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对人体的影响之谜

2024-08-04

月亮对人体的影响之谜(精选4篇)

月亮对人体的影响之谜 篇1

过度肥胖影响男士阳刚之气

对于男性来说, 过度肥胖会令其阳刚之气大打折扣。有资料显示, 多数肥胖男性血中睾丸酮含量偏低, 雌激素含量偏高。原因在于, 体内脂肪量增加可使雄激素较多地转化为雌激素, 而后者又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 进而使睾丸酮分泌减少, 使男子阳刚之气锐减, 在影响性功能的同时, 身体各个部位都会受到影响。除此之外, 男性肥胖者易患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 这些疾病本身也会影响性功能, 导致性欲减退和阳痿, 尤其是某些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更会引起性功能的下降。因此, 过度肥胖是男性阳刚的大敌、健康的隐患。

肥胖导致女性雌激素下降

对于女性来说, 肥胖也会对女性性健康产生许多负面影响。一般来说, 肥胖会影响女性的内分泌, 导致其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睾酮含量上升, 性欲低下。除此以外, 肥胖对卵巢功能也有明显影响, 表现为卵泡发育异常、排卵障碍、发育不良等。这些症状会严重影响女性的月经周期、性功能及生育能力。一些月经异常的肥胖女性, 发生性功能障碍的几率也会大大增加。

一些过度肥胖者, 由于行动不便, 可导致性生活困难。过重的体重压迫对方, 使之难以忍受, 也是影响性活动及性欲的因素之一。专家认为, 稍微有点超重的男性和女性并不会影响性生活, 相反还可增加吸引力, 但如果体重严重超标, 已到了给日常生活带来困扰的地步, 为了自身健康和夫妻生活的和谐, 就得想办法减轻体重了。

女性骨感影响性爱和谐

从性和生育这个角度来说, 男人不会喜欢太过骨感的女性。这是因为, 男人找伴侣的第一个标准是——这个女人是否健康, 能否与他共同经历人生的风雨;而非这个女人是否苗条或骨感, 而太过骨感的女人, 男人会觉得没有女人味。还有, 从生育方面考虑, 他要确定这个女人是否能孕育强壮的孩子, 并且是否能给孩子提供充足、有营养的乳汁——即使这些都是潜意识层面上的。

从科学的角度上讲, 女性体内确实需要一定量的脂肪, 才能担负起孕育生子的重任。从怀孕到生产, 大概丌丌需要卡路里的热量。在哺乳期间, 女人每天需要500卡路里的热量来给孩子哺乳。所以, 过度减肥不利于女性的生育。女人如果为了美丽, 而将自己搞得弱不禁风, 严重影响健康和性爱和谐, 那就得不偿失。

对于一些过度减肥导致身体瘦弱的女性来说, 太过瘦弱的身材, 不但会影响其健康, 还会影响其性能力。雌激素这种最基本的女性荷尔蒙, 不仅给予女性美妙的曲线, 而且还能激发女性的无穷魅力。而这种能提升女性魅力的雌激素, 却来自于脂肪, 女性体内脂肪量太少, 将会直接影响雌激素的分泌。

如果女人们能改变自己心目中“美丽”的标准, 不再刻意追求所谓的骨感, 她们不仅解放了自己, 还能给自己带来“性福”。因为就像睾丸激素能刺激男性性魅力一样, 雌激素也能刺激女性性魅力。女性体内的雌激素不仅能提高性欲, 还能给女性带来更愉悦的性体验。更高的雌激素水平可促进性交中阴道的收缩和分泌。相反的情况是, 厌食症患者、节食者或者运动过多的人, 体内停止了雌激素的生产, 通常会受到阴道干燥和性欲降低的折磨, 从而导致性爱不和谐, 影响婚姻的质量。

月亮对人体的影响之谜 篇2

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来自吸烟时所产生的烟气。烟气化学成份倾为复杂,约有5000余种。依据烟气对人体的影响,可将烟气分为三类:

