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假定(共12篇)
计算假定 篇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高层建筑在城市建设中发展迅速, 建筑业对建筑外型及平面要求越来越高, 结构体系的多样化是现代高层建筑的重要特点, 建筑平、立面日益复杂, 而工程上又要求设计更快、更合理、更安全、准确, 这就需要我们的设计日趋完善。
关键词:多高层建筑结构计算,一般原则,简化假定
1 结构计算的一般原则
与一般结构设计相同, 多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应当保证在荷载作用下结构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及刚度, 以保证结构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在使用荷载作用下, 结构应处于弹性阶段或有荷载小的裂缝出现。结构应满足承载能力及水平位移限值的要求。
在地震作用下, 原则上应满足三个水准抗展设计目标的要求;在具体做法上, 规范采用了二阶段设计法。现行《抗展现范》要求用小展下的地震作用等效荷线, 用弹性静力方法计算地震作用效应 (内力和位移) , 并将其与荷载及其他荷载效应组合, 用验算承载力和限制位移的方式进行第一水准设计。结构进入弹塑性阶段, 一般不再进行地震作用的分析计算 (某些特殊情况除外) , 而是从构造上采取措施保证构件有足够延性, 即第二水准设计。以上属于第一阶段设计, 要求对大多数结构进行分析计算。第二阶段设计是通过查巡地震作用下结构薄弱层 (部位) 弹塑性变形验算, 并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 以满足第三水准要求, 保证结构大震不倒。此外, 结构设计还应满足承载力、水平位移限值与舒适度、重力二阶效应与结构稳定的要求。
实际的结构是十分复杂的。在竖向, 有各种不同的抗侧力结构, 如框架、剪力墙、筒体等;在立面上可能有多塔、开洞等。在平面上, 形状可能复杂, 楼盖平面内变形大, 也可能开洞。就材料而言, 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很快呈非线性, 构件开裂, 钢筋屈服, 并非弹性匀质材料。高层建筑同时涉及钢筋、昆凝土结构、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和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应用。为了使结构计算既满足工程要求而又简便, 并适应各种结构, 长期的工程实践采用了两类计算方法计算多高层建筑结构。工程设计中, 一般均按三维空间结构利用计算机进行计算, 即把结构离散为许多有限单元, 用矩阵位移法求解。由于此法精度高, 在进行实际工程设计时均采用这一类计算方法。
另一类方法则采用结构力学中的近似方法, 属于非矩阵方法。如利用基于力矩分配法的分层法计算坚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 利用基于位移法的D值法计算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和位移, 以及利用基于求解悬臂梁挠曲线微分方程的连续化方法计算框架———剪力墙体系等。这类方法仅需利用利学计算器、计算图表或Excel软件计算即可完成, 被称为手算方法。与计算机方法相比, 精度稍差, 但具有物理概念直接、计算工作量小的优点。此法是掌握和灵活运用计算机方法的基础, 也是工程师在方案和初步设计阶段初估截面尺寸, 以及校核计算机输出结果合理性的一种有效手段。
2 简化假定
为使计算既符合实际又比较简单, 近似方法采用以下的一般计算原则和基本简化假定。
2.1 荷载沿主轴方向作用
实际荷载及水平作用方向是随意的、不定的。但是在结构计算中常常假设水平力Px、Py作用在结构布置平面图中的主轨方向, 而对互相正交的两个主轴x向和y方向分别进行内力分析。在矩形平面中, 主轴分别平行于矩形两条边。
2.2 平面结构假定
采用简化方法或手算方法计算荷载与作用效应时, 允许将多高层建筑结构划分为若干个平面结构, 考虑它们空间协同工作来进行计算。
目前最广泛应用的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和剪力墙结构, 在按这个假定下进行简化计算时, 可以把整个结构视为由若干片抗侧力结构即平面框架、平面剪力墙所组成。在正交布置的情况下, 可以认为每一个方向的水平力只由本方向的各片抗侧力结构承担, 其垂直于荷载方向的抗侧力结构在计算中不考虑。当抗侧力结构与主轴斜交时, 在简化计算中可将柱和剪力墙的刚度转换到主轴方向再进行计算。
2.3 假定楼板在自身平面内刚度无穷大
各个平面抗侧力结构之间通过楼板联系形成空间工作。楼板在其自身平面内刚度很大, 可视为刚度无限大的平板, 楼板平面外的刚度很小, 可以忽略不计。
根据这一假定, 图1中的结构, 在横向 (y方向) 把结构简化为4榀框架、2片双肢墙, 即该结构具有6片平面抗侧力结构, 它们借助于无限刚性的楼板联系而共同抵抗y方向的水平力。当结构无扭转时谷片结构的每层楼板标高处的侧移应该相等。当结构有扭转时, 楼盖只作刚体转动, 因而各片结构的侧移值呈直线关系。同理, 在纵向把结构看成由2片纯框架 (两边, 每片有5跨) 和2片含剪力墙的框架组成。
2.4 水平力按位移协调的原则分配
经过荷载和地震作用计算后, 层水平力是已知的, 但每片框架、每片墙受到的力是多少还不知道。如果简单地按柱距或势力墙间距分配, 必然会使刚度大的、起主要作用的结构分配得少, 刚度小的结构分配得多, 偏于不安全。
在不考虑结构扭转时, 由于楼板在平面内的刚度可视为无穷大, 所以同一楼层上水平位移相同。因而, 水平力的分配与各片抗侧力结构的刚度有关, 刚度愈大的结构单元分配到的水平力愈大。
2.5 结构计算采用弹性分析方法
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均采用弹性内力分析、弹塑性截面配筋的设计方法, 即不考虑钢筋混凝土结构材料的弹塑性性质和开裂对内力分布的影响。因此, 高层建筑结构也用弹性分析方法计算, 只在部分情况下考虑弹塑性性能影响。 (见图2)
在内力与位移计算中, 所有的构件均可采用弹性刚度, 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 连梁的刚度可折减, 折减系数不应小于0.55。
2.6 等效刚度原则
如果结构在某一组水平荷载作用下其顶点位移为u, 而另一个竖向悬臂弯曲梁在相同水平荷载作用下也有相同的顶点水平位移, 则可以认为此悬密粱与结构有相同的刚度, 称此悬臂梁的刚度为原结构的等效刚度。等效刚度显然与原结构顶点位移有关, 故实质上是用位移的大小来间接表达结构的刚度。
参考文献
[1]张嵩, 金玮, 赵鸣, 屠成松.高层建筑结构温度内力的计算[J].结构工程师, 1996, 4.
[2]侯晓英;超长高层钢管混凝土结构温度作用分析[D].郑州:郑州大学, 2002.
