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2024-05-21

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精选10篇)

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篇1

摘要:为了营造自主创新的科技发展环境,促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2006年底,国家科技部有重点有步骤的在转制院所和企业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目前,已建成96个依托企业运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本文在对建设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对国家、行业、企业的作用进行了论述后,并就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

进入21世纪以来,创新已经成为竞争中决定成败的主导因素。什么是创新?对于企业来说,凡是引入新产品、引用新的生产方法和工艺、开辟新市场、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供给来源等都是创新。依此界定,企业的成本、质量、品牌形象、组织形式的先进性都是以创新为前提的。

如今企业已不再是过去生产车间的角色,而是发展为在创新能力和组织建设上日趋完善,已成为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一员。不仅表现为企业的规模和数量大幅度增长,而且企业对研究开发的投入也不断增加,1999年全国企业投入研究开发的费用为510.289 9亿元,到2011年, 全国企业研发费用投入则增长到6 579.3亿元,经费投入增长了12.5倍。国家实验室作为国家级的科研平台,拥有着诸多国内独一无二的一流的大型科研基础设施,汇聚了一批精干的高层次研究队伍,在企业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既深化了科技体制改革,又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产业、国家发展的需要,因此它必将在创新体系构建中发挥重要作用。

1 建立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对行业具有促进作用

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主要任务是面向人类社会和行业未来发展的需求,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竞争前共性技术研究,研究制定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聚集和培养优秀人才,引领和带动行业技术进步[1]。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中国发展的这些年,在促进我国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学科的发展,聚集和培养高层次的科技人才,推动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基础研究新的运行机制,促进国内外科技合作和交流以及解决国家经济建设中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已经成为我国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骨干力量和重要基地,科技创新的源泉,孕育高层次科技人才的摇篮,国内外学术交流的中心。在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对于国家和企业来说,可以达到一个双赢的结果。

2 现阶段依托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能够直接 推动企业的科技创新

2.1 有利于聚集更多的人才到企业中去

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就意味着国家研发资源会相应的给予倾斜,进而会拥有更加先进的设备,更好更多的项目。这样的利好因素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到企业中去。 如车用生物燃料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聘请了欧阳平凯、 杜祥琬、曹湘洪和谭天伟四位院士作为学术委员会成员, 并引进大量高水平客座研究员,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立。

2.2 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知名度

依托企业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际上为企业做了无形的、低成本、高收益的广告宣传。尽管国家相关法规规定企业不能对国家重点实验室进驻企业进行宣传,但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存在无形中提升了企业的研发形象。因为只有具备行业领先技术水平的企业才有资格管理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也意味着国家也将重点扶持该企业的发展[3]。

2.3 有利于企业承担国家更多的研发资源

除企业的研发投入以外,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经费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国家及地方的财政专项拨付的用于的建设和运行的经费;二是科研课题经费。科技部在863计划、97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等各类国家科技计划中对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倾斜,优先支持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承担具有行业全局性、技术前瞻性的科研项目。主管部门还会通过政策、项目和运行补助等各种方式,对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运行和科研工作进行支持,这意味着企业有机会承担国家更多的研发资源的投入。

2.4 有利于实现技术开发与产品生产的同步性

技术的效应体现在技术的扩散过程中,因而研发成果能否产业化,大规模投产是决定技术能否发挥效用的关键因素。企业研发的目的是为了运用技术优势来生产出更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而研发机构及高校研究院在研发的过程中,与消费者的需求以及企业的生产能力及利用技术的能力是相脱节的,因而容易出现研发成果在实验室中运行良好,却不能大规模产业化甚至不能满足市场需要的情况。而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相当于将该种研发机构嵌入了企业的研发体系,能够集中资源解决企业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能够更好地产业化以及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3 依托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对国家经济发展 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3.1 有利于构建具有国际先进研发水平的企业

在国外,例如贝尔实验室,美国每年投入巨额资金, 通过这些资金,能够转化为企业在科技上的实力,进而增加其竞争优势[5]。我国选择一些在各领域处于领先位置的企业,通过这种模式,支持企业的研发,使其技术水平赶上并在部分领域超过世界领先水平,这样可以建立在世界上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比如天冠集团在我国的车用生物燃料生产中处于领先位置,因而将车用生物燃料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在其中是很好的选择。

3.2 有利于提高资源分配的效率

基础研究的研发投入在过去的若干年中呈现下降趋势,校研机构的研究主题是基础性研究。而企业的研究大多是应用性研究。此外,科研机构产生成果后,存在着评估后放弃、暂时或长期被搁置的问题。而企业的目的是为了盈利,只有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才能实现盈利。与客户及市场密切的联系使他们能够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到最需要的领域。而企业内部的实验室能够将资源直接投入到企业中进行应用技术的研发,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降低研发成果被搁置的概率[4]。

3.3 有利于促进国家创新体系的完善

在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规定中指明要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之间的横向合作以及跨学科合作。企业主体研究是应用技术,这不仅需要某一领域的技术,而是多领域的技术,因而要促进不同领域的研究机构进行合作。此外, 将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在企业中,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合作平台,有利于加强产学研合作。

4 推动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和发展的建议

我国目前已经批准了96家依托企业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迈出了探索的第一步,但就目前来看,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都存在有不少的问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及发展。建议如下:

4.1 明确政府职能,强化政府支持与引导

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一个研究与开发执行机构,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对私营研究与开发机构无法承担而又事关国家利益的任务提供研究与开发服务。而政府的主要职能在于为国家实验室提供充分必要的法律保障, 以及适度的行政干预。国内虽然已经颁布了科技进步法、成果转让法、专利法等多部有关科技活动的法律,但相比国外还有很大欠缺,如美国对科研的预算常常以法案的形式报请国会批准,科研机构的立法已经在整个科技立法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我们尚未对从事科技活动的基本单位——实验室的活动规范做出法律规定,因此,建议进一步健全科技立法体系。在实验室的组织管理体制上,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和单位的管理职能:科技部是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宏观管理部门;地方科技管理部门或企业相关主管部门是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主管部门,对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情况进行指导、监督、考核;依托单位是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的具体负责单位。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具有较强研究开发能力和技术辐射能力的企业建设,实行相对独立的管理机制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国家各部门都要整合科研经费,将重大科技攻关和前沿基础研究项目投向国家重点实验室,使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资源得以充分利用,争取获得最高水平、最大效益、最快速度的科技创新成果。

4.2 加快人才工程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科技队 伍

吸引人才首先要优化科技人才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其中,硬环境主要是指影响人才发展的有形的硬件条件,比如科研基础设施环境,住房环境等;软环境主要是指影响人才发展的无形的软件条件,比如政策法律环境,政府服务环境以及宽容失败的人文环境等。既要保证科技人员在研究工作中的特殊权益,又要防止科技人员“出工不出活、吃大锅饭”等用人制度上的弊端。

4.2.1注重在世界范围内遴选一流的科技人才。把招聘科技人员的范围扩大到全球,不仅有利于提高人才队伍建设的起点,也有利于跟踪世界科学技术最前沿。 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学术带头人,应该具有战略眼光、 能够把握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具有卓越领导才能,善于组织大规模科学研究活动和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能够带领大批科技人才的科技帅才。

4.2.2重视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西方发达国家中,对于培养大批年青科技人员,特别是刚出校门的研究生、博士生,最常用的办法就是提供各种各样的奖学金、 助学金、研究基金等等,提供各种机会鼓励青年学生到研究机构和大学进行科研工作[2]。这样不仅大大减轻了研究机构和大学的经济负担和用人压力,而且为一批有志于从事科学研究的青年人提供了施展理想抱负的舞台。 因此,要充分重视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年轻后备科技人才的培养,建立实验室内部课题平台,鼓励年轻科技人员在申报课题时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从制度上和经费上保障年轻科技人员快速成长。

4.3 加强领域内应用基础研究,不断提升科研水平

我国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不仅汇聚和培养了一批高科技国家级人才,而且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累累硕果。但是,科技成果转化率仍然偏低,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专利成果的实际转化率不足10%,我国原本就是一个科技人才和资本缺乏的国家,而科技成果的闲置,恰恰是对科技人才和资本的双重浪费。我国目前处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国内企业大多规模较小,进行自主研发的能力显然无法与国外企业相抗衡。因此,建议国家实验室不仅要开展面向科学前沿的基础研究,更需要加强领域内的应用基础研究,不但提升科研水平,注重技术成果的转化。建立多种模式的产学研联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4.4 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迅猛发展,使得科学技术国际化的特征日趋显现。正如一个国家的经济不能闭关锁国一样,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亦不能如此。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不仅有利于充分利用他国的科技、人才优势及自然资源弥补本国科技资源的不足,而且有利于解决在“大科学”研究课题上的成本分担问题。因此, 国外发达国家很早就开始重视研究与开发机构的对外交流合作。“对外开放,国际合作”所潜在的“取长补短”效用显而易见,因此,国家重点实验室要提高对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重视,通过国家的政策引导和经费支持,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既能使国内的研究人员“走出去”,又能使国外的人“引进来”,在双方相互交往的合作交流中逐渐提高我国的科技整体实力。

