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

2024-10-16

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精选12篇)

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 篇1

一、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功能

(一) 减轻劳动强度, 提高工作效率

手工审计方式如同大海捞针, 既烦琐又盲目, 工作效率低下, 劳动强度较大。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能够克服手工检查的弊端, 使检查人员能直观、快速地发现“嫌疑数据”, 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现场检查, 提高工作效率。检查人员从繁重的简单劳动中解脱出来, 可以将精力更多地投入到需要进行逻辑思维和定性分析的问题上。

(二) 扩大检查范围, 降低监督风险

在手工审计方式下, 由于机构众多, 工作量较大, 加之审计人员力量有限, 大规模、全方位的检查很难实施。即使再科学的抽样检查方法, 也无法规避监督风险。而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能够实时进行监督, 即对正在发生的经常性核查业务进行实时跟踪,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报警提示。通过这种“非现场监督”方式, 可以对有关业务进行全面检测, 以有效查堵各类业务风险。

(三) 共享经验教训, 提升工作能力

在手工审计方式下, 审计质量受审计人员政策水平、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等诸多因素制约。不同审计人员参加的项目, 有着参差不齐的结果, 很难保证总体理想的质量。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能够把有经验、高水平审计人员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技巧以程序的方式定义出来, 供大家一起分享, 使审计人员有章可遵、有路可循, 避免经验不足或工作粗心造成的遗漏, 改变检查过程中的随意性, 更好地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 提高审计水平。

(四) 进行分析预测, 提供决策参考

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应用不仅有助于检查工作, 而且能够对被检查单位的内部控制、绩效管理等指标进行定量统计或定性分析, 归纳整理得出总体评价, 对内控风险及时提出警示, 为管理层提供可靠的决策参考。通过量化方式, 分析管辖机构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 有效发挥审计部门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组织治理服务作用。

二、提高审计人员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

(一) 抓好计算机审计培训

人是事业发展的根本和关键, 培训是人力资源保值增值的重要手段。内部审计组织应建立一套完备的、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 有重点、分阶段、分层次地开展计算机审计的培训, 突出以应用为导向、做到学用结合, 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一方面使审计人员的经验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另一方面优化审计队伍的知识结构, 培养通晓计算机技术和审计业务的复合型人才。

(二) 发挥信息技术在培训中的重要作用

组织各种方法向员工展示新的观念和做法。例如通过内审网站进行网上培训, 不但能够提供审计准则、行业标准、组织政策和程序、审计方法和经验、典型案例和报告等资料, 而且可以通过聊天室和论坛进行直接的交流, 形成互动的培训。这种做法降低了培训成本、增加了传输的持续性, 审计人员可以方便地使用。

(三) 抓好计算机审计人才的培养

对审计人员自身而言, 要充分认识到从事现代内部审计, 不仅要有会计、审计、经济、管理和法律等方面的理论和实务知识, 而且要掌握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适应计算机审计对审计人员的要求, 通过参加培训、自学、实际操作, 在学中干、干中学。同时积极参加CIA (注册内部审计师) 、CISA (注册信息系统审计师) 的认证考试, 学习广博的计算机审计相关知识, 培养综合的计算机审计技能。

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 篇2

1、CAD 技术简史

CAD技术起步于50 年代。60年代,随着计算软硬件技术的发展,CAD开始迅速发展。在这个时期,CAD技术的出发点是用传统的三视图来表达零件,以图纸为媒介进行技术交流,这就是二维计算机绘图技术。这种以二维绘图为目标的CAD技术一直持续到70年代末期。以后作为CAD技术的一个分支而相对独立稳定地发展。早期应用较为广泛的是CADAM软件,近十年来占据绘图市场主导地位的是Autodesk公司的AutoCAD软件。目前,中国的CAD用户特别是早期用户中,二维绘图仍占相当大的比重。

2、CAD技术史上的几场革命

自从50年代CAD技术发展以来,到今天的广泛应用,此间经历了几次大的技术性革命,历述如下:

2.1 第一次CAD技术革命--曲面造型系统

60年代出现的三维CAD系统只是简单的线框式系统,它只能表达基本的几何信息,不能有效地表达几何数据间的拓扑关系。由于缺乏形体的表面信息,CAE及CAM均无法实现。

进入70年代,正值飞机和汽车工业蓬勃发展的时期。,此间飞机及汽车制造中遇到的大量的自由曲面问题,在当时只能用多截面视图和特征纬线的方式来进行表达。由于三视图方法表达的不完整性以及工业上的应用的需求的推动,此时法国人提出了贝赛尔算法使得用计算机处理曲线及曲面问题变的可行。同时,法国达索飞机制造公司也基于此算法,在二维绘图系统CADAM的基础上,开发出以表面模型为特点的三维造型系统CATIA。CATIA的出现,标志着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从单纯模仿工程图纸的三视图模式中解放出来,首次实现以计算机完整描述产品零件的主要信息,同时也使得CAM技术的开发有了实现的基础。曲面造型系统CATIA为人类带来了第一次CAD技术革命,改变了以往只能借助油泥模型来近似表达曲面的工作方式。在这个时期,CAD技术价格极其昂贵,软件商品化程度也很低。只有少数几家受到国家财政支持的军火商,在70年代冷战时期才有条件独立开发或依托某厂商发展CAD技术。例如:

* CADAM由美国洛克希德(Lochheed)公司支持

* CALMA--由美国通用电气(GE)公司支持

* CV--由美国波音(Boeing)公司支持

* IDEAS--由美国国家航空及宇航局(NASA)支持

* UG--由美国麦道(MD)公司开发

* CATIA--由法国达索(Dassault)公司支持

这时的CAD技术主要应用于军用工业。同时一些民用主干工业,如汽车巨人也开始开

发一些曲面系统为自己服务,如:

* SURP--大众汽车公司

* PDGS--福特汽车公司

* EUCLID--雷诺汽车公司

另外丰田和通用等汽车公司也开发了自己的CAD系统但由于无军方支持,开发经费及

经验不足,其开发出来的软件商品化程度较军方支持的系统要低,功能覆盖面和软件水平

亦相差较大。

2.2 第二次CAD技术革命--曲面造型技术

80年代初,CAD系统的价格依然令一般企业望而却步。这使得CAD技术无法拥有更广阔的市场。为使自己的产品更有特色,以CV、SDRC、UG为代表的系统开始朝各自的发展方向前进。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大跨步前进,CAD、CAM技术也开始有了较大发展。SDRC公司在当时星球大战的背景下,由美国宇航局支持及合作,开发出了许多分析模块,用以降低巨大的太空实验费用,同时在CAD技术方面也进行了许多开拓;UG则着在曲面技术的基础上发展CAM技术,用以满足麦道飞机零部件的加工需求;CV 和CALMV则将主要精力都方在CAD 市场份额的争夺上。

尽管有了表面模型,CAM的问题可以基本解决。但由于表面模型只能表达形体的表面信息,难以准确表达零件的其它特性,如质量、重心、惯性矩等,对CAE十分不利,最大的问题在于分析的前处理特别困难。基于对于CAD/CAE一体化技术发展的探索,SDRC公司于1979年发布了世界上第一个完全基于实体造型技术的大型CAD/CAE软件--I-DEAS。由于实体造型技术能够精确表达零件的全部属性,在理论上有助于统一CAD、CAE、CAM的模型表达,给设计带来了惊人的方便性。它代表着未来CAD技术的发展方向。基于这样的共识,一时间实体造型技术呼声满天下。可以说,实体造型技术的扑几应普及应用标志着CAD发展史上的第二次技术革命。

实体造型技术带来了算发改进和未来发展的希望的同时,也带来了数据计算量的极度膨胀。因此,在当时的硬件条件下,实体造形的计算及显示速度很慢,在实际应用中作设计显的很勉强。由于以实体模型为基础的CAE本身就属于高层次技术,普及面窄;另外,在算法和系统效率的矛盾面前,许多赞成实体造型技术的公司并没有下大力气去开发它,而是转去开发相对容易的表面造型技术,各公司的技术因此再度分道扬镳,实体造型技术因此没能在整个行业迅速推广。推动此次技术革命的SDRC公司也与幸运之神擦肩而过,失去了一次大发展的机会。在此后的十年里,随着硬件性能的提高,实体造型技术又逐渐为众多CAD系统所采用。在这段技术跌宕起伏的时期,CV公司最先在曲面算发上取得突破,计算速度提高很大。由于CV提出集成各种软件,为企业提供全方解决的思路,并采取了将软件的运行平台向价格较低的小型机转移等有利措施,一举成为CAD领域的领导者,市场份额上升到第一位,兼并了CALMA公司,实力迅速膨胀。

2.3 第三次CAD技术革命--参数化技术

正当CV公司业绩蒸蒸日上以及实体造型技术逐渐普及之时,CAD技术的研究又重大发展。如果说在此之前的造型技术都属于无约束自由造型的话,进入80年代中期,CV公司内部以高级副总裁为首的一批人提出了一种比无约束自由造型更新颖、更好的算法--参数化实体造型方法,这种算法主要有以下特点:基于特征、全尺寸约束、全数据相关、尺寸驱动设计修改。

