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融媒体虚拟演播室

2024-12-29

高清融媒体虚拟演播室(精选4篇)

高清融媒体虚拟演播室 篇1

摘要:在当前电视台的后期包装技术中, 虚拟演播室系统因成本低、便于制作等特点, 备受多电视台的青睐。本文通过介绍Vizrt虚拟演播室系统的性质特点、结构特征, 对其在无锡广电融媒体演播室内的应用进行研究, 以期推动媒体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虚拟演播室,Vizrt虚拟演播室系统,机械跟踪色键应用

1 Vvs系统概述

维斯 (Vizrt) 公司诞生于挪威, 是全球最大的软件研发企业, 全面应用于欧美等国的电视包装、视频设计等行业, 在东南亚等国的应用也极为广泛。其产品之一的Vss系统, 引入中国后, 因其操作简便、性能稳定、成本低、延时低、观众认可度高等特点, 迅速占领了电视台市场。

2 Vss系统工作原理

2.1 设计原则

Vss不但能完成一些复杂的三维场景的实时渲染, 而且其开放式接口能与不同厂家的接口无缝对接。Vss是市面上唯一一款能提供可扩展、开放性、完整的虚拟演播室产品的设备方案, 它可以与多种跟踪技术和外部演播室兼容 (无锡广电现采用的就是机械跟踪技术) 。其出色的图像处理功能、完整的演播室设计及制作、简易拖拽界面就可创造出各种虚拟场景, 并能与真实场景对接, 使画面完美播出。

2.2 系统构成与原理

2.2.1 系统概述

无锡广电集团的融媒体演播室内应用的Vss系统, 主要包括Viz Engine渲染工作站 (HP Z820, 3套) 、虚拟图文控制端 (HP Z420, 2套) 、Viz Artist设计图文机 (HP Z820, 2套) 、ultimatte色健器3套和网络交换机, 采用前虚后虚相结合的理论。Viz Engine渲染工作站与虚拟图文控制端处于分离状态, 在播出时通过网络进行连接, 避免在系统工作时外围设备出现故障, 影响渲染机的输出

2.2.2 Viz Engine渲染引擎系统

Viz Engine是Vss系统技术的核心。Viz Engine渲染引擎系统, 可将Viz Artist中的场景实时转换, 使高质量的真三维实时渲染并完成画面输出。同时, 它将摄像机的运动跟踪信号与场景信号相结合, 达到真正的摄像互动。每台Viz Engine都支持SDI信号的实时输入, 并通过二维DVE或通过贴图方式在三维物体上显示, 在二维DVE上可以裁切图像, 控制画面缩放比、物体坐标以及透明度。实时输入活动视频时, Viz Engine通过视频延时器产生2-3帧视频延时, 由色键单元对画面进行校正处理;对应的音频信号则通过Matrox卡AES/EBU输入/出技术进行相应地延时处理, 每台Matrox视频IO卡可支持2路实时输入活动视频。

2.2.3 Viz Artist设计工作站

Viz Artist由简单的拖拽操作界面与三维动画设计工具及特效插件包组成, 是一款用于动画图像实时创作的在线系统。Viz Artist支持用户导入第三方设计软件 (Photo Shop、3dmax等) 创建的素材, 在直接使用Viz Artist创建的素材后, 能够同时实现三维元素、二维元素、文字的编辑, 制作后的场景可直接在Viz Engine上播出。由于大量三维场景需要实时生成, 因而对显卡要求较高。

2.2.4 Viz Trio播控系统

Viz Trio是一款操作界面为字幕机风格的播控系统, 使用串联单控制方式, 具有强大模板功能。在内容输入时, 使用Pilot中创建的模板对素材信息进行编辑, 在内建的预览窗口中会显示操作员最后修改的场景, 或下个将要播放的影像。设计师可以通过Viz Trio播控系统对测试场景的实际播放情况进行测试。

3 无锡广电虚拟演播室中Vss的应用

灵活、高效、安全, 是Vizrt在线包装系统最突出的特点。在流程控制和设计思路方面, Vizrt在线包装系统充分利用了业内最新科技成果, 对每个制作环节都进行了优化。

