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效果

2024-06-13

田间效果(共11篇)

田间效果 篇1

大豆与根瘤菌共生体固氮能力很强, 豆科作物接种与之匹配的根瘤菌, 通过共生固氮作用, 可使其根部产生大量的有效根瘤。“富思德”大豆根瘤菌是选用高活性的大豆根瘤菌菌株, 根据大豆生长特点, 采用独特配方, 经先进发酵工艺加工复合而成的新型微生物制剂, 具有补充土壤中氮素营养, 促进豆科作物蛋白质的合成, 增加作物产量, 提高品质的作用。该研究在大田条件下, 研究了富思德大豆根瘤菌对大豆植株主要性状及其产量的影响, 为更好地发挥大豆根瘤菌固氮节肥节本增效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并为农业生产应用提供参考。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试验地于2011年设在黑龙江省七星泡农场, 土壤类型为黑土, 前茬作物为蔬菜。土壤养分状况:有机质含量5.12g/kg, 土壤中含全氮0.81g/kg、有效磷32mg/kg、速效钾178mg/kg、pH值为6.7。供试材料:富思德大豆根瘤菌剂是由领先生物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有效活菌数≥20亿/mL。供试大豆品种为黑河43号 (黑交00-1152) 。

试验设计, 小区试验设4个处理, 每个处理重复3次,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每小区面积35m2。处理1为常规施肥, 不接种根瘤菌;处理2为减少尿素用量1/2, 其他肥料用量不变, 接种富思德大豆根瘤菌;处理3不施尿素、其他肥料用量不变, 接种富思德大豆根瘤菌;处理4不施尿素、其他肥料用量不变, 不接种根瘤菌。常规施肥为每公顷施尿素103.6kg、磷酸二铵150kg、硫酸钾51kg。富思德大豆根瘤菌剂用量为300mL。试验调查大豆盛花期调查:植株株高, 植株鲜、干重, 根瘤鲜重、干重, 根瘤数量。收获期调查:小区试验实收记产, 取单株室内考种。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大豆生长和结瘤的影响

从试验结果可知 (见表1) , 在大豆盛花期对植株株高、植株鲜、干重、根瘤数量进行调查可知, 处理2比处理1的株高增加5.5cm, 植株干重增加0.30g, 根瘤数量多7.39个;处理3比处理4株高增加3.9cm, 植株干重多1.0g, 根瘤数量多4.55个。

2.2 不同处理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富思德大豆根瘤菌剂对大豆植株主要性状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管理条件下, 使用“富思德”大豆根瘤菌剂处理的大豆根瘤数量、产量和品质均高于不使用根瘤菌剂处理。在常规施肥尿素减1/2和尿素全部减掉接种“富思德”根瘤菌剂的情况下, 分别比常规施肥不接种根瘤菌剂的每公顷产量增产5.3%和0.4%。

关键词:富思德大豆根瘤菌,拌种,增产

田间效果 篇2

摘 要 由于都匀烟区常年使用烤烟专用肥(基肥:N∶P∶K为10∶10∶25,pH=5.0 追肥N∶P∶K=13∶0∶26),土壤出现肥料比例失调、土壤酸化现象,在2011-2012年研究了不同肥料配方对烤烟产质量影响基础上,提出都匀烟区烤烟新肥料配方营养元素配比(基肥:N∶P∶K为10∶8∶25,pH6.2追肥N∶P∶K=10∶0∶30),结果表明:在氮肥施用量相同情况下,新肥料配方在烟叶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优于老肥料配方。

关键词 肥料;新配方;旧配方;都匀烟区;肥效试验

中图分类号:S5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24--02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地点和品种

本试验时间于2013年4月至10月在贵州省都匀市坝固镇坝固村党垛组进行。试验地土壤为黄壤,肥力中等且均匀。土壤无病害史,前作为玉米。土壤养分为:pH 7.51,有机质23.2 g/kg,水解氮102.0 mg/kg,有效磷(P) 6.20 mg/kg,速效钾(K) 374.0 mg/kg,氯离子(Cl) 18.50 mg/kg。

1.2 试验设计

烤烟品种为贵烟2号。试验共设2个处理,不设重复。肥料养分比例见表1。试验地起垄前按老肥料基肥50 kg/667 m2施入,第1次追肥(13∶0∶26)按5 kg/667 m2、第2次追肥按6.5 kg/667 m2。新肥料基肥50 kg/667 m2施入,第1次追肥(10∶0∶30)按7 kg/667 m2、第2次追肥按8 kg/667 m2施入。

1.3 烟样常规化学成分和土样测定方法

1.烟叶样品测定

总糖、还原糖、总氮、烟碱、蛋白质、钾、氯和pH采用美国产热电AntarisⅡ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测定。

1.土壤样品测定

水解氮采用碱解扩散法测定。速效磷采用碳酸氢钠提取-钼锑抗比色法。速效钾采用乙酸铵提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氯离子采用水提-硝酸银滴定法。有机质采用重铬酸钾氧化比色法。pH采用电位法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烤烟产质量

(1)产量。表2为烤烟产质量统计表。处理1和处理2烟叶产量分别为123 kg/667 m2和139 kg/667 m2,处理2烟叶产量比处理1高出13.01%。

(2)产值。处理1和处理2烟叶产值分别为2952元/667 m2和3 336元/667 m2,处理2烟叶产量比处理1高出13.01%。

(3)等级。处理1和处理2烟叶上等烟比例分别为58%和61%,处理2烟叶上等烟比例比处理1高出5.17%。处理1和处理2烟叶中等烟比例分别为37%和36%,处理2烟叶中等烟比例比处理1低了2.70%。处理1和处理2烟叶杂色烟比例分别为5%和3%,处理2烟叶中等烟比例比处理1低了40.00%。

(4)小结。新肥料处理2的烟叶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高于老肥料处理1,而中等烟比例则低于处理2。

2.2 烤烟主要化学成分

2.2.1 钾、氯和钾/氯比

一般来说,钾是烟叶助燃物质,钾含量与烟叶燃烧性呈正相关。钾的助燃作用是由于它的催化作用,即在高温时形成过氧化物,稍低温时又分解放出氧,氧化其他物质而燃烧。优质烤烟钾含量应>2%。氯被认为是烟叶的阻燃物质,它通过减少钾的有机酸盐而间接影响燃烧性。优质烤烟氯含量应<1%。但烤烟氯含量<0.3%时,往往香气不足,油润性差,一般认为烤烟氯含量在0.3%~0.6%范围较为适宜。钾氯比是反映烟叶燃烧性指标,比值>1时烟叶不熄火,比值>2时燃烧性好。一般认为钾氯比>4为宜。

(1)钾。处理1和处理2上部烟叶钾分别为1.27%和1.53%,处理2上部烟叶钾比处理1高出20.47%。处理1和处理2中部烟叶钾分别为1.96%和2.06%,处理2上部烟叶钾比处理1高出5.10%。处理1和处理2下部烟叶钾分别为2.43%和2.40%,处理2上部烟叶钾比处理1低了1.23%。处理1和处理2上中下部烟叶钾平均值分别为1.89%和2.00%,处理2上中下部烟叶钾平均值比处理1高出5.81%。可见,新肥料处理2的钾含量略高于老肥料处理1。

