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镍材料及应用

2024-09-18

镀镍材料及应用(通用7篇)

镀镍材料及应用 篇1

21世纪将是一个使用绿色能源为主的高技术时代, 热电转换技术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而向前发展, 未来的汽车将使用清洁能源, 并利用热电发电和热电致冷技术来提供辅助电源和车载空调;利用工业废热, 垃圾燃烧余热进行热电发电。

热电转换材料的原理是:在同一材料之中, 同时存在的高温部分与低温部分之间可以产生电能。在以前的研究中, 经常出现一处受热整体升温的情况, 而且转换效率极低。除了利用温泉发电之外, 很少得以实用化。

在工业生产等领域, 大量的热能往往白白流失掉。例如, 普通汽车引擎产生的能量约有60%在生成热量的过程中丢失。新材料有望使没有被使用就浪费掉的能量得到更有效利用, 这将对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起到一定帮助。

1 材料研发进展

美国Cardiff大学的研究人员从事开发如何从汽车排放的废热为汽车提供新的绿色电力的研究课题。Cardiff大学工程学院以Mike Rowe教授为首的研究团队研究热电转换技术, 采用热电耦将热转化为电。该转化技术可应用于各种设施, 如控制中央供热系统或制冷机温度。研究团队旨在使用这一技术从汽车排出的废热而发出电力。研究人员表示, 应用于汽车的主要目的在于可减少石油消费和减少CO2排放, 这可使燃料节约5%。美国一些汽车制造商已在投资开发这一技术。热电转换技术将是一种绿色解决方案, 具有发展前景。

热电转换材料具有存在温差时发电 (塞贝克效应) 、通过电流时制冷 (珀尔帖效应) 的性质, 可用于手表发电元件及便携冰箱制冷元件等。目前, 用作热电转换材料的主要有重金属铋、锑、铅等。由于上述材料或储量少或有剧且不耐热, 因而限制了其实际应用。近年来, 无毒且耐热性能好的氧化物材料引人注目。但其热电转换效率比重金属低得多 (1/10以下) 。

日本名古屋大学和JST公司于2008年7月共同开发出普通人工宝石—钛酸锶高效热电转换材料, 这在世界尚属首次。名古屋大学和JST公司通过在氧化物钛酸锶中夹入在晶体管中采用的滞留在接合界面的高浓度电子层的方法, 使材料产生巨大的热电动势。钛酸锶本来是不导电的绝缘体, 通过加入少量的铌或将其固有的氧排出, 可使其产生电子。名古屋大学等的研究人员利用精密超薄的薄膜技术, 将已产生电子的厚度为0.4nm的钛酸锶超薄薄膜夹在两片绝缘体钛酸锶中间, 形成如三明治的结构, 使电子成功地滞留其中。新材料的热电动势生成的电子是普通钛酸锶的5倍, 转换效率是以前重金属的2倍。该研究成果推进了氧化物在热电转换领域的实际应用。新材料不但有望广泛应用于发电元件、制冷元件、热传感器等, 还可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技术被应用。

日本和美国科研人员合作于2008年开发出一种新型热电转换材料, 其效率达到常规热电转换材料的约2倍。 据报道, 日本大阪大学教授山中伸介和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同行合作, 使用铅和稀有元素碲的化合物并添加少量铊进行了实验。他们开发出的新材料。效率因子为1.5, 比过去最好的材料效率因子高出1倍多。更重要的是, 新材料在232~510℃之间效率最高, 这正是一些电力系统如汽车发动机的典型温度范围。科研人员说, 如果覆盖纳米金属薄膜, 新材料可在更低温度条件下高效率地发电。

日本古河机械金属公司于2008年8月表示正在将热电转换材料作为汽车零件实用化, 这种技术可以利用汽车排热发电。该材料是以锑为主要原料并混入镓等金属的化合物。相关组件放置于车辆发动机或排气装置附近, 即可将受热值的约7%转为电能进行再利用。这可节省2%的燃料费用。古河机械金属公司“素材研究所”以锑为主体, 通过加入镓、铟、钛等差异较大的金属的方式, 形成了不规则的材料组织, 即使材料部分受热, 整体温度也很难升高。目前开发出的材料面积为5cm边长的正方形, 厚度为8mm, 重约140g。如果在上面受热达到720℃的情况下, 下面温度能够保持在50℃, 就可维持33W的发电功率。在实用化时, 这一材料可放置于发动机排热位置, 底部通过水冷方式维持低温。通常, 汽车消耗的汽油能量仅有25%用于驱动车辆, 另有一半则通过车身和排气管变为热量散失。新材料的使用, 可以将7%的排热转换为车内电器所用的电能, 这将减轻发动机负荷。据测算, 如果使用20块前述新材料, 就可以使汽车耗油减少2%。今后, 古河公司还将继续提高这种材料的热电转换效率, 并预计在3年内投入批量生产。此外, 锑等材料虽系稀有金属, 但目前看货源和成本尚不存在问题。