3.1 控制流程

Vss系统的控制流程为:在连接到素材库后, 将所有Vizengine打开, 然后演播室播控人员启动Viz Studio Setup软件, 与Viz IO终端的Viz Engine渲染引擎相互通信, 完成虚拟演播的跟踪定位与设置。Engine渲染引擎将输出的填充信号、键源信号与切换台进行连接, 实现对素材的编辑, 接着, 用大网络交换机相互连接各个设备, 实现模板数据、素材内容、控制信息的传递。然后打开播控软件Viz trio, 通过该软件导入viz Artist设计站制作的包装模板, 与键源信号合成输出到切换台。

3.2 机械跟踪

机械跟踪利用sutoku (日本昭特) 机器人进行摄像机数据采集, 通过交换机将跟踪数据传到viz engine上。目前, 演播室内采用的是固定机位四点跟踪, 在Viz studiosetup中进行调节。在操作过程中, 首先要选好蓝箱模型, 以及与每台摄像机相对应的Vizengine, 在平面后墙贴好四个点组成标准矩形, 原点选在边缘左下角。Reset后, 摄像机对准墙上的左下点, 点击Lbottom, 然后依次对准左上、右上和右下点, 分别点击Ltop、Rtop、Rbottom按钮, 点击Calc按钮计算数值。摄像机调整为水平, 对准原点回归线, 点击setpan tilt rollzero回归原点, 然后再做镜头范围。跟踪做好后, 除非机位有调整, 一般无需再次定位。

3.3 色健应用

色键器是指利用电子技术, 将跟踪设备采集到的键源信号, 一种或多种特定颜色弱化成透明色, 以便后期制作和合成。所以, 抠图操作和前景调控问题是色键器使用时应注意的重点。抠像前应先调节摄像机CCU和灯光, 接着按FILE CLEAR键清空所有设置。然后进行选色, MENU—MATTE—Screen Color—Cursor Enable, 调出选色光标, 旋动旋钮, 选择合适的选色点后点击Use Scrn Color。然后调节背景, VIEW—MATTE, 对照监视器, 再通过三个键Matte Density、Black Gloss、Clean Up LEVEL的配合进行细调 (三个参数值都应尽量小, 一般Matte Density不应过大;Black Gloss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但理论上不应过大;Clean Up LEVEL一般不超过30%) 。如果抠像效果不好, 穿透情况明显, 将Matte Density和Black Gloss调到很大还存在前景穿透问题, 有可能是灯光的问题, 尝试将灯光调至合适状态, 然后进行后续操作。

4 结语

目前, Vss系统在演播室的应用已经初步得到业内技术人员和节目组的认可。在以后的工作中, 要进一步加强与科学技术新成果的对接和融合, 让技术推动本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轶君.Vizrt在电视新闻类节目中的技术研发的探索与实践--Vizrt二次开发具体案例分析[J].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4 (8) .

[2]郭轶君.VIZRT在电视新闻类节目中的交互应用案例分析[J].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4 (10) .

高清融媒体虚拟演播室 篇2

一需要解决的问题

随着使用的频繁, 对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 稳定、安全、灵活成为长远发展的关键。不同于演播室的固定使用条件, 虚拟演播室系统的虚实结合应用, 需要在各类大型活动中交替使用, 与不同的转播系统对接, 根据节目需求不同, 随时更改功能分配。经过几场晚会, 主要问题显现出来。

1. 设备相对零散

每一个机位对应就有一台工作站, 通常3机位情况下, 就有3台工作站+2台控制机 (一主一备) , 以及对应显示器、监视器、分割器、网络交换机、工具耗材等等, 这些设备都需要一一搬放、编号, 此外还有云台脚架、摇臂、跟踪组件……尽管我们已经将摇臂、云台脚架等大件设备定做了专门的航空箱以方便运输, 但是每次在场馆内搭建系统, 都像摆“地摊子”似的, 首先需要节目组提供足够多的桌子椅子, 一排散开, 将各个工作站分别连接, 一方面耽误时间, 需要较多的前期准备条件;另一方面, 接线的凌乱和繁琐相当不专业。