1.刺激性化合物主要有氰化氢、甲醛、丙烯醛等。

2.全身性有害毒物,如酚类、酮类、醇类、酸类和胺类等。引起全身性反应最典型、最突出的是尼古丁、CO和烟碱。

3.致癌物质在烟气中也有多种,如苯[a]并芘、苯并[a]蒽等称为引发剂,即具有直接致癌作用,有的能促进癌症发生的化合物称为协同剂或促癌剂,其中有芘、甲基芘等。

吸烟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烟气中的多种化学成份和物质,经肺吸入体内后产生各种生理效应。血液O2在体内输送除少量物理溶解外,其总量98%左右与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形式运输。血红蛋白氧亲和力比CO亲和力要小200~300倍。科恩(Cohen)等人对191名不吸烟者和462名吸烟者血中碳氧血红蛋白浓度测定,血中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平均值,不吸烟者为1.1%,吸烟者为4.8%。这种碳氧血红蛋白及血中游离CO含量增加是引起各种心血管反应的重要原因。对10名冠心病人通过导管取样进行吸烟对冠状动脉窦、动脉和静脉血氧分压影响实验研究发现,每次吸烟能立即引起氧分压下降,且下降数值与吸烟量平行,每次吸烟30min后才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尼古丁不是血液中正常成分。吸烟者血液中尼古丁及其代谢产物可铁丁含量随吸烟量增加而上升,最高者每百毫升血浆含量分别为35.2和313~331.8ng。烟气中尼古丁吸收入血会给生理功能尤其是心血管功能带来有害影响。

吸烟可使吸烟者白细胞增加。1940年有报导350名吸烟者吸1~3支烟后,多数人表现为暂时性白细胞增加。1973年(Friedman)等进一步证实,吸烟引起白细胞增加是一种持续性表现,在4年间对86488人白细胞数测定结果,白细胞平均值,不吸烟者为7200个/mm3,吸烟者为8400个/mm3,后者比前者高179%。另外吸烟者吸烟数量对白细胞增加程度有明显影响。吸烟量多白细胞增加也多。吸烟者白细胞数增加可能是吸烟后所引起的呼吸道炎症反应的结果,也可能是尼古丁刺激肾上腺髓质和皮质,使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导致白细胞增加。

心血管吸烟后血中尼古丁含量增加刺激主动脉和颈动脉化学感受器引起动脉压(收缩压和舒张压)暂时反射性上升,心率增高,但未见心输出量增加。研究后发现吸烟后血压增高和心率加快实际上是机体对吸烟后每博出量减少作出的应激反应。吸烟后血液中血小板粘滞度增加;碳氧血红蛋白量增加,减少了心肌氧供应;同时烟碱作用于肾上腺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提高了代谢水水平,需氧量增加,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上述综合因素作用增加了心血管系统的负担,是促使心肌梗塞和突然死亡的重要原因。罗杰斯(Rogers)等人分别对117名平均年龄为60.5岁不吸烟者和75名平均年龄为64.7岁的吸烟者测定了脑血流,结果显示吸烟者脑血流均比不吸烟者少,每天吸烟20支以上者减少更为明显,在一定程度上为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及糖尿病人更易引起中风提供了依据。

肺多数测定表明,长期吸烟可使肺活量下降,加强呼出气量减少。博斯(Boss)等人检了2000名正常人肺活量及1秒钟加强呼出气量(指从吸气末开始以最大力气最快速度呼气时第一秒钟内呼出的气量)。吸烟量不大,时间不长者肺活量与同龄不吸烟者接近,吸烟多而时间长者比不吸烟者减少0.1~0.3L。同样1秒钟加强呼出气量,轻度吸烟者比不吸烟者无明显下降,重度吸烟者与同龄不吸烟者相比下降0.17~0.28L。

大脑吸烟时CO对大脑功能有明显影响。吸入低浓度CO,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只有2%~3%时即可引起时间判断能力降低,4%时可使对光敏感度降低,5%时可导致心算作业成绩下降。烟气中CO含量在4%以上,而吸烟较多者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达5.7%,甚至更多。吸烟不仅能使人降低对缺氧的耐力,而且会缩短缺氧引起的有效意识时间,使人反应下降。

