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领悟语文之美

2024-09-20

让学生领悟语文之美(通用7篇)

让学生领悟语文之美 篇1

在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教师就是通过过程与方法, 不但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 更要对他们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新课改后我上的第一节语文课记忆犹新, 当时我微笑着问同学们:谁知道语文是什么?同学们先是不在意地笑, 然后有的同学举起课本说:“这就是语文!”还有的同学说:“每天你走进教室, 我们就知道是语文课了, 那你就代表了语文。”同学们都笑了起来, 个别的同学思考着说:“顾名思义, 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字吧。”……我说, 请同学们跟着我的朗读, 说出自己的感受:“桃树、杏树、梨树, 你不让我, 我不让你, 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 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我看到了春天。”、“我走进了花的海洋。”我缓缓地朗读:“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马上就有同学说:“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画, 很苍凉的画。”我充满感情地读:“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同学们都抬着头, 仿佛在遥望那千古月色、触景伤怀。我低沉地读着:“死去原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同学们都说:“抒发了壮志难酬的爱国之情。”……看着踊跃发言的同学们, 我说, “是谁给了我们这如此多彩的画面?是语文!那语文是什么?我觉得语文就是那青天上的一行白鹭, 是那山重水复的柳暗花明, 是大漠孤烟、长河落日, 是孤帆远影、云走霞飞, 它给人以流动的壮美, 色彩的绚丽……这就是语文;燕去燕来, 花开花落, 展示着生命的轮回……这也是语文。同学们!让我们携手走进语文世界, 去体会语文的奥妙与神奇, 去体会那无尽的美吧……”就这样我把学生、语文、美融在了一起。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 如果没有美, 没有艺术, 那是不可思议的。”语文教学离开美育, 就会“失魂落魄”。那么语文课如何注重情感熏陶、美感引领呢?如何使学生在感受语文材料、感悟语文底蕴的过程中, 受到心灵的感动、人格的感化呢?这应当成为我们思考的问题。

首先, 培养母语感情, 开掘美感源泉, 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与文化血肉同源, 语文就是文化、就是交际工具、就是语言载体, 传达的是思想与情感, 语言是思想的家园, 是民族精神的居所, 语文教师要坚守母语教学阵地, 指导学生深刻领会它的丰厚文化底蕴。作为华夏儿女, 要真爱我们的民族, 就必须真爱我们的民族语言。课堂上我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母语感情, 比如我在讲《最后一课》这篇小说时, 首先明确了重点:教育学生崇尚和平、热爱祖国、热爱母语, 引领他们领略小说小中见大的艺术美、爱国情感的哲理美, 体会语文的魅力。我首先让同学们回想印象中小学毕业时最后一课的情形, 自由发言, 热烈讨论, 得出的结论是: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 每一节课, 不然即使后悔也没法弥补。然后我又让同学们讨论:当你身边的人的衣着、神态、语言等发生变化时, 你会怎么想?带着疑问同学们掌握了小说的内容, 我说:“下面, 你们把自己都想象成小弗朗士, 而我就是韩麦尔先生, 我们共同完成这最后一课。”当同学们读到小主人公后悔自己没有好好学习祖国语言时, 好多同学都流下了眼泪, 而当我像韩麦尔先生一样转身用力地在黑板上写下:法兰西万岁时, 我也悲愤交加, 体会到了韩麦尔先生心碎的疼痛。“感人者莫先乎情”, 审美教育就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我充分发挥教材语言特有的感染力, 通过师生交流, 利用”形象”的力量来激发学生的理智感、道德感和审美感,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认为成功的教学, 无论教师的一句话、一个手势、还是一个眼神, 都应该像高明的琴师一样, 在学生的心弦上弹拨出动人的乐章。

在语文教学中还应该注意创设审美情景, 唤起审美需求。“入境动情”是教师送给学生的第一束鲜花, 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学生置身于教师创设的这种特定的情境中, 就会带着一种对“美”的憧憬和审美期待, 进入文章的情感世界, 引起强烈的共鸣, 使学生产生新的审美追求, 从而深潜到文章所构筑的内部世界, 领悟文章所营造的美学意境。例如我在讲《散步》这一课时, 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如果世上有一种水能让你喝醉, 那么这种水一定叫母爱, 因为母爱如水;如果世上有一座山能让你学会坚韧, 那么这座山一定是父爱, 因为父爱如山。我们的父辈在艰辛和苦难里繁衍生息, 没有畏惧, 从不悲观, 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和安适。但是, 等他们老了, 羸弱的双肩已不堪重负, 做儿女的我们也应该给他们一个温馨的家。家因为有了深深的爱而温馨, 家因为有了浓浓的亲情而美好。让我们走进莫怀戚先生的家, 陪同他们一家三代去《散步》, 去分享他们家浓浓的亲情……

一堂语文课, 听来能让人如沐春风, 如醉如痴, 是每位语文教师的追求, 更是每位学生的渴求。语文教师用凝炼活泼的口语和优美高雅的书面语, 为学生创设一个个美的画面、美的场景。久而久之, 他们就能发现美, 体会美, 塑造美, 享受美。由美诗美文的引领, 升华到热爱母语之美, 这正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孜孜以求的夙愿。美, 无处不在, 缺少的只是发现。那么, 就送给学生一双审美的慧眼, 让他们去领悟语文之美吧!

让学生领悟语文之美 篇2

首先我想从我看到的一则故事说起:一位哲人把一个小孩、一位物理学家和一位数学家同时请到一个密封的、黑暗的房间里。哲人吩咐他们:“请你们用最廉价又最能使自己快乐的方法,尽快把这房间装满东西。”物理学家马上伏在桌上开始画这个房间的结构图,然后埋头分析这个季节哪是光照最佳的方位,在哪堵墙哪个位置开扇窗最合适。草图画了一大堆,绞尽脑汁的物理学家还是不能确定在哪堵墙上开窗,他陷入了深深的苦恼中。而数学家连忙找来了卷尺丈量墙的长度与高度,之后伏案计算这间房间的面积,又在苦苦思索能用什么最廉价的东西恰到好处的把房间迅速填满。只有那个孩子不慌不忙,他找来一根蜡烛,从口袋中掏出火柴点亮它——昏暗的房间一下子明亮了。在物理学家和数学家还在皱眉设计种种方案的时候,小孩已经在屋里围着摇曳的烛光幸福得跳舞唱歌了。

多么睿智的孩子,他用了最简单、最廉价的方法,然而这简单的方法带来的却是不简单——烛光摇曳、满屋生辉、温馨浪漫,让人感到快乐无比,这方法无疑是最有效的。我想我们的语文课不正是在追求这样的效果吗?用实实在在的方法,使学生有真实的收获;用简约的方式,使我们的课堂丰满有效!所以下面我要和大家交流的就是——让简约之美浸润语文课堂。

一、何为“简约”? 哲语分享

“少则得,多则惑。”——老子

“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清)郑板桥(郑板桥画竹画了40年,在艺术实践中也探索了40年。到后来,他终于悟出了艺术的真谛:画竹就要画出竹子内在的精神——“清瘦”。怎么才能凸显出竹子的“清瘦”?就是要“冗繁削尽”。这种“减法思维”体现的是:由简约带来真实和高效)