5 结语

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从诞生就携带着“让企业成为创新主体”的愿望,它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框架的核心部分,对开展行业的应用技术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科技交流,增强技术能力,推动产学研合作,带动和促进行业技术水平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大意义。目前我国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运行过程中,需要积极研究与探索,提高国家重点实验室“金字招牌”的含金量。

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篇2

江南大学/南昌大学(2007)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直属:

南昌大学(2002年开放)食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东北农业大学(2003)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农业大学(2005)肉品加工与质量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农业部直属: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1995成立,2002更名)农业部功能食品重点开放实验室

南京农业大学(2002)农业部农畜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

华中农业大学(2002)农业部食品安全评价重点开放实验室 省部共建:

中国农业大学(2003)功能乳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内蒙古农业大学(2003)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南大学(2003)乳酸菌发酵技术与食品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州大学(2005)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科技大学(2007)食品营养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15强排名

1、中国农业大学

【专业特色】中国农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国家级重点学科。

本专业采用两段式培养方案。基础阶段,采用完全一致的教学计划;进入专业阶段后,划分为果蔬及饮料加工工艺、畜水产品加工工艺、粮油食品加工工艺、食品工程等4个专业方向。

【毕业生去向】主要为食品制造加工企业、以动植物产品为原料的产品制造加工企业及相关的国家机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海关、商检、商务公司、质量监督、卫生防疫、环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部门。

成绩优秀者可免试推荐攻读研究生,部分可硕博连读或出国深造。

2。华中农业大学

【专业特色】下设食品质量与安全、畜产品加工、粮油食品加工等4个专业方向。

本专业把本科生的教育作为基础,把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作为增强学科发展的力量和目标。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营养与安全专业方向)培养既懂得食品专业知识,又懂得质量控制和产品开发的高级专门人才,是中国重点学科。

【毕业生去向】主要前往相关知名企业。我国排名前10位的乳品集团中,有8个集团的副总,是华中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培养出来的。

3、江南大学

【专业特色】江南大学(原无锡轻工大学)食品学院是中国食品工业最著名的学府之一,拥有国家重点学科、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学科。

学院建有7个博士点、8个硕士点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在本科生中推行导师制,通过师生双选,学生可自二年级起每人有1位导师给予专业指导。实施精英教育,组建试点班。学业优异者免试攻读硕士学位。

【毕业生去向】学院已与国内200多家著名食品企事业单位建立经常性的毕业生供需协作关系。毕业生供给量与企业招聘需求为1∶5。学生落实单位区域,85%在东南沿海大中城市。2003届本科毕业生,近40%在上海就业。

4、南昌大学

【专业特色】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拥有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食吕科学重点实验室、江西省食品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是南昌大学“21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学科和江西省高校重点学科。

本学科发展具有浓郁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特点。其江西中德联合研究院、江西南大中德食品工程中心,是中德政府科技合作项目。

本学科在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食品化学与营养、食品生物技术、食品加工与贮藏方向上形成了自身特色。

近5年已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国家项目9项,省部级项目69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省部级奖,发明专利7项。

【毕业生去向】本科生就业率达92%,本科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的比例为18%。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供不应求。

5、上海交通大学

【专业特色】食品科学与工程是一门集生物、化学、物理、机电、化工等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学科。

从2003年起,农业与生物学院按“生物技术”和“环境生态类”两个专业招生。第二学年末,按学生前两学年的成绩、个人志向、社会需求预测等,经个人申请,院校批准,可在学院所属专业中选读某一个专业。第一学年末,部分优秀学生可跨学院重新选择专业。

此外,大多数学生可攻读第二学士学位。第7学期,一定比例的优秀生可直接攻读硕、博研究生。

目前,学院主持“863”计划项目3项、参与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其他国家级、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50余项。

6、西南农业大学

【专业特色】西南农大食品科学学院拥有全国最早建立的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学科。

该学科为农业部重点学科,也是全国高等农业院校中最早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专业。1998年,被国务院授予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博士点,成为西南、西北地区(10省区市)惟一的食品加工博士点。

学院现有食品科学与工程、茶学、包装工程、茶文化4个本、专科专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培养具有化学、生物学、食品工程和食品技术知识,能在食品领域内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7、华南农业大学

【专业特色】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吸收工科院校食品学科之所长,加强工学、工程等学科领域的渗透与发展,既具有多学科交叉并重,又具有热带亚热带的特色。

学院现有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两个本科专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从事食品加工与保藏生产、试验、研究及食品质量控制与检测、食品经营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学院先后承担多个省部级以上重点项目研究,取得多项成果。其中多数成果居全国领先水平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济效益显著。

8、杭州商学院

【专业特色】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

学院与英国Leeds大学、日本爱媛大学、日本香川大学签订了联合培养和学术交流等协议,每年选送品学兼优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赴对方深造。

学院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以及省、部委的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50余项。

【毕业生去向】主要前往食品贸易管理、食品生产企业,大型饭店、大型超市、食品加工及营销企业、食品教学和科研单位等。

9、上海水产大学

【专业特色】上海水产大学食品学院,前身为吴淞水产学校水产制造科,创建于1912年。

学院现有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4个本科专业。本科专业分别为:食品科学与工程、海洋生物制药、热能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学院现有3个学科(系)、3个重点实验室、两个中心和1个研究所。

【毕业生去向】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一次性就业率80.33%以上。

10、沈阳农业大学

【专业特色】食品科学学科是辽宁省重点学科。

本专业设有食品科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和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两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成绩优异的毕业生可被推荐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毕业生去向】前往各类食品生产企业,食品科研单位、食品贸易部门、食品行业行政管理部门以及食品质量监督、卫生防疫等部门。近几年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都在90%以上。

11、郑州轻工业学院

【专业特色】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设有食品工程、烟草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3个专业方向,在河南省开办时间最早。

学院先后承担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研究课题40多项,国家及省烟草局烟草企业重大科研项目5项,取得了包括国家二等奖、省部级二等奖在内的成果20多项,创造了数千万元经济效益。

【毕业去向】在31个食品行业中,从事生产技术管理、质量检测、品质控制、科研等工作。多年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保持90%以上。

12、南京农业大学

【专业特色】南京农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注重农产品质量控制及加工工艺,注重食品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

目前承担国家和部、省级数十项科研项目,主编多本“面向21世纪”教材和“十五”规划教材。拥有良好的教学实验条件和校内外实践基地。

【毕业生去向】5年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考研升学率约为20%。约有8%的本科生赴美国、法国、荷兰留学。3家大型食品企业在该专业设立了专项奖学金。

13、天津科技大学

【专业特色】食品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是全国高校轻工、食品类教学指导委员会食品工程分委会委员单位;曾被评为“1981-2001中国食品工业20大科研和教学机构”。

食品科学与生物工程学科被评为天津市50个重点学科之一,是天津市实力最强的特色学科。

近年来主持完成了教育部、国家自然基金等多项国家、省部级项目,取得了50多项教学和科研成果,部分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多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市级教学成果和科技进步奖。

【毕业生去向】大批学子已成为教学、科研、企业的卓越人才,在国有大型企业、大型跨国公司的技术、生产、管理、销售等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4、哈尔滨商业大学

【专业特色】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工程系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1996年被原国内贸易部确认为部级重点学科,2002年被黑龙江省确定为省级重点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室2001年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

近5年获省部级奖11项,其他科研奖16项。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科研成果转让19项。目前承担科研项目5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及国务院各部委项目5项。

【毕业生去向】该系一次就业率为79%,考研率为21%。

15、华南理工大学

【专业特色】原为华南工学院,1960年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1988年更名为华南理工大学,是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拥有6个国家重点学科,9个“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15个省级重点学科。学校拥有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和技术开发基地,其中包括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两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两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甲级建筑设计研究院、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等。

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篇3

关键词: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研究生培养;促进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3

一、研究生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组成部分

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科研装备先进的重要基地。其主要任务是针对学科发展前沿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家安全的重要科技领域和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不仅肩负着开展科学研究、获取原始创新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实现技术储备和人才储备的重要任务,也肩负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任。

