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照顾

2024-06-29

社区照顾(精选9篇)

社区照顾 篇1

一、社区照顾发展的可行性与重要性

社会问题不断社区化, 使社区照顾得到了发展, 对我国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 社区照顾的理念符合我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思想, 有利于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我国借鉴了西方的思想成果, 结合我国传统思想, 将福利思想融入到社区之中, 为社区照顾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其次, 它有利于开发社会闲置资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于社区照顾的要求越来越高, 需要整合社会资源, 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最后, 它促进了我国社区的和谐发展, 有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构建, 为社区居民营造了良好和谐的生活氛围。

二、我国社区照顾研究存在的问题

从现有文献来看, 学者对社区照顾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取得了显著成果, 但是在研究过程中也发现了一系列问题。

(一) 从研究对象的角度来说, 重点关注老年群体, 对于其他群体的关注较少

据现有文献资料可知, 在我国社区照顾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老年人, 而部分学者也将社区照顾等同于社区养老照顾, 但是理论上社区照顾的研究对象不仅包括老年人, 还包括其他需要帮助的群体。目前很少有学者涉及除社区养老之外的其他领域, 因此, 我国的社区照顾的研究对象存在片面化的局限性。

(二) 从地理区域的角度来说, 主要关注城市社区, 对农村社区的关注较少

与农村社区相比, 城市社区拥有丰富的可利用的社会资源。目前, 我国有很多学者立足于城市社区的角度对社区照顾进行一系列分析, 与此同时, 我国农村社区也面临着养老、医疗等社区问题, 这说明社区照顾在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空间非常广阔。

(三) 从队伍建设的角度来说, 社区照顾队伍中专业人员匮乏

在我国, 社区照顾的服务人员主要是社区工作人员和社区志愿者。一方面, 我国社区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知识的指导, 尽管国家正在努力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但对于专业人才在实务中的使用并不多见。另一方面, 社区志愿者具有流动性强, 但专业性不强的特点, 使社区照顾在实施过程中难以提供专业性的服务。

(四) 从资源整合的角度来说, 社区照顾缺乏专业性机构的指导

目前, 我国的社区照顾大多是以居委会临时发动的互帮互助活动为主, 缺乏专业化机构的指导, 难以有效利用社会的有效资源, 不能为社区内需要帮助的人员提供更好的社区照顾服务,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区照顾的实施效果。

三、我国社区照顾研究的对策建议

随着社会的发展, 我国在社区照顾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尤其在社区养老照顾方面的成果十分显著, 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为更好地发展社区照顾, 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解决这些问题:

(一) 扩大社区照顾服务对象的范围, 加大社区照顾理念的宣传力度

目前, 根据已有文献资料, 多数社区照顾主要以老年人为研究对象, 对其他需要社区帮助的群体的关注较少。目前, 应扩大社区照顾服务对象的范围, 加大对社区照顾理念的宣传力度, 更好地为社区中需要帮助的群体提供服务。

(二) 注重城市社区照顾和农村社区照顾的和谐发展

目前, 我国大多数学者主要以城市社区照顾为主要研究对象。他们忽略了农村社区也具有丰富的可利用的社会资源, 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在社区照顾发展的过程中, 要处理好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的关系, 重视农村社区照顾的发展。

(三) 注重专业社区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在人才建设过程中, 首先, 要培养专业社区工作者。由于居委会缺乏相应的专业性, 不利于社区照顾模式的构建, 需要社会工作者用专业方法建立社会照顾服务网络。其次, 促进专业社区工作者的功能发挥, 有效地进行社会资源配置, 为社区有需要人士提供各种服务, 需要大量的专业理论及技巧。

(四) 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

政府在社会福利的构建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 是社会福利的推动者, 具有权威性和丰富的资源。政府的主导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社区层面。政府在社区宣传和财力支持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二是在社区居民层面。政府能协助社区去开展社区工作, 为社区照顾的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徐祖荣.城市社区照顾模式探析[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 2007 (03) .

[2]徐祖荣.城市社区照顾模式探析[J].中国发展, 2008 (01) :28-33.

[3]张甜甜, 王增武.我国大陆地区社区照顾研究综述[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 2011 (06) .

[4]周沛.社区照顾: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社区工作模式[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2 (05) :20-27.

[5]繆自锋.社区照顾:城市养老模式发展的新取向[J].学理论, 2014 (09) .

社区照顾 篇2

06社会工作2班

康姣

0690101056 摘要:社区照顾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作为社区社会工作的模式之一,社会照顾是一种专业化的照顾模式,有其特定社区目标和社会功能。社区照顾不仅仅对老年人、儿童、弱能者有重大的作用,对残疾人而言在帮助残疾人康复、心理适调、建立良好社会关系、挖掘自我潜能等方面起着极大地促进作用。将社区照顾运用于残疾人社会保障方面,用社区照顾的模式为残疾人提供服务和帮助更有利于残疾人身心各方面的发展。关键词:残疾人

社区照顾

社会保障

一、引言

社区照顾:是指在社区内对那些身体和精神有需要的人(如:老人、儿童、弱能者和残障者),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社会服务系统对其给予援助性的服务和帮助。

2007年5月28日,国家统计局、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领导小组发布第二次全国残疾人主要数据公报(第二号),有残疾人的家庭户人口:全国有残疾人的家庭户共7050万户,占全国家庭户总户数的17。80%;其中有2个以上残疾人的家庭户876万户,占残疾人家庭户的12。43%。有残疾人的家庭户的总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9。98%。有残疾人的家庭户户规模为3。51人。1数据显示,我国残疾人数量众多、分布范围广泛,给残疾人社会保障事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残疾人群体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对社会的发展同样有着重要的贡献,社会理应给予残疾人更多的关怀与照顾。然而,长期以来,残疾人被排除在各种福利服务范围之外的事实不容忽视,侵犯广大残疾人权益的事件屡屡发生。残疾人因身体、精神上的非常人化而导致的生活贫困、人格缺陷、自信心不足等问题时有发生。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体制尚不健全,缺乏专业化的照顾机构与服务人员。如何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及为其提供更多关怀,使残疾人完全融入当今社会,过正常人的生活,已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极力追求。残疾问题处理的妥善与否直接关系到家庭及社会的稳定,对此必须慎而处之。如何在生活、教育、文化、就业、康复等领域探讨符合我国国情的残疾人社区照顾模式,切实维护残疾人的权益,并赋予其平等的发展机会,值得每个人关注和重视。

二、社区照顾的成功实践

社区照顾于20世纪50年代起源于英国,首先被应用于精神病患者、老年人和残疾人。社区照顾开始的动机:主要是希望改变以往大型机构(儿童院、老人院、精神病医院)对服务对象照顾方式的负面(欠缺人性、不够人道)影响,将大型机构解散,由小型的、社区型的机构取代。从而使服务对象能够回到社区和家庭,在家居或居住社区的环境中能够得到专业人士的支援和照顾。提倡将需要照顾的人士留在其原来生活的社区,接受各种正式的社会服务和非正式系统的照顾。2通过对 1

2数据来源: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二号)(2007年5月28日)

社区照顾开始的动机:摘自:《社区工作》,徐永祥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p139 其实行机构式集中照顾模式,由政府部门担当服务主体,为其提供各种照顾和服务,在很大程度上较好地满足了被照顾者的生活需要。工业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导致大量特殊群体的出现,英国政府逐步将社区照顾的服务对象扩展到失业、儿童、疾病等其他弱势社会群体。英国通过制度化与非制度化的福利供给模式,采纳正式机构与非正式机构共存并共同发挥作用,使社区照顾成为为各类弱势群体提供行之有效的福利服务的照顾模式,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因工业社会的发展而导致的传统家庭保障功能被削弱的各类群体的需要。鉴于这一巨大的成绩,世界各国纷纷仿效,并结合各自实际,探索出了与各国国情相适应的社区照顾模式,同时也具有自己的特色。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社区照顾已成为世界国家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制度安排为他国所瞩目。我国也在实践过程中逐步接受社区照顾的模式与理念,并积极吸纳国外先进成果,结合我国实际,努力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社区照顾模式。关于这方的研究,国内已在养老、艾滋病、居家住房等领域有一些理论成果。社区照顾在我国被广泛应用的实践给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事业以很多有益的借鉴。这对于改善我国残疾人保障机制不健全、体系不完善具有积极作用,有利于为广大残疾人提供范围更广、层次更高、质量更优的福利服务。

三、在残疾人社会保障领域中的社区照顾模式

一般来说,社区照顾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在社区内照顾,即让被照顾者在社区内接受服务;另一种是由社区照顾,即由社区内成员通过协调社区内外的资源为被照顾者实施的照顾。将社区照顾的两种模式应用于残疾人事业,可以促进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和完善。

(一)在社区内接受照顾

社区内的残疾人照顾就是指运用社区资源,在社区内由专业工作人员进行照顾。例如,可以利用社区内的各种服务设施对残疾人的生活、康复、治疗等进行照顾,让其随时走出自己居住的院舍,进入众人生活的社区。这不仅有利于残疾人了解自己生活的社区、参与社区,而且能有效地给残疾人以生活帮助和精神关怀,有利于融入社区,尽快康复。可以通过残疾人服务站、残疾人公寓、托残所等方式为残疾人服务。

1.残疾人服务站。各社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立残疾人服务站,主要接待残疾人来信来访、医疗救助、特困救助;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咨询登记和职业介绍;办理残疾证;提供残疾人子女入学救助、生活救助、法律援助和康复服务。残疾人服务站有专业工作人员,并配备办公设备和地点。残疾人服务站提供的服务具体可包括:(1)法律援助及咨询站,为残疾人提供咨询、登记、办证和法律援助等服务。(2)康复服务,如:脑瘫儿童康复培训、聋儿语训、听力检查等,并帮助残疾人了解、使用康复器具;(3)文化娱乐服务,如:盲人有声读物、书刊及电子阅览室、象棋等;(4)各种就业培训服务,如:残疾人电器培训操作、盲人按摩培训、残疾人缝纫培训、残疾人美容美发培训等。

