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媒

2024-07-21

媒体融媒(精选8篇)

媒体融媒 篇1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关系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传统媒体建设新兴媒体, 二是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互动发展, 三是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目前, 新媒体内在的发展要求和传统媒体迫切希望突破外在传播手段的需求共同催生了“媒体融合”时代的到来。

1 高校新媒体平台发展现状

1.1 融媒时代高校新媒体平台发展概况

截至2013 年底, 中国网民数量超过6 亿, 互联网普及率超过45%, 手机即时通信网民规模超过5亿人。截至2014 年7 月底, 微信月活跃用户数已接近4 亿, 微信公众账号总数580 万个;截至2014年9 月, 微博月活跃用户数为1.67 亿, 日均活跃用户数为7 660 万。

在微博和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成为当今社会网民获取信息、分享信息、社会交往重要平台的背景下, 高校新媒体平台已经基本在大学校园实现了全覆盖, 新媒体早已经深入大学生们的生活。

1.2 高校新媒体平台的主要作用

当前各类高校官方微博、微信的运营管理已经在线上与线下、校内校外、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进行了全方位的资源整合, 新媒体平台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学生服务和思想教育等方面有着显著作用。同时, 新媒体平台通过自身强大的传播力, 在拓宽大学生学术科技视野, 启迪大学生智慧, 拓展大学生思维能力, 引导大学生正确的价值方向和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1.3 高校新媒体的发展特点

以微博和微信为代表的校园新媒体平台和以报刊、杂志、广播为代表的传统校园媒体相比更具有即时性、互动性和便捷性的优势特点。从即时性上来讲, 微博和微信平台的一大特点就是能够以最迅捷的速度发布最新消息并实现快速广泛传播;从互动性上来讲, 通过评论可以参与到校园热点的讨论, 使自己的意见被更多人关注;从便捷性上来讲, 除快速发布信息以外, 便于阅读也是非常重要的特点。

2 高校新媒体存在的问题及校园媒体融合经验借鉴

2.1 高校新媒体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 肆意传播虚假信息, 阻碍新媒体健康发展。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 一些非官方的校园新媒体平台随意转载甚至是虚假的信息, 加之缺乏统一的监管使其放任自流, 严重影响校园主流价值观。

另一方面, 运营团队不够专业化, 运营机制有待完善。当前, 虽然多数高校都有新媒体运营团队, 但是在团队内部并没有做到很细的分工, 导致新媒体平台的内容十分混乱。运营团队也很少有做到绩效考核等。

2.2 校园媒体融合的经验探索

在媒体融合方面, 以各类微博联盟为代表的新媒体联盟走在了前列, 并起着重要的助推作用。由于校园微博发展的大好形势, 教育部发起了全国教育系统官方微博联盟, 于2013 年7 月12 日在新浪网正式上线。此外, 一些地区也建立了教育系统的微博联盟, 实现了微博系统内部的资源整合, 将散落在不同地区的本行业微博进行有效整合, 使他们逐步实现内部融合。

3 高校新媒体平台建设策略

3.1 促进校园新媒体运维制度化

第一, 进行资源整合和机构重组, 避免校园新媒体之间合作的障碍, 充分利用校园新媒体各自的特点, 培训专业的校园新媒体运营队伍, 建立完善的校园新媒体运营管理制度;第二, 完善监督机制, 统一宣传口径, 利于高校对学生舆论的引导;第三, 组建专业的运营团队, 将原先的“大而全”向“专业化”过渡, 贴近学生, 提高关注度。

3.2 设置高校新媒体“把关人”统一舆论导向

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 要推进校务微博、校园微信公众账号等网络新媒体建设, 并强调要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 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

通过学校管理部门在线下的组织和管理, 把线上分散的校内各个新媒体平台有机整合、统一监管, 弘扬正能量, 统一舆论口径。高校传统媒体的编辑记者都经过多年的专业训练, 让他们成为新媒体平台各个板块的把关人, 将可以大大提高网络媒体的专业化水平, 也可以大大降低网络媒体假新闻、垃圾新闻的上网率。

3.3 融合传统媒体内容促使新媒体实现深度化发展

高校新媒体平台借此优势, 不仅可以与高校传统媒体进行深度融合, 也可以与社会媒体进行融合发展。高校新媒体要用自身语言表达传统媒体的价值观, 以多媒体形式做精内容, 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融合发布。同时, 校园新媒体也更拓展其互动功能, 把受众的观点和评论延伸报道, 从而提高发布内容的深度化和吸引力, 切实增强与大学生的亲和力。

中央《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是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部署、推进宣传文化领域改革创新的一项重要任务, 是适应媒体格局深刻变化、提升主流媒体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和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举措。在媒体融合的大格局下, 高校新媒体作为一支蓬勃发展的力量, 要结合自身特点及优势, 主动与传统媒体进行深度融合, 实现校园新媒体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新华社新媒体中心.中国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13—2014[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14.

[2]马萌, 李金钢.校园文化的分享与弥散——微博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初探[J].新闻知识, 2014 (1) :102-103.

[3]中国高校传媒联盟.2010中国高校媒体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高校传媒联盟, 2011.

媒体融媒 篇2

[关键词]融媒时代;新闻写作;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但敏,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1983年,美国传播学者、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伊契尔·索勒·普尔(Ithiel De Sola Pool)教授提出“媒介融合”概念:“媒介融合,就是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进入21世纪,随着媒介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介之间的“坚冰”被打破,融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它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革新,更是一场影响广泛的社会变革。

在我国,媒介之间的界限已经日趋模糊,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面媒体和电子媒体也在相互渗透,趋向融合。融合带来了媒介生态的变化,传统的新闻记者、编辑的角色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种背景下,传统新闻写作教学的局限性显而易见。如何将新闻写作教学置于融媒时代这个社会大环境中去,如何跟上新闻传播实践的最新发展并不断革新,培养出具有融合思维的高素质新闻人才,成为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融媒时代对新闻报道的新要求

随着“三网融合”和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已经进入到由数字技术所构织的混合媒介中,新闻报道的传播对象、传播介质、传播手段、传播视域等都正在发生着质的嬗变。媒介融合所导致的新闻传播方式的变化对新闻报道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传统媒体中,记者、编辑等的职业分工泾渭分明,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不同媒体的新闻报道中,其差别也是显而易见的。媒介融合时代,记者可能要“身兼数职”,不仅要及时报道新闻,而且同一事件的报道其稿件可能要先供网络、手机报采用,再供广播、电视采用,然后才是报纸刊用。一些媒体甚至为记者配DV和3G 手机,专门用于报道突发事件,为各媒体提供时效性强的新闻稿件。这就要求记者必须具备“全媒体”记者的多样化技能,必须掌握“全媒体”业务技能,能够身兼数职,多管齐下。同时,也要具有纵深的知识结构,能对信息进行分析整合,用专业技能满足当代受众的信息需求。媒体人还需要具备整合传播思维力以适应媒体融合所导致的高度细化的媒体市场。甚至有研究者认为,媒体融合后产生了“融合新闻”,采编管理要求跨媒体团队合作,在全方位的技术运用和所有媒体基础上整合新闻传播资源,建立新的流程,打破报纸、电视台、广播站各行其是的局面,从而对参与其中的媒体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二、传统新闻写作教学在融媒时代的局限

