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

2024-09-12

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共7篇)

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 篇1

摘要:目的:比较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技术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操作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效果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女性乳腺癌患者68例, 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行病理活检, 在接受新辅助化疗之后完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实施化疗前均进行体检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其中32例患者因病情需要于辅助化疗前行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检查, 对比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技术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疗效评估和术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通过术后病理反应分级标准进行评价, 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对于新辅助化疗的治疗效果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 特异性和准确性表现良好、一致性较高, 差异显著。结论: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对于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效具有积极评估效果, 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关键词: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彩色多普勒超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

乳腺癌作为妇科临床疾病中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类型之一, 导致患者身体机能低下,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新辅助化疗 (NAC) 指的是在实施局部根除手术前进行的全身性药物治疗, 可以有效缩小病灶, 减少和控制癌细胞转移, 尽可能保留患者乳房完整性[2]。但目前临床NAC的治疗有效率仅达到60%~90%, 准确评价NAC的治疗效果成为为患者制定后续化疗治疗和选择合适手术方案和时机的重要前提[3]。在化疗过程中对于乳腺癌病灶来说, 肿瘤血管的产生情况优于对形态学的判断, 因此本文通过对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患者的疗效评估进行准确性和病理一致性的对比, 探讨其在临床上的评估价值和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4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女性乳腺癌患者68例, 平均年龄 (41.7±6.7) 岁。为评估和对比治疗效果, 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行病理活检。在接受新辅助化疗之后完成手术实施, 手术采取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为疗效评估和手术时机选择, 在患者实施化疗前均进行体检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其中32例患者因病情需要于辅助化疗前行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检查。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1) 影像学检测和病理学活检诊断确诊为乳腺癌患者; (2) 临床诊断分级为Ⅱb期和Ⅲ期; (3) 患者精神状态良好, 知情并同意进行NAC治疗。排除标准: (1) 合并患有重大身体基础性疾病; (2) 病灶诊断出现肿瘤转移和多中心病变分布; (3) 病灶皮肤出现损伤, 不适宜进行放疗的患者[4,5]。

1.3 检查设备及方法 (1) 临床触诊:对患者的肿瘤位置进行触诊确定, 并使用卡尺对患者病灶的垂直长宽和厚度进行测量。 (2)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查使用仪器为GE公司Logic E9 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 探头选择型号为9L4, 机械指数设置为0.16。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时, 保证患者采取平卧位, 充分暴露病灶胸部, 通过顺时针由外向内进行探头探测检查, 寻找并记录患者病灶的位置及二维图像。随后切换至彩色多普勒血流模式, 观测并记录患者病灶形态、边界及肿瘤的血流状况。

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检查:检查成像仪器为GE 3.0T Sigan HDx。对患者进行成像检查时, 检查时保证患者采取俯卧位, 胸部自然下垂至乳腺专用相控阵表面线圈, 对患者进行常规横断位T1W1 扫描、矢状位T2W1+ 脂肪抑制及冠状定位弥散加权扫描成像, 完整记录病灶的形态学成像, 然后对病灶进行动态增强成像检查, 采用多时相增强乳腺容积成像。完成扫描后利用系统自带的处理图像软件获得自动减影图像, 并进行多平面重组和最大密度投影等处理, 绘制图像和病灶区的时间- 信号强度曲线[6,7]。

1.4评价标准 (1) 术前临床反应评价标准:根据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CIST 1.1[8], 将治疗前首次测得的肿瘤最大直径为标准基线, 判断和评价NAC的化疗效果。治疗效果总共分为4种阶段:完全缓解是指肿瘤全部消失;部分缓解是指肿瘤最长直径缩短高于30%;进展是指肿瘤最高径增长超过20%;稳定是指肿瘤的增长和缩短均不具有显著性变化。 (2) 术后病理评价标准:将治疗前活检病理切片与手术后病理切片进行对比, 根据MillerPayne (M-P) 分级系统进行评价[9], 根据肿瘤细胞消退状况分为5级:1级为少量癌细胞出现坏死变化, 但癌细胞总体数目无明显变化;2级为癌细胞数目部分退变消失, 但减少数量低于30%;3级为癌细胞退变消失减少数目约为30%~90%;4级为癌细胞退变消失减少数目达到90%以上;5级为原发病灶未发现癌细胞存在。1、2级为治疗无效的评价, 3~5级为临床治疗有效评价。

1.5 统计学处理 对于检测结果使用SPSS 16.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 比较采用检验, 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各检查标准与手术后的病例检查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Kappa ≥ 0.75 表示一致性良好;0.4 ≤ Kappa ≤ 0.75 表示一致性一般, Kappa<0.4 表示一致性较差。

2 结果

2.1 新辅助化疗的疗效评价 68 例患者的首次测量肿瘤最大直径为2.9~7.3 cm, 平均 (4.6±1.2) cm, 通过对患者进行NAC辅助化疗后, 肿瘤大小平均 (2.8±1.1) cm。根据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发现, 治疗无效患者为21 例, 有效患者为47 例, 治疗有效率为69.11%, 其中完全缓解6 例。

2.2 不同检查方法的疗效评价 将临床应用中的3 种评价检查方法进行病理学治疗效果统计, 评价结果见表1。术前体检的疗效缓解率为63.235%, 彩色多普勒超声的疗效缓解率为50.000%, 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的疗效缓解率为53.125%。

2.3 不同检查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比较 3 种不同检查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见表2。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体检和彩色多普勒成像, 其中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4 不同检查方法与术后病理学评价一致性比较 体检与术后病理评价结果的Kappa检测值为0.372, 一致性较差;彩色多普勒超声与术后病理评价结果的Kappa检测值为0.489, 一致性一般;磁共振动态成像与术后病理评价结果的Kappa检测值为0.949, 一致性良好。

3 讨论

乳腺癌作为妇科临床疾病中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类型之一, 在世界范围内的检出率和病理增长率均不断上升。乳腺癌的发生导致患者身体机能低下, 严重影响患者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10,11]。作为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辅助化疗 (NAC) 在实施局部根除手术前进行的全身系统性药物治疗, 可以在形态学上有效缩小病灶体积大小, 杀死、减少和控制癌细胞转移扩散, 尽可能保留患者乳房完整性。但目前临床NAC的治疗有效率仅达到60%~90%, 准确评价NAC的治疗效果成为为患者制定后续化疗治疗和选择合适手术方案和时机的重要前提[12,13]。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是对乳腺癌患者在实施手术前的全身系统性药物治疗, 能够缩小乳腺肿瘤体积, 达到肿瘤降期的效果, 通过手术进行巩固化疗, 可以明显提高对患者乳腺癌的治疗效果[14]。根据文献报道, NAC的治疗总有效率约为60%~90%, 完全缓解率为3%~30%, 本研究中治疗有效患者48 例, 治疗有效率为70.588%, 其中治疗有效患者中有6 例患者完全缓解, 完全缓解率达到8.82%, 与文献[1]报道结果一致。

临床对乳腺肿瘤进行触诊, 主观因素明显且对于残余肿瘤的甄别力很差, 不能精确确定肿瘤的位置和散布情况, 在肿瘤细胞转移和扩散时不能准确触及。因此临床的出诊观察检测对NAC预后的生存率和治疗效果不能进行有效评价。在本研究中, 临床体检触诊评价NAC疗效的灵敏度只有57.3%, 特异性仅达到59.1%, 体检与术后病理评价结果的Kappa检测值仅有0.372, 一致性较差。本研究结果表明在临床体检触诊时, 对NAC的治疗效果存在明显的低判现象, NAC治疗后肿瘤缩小与周围组织仍存在粘连情况, 体检则无法检测, 导致出现对结果假阴性的判断。因此临床体检触诊仅作为参考值对患者情况进行掌握和判断[15]。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通过二维成像和彩色血流观察的方法, 对患者治疗前后病灶肿瘤的形态学特征、大小、血流观察进行高分辨率观测, 成为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临床参考依据, NAC治疗后病灶的血流主要呈现血流减少流速降低等趋势[15]。在乳腺癌NAC后治疗效果评价方面, 彩色多普勒超声较临床体检触诊和X射线评价方法, 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在本研究中, 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NAC疗效的灵敏度具有75.6%, 特异性达到88.1%, 但彩色多普勒超声与术后病理评价结果的Kappa检测值仅有0.489, 一致性一般。研究结果表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对NAC治疗效果准确评价方面具有一定的差距和误差。彩色多普勒超声还能够探测患者腋窝处的淋巴结对NAC治疗的反应变化, 对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依据[16]。

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由于在诊断和探查方面具有强大优势, 可以灵敏诊断出病灶中变性和坏死的区域, 因此成为目前国际公认的评估新辅助化疗效果的较准确的方法。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主要具有的优势特点为: (1) 对胸部残存的肿瘤病灶灵敏度高, 可准确判断病灶大小和形态特征。 (2) 对NAC治疗后病灶中残存的肿瘤和前卫组织的区分能力高, 可进行准确分辨。 (3) 除了对病灶进行形态学的判断和评价, 还可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功能学评价[16]。本研究中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的灵敏度为90.7%, 特异性高达100%, 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与术后病理评价结果的Kappa检测值达到0.949, 一致性良好, 判断准确度较高。结果表明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技术的准确度、灵敏性和疗效判断的一致性远高于临床触诊体检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判断结果。

