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烟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共9篇)
谈谈烟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篇1
谈烟酒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姓 名:学 号:班 级:指导教师:
冯婷婷 113210162 11级专升本计科1班
陈秋
早在1938年,就曾有人提出吸烟对人体有害,而喝酒,吸烟是当今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一种最常见的社会行为。它越来越严重地危害着人类的精神、心理健康和躯体健康。吸烟和过量饮酒,本来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危害。如果一边吸烟,一边饮酒,则是“雪上加霜”,危害更犬。烟草中含有苯并芘、苯甲葸、氧化氢,一氧他碳等多种有害致癌物质。这些物质大多数散发在烟雾之中。能在口,鼻、咽喉、食道、气管和肺的内表面形成焦油薄膜层,成为致癌物的隐藏之处。
烟草的烟雾中至少含有三种危险的化学物质:焦油,尼古丁和一氧化碳,焦油是由好几种物质混合成的物质,在肺中会浓缩成一种粘性物质。尼古丁是一种会使人成瘾的药物,由肺部吸收,主要是对神经系统发生作用。一氧化碳能减低红血球将氧输送到全身去能力。
吸烟致癌已经公认。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吸烟是肺癌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特别是鳞状上皮细胞癌和小细胞未分化癌。吸烟者患肺癌的危险性是不吸烟者的13倍,如果每日吸烟在35支以上,则其危险性比不吸烟者高45倍。吸烟者肺癌死亡率比不吸烟者高10~13倍。肺癌死亡人数中约85%由吸烟造成。吸烟者如同时接触化学性致癌物质(如石棉、镍、铀和砷等)则发生肺癌的危险性将更高。烟叶烟雾中的多环芳香碳氢化合物,需经多环芳香碳氢化合物羟化酶代谢作用后才具有细胞毒和诱发突变作用,在吸烟者体内该羟化酶浓度较不吸烟者为高。吸烟可降低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从而削弱机体对肿瘤细胞生长的监视、杀伤和清除功能,这就进一步解释了吸烟是多种癌症发生的高危因素。吸烟者喉癌发病率较不吸烟者高十几倍。膀胱癌发病率增加3倍,这可能与烟雾中的β-萘胺有关。此外,吸烟与唇癌、舌癌、口腔癌、食道癌、胃癌、结肠癌、胰腺癌、肾癌和子宫颈癌的发生都有一定关系。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表明,烟雾中的致癌物质还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致使其子代的癌症发病率显著增高。
许多研究认为,吸烟是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者的冠心病、高血压病、脑血管病及周围血管病的发病率均明显升高。统计资料表明,冠心病和高血压病患者中75%有吸烟史。冠心病发病率吸烟者较不吸烟者高3.5倍,冠心病病死率前者较后者高6倍,心肌梗塞发病率前者较后者高2~6倍,病理解剖也发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前者较后者广泛而 严重。高血压、高 2 胆固醇及吸烟三项具备者冠心病发病率增加9~12倍。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中的30%~40%由吸烟引起,死亡率的增长与吸烟量成正比。烟雾中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是公认的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有害因素,但其确切机理尚未完全明了。多数学者认为,血脂变化、血小板功能及血液流变异常起着重要作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可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前列环素(PGI2)的生成,PGI2是最有效的血管扩张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物质。吸烟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并引起血清HDL-C降低,胆固醇升高,PGI2水平降低,从而引起周围血管及冠状动脉收缩、管壁变厚、管腔狭窄和血流减慢,造成心肌缺氧。尼古丁又可促使血小板聚集。烟雾中的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影响红细胞的携氧能力,造成组织缺氧,从而诱发冠状动脉痉挛。由于组织缺氧,造成代偿性红细胞增多症,使血粘滞度增高。此外,吸烟可使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增加,导致凝血系统功能紊乱;吸烟还可影响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使PGI2生成减少,血栓素A2相对增加,从而使血管收缩,血小板聚集性增加。以上这些都可能促进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由于心肌缺氧,使心肌应激性增强,心室颤动阈值下降,所以有冠心病的吸烟者更易发生心律不齐,发生猝死的危险性增高。
据报告,吸烟者发生中风的危险是不吸烟者的2~3.5倍;如果吸烟和高血压同时存在,中风的危险性就会升高近20倍。此外,吸烟者易患闭塞性动脉硬化症和闭塞性血栓性动脉炎。吸烟可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COPD),最终导致肺原性心脏病。
吸烟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慢性气道阻塞的主要诱因之一。实验研究发现,长期吸烟可使支气管粘膜的纤毛受损、变短,影响纤毛的清除功能。此外,粘膜下腺体增生、肥大,粘液分泌增多,成分也有改变,容易阻塞细支气管。在狗实验中,接触大量的烟尘可引起肺气肿性改变。中国医科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的一项研究发现,吸烟者下呼吸道巨噬细胞(AM)、嗜中性粒细胞(PMN)和弹性蛋白酶较非吸烟者明显增多,其机制可能是由于烟粒及有害气体的刺激,下呼吸道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被激活,活化的AM除能释放弹性蛋白酶外,同时又释放PMN趋化因子,使PMN从毛细血管移动到肺。激活的AM还释放巨噬细胞生长因子,吸引成纤维细胞;以及PMN释放大量的毒性氧自由基和包括弹性硬蛋白酶、3 胶原酶在内的蛋白水解酶,作用于肺的弹性蛋白、多粘蛋白、基底膜和胶原纤维,从而导致肺泡壁间隔的破坏和间质纤维化。据报导,1986年美国患COPD者近1300万人,1991年死亡9万多人,吸烟是其主要病因。吸烟者患慢性气管炎较不吸烟者高2~4倍,且与吸烟量和吸烟年限成正比例,患者往往有慢性咳嗽、咯痰和活动时呼吸困难。肺功能检查显示呼吸道阻塞,肺顺应性、通气功能和弥散功能降低及动脉血氧分压下降。即使年轻的无症状的吸烟者也有轻度肺功能减退。COPD易致自发性气胸。吸烟者常患有慢性咽炎和声带炎。
吸烟可引起胃酸分泌增加,一般比不吸烟者增加91.5%,并能抑制胰腺分泌碳酸氢钠,致使十二指肠酸负荷增加,诱发溃疡。烟草中烟碱可使幽门括约肌张力降低,使胆汁易于返流,从而削弱胃、十二指肠粘膜的防御因子,促使慢性炎症及溃疡发生,并使原有溃疡延迟愈合。此外,吸烟可降低食管下括约肌的张力,易造成返流性食管炎。
饮酒有其益,也有其害。适量饮酒(一天不超过一两),有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气血运行,解除疲劳等好处。如果饮酒成癖,或暴饮而醉,均有其害。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一次饮用乙醇75—80克可引起中毒;一次饮用乙醇250—500克可以致死人命。
如果适量地喝酒,又有点好菜,心情舒畅,往往会化害为益,收到意外的好处。因为酒精经肝脏分解时需要多种酶与维生素的参与,酒的酒精度数越高,肌体所消耗的酶与维生素就越多,故应及时补充。新鲜蔬菜、鲜鱼、瘦肉、豆类、蛋类等均可作为佐菜。
酒是纯热能食物之一。在体内可分解产生能量。但不含任何营养素,过量饮酒第一减少了其它含有多种重要营养素(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食物的摄入。其次,可使食欲下降,摄入食物减少,以及长期过量饮酒损伤肠黏膜,影响肠对营养素的吸收。连续过量饮酒能损伤肝细胞,干扰肝脏的正常代谢,进而可致酒精性肝炎及肝硬化。乙醇减慢脂肪酸氧化,可能有利于膳食脂质的储存,肝脏脂肪合成增多,使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增高,发生甘油三酯血症的可能性增大。
虽说“无酒不成席”,同时,酒也是“穿肠毒药”,过量饮酒带来的危害也不少。每年不知有多少人因喝酒造成了意外,多少人把命断送在这酩酊酣热之际,4 多少健康消失在瓶罐之间。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的一项统计资料表明,在我国,近年来饮酒人数一直呈上升趋势。目前,我国男女饮酒率分别为84.1%和29.3%,其中16.1%的男性和2.5%的女性为每日饮酒。1982年我国酒依赖的发病率仅为0.16‰,到了1990年已上升了3倍多,且酗酒者出现低龄化现象,女性的比例不断增加。
在中国,每年有114100人死于酒精中毒,占总死亡率的1.3%;致残2737000人,占总致残率的3.0%。