什么是简约?重点突出为简,厚积薄发为约。语文教学的简约说到底是要在语文教学中尽量排除一些形式化的、不必要的东西,把时间挤出来,让学生和文本之间能进行更为深入的充满智慧的对话,最大限度地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力求做到“简约而不简单,平淡而不平庸”。“简约的结构,深入的对话”,这样的课堂才是简约课堂,这种“简约”是对冗繁的语文课堂的一种“清洗”,是对语文学习本质的一种回归,是学生自身主动意识的一种彰显。我认为:

1、简约是一种理念,使教学过程清清爽爽。把简单的课上得很复杂是一种技巧,把复杂的课上得很简单是一种智慧。简约的目的最终是高效。

2、简约是一种深度,使语文课堂充满张力。简约的教学设计源于正确深入的文本阅读,这是让学生能扎扎实实学语文的前提。

3、简约是一种底气,使语文学习扎扎实实。做到“教学环节简洁;文字训练扎实;教学形式朴实”,这就需要充分引导学生朗读,在朗读感悟中展示学生的灵性;联系生活,在感悟体验中展示学生的灵性;走进对话,在师生平等对话中展示学生的灵性。

4、简约是一种境界,使语文教学回归自然。语文教学要想显得简约而丰满,教师必须把握对话的本质。我认为,我们的阅读教学就是对话的过程,可以通过5个“说”来表现:一是课文说什么,二是课文怎么说,三是课文为什么这样说,四是我想对课文说什么,五是大家想对课文说什么。把握语文的实质,才能提高语文的实效。

简单地说,语文课堂的简约,就是目标小一点,过程实一点,方法纯一点,以自然、朴实的教学去追求高效、灵动、和谐的课堂。

二、为何“简约”?

语文,承载着太多的“使命”: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言语能力、丰富精神世界、传承民族文化„„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课堂有了很多的变化:师生对话、合作交流、书声朗朗、情意浓浓„„很多老师蓦然发现:语文教学应该给予学生全方位的关注与提升。于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成为每节语文课都追求的目标。老师们甚至希望,一节课就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的提升。所以,在课堂上呈现的是多元的教学目标、丰富的教学内容、纷繁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以致于有人说如今的教育常常受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同时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而我们的小学语文就是折腾得最最严重的一门学科。著名作家吴伯箫曾经这样评价阅读教学:“把课文都讲‘胖’了,教‘肿’了”。出现这种现象,一方面是因为内容太多、太杂,有的老师驾驭不了,另外又怕漏教了却考到了,于是无论是“西瓜”还是“芝麻”统统都要捡,“眉毛胡子一把抓”,来个一网打尽。教师教得很苦,学生学得很累,却迷迷糊糊,没有获得应有的发展。

近几年听了许多的语文课,对以上问题有了一点深入的体会。课上很多年轻教师精神抖擞、表情丰富,加上精致的课件、准备充足的教具、活泼多样的方式,都非常吸引我们听课者的眼球。但35分钟的热热闹闹之后,走出课堂,想回忆起什么,却只是一种支离破碎的感觉。一节课结束,学生似乎学会了许多,但又似乎什么也没有真正学会,甚至可能连课文都没读正确、读流利。以下例举几个片段:

片断一:《低年级识字教学》

教师让学生从“苹果树”上摘下带有学生认识的字的“苹果”贴到黑板上,共十个字,大部分学生抢不到,学生贴不到,教师按自己的板书设计贴好,然后让学生齐读生字。学生“抢摘”后,仅仅和同学们一起齐读了一遍,这种看似活跃的“自主学习”对大多数学生来说,纯属无效劳动,因为参与活动的孩子不过是随意“抢摘”而已,匆匆忙忙之间又有多少思考与选择的时间?

片断二:四年级上册第18课《美丽的小兴安岭》 师:这篇课文讲了小兴安岭的哪些景色?

生:讲了小兴安岭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

师:请喜欢春季的同学坐在一起,喜欢夏季的同学坐在一起,喜欢秋天„„(学生按自己的喜好找到了各自的集体,大多数坐到春季、夏季小组中,而秋季那一组只有4位同学。接着学生开始小组合作学习。然后小组汇报学习结果,多数小组选派一名最能说话的同学发言,发言往往只代表了他个人的观点。)

在学生没有充分阅读、思考的情况下进行合作学习,由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不深入,认识也不很深刻,小组合作加工整理的结果与所得也是肤浅的、片面的,这样的合作只是为个别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

片断三:二年级下册《春天在哪里》

一位教师在执教《春天在哪里》一课时是这样做的:第一步,读课文识字。第二步,多媒体播放春天自然风光的录像。第三步,进行自主学习,喜欢诵读的同学练习诵读课文,老师提供配乐曲子;喜欢画画的同学画一幅春天的图画;喜欢音乐的同学可编舞蹈表现春天,还可选择歌唱春天的歌等等。第四步,组织交流展示。第五步,读古诗《春晓》第六步,合唱《小燕子》整节课学生又唱又跳,台上台下蹿动。

整节课虚化了语言文字的训练,放弃了语言文字的感悟和积累,只在形式上追求花样多,把语文课变成了联欢会。从以上片段中我们可以发现,以“学科渗透”为名的各种非语文活动占据了课堂,占用了学生语言实践活动的时间;有时远离文本,让学生随意发挥,不着边际的议论和大量演示课件取代了学生的个人阅读实践,取消了教师的板书和范读,甚至必要的讲解。凡此种种现象造成了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在课堂上,语文学科虽然也重视“综合”,但这种“综合”不是抽象的综合,而是有利于学生学习语文的综合。不能因为要“综合”而异化了本体,甚至消融了本体。语文课上的主要活动应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实践活动,即听、说、读、写活动,以及与此相关的观察、思维、想象活动、情感活动等等。“课文是例子”,但不完全等同于教学内容,面面俱到,只会蜻蜓点水,劳而少功。

针对“把课文教肿了”;针对教师教得辛辛苦苦,课时紧紧张张,效果仍不理想,崔峦先生提出了: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我想我们的语文课的确需要“瘦身”,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化繁为简,返朴归真,突出重点,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呈现一种“简约之美”。我们说教学首先要突出教材重点、敢于取舍。正因有了侧重点,教学就应该变得“简单”和“专一”,简约而自然,这才是是语文课堂的本色。简约自然,其实就是真实,这种看似简约的课堂并不简单。它要求课堂不要硬加重任务,拔高要求,也不要脱离学生实际,求全、求多。不要把堂教学设计得过于复杂,也不要让教学方法太花哨,更不要让课件充斥课堂,喧宾夺主。

三、如何简约?

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如何做到简约而不简单,简约而又丰富呢?

