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动态增强技术(共7篇)
MRI动态增强技术 篇1
宫颈癌是临床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 目前临床上针对该病可选检查方案较多, 最常见的也是最为有效的检查方法为宫颈软组织病理活检, 然而该检查方法存在一定创伤性, 且无法对宫颈癌侵犯范围进行准确判断而限制其应用[1]。MRI技术是近年来广泛应用的分辨率较高的软组织检查技术, 针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快速、准确等优点, 尤其是针对软组织恶性肿瘤而言, 其诊断准确率极高[2]。本研究就MRI动态增强技术在宫颈癌术前分期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作如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CT室2015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 年龄30~75岁, 平均 (52.34±10.31) 岁;术前活检诊断:35例鳞状细胞癌, 4例腺癌, 4例透明细胞腺癌, 3例腺鳞癌, 2例小细胞癌, 2例宫颈神经内分泌癌。
1.2 方法
21例为ⅠB-ⅡA期, 实施子宫全切除术及盆腔淋巴清扫术;29例ⅡB期及>ⅡB期, 实施传统开腹关键部位活检及盆腔淋巴结活检。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宫颈癌分期诊断金标准。患者术前均实施MRI动态增强检查, 仪器选用Siemens Avanto 1.5T核磁共振扫描仪, 利用相控阵线圈, 成像参数:层厚5~7 mm, 矩阵304*512, 层间距0.5~1 mm, 采集次数2~4次, 根据患者病变情况扫描层数范围为24~40层, 平扫后体位不变, 静脉注射Gd-DTPA对比剂0.1mmol/kg, 利用序列为FLASH的VIBE技术实施矢状面、横断面、冠状面扫描, 扫描参数同上, 动脉期于20 s后实施扫描, 静脉期于40 s后扫描, 实质期扫描在延迟60 s后实施。
1.3 评价指标
宫颈癌术前分期诊断标准参照文献《癌症分期手册》[3], 将术后病理分期诊断结果同MRI增强扫描检查结果对比, 观察MRI分期诊断准确率。
2 结果
2.1 MRI成像分析
患者肿瘤35例呈类圆形, 15例呈不规则形;T1W1呈低信号11例, 等信号39例。T2W1信号均较强。见图1-1。50例患者MRI显示率为100%, 其中侵犯宫颈全层16例, 侵犯部分间质18例, 侵犯阴道16例。见图1-2及图1-3。
注:图1-1患者宫颈区病灶信号低于子宫。图1-2宫颈区占位呈椭圆形。图1-3宫颈区占位侵犯阴道上中段
2.2 病理分期结果MRI术前分期诊断准确率为94% (47/50) , 分期情况详见表1。
3 讨论
对宫颈癌患者实施早期临床分期诊断, 并根据其分期诊断病理类型实施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 对促进患者预后、提升治疗效果有着积极意义[4]。
MRI对软组织检查诊断分辨率较其他检查方法高, 该扫描检查方法成像清晰, 可直观明确观察子宫、子宫颈、盆腔及其周围组织、脏器、盆腔内间隙等解剖层次。其中T2W1对软组织扫描对比度相对较高, 能够对肿瘤具体位置、形态、大小以及肿瘤所侵犯的间质、宫旁淋巴结转移及阴道浸润等清晰显示[5]。本研究对50例宫颈癌患者术前实施MRI动态增强技术检查, 结果显示, 患者宫颈癌变肿瘤在T2W1扫描下成像表现为不规则形或类圆形的高信号, 同子宫旁脂肪、子宫内膜及宫颈基质间均有极佳的对比, 表明MRI动态增强技术应用于宫颈癌术前分期及诊断, 解剖分辨率极高, 可为临床对宫颈癌病变侵犯的具体范围判断提供直观依据。本研究结果显示, 50例患者术前MRI分期诊断结果显示20例患者为ⅠB-ⅡA期, 28例患者≥ⅡB, 而有1例患者为ⅠA期, 其分期准确率为94%, 分期准确率较高。表明MRI动态增强技术对宫颈癌患者术前分期准确率高。MRI技术较其他检查技术具有极高的组织分辨率, 利于对肿瘤组织具体侵犯范围清晰成像, 特别是在注射对比剂后, 可促进肿瘤不均匀或均匀强化, 利于提高分期诊断鉴别的准确性, 此外还有助于对肿瘤的坏死及存活的鉴别, 为手术治疗方案的合理选择提供有力依据[6]。
综上所述, 动态增强技术对宫颈癌患者术前实施分期及诊断, 准确率高, 可作为宫颈癌术前分期及诊断的首选方法。
摘要:目的 分析MRI动态增强技术在宫颈癌术前分期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CT室2015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50例, 所有患者术前均实施MRI动态增强技术诊断, 并于术后实施病理学诊断, 将MRI分期结果同术后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患者肿瘤35例呈类圆形, 15例呈不规则形;T1W1呈低信号11例, 等信号39例;T2W1信号均较强;MRI显示率为100%, 其中侵犯宫颈全层16例, 侵犯部分间质18例, 侵犯阴道16例;MRI术前分期诊断准确率为94%。结论 MRI动态增强技术对宫颈癌患者术前实施分期诊断, 准确率高, 可作为宫颈癌术前分期及诊断的首选诊断方法。
关键词:MRI动态增强技术,宫颈癌,诊断,分期
参考文献
[1]左拥军, 史丽静, 谢雁.MRI扫描技术对诊断宫颈癌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7, 45 (2) :83-86.