2.残疾人公寓。是指对社区内有生活自理能力但身边无人照顾的残疾人提供的一种照顾方式。这种方式将残疾人集中在一起进行照顾,不仅方便统一管理,而且有利于提高残疾人设施的利用效率。残疾人公寓可以由各种形式的居室组成,生活设施齐全,方便残疾人生活。公寓内还设有“生命线”,一旦残疾人感到不适,只要拉动生命线就可获得救助。残疾人公寓可以由政府出资兴建,不以营利为目的,收费低廉,满足收入水平较低残疾人的需求。也可以由私人办理,为有条件的残疾人提供更多选择。

3.托残所。因家人临时外出或度假,无人照料的残疾人便可送到暂托所,由工作人员代为照顾,时间可长可短。残疾人应分散在各个社区中,这样残疾人可以不必离开他们所熟悉的生活环境。对于该照顾方式,各社区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设立残疾人暂托所。

(二)由社区照顾

由社区照顾就是指由家人、朋友、邻居及社区志愿者为残疾人提供的照顾。例如,为有各种需要的残疾人提供家庭服务,这样残疾人便不用脱离他们所熟悉的社区就可以过正常人的生活。这种照顾模式既可以增强残疾人对家庭和社区的归属感,又可以激发其生活热情和自信心,提高自助能力。该模式可以通过居家服务、家庭照顾和精神支持等形式来实施。

1.居家服务。是指对居住在自己家中,有部分生活能力,但又不能完全自理的残疾人提供的一种服务。在做法上可以参照养老居家服务,具体包括上门送饭、做饭、打扫居室、清洗衣物、洗澡、理发、购物、陪同上医院等项目。从事居家服务的工作人员有社区工作人员,志愿服务者,也有政府雇员。这些服务或免费或收费低廉。此外,还可以安排社区保健医生上门为残疾人看病、传授养生之道。这种形式的社区照顾可以让残疾人足不出户便可享受到一些基本服务,极大地方便了广大残疾人。

2.家庭照顾。家庭照顾原意是指在病人家里为其提供医疗服务和生活帮助,是对病人的某些基本的生理、生活需求做出适当的反应,并有针对性地提供帮助。对残疾人实施家庭照顾,重点有:(1)人员安排,指专业人士和亲属之间既要有分工又要有合作,充分发挥团队精神,照顾好残疾人的饮食起居。(2)物力安排,包括进行各种医疗处置所必须的药品、设备以及残疾人日常生活中的特需物品。(3)与残疾人家庭的合作,专业人士必须与残疾人家庭有效合作,并对家庭成员进行必要的教育与培训,共同做好残疾实务研究人的照顾工作。

3.物质帮助与精神支持。残疾人由于身体或精神上的缺陷,相当一部分人不能正常就业,收入来源也相当有限。因此,由社区内外以及残疾人的亲戚朋友为残疾人提供一些物质帮助,以保障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就显得十分必要。可以在过节时采取送温暖的形式,给以某些物质帮助。发挥广大社区、社区内各种慈善组织、非盈利组织以及各种基金会的作用。社区还应努力创造残疾人与外交流的机会,社区成员应主动并鼓励社区成员与残疾人沟通,与残疾人交流对话,倾听残疾人的感受。3 并定期举办各种各样形式多彩的文化、娱乐、体育活动,丰富残疾人的精神生活,让残疾人快乐地生活。

四、在残疾人群体中实施社区照顾的重要意义

社区照顾作为一种有效的养老照顾模式,将其应用于我国残疾人保障体系中,必能促进残疾人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在残疾人群体中实施社区照顾不仅有利于残疾人自身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而且能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顺利构建。具体来说,在以下方面具有重要意义:(1)适应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人人平等参与、各种资源得到充分调动、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的社会,这必然要求提升广大残疾人的保障水平。因此,在在残疾人领域实施社区照顾,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状况,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2)完善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必要补充。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残疾人事业近年来虽有一定发展,但无论是从残疾人设施的数量上还是质量上说,与发达国家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与现实需要相比也有很大差距。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事业任重而道远。加上政府职能的转变和社区职能的多样化发展,社区必须承担更多的残疾人保障的责任。因此,实行残疾人社区照顾对于完善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来说,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补充。(3)提升残疾人福利水平的有力措施。实施残疾人社区照顾,既是为了达到提升残疾人福利水平这一目的,同时也是提升残疾人的福利水平的有效手段。鉴于社区照顾在养老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此基础上探讨出适合我国的残疾人社区照顾模式,必将有力地促进我国残疾人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4)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以残疾人为中心,以社区为依托,积极调动各方资源,有效地保障残疾人的需求,对于安抚残疾人的心灵、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广大社区居民积极参与,更体现出鲜明的人文性和道义性,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这不仅有利于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和完善,还有利于形成积极的社会风尚,使残疾人通过社区照顾在一种积极、活跃的精神状态中生活。参考文献

[1]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二号)(2007年5月28日)

照顾父母就是照顾未来的自己 篇3

从妈妈中风病倒到现在,已经12年。前5年,是爸爸跟我一起照顾妈妈,后来爸爸因病去世,我觉得肩头的担子放下一个,责任却又增添一些。

这几年,因为双亲的病老,我经常要陪着就诊,不得不花很多时间在医疗、保健、养生等事务上。表面上看好像辛苦,其实受惠最多的却是自己。

在这个看似艰辛漫长的过程中,我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医学常识和实用的养生方法,还在经历岁月的风霜之后,依然拥有青春的心情和充沛的能量,迎接自己也会慢慢变老的事实。

因此,我有一个很深的体会,尽心尽力看护老人,其实是在学习照顾未来的自己。

妈妈中风后我才知道,大多数老人患脑溢血,都是因为没有按时服药,加上劳累、感冒、饮酒等原因,进而导致中风。妈妈就是因为长途旅行回来,过于劳累,没有好好休息就开始操持家务,当天早上又忘记服药,所以脑出血,昏倒在菜市场。

一个小小的疏忽,改变了她的命运。幸亏她个性坚强,勇敢地接受了不幸,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并且认真运动复健。跟其他病患比起来,她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

陪在她的身边,无论是对高血压的预防还是治疗,我都渐渐有了“久病成良医”的功力。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我却觉得,不要把服侍双亲的任务当做是在尽孝,而应理解成,父母牺牲健康,提供机会让儿女学习如何照顾未来的自己。身为子女,我们感恩都来不及,怎么还会有所抱怨呢?

由于妈妈需要走路复健,所以,我经常到处寻找适合她漫步的路段。

有一次,我在近郊发现一条新建好的小径,是特别规划给老人及残障者的登山步道,于是专门陪她去健身。

以她步行的速度估计,来回大概要花两个多小时,加上沿途休息、定点游览,总计约需三四个小时。

我们开始辛苦而愉快的旅程。沿途风光明媚,虫鸣鸟叫,美不胜收。每步行约20分钟,我们就会找个凉亭休息一会儿,我们走得轻松自在,身心舒畅。我唯一的顾虑是,如果步行时间太长,就无法配合老人家正常的用餐时间。事前的规划,百密一疏,我竟然忘了多带些水果和点心充饥。

途中,我不断问妈妈:“饿不饿?”

天下慈母总有一个言不由衷的答案:“怎么会?我早上吃的馒头都还没消化完呢。”

走完步道全程,瞄了一眼手机上的时间,已经下午1点半。

饥肠辘辘的我,想到山脚下有一家有名的传统店铺,专卖排骨饭,兴致盎然地邀妈妈去吃,她也一口答应。

担心店家下午打烊休息,我加速前往。我们坐定之后,已经准备收摊的店家,同意打开刚熄火的炉台,重新热油锅。

热腾腾的排骨饭端上桌,妈妈开口咀嚼,正准备好好享受,没想到在她尚未来得及吞咽之前,一个星期前刚补好的假牙竟然掉下来了,让她完全无法咀嚼。

顿时,我的脸色惨绿,好不容易要开始享受的美食,这一下全泡汤了。

为了不让出游的兴致遭到破坏,我开始像喂食婴儿那样,把排骨、拌着卤肉汁和酸菜的饭粒,用汤匙和筷子逐一捣碎,勉强让妈妈充饥,然后用手机联络牙医,火速送她回去就诊。

亲子一日游,就这样,差点儿前功尽弃。多亏好心的牙医赞美妈妈:“你真的好棒,还知道当场把脱落的那块假牙保留下来,我才能顺利帮忙粘回去,否则,重新咬模再做,要到下个礼拜才能装好。”

妈妈终于破涕为笑。

陪伴妈妈安度晚年,只有学会接受“美中不足”的事实,才能宽容自己事事求好的心。

回家的路上,我看到春末的晚霞,辉映初开的木棉花,温暖的画面,让我忘却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伤感。

城镇空巢老人的社区照顾研究 篇4

1 对城镇空巢老人进行社区照顾的可行性研究

1.1 社区照顾的概念

“社区照顾”在西方国家是一个被广泛运用的概念。苏珊·特斯特认为:最广泛的社区照顾,包括室内保健、居住地保健和福利机构服务、家庭外医疗服务、日间照管服务,以及有助于保证老人生活质量的社交的、休闲的和教育的设施等等,换句话说,社区照顾包括了对居家老人的所有照顾。[1]

在完整的意义上,社区照顾是“社区内的照顾”和“由社区来照顾”两方面的结合。它既包括由政府、社区甚至市场化的企业等各种非营利和营利的社会服务机构提供的专业服务,也包括由社区内的居民提供的非正式服务。我们可以将“社区内接受照顾”看作是动用外来的专业人士提供的正规照顾,而“由社区负责照顾”则是依赖家人、朋友、邻居及社区内支援者提供的非正规照顾。理想的“社区照顾”应该能够同时融合“社区内接受照顾”及“由社区负责照顾”两种概念及策略。[8]

