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交换(共5篇)
内容交换 篇1
0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内外数字媒体产业发展迅速,新闻媒体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为了应对国内外其他媒体的竞争,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广播电台正寻求电台之间内容资源的共享合作,同时尝试建立内容服务平台,充分发挥自身在内容资源方面的优势,向用户提供更细致全面的服务,实现向现代媒体的转型。
目前广播电台之间内容交换服务平台功能比较单一,主要是完成内容登记、信息共享等,内容分发主要是通过存储介质、FTP上传下载等来实现。随着电台之间内容共享、内容交换和内容交易等业务的开展,需要一种支持内容信息发布,支持内容集中与分布存储以及分发,并提供交换过程中身份认证的数字内容交换体系。
1数字内容交换平台与体系
数字内容交换服务平台是一种提供内容在线交换服务的综合性平台,其主要功能包括:内容管理、内容保护、内容分发、数据存储、用户管理、交易管理等,而数字内容交换体系是整个平台的核心部分。完善的内容交换体系能够支持内容信息发布,实现内容交换的全过程身份认证,并提供内容文件的集中式和分布式分发机制,是一种灵活的、支持多种业务模式的内容交换体系。
2模型与机制研究
2.1交换与分发模型
内容交换服务平台汇聚了各电台交换内容的信息,各电台机构用户从服务平台浏览内容信息,订购所需要的内容(包),服务平台对机构用户身份进行认证,核实交易内容,生成交易记录。内容分发代理则是各电台机构提供给服务平台的分发代理,负责接收交易记录和进行内容分发。服务平台自身也提供了媒体分发代理,用来分发在服务平台上的电台内容和许可证。
内容交换与分发模型设计如图1所示,其中电台A被假定为内容购买方,电台B被假定为内容提供方。
在不同的部署情况下,机构用户可以通过三种方式获取内容和许可证:
1. 电台独立负责内容和许可证分发
在这种情况下,电台A用户下载交易记录,并凭借该交易记录从目标电台B获得内容和许可证,具体的获取方式由双方来协定。
2. 电台提供媒体分发代理
在这种情况下,电台B提供了分发代理作为内容分发服务端。电台A分发代理则作为客户端,以某种方式从平台获得交易记录,发送至电台A分发代理以下载内容和许可证。
3.服务平台提供媒体分发代理
在这种情况下,服务平台集成了一部分电台内容,如果用户订购的内容存储在服务平台上,那么用户可以通过分发代理客户端直接从服务平台获得内容和许可证。
2.2 安全认证模型
1.多重数字证书
数字内容交换体系包含四类证书:
1)用于许可证加密的证书
属于内容购买者的证书之一,提供给许可证服务端,用来对许可证进行加密后发送给内容购买者。
2)用户交易证书
属于内容购买者的证书之一,提供给服务平台,用来验证身份和对交易进行签名,以保证交易的不可抵赖性。
3)用于分发的证书
属于内容购买者的证书之一,提供给内容
分发代理服务端,用来验证分发代理客户端的身份。
4)服务平台证书
属于内容服务平台,用来对交易记录进行签名,以保证该交易是通过服务平台验证的。
采用不同的数字证书机制,解决内容交易时,购买、下载以及使用不是同一用户的情况。在进行内容交易时,很有可能购买者、下载者以及使用者是电台三个不同的主体(个人、部门或者设备),因此三者都需要不同的数字证书以明确责任,各负其责,同时也减少个人密钥暴露的危险。
采用用户名/密码、数字证书(用于内容交易)、USB KEY技术解决身份认证和交易的不可抵赖性。登录-确认交易-对交易进行签名。当用户登录服务平台发布内容时,可以采用“用户名+密码”的方法,对用户身份进行认证。当用户购买内容,在确认交易的时候,需要插入用户用于交易的USB KEY,对用户身份进行了更严格的认证,同时对交易记录进行签名,保证了交易的不可抵赖性。
采用内容加密、许可证、数字证书(用于对许可证的加密)机制解决内容的保密性。内容保护的核心思路是,对内容进行加密,用户购买内容后再以某种方式将用于解密的许可证分发给用户。而目前许多电台已经建立了各自的内容版权系统,因此平台将内容加密以及对应许可证的生成交由电台各自负责,平台负责解决加密后的内容以及对应许可证的分发机制。
