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学科

2024-10-24

国家重点学科(精选12篇)

国家重点学科 篇1

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根据同行评议、择优扶持的原则,有计划地建设一批重点学科”。原国家教育委员会于1987年8月12日发布了《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评选高等学校重点学科申报工作的通知》,决定开展高等学校重点学科评选工作,重点学科建设从此正式成为政府的重要政策。与此同时,省、部级单位和大学也开始建设重点学科,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完整的重点学科建设体系。国家重点学科布局也覆盖到我国绝大部分的省市区域,体现了政府对学科建设的高度关注和支持。笔者收集整理了教育部在1988年、2002年、2007年所公布的国家重点学科数据(不包含军事院校国家重点学科数据),在分析国家重点学科区域分布、校际分布、学科分布的基础上,研究国家重点学科分布的政治、经济、教育、政策等方面的象征意义,以此来确立国家重点学科正态分布的依据。

一、国家重点学科分布

(一)国家重点学科的区域分布

1988年,教育部审批了414个国家重点学科(军事院校所拥有的2个国家重点学科除外)。其中,北京(151)、上海(52)江苏(42)、湖北(27)、天津(18)、四川(17)、陕西(17)、黑龙江(14)、广东(15)、吉林(13)、浙江(13)、辽宁(9)等9省、市集中了388个国家重点学科,占国家重点学科总数的93.7% (括号内数据表示国家重点学科数量, 以下皆同) 。仅北京、上海、江苏三省、市就占了国家重点学科总数的59.2%。河北、山西、江西、河南、广西、海南、云南、新疆、贵州、西藏、青海、宁夏没有布设国家重点学科。

2002年, 教育部在非军事院校中审批了906个国家重点学科。北京(282)、上海(94)、江苏(85)、湖北(53)、陕西(49)、广东(40)、四川(38)、天津(38)、黑龙江(35)、辽宁(28)、浙江(25)、湖南(24)、吉林(22)、安徽(22)等14省、市集中了835个国家重点学科,占国家重点学科总数的92.2%。北京、上海、江苏分别占国家重点学科总数的31.2%、10.4%、9.3%,总计占50.9%。与1988年相比,政府在河北、山西、江西、河南、广西、海南、云南、新疆布设了21个国家重点学科,但贵州、西藏、青海、宁夏仍然没有布设国家重点学科。

2007年国家重点学科分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在非军事院校审批了276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63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北京(87)、上海(28)、江苏(28)、湖北(17)、陕西(15)、黑龙江(14)、浙江(14)、四川(12)拥有215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占总数的77.9%。山西、内蒙古、江西、广西、海南、云南、甘肃、新疆、贵州、西藏、青海、宁夏没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北京(116)、上海(62)、江苏(57)、湖北(48)、广东(43)、四川(35)、陕西(34)、辽宁(29)、天津(27)、浙江(23)、山东(22)、黑龙江(18) 12个省、市集中了51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占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总数的80.6%。政府在贵州开始布设国家重点学科。西藏、青海、宁夏仍然没有布设国家重点学科。

从三年公布的国家重点学科数据中,我们发现,国家重点学科分布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呈现六个波峰区域。东部和东北部分布密集,西部的分布存在断层现象(见图1)。第一个波峰区域分布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和内蒙古之间,波峰区域近似垂直状的瀑布地带, 最高峰波分布在北京,显示出北京的学科强势;第二个波峰区域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和江西之间,上海形成国家重点学科布局的又一波峰;第三个波峰区域分布在中部地区的河南、湖北、湖南,湖北形成国家重点学科布局的又一波峰。这三个波峰区域是国家重点学科分布的主波峰区域。另外,东南沿海的海南、广东、广西是第四波峰区域,波峰分布在广东;四川、云南、重庆形成第五波峰区域,波峰分布在四川;陕西、甘肃、新疆、贵州、西藏、青海、宁夏形成第六波峰区域,波峰分布在陕西。这三个波峰区域是国家重点学科分布的次波峰区域。值得注意的是,在1988年的国家重点学科分布中,广西、海南、云南、新疆、贵州、西藏、青海、宁夏的国家重点学科布局是一条绵延的无生息地带,呈现出西部学科发展的苍凉之态。虽然2002年和2007年的分布图反映出政府开始在这些地区布设国家重点学科,但国家重点学科分布的区域差异仍然十分明显,西部地区在国家重点学科布局中仍处于边缘地带。从国家重点学科分布的整体图势来看,北京是国家重点学科分布的森林地带,拥有学科的“喜马拉雅山”高度。西藏、青海、宁夏是国家重点学科分布的沙漠地带,拥有学科的绝对低度。

(二)国家重点学科的校际分布

“211工程”大学基本上代表了我国大学发展的最高水平,在分析国家重点学科分布中,我们主要将“211工程”大学作为比较的参照系来分析国家重点学科的校际分布。2002年已经由国家计委批复立项的“21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高等学校共99所,后调整合并8所,实为91所。在这些高等学校中,非军事院校88所,军事院校3所。截至2002年9月1日,全国有1348所普通高校。在2002年教育部公布的国家重点学科分布名单中,有158所非军事大学拥有国家重点学科,即11.7%的普通高校拥有国家重点学科。在158所大学中,“211工程”大学88所,占2002年拥有国家重点学科大学总数(906)的55.7%,其余44.3%的国家重点学科分布在非“211工程”大学;北京大学(81)、清华大学(49)、复旦大学(40)、南京大学(28)、中国人民大学(25)、浙江大学(24)、武汉大学(20)、中山大学(20)、西安交通大学(20)、中国农业大学(19)、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南开大学(18)、哈尔滨工业大学(18)、中南大学(17)、北京师范大学(16)、吉林大学(16)、上海交通大学(16)、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5)、四川大学(15)集中了全国476个国家重点学科,占国家重点学科总数的52.5%。这19所大学仅占当年全国高校总数的1.4%,占158所大学的12%。即:国家重点学科密集分布在我国1.4%的高校中,尤其密集分布在158所大学的12%的重点大学中。

2007年,“211工程”高校107所,包括非军事院校104所,军事院校3所。截至2007年5月18日,全国有1909所普通高校。在2007年公布的国家重点学科分布名单中,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有276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有638个(不包括军事院校)。有79所大学和166所大学分别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即4.1%的普通高校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7%的普通高校拥有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5所“211工程”大学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占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总数的82.3%;97所“211工程”大学拥有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占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总数的58.4%。在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79所大学中,12.7%的大学拥有着115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这些大学是清华大学(22)、北京大学(18)、浙江大学(14)、复旦大学(11)、上海交通大学(9)、哈尔滨工业大学(9)、中国人民大学(8)、南京大学(8)、中国科技大学(8)、西安交通大学(8);在拥有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166所大学中,10所“211工程”大学拥有着185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占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总数的29%。这些大学是北京大学(25)、四川大学(24)、中山大学(22)、浙江大学(21)、复旦大学(19)、武汉大学(17)、清华大学(15)、吉林大学(15)、山东大学(14)、南京大学(13)。

以上数据表明,国家重点学科的大学分布具有明显的层级性:它是一个上部宽、下部相当狭窄的梯形结构。最上层是“211工程”大学,这些大学拥有我国绝大部分的国家重点学科,显示出强大的学科优势。中部层次是地方的重点大学,这些大学拥有地方区域性的学科优势,在某几个学科领域居于区域的领先地位。下层是地方的次重点大学,这类大学在某一个学科或两个学科领域具有发展优势,具备某一个或两个学科领域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国家重点学科主要集中分布于教育部和其他中央部属、省(市)属的重点大学,也体现了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示范效应和塔尖效应。

(三)国家重点学科的学科门类分布

从国家重点学科的学科门类分布表(表1)中,我们发现:1988年,教育部审批了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中的57个二级学科设有国家重点学科。其中,自然科学类学科有45个二级学科设有国家重点学科,占国家重点学科总数的78.9%。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有12个二级学科设有国家重点学科,占国家重点学科总数的21.1%。2002年,教育部审批了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中的317个二级学科设有国家重点学科,其中,自然科学类学科有225个二级学科设有国家重点学科,占国家重点学科总数的71%;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有92个二级学科设有国家重点学科,占国家重点学科总数的29%。2007年,教育部审批了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中的69个一级学科和259个二级学科设有国家重点学科(军事学学科除外),一级学科中,自然科学类学科有53个一级学科设有国家重点学科,占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总数的76.8%,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有16个一级学科设有国家重点学科,占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总数的23.2%;在二级学科中,自然科学类学科有168个二级学科设有国家重点学科,占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总数的64.9%,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有91个二级学科设有国家重点学科,占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总数的35.1%。以上数据表明:自然科学学科门类所拥有的国家重点学科比例均在70%左右,相当高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所拥有的国家重点学科比例。

根据教育部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除军事学学科门类外,其余11个学科门类中设置82个一级学科,其中自然科学学科有60个一级学科,占82个一级学科的73.1%;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有22个一级学科,占82个一级学科的26.9%。11个学科门类中设置371个二级学科,其中自然科学学科有244个二级学科,占371个二级学科的65.8%;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有127个二级学科,占371个二级学科的34.2%。

依据《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2002年的国家重点学科的学科门类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自然科学学科门类在国家重点学科分布中的比例高于其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二级学科所设置的比例5.2%,人文社会科学学科门类在国家重点学科分布中的比例低于其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二级学科所设置的比例5.2%;在2007年国家重点学科的学科门类分布中,自然科学学科门类在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分布中的比例高于其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一级学科所设置的比例3.7%,人文社会科学学科门类在国家重点学科分布中的比例低于其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一级学科所设置的比例3.7%。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按自然科学学科和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设置的比例基本与《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自然科学学科和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所占学科数的比例相一致。另外,对照《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在2002年的国家重点学科设置中,还有54个二级学科没有设置国家重点学科,其中自然科学学科为19个,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为35个。2007年的国家重点学科设置中,还有13个一级学科没有设置国家重点学科,其中自然科学学科为7个,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为6个;112个二级学科没有设置国家重点学科,其中自然科学学科为76个,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为36个。这表明国家重点学科设置并没有覆盖到所有学科门类。

在已有的国家重点学科内部,学科门类分布也不均衡。在自然科学学科内部,工学学科和理学学科共占50%左右的国家重点学科,农学学科所占的国家重点学科比例比较低。在1988年、2002年、2007年所公布的国家重点学科数据中,工学学科和理学学科共占国家重点学科总数的比例分别是57.9%、49.5%、50.7%(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9.7%(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农学学科所占的国家重点学科比例分别是10.5%、7.6%、15.9%(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5%(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在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内部,法学学科占有国家重点学科的比例最高,1988年、2002年、2007年分别占国家重点学科总数的8.8%、6%、5.8%(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1%(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历史学学科占有国家重点学科的比例比较低,1988年、2002年、2007年分别占国家重点学科总数的1.75%、1.9%、1.4%(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1%(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受《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的限制,有些学科门类所拥有的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的数量本身就处于学科设置的低比例地位,因此,学科门类分布的不均衡并不代表学科发展水平的差异。

二、国家重点学科分布的象征意义

(一)政治、经济、学术的结构同构性

为了分析国家重点学科分布与我国政治经济的关系度,我们绘制了省、市经济发展与国家重点学科分布关系比较图(图2)。我们发现,国家重点学科分布与省、市经济发展分布具有比较一致的特征。国家重点学科集中分布在我国的经济中心圈:北部地区的天津、长江三角洲的上海、江苏、浙江;中部比较发达的湖北和湖南;东南沿海的广东;西部比较发达的重庆、成都和陕西;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1988年和2002年北京分别集中了151个和282个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集中了87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116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北京是国家重点学科分布最密集的地方。

以上分析说明:大学的国家重点学科的分布与距离国家和区域政治经济中心的远近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大学距离国家和区域政治经济中心越近,越密集分布着国家重点学科。近政治中心、近经济中心分布着绝大多数的国家重点学科。近政治中心和近经济中心吸引着中国大学高水平的学科和学者在此汇聚。这表明政治和经济对大学的发展具有同向作用。如果将大学看成是我国学术生产的主要基地和中心,那么,我们可以推论: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学术中心具有同圈性,象征着社会结构的同构性:分层与等级的差序结构。如果政治中心集中着我国的政治权力,经济中心集中着我国的经济资本,那么,国家重点学科分布就具有了一种象征意义:它象征着国家政治权力和经济资本的分布现实。依据资本与权力转换的社会学理论,国家重点学科分布隐藏着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中的一种政治权力、经济资本与学术资本转换的潜在可能性,一种中心统治秩序建立的可能性。

(二)中国大学的二元分割性

从国家重点学科分布的校际差异中,我们已发现,国家重点学科主要分布在“211工程”大学和地方其他重点大学。这些大学是我国的优势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精英性大学。这些大学代表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水平,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中心。这样,国家重点学科分布象征着我国大学的分层和等级。具有国家重点学科的大学位于大学层级结构的最高层,没有国家重点学科的大学位于大学层级结构的最低层。由于大学所享受的资源分配、事业吸引力、国际交往等方面的机会存在巨大差异性,大学层级结构的最高层与最低层之间呈现出二元的分割性。如果这种不平衡性得不到控制,我国的高等教育有可能面临断裂的危险。因此,国家重点学科分布不仅仅象征着大学的分层,它还象征着我国高等教育潜在的风险性。

从国家重点学科门类分布的学科差异中,我们发现,自然科学学科集中了绝大多数的国家重点学科,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充当着点缀的角色。大学学科存在着分层。这种分层普遍存在于自然科学学科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之间,普遍存在于自然科学学科内部,普遍存在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内部。这样,国家重点学科分布不仅仅象征着学科分层,而且象征着在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中,大学对学科发展的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不同价值追逐与努力。

(三)政策制度的生产性

国家重点学科分布深受国家政策制度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讲,国家重点学科的分布是政策制度预先设计的结果,是一种政策制度制定者的“自我编程”。国家重点学科的分布状况随国家政策的调整而变化。如,国家优先发展东南沿海的经济政策就推动了该区域的大学学科发展。为了服务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国家在西部高校开始布设少量的国家重点学科,广大西部地区的一些大学在2002年和2007年也拥有了国家重点学科。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国家启动了“211工程”和“985工程”。从1988年到2002年,一些大学在经过合并、调整后积聚了我国的一些优势学科,实现了国家重点学科量的增加。政府的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政策对大学和学者的上升流动起到了帮助作用。学者们在大学之间的流动比较频繁,许多学者上升流动到重点大学。许多大学也成为了“211工程”大学。这样,国家重点学科分布具有了政策制度的象征意义。它象征着政府的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政策制度的机制作用的发挥。

首先,国家重点学科拥有各种特殊利益,使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政策发挥着激励机制的作用。国家重点学科的评选制度、审核考评制度、资源分配制度、管理制度都激励着大学将学科建设作为关键工作来抓,激励着大学的上升流动。

其次,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政策发挥着过滤与筛选机制作用。它的进退场制度保证了优势学科的地位垄断性,阻隔了弱势学科的进入。它就像一个用来选拔精英性大学的、巨大的筛子,只有符合标准的大学才有可能不被淘汰和被过滤。如,1987年8月12日发布的《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评选高等学校重点学科申报工作的通知》奠定了重点学科从“符合条件的博士点中选定”的基调,这使得国家重点学科与招收和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保持了一致性,一直沿用至今。符合这样标准的大学一般是重点大学。只有重点大学才有机会成为我国的精英性大学。我国的绝大多数大学都会被筛选出局。这就是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政策的精致性。它是为精英性大学而专设的,并不惠及所有大学。