当时的参数化技术还有很多技术难点有待攻克,CV公司内部也就是否投资参数化技术展开激烈争论。由于参数化技术核心算法与以往系统有本质差别,若采用参数化技术,势必要将全部软件重写,投资及工作量将非常惊人。另一点就是,当时技术主要用于航空和汽车工业,参数化技术还不能为这些工业中所需的大量自由曲面提供有效的工具,更何况当时CV软件在市场、上呈供不应求之势。因此,CV公司内部否决了参数化方案。

策划参数化技术的这些人在新是想无法实现的情况下集体离开了CV公司,令成立了一家参数化技术公司(Parametric Technology Corp.PTC),开始研制名为Pro/ENGINEER的参数化软件。早期的Pro/ENGINEER软

件性能很低,只能完成简单的工作,但由于第一次实现了尺寸驱动零件设计修改,使人们看到了它给设计者带来的方便性。

80年代末,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硬件成本大幅度下降,CAD技术硬件凭台成本从二十几万元降到几万美元,很多中小企业也开始有能力使用CAD技术。由于它们的设计工作量并不大,零件形状也不复杂,更重要的是他们无钱投资大型高档软件,因此他们把目光投向了中低档的Pro/ENGINEER软件。PTC也正是因为瞄准了这一中档市场,才迎合了众多中小企业在CAD上的需求,一举取得成功。进入90年代,参数化技术变得比较成熟起来,充分体现出其在许多通用件、零部件设计上存在的、简便易行的优势。踌躇满志的PTC也因此先行挤占了低端AutoCAD市场,以致于在几乎所有、CAD公司的营业额都在呈上升趋势的情况下,Autodesk公司的营业额却增长缓慢,市场排名连续下挫。继而,PTC公司又试图进入高端CAD市场,与CATIA、SDRC、CV、UG等群雄在汽车及飞机制造业市场逐鹿。目前,PTC在CAD市场份额排名已名列前茅。可以说,参数化技术的应用主导了CAD发展史上的第三次技术革命。

2.4 第四次CAD技术革命--变量化技术

参数化技术的成功应用,使它几乎成为CAD业界的标准,许多软件厂商纷纷起步赶。但是技术理论上的认可并非意味、着实践上的可行性。由于CATIA、CV、UG、EDCLID都在原来的非参数化模型的基础上开发集成了许多其它应用软件,包括CAM、PIPING和CAE接口等,在CAD方面也做了许多应用模块开发;重新开发一套完全参数化的造型系统将花费很大的人力财力。因此他们采用的参数化系统基本上是在原有模型基础上进行局部、小块的修补。考虑到这种“参数化技术”的不完整性以及需要很长的过渡时期,CV、CATIA、UG在推出自己的参数技术以后,均宣称自己是采用复合建模技术,并强调复合建模技术的优越性。

这种复合建模技术,并非完全基于实体,难以全面应用参数化技术。由于参数化技术和非参数化技术内核有本质不同用参数化技术造型后进入非参数化系统后还要进行内部卷转换,才能被系统接受,而大量的转换极易导致数据丢失或其它不利条件。这养的系统由于在参数化和非参数化两方面都不占优势,系统整体竞争力不高,只能依靠某些实用性模块上的特殊能力来增强竞争力。

SDRC公司在1990前摸索了几年参数化技术后,也面临着同样的抉择:是同样采用逐步修补的方式,继续将其I-DEAS软件参数化下去,还是全部改写。SDRC的开发人员积数年的参数化研究经验,发现参数化技术有许多不足。首先,全尺寸约束的硬性规定干扰和制约着设计者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挥;其次,如在设计中关键的拓扑关系发生改变,失去了某些约束特征也会造成系统数据混乱。

基于以上的原因,SDRC的开发人员大胆地提出了一种更为先进的实体造型技术--变量化技术,作为今后的开发方向。SDRC的决策者们同意了该方案,并决定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从1990年到1993年,SDRC公司投资一亿美元,于1993年推出了全新体系结构的I-DEAS Master Series软件。在早期的大型CAD软件中,这是唯一一家在90年代将软件彻底从写的厂家。

变量化技术既保持了参数化技术的原有优点,同时又克服了它的许多不足之处。它的成功应用,为CAD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大得空间和机遇。SDRC几年来业务的快速增长,证明了它走的这条充满风险的研发道路是正确的。截止到去年,SDRC的市场排名已由I-DEAS MS1发布时的第九名,上升至第三位。无疑,变量化技术成就了SDRC,也驱动了CAD发展史上的第四次技术革命。

3、结语

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 篇3

以下我就慢慢从它的概念入手,逐步从其地位,优越性以及到未来的发展方向,让大家一步步认识CAI这个新的时代宠儿。

一、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广义及狭义含义

教师通过将平时教学所需的信息,编辑成软件预先储存在计算机里,然后在教学现场过程中,教师根据其需要,可以迅速,准确,方便和随意的调用这些信息来为教学服务,从而使计算机成为了一种对教学具有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的工具,这就是广义概念上的计算机教学辅助。

计算机辅助教学它的应用范围比较广大,但是目前在基础教学中主要涉及的有三个大的方面:1、计算机出题目2、计算机考试3、多媒体辅助教学。我们目前主要应用及研究的是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使用计算机进行处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以及一些压缩信号源等信息,并将教学里需要展示的东西以多媒体信息的方式制作成相交式的软件工具储存在计算机中。然后根据教学需要可通过交互式灵活地调用信息以辅助其教学模式,这不仅是目前我们在教育体系中最普遍使用和最具发展价值的基础模式,也是CAI在日常教学中普遍的狭义定义。

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地位及优越性

1、以多媒体为核心技术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能以生动的图画,形象的操作演示,巧妙的结构思想,引领整个课堂进入一个全新的客观带动主观的境界。一旦在实际课堂上应用它时,它的优越性和生命力就会完全迸发出来,其优势不可替代。

2、计算机辅助教学,除了能体现出传统教学无法表现出的生动效果之外,还能够增多课堂的容量,提高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感知速度,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源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直观教学效果,教师讲解时能够比原先更清晰直观,更具吸引力,同时使新旧知识的联系更为紧密和不可分,从而使学生的消化和接收更为迅速。

3、计算机辅助教学还能够让学生和教师自由的调整和控制学习进程。由于计算机具有很强的交互性,其信息传递和反馈速度很快,可以及时的在教与学之间作出反应和转换,这样一来教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都能够充分把握,甚至于对于每一个学生的不同掌握程度都能够及时的测试,并进行单独指导。

4、计算机辅助教学因其本身以计算机技术作为工具和载体,具有极强的传播性,它能够反复多次的被使用,可以轻易的被进行修改更新和移植,能让更多的教与学得到实现和启发。同时,由于计算机本身具有信息储量大,读写方便的特征。CAI不但可储存海量的信息数据,还可以随时调用各个时期,各个阶段,各个个体的数据资料,这确实是数据信息收集和传播使用方式的一次大变革。它的功能还对于其对教育信息化工程的发展和普及,功不可没。

三、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现状与前进方向

1、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的转变来自于我国信息技术的大力发展。

一是由原本的个别化教育模式向课堂化演示教学模式转变,在我国刚引入CAI的概念以及发展初期,所用的硬件都是单机形式,以教师为指导中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还是较少。但之后随着90年底初期多媒体技术的日趋发展成熟和投入教学领域的设备不断更新,使得教与学有机的结合和更多的得到沟通,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实现了交互式的联系,双赢的结果就是教与学的效率大大提高。

二是由原本的课堂演示模式向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转变。进入90年代后期,网络通讯无比发展的时代,学生已经可以突破地域以及时间上的限制,进行互助互教,小组学习讨论等多种合作性远程型的学习。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随时检查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情况,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布置作业。在局域网或者internet上都能做到,使资源的共享性大大提高,让教学成为一种开放式的没有距离的沟通。

2、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的进步得益于学习理论的不断进步。CAI是以学习理论為指导而编制的,理论基础的区别,也决定了CAI模式的区别。我国教育领域的学习理论经历了从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的发展脉络,从而引起了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从“操作与练习型”“问题解决型”一直到协作随机通达型的转变过程。

3、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发展,也一直引起CAI发展的多元化进程。不同的教学模式需要有不同的教育软件来加以支持,不过每个课件本身都具有特定的教学目标,固定的教学模式以及完整的教学内容,这就决定了在每个教学活动的进行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完全与之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相适应。所以《电化教育研究》一书从从1997年起陆续连载了黎加厚老师的《从课件到积件,我国学校课堂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新发展》,为CAI可以适应不同教学模式不同教学环境下的发展提供了很合理的建议和设想。今后在课件,积件等方面的多元化必将成为CAI发展多元化的趋势。

4、计算机辅助教学在今后的发展方向。目前我们国家已经认识到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教学活动领域中的重要突出作用,在教育者培训机制上都应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来,对于CAI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方面也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定位CAI软件的研发和应用的本质就是为了改革教学,提高学生质量,而不在于形式上的使用,要把研发、应用和教师活动培训以及的结合在一起,使研究和应用相辅相成,互动相连,才是CAI的正确发展之路。

总之,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现代教学中一颗蓬勃向上的新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努力为之共同进发的朋友,它的进步和长足发展,是教育革命不断向前发展,为我中华民族下一代教育水平和人才素质水平提高的保证。让我们拥抱这个灿烂的世纪,欢迎CAI的更美光辉。