在我国,一些学者对老人的社区照顾这样界定:在国家宏观指导和政策扶持下,以社区为依托,为满足日常生活自理有困难的城市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顾需求而提供的养老服务,包括建立和发展老年福利设施、开展居家照顾、日间托老服务等一系列的照顾项目。包含两层涵义:(1)不使受助者脱离他所生活所熟悉的社区,在本社区内进行服务;(2)动员社区力量,运用社会人际资源开展服务,终极目标是协力让受助者尽量维持在社区内,过最大程度的独立自主的生活。[8]

1.2 城镇空巢老人社区照顾的优势

在我国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社区照顾模式,是解决空巢老人日常生活照顾困难的主要出路。强化社区照顾服务功能,建设和发展社区照顾,对于空巢老人养老问题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1.2.1 符合空巢老人及其家庭需求的客观要求。

社区是空巢老人的聚居地,是老人的主要活动场所和生活空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的衰老,空巢老人对社区服务的需求逐渐增加,对社区的依附性越来越强。依托社区构筑养老护理服务体系不仅具有方便易行、针对性强、参与面广等特点,而且还能给空巢老人带来认同感和归宿感。因此,社区照顾符合空巢老人及其家庭需求的客观要求,是解决空巢老人养老护理问题的最佳途径,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1.2.2 完善了社会养老护理保障体系。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有了比较大的进步,但养老护理规模和能力还是严重不足。目前我国老年服务业总体发展水平滞后,老年福利设施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与现实需要有很大差距,现有社会养老护理机构照料老人的能力远不能满足要求。只有大力发展好社区照顾,才能更好地保障空巢老人的生活。

1.2.3 提高了空巢老人生活品质。

完善的社区照顾服务应该包括衣食住行、医疗保健、学习教育、健身娱乐、心理疏导、法律咨询、生活援助、参与社会等职能,而不是单一的养老护理。要满足和改善空巢老人对物质生活的特殊要求,更要不断满足和丰富空巢老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特殊需要,为空巢老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好的社区照顾可以使老人们在一种积极、活跃的精神状态中安度晚年。

1.3 城镇空巢老人对社区照顾有需求

1.3.1 空巢老人的日常生活照顾需求凸显。

“空巢家庭”是指无子女共处,只剩下老年人独自生活的家庭。据了解,在发达国家“空巢家庭”出现较早,现在十分普遍,老年人与子女同住的只占10%至30%,除了日本,大多数老年人均与子女分居。在我国,据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最近10年来我国空巢家庭一直呈上升之势。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单身独居老人在老年人口中的比例,由1999年的3.8%上升到2003年的11%,即增加了两倍。另据有关部门对60岁以上老人抽样调查表明:10.9%的老人生活在单身家庭里,29.1%的老人生活在夫妇二人家庭里,即生活在空巢家庭中的老人已占老人总数40%以上。[6]

就个体老化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心理功能会逐渐衰退,甚至会患有各种慢性疾病,从而降低独立生活的能力,对他人的依赖程度就会提高。一般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在老年人超过75岁以后),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会有所恶化,患病率、伤残率会上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往往就会下降,从而自然而然地生发出对日常照顾、生活护理等各种服务的需求。

1.3.2 家庭照顾功能的弱化。

在整个空巢老人的照顾系统中,虽然家庭是满足空巢老人日常生活照顾需求的主体,但受社会变迁的影响,家庭照顾能力已经受到严重削弱。

(1)从家庭的结构和规模来看,传统的几代同堂的大家庭正在日益减少,而由两代人组成的核心家庭正在逐渐成为现代社会家庭结构的主体模式。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最新数据显示,有80.23%的家庭户为四人及四人以下户。一人户和二人户的比重分别由“四普”时的8.29%、14.59%提高到“五普”时的13.13%、22.33%。[2]

(2)由于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家庭养老护理功能日益削弱。庞大的老年人口加上在21世纪必须面对的由于独生子女政策带来的家庭结构的变化,以及仍在完善之中的社会保障制度,打破了固有的家庭养老模式。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老年父母可能不再与他们的成年子女住在一起。居住上的代际分离倾向虽然并不一定妨碍成年子女照顾父母,但地理上的隔离在客观上会给成年子女照顾老人带来一定的困难。

(3)从家庭照顾者的状况来看,许多调查发现老年人日常生活的照顾者主要是配偶和子女,但提供主要照顾的老年配偶本人的健康状况也十分令人忧虑。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传统上作为照顾老人日常生活主力的子女大规模地加入了劳动市场,这使子女为老人提供的照顾越来越少。此外,工作的流动性和激烈的社会竞争使不少子女陷入了“事业人士”的社会角色和“孝顺子女”的家庭角色的冲突,许多子女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根本无暇照顾老年的父母。[7]

1.3.3 许多老人并不青睐社会养老机构。

社会养老护理机构在现实中并不受老年人的青睐。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大多数老年人希望在家养老护理;二是社会养老护理机构的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养老护理条件好的收费就高,而条件差的服务质量又不好。许多调查显示,老人一般只会在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而身边又无人照顾的情况下才选择去养老护理机构,只要不是迫不得已,首选的还是家人照顾和社区上门照顾。[4]

2 目前我国城镇空巢老人社区照顾的发展现状

2.1 我国城镇空巢老人的社区照顾

现在我国许多地方都开展了针对空巢老人的各种形式的社区照顾,如家庭护理、护理专家门诊、社区卫生服务等。有的地区还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上门服务。各种有关空巢老人社区照顾的研究相继展开。社区照顾可以明显改善空巢老人生活质量,促进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的恢复。

2.1.1 社区照顾领域不断拓宽。

提供了例如文化体育等服务,利用文化广场、公园等公共休闲娱乐场所,安装健身器材,为老人们提供活动场所。还提供安全服务,利用社区联防协同、社区单位共同参与等的社区治安方式保障安全,广泛动员社区居民开展“邻里守望”,营造了良好的社区治安环境。同时提供救助服务,对社区内空巢老人进行全面调查了解,对伤残或贫困老人实施重点救助。

2.1.2 社区照顾方式呈现多样。

为提高社区照顾效率,不断创新服务形式,初步建立了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体系。一些社区还构建了信息化网络,在社区服务中心普遍配置了现代化的计算机信息设备,并通过互联网络与各社区和辖区有关单位网站联网,实现服务信息的集约化管理,推进信息化服务。

2.1.3 社区照顾环境日趋优化。

随着社区建设工作的不断拓展和深入,各种矛盾日益显现,单靠社区居委会的力量和设施不可能解决群众生活的各种难题,必须有效地整合社区内的所有资源,实现社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积极动员社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创建社区照顾的新型物质载体,初步形成了面向社会、辐射社区、服务群众的综合服务设施网络。通过社区共建,培养了社区单位、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为空巢老人的社区照顾工作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2.2 存在的问题

社区照顾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其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2.2.1 各种服务资源之间利用缺乏协调。

虽然社区照顾整合了许多资源,但同时也带来了各服务主体间的协调问题。有些服务主体隶属于不同的体系、不同的领域,加大了彼此之间协调服务的成本。由于缺乏协调,容易造成服务内容和项目出现重复或不全面,致使服务效率的降低。目前,社区居委会与属地单位、物业管理公司、环卫等部门,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管理体制不理顺的问题。如物业管理公司应是服务性法人实体,居委会对其应有管理、协调的职能。但是,目前物业管理公司分别归属建设开发公司和区房管部门,各有各的上级,居委会对其没有约束力,形成了管理与服务“两张皮”现象。再如医疗卫生保健和社会福利服务之间的协调问题,两者各自有不同的主管部门,且资金来源也互不相同,故在开展服务时容易“各自为政”,造成服务内容和项目出现重复或不全面,致使服务效率的降低。

2.2.2 服务队伍不够专业。

社区照顾,特别是对空巢家庭的照顾,需要特殊对待。但目前社区工作的在岗人员文化程度偏低、年龄偏大、而且专业知识普遍不足,真正社工出身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对社区照顾的认识水平和专业化管理水平处在很初级阶段,导致有的服务不是很令人满意。另外,受社会工作从业者职业地位不确定,社会地位不高等原因影响,很多社工系学生毕业后又都不愿从事社会工作;而许多一线的社会工作从业人员又缺乏专业教育和训练。

2.2.3 资金问题。

资金不足是制约社区老人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街道一级社区资金的来源基本上是以街道自筹为主、政府拨款为辅,加上部分社会赞助,相对来说要好一点。居委会所需资金基本上靠自己创收、便民利民服务网点收入和社会集资,基本上没有专项经费,每月的办公经费也很少,为了增加经费,居委会人员忙于创收而不能专一于社区管理工作。但他们创收所得的资金还必须交给上级政府部门管理,不能“费随事转”,加上财政投入太少,使居委会连基本的日常开支都难以维继,对包括老人服务业在内的社区建设受到极大的限制。

2.2.4 服务不规范。

个别社区居委会对社区照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投入的精力和工作的力度还不够大,工作中比较重视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对属地单位了解不多,对社区居民服务不够。个别社区工作者素质不高,认为抓社区服务是多余,特别是对开发小区的居民主动服务的自觉性不强,认为开发商赚钱,我们搞服务搭钱不值得,影响了社区工作的深入开展。另外,社区志愿者队伍作用发挥不够理想,个别街道和社区虽然成立了党员、老年、青年、大学生等志愿者队伍,但活动不经常,内容单一,不能贴近群众生活,使得许多志愿者队伍徒有虚名。

2.2.5 对社区照顾的认识存有差距。

个别属地单位参与社区的意识不强,由于社区居委会管理职权不明确,对属地单位没有约束力,造成属地单位对社区服务工作配合不够、支持不力、工作不到位,街道、社区召开会议、开展活动、安排工作很难进行,存在门难进、事难办的现象。部分居民社区共建的意识不强,调查问卷显示,对于制约社区服务发展的主要原因,认为“居民认同感、归属感不强”的占51.2%,认为“缺乏资金”的占88%。[11]部分单位居民,特别是购房户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应担负的责任和义务,把参与社区活动看作是份外的事情,“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思想观念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

