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媒体

2024-06-13

三农媒体(共5篇)

三农媒体 篇1

“三农”问题是关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当前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崭新发展阶段, 促进“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 电视作为现代大众传播媒介大有可为。关键是要认清受众状况和媒介自身的实际, 才能科学地选择宣传方向, 创新方式方法, 提高宣传质量, 从而在造就新型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 发挥电视媒体应有的作用。

受众分析:农民状况的变化

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业, 更没有新农村。但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大批农民走向城市, 农民群体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如果把农民群体看成一盆水, 那么当前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就是一团烈火, 在不断地给它加热。那些年纪较轻、受教育程度较高、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强的“分子”, 受热的速度相对较快, 从而不断向城市“蒸发”, 向工业、服务业等非农产业“蒸发”。老年人和妇女由于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等方面的原因, 留在农村的相对比较多。

以江苏省为例。2004年江苏全省有53.89%的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外出劳动力和未外出劳动力在年龄、文化程度、培训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外出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为36.02岁, 平均受教育程度为7.79年, 而未外出的劳动力平均年龄为44.28岁, 平均受教育程度为4.57年。 (1) 现在, 很多村庄中几乎找不到50岁以下的从事农业生产的男性劳动力。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 其知识结构、年龄结构状况很难适应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

当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一些积极的因素也在农民群体、农村社会中逐步显现出来。“由于各种生产要素可以在全社会乃至全球更加自由地流动, 城乡二元结构被打破, 劳动力可以流动, 农民可以进城打工, 城里人可以下乡投资……资本、技术、土地、劳动力等可以投向最有效益的地区和项目。” (2)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农村出现了有别于传统农民的新型农民。他们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一部分是从传统农民中成长起来的新型农民, 主要包括规模种植养殖户和农民经纪人, 其中有一部分人还到城市发展过。他们的知识水平相对较高, 眼界开阔, 思想灵活, 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市场经济意识。懂得要根据市场需求, 来确定种植养殖的品种和规模;懂得新技术对发展生产的重要性;懂得怎样去和市场打交道, 并从中谋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但是还有必要加强对这部分人的教育、培训、引导, 才能使他们适应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

另一部分人来自城市甚至国外。他们具有相对较高的知识水平和雄厚的资本技术积累, 能够更加理性宏观地看待中国农村和农业的发展走势, 知道如何参与到现代农业发展浪潮中去, 在市场竞争中谋求发展。他们从城市转入农村, 从非农产业转入农业产业, 应当被算作是新型农民。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纵深推进,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不断巩固和加强, 农村这个大舞台对城市资本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这部分人正在迅速增加。

发展现代农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离不开包括上述两部分人在内的新型农民。因此, 新时期电视媒体“三农”宣传必然要从单一面向农村向城乡并重甚至侧重面向城市转变。

媒介分析:“三农”电视节目现状

据统计, 目前, 在全国和省级电视台中开办农业节目的不到20家, 市县级台更是寥寥无几, 而且全国几乎没有独立的农业专业频道。在近400家已注册的各级电视媒介中, 开办有农业电视节目的只占4%。在全国电视节目年播出总量的1000多万小时中, 农业节目尚不超过1%。 (3)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市场原因。目前大部分商品消费尤其是高档、大额的消费, 基本上还是在城市中进行。出于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 各级电视台必然倾向于把城市居民定位为主要的目标受众, 因而有意无意地减少了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关注。电视媒体总是倾向于睡在城市这张床上, 满足于城市化生存, 而不愿意农村化生存。与此同时, 目前可以以无线方式收看的电视频道很少, 一般只有五六个。大部分电视频道都是通过有线传输, 农村居民要花钱才能收看, 收看的积极性自然会降低。更不用说很多地方的农村目前还没有通上有线电视。

另一方面, 各级电视台所掌握的资源差别很大, 宣传功能强弱悬殊。市级以下电视台接近基层, 拥有大量的“三农”节目资源, 但却苦于没有充足的人才、资金, 无力开发这座富矿。中央台、省台有足够雄厚的实力, 但却对基层资源鞭长莫及。同时为了最大限度地争取观众, “三农”节目大都追求一种普适性, 因此宏观的理念、模式等方面的东西讲得比较多, 微观的有针对性的东西相对就少了。