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探讨 篇4

一、基本情况

(一) 传统的手工审计特点

在手工审计方式下, 一般采用抽样法, 审计人员总是先分析审计对象的各个部分样本, 再归纳、综合为整体, 其思维方式是:部分到整体, 这适合于数据量不大的审计对象, 却很难全面把握海量数据。

(二) 计算机辅助审计特点

计算机审计打破了手工审计思维方式, 强调以系统为核心, 从系统上把握审计对象, 即从审计对象的整体出发, 先进行系统分析, 把握总体, 再建立审计主题, 分析数据, 最后作出总体评价。它能深入到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底层数据库, 获取更多更广泛的数据, 然后通过对底层数据的分析处理, 获得大量的多种类型的有用信息。这些信息不但包括传统的财务信息, 而且还包括非财务信息、自行组合的新财务信息、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组合的混合型信息。这极大地丰富了审计人员的可用信息, 扩大了审计人员的视野。在传统方式中这些类型的信息是无法轻易获取的。此外, 由于运用了先进的信息化手段, 计算机审计可以非常快速和非常便捷地处理海量数据, 解决了在纸质和手工条件下审计人员想做而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本人先后于2011年8月、10参加领导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在这两个项目中我尝试应用计算机辅助审计, 对营销系统所产生的基础档案、账务、会计数据等信息进行测试评价, 筛选出重要的数据和主要的问题, 将这些问题和数据作为重点进行综合评价, 大大提高了这两次审计的效率和质量。

二、主要做法与案例

上述两次审计工作中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表现形式是:通过结构化查询语言SQL对数据进行筛选、分析。

(一) 具体步骤:

⑴确定被审计的主题

⑵确定被审计的数据

计算机信息系统是对相关业务工作的信息化管理, 审计人员只有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流程和相关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把实际业务与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数据对应起来, 挑选出需要的数据库和数据表, 才能确定计算机辅助审计的范围和重点, 进行准确的数据采集、转换和分析, 以此筛选出审计所需要的数据。

⑶编制SQL脚本对数据进行筛选、分析

⑷审计人员对筛选、分析结果运用相关专业知识进行判断。

(二) 应用案例《某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审前调查方案》:

⑴审计的主题:是否存在执行不在目录电价里的特殊电价

⑵确定被审计的数据:用电客户表、电价表

⑶编制该单位执行电价用户分布情况SQL脚本并执行得到如下分布表

电价表用户统计查优惠电价SQL脚本:

(注:该单位约10万用户, 总计花费497.734秒完成整个单位统计) :

⑷通过分布表和目录电价表进行手工或计算机匹配就方便确定整个单位的用户是否存在执行不在目录电价里的特殊电价。

三、工作成效

(一) 计算机辅助审计有助于增强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快速性, 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计算机能够对系统信息进行高质、快速、大量的处理, 访问被审计单位存储在磁性介质中大量的信息, 能有效地按照既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其进行处理、加工, 输出审计人员所需信息。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

(二) 计算机辅助审计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在采用会计电算化的情况下, 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能使计算机在审计人员的操作下对大量的会计等信息数据进行全面有效准确的综合分析, 并得出切合实际且科学的结论。

四、计算机辅助审计应重视的问题

(一) 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底层数据库获取不易。

审计人员在获取被审计单位电子数据需获得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管理员和软件开发企业维护工程师等技术人员的支持, 全面了解与信息系统有关的各种资料, 如系统需求、系统数据流程图、系统详细设计文档、系统使用说明书、数据库设计文档和数据字典等, 了解被审计单位数据库结构及其存放位置。但是作为核心数据往往会以安全为由被婉拒。

(二) 信息化下审计环境、线索、技术和内容的改变, 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能够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的人员必须是复合型人才, 不仅要懂审计, 而且需要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业务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近年来随着信息化“SG186”工程的深入推进, 国家电网公司首次建立了统一的业务模型及数据模型, 形成了信息化建设标准体系, 为建立规范统一的信息系统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新的形势下为计算机辅助审计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 它不仅能够使审计人员从大量重复繁琐的工作中解脱, 还能更大的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基础学习心得 篇5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一学期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现在回想起来,还真是记忆深刻,难以忘怀。我们都知道,cad技术都已经发展到各行各业,涉及到各个领域了,可是作为机自专业的学生,在此之前,我还是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懂,对于此,我深感汗颜。还清楚地记得在上第一节《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基础》课时,那种震撼,我深深的爱上了这一门课程,或者这一门技术……

计算机辅助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计算机辅助手段,相对于传统的徒手绘制而言,计算机以其快捷、便利的优越性,为设计师提供了充分的技术手段,它将人们从过去诸多繁杂劳动中释放出来,人们可以更迅速、更准确、更有效地处理各种文字、图形、图像等信息,实现各种创意。它不仅方便快捷,简单实用,而且具备很多人工设计所不具备的优点,细微精确,还可以自动校验模拟,深受设计者们的亲睐。

从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诞生第一台计算机绘图系统,开始出现具有简单绘图输出功能的被动式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开始,这一领域技术不断更新,发展迅速。

60年代初期出现了CAD的曲面片技术,中期推出商品化的计算机绘图设备。70年代,完整的CAD系统开始形成,后期出现了能产生逼真图形的光栅扫描显示器,推出了手动游标、图形输入板等多种形式的图形输入设备,促进了CAD技术的发展。

年代,随着强有力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成的微处理器和存储器件的出现,工程工作站问世,cad技术在中小型企业逐步普及。

特别是80 年代中期以来,CAD技术向标准化、集成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一些标准的图形接口软件和图形功能相继推出,为CAD 技术的推广、软件的移植和数据共享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系统构造由过去的单一功能变成综合功能,出现了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造联成一体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固化技术、网络技术、多处理机和并行处理技术在CAD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cad系统的性能;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技术引入cad,出现了智能CAD技术,使CAD系统的问题求解能力大为增强,设计过程更趋自动化。

现在,cad已在电子和电气、科学研究、机械设计、软件开发、机器人、服装业、出版业、工厂自动化、土木筑、地质、计算机艺术等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随着计算机知识的应用普及和不断拓展,社会各领域的科技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课程已经结束了,下面说说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对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认识和理解。

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也称为CAD技术,是英文Computer Aided Design的缩写,它是指在设计过程中,利用计算机作为工具,帮助工程师进行设计的一切实用技术的总和。在工程和产品设计中,计算机可以帮助设计人员担负计算、信息存储和制图等项工作。在设计中通常要用计算机对不同方案进行大量的计算、分析和比较,以决定最优方案;各种设计信息,不论是数字的、文字的或图形的,都能存放在计算机的内存或外存里,并能快速地检索;设计人员通常用草图开始设计,将草图变为工作图的繁重工作可以交给计算机完成;利用计算机可以进行与图形的编辑、放大、缩小、平移和旋转等有关的图形数据加工工作。CAD基本技术

主要有基本技术 主要包括交互技术、图形变换技术、曲面造型和实体造型技术等系统组成。CAD的系统组成

CAD系统通常以具有图形功能的交互计算机系统为基础,主要设备有:计算机主机,图形显示终端,图形输入板,绘图仪,扫描仪,打印机,磁带机,以及各类软件。

工程工作站

工程工作站一般指具有超级小型机功能和三维图形处理能力的一种单用户交互式计算机系统。它有较强的计算能力,用规范的图形软件,有高分辨率的显示终端,可以联在资源共享的局域网上工作,已形成最流行的cad系统。

个人计算机

个人计算机(pc)系统价格低廉,操作方便,使用灵活。80年代以后,pc机性能不断翻新,硬件和软件发展迅猛,加之图形卡、高分辨率图形显示器的应用,以及pc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由pc机构成的cad 系统已大量涌现,而且呈上升趋势。

图形输入输出设备

除了计算机主机和一般的外围设备外,计算机辅助设计主要使用图形输入输出设备。交互图形系统对cad 尤为重要。图形输入设备的一般作用是把平面上点的坐标送入计算机。

常见设备

常见的输入设备有键盘、光笔、触摸屏、操纵杆、跟踪球、鼠标器、图形输入板和数字化仪。

设备分类:

图形输出设备分为软拷贝和硬拷贝两大类:

软拷贝设备指各种图形显示设备,是人机交互必不可少的;

硬拷贝设备常用作图形显示的附属设备,它把屏幕上的图像复印出来,以便保存。

常用的图形显示有三种:有向束显示、存储管显示和光栅扫描显示。

有向束显示应用最早,为了使图像清晰,电子束必须不断重画图形,故又称刷新显示,它易于擦除和修改图形,适于作交互图形的手段。

存储管显示保存图像而不必刷新,故能显示大量数据,且价格较低。

光栅扫描系统能提供彩色图像,图像信息可存放在所谓帧缓冲存储器里,图像的分辨率较高。

除计算机本身的软件如操作系统、编译程序外,cad主要使用交互式图形显示软件、cad应用软件和数据管理软件3类软件。

交互式图形显示软件用于图形显示的开窗、剪辑、观看,图形的变换、修改,以及相应的人机交互。

cad 应用软件提供几何造型、特征计算、绘图等功能,以完成面向各专业领域的各种专门设计。构造应用软件的四个要素是:算法、数据结构、用户界面和数据管理。

数据管理软件用于存储、检索和处理大量数据,包括文字和图形信息。为此,需要建立工程数据库系统。它同一般的数据库系统相比有如下特点:数据类型更加多样,设计过程中实体关系复杂,库中数值和数据结构经常发生变动,设计者的操作主要是一种实时性的交互处理。CAD系统的功能

