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险性

2024-05-08

高危险性(精选10篇)

高危险性 篇1

高危医疗仪器设备指在使用时可能对患者或医护人员造成人身安全、甚至生命安全危害的仪器设备, 如设备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高压、强辐射、放射性射线、有害物质、危险气体等所有可能对患者或医护人员造成伤害的设备。医院在医疗活动中, 要全面保护医患人员的安全, 把风险降到最低, 建立安全的工作环境。在工作过程中, 与一些专业同行探讨, 列出院内的一些高危险性医疗器械, 这些器械存在一定的风险, 使用不当或性能不良, 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合理规范地使用这些器械就可以实现更高的安全级别。

1 高危险性医疗仪器的使用规程

1.1

高危险性医疗器械必须专人使用、操作和维护, 上岗前必须经过相关知识培训, 考核合格, 取得资格方可上岗。经常进入该区域的人员要进行相关培训。

1.2

各类高危险性医疗设备使用前必须按照说明书制定“操作规程”、“维护保养规程”、“维护保养计划”、“安全注意事项”、“意外事件应急措施”[1]。

1.3

相关人员熟练掌握以上规定, 做好使用操作、维护保养、定期测试、校准、安全检查工作, 同时做好相关记录, 使仪器处于正常完好状态。

1.4

一旦机器运转过程中出现意外, 必须按照“应急措施”解决, 及时报告, 并按《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制度》报修。

1.5

高危险性医疗仪器设备的特殊要求, 要注意这些设备所放置的环境。

2 各种仪器的使用规程

2.1 呼吸机

2.1.1 使用前检查呼吸管路、

面罩有无破损, 连接是否良好, 并进行工作测试, 确认处于完好状态后方能为患者治疗。

2.1.2

使用中如仪器发生故障, 应立即停止使用该设备, 改用人工呼吸气囊或其他呼吸机抢救患者。

2.2 麻醉机

2.2.1 使用前检查呼吸管路、

面罩有无破损, 连接是否良好, 麻醉废弃排放装置是否正常, 并进行整机工作测试, 确认完好状态方可给患者使用。

2.2.2

使用中如仪器发生故障, 应立即停止使用该设备, 改用其他麻醉机或采取人工麻醉。

2.3 高频电外科设备

2.3.1

绝对禁止电极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 既不要将应用电极随便放在患者身边或身上, 导致电极直接或间接接触, 也不通过导电体、湿布间接与患者接触。

2.3.2

应用电极的导线固定好, 既不与患者接触也不与其他导线接触。必须将中性电极表面紧密地、可靠地附在患者身体上。

2.3.3

高频电刀一定要设定容易听到的声音信号, 提示工作状态。在做腹腔手术时使用该设备, 一定要保证胃肠道内不存在易燃气体, 不然会发生爆炸。

2.4 除颤仪

2.4.1 使用前检查除颤电极板、电缆线有无破损, 连接是否良好。

确认处于完好状态方能进行治疗。涂导电胶时切勿用相互摩擦浆型电极板方法进行涂抹。

2.4.2 设备除颤放电时, 不得触碰患者或接触连接到患者的设备。

使用中如发生故障, 应立刻停止该设备改用其他除颤仪。

2.5 MRI

2.5.1

门前摆放进入MRI室的警示牌。需要做检查的患者, 要询问体内无金属内置物后, 方可申请。进入MRI室前须对患者携带物品检查, 确认无金属物体后方可进入。

2.5.2

每年组织相关人员学习MRI安全知识, 新员工必须通过培训, 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所有进入MRI室的检查和参观者, 进入前必须进行相关安全注意事项教育。

2.5.3

遇到紧急意外事件, 当磁体失超时可按控制台上紧急停机开关切断整机电源, 立即疏散附近所有人员。

2.6 X线机 (含CT、DSA、拍片机等)

2.6.1

进行操作前必须确保机架、吊臂或检查床附近没有障碍物或其他人员, 以免移动时碰坏机器或撞伤人员。完成操作后, 把检查床、机架、吊臂退到初始状态C臂移至中心位置[2]。

2.6.2

严格执行《医用X线卫生防护规定》, 注意保护患者不需照射部位, 防止对医患身体造成的伤害。

2.7 主动脉内球囊反博泵

2.7.1

使用前开机检测设备状态, 确保没有任何报警提示, 检查电池状态, 检查氦气容量, 确保够用。

2.7.2

使用中设备发生故障, 应立即停止使用该设备, 撤出反博球囊或改用其他主动脉球囊反博泵。

2.8 蒸汽压力灭菌器

2.8.1 严格按照设备操作常规及操作手册使用该类设备。

使用过程中检查是否有蒸汽泄露的地方, 发现后通知维修人员采取措施处理。仪器工作时出现异常的声音、火光、烟雾等情况, 应立即按下紧急开关切断电源使设备停止工作, 并将进水阀门关闭。

2.8.2 操作人员被烫伤后立即涂抹药物治疗, 严重烫伤必须及时进行抢救。

出现严重蒸汽泄露时, 应及时关闭机器, 疏导人群, 保持通风。

2.9 低温环氧乙烷灭菌器

2.9.1

严格按照设备操作常规及操作手册使用该类设备。使用过程中检查是否有蒸汽泄露的地方, 发现后通知维修人员采取措施处理。仪器工作时出现异常的声音、火光、烟雾等情况, 应立即按下紧急开关切断电源使设备停止工作, 并将进水阀门关闭。

2.9.2

操作人员被烫伤后立即涂抹药物治疗, 严重烫伤或中毒必须及时进行抢救。出现严重蒸汽、环氧乙烷泄露时, 应及时关闭机器, 疏导人群, 保持通风。

3 小结

在院内宣布实施本文所提到的管理方法后, 高危险性医疗设备使用部门及操作人员都严格执行规范, 按要求的程序去工作, 去规范流程, 安全级别大幅提高。同时笔者所在设备科也严格要求科内的工程人员, 严格按照相关规程维护保养及巡查测试高危险性医疗仪器设备。本院按照此流程坚持下来, 已经一年多了,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临床没有因设备原因造成医疗事故, 也没有因设备而造成医患纠纷。

摘要:医院在医疗活动中, 要全面保护医患人员的安全, 把风险降到最低, 建立安全的工作环境。笔者所在设备科也严格要求科内的工程人员, 严格按照相关规程维护、保养及巡查测试高危险性医疗仪器设备。本院按照此流程坚持下来, 已经一年多了,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临床没有因为设备原因造成医疗事故, 也没有因为设备而造成的医患纠纷。

关键词:高危险性,医疗仪器,伤害,放射性射线,有害物质

参考文献

[1]Stephen D.医疗器械相关安全性与危险性监测与策略[J].美国医学杂志, 2005, 24 (6) :3.

[2]刘群.监护仪的临床使用及维护[J].医疗设备信息, 2005, 20 (1) :46.