2 产业化应用进展

日本建筑设备制造商Komatsu (小松) 公司于2009年1月宣布于5月开始正式商业化生产和销售热电发生 (TEG) 模块。Komatsu公司热电发生模块基于铋 (Bi) 和碲 (Te) 材料, 在高温侧280℃和低温侧30℃温差时, 热电转化效率为7.2%。在这样的条件下, 最大产出为24W/每个模块, 电密度约为1W·cm-2。模块尺寸为50mm×50mm×4.2mm (不包括导线) , 重47g。与市场上相似产品相比, Komatsu热电发生模块产出的电密度要高出50%。Komatsu公司的热电发生模块应用领域是从其柴油发电建筑设备的排气中产生电能。该热电发生模块 (最少50片) 的售价为3万日元 (334美元) 。

大众汽车公司于2009年2月6日宣布正式开发出装设有用于废热回收热电发生器 (TEG) 的原型汽车。在高速公路驱动条件下, 从TEG可产出600W电力。由TEG产生的电力可供汽车电力需求的30%, 从而可减少汽车机械负载 (交流发电机) , 并可减少燃料消耗超过5%。

另外, BMW和DLR (德国宇航局) 也开发了一种热电发生器 (TEG) 系统, 最大输出电力为200MW, 已成功应用于汽车行驶超过1.2万km。BMW与通用汽车公司 (GM) 将热电发生器 (TEG) 系统与汽油动力系统相集成, BMW计划于2010~2014年在系列5型汽车中采用热电发生器 (TEG) 系统。

参考文献 (略)

undefined

镀镍材料及应用 篇2

1、我的身份证原件;

2、你的身份证原件;

3、委托书;

4、水电十局辞职证明(离职红头文件);

5、成都市内公司工作证明;

6、档案从水电十局到成都人才市场的调档函;

二、档案从成都人才市场转到郑州市人才市场所需材料:

1、我的身份证原件;

2、你的身份证原件;

3、委托书;

4、档案从成都人才市场到郑州市人才市场的调档函。

三、办理流程:

镀镍材料及应用 篇3

【摘要】针对现在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出发,考虑到“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现在教学情况,提出了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环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教学质量,为应用型本科进一步深化实践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应用型 工程材料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该项目为青岛工学院校长基金项目(2013JY024)。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226-01

一、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普通本科的应用技术型的人才需求呼声越来越高涨,工厂、企业、公司也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要办出特色并能服务于区域行业经济,地方经济建设,办学定位也要突出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所以应用型本科教学的课程体系的设置和教学方法应该有别于研究型高等学校,要有自己的特色,符合培养应用型人才需要[1]。

本文从工程材料课程入手来探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课程上的改革,减少理论,增加实践环节,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工程材料现在教学情况分析

工程材料是工科院校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之一。学生通过学习要掌握材料成分、组织、性能及加工工艺之间的关系及其用途,合理选择材料、热处理及成形工艺方法。

(一)理论教学

该门课程概念和术语较多,教材中大量使用了材料学和工程术语,如,马氏体、淬火、时效、相图等。与学生前面学习的其它课程的知识关系很小,学生感到抽象和乏味。而这些名词概念是需要迅速理解和记住的,这就增加了学习的难度。教学中又多以讲授为主,所以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也是必然的。

(二)实践教学

该门课程主要的实验有四个:碳钢的热处理实验、金相显微组织实验、金属材料的硬度实验、金相实验制备。实验都是验证性实验,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材料组织、性能。也属于多年来传统实验项目,几乎没有更新创新内容,学生很多也是被动地接受这些知识内容。

三、教学改革措施与实践

(一)改善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类比教学

由于理论课时不断被压缩,如何在有限的学时里让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材料成形知识,这一直是困扰材料专业教师多年来的问题。如何克服理论概念抽象的问题,摆在任课教师面前。所以正确的比喻经常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案例教学

讲到材料性能及热处理进时,以大型摩擦压力机的拉杆为例,教师给出了拉杆零件图片、及工作环境、条件真实场景图片资料,让学生们来讨论该零件的材料成形及热处理过程,通过学生的设计讨论拿出几种方案来,然后进行讲评,通过这样的例子使学生们自觉主动地参与进来,主动思考并与实践情况结合在一起,学生印象深刻,记得扎实。

(二)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

工程材料的成形技术经常是要说明成形过程及原理,用文字及图片来说明即费时也难讲清楚,而视频、动画及录像将生产中的真实场景直接反映到学生面前来,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实践场景印象,补充了学生生产实践的不足,生动形象,看过后印象深刻,不容易忘记。