现代CAD系统的功能多种多样,主要包括:

(1)设计组件重用(Reuse of design components)

(2)简易的设计修改和版本控制功能(Ease of design modification and versioning)

(3)设计的标准组件的自动产生(Automatic generation of standard components of the design)

(4)设计是否满足要求和实际规则的检验(Validation/verification of designs against specifications and design rules)

(5)无需建立物理原型的设计模拟(Simulation of designs without building a physical prototype)

(6)装配件(一堆零件或者其它装配件)的自动设计

(7)工程文档的输出,例如制造图纸,材料明细表(Bill of Materials)

(8)设计到生产设备的直接输出

(9)到快速原型或快速制造工业原型的机器的直接输出 CAD软件介绍

AutoCad是国际上著名的二维和三维CAD设计软件,是美国Autodesk公司首次于1982年生产的自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用于二维绘图、详细绘制、设计文档和基本三维设计。现已经成为国际上广为流行的绘图工具。.dwg文件格式成为二维绘图的事实标准格式。

Autocad有着良好的用户界面,它的多文档设计环境,让非计算机专业人员也能非常快的学会使用。AutoCd拥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良好的兼容性,可以在各种PC系统和工作站上运行,并支持分辨率由320×200到2048×1024的各种图形显示设备40多种,以及数字仪和鼠标器30多种,绘图仪和打印机数十种,这就为AutoCAD的普及创造了条件。

此外,还有许多著名的国产CAD软件,如其中取得了很大成功的中望CAD。

除了这些,在课堂上老师还给我们介绍和演示了很多的CAD、CAM制图软件,如Autodesk Inventor,SolidWorks, CATIA, SolidEdge, Pro/E, AutoCAD, UG NX, Mastercam,Cimatron,ANSYS,CAPP,CAXA,ADAMS,Foxpro等等,让我们实实在在体会到了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实用和方便。

当然,这学期的学习,让我记忆最深的还是实践操作环节——学习使用Solidworks2007。这让我深深的体会到了一个道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个课程的学习本来就是为了让我们熟练掌握和使用设计软件,这是一个不断熟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体会最深的就是四个字:熟能生巧。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只有不断的练习,思考,才能把这一技术当成臂助,从、让它成为我们良好的帮手。

从开始的照猫画虎,一步一步按照教程上的去做,到慢慢的自己熟练,脱开教程,让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也发现了很多自己的问题很不足。比如耐心不够,不喜欢思考等,都让我在操作中吃足了苦头。

为了吸取教训,我也总结出了很多实的方法:

1、不懂就要问

要善于思考多思考是对的,但有时候也要勤于发问,很多东西不懂得就要发问,弄清楚,不能事事而非,敷衍了事,再用自己的思维记住,变成自己的知识,这一点特别重要。

2、要善于比较学习

容易混淆的命令,在使用过程中要善于比较,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如ZOOM和SCAIE,PAN和MOVE,DIVIDE和MEASURE等等。

3、层次要分明

图层就像是透明的覆盖图,运用它可以很好地组织不同类型的图形信息。学习过程中,有的人图省事,直接从对象特性工具栏的下拉列表框中选取颜色,线型和线宽等实体信息,这很不好,使得处理图形中的信息不那么容易,要特别注意纠

正自己的这一不好习惯。严格做到层次分明,规范作图。我的体会是:养成良好习惯,受益匪浅。

4、图面要清楚

能够显示实体的线宽是AutoCAD2007新工程。使用线宽,可是用粗线和细线清楚地展现出部件的截面,标高的深度,尺寸线以及不同的对象厚度。作为初学者,一定要通过图层指定线宽,显示线宽。提高自己的图纸质量和表达水平。

5、内外有别

利用AutoCAD2002的“块”以及属性功能,可以大大提高绘图效率。“块”有内部块与外部图块之分。内部图块是在一个文件内定义的图块,可以在该文件内部自由作用,内部图块一旦被定义,它就和文件同时被存储和打开。外部图块将“块”以文件的形式写入磁盘,其他图形文件也可以使用它,要注意这时候外部图块和内部图块的一个重要区别。

6、养成检查的好习惯

图案填充要特别注意的地方是构成阴影区域边界的实体必须在它们的端点处相交,也就是说要封闭,要做到“滴水不漏”;否则会产生错误的填充。初学者一定要学会如何查找“漏洞”,修复错误。

7、写文字要规范

文字是工程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比如:尺寸标注文字、图纸说明,注释、标题等,文字和图形一起表达完整的设计思想。尽管AutoCAD 2000提供了很强的文字处理功能,但符合工程制图规范的文字,并没有直接提供。因此要学会设置“长仿宋体”这一规范文字。具体操作的简要步骤是,打开“文字样式”对话框,新建一个样式,可取名为“长仿宋体”,对话框中字体名改为选用“仿宋体GB-2312”,宽度比例也要改为0.67。尺寸标注的文字可改为“italic.shx”代替“仿宋体GB-2312”。

8、特殊字符,特殊处理

实际绘图中,常需要输入一些特殊字符,如角度标志,直径符号等。这些中利用AutoCAD提供的控制码来输入,较易掌握。

另一些特殊字符,如“τ”、“α”、“δ”等等希腊字母的输入,掌握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它要用到MTEXT命令的“其他…”选项,拷贝特殊字体的希腊字母,再粘贴到书写区等操作。尤其要注意字体的转换等编辑。

还有一些特殊文本,如“φ”在机械制图中应用较多,叫做带上、下偏差的尺寸公差标注,也可用MTEXT命令的“堆叠”功能来实现。这样做远比在尺寸标注对话框中调节相应功能数值方便得多。我个人的体会是:特别方便!

9、不依规矩,不成方圆

每一种软件都有其特殊之处,学习使用过程中,要认真严格按照其说明来用,这样才能有条不紊,清晰明确。

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 篇6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技术;美术领域;成功应用

1 计算机辅助技术概述

计算机辅助技术(Computer Aided Technologies)是采用计算机作为工具,将计算机应用于产品的设计、制造和测试等过程的技术。辅助人们在特定应用领域内完成任务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它包括了诸如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等各个领域。

2 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的发展历程

1952年,美国的Ben ?Laposke利用模拟计算机制作出世界上最早的数码图形《电子抽象画》预示着数字艺术时代的到来。早期的计算机美术作品主要是由科学家和工程师在工作中偶然获得的,大多数作品是平面的几何图形。代表作品有1963年Kenneth Know Iton的打印机作品《裸体》和1967年日本GTG小组的《回到方块》。1963年,美国《计算机与自动化》杂志社举办一次年度“计算机美术比赛”。又把计算机图形技术在美术领域的应用向前推进了一步。1968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次世界计算机美术大展“控制论珍宝”标志着计算机图形技术进入世界性研究与应用阶段,计算机与计算机图形技术逐渐走向成熟,大学也开始设置相关的研究课题,CAD应用系统和三维造型系统出现并逐渐得到完善。从1984年至今,以微型计算机和工作站为开发平台的个人计算机图形系统逐渐走向成熟,这一时期有大批商业美术应用软件问市。以苹果公司的MAC 机和图形化系统软件为代表的桌面创意系统被广泛接受,CAD成为美术设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70年代末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传入中国后,最开始是在国内各大高等院校开展研究,并迅速扩大到全国,计算机美术设计的发展给中国美术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艺术家用惯了画笔的双手拿起了形状上和使用方式上都完全不同的鼠标,进行绘画创作,对于多年养成的习惯很难在短时间内接受这一新鲜事物。80年代末,三维动画软件传入我国,并利用三维动画软件制作了第11届亚洲运动会电视节目的片头。从此计算机三维动画技术被广泛应用在电视栏目包装和影视广告制作中。90年代,随着个人计算机硬件技术的不断提高和Windows操作视窗以及大量应用软件的出现,计算机辅助美术设计广泛应用在平面的或立体的视觉艺术设计中。近几年,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辅助技术与美术结合得更加紧密,并深刻地影响着未来美术发展的方向。

计算机美术是一门计算机科学和艺术相结合的学科,是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产生的,它要求创作者既要懂的美学原理又要懂计算机操作规程。它把计算机作为创作工具,按照美学原理,以图像和图形的形式进行信息交流和升华,有着自身的特点,创造了新的艺术形式。它的成果使人们得到美的享受,也为人类社会创造了新的文化形式。计算机美术又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很好地将计算机技术与传统美术创作融为一体。根据创作的目的和功能不同,计算机美术也可分为应用美术与欣赏性美术。从作品上来看,与之相对应的也是纯绘画作品和实用美术作品两种。所谓纯绘画作品,也叫欣赏性美术作品,是指满足欣赏和娱乐等精神需求,以审美为目的的艺术,给欣赏者带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体验。它包括类似传统油画、水彩、版画、国画等艺术形式,也出现了具有交互性、多媒体的新的艺术形式;所谓应用美术设计,就是以实用为目的的,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美术设计作品。包括建筑设计、平面设计、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服装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广告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动画设计、影视特效、游戏开发、虚拟现实等等。是计算机技术与美术设计相结合产生的广泛应用于今天的电脑艺术设计。其实,这种划分也是相对的,纯绘画并不排斥功利的目的,应用美术设计也追求审美的目的,只是侧重不同而已。[1]