[2]杜汉旺, 牛庆亮, 武希庆, 等.3.0T MR扩散加权成像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 15 (1) :95-97, 110.
[3]毛伟征, 苏东明, 李雪萍, 等.癌症分期手册[M].第6版.2005:259-262.
[4]封春华, 刘军锋, 王建.MRI诊断宫颈鳞癌58例与临床病理比较分析[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16, 33 (6) :605-608.
[5]戴伟, 冯锋.MRI多序列对宫颈癌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 2016, 14 (12) :96-98.
[6]田兆荣, 郭玉林, 蔡磊, 等.MRI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 24 (2) :138-140, 147.
MRI动态增强技术 篇2
2013年1-12月收治乳腺病变患者68例, 年龄23~65岁, 平均 (49.5±5.6岁;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病变性质。其中, 乳腺良性病变42例, 包括纤维腺瘤26例, 小叶增生12例, 乳腺炎症4例;乳腺恶性病变26例, 包括浸润性导管癌15例, 浸润性小叶癌10例, 导管原位癌1例。
方法:所有患者均行三维动态增强MRI检查, 检查仪器采用飞利浦1.5T双梯度型磁共振成像系统。扫描范围:双乳腺及腋窝区。予以患者横断位、矢状位、冠状位三平面常规扫描后, 激发三维动态成像序列进行患者乳腺扫描:采用反转恢复法获得双乳横断面脂肪抑制T2WI像;采用TSE序列获得双乳横断位T1WI图像和失状位T2WI图像, 重建三维动态图像后予以图像分析。
观察指标: (1) 乳腺病变的形态表现特征:对比分析MRI检查下, 两组患者乳腺病变的形态表现特征。 (2) 时间-信号强度曲线 (T-SI) :对比分析MRI检查下, 两组患者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的分型, 分型标准:Ⅰ型 (流入型) ;Ⅱ型 (平台型) ;Ⅲ型 (流出型) [1]。 (3) 早期强化率和峰值强化率:对比分析MRI检查下, 两组患者早期强化率和峰值强化率。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组间两均数比较用t检验, 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乳腺病变的形态表现特征对比:乳腺恶性病变组病变形态主要呈不规则状, 病变边缘以毛刺状为主;而乳腺良性病变组病变形态主要呈规则状, 病变边缘以光滑为主。两组比较,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 , 见表1。
T-SI分型对比:乳腺良性病变组T-SI以Ⅰ型为主, 乳腺恶性病变组则以Ⅲ型为主, 两组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早期强化率和峰值强化率对比:乳腺恶性病变组MRI早期强化率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 (P<0.05) ;但两组峰值强化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讨论
MRI作为一项采用脉冲、取样、重建和动态显示为主要技术元素的临床检查技术[2]。较于常规MR成像、动态MR成像的主要优点在于能够连续采集影像数据而快速、成功地获取大量图像, 为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3]。
本研究中, 采用动态增强MR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患者进行检查, 通过总结和对比二者的MRI图像表现特征来为二者的鉴别诊断提供辅助依据。结果显示: (1) 二者MRI检查下病变形态特征的差异:乳腺恶性病变组患者病变形态主要呈不规则状, 病变边缘以毛刺状为主;而乳腺良性病变组患者病变形态主要呈规则状, 病变边缘以光滑为主。形态学分析是乳腺疾病诊断的基础, 临床上通过对二者病变形态的对比能够对病变性质进行初步判断。 (2) 二者MRI检查下T-SI分型的差异:T-SI分型是反映患者病变中对比剂浓度动态变化的指标, 能够对病灶的动态强化特征进行准确反映。本研究中, 乳腺良性病变组T-SI以Ⅰ型为主, 乳腺恶性病变组则以Ⅲ型为主。 (3) 二者MRI检查下早期强化率的差异:相关文献报道强调早期强化率是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有效指标[4]。本研究中, 乳腺恶性病变组患者MRI早期强化率高于乳腺恶性病变组。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乳腺良恶性病变动态增强MRI的表现特征。方法:收治乳腺病变患者68例, 作为研究对象, 乳腺良性病变42例, 乳腺恶性病变26例。两组均行动态增强MRI检查, 对比分析MRI检查下, 两组乳腺病变的形态表现特征、T-SI分型及早期强化率和峰值强化率。结果:乳腺恶性病变组病变形态主要呈不规则状, 病变边缘以毛刺状为主;而乳腺良性病变组病变形态主要呈规则状, 病变边缘以光滑为主。两组比较,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 。乳腺良性病变组T-SI以Ⅰ型为主, 乳腺恶性病变组则以Ⅲ型为主, 两组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乳腺恶性病变组MRI早期强化率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 (P<0.05) 。结论:动态增强MRI检查下, 通过对乳腺良恶性病变患者病变形态、T-SI分型及早期强化率特征表现的对比及总结, 可为二者的鉴别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乳腺良恶性病变,动态增强MRI,表现特征
参考文献
[1]李志凯.三维动态增强MRI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西部医学, 2014, 26 (5) :663-664.