与临床体检检测疗效相比, 彩色多普勒超声和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都是评价乳腺癌患者NAC治疗效果的有效检查方法。虽然目前在临床应用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范围最为广泛, 但是在评估NAC疗效方面, 彩色多普勒超声仅能有效判断患者的病灶精确直径和淋巴结的变化状况, 但对于病灶的血流状态没有准确判断的标准, 导致了彩色多普勒超声在NAC治疗评价方面的评估价值略低。而磁共振动态增强可以探测病灶形态特征、边缘情况、组织分布、血流特征, 综上所述, 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技术对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效果的评估价值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

综上所述, 彩色多普勒超声和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对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效果的评价均具有一定的评估价值, 其中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技术对疗效诊断的灵敏度、精确性和病理检测一致性均表现良好。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对于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效具有积极评估效果, 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12月至2012年9月我院经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瘤的患者23例,且均行动态增强MRI检查。年龄25~43岁,平均31.3岁。

1.2 仪器设备及图像工作站:

采用GE Signa HD×1.5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采用8通道体部线圈。将数据传输至AW4.4图像工作站上,采用Functool 2软件后处理得出TIC。

1.3扫描技术:

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序列扫描,后进行动态增强扫描,采用LAVA序列矢状位扫描,TR 4.3 ms,TE 2.1ms,层厚5 mm,层间距0 mm,视野32 cm×32 cm,矩阵256×256,Nex 0.7,翻转角12°,扫描25个时相,每个时相为6 s,总扫描时间为150 s。注射造影剂及扫描同时进行,经肘中静脉注入钆喷酸葡胺注射液(Gd-DTPA),注射速度4 m L/s,0.1mmol/kg体质量,后加注20 m L 0.9%氯化钠注射液,扫描时不用憋气。

1.4 数据及TIC分析:

由2名有5年工作经验的磁共振医师对数据及图像进行分析。选取瘤灶、邻近子宫内膜与肌层对比明显的失状位时相图像,分别选取子宫内膜及瘤灶作为感兴趣区1(ROI1)和感兴趣区2(ROI2),ROI的大小2~6 mm2,ROI内信号要求均匀,不能有坏死、囊变或血管成分。每个ROI分别测出0、16、32、48、64、128 s的信号强度值,分别计算出各时相强化速率(Sp)。Sp=(SIend-SIpre)×100%/[SIpre×(TendTpre)],SIend、SIpre分别为增强后及增强前的信号强度,Tend、Tpre分别为时相增强后及增强前的时间点。利用工作站软件得出子宫内膜和子宫腺肌瘤感兴趣区的TIC,并加以对比分析。

1.5 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表示。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行t检验分析各时相Sp的差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子宫腺肌瘤增强形态学特征:

23例患者中,单发21例,多发2例;位于后壁15例,前壁5例,侧壁1例,前后壁均发生2例。肿块邻近的结合带明显增厚,肿块大多呈椭圆形,边界模糊,其信号与结合带相近,在T1WI序列上呈等信号(图1a),在及T2WI序列上均呈低信号(图1b),有些仅T2WI序列上病灶内可见斑点状高信号,或T2WI、T1WI同时出现斑点状高信号的出血灶,直径约为0.2~0.7 cm。动态增强扫描显示,肿块逐步明显强化,在24~30 s时间段内达峰值(图1c)。

2.2 子宫腺肌瘤与子宫内膜各时相强化速率的特征:

子宫腺肌瘤与邻近子宫内膜平扫时的信号强度值分别为(292±72)Hu和(300±21)Hu,瘤灶及内膜各时相ROI的Sp见表1。子宫腺肌瘤与邻近增厚子宫内膜各时相Sp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子宫腺肌瘤与子宫内膜TIC:

同一患者的子宫腺肌瘤与邻近子宫内膜的TIC各时相段基本相互平行,整体形态近似。所有的曲线均表现为早期急速上升至峰值,后为持续的平台期,且有20例在早期急速上升段,两者曲线几乎相重合,子宫内膜TIC的平台期的信号强度值均比子宫腺肌瘤的高(图1d)。

3 讨论

(a:T1WI,病灶位于子宫后壁,呈等信号占位,内见斑点状稍高信号;b:同层面T2WI,病灶呈低信号占位,内见斑点状高信号;c:增强早期时图,子宫后壁内膜呈明显强化,其下面的子宫腺肌瘤呈中等强化,邻近肌层相对低信号;d:TIC曲线图,两曲线均表现为早期快速强化,于中后期表现为平台的持续强化,两者形态相似,只是此处内膜平台较高)

子宫腺肌瘤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特殊类型,是由平滑肌和良性子宫内膜组成的良性肿瘤[3]。近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广泛被应用在子宫腺肌瘤的诊断中[4],其能发现子宫内膜下肌层内异常回声团块,边界不清,但不能理清与内膜关系,与子宫肌瘤较难鉴别,误诊率高。CT平扫只能显示肌层局部增厚占位,增强扫描多数显示为相对肌层稍高或稍低密度的肿块占位,与子宫肌瘤较难鉴别,误诊率亦较高。穿刺活检术虽然可以明确诊断,但会造成内膜组织在穿刺的孔道异位种植,最终确切的诊断还是靠切除病灶后进行的病理学检查。MRI平扫及增强文献报道较多,但缺乏特异性征象,且往往未能捕捉最佳时相显示病变的轮廓。近年来,国外文献[5]报道用动态增强MRI判断子宫内膜癌浸润的深度,对复杂的附件肿块进行定性分析[6],动态增强MRI诊断子宫腺肌瘤国内外文献鲜有报道。子宫腺肌瘤能否确诊,对治疗方案制定及预后完全不同[7,8]。

动态增强MRI原理是用高压注射器经静脉注入顺磁性造影剂,同时用超快速成像序列进行扫描,从而对早期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成像。能对某一层面进行多时相连续成像,能为组织灌注、毛细血管量、造影剂弥散率提供重要的信息。其信号强度的改变与局部组织毛细血管血供容量、通透性及造影剂弥散率成正比,因此不同病理组织有不同的信号强度变化,前者影响早期强化特点,即灌注情况,后两者与后期强化相关。动态增强MRI最早被应用在乳腺癌的诊断中,现在亦广泛应用于乳腺病变的诊断[9]。本组病例,参考单军等[10]提出的增强TIC及本组病例的TIC将0~32 s定为增强早期,33~64 s为增强中期,65~128 s为增强晚期。选择不同的ROI,经工作站后处理便可得出TIC,便可定量分析ROI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增强早期约50%造影剂通过毛细血管进入组织间隙,组织毛细血管容量高,其血流灌注越高,致使组织间隙积累较多的造影剂,其TIC的早期峰值曲线斜率越大,反之早期峰值曲线斜率越小。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越大,组织对造影剂弥散率越高,中后期就能持续水平强化或缓慢上升强化,TIC表现为增强中晚期曲线段水平或缓慢上升,反之中晚期曲线段降低。

子宫腺肌瘤亦适合用动态增强MRI作出诊断,因为该病变富含血管组织,血流灌注量大,不受呼吸影响,每时相成像时间短,可连续多时相成像。

子宫腺肌瘤含有异位的内膜成分,而且与邻近内膜关系密切,其本身含有肌层的血管成分,亦含有内膜的血管成分,因此推测子宫腺肌瘤的血流动力学应与子宫肌层及内膜均有关。但ROI的选择亦有讲究,远离子宫腺肌瘤的子宫内膜因没有受其刺激,毛细血管量没有增加,灌注量较邻近子宫腺肌瘤的内膜低(图1c),所以只能选后者与子宫腺肌瘤作比较分析。本研究得出,子宫腺肌瘤与邻近子宫内膜于15 s时迅速明显强化,于27 s时达顶峰,之后保持平台持续强化,两者各时相强化速率间的t检验表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的TIC各时相段基本相互平行,整体形态非常相似。子宫腺肌瘤、邻近子宫内膜均较正常肌层及内膜富含毛细血管组织,灌注量明显增大,得出的数据及TIC观察到,在增强早期(0~32 s)两者的Sp都很高,TIC早期曲线斜率都陡峭,表明两者都呈高灌注。邻近子宫腺肌瘤内膜含有较多不成熟毛细血管,通透性高,渗透性大,就会使增强中后期强化率增大,所以与之相应的TIC曲线平台较子宫腺肌瘤高。

动态增强MRI诊断子宫腺肌瘤来源于其含有异位的内膜成分,就有可能有相同的血流动力学改变[11]。本研究发现子宫腺肌瘤与子宫内膜的TIC各时相段基本相互平行、整体形态非常相似,利用此特异性征象作出本病的诊断就更简便和可靠。对怀疑为子宫腺肌瘤的患者,通过对比分析两者的TIC形态,检验两者各时相段的关系,就能作出本病的诊断,因此就没有必要对可疑患者进行活体组织检查。

