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运输的心得体会(共7篇)
山羊运输的心得体会 篇1
2002年8月份, 桃江县修山镇农户饲养的山羊发生过一种以体温升高、咳嗽, 全身皮肤、呼吸道及消化道粘膜出现痘疹, 病羊发热, 眼、鼻分泌物增多, 且病死率较高为特征的恶性传染病。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试验室诊断, 诊断为山羊痘。山羊痘疫情给桃江县养羊农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对当地养羊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威胁。疫情发生后, 动物防疫部门迅速采取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综合性措施, 取得良好的效果。十多年来, 桃江县再也没有出现山羊痘疫情, 山羊痘病在本县已得到有效控制。
1 发病情况
修山镇当时共有46个山羊养殖户, 共存栏山羊1420只, 有35户发生疫情, 共发病1003只, 发病率70.6%, 死亡410只, 病死率40.9%。经调查, 发病起始时间为2002年8月10日以后。这些羊只均为农村散养, 以自繁自养为主, 一般采取山地放牧的饲养方式。在春季集中强制免疫时, 只是接种了羊的口蹄疫疫苗, 其他疫苗没有接种过。大小羊只均有发生, 以断奶后至一岁的羊发病较多, 成年公羊发病后多能耐过, 怀孕后期的母羊多出现流产。发病前邻近乡镇有山羊痘散发疫情, 农户在放牧羊只的过程中有过相互接触。
2 临床表现
潜伏期1~2周, 平均6~8d。发病初期, 病羊体温升高达41~42℃, 食欲减少或废绝, 精神沉郁, 呼吸急促, 伴有喘息气, 鼻孔流出浆液性、粘液性或脓性分泌物, 眼结膜潮红, 流泪, 严重的眼角有脓性分泌物, 角膜混浊, 视物不清。呼吸、脉搏增速。2~3d后, 全身皮肤, 特别是乳房、阴门、口角、鼻端、耳背面、四肢内侧和尾根内侧等少毛或无毛区, 出现黄豆或蚕豆大小的红斑, 并相继发展成凸出于皮肤表面的灰黄色实硬丘疹, 眼观和触摸如蟾蜍皮肤突出的结节, 结节质地坚固, 有的连成大小不等的疹块, 星罗棋布, 遍布全身。皮肤痘疹结节破溃后有淡黄色液体渗出, 然后结痂、脱落, 此时体温开始恢复。整个病程3周左右, 随着病程的发展, 病羊体况愈下, 极度消瘦, 呼吸困难, 咳嗽, 妊娠母羊大多流产, 羔羊几乎全体死亡。体质瘦弱的羊、皮肤病严重的羊, 以及继发肺炎、胃肠炎、关节炎等病状的羊, 一般10~15d左右死亡。许多病例病程极快, 在发病后3~4d即出现死亡, 有的没有出现皮肤红疹等典型症状。
3 病理剖检
通过对死亡羊只的剖检发现, 羊只明显消瘦, 体表皮肤布满痘疹, 触之不动, 将其剖开有的流脓汁。喉及气管粘膜充血, 并有浓稠粘液附着。肺部有粟米大至小指头大灰白色结节, 有的较硬, 突出于肺表面。肝脏表面可见粟米至蚕豆大小的白色结节点, 脾脏边缘有出血点。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胃表面可见白色结节。
4 实验室诊断
急宰2只病羊, 采集病变典型的肺、肝、脾、淋巴结等送湖南省兽医总站检验, 确诊为山羊痘病毒感染。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病理变化、实验室检验, 诊断为山羊痘病感染, 且大多表现为内脏型。
5 防治措施
5.1 加强隔离、消毒工作
将病羊隔离饲养, 并对圈舍、运动场、剖检现场进行彻底清理, 粪便堆积发酵。羊舍内外及用具用二氧化氯消毒剂消毒, 隔天1次。尸体作深埋无害化处理。
5.2 强化防疫
对假定健康羊不论大小均用山羊痘活疫苗进行紧急免疫接种, 方法如下:每支疫苗 (50头份) 加生理盐水25ml稀释, 用7号或9号针头, 在尾根或股内侧施行皮内注射, 每只羊1~1.5ml, 起到了很好的预防效果。