采用平台证书对用于分发的交易记录进行签名来保证交易记录的可靠性。用于分发的交易记录使用了平台证书进行了数字签名,分发代理服务端将检验该数字签名是否正确,以保证交易记录没有被篡改。
采用数字证书(用于分发时的身份认证)来解决分发的主体认证。在进行内容分发时,需要采用数字证书技术检验客户端身份的合法性,降低加密后的内容和许可证被非法盗取的几率,从而建立一个有身份认证的分发环境。
2.安全认证机制
内容发布者自身负责对内容进行加密,并妥善保管用于内容解密的许可证。当用户购买内容时,需要提交“用于许可证加密的证书”和“用于内容分发的证书”,一种简易的方法是用户的交易证书、许可证加密证书和分发证书都是同一个证书。
分发代理客户端(购买者)在下载内容和许可证时,需要提交交易记录给分发代理服务端(发布者)。服务端验证交易记录的平台签名,并根据“交易记录”里面的“用于分发的证书”验证客户端是目标终端。通过验证后服务端使用“交易记录”的“用于许可证加密的证书”对许可证进行加密,连同内容一起并发送给内容购买者。内容购买者拿到加密后的许可证后,通过某种方式还原出许可证并对内容文件进行操作。
2.3 交易记录格式
交易记录是整个交易的核心,也是整个交易的最终产物。用户浏览并订购内容生成交易记录,并凭借交易记录获得实际内容文件。交易记录包括了订购内容列表和身份认证等信息。在内容文件分发的过程中需要对交易记录进行分发和解析,用于分发的交易记录文件是一个zip格式文件,包含如下文件:
1.用于分发的交易内容文件
用于分发的交易内容文件包含了内容连接列表、用于许可证加密的证书和用于分发的证书信息等,文件名为Dist Tran Content.xml。
2.交易签名文件
交易签名文件包含了使用平台证书对交易内容的数字签名,文件名为Tran Sign.txt,以此证明该交易是通过服务平台认证过的。
采用zip格式对这两个文件进行打包,形成最终的交易记录文件。
1) Content List字段
Content List存放的是该交易包含了哪些内容,以及各内容的文件链接列表信息。
一个内容文件链接基本格式包含名称、大小及哈希值等。内容文件链接格式为:mfile://|file|<文件名称>|<文件大小>|<文件格式>|<文件哈希值>|/
2) Licence Cert字段
Licence Cert字段存放的“用于许可证加密的证书”数据。
3) Dist Cert字段
Dist Cert字段存放的是“用于分发的证书”数据。
3总结
数字内容交换体系是数字内容交换服务平台的核心部分。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数字内容交换需求也不断增强,对兼容各种业务模式和技术现状的交换体系的研究也在逐步开展中。本文提出的数字内容交换体系对现有的内容共享系统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在线交易系统的业务流程,融合多种主流安全技术,采用安全高效的方法将各内容系统进行连接,能够适应目前各电台以及内容提供方的异构内容系统现状,满足数字内容交换的不同要求,是一种集中与分布相结合的安全的数字内容交换体系。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国内外数字媒体产业发展迅速, 新闻媒体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为了应对国内外其他媒体的竞争, 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 广播电台正寻求电台之间内容资源的共享合作。本文提出了一种数字内容交换体系, 采用安全高效的方法将各内容系统进行连接, 能够适应目前各电台以及内容提供方的异构内容系统现状, 满足数字内容交换的不同要求, 是一种集中与分布相结合的安全的数字内容交换体系。
关键词:数字内容,交换,安全,认证,分发
参考文献
[1]桂小林.网格技术导论[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关振胜.公钥基础设置PKI与认证机构CA[M].电子工业出版社.