高危险性 篇2

第 17 号

《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许可管理办法》已于2013年1月28日经国家体育总局第3次局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5月1日起施行。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 刘 鹏 2013年2月21日

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许可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行政许可的实施,保障消费者人身安全,促进体育市场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全民健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是指以营利为目的,从事按照《全民健身条例》规定公布的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经营活动。

第三条 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实施行政许可。

第四条 对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实施行政许可,坚持以下原则:

保障消费者人身安全;

规范发展体育市场;

公开、公平、公正;

处罚与教育相结合;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

第五条 国家体育总局指导全国范围内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行政许可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制定、调整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目录,并经国务院批准后予以公布。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体育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行政许可工作。

第二章 申请与审批

第六条 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相关体育设施符合国家标准;

(二)具有达到规定数量、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社会体育指导人员和救助人员;

(三)具有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育设施、设备、器材安全检查制度等安全保障制度和措施;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七条 申请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书。申请书应当包括申请人的名称、住所,拟经营的高危险性体育项目,拟成立经营机构的名称、地址、经营场所等内容;

(二)体育设施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说明性材料;

(三)体育场所的所有权或使用权证明;

(四)社会体育指导人员、救助人员的职业资格证明;

(五)安全保障制度和措施;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八条 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体育主管部门申请行政许可。

第九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体育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进行实地核查,做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批准的,应当发给许可证;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条 许可证应当载明以下事项:

(一)经营机构负责人姓名;

(二)经营机构名称;

(三)经营场所地址;

(四)许可经营的高危险性体育项目;

(五)社会体育指导人员和救助人员规定数量;

(六)许可期限。

第十一条 许可证有效期为五年,样式由国家体育总局统一制定。

第十二条 申请人在获得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体育主管部门行政许可后,应当持许可证到相应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办理相关登记手续。

第十三条 许可证载明事项发生变更的,经营者应当向做出行政许可决定的体育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变更手续。体育主管部门同意的,为其换发许可证。经营者持换发的许可证到相应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

第十四条 许可证到期后需要继续经营的,经营者应提前30日到做出行政许可决定的体育主管部门申请办理续期手续。体育主管部门同意的,为其换发许可证。经营者持换发的许可证到相应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续期登记。

第十五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做出行政许可决定的体育主管部门应当依法注销许可证:

(一)经营终止;

(二)许可证到期。

第十六条 已经许可、注销和依据本办法第二十八条吊销许可证的,做出行政许可决定的体育主管部门应当向社会公示。

第十七条 许可证遗失或者毁损的,应当向做出行政许可决定的体育主管部门申请补领或者更换。

第三章 监督检查 第十八条 上级体育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下级体育主管部门实施行政许可的监督检查,及时纠正行政许可实施中的违法行为。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体育主管部门应当对经营者从事行政许可事项的活动实施有效监督。

监督检查不得妨碍被许可人的正常经营。

第十九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体育主管部门对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进行检查时,体育执法人员人数不得少于两人,并出示有效的行政执法证件。未出示有效证件的,经营者有权拒绝检查。

第二十条 体育执法人员应当将监督检查的时间、地点、内容、发现的问题及其处理情况做出书面记录,并建立执法档案,将各项检查记录和处罚决定存档。

第二十一条 经营者应当将许可证、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体育设施、设备、器材的使用说明及安全检查等制度、社会体育指导人员和救助人员名录及照片张贴于经营场所的醒目位置。

第二十二条 经营者应当就高危险性体育项目可能危及消费者安全的事项和对参与者年龄、身体、技术的特殊要求,在经营场所中做出真实说明和明确警示,并采取措施防止危害发生。

第二十三条 经营者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做好体育设施、设备、器材的维护保养及定期检测,保证其能够安全、正常使用。

第二十四条 经营者应当保证经营期间具有不低于规定数量的社会体育指导人员和救助人员。社会体育指导人员和救助人员应当持证上岗,并佩戴能标明其身份的醒目标识。

第二十五条 经营者对体育执法人员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挠。

第二十六条 国家鼓励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者依法投保有关责任保险,鼓励消费者依法投保意外伤害保险。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七条 未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体育主管部门批准,擅自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体育主管部门按照管理权限责令改正;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不足3万元或者没有违法所得的,并处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违法所得3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八条 经营者取得许可证后,不再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仍经营该体育项目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体育主管部门按照管理权限责令限期改正;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不足3万元或者没有违法所得的,并处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违法所得3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由做出行政许可决定的体育主管部门吊销许可证。

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规定,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体育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体育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体育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在实施行政许可过程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三十二条 在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目录公布前,已经开展目录中所列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的,经营者应当在目录公布后的6个月内依照本办法申请行政许可。第三十三条 具体实施办法由地方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危险提示:糖尿病高渗性昏迷 篇3

曾经是一村之长的老李,今年50多岁,最近不知怎么回事,没干什么活,却经常感觉累。 胃口也不好,以前每顿能吃两三碗米饭,现在就是再好的饭菜也勾不起食欲。而她老伴则总抱怨最近老李虽然饭量减了,脾气却长了,经常为一点小事就和她吵架。几位邻居也感觉老李最近精神差,爱忘事、反应慢。

几天前,儿子订婚,老李高兴,就多喝了几杯。没料到半夜之后,老李突然从床上爬起来呕吐不止。他老伴一边收拾老李的“残局”,一边埋怨他贪杯,可是没想到老李突然就摔倒在地,昏迷不醒。这可把他老伴吓坏了,赶紧叫来儿子用三轮车把他送到县医院,经过一夜紧张地抢救,总算脱离了生命危险。老李被诊断为高渗性昏迷,昏迷时的血糖浓度最高达43.0mmoI/L医生怀疑老李已经患糖尿病一段时间了,多亏送来及时,否则生命难保。

专家解读

什么是高渗性昏迷?

高渗性昏迷全称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是血糖严重升高,代谢紊乱,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的临床综合征。所谓“高渗”好比腌制黄瓜时大量的盐把黄瓜里的水挤出来一样,人体的细胞组织就是在高血糖的高渗状态下,因失水而影响生理功能,导致了一系列的症状发生。

发生高渗性昏迷时,患者往往表现为糖尿病症状加重,最初数天尿量增多,但饮水并不多,疲乏无力、头晕、食欲不振。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脱水日趋严重,会出现烦躁、精神恍惚、反应迟钝。表情淡漠甚至昏迷。患者的眼窝凹陷,皮肤干燥、缺乏弹性,心跳增快,血压下降,尿量减少,血糖极度升高,常高于33.3mmoI/L,血钠高于145.OmmoI/L,血液渗透压高于350.OmmoI/L等。

