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网络安全探究

2024-05-23

校园网络安全探究(精选10篇)

校园网络安全探究 篇1

根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1—2020年) 》的要求, 目前各职业学校正大力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 全面提升学校的信息化水平。数字化校园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 而校园网是数字化校园的基础, 是现代化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学、管理和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不断深入, 网络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 计算机病毒、恶意攻击、非法访问等安全问题开始威胁着校园网的正常运行。因此, 如何确保校园网络的安全、正常的运行, 已经成为每个职业学校面临的一大难题。

1 校园网现状及安全需求分析

目前, 江苏省常熟中等专业学校已建成“千兆主干、百兆接入桌面”的校园网。整个校园网基于核心、汇聚、接入三层网络结构, 采用千兆以太网技术作为主干技术, 呈星型网络拓扑结构, 通过百兆光纤接入Internet。从物理结构上看, 该校园网是一个典型的分层交换网络, 可根据校园网中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安全需求分别实施不同的安全策略。

(1) 核心汇聚区是校园网的中心, 完成对接入层的数据汇总, 实现高速、无阻塞的数据交换和路由功能, 该区域的主要安全需求是对整个网络划分逻辑子网, 控制广播风暴, 改善网络性能, 并限制病毒传播、实施安全访问策略。

(2) 网络接入区是校园网中用户接入网络的区域, 该区域的安全需求是为用户提供网络接入服务, 控制非授权和非法的用户访问, 并对接入层数据进行病毒防范策略。

(3) 网络出口区是校园网的边界。加强网络出口安全, 并对进出的数据流进行分析, 规范用户上网行为, 禁止外部用户非法访问校园网内部数据是该区域的主要安全需求。

(4) 服务子网区域是校园网提供信息资源和网络服务的区域, 安全性要求较高。该区域要防止非法的攻击和非授权的访问, 保护服务器的安全, 实施网络安全访问控制策略。

(5) 客户机区域是校园网的主体所在的区域, 保护校园网主机的安全正常使用是该区域的主要安全需求。

2 校园网络安全策略

根据上述校园网中不同区域的安全需求, 应采取合理的安全策略来保证校园网络的安全。

2.1 强化网络安全规章制度建设

“三分技术、七分管理”是校园网正常运行的基础, 建立全面的校园网安全管理制度并贯彻执行是网络安全的保障。学校应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相应的校园网安全管理条例与制度, 来规范机房的安全管理、系统操作和维护的管理、用户的管理等, 确保校园网安全、可靠、稳定地运行。

2.2 防火墙的部署

防火墙技术是防止入侵和非授权访问的最有效的安全技术之一, 通常被设置在被保护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将防火墙部署在校园网的边界, 并合理配置安全策略, 可以有效的保护校园网的安全。根据网络出口区域的安全需求, 对防火墙进行以下的设置:

(1) 设置包过滤规则, 只允许经过配置的数据包进入校园网, 阻断一切没有配置的数据包流量, 能有效防止非授权的数据包进入内部网络。

(2) 配置NAT规则, 将校园网内部私有IP地址转换为Internet公网IP地址并进行转发, 能有效屏蔽校园网内部的主机, 达到保护内部网络安全的目的;并使用NAT的端口映射功能, 将校园网内部的服务器端口映射到公网上, 实现对外提供服务的功能。

(3) 开启防火墙日志, 记录进出防火墙的数据流, 实时监控网络出口状态。

2.3 实施接入认证机制

实施接入认证机制可以加强对校园网用户的管理, 禁止非授权用户非法使用校园网资源。目前在校园网中普遍采用的接入认证方式是基于802.1x认证技术, 是一个基于端口的接入控制技术, 由认证服务器、请求者、认证者三个角色组成, 基于客户机/服务器工作模式限制对未认证用户访问网络。

2.4 VLAN的划分

在网络中, 可以根据业务应用的不同、功能或者部门的不同, 在交换机上划分为不同的VLAN, 实现相互隔离, 达到控制用户访问的目的。在校园网中通常可以将办公子网、教学子网、服务子网和学生子网进行划分为不同的VLAN, 分别进行管理, 这样能有效控制网络中的广播, 提高网络性能。另外还可以在原有VLAN的基础上配置P V L A N, P V L A N即私有V L A N, 进行PVLAN配置后, 同一PVLAN内的主机相互隔离不能通信, 只能和默认网关进行通信。这样可以将校园网中对安全性要求高的服务器划分在PVLAN中, 实现互相的隔离, 即使其中一台服务器被入侵后, 其他服务器的安全不会受到影响。

2.5 ACL的实施

ACL即访问控制列表, 是由p er mi t和deny组成的一组条件列表, 在交换机中配置扩展ACL, 使用deny tcp any any eq端口号或者deny udp any any eq端口号语句, 可以过滤病毒端口, 起到防止病毒传播的作用。

2.6 部署防病毒、补丁更新策略

在校园网中部署网络防病毒软件, 通过对在校园网每台主机上安装客户端软件, 实现对整个网络终端的病毒的实时监测, 一旦发现, 可马上清除, 最大程度防止病毒的传播;同时部署WSUS服务器, 实现服务器、客户机系统的补丁更新等。

3 结语

通过在校园网中实施上述安全策略, 可以有效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保证了校园网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李非.校园网接入与安全系统设计[D].重庆大学, 2007.

[2]郑刚.基于第三层交换技术的虚拟局域网建设[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2004.

[3]陈辉.校园网信息安全策略—以淮南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网为例[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2.

校园网络安全探究 篇2

摘 要: 随着近年来高校扩招,师资力量缺乏和基础设施不足,很多高校采取大学英语大班上课的模式。然而,大班英语授课无论对于学生还是老师都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文主要分析了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问题,并且就近年来备受师生关注的校园网络提出了对策,试图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辅助教学方法弥补缺陷。

关键词: 大学英语 大班教学 校园网络

一、引言

随着近年来高校扩招压力的不断增大,师资力量的缺乏和基础设施的不足,很多高校采取了大学英语大班上课的模式。然而,就大学英语教学而言,教学班级规模越大,学生的英语基础差异也越大,而且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实施,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由单纯的传授语言知识转变为培养学生综合语言交际能力,大班英语教学弊端变得更突出。师资力量的缺乏和基础设施的不足是短时间内无法改变的现状,因此理性看待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缺陷,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并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对策相对来说更加具有现实意义。笔者在一线教书多年,发现日益兴起的校园网络可以对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起到弥补作用,对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各项教学任务能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二、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缺陷

(一)学生方面

1.缺乏互动,不利于语言能力的培养,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外语学习需要交际和练习,这是外语专业采用小班教学的原因,大班教学人数过多,课堂内人均发言的机会和时间受到限制,这就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制约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

2.学生个体受关注程度小,容易丧失学习兴趣。

大班学生的个人因素差异大,如智力、思维方式、英语学习兴趣、水平和学习态度等,统一的教材无法满足不同学生对知识的需求。由于人数众多,教师无法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不可能对每个学生都给以相同的关注,这就造成优等生觉得知识浅显,学习积极性不高,听课容易分心;而程度差的学生觉得知识难以接受,注意力分散,很容易走神或者睡觉,学习效率低下,久而久之,上课只当听“天书”,放弃英语学习。

(二)教师方面

1.学生英语基础和学习目的不同,教师在传统课堂上难以确定同一的教学目标。

由于大班授课学生人数众多,学生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各自的英语基础差异较大,语言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学生能力特点不同,新知识接受程度也不同,这就让大多数教师难以把握授课内容的强度和进度。此外,每个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也有很大差别,传统的课堂内教学不可能完全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2.课堂管理困难,挫伤教师积极性。

在大教室上课,课堂管理很难进行,逃课、迟到或说话、走神、睡觉、看手机等现象时有发生。由于班级大,学生认为被提问的几率小,因此很少有学生自觉做好课前预习工作,一旦有问题提出,要不全班骚乱,要不都是沉默不语。点名记考勤浪费有限的上课时间,大多数教师不予采用,给逃课学生可乘之机,长此以往,影响整个班级的学习风气,教师的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

3.批改作业量大,课后评估难。

大学英语教师一般要承担三四个普通班级的教学任务,课后需要批改上百份作业,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师的个人工作精力有限,即使想对每个学生的作业进行细致评估也力不从心;如果仔细批改全体学生的作业,势必花费大量时间,批改完成所有作业时可能已经失去应有的实效性。很多学生钻大班授课的空子,作业抄袭,代写,不做的现象普遍,教师无法一一检举出这些学生,因此很难给予每个学生真实正确的作业评估,英语作业变成一种沉重的形式,失去其巩固检测课堂教学的意义。