大脑摄入较多酒精对记忆力、注意力、判断力、机能及情绪反应都有严重伤害。饮酒太多会造成口齿不清,视线模糊,失去平衡力。心脏大量饮酒的人会发生心肌病,即可引起心脏肌肉组织衰弱并且受到损伤,而纤维组织增生,严重影响心脏的功能。胃一次大量饮酒会出现急性胃炎的不适症状,连续大量摄入酒精,会导致更严重的慢性胃炎。
谈谈烟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篇2
1 大气污染的危害
清洁的空气是人类生存的一个环境要素。通常情况下, 每人每日平均吸入10-12m3的空气, 才能保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但是随着工业及交通运输等事业的迅速发展, 它们产生的许多有害物质排放到大气中, 当其浓度超过环境自净能力时, 空气的正常组成就会发生变化, 自然环境的物理、化学和生态平衡体系收到破坏, 从而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健康都会受到危害。这种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可分为急性作用和慢性作用。急性危害事件主要表现为急性中毒。在气象条件突然改变或地理位置特殊条件下, 大气中某些有害物质扩散受到抑制且浓度便会快速增加, 引起人群急性中毒。如, 伦敦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甘肃兰州西固区每当发生光化学烟雾时, 现场人群中即有人眼睛流泪, 并伴有头疼、头晕、胸闷、呼吸困难、恶心等中毒现象。慢性危害一般人们不会引起注意, 加上鉴别困难, 其危害途径往往是污染物与人体呼吸道黏膜接触, 主要刺激眼睛、呼吸道黏膜, 引起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眼、鼻粘膜刺激及生理机能障碍而加重高血压、心脏病的病情。特别是CO吸入人体后, 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 是人体组长处于缺氧症状, 人群会患有贫血、失眠、心脏病等。此外, 根据动物试验结果, 能确定污染大气中有致癌作用的物质达数十种, 如某些多环芳香烃和脂肪烃, 砷、镍、钵等金属。大量事实说明大气污染是人体许多癌症的致病因素之一, 特别是空气污染程度与居民肺癌死亡率呈一定正相关关系。最后, 大气污染物可以使大气透明度减小 (如兰州、白银冬季城市上空经常烟雾腾腾, 傍晚更为严重) , 城市热岛强度加强, 总云量增加, 恶化居民生活环境, 间接影响人体健康。
2 水污染的危害
水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除供饮用外, 更大量的是用于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但是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 将大量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回流水及其它未经处理的废弃物直接排入水体, 当数量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 就会造成水体污染, 直接或间接危害人体的健康。例如白银市位于黄河上游, 水污染严重, 尤其该市废水排放处——东大沟, 它两侧有冶炼厂、铅锌厂、酸厂等企业, 这些企业排放的废水汇集到沟内, 水质混浊、气味刺鼻, 流向黄河, 造成饮用水不安全, 影响黄河沿岸的人群生产生活、导致发病率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农药对水体的污染有直接与间接两方面。但是就毒性而言, 大多数农药的毒性较高, 无毒低毒的农药很少, 但是农药很易进入水体, 人们通过饮水或食物链便可能造成中毒, 还有构成全球性污染又极毒性的多氯联苯、多溴联苯及重金属等物质污染水体受后, 人们饮用或通过食物链就会出现中毒现象。如东大沟两边的村庄饮用的是重金属超标的黄河水, 村民牙齿脱落现象严重, 过去是中老年人掉牙, 现在发展到小孩也掉牙, 就连羊吃了种的草牙都掉光了;2) 水体被卤代烃等有机污染物污染后, 这些污染物使细胞和染色体发生畸变, 并诱发细胞转化。转化细胞异常接种会使小鼠形成肿瘤。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人们长期饮用就可能诱发肝癌, 骨癌、肾癌、直肠癌、乳腺癌等。白银东大沟两边的村庄的村民癌症患者比例大幅增加;3) 有些污染物通常情况下, 虽然不会对人体健构成危害, 但可使水体发生异味、异臭等水质的异常变化, 使水体的正常利用受到影响。在一定浓度下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的主要是重金属物质, 从而影响水中有机物的分解和生物氧化, 抑制水体的天然自净能力, 水体的卫生状况严重受到影响。
3 土壤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土壤污染被称作是“看不见的污染”, 其他污染形式可通过外在形式向人们敲响警钟, 而土壤污染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 这种危害极大的污染就在这样的“温床”上趁机蔓延开来。重金属类和农药类化合物成为土壤的主要化学性污染物。重金属中的汞、砷、镉、铬、铅等进入土壤后可以被作物吸收积累, 通过地面水和地下水或通过食物链间接危害人体健康。如在工厂烟囱、采矿设施、垃圾堆放包围下的广西平阳, 农田受到了严重污染, 据检测, 该村种植的大米中镉、铅含量超标了20倍, 导致58位村民患有肾病、脑损伤甚至癌症。另外, 兰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报告称, 白银市附近有四处-6000亩农田种植出来的蔬菜中的镉、铅、铜含量均达到危险水平。至于不合理地使用化肥农药, 如多氯联苯、多环芳烃类的有机氯农药, 由于化学性质稳定, 不易被土壤微生物降解, 所以在土壤中残留时间很长, 被作物吸收后, 在经过各种生物之间转移、浓集和积累, 可使农药的残留直接危害人体健康或通过食物链使农作物或食品中残毒进入人体危及人体健康。
4 噪声污染的危害
在工业生产中, 噪声污染和大气污染、水污染等一样是当代主要的环境污染之一。但是噪声污染又不同于其它污染, 它是一般情况下不致命而直接作用于人感官的一种物理污染。由于在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每个环节或者说每个角落都会有噪声出现, 且能直接感觉到它的干扰, 而物质污染只有产生后果才受到人们注意, 这就是为什么环境污染常常受到人们抱怨和控告的原因。噪声污染轻者会让人产生烦恼、讨厌等情绪变化, 干扰人们的休息和睡眠, 同时会使人精神不宜集中, 影响工作。重者就会导致噪声性耳聋。而且在强噪声环境下, 交谈和危险警报信号容易被掩盖, 人的注意力容易被分散, 工作事故就会发生。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 美国每年由于噪声的影响而带来的工伤事故导致不上工及低效率所造成的损失将近40亿美元。此外, 噪声污染往往导致高血压和心血管病, 还能诱发头痛、头晕、神经衰弱、胃溃疡等疾病。
5 室内空气污染的危害
室内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十分密切。在现代社会中, 一般情况下, 人们大约90%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 这个比例在城市里高达80%-90%。因此, 对于好多人来说, 因接触空气污染带来的健康危险可能更取决于室内而非室外。由于近年来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很多人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装修豪华且配有机械取暖、制冷和通风的家里或办公室。这些地方都存在许多室内空气污染源, 如建材及各种各样的室内陈设品, 汉石棉的绝缘体, 湿的或干的地毯, 用各种压缩的橱子及各种家具, 家用清洁、维护、个人保养及爱好的用品, 还有煤气、电器等。这些污染源对人体健康危害可能在接触污染不久或几年后发生。如对眼睛、鼻子、喉咙的刺激, 头疼、头晕以及疲劳等。这些危害通常发生时间短, 可以治疗。一些典型的疾病 (哮喘、超敏性肺炎、湿烧) 也可能在接触室内空气污染源之后不久发生。另外, 还有一些危害会在接触污染物后几年发生, 这些危害有呼吸道疾病、心脏疾病、癌症等是经过长期接触或频繁接触发生的。如在居室长期吸烟或被动吸烟者的肺癌死亡率要比不吸烟者高30%~80%。专家认为, 许多病的死亡率与吸烟有关, 肺癌死亡率90%、慢性支气管炎死亡率75%、心脑血管病死亡率的25%均与吸烟有关。根据我国室内空气的卫生标准, 甲醛和苯最高容许浓度为每立方米0.08mg, 但抽样检测结果表明, 新装修或装修不久的住宅室内空气中甲醛和苯的含量仍超过我国卫生标准, 人们长期吸入这样的空气会对人体造成很大危害。
总之, 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问题, 区域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是项艰巨和长期的任务。但环境污染真正直接或间接地危害着每个人的健康, 为了人类的持久生存和发展, 我们呼吁全社会至全世界都来关心环境保护, 减少环境污染, 本着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目标, 最大限度地做到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协调发展, 为我们创建一个健康美好的生活环境。
摘要:本文从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及室内空气污染等方面, 浅析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
关键词:环境污染,人体健康,危害
参考文献
[1]韩晋仙, 马建华.污灌区土壤——小麦系统重金属污染、迁移和积累[J].生态环境, 2004, 13 (4) .