即使是目前这么少的对农节目, 受到方言和审美趣味等因素的影响, 其播出效果还要再打折扣。不少人因为听不懂普通话根本不看电视。加之信息也是一种特定意义上的“公共产品”, 按照“集体行动的逻辑”, 由于“信息垄断”和“搭便车”双重心理的作用, 农户几乎没有动力去获取信息并进行信息的传播。 (4)

这样, 电视媒体中面向农村的“三农”宣传与面向城市的“三农”宣传都不足, 也就不奇怪了。

对策分析:以创新求发展

梁漱溟当年曾经说过:“乡村建设之所求, 就在于培养起乡村力量, 更无其他。力量一在人的知能, 二在物质。” (5) 按照今天的理解, 乡村力量当指“三农”发展的内生动力。而内生动力主要由人才、技术、资本构成。当前农村缺少的正是人才、技术、资本。城市里蓄积着大量这样的资源, 却没有动力向农村流动。因此, 电视媒体必须跳出“农”字束缚, 坚持以人为本, 城乡统筹, 在宣传的内容、对象、宣传方式、经营理念等方面进行转变, 致力于推动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

在对谁宣传问题上, 坚持面向农民、兼顾市民。一方面, 坚持把对农村、农民的宣传作为主体。改变农村现状,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最根本的还是要依靠农民。我们在对农宣传中, 要不断加大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宣传推广力度, 加大新人新事新风尚的宣传力度, 从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进行引导, 促使农民崇尚科学, 掌握技术, 改造农村。

另一方面, 积极尝试加强对市民的“三农”宣传。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 发展现代农业, 并不能仅仅依靠传统农民, 还应该重视推动城市人才、资本、技术向农村流动。因此, 在做好针对农民的宣传的同时, 必须把城市居民纳入目标受众范围, 积极探索搞好对市民开展“三农”宣传的新方法、新途径。要加大观光农业的宣传力度, 打造观光农业品牌, 引导市民到农村去消费。加大对到农村创业的市民典型的宣传力度, 告诉人们农村天地广阔, 是投资创业的大舞台, 从而引导城市资本、人才、技术向农村流动。

在宣传什么这个问题上, 坚持重点突出、全面覆盖。一是坚持全面覆盖, 讲究宣传的计划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对照这样的要求, “三农”宣传工作面广量大, 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因此, 宣传过程中必须讲究计划性, 必须充实“三农”报道力量, 因时制宜地搞好题材策划, 形成阶段性的某一方面工作宣传攻势, 以期收到好的宣传效果。

二是坚持抓重点, 加大典型宣传力度。任何一项宣传工作, 都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三农”宣传也是如此。近年来, 全国各地涌现出了一大批创业致富、农村环境建设的先进典型。在“三农”宣传中, 必须注重搞好典型宣传, 用典型带动农民学习新技术、弘扬新风尚、创造新业绩。

三是坚持抓热点, 强化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近年来,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新的方针政策不断出台, 随之经常出现农业税减免、村委会直选、种粮补贴这样的阶段性热点。为此, 必须注重加强对这些热点的关注和宣传, 及时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告诉农民和市民。告诉农民有利于促进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减少农村矛盾, 促进农村和谐;告诉市民有利于增强他们对到农村创业投资的兴趣, 促进资本、技术、人才向农村流动。