2. 信号的对接冗余

目前我们使用的是Vizrt虚拟系统, 每个工作站根据使用情况, 最少需要1路输入+1路输出+1路同步信号, 最多2路输入+2路输出+1路同步, 外加2路音频信号, 并且工作站板卡不具备信号环通功能。根据我们系统本身的条件和系统连接需求, 每次要从转播车对接十多根视频信号线, 其中同步信号根据虚拟机位数量, 需要逐个单独放置, 工作站输出返监看又额外需要4路信号, PGM监看需要1路, 如果有视频插入的场景设计, 还需要将插入信号或者其他机位信号4路送分割器……对于机位较多的大型晚会, 在转播车承载20多个机位的情况下, 再额外提供我们3路以上相同的BB同步信号, 或者4分割信号、录放带信号等等, 无疑给转播系统也造成压力和繁琐。

3. 供电的不稳定

插线板从来都是一个接一个挂一串, 受插线板、电源线各种功率限制, 主电源经UPS提供了主机, 就不能负载备份及显示设备, 一旦场馆出现供电问题, 设备安全受挑战, 大大影响工作效率。

此外, 还有无工作站本机输出监看, 功能变动灵活性不够等问题。

二新系统设计思路

针对虚拟演播室系统虚实结合应用中的问题和需求, 参考EFP移动演播系统的做法, 在考察国内外各种移动集成箱体的产品后, 自行研究设计出The Virtual Studio System的箱载集成EFP设备——高清虚拟EFP系统。

高清虚拟EFP系统设计为配合台内所有节目类型的需求, 尤其是转播车等外出的直播系统使用, 对原有虚拟设备进行一次整合, 即“集成虚拟系统”, 以提高虚拟系统的灵活性、可操作性, 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小型化高端制作) 。虚拟EFP系统稳定可靠, 具有较高的安全系数, 操作安全、快捷;具备完善的信号功能, 信号接口丰富、调度灵活、流程简洁。总体设计参考以下原则:

1. 运行可靠性原则

z作为异地制作平台, 系统设计及设备选型要求稳定可靠、简单安全;

z系统必须高度可靠, 对环境温/湿度、震动有较宽的适应范围;

z系统设计必须具备完善的备份方案, 应急操作安全快捷;

z整个系统的各种软硬件均应符合国际或国内的相关标准。

2. 功能实用性原则

z能够满足大型晚会, 户外直 (录) 播节目的各项功能需求;

z系统和工位设计以人为本, 充分满足人体功能学的需要, 空间和设备利用率高, 箱体设计和设备装载分布合理, 符合节目制作流程和操作习惯。

3. 技术先进性原则

z系统设计保持与国际先进设计理念同步, 采用开放性系统架构, 具备较强的扩展性, 以适应未来节目的制作和直播要求;

z系统设备采用技术先进、稳定成熟并具有实际应用成功案例的设备;

z承载箱体采用技术先进、稳定成熟和具有实际应用成功案例的防潮、防震、密封性好、强度高、轻便的材料制成。

4. 系统灵活性原则

z作为具有直播功能的虚拟制作移动式演播系统, 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 系统应具备结构的灵活性、接入的灵活性和操作的灵活性;

z系统操作简单直观、维护管理方便;

z系统设计、工位设计、信号接口具有可扩展性, 便于今后的系统扩展和升级。

三高清虚拟EFP系统特点

针对虚拟使用中的各种需求, 设计该系统的集成特点如下:

1. 集成度较高

整个虚拟系统集中于两个箱体中, 收纳时紧凑放置设备, 收纳方式在满足小型化制作需求的同时, 尽量做到体积小、重量轻, 方便携带。箱体采用高质金属材质航空箱, 结构上具备防水、气密、防潮、防冲撞等功能。其中Rack箱的安装设备深度为650mm, 22RU尺寸高度, 19英寸标准机架宽度。翻盖带有金属锁扣, 侧面带提手和锁扣, 每台工作站的抽屉架板均带有活动插销, 既能保证运输时牢固稳定, 又能方便设备抽出来检修维护。