交换旅游网络平台的内容研究 篇2
1.1交换旅游网络平台的定义
交换旅游网络平台, 是以交换旅游信息为主体, 以网络平台为工具, 旨在推广交换旅游这一新兴旅游方式, 服务于广大旅游爱好者的一个信息共享平台。
交换旅游网络平台是建立在交换旅游信息提供者与使用者之间的信息共享平台, 其主要功能包括获得交换旅游信息, 筛选信息、发布信息以及信息反馈。
1.2交换旅游网络平台的特点
1.2.1时效性。随着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 信息技术的成果逐步渗透到社会生活生产的各方面。交换旅游网络平台充分发挥Internet的信息传输高速、实时联络快捷、信息包含量大的优势, 完善交换旅游信息的汇总发布服务。
1.2.2经济效益。交换旅游网络平台的建立一方面为广大旅游爱好者提供快捷的技术支持, 以经济适用的旅游信息为他们提供服务。另一方面顺应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 使交换旅游这一新兴旅游方式具有很强的商业经济价值。
1.2.3社会效益。在全社会倡导节约并合理有效利用资源的背景下, 交换旅游网络平台作为一种全新的方式来促进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
1.3交换旅游网络平台的制约因素
1.3.1安全性制约。安全性是交换旅游网络平台发展的最大瓶颈, 主要包括数据安全和信息来源的安全。交换旅游网络平台, 作为信息共享平台的服务方, 本身既存在客观的技术问题, 也同时存在主观的信任问题提供信息的信息源, 也同样面临是否安全可靠的问题, 客户是否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 都要进一步核实。
1.3.2文化制约。交换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 网络平台的使用也是一种逐步发展的事物, 用户在接受和使用上存在着文化和习惯的双方阻力。作为一种创新模式, 它推行的关键在于信任, 共享与协作。具体来说, 就是网络平台与用户之间的信任机制, 用户之间的共享信息质量以及用户与网络平台管理方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1.3.3实时性制约。交换旅游网络平台是基于网络的一种应用, 因此它的实时性与可用性将会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现有的网络状况。网络拥堵, 甚至网络断开都会影响到网络平台的应用。
二、交换旅游网络平台研究的主要内容
2.1价值定位 (Value Proposition)
即交换旅游网络平台向用户提供的价值。在信息爆炸时代, 时间价值的重要性日益体现。平台将交换旅游的信息汇总发布为旅游者提供便捷的查阅方式, 节约大量的出游前的准备成本 (包括时间、人力、物力等) 。此外, 交换旅游主要是通过节约旅游过程中的住宿费用来节省费用支出, 进而提高出游质量, 使人们享受到优质低价旅游。
2.2目标客户 (Target Customer Segments)
交换旅游网络平台所针对的用户群体, 寻求群体共性, 针对共性, 创造价值。交换旅游网络平台立足于广大的旅游爱好者, 通过调查分析, 更多的旅游者追求自由自主的旅游方式, 愿意尝试新鲜事物, 其旅游方式日趋理性, 交换旅游作为节约型的绿色出行方式, 逐渐受到关注。平台将具备以上特征的旅游者作为目标客户, 发挥交换旅游的优势, 为其提供服务。
2.3客户关系 (Customer Relationships)
即网络平台与用户群体之间所建立的联系。客户关系的管理, 所有用户都是通过网络注册, 填写详细信息成为平台服务对象。用户的基本信息可以第一时间进入用户信息数据库并集中整理, 减少客户管理的工作量, 降低错误率。同时网络平台收集汇总具体用户使用平台的有效度和频率等信息, 进行后续的跟踪和监视。平台将对用户按重要性程度分级管理, 更好的保护用户隐私而非恶意使用。
2.4资源配置 (Value Configurations)
对平台汇集的交换旅游信息的配置, 是平台内容研究的重中之重。我国交换旅游要结合我国信用体系处在萌芽阶段, 同时中国人民热情好客传统等国情, 通过收集信息, 利用网络平台严格会员制, 实行信用积分制度, 保证交换旅游时双方的财产安全。提供本地出游经验“宝典”, 发布出游信息, 寻找交换旅游对象, 登记交换旅游, 签订利益保障合同, 电话确认, 结束后信用点评, 如遭信用投诉, 经审核评定后进行相应处罚, 甚至诉诸法律。配置具体如下:
2.4.1信息资料库。汇总旅游地旅游环境、天气情况、社会经济状况等真实、及时地信息, 这类信息资源供平台使用者查阅, 即以数据提供服务。此外, 平台每一次交换旅游案例都留有详尽的数据, 通过积累, 资料库将不断充实。
2.4.2主要业务。 (1) 严格会员注册制。交换旅游网络平台是严格会员制的, 通过详细资料的填写, 同意相应的条款要求的会员才可以参与到交换旅游网络平台, 必须提交一系列个人证明, 包括个人身份证、房产证、房屋实景数码照片、房产所有权等, 所有资料在提交后, 进行复核审查。 (2) 登记交换旅游, 签订交换房屋合同。确定双方交换旅游后, 根据相关法律签订交换房屋合同, 明确使用对方房屋的义务和权利, 如有损坏, 保险公司将负责追究暂住者的责任。在交换房屋时要”将心比心.己所不欲, 毋施于人”, 要注意房屋卫生, 不随便动屋内物品, 其间如果发生纠纷或者物件损毁, 都会有相应的条款提供赔偿依据, 网络平台也时刻进行监督。 (3) 电话确认。电话确认交换房屋后是否在规定时间内交换, 及在新环境中的情况。 (4) 信用积分制度。交换旅游中大家最担心信用度, 为此我们有严格信用积分制度, 交换旅游后双方进行信用互评, 信用积分高在交换旅游中会成为更好的选择, 在信用评价中, 如遭投诉, 经审核评定后相应的处理处罚, 甚至诉诸法律。交换旅游依靠人们自律, 网络平台制度保障, 法律约束, 责、权、利明确。
三、交换旅游网络平台的发展预测