1. 教学理念滞后

从整体上来说,我国的新闻教育理念相对落后,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未能及时适应新的媒介生态环境,未能与国际很好地接轨。新闻人才的培养,也没有与媒体实践很好地融合,对人才的培养目标也是概念模糊不清。新闻教育的课程设置,基本处在“一个新闻言新闻的、相对自我封闭、自我运作的课程构架”,不仅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而且与传媒业的需求相脱节。这种问题也出现在新闻类课程的教学中。作为新闻专业的主干和核心课程,新闻写作在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学校的教学理念大多还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一张报纸一支笔”的时代,而在媒介融合时代,对于新闻从业者而言,新闻报道“从传统的新闻信息管理转向知识管理”,最大的改变不是对于发现和采集新闻能力的要求,而是如何进行新闻加工和强化信息的智能。

2. 教学方式陈旧

传统新闻写作的教学模式一般采用“理论知识+练习”为主,理论知识的讲述主要集中于某一类新闻报道的构成,内容主要侧重于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尤以报纸为主。这主要是因为我国报纸新闻发展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讲授有章可循。但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以及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媒介发展现实的需要。另一方面,长期以来,新闻写作教学面临的共同问题是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灌输式地传授知识,大都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学生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缺少必要的教学效果反馈。

3. 教学内容单一

传统新闻写作教学的另一个问题在于较为注重讲授单篇新闻的构思与写作,缺乏对重大事件或问题的整体策划。据了解,在传统的新闻写作课堂上,教师会给出一些零散资料让学生根据这些资料写稿件,这些资料大多陈旧。以单篇或单一媒体形态呈现出的经典新闻作品的确值得解析,但是学写新闻应从学读新闻开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零碎的观点集纳、具体化的写作程序,会使得学生面对重大事件或重大问题时无处下手,难以适应未来在多媒体平台上形成多落点、多形态的新闻产品链。

三、融媒时代新闻教学写作的发展与创新

1. 教学理念的更新:树立“全媒体人才”概念

在传统新闻学中,我们总是把自己界定为平面媒体或者电子媒体,对记者也有相应的划分。但是在融媒时代,在教学中必须打破这种按照媒介种类划分专业方向和课程设置的教学理念,培养具有全媒体业务技能的复合型跨媒体人才。在媒介融合的显示面前,熟悉如何写作新闻已经远远不够,记者在不同媒体写同一则新闻报道,他要懂得分别用文字、音频、视频等多种手段制作出适合某一媒体刊登、发布或者播出的新闻报道。

媒介融合将对多种媒介新闻生产进行流程再造, 媒体之间共享新闻资源,合作进行新闻报道。媒介融合将对多种媒介新闻生产流程进行重组和整合,各子媒体分享新闻资源,合作进行新闻报道。没有任何记者能成为熟练掌握所有媒介技术的能手。学生长期的单兵作战训练无法适应未来在融媒平台上的团队协作。因此,全媒体人才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有多媒体的思维方式,要有团队合作的意识,这是媒介融合的基础。

nlc202309031315

2. 教学方法的更新:利用网络加强课堂内外互动

第一,利用博客精选优秀新闻作品开展阅读教学。在新闻写作课程教学中,教师往往通过展示优秀新闻作品并对其进行分析来说明新闻写作原理和方法,但是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由于时间的限制,教师难以例举更多的范例,通常一个知识点例举的范例不会超过三个,这就造成新闻作品例子之间相互割裂,各个知识点系统性不足。但是从新闻实践的角度出发,阅读大量优秀的新闻作品是成功写作的前提,阅读量增加了,新闻写作的思路会更加清楚,写作的技巧也会进一步提高。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利用教师的博客围绕一个知识点,成系列地例举若干甚至是海量的优秀新闻作品,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技能,并合理地利用到课堂教学中来。

第二,利用微博拓展阅读教学的广度与深度。传统的教学环境下,课堂教学时间是固定不变的,这就大大限制了学生的阅读量,也限制了与教师的互动联系,微博的使用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教师一方面可以在微博上链接相关的新闻案例,并通过案例分析与学生进行互动,其次可以灵活处理教学内容, 设计各种任务式活动,让学生讨论,使教师在教的方面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学的方面的主体作用均得到有效发挥。再次可以将新闻写作理论融入具体的“新闻事件”中,通过集体讨论评析的方式来学习。一方面,可以查找出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缺点和不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相互的交流,把自己的作品与经典案例、优秀新闻作品、他人作品进行对比,从而吸取经验教训,并逐步加深对写作规律和技巧的认识。

3. 教学内容的更新:注重媒体交叉报道,多层次多角度地教学

新闻写作实践性和实用性较强,在教学中应突出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以突出写作能力训练为重点,强调教学内容的“实用、实际、实践”,加强实践性教学内容的比例。具体来讲,分为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新媒体写作的教学内容。新媒体写作即用新技术手段进行的信息交互性写作。具体来说,就是通过互联网或手机等手段,进行即时传播信息的写作。与传统媒体写作最大的不同是,新媒体写作以视频、音频、图像、文字等为表现形式,甚至几种手法综合运用传递信息。它不受传统媒体文体界限束缚,也没有倒金字塔结构与非倒金字塔结构之分,没有消息和通讯之别。

二是加强多媒体案例教学。选择典型案例,一方面以图文形式呈现报纸媒体的新闻报道,让学生了解新闻事实发生的相关背景、新闻记者的采写经过、新闻作品的社会反响,带他们进入具体真实的情境来感受新闻作品,领悟其写作技巧;另一方面以声画形式展现电视媒体的新闻报道,让学生在观看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并以此进行新闻作品对比分析,对比练习。

三是在新闻写作的练习中,重点对几种不同媒体的报道进行分析,其中包括微博新闻的报道,要求学生针对同一则新闻事件用不同媒体的方式将其报道出来,也可以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不同的媒体来做新闻报道,从中进行对比分析。这样能很好地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并且让学生对不同媒体的报道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媒体融媒 篇3

从较早的媒介融合观点到现在媒体融合广义解释中, 我们不难看出, 媒介融合更多指技术层面上的, 像搭伙组合。而媒体融合不仅包括形式上的拼凑, 还包涵媒体渠道共通、组织结构改造等。仔细分辨可以这样解释:媒介融合是狭义的媒体融合, 媒体融合是媒介融合的更深层次, 这种深层次的融合以“无处不在”为特征。

正是由于媒体融合过程中无处不在的全方位性, 原有的权威体系被打破重新洗牌, 传统媒体的品牌影响力需要重新界定, 原受众基础需要迁移和延续, 新的受众群体要重新定位抢占。在维持原有受众培植潜在受众的同时, 几个方面或许值得考虑。

一、不同的传媒适合传播不同的信息

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中, 对媒介的发展不无忧虑。他提到, 媒介本身所具备的潜在结果, 也可能由于媒介的使用方法而变得不起作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传播过程及效果中互不相同的功用仍需进一步探索, 但如果只是新媒体搭台传统媒体唱戏, 无异于新瓶旧酒, 大材小用。新媒体固然好, 可忽略媒体本身的承载特点, 一味做内容上的迁移, 只有事倍功半之效。在融媒之路的探索中, 《人民日报》就遇到了这样的困惑。很多报纸上的精品复制到微博上只有寥寥关注, 让人捉摸不透。后来麦克卢汉的一句话启发了新闻协调部的丁伟:不同的介质决定不同的传播内容。不论是尼尔·波兹曼还是麦克卢汉, 都非常重视不同媒体带来的不同效用。融合媒体如何发挥其最大功用, 尚需摸着石头过河。在这个过程之中, 对其的使用手段无疑要在媒体格局变化时代中加以深刻考虑。好嗓子要选对合适的唱法, 然后才是喝彩的归至。