计算假定 篇2
当父母教育孩子的时候,都会事先设定一个完美观念来教育孩子。专家提醒,教育孩子的“三个假定”应当建立在现实基础上,不应当盲目追求完美。
想孩子终生快乐,在童年时期就要帮他们建立一个快乐而安全的世界观,确切说,只有心灵快乐了世界才快乐。本文针对这类心理教育,给家长支招,快乐的孩子靠鼓励。
我们要鼓励孩子作三个假定:
第一,我们要假定这个世界是美好的
其实很多父母会无意识地影响孩子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包括我们对现实的愤怒,对一些不公平现象的语言,包括我们如果身处不太好的情境里,我们往往会忘掉是不是要保护孩子,要给他对美好空间的一种感受。奥斯卡获奖影片《美丽人生》讲述了一个爸爸身处纳粹集中营,却不让孩子感受到集中营的苦难的故事,类似的故事还有好多。我们应该让孩子拥有美好心灵,因为这个社会需要这样的人。当然也许有人会说,很多很糟糕的人也会成功,但这毕竟是受到不完善的社会条件的影响,而社会总是在一步步完善。所以,我们首先要假定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哪怕有伊拉克的战争,哪怕有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战争,哪怕还有很多贫穷的地方,但仍然是美好的。因为只有假定这个世界是美好的,对自我的存在、对孩子的成长才有意义。 为什么学校的教育是美好的教育呢?其实是有道理的。因为孩子的心灵在早年的时候没有鉴别能力,他的心理发展如果在美好的教育下进行,要比受到残酷的教育好得多。一些小朋友失学后在街头流浪长大,他们的暴力和犯罪率是非常高的。若是他们也能在学校里得到美好的教育,情况一定会大有不同。相信世界非常美好,这对孩子是有好处的。 当然在一定的时间,例如在青春期之后,我们要告诉孩子们现实社会残酷的`一面。但小时候爸爸妈妈还是要让孩子感觉到这个世界是可爱的、值得珍惜的,由人类、动物、树木、花草构成的庞大的现实世界,是美好的。否则若是觉得这个世界太残酷、太黑暗,不值得去珍惜,孩子长大后往往会无意识地破坏它,比如把路灯打坏,认为这个东西跟我没关系,打坏还挺好玩的。但是如果在他小时候就告诉他这个世界是美好的,需要大家珍惜,连树上的一片叶子都不可以摘。相信两种教育的结果会大相径庭。 很多人去过国外,尤其是北欧、加拿大,包括日本,这些国家的环保意识非常强。这种教育是谁给他的?是父母,而不是社会。一些国家没有法律规定把野生动物捉回家吃了要判刑,当然美国有些州会规定,但还有很多州没有。是父母的言传身教让孩子意识到这个世界是需要珍惜的,不管哪个国家,都是全人类的。
第二,我们要假定人和人之间都是友爱、互助的,使孩子拥有美丽的心灵
虽然人和人之间有一些隔阂和防御,但这不是本质。我们设想一下,当我们到另一个国度去,外国友人见到我们会很热情。就像一部苏联电影中讲述的那样,一位红军女战士拘押了一个敌军的俘虏,他们掉进荒岛后却相爱了,他们可以超越敌对的价值观念,说明人和人本质上是相通的。 为什么这样来教育孩子呢?因为这样易于孩子适应社会生活。如果教育孩子不要相信任何人,那就会说不认识的人给你东西不要,哪怕是邻居叫你去他家也不要去;当然某种程度上的安全教育是必要的,但也要从基本的观念上去教育孩子,人都是善良的,这个假设对人是有好处的,这就像你要假定你的孩子是个好孩子一样。你必须作出假设,因为一旦你作了这个假设,你就有力量,跟孩子相处就有信心。 假如你作的不是这个假定,那会因此受到影响。就像一个孩子长大了,假定人都是很邪恶、自私的,你想想这样的孩子如何能处理好人际关系。他从小就用一种防御、敌意的眼光和人交往。因此小时候要告诉孩子人都是互相友爱的,你困难的时候别人会帮助你,你也要帮助别人,要回馈,要学会主动关心别人。就像心理学中说的,要鼓励孩子小时候和人产生共情。如宝贝从幼儿园回来,告诉妈妈今天佳佳哭了。妈妈问他:“你看见佳佳哭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呢?”他说:“我挺难受的。”妈妈会告诉宝贝,人和人的心灵都是相通的。
第三,一定要帮助孩子建立这样的假定
哪怕用所谓主流的文化看孩子,他表现得并不出色,如学习不好,个头也不高,长得也不漂亮。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从小就要让孩子感觉到他是可爱的。你要给他这个假定,要让他活在这个假定之中,肯定自己是重要的、可爱的、讨人喜欢的。因为当一个孩子假定自己是可爱的,他与他人交往的结果就完全不一样,而且他在这个结果里获得的东西也不一样。 比如他觉得自己是可爱的,今天他去见老师,老师批评他,而且冤枉了他,他不会认为老师是故意伤害他,只会认为老师可能是误解了他,或者是老师今天情绪不好。但是如果这个孩子认为自己是很糟糕的,或者爸爸妈妈总是呵斥他,觉得他有很多毛病的话,哪怕是同学跟他生气,他也会认为这个同学是专门针对他,是故意刁难他,对他充满敌意。 孩子到了十四五岁慢慢走向社会时,父母要告诉他安全准则。安全准则和美好信念的教育可以在两个层面上执行。当女孩子到了15岁,你要告诉她,她身体的若干部分属于她的自我,任何人要碰触都必须得到她的允许。这些教育和我们说的假定教育是两个层面的,两者必须配合起来。 但如果我假定人是善的,却被人骗了,那是不是我的观念有问题?不,不是这样的。即便你假定人是自私的,也仍然可能被骗,而且你会把不是受骗的看成受骗,你会失去很多正面的感受。
忠诚的无罪假定 篇3
最近发生的悲喜剧是:因为不满老婆的偷窥行为,老公把手机带进淋浴房,用吊钩挂在浴室的板壁上。可惜吊钩粘性不太好,水蒸汽一熏,胶粘的部分就脱开了,只听啪地一声,手机摔进了哗哗的流水里,就势冲了个澡。这起手机泡水事故,让小荣老公所有的社会关系都断了线。
小荣自知理亏,但还嘴硬:“要是你心怀坦荡,何必恨不能在浴室里安个保险箱来安放你那宝贝手机?夫妻应当坦诚相见。作为交换,我可以把我的手机拿给你看。”
“抱歉,我对审查别人的手机不感兴趣。”老公愤愤地说,“我心中无愧,所以不想接受这样的无理审查。以我的智商,要是我有事瞒你,又知道你有查岗的好奇心,我还会把凭证留在手机里?”一句话把小荣噎个半死。
诸如此类侦查反侦查的剧情,在很多家庭经常上演,只不过有些老婆气场强大,有些老公敦厚为本、息事宁人,于是,看了就看了,查了就查了,只要手机没有洗澡,也就算了。实际上,没有哪个男人对这种事不恼火,因为这种行为触犯了婚姻的大忌:在忠诚与否这件事情上,聪明人应当作“无罪假定”,而不是打着“我很在乎你,我时时刻刻都怕失去你”的旗号,先做“有罪假定”。
不管承认不承认,有偷看老公手机行为的女人,在婚姻关系中的自信心都严重匮缺,同时她的掌控欲又太强,受不了自己在任何一件事上做不成“无所不知太太”,于是反复查看老公手机里的邮件和短信,换取一点可怜的自信心。
现实生活中还有一等自作聪明的女人,审看过老公的手机后,故意留下一点“老婆到此一游”的蛛丝马迹,以期敲山震虎。有效果吗?当然有效果!以这样对付阶级敌人的心计来对付枕边人,怎能不令他感到心头寒飕飕?
畅销书作家六六曾经说过,驾驭婚姻就像开一辆有脾气的老爷车,耐心和涵养要比激情重要得多。也就是说,好的婚姻有两个条件:找一个文明人结婚;你自己做一个不违反规则的文明人。现代文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无故怀疑人家的品行,当你手上没有对方走私感情的确凿证据时,先要做“无罪判定”。
在耐不住要查人手机之前,先想一想我们在某些超市的遭遇吧:你走到哪儿,都有理货员跟踪你,你回头看,她马上开始理货;所有价值在100元以上的货品,都拴上铁链子或贴着“本超市有监控”的标签,你看了好受吗?天生认为顾客瞧不见就会偷东西,老公瞧不见就会偷情,这样的“防人之心”必会引发跟踪、监控等一系列扭曲行为,而所有的高压监管,不是引发人的反抗欲就是让人生出逃逸之心。
查看老公手机的女人经常做的美梦是:某一天,她打开老公的手机,会看到未发送的短信草稿箱里有老公留下的情书:“给我的一号首长,老婆大人……我知道你会来查看的,所以此条短信未发送,也替咱家省了一毛钱通信费。”
得啦,真实生活中哪有这样的男人。以上这段子,纯粹是涉世未深的小女人瞎编的,别信。
编辑 彩衣
假定“最佳才能区” 篇4
美国教育家罗森塔尔对两组小老鼠的聪明训练和普通训练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结果, 然后将这个实验扩展到人的身上:他来到一所小学, 从一年级至六年级各班中选了18个班, 对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试”, 然后将一份占总人数20%的“最有发展前途者”名单交给校长和科任老师, 并且要求严格保密, 否则会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8个月后复试, 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 成绩都有了较大进步, 活泼开朗, 自信、求知欲旺盛。其实, 那份名单是罗森塔尔随机挑选出来的, 不过这个“谎言”对老师产生了心理暗示, 在这8个月时间里, 它左右了老师对名单上学生的能力评价, 将这一心理活动通过情感、语言和行为传递给了学生, 使学生强烈地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热爱和期望。
假定顾客已经去过其他门店 篇5
从营业人员的角度来说,进了我的店,就是我的顾客。顾客进店后停留时间有限,随时都有可能离开,自然要抓紧时间搞定。先灌输些有利于自己的思想给顾客,争取给顾客 ,让顾客形成有利于我的商品价值判断标准,从预防的角度将竞争对手的产品在顾客的购买意愿里给清理出来,最好是现场就确定下来。
但是,从顾客的角度来说,可又是另外一回事了。钱在我手里,选择权在我手里,又不是火急火燎的马上非得买,完全可以充分的货比N家再最后确定嘛,越着急推销的,越是不让我再去其他店看看,心里越是有鬼。再说了,完全把我当外行嘛,你以为我什么都不懂吗?我也去过其他店的,人家给我介绍过许多情况的。并且,人家介绍的比你还全面,甚至这个店里营业人员的介绍里还存在些误导的成份在里面,不诚信!闪……
首先,我们不能把责任推到顾客身上,只有不称职的营业人员,没有不称职的顾客,问题肯定是出在我们自己身上。
作为营业人员,我们得想清楚一个问题,顾客在进我们店之前,有没有可能曾经去过其他的店,只要是进了其他的店,就必然会有营业人员进行相关的情况介绍,很难保证其他店的营业人员在分析顾客需求和介绍产品时,真的能站在完全客观真实的立场上。可以预测的是,竞争对手的营业人员有四种可能的发生概率是比较高的:
1. 进行基本专业知识的普及工作;
2. 在分析顾客需求和介绍市场情况时,选择性的介绍有利于自家产品的情况;
3. 有可能会针对竞争对手的特点,进行揭露其中的缺点与问题,放大竞争对手的负面向,甚至会无中生有,颠倒黑白,误导顾客;
4. 竞争对手的营业人员必然也想直接把顾客搞定,会设法阻止顾客再前往其他门店看看的计划,
近年来流行各类现场快速成交的营业思想,也会促使营业人员不考虑顾客在选择方面的自由,在一定程度上压迫客户快速成交。
同时,现在有不少顾客也喜欢利用这点,利用这家店的营业人员来对付另外一家店的营业人员在听取营业人员进行情况介绍的时候,一是迅速强化自己的专业知识,用来在其他门店装内行,二是利用刚学来的专业知识和价格行情信息来对付另外一家店营业人员,三是充分利用营业人员之间的互相攻击,进行互相压制。
作为营业人员,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个实际情况。在接待刚进门的顾客时,先假定顾客已经去过其他门店(或是间接询问了解),已经接受过其他门店营业人员的教育 工作。那么,再接下来该做那些方面的调整和应对呢?