再次,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政策制度发挥着生产机制作用。一方面,能否被评选为国家重点学科,学科自身的水平起着主要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学科从设置到成熟需要大学长时间的积累,一个学科一般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国家重点学科的标准。因此,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政策预先就设置了重点大学的学科被评选为国家重点学科的可能性。可以说,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政策就是对重点大学的优势学科的“量体裁衣”。国家重点学科分布也是政府政策制度安排的结果。这样,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政策就具有了生产性。它首先生产出一定数量的“国家重点学科”“座位”,将资源、资本、权力和权利、地位内嵌在“座位”中。谁拥有了“座位”,谁就拥有了内嵌在“座位”中的资源、资本、权力和权利、地位。分配“座位”的原则是“同行评议、择优扶持”、“总量控制、动态发展”。由于“座位”给大学能带来利益、资源和地位,一些重点大学通过“申报”的形式获得了“座位”。条件欠缺的重点大学也按照“座位”的要求来建设自己的学科、训练自己的学者。这样,“座位”的标准就充当着规训大学和学者的工具。拥有“座位”的大学以及学科成为了大学层级结构和学科层级结构中的最上层。国家重点学科的学科门类分布差异表明,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政策不但没有缩小自然科学学科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差异,而且还扩大了二者的差异。在高等教育发展资源和机会一定的情况下,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政策在生产和维护优势大学集团的同时,也批量生产着我国的弱势院校集团。由于占有大学层级结构的塔尖的机会的稀缺性,弱势院校几乎很少有能力攀上大学结构的塔尖,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政策扩大了我国大学的差距与不平等,减少了弱势院校克服先赋差异所带来的不足的机会。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政策巩固了大学的位序结构。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政策制度生产着大学的地位差异与学科分层,生产着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心。

国家重点学科的大学分布差异也是政府政策的分布差异的象征,它象征着政府对大学的非对称性安排和对重点大学的优惠安排。由于重点大学可以利用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政策所产生的“马太效应”来吸引国内外优秀的学者和学生、成功申报重大科研课题项目、比较顺畅地进行国际学术交流,对于学者来说,在这样的重点大学工作和从事科学研究,可以在同样程度努力下更容易地拥有比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学术声誉的机会,可以更满意地实现各种资本的转换。这就是为什么比较优秀的学者都云集于重点大学的缘故。这样,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政策成为了分流学者的装置,它表象于国家重点学科的分布。因此,国家重点学科分布也象征着学者获得地位机会的分布,象征着在学科这个“车间”生产的学者如何在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政策作用下的社会流动。

总之,国家重点学科的布局基本呈现出了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政策的演变轨迹。政策的安排与供给规定了国家重点学科的布局与发展结构。政策的倾向性和偏好也导致了大学追求的变化和学者的流动。表面上看,如今国家重点学科的布局与走向是由大学决定的,实际上,这种布局与走向是政策作为机制发生作用的结果。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政策生产着大学学科的分布差异和大学分层。这种生产性可能引发高等教育的分割与断裂,这是我们应该注意的方面。

三、关于国家重点学科正态分布的思考

国家重点学科分布差异图表明国家重点学科分布是偏态分布。象征意义的分析揭示出了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隐性影响。这样分析的目的是为国家重点学科的正态分布寻找依据。国家重点学科的正态分布是一种学科生态良好、大学等级模糊、学者平等参与、社会协力共建的“去中心化”的学科布局。

(一)怎样判断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

根据2006年教育部颁布的《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国家重点学科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包括:(1)学科方向对推动学科发展、科技进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和国防建设具有重要意义;(2)在本学科学术造诣高、有一定国际影响或国内公认的学术带头人,有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学术梯队;(3)培养博士生的数量和质量位于国内同类博士点前列;(4)已形成有较大影响的学术特色,取得一定数量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目前承担着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的研究项目;(5)教学、科研条件居国内同类学科先进水平,具有较强的与相关学科相互支撑的能力和获取国内外信息资料的先进手段;(6)学术气氛浓厚,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活跃。从2006年教育部发布的最新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来看,重点学科评选的内容主要从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以及学术声誉四个方面设置二到三级指标来评估学科发展水平。其中学术队伍方面的指标包括具有博士学位人员的比例,院士数,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数,新世纪人才数,专职教师与研究人员总数;科学研究方面设有科研基金、获奖情况、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科研经费情况四个二级指标,分别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数,国家级奖数,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篇数、人均发表论文篇数、SSCI及SCI收录论文篇数、近三年国家级科研项目经费、近三年人均科研经费,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授予博士学位数、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数等。

从以上标准可以判断:国家重点学科的评选尺度是针对大学学科的现有水平和能力来制定的。具备这样水平的学科一般是比较成熟的学科。这里就有一个困惑存在:比较成熟的学科在自我获取资源及开拓发展机会方面都具有了一定的能力,它们对政府的依赖程度比较低。这样的学科就像一个已拥有劳动能力和技术并能独立生活的成年人一样。政府给予“成年型”学科的资助虽然可以使这些学科为国家发展提供帮助,但从最需要资助的角度分析,最需要政府帮助的学科是那些处于婴幼儿期的学科,因为这类学科对政府还存在着高度依赖,还没有多少能力来获取发展所需的资源和机会。因此,“国家重点学科”中的“重点”应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已拥有能力能实现国家重大目标的学科;另一方面是指具有发展前景、能实现国家未来目标、但目前水平还比较低或目前大学没有能力设置、极需要政府支持的学科。如果政府只是单方面重点建设“成年型”学科,而漠视“幼年型”学科的建设,有可能出现“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不和谐的学科建设生态。

(二)怎样布设国家重点学科

现有的国家重点学科分布几乎与“211工程”大学分布以及地方重点大学分布一致,是按学科的“能力点”来布设。而一些重点大学本身就是在“先天富营养”环境下发展起来的,它们在发展起点、发展过程上就优越于在“先天负营养”环境下缓慢发展的其他地方院校。按学科“能力点”来布设国家重点学科,实际上是一种政府不平等政策供给的连续与维持。根据前面的分析,国家重点学科的布设一方面要考虑到大学学科的“能力点”,另一方面要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考虑到大学学科的“能力生长点”,既着重于学科的“现在”,又着眼于学科的“未来”。

要正态性地布设国家重点学科,首先要建立国家重点学科进退场机制,打破国家重点学科“终身制”,建立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周期制”。政府不仅仅要对那些考评不合格的国家重点学科进行退场处理,而且要对那些已发展成熟、能自主生存与发展的国家重点学科进行退场处理,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需要政府支持的学科建设中去。对于退场的成熟学科可以授予名誉称号和给予其他精神补偿,但不给予国家重点学科待遇享受。要吸引并支持一些能够实现国家和地区长远目标但目前发展较弱的学科进入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圈。

其次,要打破学科垄断,培育学科竞争力量,建立国家重点学科竞争格局。学科的活力在于竞争。从国家重点学科建设至今,某些学科已形成了一定的垄断权力,在该学科所属的学术王国里面享有着至高无上的学术权威,形成了一定的学术壁垒和“学科帝国”。这样的学科掌握着学科评审权、学位点评审权、科研课题项目的评审权、著名专家和院士评审权等诸多权力。政府一方面要约束和控制这样学科的垄断性,防止“学科殖民”现象产生,监督和考评其开放的程度。另一方面,政府要培育竞争性学科,引进国际学术力量。政府可以打破国家重点学科评选时的“大学所有制”,采用“社会所有制”。即:打破学科的地域限制,鼓励多个大学、高等教育机构联合申报国家重点学科,共同完成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使命与任务,真正体现“国家重点学科”的“国家性”与“社会性”。这样就可以激励弱势大学形成“强强联合”,也可以实现学者的最广泛的高效合作生产。为打破学科垄断,政府要鼓励和督促现有的国家重点学科“反哺”弱势大学的弱势学科,提高学科的整体水平。

再次,采取对西部地区高校学科建设的积极补偿政策,大力扶持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发展。政府可以根据国家战略要求,结合西部地区的大学学科发展水平,开辟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特区”,在政策、人力和物质资源等方面给予优惠待遇和补偿,培育西部地区大学建设高水平学科的土壤和造血功能。

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关系到主流社会价值与信念的确立,关系到民族文化和心理认同与传承。《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的颁布实施,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在借鉴西方学科理论体系、方法基础上,我们基本上建立了具有我国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尽管如此,我们还未建立起成熟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还需要政府采取特殊政策来支持。在确定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单位方面,政府应在评选份额、评选标准、布点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与行动支持,力争实现自然科学学科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宣勇, 杨奕.大学学科组织成熟期及其表征——基于国家重点学科的调查[J].教育发展研究, 2008 (01) .

[2]刘恩贤, 姜振家.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政策演变轨迹[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7 (09) .

[3]陈新忠, 李忠云.国家重点学科的分布特点与评审建议[J].中国高教研究, 2006 (08) .

[4]国家重点学科名单 (2002年按单位审批) [EB/OL].http://www.edu.cn/xingzhengshenpi_5298/20060323/t20060323_111189.shtml.

[5]教育部:2007年全国高校国家重点学科名单[EB/OL].http://edu.sina.com.cn/gaokao/2007-12-04/1539111240.shtml.

国家重点学科 篇2

★★★★★

2006年国家重点学科评估与申报

参考资料汇总

(八)●兰州大学安排部署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工作

●南京师范大学关于做好我校国家重点学科考评与增补工作的通知 ●南开大学布置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工作

●武汉大学新一轮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申报工作启动 ●浙江大学召开国家重点学科考评申报工作会议 ●中国地质大学召开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工作布置会 ●中国科技大学布置第三批国家重点学科申报工作

学科建设/“211工程”办公室

2007年1月8日

兰州大学安排部署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工作

(摘自兰大网页)

12月29日上午,学校在逸夫科学馆201会议室召开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工作会议。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甘晖主持,常务副校长李廉出席了会议,参加会议的有相关学院党政主要负责人和重点学科负责人,发展规划办公室、科研处、研究生院主要负责人,学校“十一五”建设与发展规划中列入的重点培植学科所在学院党政主要负责人等。

会上,发展规划办公室张正国主任首先传达了《教育部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意见》和《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并结合《教育部关于做好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工作的通知》要求就我校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工作的内容、方式、组织和时间要求作了说明。

李廉在讲话中指出:第一,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一定要在立足自身优势的基础上瞄准国家目标,要符合国家和地方重大发展的需求。第二,要继续加强我校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工作,通过本轮建设,力争使我校的学科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

甘晖在最后的讲话中再次强调了本次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工作的重要性。他指出,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是我校学科建设工作中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关系到各学科乃至学校的今后发展。他要求各国家重点学科所在学院要高度重视考核评估工作,精心组织,确保考核评估顺利通过。重点培植学科所在学院要积极着手准备申报工作,为第二阶段增补国家重点学科工作 做准备。

南京师范大学关于做好国家重点学科

考评与增补工作的通知

(摘自南京师范大学网页)

有关单位、有关学科:

根据《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教育部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意见》(教研[2006]2号)和《关于做好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工作的通知》(教研司[2006]20号),教育部已经启动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与增补工作。现将我校迎评与申请增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此次国家重点学科考评与增补工作

国家重点学科的数量是衡量高校办学层次与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次国家重点学科考评与增补结果,直接决定着我校“十一五”学科建设目标能否实现,各有关单位一定要明确使命、统一思想,高度重视此次国家重点学科考评与增补工作。

二、考评范围与考评内容

(一)我校参加本次考核评估的学科有教育学原理、学前教育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等3个国家重点学科。

(二)考核评估的重点是各学科的学科水平和五年(2001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来的建设成效。

学科水平主要从学术团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和条件建设5个方面进行评估。

建设成效主要对照本学科的“十五”建设计划申报表,从建设目标、队伍建 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与贡献、条件建设、资金完成情况等7个方面进行评估。

(三)考核评估的主要材料是各学科的总结报告(含附表)和申报国家重点学科时上报的学科“十五”建设计划申报表。

三、考评办法及程序

(一)学科自查并撰写总结报告。各学科组织自查,总结五年来建设成效,撰写《总结报告》,并填写《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情况汇总表(2001-2005)》。

(二)材料审查上报。学校统一组织专家,审查各重点学科撰写的《总结报告》及《建设情况汇总表》,就材料的真实性提出书面意见,并与考评材料一起报送教育部。

(三)考核评估。参评学校按一级学科分组,由学校自行组织的校内同行专家,根据考评材料对同组其他学校的重点学科进行评议,定量、定性相结合,综合考评并打分。教育部按一定的计算办法对评分结果进行分析统计,折算成学科的最终成绩,根据考评排名按比例确定保留资格的国家重点学科,其他国家重点学科则需重新参加增补申报评选。

(四)新增与淘汰。原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完毕后,国家将组织增补申报,新申报的学科与未保留资格的原国家重点学科统一进行增补评审,通过评审的认定为国家重点学科,没有通过的则予以淘汰。

四、考评与增补工作安排

(一)12月14日~12月22日,各学院酝酿确定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工作小组和学科资源整合方案,并于12月25日报学科建设办公室。

(二)12月22日~12月30日,国家重点学科对照本学科2001年申报 国家重点学科时制定的学科“十五”建设计划申报表,认真组织自查,从建设目标、学术团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条件建设等方面全面总结五年来的建设成效,撰写《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总结报告(2001—2005)》,并填写本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情况汇总表(2001-2005)》。

(三)12月22日~12月30日,拟申请国家重点学科的学科填写《申请高等学校重点学科简况表》(2001年教育部制表,请从学校学科办网站上下载,)时间从“九五”相应地改为“十五”。

(四)12月30日,国家重点学科将《总结报告》和《建设情况汇总表》文本(一式2份)及电子版报送学科建设办公室;拟申请国家重点学科的学科将《申请国家重点学科简况表》文本(一式2份)及电子版报送学科建设办公室。

(五)2007年1月2日~9日,学校组织专家审查各学科考评与增补材料,提出修改意见并反馈相应学科。

(六)2007年1月9日~2007年1月15日,各学科按照专家组提出的修改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考评与增补材料。

(七)2007年1月15日,国家重点学科将修改后的《总结报告》和《建设情况汇总表》文本(一式2份)及电子版报送学科建设办公室;拟申请国家重点学科的学科将《申请国家重点学科简况表》文本(一式2份)及电子版报送学科建设办公室。

五、考评与增补工作要求

(一)按国家要求,各学科《建设情况汇总表(2001-2005)》中的人员、项目和成果,不得在将来增补申报中重复使用。因此各学科在确定资源整合 方案时,要加强本单位及其它相关单位的协调,理清与将来拟参加增补申报的学科的界面,既要确保整合尽量多的学科资源,又要避免在重点学科考核评估和增补申报中重复使用相关资源。

(二)本次考核评估,将采取学校分组互评的评估办法,和定量、定性相结合的综合考评方式。因此,各学科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和机会,向同组其它学校的同行专家、学科建设职能部门负责人及有关校领导宣传、推介本学科建设成绩。

(三)各学院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工作小组应包括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学科带头人、主要学科方向带头人、具有丰富的学科点申报或学科评估经验的专家和专职材料组织的秘书等。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工作小组成员要分工负责,密切协作,高质量地完成各项考评与增补工作任务。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科相关单位基层学术委员会的作用,集思广益、充分论证,确保学科资源整合方案科学、合理。

(四)按教育部要求,学校在上报考评材料时要对材料的真实性做出书面保证,对考评材料有弄虚作假行为的学科按排名靠后处理,情节严重的将取消其国家重点学科资格和下一轮增补申报资格。因此各学科提供的材料和数据要合情合理、而且要有据可查。