本研究仍有它的不足之处,首先是动态增强扫描时间限制,扫描范围较小,空间分辨率较低,容易漏掉较小的病灶,其次病例的数目较少,还有增强128 s后的特征未发现,所得结果仍属初步,因此,平扫及普通增强扫描对诊断亦不缺少,且有必要增加检查病例及把增强时间延长至128 s之后,以获取更深入和细致的特征。

综上所述,动态增强MRI是提供一种诊断子宫腺肌瘤有效的方法,所以对疑诊为本病的患者进行动态增强MRI非常有必要。

摘要: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瘤的磁共振成像(MRI)动态增强特征。方法 选取23例经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常规MRI平扫、动态增强扫描,选取瘤灶及邻近的子宫内膜为感兴趣区域,计算各感兴趣区域在增强16、32、48、64、128 s时相强化速率(Sp),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各时相瘤灶与其邻近的子宫内膜强化速率的差异;分析两者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的特征。结果 子宫腺肌瘤与子宫内膜的各时相S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患者的子宫腺肌瘤与邻近子宫内膜的TIC形态近似,且表现为早期急速上升至峰值,后为持续的平台期。结论 MRI动态增强有助于子宫腺肌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关键词:子宫,腺肌瘤,磁共振成像

参考文献

[1]马梦华,刘桂艳,王海平.子宫腺肌症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实用放射学杂志,2007,23(9):1218-1220.

[2]杨琼,刘剑羽,苏静.子宫腺肌瘤与子宫肌瘤3.0T MRI征象对比分析.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1,27(1):139-142.

[3]Kim JO,Baek JM,Jeung C,et al.A case of primary ovarian ade-nomyoma mimicking ovarian malignancy.Eur J Gynaecol Oncol,2011,32(1):103-106.

[4]裴红,罗福成,童清平.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3,12(4):248.

[5]Beddy P,Moyle P,Kataoka M,et al.Evaluation of depth of my-ometrial invasion and overall staging in endometrial cancer:com-parison of diffusion-weighted and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maging.Radiology,2012,262(2):530-537.

[6]Thomassin NI,Balvay D,Aubert E,et al.Quantitative dynamiccontrast-enhanced MR imaging analysis of complex adnexalmasses:a preliminary study.Eur Radiol,2012,22(4):738-745.

[7]Clouqueur E,Lucot JP,Collinet P,et al.A typical polypoid ade-no-myoma:retrospective study about 8 cases from jeanne-de flan-dre hospital between 1996 and 2008.Gynecol Obstet Fertil,2012,24(11):148-157.

[8]Takeuchi H,Kitade M,Kikuchi I,et al.Diagnosis laparoscopicmanagement and histopathologic findings of juvenile cystic ade-nomyoma:a review of nine cases.Fertil Steril,2010,94(3):862-868.

[9]Youk JH,Son EJ,Chung J,et al.Triple-negative invasive breastcancer on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and diffusion-weighted MRimaging:comparison with other breast cancer subtypes.Eur Ra-diol,2012,22(8):1724-1734.

[10]单军,徐坚民,龚静山,等.早期增强MRI对良恶性卵巢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中华放射学杂志,2003,37(11):1001-1007.

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 篇3

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动态增强扫描,时间信号,曲线类型

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CT)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局部进展期乳腺癌的治疗。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发现,动态增强(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DCE)MRI对浸润性乳腺癌具有较高敏感性[1],对新辅助化疗后残余病变范围的判断与病理组织学有较高的一致性,优于临床触诊及乳腺X线摄影[2,3]。本文旨在通过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signal intensity curve,TIC)变化规律,研究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7年4月-2009年2月本院确诊为乳腺癌患者中符合下列条件者纳入研究组:(1)化疗前经穿刺活检获得组织学诊断;(2)新辅助化疗疗程结束,准备手术治疗,有保乳愿望;(3)新辅助化疗前、化疗后手术前行乳腺动态增强MRI;(4)手术后获得满意的病理组织学评价。共搜集12例,均为女性,年龄23岁~46岁,平均年龄为37岁。化疗前病理类型为浸润性导管癌7例,浸润性小叶癌3例,黏液腺癌2例。12例患者中8例首选环磷酰氨(CTX)、吡喃阿霉素(THP)、5-氟尿嘧啶(5-Fu)方案4个周期,其余4例采用其他化疗方案。6例患者施行了保乳术,4例施行了改良根治术,2例为乳房单纯切除术。新辅助化疗后手术时间与乳腺第2次MRI检查间隔2 d~7 d,平均为3.6 d。

1.2 DCE-MRI检查和影像分析

采用1.0T超导型MRI和专用乳腺线圈。检查时患者取俯卧位,将双侧乳腺自然悬垂于乳腺线圈凹形空洞之中,横断面双乳同时被扫描,冠状面左、右侧分别扫描。扫描序列及顺序如下:(1)SE序列行双乳横断面TWI:TR 565 ms,TE 20 ms,视野300 mm×330 mm,矩阵336×512,层厚6 mm,间隔1.2 mm。(2)脂肪抑制(Fs)的短时反转恢复(STIR)序列做双乳横断面T2WI:TR 5 000 ms,TE 60 ms,视野300 mm×330 mm,矩阵220×256,层厚6 mm,间隔1.2 mm扫描。(3)脂肪抑制的双乳矢状面T1WI:TR 500 ms,TE 17 ms,视野150 mm×180 mm,矩阵358×512,层厚5 mm~6 mm,间隔1.0 mm~1.2 mm扫描。(4)动态增强扫描序列:使用快速小角度激发(FLASH)动态增强扫描序列成像:TR 5.2 ms,TE 17 ms,反转角度为25°。视野300 mm×330 mm,矩阵180×256,层厚2.0 mm~2.5 mm,间隔1.0 mm~1.2 mm。先行平扫,经肘静脉注入对比剂后立即连续重复6次扫描,每次采集时间23 s,间隔60 s,分别于注射后1,2,3,4,5,6 min各重复扫描1次。(4)分别做双侧乳腺矢状面增强扫描。(5)图像后处理:取增强扫描序列第2~3个序列和最后1个序列分别与平扫图像进行减影。在病变和正常乳腺组织内各选取1个兴趣区绘制TIC曲线。

TIC曲线参照Kuhl标准[4]分为三型:Ⅰ型为流入型(见封三图1),指增强后信号强度持续上升的增强模式;Ⅱ型为平台型,指增强后早期信号快速上升达到峰值后保持恒定不变,信号变化不超过±5%;Ⅲ型为流出型(见封三图2),增强后早期信号快速上升,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出现“流空”。并通过TIC测量,计算如下动态增强参数:(1)最大增强线性斜率;(2)增强峰值时间。

2 结果

2.1 新辅助化疗后病灶的残余强化

本组12例患者中有2例表现为原肿瘤区域无强化,有残余强化的10例中,5例表现为非肿块性强化,其中簇状强化4例,片絮状强化1例。5例为肿块性强化,其中3例为环形强化,2例为结节状强化(见封三图3),病灶较化疗前明显缩小(见封三图4)。

2.2 新辅助化疗前后TIC表现的变化

化疗前TIC类型为Ⅲ型7例,Ⅱ型4例,Ⅰ型1例。化疗后曲线变化见表1。

组织学证实有残余癌的10例中,TIC类型降低(Ⅲ型转变为Ⅱ型或Ⅰ型,Ⅱ型转变为Ⅰ型)共7例,类型不变者2例,由Ⅰ型升为Ⅱ型者1例。

TIC最大增强斜率化疗前为(531.4±79.6),新辅助化疗后最大增强斜率为(236.3±82.7),明显低于化疗前。增强峰值时间由化疗前3.2 min延迟至化疗后4.7 min出现。

3 讨论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最初是指对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之前的全身性辅助化疗,目前已将该治疗扩展至肿瘤较大的可手术的乳腺癌,以使肿瘤降期,进而达到保乳手术的目的[5]。

乳腺动态增强磁共振不仅能够提供肿瘤形态学征象,并且TIC能够反映肿瘤的血流灌注特征,对乳腺癌化疗后疗效判断和残余病变的评估日益受到关注,同时它也能反映组织、微血管密度和血管通透性,对病变的良恶性的判断有重要价值。

近年来,乳腺癌化疗后肿瘤的血流动力学改变逐渐受到了重视,本组资料通过12例化疗前后乳腺癌动态增强的TIC对比分析发现,曲线类型7例发生Ⅲ型或Ⅱ型向Ⅱ型或Ⅰ型的转换,占组织学证实有残余癌肿的10例中的70%,这一现象说明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残余病变的Ⅰ型或Ⅱ型曲线可能是由化疗前的Ⅱ型或Ⅲ型曲线改变而来。

对比分析化疗前的TIC曲线,还发现病灶最大增强斜率在化疗后显著降低,化疗后病灶增强峰值时间也较化疗前明显延长。既往研究结果显示,肿瘤局部微血管增多,肿瘤血管内皮细胞不完整及动静脉短路等原因,造成了对比剂的早期强化和快速流出[6]。