1. 先不急着把顾客定位成外行,顾客有可能接受过其他营业人员的专业知识普及工作,首先就得要探测顾客对专业知识的了解程度和水平,或者干脆假定顾客是内行的。毕竟,顾客也不愿意以一个外行身份出现在营业人员面前。在涉及到产品方面的专业介绍,一定要突出客观性和中立角度,以我们的客观中正,来衬托竞争对手营业人员缺乏客观理性的随意挥发。
2. 假定竞争对手的营业人员,已经将本店的产品缺点进行了全部罗列和攻击,在面对顾客时,也别藏着掖着,更不能闪烁其辞,避而不谈,那更会让顾客心生疑惑,更加确定了其他营业人员所言不假。而是要光明磊落的主动说出来,先声明这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产品,也不能说是缺点,而是特点。选择产品,不是选购完美的东西,而是选择合适自己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前将自己产品的缺点进行提前的预防性说明。
3. 考虑到竞争对手的营业人员往往会逼迫顾客尽量当场决定下单,这时就要充分给顾客自由选择的权利,主动请顾客多看看,货比三家不吃亏,营造出宽松的交易环境,更让顾客感受到自己作为上帝的自由选择权利。
假定他好,八成他就会好 篇6
缘起:一个男孩,上小学4年级,对学习一点兴趣也没有,甭管考试成绩多差都蛮不在乎,而且在班里交的朋友也都是一些和自己同样的差生。妈妈很担心他会跟那些朋友学坏,还担心他从小这么没有上进心,长大了会很没出息。
李子勋观点:过度关注坏信息,总有一天会把自己和孩子一起压垮。
很多家长就害怕孩子会犯错误,会变坏,所以我们就会格外地关注那些所谓不良的信息,那些孩子可能变坏的征兆,并且强迫孩子去改变。但是,我们越去关注坏信息,这个孩子身上的坏信息就会越多,直到有一天,这些坏信息把我们跟孩子一起压垮。
有些时候,哪怕孩子的现状并不是特别理想,比如他学习成绩不好,或者老师对他印象不好,我们也要相信,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是不均衡的。再换个角度来看,他现在受到那么多挫败,但是他还能够那么坚定地生活,而且能够“厚着脸皮”到学校去继续读书的话,那这个孩子到了大学毕业以后必定能够承受各种打击,勇于进取。
有了这样的想法,妈妈就会把孩子目前的困境当作他成长的资源。一旦内心产生这种变化,她对孩子的态度就会不一样,她对孩子的焦虑就会减少,会更多看到孩子美好的一面。
不过,妈妈仍然会有一些解不开的疑惑,看看李子勋是怎么回答的吧。
疑问1:即使我们不去关注,孩子不好的一面不是依旧存在吗?
李子勋观点:你所看到的问题真的存在吗?
孩子的很多所谓缺点,实际上是我们的价值观建构出来的。认知研究发现,人的认知过程是非常神奇的,不要以为我们看到的、听到的、触摸到的就是真实的,其实我们看到的、听到的,甚至触摸到的,常常只是被我们的价值观建构出来的结果。就像孩子的许多所谓缺点,实际上只不过是父母过度焦虑的副产品。
疑问2:如果我们让孩子过度乐观,认为什么都是美好的。但实际上这个世界并不那么美妙,那岂不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行为?
李子勋观点:放弃美好的假定,意味着我们将放弃珍惜。
如果我们认为人性并不美好,人都是不可靠的、贪婪的、自私的,甚至是具有攻击性的。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就会害怕跟人接触,就会选择防御,就会对别人缺乏起码的信任。久而久之,这种不良假定会成为我们沉重的心理负担。为什么?其实这是一个很简单的互动原理。就像你的朋友,如果你总是提防着他,就会发现他也在提防着你,但是,这其实也许只是你把自己对他的怀疑,通过他的行为表达出来。你觉得他总是在怀疑你,却没有认识到这种怀疑其实是你自己的。这就是心理学所说的投射现象。
同样的,很多低自尊的人觉得自己不重要,他假定自己是多余的,他就会放弃自己,比如嫁一个不该嫁的人,做一些不该做的事。而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不去珍惜,他也就不会珍惜他人,珍惜这个世界。
疑问3:如果事情真的不像假定的那样美好,我们岂不是失去了一个知道真相的机会?
李子勋观点:选择美好的假定,我们什么也没有失去!
在这里,我们要讲述一个似乎与教育孩子无关的婚姻故事。一个太太发现先生手机里有一个暧昧的短信,便问他:“你是不是有外遇了?”先生回答:“没有。”这时候,太太该怎么做?
心理治疗师的建议是,如果你要问,就必须要相信先生的回答,如果你不相信他的回答,你宁肯不问。为什么?因为你问出答案后又不相信,那提问还有什么意义?于是,太太又重获幸福感,相信先生是忠贞于爱情的。
可是5年以后,太太发现错了,其实上次自己最初的怀疑是对的。是不是太太就失去了什么?
我们先不要忙着回答,而是重回到5年前,假设这位太太在先生解释以后并不相信,而是经常去跟踪,跟先生争吵。5年以后,她终于证实先生不爱自己了。
同样都是5年,这5年的时光谁过得更好?选择美好假定的太太这5年仍然是幸福的,夫妻关系也相对和缓,孩子的心理也不会受伤;而选择怀疑的太太这5年是痛苦的,孩子的心理也会因为父母不断争吵而受伤。而且许多例子表明,当一个婚姻濒临破裂的时候,选择信任与坚持比选择怀疑与排斥拥有更多挽救婚姻的机会。
所以实际上,选择美好的假定,你并没有失去什么,却获得了与这个假设同在的幸福感。
结语:作为父母,我们一定要对孩子做美好假定,我们必须有勇气相信孩子的未来会比自己强、比自己好。
这时候,我们想教育他的欲望就会减轻,我们就会更多地欣赏他成长,看着他发展,给他支持。
而孩子呢,也会一步步成长为我们假定的那样的人。这,就是一个内在塑造的全过程,一个美妙的过程!