南开大学布置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工作

(摘自南开新闻网)

近日,教育部发出通知,决定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 的意见》精神和《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要求,于2007年上半年对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情况进行考核评估。12月18日,南开大学在办公楼召开会议,布置学校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工作。

校长饶子和出席会议并讲话。常务副校长陈洪,副校长许京军、佟家栋出席会议。各学院相关负责人、重点学科负责人及申请新增重点学科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佟家栋主持。

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是教育部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

根据安排,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工作将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对已有国家重点学科进行考核评估,第二阶段是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增补与淘汰工作,第三阶段是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认定和部署编制“十一五”国家重点学科建设规划的工作。

教育部本次考核评估国家重点学科的主要内容是学科水平和建设成效。根据考评结果,考评成绩排名靠前的国家重点学科将保留其国家重点学科资格,考评成绩排名靠后的国家重点学科则须进入第二阶段——国家重点学科增补与淘汰工作。

南开大学现有学科门类中,硕士点学科覆盖了全部12大门类(文、史、哲、经、法、教育、理、工、农、医、管理、军事),博士点学科覆盖了9大门类(医学、教育学、军事学除外),18个国家重点学科覆盖了6大门类(历史、经济、管理、理学、工学和农学)。

饶子和指出,建立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学科体系是每一所综合性、研 究型大学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南开大学于今年初召开学科建设会议,提出了“十一五”学科发展的思路与原则,对这个规划学校还要进一步细化,落实好、执行好。

饶子和强调,今后学科发展要坚持4个立足:一,立足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南开要在国家队伍中占有重要地位,发挥更大的作用,必须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中寻找空间,抢抓机遇,并发挥综合大学优势在引领社会文化进步方面有所作为。二,立足天津地区社会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结合天津尤其是滨海新区现代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发展,建立面向现代技术、现代产业的南开工科体系。三,立足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和人类文化发展。强化优势,进一步提升南开基础学科的水平方面。四,立足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对现有人才的支持和培养,人才引进工作仍坚持“精良”原则,重视学科水平和年龄梯度。

饶子和说,这次国家重点学科的考核评估与申报工作是谋划发展的大好机会,全校上下要通力合作,使南开在国家重点学科的数量和结构上有更大的发展。

根据部署,南开大学将于近期组织对所属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情况逐一进行自我考评,对照本学科2001年制定的学科“十五”建设计划申报表,认真检查其5年来(2001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的建设成效,按照《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总结报告(2001—2005)提纲》的要求,撰写各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总结报告,填写《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情况汇总表(2001—2005)》。

陈洪强调,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是学校非常阶段的非常工作,是关系 到学校未来发展的关键工作。各学院党政领导班子要从大局着眼,充分重视,协调各方工作,注意细节问题。

佟家栋指出,本次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关系到学校未来5-15年的发展规划。各院(系)必须认真撰写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总结报告,填写《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情况汇报表》。

武汉大学新一轮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申报工作启动

(摘自武汉大学网页)

2006年12月30日,武汉大学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与申报工作大会举行。在校校领导,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及顾问,各学院、拟申报单位及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出席会议。副校长黄从新主持会议。

新一轮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与申报工作以“服务国家目标,提高建设效益,完善制度机制,建设一流学科”为指导思想,以“一批学科总体水平处于国内同类学科前列,其中部分学科达到国际同类学科先进水平。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为建设目标,以考核评估学科水平和建设成效为内容。目前我校有20个国家重点学科。

会上,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舒红兵、信息管理学院院长陈传夫介绍了所在学院重点学科评估申报工作进展情况。

校长刘经南要求深刻认识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意义和高校竞争形 势;明确目标、实行责任制、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要科学顶层设计;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作用;形成良好学术生态环境;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政府大力支持,做好考核评估工作。他强调,学院和重点学科要从学科建设目标、学术团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条件建设等方面认真总结规划完成情况,客观分析,找出存在的不足和突出问题;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多学科相互支持的优势,打破条块分割和部门所有,在全校范围内科学有效地整合配置资源;扬长避短,突出我校特色;集中精力解决一批学科资源调整可能解决的问题;服从服务于中心工作,形成工作氛围,争取考核评估和申报工作取得好成绩。

校党委书记顾海良强调,评估申报工作需要大家加强责任心,增强使命感,学院负责人、学科带头人要把学科建设与学院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要有忧患意识;要有学科发展的战略思维,制定严密的工作规划;协调好各方面关系,统筹安排各阶段工作,创造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

浙江大学召开国家重点学科考评申报工作会议

(摘自浙江大学新闻网)

12月18日,浙江大学在玉泉校区邵科馆召开2006年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及申报工作会议,按照教育部教研司的要求,对浙江大学现有24个国家重点学科的考核评估及拟增补国家重点学科申报工作进行了部署。校长杨卫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副校长来茂德主持。

根据教育部教研司“关于做好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单位在2007年1月20日之前,统一组织对所属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情况逐一进行自我考评,从建设目标、学术团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条件建设等方面全面总结本学科建设规划的完成情况,对建设成效进行客观分析,找出本学科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并填写总结报告和建设情况汇总表。教研司将依据总结报告及其汇总表和国家重点学科制定的“十五”建设计划申报表进行考核评估。对考评成绩排名靠前的国家重点学科将保留其国家重点学科资格,对考评成绩排名靠后的国家重点学科进入增补与淘汰阶段。

杨卫结合本次考核评估的特点,详细阐述了申报工作中应当遵循的原则。他指出,本次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及申报,关系到学校今后五年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学校对此高度重视,各学院要统筹安排,认真做好考核评估和随后的申报工作。

会议就本次考核评估的具体工作作了说明,强调了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和注意事项,并就考核评估工作的进程作了安排。各学院院长或常务副院长、分管学科建设的副院长、现有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拟申报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领导小组成员及有关部处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中国地质大学召开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工作布置会

(摘自中国地质大学网页)

12月19日下午 2:30分,我校在学术交流中心召开国家重点学 科考核评估工作布置会。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邓军教授,“211工程”办公室主任杜杨松教授以及相关院系负责人、各重点学科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邓军副校长主持。

邓军副校长首先回顾了国家重点学科在我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以及科学研究等各个方面所发挥的重大作用。他指出,重点学科建设是我校学科建设的核心内容,第十次学位申报工作我校之所以取得重大突破,学校的研究生教育之所以取得巨大成绩,都是与国家重点学科的强大支撑分不开的。他再次强调,此次重点学科考核评估工作,影响着学校今后的发展,希望全校动员,把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工作做好。

杜杨松教授对考核评估的具体内容作了详细说明。他说,2007年国家重点学科建设近期工作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对已有国家重点学科进行考核评估,第二阶段是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增补与淘汰工作,第三阶段是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认定和部署编制“十一五”国家重点学科建设规划的工作。他希望现有重点学科及将要申报重点学科的负责院系、学科负责人,认真学习文件精神,按照要求编写相关材料,保证我校重点学科顺利通过考核评估。他还就上缴材料的具体日期、各式以及需要材料编写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做出了具体说明。

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是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2007年国家将对现有的国家级重点学科进行考核评估,在此基础上进行新一轮的国家重点学科认定工作。我校目前共有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矿产普查与勘探;地质工程;地球化学等五个国家级重点学科。

中国科技大学布置第三批国家重点学科申报工作

(摘自中国科技大学网页)

日前,教育部正式下发了《关于做好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工作的通知》(教研司[2006]20号),这标志着酝酿已久的第三批国家重点学科申报工作已正式启动。

为全面做好该项工作,我校于12月17日下午在办公楼第一会议室召开会议,全面布置第三批国家重点学科申报工作事宜。19个国家重点学科牵头人,与重点学科相关的学院执行院长、分管副院长,国家实验室主要负责人等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侯建国常务副校长主持。

根据教育部的部署,第三批国家重点学科申报工作将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对已有国家重点学科进行考核评估,第二阶段是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增补与淘汰工作,第三阶段是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认定。目前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已有的国家重点学科的学科水平和建设成效进行考核评估。考评的依据是各国家重点学科上报的总结报告及其汇总表、国家重点学科制订并备案的“十五”建设计划申报表。考评工作采取学校评审代替专家个人评审的方式进行。对考评成绩排名靠前的国家重点学科将保留其国家重点学科资格;对考评成绩排名靠后的国家重点学科则须进入第二阶段——国家重点学科增补与淘汰工作。

会上,侯建国对现阶段我校19个国家重点学科的考核评估工作作了具体指示。他指出,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既是对学校过去学科建设成效的 检验和工作的促进,更是关系学校未来发展的重要机遇,各学院、各学科要高度重视,全力投入,认真做好本学科的总结工作。在总结工作中,要实事求是地估计和掌握自己的情况,同时要充分了解相关高校的建设发展情况,做到知己知彼;申报材料和表格填写要严谨、实事求是,在申报材料中要充分展示出自己的业绩、优势和特色,以求得竞争中的有利因素。

针对当前学校面临的一些挑战,侯建国强调既要看到自己的不足,又要看到自己的“亮点”,要有信心,希望各学院、各学科要有大局观。相信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第三批国家重点学科申报工作会取得成功的。

会上,研究生院副院长张淑林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并就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工作的时间节点、材料填写、下一步安排等细节进行了具体布置。

根据规定,各国家重点学科的考核评估材料须于2007年1月20前报送到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我校也将于07年1月中旬组织校内专家对各重点学科进行校内考核评估。

据悉,国家重点学科评选已进行了二次,在1987年开展的第一次国家重点学科评审中,我校只有4个学科入选。在2001年开展的第二次国家重点学科评审中,我校有19个学科入选,增长比例居全国著名高校之首。

国家重点学科 篇3

2014年底,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启动后,着力解决制约我国科技计划引领带动创新发展的深层次重大问题,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在构建新的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体系框架和布局方面,原有的近百个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被优化整合为五大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基地和人才专项。

据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要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主要领域的重大科技瓶颈问题。作为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重中之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肩负为其他四类计划的优化整合和管理改革“架桥铺路”的重要使命,其启动实施集中体现了改革进行至今各项工作取得的实质性进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各重点专项从基础前沿、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到应用示范的全链条设计和一体化组织实施,加速基础前沿最新成果对创新下游的渗透和引领。

(科技日报)

国家重点学科 篇4

1 新时期对高素质医学人才的要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人们健康需求的提高,新的医学环境对医学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教育训练和社会实践形成的由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构成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1]。医学人才作为高科技人才,素质内涵除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以外,还包含更多专业素质[2]。

1.1 精湛的业务能力

医学,尤其是临床医学作为一门特殊的技能行业,从医者的临床技能成为保证医疗质量的重要因素。美国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说过,一个好的科学家必须具备三个“H”,即:Good Head,Good Heart,Good Hand.意思是说要有出众的智慧,有坚强的毅力,有精湛的技术[3]。对于一名合格的临床医学生来说,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做好临床工作的看家本领,只有经历严格的临床培训才能培养出医技高超的医学人才,因而高水平临床教学医院成为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1.2 深厚的科研能力

随着科学的进步,社会不仅需要会做手术、会开处方的大夫,更需要会研究、会探索的医学家。医务人员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还要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刻苦钻研精神,更需要具有创造力和创新力。科研活动本身就是一个总结临床工作中的问题,发现医疗活动的基本理论、基本规律,探索新的治疗方案、新的诊疗手段的过程,是临床工作的延伸和升华。另外科研活动还是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过程。因此,在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培养中高水平的科研平台是极为重要的。

1.3 活跃的学术交流能力

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交流和沟通日益频繁,信息的传递和播散更为快速。最新的研究方法、最前沿的研究焦点、最卓越的研究成果需要通过学术交流的途径进行共享和探讨,并碰撞出新思维、新理念、新知识的智慧火花。高素质的医学生需要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通过广泛的学术交流活动不断吐故纳新,广采博览,拓宽视野,开阔眼界,吸收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从而提升医疗服务能力能力。

1.4 高尚的医德医风

医德医风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和行业风气,事关生命的诞生、延续和消亡,事关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医德医风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4]。医德医风建设作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尤其是医学生的医德医风培养,将影响未来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形象。人的道德品质是人社会本质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得到改造和提高。因此,医学人才的医德医风培养不能离开医疗实践活动。离开临床实习平台、离开医疗实践、离开医患关系,医学人才不可能培养高尚的医德素质、养成良好的医德习惯。

2 医学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对于医学人才培养的意义

国家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往往拥有处于我国医学高等教育的金字塔顶尖,代表着我国教育的最高水平,拥有良好的基础条件、雄厚的人才队伍、充足的科研教学经费、强大的技术品牌以及稳定明确的学科方向,已成为医学科技人才培养重要基地[5]。

2.1 雄厚的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对人才培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培养一流的医学人才,离不开一流的师资队伍。导师的学术造诣、教学技巧、医德医风以及个人特征对研究生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6]。国家重点学科凭借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力,能吸引国内外最优秀的科技人才,形成了学科发展的人才队伍,也组建成了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队伍。“业务精湛、师德高尚、教学精通”的高素质、专业化导师队伍,是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的智力保障[7]。

2.2 优越的硬件条件

国家临床医学重点学科代表着临床学科的最高水平,拥有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临床平台。对于临床学科来说,医院规模、学科病床数、门诊条件以及临床诊疗设备等反映了学科临床水平。在国家重点学科考评中,只有综合条件突出的学科才可能获得摘得国家重点学科的桂冠。国家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充足的临床资源成为医学生培养临床技能的最好素材。

2.3 一流的科研平台

随着医院“医—教—研”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的形成,科研能力成为医疗水平和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推动力。国家临床医学重点学科拥有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和研究基地,拥有国内外先进的实验仪器与实验条件,为高水平、创新型研究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基础保证。

2.4 充足的科研项目

国家临床医学重点学科不仅是条件优越的学科,更是业绩突出的学科,尤其是科研能力。国家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往往承担着国内重大技术攻关项目或者高水平科研课题,这有利于凝练学科方向,有利于构建科研梯队,从而有利于高素质医学人才的产出。医学生广泛参与科研活动,增强了其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了其科研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医学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2.5 浓厚的学术氛围

国家重点学科由于学科发展较成熟、学术影响力深远、人才队伍较强大、基础条件优越,往往能够申请到较多国内甚至是国际重要学术会议的举办权,在国内外学术交流平台上占有一席之地。重要学术活动的举办、频繁的学术交流活动有利于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让医学人才耳濡目染,扩展视野,开拓眼界,增加对国内外最新知识的获得,提升学术水平。

3 天津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国家重点学科人才培养实证

天津市神经病学研究所1994年成为天津市教委认定的天津市重点学科,1996 年成为天津市卫生局认定的天津市卫生系统重点学科,是国务院审定的第一批硕士、博士点,临床博士后流动站,2007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3.1 临床教学基地硬件条件优越

神经外科现共有病床80张,并有独立的神经外科专用手术室,年收治住院病人1200人次,完成手术1000余例,临床工作在国内一直处于领先水平。在全面开展经典神经外科的各种治疗的基础上,学科顺应微创神经外科的新要求,与时俱进,开展了颅底入路手术、脊椎和脊髓手术、各种导航手术(包括PET导航)、各种锁孔手术、内窥镜手术、各种血管病手术及顽固性癫痫的外科治疗及其他功能神经外科手术。系统开展的显微神经解剖研究及培训,为临床新入路及重要部位的高难度手术,提供了依据及保障,成为神经外科医学人才培养的肥沃土壤。