3 计算机辅助技术在绘画中的成功应用

技术永远是艺术创新的催化剂。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使用投影装置进行画稿放大创作油画;19世纪,色彩理论和光学技术的进步,照相机的出现,促使了印象主义画派的诞生;20世纪初期,德国化工厂里生产出的新颜料,让现代派绘画狂热和充满想象力;今天,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公文包一般大小的笔记本电脑的运算能力却是以往大型计算机的上百倍,成为现代艺术创作的重要工具,计算机文化也是这个时代的文化最强音。计算机广泛应用到“摄影、互联网、艺术设计、虚拟现

实和传统绘画艺术”中,主要表现形式有数字摄影摄像、卡通动漫、网络游戏、虚拟现实、多媒体展示、广告设计、数字插画、数字电影特效等等。其应用范围之广,视觉效果之强烈,传播速度之快,是过去一切传统视觉艺术形式无法比拟的。当前,人们在利用计算机进行传统艺术绘画创作时,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利用计算机绘画软件,操纵鼠标或绘图板直接绘制;二是把搜集到的绘画素材输入到计算机后,利用图像处理软件把所需图像进行拼贴、挪用、再次合成等手段制作绘画草稿。利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制作的计算机美术作品,其震撼的视觉效果是传统绘画作品没有的,扣动了艺术家的心弦,驱使更多的从事传统绘画艺术的画家加入到尝试利用计算机辅助绘画创作中,探索新的藝术表现形式及语言。如日本天文插画大师“加贺谷穰”早在1991年就利用计算机进行插画构图和草图制作,后来就全部利用计算机来制作,开创了最早利用计算机绘画的先河,创作了“数字绘画”技法。其作品,常以宇宙空间为背景,结合神话故事,所描绘的少女纯洁而又美丽,肌肤光洁而散发着光辉,画面极其精细,给人以宁静深邃的感觉,非常富有装饰性。旅美台湾画家周心怡利用计算机绘制了百余幅装饰感极强的数字装饰绘画,其作品中“花影婆娑,仙子飞舞”,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有点、线、面、与肌理的综合运用,平面与立体的混搭。画面意境优美,色彩艳丽,装饰效果极佳。画家程广把照片用计算机处理成马赛克效果,按照色彩数字编号把图像复制到画面上。荷兰籍画家田崴,回国后创作的多幅油画都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制作初稿,在创作中期也经常把油画拍摄下来输入电脑进行再次的调整或添加新的视觉元素。

在这新技术、新材料、新的社会背景下,计算机技术与艺术的联姻,成为新世纪的时代特征。计算机辅助技术应用在美术领域,给那些古老的绘画艺术带来了新生,产生了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并给艺术家进行绘画创作带来诸多便利和帮助,已经成为艺术家不可缺少的助手和有效工具。

参考文献:

[1] 王宏建,袁宝林.美术概论[M].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美术理论教研室,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 邱杰志.数字时代的美术[J].美术界,2000(2):35.

[3] 乐齐弘.科技时代的美术[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8890.

[4] 姜涛.数字绘画艺术的发展理论初探[J].美术大观,2008(9):108109.

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 篇7

1 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在我国应用面临的问题

1.1 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自身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目前, 一般的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虽然对于审计的工作产生着极大的作用, 但是计算机辅助技术也是存在着其自身的缺点或者局限性。例如, 平行模拟技术需要极高的成本费用, 开发工作需要消耗时间比较长。

1.2 计算机辅助审计制度和立法缺乏统一性

目前, 我国在立法方面缺乏统一的法律为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提供保证。目前审计报告和意见等资料主要以书面形式为主, 而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当中所针对的对象多数是电子的形式, 因此在文件的法律效率方面就产生了一些新问题。例如, 电子签名在法律方面的有效性上没有得到明确的规定。

1.3 缺乏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全方位人才

审计项目涉及到的行业范围比较广泛, 审计的对象和业务的范围也因此而有所区别, 为了适应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高的审计环境的需求, 所需要的审计人员可以对整个审计项目进行全方位的审查。但是目前在我国企业中的多数审计人员, 缺乏相应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而聘请计算机专家, 又考虑到他们缺乏专业的审计知识与技能, 难以将审计和计算机操作进行结合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上。

2 如何推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

2.1 建立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

要从根本上促进内部控制环境的改进, 必须建立严密的制度。目前, 我国大多企业内部的控制制度存在许多方面的缺陷, 忽略了完善的内部控制环境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实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建立了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 才可以改善企业的内部控制。随着现代信息化的发展, 会计与科学信息技术进行了紧密的结合, 同时在会计信息化的系统下, 传统的会计模式越来越不能符合会计信息化系统的需求, 企业应当对其自身旧有的会计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 及时调整内部控制体系, 重新合理地调整工作的流程, 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严密性, 同时对于考核必须严格规范化。

2.2 提高企业的信息技术水平

通过对企业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信息技术相关的培训, 加强企业管理工作人员的信息应用能力, 加强企业机密的保护措施, 促进企业管理发展。面对会计信息化的系统的普及, 企业管理人员应当建立并且加强其自身信息观念的培养, 以全新的管理理念来对企业进行管理, 实行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促进企业的现代化发展。

2.3 加强对会计信息化系统下的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

面临着我国新时期市场经济的新要求, 企业的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内部控制必须加强自身对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 促使自身在认识观念上进行改革, 从而带动企业的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内部控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企业应当充分认识到其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 对于社会竞争愈加强烈的现实状况, 企业必须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 创新会计管理工作的模式, 促进企业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内部控制的质量与水平的提高。

2.4 建立健全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

完善健全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促进企业内部控制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为企业内部控制的正常运行提供了保障。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健全的企业的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 为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内部控制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从而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 并且促进企业决策的有效落实。在建立健全的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的过程中, 应当注意从企业自身的发展实际出发, 切忌脱离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制度体系, 方可保证所制定的制度与体系具有可行性。只有实现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 才可以从根本上产生内控制制度的保障作用, 发挥有利于企业管理与发展的功能。

2.5 提高企业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与能力

企业应当重视对工作人员的选取与培养。首先从企业工作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行改善, 要求其具备良好的专业的职业素质, 同时注重提高其实质的企业管理技能, 通过构建高素质的企业管理团队来实现管理工作的高效率性与专业性。其次, 通过建立完善的招聘流程与制度来选拔新员工;同时, 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 奖惩分明;另外, 更为重要的是要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 在企业内部强化和完善自我监督, 增强企业管理的风险意识。

2.6 加强信息系统下企业内部控制的外部监管

在我国社会主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 法制经济是我国市场经济的主要方向, 只有实行有效的监督, 方可规范信息系统下企业内部控制中不合法的行为, 通过健全信息系统下企业内部控制的制度法律法规, 来保证我国企业管理工作的质量, 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企业信息系统下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

3 结语

综上所述, 审计作为维护经济秩序与监督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 必然受到计算机技术的深刻影响, 尤其是审计技术和方法在计算机技术的推动下得到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金治中.计算机审计若干概念辨析[J].财会月刊, 2012 (06) .

[2]刘园瑶.信息系统审计国内研究综述[J].现代商贸工业, 2011 (16) .

[3]刘杰, 罗继荣.计算机信息系统对审计影响的文献评述[J].会计之友, 2011 (21) .

[4]张莉, 王璐.资产负债表平行模拟审计数据分析模型[J].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1 (01) .

计算机辅助审计的特点和应用 篇8

一、在会计电算化的条件下,会计信息呈现的新特征

1. 会计信息网络化的实现,使各种财务信息能够得到充分的综合分析处理的设想变为现实,充分的网络技术条件的保证,使得会计工作人员可以快速全面收集一个地区和多个地区的会计信息。

2. 会计信息系统的外向性。会计系统的外向性使会计信息使用者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全面及时地了解具体经济业务的详细信息,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会计信息。

3. 会计信息计算机化的应用,使审计风险以其特有的形式表现在审计工作过程中。根据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第47号审计标准说明,审计风险模型为:审计风险(AR)=固有风险(IR)×控制风险(CR)×检查风险(DR)。这就需要审计人员采用新的审计技术、审计方法和新的审计思路将审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二、在会计信息计算机化的新环境下,计算机辅助审计的特点

1. 计算机辅助审计有助于增强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快速性,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与质量。计算机能够对会计信息进行高质、快速、大量的处理,而审计工作的对象正是以会计信息为基础的财务信息及其他会计资料,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充分运用提高了审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快速性,促使审计人员把主要精力用于那些应用专业判断的工作中去。

2. 计算机辅助审计可以扩展被审计对象的范围,由书面形式向其他媒介形式扩展。通过计算机辅助审计可以直接对被审计单位的全部会计资料进行审计,无论其资料是以书面形式保存还是储存在计算机系统的磁媒介或其他储存器中。

3. 计算机辅助审计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在采用会计电算化的情况下,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能使计算机在审计人员的操作下对大量会计信息数据进行全面有效准确的综合分析。