三、校园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的优势

笔者在工作中进行考察认为利用校园网络实施大学英语辅助教学,可以弥补大班授课所产生的缺陷。

(一)校园网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大班教学环境下,学生不能得到足够的个人指导,因此英语学习只能以自主学习为主,这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采取多样化的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不仅学习知识,还要学会学习的方法和能力。校园网络可以提供图片、视频、歌曲等贴近生活和梦想的影像资料,给学生直观的认识,丰富课堂内容。校园网络还可以提供大量的多层次、多方面信息和内容,满足不同基础的学生英语学习的不同需求。教师可以设计安排有梯度和针对性的训练内容,以便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特点和能力水平选择相应的练习和测试。这样既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又让学生感到完成学习任务的成就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校园网络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实践证明,同一个教师教的大班学生的成绩有显著区别,因此在大学里的英语学习应以自学为主,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大学英语应靠自学为主,教师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培养学生驾驭学习的能力,减少他们对教师的依赖。教师可以利用校园网络建立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并逐步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传统课堂提出的问题通常要求学生在很短时间内作出解答,一旦学生能力不足,便没有充分时间和辅助手段研究这一问题,从而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提供的答案。但是在校园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中,学生可以就某一问题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充分的研究,真正做到学会学习。

(三)校园网络有利于减轻教师负担,做到正确评估,真正达到关注到个体的目的。

基于一些英语学习网站本身的管理和数据统计功能,教师可以轻松掌握学生在网络自主学习中的进度和完成度。而且,通过班级论坛、网上问答等形式,学生可以和教师探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还可以与同学交流学习经验等,少了面对面交流的尴尬与局促不安,无论英语基础和能力有多大差异,每个人都可以克服害羞的心理障碍,充分参与讨论、相互学习。这种交流,实现双向互动、实时交互,可以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参与度,从而有效提高学习成效。教师可以进行出题和分享资料,也可以定期线上答疑。网络课堂可以检查学生上机学习的时长、进度、做题对率,使水平不同的学生自由选择往下自学还是复习,弥补课堂时间有限的不足和学生水平的个人差异。

四、结语

大学英语大班教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这给大学英语教师提出新的要求,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的同时,需要转变原有的教学理念,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当前网络技术已经成熟;硬件条件已基本具备;少量即用现成的课件也可获得,因此校园网络辅助大班英语教学是可行的;而且在诸多方面胜于传统教学模式。但是通过网络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毕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因此要利用校园网络进行大学英语课程的辅助教学,使其作为一种理想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需要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阮晓琴,阮利东.影响多媒体大班英语课堂互动的因素及对策[C].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Vol.6):79.

[2]汪小亚.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探讨[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8(1).

[3]王建新.扩招后提高英语大班精读教学效果的对策与实验[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5).

[4]周仕益.大学英语大班教学模式的教法初探[J].河池学院学报,2005(11).

[5]熊惠.基于网络的大学英语大班教学模式探索[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1).

关于校园网络安全应用的探究 篇3

1 威胁校园网络安全的主要问题分析

1.1 计算机病毒

病毒指在计算机的程序中写入能破坏计算机内部数据或功能, 能进行自我复制, 影响计算机正常使用的程序代码或计算机指令。计算机病毒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破坏性强等特点, 学校校园网络的用户应用范围较广, 很容易使脚本病毒、木马病毒、蠕虫病毒等侵入校园局域网并大规模的传播和爆发, 使得文件系统遭到严重的破坏, 客户端不能正常运行, 甚至造成账号和密码被盗窃。这些病毒可以利用邮件等方式进行传播, 近年来比较著名的计算机病毒有熊猫烧香、冲击波等。

1.2 操作系统漏洞

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 操作系统也越来越复杂, 这就使得操作系统的代码量变得越来越大。同样, 应用软件都有其漏洞, 这可能是软件工程师为了自身方便而有意为之, 也有可能是软件工程师无意间的疏漏。操作系统的漏洞频繁出现, 这就给黑客和病毒以可乘之机。

1.3 黑客

黑客利用漏洞或者木马程序、密码破译等方式, 侵入校园网络进行破坏。黑客共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娱乐型, 这种人的作案动机为逞能活着贪玩, 侵入他人网络, 为所欲为, 借此显示自己高超的电脑技术和网络入侵技术, 以玩弄他人为乐。第二种为攻击型, 这类黑客在网上兜售歪曲的价值观念、污蔑和丑化党和国家领导人、散布谣言、诽谤他人, 进行破坏、分裂祖国的不法行为。煽动群众对于党和社会主义的不满, 破坏政治稳定。第三种是煽动型。这种黑客在网上宣扬阴淫秽、色情、暴力、赌博、封建迷信等有害信息, 教唆青少年犯罪, 扰乱社会秩序。

具体到高校中, 黑客攻击主要以下列几种方式存在:首先就是为了自身利益攻击。入侵学校数据库, 窃取电子论文和讲义, 清除档案中记录的自己的污点;第二种是为了报复学校而进行的攻击。受到学校处分的师生有可能通过攻击校园网络的方式, 对校园办公系统进行攻击, 破坏学校办公系统和教学系统。还有一种就是学生为了表现自己能力或者好奇而对校园网络进行的攻击。网络上的攻击工具使用方便、数量多、下载方便, 这就使得校园网络面临巨大的威胁。

2 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存在的误区分析

(1) 思想误区。高校保卫工作者仍局限于传统的保卫工作思想, 存在着明显的传统思维定势, 不能准确估计当今信息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未能真正及时准确的认识到网络犯罪的危害性, 对网络犯罪的对象、性质、内容、方式等认识不足, 这些都会造成校园网络安全受到威胁。

(2) 知识误区。专家预言:中国的网络信息时代, 将首先在高校中实现, 并以此发散延伸至社会各领域。然而, 高校保卫干部大多文化素质偏低、保卫专业知识更新较为缓慢、计算机网络知识十分缺乏等问题, 这就使得高校网络保卫工作十分被动。

(3) 管理误区。在高校校园网络的管理过程中, 因为技术、经济等原因, 学校内部缺少网上安全管理的相应部门和管理机构, 使得网络保卫职能得不到实现。

3 校园网络安全问题解决方案

目前已有的各种软、硬件网络安全产品比比皆是, 但是都只能解决部分的校园网络安全问题, 比如说著名的防病毒企业360、诺顿、金山、瑞星、PC—CILLIN等软件主要解决的是网络病毒的防范问题;晓通、天融信等防火墙企业主要解决的是网络攻击问题。但对于学校的网络安全问题并没有较为整体的解决方案。学校对网络安全的需求不同于其他行业, 比较特殊, 学校进行的校园网络安全建设, 虽然与其他行业一样, 面对的是攻击、不健康信息、病毒等威胁却不应亦步亦趋, 而应根据学校的具体需求, 把达到良好的目的作为第一评价标准。针对校园网络存在的各种安全问题, 作出以下解决方案, 以提高校园网络的整体安全系数。

(1) 防火墙技术。为达到校园网络安全的目标, 我们需要对正确的安全过滤规则进行规划, 这就是校园网安全的防火墙, 这些过滤规则包括:端口、协议、源地址、流向、目的地址等。

(2) 数据加密技术。此项技术是与防火墙配合使用的安全技术数据加密技术可以提高数据和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防止内部保密数据被外部破析窥看。由于网络病毒可通过猜测简单密码的方法对系统进行攻击, 因此我们要尽量使用复杂的密码, 而且经常更换。数据加密技术也可以在关键数据的管理上使用, 只允许制定的人使用密钥进行查看使用。

(3) 加强人为管理。“三分技术, 七分管理”。学生的好奇心十分强烈, 面对这样一群使用者, 要正确引导学生, 并让其意识到后果的严重性。

4 结语

严格来说, 并没有绝对安全的校园网络系统, 校园网的安全问题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因此我们应该综合全面的考虑运用各种措施, 综合提高其安全性, 建立一套真正适合学校的网络安全体系。

摘要:当今社会,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各高校纷纷加入开展校园信息化的建设的队伍, 校园网络作为学校的基础设施, 承担着教学、管理、科研和交流等任务。对于威胁校园网络安全的各种因素, 在日常管理中应及时发现和防范。本文就当前威胁校园网络安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校园网络,网络安全,信息安全,防范体系,安全防范

参考文献

[1]李盘荣, 王浩, 李文坚.校园网络安全研究与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9 (16) .

[2]王安福, 范训礼.构建校园网络安全保障体系[J].计算机安全, 2008 (04) .