2.2.6 服务范围还很狭窄。

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社区服务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内容、手段、机制和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就范围而言,我们目前的范围还很狭窄,特别在对空巢老人照顾方面还处在探索阶段。[9]由于受人员、经费等问题的制约,虽然开展了一些服务,但是老人们最迫切的服务还没有开展起来或开展的不到位。如社区保健服务工作,由于市场、条件、人员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在提供保健设施和保健讲座等方面还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这主要体现在项目创新活力有限。部分社区工作人员片面依附政府计划项目,社区工作项目创新兴趣不大;单纯追求项目创新效益,社区环境维护注重不够;工作创新过分独立化,团体之间、内部工作融合、适应性差。

3 社区照顾发展策略探讨

3.1 借鉴国外的成熟经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社区照顾模式

西方福利国家的社区服务已经走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回溯西方社区服务,给我们展示了一个非常好的社会照顾服务的榜样。

3.1.1 非营利组织为提供服务的主体。

由于社区服务的内容,是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方式的变化而丰富多样,因此,光靠政府管理机构来专职行使社区的服务,必然会带来成本增大、效率不高和服务机制难以适应的弊端。因此,政府也力求寻找能够胜任这一角色的机构。这是非政府组织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同时,政府提供的社区服务具有统一性和单一性的局限,很难为不同社区生活的人们所接受。因此,不少社区为了某些共同的社会问题或者同一的利益,自发组织一些非政府机构,替代政府的服务机构,并愈来愈被人们所普遍接受。这是非政府组织产生的一个重要社会基础。非政府组织通过其功能的发挥,推进了社区建设对社区服务体系的完善和健全,对沟通政府与居民之间的关系等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1.2 多渠道的经费来源与责任分担机制。

国外社区照顾经费的来源大致可以分为几种情况:一是由政府拨款。也就是社区内部的公共设施的日常经费由政府提供,在少数国家很多社区服务都是政府资助经费,居民无偿获得服务。二是来源于个人和组织捐款。现代社会中,国外政府对社区公共事务,主要通过契约方式向社区组织购买服务;通过低息贷款和税收减免政策鼓励民间组织参与社区服务;通过拨款数额的增减,体现政府关注的重点,达到控制社团行为的目的。政府除对社区进行必要的资金资助外,还主要进行广泛的动员,吸收更多的社会资本为社区治理服务。因此,社区公共事务治理资金筹集的基本原则是政府引导、社区动员,社会资本支持。在国外社区照顾的各种经验和模式中,社区照顾的责任由原来政府单独直接负责提供,转为政府、社区、社会其他组织共同负责。这样,不仅扩大了社会责任的覆盖面而且大大激发了民间的创造性潜力和建设能力,开发利用了高品质的社区资源。不过,责任分担并不表明政府减轻了对供给社区公共服务的责任,更不意味着政府可以放弃责任。这要求政府必须以监察者和指导者身份,通过制定公共政策和公共服务的目标、标准、原则去监督各个市场主体的承诺与运行状况,审视社区服务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社区公众权益和福利的扩大,并致力于发动一切力量,为社区提供有效的、经济的、高质量的公共事务和公共服务,给飞速发展变化的社区增添新的生机和活力。

认真研究国外社区照顾的经验,将会开阔我们推动中国社区照顾发展的思路。同时也要结合我国国情,建立符合我国社会的社会照顾模式。

3.2 对完善我国城镇社区照顾发展的一些建议

3.2.1 加强部门协调,整合照顾资源。

社区照顾的开展不能只局限于社区内部的服务资源,而应同时加强与民政部门、卫生部门的沟通协作,在社区层面搞好与民政福利服务资源和国有卫生保健服务资源的整合。可以充分发挥各级级养老机构与综合性医院对社区居家照顾、日间托管照顾、社区机构照顾的指导和辐射作用,促进社区生活服务中心、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养老院与托老所之间的密切合作,促进上门护理服务与设置家庭病床服务的紧密结合,全方位地搞好在家老人和入院老人的照顾工作,使有限的照顾资源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8]

3.2.2 建立公共服务的多元化供给模式。

首先,要合理划分社区服务。根据实际,科学界定社区服务项目的范围,社区服务中的有偿服务,通过市场机制来提供产品和服务,主要是私人物品,诸如家政服务、美容理发、快餐配送、日用百货等;低偿服务和无偿服务面向特定社会成员,通过市场机制、行政机制、志愿机制来提供产品和服务,主要是混合物品和公共物品,诸如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公共安全等。其次,要大力发展社会中介组织。社会中介组织是社区照顾不可或缺的生产者和安排者,大力发展社会中介组织是建立多元化供给模式的组织基础。没有社会中介组织的充分发育,“政府包办”的局面仍将继续,难以实现资金的多元化和公共服务供给的多元化。政府应在公共管理中起催化作用,掌舵而不是划桨,即决策而不是执行。政府应退出私人物品和服务的商业性生产,主要从事公共产品的生产和公共服务制度环境的建设。通过制度建设推进社会中介组织的发育,由目前政府包办过多,逐步转向由政府与企业、社会中介组织等联合供给。[11]第三,要建立社区服务准入制度。制定相关优惠制度和社区服务监督办法,规范社区服务类行业标准,创造更加宽松的社区服务业发展环境,鼓励企业和个人提供产品和服务,推进社区服务组织的实体化和服务的产业化,逐步建立起多种经济形式、多种经营方式并存、服务门类齐全的社区服务体系。

3.2.3 建立专业化技术化的工作人员队伍,提高社区服务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社区服务需要大量的社会工作者,目前在民政系统内社会福利领域内从事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的有大量工作者,面临着技术的培训和提高专业化水平的问题。社区工作作为专业性、科学性很强的管理工作,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只有专业化才能使社会照顾得以生存发展,才能有利于提高社区照顾的水平。因此,要对社区照顾人员尤其是专职人员进行老人护理知识和照顾技能的专门培训。在培训对象与内容上要分门别类,对新招募的社区工作人员,进行有关社区工作基本概念、活动发展情况、志愿服务宗旨、发展目标、信念、志愿服务的有关规定、管理制度、相关道德法规等知识的培训。对于一般成员要培训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对社区工作文化理念、人际交往能力、专业服务技能等方面的专业培训和系统培训。志培训导师以资深人士担任为主,同时邀请相关专业人士和专家、学者、领导担任培训导师。在培训方式要不拘一格,注重对工作人员开展服务前和服务中的跟踪培训。培训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包括举办培训班、介绍经验、分析案例、观摩考察等。有条件的地方应建立社区服务的专门培训阵地,同时依托各种培训基地进行培训,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坚持培训的经常化和规范化,对培训次数、培训时间进行合理的硬性规定,把社区工作人员初次培训、阶段性培训和临时性技能培训结合起来,不断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水平,促进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向正规化、专业化方向发展。[3]

3.2.4 加大对社区财政投资。

一般来说,社区照顾资金主要来自四个渠道,即政府财政拨款、社区单位捐助、社区居民捐助、社区经济收益。目前,政府投入是解决资金不足的主要途径。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政府要把社区建设费用纳入财政预算,提高投入比例。在政府财力不足的情况下,要积极探索建立社区照顾资金的筹集办法,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可以建立社区照顾发展基金,接受企事业单位、居民捐赠,制定捐助办法,对于企事业单位、个人捐助的资金给予税收减负等优惠政策,积极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到社区照顾中来。还要积极探索落实费随事转的有效途径。要明确各职能部门在社区的工作任务,而不是把自己承担的工作推给社区,确需社区协助完成的工作,各职能部门要在下放任务和责任的同时,应给足社区权利和利益,确保“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对空巢老人的管理工作,职能部门应将工作下放到社区后,要按照“费随事转”的原则,凡已列入财政预算的,有关部门要将足够的经费补助给社区,用于落实社区专兼职工作人员的工资和办公经费。要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将相应的事业经费,足额及时拨付到社区。

3.2.5 提高和加强地方政府对社区照顾的重视管理。

国家已经提出了推进社会工作的一系列的方针,这些提法给社区服务事业以极大地推动,无疑是最好的动力机制。在西方国家,包括北欧和英国,社会服务都是地方政府管理。国家提出方案、政策,地方政府出资兴建。所以,地方政府是否重视是关键。例如,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政府自2003年以来,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力度、整合协调各种社会资源、培育发展民间组织力量等社会化手段和方式,从政府购买特困居家老人的养老服务、扶持社会办养老福利机构和大力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三个方面同时入手,构建社会化养老服务网络体系,发展老年社会福利事业。目前,一个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社会化养老服务网络体系正在鼓楼形成。

3.2.6 扩大宣传,提高人们对社区照顾的认识程度。

利用一切机会,向社会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让公众认识到一些专业机构照顾的局限性和社区照顾的意义,了解空巢老人的处境与需求;让主流社会更多地倾听弱势群体的声音,关注空巢老人及其家庭的困难;说服权力部门及决策人士运用国家立法的手段制定相关政策,引导社会支持和参与社区照顾。还要积极动员年轻人和年轻型老年人自愿参与社区助老服务,进行自我养老的积累。

4 结语

浅谈英国社区照顾模式的发展背景 篇5

一、对院舍照顾模式的反思

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反院舍化”运动是社区照顾兴起的直接原因。在英国, 社区照顾这一概念的提出经历了较长时间和复杂的过程。

1、院舍化

所谓大型院舍式的福利模式, 又称院舍照顾或机构照顾, 是指国家对孤寡老人、孤疾老人、孤儿和各种精神病患等社会弱势群体实施住院式照顾, 即将他们安置在由政府出资兴办的, 与自然生活社区隔离的福利院舍中进行统一照料的模式。这里的院舍是指由政府出资兴建的较大的居住机构, 比如老人院、孤儿院、精神病院等。生活于院舍中的弱势群体, 在收到照顾的过程中不自觉的丧失了独立判断和决定的能力, 易于变的过分顺从和依赖院舍工作人员的指导和建议——这种模式可以称之为“院舍化”。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照顾对象自我和社会性的丧失, 使之逐渐失去重新适应社会的能力。

