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鸟类(共4篇)
野生鸟类 篇1
·150余“鸟友”
·120多架“大炮”
·最牛观鸟车队
·中国野生鸟类保护宣言
·迷彩服望远镜
··关闭车灯放轻脚步
在自然界所有的野生动物中, 鸟类是我们最常见的。可是在自然摄影类别中, 鸟类摄影却是最具挑战性的项目之一。鸟儿天性都很机敏, 生存于野外的野生鸟类则更加容易受惊, 拍摄它们的自然状态是有一定难度的。此外, 鸟类摄影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的表现形式, 用它精彩的影像作品拉近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因此, 鸟儿本身的自由天性、优美的生存环境以及鸟类摄影的难度、科研价值、艺术欣赏价值, 吸引着很多人。引用一位资深“鸟人”的话:喜欢观鸟、拍鸟, 是因为在这一过程中, 可以打开观察世界的另外一个窗口!
各地的观鸟拍鸟护鸟人士在全国知名网站——鸟网齐聚一堂。鸟网是一个民间组织, 是这些人的天下, 它为广大爱鸟护鸟者提供了这样一个专业的网上交流平台。拍鸟人把拍出的一些有意义的照片发布到网上与大家分享, 得到网友精彩的点评外, 或交流爱鸟护鸟经验, 获取鸟类知识, 发布相关拍鸟信息, 相约结伴出行等等。
除了在网上交流, 鸟网也会定期在各地举行各种摄影展、观鸟活动等。每年, 鸟网都会举办一次隆重盛大的年会, 而且每年年会都会有不一样的主题, 讨论的是大家应该注意的焦点问题。2010年鸟网年会的主题是“热爱鸟类, 规范行为”。《旅游纵览》杂志社受邀前往年会召开地河南省焦作市和三门峡市, 全程报道此次年会活动。
2010年12月10日至12日, 由中国150余名观鸟拍鸟爱好者、专家, 50余辆装载着摄影器材的车组成的“最牛观鸟车队”云集在山水城市——焦作、天鹅之乡——三门峡进行摄影创作, 120多架“大炮”聚焦候鸟天堂, 生态河南。
鸟网2010年年会暨中国野生鸟类摄影高端论坛, “锦光徕卡杯”鸟网2010年野生鸟类摄影大赛颁奖大会由鸟网和鸟网摄影家协会主办, 鸟网河南焦作联络站和鸟网天鹅城三门峡联络站承办, 《旅游纵览》杂志社、《摄影之友》杂志社协办。共有来自全国50多个地市的150余人参加活动, 其中既有政府官员, 又有成功企业家;既有鸟类研究资深人士, 又有鸟类摄影大家;既有鸟类保护民间团体, 又有社会主流媒体代表。可以说此次活动聚集了成功人士和社会精英来共商鸟网发展大计, 共研鸟类保护大业、共探鸟类摄影大道、共贺鸟网创办五周年大庆。
12月10日晚, 中国著名鸟类学家、《中国鸟类野外手册》中方唯一作者何芬奇先生一堂精彩生动的观鸟知识讲座揭开了这次活动的序幕。何芬奇在讲座中感慨:“中国人对自然界的认识正在不断地深入, 我国观鸟活动人员之众, 设备之精已令世界人民震惊。”他主张拍鸟人不要只停留在悦己的层面上, 要将拍到的作品和拍摄故事拿出来与更多的人分享, 鸟网就是这样一个良好的互动平台。
12月11日下午, 鸟网2010年年会暨中国野生鸟类摄影高端论坛, “锦光徕卡杯”鸟网2010年野生鸟类摄影大赛颁奖大会在本次活动的主会场焦作举行。鸟网创始人兼总版主段文科, 本届年会承办方代表、焦作市人民医院院长李全民在会议大厅外迎接参加本次年会的领导、嘉宾和鸟网会员们的到来。中国著名野生动物摄影家、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副秘书长杨丹, 中国著名鸟类学家、《中国鸟类野外手册》作者何芬奇, 《旅游纵览》杂志社社长、总编张德志,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科普处项目主管、助理工程师卢琳琳,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飞羽瞬间大赛”秘书长赵超, 《大众摄影》“大众DV”执行主编金俊, 中国鸟类学会观鸟摄影专业委员会负责人聂延秋, 国家林业局《中国绿色时报》记者赵向往, 苏州锦光徕卡公司代表胡向荣、胡波, 《摄影之友》杂志社记者李风等人出席了会议。
会议中, 年会承办方代表、焦作市人民医院院长李全民先生首先致大会欢迎词,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科普处项目主管、助理工程师卢琳琳代表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向大会致贺词。鸟网总版主段文科做了鸟网的工作总结及关于鸟网未来发展畅想的主演讲。大会特邀嘉宾作论坛主旨演讲。会上还对鸟网核心层及管理队伍进行了扩充, 聘任中国著名野生动物摄影家、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副秘书长杨丹, 中国著名鸟类学家、《中国鸟类野外手册》中方作者何芬奇, 中国鸟类学会观鸟摄影专业委员会负责人聂延秋, 北京师范大学动物学副教授、现任中国鸟类学会、观鸟专业委员会委员、英国东方鸟类学会荣誉会员、北京观鸟会专业指导、中国最早倡导和指导观鸟活动的专业学者赵欣如等人成为鸟网专家组成员, 邀请张德志、贾少勇担任鸟网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表彰鸟网十佳版主、十佳联络站、爱鸟护鸟模范;经《旅游纵览》杂志社申请, 鸟网核心组研究决定, 鸟网2011年年会在美丽的滨海城市北戴河举办, 由《旅游纵览》杂志社承办, 鸟网总版主段文科向《旅游纵览》杂志社社长兼总编张德志授旗。
此外, 鸟网2010年野生鸟类摄影大赛颁奖仪式也是大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经过大赛评委会委员杨丹、何芬奇、聂延秋、张德志、金俊、赵超、陈龙、刘东伟、卢立群、周展星、张明、谢建国等12名专业评委公平、公正的评选, 经过初选、复选, 最终评出金奖1幅, 银奖2幅, 铜奖5幅, 优秀奖20幅, 大赛至尊鸟种奖获奖者3名, 鸟种数量、拍摄奖, 金、银、铜奖获奖者共11名。