校园足球训练探究 篇4

【关键词】 校园;足球;训练;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3.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0-01

1 校园足球训练的两个基本原则

1.1让孩子们都能踢“快乐足球”

足球运动的诞生源于“寻找快乐”,足球运动想要发展必须“体验快乐”。校园足球的教练员们一定要把让孩子们享受到足球运动的快乐作为训练的根本。美国体育教学大纲对教练员职责的描述中写道:“教练员的职责是尽可能使球队中的每名运动员都能在训练中安全地享受足球运动带来的快乐体验。”并在这节中说道:“孩子们参与体育运动不外乎以下几个原因:与其他孩子玩耍或结识新伙伴、提高身体素质、学习技术……但孩子们的主要目的在于娱乐。”现代足球训练,尤其是青少年足球训练,若教练员不能在训练过程中全方位地呈现出使球员“享受足球乐趣”的氛围,训练将难以奏效。如果想要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儿童自觉自愿地参与足球运动,让他们享受到足球运动的乐趣一定是第一位的。

1.2让孩子们踢“真正”的足球

有些教练员认为如果没有基本技术,足球比赛是难以进行的,所以让孩子们长时间、枯燥地练习基本技术。其实这种想法和做法都是完全错误的。每一个小时候踢过“街头足球”的人都知道,那时的我们没有高超的足球技术,但比赛依然热火朝天,快乐无比。

德国人认真研究过巴西人的“街头足球”后说,“他们(巴西人)年龄很小在街头巷尾随便比赛时就打下了个人技术的坚实基础,从那里学到的套路成了他们足球方法学的指南。”这种“真正”的足球,是足球技术发展的原动力,也是足球运动乐趣的源泉。荷兰人根据现代足球比赛的特征,将球、队友、对手、场地(空间)、方向和规则归纳为足球比赛六大基本要素。这六个要素在足球比赛中相辅相成,相互制约,不可缺少。

2 校园足球训练的技巧与方法

2.1了解孩子们的思维方式有助于训练的顺利进行

曾听一位教育专家说过这样两句话“孩子不是小大人”、“学会蹲下来与孩子交流”。“孩子不是小大人”,他们不是年龄小的“大人”,看待问题的方式与大人不同。有时你会觉得孩子看待问题的方式或简单或古怪,但你必须要理解他们,这样才有助于你与孩子的交流。“学会蹲下来与孩子交流”,蹲下去了,放低自己作“教师”、“教练”的姿态,从他们的“视线”高度去看世界,你才能看清他们的世界。表扬与鼓励,永远是孩子们干劲十足地参与足球运动的动力,而批评与指正又是孩子们进步的重要方式。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扬长避短。先对孩子好的行为进行表扬,之后对出现的错误给予批评指正,最后再不吝言语鼓励他们。这样,孩子们即开心地接受批评又信心满满地投入训练。

融入孩子的世界,与孩子们成为朋友,你会理解他们,他们也会更尊重你,这会让你对孩子的学习行为的指导更有针对性,也会让你的训练顺利而又自然。

2.2明确训练主题,合理安排练习内容

一堂训练课,首先要有一条主线,这条主线就是这堂课的主题。一堂好的训练课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比如“感受滚动的足球”、“运球变向”、“有长度、宽度意识”等。一堂课安排的所有练习内容都应围绕该主题,不可跑偏。这个训练主题可能延续几堂课,但练习的内容和难度要根据孩子们掌握的情况有所变化。一堂课的练习内容,包括热身运动、技术练习(简单说就是为完成主题而进行的没有对手的技术动作练习)、技能练习(有对手的技术练习)、特定场景比赛(为了结合实战练习训练主题而设定的有特殊规则的小型比赛)。在选择练习内容和方法时要尽可能包含更多的足球基本元素,以使练习更接近真实比赛,但应尽量避免选择限制孩子发挥创造力的练习方法。

2.3保证每一堂课的练习效率

我们会发现,如果一堂课的练习效率低下,练习不够紧凑,孩子们很快会将精力转移到别的事情上,从而使课堂混乱,难以把控,练习效果差。所以,我们要想办法提高课堂效率,这也是一堂优秀训练课的基本标准。效率高不等于安排的内容多,一堂课,除去热身和最后的比赛,练习模块不易超过两个。这样不但减少了孩子们熟悉不同练习方法的时间,也可以让每一个练习更充分。一种练习可以连续使用两三节课,同一个练习的难度要有递进层次;练习与练习之间的场地变换尽量少;练习方法不要太复杂,应以最快的速度开始练习,减少讲解时间。教练在讲解时指出错误要点、练习重点即可,与该堂课的训练主题无关的尽量少说。教练选择的练习方法是能让更多的孩子同时参与的练习方法为好。如果孩子必须排队练习,应减少排队的人数,多组同时进行,增加练习频率,拉长练习路线。

2.4增加练习的竞争性与挑战性,激发练习兴趣

其实,让孩子们快乐起来的方法很简单,教练不要追着孩子屁股后面“填鸭式”硬逼灌输,孩子们踢球的兴趣首先来源于外界的刺激,除了练习本身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外,只要将竞争、对抗、挑战融入到练习中去,我们就可以更好地满足孩子们的愿望。将孩子们分成两队,看谁运球快,看谁踢得准,这就是竞争;让两个孩子一对一射门,这就是对抗;让孩子自己与自己比,一分钟能颠多少个球,下次尽量超过上一次,这就是挑战。本身很枯燥的练习,加上这小小的条件,孩子们就会很愿意去练习。有教练参与的游戏,孩子们会更加卖力气,而教练幽默的语言,有趣的肢体动作也是调动孩子们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当然,我们一定要避免练习过难或过易,这样,孩子们很容易失去兴趣。在游戏中提高孩子们的球感,在竞争、对抗中提高孩子们的技术、技能,这才是我们需要的足球训练课。

3 结束语

开展校园足球,一定要让孩子们体验到“真正”的足球。足球的乐趣源于这项运动本身充满着竞争和变数,如果训练安排体现不出这一真实状况,就必然无法谈到让孩子们享受足球。校园足球的教练员们应充分注意到足球运动本身的竞争性与趣味性,尽量避免脱离足球运动基本形式,公式化、枯燥无味的练习方式。改变以往多练狠练的传统观念,学习新的训练理念,创造新的练习方法,寓教于乐,足球训练对教练,对孩子其实都是件快乐的事情。

参考文献:

[1]焦敬伟.北京市中学女生家长对女儿参与足球运动的态度[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04)

校园网络安全探究 篇5

随着高校的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入,在高校校园网运行的应用也就越来越多。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就使得信息系统变得庞大而复杂。校园的使用者对信息系统的依赖性不断的增加,使得对校园系统的服务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各个高校中系统建设存在着最为严重的问题就是谁开发谁就维护的现象,每个单位中所提供的服务水平都是不一样的,这样就会导致提出如何才能够投入更少的资金来维护系统正常运行,如何才能够保证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等问题。通过对各个高校校园网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对校园数据中心重新赋予定义。最近几年的发展中,校园网数据中心已经成为校园信息化的中心,主要分为信息系统、办公系统、网络教学系统等。校园数据中心中有存在着各种服务器,里面存有很多有用的信息与数据,同时与各个系统之间有着诸多的接口。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黑客攻击技术越来越娴熟,校园网数据中心安全也不仅仅是简单的对象,有很多人都是参与到其中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攻击者在攻击的时候。攻击一点就可以,但是我们却需要处处都防护,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就使得校园数据中心网络安全复杂程度又不断的提高。所以,单一的网络安全产品并不能够保证校园网的安全。因而建立智能化的安全防护体系势在必行。

1 建构校园数据中心网络安全防范体系

传统的计算机安全体系的模型是在1985年由美国推出的TCSEC,是静态模型中的代表,而动态模型主要是P2DR。动态模型P2DR是静态模型TCSEC的发展,也是目前计算机中最常用的计算机模式。其中主要有四个部分,安全策略、防护、检测、响应。其中防护与检测形成了一个动态的安全循环。在安全策略整体下可以充分的保证系统安全性。

虽然动态模型是最常用的模式,但是不能否认其中的缺点。R2DR模式忽视了安全管理起到的作用。校园中数据中心服务的对象是广大师生,大学生是最为活跃的群体,这样就应该更要突出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我们根据多年的实际工作情况,提出了一种多方面,动态的安全防护体系。

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应该是动态的,主要是由于安全漏洞是不断产生的,黑客攻击的手法也在不断的变化,校园数据中心也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在构建安全防护体系之后也应该要对系统及时进行更新,这样才能保证安全防护系统的先进性与防护性。安全防护体系用的安全策略起着决定性作用,安全技术支撑着整个系统,安全管理为手段,同时培养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在发展中不断完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