日语的假定表达 篇7
一、句型と
“と”是连接助词,接在动词、形容词、助动词的词典形之后(不接过去时态),表恒常条件,即条件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反复出现的。从大处讲,它可以是真理、规律和自然现象;从小处看,它可以是一个人的习惯。由于表示的是一种反复性、恒常性的条件,“と”的后项不能接表示意志、愿望、命令、请求或劝诱等语气的句子。Oお金を入れてボタンを押すと、切符が出てきます。×雨天だと明日の試合は中止しよう。×暗くなると、{行きたい/勉強しなさい/来てください。}以上用法的句末通常都是动词的基本形,但当描述某个特定的人或事物过去的习惯或反复性动作时也可以用动词的过去式。还可以加上“ものだ”表回忆和感叹。Oあのころは一日働くと、一か月遊んで暮せたものです。
“と”可以表假定条件。假定条件和恒常条件的区别在于:假定条件是一次性的,而恒常条件是可以重复的。“と”表假定时容易导致消极的结果,而且往往用于说话人提醒对方注意这种消极的结果。Oあまりたくさん食べると、おなかを壊しますよ。O早く行かないと、間に合いません。
此外“と”还可以表示确定性条件,前后都表示已经实现的特定的事,这时句末须接过去时态,表示说话人在前面的事情成立的情况下,重新认识后边的事情,或者以前边的事情为契机,发生了后边的事情的关系。Oトンネルを出ると、そこは銀世界だった。O部屋で本を読んでいると、太郎がやってきました。
实际上,“と”除了表条件外,最本质的用法是连接两个时间间隔很短的动作。O窓をあけると、寒い風が入りました。O注射をすると、すぐ熱が下がりました。O部屋に入ると、雨が降り出しました。
二、句型ば
“ば”是连接助词,接在形容词的假定形“けれ”和动词假定形后,接形容动词词干和名词后面则为“であれば(ならば)”的形式。“ば”的基本用法与“と”相似,表示一种经常性、反复性或恒常性的条件。“ば”表示的条件通常都带有“如果前项成立的话,后项一定成立”的意识,因此常用于表达一些理论性的因果关系或法则。这点与“と”相似,但与“と”不同的是“ば”更侧重于书面语,而且可以与表示假定意义的“もし”相接。O春が{来ると/来れば}花が咲きます。O子供のころ、天気が{いいと/よければ、}この辺りを祖母とよく散歩をしたものです。{O明日もし雨が降れば/×明日もし雨が降ると}、どうしますか。
“ば”后原则上不能接意志、命令、依赖、请求、禁止等意志表现。但前项的谓语是名词、形容词或状态性动词,或前后句主语不同时,后句可接意志表现。O暑ければ、窓を開けてください。O(あなたが)レポートを提出しなければ、わたしは合格点をあげません。
“ば”后谓语很少出现过去式,特别是不可用于表示偶然的情况。{×きのうデパートへ行けば/Oきのうデパートへ行ったら}先生に会いました。
但当发话者对已经发生的事情提出与事实相反的假设条件,即反现实假设时,可使用“ば”。此时表达发话者后悔、懊恼、遗憾的心情。Oお金があれば買えたんですが。O言わなければ、よかったです。
三、句型たら
“たら”是助动词“た”的假定形,接在动词、形容词、助动词的“た形”后面。与“と”“ば”的表示普遍法则或真理的“一般条件”的用法相比,此句型更侧重于表示特定的个别事物的具体条件,句尾所受限制少,常用于口语。在口语中,可用来表达个人的习惯或某个特定事物的反复动作。Oふだんは昼ごはんを食べたら昼寝をします。
“たら”的后项可接意志表现,如命令、许可、愿望、请求、推测、忠告等。O北京に着いたら本を買ってください。(请求)O北京に着いたら本を買いましょう。(劝诱)O北京に着いたら本を買わないでください。(忠告)O北京に着いたら本を買ってもいいです。(许可)O北京に着いたら本を買いたいです。(愿望)
“たら”的后项还可以是过去式,表确定性条件。这一用法与“と”相似,很多时候是可以互换的,但当前后句表同一人物的意志性行为时,只可以使用“と”,而不能使用“たら”。此外“と”常用于小说或故事等,而“たら”则多用于说话人表述自己直接的经历。×男は部屋に入ったら友達に電話しました。O男は部屋に入ると友達に電話しました。Oお風呂に入っていたら、電話がかかってきました。O変な音がするのでとなりの部屋に行って見たらねずみがいました。O電話してみたら、留守でした。
四、句型なら
“なら”是判断助动词“だ”的假定形。接在动词、形容词、助动词的词典形、形容动词的词干和名词后面。它最典型的用法是以对方的谈话内容为假定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做出自己一定的判断,因此它的后项往往不是单纯地描述一个事实,而是表达说话人的判断、意志、命令、要求、建议、评价等主观意思。OA:わたしは行きます。B:あなたが行くならわたしも行きます。OA:風邪をひいてしまいまして。B:風邪なら早く帰って休んだほうがいいよ。在叙述必然会发生的事情或经过一段时间必然会发生的事情时,不能使用“なら”,应使用“たら”“ば”“と”。×春が来るなら花が咲きます。O春が{来たら来れば/来ると}花が咲きます。
“と”“ば”“たら”表时间顺序是前项先于后项发生,即“前项→后项”;而“なら”表前后项的时间顺序必须根据它前面所接动词的时态来判断。Oイタリアに行くならイタリア語を習いなさい。(去意大利之前在本国学习)Oイタリアに行ったならイタリア語を習いなさい。(到意大利以后学习)
“なら”也可以表示说话者对已经发生的事情提出与事实相反的描述。与“ば”“たら”所表的反事实假定不同,“ば”“たら”句中,要求前项和后项都是与事实相反的事情,而且前项必须是先于后项发生的事情。O宿題がなければ夏休みはもっと楽しいのに。
而“なら”则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前项是事实,后项是与事实相反的假设。这通常用于表达发话者刚刚知道某个事实后的懊恼、遗憾等心情。O先週、神戸に来ていたのなら案内してあげたのに。(因为不知道你上周到的神户,所以没能陪你走走。)另一种情况是,前后两项都是与事实相反的假设。O結婚式に出席する(の)なら黒いスーツを買うのだが。(因为不出席婚礼,所以没有买黑西服套装) 。此句话行动的顺序是先买衣服后出席婚礼。这句话如用“ば”“たら”表达的话应说成O黒いスーツを買って{いれば?いたら}結婚式に出たのだが。(因为没有买黑色西服套装,所以没有出席婚礼)
综上所述,“と”“ば”“たら”“なら”在表假定时,不是所有的情况下都可以替换。它们受句末语气、主句和从句之间的时间先后关系、从句谓语的性质的约束。把握四种形式各自的典型用法,使用时就能运用自如了。大多情况下,当前项是后项实现的最低限度的条件或表示与事实相反的假定条件时,用“ば”较恰当。表示一般恒常性条件时用“と”或“ば”。“たら”多用于一次性条件。“なら”多用于承接话题,表达说话人的判断、意志、命令、要求、建议、评价等。
摘要:基础日语中介绍了四种假定的表达形式。这四种形式因存在类似的用法, 有时可以互换, 有时不可以互换, 它们各自具有典型的特征。本文从此四种假定表达的接续形式、句末语气、典型用法出发, 分析了四种形式在表示假定条件时的异同。
关键词:日语,假定表达,异同
参考文献
[1]周平.新编日语第一、二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2]日本语句型辞典[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2004.
戏剧的假定性 篇8
在东、西方的戏剧舞台上, 都以假定一个不同于现实的时空环境作为戏剧演出的必须准备。戏剧在舞台上演出, 时间和空间都有极大的局限性。人物活动的场所是用布景制造的现实空间, 即使是最写实的布景, 也同真实的生活环境不同。时间方面, 事件发生的真实时间与表演时间大不一致。一部戏剧描绘的是几年、几十年的事情, 但演出时间也不过三两小时。至于中国的戏曲, 假定性就更为突出。“三五步跋山涉水, 七八步过关斩将”, 挥一根鞭子就算骑马, 摇一支木桨便是行舟, 两个人在台前厮杀就等于千军万马在打仗, 明明是光天化日却权当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可以说, 舞台本身就是一个虚拟的世界。
假定性是所有艺术作品共同的性质, 但是与其他艺术样式的假定性相比, 戏剧所呈现的物象都是真实的幻觉。《茶馆》里的康顺子流泪的时候, 观众能够看到演员胡宗温眼里流出的真实的眼泪;舞台上的《玩偶之家》尽管是一个虚拟的空间, 但观众看到的沙发楼梯却是货真价实的物品;麦克白在黑暗中拖着猩红色的桌布惊恐万分、手足失措, 导演希望通过逼真的场景和表演同样引起观众的惶惶不安之感。真实的演员, 扮演的却是虚构的角色。这样, 就必须预设一个前提, 对演员来说假设“我就是他”, 而对观众来说假设“你就是他”。戏必须先由“真”到“假”, 也就是由真实的演员、舞台时空转化为虚构的人物和戏剧中的故事时空, 再从“假”到“真”, 也就是以虚构的戏剧情节反映真实的生活, 这就是戏剧艺术的假定性。正如马丁?艾斯林所说:“戏剧 (演剧) 作为游戏, 作为扮演, 是一种摹拟的动作, 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因为在“假”的表层, 艺术形象蕴含着情感的真实、心理的真实和逻辑的真实, 描绘了真实的现实生活, 传达着真切的人生感受。
