的山水诗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谪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我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李白是个高产诗人,一生创作了千余首诗歌,其中山水诗的数量,约占五分之一,这些诗篇的创作横跨了李白的大半生岁月,他以自己独特的个性、浓厚的主观情感去描绘祖国的壮丽山河,将游玩、山水和现实联系起来,努力抒发自己炽热的内心情感。我们可以从他的山水诗中感受到他那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宏伟的气魄、磅礴的气势。下面试对李白山水诗的风格特点进行粗浅的探讨。

李白一生酷爱山水,足迹遍布祖国的名山大川,在他创作的大量惊风雨、泣鬼神的诗篇中,涌现出了许多山水佳作,把山水诗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开拓了一个新的境界。

一、李白山水诗的特点

(一)李白的山水诗富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李白的山水诗继承并发展了庄子、屈原所开拓的浪漫主义传统,是盛唐诗歌的伟大代表。李白的山水诗所富有的浪漫主义基调,是诗人的个性、豪气的必然反映。他往往不是按照生活本身的逻辑,如实地、具体地描写生活,而是将现实生活的感受和酝酿于胸中的诗情,幻化出奇丽非凡、惊心动魄的诗意境界。

1、超凡的想象力

李白的山水诗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他将自己强烈的主观感情也融入了山水之中,他笔下的山水仿佛有了生命,有了灵魂。他向来不拘泥于山水形貌的细描实写,不受山水境界的制约,而是凭着自己的审美观点,随意写景抒情。当现实中的事物不足以形容、比喻、象征其思想愿望时,他以种种惊人的想象,创造一个虚拟的世界,从而形成了浪漫主义色彩,产生了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如《梦游天姥吟留别》①“„„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瞑。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森林兮惊层颠。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岳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23456789-

论李白的山水诗 篇2

1 题材异同

唐代诗人, 大都有游历名山大川的经历, 或因出仕, 或为走终南捷径而求名。面对祖国各地的绮丽风光, 平添诗情画意, 扩大了视野和心胸, 自然激发诗人创作出许多景色雄伟壮丽而又洋溢着积极乐观情绪的优美诗篇。这在王李二人的山水诗中都有明显的体现。

如王维的《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这几笔雄健粗放的线条, 不仅勾勒出沙漠上无边的壮丽景色, 也有力的表现了诗人对这壮丽景色的强烈赞叹, 以及因它而变得无限开阔的胸襟。在这里, 诗人政治上、心灵上的阴影, 全部为雄伟粗犷的大自然、为激昂的爱国热忱一扫而光。在这里, 他的青春再一度闪耀着光彩, 显示出他性格中积极活跃的一面。

李白, 与王维相比, 其游历范围更广, 入蜀中、出三峡, 南至江浙, 东至齐鲁, 北游长安、洛阳、太原。面对祖国的壮丽河山, 同样充满热爱赞美的豪情, 而且其内容更为广阔: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海风吹不断, 江月照还空。” (《望庐山瀑布》之一)

总之, 在描写祖国壮丽山河、抒发热爱赞美之情方面, 王维与李白都有名篇佳作, 而李白在题材内容上更广, 其成就不亚于以山水诗著名的王维。

王维与李白二人在山水诗题材方面的相异之处, 亦即各具特色之处, 在于王维隐居终南山和蓝田辋川时, 对佳山丽水细致的刻画, 以抒写其隐居的宁静心境, 以某一地为对象而写出一系列山水诗的不多, 而王维则是典型的代表。

王维最先隐居长安附近的终南山。他的《终南别业》 (又名《初至山中》) , 就是他刚隐居时的作品。在这首诗中, 诗人恣意描写他隐逸山林、独往独来、任兴所之、无忧无虑的乐趣,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一联写得心旷神怡, 情景交融, 而且还反映了诗人后期山水诗的基调和总的风格。

李白在山水诗内容题材方面的独到之处, 在于利用想象或梦游的方式, 不仅写眼中的山水, 更写心中的山水, 从而抒发自己的感情。最著名的数《梦游天姥吟留别》:

“——我欲因之梦吴越, 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 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 渌水荡漾清猿啼。脚着谢公屐, 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 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 迷花倚石忽已瞑。熊咆龙吟殷岩泉, 栗森林兮惊层颠。云青青兮欲雨, 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 丘岳崩摧。洞天石扉, 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 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因梦而游, 飘然而至, 谢公屐、青云梯、海日、天鸡、水气、闪电、鸣雷、石洞、神仙, 纷至沓来, 意出于外。借梦中惊心动魄的奇景, 对抗腐败的政治、黑暗的社会, 最后透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奇光异彩。

总之, 王维与李白在山水诗的题材方面, 有共同的特点, 都能描绘祖国山河的壮美, 又各有所长, 王以秀丽为主, 李以雄奇见长。二人在中国古代山水诗的题材方面, 一重精微的深度开掘, 一重宏大开阔的境界描绘, 为中国古代山水诗的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使中国山水诗在题材的开拓方面达到了顶峰。

2 艺术风格的异同

对艺术风格的追求是每一个艺术家的天职, 何况王维与李白这样的大家。在山水诗的艺术风格上, 自然各有千秋。

相同之处, 两人在描绘山水时, 都善用色彩, 从而描摹出优美的景色, 显得形象生动。

“白云回望合, 青霭入看无” (《终南山》) 中的“白”“青”, 色彩鲜明, 对比强烈。“檀栾映空曲, 青翠漾涟漪” (《斤竹岭》) ,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鹿柴》) , “彩翠时分明, 夕岚无处所” (《木兰柴》) , “仄径荫槐宫, 幽阴多绿苔” (《宫槐陌》) , “浅浅白石滩, 绿蒲向堪把” (《白石滩》) , “逶迤南川水, 明灭青林端” (《北垞》) , “木末芙蓉花, 山中发红萼” (《辛夷坞》) 等诗中, 都用到描写色彩的词语, 显得色彩斑斓, 不仅富有诗情, 更有画意。正如苏轼所说:“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体现了他作为诗人与画家的本色。

李白在运用色彩方面也毫不逊色。“野竹分青霭, 飞泉挂碧峰”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 “青冥倚天开, 彩错疑画出” (《登峨嵋山》) , “青天削出金芙蓉” (《望庐山五老峰》) ,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 “马迹绕碧峰, 于今满青苔” (《游太山》) , “绿竹入幽径, 青萝拂行衣”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白云映水摇空城, 白露垂珠滴秋月”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这些诗句中描写色彩的词语也丰富多彩, 据我约略估计, 其描写色彩词语的数量和诗篇, 胜过王维。

浅谈李白的山水诗 篇3

关键词:李白 山水诗 题材广泛 想象 细节描写

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高峰时期,涌现出许多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并留下了大量千古不朽的诗篇。其中,李白是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上最为耀眼的巨星之一。从古至今,李白的抒情诗倍受人们重视。而笔者则偏爱于李白的山水诗。在这些诗篇中李白着重抒写客观事物在自已胸中激起的感情风涛,努力展现自已炽热的内心情感。