[2]周福良, 张蓉.MR扩散加权成像与动态增强扫描对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作用[J].中国现代医生, 2012, 50 (23) :71-72.
[3]彭艳霞, 蔡宏民, 崔春艳, 等.DWI及动态增强MRI鉴别乳腺病变的对比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 2014, 12 (1) :1-4.
MRI动态增强技术 篇3
关键词:DWI,动态增强MRI,乳腺病变,诊断价值
乳腺病变为临床常见病, 多发于女性群体, 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乳腺病变及时准确的诊断对于乳腺疾病的临床治疗有十分重要意义, 临床上用于诊断乳腺病变的方法众多, 包括X线扫描技术、红外线扫描技术、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等。 本次研究主要对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DWI) 和动态增强MRI (DCE-MRI) 两种检查方法在乳腺病变临床诊断上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分析2015 年1~10 月在我院接受DWI和DCE-MRI检查的72 例乳腺病变患者临床诊断资料, 所有患者均为手术病理学确诊的乳腺病变患者。女72 例, 年龄23~57 (38.4±4.6) 岁, 包括70 例单发病灶患者, 2 例多发病灶患者, 乳腺病灶共计75 个, 包括57 个良性病灶, 18 个恶性病灶。
1.2 方法DWI采用1.5T超导性核磁共振成像系统, 配以乳腺专用4 通道相控阵表面线圈, 先进行横断面、矢状面的FSE IWI1 和FSE IWI2 扫描, 之后, 采用平面回波-扩散加权成像序列 (EPI-DWI) , 应用脂肪抑制技术, 层厚:5.0mm, FOV:30cm×30cm, TR/TE:5000ms/75ms, b值:0.800s/mm2。
动态增强MRI, 采用三维容积超快速多起动态增强序列, 在注射造影剂之前, 先平扫一次, 注射造影剂后, 等待20s, 开始逐渐增强扫描, 并连续进行9次扫描, 每次扫描59s。造影剂:0.1mmol/kg钆喷替酸葡甲胺。注射速度:2ml/s。对比剂团注完毕后, 在以3ml/s的速度注射10ml生理盐水, 进行冲管。
1.3影像分析将动态扫描的图像输入工作站, 进行处理, 将感兴趣区放在病变增强最显著区, 以病变大小为依据相应调整ROI的大小, 获得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半定量参数计算公式:slope= (SI1-SI0) /SI0×100;SER= (SI1-SI0) / (SI1ast-SI0) 。SI0代表增强前信号值, SI1代表增强后最后一个序列的信号值, SI1ast代表增前后最后一个序列的信号值。
ADC值测量:以MR增强扫描图像为参照, 准确定位病灶, 将ROI置于病变区, ROI稍小于病变, 同时尽量避免病变坏死和囊变区, 对ADC图进行测量, 计算平均ADC值。 对所有数据测量3 次, 取平均值。
1.4 统计学方法将所有数据结果录入到SPSS 17.0 软件中进行统计分析, 确保录入过程客观真实, 以95%为可信区对数据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取率 (%) 表示, 组间率对比采取 χ2检验;以P<0.05 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良恶性乳腺病变的动态增强半定量参数 (slope、SER) 和表现扩散系数ADC值对比恶性乳腺病变组的早期强化率 (slope) 、信号增强比率 (SER) 均明显高于良性乳腺病变组, 表现扩散系数ADC值明显低于良性乳腺病变组。 见表1。
2.2 slope、SER、ADC三者的ROC面积、敏感性和特异性对比三者中, slope诊断效能中等, SER和ADC值诊断效能均较高, 两者相比, ADC值稍高。 见表2。
3 讨论
在乳腺MRI中, DCE-MRI是最重要且技术最成熟的检查方法[1]。 通过DCE-MRI检查, 不仅可获取肿瘤的形态学特征, 还能呈现病灶的血流定力学特点, 反应肿瘤微循环, 实现对血管参数的定量、半定量分析, 间接对肿瘤分析生物学特征进行评估[2,3]。
本次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计算slope、SER和ADC值, 对DWI和DCE-MRI在良恶性乳腺病变临床诊断上的应用价值。 Slope为反映病灶对顺磁性对比剂的摄取过程的量化参数。 乳腺恶性病变和良性病变表现对比, 强化更快、更明显, 当长期临床实践证实, 部分良性增生性病变、良性实性肿瘤与恶性病变早期强化率相近, 使其在乳腺病变诊断上的特异性大幅度降低[4]。 由上述结果可知, slope的ROC面积、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0.74、84%、68%, 诊断效能中等。 SER为反应病灶对顺磁性对比剂的摄取和排泄两方面过程的量化参数, 可反应同一个体中病灶相对于正常组织微血管密度和渗透性水平, 避免了不同个体间脂肪含量、乳腺血供等差异影响, 因此可更真实反应病灶血供变化情况[5,6]。 SER的ROC面积、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0.85、87%、83%, 诊断效能较高, 明显高于slope。
在本次研究中, 恶性乳腺病变的ADC值明显低于良性乳腺病变, 恶性病变ADC值低与肿瘤细胞密度高, 水分子运行受限有关[7]。 ADC值POC面积为0.91, 明显高于slope, 稍高于SER, ADC值敏感性、特异性为92%、82%, 诊断效能高。
由上可知, 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上, slope、SER和ADC值均有显著性差异, 表明三种检查方法在乳腺病变诊断上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slope诊断效能中等, SER和ADC值诊断效能较高。 DWI和动态增强MRI在乳腺病变诊断上均有较高的效能, 相对而言, DWI较高。
参考文献
[1]彭艳霞, 蔡宏民, 崔春艳, 等.DWI及动态增强MRI鉴别乳腺病变的对比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 2014, 11 (1) :1-4.
