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芬克斯之谜

2024-06-16

斯芬克斯之谜(精选5篇)

斯芬克斯之谜 篇1

在开始之前我们先做个简单的脑力操吧。

传说在古希腊时, 人间存在着许多烧、杀、抢、掠的罪行。神认为这是人没有认识自己的缘故。于是神就派一个“狮身人面”的怪兽来到人间, 如果人不能认识自己就惩罚人类。怪兽从奥林匹斯山来到古希腊的忒拜城堡, 驻扎在通往外部唯一的路上。路人必须回答它出的谜语, “什么动物早上用四条腿走路, 中午用两条腿走路, 晚上用三条腿走路?”答对放行, 否则被吃掉。

哎!这到底是个什么动物呢?怎么一会四条腿, 一会两条腿, 一会三条腿的?亲爱的同学, 你猜出来了吗?

这就是当时最难解的著名的“斯芬克斯之谜”!时间一天天过去了, 无人答对, 当然也无人生还。直到少年英雄俄狄浦斯给出了正确答案……“人”。俄狄浦斯解释说在人生命的早晨, 幼小的婴儿用四肢爬行;中午指人的青壮年时期, 人用两条腿走路;到了生命的晚年, 人年迈无力, 只好借助拐杖行走。亲爱的同学, 你猜对了吗?

其实, 故事中的“斯芬克斯之谜”, 在我们的生活中同样存在, 这就是我们不能很好地认识自己, 对自己的无知, 它会成为阻碍我们成长和发展的一大障碍。只有当我们真正认识了我们自身, 才能扫除生活中的障碍, 使自己不断发展, 顺利前行。老子也说过:“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可见, 认识自己是非常重要的。

亲爱的同学, 你认识你自己吗?你会不会因为对自己太过了解以至于忽略了关注自己?又或者因为时间紧而没有在认识自己方面花过精力?现在请把目光移向自己, 跟随我做下面的练习, 它可以帮助你进一步认识你自己哦!

第一步, 问你自己10次或20次:你是谁?请你把头脑里浮现出来的答案一一写出来。例如:我是×× (姓名) , 我是××学校的学生, 等等。由于这是自我分析材料, 可以不给别人看, 所以想到什么就回答什么, 不要有什么顾虑。回答每次提问的时间为20秒, 如果写不出来, 可以略去, 继续往下写。

第二步, 对自己的答案进行分析。分析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答案的数量和质量。即一共写出几个答案, 答案中哪些方面的内容为多。一般情况下应该能写出9—10个以上答案。如果只能写出7个或更少的答案, 则可能是你过分压抑了自己。回想一下回答问题时的情景, 你是否以感到无聊、感到害羞、时间不够等为借口, 不愿回答更多的问题。

2.回答内容的表现方式。有三种情况:

(1) 符合客观情况的, 如“我是大女儿”、“我是中学生”等。

(2) 主观解释的情况, 如“我是老实人”、“我胆小”等。

(3) 中性的情况, 即:谁都不能作出判断的情况。

如果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都有, 那说明你的自我在这两方面是平衡的;如果只倾向于主观或客观的一面, 那说明你对自我的认识存在片面性, 以后要关注自己忽略的那一面。在主观评价中, 最好是既说到自己好的方面 (令人满意的特征) , 也说到自己不足之处 (不令人满意的特征) 。如果只说到好的部分, 说明你有些自满;只作不好的评价, 说明你信心不够, 那就应该多看到自己的闪光点, 增强对自己的信心。

3.回答的内容是否涉及自己的未来。哪怕只有一个答案涉及未来 (如“我是未来的大学生”) , 也说明自己有理想和抱负, 在现实生活中充满生机。如果没有一个答案涉及未来, 则可能说明自己对未来考虑不多, 那就应该从现在起好好思索一下自己的未来啦!

破解企业斯芬克斯之谜 篇2

“李活力”与吴市场、厉股份的比较

如果说,解决企业活力问题,第一阶段靠的是市场的思路(经济学家吴敬链倡导的市场经济理论,以下简称“吴市场”);第二阶段靠的是产权的思路(经济学家厉以宁倡导股份制,以下简称“厉股份”),这两个阶段的共同特点是单打一在生产关系上做文章;那么,李维安的思路—我称之为“李活力”的思路—具有突破性,把生产力因素(信息和知识),引进“企业活力”这个问题中来,特点是看企业的角度转向把企业视为有机生命体。

李维安认为,作为社会生命系统,企业生命内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在空间上,企业是具有存在和活动能力的生命结构;在时间上,企业遵循着自身规律(沿着演化路径)不断运动和变化,体现为一种生命过程,与企业生命周期密切关联。

正如李维安含蓄指出的:“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活力性质发生了变化,知识成为体现企业资源的核心要素和影响企业活力的资源基础”,“企业活力要素的性质发生了重要变化,知识创新与知识吸收能力成为企业成长与再生的关键。”换句话说,企业活力问题,从一个单纯的改革问题,变为改革与发展相结合的问题。

如果说吴市场、厉股份的“生产关系型思路”的时代背景,是把企业活力问题,放在同水平生产力历史条件(即工业化)的计划与市场两种不同生产关系的矛盾中加以把握;“李活力”的思路则是把企业活力问题,放在不同水平生产力历史条件(工业生产力VS信息生产力)下加以把握。这意味着,企业有没有活力及国家因此兴衰的问题,经过上一百年冲撞,演变为全球化过程中的生产关系趋同;后一百年的冲撞,有可能演变为信息化过程中“机械化”企业对“生命化”企业的博弈。各国都要破解什么是“活力”这个企业斯芬克斯之谜。

李维安教授对问题的诊断和开出的药方,与我们从信息化角度的诊断和药方,具有深层的一致性。李维安指出:“前一阶段我们的主导方向是‘做大’,现阶段普遍强调的是‘做强’,而新形势要求我们要步入倡导‘做活’的企业经营成长的新阶段。从组织活性上看,‘做大’主要是把企业当成‘机械组织’,‘做强’主要是把企业当成‘一般系统’,而‘做活’则主要是把企业当成有机的‘生命体’。”为此,李维安教授主张用“活力”(Energy dynamics,ED)作为企业生命状态和质量的一种测度和反映,并建立了一个以“企业活力指数”来评价企业活力状况的指标体系。