2. 设备配置丰富

z配备工作站HP Z800主机5台。空间占用为定制。作用:每台可独立作为工作站, 对应各个虚拟机位, 也可转变成为控制机, 进行调试操作, 或者作为数据库, 集中调用参数进行备份;

z Harris FR6822+QXFE机箱一台, 其中高清数字视分板卡DA-H6802+S (1分4) 5块, 模拟视分VDA6800+S (1分4) 4块, 四画面分割器QvM6800+T (4路HD/SD-SD/模拟输入自适应, 支持嵌入音频, DVI输出及HD-SDI, 输出分辨率1920×1080, 延时小于1帧) 2块。空间占用为2U。作用:可以解决多路信号分配和放大, 通过增加板卡, 方便功能扩充;

z四联高清小监视器。空间占用为4U。作用:实时监看工作站的渲染合成输出信号, 对比由转播车返送回分割器的监看画面, 方便掌握输出信号状态, 及时排查故障;

z千兆网络交换机1台。空间占用为1U。作用:控制机和各工作站之间连接, 统一控制调试, 设置直播操作;

z此外, 考虑到运用环境的不同, 有时需要在离箱体比较远的地方来操作主机, 还配备了USB/DVI延长器。键盘鼠标显示器可以在多达60米外的区域来操作此系统, 使操作人员更加灵活方便, 不会因为连接线过多或者不够长出现安全隐患, 系统的应用性更强。

3. 功能拆分或组合灵活多变

(1) 工作站组合

两个箱体集成5台工作站, 分配为A箱体承载2台, B箱体承载3台, 功能组合方式多种情况:

z虚拟4机位4通道, 备控工作站作为控制机, 其余4台作为渲染引擎;

z虚拟3机位3通道, A箱主控工作站做控制端, B箱备控机除了作为备控工作站外, 作为数据库终端, 所有渲染数据连接至备控机, 避免主控制端死机而导致所有渲染工作站数据丢失, 全部重启的安全问题;

z在5机位5通道满负荷情况下, 使用笔记本作为控制端, 只需一根网线与整个系统接入即可;

z虚拟演示或者系统测试情况下, 只需单独使用A箱工作, 具备1通道工作渲染设备及控制端。

考虑到散热及受热情况, 渲染工作站相对于控制机, 靠下放置。

(2) 周边设备配置

a.四画面分割

提供额外视频插入信号, 将多路合成1路, 可做动态视频开窗, 画中画等特效。

b.高清数字视分

z同时提供渲染输出合成信号的本地监看和送转播车播出信号;由于Vizrt系统的DVS卡虚拟合成信号 (Fill) 输出只有一路, 以往做法是将虚拟的合成信号直接输出给转播车, 再从转播车返回合成信号进分割器到显示器监看。如果发现返送监看的合成信号不正常, 虚拟本地输出和转播系统信号都有可能存在问题, 经常需要多次往返虚拟控制室和转播车, 查看输出信号和返送信号才能找到问题所在, 不利于快速判断问题及解决故障;通过此高清数字视分, 可以同时监看本机输出和转播车返送, 方便第一时间判断对比出现的问题, 解决起来高效精准;

z提供给每个工作站四分割信号:配合四分割板卡, 将四分割后的信号分配给每个虚拟工作站的外接视频输入2, 使每台虚拟机位均可实现多视窗输入效果。

c.模拟视分

分配多路REF同步信号, 只需转播车提供1路BB同步信号, 通过板卡视分, 提供给各个工作站, 以及虚拟机位的数据盒;由于使用的是DVS视频板卡, 无REF分配, 通常做法是:虚拟有几个机位就需要从转播车接几路同步信号;另外, 在场内的虚拟机位处, 如果数据盒所需的同步信号无法正确取用摄像机直接接出的模拟信号, 还需要从转播车额外放线, 以提供给虚拟数据盒。不但放埋视频线的繁琐工作占用大量人力、时间, 还给转播车增加额外信号负担。