(2)氯。处理1和处理2上部烟叶氯分别为0.61%和0.51%,处理2上部烟叶氯比处理1低了16.399%。处理1和处理2中部烟叶氯分别为0.57%和0.29%,处理2上部烟叶氯比处理1低了49.12%。处理1和处理2下部烟叶氯分别为0.83%和0.23%,处理2上部烟叶氯比处理1低了72.29%。处理1和处理2上中下部烟叶氯平均值分别为0.67%和0.34%,处理2上中下部烟叶氯平均值比处理1低了48.76%。可见,新肥料处理2的氯含量远低于老肥料处理1。

(3)钾氯比。处理1和处理2上部烟叶钾氯比分别为2.08和3.00,处理2上部烟叶钾氯比比处理1高出44.09%。处理1和处理2中部烟叶钾氯比分别为3.44 和7.10,处理2上部烟叶钾氯比比处理高出106.58%。处理1和处理2下部烟叶钾氯比分别为2.93 和10.43,处理2上部烟叶钾氯比比处理1高出256.41%。处理1和处理2上中下部烟叶钾氯比平均值分别为5.82和2.82,处理2上中下部烟叶钾氯比平均值比处理1高出106.52%。可见,新肥料处理2的钾氯比远高于老肥料处理1。

以上分析可知,新肥料处理2的钾含量略高于老肥料处理1,钾氯比远高于老肥料处理1,氯含量远低于老肥料处理1。

2.2.2 pH

处理1和处理2上部烟叶pH分别为5.35和5.38,处理2上部烟叶pH比处理1高出0.56%。处理1和处理2中部烟叶pH分别为5.39和5.58,处理2上部烟叶pH比处理1高出3.53%。处理1和处理2下部烟叶pH分别为5.36和5.52,处理2上部烟叶pH比处理1高出2.99%。处理1和处理2上中下部烟叶pH平均值分别为5.37和5.49,处理2上中下部烟叶pH平均值比处理1高出2.36%。可见,新肥料处理2的pH略高于老肥料处理1。

2.2.3 小结

新肥料处理2的总糖、钾、糖碱比、氮碱比、钾氯比和pH高于老肥料处理1。

3 结语

新肥料处理2的烟叶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高于老肥料处理1,而中等烟比例则低于处理2。新肥料处理2的总糖、钾、糖碱比、氮碱比、钾氯比和pH高于老肥料处理1,而还原糖、烟碱、总氮和蛋白质低于老肥料处理1。总之,新肥料处理2优于老肥料处理1。

(责任编辑:刘昀)endprint

摘 要 由于都匀烟区常年使用烤烟专用肥(基肥:N∶P∶K为10∶10∶25,pH=5.0 追肥N∶P∶K=13∶0∶26),土壤出现肥料比例失调、土壤酸化现象,在2011-2012年研究了不同肥料配方对烤烟产质量影响基础上,提出都匀烟区烤烟新肥料配方营养元素配比(基肥:N∶P∶K为10∶8∶25,pH6.2追肥N∶P∶K=10∶0∶30),结果表明:在氮肥施用量相同情况下,新肥料配方在烟叶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优于老肥料配方。

关键词 肥料;新配方;旧配方;都匀烟区;肥效试验

中图分类号:S5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24--02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地点和品种

本试验时间于2013年4月至10月在贵州省都匀市坝固镇坝固村党垛组进行。试验地土壤为黄壤,肥力中等且均匀。土壤无病害史,前作为玉米。土壤养分为:pH 7.51,有机质23.2 g/kg,水解氮102.0 mg/kg,有效磷(P) 6.20 mg/kg,速效钾(K) 374.0 mg/kg,氯离子(Cl) 18.50 mg/kg。

1.2 试验设计

烤烟品种为贵烟2号。试验共设2个处理,不设重复。肥料养分比例见表1。试验地起垄前按老肥料基肥50 kg/667 m2施入,第1次追肥(13∶0∶26)按5 kg/667 m2、第2次追肥按6.5 kg/667 m2。新肥料基肥50 kg/667 m2施入,第1次追肥(10∶0∶30)按7 kg/667 m2、第2次追肥按8 kg/667 m2施入。

1.3 烟样常规化学成分和土样测定方法

1.烟叶样品测定

总糖、还原糖、总氮、烟碱、蛋白质、钾、氯和pH采用美国产热电AntarisⅡ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测定。

1.土壤样品测定

水解氮采用碱解扩散法测定。速效磷采用碳酸氢钠提取-钼锑抗比色法。速效钾采用乙酸铵提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氯离子采用水提-硝酸银滴定法。有机质采用重铬酸钾氧化比色法。pH采用电位法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烤烟产质量

(1)产量。表2为烤烟产质量统计表。处理1和处理2烟叶产量分别为123 kg/667 m2和139 kg/667 m2,处理2烟叶产量比处理1高出13.01%。

(2)产值。处理1和处理2烟叶产值分别为2952元/667 m2和3 336元/667 m2,处理2烟叶产量比处理1高出13.01%。

(3)等级。处理1和处理2烟叶上等烟比例分别为58%和61%,处理2烟叶上等烟比例比处理1高出5.17%。处理1和处理2烟叶中等烟比例分别为37%和36%,处理2烟叶中等烟比例比处理1低了2.70%。处理1和处理2烟叶杂色烟比例分别为5%和3%,处理2烟叶中等烟比例比处理1低了40.00%。

(4)小结。新肥料处理2的烟叶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高于老肥料处理1,而中等烟比例则低于处理2。

2.2 烤烟主要化学成分

2.2.1 钾、氯和钾/氯比

一般来说,钾是烟叶助燃物质,钾含量与烟叶燃烧性呈正相关。钾的助燃作用是由于它的催化作用,即在高温时形成过氧化物,稍低温时又分解放出氧,氧化其他物质而燃烧。优质烤烟钾含量应>2%。氯被认为是烟叶的阻燃物质,它通过减少钾的有机酸盐而间接影响燃烧性。优质烤烟氯含量应<1%。但烤烟氯含量<0.3%时,往往香气不足,油润性差,一般认为烤烟氯含量在0.3%~0.6%范围较为适宜。钾氯比是反映烟叶燃烧性指标,比值>1时烟叶不熄火,比值>2时燃烧性好。一般认为钾氯比>4为宜。

(1)钾。处理1和处理2上部烟叶钾分别为1.27%和1.53%,处理2上部烟叶钾比处理1高出20.47%。处理1和处理2中部烟叶钾分别为1.96%和2.06%,处理2上部烟叶钾比处理1高出5.10%。处理1和处理2下部烟叶钾分别为2.43%和2.40%,处理2上部烟叶钾比处理1低了1.23%。处理1和处理2上中下部烟叶钾平均值分别为1.89%和2.00%,处理2上中下部烟叶钾平均值比处理1高出5.81%。可见,新肥料处理2的钾含量略高于老肥料处理1。

(2)氯。处理1和处理2上部烟叶氯分别为0.61%和0.51%,处理2上部烟叶氯比处理1低了16.399%。处理1和处理2中部烟叶氯分别为0.57%和0.29%,处理2上部烟叶氯比处理1低了49.12%。处理1和处理2下部烟叶氯分别为0.83%和0.23%,处理2上部烟叶氯比处理1低了72.29%。处理1和处理2上中下部烟叶氯平均值分别为0.67%和0.34%,处理2上中下部烟叶氯平均值比处理1低了48.76%。可见,新肥料处理2的氯含量远低于老肥料处理1。