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明确指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培养创新人才是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研究生教育是在本科教育和科學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高层次的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教育和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研究生不仅是知识传播的接受者,同时也是知识创新的探索者和参与者。在当前的科研体制下,研究生是我国科研工作者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

二、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是研究生培养的摇篮

良好的学术氛围对研究生综合素质和专业兴趣的培养极为重要。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是各行业领域内学术水平高精尖的体现,具有汇聚世界优秀人才的凝聚力。不定期地邀请国内外专业领域的专家讲解和解读最前沿的学科问题,定期举办国内相关科研机构间的学术交流,为研究生讲解如何撰写课题报告,如何撰写科技论文,如何申报基金课题,答辩技能解读等一系列涉及各类问题的学术讲座为研究生提供了多种学术信息,起到了专业技术的引导作用。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提供自由宽松的研究环境,充分调动研究生在专业兴趣和学术思维方面的积极性,这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在研究生培养中起到的基石作用。

近些年,国家及高校在人、财、物方面逐步加大了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投入和建设,依托这个科研平台开展的建设项目,对研究生的培养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形成了科研团队与导师制结合的培养模式。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加快了人才队伍的成长,按照研究方向逐渐凝聚形成了一些科研团队。科研团队有足够的研究经费,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和共同研究的科学问题等,导师结合所在科研团队,形成团队成员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良好态势。培养单位结合导师、科研团队的建设,在研究生的招收与录取、培养方案的制订、专业课程的讲授、课题设计和学位论文的指导等方面形成鲜明的特色。对研究生的培养方式进行了多元化的探讨,增强了研究生的团队意识,提高了研究生综合素质。在重视科学研究的培养模式中,国家重点实验室对研究生的培养无疑具有重要作用。高水平的科研技术,先进的科研设备,强大的科研队伍,开放的交流平台,这些因素是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优势,对研究生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科学前沿探索研究中具有国际影响的系统性原创成果;在解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科技问题中具有创新思想与方法,实现相关重要基础原理的创新、关键技术突破或集成;开展高水平和实质性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研究生参与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项目,能最直接的接触到学科前沿动态,有利于研究生把握科研方向。国家重点实验室举办的学术报告是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更为广泛的交流平台。学术报告对所有研究生开放,研究生能了解相关专业不同方向的研究内容,同时来自各个领域专家的研究内容可以开阔研究所的学术视野。

研究生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基础研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许多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了重大的科研项目研究,并在其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科研,如同体育运动中的接力赛一般,后届的学生在前届学生工作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深入研究。一批学生毕业了,又一批学生进校,研究工作随之逐步深入,从而形成系统的理论。

三、研究生培养依托国家重点实验

我国研究生培养的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能力则来源于参加科学研究的实践积累,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研究生既是培养对象,又是创造研究成果的主体,充分体现了研究生教育与科研目标的高度一致性,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好为研究生参与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科研机会和平台。

在良好的科技支撑、一流的师资队伍和先进的科研条件等方面为研究生的培养提供着有力的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一般需要具有良好的学科支撑,以科技部《关于组织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通 知 ( 国科发基(2010〕571 号) 文件明确指出: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要求应“ 具有良好的学科基础,至少依托 1 个二级学科建设,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依托高等院校实验室的主体依托学科应为国家重点学科。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

研究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以个人申请、团队参加、教师指导的形式实现的,是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可以为项目的实施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和专业性的基础实验大厅及野外实验基地,有专业的实验技术人员对仪器设备的使用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研究生在这种软、硬件设施齐备的环境下开展实验活动,既能顺利完成实验项目的内容要求,更重要的是还能有效地、适时地激发每位学生的专业潜能和兴趣,进而培养挖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研究生的培养是高校“两创人才”培养中的重要部分。提高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是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内容。依托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校内校外实习实践基地。结合校内导师的科研项目,在培养研究生基本技能、方法、素养的基础上,进入实践实习基地,在校外导师的指导下,参与生产任务,强化研究生工程能力的培养。例如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结合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在国家级科研平台内的合作与协作创新,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工程能力的提高,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高校优势科技平台,在科研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是高校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并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因此,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发挥自己科研优势的同时,应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有一定的责任感。研究生是科学技术领域的生力军和后备军,研究生培养对科技发展意义重大。高校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制度,探讨研究生培养模式和规律,让国家重点实验室能更好的发挥其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优势。依托高校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应该对研究生更加开放,让研究生更加充分参与实验室各项科研和交流活动,开拓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新灵,武雪芬.大学生科研平台建设及实施模式[J].科教研究,2012,5.

[2]易发平等.依托科研平台建设管理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2,10.

[3]姜蓉等。科研平台建设在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作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7.

[4] 嵇英华.基于科研平台的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11.

[5]刘国瑜. 论研究生教育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中的作用[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5,24(7): 89-91.

作者简介:

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篇4

1 自主创新的目标定位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目前,我国制造业规模居世界第四位,已跻身“制造大国”行列。然而,在作为先进生产力代表的装备制造业领域,我国同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特别在高、精、尖装备领域更是如此,如IC制造装备的85%、数控机床的70%都依赖进口。同时,由于发达国家对我国装备制造领域核心技术的封锁和限制,制约了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在此背景下,“数字装备实验室”定位于应用基础研究,以工作母机、汽车制造及电子制造等关键装备为主要对象,以建设世界一流的数字制造与装备技术创新研究平台为目标,力争在数字制造和装备技术方面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1.1 近期目标定位

在近期发展中,“数字装备实验室”以基础科学发展前沿为导向,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于科学研究的重大需求为动力,以学科交叉、资源共享为突破口,充分利用实验室规模集成、实力综合的优势效应,开展数字化制造基础研究,解决国家急需的重大装备(如IC光刻、RFID、汽车制造等)的核心技术问题。在数字制造与装备技术研究领域达到国内领先、国际知名水平。

1.2 中长期目标定位

“数字装备实验室”发展的中长期目标是,按照“立足前沿、突出创新、交叉融合、发展优势”的建设思路,发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相关研究机构的整合优势,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和合作,以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和新的优势学科,加强一批特色学科的建设,建成具有国际影响的国家级创新研究平台。

在应用基础研究方面,针对制造装备国家重大需求,结合数字化制造学科前沿,开展“理论创新-技术突破-装备研发”有机融合的应用基础研究,解决中高档数控系统关键技术,为研发微电子制造装备、高端数控机床等重大装备提供技术支撑。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开创科学前沿新的学科生长点,注重原创性研究,在数字制造与装备技术研究领域达到国际一流;在数字建模与仿真、制造装备动力学等方面取得原创性成果。

2 自主创新的具体内容

2.1 高端数控装备

“数字装备实验室”在国际上率先利用曲面直接插补技术实现了多轴复杂轨迹和三维刀具半径补偿的实时控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数控系统,大大提高了我国制造业的数字化能力。

针对高端数控装备的复杂曲面加工路径规划和大型制造装备动力学及运动精度控制,“数字装备实验室”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工作;针对大型重载条件下回转工作台运动精度问题,提出了双电机无间隙传动方法和同步耦合控制技术,消除了普通精度大型回转工作台驱动齿轮造成的传动间隙和传动误差,工作台回转最小设定值为千分之一;针对汽车板和高硅卷板在线切/焊组合拼焊的需求,提出了激光切/焊数字化复合加工新工艺,解决了激光光致等离子正负面效应的控制、待焊板边在线预加工、拼缝间隙及错边量控制、工件与小孔融池状态多参数影响下的时变过程实时检测等一系列难题;针对薄壁零件易于发生变形、加工型线复杂的特点,提出了基于速度的激光切割功率变化的随机控制算法、基于法矢的五轴联动插补算法和切割焦点位置自动检测与误差分解补偿算法。

2.2 IC制造装备

针对动力学模型中气浮支承特征参数辨识难题,“数字装备实验室”揭示了气浮轴承不同内部腔形对精密运动机构动力学的影响规律,提出了气浮刚度和阻尼的计算方法;针对福大多机体结构振动计算问题,发现了开环约束系统整体变换的振动数学建模新途径,解决了光刻机精密运动机构结构127阶系统动力学计算问题;针对光刻机工作台精密运动控制难题,提出了双台同步运动控制策略,研发了光刻机精密工作台运动控制硬件和软件,光刻机工作台运动精度达到10nm。

封装装备是IC核心制造装备之一,我国高性能封装装备基本依赖进口,技术严重受制于人。2008年我国的RFID市场将达到100亿人民币,连续5年增长率大于70%。为此,“数字装备实验室”拟重点开发RFID电子标签倒装健合封装装备与技术,目前“IC装备国家重大专项”已将高性能封装装备列为必须突破的四大核心装备之一。