5.3 病羊的护理及对症治疗
(1) 对隔离羊舍采取保暖措施, 午间晒太阳, 饮温水, 对病情较重的羊, 每天投喂2次稀饭。
(2) 口腔病灶每天用0.1%高锰酸钾冲洗, 涂碘甘油或紫药水。对皮肤上的病灶 (丘疹或痘疹) 涂擦5%碘酊。
(3) 用病毒唑与多种抗生素 (青霉素、链霉素、磺胺类、恩诺沙星等) 治疗, 防止继发感染。
(4) 病初红斑丘疹期, 用金银花10g、升麻5g、葛根10g、茯苓10g、甘草5g煎服;痘疱破溃结痂期, 用金银花15g、连翘12g、黄柏5g、黄连3g、黄芩6g、栀子6g、沙参6g、麦冬6g、桑叶3g、扁豆6g、花粉3g、玉竹6g、甘草6g煎服, 有一定疗效。
6 小结与讨论
(1) 本县在历史上未见山羊痘的发生, 养殖户平时没有采取预防措施, 对此次山羊痘疫情缺乏思想准备, 发生后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导致出现惨重经济损失。
(2) 高温多雨可能是诱因。2002年7月份下过一次暴雨, 8月份持续高温, 加上发病地地势低洼, 到处积水, 造成蚊蝇滋生, 又由于没有防蚊蝇设施, 可能造成山羊痘病的发生。
(3) 外来疫源是这次疫情的直接原因。据反映与桃江县相邻的汉属县之前发生了以山羊痘病为主的流行病, 羊发病前在放牧过程中与病羊有过接触。
(4) 初发症状以咳嗽、肺炎、眼结膜炎为主, 兽医人员易误诊。
(5) 病死羊只应进行无害化处理。病死羊的随意丢弃、带毒羊的收购和出售容易导致疫情扩散。
(6) 为防止继发感染, 初期使用抗菌素、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但收效甚微, 特别是内脏型羊痘, 几乎无药可治。
(7) 本病不同品种、性别、年龄的山羊均易感, 且幼龄羊发病率、死亡率非常高。
(8) 疫苗免疫是预防山羊痘病的关键性措施。近十年来, 通过落实免疫注射, 再未发生一起山羊痘疫情。免疫注射中要注意正确的操作方法, 才能保证免疫效果。
摘要:本文对桃江县2002年发生的一起山羊痘病疫情进行了分析, 介绍了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剖检变化、诊断等方面的具体情况, 并总结了预防和控制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关键词:山羊痘病,发病情况,临床表现,诊断,防治措施
山羊绦虫病的诊治体会 篇2
1 发病情况
沅江市南大膳镇西湖村养羊专业户刘某,存栏羊65只(其中母羊20只),采取放牧为主,适当补饲的饲养方式。2014年5月3日发现羊拉稀,用止泻药进行注射治疗,但效果不明显,病情反反复复,且发病羊越来越多,羊群渐进性消瘦,并有部分羊只死亡。5月18日求诊时共发病45只,死亡青年羊1只死亡、羔羊4只。发病率69%,死亡率7.7%。主诉前段时间曾在低洼湿地进行过放牧。
2 临床症状
病羊表现为食欲减退、饮欲增加、精神不振,被毛乱而无光泽,羔羊虚弱消瘦、发育不良。青年羊和羔羊下痢严重,粪便呈稀糊状。仔细观察粪便,中间混有成熟绦虫节片,乳白色粒状,有的羊肛门上悬挂乳白色索状物,似面条。
3 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初步诊断为山羊绦虫病。进一步取病羊粪便适量做检查,肉眼观察可在粪便中发现绦虫节片,长约1cm,黄白色,呈米粒状,节片压碎涂片检查见有大量灰白色的虫卵;用饱和盐水浮集法检查粪便也发现同样的虫卵。综合判断,确诊为山羊绦虫病。
4 治疗
选用丙硫咪唑,按15~20mg/kg配成混悬剂1次内服,经过治疗3d,发病羊的症状明显减轻,一周后精神状态良好,体况逐渐恢复。也可以使用硫双二氯酚(别丁),按80mg/kg配成混悬剂口服1次,或氯硝柳胺(灭绦灵),内服量50~70mg/kg,投药前停止饲喂5~8h。
5 体会
5.1 早确诊早治疗
该病在发病过程中腹泻等症状,易误诊为肠道疾病,用抗生素、磺胺类药物治疗,不仅无效且拖延病期。因此应尽早确诊、对症下药,方能取得很好疗效、减少经济损失。