(3) 供电、散热安全稳定

箱体前后贯通, 工作站平置, 前后通风散热不受影响。

箱体的电源部分, 安装总电源进入到A箱后直接分配到B箱, 使得两个箱体的电直接来自总电源, 同时均衡两箱体的功耗。

考虑到箱体的两用:机柜箱及工作台;以及设备的散热等因素, 把外置显示器用电源分配板安装在箱体顶部, 方便使用。

(4) 附带桌板, 便携精巧

两个箱体均有功能为开盖侧台办公桌, 即箱体翻盖打开, 可以支撑到箱体侧面形成两个办公桌, 可以方便进行现场制作, 同时提高空间利用率。实际使用情况如图6。

此次制作的高清虚拟EFP系统, 经历了湖南卫视“2013跨年狂欢夜”, “2013春晚小年夜”的直播, 虚拟的制作、播出运行稳定, 系统功能基本满足要求, 灵活更改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临时更改两机位为三机位、备控机改做数据库、声音输出主备切换等问题, 只需接几根线的变动;在排查视频延时的问题时, 通过短线调换输入信号, 多视窗对比分析, 以往几个小时排查的故障, 现在几分钟可以解决, 并且可以很方便地反复做测试, 更加精准地找出问题, 解决问题, 大大提高了系统工作效率。

四未来改进空间

系统的完善还需要不断斟酌, 此高清虚拟EFP系统虽然完全胜任现有节目需求, 但随着设备的改进, 整个系统运行能力的提高还有可发挥空间。

1. 光纤传输

虽然高清虚拟EFP系统大大减少了信号线的对接, 但是与转播系统之间还是存在一定数量的视、音频线路, 目前还没有实现虚拟系统接入内部通话环节, 这些情况的改进, 拟通过加入光纤传输设备进行完善。光纤传输系统具有传输频带宽, 通信容量大;传输速率高, 衰减低, 串扰小, 抗干扰能力强, 信号传输质量高的优点, 同时光纤尺寸小, 重量轻, 便于传输和铺设;将虚拟系统需要对接的所有信号, 通过光端机与转播车连接, 不但最大化减少铺设线路的工作, 增加传输距离, 同时可方便增加内部通话等其他辅助功能。随着光纤传输系统的越来越小巧化, 加入到虚拟EFP系统中, 可更好地发挥集成优势。

2. Server服务器

出于对虚拟系统运行时, 所有虚拟制作场景数据库的安全考虑, 最好能实现单独一台服务器存放数据库, 而专门使用一台Z800工作站来跑数据库资源, 功能上有些“大材小用”, 同时也影响机位的扩展。在功能上满足要求, 同时空间占用最小的情况下, 拟采用1U的Server服务器作为数据库存放处理单元, 目前虚拟EFP系统中还有空间可以放置, 这样方便所有机位安全稳定地调用数据库, 将来还可扩展中央数据处理单元, 增加跟踪数据集中处理。

高清融媒体虚拟演播室 篇3

郑州电视台新大楼高清虚拟演播室使用的是新奥特高清虚拟系统, 该系统利用先进的机械传感技术, 采用“制作”、“播出”、“控制”分离的工作方式。新奥特高清虚拟系统具有开放式、插件式、网络化的整体架构, 采用主控工作站和图形工作站分离的网络连接方式, 利用虚拟场景设计器、虚拟演播室控制播出器和图形渲染器3种不同的工作环境, 制作、播出和控制采用不同的界面操作, 实现了制作和播出分离控制的效果。新奥特高清虚拟系统还具备强大的三维场景实时编辑功能, 能及时修改场景中三维物体的位置、纹理、材质和空间, 且无须返回3DMAX等三维建模软件。

二、传统色键技术的不足

高清虚拟演播室是在传统色键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统色键 (Chroma-Key) 技术是电视节目制作中常用的合成手段, 它的原理就是将主持人或演员置身于蓝色背景前表演, 然后利用色键合成器的色键功能将前景图像中的色度与作为背景的彩色幕布的色调差别作为形成键控电压的依据, 并利用此电压“抠”去插入画面, 然后再将前景图像填入画面, 这样就可以将主持人从蓝色背景中分离出来, 用其他的画面作为背景来填充蓝色部分, 形成一幅天衣无缝的合成画面。这种系统现在在电视节目制作中应用得非常普遍, 但是它有1个不足之处在于:前景在运动时, 背景却不能作出与前景运动相应的动作。也就是说, 传统的色键扣像不能保持背景和前景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 使得前景没有“溶入”到背景中, 从而限制了传统色键扣像的应用范围。

三、高清虚拟演播室系统的优点及核心技术

1. 高清虚拟演播室系统的优点。

高清虚拟演播室基于传统的色键抠像合成系统, 却突破了传统色键抠像系统的限制, 消除了摄像机拍摄的前景画面不能与场景画面同步运动的致命弱点, 使演员能够真实地嵌入到虚拟三维场景中, 并能与其中的虚拟对象实时交互。