Madinichi等人研究发现化疗2个周期后肿瘤早期增强ECU(early contrast uptake)明显降低[7],Wasser等人研究发现化疗第一周期后,反映肿瘤血流灌注的增强参数降低[8],本组资料的研究结果包括TIC类型的降低转换,最大增强斜率的降低,病灶增强峰值时间的延长可能与化疗期肿瘤消退有关[9],代表了肿瘤对化疗的不同反应性。我们推测新辅助化疗后Ⅰ型曲线可能与化疗诱导炎症性反应造成的非肿瘤强化有关,而Ⅲ型曲线是大多数乳腺癌强化的动态增强特点,是化疗反应不良的表现。

在本组资料中,新辅助化疗后TIC类型表现与化疗前TIC对比,其形态不变或有升型的共计3例患者,均可见化疗后残余病灶,表现为肿块性病变,呈环形强化,为较厚的强化环,内部为短T2低信号灶,结合MRI动态增强表现、TIC类型以及病理组织学观察,我们推测环状强化的肿物是病灶周边仍存在较具活性的肿瘤组织的特征形态。我们认为对于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TIC类型不同表现,以及动态增强参数的改变,其意义不在于定性诊断,而是可能反映了不同的肿瘤残余状态。

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由于新辅助化疗前、后均行动态增强MRI扫描的病例较少,属于小样本研究,至于化疗后肿瘤强化特征变化与病理类型、化疗后病理反应性的关系有待于扩大样本量进一步探讨。

综上所述,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的DCE-MRI特点及TIC的变化存在明显改变,两者相结合,可以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病理反应性术前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信息。

参考文献

[1]Morris EA.Breast cancer imaging with MRI[J].Radiol Clin North Am,2002,40(5):443~466

[2]WeatherallPT,EvansGF,Metzger GJ,et al.MRI vshistologicmeasurement of breast cancer following chemotherapy:comparison with X-ray mammography and palpation[J].J Magn Reson Imaging,2001,13(9):868~875

[3]Balu-Maestro C,Chapellier C,Bleuse A,et al.Imaging in evaluation of response to neoadjuvant breast cancer treatment benefits of MRI[J].Breast cancer Res Treat,2002,72(2):145~152

[4]Kuhl CK,Mielcareck P,Klaschik S,et al.Dynamic breast MR imaging:are signal intensity time course data useful for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enhancing lesion[J].Radiology,1999,211(2):101~110

[5]Charfare H,Limongelli S,Purushotham AD,et al.Neoadjuvant chemothe-rapyin breast cancer[J].Br J Surg,2005,92(1):14~23

[6]Buadu LD,Murakami J,Murayama S,et al.Breast lesions:correlation of contrast medium enhancement patterns on MR images with histopathologic findings and tumor angiogenesis[J].Radiology,1996,200(3):639~649

[7]Martincich L,Montemurro F,Rosa DG,et al.Monitoring response to primary chemotherapy in breast cancer using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J].Breast Cancer Res Treat,2004,83(1):67~76

[8]Wasser K,Klein SK,Fink C.Evaluation of neoadjuvant chemotherapeutic response of breast cancer using dynamic MRI with high temporal resolution[J].Eur Radiol,2003,13(6):80~87

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 篇4

1 资料与研究

1.1 一般资料

对临床可疑乳腺病变58例共69个病灶进行回顾性分析, 所有病变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 包括42个恶性病变, 27个良性病变, 患者年龄为18~44岁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界定:18~44岁为青年) 。病变病理结果如下:恶性病变42个, 包括浸润性导管癌32个, 浸润性乳头状癌3个, 浸润性小叶癌、导管内癌及黏液癌各2个, 神经内分泌癌1个;良性病变27个, 包括乳腺增生病12个, 乳头状瘤及纤维腺瘤各6个,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2个, 错构瘤1个。

1.2 MRI检查

使用3.0 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 (Verio, Siemens) , MRI造影剂为钆喷酸葡胺注射液 (Gd-DT-PA) , 规格为15 ml/瓶。检查前用18G静脉留置针穿刺建立静脉通道, 嘱咐患者检查注意事项, 指导患者俯卧于专用的双侧乳腺表面线圈上, 并适当加压固定使其自然悬垂于线圈洞穴中。

1.2.1 MRI扫描技术:

所有患者平扫均采用双侧乳腺快速小角度三维成像 (3D-FLASH) T1WI成像、反转恢复法T2WI成像, 动态增强扫描采用快速小角度三维成像脂肪抑制T1WI序列, 包括平扫和5组动态增强, 翻转角10°。先行平扫, 平扫结束后立即推注对比剂Gd-DTPA, 用量为0.1 mmol/kg, 流速为2 ml/s, 然后快速推注15 ml 0.9%氯化钠注射液冲刷长导管内的残余对比剂。注药的同时启动增强扫描, 扫描无间隔重复5次。

1.2.2 图像后处理:

扫描完成后机器自动减影得到5幅减影图及最大密度投影图 (MIP) 。利用Mean Curve软件对乳腺异常强化灶进行分析绘制出病变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 同时利用三维技术重建技术显示病灶的空间定位。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处理。青年良恶性病灶的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RI对青年乳腺病变的显示情况

青年良恶性病变的信号强度在平扫MRI的显示中多有重叠 (见表1) , 而形态特征在增强图像尤其减影图像上则显示清晰 (图1a) , MIP图像也清晰显示病变的部位、形态及周围异常增多、增粗的血管影 (图1b) 。经χ2检验, 良恶性病变T1WI及T2WI的不同信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青年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形态学表现

2.2.1 青年乳腺良恶性病变的MRI特征:

27个青年乳腺良性病变中, 类圆形或分叶状结节或肿块21个 (78%) , 边缘光整18个 (67%) , 增强后强化均匀15个 (56%) (图2) , 强化不均匀12个 (44%) , 其中2个病灶出现环形强化, 分别为粘液纤维腺瘤及导管内乳头状瘤。

42个青年乳腺恶性病变中, 形态不规则结节或肿块26个 (62%) , 边缘不规则 (图3) 或星芒状35个 (83%) , 增强后强化不均匀34个 (81%) , 29个 (69%) 表现为环形强化, 其中2个黏液癌及9个浸润性导管癌为典型环形强化 (图1a) ;余18个强化方式表现为填充型环形强化, 即增强早期中央不强化或强化程度弱于周边, 但后期逐渐向中央强化, 呈填充型。

2.2.2 青年乳腺良恶性病变MRI形态学的诊断意义:

经χ2检验, 青年良恶性病变的形态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7.926, P<0.05) ;两者的边缘特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3.329, P<0.05) 。

以病变形态表现为不规则形为恶性诊断指标, 青年乳腺癌的诊断敏感性为67% (28/42) , 特异性78% (21/27) , 准确率71% (49/69) (表2) 。

以病变边缘不规则或星芒状为恶性诊断指标, 青年乳腺癌的诊断敏感性为83% (35/42) , 特异性67% (18/27) , 准确率77% (53/69) (表3) 。

2.3 青年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早期强化率

根据公式计算比较青年良恶性病变2组的早期强化率, 良性病变组为 (99±33) %, 恶性病变组为 (114±38) %, 提示青年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早期强化率无统计学意义 (t=1.714, P>0.05) 。

2.4 青年乳腺良恶性病变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比较

诊断结果见表4, 良性病变Ⅰ型曲线 (图4) 占比最多, 为44%, 恶性病变Ⅲ型曲线 (图5) 占比最多, 为55%;26%良性病变和38%恶性病变为Ⅱ型曲线。良恶性病变这3型曲线类型之间有统计学意义 (χ2=13.560, P<0.05) 。

以Ⅱ、Ⅲ型曲线为乳腺恶性病变的诊断指标, 青年乳腺癌的诊断敏感性93% (39/42) , 特异度44% (12/27) , 准确率74% (51/69) (表5) 。

3 讨论

3.1 MRI显示青年乳腺病变的评价:

MRI具有很高的软组织分辨力, 发现病变不受乳腺致密程度的影响, 但单纯MRI平扫在定性诊断上与X线摄影相比并无明显优势。本组资料显示, 青年乳腺良恶性病变信号在平扫T1WI及T2WI上并无统计学差异。MRI动态增强扫描则是鉴别乳腺肿瘤的高敏感技术, 本组资料动态增强检查显示了所有病变, 对于青年女性患者的致密型乳房, 减影图像较增强图像更能清晰显示病变的轮廓特征, 而MIP图像也能清晰显示病变的部位、形态及周围血管情况。乳腺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可以为临床手术提供支持, 其结合断层图像能更直观地显示病变的空间部位、形态边缘结构及周围的血管影。

图1右乳浸润性导管癌 (a:增强减影图, 病变边界清晰, 边缘环形强化;b:MIP重建图, 清晰显示病变的部位、形态及周围异常增多、增粗的血管影)