5.2 避免在低湿地放牧
该病常因山羊吃草时吞食含似囊尾蚴的地螨而感染,而地螨喜欢生活于温暖、潮湿、阴暗和大量腐烂植物的草地上,因此,应尽可能地避免山羊在潮湿牧地、早晚和雨后放牧,以减少感染。
5.3 定期驱虫
每年春、夏、秋三季各驱虫1次,第1次驱虫为春季开始放牧后30~35d,断奶后的羔羊每30~40d驱虫1次,计3次。驱虫药可选用丙硫咪唑10mg/kg体重,或硫双二氯酚75~100mg/kg体重,或氯硝柳胺100mg/kg体重。
5.4 保护幼畜
羔羊与母羊隔离放牧,羔羊应在清洁草地放牧,在同一块草地轮牧时,先放牧羔羊,羔羊离去后再放牧成年羊。
5.5 清洁卫生工作
山羊痒螨的诊治与体会 篇3
1 发病情况
2013年3月开始, 吉兰泰镇敖日格呼嘎查的牧民发现羊只陆续被疾病感染, 且越来越多。羊只极度消瘦、用嘴啃咬患部, 据调查姜某某等3户共饲养羊1090只, 发病羊共计35只, 发病率占总数的3.2%, 死亡5只, 死亡率达14.28%, 造成经济损失7000余元。
2 临床症状
对35只病羊观察, 病羊在头颈部出现丘疹样不规则病变, 病羊剧痒, 使劲磨蹭患部, 啃咬身体, 致使患部脱毛、落屑、皮肤增厚, 失去弹性, 毛色无光泽, 用手触摸体表有明显的痂皮或褪毛, 结痂处有渗出分泌物、结痂龟裂, 病羊极度消瘦。
3 诊断
除观察病畜临床症状外, 在患部刮取痂皮在显微镜下检出虫体。
方法:选患部与健康皮肤交界处新鲜病灶, 用消毒凸刃小刀去干燥皮屑, 然后用小刀刮取湿润皮肤数处, 见有血印停止刮取, 刮过的局部用碘酒消毒, 病料放入试管中备检。然后将病料少许置玻片上, 加2~3滴煤油, 将痂皮捣碎, 弃去毛和粗块, 置低倍镜下观察有虫卵、幼虫、若虫和成虫。另外, 也进行了活虫检查, 将痂皮置于黑色玻璃上, 薄薄铺平, 下面微微加热, 用放大镜观察有白色小虫向外爬出。
4 治疗
(1) 使用寄生虫一次净 (化学名称:伊维菌素注射液, 批号:2012071) 肌肉注射, 厂家:黑龙江北安市飞龙动物药厂。效果非常明显, 基本无不良反应。
(2) 针对多年应用驱虫药驱虫的牧区, 由于寄生虫可产生不同程度耐药性。为强化杀灭寄生虫, 发病羊只每只注射1.0ml, 体重较小的羊只0.5~1.0ml, 体重大的每只羊注射1.5~2.0ml。
(3) 个别因剂量超量, 有中毒, 观察2~3h, 羊只正常。
(4) 第一次注射治疗5d后, 羊只发生明显变化, 主要表现为:羊只精神明显变好, 可肉眼看到伤口愈合、痂皮脱落。
(5) 第二次注射在8d后, 剂量不变。每只发病羊再次注射1.0ml。
(6) 用消毒液 (复合亚氯酸钠溶液, 每瓶500ml) 批号11051502, 由可佳永好科贸公司生产, 兑水进行600倍稀释, 对羊只和圈舍进行喷洒消毒。
5 讨论与小结
(1) 本次治疗牧户山羊共计1090只, 发病羊35只, 预防注射羊只1055只, 通过治疗有效的控制了病情。由于本病传染性较强, 所以除用伊维菌素注射液预防和治疗外, 还应加强饲养管理, 每周应对圈舍和羊群进行外部消毒、粪便清理, 以保证羊只的再次感染。从而达到有效的切断传染途径, 消除传染源的目的。
(2) 据有关资料查证, 羊痒螨病1951年春在该旗发生过, 发病羊达444只, 没有死亡。在随后的31个年份发生本病, 其中有2个高峰期延续时间较长, 即1954~1960年, 1974~1984年, 尤其是后一个时期, 发病数量达111106只, 发病后为了有效的防治本病, 成立了防治疥癣病防治指挥部, 组织旗、苏木、嘎查三级联防机制, 点面结合, 集中治疗的方法, 取得了较好效果[1]。
(3) 羊痒螨病是由痒螨属螨引起的寄生虫病[2], 主要寄生在羊体表而引起的慢性寄生性皮肤病, 具有高度传染性, 往往在短期内引起羊群严重感染, 严重影响羊的生长发育和皮张质量, 危害十分严重。本病主要是发生在秋末至夏初这段时间, 由于健康羊直接接触病羊或通过被病源污染的羊舍、墙壁、用具等间接接触或在钢围栏、栏杆等处摩擦感染。