(3)钾氯比。处理1和处理2上部烟叶钾氯比分别为2.08和3.00,处理2上部烟叶钾氯比比处理1高出44.09%。处理1和处理2中部烟叶钾氯比分别为3.44 和7.10,处理2上部烟叶钾氯比比处理高出106.58%。处理1和处理2下部烟叶钾氯比分别为2.93 和10.43,处理2上部烟叶钾氯比比处理1高出256.41%。处理1和处理2上中下部烟叶钾氯比平均值分别为5.82和2.82,处理2上中下部烟叶钾氯比平均值比处理1高出106.52%。可见,新肥料处理2的钾氯比远高于老肥料处理1。

以上分析可知,新肥料处理2的钾含量略高于老肥料处理1,钾氯比远高于老肥料处理1,氯含量远低于老肥料处理1。

2.2.2 pH

处理1和处理2上部烟叶pH分别为5.35和5.38,处理2上部烟叶pH比处理1高出0.56%。处理1和处理2中部烟叶pH分别为5.39和5.58,处理2上部烟叶pH比处理1高出3.53%。处理1和处理2下部烟叶pH分别为5.36和5.52,处理2上部烟叶pH比处理1高出2.99%。处理1和处理2上中下部烟叶pH平均值分别为5.37和5.49,处理2上中下部烟叶pH平均值比处理1高出2.36%。可见,新肥料处理2的pH略高于老肥料处理1。

2.2.3 小结

新肥料处理2的总糖、钾、糖碱比、氮碱比、钾氯比和pH高于老肥料处理1。

3 结语

新肥料处理2的烟叶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高于老肥料处理1,而中等烟比例则低于处理2。新肥料处理2的总糖、钾、糖碱比、氮碱比、钾氯比和pH高于老肥料处理1,而还原糖、烟碱、总氮和蛋白质低于老肥料处理1。总之,新肥料处理2优于老肥料处理1。

(责任编辑:刘昀)endprint

摘 要 由于都匀烟区常年使用烤烟专用肥(基肥:N∶P∶K为10∶10∶25,pH=5.0 追肥N∶P∶K=13∶0∶26),土壤出现肥料比例失调、土壤酸化现象,在2011-2012年研究了不同肥料配方对烤烟产质量影响基础上,提出都匀烟区烤烟新肥料配方营养元素配比(基肥:N∶P∶K为10∶8∶25,pH6.2追肥N∶P∶K=10∶0∶30),结果表明:在氮肥施用量相同情况下,新肥料配方在烟叶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优于老肥料配方。

关键词 肥料;新配方;旧配方;都匀烟区;肥效试验

中图分类号:S5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24--02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地点和品种

本试验时间于2013年4月至10月在贵州省都匀市坝固镇坝固村党垛组进行。试验地土壤为黄壤,肥力中等且均匀。土壤无病害史,前作为玉米。土壤养分为:pH 7.51,有机质23.2 g/kg,水解氮102.0 mg/kg,有效磷(P) 6.20 mg/kg,速效钾(K) 374.0 mg/kg,氯离子(Cl) 18.50 mg/kg。

1.2 试验设计

烤烟品种为贵烟2号。试验共设2个处理,不设重复。肥料养分比例见表1。试验地起垄前按老肥料基肥50 kg/667 m2施入,第1次追肥(13∶0∶26)按5 kg/667 m2、第2次追肥按6.5 kg/667 m2。新肥料基肥50 kg/667 m2施入,第1次追肥(10∶0∶30)按7 kg/667 m2、第2次追肥按8 kg/667 m2施入。

1.3 烟样常规化学成分和土样测定方法

1.烟叶样品测定

总糖、还原糖、总氮、烟碱、蛋白质、钾、氯和pH采用美国产热电AntarisⅡ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测定。

1.土壤样品测定

水解氮采用碱解扩散法测定。速效磷采用碳酸氢钠提取-钼锑抗比色法。速效钾采用乙酸铵提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氯离子采用水提-硝酸银滴定法。有机质采用重铬酸钾氧化比色法。pH采用电位法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烤烟产质量

(1)产量。表2为烤烟产质量统计表。处理1和处理2烟叶产量分别为123 kg/667 m2和139 kg/667 m2,处理2烟叶产量比处理1高出13.01%。

(2)产值。处理1和处理2烟叶产值分别为2952元/667 m2和3 336元/667 m2,处理2烟叶产量比处理1高出13.01%。

(3)等级。处理1和处理2烟叶上等烟比例分别为58%和61%,处理2烟叶上等烟比例比处理1高出5.17%。处理1和处理2烟叶中等烟比例分别为37%和36%,处理2烟叶中等烟比例比处理1低了2.70%。处理1和处理2烟叶杂色烟比例分别为5%和3%,处理2烟叶中等烟比例比处理1低了40.00%。

(4)小结。新肥料处理2的烟叶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高于老肥料处理1,而中等烟比例则低于处理2。

2.2 烤烟主要化学成分

2.2.1 钾、氯和钾/氯比

一般来说,钾是烟叶助燃物质,钾含量与烟叶燃烧性呈正相关。钾的助燃作用是由于它的催化作用,即在高温时形成过氧化物,稍低温时又分解放出氧,氧化其他物质而燃烧。优质烤烟钾含量应>2%。氯被认为是烟叶的阻燃物质,它通过减少钾的有机酸盐而间接影响燃烧性。优质烤烟氯含量应<1%。但烤烟氯含量<0.3%时,往往香气不足,油润性差,一般认为烤烟氯含量在0.3%~0.6%范围较为适宜。钾氯比是反映烟叶燃烧性指标,比值>1时烟叶不熄火,比值>2时燃烧性好。一般认为钾氯比>4为宜。

(1)钾。处理1和处理2上部烟叶钾分别为1.27%和1.53%,处理2上部烟叶钾比处理1高出20.47%。处理1和处理2中部烟叶钾分别为1.96%和2.06%,处理2上部烟叶钾比处理1高出5.10%。处理1和处理2下部烟叶钾分别为2.43%和2.40%,处理2上部烟叶钾比处理1低了1.23%。处理1和处理2上中下部烟叶钾平均值分别为1.89%和2.00%,处理2上中下部烟叶钾平均值比处理1高出5.81%。可见,新肥料处理2的钾含量略高于老肥料处理1。

(2)氯。处理1和处理2上部烟叶氯分别为0.61%和0.51%,处理2上部烟叶氯比处理1低了16.399%。处理1和处理2中部烟叶氯分别为0.57%和0.29%,处理2上部烟叶氯比处理1低了49.12%。处理1和处理2下部烟叶氯分别为0.83%和0.23%,处理2上部烟叶氯比处理1低了72.29%。处理1和处理2上中下部烟叶氯平均值分别为0.67%和0.34%,处理2上中下部烟叶氯平均值比处理1低了48.76%。可见,新肥料处理2的氯含量远低于老肥料处理1。