二、突破技术层面的深层融合

媒体融合不是一定的, 是一个顺其自然的过程, 不适于削足适履的方法。传统媒体如果只是对新媒体的形式加以利用, 在新闻发布时配上效果更佳的图片或单纯追求发布速度频率等, 这是浅层的媒介融合, 传统媒体自身优势易在新闻快消时代中遗失。不少传统媒体也有针对性的措施, 在融合过程中注重必要性、实在性, 不局限于流水线式地对新媒体的使用, 在传统媒体新媒体之间进行组织结构、渠道等多方面的优化配置。

《南方日报》的做法可圈可点。其成功之处在于将要闻编辑部和新媒体部整合为全媒体编辑部, 让各媒体在同一部门发挥优势, 扬长避短, 使核心资源产生最大化的传播效益。纸媒、网络、移动终端和户外媒体等介质在充分发挥优势的同时最大程度弥补各自不足。这同英国媒体的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妙。《金融时报》将数据新闻记者、编程技术、视觉设计等专业人员直接嵌入原有部门结构之中。像是新媒体融入传统媒体之中, 且忠于原有新闻制作程序, 而不是后者对前者的攀附, 脱节的链接, 避免了传统媒体新媒体貌合神离, 使之优势互补成为有机的整体。而不只是在终端上耗费心思, 更多精力被整合到新闻的本质上。

三、融合过程中核心竞争力的建立

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仅是技术手段, 遵循新闻传播规律才是基石所在。在“内容为王”的新闻生产时代, 只有产出独具传播价值的新闻内容, 才可能实现广泛流通。我们在新闻制作过程中, 不论在传统媒体、新媒体或是融合媒体之中, 客观、真实、全面等要求标准更需牢牢把握, 才能经受住从传统媒体到融合媒体飞跃过程中产生的巨大震动。

四、不完全以人为本的融合

这里的以人为本, 是指追随大众口味进行新闻的炮制。媒体融合还没有出现新的真正稳定繁荣的盈利模式。在探索“众包”、“众筹”等经营盈利模式下, 受众成为新闻的把关人, 不被其认可的选题甚至无法在报道中实施。也有不少人把融合的盈利模式归结为:优质内容——积累用户——二次贩卖——广告收入。这个利益链条作用的发挥, 无疑在于媒体拥有最高控制力及能动性的操作环节——第一张牌地推倒。不论是沿用传统媒体“二次售卖”的盈利模式, 把受众的注意力卖给广告商, 还是干脆让受众投票, 由受众资助选题, 追求受众的青睐无疑都是最大的利益所在。

但是这个度不易把握, 容易操之过急, 过分甚至只追求“吸引受众”的环节, 从而导致利益链条的脱节, 失去其整体效用。并且由于其精神产物的特殊性, 抢占舆论引导权是媒体融合过程中的当务之急, 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把握自己的社会职责和使命仍需仔细思索。对受众的过度迎合在短期内无疑会带来经济上的成功, 可新鲜感褪去, 缺乏核心竞争力的持续支撑, 很快会为受众所厌弃。没有经济效益很难产生社会效益, 只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其社会效益及社会舆论导向责任, 导致美誉度随之下降, 无异于饮鸩止渴, 推动社会的进步应是所有新闻工作者的终极目标。

五、小结

媒体成功与否可以通过经济价值的创造能力反映, 同时还要以质量为原则, 以核心竞争力达到有效的传播为准绳, 以传统媒体对新兴媒体全方位多层次的收编利用为方式手段, 以媒体综合影响力为参照, 实现对媒体的多角度评价。很多人忧虑传统媒体的没落与消亡, 但是更加可怕的是在传统媒体形式尚存其优秀内核却在媒体融合过程中首先遗失。所以本文认为, 尊重媒体融合过程中的客观规律, 不盲目追求形式上的嫁接, 不过度迎合受众市场, 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过程中实现核心竞争力的延续, 才是顺其自然的成功之道。

参考文献

[1]尼尔·波兹曼 (美) .童年的消逝[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209.

[2]王自合, 王曦辉.共融共粉大河奔流——从大河报的实践看媒体融合的路径选择[J].新闻战线, 2014 (12) :20-23.

[3]陈东.以创新融合的新成果建立报业新优势[J].新闻战线, 2014 (12) :35-37.

融媒时代的新闻采写实践 篇4

这似乎印证了报纸即将消亡的判断。 1994年4月20日,中国通过一条64K的国际专线正式接入互联网,当时多数人包括很多记者对互联网一无所知。 但在同一年, 最早关注互联网与新闻传播关系的学者已经预言:现存媒体将化为乌有,专业新闻工作者将化为泡沫。[1]

20年过去了, 互联网已在中国高度普及,“报纸消亡”的预言还未实现。 但必须承认的是,互联网正在加速制造新媒体,从门户网站到博客,从微博到微信,新媒体正深刻影响、改变着新闻生产的方式。

2012年微博勃兴, 中国的新闻传播学者在讨论互联网对中国新闻业的影响时, 观察到的现象还是新媒体对新闻的消息源、文本形态、新闻背景、反馈与民意等方面带来的影响。[2]现在看来,这种影响还是非常表面化的, 记者更多的是把微博这样的新媒体当作采访的辅助手段使用。

短短两三年过去, 新媒体对新闻生产的影响迅速由表及里,不但深度渗透到采访的各个环节,更是反客为主,取代了传统媒体的主导地位。

从生产主体看, 新闻的生产者不仅仅局限于新闻机构,“人人都是记者” 只是挑战记者存在价值的开始,政务公开意识增强、方式多样成为媒体挑战赛 的升级版。

从生产环节看, 新媒体强调以用户为中心, 新闻作品变成了产品, 如何销售出去成为生产者必须关心的问题, 由此带来生产流程的改变, 一次采集、 多次生成、多元传播的“中央厨房”模式成为传统媒体转型新媒 体的主流。

更为重要的是, 新技术的出现,新媒体的发展,颠覆了传统的新闻理念, 新闻从业者和研究者需要重新定义原本毋庸置疑的新闻学基本概念和规范。比如,电话采访以前至少是不鼓励的, 而现在的即时新闻主要依靠电 话采访;以前的新闻是用来看的,现在的新闻是要吸引读者来玩儿……

《传 : 中国传媒产业发(2015)》

一、新闻生产的主体正在改变,传统媒体不再垄断新闻

互联网的本质是自由分享、去中心化,如同没有人能够垄断真理一样,今天没有人能够垄断新闻。 新媒体的大量涌现, 更是让混乱的信息得以专业化梳理,以符合新闻规范的形式迅速传播。

传统媒体时代,在中国,某些新闻只能由某一级别的媒体报道成了惯例。 媒体垄断了资源,就垄断了新闻的发布权和解释权,别人无权也无法竞争。 因为内容的独家和重大, 部分传统媒体靠政策资源获得了新闻发布的权威性。 这些新闻,如果相应的媒体不发布或选择性不发布,公众就不知道它曾经发生过。

新兴媒体机构和非媒体机构的迅速崛起, 改变了这一固有模式。 我不是记者,但我可以发布新闻: 点击鼠标、拿起手机,普通人可以把自己知道的、目睹的新闻图文并茂地发布出来。 2014年,13万个经新浪微博认证的政务微博正在成为信息发布和政务服务的新渠道。 它们以传播的及时迅速、手段的灵活多样,对传统媒体形成了巨大冲击。

比如, 新华社一直是权威消息发布的平台,“据新华社消息”也是权威的代名词。 一些级别较高的官员涉嫌违法犯罪, 接受组织调查的消息通常由新华社发布。但近年来,中央纪委监察部的网站成了第一消 息来源, 与其他媒体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新华社引用的也是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的消息。