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 旅游会更为热门, 而交换旅游作为新的出游方式, 会被更多的人尝试。在它原本较合理的结构下, 人们能更多地享受旅游带来的精神满足与物质节约。交换旅游不再让人“望而却步”。交换旅游网络平台结构进一步完善, 资料扩充, 规模扩大, 信用程度不断提高, 会有更多的人选择使用交换旅游网络平台安排其出游计划, 选择交换旅游成为首选出游方式。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人们更多地倾向于享受旅游带来的精神满足与物质节约。交换旅游作为一种较新的出游方式, 直接与传统旅游消费习惯进行比较, 打破常规地提出创新式旅游方式, 同时伴随着交换旅游网络平台结构的进一步完善, 资料的扩充, 规模不断扩大, 信用程度不断提高, 以及人们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的增强, 有更多的人选择使用交换旅游网络平台安排其出游计划。
关键词:交换旅游,网络平台
参考文献
[1]、傅云新 , 蔡晓梅.旅游学. 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7-08
[2]、 (美) 德鲁克 (Drucker, P.F.) 著.管理的实践.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5-1
内容交换 篇3
关键词:现代交换原理,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实践
一、引言
交换是整个通信网络的核心, 因此《现代交换原理》课程是通信大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主要讨论交换技术基础知识, 交换的作用和地位、交换的基本思想, 具体分析电路交换、分组交换、ATM交换、IP交换基本原理以及光交换等新技术。其教学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掌握交换技术的基础知识, 了解交换技术的发展过程、背景, 交换的基本思想和原理, 交换方式的种类, 掌握电路交换机的软硬件结构, NO.7信令系统及程序控制中呼叫处理的基本原理。随着通信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标准不断涌现, 交换技术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笔者认为该课程在内容应该做一些大的调整, 来适应计算机网络与传统电信网络融合的需要, 使学生能更好地跟踪行业新技术的脉络, 采用各种先进实用的教学手段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通过实际问题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综合性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本文就对课改形式下该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二、课程体系结构的变化
传统的电信网络交换技术共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电路交换技术、报文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和ATM技术。公众电话网 (PSTN网) 和移动网 (包括GSM网和CDMA网) 采用的都是电路交换技术, 这种技术实时性强, 时延小, 交换设备成本较低, 但同时带来的缺点是网络的带宽利用率不高。分组交换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 出现了传送话音业务的电路交换网络和传送数据业务的分组交换网络两大网络共存的局面, 而ATM技术在某种程度上将分组和连接两种机制相结合, 更好地承担了综合业务交换和传输的能力, 但ATM的复杂性TM交换机造价极为昂贵, 从而制约了ATM技术的发展。随着基于IP技术的互联网的飞速发展, 传统的电信网络正在向以IP为构架的NGN方向演变。因此在这样的形式下, 我们必须对现代交换原理课程体系中原来以电路交换内容为主线讲解的体系结构做相应的变化, 改为以IP交换为核心内容。由IP交换的局限性从而引出讨论电路交换、分组交换、ATM交换技术, 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讨论分析, 还原获得知识的原始过程。
三、课堂教学方法手段
作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中等水平工科院校, 旨在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践, 使学生能够具备综合应用能力、动手实践能力, 具备创新、创业和创造能力。通过对现代交换原理课程的主要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分析, 采取了如下一些教学手段:
1. 采用启发式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采用关注创新性教育的研究型教学方法, 改变单向知识传授的教学型教学方式, 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式学习, 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始终贯彻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的方针, 在授课过程中中采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从而由学生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 我们再帮助学生运用相关的理论对方案加以论证, 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讲解一个知识或原理是为了使学生掌握并很好地应用, 首先以学生们非常熟悉、有兴趣且普遍使用的互联网来引入IP交换技术, 讲解IP技术产生的背景, IP技术目前在处理语音信息、数据信息及多媒体信息时所呈现的优越点展开讨论, 让学生通过思考、分析和讨论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何能让IP技术传送数据时时延更小?