(3)钾氯比。处理1和处理2上部烟叶钾氯比分别为2.08和3.00,处理2上部烟叶钾氯比比处理1高出44.09%。处理1和处理2中部烟叶钾氯比分别为3.44 和7.10,处理2上部烟叶钾氯比比处理高出106.58%。处理1和处理2下部烟叶钾氯比分别为2.93 和10.43,处理2上部烟叶钾氯比比处理1高出256.41%。处理1和处理2上中下部烟叶钾氯比平均值分别为5.82和2.82,处理2上中下部烟叶钾氯比平均值比处理1高出106.52%。可见,新肥料处理2的钾氯比远高于老肥料处理1。

以上分析可知,新肥料处理2的钾含量略高于老肥料处理1,钾氯比远高于老肥料处理1,氯含量远低于老肥料处理1。

2.2.2 pH

处理1和处理2上部烟叶pH分别为5.35和5.38,处理2上部烟叶pH比处理1高出0.56%。处理1和处理2中部烟叶pH分别为5.39和5.58,处理2上部烟叶pH比处理1高出3.53%。处理1和处理2下部烟叶pH分别为5.36和5.52,处理2上部烟叶pH比处理1高出2.99%。处理1和处理2上中下部烟叶pH平均值分别为5.37和5.49,处理2上中下部烟叶pH平均值比处理1高出2.36%。可见,新肥料处理2的pH略高于老肥料处理1。

2.2.3 小结

新肥料处理2的总糖、钾、糖碱比、氮碱比、钾氯比和pH高于老肥料处理1。

3 结语

新肥料处理2的烟叶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高于老肥料处理1,而中等烟比例则低于处理2。新肥料处理2的总糖、钾、糖碱比、氮碱比、钾氯比和pH高于老肥料处理1,而还原糖、烟碱、总氮和蛋白质低于老肥料处理1。总之,新肥料处理2优于老肥料处理1。

田间效果 篇3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鲁虹111系列产品:鲁虹神露生命源激活剂、鲁虹111全营养生态肥。供试作物:水稻 (镇稻88) 、秋白菜 (丰抗80) 、烟草 (云烟80-3) 、美洲黑核桃。

1.2 试验方法

试验设在济宁六四农场、市农科院蔬菜基地和林果所, 其中水稻在济宁六四农场一分场进行, 其他在市农科院进行。

1.2.1 水稻试验。

试验设4个处理, 分别为7月14日 (A) 、8月14日 (B) 、9月14日 (C) 对水稻各喷1次鲁虹111全营养生态肥100倍液, 水稻分别处于分蘖期、孕穗期和灌浆期, 以常规操作作对照 (CK) , 3次重复。

1.2.2 夏白菜试验。

试验设4个处理, 即分别于7月30日 (A) 、8月20日 (B) 、9月10日 (C) 各喷施1次鲁虹111全营养生态肥100倍液, 以常规施肥作对照 (CK) , 3次重复。

1.2.3 烟草试验。

试验设4个处理, 处理1:播种后进行1次育苗基质处理 (鲁虹111全营养生态肥100倍液浇灌) ;处理2~3分别为在苗期和生长期各进行1次鲁虹111全营养生态肥100倍液喷雾处理, 以常规操作作对照 (CK) 。试验大棚定植时间为3月21日, 行株距为0.8m×0.5m。

1.2.4 美洲黑核桃育苗试验。

试验设4个处理, 处理1:浸种。用50倍鲁虹神露液浸种15min;处理2:处理1+鲁虹111全营养生态肥100倍液喷施1次 (三叶期) ;处理3:处理1+鲁虹111全营养生态肥100倍液喷施2次 (分别在三叶期及三叶期后15d) ;以常规操作作对照 (CK) 。

1.3 调查统计

各处理均采用5点取样法, 水稻试验每点50墩, 统计穗数、穗粒数、千粒重, 计算产量。秋白菜、烟草、美洲黑核桃分别取10株, 测定株高、产量等, 并用邓肯氏新复极差 (DMRT) 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稻试验结果

田间调查表明, 各处理平均墩数16万墩/hm2, 墩穗数16.0穗, 穗粒数161.3粒, 穗数256.05万穗/hm2, 按千粒重27g计算, 85%折平均单产稻谷9 468.0kg/hm2。对照区水稻品种为镇稻88, 实测平均墩数16万墩/hm2, 墩穗数15.3穗, 穗粒数148.0粒, 穗数244.80万穗/hm2, 85%折平均单产稻谷8 314.5kg/hm2, 处理区比对照区平均增产1 153.5kg/hm2, 增产率为13.87%。表明在水稻不同生育期喷施鲁虹111全营养生态肥100倍液有明显的增产作用。

2.2 秋白菜试验结果

秋白菜平均棵数51 990株/hm2, 处理区平均产量129.54t/hm2, 85%折平均单产110.11t/hm2, 对照区品种、平均棵数与其相同, 实测平均产量114.05t/hm2, 85%折平均单产96.94t/hm2, 处理区比对照区增产13.17t/hm2, 增产率13.59%。说明喷施鲁虹111全营养生态肥100倍液可促进秋白菜增产。

2.3 烟草试验结果

由表1可知, 处理1~3的株高分别为94.54cm、93.32cm、93.46cm, 较对照 (88.98cm) 分别增长6.25%、4.88%、5.03%。各处理较对照叶片重量平均增加10.75%, 生物产量平均增加4.50%。说明喷施鲁虹111全营养生态肥100倍液对烟草植株性状、生物产量均有明显改善作用。

2.4 美洲黑核桃试验结果

由表2可知, 处理1~3美洲黑核桃株高较对照增加9.22%、12.49%、16.52%。由此可见, 鲁虹产品能明显促进美洲黑核桃植株的生长。

3 结论

初三散文田间漫步 篇4

一箩穷,二箩富,三箩罩箩扣柴卖……按照这个说法,我是个穷命,生下来就只有一个箩,所以到如今还翻不了身。虽说每天晚上我都做着发财的梦,可是这梦总是不灵验,梦中到手的一笔财,醒来了全不见踪影,两手空空,其穷也如故。

当然,我也不那么怨天怨地,因为我终究不是最穷的,还有退休工资养着呢。这点钱当然不能算多。报上说,中国平均工资最少的是黑龙江,人平才二万九千多。可是,我若有了黑龙江的平均水平,也就要大手大脚用几回钱。我想有了最穷的黑龙江的水平,我也可打个的到县城里去富上一回。可惜,我离这个最低标准还有很大的一段距离。人家算平均的时候,也许一时疏忽,没把我们这种人算进去。工作疏忽的事不论今古都有的,也不好说些什么。

今天下午过河走学校对面的田间小路,我这种穷的感觉就更加强烈了。我的视力仅零点零一和零点零四。两个零之后加个一或四。这是什么视力,你们当然无法想象。对面的房屋是什么样儿,我当然是看不清的。六年之前走过那条路,那也是为了锻炼身体走的。今天再走一回。几年没到,这儿变化就很大了。那房子的华丽真的让我叹为观止。那里住的人可真的有钱。时常看到小车从那儿出进,今天才知道小车对那些住户只不过是小事一。