(一)确定简明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简明,是实现“简约”课堂的保证。如果说课堂是一条船,那么简明的目标就是精确的航向,它是一切活动的起点和归宿。有明晰的学习目标作引导,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对学生的学习状态作出正确的评价和调整。

1、三维目标的整合。在确定目标时,我们一定要做好三维目标的整合,而不是将三者简单地叠加,力求简明适当。简明是指在有限的一堂课时间内,彻底解决一两个学生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适当是指教学目标要因课而异,因学生而异。如,景美情深的课文以赏读积累为主;故事性强的课文以熟读、复述、内化语言为主;写法上有特点的课文以领悟迁移写法为主,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深入解读文本的基础上,确立简洁集中、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目标。一堂课彻底解决一两个有用的、实际的问题,真正给学生留下点东西。

作为语文教师,确定教学目标必须考虑两个因素:一是课标明确规定的年段目标,要对自己任教的年段目标做到心中有数,既不越位,也不能不到位。

如低年级要以识字教学为重点,同时加强朗读和词语的积累。阅读教学要追求情趣、扎实和规范。还要做到读写姿势正确,写好铅笔字,专心听讲,积极发言,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认真完成作业,学会查字典;中年级要加强朗读,练习默读,要加强段的教学,并逐步向篇过渡。学习用多种方法理解词、句、段;初步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初步了解一些表达方法。写好钢笔字,学写毛笔字,学会预习复习,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高年级的阅读教学形态则追求自主、智慧和发展,要从精读中领悟学法。进一步提高阅读的速度与质量,能体会词句含义、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学习不同文体文章的阅读;要学会读书做笔记,随时使用工具书,能根据需要搜集和处理信息,在实践中用语文。

二是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我们要以此为依据对教学目标的数量和难度仔细斟酌。

例如:高金莲老师在这次的学科带头人展示活动中执教了《微笑着承受一切》,她老师根据四年级的认知和年龄特点以及学习基础,制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自主认识生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承受、失声痛苦、剧痛、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等词语。

2、学习从“课题入手,抓课文重点”的方法,理解句子“我绝不向伤痛屈服,我相信早晚有一天能站起来”的含义。

3、感悟主人公以微笑面对一切的自信、乐观、坚强以及永不放弃的人生态度。

以上目标中,老师抓住桑兰的“坚强”这条主线,由“我决不向伤痛屈服,我相信早晚有一天能站起来”这一显现桑兰坚定和自信的语句为射点组织教学,让学生围绕此句进行品读、理解和感悟,在理解词句、掌握方法的同时达成本文的情感目标——感悟主人公以微笑面对一切的自信、乐观、坚强以及永不放弃的人生态度,使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融合。

正是因为我们在三维整合上下了功夫,语文就变得简单了。2、突出语文能力。要注意的是,教学中我们要体现目标的三个维度,更要突出语文能力。我曾看到一位老师执教《赵州桥》一课时,制作了大量的课件,该课件以大量的图片资料展示了赵州桥的地理环境、全貌,却没有用于解决课文重点“抓住重点词句正确理解第二、三自然段的主要意思”以及难点“理解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的内容。运用这种课件教学,由于忽视了教学目标,学生不能深入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头脑中只是一些赵州桥的外观及周围环境的零碎画面。一堂课下来,学生的语文素养显然并没有多少提升。

(二)精选简约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简约”,是实现“简约”课堂的关键。语文教学,要教给学生的东西太多了,可是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的学习精力也是有限的。因此,精选简约的教学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老师深入研读教材和教学内容,发现那些学生真正需要的、有用的东西,以充分发挥教材的价值。要做到“任你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1、瞄准课文的重点,训练的难点,学生的疑点,语言发展的生长点。我们备课时,需要对整组教材和本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研读,确定了简明的教学目标,接下来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以学生的视角思考可学什么、不学什么,学习中的困惑是什么,充分地预测学情,把能帮助学生顺利达成教学目标的内容,作为教学的重、难点,集中时间、整合问题,引导学生有重点的体会、感悟、积累、运用,进行听、说、读、写、思的语文实践,真正实现“用教材教”。

在教学中,我们所选择的教学内容要为三维目标的达成服务,但同时又不能刻意追求,放大我们所要强调的那个维度。据说雕塑家罗丹雕塑了一座人像,让学生们提意见。一个学生说:“这手像极了,我从来也没有见过这么奇妙而完美的手啊!”罗丹听后,毫不犹豫地抡起斧子砍去了这双“完美”的手。因为在罗丹看来,一件真正完美的艺术品,没有任何部分是比整体更为重要的。如果这双手太突出了,有了自己的生命,便不属于这个雕像的整体了。我想同样的道理,我们如果刻意放大这个维度,设计了很多内容来达成这个目标,那势必会忽略另外的维度。你强调的那个维度强调得过了头,语文就会走向“异化”,工具性和人文性就不能得到和谐统一。

大家可以设想一下,我们在沙滩上用双手捧起沙子的时候,手里的沙子满满的,却几乎不会漏下来,但是当我们用力一点,把沙子握得紧一点时,沙子却从指缝漏下来,直到漏得精光。我这样说的意思就是,要想得到的多,就要顺乎自然;若是操之过急,刻意追求,反而可能得不到。很多事情是这样,语文教学也是如此。

如南翔小学宗晶老师执教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一课,真正做到了既注意整体把握,又突出了教学重点,教学内容简约而适度,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学是以一个中心问题“美丽的小村庄为什么到后来却什么都没有了?”导入课文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人们乱砍滥伐的错误行为造成的严重后果。宗老师选择了描述小村庄变化的重点语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再现人们随意砍伐的行为,有感有悟,情理交融。这些重点语句的反复品读,真正实现了学生、教师、文本三方的深入对话。

2、精选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简约”不是简单、机械地减少教学内容,减少教学的知识容量,而是要求教师认真地钻研、解读教材,对文章进行科学、合理的整体把握,在深入解读教材上下工夫,在浅出教学内容上做文章。语文教材的主体是课文,课文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隐藏在课文之中。语文教师难当,语文课难教,这第一难,就在要靠教师钻研教材,通过对教材的二度开发,来确定“教什么”,也就是解决教学内容的问题。依据什么来确定每课教什么呢?依据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特点、课后思考练习等,综合确定每课的教学内容。具体地说,教师先要作为一般读者阅读教材,“钻进去”“潜心会文”,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再“跳出来”,站在学生的角度,依据教学目标,结合课文特点及思考练习的提示,在对课文语言来一番“虚心涵咏、切已体察”的基础上,确定本课语言训练的内容,诸如,需要理解的词句,需要积累的语言,需要习得的学法,需要揣摩的写法。要在备课上下功夫。一位特级教师在一次公开课后曾经说:“我备这堂课直接的时间只有15分钟,但是我一辈子都在备这一堂课。”

我们应立足文本,学会精选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训练扎实、紧扣读写。何为基础训练?就是立足于字、词、句、段、篇的语言文字基本技能训练和着眼于听、说、读、写、观、习的良好习惯的培养。但是一篇文章中所蕴涵的知识点很多,如果我们逐一讲解、训练,那么我们的课堂就会“满堂问”“满堂练”“满堂讲”,不仅不能使学生印象深刻,而且也讲不透、讲不完,因此,教师应善于“精选”、“精讲”。例如:三年级上册的《一座铜像》一课,有许多字词,教师可以重点教“急中生智”,让学生说说“急中生智”的意思,并联系上下文了解急在何处?智在哪里?抓住这个全文的关键词“急中生智”,联系上下文涵盖全文,问得集中干练,不但思路清晰,而且干净利落。在此基础上,请学生思考,除了用小便浇,还有其它办法吗?结果都不行,只有小便浇是最佳办法,突出了小于连的机智。于是小于连既可爱又聪明,热爱祖国与人民的形象便树立了起来。本单元又是重点理解词义,又达到了词语理解的训练要求。