(4) 吉兰泰镇位于乌兰布和沙漠西南边缘, 东靠乌兰布和沙漠, 与乌海市隔黄河相望, 南与古拉本煤矿为邻, 西与巴彦诺日公苏木接壤, 北通乌力吉苏木, 内联巴彦浩特镇。全镇区总面积4618.4km2, 镇区面积17km2, 辖10个居民委员会、8个农牧业嘎查, 其中1个农业嘎查, 播种面积4900亩, 7个牧业嘎查。2013年6月末牲畜头数4.2万头 (只) , 牧业户379户, 牧业人口1276人。盟、旗驻镇企、事业单位63个, 常住人口14480人, 流动人口每年在7000人左右。吉兰泰镇以蒙古族为主体, 汉族居民为多数, 以工业经济占主导地位, 农、牧、工、商多种经济结构和体制并存的工业化城镇, 是国家农业部2008年批准建立白绒山羊国家级品种资源保种场和保护区。
(5) 伊维菌素是新型的广谱、高效、低毒抗生素类抗寄生虫药, 对体内外寄生虫特别是线虫和节肢动物均有良好驱杀作用。伊维菌素广泛用于牛、羊、马、猪的胃肠道线虫、肺线虫和寄生节肢动物[3], 犬的肠道线虫, 耳螨、疥螨、心丝虫和微丝蚴, 以及家禽胃肠线虫和体外寄生虫, 尤其是对牛疥螨、羊痒螨等有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阿拉善左旗兽医工作站站史与畜禽疫病流行防治概况[C].1990, 204.
[2]北京农业大学主编.家畜寄生虫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 327.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治疗体会 篇4
1 发病情况
1.1 病例1
2009年4月28日, 钱家乡杨某从外地引进波尔山羊种公羊3只、种母羊6只, 由于未进行隔离观察并混群放牧, 约10d后除引进的9只山羊发病外, 自己原先饲养的128只波本杂交羊也有31只发病。
1.2 病例2
2009年5月12日, 沙溪乡王某从当地市场陆续购进50只山羊, 购进2d后陆续开始发病, 经青链霉素、磺胺类药物治疗无效。5d后发病19只, 死亡7只。
1.3 病例3
2009年7月15日, 共和乡文某, 从周边市场陆续购进60只山羊欲育肥后冬季出售。购进后, 未经任何免疫和隔离观察, 并与之前饲养的125只羊混群饲养 (125只山羊于当年4月注射哈药集团生物疫苗有限公司生产的山羊传胸疫苗) 。几天后, 购进的山羊陆续开始发病, 再过几天, 之前饲养的125只羊中瘦弱的山羊也零星发病, 共发病67只, 死亡7只。
2 临床表现
病羊离群呆立, 两眼无光, 懒于食, 呼吸较快 (达40~85次/min, 脉博110~140次/min) , 体温在39℃~41℃之间, 食欲废绝, 精神极度委顿, 被毛粗乱无光, 呼吸困难, 头颈伸直, 腰背拱起, 咳嗽 (部分病羊出现连续干咳) , 严重的急促喘息, 眼结膜潮红, 鼻镜干燥;流浆液性、脓性或铁锈色鼻涕;多数妊娠羊发生流产。
3 病理变化
肺膜、胸膜和心包膜发生粘连, 肺化脓、坏死, 胸腔积液混浊有脓汁, 肾脏呈土黄色, 卡他性肠炎, 瘤胃粘膜脱落;肺发生明显的浸润和肝样变, 肺切开有红色半透明液体流出, 切面平整质脆, 呈红色或暗红色;胸膜变厚, 表面粗糙不平;胸腔、心包积液, 胸腔积液呈淡黄色而混浊, 数量不等。有的病例肺膜、胸膜和心包膜三者发生粘连, 粘连处的病肺有化脓、坏死的病变, 打开胸腔有难闻、恶心的臭味, 肺部淋巴结肿大, 切面多汁有散在出血点;肝、脾、肾有不同程度肿胀。
4 实验室检验
采集病死羊肺组织、胸腔渗出液作为病料, 取小样品美蓝染色镜检, 呈杆状、丝状、球状多形态;分离培养病原接种于血清琼脂培养基, 37℃培养6d, 长出细小、半透明、微黄色的菌落, 中心突起呈“鸡蛋”状, 图片染色镜检, 可见革兰氏染色阴性、极为细小的多形性菌体。
5 采取措施
5.1 病例1