鸟网作为一个影响力较大的民间组织, 一直致力于树立正确的爱鸟观念, 引导摄影人在不干扰、不影响鸟儿正常生活的基础上拍出它们最自然的状态。本届年会的主题是“热爱鸟类, 规范行为”。年会的最后一项内容, 就是由鸟网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鸟网副秘书长谢建国先生宣读《中国野生鸟类保护宣言》, 并由与会代表举手一致通过。
除了会议本身的内容, 本次活动还为鸟友们安排了两次采风机会:到孟州市白墙水库拍摄鸬鹚和去天鹅之乡——三门峡市拍摄野生大天鹅。
百余人的车阵、炮阵, 走在哪里都是一道风景。清晨或黄昏, 50余辆装载着摄影器材的车, 大多数是越野车型, 组成“最牛观鸟车队”在高速路上飞驰, 场面十分壮观。而当我们的车队进入生态保护区范围内时, 则有管理员过来挨个提醒着司机关闭大灯, 勿按喇叭, 悄悄潜入, 一股爱鸟的暖流弥漫在空气中。
尤其在三门峡拍摄天鹅的时候, 鸟友们在路边拍鸟的几个小时里, 不断有巡护车通过, 贴着“热爱湿地、保护大天鹅”的标语, 有保护大天鹅的警车通过, 有很多的森林警察、湿地保护工作人员关注着大天鹅的动态。大约上午8点半, 有工作人员穿着水裤涉水进入湖塘撒着大天鹅的食物, 如此种种, 都让人感到天鹅的安全和幸福。
鸟网的“鸟人”们都有专业的装备。迷彩服、望远镜、摄影包、三脚架、400mm以上的定焦镜头, 几乎都是每样人手一件的。他们就把“炮阵”架在岸边上, 对准着天鹅, 时刻捕捉精彩的瞬间。天鹅们也不算是太怕人的鸟类, 默许着这种超过正常安全的距离, 一如既往地过着自己的生活, 用它们最本色的表演迎合着人们。它们时而在水中慢慢划行;时而将长长的颈埋入水中;时而转头用嘴梳理着自己的羽毛, 以便让自己完美靓丽地出现在人们眼前;又突然挥动着大大的翅膀, 似要飞翔, 其实是在作秀, 当你满怀希望能看到它起飞的样子时, 它们则又收起了翅膀, 恢复了慵懒的状态;还有几只互相追打着似乎在争抢着食物。鸟友们的心思就这样被天鹅一阵阵地牵动, 却又不会太过声张, 发出大的声响, 在观察、拍摄天鹅的同时他们更关爱着这一群美丽的生灵, 不惊扰, 不乱来。
如此多的人对拍鸟产生狂热的兴趣, 也同时反映出一个现象, 在这背后, 是人们对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广泛关注和日益重视。鸟网总版主段文科表示:目前, 鸟网仍在一步步地做实实在在的工作, 普及鸟类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 搞好宣传教育, 并且, 将广交天下鸟友, 团结并联合各方力量, 共同促进中国野生鸟类的保护事业。
鸟网www.birdnet.cn
鸟网创办于2005年, 2006年鸟网论坛正式开通。
鸟网宗旨:秉承健康、向上、和谐、共融的发展理念, 通过鸟类摄影、鸟类观察, 达到关爱鸟类、保护自然、宣传环保、促进和谐的目的。
鸟网理念:和谐鸟网, 绿色家园。
鸟网论坛开办以来, 得到了广大鸟类爱好者的关注, 聚集了国内外一大批鸟类摄影师、鸟类研究人士和鸟类保护人士。截止2010年12月, 鸟网注册会员已逾45000人, 包括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会员, 并在各地组建了50多个联络站。
鸟网属于爱鸟人的网络, 为所有鸟类爱好者和专业人士提供宽松、健康的鸟类影像和研究平台, 共同推动爱鸟事业的繁荣与进步。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我国鸟类摄影和观鸟事业正在蓬勃发展, 方兴未艾。几年来, 鸟网的广大会员在鸟类摄影和观鸟过程中, 身体力行, 规范行为, 在保护野生鸟类与人鸟和谐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 伴随着全民爱鸟热潮的不断高涨, 一个保护鸟类、珍惜环境、热爱自然的风尚正在逐渐形成。然而, 面对全国各地出现的捕杀野生鸟类的行为, 以及在野生鸟类摄影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侵扰和破坏野生鸟类生存环境的现象, 也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作为鸟类摄影人、观鸟人, 我们有义务承担起保护鸟类、保护环境的责任, 让野生鸟类与人类共享地球之美。为此, 本届高端论坛发表野生鸟类保护宣言如下:
一、我们要时刻牢记爱鸟、护鸟的宗旨, 在鸟类摄影和观鸟过程中, 要积极秉承健康、向上、和谐、共融的理念, 通过我们的实际行动, 唤起人们爱鸟护鸟意识, 最终达到关爱鸟类、保护自然、宣传环保、促进和谐的目的。
二、我们要严守野生鸟类摄影规则, 在观察和记录鸟类影像过程中, 重视野生鸟类的自然生态习性, 不用人为的声音或动作诱惑和驱赶鸟类, 不惊吓鸟类, 使鸟类活动于自然状况下, 促进鸟类与生态环境的和谐与完美, 让鸟类永远保持自由与安详的状态。
三、我们要了解和掌握鸟类知识, 在拍摄和观察过程中要尊重鸟类的生活习性, 随时提醒自己和周围的人要保持隐蔽和安静。要谨慎拍摄鸟巢, 如遇鸟类正在孵化应该尽快离开, 避免亲鸟弃巢。要维护好拍摄地自然环境, 不随意丢弃杂物, 离开时要带走所有的遗弃物。
四、我们要慎重拍摄鸟类育雏的镜头, 拍摄时必须使用帐篷等隐藏工具, 其装备要伪装、掩蔽, 并与野鸟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对鸟巢周围环境不要做任何的损坏, 同时对稀有鸟类的繁殖或育雏的信息不要详细披露, 更不要公开化。在鸟类进入繁殖期时要有选择性的贴图, 育雏与巢穴的图片要求过季发表。
五、我们要在爱鸟的前提下拍鸟和观鸟, 如遇受伤的鸟类要及时救助。同时, 要真实记录个别地区和个别人对野生鸟类的滥捕乱杀行为, 及时制止或举报那些破坏鸟类生存环境, 以及捕食、贩卖鸟类的行径, 要用我们的影像记录, 坚决扼制捕猎者的行为, 唤起人们对野生鸟类的保护意识。
六、我们要肩负起爱鸟、护鸟的神圣职责, 要用爱心和努力, 从事好我们的爱鸟事业, 维护好鸟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让野生鸟类在我们的保护下能够自由地生活在碧水和丛林之间, 翱翔于蓝天之上。
鸟网2010年“锦光徕卡杯”野生鸟类摄影大赛评委会及大赛获奖名单