一、李白创作特色形成的原因

唐代诗人,大都有游历名山大川的经历,或因出仕,或为求名。而李白的创作也离不开他一生的坎坷经历。

李白出身于一个富有、有文化教养的“贵族”家庭。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除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外,还浏览诸子百家之书,并“好剑术”。他的少年时代是在蜀中度过的。当时的蜀中是一个道教气氛浓郁的地方,因此,儒、道都对其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大约18岁左右,李白学习了纵横术,又因为李白有着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开元十八年(730)左右,他曾一度抵达长安,为争取政治出路而拼搏,但终于失意而归。天宝元年(742),李白被唐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作为文学侍从之臣,参加草拟文件等工作。但不满两年,就被权贵们所诋毁,仕途再受打击,随后被迫辞官离京。此时李白的诗歌创作已逐步趋于成熟。此后11年里,他继续在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漫游,“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可是他仍然关心国事,希望重获朝廷任用。天宝三年(744),李白在洛阳与杜甫认识,结成好友,次年分手后未再见面。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当时李白正在宣城(今属安徽)、庐山一带隐居。次年十二月他怀着消灭叛乱、恢复国家统一的志愿应邀入永王李幕府。永王触怒肃宗被杀后,李白也因此获罪,被系浔阳(今江西九江)狱,不久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途中遇赦得归,时已59岁。晚年流落在江南一带。61岁时,听到太尉李光弼率大军出镇临淮,讨伐安史叛军,还北上准备从军杀敌,半路因病折回,次年病逝。

正是因为李白一生在政治生涯上中的挫折碰壁,才使得他把赤子般的天真情谊奉献给同道和纯朴善良的下层人民,倾诉于无私无猜的大自然。所以他寄情于清风明月,漫游在名山大川,面对祖国各地的绮丽风光,扩大了视野和心胸,自然激发他创作出了许多景色雄伟壮丽而又洋溢着积极乐观情绪的不朽山水名篇。

李白的山水诗,从题材内容上看范围十分广泛。这与李白的人生经历密不可分,李白的一生大半岁月是在隐逸漫游中度过的。他说:“我本楚狂人,风歌笑孔丘。……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他入蜀中、出三峡,南至江浙,东至齐鲁,北游长安、洛阳、太原,游览了无数名胜古迹,面对祖国的壮丽河山,充满了热爱与赞美的豪情。李白为其写了许多不朽的诗作,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其成就不亚于以山水诗著名的王维。更有著名的《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

二、李白山水诗的创作特色

李白在山水诗内容题材方面的独到之处,在于不仅写眼中的山水,更写心中的山水,利用想象或梦游的方式,抒发自己的感情。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瞑……”因梦而游,飘然而至,谢公屐、青云梯、海日、天鸡、水气、闪电、鸣雷、石洞、神仙,纷至沓来。借梦中惊心动魄的奇景,对抗腐败的政治、黑暗的社会,最后透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奇光异彩。

李白的山水诗在细节刻画方面生动形象。李白在描绘山水时,十分善长用色彩,描出优美的景色。如:“日照香炉生紫烟”、“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青天削出金芙蓉”(《望庐山五老峰》),“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绿竹入幽,青萝拂行衣”(《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金陵城西楼月下吟》)等,其中“青”、“碧”、“紫”、“银”、“绿”等字,把整个景物描绘得栩栩如生、绚烂多彩,增强了整个画面的立体感,同时使整个画面的意境充满了生机。

李白山水诗在结构构思方面亦不拘泥于形式,只重“情”字,并贯穿于作品的始终。“情之所至,笔之所至。”正如苏轼所说:“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如《蜀道难》开始一句“噫吁,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破空而来,中间又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结尾再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李白情不自禁的感叹,是在写景的基础上作者情感的升华,也是贯穿全诗的情感线索。再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意象的描写,全无刻意安排的迹象。这就是李白山水诗,情从诗中自然喷发,使之成为一代“诗仙”。

李白山水诗中蕴含着很高的政治热情,李白将其直接坦率的表达出来。他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写道:“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然后功成身退。在政治方面的热情,贯穿着他的一生,即便遭受过沉重的打击与挫折,他始终没有完全冷却。最具特色的如《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梦游天姥吟留别》等作品。它们气势不凡,色泽瑰丽,仿佛笼罩着某种神话气氛,产生了一种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李白山水诗最大的特点是对大自然山水形象的理想化、狂想化和个性化。在李白心里,人和大自然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要拥抱大自然,与之化为一体。在《山中问答》中,他诡秘地说:“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这里深刻地揭示出了道家思想。我们知道,道教的思想观念伴随着李白的一生,渗入到他的社会生活中。并随着他的政治遭际而日益加深,推动他走进大自然山水,也使他的山水诗里的山水形象不仅表现自我形象,更加融化为自我形象,使山水形象理想化、狂想化、个性化。

此外,李白还有一些山水诗直接写出了向往仙境、交往神仙,自是理想的追求,这种狂想的表现,显示出谪仙的不凡。但天宝之后,由于国家政治昏乱,个人遭际失意,随着年事阅历的增长,使他对人间权贵更为激愤,对天上神仙亦感梦幻,于是怀着美好梦想广游名山。这种变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有集中典型的表现。诗一开始便断定海中蓬莱仙岛不可信,但天姥山却是可望可游的。于是梦中“飞渡镜湖月”,到剡溪,凭吊谢灵运遗迹。然后“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攀登山巅,领略了大海高峰的奇壮胜观。转眼在云烟迷雾之中,忽然“洞天石扉,訇然中开”,竟来到了金碧琳琅的神仙世界,霓衣风马,虎鼓瑟,鸾驾车,列仙拥簇,纷纷而至。但就在此刻,梦醒了,天姥仙境不见了,只有诗人自己在枕席之间。于是他深深感慨:“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人世荣乐原是一场梦,人间万事都是不断流逝的江河水,无可挽回。因而他要骑鹿访名山,寻求那梦想中的美妙仙境。客观的大自然山水在梦幻中变成了神仙世界,理想以狂想的形式表现出来,表现出一个新的高度。

浅谈李白山水诗的个性特点 篇4

【摘 要】:李白一生是漂泊的一生。在漫游中,李白独特的生活经历和社会实践形成了他的世界观和生活态度。李白的山水诗是李白诗歌成就的代表之作,它不仅在思想内容,艺术手法等方面反映了诗人的主体意识,而且其中也涉及到不少关于时代,社会,以及民生疾苦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意义。李白游赏山水,原始的驱动力不在于官场的得志与失意,而来自于他对山水的热爱和审美的冲动。李白诗中,水是随处可见的意象。李白的山水诗俊逸清新,意境开阔,情景交溶,韵味悠长,雄奇奔放,气势磅礴,以卓然独具的艺术风采和强烈的时代精神,达到了审美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关键词】:李白;山水诗;特点与风格 【提

纲】:

一.与漫游结缘的李白 二.李白山水诗的特点 三.李白山水诗的风格

一、与漫游结缘的李白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少年时期生活在蜀中[1],家境富裕,轻财好施,喜好文学,熟读百家书籍。又关心国事,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二十多岁时出蜀东游,十年之内,顺着长江南游洞庭,北游襄汉,东上庐山,直下金陵、扬州,远到东海边,后来又到黄河流域许多地方。四十一岁时,经道士吴筠推荐[2],被唐玄宗召到长安,作为文学侍从,参加草拟文件等工作。于是高唱“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3]”满怀激情前去赴任。但是,在长安工作不满两 年,便愤然离去,继续漫游各地,“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李白的诗歌创作于是趋于成熟,名篇倍出。天宝三年(744年),他在洛阳和杜甫相遇,结成好友。两人在河南山东一带,携手探胜,把酒论文,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在永王李璘幕府工作。后来,唐肃宗李亨借永王谋反,杀了永王,李白受牵连,被判处流放夜郎,中途遇赦。宝应元年(762年),62岁的李白,在穷困和飘泊中病死于安徽当涂。李白存诗九百多首。他热爱祖国山河,自称“一生好入名山游”,写下了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李白一生是漂泊的一生,天南地北、大河上下,凡精美之处,几乎没有李白没去过的。在漫游中,李白独特的生活经历和社会实践形成了他的世界观和生活态度。他对待一切具体的事物,都和这种世界观和生活态度联系起来,看待一切都有他自己的角度、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审美判断,因此,他在诗歌的表现上也就具有了自己的特点。