烟碱90%在肺内吸收入血后,6秒钟到达大脑产生作用。烟碱能使吸烟者神经冲动发生紊乱,烟碱小剂量时使神经节细胞兴奋。大剂量时使神经节细胞先兴奋后迅速转入麻痹,烟碱对中枢神经系统也有先兴奋后抑制的双相作用,尼古丁对中枢神经系统先有短暂兴奋作用,但随后带来的麻痹作用更为持久,并可使大脑皮质机能减退或紊乱。长期吸烟使大脑皮层经常处于麻痹状态,加上CO使大脑组织常处于缺氧状态,影响脑的高级功能。

生长发育在生长发育时期,吸烟时烟气中含有的有害物质,最易对其造成损害。血液中CO和碳氧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增加,影响机体生物氧化过程和生长发育,表现为体重不能增加甚至下降;吸烟影响肺功能,使肺活量不能增加或增加很少;烟气中有害物质,破坏体内酶反应,推迟少女月经来潮,导致月经紊乱和痛经。吸烟对脑的高级功能影响更大,注意力分散,记忆力衰退,思考问题迟钝,易使人感到疲劳,经常头昏、头痛、失眠、神经衰弱,影响食欲和生长发育。最新调查显示,我国中学生相当数量在不足13岁时开始吸烟,且吸烟人数有上升趋势。另有调查表明,吸烟学生病假率,住院日,缺课率都显著高于不吸烟学生,吸烟学生学习成绩则显著低于不吸烟学生。

吸烟与疾病

目前我国每年有334.5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吸烟能导致肺癌、喉癌、口腔癌、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等。另外食道癌、膀胱癌、冠心病和脑血管疾病也与吸烟有密切关系。吸烟者得病机会多,得病后死亡率高,吸烟者因病而死亡比不吸烟者多70%,吸烟者的寿命比不吸烟者短。

癌症动物实验证明,烟气中不少致癌物质可致癌。将所收集烟气大部分有机物质溶解于丙酮液中,用此溶液每星期给小鼠皮肤涂抹3次,结果59%的小鼠皮肤出现乳头瘤。其中44%发展为皮肤癌,而对照实验无任何异常情况。

各种与吸烟有关的癌症中。肺癌尤为典型。向大白鼠气管内注入10次浓度很低的苯[a]并芘溶液,只要注量达到0.1mg,即有14%大白鼠出现肿瘤,且其寿命缩短1.4个月。奥尔巴赫(Auerbach1970)在狗气管中造瘘,使狗每天吸入一定量的烟气,经29个月时间,出现典型肺气管鳞状细胞癌。吸烟者易患肺癌,吸烟量越多,发病率越高,死亡率也增加。不吸烟者每10万人每年只有10人因肺癌死亡,而每吸1~14支、15~24支和24支以上者,其因肺癌死亡人数分别为78人、127人和251人。烟龄越长,其因肺癌死亡者越多。

烟草中含有的多种放射线同位素也可致肺癌。烟草中放射性同位素主要来自土壤、化肥和空气,随吸烟烟气进入体内,留存在肺、肾、胰、性腺和骨髓,造成内照射致癌,尤其是肺癌。含铅

210、钋

210、铋210放射性同位素的不溶性颗粒在肺部沉积,放出α射线具有很强电离能力,直接或间接破坏细胞中DNA和RNA结构,在其它化学因素共同作用下,使正常细胞转化成癌细胞。

由于吸烟引起的多种癌症中,喉癌死亡率比不吸烟者大6~13倍;口腔癌死亡率比不吸烟者高2~17倍。吸烟还与膀胱癌、胰癌、胃癌有关,如吸烟者患膀胱癌的相对危险性就比不吸烟者高1~2倍。

呼吸系统疾病吸烟是慢性支气管炎的重要病因之一。吸烟者慢性支气管炎发病率比不吸烟者为高。利亚尔(Liand)等人曾对各种职业共899人进行凋查,咳嗽、咳痰等慢性支气管炎发病,男性吸烟者占25.8%,不吸烟者占11.3%,吸烟者发病率的相对危险性比不吸烟者大1.3倍。女性吸烟者发病率为26.5%,不吸烟者只有8.1%,其相对危险性比不吸烟者大3.3倍。吸烟者患慢性支气管炎的死亡率比不吸烟者大4.5~11.3倍,吸烟量增加,死亡率明显增加。