2.3 汽车发动机制造

“数字装备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提出了发动机类复杂曲面零件数字化建模理论与方法,建立了集成快速测量、建模及面向制造的设计于一体的系统平台,成功研发了高精、高效、高可靠性的XG系列曲轴轴颈自动磨削加工成套数控设备;提出了基于可视锥的几何推理新方法等,研究成果处于国际学科前沿;“发动机类零件的快速测量、数字建模和面向制造的设计”被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为2004年机械工业科学技术重大进展之一;针对作业车间的生产调度问题,研发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算法系统,被该领域专家吴澄院士、NP难问题专家黄文奇教授等评价为“为国际学术史上著名的,具有NP难度的Job-Shop Scheduling问题创造了一个高性能的求解算法,该算法的性能指标高于至今世界上已正式发布的任何一个算法已经达到了的记录”。在ASME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得到国际著名学者的好评,有关优化调度问题的研究成果得到国际同行的关注和肯定。

2.4 数字化医疗装备与康复设备

依托华中科技大学的数字装备与医学工程交叉学科群的平台,“数字装备实验室”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立体定向伽玛射线全身治疗系统及康复医疗机器人。其中,三轴联动自动治疗床及立体定位系统,解决了对全身肿瘤病灶部位精确定位的难题;采用伽玛射线多源动态旋转聚焦技术,解决了对肿瘤病灶处伽马射线进行聚焦、适行调强照射难题;并将头部放疗技术扩展到替补放疗,极大地扩展了放射治疗的适应范围。在国际上首创了立体定向伽马射线全身治疗系统,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全身伽玛刀,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截止2007年底,销售61台伽玛刀,直接新增产值5亿多元,共治疗各类肿瘤患者超过10万例,治疗平均有效率达90%以上。

3 自主创新的保障体系

3.1 专业人才保障

“数字装备实验室”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团结协作、富有创新意识的高层系科研团队,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3人,“跨世纪优秀人才”3人,国家“863”专家3人,加拿大工程院院士1人,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

围绕实验室的4个主要研究方向,形成了4个学术团队,以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数字制造装备关键技术研究团队;以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数字制造系统研究团队;以中国科学院院士熊有伦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数字制造基础理论研究团队;以张海鸥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先进加工工艺与方法研究团队。

3.2 研发经费保障

“数字装备实验室”以国家投资为其经费主要来源,积极争取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经费,并多方自筹经费,实行多头投入,形成了“学校(”985项目“、”211工程“)+实验室(项目)+企业”多元化筹资模式。

华中科技大学先期投入2 750万元建设“数字装备实验室”,申请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经费1 000万元,自筹1 000万元。在近期发展中又获得建设经费5 000万元人民币,其中包括科技部拨款、“211”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项目经费、“长江计划学者”特聘教授经费以及其他项目经费等。2003年以来,实验室承担研究课题共计115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74项,包括973计划8项(含一项军口973),863计划3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6项(含1项杰青项目),国防预研项目5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项,占项目总数的64%。项目总经费8 949万元,实到经费5 590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实到经费4 544万元,占实到总经费的81%。华中科技大学及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在人员、经费和后勤保障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在他们的大力支持下,实验室完成了科研用房和实验室的调整,实现了科研用房与仪器设备的相对集中。

3.3 技术设备保障

“数字装备实验室”在制造技术的实验环境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已经形成了一个基础扎实的科研实体。实验室基地拥有柔性制造系统1套,数控加工设备近40台,以及“三坐标测量仪”、“激光测量仪”、“动态测试分析系统”等大型设备与实验仪器100余台(套)。同时,“数字装备实验室”创建开放共享实验平台,以综合实验中心为基点,搭建数字建模与仿真平台、几何量测量平台、基础工艺与装备、动态测试平台,对实验设备集中管理。

几何量测量平台的主要设备有Form Talysurf PGI表面粗糙度轮廓仪等8台(套)仪器;动态测试平台的主要设备有振动噪声测试及分析系统等7台(套)仪器;基础工艺与装备的主要设备有MIKERON五轴高速加工中心等13台(套)设备;数字建模与仿真平台的主要设备有Tecnomatix制造系统建模与仿真软件等8台(套)设备。同时,通过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数字装备实验室”还自主研发了如全自动引线健合机等多台仪器设备。

3.4 组织管理保障

实验室坚持竞争、择优、流动的用人机制,实行全员聘任制,聘用岗位实行固定岗位和流动岗位相结合。固定人员包括管理人员、学术骨干及其梯队人员、以及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和实验人员等;流动人员包括协议制研究人员、客座研究员、访问学者等。为了吸引和稳定优秀高水平人才,“数字装备实验室”实行培养和引进并举的人才培养引进机制。

“数字装备实验室”实行项目管理责任制,坚持责权利统一,运用现代项目管理的方法,建立选题、立项、过程管理、考核评价的目标管理机制。对重大专项管理,坚持整体规划、团队协作和分工负责相统一,并设立专门基金,重点支持具有创新思想、创新方法、创新技术、跨学科交叉融合的重大专项,以取得原创性研究成果。并通过开展课题研究所形成的项目成果和知识产权归“数字装备实验室”所有,其研究成果通过技术转让、出售专利许可、自主转化等形式实现经济效益。

“数字装备实验室”的财务实行严格预决算和项目成本核算的管理制度,科研项目经费实行财务监管和使用分权制,课题组长拥有项目经费使用权,行政管理部行使项目经费监管权。实验室薪酬体系分为固定薪酬(占70%)和业绩薪酬(占30%)两部分,固定人员实行年薪制,流动人员实行协议工资制。分配向一线重大科技创新、攻关人员倾斜,对参与重大科技创新专项的科研人员,实行超常奖励,鼓励进行重大科技攻关。在保证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充分调动了研究人员的积极性。

4 自主创新模式及其完善

4.1 完善激励机制,促进全员创新

“数字装备实验室”倡导“求实、求是、求异、求新”的精神,创造“鼓励竞争、倡导合作、允许冒险、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实行岗位、项目竞争分配机制,实验室的资源与岗位、项目和绩效挂钩。同时建立有效的科研和管理激励机制,采取待遇激励、事业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并制定相应管理办法和奖励条例,实行制度化管理。同时,努力营造宽松的研究开发环境和创新氛围,使实验室充满活力。

全员创新理论认为,只要有能力,人人都是专家,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学习,提高创新能力,为实验室创新工作做贡献。作为科研人员,能够得到组织认可,同事的尊重并实现自我价值是其最高追求,通过事业激励并根据成员的实际需求进行激励,鼓励成员将实验室发展与个人发展相结合,以更大的自主权、独立性和责任感去完成创新任务,让员工尝试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创新,并创造万众一“新”、人人争相创新的良好集体创新氛围,更大程度地激励员工发掘自身的创新潜力,取得更大的创新绩效。

4.2 加快研发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数字装备实验室”不仅在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出色理论和应用成果,还注重成果的转化创新,提出通过解决行业共性问题实现技术成果快速转化和推广的创新思路。“数字装备实验室”鼓励研究人员与产业人员相结合,从而使基础理论研究与技术难题攻关相结合、解决工程问题与挖掘科学问题相结合、技术集成与成果推广相结合,先后建成包括开目信息、天喻软件以及e-works等在内的成果转化平台。在理论成果基础上,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复杂形状零件的测量、集成建模和面向制造的设计”,成功应用于湖北三六一一机械厂、东风汽车公司等多个企业发动机类零件的快速产品开发,取得了重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今后,“数字装备实验室”应坚持市场导向和政府推动相结合的原则,加快制造新原理、新方法的技术转化,缩短成果转化周期,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将成果应用于企业,促进数字化制造技术在我国能源、运载、医疗等工业部门的应用,推动我国制造业的增长模式由资源消耗型向高效率、高知识附加值、低消耗、少污染的技术型方向转化,为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

4.3 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

“数字装备实验室”是定位于应用基础研究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技术人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实验室的技术人员队伍建设,“数字装备实验室”应实施人才引进与自主培养相结合的方针,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结构合理、业务素质和科研能力强的实验队伍。在引进优秀实验技术人才的同时,对于现有的技术人员实施“稳住”和培养。

(1)“待遇留人”[2],在工资待遇上给予同其他科研人员同等的重视,免除其经济上的后顾之忧;“事业留人”,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搭建事业平台,让实验室技术人员亦能大展身手,以做到“人尽其才”;“感情留人”,日常工作中、生活上给予实验技术人员以人文关怀,增强其认同感和归属感,以其对学校、对实验室、对导师乃至同事的感情稳住实验室人才。