在怎样宣传问题上, 坚持贴近基层, 塑创特色。这方面央视农业频道的《每日农经》、《致富经》等栏目是典范。他们致力于告诉老百姓有关“三农”方面最新鲜的事实, 坚持用老百姓身边的故事去影响老百姓, 充分体现了新闻的接近性和趣味性, 也体现了三贴近原则的要求。这些栏目在观众中的影响力因此长盛不衰, 一直深受老百姓的欢迎。因此, 电视“三农”报道必须强调要有体温, 做到“软些, 软些, 再软些”。即使是面上的情况报道, 也要求小切口, 从具体的人物和故事切入, 挖掘、讲述故事, 增强“三农”宣传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在媒介选择问题上, 应该以中央台和省台为龙头, 以市县电视台为主阵地。上世纪90年代, 日本普遍建立社区广播, 其目的就是“为了缩小中心城市与地方的信息差距, 弥补信息失衡的缺陷。日本长期存在着信息的收集和发布偏重于中央的情况”。 (6) 就我国现实条件来看, 要扭转城市与农村、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信息供给严重失衡的局面, 就必须改革体制机制, 科学整合资源, 形成宣传合力。县级台最接近基层干群, 最容易采集到最基层的新人、新事的信息。建立在信息资源基础上的节目内容, 往往就是老百姓身边甚至是自己的故事, 因此也最容易为本区域的受众所接受和欢迎。区域化的分众传播作为一种刚性需求, 完全可以借鉴日本社区的广播经验, 充分发挥县级电视台的功能来加以满足。县级电视台应该立足于自身的资源条件, 围绕受众需求, 实行区域化定位, 精准、及时地提供信息, 满足不同区域受众的特殊需求, 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坚持个性化生存, 充分挖掘地方“特产”, 丰富荧屏广播。实施差别化竞争,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在节目形式上不拘一格, 大胆创新。中央台和省台则要充分发挥龙头作用, 在政策导向上把好舵、创新创优上带好头的同时, 善于采集传播基层信息精华形成精品。

在理念创新问题上, 要注重城乡统筹, 力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尽管“三农”援助作为弱势产业的农业, 意味着将损失一定的效率, 但必须如此, 否则将形成强大的政治压力, 统治者不可能无视这种要求解决困难产生的压力。 (7) 因此, 政府、电视台都必须高度重视做好“三农”宣传工作。政府要统筹城乡发展。采取切实有效的支农惠农政策, 提高农业效益, 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农村消费, 培育发展农村市场。为电视下乡营造一张舒适温暖的大床, 使它们适应农村化生存。同时直接加大财政对“三农”宣传投入的力度, 为“三农”宣传埋单。各级电视台作为公益性宣传机构, 必须担负起公共服务职能, 主动去适应农村这张大床, 尽快改变“三农”宣传不足的现状。事实上, 这种眼前的效益上的“损失”, 换来的将是越来越好的农村市场, 这个市场十分广阔, 是现实的新增长点。

综上所述, 现阶段我国农民的现状, 决定了电视媒体必须跳出“农”字束缚, 以更加宽广的眼界选择全新的宣传策略, 加强城乡之间的信息沟通, 促进城乡之间资金、人才、技术的交流, 促进城乡工农良性互动, 协调实现整个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正勤、钟甫宁:《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性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源的关系研究——基于江苏农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农业经济问题》 (月刊) , 2006 (8) 。

[2]李杰忠:《论社会发展的动力平衡机制》, 《中国社会科学》, 2007 (1) 。

[3]张燕:《电视农业节目的现状分析及改进建议》, 《今传媒》, 2009 (5) 。

[4]熊吉峰:《转型期我国小农决策中的意识障碍及其消除路径》, 《调研世界》, 第24页。

[5]梁漱溟:《梁漱溟学术精华录》, 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1988年版, 第495页。

[6]李立:《日本社区广播——贴近民众的媒体》, 《视听界》, 2005 (5) 。

[7]李成贵:《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 《中国农村发展研究报告:聚焦“三农”》,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年1月第一版, 第42页。

三农媒体 篇2

这是胡锦涛、温家宝自2003年执政以来的第九个中央一号文件。九个一号文件,一以贯之,全与”三农””有关。九个主题,从农业生产力、农民收入、农业基本建设开始,到建设新农村、水利改革到这一次的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等,几乎已涵盖了所有与农业、农民、农村有关的”三农”课题。这与1980年代也曾连续出现五个与农业有关的中央一号文件,不但相互辉映,且重视程度犹有过之。这样的现象,既反映了”三农”问题已成了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最主要的阶段性问题,也折射了”三农”问题迄今尚未获得根本性的改善与解决。

这就值得做进一步更深入的省思了。为什么长期以来,在政策上持续重视,在资源上不断投入,”三农”方面还存在着诸多困难?是不是在过去所有与”三农”有关的一号文件所触及的课题之外,还有一些误区或盲点未被发现或正视?