高渗性昏迷的诱发因素

1.摄水不足 多为不合理限制水分者,如卧床病人、胃肠道疾患或昏迷者、口渴中枢敏感性下降的老年人及不能主动进水的幼儿。

2.应激 高渗性昏迷患者多处于应激状态,如感染、外伤、手术、急性胰腺炎、急性胃肠炎、脑血管意外、急性心肌梗死、中暑等。

3.失水过多 如严重的呕吐或腹泻、大面积的烧伤、血液或腹膜透析患者等。

4.高营养、高糖摄入 如静脉内高营养,不明血糖情况下大量滴注葡萄糖。大量服用高糖饮料,进行含糖溶液的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等。

5.药物影响 如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苯妥英钠,口服大量利尿药物等。

诊治中的一些经验

高渗性昏迷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之一,病情严重,误诊率、病死率较高,是严重危及病人生命的并发症。因此,加强对高渗性昏迷的重视显得尤为重要。在近几年的工作中,笔者所在医院共收住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8例,其中5例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3例治愈出院。病例多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且“三多一少”症状不明显,有的病例在体检时空腹血糖正常,没有监测餐后血糖,因此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直至出现急慢性并发症引起严重后果时才知晓。所以中老年人在做健康体检时,应该测餐后血糖。在对老年患者输入葡萄糖前,应监测随机血糖,如果随机血糖超过11.1mmoI/L,则不应输入葡萄糖溶液。对在病程中出现昏迷、低血压、尿量增多的患者,应考虑到高渗性昏迷的可能。中枢神经抑制程度往往与高血糖渗透压成正比,由于血液浓缩、粘稠度增高,易并发动静脉血栓形成,尤以脑部血栓为突出表现,导致病死率较高,因此,及早做出正确的诊断和处理,才有可能改变预后。总之,无论患者还是临床医生都应该尽量多地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提高对糖尿病的认识,警惕各种诱发因素,避免高渗性昏迷的发生。

高危险性 篇4

多种水体会威胁到我国大部分煤田煤层的安全开采过程,煤矿安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是矿井水害的防治。根据近年来的煤矿开采情况,全国受水害威胁的矿井占重点煤矿的48%,可采储量高达250×108t的煤炭受水害的威胁。从近些年的煤矿实际生产开采来看,受矿井水害威胁的煤炭的每年安全采出量仅为总储量的1/10。因此,若无法安全开采这些受水害威胁的煤炭资源,不但会降低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还会导致一些老煤矿提早停产关闭或废弃。

高承压含水层上煤层安全开采所面对的地层、煤层、地质构造等地质对象大多隐藏在地下,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它们在长期的地质作用过程中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形、断裂和位移,并且随着煤层开采它们被破坏,由此产生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问题的复杂性,导致影响高承压含水层上煤层安全开采的因素多且其分布特征异常复杂,正确认识与理解这些影响因素的空间特征、分布规律以及对近松散含水层下煤层安全开采的影响,对于提高煤矿开采上限至关重要。

为了正确认识这些因素的规律及其分布特征以及对煤层底板突水的影响,可采取野钻探方法、物探方法等地质勘探的手段,以及矿山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勘探手段来获得这些因素的信息,并通过建立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对高承压水体上煤层安全开采进行多因素定量的空间评价分析,对矿井水害的防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2,3,4,5,6,7,8,9,10]。

1 多因素综合分析评价模型

影响高承压含水层上煤层安全开采的因素多且其分布特征异常复杂,根据研究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特征,选取研究区高承压含水层上煤层安全开采的影响因素,首先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各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获得各个因素的空间分析信息层;然后通过精确客观的数学模型来确定各个因素的权重,即其在整体决策评价中的相对重要程度;再对所有因素做无量纲归一化的处理;最后运用GIS的能够对图形数据与属性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的功能,对多因素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建立高承压含水层上煤层安全开采综合决策评价模型,获得高承压含水层上煤层开采危险性的综合决策结果。

2 研究区概况

随着煤层开采深度的增加,河南龙宇能源陈四楼煤矿受高承压底板水害威胁,煤层底板承压充水含水层发生水害的可能性也在增加。该矿21111工作面总体为一个单斜构造,倾角4°~27°,平均16°。工作面外部较平缓,内部较陡。工作面实际揭露12条断层,落差大于2.0 m的断层有2条,对回采有较大的影响。其他落差在1.0~1.8 m的断层有7条,对回采均有一定的影响,落差小于1 m的断层有3条,对回采影响较小。在工作面外部发育一宽缓的向斜构造,在向斜轴部顶板压力较大,岩石破碎。通过周边工作面的采掘情况分析,该工作面直接充水源为顶、底板砂岩裂隙水,在断层及裂隙发育处顶、底板砂岩含水层将有淋、渗水现象,工作面处于南十一采区深部,由于八里庙向斜轴部裂隙较为发育和断层裂隙发育,受采后矿压及底板太灰承压水作用,工作面底板太灰水在断层及向斜轴部区域煤层顶、底板将有出水现象,对回采有一定影响,煤层底板距太原组灰岩含水层52.96 m,工作面静水压为2.69~4.55 MPa。回采前需对工作面煤层底板进行打钻注浆封堵导水通道,加固煤层底板。预计轨道运输巷正常涌水量为30 m3/h,最大涌水量为70 m3/h。预计胶带运输巷正常涌水量为90 m3/h,最大涌水量为170 m3/h。

3 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和应用

根据研究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开采技术条件分析可知,影响研究区高承压水体上采煤安全性的因素多且复杂[11,12,13,14,15],确定以下6方面是影响本研究区煤层高承压水体上开采的主控因素:煤层底板破坏深度;煤层底板抗压强度;煤层底板隔水层厚度;煤层底板水压;煤层底板标高;断层密度。底板破坏深度越大,底板有效隔水层厚度越小;煤层底板标高越小,煤层埋藏越深,底板水压力也会越大;底板的抗压强度越大,煤层底板的防突能力越高,高承压水体上采煤的危险性越小。断层密度作为分析指标,而其只包含了断裂条数、断层延伸长度、断层断距中的变化信息,断层密度越大表示岩体受到切割的程度越大。根据研究区勘探资料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与开采技术条件分析,并结合现场试验测试资料,获得研究区各个主控因素的典型量化数据,见表1。并结合熵值数学模型(式(1))获得各个因素的权重(表2)。根据各个因素的数据建立各个主控因素的信息层(图1)。由于影响因素有正相关与负相关之分,需要先对负相关因素数据进行正向化处理,然后对上述各个因素三维透视信息图层进行归一化处理,处理数学模型如式(2),其中x'为正向量化后的数据;xi为采集到的各负相关因素的原始数,x、y分别为转换前、后的值,Valuemax、Valuemin分别为样本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其中xij为第j项指标的第i个数值;Ee为熵值和;ej第j项因子的熵值;i表示第j项指标的第i个数值;gj为第j项指标的差异系数;wj为j项指标的权重;pij为第j项因子影响下该指标的比重。