图3右乳神经内分泌癌 (a:三维重建图, 癌灶位于右乳内下方, 形态不规则, 边缘不光整, 见稍许毛刺, 增强扫描强化不均匀;b:病理免疫组织化学图:IHC (×10, NSE:阳性)

图4右乳纤维腺瘤的Ⅰ型时间-信号强度曲线 (a:病灶测量图;b: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图)

图5右乳浸润性导管癌的Ⅲ型时间-信号强度曲线 (a:病灶测量图;b: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图)

3.2 MRI对青年乳腺病变形态学的评价:

本组资料表明, 乳腺良性病变大部分表现为边缘光整的类圆形或分叶状肿块, 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 并且增强后期强化多较均匀。大部分乳腺纤维腺瘤的MRI特征性表现[1]为类圆形或分叶状肿块, 边界清晰, 边缘光整, 或有包膜, 内部分隔无强化, 强化持续均匀, 这些特征被认为是目前区分边界清晰的乳腺癌的有效征象之一。而毛刺征则为青年乳腺癌MRI的相对特异征象。本组资料显示以边缘不规则或星芒状为青年乳腺癌的诊断指标, 特异度为67%。有研究报道称毛刺征预示肿瘤的恶性程度更高, 在微血管生成等方面具有更高的恶性生物学行为[2]。本组资料统计以边缘不规则或星芒状为青年乳腺癌的诊断指标, 敏感度达83%, 符合青年乳腺癌肿瘤细胞侵袭力强的病理学特点。环形强化的强化方式是青年乳腺癌MRI的重要征象。文献[3]认为由于年轻女性患者癌灶体积较大, 生长过快, 血供缺乏, 容易发生液化、坏死, 出现不均匀强化。本组资料显示青年乳腺癌的环形强化的强化方式占不均匀强化的比率达69%。也有些病理类型的乳腺恶性病变MRI上具有特征性表现, 张仁知等[4]研究得到导管内癌MRI表现为沿导管或小叶分布的斑点片状、结节样以及均匀强化。黏液腺癌由于肿瘤内含大量黏液成分, 癌细胞成分多漂浮在黏液湖中或位于肿瘤的边缘, 所以在MRI上的表现具有独特性[5], 平扫T2WI表现为黏液成分的明亮高信号, 边界清晰, 动态增强检查时表现为环形强化或不均匀强化, 多由外周向中心呈填充型强化。

本组研究以病变表现为不规则形为恶性诊断指标, 青年乳腺癌的诊断敏感度仅为67%, 以病变边缘不规则或星芒状为恶性诊断指标, 敏感度为83%, 尽管大多数青年乳腺良恶性病变能从形态学上鉴别, 但仍有部分重叠给鉴别诊断带来困难。张静等[6]发现慢性炎症、脂肪坏死均可形成环形强化的不规则形肿块, 而腺病或增生性疾病可表现为复杂多样的非肿块性病变, 如果不仔细分析均容易造成误诊。本组研究中, 2个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因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特征均呈现出恶性肿块而误诊为炎性乳腺癌。腾妍等[7]发现非哺乳期乳腺炎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 触诊肿块质硬, 常与周围皮肤及组织粘连, 如同时伴有乳头凹陷、乳头溢液及腋窝淋巴结肿大等征象时, 更难与乳腺癌鉴别, 其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而青年女性容易引发乳腺炎等疾病, 故在青年乳腺疾病中鉴别炎性乳癌和急性乳腺炎更需结合临床资料和MRI多个指标作出综合诊断。

3.3 MRI对青年乳腺良恶性病变血流动力学的评价:

目前, 通常通过测量乳腺病灶的早期强化率来提高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能力, 但文献上对采用的早期强化率阈值不同, 标准差较大, 造成其范围多有重叠。罗建东等[8]取早期增强率≥90%为界限诊断乳腺癌, 敏感性88%, 特异性62%, 认为以早期增强率鉴别良恶性特异性不够高, 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也有学者认为用不同的MRI扫描仪、不同的扫描序列、不同的扫描参数所得的早期强化率量化值有差异[9]。本组研究统计得到青年良恶性病变之间的早期强化率无统计学意义, 这可能与上述的因素有关, 同时月经周期激素水平的不同也会影响早期强化率, 故笔者认为要确定早期强化率对鉴别青年良恶性病变是否有诊断价值, 需要加大样本量作进一步的研究。

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被认为是发现和诊断乳腺疾病的主要技术之一, 它能反映病灶中对比剂浓度的动态变化, 既直观又准确地反映出病变的动态强化特征, 国内外均有研究显示TIC诊断乳腺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10,11,12], 因而临床上若想了解其患者肿瘤血供情况, TIC无疑是最佳指标之一。本组资料显示, 大部分青年良性病变倾向于Ⅰ型曲线, 而Ⅱ、Ⅲ型曲线也占有一定比例, 这可能与断层影像中肿瘤组织的实际大小、形态以及在工作站人工描绘TIC时选取的兴趣区大小和摆放位置等因素有关。青年恶性病变以Ⅱ、Ⅲ型曲线多见, 在一组青年乳腺疾病的动态增强扫描研究中, 观察到的乳腺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包括Ⅱ型和Ⅲ型, 有力地支持了这一观点[13]。本组资料青年乳腺癌Ⅱ、Ⅲ型曲线敏感性较高, 但特异性不高, 这可能与少数青年良恶性病变动态强化特征的重叠性有关, 降低了MRI诊断的特异性。

3.4 不足:

由于本院中老年乳腺患者进行MRI检查的病例不多, 故本研究未能把中老年乳腺癌纳为研究对象作青年乳腺癌的对照组进行年龄纵向的对比, 而有待今后能在这方面有进一步的研究。另外, 乳腺癌的病理类型多种多样, 但本组资料中青年乳腺癌不同病理类型的病例数不多, 对不同病理类型青年乳腺癌的MRI特征提供的信息有限, 有待今后扩大病例数进行进一步研究。青年良恶性病变在MRI形态学上及曲线类型中尚有部分重叠, 鉴别诊断中具有局限性, 可结合超声、X线等其他技术手段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摘要: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 (MRI) 动态增强技术对青年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以期提高青年乳腺癌的检出率。方法 回顾分析5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青年女性乳腺疾病的MRI影像检查资料, 包括恶性病变42个, 良性病变27个。比较青年乳腺良恶性病变的MRI各种征象, 包括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特点, 计算病变的早期强化率, 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 探讨这些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 青年乳腺良性病变多呈类圆形或分叶状, 边缘光整, 无毛刺, 边界清晰, 强化均匀, 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多为Ⅰ型;恶性病变多呈不规则形结节或肿块, 边缘不规则或呈星芒状, 边界不清, 强化不均匀, 部分呈典型环形强化或填充型环形强化, 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多为Ⅲ型。早期强化率在青年良恶性病变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分布则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MRI动态增强技术能满意地显示青年乳腺病变的形态学特征和增强的血流动力学特点, 是诊断青年乳腺癌的有效方法。

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 篇5

关键词:动态增强乳腺MR,乳腺疾病,诊治,应用价值

乳腺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危害妇女身心健康。乳腺临床体检、钼靶检查和B超均有其局限性,而乳腺磁共振(MR)对致密型乳腺有较高分辨率,且采用专用乳腺线圈、MR对比剂及快速成像序列[1],近年来在国外已得到较多应用,在我国大中型综合性医院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多。 但目前关于乳腺MR在乳腺疾病上的应用价值争议较多[2,3,4,5]。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08 年10 月以后收治的乳腺疾病且进行乳腺MR检查的病例进行总结,探讨动态增强乳腺MR在乳腺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8 年10 月~2011 年5 月接受动态增强乳腺MR检查并经术后病理确诊的患者234 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 例,女233 例;年龄15~78 岁,中位年龄45 岁。 所有患者均为初次获得病理诊断,其中良性乳腺疾病90 例,乳腺癌144 例。 乳腺良性疾病共90 例合计154 个病灶, 包括纤维腺瘤79 个、硬化性腺病4 个、腺病23 个、单纯性腺瘤9 个、导管内乳头状瘤10 个、炎性肿物13 个、良性分叶状肿瘤1 个、单纯囊肿3 个、间质肌上皮增生1 个、导管扩张症3 个、腺病瘤7 个、交界性分叶状肿瘤1 个。

1.2 检查方法

MR采用SIEMENS VERO 3.0T MR乳腺专用线圈。患者采用俯卧位,造影剂为钆喷酸葡胺注射液。超声检查采用美国GE公司LOGIQ E9 彩色超声诊断仪,钼靶X线检查采用美国GE公司Senogrape DMR+乳腺X光机。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不同检查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 敏感性=真阳性例数/(真阳性例数+假阳性例数); 特异性=真阴性例数/(真阴性例数+假阴性例数),即真阴性率;准确性=(真阳性例数+真阴性例数)/总病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以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动态增强MR、B超、钼靶诊断乳腺疾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

144 例乳腺癌患者均接受双乳MR检查,其中90 例接受双乳彩超检查,58 例接受双乳钼靶检查。 143 例患者接受了双乳腺B超检查,89 例接受了双乳钼靶检查。 见表1。