烟气中刺激性化学成份破坏肺的清除异物机能和免疫功能。吸烟者肺组织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变。电镜观察烟气对人体和动物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细胞游离表面纤毛脱落,残存纤毛变短、变粗以至呈气球状。细胞内溶解酶体数目增多,细胞器受到破坏损伤。另外烟气可使肺组织各种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受到抑制和破坏。

长期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其肺细支气管和肺泡过度充气,肺容积过度增大,导致肺气肿。吸烟引起肺气肿是在慢性支气管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长期大量吸烟才能达到这一程度,肺气肿病人肺功能极差。吸烟能降低肺部对细菌的抵抗能力,因而可促进肺炎和肺结核发生。

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是由滋养心脏的冠状动脉主要因器质性病变导致供血不足所引起。冠心病死亡者中,吸烟者居多。吸烟量越多,因冠心病死亡率越高,年龄较低者尤为如此。根据950人中58名冠心病患者吸烟情况及血中碳氧血红蛋白浓度测定结果,吸烟量增加,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增高,冠心病发病率上升。对10名冠心病人做运动负荷实验并吸入低浓度CO,结果显示,和不吸CO比较,随着所吸CO浓度提高,心绞痛开始时间提前,持续时间延长。

月亮对人体的影响之谜 篇3

2012年8月7日,成都发生了一起暴走引发的猝死事件。根据媒体的相关描述,年仅的40岁的“IT”工作者在参加大型暴走活动中不幸发生猝死,家人发现时已经不幸身亡。经医院鉴定很可能是死于运动猝死,由器质性心脏病引发猝死[1]。

2014年6月6日,徐州云龙湖暴走族中发生了一起悲剧。据媒体报道,一名身穿牛仔裤的50多岁中年男子在暴走的过程中突然倒地不省人事,后经抢救无效死亡。经医院检查发现,是因为剧烈运动诱发了心肌梗塞。

徐州市体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李越指出,暴走的学名是“健步走”,是极佳的有氧运动方式,但参与者要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来确定运动强度,同时要注意科学的运动方法,否则可能反受其害[2]。本文从医学角度浅析暴走对人体的好处、注意事项及危险因素。

2暴走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近年来,“暴走”一词频见诸网络报端,与暴走活动相关的事件报道也屡见不鲜。“暴走”一词源于日语“暴艘”,原意是指“大飙车”,即驾驶摩托车、汽车等机动车成群结队地在大街上赛车,横冲直撞、扰乱交通。也引申为骑自行车横冲直撞。本研究中的暴走,作为大众常见的一种运动方式,是指:选定一条路线,少则几十人多则上千人组成团队,有组织有纪律的沿着既定的路线疾行。一般队伍领头一人负责扛旗,旗上写着暴走团队名号,每隔几十米就有一人身上挎着小型音响,播放节奏明快的音乐,成员们统一着装,跟随音乐的节奏极快的大步行走。

“暴走”作为一种街头运动起源于美国,风靡欧美,流行于韩、日、香港等多地。其作为一种操作简单、方便时尚的健身方式为大众所追捧,目前在世界上的参与人数超过7000万。目前在我国,暴走运动在全国各地都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了一项大众流行运动。

暴走运动的出现,是人性回归和外显,体现出人们对自然的向往和追求,也是对压力大、节奏快的当代生活的一种理性调节。

3暴走运动的锻炼价值

3.1增强心肺功能,消脂健体

从生理角度来看,疾步行走是一种适合绝大多数人的有氧代谢运动方式,能锻炼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逐步提高身体机能。疾步行走可以使身体获取充足的氧气,增强神经系统的快速反应和协调能力,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肌肉弹性和韧性,从而使人体保持活力,延缓衰老[3]。