3.2 科学研究平台一流

1980年经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天津市神经病学研究所,共设有6个基础研究室。1996年在原有6个基础研究室的基础上新建了神经创伤研究室和神经内分泌研究室。“十五”建设期间,研究所扩大了基础研究基地,建立了12个基础研究实验室。2004年天津市科委和教委批准建立“天津市神经损伤变异与再生重点实验室”。实验室总面积已达2300平方米,并拥有价值 2300 万元的先进科研仪器设备。

3.3 科研支撑能力强大

自1980年建所以来,以神经内、外科紧密配合,相互合作,发挥群体优势,进行了多专业、多技术、多学科的协同攻关。形成了五个稳定的主攻研究方向,广泛开展了基础、应用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共承担科研项目116项,其中:国家973计划子项目1项,国家863 计划子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 项,卫生部攻关项目共7项;共取得科研成果46项,其中:1项为国际领先水平,26项为国际先进水平;共获得各级科技成果奖励3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共发表学术论文1265篇,其中:外文期刊发表121篇(有118 篇被SCI或EI收录);共出版专著及教材57部,其中:主编专著13部,参编专著42部,主编教材1部,参编教材1部。

3.4 师资队伍雄厚

学科建立了一支老中青三结合,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及专业分布合理,综合素质较高的年轻化学术梯队。现有博士生导师11人,硕士生导师12人,教授9人、主任医师8人,副高级职称18人,医学博士19人,医学硕士20人,有出国留学经历者1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天津市中青年授衔专家2人。学术梯队中既有老一代学识渊博的专家教授作指导,又有年富力强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更有一批30~40 岁朝气蓬勃以博士、硕士为主体的青年学术骨干,形成了一个能够掌握本学科前沿高新技术的人才群体。

3.5 学术交流频繁

研究所的学术交流采取走得出去,请得进来的原则。首先优先资助高水平的中青年教师出席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进行学术交流,进一步提高了学科在国际和国内的影响和学术地位。通过派往国外大学和研究机构及国家重点实验室进修学习的优秀中青年技术骨干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与科研协作渠道。2005年4月,杨树源教授当选为欧亚神经外科学院主席,并于2007年在天津主办欧亚神经外科学院大会,有百名欧亚神经外科著名专家莅会,进一步提高我科在世界上学术知名度及学术影响。

3.6 人才培养成效突出

自1980年建所以来,已培养博士后3人,博士研究生78人、硕士研究生127人,本科生300 余人次/年,七年制70余人次/年,研究所研究生培养的特色是理论、科研及临床实际操作技能并重,能够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使之成为高层次全面发展的人才。自1980年建所以来,举办了历年卫生部委办的神经内、外科高级专科医师培训班,为全国各地培养神经内、外科高级专科医师658人。举办了不同层次的神经内、外科临床及神经科学基础研究新进展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 26期,共有2000余人接受了短期专题培训。学科培养的医学人才很多已成长为本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和业务骨干。

4 天津医科大学神经外科人才培养的启示

4.1 增强教学意识是前提

天津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在院领导的带领下,增强教学意识,认真组织学习、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与本院的实际结合起来,深挖潜力,主动创造机遇,积极寻求医院教学发展的新思路、新途经。深入贯彻“科教兴医、科教强院”的战略目标,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教学工作有历史、有积累、有特色、有名师、有团队、有资源、有方法、有成果,瞄准世界临床教学前沿,将“筑大平台、育大人才”为学科建设宗旨。按照管理科学化、工作精细化的要求,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促进“学习型”学科的建设。

4.2 建设高水平平台是关键

作为临床教学基地,我院始终将学科建设作为教学平台建设的根本。只有提升学科实力,构筑教学大平台,才能打造育人好环境。教学水平要提升,首先要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导师队伍,高水平的导师队伍是教学质量的智力保障。作为临床教学基地,医、教、研三大职能是相辅相承的,学科只有不断延揽大项目,以增强科研支撑能力,才能带动医疗和教学工作的发展。另外医院规模、病床数、办公条件乃至图书资料等都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硬件条件,好的硬件条件配套好的软件条件才能铸造好的品牌,留住好的导师,吸引好的生源,培养好的人才,建设好的学科,从而使教学工作进入良性循环。

4.3 健全管理机制是保障

学科率先在全国大学医院引入《ISO9001:2000质量认证标准》,并与《医学教育国际标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等级标准及内涵》,三者相融合,建立了大学医院教学质量管理和保障体系。每学年对教研室及教学处进行教学质量内部审核,实施日常教学全过程的质量监控。以教学质量管理评价指标体系为标准,采用专家评议、同行评议、学生评议以及管理者评议多重途径,学科自查自纠与教学处月评相结合,严把教学质量关,促进科研教学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做到教学工作做到有计划、有布置、有落实、有检查,确保教学质量。

4.3 提升教育质量是目标

以精品教育为导向,“向管理要质量,向科研要质量,向教改要质量”的教育策略。优化教学过程,建立相对科学的质量评估体系,建立学情与教情分析制度、考试制度、学生学业成绩动态分析制度和任课教师例会制度,让学生在培养过程中能够长知识、长才干、长能力和长智慧,将教育质量放在学科建设目标的重中之重的位置。

凭借完整的学科体系、充足的科研经费、高水平的师资力量、世界领先的实验室、一流的仪器和实验设施、频繁的学术交流、先进的管理理念,天津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将发挥平台建设效益,搭建高水平教育平台,建设成“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医学人才教育高地。

摘要:国家临床医学重点学科是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人们卫生服务需要建立的骨干学科体系,有利于凝练学科方向、优化学科条件、提升学科水平、锻造学科队伍,对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以天津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神经外科国家重点学科人才培养为实证,分析了医学国家重点学科在医学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意义及有效方法。

关键词:临床医学国家重点学科,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朱文华.21世界高级医学人才素质教育及实施的基本途径[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1;37(3):246-248.

[2]熊捍红,贾永堂.医学生素质教育中几对关系的处理[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3;7:417-718.

[3]潘惠英.培育“德高技精”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探索与实践[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5):3417-3418.

[4]刘彩,郑晓民,王健.市场经济—医德医风建设的双刃剑[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7:461-463.

[5]郑静,靳淑雁,等.基于激励理论的医学重点学科管理实践[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9:615-616.

[6]邹小莉,王耀刚.医学国家重点学科研究生培养分析与实证[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1:69-71.

国家重点学科 篇5

2006年国家重点学科评估与申报

参考资料汇总

(六)● 大连理工大学召开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 ● 东北师范大学关于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工作的通知 ● 哈尔滨工业大学关于进行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工作的通知 ● 华南理工大学关于做好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工作的通知 ● 厦门大学关于迎接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工作的通知 ● 中国地质大学关于做好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工作的通知

学科建设/“211工程”办公室

2006年12月19日

大连理工大学召开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

(摘自大连理工大学网页)

12月13日下午,大连理工大学在国际会议中心会议室召开了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校长欧进萍,副校长邹积岩,研究生院、各学院(系)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校长欧进萍首先对即将开始的国家重点学科的考评与申报工作进行了动员,他强调学科建设始终是学校发展的龙头和主线,要认真做好重点学科考核评估与申报工作,院系之间不同学科出现交叉,应从大局出发实现优势互补。在谈及当前研究生院的工作时,他要求应积极稳妥地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工作,要在政策上吸引更多“985”学校的推免生来大连理工大学攻读研究生,研究生院的工作就是要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副校长邹积岩就此次国家重点学科的考评与申报工作进行了部署,要求现有重点学科与拟申报的重点学科统筹考虑,材料准备要同步进行。研究生院各部门的分管副院长就大连理工大学一年来学科建设、研究生招生、研究生教育管理、研究生培养与质量管理、非学历研究生教育工作等方面向院系领导们作了汇报,并与大家进行了座谈。

院系领导们就研究生创新教育、工程硕士培养、推免研究生等提出了很多合理化意见和建议,进而达成共识:必须进一步在学科建设和新的管理体系建设上下功夫;必须进一步在研究生培养质量与 研究生院的管理和服务上下功夫。

东北师范大学关于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工作的通知

(摘自东北师范大学网页)

各学院:

根据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关于做好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工作的通知》(教研司[2006]20号)和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关于报送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有关材料的通知》(学位中心[2006]78号)的文件精神,教育部决定对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情况进行考核评估。

考核评估工作将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对已有国家重点学科进行考核评估,第二阶段是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增补与淘汰工作,第三阶段是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认定和部署编制“十一五”国家重点学科建设规划的工作。为做好东北师范大学国家重点学科的考核评估工作,现将第一阶段有关工作安排和要求通知如下。

一、参加验收评估的学科范围

东北师范大学现有的4个国家重点学科,包括:教育学原理、世界史、细胞生物学、生态学。

二、考核评估的主要内容

考核评估的主要内容是学科水平和建设成效。依据是各学科建设总结报告、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情况汇总表和2001年申报国家重点学 科时上报的学科“十五”建设计划申报表。

三、上报材料

1.《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总结报告》,依据《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总结报告(2001-2005)提纲》(见附件1)的要求撰写。

2.《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情况汇总表(2001-2005)》(见附件2)。

3.数据库,其内容与要求请参考《电子材料报送说明》(见附件4)。

4.《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总结报告》和《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情况汇总表(2001-2005)》需装订成册,装订时《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总结报告》在前,《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情况汇总表(2001-2005)》在后。其中细胞生物学、生态学所报材料一式35份,教育学原理、世界史所报材料一式25份,并上报电子版。

请各单位于2007年1月12日前将材料电子版报送学位办,经学校审查合格后再进行印制。

四、其他要求

1.兼职人员一律不得写入总结报告及汇总表。

2.所报的科研项目及成果不得在不同学科和第二阶段申请中重复使用。

3.考核评估材料文字原则上使用小四或五号宋体。复制(复印)时,必须保持原格式不变,纸张限用A4。

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工作对东北师范大学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型综合性师范大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此次国家重点学科评估是 对东北师范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成效的一次全面检验,各有关学院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成立领导小组,认真准备有关评估材料。

准备申报国家重点学科的学院请参考此次考核评估的要求做好有关准备工作。

哈尔滨工业大学关于进行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工作的

通知

(摘自哈尔滨工业大学网页)

在2001年教育部组织的国家重点学科评估中,哈尔滨工业大学18个二级学科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学科。五年来,在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经过“985工程”一期、二期和“十五”“211工程”的专项建设,哈尔滨工业大学多数国家重点学科的教学、科研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学术水平、培养高层次人才和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重要的具有骨干和示范作用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国家重点学科代表着我国高等学校在各个领域中的最高水平。为更好地促进和加强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2001年教育部就提出,国家将每五年对重点学科进行一次评估。近期,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意见》(教研[2006]2号)和《关 于做好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工作的通知》(教研司[2006]20号),提出了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措施。

根据教育部文件的要求及哈尔滨工业大学具体情况,哈尔滨工业大学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近期工作将分三个阶段进行:

1、已有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参加国家组织的考核评估;

2、申报一批新的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3、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制定或完善“十一五”重点学科建设规划。三个阶段的具体工作方案见《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国家重点学科评估工作方案》。现将第一阶段的工作安排如下:

一、总体要求

哈尔滨工业大学1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要高度重视此次考核评估工作,最大限度地展现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学科实力。学校要求1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全部通过此次国家组织的考核评估。

二、工作组织

哈尔滨工业大学参加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的工作由研究生院负责组织,各学科参加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的工作由有关学院的院长负责组织。

三、工作步骤

1、各国家重点学科对照本学科2001年制定的“十五”学科建设计划,认真检查2001-2005年间的建设成效,并进行自我考评。

2、在自我考评的基础上,各国家重点学科按照《国家重点学 科建设总结报告(2001-2005)提纲》,撰写本学科建设总结报告,同时填写《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情况汇总表(2001-2005)》。总结报告要从建设目标、学术团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条件建设等方面全面总结学科建设规划的完成情况,对建设成效进行客观分析,找出学科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3、学校专家组对各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情况进行考评,同时检查各重点学科的总结报告和汇总表,并提出建议修改意见。各重点学科根据专家组意见对本学科的总结报告和汇总表进行修改及完善。

4、学校专家组对各国家重点学科的总结报告和汇总表进行审查,学校就材料的真实性作出书面承诺。

5、学校将各国家重点学科的总结报告、汇总表和学校的书面承诺等材料报送教育部。

四、有关事项

1、国家重点学科的总结报告及汇总表应当保证数据准确无误,真实可靠。没有人事档案关系的兼职人员一律不得写入总结报告及汇总表,具有人事档案关系的双跨聘任人员应注明具体情况。各学科上报的科研项目和成果,一律不得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不同学科和第二阶段拟申请增补的学科中重复使用。

2、在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阶段,各学院、各重点学科应在充分保证考核评估通过的基础上,兼顾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需要,将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工作从整体上统筹考虑。

3、此次教育部对国家重点学科报送材料的评审方式有较大变 化,将由专家个人评审并给出评审意见,调整为由受委托的学校组织校内专家进行评审,并以学校的名义提交考评结果。各学科在组织材料时应当充分注意到这一变化。

4、第二、三阶段的工作将根据教育部的安排另行通知。

五、时间安排

2006年12月16日-2007年1月7日

各学院组织相关国家重点学科进行自我考评,撰写学科建设总结报告,并填写建设情况汇总表;各学院组织对相关国家重点学科的总结报告及汇总表的内容和相关数据进行认真讨论及审查;学校及研究生院协调面上有关事宜。

2007年1月8日

各学院将相关国家重点学科的总结报告及汇总表报送研究生院(书面材料和电子文档各一份)。

2007年1月9日-15日

学校专家组进行考评,检查总结报告和汇总表,提出建议修改意见;各学科根据专家组意见对材料进行修改及完善,并于15日下班前将定稿的总结报告和汇总表报送研究生院(书面材料和电子文档各一份)。

2007年1月16日-18日

学校专家组审查总结报告和汇总表,研究生院按照教育部要求进行数据汇总并形成DBF文档;学校对材料的真实性作出书面承诺。

2007年1月19日

总结报告和汇总表报送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华南理工大学关于做好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工作的通知

(摘自华南理工大学网页)

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司《关于做好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工作的通知》(教研司[2006]20号)的精神,教育部将于2007年1月份开展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工作。为了做好华南理工大学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估范围

此次参加考核评估的学科是2002年教育部公布的965个国家重点学科,华南理工大学共有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化学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制浆造纸工程和制糖工程等6个国家重点学科参加此次考核评估。

二、评估内容与方式

本次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主要对照2001年申报国家重点学科时各学科制定的学科建设规划和《高等学校有关学科点“十五”建设计划申报表》,分别从建设目标、学术团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条件建设等方面的完成情况和学科建设的水平进行评价。各国家重点学科要对5年来的建设成效进行一次认真的自我考评,并按照《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总结报告(2001—2005)提纲》(附件一)的要求,撰写各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总结报告,填写《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情况汇总表(2001—2005)》(附件二)和相应的数据库文件(附件三)。要求保证总结报告及其汇总表提供的材料和数据准确无误、真实可靠。兼职人员一律不得写入总结报告及其汇总表,各学科上报的科研项目和成果,一律不得在不同学科和第二阶段拟申请增补的学科中重复使用。

本次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将在学校自我考评的基础上,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司按一级学科分组委托有关学校(或科研机构)参加国家重点学科的考核评估工作。教育部将根据各国家重点学科的考评结果,对国家重点学科做出相应处理:对考评成绩排名靠前的国家重点学科将保留其国家重点学科资格;对考评成绩排名靠后的国家重点学科则须进入国家重点学科增补与淘汰工作;对总结报告和汇总表中有弄虚作假行为的将按排名靠后处理,对情节严重的将取消其国家重点学科资格,同时取消其在下一轮增补与淘汰工作中的申报资格。