3、正确处理课文与补充材料之间的关系。恰当地补充课外阅读材料,能够帮助学生感悟课文、理解课文。反之,则会浪费教学时间,增加教学负担。因此,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一定要克服教学内容“泛化”“不确定化”的现象,做到“该教的就教,不该教的就不教”。

(三)设计简化的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的“简化”,是实现“简约”课堂的支撑。教学环节的“简约化”,是建立在教师自我解读文本、洞悉教材特点、课程要求和学生个体学习态势等基础上的“简约化”的设计,要求我们力砍细密的、多余的环节,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在主动积极思维的情感活动中,去体验,去品味,去感悟,去思考,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对生活的感悟。

1、教学过程要简化。简洁的过程设计往往充满着创新。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要顺应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用整合的思路,整合的问题,将教学过程简约化。所谓“提领而顿,百毛皆顺”,整合的问题覆盖面一定要大,要有思考的价值,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质疑问难,主动交流自己的见解和感受。问题整合了,学生在课堂上读书、思考、积累、运用的时间就会得到保证,教学效率就会提高。具体到一篇课文的教学,我认为突出以下几个教学环节即可:初读感知→精读理解→熟读迁移。初读感知,即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对课文内容获得一个大概的了解;精读理解,是指教师在学生对课文有了全面把握和整体认识后,帮助学生体味、领悟课文的重、难点;熟读迁移,则是指教师主要通过对范文语言的迁移运用,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逐步地形成对语言文字的悟性。

我们追求那种朴素、真实、有效的课堂,无论教哪个年级的阅读课,无论是教哪篇课文,都离不开学生自学、教师引导和师生交流。一般来说,刚刚学习一篇新课文,要安排自学的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解决问题之前,也要给学生比较充足的自读自悟和“交头接耳”的时间。

2、课堂教学的组织要简化。语文教学的训练目标有两个,一个是思维的训练,一个是语言的训练。我们课堂教学的组织要尽量为这两个训练目标服务。要通过你的创设情境,你的课堂设计,使学生有思想的碰撞,有情感的体悟,有美感的激发,有想要表现的欲望。通过这些,有效地实现“思维训练”与“语言训练”的目标。

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学《小狗杜克》一课时,组织了以下课堂教学:1.默写四组词语,然后听老师讲“小狗杜克”的故事,并借助默写的词语归纳故事内容。2.完整地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安然无恙”的意思,讨论:小狗杜克是怎样使玛丽的孩子安然无恙的?由此感悟到小狗的勇敢及忠心。3.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词句复述故事,再就当时情境写台词:玛丽和周围的人面对尼科安然无恙、杜克留着鲜血的情景,会说些什么,三位同学表演,其他导演。整个教学环节简洁明晰,以发展语言、运用语言为主线,把复述、朗读、感悟、想象、表演巧妙整合,使学生充分地进行听、说、读、写的语文活动。学生在层次分明的实践中得到全面的训练和整体的发展,真正收到了以简驭繁的教学效果。

(四)选用简便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简便”,是实现“简约”课堂的“润滑剂”。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儿童的世界是自由的,天真的,他们所喜欢和乐意接受的是简便的方法和简明的教学思路。所以,我们选择教学方法应把着力点放在学生的学上,哪钟方法简便、有效,利于学生亲密接触文本,利于学生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我们就采用哪种方法。如:一位老师在教学一年级的《大竖琴》一课时,录制了各种车辆的马达和喇叭声,使孩子在看竖琴图和大桥图,以及听竖琴美妙琴声的基础上使想象思维达到了跨越,在听听、看看、想想中,学生仿佛置身于繁忙的大桥上,切实感受叔叔阿姨们在为上海的建设而忙碌,我们的上海在不断前进!从而理解了大桥弹的“乐曲 ”就是:我的家乡——上海在前进。

1、突出基本教学手段。

自从“电”闯入语文课堂以来,语文课堂就变得五光十色、多姿多彩了。教学手段虽多,但总有上语文课的基本教学手段。语文课的基本教学手段是什么?拿阅读教学来说,就是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诵读文本,感悟文本。最基本、最简便、最实用的方法就是读和写。

实实在在读书。我们要引导学生运用最“语文”的方法来学习语文──“以读为本”,把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这里提及的“读”,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常伴随思、说、议、写等其他语文实践活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读”的训练中,综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位教师上《给予树》,在让学生匆匆读了一遍课文后,老师就急于问学生“你认为课文中有哪些给予?”学生因为对课文不熟,任凭教师怎么启发,也只能发现“金吉娅对陌生小女孩的给予。”却怎么也猜不出老师想要的“妈妈给予孩子们。兄弟姐妹相互给予”。而为了让学生说出这两种“给予”,一节课上,这位教师带着学生一会思考,一会交流,一会看书,一会反馈,绕来绕去,把学生搞得稀里糊涂,结果学生还是不能说到点子上,最后教者只好自己说出答案。这个例子告诫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组织的各种活动,要始终以文本为基础,不管是教学开始时对课文的整体感知,还是对文本有了一定的理解,或是对具体的语段进行深入细致的品读,前提都必须是每一位学生与文本进行比较紧密的接触,通过实实在在地接触文本,通过生动、扎实的言语实践活动,走进文本,让“言”与“意”和谐地结合在一起。

记得一次我上《鸟的天堂》,其中有一句:“这是一棵大树。”我请学生试读,提醒他们:“怎样才算正确地读?”结果,有的把重音落在“这是”上,有的一见“大”字,就把重音落在“大”上,显然,对上下文的理解还未到位。于是,我引导学生再读上下文有关句子,弄清楚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经过比较,学生才恍然大悟,应重读“一棵”,从而强调上文说的“许多棵”、“二棵”都是错误的。朗读到位了,对榕树之大体会也更深了。

要注意的是,我们强调要学生读出某种语气没有错,但不能为读而读。有的教师要求“请带着悲伤的感情读”、“请带着高兴的语气读”,可是学生朗读时所带着的感情并不是真正从内心生发出的情感;我们也常说“这里要读得快一些”、“那里要读得慢一些”、字要读得重一些”,要知道,朗读不仅仅是以速度和重音表现出来的技巧,更应当是学生对文字感觉的声音表现。我们应当着力去做的,是帮助学生体会文字里的感情。如有一个执教《掌声》一课的老师抓住了出现在课文两个地方的“一摇一晃”:“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这两个句子,让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一摇一晃”中英子不同的感受,在感悟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读,这样的处理就非常好。

快快乐乐写话。读是吸收,写是倾吐。学生在读中丰富了语言,获得了写的技巧,培养了思维能力、观察事物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写提供了必要条件。这时我们就要把练笔落实在课堂上,尽可能把老师的教学活动压下来,保证学生写话时间,让学生当堂写,通过我们的巡视指导,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训练效果。