(2)合理使用和积极培养,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自学热情,开展培训进修和外出参观交流等业务培训,促使其不断补充和更新知识,拓宽技术领域,培养出知识、技能、素质三位一体的新型实验室技术人才队伍。

4.4 组建技术联盟,走“集成创新”之路

“数字装备实验室”实行开放课题和开放基金研究机制,鼓励国内外高校、研究院所、企业利用实验室的经费和平台开展科研。同时鼓励和接纳客座研究人员自带项目和经费,利用实验室的公共实验平台开展研究。同时,实验室设立的开放合作基金定期向国内外公开发布合作研究课题指南,以实验室的先进仪器设备和学术地位吸引国内外优秀科学家开展合作研究,逐步建立国际合作新模式,真正吸引、聚集国内外高水平知名科学家来实验室开展合作研究或学术交流,使实验室成为国际同行领域中有重要影响的研究基地。

参与国际竞争,是近年来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战略中极为重要的一种组织形式。从理论上来看,技术联盟是实验室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来抢占学术前沿和技术高端的有效手段[3],其目的是由形成合作伙伴关系的多所实验室共同组建研究中心,在各自原有优势学科等资源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形成更大的跨机构、跨部门的研究中心。通过“技术联盟”这个大平台向实验室提供最先进的仪器设施以及长期稳定充足的经费支持,为科学家提供研究具有探索性和挑战性复杂问题的机会,发挥多学科交叉联合的优势,而且行业间的技术联盟是基于双赢(win-win)模式的合作竞争。合作者相互依赖,共同发展,在合作中获得进一步竞争优势,这是“数字装备实验室”今后需要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4.5 加强知识管理

知识和研究成果是一个实验室生存之根本,因此,知识管理在“数字装备实验室”的自主创新战略管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知识管理的一般流程包括知识收集、知识共享和知识应用与创新3个环节[4]。知识的收集是一项基础工作,实验室的成果主要是以理论研究为代表的抽象型知识成果和以产品、设备之类的实体型知识成果,在知识收集时,主要涉及研究文档的标准化和成果回报机制,“数字装备实验室”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适合自身的文档标准和回报机制,要求实验室人员在研究的各个阶段,形成相应的文档,并建立归档机制,及时将实验室内部的知识集中统一。这样既可以使研究成果得到较好的保存,又有助于他人获取前者知识,保证研究活动的连贯有序和持续深入。

知识的共享是知识管理中较困难的环节[5]。科研人员的主要产出就是知识成果,原创性研究成果就像科研人员的“孩子”一样,是其自我实现的载体。高度个性化和无法格式化的隐形知识的共享,“数字装备实验室”有正式或非正式的“学术交流会”、“科技沙龙”及“研讨会”之类的学术交流活动。在知识共享环节,该实验室还要有完善的制度来保证知识提供者的知识产权,并制定严格的观点引用、参考注释标准;营造崇尚、尊重、共享知识的氛围,实施产权激励等机制,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并乐于共享其成果。最后则是知识的应用与创新,这是知识管理中最困难的环节,隐性知识是知识创新的关键,“数字装备实验室”可以构建实验室人员贡献并分享隐性知识的体系,促进实验室成员发掘自身潜能,在交流共享中产生科研灵感,提升科研水平,提高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培根“.数字制造与装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论证会举行[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4.

[2]杨叔子.创新源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7):1-3.

[3]钟书华.企业技术联盟导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4]郝杰,陈禹.实验室的知识管理实践初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8):88-89.

最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单 篇5

1.计划生育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2.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3.信息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4.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力学所

5.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6.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7.微细加工光学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8.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9.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10.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11.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12.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13.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15.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16.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17.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18.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自动化所

19.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20.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1.瞬态光学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22.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半导体所

23.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24.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25.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6.科学与工程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27.磁学和磁性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物理所

28.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药物研究所

29.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30.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31.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32.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33.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34.微生物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

35.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36.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37.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38.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39.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40.金属腐蚀与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41.金属有机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沈阳材料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42.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43.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44.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45.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46.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47.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48.声场声信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49.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50.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教育部主管 雷达及信号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汽车安全与节能 清华大学

重质油加工 石油大学

暴雨监测和预测 北京大学 爆炸灾害预防和控制 北京理工大学

材料复合新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 武汉大学

超快速激光光谱学 中山大学

超硬材料 吉林大学 程控交换技术与通信网 北京邮电大学 电磁场及电磁波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电力设备电气绝缘 西安交通大学 电力系统及大型发电设备安全控制和仿真 清华大学

动力工程多相流 西安交通大学

微生物技术 山东大学 分子动态及稳态结构 中科院化学所 北京大学

高分子材料工程 四川大学 高速水力学 四川大学

工业控制技术 浙江大学 工业装备结构分析 大连理工大学

固体表面物理化学 厦门大学

固体微结构物理 南京大学

光学仪器 浙江大学

硅材料 浙江大学 宽禁带半导体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海岸和近海工程 大连理工大学 27 海洋工程 上海交通大学 毫米波 东南大学

河口海岸动力沉积和动力地貌综合 华东师范大学 化工联合 清华大学 天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浙江大学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 清华大学 中科院生态所 北京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混凝土材料研究 同济大学

火灾科学 中国科技大学

机械传动 重庆大学

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 西安交通大学

机械制造系统工程 西安交通大学

激光技术 华中科技大学

集成光电子学 清华大学 吉林大学 中科院半导体所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 浙江大学

计算机软件新技术 南京大学

金属材料强度 西安交通大学

金属基复合材料 上海交通大学

近代声学 南京大学

晶体材料 山东大学

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 天津大学 清华大学

理论化学计算 吉林大学

流体传动及控制 浙江大学

煤的高效低污染燃烧技术 清华大学

煤燃烧 华中科技大学

摩擦学 清华大学

内燃机燃烧学 天津大学

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 南京大学

凝固技术 西北工业大学

农业生物技术 中国农业大学

配位化学 南京大学

汽车动态模拟 吉林大学

牵引动力 西南交通大学

区域光纤通信网络与新型光通信系统 上海交通大学 北京大学

染料及表面活性剂精细加工合成 大连理工大学

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 北京大学

软件工程 武汉大学

软件开发环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三束材料改性 复旦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生物反应器 华东理工大学

生物防治 中山大学

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 中科院动物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武汉大学

视觉与听觉信息处理 北京大学

塑性成型模拟及模具技术 华中科技大学

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 北京大学

土木工程防灾 同济大学

湍流与复杂系统研究 北京大学

微波与数字通信技术 清华大学

文字信息处理技术 北京大学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 同济大学 南京大学

吸附分离功能高分子材料 南开大学 稀土材料化学应用 北京大学

纤维材料改性 东华大学

现代焊接生产技术 哈尔滨工业大学

新金属材料 北京科技大学

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 清华大学

信息安全 中国科技大学

医学神经生物学 复旦大学

医学遗传学 中南大学

医药生物技术 南京大学

移动与多点无线通信网 东南大学

遗传工程 复旦大学

应用表面物理 复旦大学

应用有机化学 兰州大学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 西南石油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元素有机化学 南开大学

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 东北大学

振动冲击噪音 上海交通大学

制浆造纸工程 华南理工大学

智能技术与系统 清华大学

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 复旦大学

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键技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作物遗传改良 华中农业大学

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 湖南大学

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 吉林大学

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 南京农业大学

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 山西大学

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中国农业大学

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电子科技大学农业部

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大学 农业部主管

1.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2.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3.热带作物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卫生部主管

1.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

2.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3.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4.病毒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

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压力管理研究 篇6

国家重点实验室(State Key Laboratory,简称SKL)是我国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和重要公益性研究的骨干力量。由于充当国家科研的“国家队”角色,在国家创新政策、社会经济发展以及自身发展的驱使下,国家重点实验室面临来自内部与外部的创新压力。本文基于耗散结构理论,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创新压力系统,旨在有效管理创新压力,提升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自主创新能力。

1 SKL创新压力系统构成

经文献检索,尚未发现直接研究创新压力的文献。但是,国外学者如Lazarus R S[1]、Armeli S[2]、Brief A P[3]和Hendrix W H[4]等从组织结构和职业工作两方面研究导致压力的影响因素;Schaubroeck J[5]和Havlovic S J[6]等从个体因素,如自信心、个性、自我效能等方面研究导致压力的影响因素;Murphy L R[7]从竞争加剧、角色变化等社会环境视角研究压力的来源。国内学者对压力的研究起步较晚。2000年以来,国内学者开始关注组织或个人面临的压力,如马可一、王重鸣等对组织压力管理做了研究综述[8];石林从心理学角度关注压力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压力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9];徐世勇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对压力管理进行了深入研究[10];付冷冷研究知识型员工的压力并提出应对压力的策略[11];张西超[12]、萧爱玲[13]从组织变革视角研究压力管理;周彬[14]、潘燕燕[15]等研究科研人员或科研团队的压力管理等。