不仅如此,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有意识地坚持在一段时间里相对较多地在每周五公布最新案情。几周下来,敏感的媒体和网民发现了这个规律———周末 “打老虎”,周一“拍苍蝇”,并且开始定时守候。 这种“点击期待”也迅速成为一个公共话题, 进一步扩大了网站的影响力。 中央纪委宣传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电视专题 片 《 作风建设 永远在路 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正风肃纪纪实》第三集《狠抓节点》 中, 将其称为 “巧妙运用传播规律”。

有人说,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再次说明“内容为王”才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后来才发现,在新媒体运用方面,该网站比很多传统媒体走得更远。 2015年4月19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在发布 “2015年3月查处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931件”新闻时,还配发了两张“图解”,让读者更直观地了解这一新闻。 有记者评价,中纪委网站干了媒体该干的事。

再如,长期以来,国务院总理的(文字)新闻只能由新华社播发,但现在这种情形正在发生改变:2015年5月6日, 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痛斥某些办事机构办事难,要求“证明你妈是你妈”的新闻,是由中国政府网采写、刊发的。

这篇文章以新闻的视角、娴熟的手法,为受众提供了一篇有血有肉的会议报道。 这篇署名“李之南”的报道甚至罕见地出现了会议现场的描写———

“我看到有家媒体报道,一个公民要出国旅游,需要填写‘紧急联系人’,他写了他母亲的名字,结果有关部门要求他提供材料,证明‘你妈是你妈’! ”总理的话音刚落,会场顿时笑声一片。

“这怎么证明呢?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人家本来是想出去旅游,放松放松,结果呢?”李克强说,“这些办事机构到底是出于对老百姓负责的态度,还是在故意给老百姓设置障碍?”

再看新华社关于这次会议的报道, 完全中规中矩且没有这些生动鲜活的内容。 可以想见,如果依然是新华社一家报道, 公众只能从官样报道中了解总理的发言, 受众无法评价新华社报道是否漏掉了重要信息。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中国政府网的同题报道无疑是对新华社的一个强烈冲击, 新华社必然要思考如何改进报道,更加吸引受众。

同样地,还有新媒体“学习小组”“侠客岛”等关于习近平的报道、分析,都是对《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传统媒体部分固有地位的冲击。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策划部、 网络新闻部主任杨继红认为,现在,无处不在的新媒体用海量信息倒逼我们的权威地位, 无处不在的自媒体倒逼我们的时效优势,新媒体的亲和力、互动性倒逼我们的用户接触能力。

二、新闻不仅是新闻,也可以是资讯

传统的新闻传播理论认为, 新闻是一种特殊的信息,只有进入新闻传播中才得以实现。 关于新闻的定义很多,比如得到很多人认可的陆定一的界定: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新闻应该是最近发生的事实,但新媒体平台中,经过梳理整合的内容也会得到广泛传播。 比如,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曾发布过“高校中的情人坡”,阅读量超过10万。 按传统的新闻观念,是不可能发布这样的内容的。

与传统媒体处理方式不同, 新媒体的新闻专题多采用“1+N”的模式。 一条硬新闻后面,会列出几条同类新闻,但这些新闻更像资讯。 同时,越来越多的资讯跻身“新闻”行列。 比如:5月19日的网易新闻客户端的“头条”下,有一条是《一见你就笑:表白的正确姿势》,导语是:记我的第N次表白失败。 狗,果然还是单身的多;还有一条是《为何亲友总热心干预我的生活》,导语是:这样做更多时候会给他人带来困扰,侵害他人的正常生活。

这些内容,按传统的理念,是断然不能和新闻混在一起的。 新媒体这样处理是要给正餐配甜品吗? 当然不是。 腾讯原副总编辑李玉霄说:“在互联网上,媒体属于信息类,阅读新闻的需求从来不是第一位的, 第一位是社交,音乐、网络、邮件、视频、娱乐,然后才是看新闻,甚至可能还要再往后。 也许有一天,新的媒体形态生成之后, 新闻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插件而已, 就像现在的朋友圈对微信而言是个插件一样。 ”[2]

传统媒体的受众,以消费新闻为主;新媒体用户, 以获取资讯为主, 获取新闻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要想提高新闻的黏性,就要多提供用户需要的产品。

也就是说,未来的新闻生产者,不能只提供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产品,也要通过信息的整合、梳理,向用户提供各种资讯。 媒体发展要赢得未来,必须把占有用户、发展用户、集聚用户作为重要抓手,并将其贯穿于媒体融合发展的全过程。

三、从作品到产品,新闻生产的观念和流程都在变

广义的新闻生产, 指的是新闻机构及其从业者对新闻的选择、加工和传播。 传统媒体运行中,新闻的选题发现、价值判断、采访、写作、编辑本身是一个闭合的系统,受众无法参与,也无从知晓。 对记者来说,一篇报道是一件作品,记者的工序完成后,加工打磨乃至销售,已经不属于自己的工作范畴了。

但现在用户是中心了, 越来越少的人读报纸杂志,越来越多的人在刷手机,你无法强迫任何一个人在他不喜欢的新闻标题上多停留一秒。 新技术、新媒体带来了用户阅读场景和阅读需求的变化。 2013年, 艾瑞咨询集团关于“用户使用手机上网的使用场景” 的调研表明,移动互联网已经渗透到24小时中的各个时段和家中、工作场所、交通工具、公共场所、户外、学校等各种场景。 无论是候车厅、飞机场候机厅, 还是汽车站、银行办事大厅,反正你站着等的时候, 你就不由自主拿出手机来了。

受众的阅读碎片化,新闻报道就不能长篇大论。 你必须要考虑消费者的感受,否则用户会用脚投票。

有了产品, 首先要考虑的就是销售———有没有人愿意买? 过季的商品还能打折,滞后的新闻没人关注,加强时效性是必须的。

以往,作为作品的新闻报道,标题制作的关键是要提炼出“新闻点”,最好是给读者造成视觉冲击,让读者产生阅读的兴趣。 在新媒体环境中,先要考虑的是有没有“卖点”。 卖点和新闻点统一时是“关注点”, 不统一时就成了标题党。

新媒体甚至对新闻的篇幅都重新进行了规范。 以深度报道为例,顾名思义,深度报道应该有一定的篇幅,虽然不是文章越长越有深度,但必须有一定的文字量才能表达复杂的内容。 以《中国青年报》的深度报道为例,通常一个事件会有8500字的容量。 这样的篇幅,在报纸上,如果题材重大、制作精良,还是能吸引读者的, 但对通过移动客户端看新闻的人来说,无疑是一场酷刑,没有一个人有毅力、有兴趣读完。 因此,当网络媒体开始原创深度报道时,首要的是压缩深度报道的篇幅。 比如,搜狐的深度报道要求控制在2500字以内,因为太长会影响阅读。

记者需要关心自己稿子的点击率、转发率吗? 传统媒体时代,报纸就是渠道,发行量就是影响力,记者只要安心写稿就可以,无需过多考虑读者的反馈。 但是,新媒体时代,新闻的时效、标题的制作、篇幅的长短都会直接影响报道的传播效果,而且,所有的传播效果几乎都可以量化, 这些数据反过来可以校正选题的判断标准。

新闻发生了,记者无论反应多么迅速,都有时间上的延迟。 有些延迟是致命的,因为你可能被网友抢先, 有可能被同行抢走第一落点。 而新媒体手段可以弥补这个遗憾———《新京报》“即时新闻”团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十几个人,每天针对当天重大新闻热点, 通过连线的方式联系新闻当事人,与其对话,最后把报道放进《媒目》《盘点》和《图个明白》等栏目中。