二、李白山水诗的特点。1.李白山水诗中的自我意识。

自汉以来,中国传统士人以儒学为宗,等级观念森严,崇尚修身养性,为人克己内敛,行事循规蹈矩,缺少一种张扬自我个性,弥漫着浓厚的伦理色彩和功利主义倾向,而李白却不然,他虽然一生都在追求功名与理想,但却永远保持着一份自由自我的超然与纯真。究其原因,一方面,盛唐初期的国运昌隆与政治文化开明增强了李白等布衣阶层知识分子的自信心,所以李白感受到了盛唐时代精神,同样是怀抱理想,热衷功名;另一方面,儒家的正统思想又直接促使了李白的一种雄心壮志与社会责任感。“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4]”,唐朝是门阀士族政治的转折点,经过隋末农民起义的扫荡和李唐王朝的打击,长期左右中国政治的门阀大地主退出了政治舞台。科举制度的确立,使大批士人得以由考试而进入各级政权。魏征、张九龄、张悦等在政治舞台上的风云际会,鼓舞着一代知识分子以积极上进、建立功勋为己任,“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5];还有,申管、晏婴、鲁仲连、陶朱、吕尚、留侯,诸葛亮等是李白所崇尚的功成名就与青史留名的人物,他们对于李白独立人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6]。因而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之下,盛唐之音表现在李白 2 身上,则是在追求人生的政治理想、社会理想、美学理想和人格理想等诸多方面的统一。李白以坚持独立人格为人生最高理想,对自我价值认识特别强烈,这有别于历代封建知识分子。当然,李白的这种独立人格在其山水诗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如“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陪侍御叔华登楼歌》),“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等。

“李白的山水诗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山水诗之冠[7]”,他以描绘中国大好河山,表现大自然无穷景物之美为主旨,并于容情入景中兼以抒发主观情怀。李白把祖国雄伟壮丽的河山视为主体,作为审美对象加以审视,而且要以新的视角、新的色彩、新的声音、新的气势写出前人和同时代人无法比拟的巅峰之作。李白的山水诗是李白诗歌成就的代表之作,它不仅在思想内容,艺术手法等方面反映了诗人的主体意识,而且其中也涉及到不少关于时代,社会,以及民生疾苦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意义。因此李白写山水诗不单纯写山水,李白的山水诗是难以脱离社会生活对其影响的。李白并没有把他的山水诗按山水诗写,他完全是用自己的心灵任意挥洒。因此,李白的山水诗也就拥有了他自己的灵魂。如《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太阳照孤帆本是常事,两岸青山相对也是很平常。青山像门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看到红霞照耀就感到那片帆是从“日边来”,有李白对太阳的特殊观念。按照中国传统的说法,日乃人君之象。所以,他才把孤帆飞驶和他的被征联系在一起,而觉得那种景象特别壮丽,以致觉得天门特意为他大开。这里,李白对常人不易动情的事物产生了感情,是从自己独特的视角去观察的。2.李白山水诗的时代精神

李白山水诗数量之广,涵盖面之宽,对风格、内容之开拓创新,3 实在是其他诗人所不能比拟的。李白忘情山水并非抛却功名,相反,李白极重功名。在处于封建社会上升阶段的盛唐时期,李白也是意气风发,他时常以大鹏作比,“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现存李白诗作中有大量的干谒求仕、酬赠往还的作品,清晰地记录了李白为走上仕途、实现大济苍生的梦想而付出的不懈努力。李白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对他的人生理想作了详细地描绘:“李公仰天长吁,谓其友人曰:吾未可去也。吾与尔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一身,安能餐君紫霞,荫君青松,乘君莺鹤,驾君虬龙,一朝飞腾,为方丈蓬莱之人耳。此则未可也。乃相与卷其丹书,匣其瑶瑟,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事君之道成,荣亲之义毕,然后与陶朱、留侯,浮五湖,戏沧州,不足为难矣。”[8]

开元天宝年间,唐帝国国力虽然极度强盛,但同时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又潜伏着各种危机。这在李白的(《古风》第三首)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另外,李白历来称赞那些功成身退,不事王侯权贵的清高人物,故而当李白于希望与梦想落空之时,再加之其对社会黑暗现实的所见所闻,他对统治阶级极端厌恶蔑视,于是他便把他的哀愁、苦闷寄向了山水。从而在这时,李白又形成了另一种与“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并行不悖的人生价值趋向,那就是通过对山水田园的吟咏,表达洋溢着乐观情绪的、理想主义的人生追求,探索人的精神价值与生命自由解放的价值。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李白与一般山水诗人不同,自然山水在他心中唤起的不是闲情逸致,而是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非常热烈的情绪。山水与李白的个性精神与思维表达方式浑融一体,折射着李白傲岸不群,摆脱束缚,冲出樊笼的自由意识。在李白看来,追求功名和山林之志并无实质性的冲突,都是对完成自我价值的实现。李白游赏山水,原始的驱动力不在于官场的得志与失意,而来自于他对山水的热爱和审美的冲动。这种热爱在诗人的诗篇中也有着坦率地表露。“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秋下荆门》)等。3.李白山水诗的水意象

李白诗中,水是随处可见的意象,既有大江大河,也有山涧小溪,既有波澜壮阔,也有涓涓细流,可谓意态多姿,风情万种。

李白诗“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常常是全诗气势奔放,先声夺人。那些奔腾不息的水便起了积极的作用。比如《公无渡河》中的“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波滔天,尧咨嗟。”比如 “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横江词六首》)“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这些大水创造了雄伟奇特的气势,增添了李白诗的豪情。

水有澎湃的,也有宁静的。宁静的水烘托出诗歌优美的意境。李白的诗充满了天真朴素之气,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9],李白诗中的静水都有一个鲜明的特点:清。清清的河水,清清的溪水,清清的涧水,清清的江水,共同为我们营造出一幅幅优美的画卷,营造出一个个清新自然的意境。比如《送友人》写道:“青山横北郭,绿水绕东城。”一条清亮的河在城边曲折地流淌,远处是一带青山,绵延在人们的想象之中,共同描绘出送别时清幽宁静的环境。

三.李白山水诗的风格。

1、李白的山水诗俊逸清新,意境开阔

李白生活在唐王朝由强胜走向衰落的时期,热烈地追求光明理想和自由解放,蔑视封建礼法和朝廷权贵,不肯“摧眉折腰”去俯就黑暗势力,因而遭到朝廷的冷遇和打击。于是他漫游天下,写下了奇彩纷呈的山水诗作,千姿百态地刻画了祖国雄奇秀丽的山水风光,表现了他对美好景物的热烈向往之情。在诗人这些千古传诵的山水名篇中,“俊逸清新,意境开阔”,是其显著特点之一。例如,《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作者从峨眉山上的明月写到平羌江水中的明月,空间距离的跨度很大。但因明月常在诗人心头,又因江水长流,伴诗人远游,所以能够统一起来,谱成一曲人与月无限亲情的月光曲,寄寓了游子初次离乡时的深深眷恋之情。[10]

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二十六岁的李白带着慷慨报国的壮图和建立功业的幻想,离开四川、出三峡、渡荆门,来到了江汉平原。诗人从两岸绵亘的从山峻岭中来,面对渐远渐小而消失的远山,面对滚滚奔流于苍茫大地的江水,以新奇的感觉和豪迈的心情,写下了平原的广袤和长江的壮扩。作品在呈现极目无边的远景的同时,也反映出了作者当时的青年意气和时代豪情,显示了清新流丽,境界开阔的特点。就此而言:它比起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城阙辅三清,烽烟望五津”、王湾《次北固山下》“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艺术境界,就更为壮阔。