(三)实践教学

应用型本科要求学生的动手能力强,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能快速适应于工矿企事业的需要,能将成熟的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强,实践能力也就要求高于普通本科学校。

1.在实验课上

基于项目的教育和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作中学,在学中作”,这样记忆深刻[2]。在金相实验中,给学生们提出了钛镍记忆合金金相与性能的关系问题,让学生们通过实验及查找资料来回来这个问题。学生们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并自己设计实验过程,动手制作试样,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查阅相关资料后,回答这个问题。学生们主动参与,兴趣极高,认真思考,学得扎实。

2.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

(1)与企业合作开发产品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当地一家大型铸造公司生产各种大型铸件,生产小到几吨,大到几百吨的铸铁、铸钢件。在生产一直有一个裂纹问题无法解决,公司人员也想了一些办法,但最终效果甚微。经过老师与同学们共同研究,查阅相关资料,分析原因找出问题,找到裂纹是由于热应用造成的,所以就共同设计了一台 “大型铸件火焰切割机械手”,用于切割浇冒口就不再出现这样的问题了。学生通过参与分析设计,了解了工厂的实际生产情况,也增长了实践应用的能力。

(2)组织学生参与大赛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组织学生参加“山东省机电产品创新大赛”,学生参赛成绩都很显著,其中学生设计的“NiTi记忆合金驱动机器人”和“桌面便携式3D打印机”,分别获得了本科组的的2012年和2013年的一等奖,都是应用材料及成形知识设计出来的产品,学生获奖的同时也学到了综合运用材料成形知识及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能力,使学生从中受益匪浅,得到了材料及设计的综合能力的提高,增强了工程实践的信心为后面的学习和将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将实践应用于教学

企业中的产品过程中积累的技术图片与资料,补充了教书上的内容,具有工业的直观性和应用性,把这些资料用于教学,可使学生增加工业常识[3]。学生过去的大赛及生产实践设计的产品成果是课堂上生动的例子,补充了教科书内容陈旧的不足,和实践结合紧密,使学生的知识不落后与当代的技术,学生们了解知识的同时也丰富了实践意识和创新思想。

四、结语

针对现在工业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也依据工程材料的课程特点及现状,从理论教学到实践教学,都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改进了教学方法、加强实践环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改善教学质量,并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为进一步深化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培养提供了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郭国林,李莉,于学勇等.应用型本科“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教学改革与实践[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教育科学),2012,12(12):100-102.

[2]鹿玲.械制造工艺学课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J].教学研究,2011,34( 3 ):44-47

[3]赵佳峰.独立学院《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教学改革与实践[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9(2):34-36.

作者简介:

镀镍材料及应用 篇4

建筑节能是当今国际能源紧缺所必须实施的战略步骤, 是国家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建筑节能是建筑业发展的必然阶段, 节能建筑可以改善居住热舒适条件, 可以有效提高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 可以降低人们住房的使用成本, 是社会进步的物质体现。建设部在1995年颁布了《城市建筑节能实施细则》等文件, 同时建设部又于2000年10月1日发布了地76号令《民用建筑管理规定》, 对不符合节能标准的项目, 不得批准建设。在这种情况下, 我国住宅建设的节能工作不断深入, 建设部对节能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自2005年起, 在达到节能率50%的基础上再节能30%, 即节能率65%, 目前常用的外保温材料有聚苯乙烯塑料板即EPS板、岩棉板、玻璃棉毡以及聚笨颗粒保温料浆等。本文重点对聚苯乙烯塑料板的性能及施工工艺作一探讨。

1 该体系的性能优势

1.1 自重轻

它利用EPS板为保温层, 加上粘结胶泥、玻璃网加强层和饰面涂料的重量仅为2~3kg/m2, 这个重量对墙体来说是可以忽略的, 这尤其对已有建筑物节能改造非常有利。而该保温层很薄, 如一般只需40~60mm, 就能满足节能50%墙体的要求, 几乎不增加建筑面积, 可使外承重墙的厚度减至190mm或240mm, 故总的外墙自重可减轻1/3~1/2, 从而减少了地震反应和地基负载。

1.2 增加有效使用面积

采用该系统外承重墙可减至240mm或190mm, 与夹芯墙或其它墙体相比, 由于其几乎不占建筑面积和墙体大幅度减薄, 比夹芯墙构造提高了房屋的面积利用率3%左右。

1.3 无热桥

EPS外保温系统可以避免产生热桥, 提高了外墙的保温隔热效果, 调高了住宅舒适度。在冬季, 外墙内表面不会出现结露或发霉;在夏季外保温层可减少阳光直射和室外高温对室内的影响, 使外墙内表面温度和室内温度得以降低。