大赛评委会委员:杨丹、何芬奇、聂延秋、张德志、金俊、赵超、陈龙、刘东伟、卢立群、周展星、张明、谢建国
金奖:徐松平 (探索) 《雪鸮》
银奖:慕荊 (蕭灑) 《荷塘彩鹬》
承光 (joinus) 《爪哇池鷺》
铜奖:
何家偉 (pasha) 《斑鱼狗》
沈越 (寰尘) 《纹背捕蛛雀》
郭伟修 (古馳) 《翠鸟》
张刚邡 (探路者) 《褐马鸡》
马井生 (折返之光) 《激情一瞬》
优秀奖:
宋天福 (天福) 《互不相让》
黄进 (山那边) 《鵟斗》
吴向群 (乾乾) 《我心飞翔》
宋大利 (庄生晓梦) 《鸟影四季》
解磊 (老爷子) 《雪鹑》
曹晓春 (moni) 《银侯长尾山雀的故事》
张天理 (张天理) 《天鹅湖》
吴健晖 (大侠一刀) 《翠鸟》
贾少勇 (船长) 《燕子翻身》
马林 (龙马人) 《蓝喉蜂虎》
李振中 (胖李) 《大鸨》
金炎平 (一坤) 《蚁鴷之爱》
王尧天 (北方老狼) 《黑鹳》
周华春 (白尾海雕) 《小溪晨曦》
贺跃进 (肖河) 《彩鹬》
韩庆双 (远方) 《大鸨》
李全民 (蓝天白云) 《欢歌起舞》
刘建明 (焦作小刘) 《寿带》
林婉君 (lyk0712) 《褐翅燕》
李俊彦 (焦作老李) 《收获》
蔡琼 (秦岭阿琼) 《红腹角雉》
纪念奖:所有入围作品
鸟种数量拍摄奖
金奖: (网名) 老爷子
银奖: (网名) 张果老、寰尘
铜奖: (网名) 鸟语者、绿水青山、被海吸引
优秀奖: (网名) 北方老狼、大连红隼、一犁膏雨、穗穗红、清清水
至尊鸟种奖:肖克坚 (重庆咔嚓) 《三趾翠鸟》
柳明玉 (鳄鱼) 《勺嘴鹬》
刘响忠 (三少) 《栗斑腹鹀》
野生鸟类 篇2
看到可爱的雏鸟,我真想追上去拍摄,但是雏鸟惊慌失措的奔跑样子,让我压下了拍摄的冲动。那只奋不顾身的勇敢亲鸟,让我感受到鸟类的母爱,也提醒了人们应当给鸟类多留些空间。
鸟类是大自然中最绚丽多彩、品种繁多的空中精灵。从左到右分别为正在吸食花蜜的太阳鸟、扑食鹌鹑的毛脚鵟、交配过程中的黄喉蜂虎和以米团花为食的赤尾噪鹛。
幸福的定义因人而异,对于我来讲,醉心于鸟类生态摄影,执迷不悟地不断追求,就是无法取代的人生幸福。随着岁月流逝,这种幸福也越来越醇厚。
鸟类生态摄影是什么?简单说来就是艰苦的户外活动和十分刺激的艺术创作的结合体——超长焦镜头、专业相机、捷信5系三角架,已让摄影包成为几十斤重的负担。拍摄路上,有时接连10多天在茶马古道上奔走,有时数日在青藏高原上忍受着高原反应,有时在黑龙江、内蒙草甸上连续追寻几十个小时,有时身披伪装在烈日下曝晒几天,或在风雪中忍饥受冻等待数日……但是鸟类生态摄影的魅力和诱惑,仍然令我无法抵挡。
虽然过程艰苦,但当我欣赏着山色湖光、鸟语花香,品尝着意料之外的神奇和激动,心中蕴藏的那份对于大自然的向往和期盼,便悄然萌动和释放,儿时的童真和意趣,仿佛又如梦般回归。因此,每次按下快门的瞬间,触发的是一种融入自然的激动,释放的是一份久违的轻松。鸟类生态摄影对于瞬间精彩和意境的挑战,对于永远不可能达到的极致完美的追求,让我欲罢不能。
追寻神奇的鸟类迁徙之路
鸟类的迁徙,周而复始,是对生命千古不变的承诺。候鸟春季的迁徙,从南向北,由越冬地区飞向繁殖地区,秋季则相反。
鸟类为何迁徙?学术界至今仍争论不断,较多学者认为,地球上交替出现的冰川期与鸟类的迁徙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冰川活动期,生活在纬度较高区域的鸟类被冰川逼迫南移,冰川北退后,出于本能鸟类又迁回高纬度的繁殖地,从而形成了南来北往的迁徙传统;也有学者认为迁徙行为起源于“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迁徙过程是鸟类生命周期中最为艰苦和死亡率最高的阶段,鸟类在此期间经历严苛的物竞天择,才能使种群在生存竞争中占据有利条件。
到了每年的鸟类迁徙季节,鸟类摄影者纷纷行动起来——了解和掌握不同鸟类迁徙的特点和信息,是拍摄的重要捷径,而鸟类迁徙前的集群地和途中驿站就是最佳的拍摄地点。
每年春秋两季,我都会多次来到江苏南通如东县洋口湿地进行拍摄。洋口湿地位于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飞路线上,是鸟类国际迁徙途中的重要驿站。在2010年秋季迁徙调查中,鸟类学家一共在此录得超过45万只水鸟,其中有许多都是全球性濒危的珍稀鸟类,如大杓鹬、小青脚鹬、勺嘴鹬等。据国际鸟盟统计,2007年全球勺嘴鹬的数目可能已少于100对,其保护现状为极危程度。勺嘴鹬每年春秋两季往返于繁殖地俄罗斯和越冬地东南亚湿地之间,单程约9100公里,是名符其实的洲际旅行者。2010年9月,洋口湿地曾在一日之内录得24只过境的勺嘴鹬,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最重要的观看、拍摄勺嘴鹬的地区之一。
与南北迁徙不同的另一种方式是垂直迁徙。每当冬季雪后,低温和食物缺乏会让一些珍稀的鸟类从人们无法攀登的高海拔向低海拔地区转移,这种垂直迁徙,会带来难得的拍摄机会。也许是一种执着,也许是一种召唤,我曾连续3年在春节期间前往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与垂直迁徙的珍稀鸟类相约,不见不散。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是横断山脉中的一颗明珠,总面积12万公顷,有着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其间生活着400多种鸟类,是拍鸟人向往的圣地。虽然每天要冒着严寒行走几十公里的山路,攀爬陡峭的羊肠小道,但是,在此先后拍摄到的上百种鸟类作品,是对我最好的回报。
鸟类繁殖季节的美丽和感动
春秋之交的繁殖季节,鸟类最为美丽、最具生命活力。一到繁殖期,鸟类纷纷换上漂亮的繁殖羽,以优美动听的鸣唱或者舞蹈甚至食物来吸引、讨好异性。不过不同的鸟类,对繁殖地也有不同的选择。
黄喉蜂虎在中国的分布范围极小,主要集中在新疆北部准噶尔盆地一带,平时难得一见,只有在每年5月繁殖季节才有可能出现。为了拍摄它们,我从上海出发,先飞行5个半小时,再坐5个多小时的汽车才最终抵达,一路艰辛可想而知。
5月阳光下,大片胡杨林和红柳林成了蚊虫最喜欢躲藏的地方,即使我涂遍了驱蚊剂,也不管用,至多是暂时缓解了蚊虫的攻势而已。最让人防不胜防的是蜱虫,我曾两次受到蜱虫的光顾,那种体验让人不寒而栗。