李白山水诗在接受前人的艺术滋养的同时,又发展了诗歌艺术传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它如,《秋登宣城谢眺北楼》:“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的秋景;《望天门山》:“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楚江;《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山月等等,无不以新奇而隽永的笔触,绘声绘色地描画出壮美的山光水色,给人以俊逸清新,境界开阔的感受。

2、李白的山水诗情景交溶,韵味悠长

李白在山水诗的创作中,最擅长于以情写景,以景抒情。在艺术表现上,诗人时常只选择自然景物中最富特征,自己感受最深的某些方面加以突出的描绘,在具有浓郁的主观色彩的氛围中,蕴涵了无穷的韵味,如,《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是现在公认的古代山水诗中最优秀的篇章。当时作者因永王璘案被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中途遇赦,惊喜交加,当即从白帝城放舟东下江陵。诗人那历尽艰险而遇赦的喜悦心境,久别亲友而归心似箭的急切念情,以及得以解脱之后的兴高采烈的神态,无不在空谷传响,夹 岸秀丽的山峡风光之中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全诗气势豪爽,情景交融,精妙至极。又如《夜宿山寺》:夜宿峰顶寺,举手扪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从诗的语句看,诗人只是写了山中的一座小寺院,但仔细咀嚼,山寺的静穆,环境的净谧,以及超脱凡世喧嚣的佳境,都给人以充分想象的余地。味外之旨,正是作者抒发的厌弃世俗,向往自由的情怀。同样,《山中问答》也是一首含蓄蕴藉,情趣盎然的佳作: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这首诗以问答形式抒发了诗人隐居山林的闲情意趣,语出自然,浑然天成,秀雅的画面,色艳景幽,情真意远,韵味之美,意境之美,使人陶醉[11]。

李白有的诗,虽通篇不以写景为主,但以一二写景语而显得情景交融,韵味悠长。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抓住孤舟远影没入水天之际的动人景色,造就一种高远无穷的意象,表现出对故人的无限神往。诗人仅以一二写景之语,即穷形尽相地描状了景物,真切地显示出了自然景物的特征,深沉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真挚感情。

3、李白的山水诗雄奇奔放,气势磅礴

在李白咏叹山水的佳篇中,《望庐山瀑布》、《横江词》、《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等一类缘江山之助,表现大自然宏伟壮丽,抒发自己逸思豪情的作品最具特色。例如《望庐山瀑布》,诗人通过对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的神奇英姿,以及“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飞动气势,用夸张比喻,奇思异想,使境界不断升华,形象地勾画了庐山瀑布的壮观,创造了无比壮阔的艺术形象。《横江词》六首,极力夸张当涂一带长江风涛的险恶,如第四首中“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形象雄伟,气势磅礴。又如《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人以梦游驰骋想象,用变幻莫测的神笔,描绘出了天姥山的种种图景,有“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的自然美景,有“熊咆龙吟殷岩泉,慄深林兮惊层巅”的恐怖奇景,还有“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 7 麻”的神奇仙景,瞬息万变,捉摸不定,充满了浪漫主义的非凡想象。最后,诗人发出了“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的人生感慨,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人不得开心颜”这一千古名句点明了全诗的主题,唱出了怀才不遇之士的心声,抒发了他热烈地追求光明理想和自由解放的执着之情[12]。再者《蜀道难》形象雄伟,感情炽烈,想象丰富,语言夸张。诗人以变化莫测的笔法,通过从古到今,从总体到局部,从山路到行人,以及环境气氛的悲凉、政治局势的险恶等多方面的描写,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的艰险,展现出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全诗色泽光怪陆离,结构回旋往复,节奏鲜明而富于变化,充分显示出积极浪漫主义的特色。李白的《蜀道难》,使历代描写蜀道艰难的诗篇相形见绌,黯然失色。虽然诗歌竭力描绘的是蜀道的艰难险阻,但人们读后并不感到情绪低沉,反而为诗中夸张的描写和雄健奔放的气势所激动,感受到一种崇高雄壮的美。

李白的山水诗是诗人“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13]中创作的结晶。它们形象雄伟,气势磅礴,寄托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豪迈的气魄,表现了向往雄伟不凡事物的精神风貌,具有一股积极向上的激情。就中国山水诗发展而言,唐宋两代是山水诗成熟和取得辉煌成就的时期,在李白之前,具有浪漫气质,创作上显现出“气势雄伟,劲健有力”[14]特点的诗人有王维、高适、岑参,后有韩愈、刘禹锡、苏轼,但其作品的山水形象和所表现出的气势,都不及《蜀道难》等杰作。因此李白的山水诗形象不仅表现自我形象,而且融化为自我形象,使山水形象具有理想化、狂想化和个性化的突出特点。”这就是李白在山水诗创作上超过前人,启迪后来的功力所在。

总之,李白热爱大自然。他曾经以豪迈的胸怀、奔放的激情,将祖国壮丽秀美的河山描摩笔端,融铸清辞。他写月、写山、写水,明朗清新,境界开阔;他将自己对自由,对光明的渴望与追求,化入了山水诗作之中,情景交融,韵味悠长;他壮绘直落九天的瀑布,以及奔腾咆哮的黄河和崎岖险阻的蜀道,并给予了汪洋恣肆的描绘,再现了大自然的雄伟形象,从而产生了气势磅礴、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简言之,李白的山水诗,以卓然独具的艺术风采和强烈的时代精神,达到了审美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他屹立于浪漫主义的艺术巅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他在中国山水诗文学发展史上“奇峰突起,意境独辟”的特殊地位。注释:

[1]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 [2] 郁贤皓·<<吴筠推荐李白说辨疑>>·南京师范学院学报·1981年第1期

[3] 林家英 庆振轩等主编·<<中国古代作家作品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4] [5] 彭庆生 张仁健主编·<<唐诗精品>>·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第二版

[6] 林家英 庆振轩等主编·<<中国古代作家作品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7] 张家骐·<<中国古代山水诗之冠简论李白山水诗>>·齐鲁学刊·1992年第05期 [8] 林家英 庆振轩等主编·<<中国古代作家作品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9] 林家英 庆振轩等主编·<<中国古代作家作品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10] 林家英 庆振轩等主编·<<中国古代作家作品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11] 林家英 庆振轩等主编·<<中国古代作家作品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12] 林家英 庆振轩等主编·<<中国古代作家作品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13] 龚锡珪·<<李太白年谱>> [14]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

参考文献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

林家英 庆振轩等主编·<<中国古代作家作品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彭庆生 张仁健主编·<<唐诗精品>>·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第二版(日)松浦友久·李白的客寓意识及其诗思----李白评传·中华书局·2001年 胥树人·李白和他的诗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张厚余·太白诗传·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

王许林·论李白山水诗的内在意蕴·中国李白研究·1999年(下)刘方·生命的诗性之思·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

致谢

试论王维在蓝田的山水诗 篇5

王维(701-761),字摩诘,原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他出生于一个地主官僚家庭,很小父亲就去世了,兄弟五人由母亲崔氏哺育成人。十五岁时,他离家赴长安,游学数年,于开元九年(721)擢进士第,释褐为大乐丞,开始了仕宦生涯,年仅二十一岁。可他随即因事获罪,贬谪为济州司仓参军。此后开始了亦官亦隐的生涯,他曾先后隐居淇上、嵩山和终南山。王维中年以后,他购得蓝田辋川宋之问别墅,过着亦官亦隐,傲啸山林的生活。