1.4 适用范围广

外保温即适用于新建节能建筑, 也适用于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采用外保温做法, 基本不影响住户的正常生活, 也不会减少室内建筑面积, 无疑是最为合理的选择。

1.5 保护墙体

该系统能有效的保护承重墙体 (骨架) 不受外界侵袭, 尤其对墙体裂缝的保护具有普遍意义, 普通砌体结构房屋墙体裂缝无处不有, 而这种系统能减少墙体裂缝的开展。采用粘结胶泥和玻璃丝网加强层还能对开裂的墙体进行补强。

1.6 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

聚苯板保温材料采用了抗裂砂浆, 另外具有一定的柔性, 可形成柔性过渡层, 减少层间变形差异量;防护层采用耐碱网格布或钢丝网, 提高了墙体的整体抗冲击性。

1.7 综合效益显著

该系统除自重轻、厚度薄、施工方便、适合各种外墙基层等带来的综合效果外, 其价格的核心是粘结乳液和增强玻璃网, 目前的进口材料的价格普遍较昂贵, 进口手续繁索、供货不及时, 特别是价格差异, 国内一般建设单位和开发商难以承受。而为此生产的三元牌粘结胶, 各项技术性能已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 而其综合造价却低于国外产品20%~40%, 比较适合我国国情, 为大面积推广创造了条件。

2 EPS系统施工准备

(1) 材料要求进场材料必须按规定取样送检复试 (包含聚苯板、锚固件、网格布、粘接砂浆等, 复试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

(2) 作业条件及要求如后。要作EPS外保温墙面应进行找平基层, 其平整度不宜$3mm/m。基层表面应光平、坚固、干燥, 无油漆、涂料或其它有害的材料。要粘贴EPS板外墙上的消防梯、水落管、各种进户管线、一层防盗窗予埋件及其它予埋件, 必须按设计图纸和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安装完毕。施工气温不应低于4℃, 夏季高温时, 不宜在阳光下施工, 大风、雨天应停止作业。施工脚手架距墙面不应小于300mm。根据实际的建筑物外墙选定板的主、副规格的下料尺寸, 主规格板的长宽比宜为2:1。用加热电阻丝切割, 确保板材尺寸精确。

(3) 配制胶泥。粘结胶:普425#水泥按体积比1:1配制。加水泥前先搅拌一下粘结胶, 后逐渐加入规定的水泥, 边加边搅拌, 等3~4min直至均匀, 应避免过度搅拌出现离析。搅拌静停5min后应再搅拌, 根据施工环境和和易性等要求, 可适当加入少许清水。胶泥应随用随配, 配好的胶泥最好在1h内用完, 最长不宜超过2h, 遇炎热天气宜适当缩短存放时间。

3 粘贴聚苯板

(1) 施工前, 根据整个楼外墙立面的设计尺寸编制聚苯板的排板图, 以达到节约材料、提高施工速度的目的。聚苯板以长向水平铺贴, 保证连续结合, 上下两排板须竖向错缝1/2板长, 局部最小错缝不得小于200mm。

(2) 粘贴聚苯板时, 板缝应挤紧, 相邻板应齐平, 施工时控制板间缝隙不得大于2mm, 板间高差不得大于1.5mm。当板间缝隙大于2mm时, 须用聚苯板条将缝塞满, 板条不得用砂浆或胶结剂粘结;板间平整度高差大于1.5mm的部位应在施工面层前用木锉、粗砂纸或砂轮打磨平整。

(3) 按照事先排好的尺寸切割聚苯板 (用电热丝切割器) , 从拐角处垂直错缝连接, 要求拐角处沿建筑物全高顺直、完整。

(4) 用抹子在每块聚苯板周边涂50mm宽专用聚合物粘结砂浆, 要求从边缘向中间逐渐加厚, 最厚处达10mm;注意在聚苯板的下侧留设50mm宽的槽口, 以利于贴板时将封闭在板与墙体间的空气溢出。然后再在聚苯板上抹8个厚10mmφ100mm的圆形聚合物粘结砂浆灰饼。粘贴时不允许采用使板左右、上下错动的方式调整预粘贴板与已贴板间的平整度, 而应采用橡胶锤敲击调整;目的是防止由于聚苯板左右错动而导致聚合物粘结砂浆溢进板与板间的缝隙内。

(5) 聚苯板按照上述要求贴墙后, 用2m靠尺反复压平, 保证其平整度及粘结牢固, 板与板间要挤紧, 不得有缝, 板缝间不得有粘结砂浆, 否则该部位则形成冷桥。每贴完一块, 要及时清除板四周挤出的聚合物砂浆;若因聚苯板切割不直形成缝隙, 要用木锉锉直后再张贴。