2、官僚化及非人性化

科层制的管理体制以及部分管理人员主管的因素会对受照顾对象产生一些非人性化的后果。对于管理人员来说, 管理效率和工作人员的方便比之于受照顾对象个性化的要求和需要, 显然前者更为重要。院舍机构也可能滋生官僚作风。有些工作人员可能缺乏主动性, 他们更希望老人、儿童、精神病人遵守院舍的规章制度以维持院舍的正常运行, 而对他们可能产生的不适应漠不关心。

二、福利国家的困境

“福利国家”一词首见于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威廉·邓普 (W·Temple) 1941年所著《公民与教徒》一书。邓氏根据Welfare和Warfare在字形和读音的相似之处, 巧妙生动地提出, 应该由Welfare State (福利国家) 来替代纳粹国家的Warfare State (战争国家) 。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就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 探讨在战后应该如何改进其社会保障及福利体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为战后重建社会福利而由贝弗里奇委员会于1942年11月提出的《关于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的贝弗里奇报告 (又称“贝弗里奇计划”) 。“贝弗里奇计划”为战后英国福利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从1944年到1948年, 英国政府以贝弗里奇报告为蓝本通过了一系列社会立法, 初步建立了“福利国家”的基本体制。这些立法包括1944年的《就业政策白皮书》、《教育法案》, 1945年的《家庭津贴法案》, 1946年的《国民保险法案》, 1948年的《国民救助法案》、《国民健康服务法案》、《城乡规划法案》、《儿童法案》等。

福利国家政策在消除贫穷和疾病以及实现相当程度的社会公平方面, 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20世纪70年代福利国家内在的问题也不断地暴露出来。

三、新保守主义思潮的影响

1、新保守主义概述

新保守主义的核心主张可以归纳为三点: (1) 维护价值取酬的市场制度, 停止实行给予社会下层补偿利益的福利国家政策; (2) 回复个人自主精神, 依靠私人自由市场来保证公民的机会均等; (3) 依靠精英人物的智慧来拯救民主政治, 摒弃“大众政治”。

2、新保守主义对社区照顾的影响

新保守主义对于有关社会问题和社会福利的观点和看法, 对社区照顾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新保守主义反对“福利国家”, 但不反对社会福利;新保守主义反对过度扩大社会福利, 但不反对给予社会弱势群体以帮助;新保守主义反对以消除财产之间的差别来实现平等和社会正义;新保守主义主张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以及个人自主精神的恢复;新保守主义主张削减政府社会福利支出, 挖掘社会各界的能量。

20世纪70年代, 西方福利国家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 各国政府在新保守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推行社会福利改革, 大力支持和鼓励社区照顾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说, 社区照顾就是新保守主义的社会思想指导下的社会福利实践。

四、社会的现实需要

1、人口老龄化导致的养老需求增长

20世纪70年代西方经济发达国家陆续进入老龄化社会, 人口老龄化带来了养老需求的急剧增长, 而养老需求的增长给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危机, 养老服务需要更多的非政府组织等各种社会资源及力量的帮助, 从而推动了社区照顾的产生。

2、公民人权观念的兴起要求得到更加人性化的社会服务

公民权利运动和人权观念的兴起, 促进人们更加关注自身的权利, 同时也促使人们反思机构照顾中产生的一些非人性化结果。这种反思也产生了一些实现由院舍照顾向社区照顾转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同时,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社区居民要求更加全面、更加周到、更加人性化的社区服务, 而这种对于社区服务供给的需要推动了社区照顾的产生。

摘要:“社区照顾”这一概念源起于英国, 作为一种新的服务理念, 它是英国在福利国家建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社会工作模式。本文从四个方面来探讨社区照顾发展的背景, 这对于探索和实践我国的社区照顾模式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社区照顾,院舍化,福利国家,新保守主义

参考文献

[1]夏学銮:《社区照顾的理论、政策和实践》,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6。

[2]史探径:《世界社会保障立法的起源和发展》, 外国法译评, 1999 (2) 19。

[3]关信平:《社会政策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2829。

社区照顾 篇6

留守儿童, 是我国社会改革与发展不断深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社会现象。随着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呈现越来越多的问题, 逐渐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目前对留守儿童的界定比较多, 本研究将留守儿童界定为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 由其亲属、亲戚照顾或委托照顾的16岁以下的儿童。

目前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 一是以学校为单位开展问卷调查来收集资料, 研究结论也是在以学校为研究层面的基础上得出的, 关注对象是学龄阶段的留守儿童;二是以农村社区为调查研究的基本单位, 在以社区为研究层面的基础上做结论, 关注对象包括学龄前的留守儿童, 但主要还是学龄阶段的留守儿童。

从研究内容分, 可以将当前留守儿童研究分成以下几大类:

(一) 关于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的研究。

范先佐把留守儿童因父母监管缺失产生的安全问题分为:一是得不到亲情照顾产生的安全问题;二是受到他人的人身侵害;三是自己行为失控导致的安全问题。此外, 关于留守儿童缺乏正常监管造成的行为失范成为问题儿童的研究屡见报端。[1]

(二) 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的研究。

吴霓等课题组认为, 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 使得留守儿童缺少起码的与家人交流的机会, 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不利影响。[2]周宗奎等研究表明,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严重, 父母外出对留守儿童的自信心、人际交往、学习适应、孤独和社交焦虑方面都会造成影响。[3]

(三) 关于留守儿童学业问题的研究。

周宗奎等指出, 父母外出对孩子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 一是学习心理问题;二是学习监管、辅导缺失问题。[3]吴霓等课题组认为, 由于监管缺失造成留守儿童隔代抚养, 没有能力关注儿童学习, 或者由于家务繁忙没有精力顾及儿童学习问题。[2]

(四) 关于留守儿童品行问题的研究。

周宗奎等研究发现, 留守儿童的行为方面存在比较大的问题, 尤其是初中阶段表现最为突出, 留守儿童品行问题主要有:放任自流、不服管教、违反纪律, 甚至拉帮结派、打架斗殴、赌博、进行性犯罪等。蒋平研究认为, 留守儿童品行方面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是抚养人或监护人对留守儿童普遍采取溺爱型教养造成他们道德情感缺失;二是由于抚养人或监护人精力有限、无暇顾及、放任自流造成失范行为产生;三是在亲子教育缺失的情况下, 留守儿童缺乏必要的自觉性和自律性, 道德意识薄弱, 有的出现失范性行为, 甚至走上犯罪道路。[3]

(五) 关于留守儿童抚养方式、教育方式的研究。

叶忠等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作了深入分析和研究。文章对目前各地关爱留守儿童的具体措施 (寄宿制、代理家长制、留守小队模式、留守儿童之家、留守儿童家长学校、民警介入等措施) 做了介绍, 指出了其优缺点。并对现有措施的效果进行了分析, 认为留守儿童学习态度、行为习惯、心理健康水平有所好转, 家长及监护人的观念有所转念, 社会各界的关注意识明显增强。认为现有行动存在的问题在于, 各级政府尚未形成解决问题清晰的思路, 缺乏长效机制, 政府家庭学校尚未形成合力, 学校责权不明确, 家长、监护人的责任意识和技术水平有待提高。而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需要整合各方面力量, 关键是家长的力量。[4]

在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方面, 也有一些比较研究, 如叶仁荪等分析了国外亲属抚养与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存在的相似性, 认为留守儿童的抚养方式可以多样化, 在加强家庭抚养方式管理的同时, 注重寄宿制学校和农村社区儿童服务体系的建设。通过在农村社区建立健康服务中心、抚养人支持小组、被抚养儿童心理治疗小组、信息公告服务中心等机构, 形成农村社区儿童服务体系, 减轻抚养人的压力, 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 同时及时解决被抚养儿童面临的各种心理和健康问题, 使被抚养儿童能够得到更好的照顾。[5]

从以上综述可以看出, 目前国内关于留守儿童的规模, 留守儿童存在的教育、生活、心理等问题分析, 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与措施等方面都有了诸多研究成果。但当前的学术研究, 主要集中在问题总结与问题分析阶段, 缺失有效的解决路径和可行的操作模式。从操作层面上看, 全国有关问题解决的操作性研究, 还处于起步与萌芽阶段。就劳务输出大省安徽来看, 如安徽省肥东县的“留守小队”模式已被国家11部委作为经验推广。与此同时, 一些热心公益的社会力量与民间人士, 也在积极探索最佳的社会服务模式, 并开展了试点。如安徽泾县王直助教中心, 由社会热心人士开办的留守儿童院舍寄养服务, 取得很好效果。安徽界守王震开办的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 将留守儿童集中抚养、教育, 成效显著。

目前关于留守儿童解决办法的操作性研究, 主要集中在家庭寄养、集中供养等留守儿童抚养模式的探讨, 但每种模式都停留在简单的生活照顾、学习辅导上, 没有从深层次上针对留守儿童问题做出有效干预。

二、社区照顾模式介入留守儿童教育的可行性

20世纪50年代以后, 英美等国原来把老年人、精神病人和孤儿集中在社会服务机构中进行服务的弊病越来越显露出来, 于是这些国家更强调把这些人放到社区中去照顾, 于是出现并形成了社区照顾模式。社区照顾是社会工作者动员社区资源, 运用非正规支援网络, 联合正规服务所提供的支援服务与设施, 让有需要照顾的人士在家里或社区中得到照顾, 过正常生活的活动。[6]

(一) 服务理念一致性。

由社区照顾的概念可以看出, “正常化”是社区照顾模式的一个重要的服务宗旨。这里的正常化是指任何人都应该能够按照一定社会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 过尽可能正常化的生活。它包含两层意思:追求正常化生活和提供正常化生活的环境。

中国农村大量的留守儿童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和进城务工的父母一起生活而留在农村接受义务教育。在当前留守儿童缺乏亲职教育的情况下, 应运用社区照顾模式, 发动社区内外资源以解决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心理失依和学业问题, 最终让他们过尽可能正常化的生活。