要回答这个问题,不妨从改革开放迄今三十多年来中国产业发展的轨迹中去作一些探索。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产业改革,农业是作为第一步领先于工业及服务业开始启动的。1979年,在工业还未开始进行四个特区实验之前,农业发展就废除了人民公社,采取包产到户及联产承包责任制,其结果是立即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释放了农业的生产力。短短五六年时间,到1984年,数以亿计的老百姓基本解决了吃饭的问题了。这六年,堪称是中国农业发展成果最突出的阶段。

1984年,邓小平第一次南巡,视察几个特区设置5年来的成效,对特区模式产生了信心,于是作出了开放沿海14个城市的重大决定。自此开始,中国的以城市为重心的工业改革开始提速。

城市工业改革的 成效也是立即而且明显的。城市地产与工业领域就业快速增加,资金蜂拥而入,出口大幅狂增,所得明显上升。恰恰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原本快速发展的农业,增长出现了减缓,新、老问题同时呈现,这也就是1980年代连续5个中央一号文件出台的大背景。

难道工业的快速发展与农业或”三农”问题的出现存在着某种关联?正是如此,而且恰恰是因果关系。

就理论而言,或者就全球范围中的经验来看,工业部门的生产力与竞争力都大于而且远大于农业部门,因此只要工业出现,农业就很快变为弱势产业,其必然的发展逻辑是,所有资源与要素,无论土地、资本、劳动力,都会持续从弱势的农业部门流向强势的工业部门,农、工两业因之此消彼长。此等竞争效应除极少例外,普遍发生在几乎所有国家。

该如何面对此等形势?尊重市场机制,自由竞争,优胜劣汰?NO!理由?只要看美、德、法、日这些所有高科技的工业发达国家就知道了。这些强调市场经济的国家,没有一个不违反所谓市场经济的原则对它们自己的““三农”“给予尽可能最大的补贴,目的就在于让它们的农业在强势工业的竞争下能维持住一个足够大的规模,来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环境生态、生活风俗,以及一切附着于”“三农”“之上的有形与无形的价值。

中国祖先有神农氏,三千年历史“以农立国“,那是因为未曾有工业革命。近两百年,全球进入工业化、城镇化时代,发达国家已明白必须”以国立农“,期待发达国家的发展哲学与战略思维能够给中国的”三农”政策一些有用的启示。

三农媒体 篇3

在进入新媒体时代的今天, 记者如何更好地发挥职能, 当好涉农政策法规的普及员、农民问题的听诊员和“三农”阵地宣传员, 是非常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在此笔者谈几点粗浅看法。

1“三农”宣传工作中的现象反思

近几年来, 我国新闻媒体加强了“三农”方面的宣传报道, 但总体来看, 除了专门对农民开办的媒体外, 其他媒体关乎农民的新闻和专供农民看的新闻仍旧凤毛麟角, 这种现象与促进现阶段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对称, 也不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长此以往, 农村报道有可能被边缘化, 处于一种媒介缺失的状态。

1.1“三农”宣传的阵地亟待扩大

近年来, 相对于城市新闻而言, 一些涉农新闻被弱化或淡化, 一些媒体中涉农报道的版面和内容少之又少。反之, 各媒体中, 都市类的相关版面和节目, 甚至与之相呼应的新媒体内容等则频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由此出现了宣传指向、宣传定位在“三农”阵地上的严重缺失。因此, 笔者以为, 在当前发展“三农”工作中, 涉及“三农”新闻宣传的阵地亟待进一步扩大。

1.2“三农”报道队伍还需不断增强

众所周知, 涉及“三农”的宣传报道, 相比其它在新闻宣传领域的报道而言, 总被认为是“苦差事”或“小新闻”。由此, 部分媒体“三农”新闻的宣传阵地愈来愈小, “三农”报道的队伍日渐缩小, 一部分媒体记者甚至不愿意沉下身子、走进村子, 这使得要想做好“三农”工作的宣传报道, 除了扩大“三农”宣传阵地外, 还需要不断激励记者将报道的目标和对象多向“三农”扭转, 这样才会促使宣传报道的城乡差别不会拉大。