王维的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称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书摩诘蓝田烟雨图》)王维诗现存不满400首,其中最能代表其创作特色的是描绘山水田园等自然风景及歌咏隐居生活的诗篇。王维描绘自然风景的高度成就,使他在盛唐诗坛独树一帜,成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展了谢灵运开创的写作山水诗的传统,对陶渊明田园诗的清新自然也有所吸取,使山水田园诗的成就达到了一个高峰,因而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王维在蓝田生活期间,创作了三十三首著名的山水诗,其中以《辋川集》二十首为主要代表之一。综观王维在蓝田的山水诗,其诗歌既传承了他前期诗歌的特点,深入浅出,爽朗不尽,融汇着历代诗歌的精华,又有其独特的思想艺术和审美体验。

王维在蓝田的山水田园诗不仅画意盎然,清逸明秀,意境深远,其艺术成就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诗中有画”诗画美

王维以诗人兼画家的眼光来观察客观世界,凭着自己长期隐居于山水林壑之间对自然的独特敏感与对画理的娴熟运用,他别巨匠心地剪取自然界中那些最有特征的水色山光写入诗中,凭借诗情绘画,使山水诗与山水画互为渗透,融而为一。他的山水诗不仅体现出画诗的构图,色彩和造型之美,还能充分表现山光水色在时空瞬变中的神采,给自然景色注入了人的气质,人的性格,人的精神,从而使他的诗,形神俱佳,气韵生动。

如《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描写了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写空山的杳无人迹,寂静与幽暗。诗人正是以他特有的画家,音乐家对色彩,声音的敏感,才把握住了空山人语响和深林入返照的一刹那间所显示的特有的幽静境界。

(二)“形神兼似”的空灵美

王维山水诗,既继承了二谢(谢灵运,谢朓)的工笔精细,注重形象实感的优点,又能以禅入诗,使山水诗从直感,直叙跃进到妙想入神的境界。即从“形似”跨进到“形神兼似”的新阶段。如《》《汉江临眺》“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这首诗给我们展现了一幅色彩素雅,格调清新,意境优美的水墨山水画.画面布局,远近相映,疏密相间,加之以简驭繁,以形写意,轻笔淡墨,又融情于景,情绪乐观,这就给人以美的享受.诗人夸张地写汉江同三湘,九派的联系,将天地之外的江流和似有似无的山色,同江中的城邑倒影及奔向远方的波澜,虚笔写实,浑为一体,从而把汉江的辽阔悠远,襄阳悚立江畔的神姿,诗人闲逸的心境,都表现得极为生动传神.王维受其母亲的影响较深,吸收禅宗的超然脱俗,以佛家的目光观察世界,”山河天眼里,世界法身中.“同时,又将佛教的”空“,”寂“之境,作为人生的归宿.因此,他的诗作,尤其是后期写的《辋川集》,呈现出”空灵境界",这正是他的山水诗达到极致的一个标志,也是他的山水诗形神兼似的最好解释.所以他的山水诗空灵冲淡,幽雅悠远,意蕴无穷,具有永恒的魅力.(三)和谐统一的音响美

王维凭着对音乐的特殊修养,在创作山水诗时,能够比别人更敏锐地感受并精确地把握山水自然的天籁.通过精炼而富于诗意的语言,作有声有色的表达.王维山水诗的艺术成就很高,而王维诗歌的风格也是多样性的.关于王维山水诗歌的风格,历来诗评家们有过许多评述.诗歌的艺术风格,与诗人的思想,感情,个性,审美爱好以及诗歌的意境,意境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等等,有着密切的关系.自然优美,清雅冲淡是王维诗歌最突出的艺术风格.这种风格主要体现在诗人的那些反映隐逸生活情趣的山水诗中.请看诗作《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此诗描写的是描写在远离人烟的竹林深处诗人所感受到的天然乐趣。诗人独自一人,尽情地弹琴,时而发出长啸。在这幽静的竹林里,没有别人知道诗人的存在,只有天上的明月,将它皎洁的光辉透过竹叶射进来,洒落在诗人身上,给予诗人深情的慰藉。

再如《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这首诗描绘深山幽涧中辛夷花自开自落的自然景色。前两句,将辛夷花比作芙蓉花,写它开得那样猩红艳丽,而且盛开在高高的树梢,俯临深涧,显得那样的高标傲世。诗人化用了《楚辞》句意,选取美的喻象并敷彩着色,展示出辛夷花的勃勃生机。后两句,诗人笔锋一转,把辛夷花置于一个山深人寂的环境之中,写它热烈地开放,使山野一片火红;落时则毫无惋惜地谢落,令人想象花瓣如缤纷红雨洒落深涧。它自开自落,顺应着自然的本性;它自满自足,无人欣赏,也不企求有人欣赏。这绝无人迹、亘古寂静的“涧户”,正是诗人以“空寂”的禅心观照世界的意象;然而,诗人又反对绝对的空无和死灭,因此他在这个空寂得发冷发白的涧户中,却又描绘出辛夷花猩红的色彩与开落的动态声息,使人感到空寂中仍有生命的存在。也许,他写辛夷花仅仅为了说明宇宙自然虽有色而实空、虽动而常静的佛禅义理,但我们却在这空寂之境中,感受到了大自然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生命脉博的跳动,还有一种甘于寂寞、冷落超然的感情。王维在蓝田的山水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而且具有很高的思想艺术,主要表现在:

王维的经历颇为坎坷。作为处于封建社会上升期的盛唐,士人们普遍有着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王维也不能例外。青年时期的王维,有“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杀射五单于”①的豪情万丈;由于他的积极进取,二十一岁就进士及地了,后受贤相张九龄提携,作右拾遗。然而,好景不长,不久后,李林甫执政,王维数犯大忌,政治无望,生命有忧。当时,他的处境并不“适意”,甚至可以用糟糕来形容。出于“留得青山”的目的,他过起了半官半隐生活。但,失望、希望、羞愧、愤恨、惆怅、沉郁,内心的矛盾无法止息,一切的剧烈的心理动荡都化作“寂静”“清幽”,在这个时期写出的《辋川集》势必带有诗人悲愤幽郁的感情色彩,并成为《辋川集》的感情基调。诗人竭力以清秀绝俗的辋川山水来消释它,但心头阴影的笼罩终难冲出,使作品带有一种摆脱不了的矛盾:诗人“空悲”、“惆怅”,便“独坐”、“长啸”以超脱,以至于逐步进入一种禅意。此间,诗人的心境有起有伏,很见波澜。它经历了两大转折点:即由怨愤到超脱;又由安适转为平静入禅。

1、愤世

《辋川集》二十首中,流露的首先是诗人受压制、受排挤、不得不退隐的孤愤郁闷的心情。《孟城坳》、《华子冈》两篇中,诗人与政治较为接近,写出一种从“入世”走向“出世”的悲愤。新家孟城口,古木余衰柳。来者复为谁?空悲昔人有。——《孟城坳》此诗开篇明义,为全诗定下了基调。该诗作于王维购得辋川宋之问别墅后不久。宋之问在高宗朝曾以文才出众而闻达于世,他媚附权贵,曾显赫一时。但终遭贬谪,客死他乡。王维来到辋川,看到古木、衰柳、旧宅,不由地感慨万端,产生了复杂的感情。前两句感叹只见衰柳而不见当年栽柳之人,后两句说:谁知今后继我为辋川主人的又是何人,我何必为它昔日的主人而叹息呢!此时,李林甫专权,张九龄被放逐,诗人的一切抱负都成了泡影。“衰柳”曾为初唐宋之问所有,这里是睹物思人,遥寄感慨:宋之问媚附权贵,显赫一时,至今何在?我王维也居孟城口,是走宋的道路吗?这里隐含了王维不愿依附权贵的性情。“我”这个“来者”评价宋这个“昔人”;以后的“来者”如何评价我这个“昔人”,不得不慎啊!明代胡震亨评此诗:“非为昔人悲,悲后人谁居此耳。总达者之言。”②。诗人的“空悲”悲的是自己的心,更有一份潜隐的苦愤。这种摆脱不了的思绪牵扯着诗人,使他在辋川吟咏中,不能尽心尽兴。