(1) 对假定健康羊只用传胸疫苗 (哈药集团生物疫苗有限公司生产, 下同) 进行紧急免疫接种, 6月龄以下羊注射3mL/只, 6月龄以上羊注射5mL/只, 同时对场地、圈舍进行认真清洁、消毒, 灭蚊、灭鼠。 (2) 分圈管理, 白天放牧, 早晚补饲含有微量矿物质和微量维生素的精料、优质牧草, 保障供给清洁饮水。 (3) 治疗:把41只病羊人为分为5组, 第5组为一只28日龄的病羔、比较严重的7月龄母羊和6月龄公羊, 其余4组9只/只, 用下表法治疗5d。第1组死亡1只, 痊愈8只;第4组死亡1只, 痊愈8只;第3组死亡2只, 7只痊愈;第4组死亡4只, 5只痊愈;第5组3只病羊陆续好转至痊愈。
5.2 病例2
对发病的19只山羊紧急注射注射哈药集团生物疫苗有限公司生产的山羊传胸疫苗6mL, 观察2~3d, 同时对场地、圈舍进行彻底清洁、消毒和病、健、强、弱合理分群, 降低饲养密度, 补充含有微量矿物质和微量维生素的混合精料和供给足够的清洁饮水。3d后回访, 死亡3只 (这3只均为发病时间长且严重的病羊) , 全场没有新发病例, 另16只较前2d有轻微好转, 8d后回访, 有1只严重的病羊死亡, 剩余羊群全部恢复正常。
5.3 病例3
采用病例2的方法, 60只病羊死亡5只, 3只仍然严重, 其余有不同程度的好转, 12d后, 严重的3只死亡, 其余羊群基本恢复正常。
6 治疗体会
浅述山羊疥癣病的诊疗体会 篇5
1 发病情况
1.1 发病季节
山羊疥癣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 主要集中发生于冬季和秋末、春初。
1.2 发病情况
大部分羊场都不同程度地发生过羊疥癣病。
1.3 发病羊群
山羊疥癣病发生于各类羊群, 不论公羊、母羊、羔羊, 还是老羊均发生。
2 临床症状
2.1 发病初期
该病发病初期, 羊只因虫体寄生后的各种因素刺激神经末梢, 引起的瘙痒, 表现为不断在栏舍、栏杆、树杆、围栏等处摩擦, 此时, 也可在羊只的嘴唇、口角、鼻面、眼圈、耳根部及背部等处皮肤见到少量的、黄豆粒大小的, 表面灰白的丘疹、结节点。
2.2 发病中期
该病发生2周多以后, 羊只仍有瘙痒症状, 表现为不断在圈舍、栏杆、树杆等处摩擦, 有的羊只还进行用身体进行相互摩擦。羊只嘴唇、口角、鼻面、眼圈、耳根部及背部等处皮肤的丘疹、结节点向颈部、背部、腹部及四肢蔓延, 并进一步增大成块状、片状, 有的形成水疱脓疱, 渗出浅黄色液体, 有的形成结痂、皮肤增厚、龟裂和部分被毛脱落、有的羊只形体消瘦。
2.3 发病后期
该病发病4~6周以后, 羊只体表症状进一步加重, 患病羊大部分肩部、颈侧部和背部等处被毛多处脱落, 皮肤粗糙, 出现灰白痂皮, 重症者除腹部外, 几乎全身裸露, 皮肤龟裂、出血, 行走困难, 昼夜搔痒不止, 形体瘦弱, 弓背行走无力, 个别羊只因终日摩擦患部、烦躁不安, 影响正常的采食和休息, 造成极度衰竭出现死亡。
3 诊断
3.1 显微镜检查方法
用沾有甘油的外科手术刀片, 在羊患部与健康皮肤交界处刮皮肤, 刮至到微见血, 将刮取的皮屑置于载玻片上, 滴加50%甘油水1滴, 用低倍显微镜检查, 可见到活的疥螨虫体。
另外, 还有人采用沉淀镜检法进行疥螨虫体检查, 由于操作比较麻烦, 因此, 临床实际比较少用。
3.2 放大镜检查方法
用沾有甘油的外科手术刀片, 在羊患部与健康皮肤交界处刮皮肤, 刮至到微见血, 将刮取的皮屑置于黑纸上, 在酒精灯上微加热, 用放大镜可见爬动的活疥螨虫体。
根据发病情况, 临床症状和病原检查结果可以作出确诊。
4 综合防治方法
4.1 药浴疗法
4.1.1 选用药物
选用了杀虫咪、氯苯脒、蝇毒灵、锌硫磷、巴胺磷、螨净及除癞灵等药物。
4.1.2 药浴工具
药浴池:根据羊群存栏情况, 分别采用了不同药浴工具:存栏羊300只以上的羊场采用药浴池, 存栏羊100~300只羊场采用活动铁架帆布倒梯形药浴池, 存栏羊100只以下的羊场采用木桶。
辅助工具:水桶、喷雾器、刷子、下水裤 (或雨衣、雨裤) 、橡胶手套、口罩等。
4.1.3 药浴操作
4.1.3. 1 羊只药浴前准备
羊群分类:对羊群进行有疥癣病和无疥癣病分栏关, 公羊、重胎羊另外关, 以便分类进行药浴。
饲喂淡盐水:药浴前, 要喂给羊群充足的淡盐水, 以防羊药浴时喝药浴的药液水, 造成中毒。