(二) 服务内容的契合性。

社区照顾模式的特点有以下几方面:协助服务对象正常地融入社区;强调包括政府、营利机构、志愿组织、社区、家庭及个人共同在内的社区责任;由家庭、亲朋好友、邻居提供的关照的非正规照顾是重要因素;最终目标是建立相互关怀的社区。[6]

而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与社区照顾模式的内容也有很大程度上的契合性。体现在:

首先, 留守儿童教育的目标也是让他们在父母外出打工的情况下能适应农村社区生活, 积极完成学业, 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适应能力;其次, 在留守儿童教育体制方面, 叶忠指出, 政府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主导力量, 农村中小学校是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基本力量, 社会各界是留守儿童教育的重要力量, 家长是留守儿童教育的关键力量, 这几种力量要形成合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再次, 在当前政府大力提倡的农村寄宿制教育还尚待完善的情况下, 农村留守儿童的亲缘网络提供的支持非常重要。这是有效解决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行之有效的途径。[4]

(三) 实践途径的融合性。

社区照顾模式的实施策略方面, 皮里认为社区照顾就是关于怎样增加和有效运用社区资源的艺术。皮里的社区照顾策略与方法主要包括:第一, 使受助人充分运用其可运用的资源和能力, 相应的技巧包括辅助、支持、保护等;第二, 减低受助人运用资源的环境阻力和矛盾, 相应的技巧包括调解、商议等;第三, 发掘并有效运用社区资源, 包括调动资源、创造新资源、社区联络等;第四, 促进受助人的权益, 相应的技巧包括倡导社区教育等。[7]

英国学者沃克 (A.Walker) 又对社区照顾进行系统划分, 认为社区照顾模式包括:“在社区照顾”是指将一些服务对象留在社区内并向其提供服务。即指有需要及依赖外来照顾的脆弱人士, 在社区内的小型服务单位或住所中获得专业人员的照顾。“在社区照顾”的核心是强调服务的“非机构化”, 将照顾者放回社区内进行照顾, 在他们熟悉的社区环境中生活, 协助他们融入社区生活。[6]如江苏省沭阳县的寄宿制办学, 由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建立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体系。通过寄宿制教育让留守儿童留在他们熟悉的社区生活, 缩短他们的环境适应性。寄宿制学校帮助留守儿童改善生活照顾、促进个性发展、提高学习成绩、改变辍学倾向、培养道德情感和培养社交技能。

“由社区照顾”是指由家庭、亲友、邻里、志愿者等所提供的照顾和服务。“由社区照顾”的核心是强调动员社区内的资源, 发动在社区内的亲戚朋友和居民协助提供照顾。[6]如正在推广过程中的重庆市南川县鸣玉中学的“代理家长制”, 发动机关事业单位、村干部等自愿代替留守儿童家长履行教育职责。代理家长制能帮助留守儿童提高学习成绩、促进个性发展和提高社交技能。此外, 该县还设立了“留守儿童之家”, 分事项负责处理留守儿童在学校的生活和学习。留守儿童之家给留守儿童创造了家庭般的温暖, 有利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为社区照顾”指一些支援性社区服务辅助如暂托服务、关怀访问及定期的电话慰问等。这些服务的足够提供, 能辅助社区人士把需要照顾的人留在社区里生活。还包括为照顾者提供的服务, 以减轻照顾者家人的负担。如四川省妇联的“留守儿童家长学校”, 向留守儿童的父母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传输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 提高了隔代教育抚养留守儿童的能力, 提高了家长的教育观念。[6]

此外, 安徽省肥东县的“留守小队”模式, 让留守儿童自我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帮助留守儿童消除健康安全隐患, 培养道德情感, 发挥了自助和互助的功能。

可见, 现有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典型经验和社区照顾模式的实践途径有很多相似性, 社区照顾模式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三、社区照顾模式介入留守儿童教育的工作策略

现有留守儿童教育的实践方式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非常有利, 同时, 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如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软硬件建设还需要一个长期过程, 社会各界人士的爱心帮助缺乏长效的动力机制。如何整合社会服务资源, 使留守儿童教育形成一种长效的动力机制, 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关键。

首先, 政府的财政和社会政策支持对于完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机制非常重要。无论是寄宿制学校的建立, 还是流动儿童义务教育政策的优惠政策的制定都需要政府的支持, 它贯穿于整个留守儿童教育过程。与此同时, 采用正规照顾和非正规照顾相结合, 在留守儿童教育中引入社区照顾模式, 结合社区照顾的内容和实践途径, 笔者认为应采取如下主要工作策略:

(一) 从服务使用者来看, 强化农村留守儿童自助和互助能力。进一步完善推广“留守小队”模式, 引入学校社会工作专职人员引导农村留守儿童自我照顾以及儿童之间的互相照顾, 根据留守儿童的需求成立不同互助小组 (如学习辅导、人际交往、心理支持等) 。并对留守儿童进行培训, 让他们具备表达自身需求, 善用身边资源的能力。

(二) 从提供照顾者来看, 动员家长 (包括代理家长) 履行留守儿童教育义务, 关心留守儿童的精神、心理、情感、生活等需求, 为政府、学校、社区提供有效的服务提供基础。同时, 持续给家长提供一些实质性援助, 如继续完善并推广“留守儿童家长学校”。政府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 让专业社会工作机构为这些家长, 也包括代理家长提供教育知识培训, 提升留守儿童家长的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通过社区组织 (如村委会) 把这些家长组织起来, 建立互相支持网络, 更好地对留守子女进行教育。

(三) 从社区层面来看, 动员社区人士、邻居、志愿者等为留守儿童提供照顾。特别是青年志愿者服务体系, 今后作为可以持续利用的资源, 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业辅导、心理支持服务。同时, 要发挥农村社区村委会的作用, 动员社区资源 (如社区内娱乐场所禁止未成年人进入、警务室协助进行管理) 帮助留守儿童家庭, 让代理监护人很好地接纳和关心留守儿童, 保护留守儿童的权益。

(四) 逐步引入专业社会工作人才, 构建正规服务架构, 设计和落实农村留守儿童照顾计划, 动员正规 (如政府有关部门、学校) 和非正规照顾网络 (亲朋好友、邻居、志愿者及其他社区人士) 。依托正规服务架构, 建立个人、志愿者、邻居互助网络, 协调正规服务和非正规服务, 整合服务资源, 倡导留守儿童权益, 更好地服务农村留守儿童。

摘要:对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关注是政府关爱民生,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主题。本文在梳理中国留守儿童教育研究及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源于欧美国家的社区照顾模式与当前留守儿童教育的典型经验与措施具有服务理念的一致性、服务内容的契合性、实践途径的融合性特点。进而从操作性层面提出运用社区照顾模式解决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介入策略。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社区照顾,教育方式

参考文献

[1]范先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5, (7) .

[2]吴霓等课题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 2004, (10) .

[3]周宗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1) .

[4]叶忠, 涂晓明.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J].2008教育蓝皮书深入推进教育公平[M].www.chi-na.com.cn/info/zhuanti/08jylps/2008-05/06/content-15085392-4.htm.

[5]叶仁荪, 曾国华.国外亲属抚养与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J].农业经济问题 (月刊) , 2006, (11) .

[6]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社会工作综合能力[M].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7.

社区照顾 篇7

一、问题的提出及其相关概念

失能老人指因患慢性疾病, 生理机能损伤、身体各器官、各组织功能弱化而导致日常活动不能自理, 必须依靠他人照顾。我国失能老人长期照顾可以理解为老人不能以正常生活方式活动后, 在生命存续期的较长时期内必须依赖他人给予的生活照顾、心理抚慰、医疗护理和临终关怀等专业服务。

长期照料服务内容主要有: (1) 个人照料, 即个人日常生活照料; (2) 健康照料, 即主要侧重非治疗性的健康服务; (3) 社会心理服务, 即提供咨询、精神慰藉等; (4) 居住服务, 即提供住房; (5) 看护服务, 即24小时生活监护服务; (6) 临终关怀, 即为临终者提供终前照料。也可分为生理照料、情感照料、精神照料、社会照料等。目前, 国际上对对失能老人长期照顾并没有一致的定义, 台湾学者认为长期照料是指对因失能而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提供的一项长期的生活照顾服务, 包括日常活动辅助、心理慰藉、经济支持等, 而且一般是指6个月以上的服务。这里, 对失能老人的照料包括4个维度:生活维度、心理维度、经济维度和时间维度。

二、城市社区失能老人长期照料服务现状

1. 失能老人长期照料机制发展滞后

目前, 我国失能老年人已达到3 300万, 本世纪中叶将达到1亿左右, 供需矛盾十分尖锐。而且我国长期照料服务机制缺乏相应的费用保障。家庭一直是失能老人的主要依托或赡养模式, 子女生活负担沉重。因此我国长期照料服务机制和服务机构设施发展严重滞后, 全社会预防和应对老年期失能的意识淡薄, 长期照料服务体系建设紧迫性凸显。

2. 失能老人长期照料需求紧迫

随着我国失能老人的迅速增长, 人口老龄化特别是高龄化快速发展, 家庭失能老人长期照料需求矛盾更加尖锐。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长期由家庭居家照料, 不但会影响子女的工作、学习的状态, 所有家庭成员的生活方式、生活质量也必然降低, 主要照顾的亲属多感到心力交瘁, 疲惫不堪, 甚至自身的健康状况也令人担忧。失能老人家庭规模日益扩大, 已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目前的老年人大多有多个子女, 等到独生子女一代的父辈进入晚年, 失能老年人的长期照料问题将更为严峻。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 建立长期照顾服务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制度, 初步建立失能老人长期照顾服务体系, 是应对失能老人迅速增长的长效措施。

三、传统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

1. 家庭养老模式主要是靠传统道德维持

对父母的孝心和责任感是通过社会道德约束实现的, “养儿防老”是中国传统家庭价值观和生活理念。仅依靠道德手段来维系家庭的赡养功能, 体现了家庭养老的局限性。另一方面, 家庭养老模式的实施也取决于子女的经济能力, 一旦子女缺乏相应的物质条件, 失能老人的基本生活也难以维系。

