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论文

2024-05-27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论文(共3篇)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论文 篇1

摘要:随着教学体制的改革, 要求压缩少学时《制图》课程的课堂授课学时, 使学生有更多的自学时间, 以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绘图能力和读图能力。本文阐述了作者在制图课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提出了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改革思路, 提出了少学时《制图》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设想, 以供同行们参考。

关键词:少学时《制图》,《制图》课程体系改革,《制图》教学方法改革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 新知识、新内容、新课程的不断推出, 非机类、半机类使用的少学时《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 (以下简称《制图》) 课程体系面临着重新调整和充实更新的问题, 传统的教学方法面临着转轨变型和改革完善的问题。在这种新形势下, 制图课在教学指导思想上要由过去的灌输式向开拓智能和注重实践应用上转变;在教学环节上, 减少了授课总时数, 增加了自学自修时间;同时要提高制图课教学质量, 充实更新制图课程的内容。既要学时少, 又要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在新形势下谋求教材、授课、练习、作业、考试等环节的有机统一, 改革《制图》课程体系与之相适应。本文根据作者近年来制图课的教学实践, 对少学时《制图》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出一些看法, 俾能抛砖引玉, 以供同行们交流, 以期把制图课教学改革进行得更好。

《制图》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 由画法几何和机械制图两部分组成, 担任着培养学生的空间能力 (空间想象能力、空间分析能力、图示图解能力) 和制图能力 (绘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的特殊使命。目前存在着两种看法:一种, 是要保留画法几何部分的学时, 适当地削减机械制图部分的内容, 追求画法几何的理论性、科学性和系统性, 强调画法几何在培养空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机械制图部分让学生在今后的工程实际中学习和提高。一种, 是要保留机械制图部分的学时, 适当地削减画法几何部分的内容, 强化机械制图的应用和技能。作者认为, 两种看法各有利弊。前者忽视了本课程的应用性, 后者的基础不牢固, 倘能彼此取长补短, 把画法几何和机械制图的内容有机的、生动的、灵活的结合在一起, 红花绿叶, 相映成辉, 将对《制图》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的改革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如何协调画法几何和机械制图的内容, 改革《制图》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呢?作者认为:少学时《制图》课程体系改革的主攻方向要放在提高机械制图能力上, 培养应用型人才, 为后续课程的学习, 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进行, 以及今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奠定了坚实可靠的基础。具体在教学上, 要在“几何体———零件图———装配图”这一主线上展开, 把基本几何要素 (点、线、面) 的投影溶入到几何体的投影中去讲授, 把机件的表达方法、表面粗糙度、公差与配合归纳到零件图中去讲授, 把标准件嵌入到装配图中去讲授。这样做主题鲜明, 重点突出, 脉络清楚, 关系明了, 使学生对制图课程的所学内容和目的始终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充分揭示了几何体是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基础, 零件图和装配图是几何体的扩展和应用, 沿着“几何体———零件图———装配图”的脉络, 逐渐地完成对学生制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下面介绍作者在制图课教学改革方面的几点具体做法。

1 把基本几何要素的投影溶入到几何体的投影中去讲授

以前制图课教学都是从点、线、面开始, 逐步过渡到几何体上去, 在教学中作者发现, 有些学生点、线、面部分学得不错, 但到了几何体、零件图、装配图时感到很困难, 甚至认为点、线、面知识不好用或用不上, 其根本原因就是制图课教学人为地把点、线、面和几何体割裂开来, 孤立地单独去研究它们, 模糊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使学生感到从点、线、面过渡到几何体越学越难, 台阶过大。针对这种现象, 作者尝试了下述教法:首先, 从一个学生有深刻感性认识的典型几何体入手, 研究如何在二维平面上表达出该三维空间立体, 再研究如何根据该平面投影图形想象出它的空间形状。在此基础上, 从该几何体上抽象出处于各种位置 (主要是特殊位置) 的点、线、面, 深入地研究它们的投影规律和投影特性。然后, 再回到几何体上, 研究处于不同位置的点、线、面的相对位置和关系。学以致用, 使学生清楚地知道, 研究点、线、面的投影规律和特性是研究几何体的基础, 研究几何体是目的, 点、线、面只不过是“具体———抽象———再具体”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启发学生用联系地观点从几何体的角度上去把握点、线、面问题, 同时为几何体的相交、相贯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至于在几何体中应用不多的一些知识, 如垂直问题, 求实长倾角, 投影变换, 求最大斜度线, 迹线迹面等, 可根据各专业不同有所取舍和侧重。