在合适的环境中,暴走运动的作用更加凸显。在户外新鲜的空气中疾行,大脑的思维活动变得清晰灵活,可以有效的消除脑疲劳,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在阳光明媚的时候行走,人体受太阳照射增加,有利于帮助人体的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功能。适量的紫外线照射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调节身体中的钙、磷代谢,有助于骨骼和牙齿的坚固,是适合城市人的补钙方法。

此外,暴走运动增强心脏功能,使心脏跳动慢而有力,增强供血功能;增加血管弹性,减少血管破裂的几率;增强肌肉力量,并使得关节灵活,起到了强健腿足、筋骨的作用。疾步行走还促进肠胃蠕动,增强消化腺的分泌功能,改善食欲;长期坚持快步行走可以减少甘油三脂和胆固醇在动脉壁上聚积,减少血糖转化成三油甘脂的机会,对于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习惯性便秘等症状都有良好的改善。

3.2改善精神状态,锻炼个人意志

暴走作为一种动静结合的健身方式,可以缓解神经肌肉紧张。据专家测定,当处于烦躁、焦虑的情绪之中时,以轻快的步伐散步15分钟,就会缓解紧张情绪,稳定心神[4]。长期坚持极速走可使人缓解心慌心悸,消除疲劳,使人感到精神愉悦。

其次,暴走运动者在进行锻炼时,都会选择开阔的自然作为场地,享受自然风光的同时,也增加了锻炼的趣味性。暴走的过程中陶冶了情操,即便行走的过程中感到疲劳,也因为开阔的风景分散了注意力,使得大部分人都能坚持到底,从而也锻炼了个人的意志力。

3.3培养团队协作意识,促进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暴走多是以团队为集体进行的运动,一个队伍中的大家都来自天南地北,男女老幼,各年龄阶段也不尽相同[5],为了保持行走过程中的整齐和协调,参与者会互相协调、互相迁就,在这样一个平等互助的氛围中,参与者不自觉的就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大局意识。特别是在城市道路上行进时,全体成员都要遵守交通规则,相互监督、相互帮助,向心力和凝聚力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由暴走运动所拓展开的这种精神是运动本身所带来的正能量,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而这种精神面貌也将影响到个体,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个人的素质与素养。

由此可以认为,由暴走运动所产生的团队配合的良好氛围是暴走运动能够大面积发展和受到广大群众欢迎的主要原因之一。暴走运动的团队精神的保持则必须有一个良好的载体来加强和巩固。这就需要通过精心的设计与规划,增加内容丰富性来保持。

4暴走运动中所需注意的事项

4.1暴走运动的基本动作要领

1.头部正直,两眼前视,适当挺胸和收腹,保持躯干正直,帮助行走更轻松。

2.以肩关节为轴摆臂,在快速行走时屈肘,夹角约在80-100度。适当扭动髋部,以利于增加步幅。

3.下肢动作主要以摆动的形式来完成。暴走运动时,脚跟先着地,继而滚动到全部脚掌,使身体重心快速前移。

4.步幅和步频应根据个人的具体身高和腿长合理搭配,步幅保持自然开阔,步频较快,动作舒展大方。

4.2选择适宜的环境,根据自身状况,适度暴走

暴走被称为一种极限运动,原因是与散步或者旅行不同,暴走追求的是在快步走的过程中使身体的各个系统调动起来,协调起来,以达到健身的目的。暴走运动的路线选择以空气清新、环境优雅的地点为宜,如环公园、沿河边以及郊外等地。有基础疾病的人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骨质疏松等疾病的人群应适度进行此项运动,有一定的降血压、血脂、血糖的作用,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一般人群参加暴走运动也要循序渐进,不宜初次就高强度、远距离的快步行走,以免身体不堪负荷。

4.3做好准备工作,预防发生意外,培养良好的个人素质

暴走之前的热身运动能帮助身体的各项机能进入到剧烈运动前的准备状态,是非常必要的。如果选择在野外暴走则要备好背包、地图、指南针、照明等工具,提前规划路线,了解沿路的环境。暴走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卫生,随行所产生的垃圾不要随手丢弃,保持环境整洁。此外,选择合适的衣服、鞋帽和充足的水。衣服以纯棉为好,鞋子最好选择专业的行走鞋。