[2]张乃民.土壤-植物系统重金属研究现状与趋势[J].环境科学进展, 1998, 7 (4) .
[3]常青.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J].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 2003, 4.
地沟油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篇3
【关键词】地沟油;危害;卫生指标;综合利用
随着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我国的餐饮业规模日益扩大,餐饮废渣废水中排出的废油脂日益增多,一些不法商人将废弃油脂回收提炼,出现有毒有害地沟油重新回到餐桌、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现象。全国粮油标准化委员会油料和油脂工作组组长、武汉工业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何东平认为,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 -300 万吨,而我国每年消费的动植物油脂总量大约是2250万吨,也就是说按照此比例,人们每吃10顿饭,就有1顿食用的是地沟油[1]。因此,有必要宣传普及食用油的有关知识,提高人民大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1.地沟油的概述
地沟油是一个泛指的概念,根据其产生的来源可分为三类:一是狭义的地沟油,即将下水道中的油腻漂浮物或者将宾馆、酒楼的剩饭、剩菜经过简单加工、提炼出的油。二是将劣质猪肉、猪内脏、猪皮加工、提炼后产出的油。三是用于油炸食品的油使用次数超过规定后,再被重复使用或往其中添加一些新油后重新使用的油[2]。
2.地沟油对人体的危害
2.1卫生指标不合格
2.1.1酸价和过氧化值超标
由于地沟油在加工过程中,动植物残渣和微生物在存放一段时间后,所产生的酶将引起酶解作用使油脂氧化,其生成的产物极易分解为具有挥发性的低分子醛、酮、酸,迅速造成油脂的氧化和酸败。酸败后的油脂一方面易产生哈喇味,感官性状发生变化,具有强烈的劣变气味,油脂中所含的维生素A、D、E被氧化,其所含的人体必需脂肪酸如亚油酸、亚麻酸也遭破坏,食用已经酸败的油脂产品,还能破坏同时摄入的其他食物中的B族维生素。因此长期食用这些变质油脂,可能会因必须脂肪酸缺乏而引起中毒现象及脂溶性维生素和核黄酸缺乏现象,会诱发癌症、动脉粥样硬化、细胞的衰老等疾病[3]。
2.1.2溶剂残留量超标
由于地沟油的原料是由下水道中的油腻漂浮物和餐馆中回收的泔水混合而成的,其中含有烷烃、环烷烃、烯烃和芳香烃等化合物和有机溶剂,成分非常复杂,在使用过程中反复高温加热,其中所含的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大量析出,这些化学物质和有机溶剂能对人体的中枢神经有较强的刺激和麻痹作用,其中的一些成分如甲苯等对白血病有促进作用[3]。
2.1.3重金属含量超标
由于地沟油来自于卫生状况十分恶劣的环境,并且在加工、包装及运输过程中交叉污染的情况非常严重,地沟油中的重金属污染物铅(Pb)、总砷(As)、汞(Hg)、镉(cd)等远远超过标准中重金属污染物含量的限量要求,长期摄入这些人体不需要的元素,将导致人体中重金属残留过量,引起头痛、头晕、失眠、多梦、乏力、消化不良、消瘦、肝区不适、腹绞痛、贫血等症状,严重的会导致铅中毒、砷中毒、汞中毒、中毒性肝病、中毒性肾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等,甚至可能引发铅毒性脑病。
2.1.4黄曲霉素B1超标
黄曲霉毒素是迄今发现的污染农产品毒性最强的一类生物毒素(其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Ⅰ类致癌物。其中,毒性最强、危害最大的是黄曲霉毒素B1,国际肿瘤研究机构(IARC)将其列为人类致癌物。由于玉米、花生、豆类等植物油原料中本身可能带有微量的黄曲霉毒素,在餐馆下水道、泔水等湿热环境中地沟油中所含的黄曲霉毒素B1迅速衍生,导致其含量严重超标。黄曲霉毒B1的危害性在于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长期低剂量摄入黄曲霉素可导致胃、肾、乳腺、卵巢、小肠等部位的肿瘤,还有可能引发肝癌甚至死亡。
2.1.5苯并芘超标
由于地沟油是反复被加热使用过的油脂,在加热和使用过程中肉类本身所含有的脂肪在燃烧不完全的情况下,会产生苯并芘;烧焦的淀粉也能产生这类物质,所以导致其中所含的苯并芘含量远远超出标准。食用苯并芘超标的植物油产品会对人的眼睛、皮肤产生刺激,并具有诱变作用、强致癌作用、畸胎形成作用,长期摄入会引起胃癌、皮肤、肺癌等疾病[3]。
2.2加工过程不合法
2.2.1原料来源不合法
地沟油的制作原料来源于餐厨垃圾中的废弃油脂,其中包括许多洗涤餐具用的洗洁精、剩饭剩菜、宰杀动物时清理出的动物内脏、瓜果蔬菜上残留的农药等,还包含了大量的甲苯、丙醛和磷等化学物质,经常食用会对人体产生严重的危害,可能会破坏白血球、消化道黏膜,引起食物中毒,甚至致癌[3]。
2.2.2生产加工不合法
地沟油并不是由正规的油脂加工企业生产的,而是由无证的黑作坊利用餐厨废油非法生产和加工的三无产品,加工环境简陋,加工工艺简单,没有任何产品质量及卫生条件控制措施。地沟油加工流程,首先进行脱色处理,将大量的白土加入地沟油中充分搅拌,倒入过滤机,原本褐红色的液体转眼间就变得清澈透明,油的酸值大大降低;第二步水洗,将脱色的油倒进一个大水池中不停搅拌,去除水溶性杂质和沉淀,再进一步脱色;最后的一步是真空除臭,将处理过的油放入真空罐加热抽真空去除异味。经过此工艺处理的地沟油颜色澄清,无明显异味,但有毒有害物质根本无法去除,食用后可能引起头晕、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的甚至可能感染其他疾病。
2.2.3灌装及运输过程不合法
地沟油一般都是以散装油的形式进行销售,在灌装和运输过程中发生交叉污染的情况十分严重,不法商家使用二次回收的油桶灌装地沟油,以较低价格销售给城乡结合部等监管力度较薄弱地区的饭摊、路边小贩或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其包装及运输环节的卫生根本无法保证,这些二次回收的油桶在使用前没有经过消毒处理,不能清除里面的生物及化学污染物,在灌装和运输过程中这些有害物质造成了二次污染。
3.对地沟油治理的思考与对策
(1)从源头斩断地沟油利益链,除了政府的监管责任外,要让地沟油制造者付出沉重的代价乃至生命代价;要让地沟油购买经销者付出企业关门歇业并永久不能从事食品经营的代价;消费者要了解地沟油的原料来源,自觉减少浪费,不让地沟油黑色产业留下任何可赚黑心钱的空间[5]。
(2)积极利用科技手段,探索适宜的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技术工艺及管理模式。国家采取合理的补贴,扶持建立有一定规模的地沟油处理企业,鼓励对分离出来的地沟油原材料实施资源化利用,使地沟油变害为利,生产生物柴油或其他化工产品,为民造福。
(3)加强对食品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增强其社会责任心及道德素养;进一步宣传普及食品卫生安全知识,提高人民大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从而顺利解决老百姓担心的地沟油事件。 [科]
【参考文献】
[1]孙继伟,王鑫鑫.基于分布式认知的地沟油治理之道.商业研究,2011(8):23-26.