[2]赵毅, 于山, 万军, 等.DWI及动态增强MRI鉴别乳腺病变的对比研究[J].中国处方药, 2015, 14 (1) :96-97.
[3]张小安, 刘真真, 赵鑫, 等.动态增强MRI结合DWI对乳腺病变性质的诊断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3, 29 (4) :561-564.
[4]杨晓棠, 杨继虎, 杜笑松, 等.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及动态增强MRI在乳腺病变中的应用价值[J].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11, 35 (3) :189-192, 封3.
[5]彭薇, 许永华.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与动态增强联合应用对乳腺病变的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 2010, 8 (6) :19-22.
[6]李俊, 赵卫.3.0T磁共振动态增强及扩散加权成像对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3, 29 (12) :1940-1944.
MRI动态增强技术 篇4
关键词:乳腺癌,磁共振成像,动态增强
乳腺疾病是妇女发病率较高的一类疾病,特别是乳腺癌在我国已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常规影像学检查(X线、B超、红外线)在乳腺疾病的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在发现及评估小病灶方面仍存在较大的局限性。近年来,随着MR的发展,MRI在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已得到临床的肯定。MRI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对比,能够清晰地显示乳腺病变的边缘形态、信号强度、浸润范围和内部结构,为乳腺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了更丰富的信息[1]。本研究在定量分析乳腺良、恶性病灶强化信号强度-时间曲线、早期强化率及强化峰值时间差异的基础上,对病灶的强化方式进行进一步的讨论,旨在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寻找更有效的鉴别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2006年6月至2007年11月在我院进行乳腺动态增强扫描并有明确手术病理结果和(或)针吸活检病理结果的97例(109个病灶)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33~68岁,平均为46±5.2岁。
1.2 病理检查
在109个病灶中,恶性病灶47个,其中浸润性导管癌32个;浸润性小叶癌9个;髓样癌2个;硬癌1个;导管乳头状癌3个,病灶直径为0.9~2.1 cm。良性病灶62个,纤维腺瘤45个(7例多发),导管内乳头状瘤17个,病灶直径0.6~1.9 cm。
1.3 扫描方法
采用Siemens Avanto 1.5T超导磁共振仪,乳腺表面线圈,患者俯卧位,乳腺自然悬垂,然后在肘静脉建立高压注射器注射通道,按以下顺序进行检查。
1.3.1 脂肪抑制T2WI轴位扫描
1.3.2 动态增强扫描序列
快速小角度激发三维动态成像序列(T1-weighted Dynamic Three-dimensional Fast Low-angle Shot Sequence)T1WI压脂扫描,视野340 mm×340 mm,扫描块(Slab)1个,扫描层数160层,TR/TE=4.27/1.45 ms,翻转角6°,体素0.9 mm×0.8 mm×0.9 mm,层厚0.9 mm,1次采集,重复扫描6次,每次扫描时间60 s,第1、2次间隔25 s,用于注射对比剂。对比剂选用钆喷酸葡胺(GdDTPA),高压注射器手背静脉注射,注射速率为3.0 ml/s,剂量0.1 mmol/kg,对比剂注射完毕后以同样速度注射20 ml生理盐水。共计扫描时间6.42 min。扫描结束后,第2~5次扫描图像与第1次扫描图像自动减影得到减影图。
1.3.3 图像后处理及分析
以正常腺体信号为标准,判断平扫时病灶信号在增强后图像评价病灶特点,在LEONARDO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及血流动力学分析,根据病变大小选取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自动计算早期增强率(注药后2 min增强率)、强化峰值(注药后病灶的最大增强率,Peak Value,PV),并自动绘制信号强度-时间百分比曲线(Time/signal Intensity percentage Curve)。
1.4 资料分析方法
病灶的强化方式。注射造影剂后根据病灶的强化方式分为两类:一类为充填型,早期病灶周边强化而中央不强化,或周边强化程度强于中央,随着时间延长病灶中央强化,延迟扫描病灶信号低于早期;一类为扩充型,即病灶中央于开始即强化,造影剂向周围充填,随着时间延长病灶逐渐强化,延迟扫描病灶信号高于早期。