充足的水非常重要,因为暴走是高强度的极限运动,在运动过程中骨骼肌会大量产热,人们特别容易因为无法及时排汗而排出热量,调节体温,进而出现胸闷、眩晕、恶心、肌肉抽搐等症状。

另外,暴走者应掌握一定的急救知识,一旦发生上述情况应该让患者平躺于阴凉处,脱掉外衣,双足翘起,使用物理降温法迅速降低体温,直至症状消失。而后可以让其摄取一些流质饮品,最好是饮用水加少量的盐,及时补充电解质。

5暴走运动对人体的危害

暴走运动也是一把双刃剑,科学合理的暴走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而不科学的锻炼将会引起身体各个系统相应的临床症状。

5.1暴走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

暴走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暴走运动中,伴随机体运动量的加大,交感神经兴奋、血流加快、心率加快、血管的外围阻力增强,易导致血压升高或者血管栓塞而引起的心脏骤停,不及时处理将发生生物学死亡[6]。本文开始的事例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而在此过程中的血管栓塞的栓子随着血液的快速流动而游走,当达到某一支较细的血管时由于血管的直径小于栓子的直径而无法通过,则会在此栓塞。被栓塞的血管所支配的组织或器官因得不到有效的血供而丧失正常的功能,继而引起身体相应的临床症状。普通人长时间、高强度、高密度的进行暴走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引起心脏疾病。

5.2暴走运动会加重痛风患者的痛苦

众所周知,当大量的运动过后会有手脚酸软的感觉,暴走运动同样如此。暴走运动的大强度运动之后,机体会产生大量的乳酸、酮酸等代谢产物,这些产物跟尿酸竞争肾脏的同一个排泄通道,造成尿酸排泄不畅。不少因活动过度和疲劳而导致的痛风发作,就是基于此原理。这些患者本以为加强运动强度能促进身体健康,有利于痛风好转,没想到由于不科学的运动的方式,反而导致痛风发作。

痛风是很复杂的疾病,导致痛风发作主要有两个因素:嘌呤摄入过多;尿酸排泄不畅。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如果摄入过多,加之排出不畅,痛风就这样因为暴走而症状加重。

5.3暴走对运动系统的危害

长时间、高强度的暴走可能引起局部的应力,以组织的增生、肥大为代偿,超越代偿能力即形成轻微损伤,累积、迁徙而形成慢性损伤。当人体有慢性疾病或退行性变形,可以降低应力的适应能力,局部有畸形时,可增加局部应力。当我们在暴走中注意力不集中、姿势不正确、力度不适合或者疲劳等等,均可使应力集中,这些都是慢性损伤的原因,这类损伤主要包括:软组织慢性损伤,包括肌肉、肌腱、腱鞘、韧带和滑囊的慢性损伤;对骨的慢性损伤,主要指在骨结构较纤细及易产生应力集中部位的疲劳骨折;对软骨的慢性损伤,包括关节软骨及骨骺软骨的慢性损伤;周围神经卡压伤,神经本属软组织结构,其功能特殊,损害后表现及其他软组织损伤不同,故单独分类。

6结语

暴走运动对人体利大于弊。应该提倡科学合理的暴走运动,拒绝无目的、高强度的剧烈暴走。参与暴走运动的爱好者首先需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合理规划运动强度。计划长期坚持这项运动之前,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对自身身体条件有充分的了解和把握,确定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从而达到科学强身健体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惠.IT男暴走,猝死在三环[EB/OL].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2_08/07/16603505_0.shtml,凤凰网,2012-8-7.

[2]汤晓琛.徐州广场舞大妈转行,每晚上万人集体暴走(图)[EB/OL].http://news.sina.com.cn/c/2014-07-10/052330496507.shtml,新华网,2014-7-10.

[3]袁平野.以“柔”制“暴”[J].每月聚焦,2011,(8):13.

[4]郭吉强.大学体育(4版)[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0.14-15.

[5]高慧林.暴走运动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9):21-22.