在学校这边,很多田里种上了油菜。在那边,却没有发现哪丘田间有油菜。这就看出了穷与富的区别。这边田间种的油菜,是退休老师种的,老师的日子过得皱巴巴的,当然想做点生产抓点收入作贴补。譬如我家就种了油菜,靠的.当然是我老婆的劳动力。今年油菜花生总共打了七十斤油,恰好可供半年之需。可河对面的农人却不愿意种油菜,我想是其儿女有钱供养父母,所以也就用不着种油料作物了。

只走在公路上,看惯了谁家穷谁家富,从来不去想,比较偏僻处的人家过得怎么样。今天看了,知道人家日子过得那么好,也就有几分愧颜。当年同学像我这个样儿日子过得皱巴巴的,恐怕就我一个吧。说没才能吗?书是读得的,考什么都不怕,二十来分钟把卷子做完,考到快六十岁了还是如此。可是,天性没胆,总不敢在能挣钱的路上闯荡。世上最穷的人只能是尽职尽责的人。如果我多一点点儿私心,现在也不至于这么皱巴巴的过日子。碰上个老婆比我更谨慎,什么投资的心思也没有。如果当年倾其所有在县城买下一弄房子,现在吃着房租饭,倒也衣食无愁。可这个想法老婆也不同意。于是我也没了发财的机会。发财的人从来就是大胆的人。

可我也只能怨自己的命。我天生的近视,小时候生活太苦,得了中耳炎,把听力损害了。视听都不佳,同人交际往往出笑话。所以我注定当不好领导,也就避开了领导岗位。可在中国不当领导哪有机会发财呀。没当官就从没人大包小包地给我送呀。

一个初中的同学当上了副县长,我去看看他,他没理我,同另一个客人说着话,我只好走了。他有了这点小官,也就发了财。房子多的是,吃房租都可以供他花这花那。可见当官,现在同古时候一样都是致富之路。千里当官只为财呀。

田间效果 篇5

按照《2012年全省玉米螟生物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和《2012年粮油高产创建实施方案》要求,双阳区政府及农业局高度重视玉米螟防治工作。成立双阳区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并要求各乡镇(街道)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任务明确,责任到人。玉米螟防治工作由区政府统一指挥,沟通协调防螟资金落实、与乡镇(街道)签订任务落实责任书;区农业局牵头部署安排工作实施,制定工作实施方案、组织专家进行检查监督;区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站负责制定技术方案、技术指导及培训乡镇(街道)技术骨干、虫情监测、组织下发蜂卡、田间效果调查及上报工作实施情况;乡镇(街道)政府具體组织实施,分解落实任务、与各村签署任务落实责任书;乡镇(街道)农业站负责宣传和组织放蜂员培训,分发蜂卡,田间效果调查。

从5月中旬开始,双阳区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站对玉米螟越冬代幼虫化蛹、羽化进度进行适时监测,结合气象条件确定7月5日和10日为田间释放赤眼蜂时间。在第二次放蜂后10天,7月20日区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站对全区玉米螟防治田块进行了玉米螟卵寄生情况调查。共采集玉米螟卵块721块,对当时未确定寄生的卵块培养2天后进行统计,结果有687块被寄生,34块未被寄生,田间平均寄生率为95.28%。对照田块采集玉米螟卵块88块,经培养后有8块被寄生,田间平均自然寄生率为9.09%,田间释放赤眼蜂校正寄生率为90.46%。

由于各实施部门要高度重视,保证了防螟工作顺利实施,通过采取统一组织领导、统一筹措资金、统一宣传培训、统一虫情监测、统一供蜂、统一放蜂的“六统一”方法,使得田间玉米螟卵寄生率达到了理想的效果,玉米螟防治效果有望取得双阳历年最好效果,为双阳区粮食产量稳步增长,农业增收奠定了基础,保障了粮油高产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

田间效果 篇6

验证0.01%芸天力在玉米田喷雾使用的效果, 明确其对玉米的增产作用及对玉米抗逆效果。为将来产品的组合使用提供科学数据, 并评价最佳施用剂量及其增产作用。

2 试验条件

2.1 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

玉米, 品种丰禾七号。

2.2 试验的基本情况

试验地在富锦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试验田站, 地势平坦, 肥力均匀, 土壤类型为草甸黑土, 土壤p H值为6.9, 有机质含量3%, 前茬为大豆。5月15日播种, 株距为25 cm, 行距为65 cm。试验田内有喷灌设施, 栽培管理条件一致。

3 试验设计和安排

3.1 药剂及处理方法

0.01%芸天力, 上海绿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山东胜邦鲁南农药有限公司。

3.2 药剂用量与处理方法

药剂用量与处理方法见表1、表2。

3.3 试验区安排

试验区面积:每个处理1 690 m2 (0.65 m×10垄×260 m) 。重复次数:大区对比, 不设重复。

3.4 施药方法

按照试验设计用药量, 每0.067 hm2兑水30 kg进行叶面均匀喷施。施药采用新加坡利农私人有限公司生产的利农HD400背负式喷雾器械, 扇形喷头。

4 调查、记录和测量方法

对玉米安全性调查:于施药后2 d、7 d、15 d观察苗情, 如有蹲苗、变色、畸形等药害症状, 详细记载。

玉米生长势调查: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调查玉米长势, 包括茎粗、株高 (基部到心叶尖的高度) 和总叶片数。每个处理区按4次重复调查, 每个重复采5点, 每点4株。

产量构成因子调查:于玉米收获前, 每个处理按4次重复, 每个重复采5点, 每点5株, 调查穗长、穗粒数、秃尖长等, 自然晾干之后测量穗质量、百粒质量。

产量调查:于玉米收获前, 每个处理区随机采5点, 每点1 m2, 进行室内测产, 计算产量和增产率。

5 试验结果与分析

5.1 安全性

通过调查, 未发现试验区的玉米出现蹲苗、畸形、变色等药害症状, 说明在试验用药剂量范围内, 试验药剂对玉米安全。

5.2 玉米长势调查

通过玉米大喇叭口期调查 (见表3) , 试验药剂处理区1、2的玉米株高比空白对照处理区高9 cm、8 cm, 两个处理之间相比差别不大, 而处理3的玉米植株与空白对照的玉米植株高度无明显差别;试验药剂处理1、2的茎基粗与空白对照相比茎秆粗壮, 增加0.38 cm、0.39 cm, 并且叶色浓绿, 叶片增厚, 说明试验药剂对玉米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根据田间观察, 试验区未发生玉米大、小斑病。

5.3 产量

通过产量构成因子调查 (见表4) , 试验药剂处理区1、2的玉米穗长、穗行数、每行粒数、百粒质量与空白对照相比都有明显的增加, 特别是对玉米秃尖的影响尤为突出。而处理3对构成产量的各项指标影响均与空白对照差别不大。

根据产量调查 (见表5) , 试验药剂0.01%芸天力处理1、2与空白对照相比增产效果好, 增产率分别为13.89%、16.18%, 与空白对照相比处理间差异显著;而处理3的增产率只有1.88%, 与试验药剂处理1、2处理间差异显著, 与空白对照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因此, 应根据玉米病害发生情况, 再混配杀菌剂。

6 结论

药剂评价:上海绿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的0.01%芸天力, 具有壮秆、增强根、叶的生命力的作用, 与空白对照相比增产效果显著, 可以在生产中推广使用。