我们认为,做大做强,都是把企业当作机械组织;做活是把企业当作有机(生命体)组织。机械组织的“企业活力”与有机组织的“企业活力”,在生产关系(改革)上看是一致的,但在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上看,特征却显然是相反的。相反之处在于,系统和环境越复杂,越不确定,机械组织的应变力越差;而系统和环境越复杂,越不确定,有机组织的应变力越强。21世纪,企业面对的状况恰好是后者。造成复杂和不确定条件下组织应变力与改变力上相反表现的原因,一是组织的生产力基础不同,二是组织的生产方式基础不同。

传统工业化的企业,虽然可以通过改革焕发生产关系意义上的“企业活力”,但不经“新型”(信息化)的改造,不可能焕发生产力和生产方式意义上的“企业活力”。这就是“李活力”与吴市场、厉股份所面对问题的不同。

应变力与改变力

是未来企业活力的核心

21世纪的世界是复杂和不确定的世界,企业竞争的本质,将是工业化与信息化之间的博弈,具体表现为做大做强但“很死”的恐龙型企业与做大做强又“做活”的企业之间的博弈。

从把企业当成有机的“生命体”(李维安语)来理解企业活力,主要反映在应变力和改变力上。应变力,是企业这一“系统”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主要看企业是否能“随需应变”;改变力,是企业这一“系统”对“环境”的改变能力,主要看企业能否自主创新。

两种不同的企业活力观,进而反映在一系列推论的不同上:

—机械化与生命化对生产要素需求不同:工业机械化运动,以有形生产要素为主要资源,所以企业活力问题主要在于对有形商品和有形资本的配置;信息生命化运动,以信息和知识作为主要资源。李维安教授曾反复指出:“企业活力要素的性质发生了重要变化,知识创新与知识吸收能力成为企业成长与再生的关键。”也可理解为,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事实上,信息资源作为系统的“活化剂”促进系统有机化,信息化作为企业活力的滋补品, 对于企业“做活”,也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机械化与生命化对财务价值理解不同:工业机械化运动,重视有形和短期价值;信息生命化运动,重视无形和长期价值。李维安教授《现代企业活力理论与评价》这本专著非常有特色,将企业活力,分为生存力、发展力和再生力,通过对传统财务报表指标的改造,对企业活力分别进行了财务解析。李维安指出:“生存性” 主要是指企业保持自身机体健康,从而持续存在于正常运行,它反映生命仅仅作为一种“活体存在”的质量和状态;“成长性”主要是指企业通过资源集聚、组织扩张等方式实现经营扩张与拓展,它是生命自我复制与增生能力的集中体现;而“再生性” 主要是指企业通过不断创新、变革以及特定的资源获取与集成等,实现新的跨越提升以及创造出新的企业生命,它反映着生命自我更新与再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生命周期的能力和潜能。以上三者综合体现为企业活力。CECA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在企业信息化500强的测评实践中,也深刻体会到对“企业活力”的新财务体系评价的重要性,摸索出了无形要素的评估体系,并运用在特大型企业的会计分析中,对于“显影”信息化的绩效,起到了明显作用。

—机械化与生命化对规则制度理解不同:工业机械化运动强调理性最优的制度和规则,重视组织的正规化和官僚化。信息生命化运动重视习惯、文化在制度演进生成中的作用,重视组织的柔性化、虚拟化,将企业作为一种“具有明显的知识积累效应的动态演进组织”。

信息化是做大做强的企业进一步提高企业活力的必由之路。信息化相对于企业来说,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两个,一个是提高企业的应变力,一个是提高企业的改变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至于通过信息化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只是一种辅助性的作用,它可以在一定阶段是最重要的,但不是全部。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单纯做大做强,只是传统工业化;做大做强和做活加在一起,才是新型工业化。

斯芬克斯之谜 篇3

关键词:斯芬克斯之谜,激发因子,悲剧,伦理意识

对于“人”的追寻是文学永远的主题,尤其是悲剧作品对人性的探求与挖掘。荷马曾给悲剧定义为“叙述过去的故事,让过去发声,为任何时代人们的故事发声”。悲剧故事以其独特在文学的长河中发出自己的声音。仔细梳理悲剧故事的展开,一个关键性的事件,或者主人公做出的一个决定性的选择总会把故事引入悲剧的路线。这些类似“激发因子”的存在,进一步为悲剧命运说添加了筹码。但如果主人公在分岔路口选择了不同的方向会怎样?通过伦理学角度分析,这些“激发因子”背后的伦理学含义又是什么 ? 他们在追寻“人”的意义上又起了什么作用呢?本文试图通过俄狄浦斯对斯芬克斯之谜的回答和亚当夏娃偷食禁果两个悲剧性事件,分析这其中的“激发因子”及其背后的伦理意蕴。

一、“斯芬克斯之谜”与“智慧之果”

在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中,斯芬克斯被描写为“残忍的歌女”( 索福克勒斯,48) 和“出谜语、长弯爪的女王”(索福克勒斯,83)。她伫立在古希腊忒拜城的入口,向每个过路人提出谜题,答错就都被她活活吞下,古城也变成了“死亡的堡垒”(索福克勒斯,83)。斯芬克斯的存在与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悲剧命运关系又是如何?

早在俄狄浦斯出生之前,就有预言说他会杀掉自己的父亲拉伊奥斯。为避免厄运成真,拉伊奥斯和妻子伊奥卡斯特将出生三天的儿子遗弃。俄狄浦斯在对自己身世产生疑问时,找到阿波罗神殿以求神谕,但得到的答复令他惊慌不已 :“他说我命中注定要玷污我母亲的床榻,生出一些使人不忍看的儿女,而且会成为杀死我的生身父亲的凶手。”(索福克勒斯,69)预言给俄狄浦斯带来极大的恐惧,他并不希望一切成真,索性逃走避祸,需要注意的是,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悲剧命运此时还没有开始。

当忒拜城受到斯芬克斯的祸害,俄狄浦斯来到忒拜城回答出了斯芬克斯的谜题,解救全城人民于水火之中。正因揭谜这个行为,俄狄浦斯成为了忒拜城令人尊敬的王,他按照风俗迎娶了当时的王后,也就是他的母亲。俄狄浦斯命运的可怕预言终究还是实现了。“斯芬克斯及其谜语,出现在俄狄浦斯生命的十字路口。”( 刘淳,90) 仔细梳理,不难发现在俄狄浦斯解开“斯芬克斯之谜”前,他并不知晓他在三岔路口杀掉的老者正是他的父亲。弑父是一个严重的伦理犯罪,但在“没有认识到是一种犯罪之前不算犯罪”(聂珍钊,115)。在他对杀父这个行为没有伦理上认知的情况下,他的罪行并没有按照预言中所说的成立。换而言之,如果他没有回答谜题,他杀害自己父亲的罪行也可能会被永远埋没,而他娶母乱伦之罪也就不会发生,他的结局也许是继续流浪或者答错谜题命丧女妖之口。