由此, 我们可以看到戏剧的假定性具有两重性质:一方面是纯粹的虚拟, 另一方面它又由演员、服装、道具等真实因素构成。它既是假定的, 又是真实的, 是假定和真实的奇妙组合。这种假中求真, 以假当真的表现形式, 正是戏剧的特点。台上的表演者“假戏真做”, 台下的欣赏者“视假为真”, 双方达成默契。戏剧的假定性以约定俗成为原则, 以观众认可为标准, 观演双方对戏剧的非真实性保持一种心照不宣的态度。戏剧的这种性质使得它比任何其他艺术都更加逼真地模仿现实, 让观众感到“酷似生活”。
因而, 戏剧也最容易使人忘却与实际生活的距离, “使人离开美感世界而回到实用世界”, 从而成为“危险的艺术”。戏剧模仿生活的性质被不断强化, “真实性”被推到至高无上的地位, 戏剧以制造酷似生活的幻觉为最高目标。要求剧场的氛围乃生活真实的折射, 要求演员演剧、观众观剧的心态都是全身心的“融入”, 演员与角色合二为一, 观众的想象力被置于无足轻重的地位。19世纪法国安托万的自由剧院演剧时挂起了新鲜的牛肉, 在舞台上复制生活的极端追求一时蔚成风气。
事实上, 假定性是一切艺术存在的基础, 每一类艺术都有自己约定俗成的惯例。而假定性是戏剧区别于电影的首要特征, 在戏剧中, “真实”是用来制造虚幻的;而在电影中, 虚幻的光影却在制造真实世界的感觉。电影不需要观众默认的那种前提与假设。与戏剧的假定性相比, 电影表现出非同一般的“真实性”。因而, 戏剧艺术不可一味追求所谓真实的幻觉, 而脱离其固有的“假戏真做”、“以假求真”的特性。
假定性虽然共存于一切戏剧艺术中, 但其表达方式截然不同。在中国传统戏曲中, 演员以“行当”为中介接触角色, 以“程式”为中介向观众表演角色的行为和情感, 于是, “程式”必然造成演员与角色、角色与观众的“间离”, 戏曲演员无法也无需向观众掩饰自己对角色的扮演, 这都决定了中国传统戏曲舞台创造的表演方式必然是假定性的手法。
论戏曲舞台的假定性 篇9
戏剧活动从原始巫术活动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 根本原因就在于:“巫术活动以真实性为出发点, 戏剧活动则以假定性为出发点。”1不同戏剧流派对于假定性的表达各有千秋, 但任何戏剧活动都要呈现于舞台, 所以前提是要承认舞台假定性。
戏剧活动始终是要进入剧场, 将剧本文学中对于情节的安排与组织呈现于舞台, 才能最终实现戏剧的价值。因此, 戏剧结构就会受到舞台时空的限制, 必须在有限的舞台时空里展现无限的生活环境。传统戏曲的舞台, 一般都设置“一桌二椅”, 这些并不说明任何具体的时空。因此, 在戏曲舞台上时空的变化是随着演员的表演而变化的。
(一) 戏曲舞台上, 采用压缩或者延伸生活原本行进的节奏来表现时间的变化
在京剧《文昭关》中伍员一夜之间须发皆白, 这一夜的时间这么长, 在舞台上却是通过几段唱词来交代的, 更重要的是唱词之间的空隙, 有声之中间隔几个断断续续的无声静谧。通过这样有声与无声的对比, 给人一种通宵达旦的艺术真实感。同样, 在京剧《女起解》中, 从洪洞县至太原府千余里的路程, 在舞台上, 是通过苏三的几个唱段以及崇公道的几声“走哇”, 来表现这看似遥远的路程的。这种处理时间的办法, 是由于戏剧故事本身情节的限制与需求。在舞台上表现了艺术的真实, 压缩和改变了生活的真实。
(二) 戏曲舞台上, “以虚代实”来展现无限的空间, “两个空间并存”来展现空间的多层次
舞台空间是有限的, 利用有限的空间表现无穷的生活图景。这样就必须创造假定的空间, 以此来解决生活空间与舞台空间的矛盾。譬如, 一段“趟马”的程式化表演, 表现的便是千里路程的空间变化;船桨划动几下, 就表明舞台空间是水上行舟的片段。这便是用舞台的“虚”展示了生活空间中的“实”, 以虚代实的表现了戏曲舞台无限的空间概念。因此, 以神话为题材的剧目, 需要展示的空间只能在中国戏曲舞台上得到表现。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 三蹦五跳, 便从花果山到了南天门, 往返自由, 不受限制。
用同时同台同处的处理方法表现发生在不同空间的不同事件, 达到空间的多层次。譬如在昆曲《借扇》中, 孙悟空为了可以求得铁扇公主的扇子, 钻到了铁扇公主的腹中进行表演, 而铁扇公主所在的洞府与孙悟空所呆之地在舞台上呈现给观众却是同一个时空。剧中两个不同的时空在舞台上并列出现, 一个是剧中本身的真实空间一个是剧情里的假定空间, 通过演员的表演让观众相信这创造出来的假定空间。
二、戏曲舞台上表演方式的假定性
中国戏曲是以表演为中心的戏剧艺术, 重视演员的表演技法与技巧, 而并不要求真实的生活环境空间, 从而形成了表演上夸张、变形的语言与动作。这样的语言与动作经过长时间的沿袭慢慢被固定下来, 形成了程式化的表演体系。
(一) 以行动模仿创造环境假象的舞台表演
一方面回避了舞台上难以呈现的环境与生活实物, 譬如, 山、树林、鸟兽、河流、黑夜等等。另一方面在舞台上将故事中角色的情感通过精雕细琢的唱词、有板有眼的身段展现的生动有趣。譬如京剧《三岔口》, 戏中表现的是一个在黑夜里互相打斗的场景。舞台上灯火通明, 演员扮演的却是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互相打斗的角色, 通过他们惟妙惟肖的表演, 使得观众看得十分投入, 从而相信这是“真”的黑夜, 承认了这种舞台表演的假定性。在许多戏曲里, 剧情中表现的生活实物完全靠的是演员虚拟的表演, 因为在舞台上无法呈现生活实物的真实感。
(二) 以间代繁的舞台表演
戏曲舞台上常常出现有马鞭无马, 有船桨无船, 四五人称千军万马, 挥两笔写完一封信, 一举杯结束了一场宴会, 等等。这些表演是保留事物最突出的特征, 进形简单的刻画, 以此传达给观众, 通过观众自我的理解和想象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形象, 从而形成艺术上的真实感。在戏曲《孽海记》中, 和尚背着尼姑过河, 舞台上和尚脱了鞋生动的表演了一个虚拟的过河, 来来回回之间传情达意, 而河在舞台上是被忽略了的。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还有京剧《打渔杀家》, 肖家父女手持船桨做着划船的表演, 女孩儿的每一个动作都宛如一幅画一样令人熟悉, 河流像真实存在一样;每个眼神与动作, 把弯道、急流、险境表演的生动形象, 为观众的想象创造了基础。
三、戏曲舞台上戏剧情境的假定性
戏曲舞台上不仅有表演上的虚拟性, 还有因剧情和人物需要, 把生活中一些虚幻的、想象的、甚至是不存在的事情形象生动的再现于舞台。这其中主要表现的就是梦和人物内心活动, 把这些在现实中无法外化的事实, 夸张的在舞台上表演出来, 呈现于观众。譬如昆曲《牡丹亭》, 汤显祖在创作这个故事时, 就寄情于梦, 由梦引发了一个死生挈阔, 与子陈说的爱情故事。汤显祖在《牡丹亭》题词中写道:“情不知所起, 一往而深, 生者可以死, 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 死而不可复生者, 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 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也耶。”为了表达杜丽娘心中炙热的情感, 虚设了一个由梦而来的爱情。《牡丹亭》惊梦一场戏, 讲述的便是小姐杜丽娘梦中见到了一位书生, 他玉树临风的站在花园梅树下, 一只手拿着柳枝。于是, 在舞台上便出现了一个风度翩翩的小生, 手持柳枝, 与美丽动人的丽娘在“梦”中相会了。在生活中, 我们每个人都会做梦, 可是谁的梦可以如此清晰自然的在现实中上演, 多半只能是一个空想。但《牡丹亭》却真真实实的将梦带进了生活, 这样不合常理的内容却与梦幻的舞台形式相结合, 呈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戏曲舞台将一个表面上完全不合情理的故事展现的缠绵动人, 除去昆曲本身清新婉约的唱腔外, 更重要的是:故事本就假定了事实, 以此来表达“至情”的理想爱情。《牡丹亭》的结局是杜丽娘死后三年遇到了所梦之人, 并为了爱而重新复活。看似是一个完全不存在的假定情境, 却因为它本身是情感动人的故事, 让观众更愿意相信这样的结局。戏曲舞台上戏剧情境的假定性, 脱离了真实生活的逻辑, 更多的是表现艺术层面上人类的思想活动与情感表达。在假设预定的规定情境中人物会有怎样的选择, 以及选择所带来的命运与思考。
参考文献
[1]吴戈.戏剧本质新论[M].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1.
[2]王晓鹰.从假定性到诗化意象[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5.
[3]于丹.于丹·游园惊梦:昆曲艺术审美之旅[M].北京:中华书局, 2007.