新京报新媒体内容中心副总监刘刚说, 以前做记者时很单纯, 记者只要把稿子写完了, 就不用管了,剩下的是编辑和领导的问题,我不在乎它的流量多少、发行量多少、转载率多少。

但现在, 他的大部分精力花在了建立渠道和资源,联系各大门户和客户端。 “我们现在有能力让我们的稿件在两分钟内上到各大门户的首页”。

这种转变来自新媒体带来的压力。 “你晚一分钟,晚一秒钟,门户抓取了同质媒体的报道,把别的报道置顶以后,你的稿子就会垫底。 垫底就意味着没有流量、没有关注度。 同样花精力做的事情,没有关注度、没有传播,还有什么意义呢? ”

新闻学的一些传统理念正被颠覆。

新闻的价值判断曾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事情。 记者要根据事件的时效性、与受众的接近性、自身的冲突性、趣味性等维度,判断一条新闻是不是值得采写。 这既与记者的新闻敏感有关,又体现着一个记者的能力水平。

新媒体的出现, 可以让编辑通过数据指标对选题做出判定。 比如,某一天,全国发生了若干起重大交通事故, 是选择发生在河北的这起事故还是选择河南的那起事故进行报道? 监测结果表明,网民对河北的这起交通事故关注程度更高, 当然要选择河北的这起事故进行报道。

ZAKER总编辑叶伟民提出, 要学会和机器做朋友,因为“机器就像我们通向用户的桥梁,如何利用好它们,决定着服务用户的方法和手段”。

在ZAKER,每一篇稿子发出后,机器都会记录详尽的数据———用户用拇指选择了他们认为有价值的内容, 这种精准反馈又指导着服务提供商不断优化内容组织和推荐,实现一个始终正向的激发。

数据新闻更是颠覆了传统的新闻理念。新闻是小概率事件,概率越小,新闻性越强。 但在数据新闻中, 恰恰是发生频次越高的事件越能成为吸引人的新闻。

新闻的娱乐化表达曾被认为是低俗化的表现, 但新媒体形势下, 新闻需要而且也应该进行娱乐化表达和包装。

2014年12月17日, 美国总统奥巴马通过电视宣布,美国将与古巴恢复完全外交关系,并在古巴首都哈瓦那重设使馆。 这一消息迅速传遍了世界。 传统的新闻操作会怎样呢? 报纸、电视会推出专题,请专家学者梳理美古关系的发展历史、 分析美国突然宣布与古巴恢复完全外交关系的原因和背景、 设想这一举措带来的影响等。

网易新闻客户端使用了娱乐的方式吸引受众: 推出了一期围绕美古双方半世纪以来经典新闻事件的H5答题游戏, 用户通过10道简单有趣的闯关答题,对美古双方的政策举措及价值考量有所了解,继而激发他们对这一新闻的来龙去脉有个轮廓性的思考或兴趣。 从H5专题的分享情况来看,这一新闻产品比同类题材单纯的文字稿获得的传播度高很多。[3]

媒体融合是一项“转基因工程”。 新媒体的应用、 发展迫使传统媒体及媒体人转变观念、创新思维、掌握技术。 这是一个痛苦而漫长的过程,但也只有经历这一过程,媒体才能焕发生机,成为拥有广泛受众和强大社会动员能力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朱光烈.我们将化为“泡沫”——信息高速公路将给传播业带来什么?[J].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4(2).

[2]张志安.互联网如何影响我国新闻业[J].传媒,2012(12).

融媒时代乡村广播发展路径探索 篇5

一、精准化、智能化的现代农业要求专业媒体在深度和广度上寻求突破

中国农业正在从精耕细作、“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向精准化、智能化的现代农业升级, 大农业、大水利、大机械, 以及新型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必将给现代农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乡村广播作为关注农业的专业媒体必须顺应这种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升级转变,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传统的针对具体农业生产问题的讲座式节目内容、一对一解决具体问题的咨询只能满足极少数个体的需求, 无法为大农业生产主体提供服务。这要求乡村广播在节目设置、选题策划上要具有前瞻性, 嘉宾指导要具有建设性, 产业布局要具有战略性。

随着现代农业的迅速发展, 乡村广播目标受众的需求与目标市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节目的必听性是乡村广播生存的制胜法宝, 乡村广播提供各项服务的必用性才是平台化生存的秘密武器。因此, 节目设置、活动策划以及嘉宾指导都要站在农业产业发展的前沿高度进行引领。

二、节目制播专业化、多样化、精品化、碎片化, 增强可听性

传统的乡村广播因为节目内容过于专业、节目板块过于冗长、节目形式过于单调, 从而导致乡村广播的节目缺乏可听性, 加上乡村广播多是中波播出, 因此很难在与众多已全省覆盖的城市频道较量中脱颖而出。因此, 乡村广播要打破以往节目的窠臼, 实现节目内容专业化、节目形式多样化、节目制作精品化、节目播出碎片化, 通过随时融网插播的最新信息、歌曲、公益广告实现节目的润滑, 从而增强节目的可听性, 进而提升频率影响力。

三、融媒平台下专业服务私人定制, 在窄播中寻求传播效果最大化

当下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网络时代, 碎片化的微博、海量的新闻、随时更新的微信, 我们的工作生活淹没在各种信息洪流中。每一个受众都迫切地希望通过“个性化”的方式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和服务, 尤其是专业领域具有战略指导意义的信息和服务, 这为专业媒体的乡村广播提供了发展的机遇。乡村广播可以线下在专业领域细分各类信息, 推出私人定制信息推送服务, 以点对点的专业服务吸附忠诚度最高、黏度最强的高端受众。比如精细化的农业天气、农业前沿科技信息、种子新品种等专业内容。新媒体技术为乡村广播的专业信息私人定制服务提供了技术支持。虽然这种私人定制服务是小众窄播, 但是这种窄播所服务的高端受众的口碑相传必然达到几何式增长的效应, 这种窄播必然带动乡村广播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四、全国乡村广播联袂, 构建乡村广播立体发展全新模式

乡村广播的存在是一个地方农业基础厚实、农产品丰富、农业发展潜力巨大的最好诠释。中国农业的迅猛发展, 也昭示出农业经济迅速崛起, 成为未来经济发展富矿的现实。

全国各个农业大省当地的农产品虽然蜚声国内各省市, 但外省的消费者往往因为担心当地市场所流通产品的品质而在购买时犹豫不决。如果全国乡村广播联手合作, 竭诚联盟, 共同携手推出类似“绿公社” (辽宁台推进的项目) 的统一门店, 我们就有了全国各地农产品互相流通的畅通渠道, 凭借媒体的社会公信力, 加上宣传资源, 全国乡村广播网络下流通的经过精心遴选的安全食品必然可以让全国各地的受众随时大饱口福!这不仅造福百姓, 也是传统媒体产业化发展的必由路径。

在搭建安全食品流通网络的同时, 乡村广播可以借鉴湖北的“垄上模式”, “线上”精办节目, 打造品牌节目链, “线下”通过农资销售、绿色农产品销售、农村信息咨询服务、农村保险销售、农机销售、农业生产服务等业务, 打造乡村广播全面参与的农业产业链, 在“线下”为乡村广播搭建一条全新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