2、创设语言情境。

我在执教四年级《游天然动物园》这篇课文时,设计了“为动物拍照”这样一个情境,然后指导学生品读、交流,方法很简单,但效果却出奇的好:

上课伊始,在指导学生将课文读顺之后,我在课题“游天然动物园”之后加了个破折号,要求学生用课文的词语来概括作者的感受。“乐趣无穷”,这是明显的。我要求学生接着把作者最后的这段浏览感受读一读:“‘哈哈!„„’我们在欢笑声中结束了这次愉快的野游。米库米天然动物园之行的乐趣是无穷的,无怪乎每年从世界各地前去游览的人络绎不绝。” 然后我对大家说:“咱们也来一次米库米天然动物园的快乐之旅怎么样?”下面“想”声一片。“关于旅游,有这样一段形象的描述,(故意顿了一会儿)希望这说的不是你。怎么说的呢?”几个关子一卖,学生一个个伸直了脖子,生怕够不着这顿大餐。“什么是旅游呢?旅游就是‘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回家问他其中的乐趣,回答三个字:不知道。’”学生一听,都乐得笑了。我接着说:“旅游应当是欣赏,应当是把身心交给山水自然,而不是赶着照一张张‘到此一游’的人头照。”学生会意点头,我又说,“但如果是把握精彩瞬间,能够很有艺术地拍照,那就另当别论了。今天的快乐之旅,我们就顺着作者的文字去米库米天然动物园神游一番,交给大家一个任务,为动物拍照!”学生们先是惊讶,接着一个个兴奋不已。“一个有情趣的人读课文,一定能将文字读活,发现一个个有情趣的瞬间,并随时按动快门,留下那记忆里的精彩。(补一句)——而不是回家问他什么也不知道。”学生又笑,并开始有兴致地投入到课文中去,读着,想象着,圈画着,并做下“拍照”的标记。

五六分钟后,学生开始举手了,我让学生将自己要拍的画面与同桌交流。学生其实就是在向同学读着课文中描写动物的语言。学生对课文还不太熟悉,此时让学生把课文读起来就是我的目的。

“这些动物有意思吗?头脑中为它们拍下照片了吗?闭上眼睛,看看这些动物的模样是不是就在你的跟前?嗯„„长颈鹿„„细长的脖子,斑驳的花纹,静静地,在树阴下亭亭玉立„„”显然我的引导给了同学们示范,他们也一个个在下面轻言描述起心中的相片来:“基马猴„„顽皮„„从来就没有安稳的时候,一会儿还在树上,一会儿已经蹦到长颈鹿的背上了。对,就拍在长颈鹿背上啃野果这一张,还朝我们挤眉弄眼呢,简直就是在气我们:你们有野果吃吗?”„„这时候学生的描述已经超越了课本的束缚,这是在创造性地运用语言。

在为学生的表现暗喜的同时,我决定把战线往前推进,将成果扩大:“同学们,一个摄影家为了让别人明白自己的作品内涵,往往会给作品起一个标题。比如老师就想给庞然大物河马来一张,你看它懒洋洋地刚出水面,突然发现了我们,于是愤怒地张开大嘴,对天怒吼„„我给这一张起名——气吞山河!”学生一个个鼓起掌来,接着不用我提醒,一个个便投入到发挥他们天才想象力的游戏学习去了。„„

不一会儿课堂就热闹起来了:

“我拍大象。它正悠闲地横过马路,扇着大耳朵,并用它那可怕的鼻子随意地将一棵小树齐根打断。我的标题是——横行霸道’。课文中不是讲,看见大象,导游阿里立即让我们们停车了吗?大象发起脾气可不得了了,这是‘横行霸道’。”

“我也拍大象这一刻,我的标题是‘别抢,看这’。小树断了,你的车想翻吗?呵呵„„”

“我拍狮子,„„‘温馨时分’„„”

“我拍打滚、玩闹的小狮子,‘天真’„„”

“ 我拍大象过河,被河马咬掉尾巴,标题是‘你也有这一遭’。”

„„

这节课中,就是因为这样一个有情趣的设计,出其不意地在学生的“痒痒处”挠一把,使学生始终处在旅游拍照的积极情绪中,他们成了课堂上真正的主人,实实在在地发展了语言。我想这就是简便的教学方法带来的意外效果。

(五)运用简洁的教学语言。

教学语言的“简洁”,是实现“简约”课堂的基石。如今很多老师的课堂评价语言注入了新的元素,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文精神。但是,也有一些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令人感到迷惘甚至担心。比如:“你个性的发言是水,清澈迷人。”“领新标异二月花,你的发言有了诗意。”“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就是你的答案。”猛然一看,这些评价语言非常富有诗意,但学生听到这样的评价,却弄不明白自己的答案是对还是错。所以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干净利索,有的放矢。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用他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话语;要准确无误、不绕圈子,用最短的时间传递最多的信息,用最简单的语言引导学生生动、有效地学习,拉动学生最丰富的情感体验,情知互动、简约高效。我认为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应发挥以下功能:

1、调动学习兴趣。一年级上册34《天上一群小白羊》一课,以为老师是这样引入的:绿油油的大草原上,奔跑着一群小白羊,真美啊!奔着、跑着,它们飞到天上去了,这是为什么?赶快读读课文《天上一群小白羊》吧。这段话顺应浪漫的虚写手法问出新颖奇特的问题:小白羊飞到天上去了。顿时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产生迫切希望读这首儿歌的心理,学习有了动力。

2、渗透学习方法。教师要依据学情,巧妙地运用评价性语言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悉尼歌剧院那美丽独特的外形真是令人沉醉,你能找到文中那生动形象的描述吗?看看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三年级上册《悉尼歌剧院》

寥寥数语既提出了学习要求,又给予学生美的享受与智的启迪,这正是简洁的语言所呈现的简约之美。

3、促进认识提高。教师要充分利用评价的导向功能,引导学生置身文本的情境,在步步深入的思维活动中理解知识,获得体验。如:

“小乌鸦叼着虫子一口一口喂妈妈的情景感动了我们,谁能用朗读把小乌鸦的懂事和孝顺表现出来?”——一年级上册《小乌鸦爱妈妈》

4、激发表现欲望。教师要客观、准确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和不足,既肯定学生的长处,又要有针对性地提醒并纠正学生的不足。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老师最欣赏你读的那一句句子“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呱呱地放声歌唱。”因为你通过朗读把我们带到了小青蛙快乐歌唱的情景中,谢谢你!——一位教师执教《荷叶圆圆》时所说。

5、沟通师生心灵。教师的评价语言应是真诚而恰如其分的,平等而充满关爱的,赞赏而充满期待的,要让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亲近感。如:

一位老师请一名学生把要学的课题写在黑板上《晏子使楚》,学生把“晏子使楚”四个字写得大小不匀,台下学生哄堂大笑,这时老师说:“你们别笑,也许他这样写是有所考虑的。我们今天学的这一课里主人公是谁?(生答“晏子”)所以嘛,他把“晏子”两个字写得很大!(众笑)你讨厌不讨厌楚王这个人?(生答:讨厌)所以他把“楚”字写得最小。