下面主要介绍网络安全防护体系中的各个组成部分。第一安全策略,是网络安全体系的核心,主要描述的建构安全数据中的目标,这里的目标既可以是短期目标也可以是长期目标。第二安全技术,常见的安全技术主要有防火墙、漏洞扫描、备份恢复等。网络防范系统是一个整体,这些工具都主要构成了了网络安全体系,缺少其中一个部分是不行的,由于校园中的经费一般都是不充足的,不能每个部门都有,这样也就导致高校应该要在安全策略下实施分步进行。第三安全管理,贯穿了整个安全防护体系,其中也包括了人为因素。安全防护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防护,防护如果不落实到管理,即使有最好的技术也是没有用的。这里所说的安全管理不是简单的行政管理,更多的是对安全策略与安全技术的管理。第四安全培训,最终系统信息安全是取决于用户的安全意识。因此应该定期要对校园数据中心使用对象进行安全意识培训。

2 校园数据中心安全构建实际

2.1 安全策略制定

校园网数据服务器中包含了各大品牌的服务器,但是功能结构都是不一样的。校园网面对的是广大师生群众,这样又会进一步导致系统应用环境的复杂性。面对如此复杂的环境,数据中心在建立的初期就应该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来确定安全防护策略。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确定安全体系的长期目标,能够抵御一般黑客的攻击。远期目标主要是取证机智,保证系统在收到攻击之后可以进行查询。但是很多情况都是由于管理人员操作失误,而在审计明确事故时候出现问题。长期目标主要就是建构起来安全预警系统,这样就有能力可以抵御更高级黑客的攻击。

2.2 安全技术的应用

通过在安全策略的指导下,主要对安全工具与技术进行了简单的部署。在局域网没设置防火墙,就可以利用VPN功能设置第一道防火墙。通过利用VPN管理员在家的时候也可以接入数据中心。利用防火墙的隔离功能设置DMZ区。使用入侵检测系统可以对通过数据中心流动进行检测。同时使用数据认证器对信息进行识别。想要实现网络防病毒的功能,应该要在数据中心内建立病毒控制中心。同时也可以根据功能将服务器划分成不同的部分,使用多级防火墙系统,这样可以对校园网进一步的保护。但是制定安全策略时也因考虑当前资金情况,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

2.3 建构安全的管理结构

安全管理始终贯穿于整个安全防范中,无数的实践都告诉我们,只有好的安全技术,没有好的安全管理是绝对不行的,这样很难能够保证网络系统安全。因而,应该要制定一系列安全管理条例,对安全技术与设施进行管理。校园网建立时确定网络安全防范体系,这就需要明确安全的定义,确立专门的技术人员,分工合作,责任明确。但是多数情况下都是由于责任不够明确而导致安全管理有名无实。因此,就应该要重新划分安全定义,将安全管理系统与系统管理相结合,并且要建立明确的安全管理流程。

2.4 安全培训

决定信息系统是否安全其用户安全意识是起着决定性作用,因而对校园网数据中心用户进行安全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必须要进行的。在当今病毒泛滥的时期,通过对用户定期的培训,发放病毒通知,这样会使得用户有安全意识,不浏览来路不明的网址并及时进行补丁修复。

2.5 安全防护发展动态

安全防护体系不是一天就可以建成的,数据更新的情况也是在不断变化的,这样也就要求应该要根据现有的实际情况与不断发生的系统中出现的问题,对防护系统不断的进行更新,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才能够保证网络安全防护系统向好的方向发展,也确保了该系统的先进性。

3 结束语

校园数据中心是校园网的中心,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基石。因而应该要建立安全、完整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来确保数据中心的安全。校园网数据安全管理防护体系建立到目前为止,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安全防护管理体系在初期建立的时候缺点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内容也很多,在这种背景下,本文提出了构建以安全策略为中心,以技术为支撑的安全防护管理系统。整体来看有利于校园网安全的防护,减少网络中不安全因素,为我院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摘要:校园数据中心网络在校园信息系统中处于核心的位置,所以学校应该要建立智能化的安全防护体系,这样在一定的程度上才能够保护校园数据的安全。在长期的发展中,高校都针对校园数据中心网络安全提出相应的对策与解决方案,但是这些方案在实施的时候难免会有些不足的地方。因而,本文主要提出构建以安全策略为核心、技术为支撑、利用安全管理的手段以及培养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来完善校园数据中心网络安全防范体系的构建,本文最后也介绍了我院在信息化建设中取得的经验。

校园信息网络的连接方式探究 篇6

1 技术方案设计中网络技术选型设计

1.1 校园网络中心的设计

校园网络中心的设计主要包括干网络的设计、校园网络与Internet网络的互连以及远程访问服务等。主干网络的连接需要根据学校具体的情况采用具体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 而校园网络与Internet网络的互连则需要路由器作为中介, 以专线方式连入Internet网络, 并提供防火墙、计费管理等功能。远程访问功能通过一到四个调制解调器和一到四根电话线, 就可以实现为远程访问访问人员提供拨号上网服务的功能。

1.2 教学子网的设计

学校的教学子网的连接主要就是为了多媒体授课, 所以教学子网可以通过多通道的磁盘列阵接多台主机的方式来提高访问的总线宽带。教学子网的软件选择方面, 可用的类型则有很多。

1.3 办公子网的设计

办公子网主要是用于学校领导阶层和教师之间的工作交流, 以及办公人员对学校相关资料的管理, 包括档案的建立、修改、更新管理等, 都需要通过办公子网来实现, 同时学校的办公子网还应该支持视频通话的功能。所以, 根据办公子网的这些具体要求, 学校应该具体而论, 全面考虑运用哪种连接方式来实现办公子网的连接。

1.4 图书馆子网的设计

图书馆网络是一个相对比较独立的部分, 所以图书馆管理系统可以应用的软件较多而且相对成熟。

1.5 宿舍区子网及后勤区子网的设计

宿舍区子网的连接主要是为了学生能够接收到学校发出的通知、公告等重要信息, 而后勤区子网的应用范围则比较广泛, 它不仅要实现后勤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 还要实现后勤区与老师、与领导以及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 所以它的连接设计必须是多方位的。

2 应用系统资源建设

2.1 内部信息资源建设

内部信息资源建设具体可以分为校长查询、学生管理、课程管理、思教管理、教卫管理、党务管理、工资管理、财产管理、档案管理、文件管理等模块。而具体来说校长查询主要是校长通过信息网络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检查, 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反应给教室阶层, 并一起对该情况做出研究, 讨论是加以改进还是加以发扬, 改进应该怎么改进, 发扬应该怎么发扬;除此之外, 校长还可以通过信息网络对老师的工作情况进行一定得检查, 老师可以将近期的工作情况通过网络汇报给校长, 校长经查询后, 对老师的工作提出一定的意见和建议以促进老师更好的工作。学生管理则主要是学生会管理这一模块, 学生会管理的范围很广, 小到校园卫生的检查, 大到学校晚会、典礼的举办, 学校中一些细枝末节的事情都需要学生会的管理, 而学生会的管理可以通过信息网络更加有效的实行。课程管理无疑就是对学校课程进行安排、查询、审核等工作, 学校课程安排对于学校教学能否高效有序的进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信息网络, 学校可以高效的实现对一切课程的管理。而工资管理在信息网络的背景下更是高效管理, 信息网络一旦连接所有教职工的工资结算, 工资发放都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好。内部信息资源建设的其他模块也可以通过信息网络高效方便的实现。

2.2 外部信息资源建设

外部信息资源建设的功能具体包括Internet功能、远程访问功能、电子邮件功能、以多媒体的方式介绍学校的功能、讨论和交流功能、信息发布功能等几个模块。这些功能都可以通过信息网络的平台加以实现。比如说, 远程访问功能, 学校领导可以通过远程访问功能来请教有资历的教育家有关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当然学校也可以通过远程访问请有资历的老师来为学生进行授课, 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和难题, 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 而且老师还可以通过远程访问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案, 提升自己的教学效率。再说通过多媒体的方式介绍学校的功能, 学校可以将学校的具体情况做成PPT, 再加上学校有关人的解说, 就可以很好很详细的将学校介绍给大家。

3 结语

总之, 校园信息网络的连接对于学校的教学、管理等工作的高效进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还能够有效增强校园师生之间的联系, 促进和谐校园的形成, 因此, 必须谨慎决定全面考虑, 选择最适合的连接方式来实现校园信息网络的连接。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 社会的发展, 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迅猛, 与此同时, 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也越来越先进, 信息网络也越来越普及到我们生活、工作、学习的每一个角落中。如今, 我们的生活工作已离不开信息网络的帮助。尤其是学校, 在改革开放以来, 学校不仅是在教学方式上进行改革创新, 而且也更多的在校园软件和硬件上进行更新换代, 进而校园信息网络逐渐在各个学校中兴起并且成为校园信息交流的主要部分, 所以校园信息网络的连接方式的探究进而成为相关人士研究的热门话题。本文就校园信息网络的技术方案设计和应用信息系统资源建设两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简要探析, 希望对校园信息网络的管理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校园信息网络,连接方式,内部信息

参考文献

[1]崔善童.基于改进型可信网络连续的动态网络控制的设计和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 2014.