尽管拍摄黄喉蜂虎的挑战很大,但许多摄影人还是乐此不疲,因为黄喉蜂虎在新疆众多鸟类中色彩最美,而且它们的栖息地气候温暖湿润,河岸上植被茂密,黄喉蜂虎雄鸟会以十分优美的飞行姿态,努力地表演空中抓虫,并殷勤地将捕获的昆虫献给雌鸟,以取得交尾的机会。
与黄喉蜂虎不同,我关注的另一种美丽鸟类——寿带鸟则生活在大别山深处。这里村落散布,溪水潺潺,寿带鸟尤其喜欢在溪流旁高大的阔叶树上营巢,它们的智慧完全超出了人类的想象。有一次,我亲眼所见一只寿带鸟飞到村民家的院墙上,还没等我明白过来,它已经十分敏捷地用嘴将挂在墙上的蛇皮袋的尼龙丝抽取出来,飞回树上,用细丝将巢捆扎在树枝上——用尼龙丝扎出的巢既坚固又舒适。看着它用力扇动翅膀,抽取尼龙丝的样子,我真为它的智慧而折服。
寿带鸟貌似温柔,但它们的领域性却非常强,护巢行为尤为激烈。我曾见过一对寿带鸟怒气冲天地对猛禽虎纹伯劳发动攻击,咬住虎纹伯劳的尾巴打斗,在它们的狂怒追击下,虎纹伯劳不得不放弃了在同一棵树上筑巢的想法。寿带鸟用智慧和勇气,履行着它们对爱情和家庭的承诺。相比于筑巢的智慧,鸟类的护雏行为更令人感动。一次拍摄间歇,我坐在草地上休息。忽然间,一只小小的环颈鸻冲到我面前6~7米远的地方,翅膀一高一低,左歪右斜地走动,仿佛受伤了一般。我十分惊喜,兴奋地拍摄着,这只环颈鸻似乎将我面前的草地当作了T形台,来来回回不停地表演。我突然想起:这只环颈鸻冒着危险,近距离地表演,是否是护雏行为?为了保护小鸟,亲鸟往往会装出受伤的样子,引人注意,从而将敌人引离巢区。我停止了拍摄,在四周搜索,果然,一只毛绒绒的雏鸟从我身后悄悄钻出,向远处的的小池塘溜去。亲鸟见到雏鸟,便马上停止了它的即兴表演,带着雏鸟躲进了池塘边的草丛里。看到可爱的雏鸟,我真想追上去拍摄,但是雏鸟惊慌失措的奔跑样子,让我压下了拍摄的冲动。那只奋不顾身的勇敢亲鸟,让我感受到鸟类的母爱,也提醒了人们应当多给鸟类留些空间。
历尽艰辛,可遇不可求的精彩瞬间
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的气候千差万别,造就了形态各异的鸟类栖息地环境,也形成了丰富的鸟种资源,比如猛禽、涉禽、路禽、攀禽、鸣禽、游禽等等。要想创作出满意的鸟类摄影作品,就必须深入了解不同种类的鸟的栖息环境和生活习性——无论拍摄迁徙、筑巢还是繁殖,都要在正确的时间,到达准确的地点,等待、发现、然后接近目标鸟种。
拍摄大别山仙八色鸫就是一例。色彩艳丽的仙八色鸫行踪最为诡秘,难得一见,正因为此才吸引了无数摄影人的苦苦追寻。曾经有一位美国鸟友远渡重洋来到大别山麓,在林子深处守候了3天,终于如愿以偿地拍到了仙八色鸫。许多鸟友闻讯后纷至沓来——其中就有我的一位朋友,他坚持每天凌晨4点花一个多小时徒步上山,在溪边一直蹲守到晚上,如此花了5天时间,却还是无缘相见。而我更是用了整整3年时间,多次到南京、河南等地寻觅,终于在2011年发现了一对正在筑巢的仙八色鸫,记录下了这美丽和感动的瞬间。
除了足够的耐心和坚持外,要想拍摄成功,有时还需要涉险的勇气和胆识——根据鹭、鹳、鹬、鹤类涉禽喜欢涉水觅食的习性,沿海湿地是拍摄它们的绝佳位置,但是在广袤的海边滩涂,即使用800MM的焦距也无济于事。为此,最佳的拍摄手法是在大潮来临之前,摄影人事先进入海滩深处埋伏,等待涉禽被潮水赶入镜头的瞬间进行拍摄。但是如此一来摄影人也会被潮水包围,有一定的危险性。记得在2011年时,我和一位朋友到海边拍摄,考虑到当日已是三潮,潮水不大,我们便往海滩深处行进了3公里,果然发现了大批水鸟。我们忘情地拍摄着,却没想到潮水的涨幅远远超出预料——等我们察觉时已经无法撤回海岸大堤。
当潮水淹没滩涂后,我们已无法分辨潮沟的方位了(潮沟是潮水冲涮出来的深沟,一但陷入,后果不堪设想)。不久之前,曾经就有一位上海的生物学教授因陷入潮沟而不幸遇难。虽然我有过多次下滩经验,可当看到潮水哗哗涌来,四周白茫茫一片,还是感到了无比的惊恐和无助……所幸在被困3小时后,潮水退了,虽然有惊无险,可这一次经历足以让我铭记终生。
由于鸟类摄影的特殊性,如何在锁定拍摄目标后不错失良机,把瞬间的变化定格为永恒精彩,这就需要考验摄影人的创作技巧了。
巧妙运用快门速度是表达创作思路的手段之一。一般情况下,拍摄飞行或打斗中的鸟类要用较高快门速度——这便于定格精彩的瞬间。但有时为了拍出飞行的动感,就得打破常规,用三十分之一秒或六十分之一秒的慢速,进行追随拍摄,也就是手持镜头追随鸟飞行的轨迹,边摇动边拍摄。虽然这种慢速追随拍摄难度较高,但动感效果十分不错。
背景处理也是创作构思和构图的重要内容,这点相对较难,但是价值最高。背景处理得当,不仅能突出主体,还能深化意境。有时运用大光比——将主体置于阳光下,背景置于阴暗中,形成明暗对比,如此能形成较好的强化效果。
野生鸟类 篇3
鸟类不仅用亮丽的歌喉和多彩的羽毛装扮着自然界, 更在维护生态平衡、控制农林鼠害、虫害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 长期以来在某些人的心目中鸟类无异于私有财产或者商品, 仅仅作为人的附属物而存在。诸多的天灾人祸天灾人祸, 使大量的鸟类走向灭绝和天性的扭曲。因此, 加强野生鸟类的管理和保护, 促进野生鸟类繁衍和发展, 已经成为我们义不容迟的责任和十分紧迫的任务。
1 野生鸟类资源遭到破坏的原因
1.1 历史原因
长白山次生林区原本是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森林被逐渐开发利用, 人口增加毁林造田, 大兴土木乱砍滥伐。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日本帝国主义盗伐森林, 战争火灾焚烧毁林, 使长白山次生林区遭到空前劫难。近些年来, 部分农民为了扩大耕地面积蚕食林地和湿地。森林和湿地面积逐步缩小, 野生鸟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毁灭性破坏。
1.2 自然原因
1.2.1 气候变暖, 旱涝不均, 幼树难以成活, 也是森林面积逐步缩小的原因之一。同时, 湿地面积也在缩小。
1.2.2 一些对鸟类有害的病毒和细菌蔓延周期加快, 鸟儿因病死亡率增多。
1.3 人为原因
1.3.1 生态恶化。