在一些现代文学作品中,斯芬克斯形象的出现也常预示着悲剧的降临。在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第四部《哈利 ? 波特与火焰杯》中,斯芬克斯出现在哈利三强争霸赛的第三个项目。她给哈利出了一个谜语,并且一直在“微笑”,在哈利答对谜语后“笑得更亲切了”。(罗琳,374)她告诉哈利,“你已经很接近你的目标”(罗琳,373),而满面的笑颜和随后悲剧的展开形成鲜明的对比,也成为了最好的预兆。答对谜语,哈利终于能和塞德里克一起来到了火焰杯前,却不幸被已经变成门钥匙的奖杯带到了伏地魔所在的地方。随后,塞德里克不幸身故而伏地魔如愿成功复活。哈利的命运其实早已经安排好,他在三强争霸赛中的对手也已被除去大半,唯独斯芬克斯的谜题是他必须自己面对的一个关卡。在证明自己智慧的同时,斯芬克斯和她的谜语却指引着哈利和塞德里克走向了悲剧的命运。

伊甸园中的亚当夏娃也并不例外。虽然没有斯芬克斯的形象出现,伊甸园中依然有能够和“斯芬克斯之谜”一样激发悲剧效应的事物存在,这便是知识之树。伊甸园本是亚当和夏娃生活的乐土,但他们食用了上帝禁食的“智慧之果”才被驱逐出伊甸园,永生受生育劳作之苦。决定他们悲剧命运的“智慧之果”一直高悬在伊甸园中,亚当夏娃如果不触碰,便能一直在乐土中生活下去。食用“智慧之果”后,他们真正的命运才被打开。亚当夏娃作为人类的原型,生育劳作在现在人们看来应该是一桩常事,但相比于他们先前在伊甸园中的生活,被驱逐的命运还是蒙上了一层悲剧性的色彩。

二、“激发因子”与其伦理意蕴

“斯芬克斯之谜”与“智慧之果”作为悲剧的激发因子存在,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看,其实是人类在与命运抗争过程中获得的伦理意识和对“人”的不断追求。这些“激发因子”且都有共同的性质 :预设性与决定性。不论是“斯芬克斯之谜”还是“智慧之果”都是故事中先期就存在的预设因素,他们也使故事走向了悲剧的结局。

斯芬克斯作为一个人面兽身的存在,身上既带有人类的特征也有兽性的特征,她的谜语“什么东西早晨四条腿走路,中午两条腿走路,傍晚三条腿走路”则是对“人”本质的发问。根据《神谱》记载,斯芬克斯是“凶残的神女厄客德娜”与她的儿子“革律翁的牧犬俄耳托斯”乱伦所生 ( 赫西俄德 ,36)。谜题本身也是斯芬克斯对自己身份的疑惑 : 是兽还是人 ?“斯芬克斯之谜给人类提出的是一个选择问题,即人类在经过生物性选择之后还需要在此做出的第二次选择 :伦理选择。”(聂珍钊,6)能够答对谜题的俄狄浦斯也就成为了能够进行伦理选择的“人”,解开谜题的行为便是他获得伦理意识的最好证明,而伦理选择的能力或是伦理意识正是上帝不希望人类拥有的。

在《俄狄浦斯王》的故事中,俄狄浦斯和他的父亲拉伊奥斯都在不停地与宿命和预言做斗争。无论是拉伊奥斯抛弃自己儿子,还是俄狄浦斯听说阿波罗神谕之后的逃离,都是他们想要避免伦理悲剧做出的努力。斯芬克斯成为了上帝检验人类伦理意识的工具,一旦有人回答对问题,便能证明自身拥有的伦理意识的觉醒。人类迈出了“成为人”的重要一步,也是不能逾越的进化环节,但作为惩罚的悲剧依旧会降临在人类的身上。斯芬克斯本身作为乱伦的象征而存在,与她给出的谜题和上帝对伦理意识的责罚相互交织在一起,注定了俄狄浦斯剜去自己双眼悲剧的结局。

而亚当夏娃的命运虽然表面上没有俄狄浦斯的悲剧性强,却也是人类在不断追寻“人”的本质的重要证明。上帝造人之初,亚当夏娃只在生理上“成人”,他们只是在外表上与其他动物有了分别。而对知识渴望则一直是人类的本能,这种本能在亚当身上的体现尤为明显。在弥尔顿描写的《失乐园》中,拉斐尔作为上帝的代表来到伊甸园,希望亚当夏娃“对造物主的爱和顺从始终不变”(弥尔顿,82)。他其实在警告亚当,要对上帝给予他的知识感到满足,不要去追寻上帝允许之外的智慧。上帝将智慧之树放置于伊甸园却又禁止他们食用果实,因为他希望亚当夏娃一直处在“无知”的阶段,这样上帝才能更好掌控他们的命运与内心。

吃过“智慧之果”之后,亚当和夏娃变得全然不同。他们开始感受到作为“人”的欲望,有了羞耻观和善恶观,这是“人类经过伦理选择后把自己从兽中解放出来”(聂珍钊,4)获得理性伦理思维的证明。知善恶是最重要的伦理意识觉醒依据之一。有了区分善与恶的能力,才有做出自主选择的意识,也就为他们的自由意志打下了基础。其实,在伊甸园中,智慧之果并不是唯一可以决定亚当夏娃命运的“激发因子”。“现在恐怕他伸手又摘生命树的果子吃,就永远活着。”( 创世纪3 :22-23) 若不摘食“智慧之果”,伊甸园中还有生命树的“生命果”本可以让亚当夏娃获得永生。选择“智慧之果”这颗“有毒”的苹果让亚当和夏娃变得更像上帝本身,“耶和华神说,那人已经与我们相似”( 创世纪3 :22-23)。权威受到挑战是上帝真正的恐惧所在。人类的理性伦理意识越来越强,上帝希望通过苦难能够减缓人类伦理意识增强的过程,放慢人类走向文明社会的脚步,所以亚当和夏娃的命运只能是驱逐出伊甸园。