这位老师的寥寥数语话既鼓励了学生积极参与表现自我的勇敢精神,又巧妙地抚平了哄堂大笑给这个写字的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还幽默地把写字大小不匀这种偶然现象转换为写字与情感的内在联系,同时又机智地渗透、点明了对课文人物的认识;充分表现出了老师的智慧。

(六)制作简单的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的“简约”,是实现“简约”课堂的“调味品”。大多数语文课堂,还是使用常规媒体来教学,有时一支粉笔、一块小黑板照样能使课堂成功、出彩。有的内容教学时并不一定要追求课堂教学媒体的多样,侧重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和对文本的深入理解、感悟可能更加适合,如果设计过于繁琐的多种媒体来辅助教学,反而有画蛇添足之感。所以我们对多媒体教学应采取理性的态度,应“合为时用”。

所以,简约的设计,恰恰蕴含着智慧,昭示着深刻和经典。在教学《小小的船》一课时,我就制作了简单的课件:一段配乐录音,一张月亮星星的画面。先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认识之后,播放配乐录音,美妙的音乐、动听的声音把学生带进一种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学生的神情专注、投入。之后,我又出示画面,让学生看着画面去想想自己坐在月亮上欣赏夜空美景的情景,然后再去朗读课文,达到感情的自然流露。尽管媒体设计非常简约,但简约中训练了语言文字,简约中体会了语感,充满着厚重的人文。

简约的最终目的是“求倍”——求得学生习得知识的倍增,求得教师专业成长的倍增,求得教育教学质量的倍增。简约的语文,实在是不简单,需要我们下气力进行不懈的探索,需要有深厚的底蕴来支撑。语文教学也只有简约、沉静下来,我们才能够看清它的庐山真面目──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所谓“大道至简”,应该就是这种境界。

让小学生感悟语文课堂之美 篇3

一、打开感悟之门

《轮椅上的霍金》这篇课文讲述的是被称为“宇宙之王”的著名科学家史蒂芬·霍金在自己完全瘫痪,被长期禁锢在轮椅上的情况下,面对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仍然孜孜不倦地探索宇宙的未知世界,勇敢顽强地挑战命运,为科学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故事,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感人肺腑。这篇课文旨在让学生了解霍金是一位非凡的科学家,也是一位生活的强者,教育学生学习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伟大人格。我怀着对霍金的崇敬认真地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也非常想让学生从中汲取到更多的力量。因此,在教学本课之前也要求同学们查找了一些关于霍金的资料。结果同学们找到了很多他们认为很有意思的材料,好多学生因此而达到了一种“预热”的状态,甚至超越了简单“预习”的效果。

【这一从“预习”到“预热”的超越,乃是一种“开门”之功。所以,整个课一开始,同学们的热情就高涨起来。】

二、触动感悟之机

课文中讲述了一位女记者在对霍金景仰之余,不无悲悯地问:“霍金先生,病魔已将你永远固定在轮椅上,你不认为命运让你失去太多了吗?”

我提问:“你们认为命运让霍金失去了哪些呢?霍金也是这样认为的吗?”

同学们纷纷举手。

“病魔让霍金永远禁锢在轮椅上,我认为他失去了健康和自由。我想他肯定也是这样认为的。”

“我想霍金一定会认为自己失去了许多娱乐的机会。因为我从一份资料上了解到霍金在生病之前是一个非常活泼、多才多艺的人。”

“我认为霍金还失去了与自己的孩子做游戏的机会。”

“我认为他失去了许多与朋友一起玩的机会。”

……

随着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我听到了几位女同学的叹息之声,我知道大家一定在为霍金悲惨的命运而惋惜。这时,一个男同学的“抢嘴”更是让大家的情绪激动起来:

“我认为他会失去亲人爱他的机会。”

刚一说完,下面就有同学嘀咕了:“不会吧?!霍金不是说了吗?他有他爱的和爱他的亲人和朋友……”

我也顿感好奇,虽然我在课前了解到,霍金在1990年与结婚25年之久的妻子简·怀尔德离婚。1995年9月,与他的护士伊莱恩·梅森结婚。但我的理解是:离婚不一定就意味着失去,或许是为了更好的开始。更何况,霍金的身体确实是需要医护人员的照顾的。这样,对于霍金来说不是两全齐美了吗?而且,婚姻的话题,对于小学生而言,我想可能会深奥了些。正在我犹豫时,突然一个念头闪过,于是我追问道:“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的呢?”

“我想,霍金如此的残疾,一定会给他的家人带来很多的麻烦,他的家人会不会因为嫌烦而抛弃他?”显然,他脸上的表情告诉我这也仅仅是他的猜测。

“不会的,不会的!霍金是个天才,他的家人怎么会那样呢!”

“霍金完全有能力请上几个高级保姆的!不需要麻烦他的家人照顾他的饮食起居的。”

“上帝是公平的,当他在为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同时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的。我想:霍金虽然身患疾病,但他仍没有放弃对科学的追求和探索,他的顽强的意志一定也会感染他的家人的。他的家人不把他当着宝贝才怪呢!”

看似笑话的发言,逗得同学们哈哈大笑。

【这种课堂上不离主题的“嘀咕”、“七嘴八舌”、“抢嘴”、“叹息”、“惋惜”、“激动”,乃是一系列触机之态;人的心灵之弦,有了乐手的弹拨,自然会奏出美妙的乐章。所以,机关触动与否,挺关乎课堂的气氛。】

三、享受感悟之妙

这一课的后阶段,霍金的身残志坚的表现深深地感染着大家,感动着大家,成为了同学们今后人生路上的励志成才的榜样。特别在教学最后一个环节时,我班简直到了白热化程度,我作为一名教师,正是由于也是其中的参与者,感觉收获颇丰。

“是呀!人并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我觉得霍金是不幸的,但他又是幸运的;我觉得霍金的身体是残疾的,但他的心灵是强健;我觉得病魔可能让霍金失去很多,但也让他得到了更多;因此,我认为霍金虽然给人是“龇牙咧嘴”的样子,但我觉得这样的笑容是最美丽的,最有魅力的!霍金他如此的坚强,如此的乐观,又如此地有才华,不要说是他的家人,我想世界上任何一个知道他的人都会爱他的,而且是永远,怎么会抛弃他呢?”显然,我的总结发言让不少同学深有同感,他们中有不少点头称是,也有的在低头沉思。

【学生们从课文中感受、享受到了自然之美、科学之美、人性之美、人文之美,而各人从中得到的感应或许并不雷同,让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得到较好的体现。此乃感悟之妙。】

让学生领悟语文之美 篇4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想要获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需要精心备课,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入手,设计课前导入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可贵的沉默》一课时,一位老师是这样导入新课的。

师:同学们,在这茫茫的人海中,会有很多很多的事情让我们感动,这些事情有助人为乐,有见义勇为,有诚实守信,有爱岗敬业,有孝老爱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可贵的沉默》,感受浓浓的亲情吧。看到这样的课文题目,大家是不是有这样的疑问啊?