1.3“三农”宣传价值观有待提高

有个别媒体或是记者总是认为, 涉及“三农”的题材乏味, 无非就是布署生产的会议报道, 发布产量的数字报道, 农民愚昧的法制报道……这些报道采访费劲, 写来枯燥, 听来老生常谈。

笔者以为, 这种认识是片面的, 与相代不相适应的。诚然, 涉及“三农”的报道在采访、写作地域、条件上有着较城市特殊的难度, 但只要是一个媒体, 一名记者真正置身于农村的广阔天地中时, 就会发现农村蕴藏着大量的好新闻, “三农”宣传报道“风景这边独好”。如果媒体记者用心挖掘, 就会带来别样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转化, 就会推进“三农”工作的步伐和进程, 就会与党中央重视“三农”工作的调子保持统一。

2 媒体记者要做好“三农”耳目喉舌

涉及“三农”宣传报道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笔者以为其内涵体现为:以平民为视角, 以民生为题材, 以民本为取向, 对“三农”特别是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给予关注, 其报道展示着老百姓的现状、态度、视野、情怀等方方面面。因此, 新时期媒体记者更好地服务于“三农”, 要把倾听农声、观察农情、传播农技作为自己的本质工作, 要敢于沉下去, 乐当“三农”的耳目喉舌。

2.1 要做好“三农”的“耳朵”

媒体记者, 首先要立志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记者, 只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 站在党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关系上, 才能采到真正让人民满意、为党和政府服务的报道。

为此, 媒体记者要充分发挥与农业对口部门、农科专家、种养大户便于沟通的优势, 积极传递实用的生产技术和市场信息, 更要传递党的好路线、好方针、好政策, 同时要经常下基层驻村调研, 听农民呼声, 甚至约请或咨询专家对这些情况进行解剖。此外, 通过与农业院校、农科院所等单位的密切联系, 及时发布最新的科研成果, 最大效度地促成这些成果的转化, 继而开花、结果, 进而影响和带动农民快速致富。

2.2 要做好“三农”的“眼睛”

媒体记者应把自己看到的“三农”万象, 有选择性地并加以整理、思考和分析, 适时推出对“三农”工作有益的优秀作品。媒体记者服务“三农”, 不是靠坐坐车, 到农村转一转, 到乡村的办公室听一听干部介绍情况, 就能写出好稿子, 弄出好报道。确切地说, 还要动脑子、会思考。要对看到的新闻素材和社会现象会用超前的理论思维认真分析和研究。只有深入到农业、农村一线, 甚至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才能在对“三农”的深度观察中发现问题, 从而使报道更深入、更生动, 更好地服务于“三农”工作。

2.3 要做好“三农”的“嘴巴”

记得刘少奇在《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中所说:“你们的笔, 是人民的笔, 你们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笔者认为媒体记者应该也必须要做好“三农”宣传工作, 特别是要具有“上顶天” (了解宏观政策) “下立地” (经常扎根农村) 的本领和精神, 甘于也乐于为“三农”鼓与呼。市民想买优质的农产品, 却“踏破铁鞋无觅处”, 然而优质的农产品却“养在深闺人未识”, 这也许是媒体记者在现实中会碰到的问题。仅此一点而言, 当好“三农”宣传的“代言人”意义重大, 这也是每个媒体记者应有的职责和担当。

总之, 在新媒体时代, 在城乡之间信息资源与知识资源进一步“碰撞融合”的今天, 媒体记者应强化服务“三农”的意识和理念, 通过“听”“看”“思”“说”“写”的结合, 同心携力为“三农”工作的发展, 奉献一名媒体记者应有的“热能”。

摘要:在进入新媒体时代的今天, 记者要做好“三农”的“耳朵”, 要做好“三农”的“眼睛”, 更要做好“三农”的“嘴巴”, 结合“听”“看”“思”“说”“写”, 更好地服务于“三农”工作。

关键词:三农,耳朵,眼睛,嘴巴,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占斌.重农时代[M].上海远东出版社.