根据表2获得的各个因素的权重,运用GIS的空间叠加分析功能,进行多因素空间拟合分析,获得研究区多因素空间叠加分析结果,即高承压水体上采煤危险性分区图。如图2所示,应该采用底板注浆改造加固技术,根据评价结果,对21111工作面进行了底板注浆改造,共在11个钻场(其中轨道运输巷5个,胶带运输巷6个)施工了84个钻孔,比设计多施工15个钻孔,总钻探进尺13 386 m,总复钻进尺21 786.5 m,总注浆量3 918.8 t。单孔最大涌水量60 m3/h,涌水量大于40 m3/h(含40 m3/h)的钻孔13个,占钻孔总数的15.5%;涌水量为20~40m3/h(含20 m3/h)的钻孔34个,占钻孔总数的40.5%;涌水量小于20 m3/h的钻孔37个,占钻孔总数的44.0%。钻孔平均孔深159.4 m,平均单孔注浆量46.65 t,单孔最大注浆量483.9 t。单孔注浆量在100 t以上的有7个孔,总注浆量1 880 t,占总注浆量的47.98%。单孔注浆量50~100 t的钻孔16个,注浆量1 003.1 t,占总注浆量的25.60%。单孔注浆量10~50 t的钻孔39个,占钻孔总数的46.43%,注浆量914.6 t,占总注浆量的23.34%。注浆量小于10 t的钻孔22个,占钻孔总数的26.19%。

底板注浆加固改造后,21111工作面回采时,整个工作面的涌水量约5 m3/h,主要为顶板砂岩水,底板基本无水。在八里庙向斜轴部最低点利用排水系统排水至车场。轨道运输巷基本无水,胶带运输巷在最低点处顶板淋水较大(3 m3/h),对工作面回采没有影响。

4 结论

(1)建立了高承压水体上采煤危险性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根据研究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开采技术条件分析可知,影响研究区高承压水体上采煤安全性的因素多且复杂,确定了煤层底板破坏深度、煤层底板抗压强度、煤层底板隔水层厚度、煤层底板水压、煤层底板标高和断层密度6个因素影响该研究区煤层高承压水体上开采的主控因素。

高危险性 篇5

为控制并降低医院感染风险,按照《医院感染监测规范》要求,应高度重视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与高危险因素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强化安全意识,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有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明确并落实各部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职责,并加强监管。

针对医院感染的易感特点及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个环节,制定并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切实从管理及技术操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具体如下:

1、对重症医学科(ICU)、手术室、新生儿室、、内镜室、消毒供应等医院感染重点部门的管理。

贯彻落实《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试行)》、《新生儿病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等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健全规章制度、细化工作规范、落实各项措施,如对ICU和手术部位开展综合性目标性监测,重点关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导尿管、使用呼吸机和特殊手术的患者(如:出血量多、污染伤口等)的患者,对开展目标性监测的科室,院感专职人员定期下临床科室督查,进行现场指导,定期对重点部门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加强监督,要求重点部门的质控医生和质控护士明确各自职责,加强对本科室易感因素的监控,每月对全院所有科室进行巡查,发现问题,现场提出整改意见,下一月复查,每半年对感染较高风险的科室进行风险因素评估,制定针对性的控制因素并实施。

2、加强手术器械等医疗用品的消毒灭菌工作。消毒灭菌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要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切实做好手术器械、注射器具及其他侵入性医疗用品的消毒灭菌工作。对耐高温、耐高湿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用品应当首选压力蒸汽灭菌,尽量避免使用液体化学消毒剂进行浸泡灭菌。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器具和用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用品不得重复使用。进入人体组织和无菌器官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用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接触皮肤、粘膜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用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从而切断传播途径,达到防止交叉感染的目的,定期抽查物品进行清洗效果和细菌学监测。

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实施手术、注射、插管及其他侵入性诊疗操作技术时,应当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和手卫生规范,避免因医务人员行为不规范导致患者发生感染,降低因医疗用水、医疗器械和器具使用及环境和物体表面污染导致的医院感染,院感专职人员不定时到手术科室查看换药、侵袭性穿刺过程中无菌技术执行情况。

4、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工作。

要加强重点部门(重症医学科(ICU)、手术室、新生儿室、内镜室、消毒供应等),重点部位(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医院内肺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以及关键环节(各种手术、注射、插管、内镜诊疗操作等)医院感染监测工作,及时发现、早期诊断感染病例。

5、重点关注留置各种管道以及合并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老年人、婴幼儿、免疫力低下、严重营养不良患者、频繁使用抗菌药物的、手术后患者等易感的重点人群。院感专职人员定期到科室进行翻阅病历或查看电子病历,了解科室的重点院感人群,督促临床科室医务人员在诊疗操作过程中,加强观察,合理治疗,避免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6、加强对全体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的培训,特别要加大重点部门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的培训力度,强化防控意识,加大对消毒灭菌、无菌技术操作、手卫生及隔离等措施的落实力度,提高医务人员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工作能力和处置能力,切实保障医疗安全。

高危险性 篇6

1 火灾危险性的主要特征比较

1)闪点、燃点、自燃点比较。可燃液体最重要的火灾危险性参数是闪点和燃点。传统矿物绝缘油的闪点在150℃左右,硅油的闪点在280~300℃。FR3®植物油的闪点在320℃以上,燃点在350℃以上。以库柏FR3®绝缘油为例,其燃点为360℃,比通常使用的矿物油高出200℃,比阻燃液体的最低燃点要求高出60℃,且高于美国电气规范(NEC)所规定的最低燃点(300℃),其闪点(330℃)也高于大多数当前使用的绝缘油的闪点。

2)爆炸极限、挥发量比较。高燃点植物绝缘油的可挥发有机物小于0.001 g/L远小于矿物油的0.16 g/L和硅油的0.05 g/L。根据GB12474《空气中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测定方法》对FR3®绝缘油所挥发出来的蒸汽进行了爆炸极限测定,将样品加热至50℃,5 min内所挥发出来的气体量仅占实验反应管体积的0.5%(远小于硅油的0.7%和矿物油的1.0%),点火后该气体混合物未发生燃爆现象。

2 火灾危险性扩大特征的比较

1)流动扩散性。一旦发生火灾,可燃液体的流动性越好、扩散速度越快,其火灾扩大的危险性越大。高燃点植物绝缘油在40℃时的黏度为33 mmVs,在100℃时的黏度为7.9 mm2/时尚s,小于硅油的黏度(40℃时为37 mm2/s,100℃时为15.5 mm2/s),但高于矿物油的黏度(40℃时为9.2 mm2/s,在100℃时为2.3 mm2/s)。

2)沸点和蒸汽气压比较。在火灾状态下,沸点越低的物质越容易迅速形成过大的蒸汽气压而导致容器破裂,造成泄漏和扩散,使得火灾事故进一步扩大。以库柏FR3®绝缘油为例,20℃时其饱和蒸汽气压小于1.33 Pa(0.01 mmHg)。

3)稳定性比较。对高燃点植物绝缘油和矿物绝缘油进行的老化实验表明,在170℃时,植物绝缘油浸泡后的牛皮纸比矿物油浸泡后的牛皮纸寿命长5~8倍,在110℃时至少是2.5倍。