2.2 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比较

比较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发现,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敏感性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 22.033,P < 0.01);其中动态增强MR诊断乳腺疾病的敏感性较B超高(χ2= 10.349,P < 0.01), 亦较钼靶高(χ2=21.818,P < 0.01)。 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特异性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 13.189,P < 0.01);其中动态增强MR诊断乳腺疾病的特异性较B超高(χ2=12.720,P < 0.01), 与钼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7,P > 0.05)。 准确性方面,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 24.352,P < 0.01);其中动态增强MR诊断乳腺疾病的准确性较B超高(χ2= 20.788,P < 0.01),亦较钼靶高(χ2= 14.033,P <0.01)。 见表2。

注:癌与良性乳腺疾病并存,以癌为准,计为1 例;多个癌或良性乳腺疾病并存,记为1 例

2.3 动态增强MR乳腺多发病灶诊断情况

动态增强MR诊断为乳腺多发病灶者19 例,共102 个病灶;其中9 例患者共28 个病灶经病理证实为恶性病变,其他10 例患者共74 个病灶为乳腺良性病变。

注:与B超比较,*P < 0.01;与钼靶癌比较,#P < 0.01;良性肿物并存,以癌为准,计为1 例;多个癌或良性肿物并存,记为1 例

2.4 动态增强MR误诊情况

动态增强MR误诊为恶性的良性病例共24 例,包括纤维腺瘤7 例,腺病及增生(腺病瘤3 例、硬化性腺病1 例、腺病3 例),炎性包块5 例,导管内乳头状瘤2 例,导管扩张症2 例,交界性分叶状肿瘤1 例。7 例纤维腺瘤中,有5 例MR呈早期强化,2 例MR呈明显强化。 动态增强MR诊断为乳腺良性病变,但病理诊断为乳腺癌者共13 例。

2.5 乳腺恶性病变动态增强MR的形态学征象

乳腺恶性病变动态增强MR中,144 例乳腺恶性病变MR平扫及动态增强均未发现微小钙化, 其中58 例行钼靶检查, 发现15 例微小钙化,90 例行B超检查,发现8 例微小钙化。 图1、表3。

A:癌灶早期明显增强(箭头);B:癌灶周围血管增粗迂曲(箭头);C:腋窝淋巴结肿大并明显增强(箭头);D:皮下脂肪间隙模糊、皮肤增厚(箭头)

2.6 强化方式

动态增强MR上,病理诊断为良性者以不强化及其他强化方式为主,乳腺癌者以早期增强、明显增强、环状增强为主。

2.7 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

动态增强MR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敏感性为61.19%(41/67),特异性为61.04%(47/77),准确性为61.11%(88/144)。 见表4。

3 讨论

3.1 动态增强MR、B超、钼靶诊断乳腺疾病比较

3.1.1形态

乳腺MR检查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力,动态增强后能清楚显示病灶数量、分叶、毛刺、浸润情况等,显示病灶强化方式及内部结构。本研究显示了乳腺恶性病变动态增强MR的常见形态学征象,这些征象中,皮下脂肪间隙模糊B超上无法观察到,早期增强、周围血管增粗迂曲、同侧腋窝淋巴结增强等钼靶上看不到,因此MR在乳腺病变形态显示上较钼靶、B超为佳。本研究发现乳腺癌者动态增强MR以早期增强、明显增强、环状增强为主,病理诊断良性者以不强化及其他强化方式为主,表明恶性病变一般滋养血管较多、较粗,血供较丰富,故动态MR上表现为早期增强、明显增强较多。一般认为环状增强是恶性肿瘤的特征性表现,主要是由于肿瘤血管生成因子使肿瘤周边血管密度明显增高,而中间区域由于癌肿刺激大量纤维组织生成以及肿瘤坏死而使血管密度降低所致。但本研究结果显示良性也有环状增强的,其中包括纤维腺瘤及导管内乳头状瘤,与邓丽萍等[6]报道的16例环状增强均为恶性病变不同。有的血运丰富的纤维腺瘤及导管内乳头状瘤也可以表现出环状增强,多血管学说尚不能完全解释乳腺病变动态增强MR强化模式的多样性[7]。

注:*:90 例乳腺良性患者共有良性病变154 个;#:144 例乳腺癌患者共有恶性病变163 个

3.1.2钙化

本研究结果中144例乳腺恶性病变MR平扫及动态增强均未发现微小钙化,其中58例行钼靶检查,发现15例微小钙化,90例行B超检查,发现8例微小钙化。表明目前钼靶、B超对微小钙化的分辨能力可能优于MR。

3.1.3淋巴结

钼靶只能观察部分腋窝,不能发现内乳淋巴结转移,B超能观察整个腋窝及内乳淋巴结,但分辨率不足,动态增强MR能够弥补这方面的不足。陈蓉等[8]报道,发生癌转移的淋巴结更常表现为较大径线、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或融合状)、边缘毛糙、信号不均匀,增强时呈不均匀强化或环状强化,按此标准,扫描44个乳腺癌腋窝后,动态增强MR术前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为84.21%,特异性为94.74%,准确性为87.72%。本研究结果中动态增强MR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为61.19%、特异性为61.04%、准确性为61.11%,均比该报道低,原因可能是本研究系回顾性研究所致。

3.1.4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

王红鹰等[9]报道,MRI平扫加增强扫描对乳腺良、恶性病灶的诊断准确率为93.3%,优于B超和钼靶摄片。本研究结果显示,动态增强MR诊断乳腺疾病的准确性为84.19%,与之前我院胃肠腺体外科的较小宗病例报道[10](88.5%)相符,并且显著高于B超和钼靶摄片,与既往研究结果[11,12,13]类似。本研究结果表明乳腺MR敏感性及准确性较高,特异性较低,与既往的大量研究[14,15]报道一致。

3.2 动态增强MR的误诊原因分

3.2.1 MR误诊为恶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动态增强MR误诊为恶性的乳腺良性疾病,不仅包括导管扩张症、炎性包块等,还包括纤维腺瘤、导管内乳头状瘤、腺病瘤等良性肿瘤,临床上应加以注意。其中MR误诊为恶性的良性病例中纤维腺瘤、腺病及增生例数较多。有的纤维腺瘤血运较丰富,可误诊为恶性。腺病及增生的MR表现复杂多样,当其形态不规则,增强不均匀时,与非肿块性的恶性肿瘤难以鉴别。

3.2.2 MR误诊为良性

13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MR误诊为良性的达7.7%(10/130),与文献报道[16]相符,表明有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仅行MR可能漏诊,结合钼靶、B超可能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3.3 MR在乳腺癌外科治疗中的作用

3.3.1临床分期

文献报道,乳腺MR判断乳腺癌灶大小比B超、钼靶准确[17];本研究因时间及经费原因,未在这方面深入探讨。乳腺癌临床分期除了肿瘤大小,还取决于局属淋巴结转移情况。动态增强乳腺MR对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的诊断及分期价值,目前文献意见不统一[18,19]。本研究结果显示,动态增强MR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为61.19%,特异性为61.04%,准确性为61.11%,提示术前应用动态乳腺MR判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临床价值,有助于术前进行乳腺癌分期。本研究结果较陈蓉等[8]、Nakai等[20]报道的特异性、准确性、敏感性低,但考虑Nakai等文中入组病例数仅16例,因此动态增强MR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诊断价值可能需更大样本量的研究才能确定。有研究表明,应用超小型超顺磁氧化铁粒子做乳腺MRI造影剂,对术前前哨淋巴结检测来说,能达到与术前放射性同位素如淋巴显像及SPECT-CT相同的效果,这可能是动态增强MR的发展方向之一[21]。

3.3.2保乳手术

文献报道,7%~63%的乳腺癌呈多中心或多灶性生长。保乳术后,这些癌灶常逃过放化疗的杀灭,最终导致复发[21]。本研究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中发现多发癌灶的比例为6.25%(9/144),部分是B超及钼靶未能发现的。因此保乳手术前行动态增强乳腺MR,能发现乳腺多发癌灶,有利于手术前评估。

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 篇6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分析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有临床症状, 怀疑冠心病而做CE-CMRA检查, 发现冠状动脉狭窄后10日内介入治疗时又行冠状动脉造影的32例患者影像资料。男性19例, 女性13例, 年龄39~75岁, 平均年龄61.3岁。其中39~50岁5例, 51~60岁17例, 61~75岁10例。

1.2 图像采集:

CE-CMRA采用西门子3.0T Trio Tim磁共振仪, 心脏线圈+心电门控及呼吸导航技术。检查前1 h给患者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25 mg, 做好宣教。定位扫描后经肘静脉注射对比剂 (钆喷酸葡胺注射液, 按体质量0.2 mmol/kg) 延迟时间结束后启动冠状动脉扫描程序 (扫描范围包括全心) [3]。原始图像在磁共振工作站进行最大密度投影 (MIP) 和多平面重组图像 (MPR) 重建, 选择血管狭窄显示较好的角度保存并打印;冠状动脉造影采用西门子Artis zee ceiling数字血管造影机, 经桡动脉穿刺插入造影导管, 在冠状动脉开口处注射对比剂 (碘普罗胺注射液370 mg I/ml) 同时以15帧/s采集图像, 旋转C型臂做多度采集。