三、组织实施

1.本次国家重点学科的考核评估工作由各国家重点学科所在学院的党政领导和学科带头人负责组织实施,成立相应的考核评估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具体人员负责考核评估材料的收集和撰写工作,并将相应人员的名单报送学位与学科建设办公室。

2.跨行政单位(学院)的国家重点学科,由学校指定牵头单位和具体负责人(请见附件4),相关学院协同做好该国家重点学科的 考核评估工作。

3.学位与学科建设办公室负责做好校内协调、组织工作以及考核评估材料的汇总上报。

四、时间安排

1.2006年12月20日前,召开学校各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单位负责人、各相关部处负责人工作会议,布置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的相关各项工作。

2.2006年12月20日-2007年1月4日,各国家重点学科按照学校的部署和文件的要求组织撰写《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总结报告(2001-2005)》,填写《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情况汇总表》和相对应的数据库文件,并于2007年1月5日前报送学位与学科建设办公室。

3.2007年1月5日-7日,学位与学科建设办公室对考核评估材料进行形式审查,提出修改意见,于7日前将修改意见反馈至各国家重点学科。

4.2007年1月7日-10日,各国家重点学科根据修改意见对评估材料作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于10日前将修订后的《总结报告》、《汇总表》及相应的数据库文件报送学位与学科建设办公室。

5.2007年1月10日-12日,学位与学科建设办公室组织校内专家对考核评估材料进行从形式到内容的全面审查,重点检查材料内容和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提出进一步修改意见,于12日前将专家修改意见反馈至各国家重点学科。

6.2007年1月12日-15日,各国家重点学科根据专家的修改 意见对评估材料进行全面修订,并最后定稿。

7.2007年1月18日前,学位与学科建设办公室印刷各国家重点学科的考核评估材料。

8.2007年1月20日前,学位与学科建设办公室将各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纸版和电子版材料报送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其它未尽事宜,请与学位与学科建设办公室朱永东或张奎旭联系,联系电话:87110100,电子邮箱:985211@scut.edu.cn。相关表格点击附件下载。

学位与学科建设办公室

二○○六年十二月十五日

厦门大学关于迎接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工作的通知

(摘自厦门大学网页)

各学院(研究院):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工作的通知》(教研司[2006]20号)精神,教育部决定对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情况进行考核评估。为做好此项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重点学科所在单位要认真学习和领会《教育部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意见》(教研[2006]2号)、《教育部关于印发〈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教研[2006]3号)及《关于做好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工作的通知》(教研司〔2006〕20号)精神,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

二、国家重点学科评估与申报工作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对已有国家重点学科进行考核评估;第二阶段是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增补与淘汰工作;第三阶段是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认定和部署编制“十一五”国家重点学科建设规划的工作。

目前进行的是第一阶段是对已有国家重点学科进行考核评估,我校现有13个国家重点学科应参加考核评估。

第二阶段的工作亦将随后启动,请拟申请国家重点学科的单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三、国家重点学科的考核评估工作安排(13个重点学科)

1.各单位自我考评。要求2006年12月29日前完成。

自我考评应对照本学科2001年制定的学科“十五”建设计划申报表,认真检查其5年来(2001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的建设成效,并按照《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总结报告(2001—2005)提纲》的要求,撰写各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总结报告,填写《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情况汇总表(2001—2005)》。

请各重点学科于2006年12月29日前将《国家重点学科总结报告》、《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情况汇总表(2001—2005)》(各一 式一份)及电子文档报研究生院学位与学科建设办。

2.研究生院、学校对各国家重点学科的总结报告及其汇总表进行审查。要求2007年1月10日前完成。

3.各单位根据研究生院、学校的审查意见进行修改,并按要求将材料装订成册。要求2007年1月15日前完成。

应用经济学、生物学等一级学科下的国家重点学科,需报送建设总结报告及其汇总表等书面材料各一式31份,其它国家重点学科需报送建设总结报告及其汇总表等书面材料各一式21份。同时报送以上材料的电子文档及数据库文件(电子文档及数据库操作详见“学院电子材料报送说明”)。

书面材料报送研究生院学位与学科建设办,电子文档发送到 xwb@xmu.edu.cn。

4.研究生院于2007年1月20日前将材料报送到教育部学位中心。

5.根据文件规定,兼职人员一律不得写入总结报告及其汇总表,各学科上报的科研项目和成果,一律不得在不同学科和第二阶段拟申请增补的学科中重复使用。

四、为做好第二阶段的新的国家重点学科申报工作,结合我校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工作会精神,请各学院于2006年12月29日前将本单位拟申报国家重点学科的名单(仅需学科专业名单)报研究生院。

五、考核评估的内容、方式和组织介绍及结果处理详见《关 于做好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工作的通知》(教研司〔2006〕20号)。

中国地质大学关于做好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工作的通知

(摘自中国地质大学网页)

各相关学院: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意见》(教研[2006]2号)精神和《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近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做好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工作的通知》(教研司〔2006〕20号),正式部署国家重点学科的考核评估工作。现将我校国家重点学科评估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国家重点学科考评工作

国家重点学科的数量是衡量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做好本次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工作,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社会影响和国家“十一五”期间对我校学科建设的资金投入。希望各有关学院一定要统一思想,明确使命,高度重视此次国家重点学科考评工作。

二、考评范围、内容及依据

1.考评的国家重点学科:(1)矿物学、矿床学、岩石学;(2)地球化学;(3)古生物学与地层学;(4)矿产普查与勘探;(5)地质工程等五个国家重点学科。2.考评重点:是各学科的学科水平和五年(2001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来的建设成效。

3.考评依据:对照2001年申报国家重点学科时本学科制定的学科建设规划和《高等学校有关学科点“十五”建设计划申报表》,从建设目标、主要研究方向取得的突破、学术团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基础条件及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以及对国家和区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及效益分析等方面进行评估。同时要指出目前本学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三、考评办法及程序

1.学科自查并撰写总结报告。各学科组织自查,总结五年来建设成效,撰写《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总结报告》(简称“总结报告”),填写《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情况汇总表》(简称“汇总表”)。

2.材料审查上报。学校统一组织专家,审查各重点学科撰写的《总结报告》及《汇总表》,就材料的真实性提出书面意见,并与考评材料一起报送教育部。

3.新增与淘汰。现有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完毕后,国家将组织增补申报,新申报的国家重点学科与未保留资格的原国家重点学科统一进行增补评审,通过评审的认定为国家重点学科,没有通过的则予以淘汰。

四、考评工作要求

1.考评材料:按上级文件要求,各学科《汇总表(2001-2005)》中的项目和成果,不得在将来增补申报中重复使用。因此各学科在确 定资源整合方案时,要加强本学科及其它相关学科的协调,理清与将来拟参加增补申报的学科的界线,既要确保整合尽量多的学科资源,又要避免在重点学科考核评估和增补申报中重复使用相关资源。按教育部要求,学校在上报考评材料时要对材料的真实性做出书面保证,对考评材料有弄虚作假行为的学科按排名靠后处理,情节严重的将取消其国家重点学科资格和下一轮增补申报资格。因此各学科提供的材料和数据要合情合理、而且要有据可查。

2.组织领导:学校将成立“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各重点学科成立评估工作小组,具体负责评估报告的编写和材料的整理。所依托的相关学院院长担任组长,是本学科迎评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评估工作小组成员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相关学院、学科之间要加强沟通,密切协作,集思广益,充分论证,高质量地完成各项评估工作任务

五、评估工作进程安排

1.2006年12月20日,召开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工作动员会议,部署我校国家重点学科评估工作。

2.2006年12月21日~12月25日,各重点学科确定评估工作小组和学科资源整合方案,并于12月25日报学科建设办公室。

3.2006年12月26日~12月31日,各重点学科对照本学科2001年申报国家重点学科时制定的学科“十五”建设计划申报表,认真组织自查,从建设目标、学术团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条件建设等方面全面总结五年来的建设成效,撰写《总结报告(2001 —2005)》(WORD格式,编写提纲见附件4),并填写本学科《汇总表(2001-2005)》(WORD格式和DBF格式,表格式样见附件5)。

4.2006年12月31日,各学科将《总结报告》和《汇总表》文本(一式30份)及电子版报送学科建设办公室。

5.2007年元月1日~8日,大学南、北材料汇总。

6.2007年元月9日,学校组织专家审查各学科考核评估材料,提出修改意见并反馈相应学科。

6.2007年元月10日~15日,各学科按照专家组提出的修改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考核评估材料。

7.2007年元月16日,各学科将修改后的《总结报告》和《建设情况汇总表》文本一式25份及电子版报送学科建设办公室。(注:以上安排如有变动,学科建设办公室将另行通知。)

国家重点学科 篇6

《“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历时一年,目前已全部完成并颁布实施。《规划》分三大部分: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子规划。子规划由六大板块组成,包括:马克思主义著作出版规划、重大出版工程规划、未成年人读物出版规划、“走出去”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古籍整理图书出版规划。

较“十五”规划项目,“十一五”规划项目突出的特点是国家重点科研成果占有相当数量。在整体的项目结构上注重把握通俗与学术,普及与提高的关系。

文化部开展打击非法经营网络音乐专项行动

为规范网络音乐市场秩序,保护合法经营单位权益,查处违法违规经营网络音乐的专项行动日前展开。

据悉,文化部此次查处工作重点打击两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一是不具备《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擅自从事网络音乐经营活动的;二是未经文化部内容审查,擅自从事进口网络音乐节目经营活动的。

文化部首次发布中国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手册

为方便海内外投资者在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中寻求商机,文化部在第二届文博会上发布了《中国文化产业2006投融资项目手册》。该手册集中了921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总价值700多亿元。据悉,这是文化部首次发布此类《手册》。

据悉,《中国文化产业2006投融资项目手册》是从征集到的2076个项目中精选出来的,共涉及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分为出版发行、影视传媒、演艺娱乐、工艺美术、文化旅游等七大类。

国家统计局首次发布我131文化产业统计资料

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我国文化产业的总体情况。2004年,我国共有属于文化产业的单位34.6万个,个体经营户36.2万户;从业人员996万人,占我国全部从,业人员(752亿人)的1.3%,占城镇从,业人员(265亿人)的3.8%。文化产业当年实现增加值3440亿元,占GDP的2.15%。其中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的从业人员之比为31:17:52,增加值之比为38:20:42。从文化产业实现的增加值和营业收入来看,内资单位分别占72%和63%,而港澳台商投资单位占12%和15%,外商投资单位占16%和22%。

未来5年中国将推动印刷产业适度集中发展

在第二届文博会上的印刷业国际论坛上,新闻出版总署署长龙新民表示,未来5年中国将推动印刷产业适度集中发展,以成为世界重要的印刷生产基地之一。

2005年中国印刷行业总产值已超过3300亿元,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2%,但中国离印刷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龙新民说,未来5年,全国印刷业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速度预计在8%左右,到2010年,中国印刷工业总产值将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2.5%。

龙新民说,中国已经步入了世界印刷大国的行列。2005年中国出版图书达22.48万种、总印数64.02亿册,期刊9423种、总印数27.51亿册,报纸1939种、总印数404.02亿份。总体上,出版物印刷企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与中国出版物总量上升做到了基本持平。

业界关注

江苏高校联合发布自律倡议书拒绝教材采购回扣

5月24日,江苏省115所高校的教务处长、图书馆馆长参加省教育厅举办的全省高校教材图书规范管理工作座谈会,针对社会反响强烈的教材采购回扣问题,与会代表发出了高校图书采购廉洁自律倡议书,正式对教材采购中的回扣做法说“不”。

倡议书倡议,要努力做到“廉洁采购阳光操作”,正确对待和使用手中权力,建立健全廉政责任制度,严格执行教材图书招投标和经费收支两条线制度,创新采购管理制度,努力形成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新机制;加大采购工作监督力度,大力推行采购公开、财务公开,积极开展采购人员述职述廉工作,努力提高采购计划制定、招投标过程的透明度,自觉接受师生监督。

——《扬子晚报》

人民出版社划归总署地方人民社何去何从

日前,人民出版社被正式确定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从已经转为企业体制的中国出版集团剥离,重归新闻出版总署领导,地方人民社将何去何从?

国家重点推广节能报告(十七) 篇7

一、所属行业

各行业通用。

二、技术名称

中央空调智能控制技术。

三、适用范围

新建项目的中央空调系统和已有中央空调系统的节能技术改造。

四、技术内容

1. 技术原理

用人工智能模糊控制方式代替传统的静态的“压差或温差+PID”控制方式, 实现动态的人工智能控制。

2. 关键技术

该项目关键技术在于将模糊控制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和变频调速技术相结合, 独创了一套先进的模糊预测算法模型和自适应模糊优化算法模型。实现了主机参数优化和冷媒流量的动态调节, 从而降低了整个空调系统的能耗。

3. 工艺流程

空调负荷变化→冷却冻水参数变化→系统模糊优化控制→水泵变频调节

五、主要技术指标

工作环境温度0~40℃, 相对湿度≤90% (20℃) , 控制方式为自动、手动、第三方控制。

六、技术应用情况

该技术已通过贵州省和国家经贸委的新产品鉴定, 并列入国家发改委全球环境基金 (GEF) 中国节能促进项目和2006年国家科技火炬计划。

产品在全国20多个省市的300多个项目的中央空调系统中成功应用。

七、典型用户及投资效益

翔鹭洗纶纺纤 (厦门) 有限公司投资226万元进行节能改造工艺, 实现中央空调系统综合节能率21%, 年节电187万kW·h。

上海新锦江大酒店投资276万元进行节能改造, 实现中央空调系统综合节能率23.3%, 年节电96万kW·h。

八、推广前景及节能潜力

中央空调系统是一个高能耗系统, 无论是工艺性或舒适性中央空调系统都可应用先进的调控技术取代传统的调控技术, 节能20%以上是完全可能的, 技术是成熟的。

“十一五”期间, 该技术在行业内可推广比例为10%, 需要总投入62.4亿元, 年可节电85亿kW·h。

外动颚匀摆颚式破碎机

一、所属行业

各行业通用。

二、技术名称

外动颚匀摆颚式破碎机。

三、适用范围

可以广泛应用于有色、冶金、建材、化工、水利等领域的矿石或岩石破碎。

四、技术内容

1. 技术原理

该设备改变了传统的复摆颚式破碎机以四连杆机构中的连杆作为动颚设计, 将四连杆机构中的连杆做为破碎机的边板, 通过边板将动力传递给外侧的动颚。动颚与连杆的分离, 使连杆的运动特性已经不再约束动颚的运动特性。只要改变机构参数, 就可以很灵活地调整动颚运动轨迹, 获得理想的动颚运动特性。

2. 关键技术

该设备的关键技术是将四连杆机构中的连杆做为破碎机的边板, 而动颚仅是连杆上一点的延伸, 通过边板将动力传递给外侧的动颚。动颚与连杆的分离, 使连杆的运动特性已经不再约束动颚的运动特性。

3. 工艺流程

用于矿岩石的粗、中、细碎, 在某些场合, 可用一段代替传统的两段破碎, 或用两段代替传统的三段破碎。若作为磁铁矿粗碎设备使用, 排料粒度降低, 可以实现粗碎后抛废, 同时可以使中细碎设备小型化。