人口数量扩张, 干扰强度加大, 生物资源消耗加剧, 导致林地和湿地承载力下降, 局部生态进一步恶化, 也是构成鸟类种群缩小, 数量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
1.3.2 非法捕捉。
当地人捕捉鸟类的方法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种:一是枪打, 二是网粘, 三是投毒。2008年春节前, ××县仅一个星期就在农贸市场收缴到非法倒卖的飞龙、麻雀等野生鸟类2500多只。柳河县八里哨林场开展打击非法捕捉鸟类专项统一行动收缴并销毁到非法捕捉鸟类的粘网63张、绳套100多条、有毒药物6.3公斤。
1.3.3 餐桌、鸟笼。
共青团柳河县委的一位干部在组织爱林护鸟行动时说:“在所有被捕捉的鸟类中, 有80%流向了餐桌, 20%被作为崇物囚禁在笼子里。”白山市的一家餐馆每年要卖掉500多只雉鸡和野鸭。通化市郊区的一个农民每年用粘网捕捉的鸟儿可以赚到一万多元钱。在梅河口市的鸟市上, 一位老者指着笼中的鸟儿说:“如果我们懂鸟儿的语言, 现在听到的只有绝望无助的哀求声。”近几年来, 由于“天敌”减少, 各地森林虫害越来越重, 一些地方鼠害猖獗, 这跟鸟类减少不无关系。
2 野生鸟类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2.1 加强立法, 让鸟类在健康快乐的状态下生存
当前, 我国正在实施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和一些地方性法规对于保护鸟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为了使鸟类得到更加妥善的保护, 免受那些利用手段的虐待, 自1980年以来, 欧盟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先后都进行了动物福利方面的立法。动物福利组织也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起来。WTO的规则中也写入了动物福利条款。为了确立动物的法律地位, 对于虐待、杀戮野生动物的行为有法可依, 进一步提高我国对于野生动物保护的效率, 我国也应根据自己的国情制定相应的法规。作为野生动物的一个大军, 鸟类也可以得到人们的善待。
2.2 齐抓共管, 不给捕鸟者任何可乘之机
六合县林业局局长郝立军在谈到保护野生鸟类工作时深有感触地说, 要想杀住捕鸟、贩鸟、食鸟、养鸟的风气, 只有各相关部门都行动起来, 齐抓共管才能奏效。短短一句话道出了保护野生鸟类资源的难点和对策。工商部门要对涉及食用野生动物的标牌、广告进行全面的清理整顿对进入集贸市场的野生鸟类及其产品加强监督管理;新闻媒体要加强宣传报道, 提高全社会保护野生鸟类的意识;特别是交通、铁路、民航等部门要加强行业内部管理, 禁止运输没有“陆生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珍惜鸟类。林业部门更要加强自身建设, 加大打击力度, 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严厉查处非法猎捕野生鸟类的违法犯罪行为。
2.3 动员全社会力量, 共同保护鸟类资源
这一点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 各地创造出许多很好的活动载体。开展最为广泛, 效果最为明显的, 当属各地开展的“爱鸟周”。
1981年, 国务院批转了林业、环保等8个部门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爱鸟周活动的请示, 并确定选每年的4月至5月初的一个星期为“爱鸟周”。少先队开展的“红领巾爱鸟护鸟小哨兵”活动、共青团开展的“挂鸟巢”活动等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摘要:针对长白山次生林区野生鸟类资源的管理和保护进行了分析。
野生鸟类 篇4
关键词:青海湖,科研信息化,e-Science
一、介绍
面向青海湖区域的e-Science应用是在中国科学院“十·五”信息化重大项目“科学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子项目“禽流感等突发疾病综合信息平台与预警预报系统”的基础上,为支持面向青海湖区域的多学科集成和跨学科协作而开展的e-Science应用。目前,参与该e-Science应用的中科院院属研究所包括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动物研究所、武汉病毒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遥感应用研究所、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项目的目标是通过跨学科、跨领域、跨单位及国际性的合作研究,结合青海湖区域重要野生鸟类物种鉴别、空间分布格局、疫病监测和风险评估等科学研究活动的开展,研究信息化环境下如何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促进科学研究的学科交叉和融合,改善和优化传统的科研方式,提高科研效率。服务于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候鸟保护与疫病监测与防治的需求。
青海湖区域位于青藏高原,具有独特的地理和生态环境,拥有丰富的生物、生态领域的科研资源。长期以来,中国的科研人员在青海湖开展了广泛的科研活动。伴随着科研活动的深入,青海湖区域开展的科研活动开始呈现出多学科融合和交叉的趋势,科研人员越来越感受到传统科研活动封闭性的束缚,开展科学研究的对象也大大超越了传统简单的孤立系统,向着大范围、多领域的复杂的系统进军。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科研人员开展科研的手段和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科研活动之间的交流,科研信息的获取和处理,都在发生着许多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在这种趋势下,科研人员普遍要求一种信息化的科研环境来支持其科研活动,即希望开展基于e-Science的科研活动。