[2]吴谋成.生物柴油(第1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164-165.
一氧化碳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危害? 篇4
一氧化碳(CO),即“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无刺激性、对血液和神经有害的毒性气体。一氧化碳是在燃烧不充分条件下产生的.。民用炉灶、采暖锅炉和工业窑炉,特别是机动车辆是大气中一氧化碳的主要排放源。
一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存在寿命很长,一般可存留2~3年。因此这是一种数量大、积累性强的大气污染物。一氧化碳随空气进入人体后,经肺泡进入血液循环,能与血液中红细胞里的血红蛋白、血液外的肌红蛋白和含二价铁的细胞呼吸酶等形成可逆性结合。高浓度一氧化碳可引起急性中毒,中毒者常出现脉弱,呼吸变慢等反应,最后衰竭致死。慢性一氧化碳中毒会出现头痛、头晕、记忆力降低等神经衰弱症状。近年来,动物试验和大量流行病学调查都证明,长期生活在低浓度一氧化碳环境中的心血管病人,能促使血液中的类脂质和胆固醇在血管中沉积,使病情恶化。
谈谈烟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篇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健康保健意识的逐步增强, 食品安全问题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蔬菜是餐桌上必备的主要副食品, 其质量安全尤其受到关注。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农产品的生产越来越依赖于化肥、农药、抗生素和激素等外源物质, 而这些物质的不合理使用, 必将导致其在蔬菜产品中累积残留, 从而对食用者的身体造成危害。农药残留会直接危及人体的神经系统和肝、肾等重要器官, 同时残留农药在人体内蓄积, 超过一定量后会导致一些慢性疾病, 如肌肉麻木、咳嗽等, 甚至会诱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
长期食用含有大量高毒农药残留的蔬菜会导致急性中毒事故, 造成食用者死亡。1995年9月24日中央电视台报导, 广西宾阳县一所学校的学生因食用喷洒过剧毒农药的白菜, 造成540人集体农药中毒。
此外长期食用含有超标农药的蔬菜、水果, 可使农药在体内不断蓄积, 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形成慢性中毒。慢性中毒会降低人体免疫力, 致使其它疾病的患病率及死亡率上升。
控制蔬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关键环节, 一是建设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严把生产质量关;二是上市前对蔬菜产品的农药残留量进行及时、准确的分析检测, 监督、控制、减少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产品上市销售。
2 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的主要原因
2.1 承包土地种植蔬菜
大部分蔬菜种植人员主要来自外地, 承包土地种植蔬菜, 土地承包费高, 菜农为了获得更多利润, 施用有机磷农药和化肥获取高产。
2.2 外地供给蔬菜
外地供给蔬菜主要是靠蔬菜商调运, 由于缺乏必要的市场准入制度, 而造成大量高产不优质的蔬菜进入市场。
2.3 蔬菜种植的水源污染
莲藕种植中大量利用稻田尾水和村寨的废水、工业废水等, 部分施在稻田中的农药被莲藕间接吸收并积存于体内。
3 控制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的对策
3.1 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
民以食为天, 蔬菜质量安全事关重大, 各级各部门要把蔬菜质量安全问题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蔬菜农药残留的监督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包括蔬菜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管理。这需要各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 对产前、产中等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 建立健全农业标准体系和监测体系, 特别是加强对国家明文规定的严禁在蔬菜生产上使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的监督查处力度, 从生产环节入手, 控制源头, 全面提升蔬菜质量安全水平。
3.2 建立市场准入制度
建议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 采取强制监管手段, 只允许符合国家安全卫生标准的农产品入市交易和销售, 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在农产品的产销环节建立起一套规范完善的管理制度, 使农产品市场准入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 才能彻底解决蔬菜农药残留的超标问题。
3.3 改善藕塘的灌溉水质
禁止利用稻田和工业污染的水源进行藕塘种植。
3.4 加大宣传及培训力度, 提高劳动者素质
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现场会和广播、电视宣传等方式, 大力宣传高毒农药对人体健康及畜牧业的各种危害, 开展入村入户的农药知识宣传。广大农民群众由于文化水平低, 不可能接受很专业的知识, 对他们进行宣传时, 应通俗易懂地告诉他们“什么病虫、何时打药、打什么药、”等知识。对于有一定文化水平的种菜大户, 应积极举办各种讲座、培训班, 帮助他们学习相关农药知识, 使他们真正做到持“绿色证书”上岗。
3.5 狠抓落实, 重点监控
对农药残留超标的品种, 工商部门要进一步确定后作劝退出市场的处理, 并教育菜农要将消费者的安全放在首位。对抽检出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产地进行重点监控, 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3.6 大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指导菜农正确使用农药, 引导他们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防治蔬菜病虫害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主要有:金云一号生物杀虫剂、1.8%虫螨克乳油、10%高效灭百乳油、巴丹原粉、48%乐斯本、2.5%锋芒乳油、58%风雷激乳油、50%消菌灵可湿性粉剂、12%绿乳铜乳剂、58%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根据不同蔬菜的病虫害来选用适宜农药, 这些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起来安全可靠, 既能减少对人、畜的危害, 又能维护生态平衡, 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3.7 加强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力度
进一步加强对上市前蔬菜的质量安全管理, 确保人民群众的食菜安全。在蔬菜种植区设立农药残留检测点, 同时采用先进的速测手段进行检测, 对抽样检测符合标准的产品配发市场准入证。同时对重点菜市场设立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室, 及时对各类上市蔬菜进行农药残留抽样检测, 让市民吃上“放心菜”。
3.8 去除农药残留的简易方法
蔬菜是人们餐桌上必备的食品, 在消费者无法改变市售蔬菜中存在农药残留超标状况的情况下, 建议广大市民使用以下科学方法, 尽量减少购买蔬菜中可能存在的残留农药。
3.8.1 浸泡水洗法。
常用于油菜、生菜、甘蓝等叶菜类, 这些蔬菜上的农药主要为有机磷类杀虫剂, 一般先用水冲洗掉表面污物, 然后用清水浸泡30min, 如此反复清洗浸泡2至3次, 基本上可清除绝大部分残留农药。
3.8.2 碱水浸泡法。
用大量碱水浸泡, 一般500ml水中加入碱面5~10g, 浸泡5~15min后用清水冲洗, 重复2~3次即可, 常用于番茄、黄瓜、青椒等。
3.8.3 储存法。
如冬瓜、南瓜等不易腐烂的蔬菜, 可存放一周后再食用。
3.8.4 热水煮。
常用于芹菜、菠菜、花椰菜、豆角等, 放入沸水中烫2~5min后捞出, 然后用清水洗一两遍即可。
4 小结
综上所述, 蔬菜农药残留超标将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 本文所提出的各项技术措施, 若能引起各级领导和同行们的重视, 将对改变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的现状, 促进高产优质的蔬菜生产, 建设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减少蔬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保证人们身体健康, 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摘要:蔬菜农药残留是指在农业生产中施用农药后一部分农药直接或间接残存于蔬菜中的现象。本文阐述了蔬菜农药残留超标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分析了蔬菜农药残留超标原因, 指出了解决蔬菜农药残留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蔬菜,农药残留,危害,对策
参考文献
[1]刘领, 赵晓春.宿州市蔬菜农药残留情况及改善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 2003, 31 (5) :889.
[2]杨武英.浅析临翔区蔬菜农药残留超标原因及对策[J].临沧科技, 2009, (2) :32-33.
谈谈烟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篇6
【关键词】抗生素饲料,抗生猪、抗生鸡、抗生鱼,植物催熟剂、膨大剂;产地追溯制;抗生素药品售买实行登记制度。
【Abstract】Objective:Since the discovery of penicillin antibiotics for the protection of human health made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however, in recent years due to a large number of antibiotics abuse, let us pay a heavy price, regardless of food safety is not guaranteed and survival of the ring has also been seriously polluted, the patient and the community as a whole is a disaster, will also bring disaster to the descendants. If we do not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consequences of not.