五、主要技术指标

生产能力提高10%, 功耗降低10%~20%, 外形高度降低20%, 衬板寿命至少延长3倍以上。

六、应用情况

“PEWA90120新型外动颚低矮破碎机的研究”和“PA100120外动颚低矮大破碎比破碎机研制”分别于2002年9月12日和2006年9月28日通过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组织的专家鉴定, 正在实施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和产品系列化, 产品已经在国内数个铜矿、铁矿、金矿、铀矿和钢渣处理等企业应用。

七、典型用户及投资效益

典型用户有金川有色金属公司、安庆铜矿、阿舍勒铜矿。

(1) 安庆铜矿115.5万t/a破碎系统。节能技改投资额250万元, 建设期3个月, 节约洞室开凿量620.4m3, 年节约颚板16t, 节约基建投资150万元, 年减少停机检修时间144h, 年节能经济效益263.44万元, 投资回收期1年。

(2) 邢台利华矿业有限公司3000t/d破碎系统。节能技改投资额350万元, 建设期3个月, 节约基建工程量68m3, 一年可节约衬板23.2t, 减少二次破碎作业人数18人, 年节约99000t矿石运输费, 新设备运转实际消耗功率比传统颚式破碎机降低18kW, 年节能经济效益135.96万元, 投资回收期2年。

八、推广前景和节能潜力

自2003年以来, 我国各类矿山, 特别是冶金和有色金属矿山, 对颚式破碎机的需求量急剧增长, 年需求量在2~3万台左右。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对建筑材料需求的多年持续发展, 使得砂石行业对颚式破碎机的需求量一直比较大, 年需求量在3~4万台。随着我国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保护资源和减少环境污染日益得到重视, 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已经开始启动, 颚式破碎机也已经开始在环保行业得到应用。作为新型高效、节能、环保、低磨损破碎设备, 外动颚匀摆颚式破碎机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

“十一五”期间, 该技术在行业能推广到的比例15%, 需要总投入约为48.9亿元, 可节电8.5亿kW·h。

九、推广措施及建议

(1) 该技术自研发成功以来, 已经做了大量宣传推介活动, 包括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展览会和网络广告等。通过这些活动, 外动颚破碎机在矿山行业已经有了相当的知名度和认可度。今后应继续加强宣传推广力度。

(2) 在典型矿山, 建立项目示范站。意向用户通过参观示范项目, 可以了解设备特点, 坚定用户的购买信心。已在河北邢台和内蒙古西部矿业公司建立了两个示范站, 在当地已经产生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今后还将在云南、新疆、安徽、湖南、湖北和山东等地, 建立相似的示范项目。

(3) 以创新型技术集成项目的推广应用带动产品销售。

高效双盘磨浆机

一、所属行业

各行业通用。

二、技术名称

高效双盘磨浆机。

三、适用范围

适合造纸行业、化纤行业化学木浆、机械浆、废纸浆等浆种的连续打浆工序。

四、技术内容

1. 技术原理

应用高效的传动装置, 配用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长寿命造纸打浆磨盘和先进的自动控制系统, 可实现恒功率或恒能耗控制。

2. 关键技术

(1) 高性能长寿命造纸打浆磨盘。

(2) 国际领先的自动控制系统。

3. 工艺流程

浆池→浆泵→盘磨→浆池。

五、主要技术指标及应用情况

磨盘直径450~1100mm, 生产能力8~800t/d, 功率范围90~1800kW, 适用浓度3%~5%。

该系列产品的应用能耗情况:针叶木浆10~11kW·h/t.SR, 叶木浆7.5~8.5kW·h/t.SR, 废纸浆4~5kW·h/t.SR。

双盘磨浆机已鉴定, 并推广应用。如在山东华金纸业、山东博汇纸业、山东贵和纸业、山东华泰纸业等应用。

六、典型用户及投资效益

(1) 山东博汇纸业30万t牛卡纸项目。节能技改投资额180万元, 建设期6个月, 年节电510万kW·h, 节能经济效益295万元, 投资回收期0.61年。

(2) 山东华金纸业万吨纸项目。节能技改投资额36万元, 建设期4个月, 年节电80万kW·h, 节能经济效益48万元, 投资回收期0.75年。

七、推广前景和节能潜力

高效双盘磨浆机技术先进, 整机性能优良, 性价比高, 可完全替代进口, 市场推广前景广阔。

国家重点学科 篇8

1 自主创新的目标定位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目前,我国制造业规模居世界第四位,已跻身“制造大国”行列。然而,在作为先进生产力代表的装备制造业领域,我国同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特别在高、精、尖装备领域更是如此,如IC制造装备的85%、数控机床的70%都依赖进口。同时,由于发达国家对我国装备制造领域核心技术的封锁和限制,制约了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在此背景下,“数字装备实验室”定位于应用基础研究,以工作母机、汽车制造及电子制造等关键装备为主要对象,以建设世界一流的数字制造与装备技术创新研究平台为目标,力争在数字制造和装备技术方面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1.1 近期目标定位

在近期发展中,“数字装备实验室”以基础科学发展前沿为导向,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于科学研究的重大需求为动力,以学科交叉、资源共享为突破口,充分利用实验室规模集成、实力综合的优势效应,开展数字化制造基础研究,解决国家急需的重大装备(如IC光刻、RFID、汽车制造等)的核心技术问题。在数字制造与装备技术研究领域达到国内领先、国际知名水平。

1.2 中长期目标定位

“数字装备实验室”发展的中长期目标是,按照“立足前沿、突出创新、交叉融合、发展优势”的建设思路,发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相关研究机构的整合优势,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和合作,以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和新的优势学科,加强一批特色学科的建设,建成具有国际影响的国家级创新研究平台。

在应用基础研究方面,针对制造装备国家重大需求,结合数字化制造学科前沿,开展“理论创新-技术突破-装备研发”有机融合的应用基础研究,解决中高档数控系统关键技术,为研发微电子制造装备、高端数控机床等重大装备提供技术支撑。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开创科学前沿新的学科生长点,注重原创性研究,在数字制造与装备技术研究领域达到国际一流;在数字建模与仿真、制造装备动力学等方面取得原创性成果。

2 自主创新的具体内容

2.1 高端数控装备

“数字装备实验室”在国际上率先利用曲面直接插补技术实现了多轴复杂轨迹和三维刀具半径补偿的实时控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数控系统,大大提高了我国制造业的数字化能力。

针对高端数控装备的复杂曲面加工路径规划和大型制造装备动力学及运动精度控制,“数字装备实验室”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工作;针对大型重载条件下回转工作台运动精度问题,提出了双电机无间隙传动方法和同步耦合控制技术,消除了普通精度大型回转工作台驱动齿轮造成的传动间隙和传动误差,工作台回转最小设定值为千分之一;针对汽车板和高硅卷板在线切/焊组合拼焊的需求,提出了激光切/焊数字化复合加工新工艺,解决了激光光致等离子正负面效应的控制、待焊板边在线预加工、拼缝间隙及错边量控制、工件与小孔融池状态多参数影响下的时变过程实时检测等一系列难题;针对薄壁零件易于发生变形、加工型线复杂的特点,提出了基于速度的激光切割功率变化的随机控制算法、基于法矢的五轴联动插补算法和切割焦点位置自动检测与误差分解补偿算法。

2.2 IC制造装备

针对动力学模型中气浮支承特征参数辨识难题,“数字装备实验室”揭示了气浮轴承不同内部腔形对精密运动机构动力学的影响规律,提出了气浮刚度和阻尼的计算方法;针对福大多机体结构振动计算问题,发现了开环约束系统整体变换的振动数学建模新途径,解决了光刻机精密运动机构结构127阶系统动力学计算问题;针对光刻机工作台精密运动控制难题,提出了双台同步运动控制策略,研发了光刻机精密工作台运动控制硬件和软件,光刻机工作台运动精度达到10nm。

封装装备是IC核心制造装备之一,我国高性能封装装备基本依赖进口,技术严重受制于人。2008年我国的RFID市场将达到100亿人民币,连续5年增长率大于70%。为此,“数字装备实验室”拟重点开发RFID电子标签倒装健合封装装备与技术,目前“IC装备国家重大专项”已将高性能封装装备列为必须突破的四大核心装备之一。

2.3 汽车发动机制造

“数字装备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提出了发动机类复杂曲面零件数字化建模理论与方法,建立了集成快速测量、建模及面向制造的设计于一体的系统平台,成功研发了高精、高效、高可靠性的XG系列曲轴轴颈自动磨削加工成套数控设备;提出了基于可视锥的几何推理新方法等,研究成果处于国际学科前沿;“发动机类零件的快速测量、数字建模和面向制造的设计”被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为2004年机械工业科学技术重大进展之一;针对作业车间的生产调度问题,研发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算法系统,被该领域专家吴澄院士、NP难问题专家黄文奇教授等评价为“为国际学术史上著名的,具有NP难度的Job-Shop Scheduling问题创造了一个高性能的求解算法,该算法的性能指标高于至今世界上已正式发布的任何一个算法已经达到了的记录”。在ASME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得到国际著名学者的好评,有关优化调度问题的研究成果得到国际同行的关注和肯定。

2.4 数字化医疗装备与康复设备

依托华中科技大学的数字装备与医学工程交叉学科群的平台,“数字装备实验室”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立体定向伽玛射线全身治疗系统及康复医疗机器人。其中,三轴联动自动治疗床及立体定位系统,解决了对全身肿瘤病灶部位精确定位的难题;采用伽玛射线多源动态旋转聚焦技术,解决了对肿瘤病灶处伽马射线进行聚焦、适行调强照射难题;并将头部放疗技术扩展到替补放疗,极大地扩展了放射治疗的适应范围。在国际上首创了立体定向伽马射线全身治疗系统,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全身伽玛刀,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截止2007年底,销售61台伽玛刀,直接新增产值5亿多元,共治疗各类肿瘤患者超过10万例,治疗平均有效率达90%以上。

3 自主创新的保障体系

3.1 专业人才保障

“数字装备实验室”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团结协作、富有创新意识的高层系科研团队,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3人,“跨世纪优秀人才”3人,国家“863”专家3人,加拿大工程院院士1人,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

围绕实验室的4个主要研究方向,形成了4个学术团队,以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数字制造装备关键技术研究团队;以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数字制造系统研究团队;以中国科学院院士熊有伦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数字制造基础理论研究团队;以张海鸥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先进加工工艺与方法研究团队。

3.2 研发经费保障

“数字装备实验室”以国家投资为其经费主要来源,积极争取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经费,并多方自筹经费,实行多头投入,形成了“学校(”985项目“、”211工程“)+实验室(项目)+企业”多元化筹资模式。

华中科技大学先期投入2 750万元建设“数字装备实验室”,申请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经费1 000万元,自筹1 000万元。在近期发展中又获得建设经费5 000万元人民币,其中包括科技部拨款、“211”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项目经费、“长江计划学者”特聘教授经费以及其他项目经费等。2003年以来,实验室承担研究课题共计115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74项,包括973计划8项(含一项军口973),863计划3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6项(含1项杰青项目),国防预研项目5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项,占项目总数的64%。项目总经费8 949万元,实到经费5 590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实到经费4 544万元,占实到总经费的81%。华中科技大学及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在人员、经费和后勤保障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在他们的大力支持下,实验室完成了科研用房和实验室的调整,实现了科研用房与仪器设备的相对集中。

3.3 技术设备保障

“数字装备实验室”在制造技术的实验环境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已经形成了一个基础扎实的科研实体。实验室基地拥有柔性制造系统1套,数控加工设备近40台,以及“三坐标测量仪”、“激光测量仪”、“动态测试分析系统”等大型设备与实验仪器100余台(套)。同时,“数字装备实验室”创建开放共享实验平台,以综合实验中心为基点,搭建数字建模与仿真平台、几何量测量平台、基础工艺与装备、动态测试平台,对实验设备集中管理。

几何量测量平台的主要设备有Form Talysurf PGI表面粗糙度轮廓仪等8台(套)仪器;动态测试平台的主要设备有振动噪声测试及分析系统等7台(套)仪器;基础工艺与装备的主要设备有MIKERON五轴高速加工中心等13台(套)设备;数字建模与仿真平台的主要设备有Tecnomatix制造系统建模与仿真软件等8台(套)设备。同时,通过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数字装备实验室”还自主研发了如全自动引线健合机等多台仪器设备。

3.4 组织管理保障

实验室坚持竞争、择优、流动的用人机制,实行全员聘任制,聘用岗位实行固定岗位和流动岗位相结合。固定人员包括管理人员、学术骨干及其梯队人员、以及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和实验人员等;流动人员包括协议制研究人员、客座研究员、访问学者等。为了吸引和稳定优秀高水平人才,“数字装备实验室”实行培养和引进并举的人才培养引进机制。

“数字装备实验室”实行项目管理责任制,坚持责权利统一,运用现代项目管理的方法,建立选题、立项、过程管理、考核评价的目标管理机制。对重大专项管理,坚持整体规划、团队协作和分工负责相统一,并设立专门基金,重点支持具有创新思想、创新方法、创新技术、跨学科交叉融合的重大专项,以取得原创性研究成果。并通过开展课题研究所形成的项目成果和知识产权归“数字装备实验室”所有,其研究成果通过技术转让、出售专利许可、自主转化等形式实现经济效益。

“数字装备实验室”的财务实行严格预决算和项目成本核算的管理制度,科研项目经费实行财务监管和使用分权制,课题组长拥有项目经费使用权,行政管理部行使项目经费监管权。实验室薪酬体系分为固定薪酬(占70%)和业绩薪酬(占30%)两部分,固定人员实行年薪制,流动人员实行协议工资制。分配向一线重大科技创新、攻关人员倾斜,对参与重大科技创新专项的科研人员,实行超常奖励,鼓励进行重大科技攻关。在保证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充分调动了研究人员的积极性。

4 自主创新模式及其完善

4.1 完善激励机制,促进全员创新

“数字装备实验室”倡导“求实、求是、求异、求新”的精神,创造“鼓励竞争、倡导合作、允许冒险、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实行岗位、项目竞争分配机制,实验室的资源与岗位、项目和绩效挂钩。同时建立有效的科研和管理激励机制,采取待遇激励、事业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并制定相应管理办法和奖励条例,实行制度化管理。同时,努力营造宽松的研究开发环境和创新氛围,使实验室充满活力。

全员创新理论认为,只要有能力,人人都是专家,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学习,提高创新能力,为实验室创新工作做贡献。作为科研人员,能够得到组织认可,同事的尊重并实现自我价值是其最高追求,通过事业激励并根据成员的实际需求进行激励,鼓励成员将实验室发展与个人发展相结合,以更大的自主权、独立性和责任感去完成创新任务,让员工尝试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创新,并创造万众一“新”、人人争相创新的良好集体创新氛围,更大程度地激励员工发掘自身的创新潜力,取得更大的创新绩效。

4.2 加快研发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数字装备实验室”不仅在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出色理论和应用成果,还注重成果的转化创新,提出通过解决行业共性问题实现技术成果快速转化和推广的创新思路。“数字装备实验室”鼓励研究人员与产业人员相结合,从而使基础理论研究与技术难题攻关相结合、解决工程问题与挖掘科学问题相结合、技术集成与成果推广相结合,先后建成包括开目信息、天喻软件以及e-works等在内的成果转化平台。在理论成果基础上,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复杂形状零件的测量、集成建模和面向制造的设计”,成功应用于湖北三六一一机械厂、东风汽车公司等多个企业发动机类零件的快速产品开发,取得了重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今后,“数字装备实验室”应坚持市场导向和政府推动相结合的原则,加快制造新原理、新方法的技术转化,缩短成果转化周期,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将成果应用于企业,促进数字化制造技术在我国能源、运载、医疗等工业部门的应用,推动我国制造业的增长模式由资源消耗型向高效率、高知识附加值、低消耗、少污染的技术型方向转化,为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