2. 机构养老模式缺陷明显

各地兴办的一些养老院、护理院、福利院、疗养院等机构在我国已经历了二三十年的发展, 是对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 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儿女照顾老人的生活压力。但是, 养老机构一般只接收能自理或正常生活的老人。在处理失能老人长期照顾问题时常暴露出很多不足, 缺乏相应的护理经验和专业医疗设施。

3. 我国现有的社区养老模式有待完善

目前我国社区养老模式根据资源投入主体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以社区居委会、街道为主的地方互助养老形式, 如“家庭养老院”;二是政府机关、民政部出资的社区养老形式;三是以机关、企事业单位为主的单位福利养老形式, 一般由老年人原来工作的机关、企业或事业单位养老, 也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养老模式之一。[3]

四、完善我国社区长期照顾体系的建议

1. 构建社区长期照料服务体系是根本选择

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 失能老人数量庞大, 难以仅依赖家庭养老模式解决失能老年人的生活问题。一是家庭成员精力和时间有限, 无法保证失能老人的24小时全天服务, 二是居家养老不具备照料失能老人的专业设备和条件, 即便是家政服务人员也缺乏系统的专项服务, 失能老人无法得到应有的照料;三是居家养老成本比社区服务机构高, 家庭生活负担加重。健康老年人适合居家养老, 而失能老人需要由相应的社区服务机构照料。建立符合实际的社区长期照料服务体系是应对老龄化、高龄化问题的根本选择。主要措施包括:建立组织和管理机构, 负责统筹规划和指导失能老人长期照料服务相关工作;建立失能老人照顾保险制度, 借鉴国外社会保险在老年照料服务方面的经验, 完善我国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兴办失能老人专业服务机构, 提供相应的规范的长期照料服务。

2. 完善社区化家庭养老照料模式, 即社区的小型服务机构

社区化家庭养老照料模式主要包括日间照料机构和居家老人服务, 即在家庭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社区化家庭养老照料首先在法国、英国、新西兰等国产生, 随后被其他国家广泛效仿。这种养老模式也是联合国“维也纳老龄问题”行动计划所提倡和推崇的老年服务方式。专业性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是一种由社区为主导的机构服务。就失能老人而言, 社区化的照顾模式使得老年人不脱离熟悉的社区环境, 在失能老人已习惯的环境开展服务;从机构运行成本看, 由社区提供失能老人服务所需投资较少, 更加促进社区服务资源的合理利用, 保证服务质量。发达国家在完善失能老人服务机制的过程中均把社区长期照料模式放在优先发展地位。我国传统家庭模式已日趋小型化, 这就决定了社区照料是失能老人的照顾模式的必然选择。

3. 推进社区养老服务专业化、规模化

社区照料养老服务难度大, 专业程度高, 它要求服务人员具备医疗、护理、康复、指导等多方面综合能力。特别是某种疾病的初级专业护理水平, 包括失能老人多发的脑卒中后遗症、癌症、失智、心脑血管疾病、心肺呼吸疾病、糖尿病等。在美国专业社区服务工作者都是受过系统护理训练, 分为注册护士、实习护士、个人照料助理、护士助理、家务工作者、职业理疗师、社会工作者等专项岗位, 并在医生指导和监督下开展服务工作。[4]

目前, 我国相关专业人员短缺, 社区卫生事业应着重培养社区照料人员, 以专业人员护理为主, 社区医生指导为辅, 推进社区失能医疗康复和生活照料服务的标准化过程, 使越来越多老年人享受社区养老护理服务。香港设立离院病人家居照顾员和注册保健员是社区养老服务的新尝试, 在社区内设立居家保健员专业岗位, 积极培养专业医护人才队伍。

4. 以社区为中心, 实现社区养老服务转型

从我国实际出发, 以社区为中心构建失能老人长期服务体系。在社区中建立专业老人照顾机构, 完善相关硬件和服务设施。根据老人年龄、生理、居住特点有针对性的设计专业方案, 满足不同家庭的服务需求。建立社区养老长期照料服务模式, 提高对疾病、失能等耗费医疗和照料服务资源的有效利用, 探索新的养老生活方式, 从生活维度、心理维度、经济维度和时间维度全面提升对失能老人照料水平, 对提高全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摘要:本文首先从形式和实质两个层面界定了城市失能老人的内涵, 其次从城市失能老人社区照顾的现状入手, 分析探讨城市失能老人传统家庭照顾存在的不足。提出我国长期照料服务机制和服务机构设施发展的局限性, 提升全社会预防和应对老年期失能的意识。

关键词:农民工,市民化,二元结构,产业结构,一体化

参考文献

[1]栾吟之.首批“居家保健员”培训[N].解放日报, 2010-04-27.

[2]姚丽萍.今年本市先行试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N].新民晚报, 2010-04-28.

[3]吴蓓, 徐勤.城市社区长期照料体系的现状与问题[J].人口研究, 2010, 31 (3) :61, 70.

社区照顾 篇8

关键词:脑卒中,照顾者,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影响因素

研究显示80% 以上有功能障碍的患者回归家庭后需要照顾者的长期支持和帮助[1]。长期的照顾不仅给照顾者带来沉重的负担[2], 而且影响照顾者的身心健康[3]。自我效能是社会认知理论的核心概念, 研究显示提高照顾者的自我效能不仅能够减轻照顾者的负担, 缓解其抑郁等负性情绪, 并且可以提高照顾者的照顾行为, 增加照顾者的积极感受[4-5]。因此, 本研究拟探讨我国社区脑卒中主要照顾者的自我效能水平现况, 分析其影响因素, 以便为今后开展自我效能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 于2013 年1 月~ 5 月期间抽取郑州市某两个社区的105 名脑卒中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纳入标准为: 1所照顾的患者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6], 并经颅脑CT或者MRI确诊为脑卒中者; 2每天照顾时间最长; 3无明显认知、语言功能障碍者; 4意识清楚、知情同意自愿参加研究者。排除标准为领取报酬的照顾者如保姆或护工等。

1. 2 调查工具

1. 2. 1 一般资料调查表包括脑卒中患者及照顾者的人口社会学资料。

1. 2. 2 改良Barthel指数 ( Modified Barthel Index, MBI) 量表用于评定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包括进食、洗澡、上下楼梯等10 项内容, 总分100 分, 分5 个等级评定。≦ 20 分表明生活完全依赖; 21 ~ 40 分为重度功能障碍, 表明生活依赖明显; 41 ~ 59 分为中度功能障碍, 表明生活需要帮助; ≧ 60 表明生活基本自理。Cronbacha系数为0. 90 ~ 0. 93[7], 有较好的信效度。

1. 2. 3 一般自我效能表 ( 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GSES) 采用张建新等[8]编译的中文版, 应用广泛, 用于测量照顾者的一般自我效能。共10 个条目, 采用4 级评分法, 总分范围10 ~ 40分, 得分越高, 自我效能水平越高。根据得分指标 ( 得分指标=量表实际得分/该量表的可能最高得分×100% ) , 将一般自我效能分为高、中、低三个水平, 其中≧ 80% 为高等水平, 60% ~80% 为中等水平, ≦ 60% 为低等水平。预实验显示Cronbach系数为0. 944, 具有较好的信度。

1. 2. 4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该量表由肖水源设计及修订, 共10 个条目, 包括主观支持 ( 1、3、4、5 共4 个条目) 、客观支持 ( 2、6、7 共3 个条目) 和支持利用度 ( 8、9、10 共3 个条目) 三个维度。第1 ~ 4 条、8 ~ 10 条为单选, 选 ( 1) 、 ( 2) 、 ( 3) 、 ( 4) 项分别计1、2、3、4 分; 第5 条分A、B、C、D四项, 计总分, 每项从“无”到“全力支持”分别计1 ~ 4 分; 第6、7 条如回答“无任何来源”则计0 分, 回答“下列来源”者, 有几个来源计几分。该量表使用广泛, 具有较好的信效度[9]。

1. 3 资料的收集方法

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健康档案中选取符合条件的脑卒中患者及照顾者, 电话告知其研究目的并征得其同意后, 由研究者入户进行面对面访谈式收集资料。调查结束后赠送自设的《脑卒中患者及照顾者健康教育手册》。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5 份, 回收有效问卷102 份, 有效回收率为97. 14% 。

1. 4 统计学方法

原始数据采用双人双录入, 运用SPSS17. 0 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单因素方差分析 ( 非正态分布资料使用秩和检验Mann-Whitney或Kruskal-Wallis H检验; 正态分布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Pearson相关分析, 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检验水准 α= 0. 05。

2 结果

2. 1 主要照顾者一般资料及不同组别之间自我效能水平比较

社区脑卒中照顾者的年龄为32 ~ 84 岁, 平均 ( 66. 64 ±10. 50) 岁; 进一步单因素分析比较不同性别、与患者关系、有无慢性病及照顾不同时间之间自我效能水平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详见表1) 。

注:*P<0. 05, **P<0. 01

2. 2 脑卒中患者一般资料及不同组别之间自我效能水平比较102 例脑卒中患者年龄为43 ~ 97 岁, 平均 ( 71. 25 ±10. 05) 岁;进一步单因素分析不同脑卒中患者性别及自理程度之间自我效能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详见表2) 。

注:*P<0. 05, **P<0. 01

2. 3 社区脑卒中照顾者自我效能的水平现状

102 例社区脑卒中照顾者的自我效能得分为10 ~ 37, 平均为 ( 22. 03±6. 33) , 其中54. 90% 照顾者自我效能处于低等水平, 38. 24% 的照顾者自我效能处于中等水平, 6. 86% 的照顾者自我效能处于高等水平。照顾者自我效能感得分与国际常模比较, 有统计学差异, 照顾者的自我效能感得分明显低于国际常模[10], 详见表3。

注:**P<0. 01

2. 4 社区脑卒中照顾者自我效能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对102 例社区脑卒中照顾者自我效能得分与社会支持得分及其各维度得分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 自我效能与社会支持、主观支持及支持利用度均成正相关。具体结果见表4。