1.5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使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良、恶性病变的增强方式分布进行χ2检验,P<0.05作为判定差异有显著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47个恶性病灶中39个为充填型强化,另外7个病灶呈均匀强化,但呈早进早出表现;62个良性病灶中49个为扩充型强化,11个病灶强化均匀,但呈晚进晚出表现(见表1)。以增强方式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其敏感性为82.9%,特异性为79.0%。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χ2=88.0,P=0.001<0.05,良恶性病灶与强化方式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乳腺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为乳腺癌,良性肿瘤多为纤维瘤。MRI具有很高的软组织分辨力,不受乳腺致密度的影响,能发现和鉴别各种乳腺病变,但由于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组织信号强度及结构形态存在部分重叠,单纯MRI平扫在定性诊断上与钼靶X线相比并无明显优势。MRI动态增强扫描是鉴别乳腺肿瘤的一种高敏感技术,其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检出率为95%[2],能更清楚地显示病灶的内部结构、浸润范围和血供情况,非常有助于病灶的定性诊断。其中,病灶强化方式是鉴别良恶性肿瘤的一个重要指标,充填型强化方式是乳腺癌最特异性征象之一。
研究表明[3],乳腺癌中微血管数量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相应病灶MRI强化程度也显著高于良性病变。微血管在癌细胞增生活跃的边缘区域密集度高,在肿瘤的中心区域密集度相对较低,形成了乳腺癌比较典型的边缘强化形式。恶性肿瘤的微血管由于管壁结构不完整,缺乏肌层和基底膜,内皮细胞间隙较大,在动态增强MRI的早期对比剂容易由血管内进入周围间质,从而表现为早期快速强化。还有学者对恶性肿瘤边缘强化的原因做了进一步阐述[4]:(1)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恶性肿瘤的周边肿瘤细胞增殖活跃,其内MVD较高且通透性增加,增强后病灶的边缘于早期即呈现明显强化,而中心因出现继发改变如出血、坏死、纤维化等,微血管较少,增强后强化延迟或无明显强化。(2)血管生长因子的趋化作用,使血管生长类型以边缘快速发展为主。(3)瘤内压力梯度。恶性肿瘤的内部细胞成分减少,胶原基质较多,内部间质压力高于良性肿瘤,导致肿瘤中心区灌注下降。免疫组织化学[3]已证实恶性病变边缘区MVD高于中央区(P<0.05)。依据本组的病理结果可以认为,若肿瘤中央坏死,则造影剂无法进入,此时表现为环形强化;若肿瘤中央无坏死,则为充填型环形强化(见图1),故可以解释增强早期中央可以不强化或强化程度弱于周边,但后期可以有强化。因此,注射造影剂后早期强化表现尤其值得关注。本组47个恶性病灶中39个病灶的强化方式为充填型强化,占82.9%;23个充填型增强病灶注药后的第1次扫描(动态扫描第2次)均表现为周围强化而中央小点片状不强化或强化程度弱于周边,部分病灶第2次扫描仍为同样表现,而后续扫描中央呈现强化特征但周边强化程度已开始减退,故此时已无环形强化表现。据此认为,早期环形强化、动态增强中造影剂由边缘向中央充填这一重要征象,对乳腺恶性肿瘤诊断敏感性的提高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注:5次SUB图显示第1次SUB图病灶早期为环形强化,随着时间延长,造影剂由周围向中央充填,第5次SUB图显示病灶中央已强化。
扩充型强化方式多提示病灶为良性(见图2)。微血管在乳腺纤维腺瘤、腺病及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中心和边缘区域分布无显著性差异[5],常规增强扫描、相应区域MRI对比剂的分布也无显著性差异。微血管密集的区域病灶强化明显,微血管少的区域病灶强化较弱。乳腺良性病变MRI多呈较均匀强化。良性病变的微血管管壁较完整,含对比剂的血液在血管内滞留的时间较长,对比剂由血管内进入周围间质更缓慢,因而主要影响病变的中晚期强化。王红鹰等[6]也证实了乳腺良性病灶强化出现较慢。陈蓉[7]等研究结果显示,微血管与小血管在乳腺良性病变内的数量和分布不同,总体上微血管数量高于相应病灶内的小血管数量,而小血管在病灶的边缘区域分布更多,中心较少。乳腺良性病变常规增强MRI表现与小血管之间无显著相关性,其原因可能在MRI常规增强扫描时,病灶强化主要取决于血管对造影剂的通透性和血管外间隙造影剂的容量,而受血管内对比剂的影响较小。
综上所述,MR三维动态增强减影扫描增强方式可以作为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重要鉴别指标,对乳腺良恶性疾病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
注:以上6图分别为病灶同一层面5次减影图及延迟扫描图像,SUB1图显示造影剂注射1 min后病灶中央可见点状明显强化,周边强化弱于中央;随时间延长呈扩张型强化表现;SUB5图显示病灶整体强化、强化程度与病灶中央肉眼观察未见明显差异;延迟扫描显示病灶强化程度明显高于SUB1-SUB5图。
参考文献
[1]刘佩芳.乳腺癌影像学诊断现状[J].中国医刊,2003,10(9):16-17.
[2]Schelfout K,Van G M,Kersschot E,et al.Contrast enhanced MR imaging of breast and effect on treatment[J].Eur J Surg Oncol,2004,30:501-507.
[3]Jacobs M A,Barker P B,Bluemke D A,et al.Benign and malignant breast lesions:diagnosis with multiparametrc MR imaging[J].Radiology,2003,229(1):225-232.