(教师板书:沉默怎么会可贵?可贵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教师通过这样的课堂导入语,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很自然地引入课堂教学内容,并提出学生可能会产生的疑问,使得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以探求隐藏的“真相”。

二、感知课文内容,学生读有所获

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尽量读准课文,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课文大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接下来的文本质疑做好充分准备。特别是要让学生在读完课文后明白课文讲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对于小学中年级的学生来说,要让他们能够把课文内容用一句话概括出来,使他们读有所获。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和时间赛跑》一课时,一位教师的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师:爱因斯坦说过一句话——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请问大家在阅读课文的时候有什么问题吗?

生1:老师,我想知道,课文里为什么说“爸爸等于给我说了一个谜”?

生2:“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这一句我不是太懂。

生3:老师,我想知道“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能回来了”是什么意思。

……

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列出板书。

师:大家提出的问题都非常好,这些问题都紧扣课文内容,说明大家是把课文读进去了。那么,老师想请同学们来解答一下。

生4:爸爸对我说了一个谜,其实就是“人长大了就会老”。

生5:时间过去了就不会再回来。

师:同学们说得都非常棒,老师给你们点赞!下面请大家再轻声读一遍课文,找出新的生词朋友吧!

通过这一教学实录,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在教学课文内容中,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并让学生来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课文内容,明确课文叙述的先后顺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引导学生领悟,读懂文本内容

小学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由此展开合理的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品读全文,感悟课文内容,并充分运用远教资源丰富的形、光、声、色,激发学生参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下面请看一位教师的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的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你们谁能告诉老师为什么说是“中华崛起”吗?

生1:因为当时的中国人被称为“东亚病夫”。

生2:我认为是中华不振。

师:同学们的回答真好,老师要告诉你们,其实“中华崛起”中蕴含着很深的意味,大家只有仔细地阅读课文,才能真正体会到崛起的内涵。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把不明白的地方标出来。

师:大家读完课文以后,有什么问题需要一起交流的吗?

生3:为什么中国巡警不帮中国人?

生4:洋人撞死妇女的亲人为什么还能够得意洋洋?

师:老师从大家交流的问题中已经看到同学们已经很认真地阅读了课文,可是要想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大家再仔仔细细地品读课文内容。

生5:中国的巡警成了外国人的走狗,只帮外国人,不给中国人撑腰。

生6:因为中华不振,受到外国的欺负,中国人只能敢怒不敢言。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的第二个故事,思考你似乎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7:我们也要像周恩来总理那样,在少年时就立下远大的志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生8:今天的中华崛起真的很不容易,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让学生从生活中领悟数学 篇5

一、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知识

小学生由于认知特点,对于形象具体的事物容易理解记忆,而对于抽象的知识不易理解和掌握。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学会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从而减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同时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体验数学的乐趣,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相应的实例。例如,在学百分比应用题时,“溶液×浓度=溶质”中的“浓度”,学生不易理解。为此,我在教学前,准备了透明水杯、热水和红糖。教学新课时,通过演示、让学生观察、品尝,再讲解,学生就容易理解“浓度”,就是指糖占糖水的百分比。

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生活离不开数学,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使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认识了人民币后,让学生算一算自己家一天的消费情况;学了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后,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学习了圆的知识,让学生找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的,并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说明为什么它的形状是圆的,用其他的形状行不行?为什么?让学生通过生活实例了解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从而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

(二)合理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然后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创设一些相关情境。如:学习平均数应用题,我让学生将全班42名学生,分成6个学习小组,计算出每组的平均人数;学了“圆柱形的体积”的知识后,让学生算一算一杯水的体积,人一天要喝多少杯水等;用统筹法可以加快生活节奏,提高工作效率。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假如早上要你在十几分钟之内既搞好个人清洁卫生,又烧好早饭、整理书包,然后去上学,怎样做才能两不误?答案显然很清晰,就是在烧早饭的同时,赶紧收拾房间卫生、刷牙洗脸;等烧好饭后再凉一会儿,同时整理书包,这样既可以节约时间成本,又能提高效率。

在教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时,我将学生分小组做了一个游戏,方法是:每一个小组在一个纸盒里放1个黄色乒乓球和4个白色乒乓球,先猜一猜摸到黄色乒乓球的可能性大,还是摸到白色乒乓球的可能性大,为什么?小组内的学生轮流每次从纸盒中摸出1个乒乓球,摸10次,并将结果记录下来。结果摸到白色乒乓球的次数多,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并把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得知,因为白色的乒乓球有4个,黄色的乒乓球有1个,摸到白色球的可能性占80%,摸到黄色球的可能性占20%,所以摸到白色乒乓球的次数多。最后还指出,商场超市的抽奖活动就是这个道理,是商家的促销手段,不要因此盲目消费。

(三)通过实际操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的掌握程度主要是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验证,能活学还不够,还应在活学的基础上学会活用,使数学知识真正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如,学习了“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后,让学生算一下要粉刷教室需要买多少涂料?学生在知道每千克涂料可以粉刷多大面积后,还需要知道需要粉刷的面积,也就是教室内墙面的面积。学生分组很快测量出教室的长宽高,但由于窗户、门、黑板不用涂料粉刷,所以不能算在其中,这样教室内墙面面积就是:一个底面加四个侧面,同时要减去窗户、前后门和黑板的面积。用教室的内墙面积除以每千克涂料可以粉刷的面积,就得出了需要购买多少千克涂料,在此教师要提醒学生由于在实际使用中,会出现一定的消耗,所以实际购买时相应的应该多买一些。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锻炼了应用能力。

三、用数学的眼光思考生活

数学教学应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体验感受,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以达到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如教师买了房子,将房子的格局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计算一下房子的面积。如果用边长是60厘米的地砖需用多少块?80厘米的呢?估算一下装好后买家电、家具需用多少钱?学习了统计,让学生统计一下校门口的车流量;学习了“比例尺”让学生画一画自己房间的格局……

这样既满足了小学生好奇心的需求,又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让学生体验到学数学的成就和愉悦,从而更好发挥学习主体的能动作用,促成学生的学习动机。

让学生在愉悦中感受语文之美 篇6

一.唤醒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自信力和自豪感

教学中,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不要求人人“快马加鞭”, 接受能力强的学生要求效率高但不要浮躁, 接受能力弱的学生可以慢但不能懒。每一朵花的绽放都有一个过程, 相信学生就是那未绽的花蕾, 而教师则是欣赏这朵花慢慢绽放过程的幸运儿。为了看看花开, 教师要学会等待。急功近利只能加快花蕾的败落。

作文教学时, 我发现同学们的日记里缺少细腻独到的个性化描写, 写亲情诸如下雨天送伞、夜里伴读、递上牛奶的细节随处可见, 写友情就是三段式, 感情很好———损坏珍贵物件, 友情破裂——将要离开, 和好。甚至有些学生连听写生字都错误百出。面对困境, 我曾一筹莫展。在无数次的苦口婆心却仍收效甚微, 甚至劳而无获之后, 我明白了, 要给学生成长的时间, 尊重并信任他们。

对于教师来说, 等待不是被动的姿态, 而是让学生在你的等待中感受你对他的信任与尊重, 让他在期待与宽松中进步成长。

除了等待, 使学生建立学科自信的重要方式还有慷慨的赞美。“要让儿童看到和体验到他在学习上的成就, 不要让儿童由于功课落后而感到一种没有出路的忧伤, 感到自己好像低人一等。”我们都知道, 对学生的培养是一个努力发展学生的人性、个性, 保护、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的情感融通过程。因此, 在课堂上即使学生行为有些不规范、不完善, 教师都应当以鼓励为主, 尤其对有创新意识的观点, 要多肯定, 然后对其不完善之处提出委婉、善意的修正建议。