(6) 聚苯板与基层粘结砂浆在铺贴压实后, 砂浆的覆盖面积约占板面的30%~50%, 以保证聚苯板与墙体粘结牢固。

(7) 网格布翻包:从拐角处开始粘贴大块聚苯板后, 遇到阳台、窗洞口、挑檐等部位需进行耐碱玻纤网格布翻包;即在基层墙体上用聚合物粘结砂浆预贴网格布, 翻包部分在基层上粘结宽度不小于80mm, 且翻包网格布本身不得出现搭接 (目的是避免面层大面施工时在此部位出现三层网格布搭接导致面层施工后露网) 。

(8) 在门窗洞口部位的聚苯板, 不允许用碎板拼凑, 需用整幅板切割, 其切割边缘必须顺直、平整、尺寸方正, 其他接缝距洞口四边应大于200mm。

(9) 在窗洞口位置的板块之间搭接留缝要考虑防水问题, 在窗台部位要求水平粘贴板压立面板, 意即避免迎水面出现竖缝;但在窗户上口, 要求立面板压住横板。

(10) 在遇到脚手架连墙件等突出墙面且以后拆除的部位, 按照整幅板预留, 最后随拆除随进行收尾施工。

4 安装固定件

(1) 聚苯板粘结牢固后, 在8~24h内安装固定件, 按照方案要求的位置用冲击钻钻孔, 要求钻孔深度进入基层墙体内50mm (有抹灰层时, 不包括抹灰层厚度) 。

(2) 固定件个数按横向位置居中、竖向位置均分放置, 任何面积大于0.1m2的单块板必须加固定件, 且每块板添加数量不小于4个。

(3) 操作时, 自攻螺栓需需拧紧, 使用根部带切割刀片的冲击钻, 切割刀片的大小、切入深度与钉帽相一致, 将工程塑料膨胀钉的钉帽比聚苯板边表面略拧紧一些;如此才可保证聚苯板表面平整, 利于面层施工;同时方可确保膨胀钉尾部膨胀部分因受力回拧膨胀使之与基体充分挤紧。

(4) 固定件加密:阳角、孔洞边缘及窗四周在水平、垂直方向2m范围内需加密, 间距不大于300mm, 距基层边缘为60mm。

5 打底聚苯板接缝处

打底聚苯板接缝处表面不平时, 需用衬有木方的粗砂纸打底。打磨动作要求为:呈圆周方向轻柔旋转, 不允许沿着与聚苯板接缝平行方向打磨, 打磨后用刷子清除聚苯板表面的泡沫碎屑。

6 抹第一遍面层聚合物抗裂砂浆

(1) 在确定聚苯板表面界面剂晾干后进行第一遍面层聚合物砂浆施工。用抹子将聚合物砂浆均匀的抹在聚苯板上, 厚度控制在1~2mm之间, 不得漏抹。

(2) 埋贴网格布。用抹子由中间开始水平预先抹出一段距离, 然后向上向下将网格布抹平, 使其紧贴底层聚合物砂浆。门窗洞口内侧周边及洞口四角均加一层网格布进行加强, 洞口四周网格布尺寸为300mm×200mm, 大墙面粘贴的网格布搭接在门窗口周边的加强网格布之上, 一同埋贴在底层聚合物砂浆内。将大面网格布沿长度、水平方向绷直绷平。注意将网格布弯曲的一面朝里放置, 开始大面积的埋贴, 网格布左右搭接宽度100mm, 上下搭接宽度80mm;不得使网格布褶皱、空鼓、翘边。要求砂浆饱满度100%, 严禁出现干搭接。在墙身阴、阳角处必须从两边墙身埋贴的网格布双向绕角且相互搭接, 各面搭接宽度为不小于200mm。

(3) 抹面层聚合物抗裂砂浆。抹完底层聚合物砂浆并压入网格布后, 待砂浆凝固至表面基本干燥、不粘手时, 开始抹面层聚合物砂浆, 抹面厚度以盖住网格布且不出现网格布痕迹为准, 同时控制面层聚合物抗裂砂浆总厚度在3~5mm之间。

摘要:介绍了新型EPS外保温饰面系统的特点及施工程序。对节能建筑的施工具有现实指导作用。

职称聘任材料及流程 篇5

专业技术科:

1、个人岗位变动申请(一式四份)、任职资格证书、职务聘任证书、职称英语合格证(原件及复印件)继续教育证书;

2、单位聘任文件;

3、岗位变动公示情况证明;

4、专业技术职务聘任表;

5、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聘任花名册;

干部调配科(提交上述1.2.3外):

6、事业单位聘用人员岗位变动审批花名册;

7、事业单位聘用人员岗位变动审批表;

8、新进人员审批表(单位新招聘或调进人员需提供);

9、事业单位岗位设置聘用情况备案表;

工资科:

10、近一个月工资表;还需提交1--9文件及表格。2--8项一式四份

(工人人员提供)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岗位证书;