由于学术界尚未明确创新压力的定义,因此,本文借鉴国内外学者的已有研究成果,暂且将创新压力定义为:从事创新性研究工作的人员,面临创新性工作任务而产生的个人与环境系统的机能障碍问题。根据上述定义,综合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特殊工作属性,国家重点实验室面临的创新压力来自两个方面:国家重点实验室外部有宏观管理部门的科技创新政策压力、主管部门的行政管理压力、依托单位的配套运行的压力以及实验室科研任务的压力等;国家重点实验室内部有组织变革的压力、技术更新的压力、角色冲突的压力、个人职业发展的压力、脑力超负荷工作压力以及体力无条件透支压力等(见图1)。

其中,宏观管理部门的科技创新政策压力,指国家科技部制定有关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总体建设和发展规划的宏观决策,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创新工作产生的政策压力;主管部门的行政管理压力,指国务院各部门(行业)或地方省、市科技管理部门等,制定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细则,对实验室的创新工作产生的创新压力;依托单位的配套运行压力,指作为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其他科研机构,直接管理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由此产生的压力;实验室科研任务的压力,指国家重点实验室承担科研任务,必须做出创新成果而形成的压力。

国家重点实验室内部同样存在多种压力,包括:组织变革的压力,指实验室科研团队的解散或重组,对团队成员产生的创新工作压力;技术更新的压力,指科学技术总是处于不断更新的动态发展态势,导致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技术更新压力;角色冲突的压力,指实验室新成员的加入或老成员的退出,将使团队成员出现角色认知的模糊状态,导致角色冲突;个人职业发展的压力,指当实验室成员的个人发展规划与整个实验室或者科研团队的发展规划出现分歧时,团队成员将会面临个人职业发展的压力;脑力超负荷工作压力,指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创新工作性质,要求实验室成员进行超负荷的脑力劳动;体力无条件透支压力,指实验室科研人员面临创新工作无条件透支自身体力,导致身心疲惫体力无条件透支压力的症状。

2运用耗散结构理论分析SKL创新压力系统

2.1耗散结构理论

1969年,布鲁塞尔学派领导人普里高津对非平衡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的发展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根据耗散结构理论,宏观系统分为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开放系统又分为3种状态:热力学平衡态、近平衡态和远离平衡态(见图2)。对于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只有通过不断地同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从周围环境中引入负熵,以抵消系统内部产生的正熵,才能形成耗散结构[16]。

系统熵dS由diS和deS两部分构成(见图3)。其中,diS指系统内部的不可逆过程引起的正熵流;deS指系统从外界环境引入的负熵流,即:dS=diS+deS[17]。

若|deS|<|diS|,则系统会趋向无序、混沌状态,最终走向消亡;若|deS|>|diS|,即在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条件下,使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系统通过引入负熵流抵消正熵流,减少总熵,从而使系统从无序态变为有序态,即耗散结构状态。同时,新型的组织会自发地形成,这种自发形成的有序结构称为耗散结构。

耗散结构的形成,需要系统同时具备以下的条件:开放系统;远离平衡态;非线性机制;存在涨落与突变。

2.2SKL创新压力系统的耗散结构分析

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创新压力系统具备上述4个条件,所以是一种典型的耗散结构。

2.1.1 创新压力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耗散结构理论认为,开放状态是耗散结构产生与进化的前提条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创新压力系统需要不断地与外界发生交互作用,才能维持系统正常运行。如国家科技政策和财政政策出现调整,系统外部的创新压力发生变化,实验室需要适当调整科研方向以适应外界变化;实验室设立开放课题,接纳流动研究人员,吸引国内外优秀科学家加入本团队的研究工作,改变系统内部创新压力;实验室参与多学科交叉研究,与其他科研机构实现实验室设备的开放共享,改善内部创新压力。因此,实验室创新压力系统具有开放性。

2.1.2 创新压力系统远离平衡态

耗散结构理论认为,远离平衡态是耗散结构产生与进化的必要条件。由于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工作的创新属性,所以实验室成员将会面临实验室内部与外部多种创新压力(见图1)。在创新压力系统进化过程中,上述创新压力的非线性作用,促使实验室发挥潜在的自组织能力,制定相关策略,将创新压力转化为创新动力,产生创新性的科研成果,从而使系统离开平衡态O,越过分叉点A,走向一个高熵产生的、宏观上有序的状态AC(见图4)。

2.1.3 创新压力系统具有非线性机制

耗散结构理论认为,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非线性作用是耗散结构产生与进化的内在动力学机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压力系统是一个多层次、多因素、远离平衡态、开放的复杂系统,因此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必然存在非线性作用。

第一,实验室内部各种创新压力相互作用,呈现非线性机制。

技术更新的压力是实验室创新工作的源压力;组织变革和角色冲突的压力是实验室组织层面的创新压力,两种创新压力会相互制约,呈现非线性作用;个人职业发展的压力、脑力超负荷工作压力以及体力无条件透支压力是实验室科研人员个人层面的创新压力,三者不会呈现简单叠加性或线性关系,而是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因此,源压力、组织层面的创新压力和个人层面的创新压力将会多方联系、彼此协同,共同推进实验室创新压力系统的演化进程。

第二,实验室外部各种创新压力相互影响和作用。

宏观管理部门的科技创新政策压力表现为宏观管理政策引领实验室的科研工作方向,是实验室制定科研规划或申请科研项目必须参考的政策信息;主管部门的行政管理压力表现为制定管理细则,规定实验室的科研活动范围;依托单位的配套运行的压力表现为是否积极提供水、电、科研和居住用房等后勤保障;实验室科研任务的压力表现为定期的科研成果。上述四种创新压力的非线性输入,必将导致实验室创新压力系统非线性输出。

第三,实验室内、外部的创新压力构成创新压力系统。

内、外部创新压力的非线性叠加,必然出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有的创新压力起到正反馈加强作用,有的起到负反馈弱化作用,创新压力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竞争与协同,将会导致创新压力系统的整体行为,促使创新压力系统的演化,顺利地将创新压力转化为创新动力,提升实验室的自主创新能力。

2.1.4 创新压力系统存在涨落与突变

根据耗散结构理论,涨落表示系统状态此起彼伏的波动,是系统状态宏观参量在其统计平均值上下的偏差。突变,就是系统处于临界点附近时,由涨落的微小变化导致系统状态大幅度变化的现象。实验室创新压力系统中各种创新压力的性质、来源及作用各不相同,以及创新压力的非线性作用,使得创新压力系统具有一个复杂的、持续变动的综合平均值。因此,创新压力系统存在涨落。

涨落的随机性以及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多层次、多目标相互作用产生的震荡,使得创新压力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存在非线性作用,从而导致创新压力系统的组织与自组织、催化与自催化,产生非线性相关效应和协同放大效应,促使微涨落变成巨涨落,最终诱发系统突变,表现为:创新压力转化为创新动力、创新工作绩效的提升以及创新成果的出现。

3SKL创新压力系统演化机理模型

如图5所示,创新压力系统的演化路径,横坐标X表示外界环境对创新压力系统的影响程度,纵坐标Y表示创新压力系统的状态变量。横坐标X0对应的Y0表示系统的平衡态,随着X发生偏离,Y值即创新压力系统就会偏离平衡态。

当X小于X1时,外界环境对创新压力系统的影响程度较弱,实验室受到内外部的创新压力明显不足,或者实验室内部各要素的非线性作用较弱,导致不断生成的微涨落被近似平衡的创新压力系统吞噬,无法打破原有系统的稳定性。如图5所示,由于外界环境对创新压力系统的影响程度没有达到演化临界点A,所以创新压力系统不具备突变的条件,而是演化到近似平衡态的非平衡态:a段。

当X达到X1时,即外界环境对创新压力系统的影响程度达到演化临界点A,随着X继续增大,系统将会面临3条演化路径。

第一个路径分支a1,实验室主动地制定应对策略,使得创新压力系统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此时的系统微涨落在非线性协同作用下,被扩大成为巨涨落,致使创新压力系统超越临近点A,实现跃迁和有序突变,形成新的耗散结构a1。

第二个路径分支a2,实验室创新压力系统不能有效利用外界环境提供的物质、能量等条件,无法实现突变,继续维持相对稳定状态。

第三个路径分支a3,由于外界环境的变动超过实验室创新压力系统的调控范围,系统不能够有效应对外界创新压力,致使创新压力系统丧失稳定性和有序性,逐步走向混沌无序,甚至崩溃解体。