[2]刘慧.中学数字校园系统的构建[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 2014.

校园网络维护与管理方略探究 篇7

在校园信息化发展的大背景下, 中职高校中校园网络教育教学逐渐普及, 校园网作为一种校园内部资源共享的平台, 逐步成为学校管理、教学、学习、科研的重要设施之一, 影响各个层面的教育教学活动, 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教学效果及学校各管理职能部门的工作效率具有很大的作用。除了资源共享, 校园网在远程教学与网络视频教学等方面为建设现代化、智能化、信息化的教育教学模式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逐步影响新一代的师生间教与学的行为习惯。

与互联网相比, 作为一种以科研、教学为主要目的的局域网环境, 校园网结合当代先进的网络部署与管理技术及相关的多媒体技术, 具有其本身的特点, 如上网时间集中、网络依赖性强、服务针对性强等。尽管网络现代化的环境为校园的各个方面的活动及管理提供了便利, 然而, 在校园网的不断运用的扩大过程中, 用户数量的激增, 用户要求的不断苛刻, 同时伴随着网络技术不断更新与发展, 它所带来的网络安全问题也愈加受到关注。因此, 面对校园网络的维护与管理日益维艰, 维护和管理好校园网络是当前研究的的重要课题, 通过及早的发现校园网中存在的问题, 做好校园网络的维护与管理工作, 充分发挥其本身的作用。

根据中职高校中校园网的使用现状, 分析相关维护管理的缺陷, 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2. 校园网络建设的现状

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背景下, 目前, 大部分中职学校已经通过借助现代化的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手段, 将学校的相关网络、站点连接在一起并与外界的互联网相互融合, 校园已经成为校园管理、宣传、沟通及教育教学的重要平台。面对日益庞大的校园网, 校园网络的管理日益重要, 其管理对象一般包括校园网使用的用户、校园网的主要服务类型以及校园网的主要硬件设备。校园网络一般采用3层架构, 即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

然而, 随着中职高校中校园网的不断拓展及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 校园网的维护与管理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第一, 校园网安全受到外界的威胁。尽管网络的在资源共享、沟通便利等相关方面为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方面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但是随着网络技术及黑客技术的不断发展, 网络安全事件经常出现。一方面是受到网络病毒等破坏性的软件的入侵, 作为内部网络, 一些单季度额杀毒软件很难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 使得校园网极易感染病毒, 而校园网络的用户很多, 传播和感染速度也非常的快, 计算机系统及网络消息经常遭到袭击, 严重影响校园管理的正常进行;另一方面, 作为资源与科研成果聚集的重要网络环境, 经常会受到黑客们攻击, 一是获取科研成果, 二是满足其自身的自豪感。因此, 针对校内网络迫切需要集中维护、统一升级、统一扫描的杀毒策略。

第二, 用户数量多, 网络负担大。伴随着中职高校的不断发展, 其带来的用户激增问题使得校园网管理工作日益艰难, 与有限的IP地址相比, 校园网用户数量却有了很大的提升, 使得部分用户上网困难。此外, 在有限的校园宽带下, 用户的增多同时也导致了在某一时段校园网络速度的大幅降低, 严重影响学校的办公、教学、管理及学生的网上学习、生活和工作。

第三, 用户网络安全意识差。对于校园网络的主要用户——教师与学生大都不是专业人士, 网络安全意识淡薄, 对病毒入侵现象及系统安全漏洞缺乏正确的认识, 片面的依赖于病毒防护软件, 同时校园网用户数量大, 病毒传染速度快, 使得网络安全受到很大隐患。

第四, 校园网络后期维护与管理不足。大部分中职高校为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高度重视校园网的功能和规模, 但在后期的维护与管理方面投入的资金和精力较少。一方面是校园网管理缺乏相对专业的人员, 其管理经验略显不足, 在相关技术问题及病毒威胁来临时, 一是缺乏对危险的敏锐感, 二是对存在的问题不能提出很好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 除了管理人员的自身的管理素质方面, 学校缺乏正规的校园网络维护与管理的相关设施和相关技术, 在现有校园网的少数网管人员的情况下, 管理人员只能进行小范围的管理, 缺乏对校园网络的整体认知, 管理手段和管理设备相对落后。

3. 校园网络维护与管理的策略

面对校园网中存在的各种来自于网络规划、用户、网管、设备、外网及管理手段等方面的不足, 对校园网络进行有效地维护和管理, 是校园网得以能够安全、高效的进行运行的关键。下面将对中职高校中校园网的维护和管理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 合理规划校园网络的建设

针对新建的网络体系, 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既要考虑当前的额应用需求, 又要为日后的发展提供充裕的空间。首先, 分析网络所需的网络规模及架构体系, 结合当前网络技术的发展情况, 采取合理、高效的方式进行网络的部署。其次, 在IP的分布上, 在充分考虑当前用户数量及各部门用户需求量上, 合理分配IP的同时为学校日后的发展考虑预留出一定的空间。再次, 对校内IP与MAC地址绑定, 尽管在统计工作及设置方面会有很大的工作量, 在这种策略能有效地改善IP篡改和攻击的现象。

第二, 加强校园网安全意识的教育和宣传。在学校中, 由于用户数量很大, 对于某些病毒威胁, 网络管理人员也很难面面俱到, 这就需要用户在网络使用中, 注重对危险的防范意识。首先, 学校可以开展网络安全和网络防范基础知识的普及, 在校内开展网络安全知识选修课和相关的知识讲座。其次, 网管中心可以加强对校园网络安全的宣传, 如橱窗展示、网站提醒、印发安全防范手册, 通过一系列的手段使用户明确的认识到在受到病毒威胁后, 计算机所出现的异常现象, 让用户有所防范。再次, 在网络管理的日常工作中, 加大对学校的安全漏洞的修复。

第三, 加强网络监控。在庞大的校园网络中, 在要加强网络管理中心的监控手段, 通过网络监控, 使得网管人员全面的直观的发现网络的当前运行状况。在网络线路受到威胁时, 网络人员能够今早的发现问题所在,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一是要有与校园网络合适的先进的网络监控设备和监控系统, 通过因进行先进的设备, 辅助网管人员对校园网络进行高效的、灵活的、便捷的管理。二是要在网管中心配备专业技术较高的网管人员, 要求其对网络故障有高度的敏感性, 对网络问题能及时的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对网络的日常管理提供高效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 如IP划分的方案、时段流量的控制等等, 使得校园网络高效、安全的运营。

第四, 做好网络后期维护。校园网的规划、建设用时很短, 但是校园网的维护与管理工作却是长期精心组织与是实现的。中职高校中校园网的应用主要在学校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的学习, 校园网络不仅要依靠外网同时也要注重内网教育网站和教育资源的管理与维护, 及时的丰富和更新信息资源, 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共享平台。此外, 在后期维护当中, 我们应将以布好的网络环境同先进的监控体系联系在一起, 对网络的使用情况进行管理和分析, 如通过分析学生使用的网络流量和网络时段, 进行流量控制;对不良的网站和网游进行禁止;对教师机设置网络监控了解实验教学中学生的一些网络行为, 在提高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同时对学生的日常学习进行有效地监督和管理。

第五、通过技术手段加强网络安全的维护。通过分析中职高校中校园网中常见的网络攻击行为, 在校园网络的维护和管理中, 加强网络安全的策略和手段。目前, 在应对网络攻击的技术中, 常用的手段包括入侵监测技术、加密技术、安全证书认证技术、相关防火墙技术、扫描技术以及邮件网关技术。

4. 小结

为做好中职高校中校园网络的维护和管理工作, 我们要不断地发现问题, 并提出行之有效的策略。一是要注重日常安全的宣传, 加强广大校园用户对网络维护和网络安全的防范意识;二是要提高校园管理手段的, 完善校园监控网络;三是要设立合理、有效地网络维护制度, 注重硬件设施的保养;三是要提高网管人员的专业素养, 在引进先进设备的同时注重网管人员的专业培养。在长期的校园发展中, 校园网络的维护与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设计和规划好网络的管理工作, 对网络进行相关的分析与调整, 达到用户使用的最优化, 实现校园网络高效、安全、有稳定的运行。

参考文献

[1]张英伟.试论高流量校园网络管理策略的研究与实现[J].信息与电脑 (理论版) .2011 (12)