本文从信息技术如何支持科研活动的开展,包括科学数据的获取、数据的集成和管理、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处理实现知识发现、知识展现等方面,以及信息化环境推动的组织机制创新来具体介绍中国科学院在青海湖区域开展的工作。
二、数据的信息化获取
2005年,中国青海湖地区爆发了野生鸟类大规模感染高致病禽流感病毒疫情,导致鸟类死亡6253只[1]。在全球范围内的引起了广泛关注。青海湖区域不但是众多候鸟的繁殖地或越冬地,而且还是大量候鸟迁徙的通道。因此,清楚、迅速而准确地了解青海湖区域重要野生鸟类的迁徙路线及其迁徙过程中的信息对禽流感疾病的传播和防治等涉及公共安全的重大事件将会有重要意义。如何监测和及早发现疫情,并尽可能减少保护人员与野生动物的直接接触,对科研人员和保护区工作人员提出了挑战。
自2006年开始,中国科学院团队在青海湖区域部署网络视频监测系统。截至2009年,已经在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共部署了19套网络视频监测系统,其中2套设备支持红外观测,能够进行夜间行为监测。部署的网络视频监测系统如图1所示。覆盖了青海湖保护区内的五个保护核心区域,大部分区域的环境都非常恶劣。通过有线无线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视频监测数据的远程传输,汇聚至青海湖保护区管理局。
目前,每天产生的视频监测数据超过50GB,中国科学院团队为保护区管理局开发了软件工具将采集的视频监测数据直接导入数据库系统,并为针对视频监测数据的查询、检索、分类等提供了有效支持[2]。网络视频监测系统为保护区监测和保护候鸟,以及疫情的及早发现发挥了显著的作用,特别是在2006年高致病性禽流感再次袭击青海湖时,造成了900多只迁徙的候鸟感染死亡,当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人员通过网络视频监测系统及早地发现了越冬候鸟的异常状况,为禽流感的防治做出了贡献。
网络视频监测系统为科研人员提供了远程观测候鸟行为的手段,同时,科研人员还从海量的视频监测数据中观察到了许多之前没有观测到的行为特征。基于采集的视频监测数据,科研人员在斑头雁繁殖早期雄雁领域行为,以及斑头雁繁殖早期雌雁产卵前后行为规律及行为特征曲线分析研究中有新的发现。
此外,为了支持中国科学院和保护区的科研人员开展鸟类行为分析和疫情监测,中国科学院团队初步开发了基于图像的运动检测和对象跟踪技术分析鸟类运动规律的软件工具。应用运动检测技术,在数字视频图像序列中获取监测区域中运动的鸟类个数信息及鸟类运行的位置信息。通过对长时间(例如一个月)的视频数据序列基于统计和数据挖掘进行分析,能够分析出特定区域鸟类的运动规律。当鸟类感染禽流感或其他重大疫病后,会迅速传染附近的鸟类,使得短时间内特定区域鸟类的运动规律发生显著的变化,如集体运动活跃程度急剧下降。通过与监测区域鸟类运动规律进行比较,能够分析出鸟类活动是否有异常,并进而提示保护区工作人员进行重点观测,判断是否出现疫情。
野外考察是获取数据资源的重要方法之一,保护区科研人员定期进行环湖巡查、保护区植被样地监测、青海湖重点濒危物种监测等活动。伴随这些野外监测活动产生了大量有价值的科学数据。传统上,这些数据主要是通过科研人员在野外考察时手工填写事先印制好的各种表格来记录,而后再输入计算机。为了减少二次录入差错,避免由于纸质数据表格的破损、遗失而导致考察数据的丢失问题,中国科学院团队为科研人员研发了基于PDA的可定制的野外数据采集与巡护信息系统,如图2所示。根据科研人员野外监测和巡护的需求,能够动态定制数据采集信息,在野外考察过程中通过带GPS功能的PDA移动设备实现数据的数字化采集,并能够将采集到的科学数据通过无线网络或者存储卡自动导入后台数据库系统中。同时能够基于GPS记录巡护路径,将采样数据、采样位置信息、采样图片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可视化展现,有效地支持野外考察工作[3]。
基于GPS的卫星跟踪系统被应用到了候鸟的迁徙路线研究中。卫星跟踪技术具有跟踪范围尺度广,时间跨度长,可以准确地得到被跟踪对象的迁徙时间、迁徙停留地点以及迁徙路径等采用常规方法无法获得的生物学资料。初期由于该项技术手段和设备比较昂贵,科研人员只能给少量几个候鸟装上设备进行监测。产生的数据有限,科研人员用人工分析的方式尚能应付。但是,随着相关设备成本的降低,科研人员现在具备了给更多的候鸟装备卫星跟踪设备的能力。从2007年至今,中国科学院团队与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合作在青海湖开展候鸟迁徙路线研究,已经给57只候鸟装备了卫星跟踪设备,截至2009年12月,已经产生超过15万条数据记录。科研人员无法再以传统的人工方式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需要信息技术提供工具来面对数据洪流。
候鸟的空间分布和迁徙路线研究还依赖于候鸟繁殖地、越冬地以及迁徙路线上经停地的地面生态环境和生态过程。遥感对地观测系统具有探测范围广、获取速度快、周期短和受地面条件限制少等优点。开展的研究需要研制包括基础信息、特征信息和推演特征信息等多源遥感标准化信息本底。通过青海湖区域生态过程多元遥感信息响应特征的分析,基于遥感图像计算机识别分类,提取反映区域性特征和规律的遥感生态关键响应因子。结合野生动物观测、跟踪信息,开展野生动物栖息、迁徙特征和规律与生态背景相互关系的研究,揭示动物行为与生态环境要素的连带关系,以及生态环境变化对于动物栖息、迁徙的影响;研究动物疫病与生态环境要素的关系特征和规律;重要动物疫病病源分布的时空分布格局和动态变化关系。
三、数据的集成和管理