注:*P<0. 05, **P<0. 01

2. 5 社区脑卒中照顾者自我效能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以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及与自我效能具有相关性的变量为自变量, 以自我效能得分为因变量, 以 α 为0. 05 和0. 1分别作为变量进入和剔除的标准, 进行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共有患者性别、社会支持、患者自理程度三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 解释自我效能水平变异度的31. 5% 。其中患者的自理程度是自我效能的负性影响因素。具体结果见表5。

注:*P<0. 05, **P<0. 01; SB为标准回归系数; SE为标准误

3 讨论

3. 1 社区脑卒中照顾者自我效能水平亟待提高

本调查结果显示照顾者的自我效能水平普遍不佳, 亟待提高。明显低于国内孙锦玉[11]调查脑卒中照顾者的自我效能感得 ( 25. 57±5. 37) ( t = -5. 648, P<0. 05) , 可能是不同区域的差异导致。但与严兆娴[12]对61 例出院脑卒中患者的主要照顾者调查结果显示52% 的照顾者自我效能感较低一致。可能与照顾者一方面对脑卒中相关知识不了解, 另一方面难以应对较复杂的照顾任务, 导致其信心下降有关。还可能与照顾者在长期的照顾中压力过大, 而且照顾的患者身体状况并没有较好的改善, 从而丧失了照顾信心等有关。研究显示照顾者较高的信心与患者较好的恢复及患者对恢复有较高的信心有关[13], 具有较高自我效能的照顾者更倾向于把照顾任务当做是挑战进行掌控, 更迅速地从挫折中恢复, 更容易找到应对的方式[4], 且自我效能能够促进主观幸福感[14]。因此提高照顾者的自我效能, 不仅能帮助患者提高对疾病的恢复信心, 提高患者疾病的恢复效果, 而且能够提高照顾者的照顾技能及应对方式, 从而提高照顾质量。

3. 2 社区脑卒中照顾者自我效能影响因素分析

3. 2. 1 脑卒中患者的自理程度是其照顾者自我效能的负向影响因素

由表2 可以看出, 照顾者自我效能水平随着患者自理能力的降低而下降, 自理程度低的患者其照顾者表现出的自我效能水平较低, 说明患者自理程度低是社区脑卒中照顾者自我效能水平低的一个负性因素。严兆娴[12]调查也显示照顾者的自我效能与患者的日程生活活动能力得分呈负相关关系。可能与脑卒中患者的自理程度越低, 对照顾者的依赖性就越强, 照顾者需要完成的照顾任务就越繁重, 照顾者越感到劳累, 并且长期的照顾更加重这种疲惫感。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也显示生理心理因素是影响自我效能的因素之一, 在涉及体力和长时间从事的活动中, 个体的疲劳感、身体不适和应激过程中的负面情绪反应都不利于维持自我效能感[15]。此外, 患者的自理能力恢复较慢, 照顾者在长期的照顾中看不到患者恢复的效果, 也容易丧失照顾的信心。

3. 2. 2 社会支持是照顾者自我效能的正向影响因素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呈正相关, 回归分析也显示社会支持是照顾者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 社会支持越高照顾者的自我效能感得分也越高, 可见社会支持在提高照顾者自我效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显示照顾者对社会支持利用能力越强其自我效能也越高[16]。我国张弛[12]研究显示增加照顾者的社会支持有利于提高照顾者的自我效能。照顾者充分利用社会支持不仅可以降低照顾负担, 而且能够提高对抑郁症状的恢复的弹性能力, 从而提高自我效能[16]。这或许与抑郁可能是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的中间变量, 社会支持提高有利于促进照顾者的身心健康, 从而降低照顾者抑郁, 提高照顾者的自我效能有关。Greene等[17]研究显示社会支持与照顾者的抑郁呈负相关, 而抑郁会导致照顾者自我效能感降低。我国林蓓蕾[18]提出有效的社会支持可以通过降低抑郁的发生率, 预防负性情绪的发生, 进一歩提高研究对象的自我效能水平。因此加强照顾者的社会支持, 在促进照顾者身心健康的同时能够更好的提高照顾者的照顾信心, 提高照顾者的自我效能。

3. 2. 3 其他影响社区脑卒中照顾者自我效能的因素

照顾者性别、与患者的关系、是否患有慢性病、照顾时长、患者的性别与照顾者自我效能水平有一定关系。我国男性一直在家庭中发挥“顶梁柱”的作用, 其应对能力及信心相对女性较高; 配偶的自我效能感最低, 其次为子女, 其他亲属关系的照顾者自我效能较高, 可能是与患者感情较近, 对患者的照顾质量要求也越高, 对照顾任务缺乏信心等有关, 也可能与王玉环等[19]研究也显示照顾者为配偶其负担重, 身体状况差有关;患有慢性病的照顾者自我效能低于无慢性病的患者, 可能是照顾者由于身体患病对照顾难以胜任, 信心缺失有关; 照顾时间越长, 照顾者的自我效能感越高, 可能与照顾者长期照顾, 能够熟练的掌握各种照顾技能, 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能够较好的应对各种照顾任务; 我国女性患者容易相处, 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 能够及时和照顾者进行沟通, 有利于照顾者更好的照顾, 因而其照顾信心也较大有关, 但其深入原因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4 对护理的启示

社区照顾 篇9

1 设立社区常见病症中医药照顾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以慢性病为主的社区常见病症的发病率不断提高,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等,它们已替代传染病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社区常见病症治疗、保健与康复是一个综合、连续的过程,往往会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不同程度的精神与经济负担,也给国家医疗保障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提供价格低廉、操作方便、疗效显著的社区常见病症治疗和康复方法具有极大的经济和社会意义。中医药疗法有其自身的优势,如:毒副作用比化学药品小得多,可长期采用而无明显不良反应;无需依赖昂贵的仪器设备,治疗成本远低于西医疗法;重视养生调理和保健食疗,对于慢性病和老年病具有独特疗效。可见,中医药治疗与照顾适用于社区常见病症的治疗,是解决社区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途径。

目前,我国在基层从事防疫保健和医疗工作的社区医生多数不具备系统的中医基础知识,难以胜任社区常见病症的中医药照顾,通常采用西医治疗方法。因此,与大医院相比,社区医院没有自己的特色,设施不完备,技术力量较弱,但治疗费用不菲,这都是导致政府“小病去社区,大病上医院”政策难以贯彻的原因。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是提高社区医生的中医药运用水平,其根本方法是加强医学院校学生的中医基础教育,为社区医院提供具备常见病中医药诊疗能力的全科医生。这些卫生需求恰恰是一种包括医疗、护理、康复在内的综合性医疗卫生保健服务,与这种服务相适应的卫生人才也应该是“实用型人才”[1]。

2 国内外现状

目前,国内外医学院校对社区常见病症中医药照顾的教学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教学力量仍然比较薄弱,相关教学方法的研究更加缺乏,急需整合相关教育资源,从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材建设、课程内容建设、教学方法改革、考试题库建设、实践环节教学改革、实(见)习基地建设[2]、评估体系建设等多个方面对该课程进行优化。我校设立本门课程,旨在提高社区常见病症中西医结合教学的水平,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优化教学方法,推进中西医结合教学科研的深入发展。

3 教学过程中的体会

中医药和西医具有完全不同的理论系统,两者的相互结合是一个相当困难的过程,以往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所学习的专业课程虽然涵盖了中医和西医的主要专业课程,但各门课程的内容相互独立,初学者不仅无法将两者融会贯通,反而容易相互混淆,形成错误理解,学生必须经过多年的临床摸索才能逐渐掌握综合运用中西医诊治的能力。中医和西医对于社区常见病症的研究均已经相对深入,病因病机比较清楚,诊疗方法相对成熟,在该领域将中西医二者相结合的难度较低。因此,本课程以社区常见病症为突破口,以中医药照顾为主要教学内容,在实践中培养学生中医药照顾的实际操作能力,指导学生将中西医理论结合理解,形成正确的思路,培养学生综合理解中西医理论的能力。

中医博大,博及宇宙,西医精微,微至粒子,两者结合的困难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中西医结合只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西医结合要想得到长足的发展,必须在知识结构中相互融合成有机的整体,而培养学生这方面能力也是中西医结合教学的一个关键问题。中医和西医都是以人体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他们之间必定会有一些比较容易衔接的结合点,在这些领域开展中西医结合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结合能力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要在教学中发挥这些结合点的作用,还要求它们具有容易理解、理论成熟、应用广泛、实践方便等特点,社区常见病症的中医药照顾恰恰符合上述要求,以该课程为基础,引入中西医结合教学的方法,是作者在教学上的一次有益尝试,有助于培养具备中西医结合思维模式的全科医生。

《社区常见病症的中医药照顾》课程的教学就是从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多方面入手,将课程建设成为“以西医系统知识为框架,以中医理论和治疗方法为主要内容”的中西医结合专业课程,通过对社区常见病症的中西医理论的对比,帮助学生形成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思路。将中医药理论学习和技能操作实践紧密结合,迅速提高学生的中医理论水平和实际诊疗能力,培养出具有较强中医药运用能力的社区医生,这也对丰富社区医疗方法,改善社区医疗条件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4 结语

笔者经过多年的摸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中西医结合教学经验,社区常见病症作为临床常见病,研究较为深入,机理比较明确,学生掌握情况较好,针对这些病症引入中医药理论和临床治疗方法的教学,学生容易记忆理解并深入掌握,从而建立起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的思路,经过一定时期的实践后能够灵活运用中医药解决实际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将中医药方面的知识与现有的知识结构很好地衔接,否则只能是走马观花,难以指导临床实践。希望通过这一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社区常见病方面兼具中西医理论基础和临床治疗能力,有利于成本低、效果好的中医药疗法在社区医院的广泛采用,并能减轻患者和社会的经济负担,造福大众。

参考文献

[1]朱芳.针对社区特点加强实践教学[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2,15(3):362-363.

上一篇:房地产品牌营销战略论文下一篇:实时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