结语

斯芬克斯之谜 篇4

讨论教育问题如果不回到二千多年前, 很难真正看清本质的东西。孔子创立儒学, 弟子三千, 是世界公认的思想家和中国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不过, 伟人有些时候也不能免俗, 孔子也一直偏爱听话的学生, 非常享受师道尊严带来的感觉。因此, 异端学说一开始就在孔子那里就行不通, 所谓欺师灭祖、大逆不道更是没有市场, 讨伐的层次从学术上升到了道德层面。七十二贤者和徒子徒孙除了颜回有一些原创, 其余基本是对他的思想、理论的阐述与解释。从这个意思上讲, 孔子也是最不成功的教育家。其后二千多年, 从隋炀帝的科举到现代的高考制度, 东方教育体制走的基本还是老夫子传道、授业、解惑的老路。虽然也涌现了王维、范仲淹、苏氏父子那样的拔尖人才,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但是它僵化的选拔机制、单一的人才标准禁锢了思维的创新, 封闭了人性的进步。中国历史上, 偏才、怪才、庸才层出不穷。古有范进中举, 今有留学生弑母。虽然只是极端的例子, 历界高考状元没有大师级的人物却是不争的事实。故应试教育根在孔子, 源于独特的东方文化。

与孔子几乎同时代的先哲在西方是苏格拉底, 也是一位足以傲世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与孔子“教”不同的是, 苏格拉底走的则是“引”的道路。他终生免费施教, 街道市井都是他的课堂。社会各阶层, 无论老幼贫富, 都可以成为他的学生。他开伦理哲学的先河, 注重德行与才能并举。他的问答式教育以思辨见长, 引导学生对真理和正义的永恒追求。作为一个杰出的教育家, 他也非常名符其实, 可谓硕果累累, 桃李满天下。他的学生柏拉图, 学生的学生亚里士多德, 师徒三人一个比一个强。合称“古希腊三贤”, 他们共同奠定了西方哲学、宗教、逻辑、伦理、数学、天文、文学、艺术、教育等学科的基础。仅亚里士多德一句“吾爱吾师, 吾更爱真理”, 就秒杀了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在他们的基础上, 经过洛克、卢梭、杜威等人的共同努力, 欧美构建了以人性、理性为基础, 全面、个性、创造为特征的西方现代教育体系。故素质教育根在苏格拉底, 源于古希腊文明。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所代表的两个文明体系, 在远古时期各自封闭运行, 没有交集, 自然难分伯仲。自人类打破了地域的限制, 文明与文化的冲突就在所难免。古代似乎是东风压倒西风。当年的泱泱大国, 唯我独尊, 引领世界潮流, 让后人吃够了老本。有人甚至极端地认为, 是《马可.波罗游记》启发了中世纪黑暗的欧洲, 点燃了文艺复兴的火炬。

近代、现代似乎西风压倒东风, 农耕文化让位于工业革命。在新式教育的推动下, 西方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方面遥遥领先, 比较教育研究也随之而起。1979年, 中美各自对对方教育进行了考察。中方报告称, “美国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大字不识一斗, 加减法还在掰手指头……”中方断言:美国的基础教育已经病入膏肓。有趣的是美方的报告则对中式教育充满了羡慕。“中国的学生喜欢早起, 7点前在中国的大街上见到最多的是学生……”美方的结论与中方一致: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任何一个国家同年级学生比较都是最好的。可以预测, 再用20年时间 , 中国在科技文 化方面 , 必将把美 国远远甩在后面。20年后, 美式的素质教育培育了4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197位知识型亿万富翁。美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不到5%, 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却占全球获奖人数的70%以上。也许正是受到了刺激, 中国开始引进了西方先进的个性化教育理念, 纠正应试教育的偏差, 将目光投向了素质教育。

但如果以此来简单评判两种教育制度的优劣, 难免陷入主观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泥潭, 没有考虑到发展的曲折性和变化的永恒性。近几年, 以蔡美儿为代表的严厉应试教育在欧美掀起暴风, 围绕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 东西方教育的比较、讨论也层出不穷。2010年12月国际学生 能力评估 计划表明 , 美国学生位列中等, 中国学生在三项测试中都轻松拿到第一, 测试的结果据说引起了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忧虑。大量华人孩子进入欧美各大名校, 30多名华人科学家被美国科学院和工程院聘请为院士, 成为美国的科学顾问。甚至有人认为, 中国之所以获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是因为中国人重视教育。西方国家如果现在还不学习中国, 再过几年将被中国抛下很远。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华裔把孩子送来中国接受中式教育。不少美国人认为, 在中国上小学、中学最好, 知识全面, 基础扎实, 能为将来的深造打好基础。

以中国为主的东方国家, 应试教育遭到了口诛笔伐, 引进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发源地欧美国家却开始向往起了以严厉著称的应试教育。表面上看是个有趣的现象, 从本质观察则看是矛盾的辩证统一, 是观念与文化融合的趋势使然。两种教育没有绝对的孰优孰劣。应试教育中的考试制度很残酷, 但它是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的一种手段, 强化基本概念的把握与理解, 培养勤奋学习习惯。美国的精英也基本把孩子送到昂贵的私立学校, 接受中国式的基础教育。素质教育也并非完全放弃作业和考试, 但更强调兴趣、爱好的培养和潜能挖掘, 以提高人的全面素质为目标。他们相辅相成, 各有优劣, 又应该相互借鉴。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 单一模式很难适应未来发展的要求。两种教育方式应该是取长补短, 相互融合, 创造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因为教育的本质是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既包括品性的塑造, 也包括各方面素质的提升和评价。素质教育为纲, 应试教育为目。纲目相济, 纲举目张。

现阶段的中国教育模式, 虽然也注重了素质教育与应该教育的结合, 但两手都没有抓到要害, 两手都软。先看应试教育, 它的极端是近年来兴起的高考工厂。学生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考试, 作息时间精确到分钟, 360度无死角管理, 监狱般的技能训练被发挥到极致。这种流水线加工出来的一批批没有思想、没有个性、只会考试的“产品”, 短时间创造的可能是高考本科上线率80%所谓神话, 毁掉的却是一代国民的整体素质。这样的教育回答不了钱学森之问, 倒是完美地诠释了耶鲁大学前校长斯密德特对中国教育的“笑话”论断。

再看所谓的素质教育。中国学校的素质教育基本体现在艺体学习和作品展示上。琴棋书画往往也是各个学校除了高考状元外最乐于向外展示的金字招牌。但是有多少人是真正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呢?有多少人不是出于功利的目的而学习呢?有多少人真正提升了自己的文化艺术涵养, 乐在其中呢?这不过是应试思维下的素质教育, 流水线上的另一种“产品”罢了。