三、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应用

在计算机信息系统下,可以在以下方面帮助审计人员审计:评价审计风险;分析性复核;进行会计信息测试;审计文书管理;审计工作的标准化。

1. 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风险。

对采用会计电算化的被审计单位,审计人员首先要评价其内控风险,以确定审计人员依赖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程度,减少实质性测试的范围。在内控风险较高的情况下,审计人员就必须扩大实质性测试的范围,强化实质性测试的程序。在内控风险较低的情况下,可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

2. 分析性复核。

通过分析性复核,发现异常的项目,例如:用审计软件发现某一阶段某项费用突然大幅度增加现象。现阶段的审计工作要涉及大量的审计数据分析,如果使用手工操作是不可能完成的,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可以迅速、客观地完成分析性复核工作,审计人员可以及时准确地得到有关分析结果。

3. 进行会计数据测试。

审计数据测试是指审计人员在实质性测试中把会计数据输入被审计单位的计算机系统里,检测被审计单位的手工控制和程序控制。会计数据测试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使用已经处理过的会计数据来做测试。

审计人员在做测试前预测把会计数据输入被审计单位的计算机系统后的结果,然后把会计数据输入被审计单位的计算机系统,总结出实际的结果,对比预测结果和实际结果,从而调查分析差异。

(2)在正常运作中模拟的测试环境。

审计人员按已知条件构建一系列的交易,在正常运作中模拟的测试环境,使正常运作的数据结果同预测结果相比较,从中找到差异,发现审计线索。

4. 制作审计文书,加强审计文书管理。

审计工作中会形成大量的各类审计文书,审计人员可运用办公自动化软件进行审计文书管理。先利用计算机软件将审计实施方案、取证记录、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等文书制作成模板,形成审计文书模板库。在审计工作中,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各种模板编制审计文书,在审计过程的各个阶段,将各种审计文书先后输入到计算机中,在下一阶段的审计工作中,可以调用前一阶段的审计文书。这样既提高了审计效率和质量,又保证了审计文书规范一致。

在使用审计软件过程中,审计人员也可能会遇到被审计单位系统改变、审计软件过于复杂以及文件版本与审计软件不兼容等困难。

5. 促进审计工作的标准化。

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开展,极大地促进了审计工作的标准化,推动了审计机关的依法审计、依法行政。其作用表现在:

(1)审计工作流程的标准化。

审前调查阶段、实施阶段、报告阶段、处理处罚阶段构成了审计工作流程的全过程。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充分利用使审计人员能够较快地按照标准的审计程序开展工作,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审计质量,从根本上体现了审计工作的依法行政行为。

(2)审计质量的标准化。

审计人员可以在审计软件的关键环节设置质量控制点,如审计取证记录,可设立编制、复核、部门负责人审定等控制点,按照不同控制点设定不同的权限,在未执行前一控制点的情况下,无法进入下一步操作程序。这样做可以使审计责任明晰化,使审计质量更加标准化。

基层央行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思考 篇9

一、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内涵

计算机辅助审计主要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 结合会计、审计、信息技术等知识, 运用数据处理技术对数据进行加工, 为确定审计证据和线索提供保障。计算机辅助审计的目标应与传统审计目标一致, 即真实性、合规性、效益性。

二、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意义

长期以来, 由于基层央行对审计信息化的优越性认识不够, 审计信息化工作的研究滞后, 目前大部分审计工作仍然处于手工状态, 对于各种资料主要以人工翻阅为主, 既费时又容易出错。由于资料多、工作量大, 导致审计工作效率低下, 审计覆盖面也受到限制, 从而影响了审计的质量, 增加了审计的风险。因此, 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审计对提高审计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三、计算机辅助审计的现状

中国人民银行蚌埠市中心支行目前使用的系统包括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系统、国库会计核算系统、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系统等, 业务系统多达130多个。

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同时也存在着对业务系统安全保密工作不到位、内控制度落实不严、技术防范力量不足等一系列问题, 这些都对当前审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央行审计部门自1998年成立以来, 主要采用手工方式开展一系列审计工作, 但是在新形势下, 审计工作的手段与其他部门大量使用业务系统形成了巨大反差。

四、计算机辅助审计的主要难题

(一) 认识普遍不到位

目前, 其他国家应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已有相当长的时间, 但是在央行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确很少。各级、各部门对计算机辅助审计的认识较浅, 相关研究和实际应用也就更少。近几年, 央行内审部门提出了内审工作转型与发展目标, 开始重视发展计算机的辅助工作, 但是仍未满足其他业务系统快速发展的需要。

(二) 缺少计算机辅助审计应用软件

由于央行各部门各自为政, 各业务系统的开发单位、开发平台、开发语言及数据库系统不同, 并且缺乏审计程序接口, 不能对各业务系统数据进行采集、转换和分析。近些年, 央行内审部门要求开发新系统时, 应采用统一模式、统一架构、统一接口的标准化建设, 目前已经取得一定进步, 但离目标要求仍有差距。基层央行在计算机辅助审计应用软件研发中困难重重, 目前仅有个别小型软件在试用, 并没有形成大范围统一应用的软件。

(三) 缺少计算机辅助审计人才

目前, 基层央行内审人员普遍缺乏计算机知识以及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的经验, 既懂计算机专业知识又懂审计知识的人才则更少。而现实是, 培养此类人才所需时间较长, 同时也没有建立良好的培养机制, 不能有效推动高素质计算机辅助审计人才成长, 这就制约了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广泛开展。

五、化解计算机辅助审计难题的建议

(一) 提高思想认识

在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实践中, 从领导到员工往往存在认识不清、方向不明、目标不准、概念模糊等情况, 导致大多数人面对计算辅助审计这个新课题无所适从。

可以从以下2方面提高思想认识。首先, 必须让各级领导、各层次审计人员认清当前被审计对象普遍信息化的现状, 仅就央行地市中心支行来看, 在用的系统多达130个, 广泛分布于各部门、各岗位, 如果不推广计算机辅助审计方式, 未来的审计工作将更难开展。其次, 通过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的兴趣和意识, 使审计人员了解什么是计算机辅助审计, 以及怎样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值得注意的是, 基层央行的主要领导要了解、理解、支持计算机辅助审计的研究与应用, 将计算机辅助审计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工作要落到实处。

(二) 大力开发计算机辅助审计应用软件

目前, 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探索开发新一代审计软件, 来应对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我国社会审计机构也已经研制了一些审计软件, 并应用于审计实践中。建议基层央行内审部门积极关注相应的变化, 有能力的单位应着手开发相关软件, 可以从简单的小软件入手, 然后逐步扩展, 尽快研制适用于基层央行业务的辅助审计软件。中国人民银行徐州市中心支行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开发了外汇管理辅助审计小助手大大加快了对海量数据的提取、查询、分析速度, 从而提高了审计效率。各级基层央行可参考该中支的做法, 通过组织技术力量开发出更多更好的应用软件, 并应用于实践中。

(三) 大力培养计算机辅助审计人才队伍

一是建立计算机辅助审计相关培训制度, 鼓励审计人员参加培训, 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短期培训。上级行应考虑基层央行的情况, 每年举办几期计算机辅助审计培训班, 提高审计人员的眼界和能力。二是大力引进人才, 吸引高素质计算机人才进入基层央行审计队伍, 强化审计队伍建设。

(四) 大力推广计算机辅助审计系统的应用

央行已经建立了人民银行辅助审计系统, 该系统通过建立业务模型, 导出查询数据, 对发现的疑点跟进复核, 初步提高了审计效率。基层央行应大力推广和促进该系统的应用, 可以由点及面, 逐步拓展计算机辅助审计系统的应用范围。

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 篇10

一、计算机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优势

(一) 让数据处理更便捷与高效

在医疗体系中, 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有待处理的财务数据, 这些数据庞杂、繁琐, 如果单纯的通过人工处理会产生极大的工作量, 然而, 当计算机引入到医院审计系统后, 对于数据的处理立刻带来很大的便利。首先, 借助office办公软件, 尤其是excel表格, 能够轻松地将各类数据汇总, 并且能够有序地统计与运算, 然后, 通过使用相关的审计软件, 能够便捷地对各类数据进行采集、分析、整理及处理, 最终得到特定的处理结果。计算机的引入让审计工作中庞杂的数据处理不在是难题, 数据的处理变得轻松而高效。

(二) 通过互联网让信息得以共享

医疗体系的财务透明一直是社会的呼求, 尤其是患者群体。一直以来, 医疗体系的财务不透明常常会被社会各界攻击与诟病, 这大大降低了医院的公信力, 从而影响到医院的声誉。计算机引入到医院的审计体系后, 让信息透明得以实现, 通过互联网可以将各个部门连接到一起, 各个部门间都能获取到相关的财务信息, 对于医院的审计工作的成果有了解, 同时, 这也是一个各部门共同对审计工作进行监管的过程。通过信息的汇集与整合后, 能够将很多公众关注的信息如实地对外公布, 这不仅对于公众是一个交代, 也让医疗体系内部的操作更规范与透明, 增强了医院的公信力。