2 把机件的表达方法、表面粗糙度、公差与配合归纳到零件图中去讲授

机件的表达方法、表面粗糙度、公差与配合都是零件图的主要内容, 共同构成一个以零件图为中心的有机整体。目前教材把它们分割开来, 各自成章, 破坏了零件图内容的系统性、知识的连贯性和思维的逻辑性, 没有突出零件图的重要地位, 这种做法是欠妥的。作者认为教学要在零件图内容这一主线上展开, 沿着“视图选择———尺寸标注———技术要求———标题栏“的脉络, 顺次地阐述相关的知识, 教学重点要放在零件图的绘制和读图上, 培养学生从整体的角度上去掌握零件图的内容和技能。作者的具体教法是:首先介绍一个典型的零件图, 分析其内容, 引导学生建立零件图的整体概念, 然后逐项讲授其内容, 把视图、剖视图、断面图等机件表达方法溶入零件图的视图选择中去讲授, 把表面粗糙度、公差与配合归纳到零件图的技术要求中去讲授。这样做主题明确, 脉络清楚, 把握了整体, 揭示了它们的内在联系, 使学生始终围绕着如何绘制和读懂零件图这一主题进行学习。

3 把标准件嵌入到装配图中去讲授

零件可以分为一般件、常用件和标准件, 目前教材把它们合并成章, 这样易使学生造成错觉, 认为标准件是属于零件图的范畴, 把用规定画法所绘的标准件简图当成零件图, 这是错误的。标准件是国家标准已经确定的零件, 可据其标记购买, 它已经脱离了零件图的范畴, 置身于装配图之中。因此把标准件嵌入装配图中去讲授较好。一般件和常用件属于零件图的范畴, 应该在零件图部分进行详细地研究。这样讲授使学生清楚地知道, 标准件不同于一般件和常用件, 有其特殊的表述方法, 只需在装配图中表示其存在 (简图表示) 和型号 (标记表示) 即可。作者的具体教法是:先介绍一个典型的装配图及其内容, 帮助学生建立装配图的整体概念, 然后从视图中引出标准件的简图, 从明细表中引出标准件的标记。接着顺次介绍各种标准件, 重点讲授标准件的规定画法和规定标记, 要求学生通过自学和作业去掌握。再给出标准件的常见错误画法, 启发和引导学生去辨别正误, 自己动手去改正作业中的错误。这样讲课重点突出, 记忆深刻, 提高了学生表达和应用标准件的能力。

以上是作者对少学时《制图》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改革的一些看法, 在制图课教学实践中, 没有因学时少内容多而感到教学学时紧张, 反而由于教学内容系统连贯, 讲起来倒是得心应手, 通过课后对学生调查, 绝大部分学生反映整个学习过程目的明确, 重点突出, 学生所绘的三视图、零件图、装配图的图面质量和读图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S

[责任编辑:尹雪梅]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论文 篇2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

英文名称:Descriptive Geometry and Mechanical Drawing 课程代码:0110903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学 分:4 总学时数:64 先修课程:无 课程概要:

本课程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一门必修的学科基础课,通过研究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制图能力、空间思维能力、构形设计能力,并能学习、贯彻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同时,它又是学生学习CAD等计算机绘图工具和完成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不可缺少的基础。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1.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使其理解并掌握用正投影法表达空间几何形体和图解简单空间几何问题的基本原理和作图方法。

2.培养学生用图来描述几何形体的内外形状和大小的基本能力,能够完成空间要素的平面化表现和平面要素的空间转化,理解并掌握截交线和相贯线的画法,并学习标注尺寸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绪论(1学时)

明确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学习方法。明确本课程在学习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过程中的地位,结合视频资料和PPT讲授机械制图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

第一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5学时)

1、了解图纸幅面与格式、比例、字体、图线、尺寸标注等,与CAD相关内容融合讲解。

2、了解丁字尺、三角板、圆规等尺规绘图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

3、了解等分直线段、常用正多边形、椭圆的画法,了解斜度与锥度的概念及圆弧连接的方法。

重点:学习使用尺规绘图工具,按几何原理和国标规定的线形、字体、尺寸、注法等绘制平面图形。难点:椭圆画法,圆弧连接,平面图形的分析与作图。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12学时)

1、掌握点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第一分角中的投影,点的投影与直角坐标的关系,点在三面投影体系中的投影规律,两点的相对位置及重影点。

2、掌握直线在第一角中各种位置的投影和投影特性,点与直线的相对位置,两直线的相对位置的判断和作图。

3、了解平面的表示法,掌握平面在第一角中各种位置的投影和投影特性,平面上取点和直线的作图方法。

4、掌握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平行、相交等相对位置的判断。

重点:点的投影规律,特殊位置直线和平面的投影特性,两直线的相对位置,直线与平面的相对位置。

难点:平行、相交等相对位置的判断。

第三章 投影变换(6学时)

1、了解投影变换的常用方法并掌握换面法的基本概念。

2、掌握点、直线、平面的投影变换。

第四章 立体的投影(6学时)