诗人为孟城坳所触发的感慨似乎在登华子冈时犹存余波,甩以他没有具体刻划华子冈的景色,而是使若干无尽无极的印象连成寥廓怅惘的意境: 飞鸟去不穷,连山夏秋色。上下华子冈,惆怅情何极?——《华子冈》鸟儿永飞不止,群山目不能尽。诗人徘徊于秋山暮色之中,“惆怅”至极!景无限,情无限;情无穷,景无穷!从上下华子冈,诗人可能联想到自己政治道路上的由高而低,由上而下,因而“惆怅情何极”。但自此,我们似乎也看到诗人在徘徊之时,思索着某些人生的哲理:鸟儿飞上飞下,总在朝前,山峦起伏不定,总在延绵;人啊,道路曲折,难道就在挫折面前只顾惆怅吗?惆怅有何极限?怎可长此而往?由此想,诗人是否在另一面隐含了自劝劝人的意向呢?诗人的“空悲”、“惆怅”到了《鹿柴》、《木兰柴》、《斤竹岭》、《文杏馆》、《宫槐陌》等几首诗中被隐藏地更深了,竟似有了一种脱尘超俗、完全投身于静谧之境界之感。这几首诗所描写的境界是何等的清幽、静寂:《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空山里寂静无人,深林里飘荡着断续的人声愈发彰显山之“空”;一缕夕阳透射在密林深处的青苔上,是那样的恍惚而凄清。我们可以想见,诗人双目迷远,思绪恍惚:这等的远离尘嚣的空寂、孤独,是我所追求的吗?一个具有政治抱负的人竟然身入空山,纵情山水,这是一个悲剧。看着返影,望着青苔,这多无聊。而这仅仅是无聊吗?山中偶有的人声,仿佛诗人脑子里的人声。在极为寂静的时候,脑子突然静下来,极易重现过去的印象。把表面的场景写得越静,越能更好地表现耳畔实际沉留的往事的剧动:政治场上的争斗多么激烈,若不是抽身得早,该是什么结局呀„„

再看《文杏馆》:文杏裁为梁,香茅结成宇。不知栋里云,去作人间雨。山馆结构精致、屋宇精美,筑于高峻之地,略带夸饰地写出山馆的结构的精致。栋里彩云化为人间雨,强调了山馆的地势之高,又令人产生极为漂渺的遐想:山馆与世隔绝,诗人的才华不能得以施展。诗人甚感悲凉,只得寄意淡远,以景物之静来平自己之心。还有木兰柴中秋山残照将敛,夕岚飞鸟相伴;斤竹岭中林荫藏碧泉的幽远,栾家濑中清流惊白鹭的宁静„„这一幅幅风景图,使人感到其境过清,不可久居,让人感到泣神凄骨,寒气凛凛,映照出诗人的孤独和隐愤,抒发了作者受排挤的苦闷。但从诗中,我们也可以让人领受到幽谧、宁静的自然美趣。这些诗作都是从静处着意,写出了诗人努力沉浸在静谧之中,细细体味山水这灵秀,以解愤世之苦,寻求心灵安慰和精神寄托,解除心理的痛苦。

2、遁世

《孟城坳》、《鹿柴》等诗句描写诗人初进辋川是带着郁闷惆怅的心情,想寄情于山水却又无法真正摆脱尘世烦恼,矛盾至极。那么诗人游至“茱萸沜”、“临湖亭”“北垞”时,则流露出一种闲适、怡然的好心情。《临湖亭》、《北垞》等诗句一改之前的“愤世”,而表现出一种“乐世”之情,这是诗人感情的一个转折点。

《柳浪》《茱萸沜》《宫槐陌》《临湖亭》《南垞》《白石滩》《北垞》等诗着力描绘了辋川别业——诗人心目中的桃花源的安宁、和美和清净。从诗篇中透露的意象看,诗人从清寂苍凉的心境中拔出了一些,正应了前面的不必“空悲”,何须“惆怅”之意。这些诗尽管还是饱含清幽的色调,但是已有了人的气息,有了亮色,有山客可以谈人生论世理,有各色鲜翠可以娱目悦心,有清水溪流可以荡舟对酒,一派生活乐趣,这是一种与官场争斗迥异的清新生活。

先看《茱萸沜》:

结实红且绿,复如花更开。山中倘留客,置此芙蓉杯。

诗人盛情邀请朋友们到他的别墅做客,此间,诗人展开丰富想象,以鲜艳的花朵比喻红绿的“结实”,并进一步设想用这奇美的“结实”作酒杯,以招待远来的客人。借茱萸之典,祝朋友无灾无难、生活平安。轻舸迎上客,悠悠湖上来。当轩对樽洒,四面芙蓉开。——《临湖亭》

《临湖亭》表现的情景,令人心旷神怡:轻波荡漾,小舟徐徐;微微和风,荷花盛开;色调何等清新明快!在如此仙境般的美景中,主客临轩对酒,其兴又何其雅致!《南垞》中,诗人不写南垞之景,却写船上所见之北垞:三五人家,掩映于波光林霭之间,一水盈盈,可望而不可即。诗句“写得渺漫如在目前。”③《白石滩》与诗人表现理想生活的《山居秋暝》有异曲同工之处。《山居秋暝》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动人情景,在这里以不同角度表现出来。《山居秋暝》写浣女夜归家,《白石滩》则是写浣女夜槌衣。虽显示的角度不同,但清泉、明月、绿蒲一样清新动人,浣女一样活泼可爱。在这种优美和平的环境里,诗人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欢乐和满足。里境浅出、上述诗中,诗人在美景中混然忘我,心情闲雅恬淡。诗作表露出的诗人的心境与前《华子冈》、《鹿柴》等诗中的大相庭径。前面表现是怨愤,这里有的是舒心。前面的静透出冷寂,这里的静却流露着出温暖。诗人在桃花源式的环境中,心境是轻松愉快的,他的积郁不平似乎也被辋川的风月销磨殆尽。诗人似乎过着安逸的生活,成了“识道”的“高人”。但诗人是否停止思绪?当我们反复颂读,走入诗人内心,我们再去思索这些诗,却能体味另一番道理: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这似乎暗示他人:归隐山林吧,不要与那些行污品秽之人沾在一起。从这些诗的意象中,我们可以想见诗人的一种人生态度:人生之路错综复杂,在必要的时候要能进能退,进也罢,退也好,重要的是要保持好的节操,修炼美的品行。太弱,会导致失去人格;太刚,则易折易败。刚柔相济,以求来日,重展抱负,也不失为一种正确态度。王维的为人是很精明的,明知把不愿依附权贵的思想说透容易招祸,正像他不敢决然彻底引退而过半官半隐的生活,以避免明显地表示与李林甫不同流合污之意一样,他在游览辋川时竭力把内心意向隐得更深。从这里,我们感到这样一种信息:摆脱官场羁绊,注重自身修养亦是古人所崇尚的。诗人表示“不学御沟上,春风伤别离”(《柳浪》),不愿与李林甫之流合污,宁愿追求山林的清洁生活,也不屑于学宋之问的随风飘摇如柳。这是一种高尚人格的追求。《栾家濑》、《金屑泉》等诗正是这种心曲的表露。