语音及视频信号通过IP网络能有QOS保证吗?以这样的问题串联起课程的相关知识点, 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了IP交换的本质及现代交换技术的发展变化的本质, 这样的方法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2. 合理采用先进的教学技术。
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等特点, 能充分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针对交换原理中的一些实时性、动态性、抽象性和时空结合的教学难点和重点, 采用先进的计算机及动画技术, 制作了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使抽象的、不容易理解的一些教学内容形象生动、便于理解, 解决了教学难点, 强调了教学重点。例如:多媒体课件使时隙交换、电路交换信令的转发过程等内容更好地被学生领会和接受, 课件显著提高了授课质量和授课效率,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 加强实验教学环节, 重视系统设计和综合性训练。
由于交换是整个通信网络的核心, 现代交换原理课程的各个实验, 也是针对具体的不同知识点来设计的, 各个实验之间内在联系很弱, 学生通过做这样的实验很难形成一个整体、全局的观点。我校10版教学大纲力图通过构建一种基于多媒体信息处理与通信的综合实验平台, 将信息工程专业相关的多门课程有机融合, 使学生在掌握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技术、图像处理、移动通信、光纤通信、现代通信网等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的基础上, 更深入了解各种信息处理与通信系统的结构、特性和工作原理, 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信息工程专业主干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来解决现代信息技术实际应用中的一般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力, 在综合系统中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四、学生评价体系结构的改善
针对现代交换原理课程的教学目标及其定位, 改善学生的评价体系结构, 重视各项能力的评价, 改革考核方式和方法。注重考核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注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考核学生研究型学习成果。重视过程考核, 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 例如学生的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完成情况, 在对通信系统各部分完成后的讨论发言情况, 论文完成质量等各个环节进行综合考评, 对研究性课题和专业型实验设置答辩考核环节。
近二十年通信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 为了适应新技术的发展, 使学生能够了解行业前沿技术, 对通信大类专业必修的专业课《现代交换原理》课程做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上的改革和探索是非常有必要的。笔者只是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 在现有的教学条件和实验设备允许的情况下, 针对本校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目标等特点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上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 我们将在该课程建设上做更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金慧文, 陈建亚, 纪红, 冯春燕.现代交换原理[M].第3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0.
[2]刘建民, 李荣臻.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 2007, (6) :134.
[3]吕妍昱, 解凯.公用多媒体计算机的防病毒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8, (12) .
内容交换 篇4
随着Internet的迅速普及, 来自用户的服务请求不断增长, 提供网络服务的节点正面临着如何解决日益突出的网络瓶颈的问题。