1.3 分析方法:

冠状动脉分段按照美国心脏病协会的15段分类法进行标注, 血管直径正常和狭窄率<50%的为无明显狭窄, 血管直径狭窄率>50%为明显狭窄[4]。每个病例的冠状动脉按狭窄部位和狭窄程度进行统计, 对比分析。CE-CMRA图像由2位经验丰富影像科医师分别目测, 按分段方法标注后统计分析。DSA冠状动脉造影图像由心内科2位医师分别用工作站分析软件做出统计, 将2种结果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采用CE-CMRA和DSA分别进行检查的病变段数:

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 采用CE-CMRA检查可明确显示469个冠状动脉分段, 发现69处明显狭窄段, 阳性率为14.7%;而采用DSA冠状动脉造影显示473冠状动脉段, 发现73处狭窄段, 阳性率为15.4%。

2.2 CE-CMRA、DSA冠状动脉造影图像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方面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均P>0.05) 。见表2。

3 讨论

通过本组病例对比分析表明, CE-CMRA在排除冠状动脉主要分支的明显狭窄等方面有显著优势, 是一种可靠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本组病例中, 以DSA发现冠状动脉狭窄为标准, CE-CMRA诊断符合率平均为94.3%, 可以看出CE-CMRA与DSA造影情况在诊断冠状动脉明显狭窄程度上基本趋于一致;CE-CMRA一次注射扫描可以显示心脏较大范围的血管情况, 精确显示冠状动脉狭窄部位并评价其血流储备情况, 准确评估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严重程度;兼具无创伤, 无X射线辐射的优势, 可为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多资料。

CE-CMRA与不使用对比剂的CMRA相比, 所显示的3支冠状动脉图像锐利度和空间分辨率更高。CE-CMRA检查经肘静脉注射顺磁性对比剂后, 血液的T1值明显缩短, 使血液信号显著提高, 增加信噪比 (ANR) 及血管与周围组织对比噪声 (CNR) , 应用快速扫描技术配合心电门控和呼吸导航可降低血液流动伪影。在冠状动脉管壁钙化病例中, 钙化斑块在MRI上是低信号, 与短T1效应的高信号血液形成高对比, 可准确判断狭窄度[5]。

受检者良好的配合对于成像的质量非常重要。冠状动脉的管径细小, 走形迂曲且位于心腔表面, 在CMRA检查中, 受心脏搏动和呼吸运动影响易造成图像伪影[6], 呼吸的频率和幅度不但对扫描触发率影响很大, 还直接关系到扫描时间及成像效果, 因此有规律的呼吸、良好的屏气和较低的心率对成像质量尤为关键。检查前给受检者服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控制好心率, 向患者详细讲解检查的注意事项, 检查中需要如何配合, 注重心理沟通, 缓解患者紧张情绪, 同时做好屏气训练, 配合技师顺利完成检查。

随着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病率的不断上升, 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3.0 T磁共振CE-CMRA在排除冠状动脉主要分支的明显狭窄时是一种可靠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并且扫描心脏范围大、无创伤、无X射线辐射, 可为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郭喜祥, 宫静华, 付作昌.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 10 (12) :119-120.

[2]刘新等.冠状动脉CT和MRI血管成像诊断粥样硬化斑块和狭窄的对比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6, 40 (1) :1156.

[3]梁久平, 徐茂盛, 杨文德, 等.3.0 T磁共振扩散成像在甲状腺的成像分析[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3, 14 (5) :332-334.

[4]贺丹, 黄渤源, 陈德强, 等.3.0 T磁共振SWI对颅内静脉血管瘤的诊断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9, 28 (4) :460-463.

[5]姚斐斐, 程敬亮, 杨子涛, 等.3.0T非对比剂肝门静脉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 21 (11) :853-856.

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威海市立医院2007-02~2010-06行MRI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69例,共77个病灶。其中单病灶62例,6例2个病灶,1例3个病灶,多发病灶者取较大病灶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9~70岁,中位年龄49岁。由于DCE-MRI检查肿块型强化与非肿块型强化病灶MR表现差异较大,为保持研究结果的一致性,减小统计学误差,本组病例均选择肿块型强化病灶,病灶大小为1.1~4.2cm。

1.2 MRI检查方法

MRI扫描选择在月经后第3~7天进行。采用3T Siemens Trio Tim超导MRI扫描仪,患者俯卧,使双侧乳房自然悬垂于专用乳腺相控阵线圈内,适当加压固定双侧乳房,乳头位于最低点。扫描序列依次为:(1)快速反转恢复磁化准备自旋回波(turbo spin echo with inversion recovery magnetization preparation,TIRM)抑脂T2WI序列,TR 6 490ms,TE 61ms,TI 230ms。(2)快速小角度激发三维成像(three-dimensional fast low-angle shot sequence.FLASH-3D)Tl WI序列:TR 6.7ms,TE 2.63ms,层厚1.2~1.5mm,层数88,反转角(FA)12。(3)动态增强扫描:采用FLASH-3D抑脂Tl WI序列,TR 4.0ms,TE 1.49ms,层厚0.9mm,层数160,FA12,视野(FOV)340mm×340mm,矩阵372×448,每次扫描时间76s,重复扫描6次,第1、2次间隔20s注射对比剂,并保证注射结束的同时开始第2次扫描。采用高压注射器经手背静脉注射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0.1mmol/kg,流率2.5ml/s。(4)动态增强后高分辨扫描:动态扫描结束后行双侧乳腺高分辨增强抑脂T1WI序列矢状面扫描,TR 8ms,TE 3.78ms,层厚0.8mm,FA 30,扫描时间223s。

1.3 图像处理及分析

由3位MRI诊断医师(副主任医师以上)以盲法对所有病例的图像(包括减影图像)进行分析和诊断,在Siemens工作站上利用乳腺的Mean Curve软件,选择病灶实质部分中强化最快、最明显的区域作为兴趣区(ROI)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 signal-intensity curve,TIC)。兴趣区的大小根据病灶大小调整,尽量避开肉眼可辨别的血管及坏死、囊变区。参照Kuhl标准,将TIC分为3型[3]:Ⅰ型为流入型,强化无高峰,呈渐进性持续强化;Ⅱ型为平台型,早期(注药后120~240s)强化,达到高峰,早期强化率≥90%,达到峰值后持续存在;Ⅲ型为流出型,强化峰值发生于早期(注药后120s),早期同Ⅱ型,区别在于强化下降>10%。

1.4 预后因子的检测

检测ER、PR、Herb B-2、Ki-67 4个预后因子,术前经DEC-MRI所标示的乳腺癌病灶,于手术当天采集新鲜组织标本,经过10%的福尔马林固定、组织脱水、二甲苯透明、石蜡包埋后,行HE染色,然后以HE染色的病理结果进行免疫组化染色。1~2cm的病灶选择病灶边缘带及中心带的最大层面,>2cm的病灶,分别选取边缘带及中心带2张HE片的石蜡白片做免疫组化染色。免疫组化染色采用二步法,ER、PR、Herb B-2、Ki-67表达判定所需的一抗、二抗均选用基因公司产即用型抗体(抗体工作浓度为1∶100)。

1.5染色结果判断

(1)ER、PR、Ki-67的阳性表达:癌细胞核内见棕黄色颗粒,以25%以上的癌细胞核有明确的染色计为阳性。(2)Herb B-2的阳性表达:棕黄色颗粒位于癌细胞膜内,以25%以上的癌细胞膜内有棕黄色染色计为阳性。

1.6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分析肿瘤的影像学特征与预后因子的相关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DCE-MRI影像特征

(1)形态:圆形或椭圆形7例、分叶状33例、不规则形29例;(2)边缘:光滑1例、不规则21例、毛刺47例;(3)内部强化特征:均匀6例、不均匀15例、环形强化48例;(4)时间-信号强度曲线:Ⅰ型3例,Ⅱ型25例,Ⅲ型41例(图1、2)。

2.2 乳腺癌预后因子表达情况

69例病灶中,ER阳性表达42例,阳性率为60.9%;PR阳性表达31例,阳性率为44.9%;Herb B-2阳性表达14例,阳性率为20.3%;Ki-67阳性表达33例,阳性率为47.8%(图3~6)。

2.3 DCE-MRI影

像特征与ER、PR、Herb-2、Ki-67相关性69个病灶DCE-MRI影像特征与预后因子ER、PR、Herb-2、Ki-67相关性分析的结果见表1。(1)病灶形态与ER、PR、Herb-2无显著相关性;而类圆形/椭圆形、分叶状、不规则病灶中Ki-67阳性表达分别为2个、13个、20个,阳性率分别为28.6%、39.4%及69.0%,经统计学分析,病灶形态与Ki-67存在相关性(P<0.05);(2)病灶边缘与ER、PR、Herb-2、Ki-67无相关性;(3)病灶内部强化特征与ER、PR、Herb-2无相关性;环形强化、不均匀形强化、均匀强化病灶中Ki-6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3%、26.7%、16.7%,经统计学分析,内部增强情况与Ki-67存在相关性(P<0.05);(4)强化特征曲线与预后因子的相关性:Ⅲ型、Ⅱ型、Ⅰ型曲线病灶中E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4%、76%、100%,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TIC与ER存在相关性,与PR、Herb-2、Ki-67无显著相关性。