4.3 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

“数字装备实验室”是定位于应用基础研究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技术人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实验室的技术人员队伍建设,“数字装备实验室”应实施人才引进与自主培养相结合的方针,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结构合理、业务素质和科研能力强的实验队伍。在引进优秀实验技术人才的同时,对于现有的技术人员实施“稳住”和培养。

(1)“待遇留人”[2],在工资待遇上给予同其他科研人员同等的重视,免除其经济上的后顾之忧;“事业留人”,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搭建事业平台,让实验室技术人员亦能大展身手,以做到“人尽其才”;“感情留人”,日常工作中、生活上给予实验技术人员以人文关怀,增强其认同感和归属感,以其对学校、对实验室、对导师乃至同事的感情稳住实验室人才。

(2)合理使用和积极培养,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自学热情,开展培训进修和外出参观交流等业务培训,促使其不断补充和更新知识,拓宽技术领域,培养出知识、技能、素质三位一体的新型实验室技术人才队伍。

4.4 组建技术联盟,走“集成创新”之路

“数字装备实验室”实行开放课题和开放基金研究机制,鼓励国内外高校、研究院所、企业利用实验室的经费和平台开展科研。同时鼓励和接纳客座研究人员自带项目和经费,利用实验室的公共实验平台开展研究。同时,实验室设立的开放合作基金定期向国内外公开发布合作研究课题指南,以实验室的先进仪器设备和学术地位吸引国内外优秀科学家开展合作研究,逐步建立国际合作新模式,真正吸引、聚集国内外高水平知名科学家来实验室开展合作研究或学术交流,使实验室成为国际同行领域中有重要影响的研究基地。

参与国际竞争,是近年来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战略中极为重要的一种组织形式。从理论上来看,技术联盟是实验室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来抢占学术前沿和技术高端的有效手段[3],其目的是由形成合作伙伴关系的多所实验室共同组建研究中心,在各自原有优势学科等资源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形成更大的跨机构、跨部门的研究中心。通过“技术联盟”这个大平台向实验室提供最先进的仪器设施以及长期稳定充足的经费支持,为科学家提供研究具有探索性和挑战性复杂问题的机会,发挥多学科交叉联合的优势,而且行业间的技术联盟是基于双赢(win-win)模式的合作竞争。合作者相互依赖,共同发展,在合作中获得进一步竞争优势,这是“数字装备实验室”今后需要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4.5 加强知识管理

知识和研究成果是一个实验室生存之根本,因此,知识管理在“数字装备实验室”的自主创新战略管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知识管理的一般流程包括知识收集、知识共享和知识应用与创新3个环节[4]。知识的收集是一项基础工作,实验室的成果主要是以理论研究为代表的抽象型知识成果和以产品、设备之类的实体型知识成果,在知识收集时,主要涉及研究文档的标准化和成果回报机制,“数字装备实验室”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适合自身的文档标准和回报机制,要求实验室人员在研究的各个阶段,形成相应的文档,并建立归档机制,及时将实验室内部的知识集中统一。这样既可以使研究成果得到较好的保存,又有助于他人获取前者知识,保证研究活动的连贯有序和持续深入。

知识的共享是知识管理中较困难的环节[5]。科研人员的主要产出就是知识成果,原创性研究成果就像科研人员的“孩子”一样,是其自我实现的载体。高度个性化和无法格式化的隐形知识的共享,“数字装备实验室”有正式或非正式的“学术交流会”、“科技沙龙”及“研讨会”之类的学术交流活动。在知识共享环节,该实验室还要有完善的制度来保证知识提供者的知识产权,并制定严格的观点引用、参考注释标准;营造崇尚、尊重、共享知识的氛围,实施产权激励等机制,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并乐于共享其成果。最后则是知识的应用与创新,这是知识管理中最困难的环节,隐性知识是知识创新的关键,“数字装备实验室”可以构建实验室人员贡献并分享隐性知识的体系,促进实验室成员发掘自身潜能,在交流共享中产生科研灵感,提升科研水平,提高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培根“.数字制造与装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论证会举行[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4.

[2]杨叔子.创新源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7):1-3.

[3]钟书华.企业技术联盟导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4]郝杰,陈禹.实验室的知识管理实践初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8):88-89.

国家重点推广节能技术报告(六) 篇9

一、所属行业

钢铁行业。

二、技术名称

能源管理中心技术。

三、适用范围

钢铁联合大型企业。

四、技术内容

1. 技术原理

采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分布控制技术,实现能源系统的实时监视、控制、调整,具有故障分析诊断、能源平衡预测、系统运行优化、高速数据采集处理及归档等功能,提高能源管理水平;及时发现能源系统故障,加快故障处理速度,使能源系统更安全;使能源系统的运行监视、操作控制、数据查询、信息管理实现图形化,直观化和定量化。

在钢铁生产全过程中对各类能源介质进行全面监视,分析并及时调度处理,及时进行能源使用情况分析、能源平衡预测,系统运行优化、专家系统运行、高速采集数据和反馈,实现能源系统的集中管理控制,基本实现对企业外购能源、企业内部的能源转换、余热余能的回收和利用等整个能源供给系统实施全方位管理,以求实现能源合理配置、优化使用,确保生产,降低消耗,提高能效。节能、提高能效和管理控制水平技术。

2. 关键技术

将各个单元的不同能源系统相互联系起来,进行统一调整的部门,对各种能源介质的发生与使用进行全面的监视,适时的进行能源介质切、投的处理,以保证能源介质的系统安全与经济使用。并对某一单元出现异常或事故时,在最短的时间将可能造成对钢铁生产的影响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做到:能源的潮流监视、能源的经济分配、运行方式的合理化、事故时刻的紧急处理。运用EMS强大的功能和手段对各能源介质实现有效在线调控,充分利用钢厂二次能源,确保系统经济合理运行,节能和环保效益贡献突出。

3. 工艺流程

能源中心有遥测、遥控仪表、自动控制装置以及大量电缆及桥架等,能源供应系统及所有用能设备必须配备有效准确的一次和二次检测装置,需要大量功能齐全的信号传输设施及计算机处理和集中控制中心。这样可使分布于全厂范围的全部变电所(室)、排水泵站和给排水设施、煤气加压站、煤气混合站及能源分配设施等通过计算机网络联结在一起,实现能源系统的分散控制、集中管理、优化分配。能源管理系统(EMS)是基于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对全厂范围内能源系统进行监控和调整的大型在线管理系统,它体现在企业全程的能源监控设施的一整套硬件中,更关键的是体现一种能源的系统管理模式。

五、主要技术指标

能源中心作为钢铁企业的动力心脏,对能源设施和能源系统实行集中监控和管理,所有管辖范围内的变电所、加压站、混合装置、水泵站、管网等均远程由能源中心的调度监控;传统各个单元分立的能源管理、运行方式能够节约大量的人力。实时趋势预测、实时控制调整等方式,以期达到全厂能源的合理有效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定员和节约能源,并尽可能减少污染排放,有效地保护和改善环境。

对各种能源介质的发生与使用进行全面的监视,适时的进行能源介质切、投的处理,以保证能源介质的系统安全与经济使用。运用EMS强大的功能和手段对各能源介质实现有效在线调控,充分利用钢厂二次能源,确保系统经济合理运行。

六、技术应用情况

始于20世纪80年代,鞍钢、武钢等企业就对能源中心技术感兴趣,并开始研究,但由于种种原因发展比较缓慢。目前随着能源中心技术的成熟与发展、特别是宝钢在能源集中管理上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一套思路,在能源中心的建设和扩容改造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宝钢能源中心EMS系统经由宝钢自己组织力量自行负责开发和应用软件编制,使整个系统达到90年代末期水平。实现了能源主系统的集中监控和管理。现场的所有设备全部实现无人值班,其控制、监测和管理均在能源中心控制室进行。它从根本上解决了因宝钢生产规模扩大、能源系统成倍扩大之后,定员不但不增加,而且还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一定程度减少所带来的问题。成功实现了基于软件对现场设备的直接监控和基于数模的管理优化与操作指导等,保证了能源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平衡与优化运行。

七、典型用户及投资效益

宝钢股份公司的能源中心,整个系统约3万点信号,使分布于宝钢股份宝钢分公司(原宝钢股份公司)全厂范围的全部变电所(室)、排水泵站和给排水设施、煤气加压站、煤气混合站及能源分配设施等通过计算机网络联结在一起,实现能源系统的分散控制、集中管理、优化分配。投资额约1.1亿元。每年节能约8.8万t标煤。每年约折合人民币5000万元。投资回收期3年。

八、推广前景和节能潜力

目前鞍钢、本钢、太钢等大型现代化钢铁企业都在规划完善能源中心建设。我国除上海宝钢建有功能比较完备的能源中心以外,鞍钢、武钢、本钢、上钢一厂、梅山、酒钢等企业也开发建设了具有一定功能初级能源管理中心,建设规模及水平各有不同,在保障钢铁生产及提高动力系统的运行效率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比钢铁厂内传统的动力设施、动力调度系统增加了监测和调控手段,有了很大进步,但离真正意义上的能源中心技术还有差距。

在未来5至8年,选择10家条件成熟的大中型企业建设能源中心,预计需投资10亿至12亿元,一个年产800万t钢的大型钢铁企业,年耗能源总时约650万t标煤,年节能1%即为6.5万吨标煤,直接经济价值约5000万元。

九、推广措施及建议

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对能源的依赖度很高, 其生产过程中对燃料、电力、氧气、氮气、蒸汽和水等能源介质的需求很大。可采用宝钢能源中心成套技术服务方式。目前由宝钢宝信软件和宝钢股份联合向南钢联(已投入运行)和马钢(正在建设中)进行推广。

大型铝电解系列不停电 (全电流) 技术及成套装置

一、所属行业

有色金属行业。

二、技术名称

大型铝电解系列不停电 (全电流) 技术及成套装置。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的电解铝企业,小容量单台设备也适合电解铜企业。

四、技术内容

1. 技术原理

通过对铝电解槽大电流动态转换过程分析与研究,采用大电流分流及大电流通、断技术控制电解槽大电流转移动态过程,从而完成电解槽在全电流状态下,电流回路的切换,实现不停电大修。

2. 关键技术

超大电流转移动态过程监测与控制技术;大电流分流及切换装置;强磁场环境下电磁平衡调整焊接钢棒技术。

3. 工艺流程

(1)把具有大电流分流和通、断功能的装置接入电解槽的短路口两端,接通该装置电路,在该装置的分流保护下,打开或闭合短路块,然后断开该装置,从而实现电解槽的不停电大修,停、开槽。

(2)把电解槽的数十根阴极钢棒划分为五到六个区,通过电磁平衡,使其中一个区内的磁场强度最小,实现钢棒带电焊接。

五、主要技术指标

1.与该节能技术相关生产环节的能耗现状

铝电解槽传统停电大修的技术, 每年造成国内电解铝厂多耗电8亿kW·h,折合标准煤32万t(按年产950万t电解铝测算)。

2.主要技术指标

降低吨铝直流电耗40kW·h以上(推广后,全国年增加电解铝产量10多万吨)。

六、技术鉴定及应用情况

国家发改委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计划。

2006年11月通过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技术鉴定,鉴定结果为世界领先水平。

截止2006年12月底,该技术与装置已成功用于工业生产停、开电解槽120多台次、不停电(全电流)焊接电解槽10余次。

七、典型用户及投资效益

河南中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5万t, 320kA电解铝系列,在已有电解铝应用,不需对系列进行任何改造。不仅不改变原有企业管理模式,而且可大大简化操作过程,提高安全性。

节能技改投资额500~800万元,建设期三个月,每年节电1000万kW·h以上,年节能增产直接经济效益2000万元以上,投资回收期为三个月。

八、推广前景和节能潜力

该技术节能效果好,能有效提高设备寿命,解决了电解铝行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而电解铝行业的迅速发展,对该项技术的推广需求十分紧迫。目前,国内外已有近十家企业拟采用此技术的意向。应用该技术,对一个年产25万t的铝电合一企业而言,每年可节电1000万kW·h,增加铝产量3000t,直接经济效益达3000万元。

“十一五”期间, 需要总投入约为5亿元,可取得总节能量8~15亿kW·h,节约重油5~15万t。

九、推广措施及建议

国家重点推广节能技术报告(七) 篇10

一、所属行业

矿产资源行业。

二、技术名称

大型高效充气机械搅拌式浮选机。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大、中型选矿厂, 对有色金属、黑色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采用浮选方法进行综合回收。

四、技术内容

1. 技术原理

浮选机叶轮旋转时, 槽内矿浆与鼓风机给入的低压空气, 在叶轮叶片间进行充分混合并在叶轮上半部周边排出, 由定子稳定后进入弥散到整个槽子中, 矿化气泡背负有价矿物上升到槽子表面形成泡沫层, 泡沫采用自溢或机械排出的方式进入到溜槽, 实现对目的矿物的有效富集。

2. 关键技术

(1) 采用高比转数后倾叶片叶轮, 循环量大、压头低点, 保证了矿浆充分悬浮、矿粒分布均匀, 可显著降低浮选机的功率强度。

(2) 采用低阻尼直悬式定子, 定子悬空区域大, 降低了运转功耗。

(3) 进一步验证了我国独立提出的浮选机大型化相似放大和设计理论。

3. 工艺流程

(1) 在保证大型浮选机的搅拌雷诺数与中小型设备基本相等的前提下, 通过优化核心部件即叶轮—定子系统的结构形式与运转参数, 在保证矿浆悬浮状态不恶化、矿粒和空气分散度不降低、分选指标不降低的前提下, 实现了单位容积运转功耗的降低。

(2) 配置了矿浆液位、充气量的自动控制系统, 保证矿浆液面维持在设定值, 有效地提高了选别指标, 减少了矿浆短路现象。

五、主要技术指标

单槽有效容积:40m3、50m3、100m3、160m3;安装功率:55kW、75kW、132kW、160kW;实际消耗功率:安装功率的60%~75% (因矿石性质及浮选工艺不同略有波动) ;充气量:0~1.5m3/m2·min;与中小型浮选机相比, 单位浮选容积的功率强度降低20%-30%。

填补了我国大型选矿设备研究及应用的空白, 选别指标与综合技术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六、技术鉴定及应用情况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 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项目。50m3和160m3浮选机分别于2001年和2005年通过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技术鉴定, 鉴定结果为国际先进水平。

截止2006年12月底, 该技术已在国内几十家矿山选矿厂应用, 总台数近2000台。

七、典型用户及投资效益

(1) 中国黄金集团公司乌努格吐山4万t铜钼矿项目将采用32台160m3浮选机, 预计2008年投产。

(2) 中铝中州分公司2002年在新建铝土矿选矿厂中选用46台40m3浮选机, 当年投产, 当年达标。据不完全统计, 与小型浮选机相比因节能带来的年经济效益600万元, 并有效解决了低铝硅比铝土矿分选存在的技术难题, 保证了氧化铝选矿拜耳法新技术的实施。