4.1.3. 2 配制药浴用药液
药浴用药液的配制, 直接关系到药浴效果, 因此, 药液的配制时, 一是要对药浴工具的容积进行准确计算, 以便计算用药量, 保障药液配制后的浓度;二是一定要依照所选用药物的说明书规定的比例进行配制;三是投药时, 要充分药液, 使用药粉等类, 要先用塑料桶进行搅拌均匀, 再投入药浴池、桶中, 并进行充分搅拌, 确保配制的药液均匀。
4.1.3. 3 羊群药浴操作程序及方法
羊群药浴时, 一是先药浴健康的公羊和体格较大的羊只;二是药浴健康的羊只, 最后药浴患病的羊只。
羊只药浴时, 羊只入池后, 药浴操作人员要对毛密羊只多处进行扒抓, 以便药液浸渗到根部, 消除药浴盲点, 对头部要按压5次以上;对于病羊, 要用硬刷子对疥癣部位进行刷刮, 以便刮刷除疥癣部位的污物和痂皮等, 以便药物浸渗到患病部位, 提高药浴效果;药浴过程中, 操作人员要让每只羊在药液停留3~5min, 以确保药浴效果。药浴过程中, 如水深不足时, 应及时补充水, 并按补入的水量和规定的浓度计算应补加的药量。
4.1.3. 4 羊群药浴次数及间隔时间
羊群药浴一般一期药浴2次, 间隔时间为7~10d。
4.2 药物疗法
4.2.1 药物
选用了药物阿维菌素、20%碘硝酚酞及虫克星注射液等。
4.2.2 给药方法及用量
阿维菌素注射液一般采用颈部皮下注射, 剂量为0.02ml/kg体重。
虫克星注射液一般采用皮下注射, 不能肌肉和静脉注射对怀孕后期, 7d龄以内羔羊, 体弱多病羊慎用, 剂量为0.20ml/10kg体重。
20%碘硝酚酞注射液一般采用肌肉注射, 剂量为10~20mg/kg体重。
4.2.3 给药次数及间隔时间
羊群药浴后用药, 一般一期给药2次, 间隔时间为7~10d。
4.3 栏舍及周围消杀处理
(1) 羊群药浴时, 要同时对羊舍进行清扫, 并对羊粪及其它垫料等污物收集进行堆积发酵处理。
(2) 将药浴后剩余的药液, 经数小时停顿, 再添加部分药后, 用喷雾器对羊舍墙面、羊床、栏柱和羊只摩擦过的地方及周围等进行喷洒, 喷洒栏舍时, 一定要注意喷洒各个部位, 并喷洒至湿可见水滴, 如同一天能喷洒两次效果更佳。
5 预防措施
5.1 定期消毒羊舍
每季度用0.5%敌百虫水溶液或者配制其它药液对羊舍的墙面、栏柱、床面、用具及周围进行喷洒消毒。
5.2 定时观察羊群
每天放牧和收牧时, 注意检查羊群的鼻部等部位情况, 发现可疑羊只, 及时进行治疗处理, 将病情控制于萌芽状态, 以防止和控制病情的传播和蔓延。
5.3 定期进行药浴
每年春秋两季定期对羊群各药浴2次, 药浴后, 体内配套进行注射驱虫药。
5.4 严格检疫制度
对拟新调入的羊只, 在产地及时申报检疫, 经检疫合格的, 在产地先进行药浴及驱虫后, 再行调运, 到场后, 先隔离观察一段后再混群饲养。
6 防治效果
2009年经对10个羊场1986只羊采用上述方法防治, 2010年春进行检查时, 存栏羊2012只, 仅发现208只羊患病, 患病率10.34%。
2010年经对10个羊场2012只羊采用上述方法防治, 2011年春进行检查时, 存栏羊2068只, 仅发现43只羊患病, 患病率2.1%。
2011年经对10个羊场2068只羊采用上述方法防治, 2012年春进行检查时, 存栏羊1892只, 没有发现羊患病, 患病率0%。
7 体会
(1) 山羊疥癣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皮肤寄生虫病, 一旦患病, 病情顽固, 局部治疗, 不论采用何种药物均难以达到治愈目的。采用综合防治方法, 即:对患病羊群, 采用全身药浴、加注射药物, 并对栏舍及周围一并喷洒药液, 同时对垫料和粪便进行堆积发酵处理;每年春秋两季定期对羊场羊群进行全身药浴、加注射药物, 并对栏舍及周围一并喷洒药液, 同时对垫料和粪便进行堆积发酵处理是最彻底、最有效、最经济、最实用的防治方法, 只要持之以恒的坚持进行, 完全可以达到预防和控制山羊疥癣病发生的目的。
(2) 羊群药浴时, 要注意用于药浴的药液的温度, 最好温度能够达到25℃左右, 过低易造成羊只发病感冒等。