将责任推向基层的教育工作者是不公平的。现实的残酷性和社会的价值取向逼迫学校和老师以功利性为出发点加强应试教育, 肢解素质教育。没有升学率就没有学生, 没有学生就没有学校的一切甚至学校本身。艺体生不喜欢艺体?没关系, 只要能过级、加分进好学校就好。校长、老师们顾不了百年树人, 他们要的是立竿见影。这些没有输掉所谓“起跑线”的孩子们, 急匆匆地在一个模子里成长, 缺乏理想和兴趣, 除了可怜的应试能力一无所有, 他们一心追逐金钱和权力, 成为一群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未来的中国, 也许你看不到周游列国的孔子, 精忠报国的岳飞, 舌战群儒的孔明, 谪仙放歌的李白……

不是所有的学校都在应试的高压下越走越远, 四川泸州的一所学校就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范本。泸州偏居川南一隅, 与渝、滇、黔交界, 在成、渝的狭缝中求生。泸州教育本无优势, 历来都是外来和尚念经。先有黄冈办校, 后有成绵掐尖。成立于2002年的泸州天立国际学校却成功逆袭, 不仅在泸州本土异军突起, 又在宜宾开起了分校, 开始向川、滇、黔、渝结合部扩张。许多人从应试教育层面解读天立的斯芬克斯之谜。看到的是连接多年重点本科入围率高达30%, 本科入围率接近80%, 接近成绵名校。而我关注的则是天立以人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关注天立如何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踩钢丝, 把握平衡的艺术。

天立的素质教育基本由二部份组成。第一类是以应试为核心的传统素质教育, 这是体制下不能免俗的;第二类则是以人性的打造、个性的培养为宗旨的真正的素质教育。

天立办学理念中有四个学会, “学会做人, 学会生活, 学会学习, 学会创造”围绕的其实是两个方面。前两个“学会”注重的是人性的塑造。天立没有精确到分秒的监视管理, 有的是“严格管理, 真诚关爱”宽严相济的制度安排。天立没有变态的励志标语口号, 有的是随处可见的情感和温馨提示, 润物细无声。天立没有监工般的课任老师, 没有周扒皮式的生活老师, 有的是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最大关怀, 身教重于言传的示范效应。很多时候, 这里没有老师与学生的界线, 他们如亲人、朋友般亲密无间, 甚至真的把教师直接称呼为“妈”。学哥学姐会回来传经送宝。毕业了多年的学生还会与学校保持联络, 向自己的老师倾吐心声。

如果说人性的培养是世界观、价值观的塑造, 后两个“学会”解决的素质教育的核心:创造性及其方法论。它关注的焦点已经触及到学生真正全面发展最本质的东西:内在驱动力和个性发展。与许多学校将理念停留在口头上、落实在文件中不同, 天立依靠一大批德才兼备的教师, 将个性化教育寓于学生的一言一行。如果你对教师的印象还停留在传道、授业、解惑层面上你就落伍了, 至少胡妈会让你大吃一惊。

胡妈是天立一位叫胡蓉的老师, 她以家长与老师的双重身份管理着班级。既是严父又是慈母, 既是教师也是家长, 将亲情融入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慈眉善目的胡妈严厉起来甚至会训斥家长, 仍然得到了学生们的喜爱和及家长们的追捧, 人气极旺, 进她的班甚至要开“后门”。胡妈没有其他爱好, 除了孩子, 还是孩子。她对教育和孩子本身的热爱实践了苏霍姆林斯基的那句名言“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

有幸成为胡妈执教班的家长, 给了我近距离观察她的机会。给我感触最深的不是她过去执教的九班、四班、二班中考、高考佳绩, 不是她的英语教学常年保持在年级第一, 而是对孩子个性的尊重, 对创造能力的挖掘。总有教师按成绩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 归入不同的层级。其实万千世界, 人也是千差万别。你让马云去当数学老师, 阿里巴巴就不可能在美国上市。全国的124名高考状元, 没有一个领军式的人物, 已经证明了爱因斯坦的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教育的真谛是挖掘和发现个性, 培育独立人格的思想者和创造者。高素质的国民和学术泰斗物基本都在这样的逻辑和体制下成型和成才。

胡妈似乎得到了真传, 她的花招总是目不暇接。班干部、科代表、主持人轮流坐庄, 让每个孩子都有充分锻炼的机会。每个孩子都要轮换着为同学和家长写家校沟通, 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接触不同的层次。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 每个孩子都乐在其中, 充分展示和释放个性。小女心地善良, 天资不错, 创造性更佳, 但学习成绩稳居中下。我和胡妈都不急, 我们都知道, 聪明的园丁只有在恰当的时候才会施肥除草。对待所谓的差生, 胡妈没有另眼相看。对待优生, 她也并不溺爱, 她的眼里永远洋溢着母爱的目光。教育大家陶行知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 你的冷眼里有牛顿, 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 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这也是胡妈教学管理的真实写照。胡妈用不同的尺子, 衡量出了更多好学生。也许这就是普通老师与名师的区别吧。

如果说亲情式管理是为孩子们的爱充电, 创新管理则是为同学们的梦想插上翅膀。与其他班相比, 她的班有三多。一是会议多。班会、课前会、分析会、家长会、誓师会、家长讲坛。二是文章多。考试总结、学期规划、活动感想、家校沟通。三是活动多。文体活动、亲子活动、家访活动、义卖活动等等, 不一而足。不是所有的家长和孩子都适应这种高强度的班组管理, 每周一次的家校沟通 (同学与其他家长的信件往来) , 让不少家长大伤脑筋。我也曾经怀疑胡妈是不是有点“不务正业”。女儿返校时的兴高采烈和期待又使我恍然大悟。“三多”的核心其实是发散性思维训练。会议多加强的是语言、逻辑、分析能力的训练:文章多强化的是观察、思考、沟通能力的训练;活动多加强的是灵活性、团队合作、独立思考能力的训练。女儿与她的小组巧施妙计, 在商场门口扯起大旗, 精准营销, 很快就将东西卖完。当她风尘仆仆回家, 绘声绘色地讲述义卖的计谋和趣事, 我的心中充满着感动和感叹, 在胡妈的“诡计“下, 孩子真的进步神速!孩子们多层次、多渠道的全方位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 必然增加他们的思维能力和生活体验。这种感知、理解和思考, 是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必由之路。

清华校长梅贻琦曾经说过“所谓大学者, 非谓有大楼之谓也, 有大师之谓也”。梅先生没有谈到基础教育, 没有谈到中学。借用“梅体”, 我们其实也可以说“所谓中学名校者, 非谓有大楼之谓也, 有名师之谓也”。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他的《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 一朵云推动一朵云, 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正是胡妈那样品德与智慧并重的名师们, 撑起天立的一片天地, 为中国教育带来了满面春风和勃勃生机。他们是灵魂的工程师, 艺术地引导着孩子人格、品性提升和完善。他们是高超的杂技家, 在应试教育的高压下实践着真正的素质教育, 艰难地在理想与现实的夹缝中奋力前行。这些未来公民们应该善良、诚实和理性, 善于思考、创造和行动, 很好地融入将来的社会, 推动人类社会的自我完善和不断进步。