岗位晋升人员还需提供近三年来考核文件,岗位竟聘方案、领导小组名单、个人竟聘材料、公示证明和单位总结。

注:岗位晋升不能越级,中级职称在聘任三年后(十级岗位逐级到九级,不能跳到八级),以此类推。

镀镍材料及应用 篇6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衣着的舒适性及花色款式的新颖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这正是毛衫服装的优越性所在。毛衫服装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在服装消费中的份额较大, 市场前景广阔。由于电脑全成型提花横机功能的不断完善, 大大提高了毛衫的创新能力, 使得产品设计时尚化、品种多样化及高效加工得以实现;具有功能性的竹炭纤维、木浆纤维等的出现也扩展了功能性针织品的发展空间, 促使毛衫产品呈现原料多元化、产品高档化和功能化的良好格局;随着纺织后整理技术的日益进步, 使各种柔软整理、抗皱免烫整理及抗菌防臭功能性整理的纺织品成为时代的新宠。以改善生活质量、美化消费者形象为理念的功能性整理毛衫制品也不断出现。新型功能性纤维材料及功能性后整理技术在毛衫生产中的应用, 赋予传统毛衫产品抗菌、芳香、抗皱等功能特性, 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 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1 产品研发思路

1.1 新型原料的应用组合及产品开发

采用广西区内丰富的缫丝副产品, 经精练、开茧、切段等加工制成短纺原料, 引入竹炭纤维、天丝纤维等新型功能性原料, 与桑蚕丝、山羊绒、长绒棉等高级天然纤维在棉型纺纱系统进行混纺和复合加工, 通过电脑横机设计加工T恤衫等服饰, 得到最终服饰产品。

1.2 多组分原料纱线的应用及产品开发

通过混纺、交织、合股、并捻等方式进行多种纤维组合, 其在纤维性能上相互取长补短实现纤维优势互补, 又通过组织结构的变化和不同的染整加工技术, 赋予纺织品高感性、多功能性、特殊外观风格、高附加值。获得理想的服用综合性能, 同时控制价格相对较高的丝绢纤维的使用比例, 可获得较好的性价比, 显著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易于取得市场竞争优势, 拓展针织产品市场和使用领域。

1.3 功能性整理技术的应用

采用独特的抗菌、芳香微胶囊、有机硅酮整理等技术, 赋予毛衫良好的卫生抗病、健康环保、使用舒适等功能, 满足消费市场新的需求, 突出健康消费概念, 形成的系列毛衫产品具备良好的竞争优势。

2 工艺技术研究

2.1 新型纱线的研制

一是竹炭纤维和天丝 (Lyocell) 纤维等新型原材料与桑蚕丝副产品、棉、羊绒等纤维进行多组分混纺复合, 选取恰当的混纺比例搭配, 兼顾和发挥各种纤维组分的性能优点, 获得理想的综合性能、较好的性价比, 显著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拓展了利润空间;二是以缫丝加工副产品为主要原料之一, 同时通过控制价格相对较高的丝绢纤维的使用比例, 可使广西丝绢原料得到合理利用, 大大降低原料成本;三是利用棉纺 (中长) 等短纺系统技术水平先进、生产效率高、质量稳定的特点, 可简化丝副产品加工过程, 降低加工成本。主要纤维的物理性能见表1。

以开发的12.6tex×2 60%天丝/25%桑蚕丝/15%羊绒、18.5tex×2 50%竹炭/35%棉/15%桑蚕丝、20.2tex 75%天丝/25%桑蚕丝等品种纱线为例, 对各种功能性新纤维的混纺性能、纺纱技术关键进行分析、讨论。

2.1.1 纺纱工艺路线

丝副产品绵张切段→预处理 (堆置) → (丝副产品短纤、竹炭纤维、天丝纤维、棉、羊绒等) 人工小量混棉→A006C型棉箱给棉机→A034型六辊筒开棉机→A036C型豪猪开棉机→A092A型双棉箱给棉机→A076C型 (改) 清棉机→A186D型 (改) 梳棉机→A272E型 (改) 并条机 (三道) →A456MA型 (改) 粗纱机→A513MA型 (改) 细纱机→1332MD型 (改) 络筒机。