(3) 羊群药浴时, 一定要依照所用药物的说明书进行配制药液浓度, 在药浴过程中, 注意适当添加部分药物, 否则, 就达不到药浴的目的。
(4) 羊群药浴时, 要注意轮换用药, 以免造成耐药性, 影响药浴成效。
(5) 早发现, 早治疗是以防止和控制疥癣的蔓延关键, 因此, 要坚持每天放牧时对羊群进行观察, 将病消灭在萌芽时期。
(6) 检疫和药浴加驱虫是控制传入的有效方法, 羊只调运前一定要履行检疫和药浴加驱虫流程, 避免羊只带病传入。
(7) 羊群药浴时, 同时用药液对羊舍墙面、羊床、栏柱和羊只摩擦过的地方及周围进行喷雾消毒是防控山羊疥癣病复发有效措施之一。
(8) 药浴时, 入池进行药浴操作的人员, 要穿下水裤、雨衣, 戴橡胶手套, 戴口罩, 池外进行药浴操作的人员要穿雨衣、雨裤, 戴橡胶手套, 戴口罩, 做好安全防护, 以防中毒。
攀枝花市东区山羊痘防控的体会 篇6
1 山羊痘疫情发生情况
2015年12月20日, 辖区一养殖户发现自己的山羊精神沉郁, 拱背, 少数羊有流鼻涕的现象, 部分羊食欲下降、饮水量减少, 另发现一些羊只皮肤下有硬块, 以为是发生疥螨和天气原因发生普通感冒, 便没有太在意, 12月23日, 部分羊病情加重, 便到当地兽医站处购买药物, 该兽医站负责人听完畜主的叙述后跟随畜主到其家中查看, 怀疑为山羊痘, 遂向东区农牧部门进行疫情报告。东区交通和农业水务局接报告后, 立即派东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兽医站人员组成调查组前往调查了解情况。经了解, 该村目前仅该农户所养山羊发病, 该户饲养山羊135只, 发病40只, 死亡5只。
2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经现场观察, 该户羊只精神沉郁, 拱背, 发抖, 有轻微的咳嗽声, 结膜潮红流泪, 从鼻孔流出黏液性分泌物, 测试病羊有的体温高达41.5℃, 最典型的症状是病羊全身体表少毛或无毛处, 特别是乳房、阴门、四肢内侧、尾根等区, 出现黄豆大小的红斑疹, 有的羊只上诉部位皮肤凹凸不平, 有凸出于皮肤表面的实硬丘疹, 直径约0.5~1 cm。
通过对病死山羊的尸体进行剖检发现:气管、支气管黏膜有出血性炎症, 上有浅灰色结节及黏液, 特别是肺上有红白相间水泡及痘斑, 淋巴结水肿, 切面多汁。
3 诊断
鉴别本病与传染性脓疱的方法是: (1) 羊群发生或流行传染性脓疱时, 山羊、绵羊都可感染发病, 山羊痘只感染山羊, 绵羊不发病, 且疱疹的中央缺少脐状凹陷; (2) 传染性脓疱一般无全身症状, 大多数病羊疹疱互相融合, 形成大的增生疣状物并覆有坚硬角质化痂皮。
根据发病情况、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和传染性脓疱病的区别, 调查组一致确定该病为山羊痘。
4 疫情处置
由于山羊痘是由山羊痘病毒引起山羊发生的一种热性接触性传染病, 以全身皮肤、有时也在黏膜上出现典型痘疹为特征, 属国家一类传染病。东区交通和农业水务局根据《动物防疫法》和《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条例》要求, 及时采取了“封锁、隔离、扑杀、消毒、紧急免疫接种”等一系列综合防控措施。
4.1 封锁疫区、疫点, 扑杀病羊
将阿署达村该山羊养殖户定为疫点, 该村定为疫区。通过与该农户进行相关法制宣传, 得到了养殖户的理解与积极配合, 对病羊及其同群羊一律进行捕杀、尸体深埋。并要求其它养羊户不要放牧饲养, 最好圈养观察。禁止该村山羊及其产品运出和出售, 同时要求疫区各农户暂停从外地购买羊只。
4.2 消毒
对该养殖户的圈舍、场地、饮水、饲料、用具进行严格消毒。污染的场地用石灰水或2﹪氯毒杀、来苏儿等进行彻底消毒。对病羊脱落的痂皮、粪便、污染的饲料、垫料等, 可采取焚烧、堆积发酵或深埋等方式处理。养羊户门口设有消毒池, 相关人员进出用消毒水洗手和擦拭鞋底。