图1~6女性,50岁,病理证实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图1 MR动态增强检查示左乳内上象限肿块呈不规则形,边缘可见毛刺,环形强化。图2时间-信号曲线呈Ⅲ型。图3~6同一病灶预后因子的表达(免疫组化染色×200):ER(+)、PR(+)、Herb-2(+)、Ki-67(+)

注:(1)P<0.05

3 讨论

3.1 3T磁共振DCE-MRI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及依据

MRI平扫对乳腺病灶总检出率较低,容易导致漏诊,病灶体积较小及良、恶性病变的基础信号强度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重叠,可能是未被检出的主要原因。DCE-MRI明显提高了病灶的检出率;病变的形态、轮廓、边界、内部结构以及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也显示得更为清楚。DCE-MRI对乳腺癌诊断敏感性高达90%~100%[4,5],这已得到公认。3T超高场磁共振的信噪比是1.5T设备的2倍,具有极高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对显示和分析病灶均有无可比拟的优势[6]。但是由于良、恶性病灶的增强表现有重叠,各厂家序列不同、肿瘤组织学不同、检查方法不同以及诊断标准不同等,文献报道差异较大,为统一标准,美国放射学会(the 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ACR)、外科学会和病理学会在2003年出版第4版BI-RADS X线部分的同时,首次正式出版了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MRI(breast imaging repot and data sys-tem,BI-RADS-MRI)部分[7]。根据BI-RADS-MRI,我们研究的DCE-MRI表现特征主要有动态增强早期病灶形态、边缘及病灶的内部增强情况、时间-信号强度曲线。

3.2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DCE-MRI肿块型强化表现特征与其预后因子的相关性

各个预后因子的存在及其表达可引起组织生物学的特性改变,表现为瘤体的病理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变化,通过一些影像学技术可直接或间接反映出来。因此,通过乳腺癌的影像学表现可以推测预后因子的表达。

3.2.1 乳腺DCE-MRI病灶形态

分为圆形/椭圆形、分叶状、不规则状3类。病灶的形态是诊断乳腺病变良、恶性的主要指标,Kerslake等[8]研究显示大多数恶性病灶形态不规则,本组病例中分叶状和不规则状病灶共有62例,占90%。本研究结果显示,病灶形态与Ki-67之间存在相关性。Ki-67是一种抗霍奇金淋巴瘤细胞核成分的单克隆抗体,它存在于增殖细胞当中,可以和细胞周期中增殖细胞的核抗原起反应,但在G0期细胞中无此抗原,相比具有半衰期短、不易受生长因子诱导等优点,因此计算增殖指数相对精确,作为在核中表达的双分子蛋白,Ki-67被广泛地应用于测定各种肿瘤的增殖活性。本组病例中69个病灶Ki-67阳性表达33例,阳性率为47.8%。Ki-67反映肿瘤细胞的增殖情况,如果肿瘤中有超过50%的癌细胞有Ki-67过度表达,则其复发危险性增大。病灶形态与Ki-67之间存在相关性,提示不规则形病灶的肿瘤恶性程度及增殖活性高,更易发生淋巴浸润和淋巴结的转移。

3.2.2 肿块边缘

分为边缘光滑、边缘不规则及毛刺。毛刺征是自癌肿边缘向周围组织呈放射状伸展的短细线条影,由乳腺小导管及其周围的纤维结缔组织形成,其间可有癌细胞浸润,也可以是单纯的导管增生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Tozaki等[9]总结了171例乳腺肿块性病变,认为阳性预测值最高及诊断正确率最高的恶性征象为毛刺征(100%),表现为边界模糊不清,边缘呈毛刺状或星形。本组病例中病灶边缘呈毛刺者48例,占70%;边缘不规则20例,占29%。Lee等[10]研究认为乳腺癌病灶边缘毛刺是Ki-67低表达的一个重要的、独立的预测指标,陈蓉等[11]报道癌肿毛刺状边缘与癌细胞ER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1),肿瘤T分期与癌细胞ER阳性表达呈负相关。雌激素和孕激素是调控乳腺组织的主要激素,其作用是通过乳腺上皮细胞内的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来实现的,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只适用于激素依赖性的患者,ER、PR阳性提示病灶对他莫昔芬(三苯氧胺)治疗效果好,阴性则提示其对他莫昔芬无反应。Kim等[12]研究报道,ER阳性的乳腺癌病灶ADC值低于ER阴性,具有统计学意义,但ADC值不能作为患者预后的指标。本研究未显示ER、PR与DCE-MRI影像特征的相关性。也有研究认为ER、PR并不是一个长期有效的预后因素,其仅仅预示肿瘤有更强的惰性、生长更缓慢、复发时间长。

3.2.3 BI-RADS-MRI

肿块强化分为均匀强化、不均匀强化、边缘强化、内部暗分隔、内部增强分隔、中心强化。本研究按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肿块型强化特征,将其分为均匀强化、不均匀强化和环形强化3类。微血管在肿瘤边缘区域的密集是动态增强MRI边缘强化形式的主要原因。恶性肿瘤在周边区域细胞增殖活跃,微血管密度较高,中心区域常因坏死、出血等导致微血管密度降低,出现延迟强化或不强化。DCE-MRI可较好地反映肿瘤的血管活性,具有无创、显示肿瘤整体情况及同时反映解剖与生理特征等优点。环形强化是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一个重要征象,Kuhl等[13]的研究表明,近2/3的浸润性癌有环形强化的特点。研究表明,环形强化不仅是乳腺癌的特征性表现,更提示肿瘤具有浸润性,是评估肿瘤生物活性的有效指标[14]。本组病例中环形强化病灶48例,占70%。Lee等[10]研究认为,BI-RADS-MRI征象中浸润性导管癌环形强化与ER、PR呈负相关。本研究结果显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环形强化与Ki-67呈正相关,提示环形强化病灶的肿瘤恶性程度及增殖活性高,更易发生淋巴浸润和淋巴结的转移。

3.2.4 时间-信号强度曲线

研究表明,87%~97.7%的浸润性乳腺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为流出型(Ⅲ型)[15,16],85.3%的良性病变无流出型增强方式[15]。Kuhl等[17]利用曲线类型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为91%,特异度83%,准确度86%。本组病例中动态曲线类型Ⅰ型3例、Ⅱ型25例、Ⅲ型41例,Ⅱ型和Ⅲ型曲线占总病例数的95.7%。病变的强化程度及强化快慢与肿瘤的微血管密度有相关性,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反映了病灶血液灌注情况[18]。研究显示,乳腺癌动态增强曲线Ⅲ型与Ki-67、u PA/PAI-1呈正相关,认为Ⅲ型曲线类型的肿瘤预后差,容易复发,适合化疗[10,19]。本研究结果显示,动态增强曲线Ⅲ型与ER阴性呈正相关,提示Ⅲ型病灶更具有侵袭性及淋巴结转移。Chen等[20]研究认为ER阴性的乳腺癌病灶比ER阳性更具有侵袭性、肿瘤范围更大、更容易出现增大淋巴结、非肿块型强化更多见。

Herb-2,即c-erb-2,是一种原癌基因,其阳性表达不仅提及预后不良,还可以指导化疗方案的制定,其高表达提示肿瘤对CMF(环磷酰胺、甲氨蝶呤、氟尿嘧啶)化疗方案耐受,对曲妥珠单抗治疗效果好。Kariya[21]研究认为Herb-2高表达可能耐受低剂量的蒽环类药物化疗。本研究显示乳腺癌DCE-MRI特征与Herb-2无明显相关性,可能与研究的样本数较少及Herb-2阳性表达率较低有关,69个病灶中,阳性表达14个,阳性率为20.1%。

本研究的局限性:(1)病例分类后数目较少,造成统计上的一些误差;(2)DCE-MRI检查ROI的选定与病理组织取材可能存在不一致,也可导致实验误差。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DCE-MRI的表现特征与部分预后因子有显著相关性,提示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判断肿瘤的预后情况,并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

摘要:目的 研究3T磁共振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动态增强表现特征与乳腺癌预后因子ER、PR、Herb-2、Ki-67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 对69例乳腺癌患者术前行动态增强MRI检查,分析其影像特征(病灶形态、边缘、内部增强情况、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与预后因子ER、PR、Herb-2、Ki-67的相关性。结果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形态特征及内部增强表现与预后因子Ki-67存在相关性(P<0.05),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与ER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动态增强特征与部分预后因子有显著相关性,提示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判断肿瘤的预后情况,并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

上一篇:高校资料室建设下一篇:关键员工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