[4]余秋雨.中国戏剧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
舞台美术的假定性空间 篇10
关键词:假定性空间,写实,写意,具象,假想
“舞台空间的限制产生了舞台美术的假定性, 也唯有假定性才能征服舞台空间的限制。舞台美术的假定性不需要幻觉的真实, 而只要想象的真实, 唯有想象才能超越舞台的时空限制。”——胡妙胜
第一, 戏剧常以“如临其境”来形容其强烈的感染力。所谓“临境”, 即观众置身于演员所扮演的角色境界的感觉。舞台艺术的境界是包罗万象的, 这是由剧本题材的丰富和广泛性所决定的。在表现这一切境界的时候, 舞台艺术又有着自身的三个特点:首先, 舞台的一切均以假定性的形式来反映生活;其次, 这种反映必须通过演员的当众表演;再一点是想象, 即通过演员主观世界的表现, 使客观世界产生在观众的想象中。就舞台美术而言, 境界的创造主要是舞台空间艺术处理与表现, 这就是舞台美术中的假定性空间。有了这样一个空间, 舞美的其他造型因素才能有所依存、有所发挥, 进而完成舞台情景的艺术创造。舞台空间因为有演剧和观剧这两个特定的, 所以它不同于一般的建筑空间。除了直观的、有限的实体空间之外, 还有非直观、无限的假想空间。实体空间是演剧的物质依据, 假想空间则是它的延伸与伸展。古诗云:“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 虽不能主, 而心去向往之。”人在大自然中尚有不能达到之处, 只能用心去向往之。舞台的实体空间局限就更大, 而对于不能或不必表现的物象的全貌, 则应以少胜多, 以一当十, 有机地运用一切手段调动想象, 通过观众的理解和体验, 使舞台上虽未出现的物象的风貌展示在观众的内心视觉之中。因此, 假定性空间在舞台艺术中有着特定的作用。
中国画讲究虚实和意境。画龙则不画全画实, 而是施展笔墨的才华, 抓住对龙头的刻划, 表现蛟龙腾空之势, 则在云雾中时隐时显露一鳞半爪。在虚幻之中传神, 龙的全貌使人想象可见, 更有思索回旋的余地。这里也可悟出一个道理, 即实现空间的直观乃至一览无余, 往往是对丰富内容的简单化。南宋画家王微说过:“目有所极, 故所见不周。”有物有形的实体境界未必能使观众如临其境, 只有使物质精神化、情感化, “心物交融, 形神互映”, 实体空间才具有生命力。所以, 舞台美术的空间处理就得一是有具象, 二是超越具象, 使主观情思由客观景物化开, 升华。到达有景处全为神工, 无景处皆成妙笔。舞台美术在笔墨有无之间做文章, 所谓笔墨有无之间, 即解决实体空间和假定性空间的相互转换, 相互扩充的辩证关系。
强调实体空间的具象描绘的写实布景, 其幻觉功能是显见的。《茶馆》采用三面墙箱形布, 时代的变迁, 人物命运的变化, 反映在景上的几个空间层次转换, 其真实感令人信服。日本话剧《华罔青洲之妻》的空间处理, 在布景结构上除屋顶的切断以外, 几乎完全再现生活。通过演员真实、细腻的表演, 一种浓郁的生活气息深深打动着观众的心灵。西德话剧《屠夫》, 舞美真实到坦克上舞台, 随着马达的轰鸣, 完全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在东西方舞台上, 写实布景作为一种演出形式, 对推动戏剧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写实布景沿着自己的道路发展的同时, 随着戏剧变革对物质精神化和时空自由的追求, 表现在话剧舞台美术方面, 出现了一种布景由繁到简的趋向。从打破“第四堵墙”, 由具象到中性乃至布景的出现, 更多地强调非具象描绘的假定性空间的塑造, 这是不同的戏剧观念的不同结果。
第二, 假定性空间是演剧艺术激发起的一种信念。是触情生景, 情具象而为的意识活动的产物。它的特性一是假定, 二是想象。
舞台是假定性的。戏剧艺术所反映的内容与形式都是假定性的。同一内容可以用不同的表现形式, 同一形式也可表现不同的内容。这种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绝不是单一的, 因而假定性的方法与程度也不是单一化的。就一台戏来说, 确定采用某一种假定性的手法, 都必须注意整体、统一与和谐。在空间思维方面, 实体空间的局限和相对的凝固性, 需要有流动的空灵的假象空间来扩充, 使有限的舞台天地通过想象变得无穷。从这个意义上说, 假定性和想象又是假想空间产生的前提。因而舞台美术就能借此在空间处理上逐渐减弱写实性, 增强非写实性, 以演员的表演为核心, 调动观众的想象力, 达到意到笔不到的理想效果。北京人艺演出的话剧《推销员之死》中有一场戏:威利·洛曼出差在外地与一女人有着不正当的关系, 被前来的长子发现后, 从此父子不和。威利·洛曼回顾往事这段戏, 观众全神贯注于父子之间感情起伏的表演, 虽然舞台的一切装置未加变动, 但是此情此景在观众的心目中却已是另外一个假想空间了, 这样的艺术处理比起用刀割时空的场景转换手法, 更是耐人寻味。
宏观地研究戏剧艺术中这一新的发展, 也可以帮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去理解话剧由繁到简的倾向出现的必然。“繁”与“简”不仅是数量上的差异, 而且也是戏剧观念上的不同。由繁到简这个数量的变化有无终极呢?有的, 其极限便是由实体空间向假想空间飞跃。舞美非写实性的强调, 加强了以虚带实的处理方法, 摆脱了写实布景对时空流动的限制, 获得表现形式上更自由的天地, 用新的手法表现戏剧矛盾中的人, 挖掘角色心灵深处的思维活动, 这就是许多风格新颖的演出, 以假定性空间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原因。
第三, 长期以来, 关于写实和写意的争论都涉及到假定性概念的理解。各个剧种、各种流派都离不开假定, 区别在于假定的方法与程度不同。没有这种假定性, 也就没有舞台艺术, 犹如没有质的规定性, 物质的区别界限也就消失一样。物质是在时间与空间的条件下进行运动的, 这种时空条件在舞台艺术中, 可以采用相对固定的分幕分场的写实手法, 也可采取相对自由、随意转换的非写实手法。时空的观念均可由不同的假定出发, 同样都可以反映生活, 收到异曲同工的效果。所以, 戏剧变革中的新和旧, 绝不仅仅以写实与写意两者之间的相互突破为标志, 新是对旧而言, 它们自身的演变和发展都面临着一个推陈出新的问题。戏剧的创新同发挥自身的假定性有着直接关系。一般说来, 假定性程度越高, 提供给创造新形式的可能性就越大。高度的假定与高度的时空流动是我国传统戏曲的美学特征的组成部分。传统戏曲在千百年的演变与发展中, 不仅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规律, 而且还培育了广大观众的审美观点与欣赏能力。当水旗舞动, 配合演员的翻腾时观众便理解这是表现江河;车旗只是车轮图案为象征, “坐”在其中的演员尽管手可以扶着, 但仍以步当车, 观众并不失真实感, 这些都是高度的假定。演员带戏也带景上下场, 环境感由演员的表演去创造, 去启发观众的想象, 产生连贯、流动的假想空间。《西厢记》游殿 (惊艳) 一场戏, 一句唱词一个地方, 舞美无法具象表现。张珙唱到:“随喜了上方佛殿, 早来到下方僧院。行过厨房近西, 法堂北, 钟楼前面。游了洞房, 登了宝塔, 把回廓绕遍。数了罗汉参了菩萨, 拜了圣贤。正撞着五百年前风流业冤。”演员根据词义, 利用调度眼神的视向、手法、步法和身段边唱边做, 把观众带进特定的殿宇的假想空间去。传统戏曲所具有的高度假定性和程式化, 尤其是分场的手法使时空自由灵活的特殊规律, 以及受戏曲的影响而形成的观众的欣赏习惯, 这些都为我们从事话剧的同志研究并拓展假定性空间的路子提供了极好的条件。
北京人艺的无场次话剧《绝对信号》可作为探索假想空间的一例。编剧刘会远同志提出:要“把普遍的舞台艺术手段提高到和角色一样的重要位置”。舞台不是一幅静止的画面, 舞台的一切假定都要通过演员的表演才能赋予生命。如果舞台艺术只停留在物质的实体之间的境界, 没有假想空间的精神境界。布景也只能是自然环境的具象再现, 缺乏意境, 平淡无奇。舞美之所以能和角色的活动同样重要, 主要一点就在于物质的精神化、情感化, 埃德蒙·琼斯说过:“好的布景不是一幅画, 它似乎是某个东西但又是某个东西的传达, 一种感觉, 一种唤起……布景不只是美的东西, 或美的东西的集成, 它是一种风韵, 一种情绪, 一种煽起戏剧情绪的狂风, 它共鸣, 它增强, 它激动, 它是一种期待, 一种先兆, 一种紧张, 它不说什么, 但他给予一切。”戏剧的创作与欣赏都是伴随着积极的思索的, 当舞美的传情与演员的表演揉和在一起, 使人产生思索, 唤起感觉发挥想象, 增强共鸣, 这样的舞台艺术自然与角色同等重要。
《绝对信号》的演出, 在戏剧内容上的一个明显特征是浓郁的心理色彩。在表现形式上的鲜明特点是不求形似而求情真。无场次的剧本结构将现实、回忆、想象交错进行, 要求时空自由转换。舞台上出现的是守车的框架结构式布景, 没有任何阻碍视线的装置。除了可与演员触膝而坐的三面观众之外, 便是剧场建筑原有的空间。随着剧情的展开, 内心独白、意识流等手法的运用, 结合着声光的特殊的艺术效果, 守车的实体空间时而变成情人幽会的水边, 时而变成青年欢笑的结婚礼堂。时而邃深无涯, 时而又仿佛步入有花有蜂心醉陶然的山谷、草原。通过演员表演产生的环境感, 更多地由观众的联想去补充了。
假定性空间瞬息可变地创造出不同的时间与空间, 以特定的艺术力去“煽起戏剧情绪的狂风”。它在揭示内心冲突、剖析感情, 将意识流动视象化以及产生意境, 增强内心独白的艺术效果等方面有着特殊的功能, 它为突破封闭式的话剧结构和凝固的时空观念扩展了一条新径。
第四, 不同的剧种、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艺术表现倾向性, 决定了假定性空间具有多种类型。《绝对信号》主要依据空黑的背景中光束特写和暗转, 结合音响效果等来创造假想空间。这种类型近几年来常被采用, 成功的例子也很多。这样的空间处理, 应强调照明与气氛的矛盾统一。既不要光白而无意境, 又不使人物在黑暗中模糊不清。同时还要注意过多的暗转或长时间的黑暗可能引起观众心理上的变化, 往往破坏情思的连贯性。传统戏曲的假定性空间恰恰是在白光下由演员的表演来表现。老子说:“有无相生。”戏曲便是如此。《三岔口》明亮的舞台在角色紧张复杂的摸大门之中, 黑夜的假想空间令人深信不疑。《拾玉镯》台上并无鸡, 通过角色对鸡的情感表现动作化之后, 一只想象中的鸡便跃然于眼前。林冲的《夜奔》和《梁山泊与祝英台》十八相送这类戏, 一行数里, 情景各不相同, 如果采用固定的实体布景, 反而会引起与时空流动的尖锐矛盾。《秋江》中桨的舞动完全是表现“水”的环境感。无人去追究水的形状、色彩, 此时此刻重要的是船上人物的心理表现。