融媒时代摄影记者的机遇及挑战 篇6

2008年春节期间, 我国南方出现的强降温和大暴雪冰冻天气导致交通运输大范围受阻, 媒体记者无法进入部分交通停滞的地方进行采访拍摄。为此, CCTV新闻频道联合央视国际星播客推出了“迎战暴风雪”、“我给家人拜年了”的视频征集专题活动, 一周内收到网民上传的DV视频作品200余件, 部分网友自拍视频在新闻频道播出。汶川大地震期间, 由新浪论坛最先发起的“用爱心创造奇迹”、“新浪拍客记录四川汶川大地震”的系列活动, 新华网、人民网、央视网、搜狐网、凤凰网、四川新闻网等众多媒体与网友的互动、联动传播成为中国新闻报道的创新经典。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体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融合互动将中国的媒介逐步带入融合时代。

“媒介融合” (Media Convergence) 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提出, 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 重点是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将“融合媒介”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 主要是指各个媒介之间的合作和联盟。当前, 在以网络为载体的各种新技术、新媒介的融入中, 原有的传统媒体为争取受众市场都主动采取接纳姿态, “媒介融合”已成为一种无所不在、影响巨大的现象。

融媒时代摄影记者机遇

“媒介融合”的迅速发展, 不仅给传统媒体的传播生态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也给为传统媒体工作的摄影记者带来了极大的机遇与挑战。

首先, 媒介融合的大传播环境为摄影记者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大的工作平台。以往传统的媒介传播环境下, 各媒体之间的互动和联合较少。摄影记者主要为报纸、杂志等纸质媒体拍摄静态的新闻图片, 其工作平台一般局限在一家报社内, 甚至因为“挣工分”的计酬奖励体制, 他们常被限制在更小的某一领域或地区拍摄, 不能“串场”。而以网络为技术基础的媒介大融合传播环境下, 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之间的互动和联系加强。原来只能在报纸上非常有限的空间中挤出一小片地方刊登新闻图片, 而以网络为主要的传播载体的新媒体则为摄影记者的图片提供了几乎无限的传播平台, 海量的容纳、数码技术的迅捷处理、网络“无远弗届”的瞬时到达为新闻摄影的传播提供了极大的空间。此外, 博客、播客、拍客等新的网络传播平台更为摄影记者的个性展示提供了体制外的空间。在汶川大地震期间, 不少记者将自己拍摄的大量图片配以简单的文字说明上传到个人博客上, 随后又很快被网友转载到各大论坛, 产生了传统报纸所难以达到的传播效果。

其次, 媒介融合传播环境下的受众是“读图时代”熏陶下的新生代, 他们更趋向于“读图”获取信息。传统的文字版面一统天下的局面早在上世纪末已经随着“读图时代”的来临发生巨大的变化, 快节奏、高效率的现代生活导致受众“快餐化”的阅读习惯, 曾经的“图文并重、两翼齐飞”也逐渐转化为今天的“图说天下”, 视觉化的传播语境已经形成了“读图 (像) ”的习惯。受众的选择将摄影记者从曾经从属的“配图匠”升级为独立的“摄影师”, 其被需要和受重视的感觉尤胜于前。

再次, 媒介融合的传播环境增大了新闻图片的传播价值。传统的传播环境下, 摄影记者所拍摄的图片常常只能作为其所供职的报社采用, 由于报纸容纳图片量极其有限, 大量的图片实际成为永难见天日的资料最终被“藏弃”。只有极少数的图片可能进入二次传播领域, 更稀少的图片可能获得某个奖项在一定范围内引起一阵关注后归于沉寂。而媒介融合 (电视、网络、手机等) 的传播环境则使得大量的图片在各媒体中多次亮相, 不仅增大了该新闻图片的传播价值, 也因图片库的市场推销增大了该新闻图片的市场价值。在此传播过程中, 热闹的网络图片市场为摄影记者的图片销售提供了低成本而高效率的平台。

融媒时代摄影记者面临的挑战

媒介融合的传播环境在为摄影记者带来以上诸多机遇的同时, 更多的是较以往传统媒体传播环境下更严峻的挑战。其具体表现如下:

媒介融合的传播环境对摄影记者的个人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一, 是要求摄影记者从以往只是运用相机拍摄静态图片过渡到能同时使用带有拍摄高清画面的数码相机或摄像机进行动态影像的拍摄、同时现场运用话筒等设备采集较高质量的音频信息、必要时还要辅之以记者本人的现场采访报道, 并在结束采访后立即对所拍摄的资料进行编辑, 最终要求摄影记者上交的不仅有从拍摄视频中截取的静态图片, 还有编辑好的视频等资料。摄影记者必须熟练运用各种数码设备, 掌握网络传播、多媒体制作技术, 能独立对文字、图片、图像、声音等信息进行编辑处理。真正成为横跨广播、报纸、电视、网络、手机等多种媒体的全媒体记者。其二, 以网络为基础的融合媒体上充斥着海量的图片图像信息, 经过网友的点击选择后将有大部分沉寂为垃圾, 只有极少数精品图片和图像获得更大的传播价值。受众在海量图片图像的熏陶下, 审美能力有了长足进展, 平庸的影像作品已经很难吸引受众越来越挑剔的目光。融合媒介时代更强调新闻作品的精品意识, 这为以往只满足于“咔嚓”交差的摄影记者敲响了警钟。

媒介融合的传播环境导致传媒机构内部竞争加剧。一是同一媒体内部的摄影记者之间因为新的竞争市场出现, 个人原来所拥有的条件发生巨大变化, 原有的利益格局被重新划分, 每个人都全力以赴争取在新的市场蛋糕上分得更多的利益。二是文字记者开始进军摄影摄像的领域。由于摄影摄像的技术门槛日益降低, 受过良好教育的文字记者对操作摄影摄像数码设备并不感到陌生和恐惧, 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自学和培训以后, 已经能逐步胜任一些摄影摄像的采访任务, 加之其对文字的把握能力常常要强于摄影记者, 相对于只擅长甚至只会拍摄的摄影记者而言, 能写能摄的文字记者在融合媒介的传播环境中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竞争激烈的表现之三是不同媒体机构之间的竞争加剧。以网络为基础的传播平台以及网络图片库的大量出现, 以往“奇货可居”的局面已很难出现, 而“无远弗届”的网络更是将国内国际的摄影同行拉在一起近距离搏斗。“地球村”的时空压缩导致了更明显的优胜劣汰, “丛林法则”的生存危机空前巨大。

媒介融合的开放式传播环境吸引了众多非专业记者的热情参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明显进步以及公民文化水平的逐步提高, 曾经为少数人才能拥有的“贵族玩品”——数码相机、摄像机、电脑等数码产品大量进入普通百姓家中, 其普及率在城市已经接近普通家电。与此同时, 摄影、摄像以及电脑、网络等操作的技术门槛目益降低, 大部分受过中等教育的公民即可因爱好而将这些“高科技”产品玩得得心应手。数以千万计的网民纷纷加入到传播队伍中来, 他们很多人一不为名, 二不为利, 仅仅因为爱好甚至只是出于良知而投入进来, 在2008年的南方大暴雪和汶川大地震期间, 借助于超强的网络, 这些新闻业余爱好者将无以计数的图片和影像上传到博客、播客、拍客、论坛等网络空间上, “公民新闻”一时间大有占据半壁河山的气势。尽管他们拍摄的图片和影像相较于专职摄影记者的作品显得青涩甚至杂滥, 但他们抓住了新闻影像的最重要的特质:真实!所以, 不少业余图片、影像的访问量和受关注度依然超过普通的报纸等媒体。普通“市民记者”的出现蚕食了摄影记者常常不能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的生存空间。