(三) 计算机将各部门联系在一起

医院内部审计工作虽说有专门的部门承担与负责, 然而想要让审计工作真正落实到位, 需要的却是各个部门间的有效配合与协调。通过对于计算机的应用, 能够通过互联网将部门间有效的结合到一起。医院可以建立一个内部局域网, 通过这个平台能够让很多相关信息在内部得到共享, 同时也能够实现内部各部门间的有效监督, 这是审计工作得以有效展开的前提。互联网能够将各个部门间有效的联合到一起, 这对于审计工作的落实提供了很多帮助。

二、计算机在医院审计中的应用

(一) 医疗收费审计

医疗收费审计是每一个医疗体系首先需要把好的关口, 核实相关部门是否有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标准收费, 是否有乱收费或者有私下交易, 这些都是很恶劣的行为, 是应该明令杜绝的行为, 也是审计部门需要严格查实的部分。计算机在医院审计部门的应用首先就是要对这一个部分进行落实, 在收取相关医疗费用时都需要实时在计算机内部系统内登记, 并且通过相关的审计系统将各项信息汇总, 然后进一步落实相关部门的操作是否规范合理。计算机的引入对于规范医疗收费有很积极的作用。

(二) 药品收费审计

对于药品的审计主要是针对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对于药品超加价率收费的审计, 另一方面是对虚假录入中标价药品的审计, 这两个方面都是容易滋生问题的地方, 也是审计部门需要特别留心的地方。现代的计算机应用中, 可以通过利用case语句或是用order by语句排序, 都能够很有效地对不合规的行为进行查验, 这很大程度上规范了医院的相关操作流程。

(三) 支出审计

医院通常会定期做医疗设备或者药品原料的采购, 这是医院一个非常重要的支出部分, 也是审计部门需要有效控制的部分。对于设备和原料的采购支出应当有严格的监管, 这样才能有效为医院节省成本开支。计算机在采购方面的审计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它能规范整个采购行为, 让采购过程更有序与高效地进行, 同时, 通过各个流程在计算机内的登记, 能够对整个采购过程进行有效监管。

三、计算机在审计工作的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计算机的应用给整个医疗体系的审计工作提供了很多便利, 它让审计工作更高效有序地进行, 也对医疗体系实行了有力的监管, 然而, 在使用计算机时仍然有若干问题需要引起注意。首先, 计算机的使用必然会伴随着安全隐患, 很多时候, 医院内部的网络系统中会有很多内部机密及重要信息, 很多黑客对于这一点也有清楚的了解与认识, 很可能会带来恶意攻击医院网络系统来窃取相关信息的行为, 一旦得逞, 很多重要信息的泄露会给医院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因此, 做好网络维护是良好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前提。其次, 常见的一个问题是, 医院很多工作人员对于计算机的使用不太熟练, 操作技术不够使得计算机并没有良好地为他们的日常工作服务, 计算机没有得以发挥它强大的功能与作用, 因此, 提升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是很有必要的。

四、结语

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 篇11

【摘要】如今在各个领域都离不开计算机的辅助,无论是教学活动还是医疗技术或建筑设计等,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计算机辅助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能够指导计算机辅助信息分析更好的开展工作,构建其技术框架,以对顶层架构进行设计的视角对其分析,通过不同的技术领域构建其技术框架模型,通过模型对大数据、社会网络、数据知识、在线联机这四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并对其所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分析与展望,重点研究大数据对计算机辅助的推动。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 信息分析 技术框架

引言:计算机的出现使人类可以用其弥补自身逻辑与推理上的缺陷,使得计算机辅助信息分析日益壮大。人类可以与计算机分工合作,在各自擅长领域对任务分析处理,人类可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对计算机进行控制,让海量程序化、结构化或不断重复的问题可以通过计算机处理得到解决,同时计算机的技术正在以迅猛的发展脚步引领着时代不断进步,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步成熟使计算机对复杂且非结构化的信息能够准确分析与处理,同时社会网络迫使人类对海量数据要加快分析与处理,为了使人和计算机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与人机联手,完成复杂任务,是目前的技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计算机技术在现代信息分析的重要性

首先,计算机技术可以对分析能力与效率进行扩展与提高,具体应用是体现在商业银行的审计工作,扩大了审计经营作业范围,缩短审计时间,为审计工作提供高效的工作状态。其次,计算机技术还可以对分析过程实现可视化并且对分析过程进行有效控制,搜索引擎在人立方关系中的应用就是一个很好地例子。还有百度指数平台可以通过关键词与搜索创建相应关系,计算机技术可以对决策活动予以支持,并实现真正的商务智能。同时,计算机技术还可以预测未来,对未来进行模拟,例如谷歌公司通过分析网民的搜索信息预测了具有及时性与准确性的流感趋势[1]。

二、计算机辅助信息分析的研究现状

在技术上,计算机的发展为其辅助信息提供了支持,国内在上世纪80年代对决策分析系统,并建立了结构框架,之后又相继研究了计算机协同分析工作建立了协同竞争分析系统,现在已经成为主流方法,之后再分析领域加入了软件化,之后人们又开发了本体架构,使其对非结构化内容向资源描述转换,这些研究为计算机辅助信息分析提供了关键内容,计算机辅助信息分析需要通过计算机平台和工具对各个领域进行加工处理信息,对商务系统融入竞争情报是对计算机辅助的研究,在医药中,对复杂药物进行计算,提升了药物开发的工作效率,对于专利信息的分析,计算机辅助可以挖掘出有效情报通过关联规则,对于药物发现、专利分析、商务智能领域现代计算机辅助技术提供了分析工具,使人类得出分析成果。在大数据时代中,人类十分重视对计算机辅助信息分析,但是对于其专门的架构体系还需规划与搭建,更好的引导技术的发展。

三、计算机辅助信息分析的技术框架

计算机在分析数据时要用到数据库,数据库的结构对联机交易中的直接业务数据进行处理,叫做联机事务处理,并对数据分类汇总,形成指标仪表盘,建立决策,数据仓库主要是分析关联数据源,对数据源转换、汇聚、清洗和抽取,形成主题图形和报表,叫做联机分析处理。对主题分析结论,进行智能分析,通过收集整理并分析数据,将数据转为主题信息,对于仓库概念与数据挖掘技术及联机分析实现三大领域的跨越。

(一)联机在线分析

联机事务处理英文简称OLTP,它在1993年由E.F.Codd关系型数据库之父提出,可以满足快速响应复杂查询,数据界面直观,在后台有综合引擎,是关键技术对于决策系统,它是对验证性领略分析信息,有3种技术,分别为ROLAP技术、MOLAP技术和HOLAP技术。在大数据环境下,联机在线分析能够结合其他分析技术,为大数据分析提供优质服务。

(二)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DM),数据是被挖掘者,挖掘目的是将数据中的信息、模式、知识与规律进行提炼,挖掘定义很多,但是内涵相同,从海量数据中找出规律与模式,来源于知识发现,从大量基础数据中总结并提炼知识精华,在人工智能、統计学、可视化技术、系统论、模式识别及数据库技术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是对综合性要求较强的新兴学科[2]。

(三)社会网络分析

社会网络是种关系集合,分为个体网、整体网和部分网。社会网络拥有规范的方法对社会属性与社会关系进行分析,在分析社会与行为、经济与营销以及市场与通讯领域的数据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发现目标数据的特征,分析数据角色与数据位置以及数据变量,对它们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

(四)大数据分析

大数据的特征是高速性、多样性、规模性与价值性,分析技术需要创新与优化,对于文本形态数据,如微博、网页、论坛等,机器要学习算法并训练数据,从数据中找出未知信息,如市场分析和字符识别等。

四、计算机辅助信息分析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趋势

(一)主要挑战

首先是大量的数据为计算机辅助带来了挑战,尚未应用于海量数据分析,其次是关系数据中的数据多样性,对于灵活性相对缺乏,分析不确定数据时仍存在挑战。数据仓库存储时要按照主题进行,但是建立仓库是初步性的,对价值的探索是计算机辅助的另一个挑战。对于数据的处理速度要与分析同步,所以数据处理的加速是新的挑战。

(二)发展趋势

在社会学方面可以深入研究社会网络、计算社会学与社会科学,另外技术方面对社交应用生产与娱乐要引入更多的信息,促进移动计算与信息分析、社会计算的融合。

结束语:各个行业的发展都需要计算机辅助信息分析的支持,信息分析与科技的融合为人类的世界开创了新纪元。

【参考文献】

[1]熊志正,官思发,朝乐门. 计算机辅助信息分析的技术框架及其发展趋势[J]. 图书情报工作,2015,03:19-25.