英国莎士比亚剧组来华演出的《第十二夜》, 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假定性空间的样式。舞台空间处理的主要依据是几只小木箱和竹竿以及连接竹竿的帐子的不同组合, 但奥妙就在其中。当它们排成一条斜线, 造成向前的动势时, 竹竿和帐子就成为船桅和风帆的暗示, 形虽不同, 却有神似。这种假想空间的创造同演员的表演紧密结合, 既是某种生活的表现, 又使人沉浸在似海、似诗的意境中, 回味无穷。当它排成三角形, 拉开帐子, 主人公席地而坐时, 阿拉伯式的帐篷之感便油然而生。一束带着树影婆婆的绿色光影射向帐篷, 便创造出花园恬静优美的假想境界。这种由道具自由组合所产生的大海、花园城堡、牢房的情景, 带有鲜明暗示性和象征性特征。
研究动画场景设计中的假定性因素 篇11
关键词:假定性;场景设计;逻辑;情感
动画在中国发展历史悠久,近几年由于国家政策的扶持,为动画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在书籍、电视、网络、手机等多种媒介中都能找到动画的踪影。动漫产业基地迅速发展,产业格局也初具规模。动漫出口率增长,国际影响力增大。然而繁荣的背后也隐藏着巨大的缺陷,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过多的追求高产量,大批量的标准化生产,后加工外包等制作方式,使中国的动画制作接近于单纯的体力劳动。动画缺少高端创意人才,作品常被观众批评为思想禁锢,缺乏想象力,甚至不乏抄袭、盗用。
一、场景设计中的逻辑
场景设计是真实性、艺术性、创造性的综合体。动画场景设计除了讲究点、线、面的空间构成,色彩的视觉心理感官,光影的造型,透视的准确外,还要注重造型的独特性。建造有亲近感的动画世界,来源于对真实生活的映射,但片面的强调真实感和美感,又会丧失动画的传奇色彩。所以只有在尊重客观事物的同时导入丰富的假定性因素才能让观众拥有一个亲切的奇幻之旅。
蓝天工作室创作的《机器人历险记》虽然在剧情情节上没有太多的出彩,但是场景设计值得我们学习。观众跟随主人公罗德尼的寻梦征程开始游历这个奇妙的机械世界。当罗德尼乘坐既像火车又似飞机的交通工具第一次来到机器城时,光怪陆离的景象让这个乡下小伙兴奋迷茫。车站通往机器城的路程让人印象最深,罗德尼如同坐在传输带上由一条隧道飞到另一条,由一个大转盘跳到另一个,像颗乒乓球一样被随意的弹来弹去。错综复杂,横七竖八的管道让人眼花缭乱。观众完全置身于这个巨大的虚拟空间,感受乱中有序的秩序,如同坐过山车一样刺激惊险。另类的假定性设计打造了一座梦幻的机器城市,一个天马行空的想象世界。假定性让幻想与逻辑和谐存在,建立起具有自身逻辑系统的世界。迪斯尼天才米尔特·卡尔说:“我们的动画与别人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可信的。我们的物体有体有形,人物有血有肉,我们的幻想具有真实感。”动画场景的假定性和虚拟化能博得观众的喜爱,不但要将夸张变形处理得当,还要将假定性填进场景设计的外形,实用等。这样才能让场景设计具有灵魂,才能避免概念化。场景设计的定位要在生活中提取原始素材,加之以夸张幽默的想象,动画中场景的设计比起影视作品中的演出场景体现了无法比拟的想象自由。威廉姆斯在《原动画基础教程:动画人的生存手册》里有提到:“我们力求表演真实,甚至超级真实,以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我们要体验角色的情感,并把结果放大。”这里的放大,其实就是假定性夸张的意思,是提升整部动画作品的艺术张力的表现。
二、场景设计中的情感
人们喜欢动画的原因是因为动画中的童趣仿佛带领我们回到了儿时,对未知世界的幻想,对生命的种种假设。宫崎骏的动画《哈尔的移动城堡》是导演对童真的追随和对现代工业文明的担忧,充分体现了宫崎骏式的想象,片中的场景设计和物体的造型设计都很奇特,场景以欧式风格为主,色彩清晰自然。其中城堡的造型简直是神来之笔,会移动的城堡这个定位本身就是一个亮点,场景设计师在城堡的视觉造型设计上做足了功夫。主要以线条勾勒大体外形,简洁生动。城堡以金属为材质建造,时间在它身上留下了痕迹,从锈迹斑斑的外壳中能感受到它的沧桑。中间部位建造房屋,种上绿色植物再晾晒好衣服,让城堡有了生活的气息。为了让城堡能走能飞,创作者给它加上了腿和老旧的叶片转轮,两个出气孔仿佛是它的眼睛,大门犹如嘴巴,顿时让城堡有了灵魂,毫不做作的拟人化设计。错落有致的烟囱、桅杆、滑轮这些细节设计符合整个片子的艺术风格。在一系列巧妙构想下,产生了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城堡,看似凌乱,实则精细入微。在常人的眼里一个螺丝钉的作用可能只是固定物体,但在动画师手中就可以用来塑造性格,这就是想象创造的神奇力量。在三维动画《长发公主》中,漫天灯火围绕着主人公的小船。整个空间都充满了温暖柔和的灯光,美轮美奂的场面,让观众也仿佛置身于一个灯火的世界,很容易让人想象到自己也在其中畅游。
三、结语
本文主要是针对假定性在动画场景设计过程中一些重要环节的运用和作用进行的分析。通过对理论的阐述和实例剖析得出在动画场景设计过程中假定性的作用是不可忽视,不能割除的。假定性是提升动画作品娱乐性,观赏价值和艺术高度的关键。动画创作者在场景设计创作阶段深入挖掘素材本身的假定性潜质,发挥创作者自身的想象能动性,打开思路发散思维,不照搬,不抄袭,才能带给观众一个真实感情中的奇妙国度。
【参考文献】
[1]李铁,张海力.动画场景设计[M].北京: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武立杰,汪禹.国际经典动漫设计教程·动画场景设计[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
[3]韩笑,孙立军动画场景设计[M].北京:京华出版社,2010
意识形态与“经济人”假定 篇12
西方经济学家们为了经济学分析、解释、推导的需要,提出了“经济人”假设,即对于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经济主体———人,把其具有普遍性的行为特征进行理论抽象并泛化为一种永恒的人性假定,以此作为经济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古典经济学的奠基人亚当·斯密最早系统地阐述了“经济人”这一概念,在他的著作中,经济人主要蕴涵着三方面的意思:第一,“经济人”具有自利性,即人的经济行为只受个人利益的驱使,个人追求效用最大化是其经济行为的根本动机。第二,“经济人”具有理性,即人在行动时运用成本-收益分析的方式和手段为自己谋求最大的利益。第三,在良好的社会秩序下,个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自由行为在“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下,会无意识地、有效地增进社会利益。亚当·斯密把人的自利性看做社会进步的动力,是一切经济行为的原始动机。
人是一种有意识的、并具有广泛需要的社会生命,他的行为受到很多因素的支配。但“经济人”假定排除了人活动的其他情感动机,排除了社会的历史、制度、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因素对人的活动的影响,假定“经济人”是追求纯物质利益的无意识形态的非情感动物,这种“经济人”并不是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具体“人物”的完整描述,建立在这种假设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经济学自然备受争议。很多学者认为,“经济人”假设是错误的、不合理的,试图推翻它,笔者认为不然,“经济人”假设是合理的,只是内容不够充分、不完全,缺少意识形态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加入意识形态的“经济人”并不会改变“经济人”假定的本质思想,没有改变“经济人”追求效用最大化、利润最大化的根本行为动机,只是改变了人的行为的成本—收益函数。“经济人”假定实际上并不排斥意识形态的存在,相反意识形态的引入恰恰弥补了“经济人”假定的缺憾,解释了现实生活中物质上成本和收益相同的情况下人们行为的差异性的原因。
历史背景、风俗文化和宗教信仰等意识形态的差异使人们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看法,世界观的不同使人们对同一行为的成本和收益的评价不一,从而决定了不同的行为方式。信仰佛教的人认为做善事死后会进天堂,而做恶事死后要进地狱。那么,信仰佛教的人相比不信仰的人会认为做善事的收益更大,做恶事的成本更大;在市场交易过程中,信仰佛教的人相对不信仰的人会更易于不欺骗交易的另一方。文化、风俗的约定俗成使人们在违背社会公认的行为规则时受到社会舆论的压力,对人的心理产生一定的负担,有的人认为心理成本过大就不会做违背公认正确的事,有的人认为心理成本相对收益来说很小就会做违背公认正确的事。不同的风俗文化对同一件事有不同的观点,所以,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待同一行为有不同的成本-收益函数评价。中国人认为百事孝为先,孝道是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美德,而欧美一些国家人认为人应该自立,所以,中国人如果不赡养老人,他要承受很大的社会舆论压力,心理成本很大,而欧美人不然,这自然产生不同的行为结果。这正如诺思所述:经济学的理论是不完全的,我们只在大量的文献中看到对简单的自我利益的追求和大量欺骗的存在(如机会主义行为)。在契约安排中,有很多诚实、正直和君子协定,但工作中的偷懒、欺骗、白领阶层的罪恶和阴谋破坏也无处不在。这正是意识形态观念的差异造成的。