【Key words】Feed antibiotics, anti pig, antibiosis chicken, antibiotic fish, plants were ripening agent, swelling agent; the origin traceability system; antibiotic drugs for sale to implement the registration system.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6-0284-03
抗生素是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医学发现。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以青霉素为代表的第一代抗生素,与原子弹、雷达一起被视为三大发明。在那个兵慌马乱的年代,青霉素被视为战胜死神的福音,从而开创了人类抗生素研究的黄金时代。
随着现代医学研究的不断攀登,“抗生素家族”出现了很多 “新成员”。 比如,链霉素(1945年)、氯霉素 ( 1947年) 、金霉素 ( 1948年) 、新霉素 ( 1949年) 、土霉素 ( 1950年) 、红霉素 ( 1952年) 等等,自1941年至今,实际生产和应用于医疗领域的抗生素约 120 多种,最常见的抗生素有36种,如阿莫西林、氟苯尼考、林可霉素、青霉素、诺氟沙星等,已成为人类战胜动植物疾病的“克星”。
抗生素是由某些微生物在生存过程中产生的,它对其他的病原微生物有抑制和杀伤功能,能阻碍病原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细胞壁的合成以及基因的复制和转录等。抗生素的出现,有效抑制和阻断了病原微生物蛋白质合成过程,细菌在没有办法产生它需要蛋白质的时候就无法存活,为保障人类健康做出了重大贡献,并且在农业领域中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近年来我们对抗生素的滥用,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据2015年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应光国课题组发布的研究成果表明:“2013年全球抗生素年均使用总量大约40余万吨,中国总的生产量24.8万吨,除去出口的,加上进口的,有16.2万吨抗生素使用量,占世界一半左右”,已成为世界上抗生素滥用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抗生素滥用所带来的抗药性及其副作用,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和深刻反思。
一、滥用抗生素的现状
抗生素为人类临床医学、动植物疾病防治上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然而如果不加限制的使用,就会导致另一个问题的发生:抗生素滥用。近年来,尽管国家加强了对抗生素药品的规范管理,但滥用趋势并未根本扭转,违规售卖、违规使用的情况仍有发生。从有关媒体报道和调查了解到的情况看,主要在三个层面的滥用:
1.种植业领域上的滥用。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除草剂等抗生素农药,虽然高效、低毒、用量小,但是大面积超量使用,仍然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一是抗生素农药的大量使用。用抗生素农药防治病虫害,已成为农业生产高产稳产的一种有效手段。是药三分毒。抗生素农药溶于水,一旦超量使用,对局部水环境污染不可避免。以水稻纹枯病防治为例,目前全国有870万公顷的水稻纹枯病在用井冈霉素。随着农用抗生素的大面积施用,农作物病虫害耐药性得到了不断增强,尽管用了大量农药,病虫害还是难以控制。更为严重的是,新的病虫害不断出现。据张家港市一些菜农反映,设施蔬菜生产为病虫害越冬和繁殖提供了适宜场所,导致病虫害发生多、蔓延快、危害重。二是除草剂的大量滥用。各种各样的除草剂使用,的确提高了生产效率,也解放了劳动力。但从調查情况看,农业生产上的各类除草剂超量使用,给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像普通的50%乙草胺乳油,很多农民在使用过程中不按照标准勾兑,随意加大用量,有的甚至勾兑到100倍、200倍,大大超过推荐用量;另一方面,一些地方为了把城市建设得更美丽更漂亮,不让草坪有杂草出现,一年四季施用了除草剂。三是植物激素的广泛应用。天然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和从生物中提取的天然植物激素,除了具有催熟、膨大功能外,还有促进生根发芽、调整花期、抑制生长、矮化植株等作用。如防落素用于番茄保花保果,缩节胺用于抑制棉花徒长,吲哚丁酸用于葡萄等园艺作物的苗木繁育等。在每年春茶上市之际,茶农为了采摘更多茶芽,就会大量施用植物催芽激素,以此加快生长速度。通常是第一天打药,第二天就能采摘。草莓种植户为了让草莓长得大又好看,给草莓喷施膨大剂等等。这些千家万户的应用,不仅无法统计,而且无法控制。
2.养殖业领域上的滥用。据中国药学会抗生素专业委员会委员统计表示,养殖业抗生素消费量超过国内一半以上。抗生素在医用药物使用量占处方药量仅为6%以上,但在兽药用量中却占到了70%以上。2013年,我国抗生素一年使用量达16.2万吨,其中畜用占52%、人用占48%,而且用量还在逐年攀升。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在畜禽养殖方面,畜禽规模化集中养殖,受条件局限,很容易得病,而且传染率极高。据央视曝光,山东等地一些养鸡户为了提高畜禽饲养的成活率,给鸡喂食了好几种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一方面进行防病,另一方面提高生长率,比如给鸡喂食地塞米松,40天体重就达5、6斤。南京市溧水区的鸭子吃了抗生素,35天就能长成;猪吃了抗生素,4个月就可出栏。不仅养鸡,养猪、养牛也普遍使用抗生素。一些养猪场,特别是万头养猪场,在猪饲料中加入了十几种抗生素,滥用至极。在水产养殖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监管,水产养殖滥用抗生素几乎比比皆是。为防止螃蟹患病,增加存活率,一些养殖户就给螃蟹喂食土霉素、氯霉素;为预防鱼生水霉病、鳃霉病,一些养鱼户就在饲料中添加恩诺沙星、环丙沙星、红霉素等抗生素药。据2015年9月16日《海峡导报》报道,食药部门对厦门水产品抽检了6批,批批含有抗生素。抗生素不仅在淡水养殖上普遍使用,而且在海产品养殖上也较普遍。2014年9月10日《北京晨报》报道,辽宁普兰店市一些海参养殖户,为了提高幼苗成活率,在苗池里添加了大量抗菌素等药物。如青霉素、头孢曲松纳、盐酸诺氟沙星等药物,在池里随处可见。三是在特种养殖方面,主要集中在奶牛和蜜蜂饲养上。一头奶牛如果患了乳腺炎或肺结核时,养牛户就会请兽医给奶牛注射青霉素或链霉素、卡那霉素;如患了传染性胸膜肺炎,还要打泰乐菌素、硫酸卡那霉素。蜜蜂在饲养过程中,蜂群有可能染上“幼虫腐烂病”,一旦感染这种疾病,就要使用氯霉素,不然会导致整个蜂群死亡。防不胜防,奶牛和蜜蜂的病情虽得到控制,但产出的奶和蜜,却以“抗生奶”和、“抗生蜜”走进千家万户。
3.医疗领域上的滥用。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已引起国家层面重视,国家卫计委在2012年8月实施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不同等级医生的开药权限,对严重违规使用抗菌药物的医生将被吊销执业证书,仍旧未能从根本上杜绝抗生素滥用。一是违规难以遏制。尽管我国已出台了抗生素的使用办法,但不少医院把医生收入与其开药量直接挂钩,就必然会形成医生多开药、医院多卖药的一条龙滥用渠道。另外一个动因就是开药回扣高。以药养医,医生会通过开药换取医药回扣,医院会通过多卖药来获利。二是滥用意识淡薄。尽管一些抗生素药品上写着“慎用”字样,大家知道滥用有害,但一些患者一旦生病就会忘记危害,一有头疼脑热的,就会赶紧吞片抗生素药;尤其是孩子生病,不是给孩子口服抗生素就是打吊瓶。2015年4月,上海复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对江苏、浙江、上海等地1000多名8—11岁在校儿童尿液检测,近六成儿童尿液中含有抗生素。因此,先锋霉素、阿莫西林、环丙沙星、乙酞螺旋霉素等抗生素药,成了许多家庭药箱的主角。三是市场监管不力。抗生素药品属处方药,购买时须凭处方来买,有严格的监管程序,但在城里的大小药店,尤其是基层社区药店,随处可买,几乎没限制。阿莫西林等一些常见药,不需要处方和任何手续,就可以随意购买,而且无限量。“处方”一关成了摆设。不仅药店如此,就连一些中小医院也如此。据2015年6月18日《法制日报》报道,2014年我国抗生素药物的人均年消费量达到了138克,是美国的10倍。住院患者抗生素的使用率高达近70%。全国每年人均输液8瓶,远高于国际上2.5至3.3瓶的数量。