传统的解决办法往往是提高单机的性能, 使之达到最优化配置, 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效果, 但是负载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 并且大幅增加了成本;另外一种方法是使用多台服务器来分担不同的任务, 每台服务器各司其职, 比如:一台服务器提供静态页面, 另外一台服务器提供动态页面等等, 但这种服务器结构属于非对称分布方式, 这给管理和维护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因此, 为了更好的改进解决办法, 人们提出了服务器负载均衡技术。
1 服务器负载均衡技术概述
服务器负载均衡SLB (Server Load Balancing) 给客户端提供了一个可连接的虚拟服务器的IP地址, 它代表服务器内的一组真实的物理服务器。在客户端打开到虚拟服务器的连接过程中, SLB将客户端的服务请求根据负载均衡算法, 分配给其中一台真实的服务器进行工作。常用的服务器负载均衡算法有以下几种:
(1) 轮循算法 (Round Robin) :每一次来自网络的请求按顺序轮流分配给内部的每台服务器, 从1至N然后重新开始。此种均衡算法适用于服务器组中的所有服务器都有相同的软硬件配置并且平均服务请求相对均衡的情况。
(2) 最少连接算法 (Least Connection) :客户端的每一次请求服务在服务器停留的时间都可能会有较大的差异, 随着工作时间的加长, 如果采用简单的轮循算法, 每一台服务器上的连接进程数可能会产生极大的不同, 个别服务器甚至会出现拥挤阻塞现象, 这样的结果并不能达到真正的负载均衡。就如同车站买票, 如果按收票窗口逐个排队, 则必定会出现有个别窗口人数过多, 队伍过长的现象。最少连接数均衡算法克服了这一缺陷。这种算法对内部有负载的每一台服务器都有一个数据记录, 记录的内容是该服务器当前正在处理的连接数量, 当有新的服务连接请求时, 将会被分配给连接数最少的服务器, 使均衡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负载更加均衡。就如同新来买票的人自动选择人数较少, 队伍较短的窗口, 使各窗口人数相对均衡一致。此种均衡算法适合要求长时间处理的请求服务。
虚拟服务器能将真实服务器所有T C P和U D P端口伪装成IP地址。此外, 虚拟服务器能够将一个服务器群的某个端口或者某种服务伪装成IP地址。
2 应用实例
如图1配置S L B提供两个服务器群:P U B L I C和R E-STRICTED的负载均衡功能。PUBLIC是一个有3台真实服务器群, 它们的IP地址分别是172.16.1.1、172.16.1.2、172.16.1.3, 这三台真实服务器对应虚拟的IP地址是10.254.254.1。RESTRICTED是一个有两台真实服务器群, 它们的IP地址分别是172.16.1.10和172.16.1.20, 这两台对应的虚拟的IP地址是10.254.254.2, 限定来自客户端192.168.1.0网段的用户访问。
(1) 将实际服务器加入到服务器群中
switch (config) ip slb serverfarm PUBLIC
switch (config-slb-sfarm) predictor leastcoms
switch (config-slb-sfarm) real 172.16.1.1
switch (config-slb-real) inservice
switch (config-slb-real) exit
switch (config-slb-sfarm) real 172.16.1.2
switch (config-slb-real) inservice
switch (config-slb-real) exit
switch (config-slb-sfarm) real 172.16.1.3
switch (config-slb-real) inservice
switch (config-slb-real) exit
switch (config) ip slb serverfarm RESTRICED
switch (config-slb-sfarm) predictor roundrobin
switch (config-slb-sfarm) real 172.16.1.10
switch (config-slb-real) inservice
switch (config-slb-real) exit
switch (config-slb-sfarm) real 172.16.1.20
switch (config-slb-real) inservice
switch (config-slb-real) exit
(2) 配置虚拟服务器
switch (config) ip slb vserver PUBLIC_HTTP
switch (config-slb-vserver) virtual 10.254.254.1 tcp www
switch (config-slb-vserver) serverfarm PUBLIC
switch (config-slb-vserver) inservice
switch (config) ip slb vserver RESTRICTED_HTTP
switch (config-slb-vserver) virtual 10.254.254.2 tcp www
switch (config-slb-vserver) client 192.168.1.0 255.255.255.0
switch (config-slb-vserver) serverfarm RESTRICTED
switch (config-slb-vserver) inservice
switch (config-slb-vserver) end
3 结束语
当今网络规模呈爆炸式增长, 利用单台服务器处理应用服务的时代已过去, 取而代之的是以单一虚拟服务器IP地址来代表整个服务器群, 由集群中的多台服务器来分摊处理访问流量。我们讨论如何通过内容交换机实现服务器负载均衡, 同时结合了具体应用实例, 阐述了其实现原理和配置方法, 希望能够在业界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程伟, 卢泽新, 王宏.一种新的服务器集群系统负载均衡技术.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6.