2. 高清虚拟演播室系统的核心技术。

高清虚拟场景生成系统。高清虚拟演播室的场景是由专业软件创作的二维或三维图形CG (Computer Graphics) 来完成, 即虚拟场景。高清虚拟演播室的场景是由高性能的图形工作站绘制的图形, 其绘制的图形有二维和三维之分, 因而虚拟场景也有二维和三维之分。二维场景没有厚度, 只是1个平面图形, 而三维虚拟场景中的景物具有“Z”方向的厚度, 是立体的。在三维的场景中, 虚拟景物既能作为真实的人物前景出现, 也能作为背景出现, 这样在视觉效果上更加具有纵深感和真实性。

3. 摄像机跟踪系统。

摄像机在拍摄过程中有水平角 (PAN) 、俯仰角 (TITLE) 、镜头变焦 (Z00M) 和聚焦 (FOCUS) 等参数。这些参数的改变会引起所摄图像视野与视角的改变, 为了模拟人物所在的三维环境, 高性能的图形工作站必须根据这些参数来不断调整三维视图。而摄像机跟踪系统的作用正是获取摄像机的位置信息和运动数据, 实时地跟踪真实摄像机, 保证摄像机前景画面与高性能的图形工作站场景画面的“联动”。机械跟踪方式克服了图形识别方式的缺点, 测量摄像机的参数更精确, 旋转角度可以精确到0.001°, 移动距离可以达到1 mm的精确度, 数据处理时间短且无延时。

4. 高清视频合成技术。

高清虚拟演播室系统视频合成的基本技术是色键抠像。摄像机拍摄蓝箱前的真实景物通过色键器进行抠像处理, 与高性能的图形工作站生成的虚拟场景合成为为1个画面。高清视频合成主要有以下2种技术:

(1) 深度合成技术。深度合成技术是指虚拟物体与实际演员的前后遮挡关系, 这种技术需要考虑2路键信号的深度信息, 就可以让背景内容在演员前面显示。高清虚拟演播室的基础就是在前景和背景合成的时候, 前景的演员可以被背景的内容覆盖。为了丰富画面的拍摄效果, 还需要考虑虚拟物体的遮挡效果, 一般都采用深度合成技术来完成。

(2) 同步技术。同步技术是指高性能的图形工作站根据传感系统的参数变化实时地提供相应的虚拟场景, 并与摄像机前景信号完成精确地同步合成。要使摄像机的前景画面和虚拟场景天衣无缝的合成, 需要让虚拟演播室系统中所有的设备接受外同步锁定, 这样才能保证顺利地实时合成。

四、郑州电视台高清虚拟演播室的应用实例

郑州电视台高清虚拟演播室可以录制标清和高清节目。而且可以做出现实中无法搭建的背景效果。不同的栏目可以共用1个演播室, 因此大大提高了演播室的利用率。

例如, 郑州台《笑啥咧笑》、《戏曲擂台》等节目的背景就是三维动画。Mariana.VS系统采用成熟的传感跟踪系统, 准确地跟踪摄像机各个姿态的变化, 使在实景演播室画面中任意区域植入的三维虚拟模型、三维图元、三维视频都可以准确的跟随摄像机进行平摇、俯仰、变焦摇臂运动, 高光反射等细腻真实地效果和渲染, 使主持人和背景更加清晰。

高清融媒体虚拟演播室 篇4

1广播电视台高清虚拟演播室设计思路

广播电视台高清虚拟演播室的设计思路, 是以虚拟与现实相结合为基础, 并且要同时满足高清实景录制及现场直播这两个方面的功能要求。所以, 接入虚拟演播室的设备, 必须具备常规节目录制、虚拟节目录制及场景植入等各个方面的功能。由于电视台演播室需要满足各种节目的录制要求, 包括访谈类、 新闻类、专题类等, 所以, 录制节目的摄像机必须能满足快速定位、移动拍摄等需要。所以, 在该项目设计初期, 设计人员着重研究了虚拟系统中图形工作站渲染和输出能力, 并且调查了虚拟系统在实际中成功运用的案例。通过调查对比目前市场上各个厂家的摄像定位方式、虚拟场景的布置能力及市场的认可度, 本台最终选择了目前较为先进的Pro-Set高清虚拟演播室系统, 其是一套具有双通道、四机位及各清晰度兼容的真三维虚拟系统。