[2]张玲新.加强高校网络管理工作措施探讨[J].软件导刊.2012 (07)

[3]赵永刚, 李志鹏.校园网络管理与安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 (03)

[4]杨维荣.高校内网网络安全问题和维护策略研究[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 (06)

[5]冯军.高校校园网的几点安全问题及应对策略[K].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 (3)

[6]韩塞北.新形势下校园网管理探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3)

高校校园网络运营新模式探究 篇8

关键词:高校,资金与技术,校园网络运营新模式

校园网是高校教学、科研及管理的内部局域网络, 也是健全高校基础设施、构建高校数字化环境的重要平台。高校网络的构建及运营极大地改变了高校生活及管理方式, 提高了教学管理水平, 增强了高校的整体竞争力。有人指出, 高校人才云集, 在开发与建设校园网方面存在较大优势, 能独立承担起构建良性校园网网络的重任。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信息传输速度的不断加快, 高校校园网络运营的传统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高校教学、科研及管理需求。所以, 我们应该意识到独立构建校园网络模式的局限性, 急需探寻出一种全新的网络运营模式, 以促进高校发展, 构建师生共建、校企共建的全新网络平台。

1 高校校园网络运营传统模式存在的问题

1.1 运营权丧失

传统的高校校园网络运营模式在运营权和自主权上把握不准, 容易受到授权方的钳制。许多高校在校园网的建设上缺乏大量资金投入与技术支持, 只能依靠授权来建立健全校园网络, 这种做法的直接后果是授权方掌握着高校校园网运营的命脉, 高校很难对校园网络的价格、维护及管理做出正确的反应。所以, 传统的运营模式不利于高校开展广泛的网络教育教学活动, 也不利于开展高校网络联盟。

1.2 信息不对称

一方面, 许多高校因缺少大量的资金, 不能自主构建起完善的校园网络, 对授权方所列出的信息把握不准确;另一方面, 大部分高校没有自主意识, 没有委派专家学者对授权方所提出的网络建设方案进行合理评估。所以, 高校与投资方在信息上并不对称, 以致校方利益难以得到保障。

1.3 资金与技术难以兼顾

资金与技术是导致高校采取不同网络运营模式的关键。如果资金不足, 高校往往会采用授权型、自主型运营方式, 但是这两种模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校校园网络运营的问题;如果技术不足, 高校则会采用外包型运营模式, 这种模式虽然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运营权, 但是承包单位的介入不利于高校培养自身的技术力量。由此看来, 在运营模式的选择上, 高校往往会根据自身资金和技术情况做出反应, 以致于很难同时兼顾到两者。

2 高校校园网络运营新模式的可行性

在校园网建设的后期, 高校将服务教研与追求利益最大化作为运营校园网络的两大重点。随着“以网养网”概念的渗透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全新的运营模式就应运而生了, 这种模式即为高校授权多家运营商, 学校委派专家团队参与监管, 让学生在统一认证下可以自由选择运营商, 登录外网, 而运营商提供免费带宽供教工开展教学科研和管理使用。

2.1 市场化运营方式更加灵活

这种运营模式以市场化运作为核心, 通过收费上网、部分资金返流、技术团队支持与培养等手段, 一改之前只考虑资金或技术的方式, 从而形成资金投入稳定、技术依赖性小、管理规范的良性循环。从本质上看, 这种运营模式是高校以内部市场交换外部资源的结果。这种交换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投入成本, 同时又通过灵活的市场方式对运营商的行为进行有效监控与管理, 从而使这种模式更能与高校教研、管理工作更加契合。

2.2 有利于实现共赢

一方面, 通过市场化的运作, 运营单位可以通过提供上网服务、维护服务等获得利润最大化;另一方面, 高校与多方运营商合作, 可以参与利润分成, 并将所得资金重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 将所获得的资金用于校园管理, 从而起到了循环利用的作用。所以, 就运营商与高校、网络运营与教育教学而言, 互利共赢已经成为他们之间的最大特色。

2.3 有利于降低管理成本

传统的网络运营模式都只能兼顾本校资金或技术, 几乎没有考虑过对运营商的监管。而新模式则利用市场, 让多个运营商进驻同一个高校, 为运营商提供发展平台之时, 同时也要求其参与竞争, 这不仅为高校的网络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也很大程度上拓展了企业的利润提升方式;根据高校的具体情况, 以高校为轴心, 让高校参与对多个运营商的宏观管理, 这样既把握了运营的主动权, 学习了每个企业的网络运营技术, 又通过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合作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

2.4 有利于信息同步

一是高校通过专家团队监管运营商, 这样可以保证学校及时迅速地对运营商所提出的信息、交换条件进行合理评估, 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高校损失。例如, 为建成一批300万的网络设施设备, 我们可以通过招标的形式, 让多家运营商参与投标, 并通过专家团队裁定最后得标单位, 这样既防止了部分企业侵吞高校资金, 又保证了高校利益最大化。

二是高校的主要工作为教学、科研和管理, 对网络信息的更新换代并不敏感。而全新模式则充分考虑到了这点, 引进多方企业, 以企业的力量带动高校校园网络的建设与发展, 从而实现了资源共享共建的目的。

3 高校校园网络运营新模式的构建

3.1以合同规范运营方

一是完善招标—投标—得标体系。高校可以以电子阅览室、校内网吧、办公网络、学生公寓网络等需求, 有针对性地选择投标单位。同时, 高校还应对得标单位进行一系列审核, 对审核不过关的单位予以淘汰, 从而完善招标与投标的各个环节。

二是以合同的形式规定高校及运营商的权利与义务。高校在校园网络发展的主要目的、资金投入、技术监管、网络服务上做出明确说明, 促使双方共同遵守合同的相关条款, 从而规范运营商的投资和运营行为, 保障高校的合法权益。

3.2 采用收费与免费相结合的方式

非市场化的运营方式基本上都是高校向运营商购买宽带, 免费提供给学生使用, 或者收取很少的网络维护费用。这种免费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了高校的服务功能, 获得了较大的社会效益, 但是这种方式很难保障学生优良的网络服务, 很难保障学生核心业务的开展, 也不利于激发网络维护与管理人员的积极性。而新模式则主要采用收费与免费相结合的方式, 即高校师生员工可以免费访问校园网资源, 教职工可以通过运营商提供的免费网络出口访问外网, 学生则通过接入运营商网络出口访问外网。

第一, 用户身份认定。区别用户身份是进行收费的关键。例如, 校园网内部用户发起认证, 认证计费系统收集用户认证信息后, 通过Radiusproxy协议将用户的认证请求和计费请求报文转发给运营商CRM处理。同时认证计费系统在判断用户是否可以访问校园网的同时, 将下发必要的用户接入控制消息和记录用户在线信息。当用户接入校园网后认证计费系统将根据运营商提供的用户套餐信息为不同的用户限制不同网络带宽, 实现差异化的校园网运营方案。

第二, 严格把握收费与免费领域。校园网吧、学生公寓网等娱乐性领域是高校师生放松身心的重要场所, 但在市场化环境下, 这也是一种消费行为, 所以, 高校应该酌情收取服务费用, 借此激发网络运营及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另外, 教务系统、电子图书馆、公共教学资源网等公共领域是高校师生学习的重要基地, 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开展科研活动的有效网络, 因此, 针对这些领域, 高校及运营商应该适当收费或直接免费, 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3 激发市场需求

网络是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良性的网络环境有利于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拓宽学习领域与科研领域。所以, 我们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将学生的实际生活、社团活动及学习活动充分结合起来, 使高校内网与外网相互辉映, 形成强有力的高校网络联盟, 从而提高高校整体竞争力。另外, 高校应积极参与市场融资, 以低成本引进有实力的运营商, 使之配合高校科研创新和学生就业创新, 从而进一步完善高校办学特色, 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综合型、实用型、技能型人才。

3.4 市场监管与高校管理相结合

一是以市场为基点, 让多个运营商参与竞争、合作, 建设数字化校园, 实现高校“统一门户、统一帐号、统一运营、统一管理”。每个运营商在网络维护与管理上具有其独特性, 都或多或少地具有自身的优势和特质, 这有利于整合各方资源, 并为高校所用, 从而形成高校的优势资源。二是以高校管理为重点, 实行宏观管理、中观协调与微观控制的策略, 即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对运营商及专家团队的监管, 并将这种监管具体到责任人和事。

高校校园网络运营模式几经变革, 每一次变革都极大地促进了高校管理与教研的发展。高校校园网络运营新模式则是在总结传统运营模式的优势与不足的条件下, 根据各高校的具体实际情况而提出来的, 其对提高教研效率、改善教学管理、提升高校网络建设水平上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喆.高校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 2012:18-19.