如果站得更高点, 基础教育或许更应该回归教化的本能, 以提高整个民族的国民素质为已任, 这远比培养一些技能精英更重要。天立的创办仅有十二年的时间, 比肩中国名校也还有诸多差距。其实, 怎样定义名校并没有统一的标准, Eton College出来的学生也不全是精英。怀疑也罢, 赞叹也罢, 天立就在那里, 不喜不悲。天立的一枝独秀不用怀疑, 是否只是死水微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但德才兼备、东西融合的路子在我看来是正确的选择。因为它契合了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最新潮流, 是教育本质的理性回归。

参考文献

[1]彭佳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机遇[J].湖南教育 (中) , 2010, (08) .

斯芬克斯之谜 篇5

一、异化与人类历史概述

如果真如黑格尔所言的那样, 迄今为止的人类历史就是人类自我异化并不断扬弃异化回到绝对精神的历史。那么, 人们就会问道: 异化与历史同在, 人类共存, 人类历史是异化不断消减还是不断加深呢? 乐观主义的人自然会认为异化不断消减直至被扬弃的。但是当今社会不断异化加剧的现实是使众多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人往往持一种悲观主义论调, 马尔库塞在这方面悲观主义情结, 表现得尤其明显, 他在1967 年的柏林演讲中说到自己是一个绝对不可救药的感伤的浪漫主义者。“物质丰富, 精神痛苦”是马尔库塞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现实的概括。在以资本逻辑为主导原则信息社会的今天, 现实的异化当然与前资本主义社会不可同日耳语, 与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大工业时期也是有所不同的, 但是人的异化不论从广度和深度来说, 都加剧了。第三种对异化的态度, 较前两中温和些, 他们认为异化在不同方面表现各不一样, 有些方面加深了, 有些方面缓和了。对于马克思主义者来说, 这种看待当今异化与现实的关系过于片面了些, 马克思绝对不会满足于这样碎片式的无“总体性”的分析, 马克思始终把异化至于人类历史发展高度及其进程中, 来评价异化。这方面除了马尔库塞“爱欲异化”理论外, 弗洛姆对现代人社会性格分析, 就是对全面异化的人一种历史的评价。弗洛姆认为当代异化的社会人有四种类型: 接受性、剥削性、囤积性及市场性。

如果认为异化是人类社会一个特定的历史现象的人来说, 我们当然要会讨论异化与人类历史未来关系的问题, 大致说来, 人们持三种观点:1. 绝对的非异化是可能的。人类的异化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最终会在历史中消亡。持这种观点的人通常是一些马克思主义者, 他们根据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解读, 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就已经不存在资本主义异化了, 这是一种理想社会主义者所认为的那样, 但对现实社会主义者来说, 社会主义并没有消除异化, 只是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异化有新的表现形式, 但对社会主义者来说, 他们都坚持异化是注定要消失的; 2.只有相对的非异化, 没有绝对的非异化的未来。这些人认为异化是不可能绝对彻底地消除, 因为人的本性并没有一个不可改变的固有先验的本质, 因而人性不能一劳永逸的最终实现。不过, 一个基本非异化的未来社会是可能, 这样非社会为正真人的形成做准备; 3. 异化将在世界永远存在下去, 并且不断加强, 而且还会有不断出现新的异化。持这样观点的人必然陷入悲观主义乌托邦的窠臼之中。

追求人类解放为己任的人们来说, 面对异化的社会, 提出了众多扬弃异化的办法。在弗洛姆《马克思论人的概念》中, 认为“异化主要是人作为与劳动相分离的主体被动地、接受地体验世界和他自身” (1) 的一种心理体验学说看来, 环境的改变就不显得那么重要, 也不那么必要、迫切的了。相反是主张从人性即是人的伦理道德方面, 来寻求异化的扬弃。他们主张一个必然的结论就是对人性心理革命的推崇。弗洛姆在美国心理治疗实践就是他所坚持扬弃异化理论的结果。他们认为象佛洛依德那样通过建立患者与医生真诚、温情的关系, 在心理治疗下就能找到克服异化的良方。

正统马克思主义者坚持“经济决定论”的立场, 他们断然反对这种唯心主义扬弃异化的良方。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们极大的发挥了马克思所强调的经济因素, 把马克思主义变成一种实证主义的社会经济学说, 他们认为, 个人只能是社会的产物,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异化的产生于也源于经济, 所以异化的克服也只能在经济运动中寻找。他们把有丰富内涵、强大生命力的马克思主义庸俗化, 把克服异化问题仅仅归结与社会问题的改造, 又把社会问题的改造简单归为私有财产的扬弃, 他们把马克思主义学说变成了一个按照自然规律发生一样的客观规律, 完全放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第三种异化扬弃的观点认为: 个人异化的扬弃与社会异化的扬弃是不能相互分离的, 而是相互统一的。创造一个非异化的个人或刺激非异化的社会是可能的, 但要组织一个自动非异化的社会是不可能。在这里关键是创造有自由实践个性的个人。这种自由个性的创造不是外界社会强迫的, 而是主体个人的实践自觉, 才能得到自由个性的活动, 才能最终实现异化的扬弃。