3、入禅

在王维隐居的辋川,诗人亲山近水,不断地发掘山水的美学价值。再加上人生后期,王维信佛,《旧唐书》本传说“维弟兄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唐代正是佛教高度“繁荣”的时代,士大夫学佛佞佛风气极盛,加之王维受虔诚佛教徒母亲的影响,中年时便成为一个笃诚的学佛者。禅宗崇尚山林胜景的风格,让诗人逐步地进行自我引导,自我启示。他把自己对佛法的理解融会到人生观中,把宗教情感化为诗思,在后期《欹湖》、《辛夷坞》、《竹里馆》、《漆园》、《椒园》里创造出一种“佛”的诗的意境,并逐渐真正地融于山于之舒心。这是他思想的第又一次转变。

看其中的《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该诗写幽居竹林中的感受。诗人独坐在幽深的竹林里弹琴长啸,还能欣赏到幽篁的美景,自在自得,虽无人知晓他的存在,但却有明月来相伴。大自然最了解他内心的孤独,明月的清辉带给他一种寂静的快乐。

物我合一而物我两忘,禅意与诗情水乳交融。再看《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寂静的山涧里,辛夷花自开自落,自生自灭,不假外物,不关世事,也无人知晓。这是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也是诗人王维主客观契合一体的独特意境,简直就是佛家空无寂灭观念的象征境界。王维在这里所创造的意境,生于象外,是一种诗境与禅境的合一体,它具有极大的暗示性和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所以明代文论家胡应麟说,此诗是“入禅”之作,“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 ④后人给予王维以极高的评价,称之为“诗佛”,可见他的诗不是枯燥地表现禅理,而是“以佛入诗”,诗人畅游辋川,将其汹涌澎湃的诗情与他的禅思完美地结合,《辋川集》后几首,诗人将禅意转化为诗思,更创造出了山水诗的绝品。

4、升华

王维终日游历辋川,寄情山水。在经历了几番心理的转折后,王维的心境已渐趋平静,将美好理想与人生追求寄意于高洁之物,以升华自己的高洁之志。《欹湖》、《椒园》、《漆园》等诗直接化用“楚辞”的意境、手法。《欹湖》借《九歌》凄清美丽的意境想象一女子日暮时分送别夫君的情景,象征自己心灵的另一感慨。箫声呜咽,斜阳脉脉,两情依依,蓦然回首,青山无语,白云自卷。世上绪事,已似过眼烟云,唯我自清高。《椒园》一诗化用《东皇太一》的意境,借“帝子”“佳人”“云中君”等象征要与贤臣一道,为明君尽忠的志向。在这些诗的模糊内涵中,我们可以看出“象外之象”“言外之旨”,诗人是在表露他要以屈原为榜样,表示要像屈原那样关怀国家而保持品行的高洁。结合整部《辋川集》看,这一意旨更明显。屈原为表现自己高洁志向,写了一系列香草、奇艾之物,寓示人格的追求。司马迁总结说:“其志洁,故其称物芳”。王维一力追随先哲,在屈原所创造的形象上赋予新的内涵,并独出心裁地另行发掘了一批足以寓示高贵人格的物象,在《辋川集》中,文杏、檀木、香茅、桂尊、杜若、椒浆、瑶席、金屑泉、翠竹、茱萸、芙蓉、清溪等等,无不是芳香圣洁之物象,如此之多的洁物被溶进王维的独特诗句中,或借故出新,或独出心裁,无不象征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杰出的才华以及济世拯物的崇高志向。总观整部《辋川集》,诗人的思想情感在二十首五绝中,按游览的路线发生了几次转折:即由悲郁之情转为澹远超脱之情,再由澹远超俗之情回归到至禅至佛的境界。但尽管诗人隐居避世,诗人的高洁理想还是深沉地埋在字里行间的。这种变化的主调是沉郁的。这种感情上的回复,正是诗人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又不敢公然与之决裂的矛盾心情的如实反映。王维不是一个讲求“无为”之人,他还是一个不满现实的人。不能因为退隐本身就是回避,而把他看作一个充满消极思想和享乐意识的人,从而否定王维的山水田园诗的积极意义。

论李白的山水诗 篇6

一、李白诗论观的具体内容

在《古风》中, 可以看出李白的诗学观具有儒道兼融的特色, 李白确立了以道家理论为基础的“贵清真”的诗美范式和儒家理论为基础的“诗教”的诗歌功用观。李白开宗明义, 提出自己的诗歌创作的主张, 明确表态要继承风雅传统, 确立了“天真”的诗美风范。

(一) 确立道家“清真”的审美标准

从李白的诗学主张及艺术创作中, 可以看出李白所认可的是“贵清真”的道家美学思想, “清”即是清新, “真”则真率, 清新自然, 真率洒脱的诗风, 其实质是崇尚自然, 反对矫饰, 受道家思想影响, 是李白追求的艺术风格。

在《古风》 (其一) 中, 李白站在我国文学发展的高度, 以独到的批判眼光对诗歌发展的各阶段进行反思、总结和评价, 在反思历代文风流变之后, 将“清真”与“绮丽”对举, 这就使“清真”具有了一种特殊的美学意蕴。而“丑女来效颦, 还家惊四邻, ……一曲斐然子, 雕虫丧天真。……” (其三十五) 这首, 则在批判模拟、雕琢的基础上对“清真”的美学意蕴作更具体的展露[1]。

(二) 重振儒家“诗教”的诗歌功用

在《古风》中, 李白表达了对儒家传统“诗教”观念的认可。李白虽然写诗时高唱“我本楚狂人, 凤歌笑孔丘”, 但他对儒家学说并不全然否定。他看重《诗经》的教化传统, 推崇《诗经》的风雅正声, 认为诗歌要反映现实, 要继承《诗经》的美刺和褒贬传统。在这里, 李白以新时代孔子自居, 明确表示“我志在删述, 垂辉映千春”, 期许自己可以创立文章不朽之事业。

首先, 李白对诗歌发展历史进行了简要的回顾, 从“王风委蔓草”到“绮丽不足珍”, 跨度从战国到唐:战国至建安时期, 诗风不振, 而由《离骚》发展为汉赋, 铺张扬厉, 诗的寄兴托讽之旨不存;而唐代则有所转变, 诗人们处于“群才属休明, 乘运共跃鳞”的清明环境中。所以, 李白力主作诗应以“诗三百”为准则, 力主恢复“雅正”之声的优良传统。李白所谓“正声”、“微茫”, 是指《诗经》、《楚辞》所代表的诗歌优良传统丧失的慨叹。可见李白是把内容上政治功利鲜明, 情感抒发真挚, 艺术上辞采声韵华美等, 视为合乎“风雅”的创作标准予以确认。

二、李白诗论形成的理论基础

李白的思想较为驳杂, 历来研究者均对此有所研究。相对而言, 李白的诗歌理论体系的内容也较为复杂, 但总的来说, 其诗歌理论的源头仍是以道家清真观念以及被李白改造过的儒家“诗教”理论。

李白追求诗歌的艺术形式, 同时也看重诗歌的“诗教”功用, “文质相炳焕, 众星罗秋旻”, 这与孔子所强调的“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的审美理想完全契合, 成为李白诗歌理论中所保留的一部分。但是, 李白对儒家思想的接受是有选择和条件的, 他所推崇的是鲁仲连、管仲、乐毅、诸葛亮等胸怀韬略、见机行事的纵横家或带有纵横家色彩的政治家。李白的诗歌理论体系中有极其强烈的自我成分, 他自信甚至张扬的哀叹, “大雅”之风长时间的衰败、沉沦, 如果我不能承担标举雅正的旗帜, 那么“竟谁陈”呢?李白有着强烈的治世之心, 李白认为自己同孔子一样, 都“志在删述”, 如果时运合宜, 能够完成, 那么必定是一件“垂辉映千春”的丰功伟绩。