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 篇12

1 计算机辅助审计应用对税收征管审计的影响

1.1 计算机辅助审计实现了审计工作的现代化发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计算机应用扩展到了信息管理和交流的各个领域,电算法的普及和发展致使传统的审计方法难以满足现实的需要,应实现审计方式的创新,实现审计工作的现代化发展,实现审计效率的有效提高。可通过计算机进行各种审计工作中的抽样检测、经济指标、经济定量的分析以及相应货币值的计算,而这些繁琐的计算过程在计算机辅助系统中得到了简化,通过计算机实现实现了现代化的发展模式。

1.2 促进了审计工作的规范化

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发展能促进审计工作的规范化发展,通过对审计工作的规范化发展实现了审计工作效率的有效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以及审计部门的管理水平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审计工作的规范化发展。审计具有较广的工作范围,其所遵循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性文件较广,内容复杂,在具体的审计工作中将耗费较多的时间在资料的查找上。计算机辅助技术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能建立规范的审计资料的组织,提高资料查找的效率,并且能通过各种考核和审计相关软件实现对整个工程项目的计算,从而有效提高审计效率,也能建立有效的资料收集和整理的模式。

1.3 优化审计步骤和审计方式

传统审计内容基础之上,审计工作包括会计电算系统流程的优化和发展。审计工作中,计算机技术的辅助作用能优化审计工作的流程步骤,以及对审计方式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和发展。审计工作应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实践过程中建立不断发展和优化的审计工作的发展模式,在建立了规范化的审计工作基础之上实现了审计工作的持续发展和进步。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应用也能有效拓宽审计工作的范围,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扩大了审计工作的范围,充实了审计工作的内容。实现了审计工作信息资料管理向信息系统安全性、整体系统性以及内部控制等管理方向的转变。

2 计算机辅助审计工作内容

2.1 基本审计业务处理

计算机辅助审计能实现基本的审计业务的处理,包括Excel、Foxpro、Word等表格、数据库、文字等的处理和规范化实现了基本的信息处理的基本审计功能。同时审计人员也可根据具体审计工作的实际需要,编写简单的程序,实现对审计数据的处理,如计算、复核以及分析处理数据,从而建立高效的审计运行模式。计算机中的电子表格能实现简单的数据收集和处理核对,如工资表的审核以及固定资产折旧处理、材料成本差异等数据的分析和对比;通过办公文字处理软件建立了电子资料,建立了共享的信息和数据处理模式。从而能建立优化的

2.2 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的应用

计算机审计业务的处理只能实现基本的数据和信息的处理,然而相应软件的应用能实现深层的审计工作处理。计算机审计软件的应用一方面为审计情况的汇总统计,也是指根据审计工作的方案,对审计工作单位的整体审计状况以及审计工作资料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汇总分析,最大限度防止错误和疏漏以及人为的更改,保证审计工作的规范性和系统性。当前审计软件根据审计工作的需要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并投入了具体的使用过程中。如计算机预算执行软件、预算执行审计软件、投资审计软件、银行审计软件、行政事业审计软件等,但仍未形成完善和成熟的统计软件,计算机辅助审计的作用发挥有限。

3 计算机辅助审计的障碍和现状

3.1 计算机审计技术的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

我国的设计辅助仍出现初级发展阶段,计算机审计技术的优势和功能未得到有效发挥。现阶段,计算机辅助审计仍集中于数据的汇总、文字的处理以及表格的处理等方面,还仅仅处于审计工作的基本数据处理阶段,仍未实现审计资料统计分析、审计工作流程优化的深层次工作的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仍处于探索和试点的发展阶段。

3.2 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发展不足

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发展和拓展较为迅速,然而计算机审计技术的相关软件发展不足,并不能满足计算机审计技术的深层次的发展需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计算机审计事业的发展。当前存在的计算机审计软件功能并不完善、种类较少,并且也未与单位的数据库进行连接、运行过程中错误较多等缺陷。当前相关单位的审计软件多针对某一特定的审计项目或是某种特定类型的审计需要,并未建立完善的计算机辅助审计项目,从而计算机技术在审计工作中难以得到深入的发展。

3.3 计算机硬件条件以及审计人员的素质障碍

计算机辅助审计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和发展对计算机环境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计算机技术条件的落后致使审计工作的计算机审计工作难以建立高效的发展模式。计算机的硬件设备较为落后,从而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功能和作用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相应单位经费的缺乏紧张,从而造成了计算机设备难以满足审计工作的发展需求。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实践能力也为计算机辅助审计工作的发展和持续进步带来了障碍。相应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也造成了相应数据库的管理较为混乱,难以满足现代化审计工作的发展需求。

4 计算机辅助技术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

4.1 建立不断发展的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

计算机辅助技术应建立不断发展和持续改进的审计工作发展体制,通过不断实践探索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优化发展。计算机辅助税收审计制度应建立持续改进和发展的体系。在不断的试点和发展过程中,通过由基本的业务管理发展到深层次的审计工作的发展,最终充分发挥出计算机审计辅助的作用。

4.2 建立人才的培养和创新机制

计算机辅助审计工作的关键在于人的管理和能力的持续改进,通过对人才的培养,提升了相应审计人员的创新和发展的能力,从而也在一的那个程度上推动了计算机审计辅助技术的创新发展。相关单位的审计人员培训和技能的提高培养应建立在本单位的发展实际基础之上,从而才能使培训真正由理论到实践,最终促进审计工作的发展和持续进步。测试水平较低的培训以介绍审计软件为主,使之建立高效的应用模式,提高审计效率,而水平较高的审计人员可通过对数据库的介绍,提高数据库的信息查询能力。人员的培养和技能的持续进步是计算机审计效率发挥的重要因素。

4.3 建立会计信息系统的内在风险评价

计算机辅助在税收征管的审计过程中的统计应先对软件的内在风险进行评判,同时对相应资料进行完整性评判,减少因检验系统执行而进行的数据实质性测试的范围。在对具体的税务进行核算审计时,首先应对整体的系统进行了解额分析,由于前期的录入和自动汇总缓解的错弊性的概率较小,从而可重点抽取税种,并按照国家法律规定税率的计算凡是,对对多个选择分支构建数学模型,对审计的业务结果进行复核,并且采用比较的方式进行审核,充分保证数据的真实有效,在审查过程中还应建立严格的监管机制,繁殖认为修改审查数据,剔除核算过程中的系统风险,从而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真实性。

4.4 建立信息数据的有效采集

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应能建立优化的信息数据的采集,信息数据的优化采集也就是对数控内容的选择性采集。在审计人员对相应信息的内在风险的了解基础之上,对预测的弱点进行信息的收集和整理。,但由于各行业的审计软件以及经营的模式都不同,从而也难以对计算机审计的软件的统一,从而造成了软件系统差异较大,数据的格式各有不同的状况,从而对审计人员的信息收集和整理带来了难度。当前主流的财务软件系统,如用友财务系统、金碟财务系统等,其的数据格式都不尽相同。目前信息的优化收集可从单机系统和联机系统的信息收集两个层面的方式来实现:

无论运用哪种信息采集方式,都应对具体的审计单位的工作平台即相应单位的计算机系统进行初步确定。当前一般DOS环境、WINDOWS系列、UNIX系统三种系统环境,其中,WINDOWS系列应用最为广泛。并且应根据具体的系统类型选择适合的应对方式。

5 结束语

对于单机的系统,审计人员应对单位相应的财务软件系统程序运行方式以及程序模式之间的功能关联以及数据格式类型的存储、数据文件的存取位置以及数据格式之间的转换接口等事项进行了解,而后才能在相应的审计人员的配合之下实现对数据文件进行信息的优化采集,在具体采集过程中,若系统包含数据转换接口,在采集时则可直接转化为审计人员能系统分析处理的文件格式,如.DBF、.MDB等。单机系统的数据采集还可通过对审计软件以及相应工具提供的数据转换的接口,如通审软件系统中提供的用友和金碟财务系统的数据转换接口、MS-SQL Server的数据导入导出功能进行数据格式的转换,或是在不具备数据转换接口时,使用VB、VC等描述数据结构的编程语言,编写出相应的数据转换模块来完成数据的优化采集。

而网络型数据的收集和获取,不仅能通过单机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数据的收集和优化整理,还能应用ODBC(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开放数据库连接)连接互联网上的数据源进行数据的转换。通过互联网上的开放数据库的连接,使用数据库中所提供的终端驱动程序实现了对互联网服务器数据库的直接连接和读取数据。互联网上的大型数据库一般拥有较为丰富的数据库驱动程序资源,能将所需类型的数据表转换为其它数据库格式文件。例如MS-SQL Server、Oracle、Sybase等,当前较为流行且功能较强大的大型数据库系统软件,通常拥有数量众多的数据库的驱动程度类型库。在具体的计算机辅助审计应用过程中,有经验的审计人员常常是在进行了合理的选择性查询之后,再进行相应的数据格式转换,即先撰写SQL语句制作审计专用视图,核查无误后,再进行实质上的存储并转换成所需要格式的数据表,从而能够大大地减少数据的采集量,以及避免了对原始数据的修改和产生不必要的冗余。

摘要:计算机的辅助审计在税收征管审计中的应用和创新建立了更为方便快捷的审计方式,从而带来了税收征管审计的创新和改革。通过对计算机技术在税收审计中应用的必要性和优势进行了有效的分析。在对计算机辅助在审计工作中的现状分析基础上建立具体而有针对性的计算机辅助的应用措施,为最终建立税收审计制度的持续发展和该机模式提供条件。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审计,税收征管,应用

参考文献

[1]何媛.浅谈计算机辅助审计在税收征管审计中的应用[J].现代审计与经济,2010(6):91-92.

[2]孙俪.论地税计算机辅助审计[J].理财,2011(1):169-171.

[3]申南林,王瑞云.如何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J].审计与理财,2010(1):221-223.

[4]田克波.信息技术在当前我国税收征管中的运用[J].科技资讯,2011(7):36-38.

上一篇:课程教学手段下一篇:空间几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