二、滥用抗生素的后果
抗生素虽不是洪水猛兽,但滥用的危害不亚于洪水猛兽,从水环境、食品安全到生命健康,抗生素滥用处处成为一大公害。
一是严重污染环境。近年来,多地河流水体被检出抗生素,已引起人们关注。据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表明,我国每年有5万吨以上抗生素,被排放入水土环境中,在污染生态环境的同时,也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全国主要河流海河、长江、黄浦江、珠江、辽河等河流的部分点位中都检出抗生素,其中,珠江三角洲的抗生素环境浓度在全国排第二,仅次于海河。珠江流域中,濃度最高的抗生素是阿莫西林,达到3384纳克/升,其次为氟洛芬、诺氟沙星、青霉素等另外5种抗生素,浓度都高于1000纳克/升;脱水红霉素、磺胺嘧啶、磺胺二甲基嘧啶等典型抗生素的含量分别为460、209和184纳克每升,远远高出了欧美国家标准。南京居民家中的自来水甚至也检出了抗生素。
二是健康危害加重。抗生素在杀菌的同时,也会造成人体损害,影响正常的机体新陈代谢,降低生理功能和防御功能。即使人工合成的抗菌药,超过一定剂量也有一定损害。如青霉素产生的过敏,严重时可能致命。红霉素出现的胃肠道反应,氯霉素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等。儿童器官处于发育生长阶段,抗生素很容易对其身体器官造成明显或潜在的损害,尤其是对肝肾功能出现异常的患者。同时,长期大量应用青霉素、头孢菌素类等,会影响血细胞的生成,致血细胞减少,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及全血系统减少,会形成再生障碍性贫血。
三是耐药细菌增多。抗生素鸡、抗生素鸭、抗生素肉、抗生素鱼的大量摄入,包括抗生素水果、抗生素蜂蜜的饮用,时间一长,在体内富积一定程度,会使细菌的耐药能力越来越强。据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资料显示,喹诺酮类抗生素进入我国虽然只有20多年,但耐药率已经达60%-70%;肺炎链球菌过去对青霉素、红霉素、磺胺等药品都很敏感,现在几乎全都无效。临床上很多严重感染者死亡,多是因为耐药菌感染,抗生素无效引起的。此外,长期普遍使用抗生素,使人体处于一种“依赖”抗生素的状态,从而使免疫系统丧失免疫功能。
三、相关建议及对策
滥用抗生素的危害已让我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不论从食品安全来看,还是从环境污染来看,对患者和整个人类会都是灾难性隐患,而且还会殃及子孙后代。如果我们再不重视,后果不堪不设想。面对严峻的生态危害和健康威胁,如何进一步遏制抗生素滥用,显得迫在眉捷。为此建议:
一要像“禁毒”一样禁止滥用抗生素。抗生素虽不是毒品,但是滥用所带来的危害不亚于毒品,世界上每年都有对抗生素有耐药性的超级病菌夺走了数百万人性命。欧美一些国家在多年前就开始禁止滥用抗生素。瑞典在1986年開始禁止饲料添加抗生素,英国在1993年禁止使用阿伏霉素作为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美国在1997年规定哪些疾病可以使用抗生素,哪些不能用、医生如何指导患者用药等。在美国,买抗生素比买枪都难。欧盟一些国家虽没那么严,但对人和动物抗生素使用也有严格的规定。借助国外的做法,国家应有明确的规定,禁止在农牧业生产中滥用抗生素,要像“禁毒”一样把禁止滥用抗生素摆到重要位置。一方面,要加强立法,依法禁用,借鉴欧盟国家禁止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严格规定医用抗生素的做法,进一步加强对抗生素生产、使用和管理,出台相关法律,对农业生产、临床医学进行管控,从源头上禁止滥用抗生素;另一方面,要加强宣传,进一步加大对滥用抗生素危害的宣传,指导人们科学用药、合理用药,让滥用抗生素危害健康、危害生命的宣传深入人心,增强公众自主限用、自主禁用意识,像“禁毒”一样自觉抵制滥用抗生素。
二要像“查酒驾”一样查处滥用抗生素。抗生素在我国用量惊人,约占全球用量一半。在这么大用量的人群面前,靠自主限用、自觉禁用很难做得到,必须要像“查酒驾”一样查处滥用抗生素才会有效果。一是要通过严管来禁。在遏制抗生素滥用方面,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些措施制度,比如严格落实抗菌药分级管理制度,严格医师抗菌药处方权限资格管理等,但是光有制度是不够的,还要进行严格管理。不仅要管好公立医院的处方销售,更要抓好药店、小诊所等日常监管,既要加强监管,也要防止流通环节失控。建议卫生监督部门采取有效措施,从监管环节上禁止滥用抗生素。二是要通过严查来禁。目前,不论是种植业领域还是在养殖业领域,在抗生素售前、售中、售后渠道监管上,还处于失控阶段,药物来源、去向无法掌握,自然就无法遏制抗生素滥用。建议农业植保、水产养殖、畜牧管理部门,一边进行技术指导、一边进行自查自纠,加强对农业处方药管理,严格控制用量,禁止超量滥用,防止养户放任自流。三是要通过严惩来禁。禁止滥用抗生素,既要严管严查,更要严处严惩。借鉴酒驾管理的做法,出台相关规定,对部分处方和医嘱进行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抽检,对乱开抗生素处方药的医生,植保医生、畜牧医生,予以严惩,不仅要经济处罚,还要对其执业扣分处理,停止抗生素处方权或暂停当年执业资格;情节严重的给予拘留、拘役处罚;对抗生素药品售买实行登记制度,对违规乱售抗生素的药店和畜牧兽医店予以取消经营权。
三要像“反腐败”一样反对滥用抗生素。反腐败能全民上阵,反对滥用抗生素也要全民上阵。由于大众思想重视不够,反对滥用的力度不够,致使禁止滥用抗生素的成效并不理想。一些人对抗生素滥用的危害不以为然,听之任之,感到与己无关,殊不知在食品安全、身体健康面前,与我们每个人密切相关。只有旗帜鲜明地像“反腐败”一样反对滥用抗生素,才能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禁止滥用抗生素氛围。一方面,要像抓“瘦肉精”生猪一样,加强对“抗生猪”、“抗生鸡”、“抗生鱼”等农产品的监管,加强对产地土质、水质的检测,采取倒逼机制,严厉打击、查处在动物生产中使用违禁药物的行为,对动物产品实行产地追溯制,对违规滥用抗生素的养殖企业依法追究责任;另一方面,禁止抗生素滥用要从临床合理用药做起,加强医疗制度改革,让医院摆脱对“以药养药”的依赖,对临床用药进行网上动态监督,及时对不合理用药予以干预;同时,要对公众进行医学、药学知识普及,引导普通民众和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用药,在思想上紧拧一根弦,在监管上竖起一把尺,在自律上禁踏一条线,做到警钟长鸣,使滥用抗生素犹如“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只有做到全民重视,才能在全社会全面禁止滥用抗生素。
参考文献:
[1]记者调查.抗生素滥用究竟有多严重.2015.07.08中国广播网
[2]喻菲.中国抗生素滥用已造成环境污染.2015.07.06经济参考报
[3]廖海金.遏制抗生素滥用应用猛药.2015.06.09 法制日报网
[4]抗生素滥用不可避免?已成行业潜规则.2015.07.09 食品信息网
[5]刘筝.中国抗生素十年调查报告:恶性循环危及人健康 . 2015.06.17 .澎湃新闻网
[6]儿童滥用抗生危害大,易对多脏器官造成伤害. 2015.04.29 渤海早报(天津)
[7]焦点访谈. 全国主要河流检出抗生素.2014.12.26 京华时报网
[8]月蓝.水产品检出对危害禁药:抗生素和孔雀石绿 .2015.09.16 第一农经新闻网
[9]央视暗访.自来水检出抗生素珠江广州段超标严重 2014.12.25 大洋网
[10]央视记者.渤海湾养殖场用抗生素养海参 近海物种几乎灭绝 2014.9.10 北京晨报网