[4]Matsubayashi R,Matsuo Y,Edakuni G,et al.Breast masses with peripheral rim enhancement on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 images:correlation of MR findings with histologic features and expression of growth factors[J].Radiology,2000,217:841.
[5]Van O C,Bosmans H,Joossens A,et al.Evaluation of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a computed radiography system by comparison of digital hard copy images with screen-film mammography:results of a prospective clinical trial[J].Eur Radiology,2006(16):1360-1366.
[6]王红鹰,邹强,汤伟军,等.MRI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1,17(12):1154-1157.
MRI动态增强技术 篇5
关键词:垂体微腺瘤,磁共振成像,动态增强
脑垂体瘤(pituitary adenoma)系良性腺瘤,是鞍区最常见的肿瘤,约10万人口中即有1例,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特别是在育龄妇女中[1]。据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报道,脑垂体瘤占颅内肿瘤的12.2%[2]。脑垂体为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内含数种内分泌细胞,分泌多种内分泌素,如果某一内分泌细胞生长腺瘤,则可发生特殊的临床表现。典型的垂体瘤诊断不难[3],但在早期的垂体瘤,症状不太明显时,诊断并不容易,甚至不能发现。笔者在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进修期间收集该院2007年1月~2009年6月48例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垂体微腺瘤病例,其详细情况分别叙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中对48例脑垂体瘤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所有病例均经内分泌检查和影像诊断确诊。全部患者均为女性,年龄最小17岁,最大56岁,平均(28.3±7.4)岁。临床表现:头痛、头昏、闭经、月经失调、不孕、泌乳,且血清泌乳素明显增高。其中泌乳素腺瘤45例,生长激素腺瘤23例。
1.2 扫描方法
使用Siemens Magnetom Symphony 1.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采用标准头颅线圈,所有病例于注射对比剂前行鞍区局部矢状位和冠状位SE T1WI、T2WI薄层扫描,层厚3 mm,层距0.5 mm,FOV 210 mm,矩阵256×256。矢状位扫描平行于垂体柄,冠状位扫描平面与垂体的长轴垂直。增强扫描对比剂应用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剂量为0.1 mmol/kg体重,速率为2.6 ml/s[4]。同时用10~15 ml生理盐水将留在导管内的对比剂冲入静脉。开始注射5 s后行冠状位薄层扫描,采用TSE序列,TR 350 ms,TE 11 ms,层厚、FOV及矩阵与增强前冠状位T1WI相同,连续扫描5次,每次29 s,无间隔,共得5组同层面不同增强时期的图像,在动态增强扫描后行常规延迟增强SE T1WI矢状位成像(扫描条件同平扫)。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处理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根据摆放位置是否标准、显示不同时相病灶层面一致性、增强效果等判断标准,图像质量分为优、良、差。位置标准、不同时相病灶层面一致性强及增强效果好归为优,稍有欠缺者为良好,图像不能很好观察者为差。本组病例优40例,良8例,差0例。
垂体微腺瘤MRI诊断的动态扫描序列中第25、50、75、105、130秒时分别有5、15、13、9、2例肿瘤低信号与正常强化的垂体信号呈最明显的反差。动态增强扫描序列中不同时相病灶显示最佳程度的比较见表1。
MRI平扫、动态增强扫描及常规延迟增强扫描序列垂体微腺瘤检出率分别为43.8%(21/48)、91.7%(44/48)、66.7%(32/48),经统计学分析,三种不同的扫描方法病灶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种不同的扫描图像见图1~3。
3 讨论
垂体微腺瘤好发于女性,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10%~15%,临床表现以头痛、继发性闭经、泌乳为主[5]。目前为止垂体微腺瘤的诊断以MRI为主[6]。本组病例显示MRI动态增强扫描对垂体微腺瘤的检出有明显的优势。
正确实施MRI增强扫描技术,是提高垂体微腺瘤诊断的关键[7]。在增强扫描早期,因垂体血供丰富,且血流动力学快,因此,正常垂体组织早于微腺瘤组织增强,此时垂体微腺瘤在增强的正常垂体组织中呈现低信号瘤体。在增强扫描后期,也就是在静脉快速注射GD-DTPA 60~120 s后,因正常垂体组织血流动力学相对较快,强化速度快而垂体微腺瘤组织血流较慢,持续时间较长,此时垂体微腺瘤瘤体在低信号的正常垂体组织中呈现高信号[8]。在本组病例中,44例(91.7%)在动态增强扫描中表现为相对低信号,其中在动态增强扫描序列中第25、50、75、105、130秒时分别有5、15、13、9、2例肿瘤低信号与正常强化的垂体信号呈最明显反差,因此在动态增强扫描50~105 s时病灶检出效果最佳,与文献报道相一致[9,10]。通过本研究笔者认为垂体动态增强扫描简单易行,检出率高,动态增强扫描检查垂体微腺瘤可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Rand J,Lippitz P,Kink E.et al.Evalation of pituitary microadenomas with dynamic MRI imaging[J].Eur J Radial,2002,41(2):131-135.
[2]Bartynski WS,Lin L.Dynamic and conventional spin-echo MR of pitu-itary microlesions[J].AJNR Am J Neuroradiol,1997,18(5):965-972.