现代科学研究呈现出数据密集和数据驱动的特点。青海湖区域重要野生鸟类物种鉴别、空间分布格局、疫病监测和风险评估等科学研究活动的开展,需要鸟类生物信息学数据、鸟类调查数据、鸟类物种地理分布数据、生境分布数据、青海湖区域地理遥感数据、植被调查数据、鸟类视频监控数据、栖息地生态环境数据、候鸟迁徙数据等数据资源的积累建设和支持。需要建设一个开放的、可扩展的、不断完善的青海湖区域基础数据库及其服务平台,实现青海湖区域跨学科、不同类型的多源数据的收集、整合、集成、管理、发布和共享。同时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支持对青海湖区域数据资源的集成、分析,为各学科的科研人员开展系统性、集成性、综合性的研究提供数据服务和应用服务支持。
我们对数据集成和管理的基本思路如图3所示。结合科学应用问题,设计和构建数据库系统,实现数据资源的建设和积累,主要包括:数据库的设计、数据资源的获取、数据资源的整理、标准规范的制定等内容;根据数据共享和安全保障机制,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青海湖区域数据管理与共享服务平台,主要包括:数据管理、数据资源的关联性分析与语义集成、共享和发布等内容;面向跨学科研究的需求,构建面向青海湖区域的数据分析、处理工具,提供深层次的数据分析和应用服务。
数据资源的关联性分析与语义集成是其中的关键任务。一方面,以遥感数据为基础,以空间位置、时间以及物种为纽带,从时空层面上实现数据资源的集成;另一方面,以科研应用为牵引,对数据资源进行关联性分析,实现语义层的数据集成。定义青海湖区域的知识本体,并以此为基础实现青海湖区域的数据资源在语义层面上的整合和集成。
在数据资源的基础上,为科研人员提供数据统计、分析工具。针对青海湖区域的鸟类、植被、土壤、河流等带有位置特征的数据资源,为科研人员提供数据统计模型,利用Web GIS平台展现这些带有位置信息的数据资源,给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以直观的观感;利用科学工作流技术和Web技术实现数据与模型的定制组合,支持科研业务流程的快速实现;结合科学研究的需求,利用特定的数据挖掘算法和模型,研发基于Web的数据挖掘工具。协助科研人员从海量的数据中发现新的知识。
四、数据的分析处理
自2007年开始,中国科学院团队与USGS西部生态研究中心和Patuxent野生动物研究中心合作开展基于卫星跟踪的候鸟迁徙路线和空间分布格局研究。伴随着鸟类跟踪数据的不断积累,科研人员需要从这些积累的数据中获取迁徙、活动范围以及栖息地利用等信息。由于数据量巨大,传统上的鸟类跟踪数据分析,即仅凭借生物学家在地理信息系统中描点或手工统计空间位置得到栖息地和迁徙路线的方法,已经无法适应大量跟踪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我们将数据挖掘应用到鸟类卫星跟踪数据的分析处理中,对鸟类迁徙跟踪数据,首先对其进行预处理。包括对数据的清洗以及归一化工作,进而将相关的数据按照候鸟种群的不同以及传感器类型的不同,分类存储到关系型数据库中;之后对鸟类的迁徙数据使用聚类算法进行数据挖掘,得到鸟类迁徙过程中停留时间比较长的栖息地信息;对聚类得到的结果,使用凸包算法和多边形面积算法等方法,界定鸟类迁徙过程中的栖息地。之后将这些区域在Web GIS平台上可视化展现。
从方便科研人员使用和方便应用开发的需求出发,开发数据预处理工具将符合Argos卫星DIAG数据格式的数据转换处理后存储到关系数据库中。如图4所示。在数据的预处理过程中还包括数据的去重工作以及一些转换工作。例如,将所有记录的时间均转换成为东八区时间。通过数据预处理完成数据清洗和归一化,为后续的分析处理提供支持。
鸟类迁徙和空间分布格局研究中一项重要的基础内容是发现鸟类迁徙过程中的栖息地信息。在栖息地,鸟类的活动比较频繁,留下相对其他地方更多的跟踪数据记录,形成了一个相对密集的活动范围。鸟类跟踪的数据主要包括经度,维度,获取地理坐标的精度,以及获取地理坐标的时间。其中地理坐标数据是在地理坐标系下的二维数据,鸟类的活动区域是不规则的形状,并且会有大量的迁徙路径上停留时间很短的“孤立点”数据,基于以上的考虑选择使用基于密度的、受孤立点数据影响较小的聚类算法进行改进应用于系统中。数据挖掘得到迁徙过程中每个簇的信息,为了能够获取栖息地和越冬地信息,还需要进一步确定鸟类活动区域。采用最小面积法确定活动范围区域。对每个数据挖掘得到的簇信息,对簇中所有的对象运用凸包算法,获取鸟类活动区域边界。获的鸟类迁徙中的频繁区域。将得到的区域边界信息,使用Web GIS平台呈现出来,实现数据挖掘结果的可视化展现[4]。如图5所示。
目前正在开展的一项工作是,根据候鸟的位置信息,基于遥感数据提取生境数据,分析候鸟在中国境内的迁徙路线、迁徙沿线的生境,对鸟类的栖息地和经停地进行评价或监测。支持科研人员开展栖息地分析和迁徙策略研究。
另外一个数据分析处理的例子来自候鸟疫病监测和风险评估研究。禽源和人源禽流感病毒的分子序列差异和禽流感病毒的跨宿主性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A型禽流感病毒可以跨宿主直接感染人和其他高等哺乳动物,虽然暂时不具备在人群内传播的特性,但已初步适应人等哺乳动物,具有造成流行的趋势和可能。中国科学院团队开发了一个禽流感病毒跨宿主性分类器。该分类器将用户新分离到的流感病毒基因组序列进行转换并采用小波分解的方法提取能量特征,对每株病毒的能量特征值,采用KNN法对已有的跨宿主传播表型的相关模式进行欧几里德距离计算,判断该毒株是否具有跨宿主性。整个过程如图6所示。提供的软件工具能够准确、高效地将用户提交的新毒株分类,指示出其是否具有跨宿主性,提供早期预警[5]。
五、数据的展现和可视化
结合研究的科学问题,研发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集成数据分析和展示工具。实现青海湖区域重要野生鸟类空间分布与迁徙路线的可视化数据集成分析和展现。目前已经基于Web GIS实现了相关数据的可视化展示。以地理位置为基准,为科研人员获取同一位置下各学科数据的集成提供了可视化的解决方案,同时也为科研人员获取青海湖区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因子演变规律和变化特征提供了可视化的展现。我们的目标是构建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交互式的科研应用平台。与WWT类似,在支持交互的地理信息系统下,隐含着包括遥感、生态、气候、水文、候鸟迁徙路线等包含地理位置的、互相关联的海量数据,提供交互式的工具和软件支持科研人员使用和管理数据资源,以及试验结果的直观呈现。