二、马尔库塞异化人类历史观与马克思异化人类历史观比较

马尔库塞异化理论坚持着两个基本教条: 主体理性原则和抽象人道主义原则。马尔库塞站在这两个原则上来理解异化与人类历史的关系。马尔库塞遵循黑格尔“三段论”原则, 他假定一个抽象人类本质: 爱欲。他坚持抽象人道主义立场, 他把马克思已经扬弃的, 在知性范畴逻辑下所构建的实体性“人性或爱欲”当着人类历史生成及其异化的逻辑起点和归属。人的异化就是爱欲的异化, 就是人的存在和人的本质的分离;异化的扬弃就为了最终对人性本质的恢复, 使人的存在和人的本质重新统一; 用属于人的本质财产的占有去代替私有财产的占有。一部人类历史就人性被异化, 扬弃这种异化, 恢复人性的历史。马尔库赛理解的人性本质, 就是“爱欲”。“爱欲”是“性欲”的自我升华, 是“性欲”量和质地提高。人类的异化就是爱欲遭到压抑, 这是人类历史的一个伟大的创伤。异化的扬弃就是爱欲的解放, 实现爱欲作为人本质全部的潜能。爱欲的解放最为关键的就是劳动被爱欲化。因为劳动是发泄实现爱欲最为关键的途径, 所以异化的扬弃关键是劳动的解放。“物质丰富, 精神痛苦”的“人的异化”是当下资本主义异化的真实写照。于此伴随的有政治异化、理性异化、文化异化、艺术异化、生态异化等。异化扬弃的历史主体或革命主体不是无产阶级, 而是“新左派”。马尔库塞认为这是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后, 科学技术已经取代了感性的活劳动成为剩余价值的独立的来源, 科学技术意识形态化的结果。尽管“工人阶级还存”, 但是“无产阶级”被“物化”失去了“阶级意识”, 不再成为革命的主体; 革命的主体是一些生活在社会边缘之外的不可思议的人员组成, 如嬉皮士, 流浪汉, 青年知识分子等。异化的扬弃的方式不是再是暴力革命, 也不是和平走议会的道路, 而是“大拒绝”, 这种“大拒绝”本质上是一种乌托邦式的艺术革命。马尔库塞认为: 艺术天生的是革命的, 来源于艺术的美学形式; 艺术对这个异化的世界以异化的方式存在着, 艺术革命的起点在于培养出“新感性的人”, 进而实现一场异化人的“本能革命”。艺术天生具有批判、否定、扬弃现实社会的功能。马尔库塞认为对异化的扬弃, 即“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 可能是从科学到乌托邦, 而不是从乌托邦到科学。” (2) 马尔库塞在抽象人本主义基础上, 寻求“文化心理学”扬弃异化的道路, 最终走向“社会主义乌托邦”, 陷入悲观主义, 是他异化理论的必然逻辑。

马克思认为, 异化对人类社会历史来说, 正如资本对人类历史一样, 是一个人类社会生活必然的历史现象, 是人类不能逾越的历史发展阶段; 是一个巨大的历史的进步, 绝对不是对人类历史一个单纯的简单的否定。但也绝对不是自然的, 天然的, 永恒的, 异化是在人类历史中产生的, 终归要在人类历史中消亡。基于以上论断,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法国唯物主义者爱尔维修批评同样适合对马尔库塞的批评, “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 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 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 ———这种学说忘记了∶ 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 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 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3) 马克思反对任何意义上的非唯物主义异化史观的批判。同时马克思也绝对不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所认为的那样经济自主主体论者: 把个人的异化归结为社会的异化, 社会异化只要改变经济组织范式异化就会自动消失, 在马克思看来, 社会的异化即分裂为两个相互对立和相互冲突的领域, 经济只有在最终根源意义上说, 是决定作用, 但绝对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变成一种“经济决定论”。恩格斯在论历史唯物主义的书信这样说到“根据唯物史观, 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 (4) 。所以在马克思看来: 对人类历史来说, 异化绝对不是一个永恒历史的现象。但是, 在经济处于人类社会最终支配的历史前提下, 不消除个人之间的异化关系, 是不可能真正消除异化的社会的。唯有通过社会实践与现实个人的实践的联系合才有可能最终扬弃异化, 所以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 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5)

最后, 马克思认为不能通过象马尔库塞所认为的那样用属于人的本质即爱欲的占有去代替私有财产的占有, 来克服异化。私有财产是人的现实的力量, 尽管在工人阶级那里以否定的方式出现, 可是在资本家那里是一种肯定的方式表现出来的, 私有财产作为人类劳动的结晶, 是不能够以消极的、抽象的人性简单的否定就能扬弃掉的。马克思在不同的经典文本中表达自己对待积极扬弃异化的立场, 如“自我异化的扬弃同自我异化走的是一条道路。” (6) “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 (7) “社会活动的这种固定化, 我们本身的产物聚合为一种统治我们、不受我们控制、使我们的愿望不能实现并使我们的打算落空的物质力量, 这是迄今为止历史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8) “人的依赖关系 (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 , 是最初的社会关系, 在这种形式下, 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 是第二大形式, 在这种形式下, 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 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 (9) 在这些论述中, 马克思一再的表明了他对异化与人类历史关系的历史哲学立场:追问异化原则的本质来历以及超越异化原则的可能性和现实性。这也同时是他对异化“辩证法”的态度:“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 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 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 按其本质来说, 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10)

三、马尔库塞论异化起源及其产生的“斯芬克斯之谜”

纵观马尔库塞一生理论生涯, 特别是他的异化理论, 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分不开的。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使马尔库塞跟马克思结下了不解之缘; 使马尔库塞成为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使马尔库塞最终成为与马克思、毛泽东齐名的人物, 被西方世界称为“三M”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被发现无论对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 还是对于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历史来说, 犹如一颗原子弹爆炸,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术事件。在革命工人运动处于低潮, 马克思主义被正统马克思主义者所“支离”其“总体性”的情况下。马克思主义理论严重地被实证主义化, 成为了一种科学主义社会学说, 失去了马克思哲学革命本性, 这种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人学空场”的马克思主义; 是一种被马克思自己所批评的“敌视人的科学”。《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发现, 对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来说, 就是马克思的第二次降生。他们看到了真正的马克思: 看到了一个披着人道主义面纱, 充满人情味的马克思, 与没有人情、只注重客观自然规律的老年马克思截然不同。他们认为青年的马克思才是真正的马克思, 是马克思的历史原象。被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称为“马克思的真正的复活”

马尔库塞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这篇论文中, 对手稿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他认为“马克思在1844 年写的《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发表必将成为马克思主义研究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事件。这些手稿使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由来、本来含义以及整个‘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讨论置于新的基础之上。” (11) 马尔库塞在这里所的“新的基础之上”就是指抽象人道主义理论。马尔库塞反对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观, 而是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政治经济学的哲学批判以及政治经济学作为一种革命理论的哲学基础” (12) 的理论, 对此, 马尔库塞反对“马克思是先为他的理论制定哲学基础, 再为他的理论制定经济学基础” (13) 这样流行的解释。总之一句话, 在马尔库塞眼里, 马克思思想主要是哲学, 是一种哲学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和科学社会主义批判为总体性的学说。马尔库塞认为,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核心是“人”, 马克思思想基础是“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是以“人”为中心的人道主义理论。