真诚的赞美, 可以启迪学生智慧, 更能唤醒学生的自信与学习的热情。在课堂上, 我常常说的一句话是“在我的眼里, 没有差学生, 只有还不努力的学生。”学生的点滴努力能换来老师和同学的大力肯定。日记讲评课给每个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不管是哪个层次的学生听到老师和同学赞美他们日记中的优点, 哪怕是一个词用得妙, 一句话写得美, 怎能不欣喜呢?赞美让学生体验到努力学习给自己带来的成就感。像辛勤的农者一样, 收获的快乐和幸福让他们乐于付出。

一旦学生有了学习的自信力和自豪感, 那么就会从内心产生对学习的渴望, 这样, 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二.给学生赢得自由时间

毋庸置疑, 自由时间是丰富学生智力生活的首要条件。但我们听到的事实是:学生说“每天马不停蹄的十节课, 只让我不停地在接受知识, 被动学习, 老师不停地灌输, 我们不停地接受, 根本不能停下来去独立思考一些东西, 这样的生活虽然表面上充实, 实质上却缺乏思考, 得不到自己去发现、去学习的兴趣, 很容易就产生厌恶情绪。”在这样的氛围中, 学生怎么能感受到“采菊东篱下”的悠然;“行到水穷处”的闲适;体会到“千里共婵娟”的豁达, “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豪迈……学生们哪有潜心研读、细细品味文章中的隽永和美丽的时间啊!

我们每节语文课, 都有这样的自由时间:课前三分钟“说说我想说的话”;自由朗读;自主品析、交流……但这一切还远远不够。阅读是生命的活动, 是读者个性化的行为, 读者要享受到遨游在智慧海洋的乐趣, 他只有全身心地投入。也就是说, 学生只有沉浸其中, 才会品其味、明其意、悟其精髓。教师对学生阅读过多介入, 学生会一直处在“不自由”的状态, 又怎么会“浸淫其中”呢?时间一久自然销蚀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使学生与阅读渐行渐远。

(一) 教师要给学生赢得自由阅读的时间, 让学生从中得到读书的快乐。每周安排一节自由阅读课, 赏读自己喜欢的书。如果孩子读这些书是带着压力的, 为读书而读书, 那么这种阅读是无效的、举步维艰的。让学生进行完全自由选择, 不附加任何条件地阅读, 学生自然能进入到深刻的阅读愉悦中。

(二) 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 教师要随机“引导”。如:每到周末, 向学生介绍好书, 留个悬念。让他们心痒难熬, 自然周末会去书店, 而不再沉溺于网络、电影、电视。平时, 报刊杂志随手翻翻, 美文常向学生推荐。

让语文课堂闪烁人文之美 篇7

[案例一]真情关注,激起孩子学习动力

一位老师执教《金蝉脱壳》(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7课)第一课时,学生自读完课文后,老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了:

师:同学们,你在读书的过程中觉得哪些地方比较难读?

生1:第3自然段有点难读的。

师:你来读读看。

生1:“这天傍晚,下了一阵毛毛雨。雨过天晴,空气十分新鲜,”

师(打断):“新鲜”好,读出轻声来了。大家一起读。

1(接着读):“我向菜园跑去。菜园里的柿子树枝繁叶茂,”

师(打断):“枝繁叶茂”这个词读得怎么样?

生:好!

生1(接着读):“……突然,我发现了一只肥肥的……”

(打断):发现了什么?

生1:发现了蝉虫。

师:如果是你发现的,你的声音怎样?(生1:声音要轻。)你读。

师:还有谁来读?

生2:读“我发现了一只肥肥的、通身发着金黄色亮光的蝉虫,正沿着柿子树往上爬”。师:为什么这么轻?如果用大动作会怎么样?

(生2:会吓跑了。)

生1(接着读)

……

反思:

乍一看这一教学案例,我们觉得该教师一直在关注着学生的读书,而且显得十分投入。然而,这种关注的背后我们不难发现,看似以学生为主体,展示学生原有的读书水平,实质是教师在垄断学生的学习(学生的朗读被教师接二连三地打断),给人的感觉是教师在有意展示自己的教者风范。关注,我们首先要尊重学生,理解孩子的心理,站在孩子的角度来审视和反思教学的流程。案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自主读完这一自然段,然后作出恰当评价以激励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这样既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又激发了孩子学习的热情,有效地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案例二]因势利导,激活孩子自主意识

一次我上《三打白骨精》(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8课)一课。课堂上,我正根据教学预案在津津乐道地讲解孙悟空是怎样一打白骨精,却发现有部分学生不感兴趣,有些学生还伏在桌子上画画。于是,我走过去一看,原来学生正在画“三打白骨精”的画面,而且画得蛮有味道。我灵机一动,一个生成性的教学方案在我头脑中形成了。我笑着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有谁能将孙悟空一打白骨精的情景画出来呢?”“老师,我不仅能画一打白骨精,还能画三打白骨精呢?”一学生抢答道。“好!我们就现场来创作《三打白骨精》连环画,但有一个要求就是必须根据课文内容来创作,并且给每一幅画配上相应的文字说明。当然,也可以小组分工合作来创作喽!”我因势利导。学生一听个个跃跃欲试,课堂学习情景立即大变,当然教学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反思:

这节课的成功就是课堂上教师能根据学情及时调整教学环节,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因势利导。这一教例尊重了孩子的兴趣和选择,并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特征,画画需要学生认真阅读,将课文情节清晰地还原为认知图景。作简短的文字说明,也需要学生阅读大量的言语信息,并进行高度准确概括。这就培养了学生读和写的能力,而这些都以创作连环画作为中介环节,学生兴趣高昂,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精神得到了自由的生长,知识也得到了自主的建构。

[案例三]尊重个性,拓展孩子发展空间

请看一位教师正在引导学生探究《草船借箭》(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9课)中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时的实况:

师: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

生:神奇的机智、巧妙的谋划。

师:现在请你读课文,找一找,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那几个方面?

生1:我认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他懂天时。

师: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生2:我是从这读出来的:"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这时候……大雾漫天,江面上连面对面也看不清。"诸葛亮三天前就算准有大雾。

生3:“神机妙算”表现在诸葛亮懂地利。文“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们一边擂鼓一边呐喊。”最后,诸葛亮叫军士们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曹操知道上当了,但追已经来不及了。因为诸葛亮的船已经顺风顺水地走了。

生4:“神机妙算”表现为诸葛亮识人心。他知道鲁肃忠厚老实又力主抗曹,肯定会把船借给他,而且不会把借船之事告诉周瑜。他知道曹操生性多疑,肯定上当,一定会让军士们放箭御敌,因此借十万支箭是不成问题的。

师:(板书:懂天时、知地利、识人心)总结:同学们,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就表现在上面的三个方面。

反思:

上一篇:集对分析方法下一篇:水利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