1、了解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

2、掌握平面立体如棱柱、棱锥三视图的画法及表面取点、取线的方法。

3、掌握常见回转体如圆柱体、圆锥体的三视图画法及表面取点、取线的方法。重点:三视图的概念: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难点:平面立体和回转体表面取点、取线的方法。

第五章平面与立体表面相交(6学时)

1、了解平面与平面立体截交线的基本形式和基本形状,掌握求平面立体截交线的方法和步骤(截平面以特殊位置为主)。

2、了解平面与回转体截交线的性质,掌握求回转体截交线的方法和步骤,了解组合回转体的截交线。

第六章 立体与立体表面相交(4学时)

1、了解相贯线的概念、基本性质和求相贯线的常用方法。

2、掌握利用积聚性和辅助平面法求解平面立体和回转体及两回转体相贯线的方法,了解相贯线的特殊情况。第七章 组合体的视图与尺寸标注(12学时)

1、了解组合体的形成方式,掌握基本体之间各种连接关系的画法。

2、熟练掌握各种组合体的基本组合形式及组合后三视图的画法。

3、熟练掌握各种组合体的读图、画图及尺寸标注,做到尺寸标注正确、完整清晰。

4、学会徒手绘制组合体的正等轴测图和尺寸标注的技法,了解斜二测的画法。重点:组合体视图的画法及尺寸标注方法。难点:绘制正等轴测图的基本方法。

第八章 机件常用表达方法(12学时)

1、掌握基本视图、剖视图、断面图、局部放大图的画法、规定标注和各种表示法的应用范围。

2、学会运用常用的简化画法及标注。进一步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读多面正投影的能力,为读绘零件图、装配图奠定较好的基础。

重点:基本视图的形成与画法,国家标准中规定的表达机件的方法。难点:剖视图和断面图的种类、画法与标注方法。

四、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课堂讲授

讲课贯彻“少而精”的原则,采用启发式教学,举例注意典型性,重视作业练习,培养自学能力。

2、教学手段

教学要充分利用教学模型、投影仪、CAI课件等先进的手段。习题课主要帮助学生消化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空间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形式可以多样。根据课堂实际,教师可以利用辅导课积极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思维方法与解题步骤完成习题和作业。在培养空间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指导自学、查阅手册、资料,尤其是对于基本技能、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的培养和训练以及教书育人方面,辅导课尤为重要。加强这一环节可以显著提高学时效率。

3、习题课、课外作业、答疑(1)作业安排

小作业:对应配套习题集和各章节学时,在理论课和手工绘图课余布置适量小作业,以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知识。

大作业:平面图形A4×1,圆弧连接 A4×1。由模型或轴测图画组合体三视图注尺寸 A4×2。由模型或两视图画剖视图 A4×2。

(2)答疑:每周在规定时间和地点至少安排一次答疑。

(3)结合教学:给出重要概念和定理的英语词汇,帮助学生学习专业英语。对外语的要求:在讲课过程中,给出各章节主要专业名词的英语单词,使用AutoCAD英文版教学。通过本门课程学习,可接触到如下专业名词的英语单词:

画法几何(descriptive geometry),机械制图(mechanical drawing),视图(view),主视图(front view),左视图(left view),俯视图(vertical view),右视图(right view),仰视图(look up),后视图(back view),圆柱体(cylinder),圆锥体(circular cone)球体(sphere),剖面线(hatch),切线(tangent),计算机绘图(computer graphics),投影(projection),平行(parallelism),相交(cross),垂直(vertical),交叉(crossed),距离(distance),点(point),直线(line),圆(circle),椭圆(ellipse),箭头(arrow),尺寸(dimension),公差(tolerance),半径(radius),角度(angle),直径(diameter),图案(pattern),文本(text)......等

五、考核方式

平时作业及出勤30%,期末考试(闭卷笔试)70%。

六、推荐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教材:

[1] 叶琳,邱龙辉编,《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

[2] 叶琳,邱龙辉编,《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习题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

主要参考书:

[1] 刘永田,谢宗法编,《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

[2] 叶玉驹,焦永和,张彤编,《机械制图手册》,机械工程出版社,2008年3月第4版。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论文 篇3

目前,虽然计算机绘图技术正在逐渐步入设计、生产和科研等各个领域,但工程技术人员手工绘图的基本技能还是要具备的,

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_辅导教程(二)