马尔库塞把马克思所说的“现实的个人”改造成具有西方人本主义传统, 尤其有存在主义色彩的本体论的人。在马尔库塞眼里, “人”、“自由”、“劳动”“类本质”是同一层次的概念, 都是本体论概念。马尔库塞认为, 马克思确证了“自由自觉有意识活动”就是人的本质, “劳动的异化和外化已经超出经济关系的范围, 它涉及到了人作为‘人’的本质和现实” (14) 这样一个关于人本质的异化的问题。他认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实质是一种哲学批判, 马克思对异化劳动批判是对人作为劳动本质的一种抗争。“劳动是人在外化范围内或者作为外化的人自为的生成” (15) , 是“自我创造、自我对象化的运动”, 是“生命活动本身, 生产活动本身。” (16) 马尔库塞强调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 具有本体论意义。马克思异化劳动就是人的本质的异化。他作了如下推论:“劳动是‘人的自由自觉创造运动’, 也就是这样一种活动, 在它之内并通过它, 人第一次真正成为符合人的本性, 因为人在劳动中这种‘成什么’和‘是什么’是由自己决定的, 所以他就能够按照他所具有的本性来认识和‘对待’自己 (即人的‘自为的生成’) 。” (17) 所以马尔库塞认为, 劳动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 还是“一种本体论的概念, 也就是说, 它是人的此在本身的存在, 是只能这样理解的概念”。 (18) 这一本体论论证后, 在马克思劳动中没有一种先验本质的人从而获得了形而上学实体性的自足, 劳动失去了马克思所说的人之为人的根据, 而成为了人性或人的本质的一个手段。这样马尔库塞就成功的把马克思所解构了的先验的人的本质重新恢复到人的异化劳动之中。这样, 在马尔库塞眼里的异化劳动就不是马克思所说的现实个人的劳动的异化, 而是对人的先验本质 (爱欲) 异化了的劳动;是“人的外化、生命的贬损、人的现实歪曲和丧失。” (19) “这是一个人作为人 (不仅仅作为劳动者, 经济主体之类) 的问题, 是一个过程的问题, 这个过程不仅存在于经济史而且存在于和他的现实的历史中。” (20) 这里的人, 根本不是马克思所说的“现实的个人”, 而是马尔库塞人为的先验设定的一个“主体”、“本体”。因此, 人的非异化就是对这种设定的人的本质的复归。这是“人的本质的一个实证的定义。”最后, 我们通过马尔库塞对马克思异化劳动的篡改中, 我们清楚的可以看到马尔库塞拖着象黑格尔那样德国庸人辫子的影子, “自我意识”的影子。这样我们就能理解马尔库塞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根植于黑格尔的哲学的‘问题系’的中心”这样的奇谈怪论了。马尔库塞说, “批判的基本概念—外化劳动和私有财产—一开始就并不是简单的作为经济学的概念, 而是作为在人的历史中一个重要的过程的概念被接受过来和加以批判的, 所以, 通过对人的现实的正真占有来实现对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扬弃’将使整个人类历史革命化”。 (21)

马尔库塞进一步指证出, 人的本质是爱欲, 他不再局限于马克思所的人的本质“自由自觉的活动”这一概念之上。他说: “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力图对人的本质作出规定, 把性欲作为人的本质。” (22) 马尔库塞吸收了弗洛伊德性革命理论, 并结合马克思主义, 对弗洛伊德性理性革命理论进行了改造, 变成了一种弗洛伊德的马克思主义。马尔库塞赞同弗洛伊德所的人的两大基本本能: 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但是, 他不满足于弗洛伊德的生物心理学的倾向, 通过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对弗洛伊德的理论进行了新的阐发。他认为爱欲是性欲量和质地提高。马尔库塞认为人的本质的异化、外化就是由于“死的本能”超过了“生的本能”。人的劳动过程就是人的爱欲本质的实现过程。劳动为爱欲大规模发泄提供了机会, 劳动是一种爱欲的劳动, “这种欢乐必然起源于正行动着的整个身体, 起源于正活跃起来的爱欲器官, 换句话说, 这必然是一种爱欲发泄的欢乐”。 (23) 异化劳动“是痛苦的和不幸的劳动。”是“劳动者自己的肉体的和精神的能力” (24) “掉转头来反对自身的、不依赖他的、不属于他的活动。” (25)

马克思异化理论革命性在于正确的区分了对象化与异化之间的关系, 他反对黑格尔把对象化与异化等同起来的看法。马克思认为, 劳动是一种对象化或对象性的活动。对此, 马克思深刻地指出“黑格尔的《现象学》及其最后成果———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辩证法———的伟大之处首先在于, 黑格尔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一个过程, 把对象化看作失去对象, 看作外化和这种外化的扬弃; 因而, 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 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 (26) 但是, 马尔库塞在异化理论中, 却跟黑格尔一样, 把异化等同于对象化。他说, “马克思把对象化以及在它之中所表现出来的冲突甚至更进一步地归到人的定义中去”, “人的本质中的这一冲突, 既它的自身是对象化能够变成物化, 外在化能变成外化这一事实的根源。这一种冲突使人有可能完全‘丧失’作为他本质的部分的对象, 并让它成为独立的和不可抗拒的”。 (27) “我们所面对的是一种根源于人 ( 作为一种对象性的存在物) 的事态”, “追求外在于人的不可抗拒、不属于人的存在物的组成部分的对象, 这正是人的需求; 人必须与这些对象发生关系, 仿佛它们是一些外部的对象, 虽然这些对象只是通过人和为了人才能成为真正的对象。对象首先是以一种外部的形式与对象才能成为属人的对象, 成为人的对象化。所以, 人的变化首先总倾向与外化, 而他的对象化则倾向于物化”。 (28) 从马尔库塞的这些论述中, 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马尔库塞认为异化根源于人的本质, 人的异化是一种历史的必然。马尔库塞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并不感到意外, 这是他先验抽象人道主义理论逻辑必然。这样, 马尔库塞就跟存在主义一样, 把异化说成了人存在的一个先天的结构因子, 必然得出异化不能被扬弃的悲观主义结论来。

摘要:马尔库塞在论异化与人类历史的时候, 本质上是一个黑格尔主义者, 他用爱欲来解释异化与人类历史的关系, 最终陷入了社会主义的乌托邦之中, 并没有为人类最终找到扬弃异化的出路。对于马克思主义者来说, 否认异化的形而上学性。马克思对异化与人类历史的态度是“自我异化的扬弃同自我异化走的是一条道路”。马克思与黑格尔不同的是, 马克思站在异化与共产主义的高度上, 第一次从唯物主义角度来谈论异化与人类历史的关系, 马克思谈的异化是现实个人劳动的异化, 把共产主义看成是“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

上一篇:乡镇财政资金论文下一篇:人因工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