[3]梁长虹,陈乃楹,黄美萍,等.K空间中心部分采集技术的垂体动态增强扫描[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7,31(3):152-155.
[4]Kucharczy W,Bishop JE,Plewes DB,et al.Detection of pituitary microadenomas:comparison of dynamic keyhole fast spinecho,unen-hanced MR imaging[J].AJR,1994,163(3):671-679.
[5]王秀河,黄耀熊,黄力,等.动态增强扫描在垂体微腺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5,24(3):202-205.
[6]柏根基,王鹤鸣,王德杭,等.垂体柄断层解剖与MRI对照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1998,17(3):133.
[7]沈天真,陈星荣.神经影像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789-807.
[8]张军,白雪原,陈宁,等.MRI动态增强扫描在垂体微腺瘤诊断中的应用[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5,21(3):266-267.
[9]赵兴利,马先锋,赵丛海,等.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在诊断垂体微腺瘤中的应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5,9(1):44-46.
MRI动态增强技术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5月收治鼻咽癌初诊患者78例,男53例,女25例,年龄20~82(52.6±4.1)岁其中有20例患者为活检前接受MRI动态增强扫描,其余均为活检后一周左右接受动态增强扫描,临床分期为Ⅱ期者2例,Ⅲ期者38例,Ⅳ期者19例,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者7例,8例患者未发生淋巴结转移。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自愿接受临床研究。
1.2 方法
所需仪器为我院现有1.5T超导型MR成像系统,头颈部矩阵线圈,扫描时嘱咐患者采取仰卧位,首先展开常规平扫,包括轴位自旋回波序列,TR/TE为540ms/7.8ms,矩阵为256×256,视野为230mm×173mm,层厚为4mm,层间距为0.8mm。采取快速小角度激发梯度回波序列,将常规鼻咽平扫显示的肿瘤最大层面为中心展开轴位动态增强MRI,而后采取自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射对比剂轧喷替酸葡甲胺,剂量为0.2mmol/kg,流率为4ml/s。采取随机分析软件对动态增强图像展开后处理,并经动态增强灌注软件展开图像平滑、曲线拟合等处理,对动态增强相关参数进行计算,包括:达峰时间、最大上升斜率、曲线下面积等[1,2]。
1.3 数据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分析数据,以(±s)形式表示计量资料,计量数据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动态增强扫描参数
本组78例患者的MS为(11.32±1.89),TTP为(62.04±5.31)s,AUC为(9821.19±1861.44)a.u·s。
2.2 各参数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经统计发现,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ROI曲线最大上升斜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T分期、N分期以及临床分期患者的曲线最大上升斜率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3 讨论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3,4,5],在我国鼻咽癌多分布在南方地区,对于诊断,CT、MRI检查为主要手段,近几年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增强扫描在临床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实践中发现,增强扫描可以对肿瘤的明显强化进行显示。
随着磁共振快速扫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日渐完善,采取动态增强MRI检查对不同组织间因造影剂作用产生的差异进行反映,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常规MRI、MRA检查无法获得的血流动力学方面的信息,为目前无创性评价活体组织血管生成活性情况开辟了新的途径。目前临床常用造影剂为Gd ̄DTPA,属于细胞外间隙非特异性造影剂,肿瘤微血管特征会对造影剂在肿瘤内动态变化过程进行影响,同时也可以利用影像学方法为肿瘤微血管情况进行评价打下基础。造影剂在进入到动脉后,流经毛细血管床,引流进入静脉。流经血管系统的造影剂量取决于血流速度、造影剂浓度,在给定的体素内,血管内造影剂含量决定于血管在体素内所占体积百分比。
动态增强CT扫描在鼻咽癌诊断中也有一定的应用,曾有学者对82例鼻咽癌患者采取动态增强CT扫描,结果发现,鼻咽癌动态增强CT曲线特征呈现为速升缓降型,在注射造影剂69s后,病变可呈现明显强化,肿物强化明显,强化迅速,以团块状或者是均匀性强化为主。
鼻咽癌动态增强MRI扫描特征,尤其是动态参数、时间 ̄信号曲线特征对于鼻咽癌的诊断、鉴别、预后评估、疗效评价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展开深入研究。目前在国内已经有学者采取CT、MRI动态扫描手段对鼻咽癌复发以及纤维化进行贱婢,证实鼻咽癌复发病灶与放疗后纤维化病灶的时间 ̄信号曲线形状存在明显差别,前者呈现为“速升 ̄缓升 ̄缓降”,后者则是表现出“缓升 ̄缓降”型。
近期有学者指出,鼻咽癌动态增强MRI参数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本次研究对鼻咽癌患者展开动态增强MRI扫描,并对其扫描参数与临床病理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ROI曲线最大上升斜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T分期、N分期以及临床分期患者的曲线最大上升斜率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这一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结果相似,证实鼻咽癌动态增强MRI参数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存在显著地相关性,在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中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综上所述,鼻咽癌动态增强MRI参数与病变进展、临床分期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可用于鼻咽癌病理特征分析,值得推广。
摘要:抽取鼻咽癌初诊患者78例,对其行动态增强MRI扫描,获得ROI的动态增强MRI参数,对其曲线特征进行观察,对动态曾强MRI参数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ROI曲线最大上升斜率无显著差异,不同T分期、N分期以及临床分期患者的曲线最大上升斜率差异显著。鼻咽癌患者动态增强MRI相关参数与病变进程存在显著相关性,临床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鼻咽癌,动态增强扫描MRI,磁共振成像,临床病理特征,关系
参考文献
[1]赵莉芸,周纯武,张仁知,等.动态增强MRI定量参数与乳腺癌分子亚型的关系[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3,15(7):109-112.