[2]陈娟.中国农村类报纸转型研究[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三农媒体 篇4

作为新媒体融合的产物,“助村”的落脚点精确落在“帮扶”二字之上。在内容上,采取以用户为主导的新型生产方式,以“帮驻村书记办件实事”作为内容生产的主线,兼顾其他需求;在传播上,充分借助互联网工具,深度整合报纸版面、新闻网站、微信公众号、用户自媒体,探索协同传播之路。

一、内容众包,用户主导的协同生产

众包新闻是新闻生产模式由传者向受众转变的代表,即在新媒体环境下,传者依托网络向一定范围内的受众发出新闻主题,受众参与新闻线索提供,新闻内容添加,甚至新闻修改编辑等一系列新闻生产的一种新型新闻报道模式。[1]

事实上,众包内容的新闻生产方式在海外新闻媒体中早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Erdal(2007)等学者将之视为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介融合的一个重要表现。自2006年起,国内报纸开始开设专门的栏目和版面来报道用户生成内容。学者把这一现象称为“报网互动”,把这些栏目和版面称为“报网互动栏目”,这意味着我国报纸开始常规性地实践众包内容的新闻生产方式。

“驻村书记们,如果您正在为驻点村的农业发展和乡村建设困惑不已,我们帮您解疑释惑;如果有困难群体或者个人需要援手,我们征集爱心来帮扶;如果您觉得自家的村落有魅力,欢迎来吆喝。”在创刊词中,“助村”向驻村书记们广发征集令。

“助村”内容生产以核心用户省派驻村书记的需求为主导,兼顾其他用户需求,其中包括对扶贫的公益需求、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旅游需求等。

这一模式以用户为主导,颠覆了传统媒体为用户输送新闻信息、设置议程引导舆论的生产方式。

在创刊后的一个多月里,“助村”连续刊发了5篇稿件:为寿宁县武曲镇大韩村学前班改善教学条件,为华安县沙建镇建美村的阉兔养殖户寻找吃货,为德化县水口镇祥光村好茶油寻找“红娘”,为建宁县溪口镇枫源村乡村建设“引智”……

接地气的内容众包受到热烈追捧,“帮扶”互动效果初显:民间NGO担当者行动为大韩捐书;“吃货团”纷纷上门订购阉兔;本土互联网电商智平台免费为德化茶油吆喝……

福建省能源集团派驻上杭县稔田镇石牌村第一书记姜初宴,由于所在村无资源优势、农业特色产业也不突出,苦于无法精准扶贫。

通过沟通调查,了解到作为上杭槐猪的发源地,当地村民有散养槐猪做年猪的习惯。由于资金少、销售难,贫困户一般只养一两头自用。

于是,2015年5月13日,助村团队在福建日报3版和助村微信公众号同步发布“认养上杭槐猪换种方式扶贫”活动。

报道以姜初宴的需求为主导,同时考虑其他用户的公益需求、消费需求等。不到两天,100头槐猪就被认养一空,众筹了近20万元资金。这一利用当地特色农业助力扶贫,通过“以购代捐”,倡导大众参与扶贫的模式,成为精准扶贫的典范。不仅贫困户当年脱贫,还有企业参与推出第二季认养帮扶活动。目前,这一模式已经在福建省龙岩、漳州、宁德等地推广、完善。

为了更好地推进用户主导,“助村”设立了微信群,聚集驻村书记、热心读者、微信粉丝等,发现素材、策划活动和推动新闻报道。

2015年5月,读者张著岳来信表示,家乡上杭县蛟洋镇再兴村山珍资源丰富,可惜由于地处偏远,只能被贱卖。他希望借助“助村”,为家乡鼓与呼。通过报网联动,“助村”关于张著岳的家乡复兴计划,引起了许多在外乡贤的关注。

2015年7月~8月,“助村”与建宁县溪口镇高圳村一起推出“农事体验节”活动。在征集体验团员阶段,由高圳村支书和驻村书记主导,而且推出的报道图片大部分由体验团成员提供。