内容交换 篇5
所谓制播分离, 是指在电视节目的生产、流通和播出过程中, 节目的生产制作与节目的播出分别由不同单位负责的管理制度。[1]制播分离是将节目制作的职能从电视播出机构内剥离出去, 成立专门的制作公司, 电视台主要负责节目的评估、收购和编排播出。在传统电视行业中, 电视台既是节目的生产者, 也是节目的播出者。随频道专业化发展及电视等传统媒体与网络平台争夺受众的局面形成, 制播分离模式被越来越多的电视台接受实行。
《中国好声音》是浙江卫视和灿星制作合作推出的节目。这档节目由灿星制作主导购买版权、投资和运作过程, 浙江卫视作为节目的播出渠道。与以往“一口买断”制作费的制播分离方式不同, 星空华文 (灿星制作上属公司) 与浙江卫视采用投资分成的商业模式。在确定节目方案后, 浙江卫视和灿星制作签订合同规定:如果节目收视率低于2%, 前期的巨额制作费将由灿星制作承担, 如果收视率高于2%, 灿星将以7∶3的比例, 与浙江卫视分成广告, 上不封顶。[2]其盈利模式可归结为:制播双方共同买下节目版权, 出资比例各占一半, 权益共享;采取“投资分成”, 制播双方就“共同投资、联合制作、风险共担、利益共享”[3]达成共识;制播双方各自投入优势资源, 共同制作节目播出。
与以往制播分离中的双方买卖关系不同, 这是社会制作方和电视台播出方在制播分离的基础上共同投入、共担风险、共享利润的新机制。[4]在常见制播交换中, 现金交换、贴片广告和分期付款较为典型;但由于制作方处于卖家的被动位置, 难以与播出方形成对等关系。而当社会制作公司与电视台联手定制内容时, 优质平台和内容才能强强联合, 互利共赢。
二、电视台联手制作公司的发展优势
(一) 缓解“双饥饿现象”, [5]电视台与制作公司对称性加强
在我国, 一方面, 多达千数的电视台需要足够的节目进行填充, 形成频道对节目的“饥饿”;另一方面, 良莠不齐的节目制作公司产能相对过剩, 表现出对播出时间的“饥饿”。经电视台把关的节目保证了舆论导向和播出质量, 且能根据国家政策变动及时调整节目趋向;但制作方在制作中难以获知变动, 极易出现花重金打造的节目销售堵塞的被动局面。电视台联手制作公司, 制播双方共同投资、共享收益、广告分成能够缓解“双饥饿现象”。节目由制作方与播出方共同定制播出, 制作方在节目制作时能与播出方及时沟通, 获取政策性信息;而由于播出方本身参与制作方融资过程, 且在制作中或多或少提供给制作方电视台独有的优势资源, 可以在制作过程中督促制作方保证节目质量, 提高制作效率。
(二) 提高频道专业化程度, 打造卫视支持、公司“敢做”的特色产品
制播双方对广告收益的盈利趋同导致迎合大众取向的节目生产同质化, 不符合频道专业化的发展趋势, 不利于电视节目市场的健康成长。采取共同投资、共享收益的方式能够使电视台播出更具有频道特色的节目。
例如, 浙江卫视大力打造如《中国好声音》《奔跑吧兄弟》等大型娱乐节目, 利用自身平台优势与各方媒体进行互动, 节目成功表明其符合频道特色。如果浙江卫视以现金交换或贴片广告方式直接购买节目, 不注重配合频道特色, 可能导致节目仅用于填补时间空缺, 不能提升频道关注度。这对于如社教类、纪录片等专业性强的节目制作亦有借鉴意义。制播双方在节目制作过程中保持信息畅通, 以分成方式激励制作方做好节目, 制作方便能够打消后顾之忧, 生产出符合频道专业化发展的特色产品, 改善品牌节目匮乏瓶颈。
(三) 加强制播双方融资信任度和资本循环, 保障节目连续生产播出
成本居高不下、质量良莠不齐、产能严重过剩等现象在电视剧市场广泛存在。2015年, 甘肃卫视长城飞天剧场启动, 每晚七点半开播;长城影视在为甘肃卫视打造定制剧的同时, 其纪录片片库对甘肃卫视开放, 根据甘肃卫视收视特点提供片源。这开启了双方在电视剧场运营领域的合作, 既提升了甘肃卫视在其晚间黄金档电视剧的竞争力;长城影视也通过广告资源置换等举措, 打造品牌产品, 形成丰富产业链, 与播出平台实现共赢。在此模式下, 一方面制作公司投入成本制作的电视产品能够登录卫视平台;另一方面, 播出平台如何可以通过特色节目打造与频道定位相符的推广品牌。这部分缓解了制播双方的供需矛盾, 利于特色节目的持续生产。
(四) 降低制作方节目产出风险, 减少播出方节目自制成本, 推广频道品牌
制作公司在节目制作方案立项后与目标电视台签订购销合同, 电视台在节目中以“挂名”方式作为保证节目制作完毕后顺利播出的条件。节目制作商在与电视台谈定购销关系后在启动开拍, 而电视台在与节目制作商谈判的过程当中适当压低节目购买费用, 名利双收。