2广播电视台高清虚拟演播室的特点

2.1主要特点

本台高清虚拟演播室选用的Orad系统, 是以网格跟踪为主、红外线传感及机械传感相辅的新型跟踪系统, 性能领先于现今行业中各种单一跟踪方式的系统;虚拟演播室中, 摄像机可以最大程度自由移动拍摄, 包含肩式摄像机、滑行轨道式摄像机及摇臂式摄像机等多种不同类型, 支持360°无死角拍摄范围, 并且可以快速安装和定位;在某些情况下, 该高清虚拟演播室系统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系统单独工作, 也可以附属一个大的系统共同工作;在数据连接这一方面, 虚拟演播室系统与外界数据库之间, 相互连接无障碍;具有混合播放并加载多种场景的能力, 支持播放目前市面上所有主流视频格式。

2.2系统类型

第一, 网格传感。网格识别传感, 无需对摄像机进行改装就可以实现, 具有简便、易操作等优点。

第二, 机械传感。机械传感器具有360°范围内感知摄像机各项运行参数的优点, 在很大程度上, 弥补了网格传感在感知范围上的不足。

第三, Cam Track红外跟踪。该系统支持摄像机的自由移动拍摄。在蓝箱左右上端安装红外接收装置, 由这两个红外接收装置, 交叉接收红外线发射装置发射的红外信号, 就可以获得正在移动的摄像机各项运行参数。

第四, 网格跟踪、机械传感、小红外跟踪相互结合, 其中, 以网格传感为主。这种结合三种传感跟踪方式的做法, 其最大优点, 就是大大缩减了录制开始前摄像机的定位时间。

3广播电视台高清虚拟演播室技术的实际应用

在制作三维虚拟场景时, 高清虚拟演播室系统既可以在场景制作软件中完成场景制作, 也可以从外界数据库中直接导入图文模型。其中, 较为常用的场景制作软件是3Designer, 它支持用户自己设计特定的插件, 功能非常全面。

3Designer是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ORAD虚拟演播室场景创作工具, 可以建立无限个图层, 并且可以直接导入其他绘图软件制作的素材, 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在粒子特效方面, 3Designer也在行业中具有领先地位, 能轻易模拟出烟雾、大学、彩虹等景象;当制作财经等需要数据实时更新的节目时, 3Designer也可以进行数学运算。

高清虚拟演播室投入使用后, 也出现过摄像机定位不准的问题, 根据长期的总结及探索发现, 出现问题的原因是摄像机的光圈不到位, 或者是室内灯光不均匀。适当微调摄像机光圈, 并调整灯光, 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4结语

在百平米内的蓝箱当中, 高清虚拟演播室系统为许多节目的录制提供了精美三维场景, 节省了一大笔传统场景布置的开支及人力成本。目前, 高清虚拟演播室系统在实际工作中运行稳定, 制作节目品质优良, 完美实现了设计目标。 但是, 高清虚拟演播室系统的功能还远远没有完全开发出来, 所以, 在今后的日子中, 工作人员应当更进一步发掘高清虚拟演播室的功能, 为广播电视台节目录制创造更为广阔的空间。

摘要:近些年, 随着我国高清电视技术的蓬勃发展, 各广播电视台推出了可以满足高清数字电视发展需求的高清虚拟演播室。对此, 本文主要对广播电视台高清虚拟演播室设计的思路、特点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进行系统论述。

关键词:广播电视台,演播室,高清虚拟技术

参考文献

[1]顾卫东.如何实现演播室低成本数字化技术改造——南京广播电视台60平方米虚拟及120平方米演播室系统方案介绍[J].现代电视技术, 2007 (1) .

[2]高华, 宋新国, 蒋珽.浅论改善虚拟演播室制作中完美画面的实践——上海广播电视台S5虚拟演播室灯光改造解析[J].现代电视技术, 2012 (7) .

上一篇:三大瓶颈下一篇:立体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