在群策群力共同完成新闻报道的过程中,所有的参与者由于分享与合作产生了共同体归属感,从记者到受众所有角色都得到了重构。

二、渠道整合,用户参与的协同传播

“助村”还突破传统纸媒的传播局限,整合报纸版面、微信公众号、网站频道和用户自媒体等渠道,更有效、更精准地进行内容推送。

作为权威主流媒体,福建日报的公信力在打造新闻帮扶平台时至关重要。正如一名“助村”粉丝在微信后台留言:“现在,网上信息鱼龙混杂。‘助村’有党报的公信力做保障,更权威。”

但是纸媒的权威性有局限,因此“助村”动员读者转发。借助个人自媒体,用户参与协同传播,扩大了影响范围和传播效果。

2015年6月27日,“助村”微信公众号推送《紧急寻人:“乌叶荔枝极品”找收购商》;次日,福建日报刊登。短短时间内,微信文章近万人转发,点击量超过10万,全省上下的爱心联动有效解决了滞销问题。

2015年7月8日,“助村”推出《着急!3000公斤纯蜜滞销盼你来买》,同样采取报网联动的方式,不仅有省内读者,还有省外爱心人士前来咨询。

2016年2月17日,“助村”再推《花100元,认养一棵佛手树吧!》,为南安市向阳乡受冻灾的佛手树专业户吴成贤呼吁。经过几何级的读者转发扩散,最终认筹超过20万元。

三、结语

从驻村书记到农村基层干部、农村创客等新型经营主体,从留守农民到漂泊在外的乡贤,针对传统媒体的“痛点”,坚持从用户的角度了解农民、农村和农业,在融合的战略上考虑用户的多元化需求,三农报道一样能够跟上新媒体潮流。开办一年多以来,“助村”受众数量增长迅速,现已成为福建省城市与农村相连的重要媒介。

摘要:当前,无论是作为基础设施,还是作为实现工具,互联网均已在媒体行业完成最初的架构。但是只有从技术催生互联网思维才能从根本上改造媒体行业。2015年4月8日,福建日报推出新媒体项目“助村”,区别于传统新闻报道,“助村”致力于探索三农报道的独特思路与实践,这包括以用户需求为主导的生产模式,以及借助用户实现传播方式的革新等。

关键词:“助村”,媒体互融,内容众包,渠道整合,报网联动

参考文献

三农媒体 篇5

关键词:服务“三农”,项目化课程设计,多媒体信息合成课程

多媒体信息合成课程是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的农业信息工程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是一门应用性课程, 主要讲述多种类型的多媒体项目开发技术, 学生修完该门课程后, 可以独立完成多媒体项目的策划、素材整理、项目合成等工作, 为将来从事多媒体设计、多媒体项目开发等工作奠定理论与操作基础。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属于农林类高职院校, 各个专业的建设离不开服务“三农”这个建校宗旨, 为农业发展培养高级技术人才, 是我院的人才培养目标之一, 课程的建设与改革都不能偏离这个总体目标。

一服务“三农”的项目化课程设计原则

1. 目标服务“三农”的原则

课程目标制定应以服务“三农”为基本原则, 教与学的目标是确立学习内容和制定评价标准的依据, 是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因此, 如果要建设服务“三农”的课程, 其目标必须遵循服务“三农”的基本原则。

2. 内容与“三农”紧密结合的原则

课程的教学内容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 也是课程的主体部分, 为了实现服务“三农”的教学目标, 就必须有服务“三农”的教学内容做支撑, 即目标指导内容的确定, 内容为实现目标服务。因此, 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与“三农”紧密结合。

3. 项目可操作性原则

项目化课程在设计学习项目的同时, 必须考虑项目的可操作性。多媒体项目的开发过程包括项目策划、素材采集与处理、产品合成等工作。因此, 在确定项目时, 要选择学生熟悉的并且有实用价值的内容, 这样学生在做项目策划的时候才不会无从下手;选择项目的时候还要考虑素材收集的便利性, 如果蔬选购与食用指南、农家乐旅游多媒体光盘、水果的保鲜与储存多媒体教程等。