。手工绘制工程图样通常是先在绘图纸上用绘图铅笔按规定方法和绘制图稿(也称白图),再在半透明的描图纸上用描图笔将图稿描正,或直接在画图稿并描正。描好的图样称为底图。用晒图机或复印机将底图上的图样翻晒或复印在图纸上,就得到了一般常见的工程图纸(称蓝图)。本章将简单介绍基本的绘图工具、一起的使用方法,国家标准的有关部门规定,并简要介绍徒手绘制技术草图的方法。§1—1制图工具和仪器的用法学习制图,首先要了解各种绘图工具和一起的性能,熟练掌握它们的正确使用方法,并经常注意维修保养,才能保证绘图质量,加快绘图速度。一、绘图仪器1.图板2.丁子尺3.三角板一副三角板有300×600×900和450×450×900两块。4.比例尺和分规(1)比例尺(2)分规5.圆规6.曲线板7.擦线板8.铅笔9.鸭嘴笔和绘图墨水笔10.绘图机11.计算机绘图二、使用方法结合书中图例及实物讲解。§1—2工程图样的一般规定工程图样之所以能成为工程技术界的共同语言,主要是由于图样格式、内容、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和标注等,都有一系列必须共同遵循的统一规定,简言之,就是实现了制图的标准化。制图的标准化工作是一切工业标准的基础。我国现行的制图标准,是国家标准局于1983年和1984年发布,1985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机械制图标准》。国家标准简称“国标”,代号:“GB”,本节只介绍国家标准《机械制图》部分中的部分内容,其余将在以后各章节中结合各章节的内容介绍之。一、图纸幅面和格式(GB/T14689—93)1.图纸幅面尺寸2.图样格式3.标题栏二、比例(GB/T14690—93)三、字体(GB/T14691—93)1.汉字数字、字母四、图线(GB/T17450—98)1.线型及其应用2.图线的画法(1)同一图样中,同类线的宽度应基本一致,虚线、点划线、双点划线各自线段的长短和间隙应大致相符。(见图示说明)。(2)绘制圆的中心线时a)应超出圆外2~5mm;b)首末两端应是线段而不是点;c)圆心是线段的交点;d)当绘制小圆的中心线有困难时,可由细实线代替点划线,如图1—1所示(书中P11)。(3)绘制虚线与虚线(或其它图线)相交时a)应是线段相交;b)虚线是实线的延长线时,在相交处要离开。如图1—2所示,(书中P11)。五、尺寸标注(GB4458.4—84)图样中的图形仅仅确定了机件的形状,而机件的真实大小是靠尺寸确定的,因此,尺寸标注是图样中的另一重要内容。尺寸标注也是制图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环,需要认真细致,一丝不苟。1.基本原则(1)机件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所标注的尺寸数值为依据,与图样的大小及绘图的准确性无关。(2)图样中(包括技术要求和其它说明)的尺寸,以mm为单位,不需标注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如采用其他单位,则必须注明相应的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3)图样中所注的尺寸,为该图样所示机件的最后完工尺寸,否则,应另加说明。(4)机件的每一个尺寸,一般只标注一次,并应标注在反映该结构最清晰的图形上。2.尺寸的组成(标注尺寸的四要素)一个完整的尺寸由尺寸界线、尺寸线、尺寸数字和箭头(或斜线)组成,故常称为尺寸的四要素(见书中  页图示)。(1)尺寸界线(表示尺寸的起止)的画法。一般用细实线画出并垂直于尺寸线。尺寸界线的一端应与轮廓线接触,另一端伸出尺寸线外2~3mm,有时也可以借用轮廓线、中心线等作为尺寸线。(2)尺寸线。a)尺寸线必须用细实线单独画出,不能用其它图线代替,也不能画在其它图线的延长线上;b)标注线性尺寸时,尺寸线必须与所注的尺寸方向平行;c)当有几条相互平行的尺寸线时,大尺寸要注在小尺寸的外面,以免尺寸线与尺寸界线相交。d)在圆或圆弧上标注直径尺寸时,尺寸线一般应通过圆心或其直径的延长线上;(3)尺寸线终端的两种形式。尺寸线终端有箭头和斜线两种形式。机械图多采用箭头。同一张图上箭头(或斜线)大小要一致,一般应采用一种形式,其画法见书中( 页)所示。(4)尺寸数字。线性尺寸的数字一般注在尺寸线的上方(见图示),也可注在尺寸线的中断处。a)尺寸数字的书写,水平方向的尺寸数字头朝上;b)垂直方向的尺寸数字头朝左;c)倾斜方向的尺寸数字字头要保持朝上的趋势;d)应避免在300范围内标注尺寸,当实在无法避免时,可按图(书中 页)所示。注意:(1)尺寸数字应写在尺寸线的中间,在水平线上的应从左到右写在尺寸线上方,在铅直尺寸线上,应从下到上写在尺寸线左方;(2)长尺寸在外,短尺寸在内;(3)不能用尺寸界线左尺寸线;(4)轮廓线、中心线可以作尺寸界线,但不能作为尺寸线;

上一篇:结论下一篇:消防疏散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