[11]程思炜 刘军 中国河流抗生素地图 抗生素滥用加剧细菌耐药性2015.06.18 南方都市报网
低胆固醇同样危害人体健康 篇7
胆固醇是一类重要的脂肪,它是细胞膜及血浆蛋白的主要成分,是类固醇激素、胆汁酸及维生素D的前体,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胆固醇来自两方面,由人体肝内合成占总量的70%~80%,从膳食中得到的占20%-30%。胆固醇分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时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等。研究表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明显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摄取胆固醇的量,应适合人体生理需求和从事各种活动时的需要。既不要缺乏,也不要过量,始终保持平衡状态是健康的基本条件。近十几年来,我国城市居民的膳食质量提高很快,血脂异常的风险上升为原来的3-5倍。因此,很多人都开始重视控制胆固醇的摄入量。然而,胆固醇过低也可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胆固醇过低时,会出现一种胰岛素分泌过多的综合征,出现血压上升、血糖升高、血管损害,增加患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的风险,并出现免疫力低下,使人易患感染性疾病、癌症、贫血、营养不良等多种疾病。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科学家历时10年调查了15万名健康男性,发现低胆固醇的人患心血管病的比率比正常人群降低了50%,但患脑血管病、癌症、贫血、感染性疾病的比率却增加了,这说明了低胆固醇同样危害人的健康。中国的科研机构通过对90名素食者的健康状况进行跟踪调查发现,多数人均有不同程度的低胆固醇血症,营养状况欠佳,平均寿命比普通人短。法国老年医学专家对91名60岁以上的妇女进行研究的结果显示,低胆固醇的老年妇女,其死亡率比正常胆固醇者高4倍。目前,有些中老年人只注意高胆固醇的危害,认为低胆固醇不会影响健康,因此不加以治疗,听之任之,结果使免疫力下降、营养不良而罹患多种疾病,严重影响了身体健康。
那么,应该怎样维持体内正常水平的胆固醇呢?专家建议:应以胆固醇的平衡摄入为原则。饮食是维持胆固醇平衡的基础,根据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不同,参照2008年1月5日卫生部发布的成年人《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将每日平衡膳食比例摘录如下:食用油25~30克、盐6克、奶及奶制品300克、大豆类及坚果30~50克、畜禽肉类50~75克、鱼虾类50~100克、蛋类25~50克、蔬菜类300~500克、水果类200~400克、谷类和薯类及杂豆250~400克、水1200毫升。
酗酒对人体的危害(综述) 篇8
1 急性酒精中毒
酒中的主要成分是乙醇, 别名酒精, 乙醇经胃和小肠在0.5~3 h内完全吸收, 对大多数成年人的致死量为纯乙醇205~500 ml[1]。
急性酒精中毒对机体的损害主要表现为:消化系统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消化道出血、急性糜烂性胃炎、胃出血, 胃镜检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溃疡等[2]。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记忆力下降、语无伦次、共济失调、兴奋、抑制, 严重者出现抽搐、昏迷。呼吸系统主要表现为呼吸加快、面色苍白、口唇发绀。严重者出现咳嗽、咳泡沫痰或粉红色泡沫痰, 两肺中小水泡音等[1,2]。循环系统主要表现为血压下降、心动过速, 严重者出现心肌酶升高, 心电图表现为心动过速, ST段下移, T波倒置[3,4]。
急性酒精中毒导致多系统的发病机制目前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因大量酒精快速吸收, 进入体内的酒精起过氧化代谢作用而蓄积, 进入血脑屏障后, 使内啡肽系统活性增强, 直接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大脑皮质, 进而影响皮质下、延髓和脊髓[5]。破坏黏膜屏障, 溶解胃黏膜表面的脂蛋白, 引起氢离子反渗, 导致胃黏膜出血、糜烂, 引起消化系统损害[6]。乙醇损害肺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 使之通透性增加导致呼吸系统损害[7]。酒精在细胞膜水平对心脏细胞产生毒性作用, 使心肌细胞发生组织代谢改变, 心肌坏死、间质纤维化或肌膜、线粒体发生改变, 导致循环系统改变[8]。
单纯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预后一般较好, 平均治疗时间不长, 可入院治疗或通过急诊科处理后可痊愈, 但经常的急性酒精中毒, 会对身体各器官造成永久的损害。
2 长期酗酒对人体器官的损害
2.1 对心脏的损害
乙醇对心血管系统的损害显著。有资料对36例酗酒者心电图分析显示异常率为47%[9];通过对163例酗酒者住院戒酒前后心电图资料分析显示, 治疗前心电图异常者占87%, 以ST-T改变、心律失常、心室肥大及传导阻滞为常见[10]。而通过对560例酗酒者健康状况调查表明, 酗酒组心血管疾病明显高于对照组, 相对危险性为3.4倍[4]。
2.2 对肝脏的损害
乙醇对肝脏的损害非常严重, 每日摄入乙醇大于40 g, 持续时间多于5年, 乙醇性肝病的危险性显著增加[11]。长期大量饮酒可引起谷氨酰转肽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转移酶异常, 并与饮酒量成正比[12]。而在携带乙醛脱氢酶2 (ALDH2) 变异基因型的饮酒人中, 每月饮酒总量大于3 kg者发生肝病的危险性为小于3 kg者的7.2倍, 并存在着显著的剂量反应关系[13]。同时酗酒和营养不良可加速肝炎, 乙型者肝纤维化的形成, 与肝硬化发生的危险性相关。饮酒时间多于10年与肝硬化形成显著相关[14]。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发现, 饮酒时间越长、总酒精摄入量越大, 肝癌的发病危险越大, 酗酒使肝癌的发病危险增加2.57倍[15]。
2.3 对肺的损害
酗酒对肺脏影响的研究结果不一致, 有资料表明长期酗酒者发生急性肺炎的几率增加, 也是慢性酒精中毒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6]。另有资料显示未见酗酒对老慢支有明显影响[3]。
2.4 对骨骼、骨细胞的毒害作用
将使骨的重建和矿物质的形成变异, 引起骨密度下降, 酗酒可导致骨质疏松症[17,18], 另外, 酒精抑制骨骼基质细胞增殖及向成骨方向转化, 促使骨骼基质细胞向脂肪细胞转化[19]。
2.5 对消化系统的损害
目前认为长期的乙醇毒性作用可直接损害涎腺小导管, 使其内壁瘢痕化从而严重堵塞, 使唾液量显著下降。乙醇对涎腺的损害还表现为分泌钾、钠的作用明显减低, 尤其对泌钠影响更敏感、更显著[20]。
酗酒可引起急性胃炎, 饮酒的浓度越高胃黏膜的损害越严重[6]。饮酒与胃癌的关系研究意见尚不一致。虽然有学者认为单纯饮酒与胃癌发生无显著关系[21]。但通过对1991~2005年国内已发表的17篇胃癌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文献进行综合定量分析结果表明, 饮酒是国内胃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在饮酒的高危人群中其胃癌的回归危险百分比为50.7%, 在一般人群的回归危险百分比为17.78%。有研究发现不同的饮酒类型与胃癌的联系程度不同, 饮烈性酒的危险性高于低度酒[22]。
酗酒可以造成对肠的损害。乙醇可使肠绒毛上皮细胞退行性改变, 可降低小肠对脂类的吸收功能, 抑制饮食中亚油酸、花生四烯酸等长链脂肪的吸收[23]。
2.6 对生殖系统的损害
酒对性功能有抑制作用, 因酗酒而导致性衰弱方面则男性更比女性多见, 且程度严重[24]。通过对560例酗酒者健康状况调查发现, 酗酒者中55%感到性欲下降[4]。饮酒与精子畸形密切有关, 可使精子活率和A级精子活力显著下降[25,26]。男性不育症的发生与饮酒有一定的相关性, 酗酒可能是造成男性不育症的原因之一[27]。