结语

科技的进步催动传媒发生巨大的变革, 以网络为基础的新技术、新媒介逐步融入传统媒体并将其带入“媒介融合”的时代。摄影记者在享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大的工作平台之同时, 更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高度专业化的职业要求以及全媒体的工作技能和全民传播等严峻的挑战。摄影记者必须全力以赴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以适应“媒介融合”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培林:《读图时代的媒体与受众》, 北京, 新华出版社, 2005年版。

[2].许日华、郭嘉:《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人民大学谈媒体融合》, 人大新闻网站, 2006-4-11。

[3].蔡雯:《新闻传播的变化融合了什么——从美国新闻传播的变化谈起》, 《新闻采编》, 2006 (2) 。

报业融媒要巧借“东风”觅突破 篇7

近几年来,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 移动终端的发展异常迅猛。彼涨此消, 与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相伴随的, 是传统纸媒的逐渐式微。各大报业集团的广告业务急剧收缩, 利润下滑严重, 均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困境, 业界的“报纸消亡论”也一度甚嚣尘上。为摆脱困境, 传统纸媒纷纷大刀阔斧地进行新媒体布局, 新闻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APP等新媒体产品几乎已构成各大报业集团的“标配”, 除此之外, 各大报业集团也在积极进行其它方式的新媒体探索, 积极孵化多种新媒体项目。

但各大报业集团表面上热火朝天的新媒体实践无法掩盖一个极其尴尬的现实, 即新媒体项目影响力偏弱, 盈利能力较为单薄。影响力偏弱使报业新媒体在舆论引导方面无能为力, 无法在“高手林立”的新媒体方阵获取足够的传播力, 对受众的有效传播和舆论引导付诸阙如;盈利能力单薄更是影响到了报业新媒体项目的再生产能力, 使新媒体项目无以为继, 枉论发展壮大。于是, 报业融媒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形:一方面, 融媒实践热火朝天, 微博微信公众号、APP遍地开花;另一方面, 新媒体项目前景堪忧, 舆论阵地和盈利平台的双重“营养不良”, 使这些报业新媒体项目看起来岌岌可危。

二、困境分析:新媒体的“羊群效应”

之所以会产生报业融媒的如此困境, 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必须被提及, 即新媒体领域的“羊群效应”。“羊群效应”也叫“从众效应”, 是指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像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 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表现在新媒体领域, 就是一个领域/地域中最为强大的那一个或几个新媒体项目构成的“第一方阵”就像“羊群效应”中的那只头羊, 能够吸纳走绝大部分受众, 而排名稍微靠后的新媒体项目就只能吸引到微乎其微的极小部分受众。门户网站、QQ、新浪微博、微信、新闻头条、澎湃新闻等均为例证。

除“澎湃新闻”等极少数例外, 绝大多数报业新媒体未能进入“第一方阵”, 原因至少有以下几点:

1. 资金限制。

发展新媒体, 并不只是口头说说、脑子想想、随便组一个班子就能成功的, 它是需要真金白银、需要巨额资金支撑的。所以, 新媒体项目在业界有“烧钱项目”之称。报业集团近些年的利润下滑, 使集团自身的日子已相当难过, 再拿出巨额的财政来扶持新媒体项目, 尤其考虑到这些被扶持的新媒体项目短期内还看不到盈利希望时, 对于各大报业集团来说, 真的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

2. 技术限制。

相较于传统媒体, 技术对于新媒体的发展至关重要, 它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媒介融合的基本驱动力。但, 恰恰是在技术这一环节, 报业集团最为欠缺, 它是报业集团的软肋和短板。传统纸媒大多不具有技术基因, 要补齐这一短板, 需要一个时间过程, 增强技术开发, 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的工程, 它需要日积月累, 不可能一蹴而就。

3. 新媒体形态自身限制。

无论是报业APP, 还是报业的微博微信公众号, 在智能终端上, 不仅要面对门户网站、门户网站开发的新闻APP如网易新闻等、科技公司开发的APP如今日头条等的竞争, 同时, 还要面对其它非新闻类APP应用平台, 如游戏应用平台、视频应用平台等的竞争, 显然, 无论是哪个层面的竞争, 报业集团的新媒体形态都处于劣势。

综上因素, 报业新媒体很难完全凭借自身实力跻身新媒体阵营的“第一方阵”, 自然也无法在新媒体“羊群效应”下吸纳到海量用户。

三、突围之途:巧借“东风”, 双向拓展

面对困境, 报业融媒的突围之径何在?笔者认为, 在目前态势下, 报业融媒要想突破局限, 走出困境, 必须摒弃仅仅依靠自己“孤军奋战”、“自力更生”、“白手起家”的思想, 需要“巧借东风”、“借船出海”, 通过对政府的依靠以及与传媒科技公司的合作来达到自己“合纵连横”的目的, 从而使自己的融媒产品在智能终端平台上占有一席之地。

首先, 报业融媒必须强化对政府的依靠, 用足政策。报业集团作为党和国家的喉舌, 不仅仅在于信息传播, 它还承担着党和政府的政治宣传、文化教育等意识形态功能, 是名副其实的“意识形态国家工具”。因此, 当传统媒体在新的传播语境下遭遇发展困境时, 我们看到, 不仅是传统媒体自身陷入焦虑, 同时, 党和政府也是充满担忧。舆论阵地不容有失,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很快上升为国家战略。所以, 报业融媒一定要强化与政府的沟通。在融媒过程中, 不仅要勇于“出手”, 也要敢于“张口”。当新媒体项目遭遇困境之时, 要依靠政府的帮助来渡过难关, 要积极在资金、政策、技术、人才等多个层面向政府申请援助。实际上, 目前在报业融媒方面风生水起的上海报业集团, 在依靠政府层面上就有较为成功的经验。在资金上, 解放文汇每年可以获得上海市政府5000万的扶持资金, 另外, 上海市政府还出台了《上海市主流媒体发展新媒体专项资金实施办法》, 报业集团又可以获得可观的资金支持。在行政支持方面, 作为上海报业集团新媒体“三驾马车”之一的“上海观察”, 众所周知它采取的是付费模式, 但其付费模式之所以能够成功推行, 主要也是依靠了政府的行政力量, 通过政府的行政推广, 依靠区县 (包括部分委办) 集订方式发行, 这些行政举措为“上海观察”的收费运营打下了托底基础, 即使没有大量的市场化付费订阅, “上海观察”也能获得可观的资金支持和经济效益。除像上海报业集团这样在资金和发行上积极依靠政府之外, 其它报业集团还可以积极争取政府的广告投放、活动、会展等方面的业务支持, 同时, 在人才引进、公共技术平台搭建等方面, 政府的有力支持无疑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报业融媒过程中的“燃眉之急”。

其次, 报业融媒需要强化与传媒科技公司的深度合作, 实现“双赢”。在此方面, 深圳晚报与ZAKER合作的深圳ZAKER值得肯定。鉴于目前报业融媒的局限性, 深圳晚报选择了另外一条融媒道路, 用深圳晚报总编辑丁时照的话来说, 就是深圳晚报要走一条不同于新闻资讯APP或传统媒体“两微一端”的第三条融媒之路。深圳晚报选择与ZAKER合作打造深圳版ZAKER, 看重的就是ZAKER的平台价值。ZAKER作为国内最受欢迎的互动分享和个性化定制泛资讯分发平台, 截至今年7月底, 已累积超1.4亿用户, 深圳地区在没有任何垂直服务的情况下已拥有超300万用户, 这个用户数量, 无疑远远超过深圳地区所有报纸的发行量。基于此合作诞生的深圳ZAKER以深圳为中心, 呈现具有本地特色的新闻资讯、生活服务、社交互动内容, 这是一个全方位展开的围绕深圳用户来提供本地资讯、服务的长期合作, 也期待面向深圳千万用户缔造一个集“资讯、社区、生活服务”于一体的移动生活入口。深圳ZAKER推出之后, 对于深圳晚报来说, 既解决了海量用户问题, ZAKER平台的一亿多订阅用户都可以为我所用, 同时也解决了技术及其人才问题, 融媒过程中的技术开发和运营, ZAKER可以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报业融媒, 深圳ZAKER无疑昭示着另外一条探索之路。