根据耗散结构理论,促使创新压力系统演化的巨涨落将会持续一段时间。在系统演化到耗散结构a1之后,随着X进一步增大,达到X2时,创新压力系统达到临界点B,系统面临3条演化路径b1、b2、b3;随着X继续增大,达到X3时,系统达到临界点C,面临c1、c2、c3等3条演化路径,……。创新压力系统会遵循无限序列的分叉图继续演化,形成多种可能的有序耗散结构。

综合以上,为了避免演化路径a3、b3、c3,实验室需要不断的主动调整、变革,提升创新压力系统的主动调控能力,适应外界环境变化,实现系统突变,形成更高阶的有序耗散结构。因此,实验室创新压力系统的演化机理模型如图6所示。

4SKL创新压力管理策略

图7是创新压力与创新绩效关系曲线图,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创新压力管理策略。

4.1适度增大正压力

当创新压力维持在线段OA(见图7),创新压力是正压力,创新绩效随创新压力的增大而增大。所以,需要采取措施增大正压力,使正压力水平达到适度压力点A,有利于创新压力系统远离平衡态,实现自组织与演化。

首先,赋予科研人员具有挑战性的创新工作。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自主意识比较强,反对控制与权威,更加关注自我价值,喜欢主动地从事感兴趣的科研创新工作来实现自我价值。所以,实验室管理者要充分认识科研人员的个体性差异,根据工作与能力相匹配原则,赋予他们富有挑战性的创新工作,以潜在创新压力的形式激发科研人员的主动创造力。

其次,赋予科研人员适当决策权。科研人员从事工作的创新性强,变数大,所以需要更大的独立性。通过赋予其适当决策权,体现实验室对其信任与尊重,形成无形的责任与压力,提高科研人员的责任感与工作的积极性。

4.2有效缓解负压力

当创新压力超过线段OA,就会转变成为负压力,创新绩效随着创新压力的增大而减小(见图7)。与此同时,由于实验室创新绩效的降低,创新压力系统内部正熵流被进一步扩大,对系统的稳定性与有序演化造成极大破坏。所以,为了维持创新压力系统的有序演化,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缓解负压力,提高创新绩效。

首先,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实现实验室内部人员的无缝沟通。沟通提供了释放压力的情绪表达机制,是释放压力的良好渠道,特别在创新压力集中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沟通可以起到知识共享、信息交流互补的作用,促使科研人员释放压力,提升创新绩效。

其次,建立良好的绩效反馈机制。创新压力是一种动态情境,在这种情境中,实验室成员需要面对与自己期望目标相关的限制、要求,对创新压力产生的结果持有不确定或者模糊态度。因此,建立良好的绩效反馈机制,使实验室成员及时了解其工作绩效以及管理人员对其工作的评价,有利于缓解创新压力,提高其工作效率。

4.3保持适度压力

如图7所示,当创新压力水平达到点A(适度压力)时,实验室的创新绩效最高。保持适度压力能够促进实验室创新压力系统的有序演化,跃迁到更高级的有序结构,促进创新压力向创新动力的转化,提升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创新能力。所以,实验室管理者要善于捕捉创新压力水平的最佳点,综合实验室内外部创新压力的具体情况,积极实施动态管理与人性化管理,通过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延长实验室处于创新压力水平最佳点的时间,最大程度地提升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技创新能力。

摘要: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重点实验室面临内、外部的多种创新压力,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压力的理论特性与管理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借鉴自然科学中的耗散结构理论,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压力系统耗散结构的形成与演化,提出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压力系统耗散结构的演化机理模型,并进一步探讨具有针对性的创新压力管理策略。

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篇7

为深入实施“一流四大”科技发展战略,加强实验研究能力建设,提升对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 依据《国家电网公司实验室管理办法》,公司组织开展了第四批实验室申报与评审工作。

公司要求,各实验室立足公司实验研究能力整体布局,按照审定的研究方向开展研究工作,加大科研攻关力度, 加强共享与合作交流,提升实验资源利用率与科研能力。各联合实验室要加强协同创新和资源共享,充分发挥跨单位科研平台的作用,推进高水平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牵头实验室要组织制定联合运行方案,经评审后实施。纳入培育名单的实验室要按照公司明确的研究方向,加强实验研究能力建设,充分考虑系统内外实验资源,制定完善的建设实施方案,经评审论证后实施,公司将根据建设情况择优命名。

公司要求,各实验室依托单位要进一步加大对实验室的支持力度,有效利用基建、技改、科研等资金渠道,加强必要性论证,在实验能力建设、科技项目立项、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支持,为实验室建设和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篇8

新建“大型先进智能冲压设备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对大型智能冲压设备基础理论和共性技术的探索研究,提升我国冲压装备制造业的原始创新能力和国际市场核心竞争力,为中国汽车工业“由大变强”提供强大的装备支持。

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行业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科技交流的重要基地,是推动产学研相结合的重要平台。在此之前,科技部已经建设了99个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引领和带动行业技术进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济南二机床作为国内重要的冲压技术和大型金切机床研发基地,拥有4个研究所,5个试验室,配备有235台(套)实验设备仪器,应用了三维设计、有限元分析、PDM/PLM、CAPP (工艺)系统等先进工具手段。之前企业技术中心已相继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型精密复合冲压成形机床创新平台”。近年来,济南二机床攻克了330多项关键技术,完成218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计划;实施了19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863”计划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获得国家专利176项,制定国家与行业标准22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工业大奖以及省市科技进步奖68项。强大的研发实力为济南二机床争胜国内外高端市场提供了重要保障。

另讯济南二机床为一汽-大众提供国内最先进的智能冲压生产线。10月9日上午,济南二机床为一汽-大众华东基地提供8100吨高速智能冲压线项目签约仪式,在青岛即墨汽车产业新城举行。济南二机床与一汽-大众强强联合,以国产大型智能装备满足中国汽车工业高端需求,协力推进民族装备和汽车工业发展,共同打造中国制造“升级版”。

此次签约的8100吨大型智能冲压生产线是国内整线吨位最大、工序最多的冲压线。整线生产节拍达到15次/分钟,采用同步控制、全自动换模、智能控制等关键技术,是代表当今国际最先进水平的大型成套冲压装备。

一汽-大众总经理张丕杰在签约致辞中说:“与二机床的再次合作,证明了我国汽车装备制造业已达到国际水平,也见证了一汽-大众对民族工业崛起所作出的努力。我们还会与济南二机床这样优秀的民族工业伙伴有更多的合作。”

近年来,济南二机床抓住汽车工业迅猛发展的市场机遇,加大核心技术自主研发,冲压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发展,在装备国内几乎所有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汽车企业的同时,加快国际化进程,与德、日强企同台竞争,连续为福特汽车美国本土4个工厂提供了8条大型高速智能冲压线,为中国制造赢得了荣誉,奠定了在世界冲压市场的重要地位。

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篇9

关键词: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科技部2003年前后设立了“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计划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前期研究专项, 强调区域优势、特色同国家战略结合, 培育基础研究“国家队”的预备队, 以进一步加强地方与国家在基础研究方面的衔接。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是科技部加强和指导地方科技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 加强对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的管理, 努力使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成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的示范工程, 对完善国家实验室体系创新体系有重要意义。

一、目前地方性高校重点实验室管理的特点与问题

地方性高校是指主要由所在地政府投资的高校, 因此这些高校根据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主要为地方培养人才, 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虽然地方性高校重点实验室管理秉承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 但由于地方性高校的自身特点, 使地方性高校重点实验室管理中有其自身的特点与问题。

1 定位非常明确

由于地方性高校服务定位, 一般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为当地培养合格的人才服务。建立的重点实验室, 也是为提高地方科技创新水平、增强地方经济发展后劲、调整地方经济结构服务。建设重点实验室具有明确的服务定位和布局。

2 人才队伍相对薄弱

地方性高校由于科研条件与自身发展的平台相对于部属重点高校小, 在引进与稳定高水平科研人才还缺乏一定的力度。重点实验室人才队伍相对薄弱, 地方性高校大多数为教学或教学科研型大学, 重点实验室人员还要承担部分教学任务, 削弱了从事科研工作的力量。

3资金投入相对不足

地方性高校重点实验室在资金筹措渠道虽然不少, 但投资的力度相对不大, 且不稳定。除了当地政府、学校及企业外, 通过国家专项及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很难筹措到资金。造成有的重点实验室维持运行及添置仪器设备困难, 制约了实验室进一步的发展。