反式脂肪酸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篇4

反式脂肪酸是具有反式构型双键的一类不饱和脂肪酸的总称, 其来源广泛, 大量存在于油脂和油脂食品中。反式脂肪酸虽然属于不饱和脂肪酸, 但由于反式双键的存在, 脂肪酸的空间构型变化很大, 分子呈刚性结构, 性质接近饱和脂肪酸, 尤其是熔点升高, 在室温下呈固态, 而同样结构的顺式脂肪酸熔点低, 在室温下呈液态、油状。

反式脂肪酸的来源

天然来源

反式脂肪酸的天然来源主要是反刍动物的脂肪组织、乳和乳制品。反刍动物的肠腔中存在丁酸弧菌, 能使饲料中存在的不饱和脂肪酸发生氢化作用, 形成反式脂肪酸。

其他来源

天然植物油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在常温下为液态, 抗氧化能力差、稳定性差, 无法满足加工企业对生产用油的要求, 部分氢化加工植物油后, 油脂的理化性质发生改变, 在常温下呈半固态或固态, 稳定性得到较好改善, 不易氧化, 延长了货架期, 且成本上更占优势, 于是在食品行业被广泛应用。天然植物油中基本都是顺式脂肪酸, 不含反式脂肪酸。但在植物油的精炼过程中易发生热聚合反应, 会生成少量反式脂肪酸。高温煎炸时温度高或煎炸次数较多也会生成反式脂肪酸, 油脂品种、烹饪温度和煎炸的次数影响反式脂肪酸的生成量, 煎炸用油重复使用的次数越多, 反式脂肪酸就越多。

反式脂肪酸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反式脂肪酸虽然在食品工业中起到了革命性的作用,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也引发了许多健康问题, 科学家对该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跟踪研究。

反式脂肪酸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研究发现, 母亲孕期或哺乳期膳食中摄入的一部分反式脂肪酸能够通过胎盘屏障和血乳屏障, 由胎盘进入胎儿体内, 或通过乳汁进入婴幼儿体内, 干扰体内必需脂肪酸的代谢和长链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 使婴幼儿的早期发育与生长受到抑制。

反式脂肪酸影响心血管系统

临床实验证明, 反式脂肪酸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正常脂质代谢的影响, 导致血脂浓度发生改变, 增加引发冠心病的风险。研究发现, 每增加2%总能量的反式脂肪酸, LDL-C/HDL-C比值增加0.1, 相当于患缺血性心脏病的风险增加25%。

反式脂肪酸对糖尿病的影响

反式脂肪酸可降低脂肪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进而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需要量, 胰腺的负担会因此加重, 最终增加引发Ⅱ型糖尿病的风险。

反式脂肪酸对其他方面的影响

有证据表明, 长期在膳食中大量摄取反式脂肪酸的人, 认知功能会衰退更快, 因反式脂肪酸能增加血液中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浓度, 使大脑动脉发生硬化、大脑功能衰退、记忆力降低, 最终引发老年痴呆症。虽然反式脂肪酸不具有直接的致癌性, 但多项临床实验证实, 多种癌症如结肠癌、乳腺癌等与摄入反式脂肪酸的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反式脂肪酸能够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和神经系统健康, 并引发青少年肥胖。

反式脂肪酸引发的安全问题

我国居民的饮食以稻谷类和青菜为主, 肉食为辅, 油炸食品相对较少, 与欧美的高热量饮食习惯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反式脂肪酸的总体摄入量低于国际营养学会的推荐摄入量, 但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西方快餐的流行, 我国人民膳食中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逐年呈增加趋势, 而欧美国家对于此问题的重视反而使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逐渐减少。

完全避免摄入反式脂肪酸无法实现, 乳制品和肉制品中存在天然的反式脂肪酸, 而乳制品和肉制品为膳食中动物蛋白质的主要来源, 氢化植物油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目前还没有更好的物质替代, 而且美国医学研究院在2005年发表的膳食营养指南中指出, 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和胆固醇可能会对抑制慢性病有未知的作用, 需要在膳食中维持一定水平。

结语

上一篇:高硼不锈钢复合板下一篇:教育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