施药时期与方法:0.01%芸天力在玉米四叶期、大喇叭口期各施药1次, 适宜用药量10 m L/0.067 hm2, 兑水30 kg, 茎叶均匀喷雾。视玉米病害发生情况混配杀菌剂。

摘要:针对玉米田茎叶除草易产生药害严重, 玉米减产的现象, 研究芸天力在玉米田上对减少药害, 增产的效果, 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实现增产、增效。

田间效果 篇7

1 材料与方法

1.1 示范地概况

示范地点设在门源县东川镇塔龙滩村、麻莲乡下麻莲村2处。其中塔龙滩村示范田在北部, 地名前滩, 该地平坦, 耕层土壤深厚, 砂壤土, 地力中等, 前茬作物为油菜。下麻莲村示范田在南部, 地名下大路, 该地平坦, 耕层土壤深厚, 壤土, 地力中等, 前茬作物为青稞。

1.2 试验设计

示范田分为3个处理, 分别为:黑色地膜覆盖区、白色地膜覆盖区、常规栽培不覆盖地膜作对照区 (CK) 。不设重复, 总面积1 400 m2, 其中黑色地膜覆盖区面积为666.7 m2, 白色地膜覆盖区面积666.7 m2, CK面积为66.7 m2。

1.3 试验实施

塔龙滩村种植品种为大西洋, 播种量2 250 kg/hm2;下麻莲村种植品种为下寨65号, 播种量2 550 kg/hm2。施用农家肥11.25 t/hm2, 生物有机肥1 500 kg/hm2, 马铃薯专用肥750 kg/hm2。塔龙滩村于5月12日对覆膜区采用马铃薯起垄、播种、覆膜机一次完成, 垄面宽55 cm, 高12 cm。常规种植区于4月23日采用蓄力铧开沟, 人工手溜播种。下麻莲村于5月14日对覆膜区采用覆膜机完成起垄覆膜, 人工打孔播种, 垄面宽55 cm, 高12 cm。常规种植区于4月25日采用手扶拖拉机铧开沟, 人工手溜播种。6月23日, 杂草盛发期, 在各区任选点3个, 每点量5 m长垄, 观察记载杂草数量和类型[1,2,3]。

2 结果与分析

从表1、表2可以看出, 马铃薯采用黑色地膜覆盖栽培, 其出苗、生长及产量结果与白色地膜覆盖基本一致, 没有明显其差异, 但与CK相比增产效果显著。但采用白色地膜覆盖时草害严重, 改用黑色地膜覆盖后, 地面杂草因光照不足难以生长。测定表明, 覆盖透光率为5%的黑色地膜后, 1个月后土壤几乎不见杂草。使用透光率为10%的黑色地膜时, 土壤虽生长杂草, 但生长力很弱, 不会成灾。黑色地膜保水能力好。据测定, 黑色地膜覆盖后2~35 d地下5 cm含水量比白色地膜高4%~10%。黑色地膜透光率低, 辐射热透过少, 所以能使被覆盖土壤土温日变化幅度小。据测定, 黑色地膜覆盖的土壤在植株生长盛期, 土温比用白色地膜覆盖低1~3℃, 由于增温幅度小, 有利于马铃薯根系的正常生长[4,5,6]。

注:后期CK及行间人工除草2~3次。

3 结论与讨论

示范结果表明, 马铃薯采用黑色地膜覆盖栽培, 出苗、生长及产量结果与白色地膜覆盖基本一致, 没有明显差异, 但与常规栽培不覆盖地膜相比增产效果显著。同时黑色地膜可以抑制杂草生长、保水、提高地温。因此, 门源地区推广马铃薯黑色地膜覆盖技术是很重要的, 只有将新的技术推广出去, 让广大的农民群众所接受并使用, 才能使科技真正地为农民和农业造福。

参考文献

[1]唐洪元.中国农田杂草[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1991.

[2]杨薇靖, 王兴政.半干旱区马铃薯黑色地膜覆盖效果[J].甘肃农业科技, 2011 (11) :13-15.

[3]王成刚, 水建兵.马铃薯不同地膜覆盖技术抗旱增产效果试验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0 (21) :18.

[4]吴光明, 袁亚明.稻田免耕稻草覆盖与翻耕土栽地膜覆盖种植马铃薯效果比较[J].中国稻米, 2001 (6) :12-13.

[5]张维国.不同类型地膜覆盖对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作物杂志, 2013 (1) :87-90.

田间效果 篇8

莠去津是一种均三嗪类灭生性除草剂,对大部分双子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9,10,11]。研究通过对谷子田间杂草的发生规律及不同浓度莠去津对谷子安全性的影响研究,进一步明确莠去津用量,旨在为谷子的化学除草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14年5月—10月在山西省农科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河曲试验基地进行。5月30日播种,供试材料为张杂5号,密度为15株/m2。供试除草剂为莠去津。根据除草剂使用浓度,共设50 mL/0.067 hm2、100 mL/0.067 hm2、150 mL/0.067 hm2、200 mL/0.067 hm2、30 mL/0.067 hm2等5个梯度以及人工除草、喷施清水不除草(CK)共7种处理。除草剂在3叶期—5叶期喷施。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共3次重复,每个小区面积15 m2。

1.2 调查项目

1.2.1 株防效与鲜质量防效

采用绝对数调查法,每小区固定1个点,用面积1 m×1 m的铁丝框确定,分别按单、双子叶杂草调查记录每点内各类杂草株数、地上部鲜质量。喷药后25 d,记录杂草的出苗株数、地上部鲜质量和谷子的出苗株数、株高;喷药后40 d,记录杂草株数、地上鲜质量和谷子株高。分别计算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计算方法如下:

1.2.2 产量及测产

成熟期收获,对谷子测产。从每小区中间收获2 m2谷穗,自然晾干,脱粒后称质量,计算理论产量。

1.3 数据处理

采用Excel2003和DPS7.05处理系统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2 试验结果

2.1 谷田杂草的群落构成

谷子田间杂草主要由猪毛菜、反枝苋、灰菜、青蒿、苦菜、打碗花等双子叶杂草和稗草、马唐、狗尾草、牛筋草等单子叶杂草构成。

2.2 不同除草剂对杂草的防效

2.2.1 喷药25 d后对谷子田间杂草的防除效果

不同浓度的莠去津可以对谷子田间的单子叶杂草和双子叶杂草产生显著影响(见表1),且随浓度的增加对杂草的防除效果越好。喷药25 d后,对双子叶杂草和单子叶杂草株防效最好的300 mL/0.067 hm2处理,达到82.76%和81.27%、74.66%,鲜质量防效为83.99%。其次为200 mL/0.067 hm2处理。

2.2喷药40 d对谷子田间杂草的防效

由表2可以看出,喷药40d后,谷子田间双子叶杂草株防效最好的处理是300 mL/0.067 hm2,达到89.86%。单子叶杂草株防效达到82.87%。鲜质量防效最好87.35%。

2.3 对谷子的安全性评价

2.3.1 对株高的影响

不同处理可以对谷子的株高产生影响见图1。各处理谷子的株高均低于CK,说明莠去津的喷施可以对谷子主干有一定抑制作用,并随喷施浓度的增加不断降低。

2.3.2 对叶面积的影响

从图2可以看出,与CK相比,苗期喷施不同浓度莠去津处理的谷子株高明显降低,说明喷施莠去津可以对谷子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00 mL/0.067 hm2处理株高最高。