4.3 紧急预防接种
对该村及周边村社的所有山羊均用山羊痘弱毒疫苗进行紧急预防接种。
5 疫源分析与追踪调查
我区已多年未发现山羊痘疫情, 那么本次疫情是自发性还是外来疫源所致, 传染源从何而来?通过调查走访了解到本月内周边村社均无人从外地购买过山羊及肉制品, 但是有村民反映有人曾从外地购买过畜禽粪便用于种植芒果。因此分析该发病农户正是位于公路边, 运输畜禽粪便的车辆可能本身带毒, 也可能车辆经过疫区, 车辆在运输过程中也未严格进行相应的防护措施, 粪便洒落等原因将病毒传播。另外也对该农户在疫情潜伏期和发病期间有无出售羊只、羊粪去向的情况进行了了解与追踪调查。在疫区内没有新的病例发生, 疫点内所有病死羊、被扑杀的同群羊及其产品按规定处理21 d后, 对有关场所和物品进行彻底消毒后解除封锁。本次山羊痘疫情在采取了及时、得当的措施后得到了有效地控制, 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了农户的损失。
6 本次疫情的几点思考与体会
6.1在本次疫情发生以后, 该村将成为山羊痘历史疫区。每年应加强对该村山羊的免疫预防接种和抗体检测。
6.2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 让养殖户了解国家对该病的防控要求及捕杀措施;增强养殖户法制观念, 一旦发现疑似疫情, 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6.3 积极争取资金, 加大捕杀赔付标准, 减少养殖户的损失。
6.4 及时准确的诊断及采取紧急免疫接种, 是降低该病发病率, 减少经济损失的有效措施。
免疫接种时要注意每注射1只羊都要更换一个针头, 以免造成病原传播。
6.5 对病羊和同群羊进行扑杀, 对羊舍、用具等的严格消毒也是控制此病蔓延和最终扑灭此病的重要措施。
6.6 可以通过发放宣传单的方式向养殖户宣传引种注意事项, 本地在引进羊只以前, 首先要了解当地当时是否有传染病发生, 杜绝从疫区引进羊只。新羊进场时要进行检疫, 然后隔离观察21 d;确定健康无病后并经预防接种山羊痘弱毒疫苗方可与本场羊只混群。同时要加强流通环节的检疫和监督管理, 发现病羊及时处理, 防止疫源传播。
6.7 该病流行于冬末春初, 羊舍狭窄、拥挤、阴暗潮湿和通风不良, 是诱发本病的条件。
因此应加强冬春季节饲养管理, 要适当补饲精料, 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以增强羊机体的抵抗力;改善养殖条件, 应保持羊舍内干净卫生, 透气通风;定期对圈舍及周围环境用高效消毒药进行消毒;定期开展驱蚊、灭蝇和驱除山羊体内外寄生虫。
摘要:2015年12月下旬, 一起山羊痘疫情在攀枝花市东区发生, 经过及时采取扑灭措施, 疫情得到了控制。主要介绍山羊痘疫情的发现、诊断、防控处置措施、疫源分析、追查, 以及对加强本辖区山羊痘防控的几点思考及对策建议。
山羊传染性脓疱疮的诊治体会 篇7
2011年9月下旬, 开发区某羊场有5只山羊患了羊口疮。笔者采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 效果显著, 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1 中医方面
中药黄芪20g、黄连100g、冰片5g、硼砂5g、青黛20g、儿茶20g、薄荷叶10g。研为细末。把病羊固定好, 用棉棒蘸取药末涂擦在患处, 2次/d, 连用5~7d。
2 西医方面
抗毒神针 (南昌科王兽药厂) 羊0.15ml/kg, 稀释青霉素和链霉素各1支, 肌肉注射, 2次/d, 连用5d。抗毒神针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快速抗病毒、消炎、排毒、和增强机体免疫力, 强心补气, 抑制病毒蛋白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