三、李白诗歌创作实践

李白的诗学理念明确清晰而自成体系, 这一理论体系既是李白诗歌创作实践经验的总结, 同时在李白诗歌创作过程中也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并贯穿于李白诗歌创作的始终。

李白的清丽观是建立在作家主体人格之“清”的基础上, 表现在诗歌中则是强调语言优美流畅, 抒情自然真挚的风格。“清”根源于创作主体真率的人格, 体现在文学创作中便是作品情感的真挚、语句的清新。无论为人还是为文, “真”都是“清”的实质。李白推崇“清真”而反对“绮丽”主要针对的是一种创作心态以及这种创作心态所决定的动机:为哗众取宠而虚情矫意、东施东施效颦。“清”、“真”本身就具有美学的意味, 是一种心无旁鹜的纯粹之美。他十分推崇清丽之美, 也体现在李白对六朝民歌的学习上, “由于他 (李白) 在汲取民间诗歌语言艺术的同时, 又批判地继承了诗人制作的优秀传统, 所以他的语言, 在生动、自然之外, 又有明净、华美的特点”[2]。民歌笔写天真、诗发真情, 无心而得却声调朗朗、诗境明丽, 为李白所推崇, 他曾说:“予非《怀沙》客, 但美《采菱》曲。” (《春滞沅湘有怀山中》) 《采菱》为吴楚民歌, 语辞流丽。李白有不少民歌创作, 体现了清畅流丽的特点, 比如:《子夜吴歌》 (其三)

长安一片月, 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断, 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 良人罢远征?

诗中描写女主人公闺中怀念征人, 声情并茂。其清丽风貌, 得益于语言朴素自然、音韵流畅的特点和情感率真, 末二句“何日平胡虏, 良人罢远征?”, 用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女主人公对丈夫牵念之悠长, 呈现出清丽的诗美风貌[3]。而李白其他种类的诗歌中同样也有一种自然真纯、独出于尘世之感。

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 李白并未留下论诗的专文, 但是在他的诗歌中却包含着丰富的诗学思想。“李白一生大本领全在《古风》五十九首”, 从他留下的不多的诗歌主张和理论批评的文字里, 我们仍然可以窥见其中独到的理论见解和鲜明的创作追求。这种富有特色的诗学理论, 注重于对诗歌艺术美学表现特质作深入阐释, 其理论意义和对诗界的深远影响不容忽视。

摘要:李白的诗学主张绝大部分集中在《古风》第一首和第三十五首中。李白明确的提出了诗歌“贵清真, 重功用”的诗学主张, 形成了系统、完整的诗学理论体系, 并积极地在诗歌创作中进行着实践, 最终形成了豪放俊逸、清新绮丽的艺术风貌。

关键词:李白,诗论,古风

参考文献

[1][唐]李白著、[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M], 北京:中华书局, 1977年

[2]李长之: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M], 1940年著,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0年版

论王维山水诗的绘画美 篇7

一、景物和谐,整体构图

中国古代绘画,很讲究“经营位置”,因为优秀画家总是善于将许多个别景象通过“经营位置”组成一个整体。王维的山水诗,就擅长把处于分散状态中的自然景物,和谐有序地组成一个艺术整体。例如在诗歌《终南山》中,王维以高屋建瓴的眼光,在构图上既把握山水的总体印象,又随处点染,使全诗体现出绘画的构图美: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前三联从大处落墨,全局着眼:终南山主峰太乙高耸入云,已接近天帝所居之处,它绵亘不绝的岭脉,一直延伸到东海之滨。走近山中,前面的山路烟笼雾锁,一片迷朦,但等你凑到眼前,青色云气全然消失,各种景物历历在目。而回望刚走过的山路,很快又被白云封闭住了。当登上中峰俯瞰四周,只见山南山北,景象迥异,千谷万壑,阴晴不同。这三联可谓尺幅千里,把终南山的山势通过总体性的布局展现在我们面前,使人感觉在观赏一幅巨画。尾联在整体画面中点缀了一两个小小的人物,巨幅画卷顿时显得气韵生动了。

又如《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首联扣住题意,“空山”二字,笼罩全诗,既表示雨后山中空寂无人,又表明秋雨初霁,山中处处空旷宜人,从而为整个画面基调做了规定,涂抹了底色。中间两联取景典型,把通过多种感官汲取而来的物象错综有致地配置于画面之中。在这首诗中,明月与松树、清泉与山石、竹林与浣女、莲花与渔舟连接成一个个意象群,就构图而言,这些意象如巨幅画卷中的一个个精彩细部,它们从不同侧面显示了“山居秋暝”的整体特征,即空寂而不死寂,幽静之中充满了生机。

二、浓淡相宜,虚实相生

我国古代绘画,还特别讲究远近、虚实、浓淡、有无等艺术辩证关系的处理,王维的山水诗也借用了这些技巧。比如,《汉江临眺》中“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二句,一望无垠的大地上升起了层层薄雾,烟雾缭绕,游离不定,忽明忽暗的光线,更显得神秘莫测。画面的色调由深及浅,从近处向远处延伸,逐步变化,群山在雾霭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给人一种梦幻的空灵之感,既富于画意,又蕴含诗情。

王维还擅长对自然景物色彩的描写,通过对景物色彩的刻画,创造出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浓彩重墨和惜色如金是古代画家常用的手法,王维就常常运用这类手法,描绘出山水景物

或浓艳或淡雅的色彩。“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辋川别业》),这是用大红大绿的色块组合成色彩浓艳的画面。“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新晴野望》),这是用皎洁素雅的浅色给人以美感。

王维还善于突破时间的限制,反映出大自然色彩的变化,如“瀑布松杉常带雨,夕阳彩翠忽成岚”(《送方尊师归嵩山》),“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送刑桂州》),都不囿于静止的画面色彩,着力表现色彩的无穷变幻,从而把读者带入身临其境、目不暇接的审美境地。

三、以动衬静,以声状静

王维作为音乐家,对大自然音响有着敏锐的感受。他的山水诗特别善于以动衬静,以声状静。王维在描绘山水景物如画般的图景时,就常于恬静的画境中传出叮当有声的音响。且看《鸟鸣涧》一诗: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桂花飘落的时节,诗人闲适而悠然,在空寂的山间,月色惊动了山间的鸟儿,将山涧的沉寂稍稍打破。诗情画意中,赋予读者的正是如见其景、如闻其声的感受。

《山居秋暝》中间两联也出色地运用了以动写静,以声衬静的手法:上句写山间景色动人,动静结合,通过视觉,写空中之明月,由远及近,以无声写静态;下句则通过听觉,写地面的清泉在石上缓缓流淌,由近及远,以有声写静态。上句写所闻,绘山林之景,静中有动;下句写所见,描水中之微漾,以动衬静,达到了动中有静,动静结合的艺术效果。这样的画面,虽然处处有声音,却又处处显宁静,这恰恰是诗人的高明之处,以动态、声音衬托宁静,从而创造出闲适恬静的美好意境。

总之,王维的山水诗于诗中见画意,于画中传达诗情,得情景交融之妙,堪称形神兼备。读王维的山水诗,透过画面是不难感受到诗人闲适恬淡、清悠静穆的情怀的,这种超出画面之外的感受,正是绘画美在王维山水诗中的突出体现。

上一篇:天问教育:中国教育史考研重要简答题汇总下一篇:绿树与街道6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