2.3.3 对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苗期喷施不同浓度的莠去津可以对谷子的干物质积累与分配产生一定影响,从图3可以看出,100 mL/0.067 hm2处理谷子的干物质积累量最高,其次为150 mL/0.067 hm2处理。

2.4 不同处理对谷子的增产效果

由表3可以看出,与人工除草处理相比,各处理谷子的产量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说明苗期喷施莠去津对谷子的生长有一定的药害。与CK相比,200 mL/0.067 hm2处理增产效果最好达到59.90%,300 mL/0.067 hm2次之。

3 结论与讨论

了解除草剂的作用机理和使用方法,是选择和使用好除草剂的关键[4,10]。由于除草剂的不当使用可以对谷子的生长发育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5,12,13],并对后茬作物产生一定的药害[14]。因此,确定适宜谷子田间生产所需莠去津的最佳使用浓度及其对谷子生产的安全性对解决谷田化学除草有重要意义。

田间效果 篇9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黄色粘虫板购自河北沧州佳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规格20 cm×30 cm,双面均匀涂粘虫胶。供试树种为皮胎果梨(蔷薇科梨属秋子梨系统的一个地方栽培品种)。供试虫种为中国梨喀木虱成虫。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临夏县北山造林站,主要树种为皮胎果梨,树龄七年生,株行距3 m×4 m,管理粗放,肥水条件一般。近几年中国梨喀木虱发生较重,试验期间田间不施用任何化学药剂。

1.3 试验设计

5月中旬第1代中国梨喀木虱成虫羽化盛期在梨园悬挂黄色粘虫板。试验设悬挂高度、悬挂方向2个因素进行研究,悬挂方向为A因素,分东—西方向(A1)、南—北方向(A2)、东南—西北(A3)、东北—西南(A4)4个水平;悬挂高度为B因素,分黄板中心距地面的高度1.5 m(B1)、黄板中心距地面的高度2.0 m(B2)、黄板中心距地面的高度2.5 m(B3)3个水平,共12个处理,9次重复。

1.4 调查内容与方法

悬挂黄色粘虫板10 d后统计每张黄色粘虫板上的诱虫量,计算出诱虫的平均数,并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黄板悬挂不同方向对中国梨喀木虱成虫的诱杀效果

黄板不同悬挂方向对中国梨喀木虱成虫的诱杀作用有显著影响(表1)。以南—北方向的诱虫量最大,极显著于东—西、东北—西南方向黄板诱虫量,东南—西北方向黄板诱虫量次之,东—西、东北—西南方向上诱虫量差异不显著,东—西方向黄板诱捕效果最差。

注:表中同列不同大、小写字母分别表示0.01、0.05水平上差异显著。

22..22黄黄板板悬悬挂挂不不同同高高度度对对中中国国梨梨喀喀木木虱虱成成虫虫的的诱诱杀杀效效果果

黄色粘虫板不同悬挂高度对中国梨喀木虱成虫的诱杀作用也有显著影响(表1)。以黄板中心距地面1.5 m悬挂的黄色粘虫板诱虫量最多,极显著于其他处理。黄色粘虫板的诱杀效果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以黄色粘虫板中心距地面2.5 m悬挂的黄板诱杀效果最差。

2.3黄板悬挂不同处理诱杀中国梨喀木虱成虫效果

由表1可知,处理A2B1,即黄色粘虫板中心距地面高度1.5 m、南—北方向诱杀中国梨喀木虱成虫效果最佳,极显著于其他各处理,处理A3B1(1.5 m高度、东南—西北方向)次之,处理A4B3(2.5 m高度、东北—西南方向悬挂黄色粘虫板)诱杀效果最差。

3 结论与讨论

在临夏县北山造林站利用黄色粘虫板诱捕中国梨喀木虱成虫,以南—北方向悬挂的黄色粘虫板诱捕效果最好,东—西方向诱捕效果最差;以黄色粘虫板中心距地面1.5 m悬挂的黄色粘虫板诱集量最多,黄色粘虫板的诱杀效果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以黄色粘虫板中心距地面2.5 m悬挂的黄板诱集效果最差。黄色粘虫板诱杀中国梨喀木虱成虫的2个因素最佳组合为黄板中心距地面高度1.5 m、悬挂方向为南—北时诱杀中国梨喀木虱效果最佳。黄色粘虫板对中国梨喀木虱成虫具有很好的诱杀作用,是生产无公害果品中重要的物理防治措施,但同时黄色粘虫板也诱杀了一小部分天敌,如瓢虫、草蛉、姬蜂、胡蜂、寄蝇、食蚜蝇等[4,5,6],因此在黄色粘虫板挂置时如何才能最大程度诱杀害虫而对天敌的伤害最小方面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摘要:黄色粘虫板诱杀中国梨喀木虱成虫试验结果表明:黄板悬挂高度和方向对诱杀中国梨喀木虱成虫有显著影响,黄板诱杀中国梨喀木虱的最佳组合为黄板距地面1.5 m、悬挂方向为南—北向。

关键词:中国梨喀木虱,黄色粘虫板,诱杀

参考文献

[1]张丽萍,刘珍,范巧兰,等.日光温室内黄板对烟粉虱的诱杀作用[J].植物保护,2009,35(1):144-146.

[2]王晓青,张令军,郭喜红,等.正交试验法研究黄板对3种温室西葫芦害虫的诱杀作用[J].植物保护,2007,33(4):112-115.

[3]李国寅,刘万学,王伟,等.黄色粘虫板对番石榴园螺旋粉虱的诱捕试验[J].植物保护,2009,35(6):167-168.

[4]刘江涛,王春峰,张娇阁.库尔勒香梨梨木虱防治技术[J].中国果树,2007(4):64-65.

[5]郭铁群,蒋世铮,任德新.中国梨喀木虱严重危害库尔勒香梨[J].植物保护,2001(5):52.

可居庙堂,可在田间 篇10

其实,读懂古代诗歌并不难。

关键是要突破一个心理障碍,那就是诗歌可雅、可俗,可居庙堂之高为天子礼诵,可在田间做田舍郎的劳动号子,亦可为坊间歌女们的“浅吟低唱”。我觉得她更主要的特质是通俗,就像一位深居宫中的公主,乍见之下她华盖凛凛,仪仗赫赫,如果你心存敬畏,那她就高高在上,深不可测,但是,如果你把她看成邻家小妹,掀起她的华盖,退去她的依仗,那她就是一个平易的村姑,说不定还更简单,更好理解。

那怎样掀起她的华盖,退去她的依仗,还她本来面目呢?怎样突破自己战而胜之呢?