酗酒者中, 男性约有50%患有性功能障碍, 如果酗酒不能得到及时的控制和治疗, 最终可能完全失去性交能力;女性约有25%患有性功能障碍[28]。
多氯联苯对人体危害的研究 篇9
1 PCBs的来源和分布
据WHO统计报道[2], 自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开始生产以来, 至八十年代末, 全世界生产了约2×107t的工业多氯联苯, 其中约31%已排放到环境中去。由于多氯联苯的理化性质稳定, 非常难以降解 (其半衰期长达40年左右) , 加上其长期积累以及其中某些异构体和同族体高度的生物富集性和毒性, PCBs已造成了全球性的污染。我国PCBs的生产总量达万余吨, 其在环境中的污染分布状况为:东部沿海地区及东北重工业区占PCBs总量的45.2%, 中部地区占35.7%, 西部地区占19.1%。PCBs具有亲脂憎水性, 它在机体内有很强的蓄积性, 并通过食物链逐渐被富集。PCBs的特性使之能远程迁移, 从北极的海豹到南极的海鸟蛋, 以及从美国、日本和瑞典等国的人乳中均检测出了PCBs。甚至在海拔几千米的西藏南迦巴凡峰上也检测出了PCBs (ppt级) [3]。
2 多氯联苯对生殖系统的影响
2.1 对男性生殖系统的影响
Mol等人[4]对出生时脐血检测含有PCBs的男婴进行流行病学队列研究, 在暴露组14岁时进行随访, 体检结果显示, 睾丸发育异常者高达l0.2%, 主要的异常是隐睾症。在台湾对1979年怀孕期间食用污染油的母亲所生的男婴进行了队列研究, 1998年随访的检测结果显示暴露组男性异常形态的精子增多, 精子活力和精子穿透地鼠卵子的能力降低。Rozati等[4]将2组男性的精液进行比较:一组是不育原因不明男性的精液, 其为实验组;一组是精子质量正常、证明有授孕能力的男性的精液, 其为对照组。在不育男性的精液中检测到PCBs存在, 而在对照组没有检测到PCBs, 实验组的射精量、精子总数、精子活力和正常形态精子均低于对照组, 且精子总数与精液中PCBs浓度成反比PCBs可能是导致不育原因不明男性的精子质量恶化的原因之一。
2.2 对女性生殖系统的影响
1979年台湾食用油中毒事件中约有2000人受到PCB毒害, 在1993-1994年共有596位PCBs中毒的女性存活, 年龄从30~59岁, 研究人员找到368位, 访问到356位的生殖情况。以这些受害女性的同性邻居为对照, 确定了329位, 访问到3l6位的生殖情况[5]。调查结果显示:暴露组经血异常者为l6%, 对照组为8%;1979年以后暴露组死产率为4.2%, 对照组为1.7%;暴露组的后代童年死亡占10.2%, 对照组为6.1%;暴露组因健康问题而影响生育占7%, 对照组为2%。这些数据提示PCBs的高暴露将影响女性的内分泌和生殖功能[5]。Mendola等人[5]对2223名预期3年内怀孕的女性 (平均年龄31.2岁) 的月经周期进行了调查, 经统计学分析发现若她们每月每餐食用超过1条受PCBs污染的鱼类, 则致使其平均月经周期缩短1天多 (-1.11天, 95%, CI=-1.87~-0.35) 。另有研究发现, 女性受孕能力下降可能与食用大量被PCBs污染的鱼类有关。女性体内PCBs的浓度与流产、早产的发生几率呈正相关[5]。
3 多氯联苯对内分泌干扰作用
Langer等人[6]对斯洛伐克某PCBs生产工厂的238名雇员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该厂工人比无PCBs暴露的人的血清中的甲状腺素体积明显要高 (18185m L vs13.47m L, p<0.001) , 且其体内的TPO Ab、Tg Ab和TSHR Ab亦高于无PCBs暴露的人。
Osius等人[7]调查了居住在有毒废物焚化炉附近的671名儿童 (年龄为7~10岁) , 并对他们血液中各种PCB同系物的浓度与血清中TSH, 游离甲状腺素 (FT4) 和游离三碘甲状腺素 (FT3) 的浓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结果发现血液内的PCB 118浓度与TSH浓度呈正相关 (β=7.129p=0.039) , 而PCB 138、153、180、183和187的浓度与T3浓度呈负相关。
多氯联苯的生物转化有两条主要途径[8]:一种是形成甲磺基多氯联苯;另一种是转化成羟基多氯联苯, 其中以形成羟基化代谢产物为主。其中羟基多氯联苯主要是借助细胞色素P450 (CYP450) 酶系统, 通过多氯联苯芳环上间、对位的氧化作用, 包括氯原子的NIH转换 (芳环在羟基化的过程中分子内氢原子位置的转换) , 或者直接加上羟基形成。羟基多氯联苯在结构上与雌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类似, 能够在生物机体内产生类雌激素干扰和甲状腺干扰效应, 因而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 羟基多氯联苯的内分泌干扰作用在多氯联苯引起的毒性效应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其内分泌干扰毒性效应不容忽视[13]。
Kilic等人[9]用PCBs作用大鼠后发现, 大鼠甲状腺重量明显下降, 甲状腺激素显著降低, 提示甲状腺的功能易受PCBs的影响, 也是PCBs作用的重要靶器官之一。钱春花等[10]发现PCBs对甲状腺细胞结构的损伤呈剂量依赖性正相关, 甲状腺细胞形态结构、激素T4和甲状腺球蛋白的浓度随着PCBs剂量的增加发生显著的变化。另外, 随着PCBs剂量的增加, 甲状腺细胞调亡增加, 并呈剂量相关性。
4 多氯联苯对学习记忆的影响
多氯联苯结构类似于甾体类激素, 可通过胎盘和乳汁进入胎儿或婴儿体内, 产生神经毒性。低水平PCBs暴露能引起儿童的学习记忆能力降低。而大剂量PCBs中毒儿童表现为生长发育持续性迟缓, 肌张力过低、痉挛、行动笨拙, 智商 (IQ) 偏低 (平均70分) 等。同时动物实验也证实PCBs能降低学习记忆能力及引起行为异常[11]。
5 多氯联苯的致癌作用
1992年Falck等人[12]对63名白种女性乳腺癌患者进行了乳房组织切片检查, 结果表明组织中的PCBs平均浓度比正常人高50-60%, 且此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然而根据Guttes等人[12]对45名德国女性的同类调查研究发现人体内PCBs的浓度与乳腺癌发病率无直接联系。此后, 亦有研究证实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险程度不会随着体内血清中PCBs浓度增高而增加。李佳圆等人[13]查询筛选合格的PCBs与人类乳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全文13篇 (1999~2003年) , 用Meta分析方法进行计算, 未发现PCBs与乳腺癌有明确的危险性关联, 但各研究结果存在异质性。
6 结语
目前, 虽然可以肯定的认为环境中的PCBs严重的危害着人类的健康, 但目前各项研究仍无法完全阐明其危害人体的作用机制。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必将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我国尚缺乏PCBs在人体的蓄积情况数据及人体的负荷水平。应该加强环境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在了解到国内实际情况下, 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最大程度地减少其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摘要:多氯联苯 (PCBs) 为一类广泛存在的环境污染物, 在环境中的分解速度缓慢且可通过食物链富集。文中讨论了PCBs对人体生殖系统、内分泌、学习记忆及致癌等方面的研究情况, 但目前各项研究仍无法完全阐明其危害人体的作用机制。
【谈谈烟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推荐阅读:
烟酒店的特点与现状10-07
谈谈对物流的认识07-05
谈谈对教师职业的看法06-11
谈谈对地理科学的认识06-16
谈谈对迷信思想的认识10-04
谈谈对护理职业的认识10-26
谈谈对秘书工作的认识10-28
烟酒店宣传标语07-18
谈谈对食品安全的看法05-27
请谈谈对水的认识06-03