二、加入意识形态的人的行为的模型分析
我们以对街边的乞丐施舍为例,来说明意识形态是如何影响人们行为的成本-收益函数的。我们看到,有的人给乞丐钱而有的人没有,有的人给的多而有的人给的少。如果仅仅用古典的“经济人”假设来衡量是否给予施舍的话,那没有人会为之付钱,因为施舍的纯物质收益为零。当加入了意识形态因素后,人们给予施舍的收益并不是零,由教育、风俗、信仰等灌输的价值观念使人们在施舍过程中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以及他人的尊重和社会好评,或者可以这样说,当人们看到别人受苦时心理会受煎熬,给予施舍后心理煎熬的程度会减少。故我们可以把施舍看做一种正常商品,当人们的收入增加时,人们对乞丐施舍的钱数会增加。下面我们用模型来分析为什么有的人给予施舍而有的人不给,有的人施舍的多而有的人施舍的少。
尽管引入意识形态后施舍可被看做一种正常商品,但人们并不会真的把施舍当做真的正常商品一样来对待,人们会为用于施舍的金钱规定一定的数额,因为施舍不能像某些必需物品那样满足人的基本生理需求,若超过这个人能承受的范围,施舍的价格将变得异常高昂,减少一单位施舍要用很多单位的其他商品来弥补才会使人们的效用不变,故超过人们预定的部分,预算线的斜率非常大,近似于竖直状态,故预算线具有“弯折”的特征(如图1中的折线MTN)。
意识形态的差异使人们对施舍的心理评价不同,给人们带来的效用也就不同。如果有些人认为看到乞丐的悲惨状况不会对他的心理产生任何影响,他也不会从给予施舍过程中获得任何心理上的满足,那么,这个人对其他商品和“施舍”这种商品的无差异曲线就是水平的(如图1中的U和U'),那么,令此人效用最大化的点为M,用于施舍的钱数为零,他将不给予乞丐任何钱。
假设一种极端的现象,一些人认为只有对乞丐施舍可以给他带来满足,而消费其他商品并不能使他感到满足,那么这个人的无差异曲线将是竖直的。这时他的效用最大化的点即为图中的N点,他将用ON单位的钱全部用于施舍乞丐,而余下的钱NK仅用于购买维持生命的必需品。
通过这两种极端情况,我们可知,越偏好于行善施舍的人,无差异曲线越陡峭,对乞丐施舍带来的效用越大,反之则越小。如图2所示,人A的无差异曲线相对于人B来说更平坦,人A的效用最大化点为C,将OXA用于施舍,而人B的效用最大化点为D,将OXB用于施舍,明显OXB>OXA。
同时,财产和收入也会对施舍产生一定的影响。若收入不变,但对一个生活很富足的人来说,收入将更少地用于支付生活的必需物品,可以有更多的钱用于施舍乞丐,那么他的预算线的折点将沿着预算线向右移动,如图3所示,此人的均衡点将由点T变为点I,用于施舍的钱的数量将增加;若收入增加,预算线向右移动,如图4所示,均衡点由点H变为点K,用于施舍的钱的数量将增加。
故意识形态的引入使“经济人”假设更加完善,使无法解释的经济行为更加合理化,修正了“经济人”追求纯物质利益的片面假设,实现了“经济人”与“道德人”的统一。
三、成功的意识形态降低交易费用
诺斯认为,制度提供了人类经济活动的基本框架,制度可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指的是由某人或者某些组织自觉和有意识地制定的各项法律、法规、规则,以及经济活动主体之间签订的正式契约(如协议等)。而非正式制度指的是在社会发展和历史演进过程中自发形成的、不依赖于人们主观意志的文化传统和行为习惯。制度的基本功能在于降低交易费用,正式制度可理解为约束人类活动的外在的行为规范,而非正式制度则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约束,相对于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具有自发性、非强制性、广泛性、持续性的特点。成功的意识形态的构建可有效地规避一系列不道德行为,降低交易费用。
古典的“经济人”假定否认了意识形态对人类社会具有能动的创造性,以及人的行为受社会环境所制约的事实,使其对经济现象的解释以及对“经济人”行为的推理、演化缺乏说服力。如果事实真的如此,不存在约束个人追求纯物质利益最大化的意识形态观念时,尽管存在一整套法律或契约规则、检查程序和惩罚措施,但是,由于对人类行为监督以及考核的成本如此之高,以至于不道德的行为会无处不在,同时人们也不会去无偿献血,在工作中人们总会寻找机会偷懒,处处有偷盗、诈骗、虚报开支等行为的发生。而反观现实,我们的社会并没有如此不堪,规范人类行为的道德标尺有效地防范了这些事情的发生。所以,成功的意识形态可以使人们意识到实施不道德行为的心理成本很高,如伦理、道德的批判,社会舆论的压力,宗教信仰中上帝的惩罚等会使人们对违反社会规则的行为望而生畏。
考核工作中是否存在“偷懒”现象时,若工人的产出(或贡献)能够无成本或以较低的成本来考核其数量和质量,采用计件工资的形式即可完全避免“偷懒”现象的发生。但在一个具有班组生产特质的企业中,确定单个工人产出的数量和质量的成本是十分高昂的,此时将采用计时工资的方式付给工人工资,企业不可能对每个工人的工作状况进行全面的考核,于是逃避责任和偷懒等行为就司空见惯了,勤勉的、努力工作的工人与偷懒的、混日子的工人之间的差别就完全取决于减少逃避责任的意识形态观念在多大程度上是成功的。
诺斯在其著作中阐述,若社会成员相信现存的秩序或体制是公平、合理的,那么现存的意识形态就是成功的。这种意识形态会使人们不违反规则、不侵犯产权,甚至于这些行为给人们带来的物质上的收益大于他所付出的成本。所以说,成功的意识形态会使人们出于一种道德感来遵守现存的规则,使得现存的规则和产权的执行费用减少,减少了道德风险、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相应地,成功的反意识形态会使人们确信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不公正问题是现存的体制导致的,只有通过参与改变现行体制的活动,一个公正的体制才能出现。于是,成功的反意识形态的存在抵制了搭便车问题,一次次推动着历史的发展。正是这样,伟大的毛泽东思想和马列主义精神才能带领中国人民用“小米+步枪”打败了强大的敌人,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所以说,意识形态的力量是巨大的,成功的意识形态可以有效地减少交易费用,实现社会的有序发展,推动历史前进的步伐。
四、塑造成功的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对经济乃至人类社会的发展意义都是十分重大的。但它在中国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新一代的中国年轻人似乎早已忘却了我们祖先的道教、儒家、释家思想是如何教我们做人、做事的,甚至在他们心中没有任何宗教信仰。战时的中国,“物质第一,精神第二”的精神在抵制外敌利用“迷信”蛊惑民心的过程中确实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在物欲纵横的今天,纯粹追求物质利益的狭隘意识、外来的不健康思想极易填补人们思想上的空白,使之变成利益的奴隶,左右着人们的言行,使腐败、机会主义、偷懒、欺骗等一系列行为泛滥。甚至于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这一点破坏我们国家的稳定,比如“法轮功”思想的侵袭。
所以,应该完善我国意识形态体系的建设。首先,教育在此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教育就是在给人们反复灌输一套价值观,尤其是对青少年的教育,一个人在孩童时期树立起的价值观,对今后的人生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这里不仅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有社会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可以不断让人们学习并认识我们祖先流传下来的伟大思想,让它们继续发扬光大,让那些传统美德再次回到我们身边,用社会舆论压力以及道德信仰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其次,笔者不仅不排斥,反而赞成好的宗教信仰的传入,认为宗教信仰在约束人的行为方面甚至比文化习俗起到更大的作用。如佛教、伊斯兰教等都遵循“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思想,这些思想可以有效地改变人们行为的成本-收益函数,使人们弃恶从善去做好事。再者,要培养人们一种民族精神。民族精神作为一种既存的文化因子,它能熏染、浸润、溶解人民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行为方式,甚至在必要时能把千千万万民众聚集、团结起来,捍卫民族集体的尊严与利益,从而使一个民族历经艰难曲折但却能岿然屹立。这里最好的例子就是日本的大和民族精神,其核心是“集体本位主义”,他们崇高的民族团结意识和凝聚力体现在了建设家园和发展国家经济上,推动了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它是日本民族立国之本,是日本近代崛起、现代迅速复兴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对于一个像我们这样的大国来说,要发展这种强大的民族凝聚精神是任重而道远的,需要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计算假定】推荐阅读:
舞台美术的假定性空间10-04
论指纹检验中的假定/王义然法律论文网05-28
计算机云计算技术05-16
计算机计算06-11
并行计算、网格计算09-15
计算思维计算机基础06-13
计算机类:计算机相关简历09-01
人教版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07-06
云计算环境下的计算机网络安全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