3 结语

1)高燃点植物绝缘油的闪点大于320℃,远高于GB2536—1990《变压器油》中的要求。

2)高燃点植物绝缘油与其他绝缘油相比,饱和蒸汽气压和挥发量更低,更不易被引燃。

高闪点喷气燃料燃爆危险特性 篇7

高闪点喷气燃料属于重煤油型喷气燃料, 其最大的特点是闪点高, 主要用于海军舰载飞机。高闪点喷气燃料在保证蒸发性和燃烧性能条件下, 也会涉及燃料的安全问题。燃料在存储和使用过程中, 特别是喷气燃料由于其良好的蒸发性和燃烧性能, 会因泄漏而形成蒸气, 在机舱内和空气混合后成为一定浓度的预混可燃介质, 一旦遇明火就可能发生燃烧爆炸。类似事故已发生过多次, 造成了较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 高闪点喷气燃料燃爆危险特性研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已有的高闪点喷气燃料的研究主要从热氧化安定性、闪点等方面进行, 对于高闪点喷气燃料燃爆危险特性研究少有涉及。笔者从燃料理化特性分析入手, 研究燃料饱和蒸气压随温度变化规律, 对高闪点喷气燃料被引燃及引爆进行分析, 并与-10号军用柴油进行对比, 评估燃爆危险特性。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原料

高闪点喷气燃料和-10号军用柴油。

1.2 主要仪器及实验方法

1.2.1 饱和蒸气压

采用雷德式饱和蒸气压测定器, 参照GB/T 257-1964《发动机燃料饱和蒸气压测定法 (雷德法) 》, 测试高闪点喷气燃料不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

1.2.2 可持续燃烧性能

采用燃料持续燃烧试验装置, 测试高闪点喷气燃料和-10号军用柴油的点燃温度及持续燃烧时间。实验根据要求设定加热温度, 仪器达到预定温度后自动向开放燃烧池中注入2mL样品, 恒温加热60s, 然后持续点火15s, 如果在设定的加热时间内, 试样没有自燃, 则仪器自动点火, 观察试样是否被点燃。实验结束后, 计算机自动记录实验现象以及持续燃烧时间。

1.2.3 约束条件下的爆炸性能

采用液体燃料燃爆性能评定装置系统, 测试高闪点喷气燃料和-10号军用柴油的最低起爆能量、最大爆炸压力和最大爆炸温度。该装置系统主要包括爆炸球装置本体、控制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3部分, 其中装置本体由不锈钢球体、进料罐以及配气系统构成, 为该装置系统的关键部分。实验时, 进料罐预先充入高压空气, 随后高压气流携带燃料经分散喷嘴喷入球内, 形成高紊流度的液体雾滴。实验样品用量为50 mL, 进样仓充压压力为1.717 MPa, 点火延迟时间为300ms, 进样仓关闭时间为300ms, 采样时间为3 000ms。实验点火采用了不同能量的化学点火头, 以考察不同点火剂用量对体系爆炸性能的影响。

2 结果与讨论

2.1 理化特性分析

2.1.1 闪点测定结果分析

油品的闪点是预示出现火灾和爆炸危险程度, 评价石油产品安全性的指标。高闪点喷气燃料的闪点为74℃, -10号军用柴油的闪点为84℃, 与-10号军用柴油相比, 高闪点喷气燃料闪点更低。在74℃温度条件下, 高闪点喷气燃料已有足够的饱和蒸气压, 使其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燃料的爆炸极限, 一遇明火即发生爆炸燃烧。而此温度没达到-10号军用柴油的闪点, 即使该温度下军用柴油饱和蒸气含量达到其爆炸极限也不易爆炸燃烧, 安全性较高闪点喷气燃料更好。

2.1.2 热值测定结果分析

热值是所有液体燃料重要的品质指标之一。热值越高, 在相同条件下, 单位质量的燃料能产生更大的动力。在发动机的研究设计中, 热值是用来计算燃烧过程的能量平衡的重要因素, 燃烧过程中燃烧产物的温度和压力大小, 都和燃料的热值有密切关系。高闪点喷气燃料的质量热值小于-10号军用柴油, 但高闪点喷气燃料有着更高的体积热值, 对于军用飞机, 高的体积热值使飞机具有较大的续航时间, 以利于战斗。

2.1.3 馏程测定结果分析

因为柴油在常温下饱和蒸气压值很小, 不在普通测定方法的量程范围内, 所以一般很少用柴油的饱和蒸气压来表征柴油的蒸发性。通常应用沸点范围或馏程来表示柴油的蒸发性。馏程亦称馏分组成, 表示油品在特定仪器中蒸馏时, 体积气化率与对应气化温度的关系, 由此可以判定油品组成中轻质和重质成分的大致含量。实验对两种燃料的馏程进行了测定, 高闪点喷气燃料的10%, 20%, 50%, 90%的馏出温度、初馏点、终馏点均低于-10号军用柴油。高闪点喷气燃料较-10号军用柴油的蒸发性强, 但是燃料的安全性会有所降低。

2.2 高闪点喷气燃料的蒸发特性

饱和蒸气压是表征油品挥发性的指标, 适用于评定发动机燃料的蒸发性能、启动性能、生成气阻的倾向等。饱和蒸气压越大, 油品馏分越轻, 挥发性越大。实验中通过控制不同蒸馏温度, 得出高闪点喷气燃料不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及蒸气体积分数, 结果如表1所示。

可以看出, 随着温度升高, 单位时间内从单位表面上逸出的分子数大为增加, 表现为饱和蒸气压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 并且温度越高, 饱和蒸气压和蒸气浓度变化率越大。

克拉佩龙一克劳修斯公式如式 (1) 所示。

由式 (1) 可知, lnPv与1/T存在着线性关系。根据表1中数据, 以1/T为x坐标轴, lnPv为y坐标轴, 利用最小二乘法对 (1) 式进行拟合, 得式 (2) 、式 (3) 。

式中:Pv为饱和蒸气压值;A为拟合直线方程的斜率;B为拟合直线方程截距;n为测量次数;x为1/T;y为lnPv。

将表1中高闪点喷气燃料饱和蒸气压数据代入式 (2) 、式 (3) , 再由式 (1) 可得高闪点喷气燃料的蒸气压与温度的拟合关系式, 如式 (4) 所示。

根据道尔顿分压定理可知, 挥发到空气中的蒸气的体积浓度等于蒸气压除以大气压力。通过计算式 (4) 可以得到饱和蒸气浓度与温度的关系式。高闪点喷气燃料饱和蒸气浓度计算如式 (5) 所示。