六、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基地
2007年,中国科学院与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成立了“中国科学院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科研基地”。“联合科研基地”是在青海湖区域开展科研和保护的非营利性自律组织;是参加单位联合共建的长期、稳定和开放的科研环境;是促进跨学科领域合作和科研信息化的平台。通过联合科研基地建设,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研究成果应用于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提高管理局的科学管理水平和保护能力。打破传统科研活动封闭性和学科界限,促进跨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的开展,创建信息技术与学科研究相结合,科研与实践相结合并举的创新科研协作模式。
联合科研基地采用理事会负责制,由遵守联合科研基地章程的研究机构和大学等构成。除了章程之外,理事会还制定了知识产权管理办法、数据共享策略等规章制度,提供一种标准化的机制来协调成员之间的利益。
中国科学院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科研基地的建立,为在青海湖区域开展全面的科学研究活动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青海湖及其周围地区是中国西部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物、生态、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科研资源极其丰富、独特。联合科研基地的建立,为科研人员创造了一个稳定的、长期的科学研究试验环境,方便了科研人员工作的开展;同时,联合科研基地创造了一个开放的科研环境,通过这一环境,可以广泛地开展跨领域的科研合作,当然包括国际科研合作,中科院团队与美国地质调查局联合开展的候鸟迁徙路线研究就是其中典型的例子。
联合科研基地是面向青海湖区域开展综合研究的虚拟组织,同时也成为跨学科人才的培养基地。在这样的环境中,信息技术的工程师和科学家密切联系到一起,共同开展科研活动。大部分研究生都采取了联合培养的方式,同时接受两个或多个领域的培训。研究团队通常也由来自不同领域的科学家组成,开展跨学科研究。
七、结论
本文从信息技术如何支持科研活动的开展,包括科学数据的获取、数据的集成和管理、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处理实现知识发现、知识展现等方面,以及信息化环境推动的组织机制创新具体介绍中国科学院在青海湖区域开展的工作。面向青海湖区域的e-Science应用是国内首个应用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e-Science应用,也是国内首个在高原地区支持生态保护和研究的e-Science应用。相关科研活动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取得显著进展。回顾在青海湖开展的e-Science应用,开展的科研工作是由野生动物保护和生态保护等应用需求驱动的,科研的成果要服务于青海湖保护区保护和管理决策的需求。而传统上的科学研究是由问题、假设或兴趣来驱动的。开展的e-Science应用不仅仅是回答问题,而更多的是为满足社会需要提供解决方案,以青海湖而言,就是要为青海湖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工作指明需要采取措施。这种要求,决定了e-Science应用的跨学科协作与开放的本质。
参考文献
[1]ZHANG Guo-Gang,LIU Dong-Ping,“The Current Status of Waterbirds after Avian Influenza Outbreak at Qinghai Lake,Chi-na”,Chinese Journal of Zoology2008,43(2):51-56
[2]Jiewei Song,Jinyi Wang,Kai Nan,Baoping Yan,“Design of Web-based Remote Monitoring System of Migratory Birds at Qing-hai Lake”,2010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rnet and Web Applications and Services
[3]Huang Zhiyi,Zhou Yuanchun,“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of Customizable Mobile Data Collection System”.Computer Sys-tems&Applications11,2009.
[4]MingJie Tang,YuanChun Zhou,Peng Cui,Weihang Wang,HaiTing Zhang,LiangLin Hu,YuanSheng Hou,BaoPing Yan,“Discovery of Migration Habitat and routes of wild bird species,via data mining”.ICCS,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