笔者通过总结多年读诗词、教诗词的作战经验,总结了三条,就像程咬金的三斧子虽简单却能战而胜之。

一、究其来源

诗歌本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源于古代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男女相恋、原始宗教等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看来她本就是一位淳朴的村姑嘛。劳动号子你想能有多难呢?我们在干力气活的时候,推车上坡的时候也会哼吆、嗨吆几声的,集体拔河的时候也会发出加油、加油的呐喊声的。

所以我们的古人在那个纯天然、无雕饰的年代打夯的有整齐的喊声,划船的有嘹亮的号子,采茶女、彩菱姑娘也有她们清凉的歌谣,这就是诗词的源头。

《诗经》就是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的诗句我们经常要考到,比如2007年北京的考题《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清代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旷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

这首诗,正像一个淳朴的村姑充满自然美,很多人可能因为心里的障碍、文字的障碍,无法完全理解,可实际上,它就是姑娘们在割草时的劳动号子,因为欢快的劳动,自然流露的歌唱。初看此诗艰涩难懂,实际上,除去渲染劳动欢乐气氛的无意义的衬字/助词等,那就只剩下了几个中心词了:意思就是我采草,我拾草,我一把一把地采,我把它放衣襟里带回去。就是描写了妇女们采草的这么一个劳动场面,几个动作而已。对于文字障碍考官一般不会太难为我们的,一般不常见的难解的字题目后边都有注释,只要你放下心理障碍,消除畏惧之心,参照注释,读懂它一点也不难。笔者将它用比较直白的现代汉语翻译出来,大家来领会一下是不是这么一个道理。

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起来/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得来/采呀采呀采芣苢,一片一片摘下来/采呀采呀采芣苢,一把一把捋下来/采呀采呀采芣苢,提起衣襟兜起来/采呀采呀采芣苢,掖起衣襟兜回来。

二、探其本真

诗词本真,就是古代的流行歌曲。流行歌曲必然通俗易懂,在古代人们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的情况下,不通俗易懂,就不能流传,不能流传就不能征服天下歌迷和追星族。

因此,白居易的诗力求明白如话,诗写完先要读给老婆婆听,你想,不识字的老婆婆都能听得懂,况且我们这些饱读诗书的文化人呢!

而宋词更向通俗化又迈进了一步,不仅开拓了诗词的题材内容,发展了铺叙手法,更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宋词、元曲直接把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方言俚语加了进来,更加便于流行了,因此“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能够突破地域,超越时代流传至今的必是经典的,也必是通俗浅易、明白易懂的。

我们随便记诵一首看看是不是这个道理: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你看简直就是大白话嘛,古今没有障碍。再来一首: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宋·朱淑真)你看是不是明白如话?

我们通过探究明白了诗词的根源和本真,消除了自己的畏惧心理,再见到陌生的诗词时只要耐心的像翻译文言文一样字字拆分翻译,根据上下文的文意,有的直译,有的意译,注意一些使动词、意动词的翻译顺序,一般诗文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把其主脉

前两步弄懂了文字,要准确把握一首诗,还要把住感情的主脉。因为“诗言志,词言情”,表情达意是诗文的目的,情感志向是诗词的灵魂。所以要读懂诗歌还要透过文字表面抓住其内在的感情倾向。诗人或欢快、或失意、或得意、或愁闷的情感会透过字里行间展现给我们。

例如,全国卷考题《新晴野望》——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天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氛垢:尘埃。

题目“新晴野望”就把诗人的心情透漏给我们了:新晴二字,表示清新的大晴天,也即雨过天晴,空气清新,通过环境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愉快的心情。所以整首诗就描写了雨过天晴,诗人极目远望田野的美好风光,看到农人们全家出动热闹的忙碌耕种的情境时的愉快心情。

综上所述,只要学会了这三招,突破了自己的心理障碍,读懂古代诗歌一点也不难。

(作者单位 山东省青州第六中学)

田间效果 篇11

大麻跳甲(Psylliodes attenuata Koch)属鞘翅目,叶甲科,俗称麻跳蚤,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大麻产区。在大麻的整个生育期内均对大麻有危害,以成虫在杂草丛或植物残株间越冬,翌年越冬成虫聚集在幼嫩的心叶上为害大麻幼苗,把麻叶食成很多小孔,严重的造成麻叶枯萎[4],导致植株死亡。对大麻幼苗期危害最为严重,是造成工业大麻减产、甚至绝产的主要害虫之一。该研究通过田间试验筛选防治大麻跳甲的药剂,为指导生产上的防治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药剂选用6种常用杀虫药剂,分别为阿维·毒死蜱32.5%(毒死蜱32.2%,阿维菌素0.3%)乳油(昆明云大科技农化有效公司)、杀扑磷40%乳油(浙江泰达作物科技有限公司)、桃小蛾杀20%乳油(河北军星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混灭·噻嗪酮30%(混灭威25%噻嗪酮5%)乳油(江苏东宝农药化工有限公司)、氯·辛20%(氯氰菊酯1.5%辛硫磷18.5%)乳油(商丘永佳精细化工)、啶虫脒10%可湿性粉剂(天津市华宇农药有限公司);对照药剂为90%晶体敌百虫(湖北沙隆达有限公司);对照为清水;供试作物品种为工业大麻尤纱31。

1.2 方法

1.2.1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3年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庆分院红旗泡试验基地进行。试验地土壤为碳酸盐草甸黑钙土,肥力中等,排灌条件良好。试验共设8个处理,处理1:32.5%阿维·毒死蜱2 000倍液;处理2:40%杀扑磷1 000倍液;处理3:20%桃小蛾杀2 500倍液;处理4:30%混灭·噻嗪酮1 500倍液;处理5:20%氯·辛1 000倍液;处理6:10%啶虫脒180g·hm-2;处理7:敌百虫对照;处理8:清水对照。小区面积20m2,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大麻出苗后21d(6月11日)进行人工常规喷雾。

1.2.2 调查项目及方法

采用5点取样法调查,每点调查1株,每小区共计5株,记录被害株数和活虫数。施药前调查虫口基数,施药后1、3、7及14d调查残留活虫数,按公式计算虫口减退率和校正防效。施药后跟踪调查麻株生长情况,确定药剂的安全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药剂对作物的安全性

在施药后1、3、7、14d的跟踪调查结果表明,大麻幼苗生长正常,各种药剂对大麻植株生长无任何药害等不良影响,表明各供试药剂对大麻作物的安全性较好。

2.2 不同药剂处理对大麻跳甲的防治效果

从施药后1、3、7和14d的调查结果可知,不同药剂处理对大麻跳甲防治效果不同,用药后1d,防效由高到低依次是混灭·噻嗪酮90.5%、阿维·毒死蜱88.4%、啶虫脒85.2%、桃小蛾杀75.9%、敌百虫对照70.2%、氯·辛56.0%和杀扑磷53.1%,防治效果较好的有混灭·噻嗪酮、阿维·毒死蜱和啶虫脒,且与其它药剂处理防效差异显著,对防治大麻跳甲均表现出良好的速效性;用药3、7、14d后,混灭·噻嗪酮和啶虫脒对大麻跳甲的防效略有降低,但降低幅度不大,防治效果一直在85%以上,表现出良好的持效性;阿维·毒死蜱在用药3d后药效逐渐降低,并且降低幅度比较大,持效性较差。

综合试验结果,6种药剂中对大麻跳甲防治效果较好的是混灭·噻嗪酮和啶虫脒,田间试验中均表现出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

注:表中同列字母表示0.05水平差异显著。Note:The lowercases mean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0.05level.

3 结论

上一篇:阿里巴巴模式下一篇:超高层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