四、结语

融媒时代新闻人才培养途径的思考 篇8

一、新闻学与其他学科结合的培养方式

新闻学作为一门学科, 它与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将新闻学与其他学科完全孤立开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全面新闻人才的培养, 更不会适应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多年来, 新闻界一直流行着“新闻无学论”的说法。一方面, 新闻学与老牌学科相比发展时间较短, 体系不够成熟;另一方面, 由于新闻学是杂学, 涉及知识面广, 仅一个学科无法将其全面覆盖。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在2012级本科生教育中采取了“2+2”的教学模式, 学生前两年可在经济学、社会学、中外语言文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中任意选择一个方向进行学习, 后两学年按照新闻传播学各专业的培养方案学习, 集中学习新闻传播的理论课和实践课。从而在四年制的本科教育中, 掌握两门学科的本科专业知识。这种新的教育模式, 不仅使学生开阔了的视野, 拓展了的思维, 也将新闻的专业知识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 有利于培养学生独到的洞察力与判断力, 弥补了在传统的新闻教育模式下学生对其他专业知识涉猎较少的不足。

二、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的教学方式

新闻学作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新闻教育者应在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 新闻教育部门需在师资队伍上实现“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双向流动。

(一) 将业界人士引进课堂, 师资队伍分工明确, 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

新闻教育的师资队伍应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打造,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向分工。一方面, 具有高学历、从事新闻传播事业研究的教师负责新闻理论、史实内容的教学;另一方面, 聘任报社、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中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记者、编辑等为客座教授或兼职教师, 负责新闻采写、编辑、评论等实践性较强课程的教学。

高校新闻学院也应不断优化师资结构, 实现向“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转变。资深记者常年在新闻报道的一线工作, 对于新闻知识的运用与实践有着自己特定的感悟, 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将知识“扬长避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的新闻学院经常邀请当地媒体的业界人士走进校园举办讲座, 业界人士的校园讲座日趋常态化。①

在美国, 高校新闻学院聘请教师的先决条件并非博士学位, 而是要有丰富的新闻从业经验, 专业课的教授一般都是资深记者出身。②中国高校新闻教育的师资应避免重学术、轻实践的要求, 在新媒体日益发展的社会背景下, 学校应注重在校新闻教育者实践技能的强化, 每年定期组织新闻教育者到社会媒体进行交流、培训, 以适应社会对新闻教育的要求。

(二) 优化教学模式, 让学生走出课堂。

传统教师传授、学生听讲的单向新闻教学模式较为枯燥、死板, 学生接收效果差, 不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灵活地运用于实践当中。融媒时代, 新闻教学的改革需要向全媒体教学及师生双向互动转化、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对于新闻理论课程的学习可适当转换师生角色, 以小组的形式通过课下搜集材料、小组讨论、备课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使学生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完成对某个章节的讲授, 小组展示完成后由其他小组和老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从而既能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吸收和运用, 又可避免理论课程的枯燥。

此外, 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教师应鼓励学生走出课堂, 通过观察、采访在社会中寻找新闻线索、确定新闻主题、获取新闻素材。同时, 高校新闻学院应与当地媒体加强联系、进行教学合作。使学生定期到各个媒体参观实践、进行短期实习和锻炼, 将实践型课程教学在媒体实践中完成。

三、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培养途径

二战时期即有一人身兼摄影和文字二职的记者, 当代西方新闻界强调的super journalist (超级记者) 概念意味着在媒介融合的当代, 许多新闻工作者要承担的是多重任务, 如新闻的采集、编辑、摄影、制作、发布等, 都由一人完成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避免出现因沟通失误产生的问题。在许多报刊杂志因运营不良而苦苦支撑的今天, 我们更加意识到新闻工作者一才多用、一专多能的重要性, 以及媒体对于全能型记者需求的迫切。

在“哥伦比亚”和“密苏里”为代表的新闻教育实践模式大行其道的今天, 我们意识到传统新闻教育不能仅仅集中于新闻理论、而应更多倾向于新媒体技术, 不能无视学生多样性的塑造, 更不能抱着抵触的心理看待新媒体的发展, 因为缺乏技术支撑常会使工作处于被动状态。

在课程设置上, 在保证新闻理论课的同时可以扩大基础课范围, 将网页制作等囊括进去, 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技术类基础课的机会。注意“杂才”与“专才”兼而有之, 建立范围广、程度深、体系全的课程, 帮助学生涉及多个领域, 给予学生自由选择方向的空间, 使之对某一领域产生浓厚兴趣, 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选择重点深造, 有力地培养新闻“专才”。如在新闻学专业下开设报刊版面编辑、网络媒体等方向, 学生兼顾多个方向, 成为技术上的“杂才”。

新闻实践操作平台往往需要投入较大资金, 学校要给予学生技术支持, 多鼓励学生进行全媒体实践, 将所学到的新闻理论、技术知识与新媒体技术结合起来。实践出真知, 光懂得理论是不够的, 还要多实践。事实上全媒体实践是一个双赢过程, 学生在电子杂志等产品制作过程中, 自主创建和运用微信微博平台不仅了解到了技术的重要性, 也在新闻报道规划中锻炼了探寻新闻价值的敏感性。

四、人文素养的不可缺失

现在人们获取知识与信息的渠道, 已经从过去单一的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等过渡到通过新媒体进行的大众传播模式。科技的发展加速了信息的更新速度, 让世界成为“地球村”, 人们及时、准确的了解正在发生的事件以及很多鸡毛蒜皮的小事。新闻媒体在为社会大众传递信息的过程中, 也从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等方面为大众塑造了一个成熟完整的人文环境。这个环境可以说是虚拟的, 因为是基于人们在摄取信息后产生的大概印象。而在新闻工作者进行新闻选择和新闻产生的过程中, 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和人文素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追求点击率和阅读量已成为衡量新媒体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 难免会造成记者编辑一味追求点击率和阅读量而制造“嘘头”的情况, 这与人文素养的缺失密不可分。新闻教育不能忽略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的缺失使新闻界很容易重蹈上世纪美国“黄色新闻”时代的覆辙。

在新闻事业管理人员看来, 新闻教育的效应得以充分发挥, 因为学新闻的学生相较于其他专业的学生优势并不很大, 没有鲜明的“不可替代性”。所以新闻专业学生更要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 注重职业操守、人文精神的培养, 清醒面对各种诱惑。《新快报》前记者陈永洲即使是科班出身, 也难抵挡金钱的诱惑, 更何况那些初出茅庐的其他专业毕业的从业者。

新闻教育的意义在于展现对于人性的关怀。因此, 学校新闻教育应着重培养新闻工作者“铁肩担道义”的人文情怀, 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 更加重视人的全面培养, 培养出既具备专业素养又通晓多种知识, 掌握现代传播技术的全能新闻工作者。

注释

11刘建秋《媒体融合型新闻教育模式探析》[J]《东南传播》2008年第12期

上一篇:歌剧风格下一篇:风险控制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