4. 技术多样化原则

目前, 项目化课程设计的最大弊端是会遗漏重要的知识点和技能。因此, 在多媒体信息合成课程中, 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三种多媒体合成软件, 并且每个项目都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 这样可以保证学生掌握主流的多媒体信息合成工具, 了解三种典型工具在策划与页面设计等方面的异同之处。

总之, 在设计服务“三农”的项目化课程时, 必须遵守以上的设计原则才能更好地实现课程的目标, 达到培养服务“三农”的高级技术人才的目的。

二课程学习目标分析

1. 知识目标

目标包括:了解服务“三农”的基本思想;了解多媒体项目开发的工作流程、发展现状等;掌握多媒体项目的策划与脚本写作;了解各种多媒体合成软件的特点和应用领域;掌握Power Point 2010、iebook6.0、Flash CS5、Flash Catalyst CS5等多媒体开发工具。

2. 技能目标

目标包括:能熟练掌握收集素材、整理素材, 使用多媒体工具加工的方法;能根据策划和脚本要求制作出界面美观、交互合理的电子名片;能根据电子杂志策划, 写出电子杂志的脚本, 并制作出完整的、精美的电子杂志;能根据用户要求, 写出多媒体宣传光盘和多媒体教程的策划书和脚本, 并做出符合客户要求的多媒体宣传光盘或多媒体教程。

3. 素质目标

目标包括:培养学生为“三农”服务的精神;培养学生对多媒体制作技术的兴趣, 对待工作精益求精, 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学生不断拓展自我专业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三课程教学设计

1. 课程项目设计

本课程的4个项目, 其中项目一是模拟项目, 项目二至四都是企业项目。

第一, “果蔬选购与食用指南”PPT设计与制作。“果蔬选购与食用指南”PPT项目内容是介绍6种果蔬的选购和食用方法, 果蔬品种由学生自选, 资料收集途径主要是网络搜索, 多媒体合成工具采用Power Point2010、页面元素设计工具采用Photoshop CS5和illustrator CS5。要求, 不少于7个页面, 每个页面通过按钮进行跳转, 配以适当的音乐, 页面设计和谐, 色彩明快。

第二, “农业科技知识”电子杂志的设计与制作。“农业科技知识”电子杂志, 该项目由多媒体制作公司提供, 项目策划已经完成, 接下来进入制作阶段。该项目需要学生掌握电子杂志的页面设计原则、电子杂志软件的操作方法, 根据电子杂志的策划, 完成电子杂志的设计与制作, 使用iebook6.0可以完成杂志的制作, 同时还需要Flash CS5制作片头动画, Photoshop CS5软件等处理图片。

第三, “上海天马果蔬合作社”企业宣传光盘策划、设计与制作。“上海天马果蔬合作社”宣传光盘, 该项目的客户是农业合作社为了宣传它们的产品而制作, 因此, 光盘的主要内容以产品营销为主。学生分组完成, 按照各自的特长分工合作。每个小组选出项目组长, 再由组长分配本组学生的任务:文本准备、素材收集整理、多媒体合成等。

第四, “果木栽培”多媒体教程策划、设计与制作。“果木栽培”多媒体教程制作, 教程的内容包含8种果木的基本属性介绍、生长特性介绍、栽培技术指导等。该教程面向的学习对象是农民, 要求通俗易懂, 内容表现形式丰富, 每项栽培技术必须配以视频教程。项目使用flash CS5作为合成工具, Premiere CS4作为视频处理工具, 要使用摄像、摄影器材实地收集素材。

2. 典型教学活动设计 (见表1)

四课程考核方式的变革

1. 考核方式

项目一:教师评价、小组互评。

项目二至四:项目考核→行业标准→公司验收→委托人。

2. 考核标准 (以项目1为例) (见表2)

五结束语

多媒体信息合成课程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课程, 是与职业岗位直接挂钩的一门课程, 这门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需要学生综合应用多媒体策划知识与平面设计、视频制作、动画制作和多媒体合成等技术。这门课程的改革对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改革有重大意义, 能促进专业为“三农”服务的改革, 课程建设的效果还有待检验, 项目也需要根据社会需要不断更新。

参考文献

上一篇:保障手机安全下一篇: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