2.1.2 纺纱工艺措施和技术关键

切段丝副产品纤维在纺前需进行预处理, 喷洒水溶性硅油和抗静电剂溶液并堆置48h以上, 使其充分渗透, 丝纤维回潮率在12%~13%。

将丝副产品纤维、竹炭纤维、天丝纤维等进行混梳预并, 再用精梳棉 (羊绒) 条与之进行三道混并, 以确保强力、混合和长片段条干均匀度。

开清棉掌握以梳代打、减少损伤、均匀混合的原则, 豪猪开棉机采用梳针打手, 要进行细致的人工混棉, 确保各组分比例准确稳定。

梳棉采用330r/min左右的锡林速度, 合理选择针布和速比搭配, 加强丝绢等纤维的转移作用, 适当增加盖板速度, 避免针布负荷过重甚至充塞而恶化棉网。

并条采取重加压措施, 适当增加后区牵伸比例, 整理和拉断丝副产品纤维中的超长纤维, 提高胶辊的抗静电能力, 严格控制车间温湿度, 避免飞花积聚纱疵和产生毛条。

粗纱捻系数控制在65~70, 避免捻度不足而出现纱条绵烂、断头增加、接头困难、成型不良等问题, 同时确保加压足够、张力恰当、皮辊良好、通道光洁。

细纱要确保皮辊的压力和状态, 适当增加纺纱张力, 克服超长纤维和静电影响, 设计捻系数为330~350, 可保证纱线获得足够的强力, 使纺纱顺利进行, 同时使纱条捻度满足针织加工和产品风格要求。纱线指标见表2。

2.2 毛衣新产品花色设计与织造加工

工艺路线:各种纱线原料→合股加捻→绞纱染色 (色织类) →络筒→横机编织→查补→缝盘→挑撞→衣片检验→洗水→功能性整理→脱水→烘干→成衣缝合→湿整→烘干整烫→成衣检验包装。

编织前需对纱线进行上蜡处理, 改善纱线的柔软性, 增加光滑度, 平伏毛羽, 使织造编结顺利而提高生产效率。成品密度根据产品风格确定, 针对原料构成和组织结构的不同, 通过织片编织——湿整——定型试验, 确定回缩率参数, 回缩稳定后衣片密度对比系数为1.35左右, 线圈的未充满系数为20左右, 使织物外观清晰, 弹性和结构稳定性良好。

采用DW-522-12G型电脑横机, 配备吓栏机、缝盘机、系列电脑缝纫设备、系列服装湿整理设备、整烫设备等。横机编织进线张力控制在2~3g, 并合理设置衣片所需的针数和转数, 确定收放针操作方式, 确保服装尺寸正确、成型美观。

2.3 新型原料毛衫功能性加工技术关键

2.3.1 有机硅功能整理

毛衫产品要求手感柔软、滑糯并具有弹性。从绿色环保和柔软性能考虑, 有机硅整理是毛针织服装后整理的首选方法。为了提高毛衫织物丰满、柔软、蓬松、滑糯、弹性和光亮感等综合性能, 使用一种有机硅整理剂达不到要求, 选用多种有机硅整理剂或与其它助剂复配使用, 充分显示各种不同有机硅整理剂的特性, 同时发挥它们的互补优势, 协同效应, 以满足消费者对产品性能的不同要求。以竹炭棉丝T恤衫为例, 根据对比试验研究, 以改善和提高产品的弹性、抗皱性, 赋予产品丰满手感为目标, 选用氨基改性有机硅微乳柔软剂和硬脂酸酰胺柔软剂类复配成的整理剂进行整理;而在环氧改性有机硅油整理剂里适当添加环氧基有机硅乳液, 可赋予产品平滑、柔软和蓬松性。有机硅整理剂可根据产品原料的不同性能及风格要求, 选用不同比例混合。

功能性有机硅乳STU-1对各种纤维材料的适应性强、安全性好, 与其它整理剂复配后用于对多组分混纺针织服装进行后整理, 可使产品手感丰满滑糯, 回弹性和抗皱性好, 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表3为竹炭棉丝T恤衫后整理工艺条件。

2.3.2 抗菌整理

抗菌整理采用SHT-1新型高分子抗菌卫生整理剂, 该整理剂可适用于棉、毛、丝、麻、化纤及各种新型纤维纺织品, 具高效广谱抗菌能力, 对危害人体健康的各类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有极强的抑制作用, 抑菌率大于99%, 且不易产生细菌耐药性。

SHT-1新型高分子抗菌卫生整理剂可与纤维大分子形成稳定牢固的结合, 耐洗涤, 持久性能好, 整理后的各种针织服装手感柔软, 使用舒适, 安全无毒, 对人体和环境不会造成危害, 抗菌整理选择在水洗后采用浸渍法进行整理。表4为抗菌整理主要工艺参数条件 (浸渍法) 。

整理后抗菌剂被热固在服装纤维上, 从而达到抗菌防臭的目的, 且具有一定的耐洗性能。

我们应用振荡法对整理后的毛衫分别进行了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 试验结果见表5。