(3) 澳大利亚独资的贵州锦丰矿业公司采用了9台100m3、12台50 m3、40m3浮选机, 2007年已投入生产。

(4) 金川集团公司在6000t/d扩能工程中选用24台50m3的浮选机, 2003年4月全面投产, 设备己正常运转逾4年, 因节能每年直接经济效益400万元。

八、推广前景和节能潜力

我国矿产资源由于多年高强度消耗和粗放型开发利用, 易处理、高品位资源逐步枯竭, 贫、细、杂难处理资源开采量大大增加, 新建选矿项目的日处理能力频创新高, 甚至高达10万t/d, 对大型浮选设备的需求十分迫切, 大型浮选设备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应用该技术, 对一个日处理量万吨的选矿厂而言, 每年可节电近1000万kW·h, 目前我国共有类似规模的选矿厂约20家, 粗略计算每年可节能2亿kW·h。

九、推广措施及建议

(1) 由于我国的矿产资源日趋贫细杂, 新建选矿厂的日处理能力均在万吨以上, 完全具备了采用大型浮选设备的物质支撑条件, 建议对新建大、中型矿山选厂, 从政策层面上对采用大型高效浮选机予以鼓励和支持。

(2) 加快对中、小型选矿厂采用大型浮选设备改造现有小型设备的进度, 有利于降低处理单位矿石能耗, 提高我国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

(3) 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提高研发单位自主创新的积极性, 增加相关技术的持续研发力度。

冶炼烟气余热回收—余热发电技术

一、所属行业

有色金属行业。

二、技术名称

冶炼烟气余热回收—余热发电技术。

三、适用范围

有色金属、钢铁、水泥等行业。

四、技术内容

1. 技术原理

利用强制循环余热锅炉回收冶炼烟气余热, 生产中压饱和蒸汽, 配套饱和蒸汽汽轮机组, 发电机组抽汽供热, 实现供热、电联产, 最大限度提高余热蒸汽利用效率。

2. 关键技术

国内自行设计制造的耐高温腐蚀性、粘结性冶炼烟气余热锅炉。

工艺流程:原水→脱盐→除氧→余热锅炉→汽轮发电机组→凝结水→余热锅炉。

五、技术指标

1.节能技术相关生产环节的能耗现状

有色行业冶炼高温烟气余热损耗占较大比率, 有色系统余热锅炉应用率不高, 而配套余热发电站的企业更少, 余热利用水平较低。

2.技术指标

余热锅炉蒸汽量5~100t/h, 工作压力3.0~5.0MPa, 蒸汽温度一般为饱和温度 (236~265℃) 。汽轮发电机入口压力3.0~5.0MPa, 抽汽压力0.5~1.0MPa, 排气压力0.008~0.03MPa, 电站容量0.5~15MW。

六、技术鉴定及应用情况

该技术已在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投入商业运行, 尚没有进行过技术鉴定。

在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冶金集团驰宏锌锗股份公司、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白银有色金属公司等多家企业投入运行, 取得良好经济效益。

七、典型用户及投资效益

应用典型案例一: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余热电站规模9470kW, 汽轮发电机组1台, 另配套ISA炉余热锅炉1台, 转炉余热锅炉2台、阳极炉余热锅炉2台。总蒸汽量55~85t/h, 蒸汽压力4.2MPa, 蒸汽温度253℃。

建设期为1年, 节能技改投资额为6232万元 (不包括余热锅炉系统投资) 。年发电量达到68752MW·h, 年供热量573772GJ。年创产值约为2539万元, 新增利润总额1531万元, 投资回收期4.8年。

应用典型案例二: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国产汽轮发电机组1台, 功率6000kW, 电压6kV, 进汽压力2.5MPa, 蒸汽量30t/h;余热锅炉3台。建设期为1年, 余热发电站投资为2456万元 (不包括余热锅炉系统投资) 。年发电量达到39600MW·h, 年创产值约为1660万元, 新增利润总额880万元。投资回收期3年。

八、推广前景和节能潜力

该技术可用于有色行业的各个大、中型冶炼厂, 其余热锅炉蒸汽量大于5t/h, 压力大于1.0MPa。也可用于钢铁、水泥等相关行业。

“十一五”期间, 该技术在大、中型企业推广率可达85%以上, 需要总投入约为2~3亿元, 可取得总节能量标煤444100t/a (按中等容量估算) 。

九、推广措施及建议

(1) 在项目立项和实施过程中, 将冶炼烟气余热回收—余热发电同步立项, 同步实施余热利用也应热电联产, 提高余热利用效率。

(2) 政府部门给予优惠贷款、提高上网电价。

国家重点学科 篇11

近日,国家林业局举行2016年国家级林业重点展会新闻发布会。记者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六大国家级林业重点展会将突出6个特点:一是绿色主题更加突出,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的引导力更加充沛;二是市场化程度更高,“企业唱戏”的主体地位更加显著;三是展会规模更大;四是会展国际化程度更强,预计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家企业参展,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0余名外商前来采购;五是与互联网的融合更加紧密;六是配套活动更加丰富,各种产业论坛、合作洽谈会、产品大赛、文化节、新品发布会等活动将达40多项。

5月28日?30日,以“中国实木家具,健康走向世界”为主题的2016中国中部家具产业博览会将在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举办。本届家博会主展馆面积约12000平方米,加之其他各家具市场为分会场,总展览面积超过160万平方米。展会期间,将全方位展示南康家具完善的产业链条,不仅展示南康家具在口岸、园区、烘干、喷涂、检测等方面的新成效,同时举办铁路专用线建成后的赣州港始发列车开通仪式,还将展示木工机械、根雕红木和饰品以及家具设计师联盟等功能板块,以吸引更多的行业龙头企业关注南康、落户南康。本届家博会还设立中国好实木·床展馆,集中展示国内顶尖的实木床,体现南康实木床“低碳、环保、舒适”的新理念,展现中国实木制造的新水平。

7月17日?20日,第4届中国(东北亚)森林博览会将在黑龙江省伊春市举行。展会以“汇聚森林生态产品,共享绿色健康生活”为主题,参展产品以具有名优称号、地理标志的森林食品为重点,致力于引导绿色生产和绿色饮食消费,辅以木制工艺品、木竹制家具及日用品、森林生态旅游文化产品、苗木花卉、林业机械装备等产品。本届伊春森博会将突出东北亚地域特色,届时将有周边国家众多知名林产品加工、商贸企业参展参会。展会期间将举办中国森林食品暨休闲食品产业高峰论坛、第2届森林休闲与健康高峰论坛等系列配套活动,促进各地沟通联络和客商间的交流合作,传递林业产业发展合作的最新信息。

9月19日?22日,第13届中国林产品交易会将在山东省菏泽市举行,主题为“创新绿色林产品,共享美好新生活”。本届林交会设国际标准展位800个,分家具制品、木工艺品、木质建材、种苗花卉、森林食品五大专业展区,另设一个精品展区,主要展示以牡丹为代表的木本油料系列产品。参展的林产品,将是来自获得中国林产品之都、加工产品之城、经济林之乡等国家级称号的低碳、绿色、环保的林产品,让采购商和消费者对林产品质量放心。

11月1日?4日,第9届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将在浙江省义乌市举行,展会以“绿色引领,共享发展”为主题,设国际标准展位3000个,参展范围包括家具、木结构木建材、木竹工艺品、木竹日用品、森林食品、茶产品、花卉园艺、林业科技与装备等八大类。本届展会突出国际经贸往来,将借助“义新欧”“义乌—德黑兰”两条“一带一路”班列的开通,邀请更多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参展商、采购商参加本届义乌森博会。

11月6日?9日,第12届海峡两岸(三明)林业博览会暨投资贸易洽谈会将在福建省三明市举办。本届林博会以“深化两岸合作,发展绿色产业”为主题,将依托林品汇、春舞枝、润土等本土林业电子商务平台,加强与闽山碧、慧聪网等知名电商的合作,举办知名电商林产品专场采购和海峡两岸林业电子商务发展论坛活动,在“林品汇”开设线上展馆,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展示展销。展会期间,还将举办三明林权交易中心启动仪式,扩大林权抵押贷款,促进森林资源资本化,为林业生产经营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

12月2日?5日,2016中国—东盟博览会林产品及木制品展将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举办。本届林木展展示面积将达2万平方米,将突出展示家具、人造板及木结构、林业装备、花卉苗木、特色经济林产品、林业先进技术项目等东盟林业资源类产品和中国林业产能优势技术与产品。本次林木展还将邀请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尼等东盟林业资源发达国家的林业官员、专家和企业代表共同出席,举行中国与东盟间的林业政企对话、行业对接和企业交流,为我国企业与东盟企业打造林业全方位展示合作交流平台。

据国家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林业产业横跨一、二、三产业,产业链条长、涵盖范围广、就业容量大,涉及100多万家企业及数亿农民,是现阶段最适合农民增收致富的产业,也是国家实施扶贫攻坚战略的重要抓手。发展会展经济、增强林业产业的内生动力、促进林业产业升级,是发挥新消费引领、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的重要途径。国家高度重视林业产业发展,着力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加强对林业产业的规划指导,开展林业重点会展,将不断增强林业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国家水泥政策特征及未来政策重点 篇12

1 水泥政策分类

经粗略统计, 2009年以来, 截至2014年6月, 我国国家层面共出台主要水泥政策28项, 涉及淘汰落后、兼并重组、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方面, 以下数据以此为基数进行分析。

在这28项政策中, 大至可分为两大类:一大类是标准类, 另一大类是常规类。

其中标准类政策:共4个, 包含2010年11月发布的《水泥行业准入条件》[工原 (2010) 第127号]、2012年11月发布的《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16780-2012) 、2013年12月发布的《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5—2013)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 (GB30485—2013) [环保部公告2013年第80号]。标准类政策占五年来水泥政策总数的14.3%。

常规类政策:共24个, 占五年来水泥政策总数的85.7%。又可分为三小类, 分别是:

(1) 发展类:共17个, 如2009年9月发布的《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发 (2009) 38号]、2013年5月发布的《关于坚决遏制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盲目扩张的通知》[发改产业 (2013) 892号]、2013年10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 (2013) 41号]等等。发展类政策占五年来水泥政策总数的60.7%;

(2) 环保类:共6个, 如2012年10月发布的《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环发 (2012) 130号]、2013年8月发布的《水泥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 (2013) 31号]、2013年9月发布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2014年3月《关于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准入的通知》[环办 (2014) 30号]、2014年4月《关于在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过程中加强环保管理的通知》[环发 (2014) 55号]。环保类政策占五年来水泥政策总数的21.4%;

(3) 安全类:共1个, 如2013年11月国家安监总局发布的《关于加强水泥制造和石材加工企业粉尘危害治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安健 (2013) 112号]。安全类政策占五年来水泥政策总数的3.6%。

2 水泥政策特征分析

2.1 政策的分进性

水泥政策是分步推进的, 决定于经济形势的变化。

在“十二五”前和初期的2009~2011年, 处于两个五年规划制定的交接时区。因此, 在这一时期, 水泥政策主要是围绕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淘汰落后水泥、兼并重组、节能减排、发展低碳技术展开。

到了“十二五”中期的2012~2014年, “十八大”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 让人民群众“望得见山, 看得见水, 记得住乡愁”。因此, 在这一时期, 水泥政策主要是围绕抑制产能严重过剩、环境保护、提高大气质量展开。

2.2 政策的趋严性

近年来, 特别是从2012年以来, 水泥政策在三个方面明显收紧:一是从抑制产能严重过剩的角度趋严;二是从环保角度趋严;三是从安全监管角度趋严。

从38号文、到892号文、再到41号文, 越来越严格。

2009年产能过剩初露端倪, 出台了38号文, 意在将过剩的苗头及时扼杀住。但是, 各地圈地扩张、盲目建设之风仍然盛行, 38号文并没有得以落实, 全国水泥产能仍然急速扩张, 轻易突破了30亿吨大关;

2013年5月892号文出台, 明令“不得以任何名义核准、备案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 国土、环保等部门不得办理土地供应、环评审批等相关业务, 金融机构不得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违规在建项目进行认真清理, 对未批先建、边批边建、越权核准的违规项目, 尚未开工建设的, 不准开工, 正在建设的项目, 要停止建设”;

2013年10月41号文出台, 明令“严禁建设新增产能项目, 各地方、各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核准、备案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分类妥善处理在建违规项目, 对未按土地、环保和投资管理等法律法规履行相关手续或手续不符合规定的违规项目, 要按全面清理。凡是未开工的违规项目, 一律不得开工建设;凡是不符合产业政策、准入标准、环保要求的违规项目一律停建;对确有必要建设的项目, 在符合布局规划和环境承载力要求, 以及等量或减量置换原则等基础上, 由地方政府提出申请报告, 报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并抄报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等相关职能部门。对未予认定的在建违规项目一律不得续建, 由地方政府自行妥善处理;对隐瞒不报在建违规项目, 一经查实, 立即停建, 金融机构停止发放贷款, 国土、环保部门依据土地管理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予以处理, 对涉及失职渎职和权钱交易等问题的予以严肃查处, 对监管不力的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2013一年内, 上、下半年各发布两道严令 (892号文和41号文) , 可见形势的严峻和紧迫。

环保政策:2014年5月环保部发布的《关于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准入的通知》异常严格。政策提出“严格落实规划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联动机制。凡未开展或未完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 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受理规划所含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批申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应当作为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依据”;“实行重点区域、重点产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会商机制。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编制的以建材等为主导的国家级产业园区规划, 其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进行区域内省际会商”。

安监政策:2013年11月, 国家安监总局出台《关于加强水泥制造和石材加工企业粉尘危害治理工作的通知》, 要求各地加强水泥制造企业粉尘危害治理, 从安全的角度提出要全面落实国家淘汰落后产能和行业准入等政策, 淘汰一批不符合产业政策且粉尘危害严重的水泥制造企业。这也是国家安监总局制定的、少有的、涉及水泥行业的政策。

2.3 政策的深耕性

加入了对重点区域的特殊要求。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策方面, 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 (41号文) 、《关于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准入的通知》、《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 各项政策中都对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特殊对待;二是标准方面, 如《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5—2013) , 针对重点区域提出了颗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的排放限额, 分别比一般地区严格33.3~50%、20%和50%。

以上政策对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的要求和指标更为严格。

粗略统计, 对京津冀等重点区域有特殊要求的政策有6个, 全部都是2013年以来出台的, 占2009年至今五年以来水泥政策总数的21.4%;2013年以来共出台水泥政策16个, 对京津冀等重点区域有特殊要求的政策占37.5%。这是从2013年以来才有的现象, 在之前鲜有出现。可见, 2013年是个分水岭。进入2013年以来, 国家在政策制定的思路上有所调整, 侧重于对重点区域的特殊关注。这些政策全部体现了国家“十八大”的精神和京津冀一体化等战略的要旨。

2.4 政策的重点突出性

这两年, 政策的重点是控制产能严重过剩和环境保护。遏制产能严重过剩体现在892号文和41号文的发布;环境保护体现在2013~2014年密集性出台了多项环保政策, 这在以往是很少见的。

3 政策走势预估

通过分析以上政策可以看出, 今后水泥企业若想再以新建方式来进行产能扩张, 将不会得到政策支持, 违规在建项目也有望得到遏止。水泥工业兼并重组、转型升级将是长期的主题。

抑制水泥产能严重过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因此, 关于淘汰落后的水泥政策在“十三五”期间仍将持续, 甚至更加严厉。

环境保护关乎民生, 也是需要长抓不懈的。因此, “十三五”期间, 环保政策仍是重点。新制定的水泥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对氮氧化物限额有了明确规定, 预计水泥环保政策将在脱硝方面有所动作。

上一篇:中国高职教育下一篇:非正式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