[2]杨富华, 彭钢.高校校园网运营模式比较研究[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12 (10) :36-37.

[3]杨晓红.高校校园快递“校企双主体”运营模式研究[J].物流科技, 2014 (7) :89-90.

[4]于光, 杨军, 刘鹤.论高校校园网络环境建设的原则[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2 (2) :48-49.

我国校园足球定位的探究 篇9

关键词 校园足球 定位探究 体育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码:A

Inquiry of Positioning of the Campus Football

TAN Miao[1], SUN Jian[2]

([1] Sports Training Academy, Shenyang Sport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102;

[2] Diaobingshan No.2 Senior High School, Diaobingshan, Liaoning 112700)

Abstract Our campus football after four years of development has achieved a certain effect, increasing the degree of popularity of football across the country carried out to some extent, so this has been away from football sport again return to campus, the campus football a good momentum of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we want to cool thinking, objective analysis of the positioning of the campus football what it is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paper is clear positioning of the campus football goals,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ootball on campus popularity.

Key words campus football; positioning inquiry; physical education

1 校园足球发展近况分析

在党中央的倡导下,在教育部门和体育总局的积极配合下,各职能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下,铲除了足球界的毒瘤,整治了以前的种种足球行业弊病,开创了中国足球发展新的局面。通过这次改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一个国家的足球水平发展与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谁掌握了青少年足球的培养,谁就掌握了足球的未来,反之谁就失去足球的未来。青少年后备人才充足的国家往往整体足球发展也处于较高的水准。“足球回归学校”的政策已经发展成为今后足球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校园足球是从2009年开始在我国较大范围内开展的,国家每年拨款6000多万专项资金为校园足球服务,目前全国范围内已经有49个国家级布局城市、3个试点县、11个省的77个省级布局城市,其中注册的足球人口约19万人,将近500多所大中小学的270万名学生参加了校园足球活动,年均比赛约10万余场。每年的寒假和暑假,中国足协校足办都会举办校园足球冬令营和夏令营,给喜欢足球的孩子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和展示他们球技的舞台。经过4年多的发展,可以说足球重新回到了校园里面,不再是无人问津的运动项目了。

2 校园足球的定义

校园足球,顾名思义是在学校范围开展的足球活动。它正常的含义覆盖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个层面。同时校园足球还包括快乐足球进校园、十百千工程建设、校园足球监督检阅和校园足球人才培养四部分。校园足球的四个层面涉及到的年龄跨度非常大,但我们实事求是地讲,目前我国的校园足球发展的学生主体还是集中在小学和初中。小学生对足球充满好奇,他们愿意去从事这项运动,他们愿意随心所欲地享受足球带给他们的快乐;初中生的生长发育很快,他们的身体素质较小学生有大幅度提高,他们这个阶段需要进行正规足球技术动作的和一般战术思想的指导,所以我们要遵循“循序渐进、区别对待、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学生进行训练。我们一定要避免以前我们青少年训练出现的错误,过早地对学生进行成人化训练,没有遵循孩子们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生长规律,会对孩子的心理和生理造成极大的损害。校园足球既是足球运动同时也是足球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校际间的各种足球比赛,它还兼具着培养和输送足球人才的任务。

3 我国校园的正确定位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很重视校园足球,发展也各有特色,但他们大多数国家都是由教育部门牵头来主抓这项活动,本国足协充当的是技术支持的辅助性角色,他们的职责有给本国的校园足球提供教练员的培训、裁判的指导和委派、赛事的组织与协助;再回头看我国的校园足球,我们的教育部门似乎并没有进入工作角色深入到校园足球的开展中,国家体育总局下属的中国足协,作为中国足球的最高行业管理结构完全控制着校园足球的组织与开展,而整个中国足协校园足球办公室他们管理着全国的校园足球开展、组织赛事、集训营等等所有活动,他们的工作强度非常大,但同时他们的工作人数却略显不足,这也影响了他们开展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教育部体卫艺司长王登峰提出过实现学校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培养健全人格的三位一体的目标。教育部门的模式侧重体育改革,体育总局则侧重校园足球竞赛的组织与管理。我们的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从目前校园足球的开展情况来看,客观说有一些脱节,甚至说有一些各自为政,两家没形成一种合力。以往教育部门并没有把校园足球放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似乎认为那只是体育总局的一项学校范围内的体育活动,其实如果真正想搞好足球、真心想去发展校园足球,就应该紧紧把教育职能部门和体育管理部门联系在一起,他们本身也是殊途同归的,教育部门是体育部门的促进,体育部门则是教育部门的促进。

亚洲范围内发展校园足球较好的国家有日本、韩国、哈萨克斯坦,他们都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参照模板,虽然我们国家的足球发展情况和足球水平跟他们相比存在一些差距,但还是可以吸收到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这三个国家青少年足球的发展都有明确的体系结构,我们以亚洲成绩最好的日本为例来说明,日本足协只负责主办U12、15、18岁的全国比赛,其他三位一体的是各级学校联盟、青年俱乐部联盟、职业俱乐部联盟,他们是平等的三个联盟,日本足协不负责他们三个体系的任何事物,只负责组织赛事,让他们有一个共同交流的平台。三个体系里面学校足球锦标赛是开展时间最悠久、受关注程度最高的,由此可见日本的校园足球开展得非常完善和成功。以我国目前的足球水平和开展现状,我们不可能完全把青少年培养的重任押宝在校园足球身上,从近几年校园足球组织的比赛来看,从学校里涌现的足球尖子队员少之又少,当然这有诸多原因,比如教练员水平较低、缺乏鼓励天赋运动员从事足球训练的机制、开展校园足球活动学校敷衍了事等等。我国校园足球从目前来看,最正确的定位就是大范围地培养热爱足球运动的球迷(小球迷),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让孩子们从小就养成一种强身健体的运动观念,把足球作为一种手段。相信经过若干年的发展,我们的孩子通过足球活动提高了身体素质、培养了健康向上的性格和坚韧不屈的毅力,这样即便他们以后成不了职业队的足球运动员,他们也有了健全的人格,这也是校园足球成功所在,也就是校园足球的准确定位。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3CTY004)课题之阶段性成果;2013年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编号(L13DTY030)

参考文献

[1] 张辉.我国布局城市校园足球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2] 郭潇.青少年足球战术训练设计理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3] 靳明.我国女子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

[4] 李云广.日本足球职业化管理体制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定位与建设探究 篇10

随着因特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以一种崭新的形式进入人们的生活,网络文化具有的虚拟的网络空间和数字化的先进技术手段,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方式、活动方式和思维方式。在网络文化的传播与更新的过程中,大学校园作为一个特殊的阵地,融合了校园文化与网络文化,即形成了很有特色的高校校园网络文化。

1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内涵

传统的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它是在学校这种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内形成,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精神、理念、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等,其实质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内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是在网络环境下,对传统校园文化的延伸[1]。

网络文化是随着因特网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它是以计算机及其附属设备作为物质载体,以使用网络者为主体,以虚拟的网络空间为主要传播领域,以数字化为基本技术手段。网络文化是信息时代的“特殊文化”,它不是一种地域文化,而是一种时域文化[3]。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与网络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以大学师生为活动主体,以校园文化为依托,通过网络进行信息沟通的行为方式及其道德和规范的总和,是一种新型的校园文化,它包括所有与网络直接相关的校园文化部分。

2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特点

2.1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与网络文化的共性特征

2.1.1 内容开放、丰富

大学本身就应该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家”。继承了“学术自由和学术自治”的优良传统,是各种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兴趣信仰的交汇地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场所,在网络化的时代里,网络文化是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跨越时空的、具有巨大包容力的多元文化。网络空间是一个开放的空间,它不限制任何人的进入,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上进行交流,不同的文化都可以在网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校园网络文化积淀更加丰富,同时也更具有开放性。

2.1.2 形式灵活、多样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开放的系统,不仅校园内的许多教学与管理行为是通过校园网络来实施,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也可以通过校园网络来进行,学生学习的方式和交往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他们可以灵活地使用图形、动画、影像等手段来理解和记忆学习内容;借助文字教材、音像教材、网页和多媒体光盘等载体进行学习;异地学生可以通过QQ、飞信、论坛、博客、收发E-mail等方式,参与校园内的文化活动和各种在线交流活动,校园网络文化更显灵活[4]。

2.1.3 主体个性、广泛

在校园内外,网络化使得校园文化由相对封闭走向全面开放,高校具有文化产业的特征,生源、就业、人力资源等问题,都把高校卷入市场化的激烈竞争中,这就使得很多高校将校园网络文化当成高校竟争的重要砝码,要求师生都要具有自己的特点、个性,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另外,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丰富的校园文化从一校师生共享,到多校师生共享,再到全社会共享,通过校园网络这个平台,校园文化参与的主体更为广泛。