式中:Cv为饱和蒸气浓度值;P0为标准大气压值。

2.3 燃料的燃烧特性

采用液体燃料持续燃烧性能测定仪测试燃料的燃烧性能, 分析不同温度下燃料的燃烧情况。燃料持续燃烧性能实验结果, 如表2、表3所示。

由表2、表3数据可知, 在开放空气环境中, 高闪点喷气燃料在70℃时有闪燃现象, 将燃料加热到75、80℃均能正常燃烧。将-10号军用柴油依次加热到75、80、85、90、95℃均不能点燃, 加热到100℃时军用柴油能正常燃烧。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 在正常氧浓度环境条件下, 高闪点喷气燃料点燃初始温度比军用柴油低25℃, 持续燃烧时间较军用柴油短。

2.4 燃料的爆炸特性

采用不同能量的化学点火头引爆燃料经高压空气形成的气溶胶体系, 考察不同点火剂用量时燃料的爆炸性能, 实验结果如表4所示。

由表4数据可知, 当点火能量为100J时, -10号军用柴油没有发生爆炸, 而高闪点喷气燃料有微爆发生, 随着点火能量的增加, 两种燃料最大爆炸压力及温度都逐渐增大, 但高闪点喷气燃料的最大爆炸压力及温度大于-10号军用柴油。说明高闪点燃料比军用柴油更容易引爆, 且引爆后产生的危害性高于军用柴油。

在点火能量200~400J, 高闪点喷气燃料爆炸压力平均升高0.063 MPa, -10号军用柴油平均升高0.030MPa;高闪点喷气燃料爆炸温度平均升高33.8℃, -10号军用柴油平均升高15.7℃。表明高闪点喷气燃料在引爆后燃爆速度高于军用柴油。

3 结论

(1) 高闪点喷气燃料闪点较低, 且蒸发性能较强, 潜在的燃爆危险性更高。

(2) 高闪点喷气燃料饱和蒸气压和蒸气浓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 拟合得到该燃料饱和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式为:lnPv=16.77-3 126.38/T;饱和蒸气浓度计算式为:Cv=exp (16.77-3 126.38/T) /P0, 高闪点喷气燃料在54℃时蒸气浓度已经达到其爆炸下限。

(3) 在开放空气环境中, 高闪点喷气燃料在70℃时有闪燃现象, 加热到75、80℃均能正常持续燃烧。-10号军用柴油加热到100℃时才能正常持续燃烧。

(4) 当点火能量为100J时, 高闪点喷气燃料有微爆发生。两种燃料最大爆炸压力及温度随着点火能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 高闪点喷气燃料最大爆炸压力及温度大于-10号军用柴油。

摘要:对高闪点喷气燃料的理化特性、蒸发特性、燃烧和爆炸特性进行对比研究, 获得高闪点喷气燃料的饱和蒸气压及蒸气浓度随温度变化规律以及持续燃烧时间、点火能量、最大爆炸压力、最大爆炸温度等参数。与-10号军用柴油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高闪点喷气燃料闪点较低, 且蒸发性能较强, 最大爆炸压力大, 最大爆炸温度高, 燃爆危险性高于-10号军用柴油。

关键词:高闪点喷气燃料,军用柴油,理化特性,蒸发特性,燃爆特性

参考文献

[1]冯利利, 朱岳麟, 倪建成, 等.高密度高安定性喷气燃料的制备及性能[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6, 19 (3) :15-18.

[2]许世海, 熊云, 刘晓.液体燃料的性质及应用[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 2010:355-356.

[3]张弛, 傅奇慧, 荣龙, 等.含氧生物燃料的雾化性能测试及分析[J].航空动力学报, 2012, 27 (12) :2660-2665.

[4]关绍春, 刘多强, 赵军, 等.喷气燃料发展概述[J].石化技术, 2008, 15 (4) :48-51.

[5]王欣, 胡泽祥.高闪点喷气燃料的热氧化安定性能研究[J].石油炼制与化工, 2013, 44 (8) :80-84.

[6]田家宝.船用机舱油气浓度分布规律与爆燃危险性分析[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 2006.

[7]王振刚, 黄飞, 孙峰, 等.丙烯燃爆危险性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2, 22 (4) :59-63.

[8]焦燕, 冯利利, 朱岳麟, 等.美国军用喷气燃料发展综述[J].火箭推进, 2008, 34 (1) :30-35.

[9]GB/T257-1964, 发动机燃料饱和蒸气压测定法 (雷德法) [S].

[10]张广林.现代燃料油品书册[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9:234-235.

[11]刘志军.液体饱和蒸气压测定实验数据计算机处理[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 2002, 8 (2) :112-115.

高危险性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心内科2014年1月-2014年12月入住的8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划分为观察组,选取80例健康志愿者划分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39例,年龄在63-79岁之间,平均年龄(69.3±5.3)岁;身高在155厘米-175厘米之间,平均身高(165±6.9)厘米;体重在55千克-86千克之间,平均体重为(70.6±5.9)千克;对照组男性志愿者37例,女性志愿者43例,年龄在61-77岁之间,平均年龄(65.3±3.9)岁;身高在151厘米-173厘米之间,平均身高(155±5.9)厘米;体重在53千克-81千克之间,平均体重为(69.6±4.9)千克。两组在年龄、性别、体重、身高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所有80例患者均符合心血管病的西医诊断标准,所有80例志愿者均为自愿参加本次研究的人员,并能够配合检查。排除严重肝功能障碍和严重肾功能障碍的患者、严重心脑血管并发症患者、各种血液疾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重症糖尿病患者、风湿性疾病患者、通风患者、服用可导致血尿酸升高的药物的患者。

1.2 高尿酸血症诊断标准

男性患者和绝经后的女性患者血尿酸高于420mmol/L、绝经前女性患者血尿酸高于358mmol/L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

1.3 测定方式

测定心血管疾病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血尿酸水平前对患者进行详细病史和药物服用史的询问,同时测量患者和自愿者的体重和身高,计算出体重指数,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平方米(cm2)。于清晨采集患者和志愿者空腹12小时后的外周静脉血5毫升行血尿酸检测,应用统一的标准化测量仪测量患者和志愿者的血尿酸水平[2]。采用台式血压计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和志愿者患者进行血压测量,舒张压等于或高于90毫米汞柱或者收缩压等于或高于140毫米汞柱可判定为高血压。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IBM 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观察组和对照组组内、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血管病患者组和健康志愿者组高尿酸血症的检出率对比

经外周静脉血液检测后,心血管病患者的高尿酸血症检出率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心血管病患者组和健康志愿者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肥胖的对比

经检测后,心血管病患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肥胖发生的几率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逐渐呈现升高的趋势,国内外对于高尿血症所导致的危害也逐渐备受关注。作为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人体内大部分的尿酸主要来源于内源性的嘌呤代谢,尿酸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尤其是女性在更年期绝经后尿酸升高更为显著,尿酸升高的原因还有尿酸排泄障碍等因素。尿酸在动脉壁的沉积容易损伤动脉内膜,导致脂蛋白的氧化,引发炎性反应,导致动脉硬化的发生,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国外学者Brand等研究发现很多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最后会罹患冠心病,且这些患者的死亡主要以心肌梗死为主[3]。相关的研究显示,高尿血症患者经常会伴有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比如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和肥胖等[4]。本研究可以看出心血管病组患者的高尿酸血症的检出率较健康志愿者组更高(P>0.05);心血管病组患者的体重指数、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组(P>0.05)。综上所述,高尿酸血症和高血压、肥胖等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及时防止和治疗高尿酸血症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发病率,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纵仁荣.高尿酸血症与血压、高血脂及高血糖三者之间关系[J].当代临床医刊,2015,1(28):1233-1235.