4没有相对独立人事权和财务权

这一类型的高校的重点实验室多数是通过某一优势领域整合申请立项的。因此, 往往没有独立的人员编制, 大部分研究人员为兼职性质, 不能形成真正意义的工作团队。同时财务基本挂靠依托建设单位, 约束了实验室管理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发展。

二、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建设

地方性高校重点实验室申请成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还需在一下一些方面进行规划。

1认真研究申报条件, 积极申报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科技部对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研究方向的要求要是在本领域有明显的国内优势和区域特色, 符合地方经济与科技发展战略目标, 或前沿、交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

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应依靠已有的优势的科研平台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前期研究工作基本是延续着建设方向, 有一定特色, 注重在研究方向的拓展和创新。要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认真分析国内外本学科发展动态, 结合实验室的现有基础和研究条件, 确定“依托传统学科优势, 面向国家目标、适应科学发展趋势, 强化拓展”的学科发展思路, 将原有的研究方向与新学科进行渗透和交叉, 整合成新的研究方向, 从而使实验室的研究工作既能体现自身的传统学科优势, 又适应科学发展本身的需求, 也能促进和深化各方面的研究工作, 从而逐渐形成了良性循环的较好局面。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对队伍方面要求是要有一个优秀的学术带头人和一个高层次、有权威的学术委员会以及一支相对稳定的老、中、青结合的科技队伍。能否保持一支相对稳定、充满活力的学术梯队, 对于实验室的发展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实验室主任要有很强的学术造诣和管理协调能力。

在硬件条件方面科技部要求具备较好的科研实验条件, 科研用房面积在2000平方米以上, 科研仪器设备总值 (原值) 不低于1500万元, 并能统一管理, 开放式使用。?培育基地科研用房应相对集中, 便于研究人员的交流和设备仪器共享。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要求实行依托单位领导下实验室主任负责制和下聘一级的人事制度, 要建立起较完善的管理办法和开放运行的规章制度, 初步建立“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实验室应设置独立的财务帐号;在人事管理方面, 在进人、评价等有实验室要有参与意见。这样才能保证实验室建设成为独立的科研实体。

对于依托单位支持与投入要求是近5年依托单位和地方政府应连续投入实验室建设和运行的经费不少于1000万元2。

2发挥地方科技行政主管部门积极性, 推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建设

科技部负责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的宏观指导, 大力推进省市间的区域合作, 协助地方建立健全基地运行和管理的新机制。同时科技部将遴选一批地方特色明显, 并有突出优势的优秀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给予重点支持和引导, 共建共管, 示范培育, 带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健康发展。

地方科技行政主管部门是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的直接组织者, 协调计划、财政、教育等相关职能部门, 根据自身经济、科技长远发展的需要, 统筹考虑各类科研基地的发展战略, 对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 避免分散投资和重复建设。只有得到地方科技行政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 才能保障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的良性发展。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在建设过程中一方面通过学科方向调整、充实研究队伍, 使现有的实验室增强创新能力, 提高水平。另一方面要积极争取多方面的资金支持, 注意吸引社会资金和企业资金的介入, 形成国家、地方、企业、社会的多元化投入格局, 建设高起点、高标准的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同时地方政府要制定相应政策, 采取有力措施, 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空间。

建设高水平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要有一定的投入。一方面通过调整研究方向, 提高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的创新能力和水平, 以科技创新争取更多的项目和研究经费, 将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 在获得广泛的社会效益的同时获得更多的经济支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 发挥其引导作用, 通过宏观规划、政策导向、重点支持和动态管理的措施, 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不断地加大对实验室的投入, 保证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的正常运行的同时开展一些开拓性、探索性的科研攻关。要设立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发展专项科研计划, 给予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发展持续的资金支持。或在科研立项上向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适度倾斜, 以充分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的设备条件、人才优势。另一方面要以产权为纽带, 争取上市公司、民营科技型企业、科研院所共同建设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吸引社会资金和企业资金的投入, 形成政府、社会、企业多渠道、多元化投资体系。要积极利用政府的影响力鼓励社会各界特别是有条件的企业采取委托研究、项目攻关等形式支持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建设。政府也应该在企业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进行研发时, 在税收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

3 明确目标, 建设有特色的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要以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工作为主, 面向地方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成为能够持续增强本地区科技创新能力、获取关键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科研基地。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的主攻方向必须与地方的支柱产业和优先发展领域相结合, 以解决地方重大科技、经济问题为己任, 注重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和产业化的有机结合, 注重发挥中央转制科研机构中大院强所的作用, 并注意与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产业化基地等的衔接与分工。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要为地方重大科研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储备, 实现项目、基地、人才的有机结合, 集中培育一批高素质的中青年学科 (学术) 带头人和优秀的学术团队;成为探索新型科研运行管理模式的试验示范基地、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平台。

积极加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与国家及各部委重点实验室的合作, 充分发挥它们起点高、基础研究能力强的优势, 推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 为地方经济与科技作贡献。另一方面, 要面向市场, 瞄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共性问题、关键问题开展研发工作。加强与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合作研究和联合攻关, 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技术支撑。要积极邀请企业家参与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使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与企业紧密相连, 形成国家、部委、省市、企业之间的联动机制。结成伙伴实验室, 组成实验室联盟。这样可以选择不同的研究方向, 避免重复投入, 实现优势互补, 共同投入, 共享资源平台与科研成果, 提升为地方的服务能力, 推进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发展。

4 进一步规范管理, 深化改革, 创新机制, 加快推进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建设

根据科技部要求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应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试行依托单位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和下聘一级的人事制度, 按需设岗, 按岗聘任。地方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应参照《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和《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 制定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的管理办法和考核评估办法。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服务定位决定了实验室更应该走“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路, 只要“开放”才能产生新的火花碰撞, 只有“流动”才能带来新鲜血液, 只有“联合”才能整合众人的智慧, 只有引入“竞争”机制才能提高整体实力。作为为地方研究、开发和服务的公共平台, 要根据自身的特点, 加强资源整合, 突出重点, 形成自身特色, 取得竞争优势。应当有效地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推动作用, 通过社会化、专业化运作和管理, 运用市场机制, 优化资源配置, 实现资源共享。要设立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开放基金, 补助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管理维持经费、实验室间交流和赴外地学习考察经费。落实每年有一定的财政经费用于改善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研究条件, 对外开发, 吸引人才。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要大胆探索吸引人才的各种有效政策。结合实际逐步建立与能力、水平和贡献相适应的人才激励机制, 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到实验室工作。要树立“不求所有, 但求所用”的新观念, 采取访问研究、短期讲学、合作研究、开放课题等多种形式吸引人才, 逐步培养一支面向地方、服务地方、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高水平应用基础研究队伍。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要建立相对独立的财务管理制度, 开源节流, 提高建设经费和运行经费使用的透明度, 提高资金使用和管理效益。应注重仪器设备的规范管理, 关键仪器设备要对外开放, 提高利用率。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科研实力和水平, 成为带动地方科技创新的主要技术服务平台。鼓励实验室与外单位的合作研究和学科之间的交叉, 鼓励协作集成和联合创新。具备条件的实验室应在其优势领域设立开放基金, 资助开放课题。注重稳定和吸纳优秀中青年研究人员、博 (硕) 士研究生到实验室工作。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应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 应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国内外科技合作与交流;争取与国内著名学术机构建立人才培养和共同研究、联合开发的协作关系;积极推进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与地方企业进行跨领域、跨行业的技术协作与联合攻关, 努力开拓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发展的新局面。

结束语:

地方基础研究工作应在国家科技发展总体目标的指导下, 结合地方经济、社会需求及人才、资源特点和优势, 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 为解决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提供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的知识储备和科学支撑, 提高地方基础研究水平和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的建设将有助于加强地方科技创新工作的统筹力度, 增强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优化科技资源配置, 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从而完善国家实验室创新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地方高校重点实验室管理的特点与发展对策》[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7.05 (5) 5-6.[1]《地方高校重点实验室管理的特点与发展对策》[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7.05 (5) 5-6.

[2]《组织申报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通知》[2]《组织申报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通知》

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篇10

东方雨虹系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拥有防水行业唯一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在中国建有12家工厂,2014年实现50亿的营业收入和28.27% 的增长率。

截至目前,东方雨虹企业技术中心承担3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1项国家重点新产品技术,1项国家863计划项目,40项自主创新产品,另有4项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国内技术空白;专利方面,主要产品和技术已申请专利共138项,其中授权专利37项,包括16项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5项外观专利,另有81项专利进入实质审查阶段。

上一篇:信息建设工程下一篇:产品营销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