制播双方共同投资、共享收益的新模式是对上述制播交换方式的变形延伸。从制作方的角度而言, 与电视台订制合作项目, 实际是让优质内容与优质平台保持紧密结合, 制作方与电视台及时沟通, 对节目预期内容、推广平台都有准确认识, 利于制作方根据电视台特定频道的情况打造与之相符的电视节目;而播出方不仅减少了节目自制量, 利用社会制作公司开放的制作理念和先进的制作技巧, 能够有效提高节目的制播效率, 加强频道的节目质量。
三、电视台联手制作公司的风险挑战
(一) 成功经验普适性有限, 与播出方的实力视野有紧密联系
《中国好声音》的成功不意味着合作投资分成模式成为主流。播出方电视台的市场化契约理念尚未形成习惯。央视与制播分离节目投资方签订的合同规定:由投资方进行节目制作和招商, 以节目的最终收视率为考量标准, 超过一定标准, 对广告收入按照五五分成, 低于此标准, 投资方则不享有广告收入的分成。中央电视台的多数制播分离节目都采取了如此模式, 如《舞出我人生》《味觉大战》等。对投资方来说, 五五分成的封顶收益使其积极性比灵活分成的投资方要小得多。另外, 某些中小型电视台也不具备购买版权、参与投资、联合制作的雄厚实力。因此, 《中国好声音》的制播双方合作成功经验具有特殊性。
(二) 节目反馈不理想时版权纠纷可能显现, 后续收益或现不均
在传统的电视节目市场链图中, 电视节目制作方掌握节目的全部版权, 之后盈利分两路进行。一路将节目的播映权销售给电视台播出, 以获得收视率和收视费;另一路将节目版权销售给音像出版公司, 向受众谋利。以央视制播分离的典型节目《赢在中国》为例, 它购买了美国《学徒》栏目的版权, 在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开播。其投资方和承办方是央视风云, 拥有栏目的经营权、版权和开发权, 而央视经济频道仅拥有首播权和播映权, 这为节目在电视台以外的媒介平台销售播出做了铺垫。而像《中国好声音》制播双方共同拥有节目版权的方式并不具有广泛的适用意义。一旦节目播出效果欠佳, 广告收益难达理想效果时, 制作方不能独立销售节目版权, 只能继续与播出方进行合作, 难以在其他媒介平台上挽救节目。
(三) 该模式下节目形态受限, 特定节目难以制播分离
节目制作公司的目标是盈利, 遵循市场化竞争法则;保证正确方向、顺应舆论主流才是电视台评定节目的重要标准。由于大型娱乐性节目运作需要人力财力物力大力支持, 且全程离不开推广造势, 这类节目能够在制播双方协同合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制播双方优势, 但对于其他节目形态而言暂不适用。第一, 现阶段我国电视台新闻类节目依然需要严格把关, 实行制播分离条件尚不成熟。由于新闻媒体在我国处于国家政府的喉舌地位, 而新闻节目又作为电视台的主流节目, 需要确保导向正确和舆论安全, 如新闻节目仍需实行制播一体化。第二, 对于电视台有能力自制的小型节目, 电视台内部应当积极寻求创新模式, 利用制片人制度等将体制内人员自产节目积极性调动起来, 提高电视台本身的生产力和创造力。由此, 电视台与社会制作公司共同投资、共享收益模式在节目形态的适用度上较为有限。
摘要:近年来, 充分市场化的制播分离模式逐渐流行, 其特点是由播出方与投资方签订合同, 规定双方对于节目收益的分成, 后由投资方负责组织节目生产流程。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的成功离不开对该模式的运用。然而, 这种新型制播交换模式有何发展优势、可能在未来遇到怎样的风险, 是本文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制播分离,制播交换,新模式,电视台,制作公司
参考文献
[1]邢建毅, 蒋淑媛.制播分离体制的确立对电视业的影响[J].现代传播, 2000 (4) .
[2]喻国明.现有制播分离模式存在5大问题[DB/OL].http://bc.tech-ex.com/2014/expforum/60422.html.2014.
[3]覃敏, 赵何娟, 沈乎.谁生产了《中国好声音》制播分离首战告捷[DB/OL].财新网-新世纪, http://finance.qq.com/a/20120917/004808.html.2012.
[4]马力.制播分离, 好生意才刚刚开始[DB/OL].投资与理财, http://news.hexun.com/2012-10-15/146763413.html.2012.
[5]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M].制播交换障碍何在[M].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