[2]吴立峰.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5(9):49-51.

[3]王孝铭,王宪衍,钱文琪,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高尿酸血症[J].中华内科杂志,1985,24(12):708-709.

高危险性 篇9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在我院体检(公务员、企业员工)中确诊的高尿酸血症患者182人为实验组,男性140人,女性42人;对照组是从同一单位中选取年龄相差不超过3岁、性别相同、尿酸正常的体检者所组成。两组平均年龄为43.62±11.35岁、45.28±12.13岁,无显著差异(P>0.05);尿酸分别为396.78±51.22 umol/L、322.24±49.64 umol/L,有显著差异(P<0.01)。

1.2 方法

血压测量采用汞式标准袖带血压计,取坐位至少休息5分钟以上测量右上臂血压,以Korotkoff第1音及第2音作为收缩压与舒张压,连续测量3次,间隔30秒,取平均值作为被调查者的血压值。身高、体重脱去外衣和鞋帽后测量。采被调查者空腹静脉血(禁食12小时),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均用酶法测定。检验仪器采用罗氏MODULARP生化仪,原厂配套试剂。

1.3 诊断标准

男性尿酸≥420 umol/L、女性≥360 umol/L为高尿酸血症。高血压诊断标准为收缩压(SBP)≥140 mm Hg(1mm Hg=0.133Kpa)、舒张压(DBP)≥90 mm Hg或近两周内服用降压药者。BMI 24~27.9 kg/m2为超重,BMI≥28为肥胖。符合下述3项中任何一项者为血脂异常:TC>5.2 mmol/L、TG>1.7 mmol/L、HDL-C<0.9 mmol/L;高血糖者为空腹血糖≥6.1 mmol/L。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均数的比较用t检验,患病率的比较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高尿酸血症组血压、血脂、血糖的变化。

与正常组相比,高尿酸血症组的SBP、DBP、TC、TG、空腹血糖平均水平明显升高,HDL-C明显降低,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2.2 高尿酸血症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聚集性分析。

表2显示,高尿酸血症组中具有多个心血管危险因素(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和超重肥胖)比例高于正常组,高尿酸血症组同时有0、1、2、3~4种危险因素的比例依次为13.70%、27.50%.33.00%、25.80%,正常组依次为45.60%、29.10%、19.80%、5.50%,具有显著差异(P<0.01)。

3 讨论

流行病学提示,高尿酸血症是成人高血压的独立预测因素[2]。本研究也显示高尿酸血症组的SBP、DBP显著高于正常组,血尿酸与高血压关系密切、相互影响。Mazzali[3]等动物研究提示,高尿酸血症可引起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兴奋和神经型一氧化氮合成酶表达下调,导致高血压。同时高血压可引起大血管、微血管病变,使组织缺氧、血乳酸水平升高,与尿酸竞争排泄,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本次研究高尿酸血症BMI、TC、TG显著高于正常组,HDL-C显著低于正常组。高尿酸血症组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具有明显的聚集性,高尿酸血症患者合并超重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组,与文献结果一致[4]。高尿酸血症与超重肥胖、糖脂代谢紊乱及其聚集性的相关机制尚不清楚,胰岛素抵抗可能是共同原因[5]。研究认为,胰岛素能促进肾脏对尿酸的重吸收,从而使肾脏排泄尿酸减少[6],而且影响肝脂肪酶和脂蛋白酶活性,使脂代谢紊乱,促进TG的合成,抑制HDL-C的合成。尿酸是否为心血管疾病的独立预测因素仍有争议,尿酸与CVD的关系呈J型曲线,尿酸最低者抗氧化能力减弱,CVD事件反而增加;尿酸最高者,由于尿酸的毒性作用,CVD事件也增多;只有中等尿酸水平,CVD事件最少[7]。这可能与尿酸的“双重”作用有关,有益作用是其抗氧化作用,不利作用是刺激平滑肌细胞增生和引起内皮功能异常[8]。

综上所述,血尿酸是否为心血管疾病的独立预测因素还需进一步研究,但血尿酸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相互关联,血尿酸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标志。因此应加强健康教育、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少食高嘌呤、高蛋白食物,少饮酒、适当运动,控制血尿酸水平,预防各种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Milionis HJ,Liberopoulos E,Goudevenos J,et al.Risk fastorsfirst ever acute ischemic non-embolic strockein elderly individuals[J].Int J Cardiol,2005,99(2):269-275.

[2] Sundstrom J,Sullivan L,D'Agostino RB,et al.Relations of serumuric acid to longitudinal blood pressure tracking and hypertensionincidence[J].Hypertension,2005,45(1):28-33.

[3] Mazzali M,Hughes J,Kim YG,et al.Elevated uric acid increaserblood pressure in the rat by a novel crystal-indeprndent mechanism[J].Hypertension,2001,38(5):1 101-1 106.

[4] Nagahama K,Iseki K,Inoue T,et al.Hyperuricemia and cardio-vasular risk factor clustering in a screenedcohort in Okinawa,Japan[J].HypertensRes,2004,24(4):227-233.

[5]李秀钧.胰岛素低抗综合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6] Alderman M,Redfern JS.Serum uricacid-a cardiovasular risk factor[J].Ther Umsch,2004,61(9):547-552.

[7]高血压杂志编辑部.血尿酸的两重性——不要谈“尿酸”色变[J].高血压杂志,2004,12(4):281-282.