[2]龚龙,李先明,李子煌,等.HIF-1α和GLUT-1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癌症杂志,2012,16(4):198-199.
[3]吴梅,江新青,梁志伟,等.鼻咽癌颅底侵犯的MRI表现及与p53、p16蛋白表达的关系[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21(7):176-179.
[4]张羲娥,刘中银,刘立志.鼻咽癌MRI动态增强特征观察研究[J].西南国防医药,2009,11(9):176-179.
MRI动态增强技术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1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40例肝脏局部发生病变的患者, 所有患者均通过B超或者CT检查发现肝内有局限性病灶, 均进行了MRI的常规平扫以及动态增强扫描。男23例, 女17例, 年龄在26岁~76岁之间。
1.2 方法
使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HDe1.5T核磁共振扫描仪, 采集信号所使用的仪器为8通道的TORSIBA线圈。
1.2.1 常规平扫
采用SE T1WI和FSE T2WI (即脂肪抑制) 对全肝进行快速的序列扫描, 另外加有空间的预饱和及呼吸补偿, 后者患者进行平静呼吸, 在进行快速序列扫描时需要屏气。
1.2.2 动态增强扫描
在常规T1W和T2W平扫的基础上, 采用含有钆螯合物的对比剂———Gd-DTPA (钆喷酸二甲基葡胺, 商品名为马根维显) 来进行三维的动态增强扫描。增强扫描的参数:激励角为12°, TE 1.8 ms/TR 4.2 ms。Gd-DTPA (马根维显) 由德国先灵公司生产, 每瓶15 m L, 浓度是0.5mmol/mL, 使用剂量为0.2 m L/kg或者0.1 mmol/kg。从外周静脉注入, 采用的剂量为标准剂量[3] (即0.1 mmol/kg) , 以2 m L/s的速率注入。在注射后的15 s~40 s为动脉期, 60 s~90 s为门静脉期, 180 s~300 s为平衡期, 在以上的三期用FMPSPGR的T1WI在屏气的情况下对全肝进行多回合的扫描。
1.3 图像分析
用图像工作站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重建和处理, 有最大密度投影 (MIP) 及多层面重组 (MPR) 。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根据患者的临床检查、穿刺活检、手术病理以及随访情况, 总共检出90个病灶, 病灶大小大多为1.0 cm~3.0 cm。动态增强MRI针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检出情况, 见表1。
3 讨论
我国肝病发病率比较高, 其中, 因为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早期症状不是很明显, 当特征性的症状出现时疾病多已发展到晚期, 因此治疗比较困难, 病死率也比较高, 分别位于男性的第三位和女性的第四位[4]。另外, 肝内的一些肿瘤样病变或者良性肿瘤 (如血管瘤、脂肪瘤及肝内局灶性的增生结节) 也较为常见, 但是其治疗及预后与原发性肝癌相比却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对于肝脏的局部病变, 特别是较小病灶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已经成为影像学和临床研究的热点。
近年来, 由于影像学的不断发展, 肝脏局灶性病变的检出率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诊断及定性方面动态增强MRI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本组共检出90个病灶, 动态增强MRI的总检出率为88.9% (80/90) , 与平扫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定性的准确率为86.7% (78/90) , 与平扫相比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提示动态增强MRI在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方面具有准确性好和检出率高的优点。
另外, 需要注意的是, 马根维显在进行静脉注入后, 可以迅速扩散至细胞外间隙, 但是肝细胞或者肝脏的其他细胞却不能摄取, 而且成像的时间窗也比较短, 所以动态增强MRI需要快速甚至超快速的成像才能将正常肝脏和病变肝脏的血流动力学差别表现出来, 而达到诊断的目的, 因此对MRI扫描仪的要求比较高。
总之, 在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中, 动态增强MRI具有检出率高、安全性高、准确性好以及毒副作用少等优点, 非常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增强核磁共振成像 (MRI) 在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0例经B超或者CT检查发现肝内有局限性病灶的患者, 均进行常规的MRI平扫以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根据患者的临床检查、穿刺活检、手术病理以及随访情况, 总共检出90个病灶, 增强MRI的总检出率为88.9% (80/90) , 与平扫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定性的准确率为86.7% (78/90) , 与平扫相比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 在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中, 动态增强MRI具有检出率高、安全性高、准确性好以及毒副作用少等优点,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肝脏,局灶性病变,MRI,增强扫描,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朱志嫦.MRI在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 2010, 7 (7) :59-60.
[2]秦福双.MRI在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 2011, 6 (13) :83-84.
[3]郭卫华, 李传福, 于德新, 等.3.0T磁共振3D FAME动态增强序列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10, 13 (6) :438-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