2.2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个性特征

校园网络文化相对于网络文化而言,更具有先锋性、时代性,这是校园网络文化相对于网络文化的个性特征。校园网络文化是校园文化和网络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校园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理念的发源地,是新文化形态的生长点,是培养新型文化创造者的摇篮。高校本身就是一个科学和学术空气浓厚的地方,其文化的主体包括大学生和大学青年教师,他们是属于社会中最具文化创造精神与能力的群体,他们知识丰富,精神境界较高,与其相适应的校园网络文化在内容上,则具有高品位、高格调,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审美意识于其中。校园网络文化通过网络和其他途径对网络文化,乃至社会文化都产生了很大的引导、辐射作用,提升了网络文化的品位。

3 校园网络文化与传统校园文化的关系

3.1 校园网络文化是对传统校园文化的虚拟

网络化的校园文化最大的特征是在于交往的虚拟性,这种主体参与方式的改变,使大学生真正成为校园文化的主体,同时,校园网络空间内的个体,仅仅是一个虚拟的角色符号,大家可以平等的交流,克服了现实中的同学、同乡等种种交往小圈子的限制。网络的虚拟性,为人际交往提供了安全屏障,使校园文化的构建呈现出开放、平等的特点。

3.1.1 网络学习

校园网络的形成,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课程”学习专业知识,弥补了传统“火柴盒式”的教室授课方式的不足,实现大学没有围墙的梦想,使得终身学习、全民学习成为可能;不同学校、不同校区的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也更加的便利,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探讨问题、共享资源,学院、专业之间也可以协作,丰富了大学生的知识面,校园文化活动更加丰富、生动。

3.1.2 网络交际

大学生处于学生迈向社会的一个“过渡期”,是以后面对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储备阶段,他们具有很强烈的交友要求,而且人际交往的对象,对于大学生人格塑造、性格的形成以及对未来的期望的价值取向都有很大的影响,校园网络恰恰可以更好地满足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需求。因为校园网络拥有E-mail、即时通讯、Blog的人际传播形式,BBS、新闻组、维基的群传播模式,电子邮件、公告的组织传播模式,以及网络新闻、网络广告的大众传播模式。

3.2 校园网络文化是传统校园文化的发展

校园网络更好地将学校的行政管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信息管理、后勤管理等连接起来,使得这些部门之间的沟通更加及时、方便。在网络校园,学校行政管理人员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工作协调性更好,从而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提高了工作的效率。数据库的使用,使得管理者拥有更详细、准确的教师与学生的信息,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不再是校园的支配者、控制者,而是担当着服务者的角色[2]。

3.3 校园网络文化是传统校园文化的延伸

校园网络的发展,网络文化冲击着传统的大学校园文化,校园网络文化与时俱进,主要表现为意识的创新、开放、民主。意识的创新是因为在网络时代,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以课堂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主体位置的加强、教学要注重实践的现代教育方式,从而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去发挥创造力,实现自己的梦想;意识的开放,主要是因为校园网络连接着因特网,网络世界化,学生可以了解更多的校外信息,也能更多地得到外界的了解;意识的民主,是指校园网络可以让更多的老师同学了解学校的管理工作,更多的人提出校园管理的意见和建议,网络上人人自由发言,平等的交流,没有压制和强迫。

4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作用

4.1 校园网络文化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

首先,校园网络的形成,教学中使用了更多的信息技术,教学不仅仅依靠书本,多媒体网络的应用为师生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的平台,教与学的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给大学生更宽广的想象空间,有利于培养大学自身的创造能力和科技创新。

其次,多媒体网络应用于社团活动、专题报告、学术研讨和讲座,高校师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有选择性的在线观看,或者下载保存,提高大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再次,广大师生利用校园网络主动同外界进行交流,获取大量的信息和知识,有效地弥补了传统校园文化同社会其他文化之间交流不多的缺憾,丰富了校园文化,为校园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形成浓郁的时代气息,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5]。

4.2 校园网络文化优化信息交流方式

首先,网络资源共享的特点,使得人人都可以获得、拥有信息;网络开放的参与方式,使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能动性、自主性提高,也使师生真正参与到校园文化的策划、组织中来,参与方式逐步大众化,校方和职能部门能够及时听取师生和社会反映的信息,掌握师生的思想动态和社会的需求。

其次,院系与院系之间,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跨学科、跨专业学习、交流,实现了专业的学科互补、交叉、融合。

再次,大学生也能及时、全面地了解社会新闻、校园公告,或者利用校园网BBS,讨论课程内容或者感兴趣的生活话题,从而达到教师教学、学生研究和管理者管理的最优化,达到学生学习、娱乐和就业的最优化。

5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策略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又一新的重要内容,是校园文化的发展与延伸。新的内容决定了新的价值与功能,我们应该抓住21世纪发展的新机遇,以物质文明建设为基础,以精神文明建设为重点,以网络文化建设为突破口,从网络设施、网络传播内容、网络文化传播学生主体和教师主体四个方面入手,采取以下几种策略,加强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从而促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1]。

5.1 培养大学生驾驭网络的能力

加快网络信息技术和网络知识的普及,培养大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信息素养和网络意识,使他们学会利用网络进行自主性和研究性学习,利用网络进行交流沟通,利用网络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适时、适量地完成一些课题研究,提高大学生驾驭网络的能力,让大学生逐步地适应数字化环境,真正成为网络世界的主体。

5.2 创建“高校网络文化”主题网站

校园网络是校园网络文化的主要载体,同时也是师生交流互动的主渠道,利用网络传播校园文化是建设校园网络文化的有效形式之一。学校要充分利用因特网的交互性、实时性等特点,网站要实现师生之间的互问互答,释疑解惑,辨析商讨;把网上的虚拟与客观的现实联系起来,使网络真正融入师生的学习、工作、生活之中,起到凝聚人心、潜移默化、传播文明的作用。此外,提倡高校著名专家、教授以及校、院各级领导都能够建立自己的特色网页,与师生进行实时交流,这能使网络文化的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得到更大的发挥[7]。

5.3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积极利用网络手段,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水平和自律意识,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引导大学生自觉抵制网络垃圾的侵蚀,悟守网络规范,约束网络行为,自觉维护网络秩序,文明上网,文明聊天,文明交友,努力营造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同时,要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心理辅导,防止使用网络而导致的人格障碍和心理障碍。

5.4 建立高素质的网络工作队伍

校园网络文化使大学生的思维方式更加多元化、复杂化和个性化,有不少大学生的政治意识、民族意识逐渐淡漠起来,如果光靠传统的思想政治队伍的工作方法、手段,思想政治这块阵地将很难守住,这就需要一支具有新观念、新技术的队伍,去迎接信息量庞大、内容虚拟、传播自由的网络文化,因此,高校应成立网络信息管理的常设机构,配备高素质的网络文化工作人员,为校园网络文化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网络工作者的队伍应该是多层面的:既有职能部门负责人,又有学生工作的辅导员;既包括网络技术专家,又有思想政治工作者。他们要通过参与论坛、聊天等栏目,与广大师生以平等身份自由自主地交流。此外,学校还应定期对从事网络工作的政工队伍进行网络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网络管理能力,增强他们的信息意识,帮助他们及时处理网络管理中的棘手问题,使他们人人都成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的先锋者[6]。

5.5 强化网上监督管理

高校校园网要依据国家关于互联网、校园网管理的政策法规,制定包括校园网管理制度、检查制度、信息过滤筛选制度等校园网管理制度,做到依法建网、依法管网,让学生守法上网。学校要及时检查和过滤网上过时的和虚假的信息,有效防止非法信息、骚扰信息及病毒信息的传播。所有上网者必须用自己在校园网的账户和密码才能登陆网络,同时,还应对校内各个网站特别是BBS板块进行网上监控,及时处理有害信息。

参考文献

[1]朱星辉.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4).

[2]崔向平,张会凌.计算机网络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8(6):98-101.

[3]熊礼杭.信息时代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策略[J].职业圈,2007(7):173-174.

[4]李克.网络时代中的校园文化[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43-147.

[5]周丹.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08(6):159-160.

[6]袁纪玮.校园网络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8):75-79.

[7]张田吉.网络文化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J].河北科技图苑,2007(11):30-33.

[8]李克.网络时代中的校园文化[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8(1):143-147.

[9]张国泉.试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定位和发展[J].中国科技信息,2008(6):4-6.

[10]王革,赵修渝.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理论研究[M].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11]孙庆珠.高校校园文化概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上一篇:广东省企业高管下一篇:影响进度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