从表5可见, 经抗菌整理后的毛衫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具有非常好的抑菌性能。

2.3.3 芳香整理

采用独特的高分子络合技术, 将各种香味的香精油包覆在天然多孔微囊中而制得的针织品用芳香加工剂, 微胶囊可以将易挥发的油性香精包覆, 使香气透过半封闭的囊壁缓慢释放, 延长留香时间, 同时被包覆的香精避免了与针织品的直接接触, 防止了针织品上油斑的产生, 因而将包覆香精的微胶囊施于针织品, 可以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针织品芳香加工剂主要有以下几点功能:使织物具有自然的芳香味, 给人以清新的感觉;留香时间长;易溶于水;安全、绿色环保、性价比高;适用性好, 在针织品加工中可以通过浸渍、浸轧、喷洒等方式实现。

全包囊型纳米微胶囊香料SNC208香味整理剂通过交链剂与织物纤维结合, 形成香料微胶囊, 在织物受到摩擦、拍打或揉搓等外力作用时, 微胶囊破损而使香气外溢, 即可闻到芬芳的香味, 如无外力作用则微胶囊不破损, 因而香味可持久保存, 且香型多、香味纯正, 对织物手感、透气性方面无不良影响, 能保持针织服装原有的优良性能。整理剂对皮肤无刺激, 且无毒无害、无致过敏反应, 符合环保要求。

选择浸渍方法进行整理, 添加量为2%~3%数 (o.w.f) , 选用合适的柔软剂进行柔软整理。喷洒工艺参数及配方与浸渍法基本相同, 但胶粘剂浓度适当提高。表6为SNC208香味整理剂喷洒工艺参数。

产品经香味整理后, 留香性能可以通过主观和客观两种方法进行分析。表7为香味整理产品留香效果主观评价。

3 主要产品取得的效果

开发生产的原料型和后整理型针织服装达到GB/T22849-2009《针织T恤衫》标准要求, 产品的甲醛含量和p H值达到GB18401-2003《国家纺织品安全技术规范》要求, 抗菌抑菌能力达到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2.1.8抗抑菌试验、GB/T20944.3-2008《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要求。项目形成了能够指导该类产品生产的一整套工艺技术资料, 产品及相关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4 结语

4.1

通过混纺、交织、合股、交捻等方式进行多种纤维组合利用, 在纤维性能上可相互取长补短。通过组织结构的变化和不同的染整加工技术, 赋予纺织品高档性、多功能性、特殊外观风格和高附加值, 使产品达到性能佳、成本合理、使用领域宽、市场前景好的效果。

4.2

采用独特的抗菌、芳香、有机硅酮整理等技术, 赋予毛衫良好的卫生抗菌、健康环保、使用舒适等功能, 突出健康消费理念, 可形成良好的市场竞争优势。

4.3

本项目毛针织产品原料多组分应用及功能化整理技术合理可行, 在棉纺及针织行业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纺织产品的功能化还有很多领域有待开发, 今后还应在现有基础上积极开发具有高附加值的新型功能性整理技术, 进一步拓展功能型新原料的应用领域, 给企业带来商机和经济效益, 为行业技术进步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马艺华, 刘泽桢, 谭磊.棉竹浆绢丝混纺针织纱的研制[J].棉纺织技术, 2009, 37 (6) .

镀镍材料及应用 篇7

开幕式上,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超硬材料及制品专业委员会 (以下简称“专委会”) 主任委员、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桂林矿地院) 院长、国家特种矿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吕智致欢迎辞,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秘书长韩雅芳、自治区科协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皆连、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李振潜、中国科学院院士邹广田等4位老专家分别致辞, 共同回顾了人造金刚石相关材料50年来发展的历程, 展望了超硬材料未来发展的技术趋势和光明前景, 并对会议的成功召开表示祝贺。开幕式还对为中国超硬材料行业50年发展做出贡献的方啸虎、王光祖等32位突出贡献专家, 谢志刚等15位创新型企业家和桂林特邦新材料有限公司等12家创新型企业进行了表彰。

为期两天的研讨会上, 与会专家学者和行业内的相关企业家围绕中国超硬材料的现状和发展等问题展开了充分讨论, 并展示了该行业取得的一些最新成果。会议认为, 中国超硬材料大国的地位已经无可置疑, 但强国之路还需要不断的技术创新和行业各个领域专家、企业家的共同努力。

此次研讨会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 分主题报告会、超硬材料制品分会、设备及材料分会等三个会场同期举行, 涉及的领域包括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的高温高压合成与性能研究、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制品及工具、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薄膜材料、功能陶瓷材料、热电材料与器件、材料设计与计算机模拟、纳米材料及其它相关功能材料。

会议还征集到论文100余篇, 编辑、出版了《中国超硬材料与制品50周年精选文集》。文集不仅涵括了超硬材料、设备、制品等各领域的研究成果, 还凝聚了许多老专家对超硬材料50多年来发展过程中的珍贵回忆。

上一篇:合同履行下一篇:网页界面设计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