高危险性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6年本校职工体检测定了空腹胰岛素水平。从胰岛素高于正常范围的人群中随机抽取100名为高胰岛素血症组,其中男53例,女47例,年龄31~79岁,平均年龄(61.89±12.60)岁,从胰岛素在正常范围的人群中随机抽取130名为对照组,其中男67例,女63例,年龄33~76岁,平均年龄(60.44±14.19)岁。两组性别、年龄之间无显著差异。

1.2 方法

1.2.1 一般项目

受检者常规测量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身高、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体重(kg)/身高2(m2)。

1.2.2 生化测定

在TECHNICON RA-1000全自动生化仪上,采用酶法测定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

采用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FBG);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空腹胰岛素(FINS),此项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测定。

1.2.3 临床患病情况

通过既往病史记载,统计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病情况。

1.2.4 诊断标准

WC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标准判定,男≥90 cm,女≥80 cm;BMI根据中国糖尿病学会(CDS)标准判定,BMI≥28 kg/m2为肥胖;空腹胰岛素以≥16.8 m IU/L标准判定;高血压诊断标准采用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与国际高血压学会(WHO-ISH)高血压专家委员会确定标准;糖尿病诊断标准采用WHO(1999年)诊断标准;血脂异常诊断标准采用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组织国内专家制定的《血脂异常防治指南(1997年)》。

1.3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高胰岛素血症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经过统计学处理,发现两组间腰围、体重指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FBG)差异有显著性(P<0.01);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及肥胖合并高血压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果,见表1、2。

注:覮与对照组比较,P<0.01

注:覮与对照组比较,P<0.01

3 讨论

高胰岛素血症是指血中的胰岛素浓度超过正常水平。正常血糖的维持,除了取决于胰岛素分泌能力外,还与肝脏和肌肉组织对胰岛素足够的敏感性有关。当外周组织对胰岛素作用敏感性降低时,机体为克服这种胰岛素抵抗状态,通过增加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来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临床上表现出高胰岛素血症。长期高胰岛素血症又对机体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促进了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1]。本研究通过对高胰岛素血症和正常胰岛素水平的病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发现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这些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具有共同的发病机制,高胰岛素血症是它们的病理生理基础和关键性要素。

高胰岛素血症与肥胖和高血压关系密切。绝大多数胰岛素抵抗是由肥胖引起的,尤其是内脏脂肪聚集性肥胖。目前多数人认为[1],肥胖发生先于胰岛素抵抗。原因是肥胖患者的脂肪细胞增大,使细胞表面结合胰岛素的受体数目明显减少或与胰岛素结合能力减退,机体通过代偿的方式增加胰岛素的分泌,产生了高胰岛素血症。另外,肥胖患者的脂肪细胞可以释放过多的游离脂肪酸,游离脂肪酸(FFA)可以增加肝脏的糖元异生,降低肝脏对胰岛素的清除率,引起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水平的增高,又使体内脂肪合成过多,促使肥胖加重。

肥胖和高血压可能有着共同的根源,ANDER-SON等的研究发现[2],中国人的血压与肥胖相关。其根源来自于交感神经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轴。血压升高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有关,下丘脑-垂体轴功能异常参与肥胖的交感神经活性调节。另外,高胰岛素状态可能会诱导组织的RAS激活和血管紧张素Ⅱ产物的生成,继而进一步加重高血压的发展[3]。PETROVA等[4]通过48 h持续静脉注射葡萄糖,监测受试对象的心率及血压,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持续注射葡萄糖组血浆胰岛素显著升高,夜间心率、血压显著升高,证实持续的高胰岛素血症破坏心脏自主神经的昼夜节律,高胰岛素血症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有关。

高胰岛素血症会引起脂质代谢紊乱,当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时,胰岛素抑制血浆游离脂肪酸的作用下降,导致FFA浓度升高,进入肝脏的FFA增多,刺激肝脏合成及释放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VLDL可以将TG运输送到肝外,产生高三酰甘油血症。三酰甘油升高还与脂蛋白脂酶(LPL)的活力有关,胰岛素是LPL主要的调节者和刺激者,在高胰岛素血症状态下,LPL对胰岛素刺激的反应减弱,使外周组织VLDL分解减少,使HDL-C合成受阻,产生了以HDL-C降低、VLDL升高和TG升高为特征的血脂代谢异常[5]。

高胰岛素血症是糖耐量异常和2型糖尿病早期的表现,长期高胰岛素可以损伤胰岛的β细胞,使其代偿能力减弱,但是在糖尿病的早期,尽管在原先胰岛素抵抗的基础上已存在胰岛素分泌的缺陷,并出现血糖与胰岛素水平的不一致,此时的胰岛素水平仍可高于正常,一旦失代偿,就出现了2型糖尿病[1]。有实验表明大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有心血管并发症,或有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6]。

胰岛素抵抗是代谢综合征及其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的中心环节,胰岛素抵抗或同时伴高胰岛素血症能直接引发其他代谢性危险因素[7]。本研究观察这些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可以存在于同一个体,也可以有其中的一种或两种存在于同一个体,其危险因素组合不同患心血管病的风险程度也不一样,但是高胰岛素血症是它们共有的病理生理基础及关键性要素。因此在防治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时,既要考虑这些疾病本身的特点,又要注意对这些疾病共有危险因素的干预,在预防心血管疾病时,必须强化降脂、控制血糖和平稳降压,并且要求达标[8]。特别要重视早期发现高胰岛素血症患者,控制餐后高血糖,同时强调运动和均衡饮食的重要性,尽可能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在一些研究提出病变前期状态就已经有损伤血管的证据[9],只有预防在先,才能从源头有效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建,华琦.代谢综合症[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20.[1]ZHANG J,HUA Q.Metabolism Syndrome[M].2nd ed.Beijing: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2003:12-20.Chinese

[2]陈化,张广森.代谢综合症致病的诊疗思考[J].医学与哲学,2005,26(9):22.[2]CHEN H,ZHANG GS.The Result of Scientific Thinking Meth-ods:the Metabolic Syndrome[J].Medicine and Philosophy,2005,26(9):22.Chinese

[3]袁莉.代谢综合症与高血压[J].临床内科杂志,2006,23(3):154.[3]YUAN L.Metabolic syndrome and hypertension[J].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2006,23(3):154.Chinese

[4]PETROVA M,TOWNSEND R,TEFF KL.Prolonged(48-hour)modest hyperinsulinemia decreases nocturnal heart rate variability and attenuates the nocturnal decrease in blood pressure in lean,normotensive humans[J].Clin Endocrinol Metab,2006,91(3):851-859.

[5]BARD JM,CHARLES MA,JUHAN-VAGUE I,et al.Accumula-tion of triglyceride-rich lipoprotein in subjects with abdominal obesity;the biguanides and the prevention of the risk of obesity(BIGPRO)1study[J].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2001,21(3):407-414.

[6]丁荣蓉,毛泽萍.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机理和糖尿病治疗[J].医学与哲学,2004,25(11):42.[6]DING RR,MAO ZP,The pathogenesis of type2diabetes macrovascular disease and the treatment of diabetes mellitus[J].Medicine and Philosophy,2004,25(11):42.Chinese

[7]李心红,牛云峰,张慧英.代谢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5,27(5):114-117.[7]LI XH,NIU YF,ZHANG HY.The research development in metabolism syndrome cardiovascular diseases[J].Acta Academiae Medicine Neimongol,2005,27(5):114-117.Chinese

[8]李秀丽,郭学林.胰岛素抵抗与相关疾病及其防治[J].赤峰学院学报,2006,22(6):30.[8]LI XL,GUO XL.Insulin resistance and related diseases and its prevention[J].Journal of Chifeng College,2006,22(6):30.Chi-nese

上一篇:GPRS移动通信下一篇:品牌形象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